谁应该住在经济适用房?

谁应该住在经济适用房?

一、经济适用房里该住什么人?(论文文献综述)

滕肖澜[1](2020)在《心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清晨六点,顾士宏推着那辆老式的凤凰自行车,走出单元门。初冬天气,早晚已凉得很了,夹克衫里只穿件长袖T恤,有些抵不住,脖子一缩,把领口那粒扣子系紧。环保袋往车龙头上一套,骑上去。遇见邻居,老远便打招呼,"顾老师,这么早买小菜啊!"他忙不迭点头,腾出一只手挥动着,一笑,嘴角的皱纹挤出来,"礼拜六老规矩,聚餐。"

杭春梅[2](2019)在《异质性空间:拆迁安置社区的空间生产及微观动力机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城乡之间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城市需要大量社区来容纳持续增加的人口。此时以政府为主导力量进行的老城改造和征地拆迁,形成了一批批拆迁安置社区,不仅使农民摇身变为市民,也吸引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如外来务工人员和刚毕业大学生白领。正是生活在拆迁安置社区的不同群体和个人共同创造着这个小区的公共空间、关系网络和生活样态。那么拆迁安置社区的空间关系是如何生产的,其微观动力机制是什么?本文以空间生产为理论视角,从“空间-行动者”的关系出发,探讨拆迁安置社区的空间关系生产问题。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选取南京市一拆迁安置小区开展实地调查,并以叙事研究的方法对质性资料进行分析。首先描述了拆迁安置社区物理空间的形成与分异,其次分析了空间内的多元关系及其生产的多样社会空间,最后探讨了空间生产的主要微观动力机制。研究结论有:(一)拆迁安置社区的物理空间及社会空间的形成过程,是在地方政府、集体组织和房地产开发商等自上而下的力量之下,个体以私人利益为主要目标,进行了策略运用和个体形式的抗争。(二)拆迁安置社区空间重塑了内部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又生产出不同的社会空间:网格化管理之下的社区空间、住房产权基础上的权力空间、兴趣自组织萌芽的生活空间、社会组织营造中的公共空间、个体化与异质性的行动空间。(三)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主要是关系和规则,规则基于空间类别的划分,包含有经济理性规则、民主意识规则、日常协商规则,而关系以有形的社区空间为基准,可以分为社区内部关系和社区外部关系。(四)大量流动人口隐匿、消失于上述各类社区空间之中的事实,一方面在于拆迁安置社区目前的空间功能并未能够满足他们进行社会再生产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于其社区内部关系与日常协商规则的缺失。(五)拆迁安置社区的“异质性空间”是一种社会性空间,行动者以空间为活动背景、争夺对象和重要影响因素,行动具有相当的异质性。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揭示了拆迁安置社区内部社会生活及关系的样貌,从而丰富社区研究的类型;推进城市空间问题的研究从宏观走向微观;同时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拆迁安置社区治理、人的现代化等问题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

孙雅文[3](2017)在《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特征研究 ——以西安经开区为例》文中指出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其对居住环境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置完善、功能齐全、使用便捷的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是评判住区环境品质的重要标准。笔者在对西安经开区2000年后新建住区调查中发现,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住区的高层化发展使公共服务设施多数配置在沿街的商业裙房中,虽然种类多样,但以饭馆、超市的数量居多,设施配置类别有着严重的重复现象;住区幼儿园、诊所、会所、老年活动中心等公益性设施的配置数量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带来居民日常上学难、看病不便、锻炼活动无场地的问题,且部分公益性设施开始商业化发展;住区内部住宅建筑改为商业用途的现象较为常见,方便居民就近使用的同时,破坏了居住环境的私密性,带来安全隐患。西安市近些年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虽然有及时跟进居民需求的变化作出适当调整,但依旧存在众多的不足,设施配置的质量有待提高。从整个经开区住区设施的配置情况来看,设施配置的完善度、类别、数量、布局位置等与住区所处的区位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区位环境较好地段住区设施的配置也相对较为完善;而区位环境较差的地段,交通出行不便、周边城市设施匮乏,加之住区设施配置的不健全,使居民的日常生活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引发了笔者的思考,以期总结出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特征,找出问题所在,为今后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合理发展指明方向。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选取了西安经开区截止2015年底建设的134个住区为研究对象,重点阐述了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二部分,研究了国内外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相关理论及实践发展,分析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变化状况以及影响公共服务设施变化的原因与要素,总结出公共服务设施的改变对住区乃至城市相应空间环境的影响要素,成为后续分析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分别介绍了西安市与经开区的基本建设概况,并对经开区134个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类别、布局位置和配置方式的现状情况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对设施类别的归纳,针对每一大类设施的中类分类及具体配置项目分别进行设施配置类别、布局位置和配置方式的总结,最后分析影响设施配置的相关要素;第四部分,抽样部分住区,调查居民对住区配置设施的直接使用感受,并结合现状设施配置概况,总结出西安经开区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现状配置的存在问题;第五部分,分别总结出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类别、布局位置、配置方式的特征,针对设施配置的现状情况与居民使用需求之间的矛盾,结合实际案例提出设施配置的优化改进建议。

陈锦棠[4](2014)在《形态类型视角下20世纪初以来广州住区特征与演进》文中指出以德国形态生成研究传统为基础的城市形态学研究带有浓厚的历史性特征,而以意大利设计类型学为基础的建筑类型学研究则深刻揭示了各种建成空间之间的类型关系。两者是西方认知社会经济转变背景下城市形态演变的重要方法,而且,都从时空维度进行分析,并划分出各种空间单元或模块来认知形态的特征。两者可以通过融合,形成形态类型分析法。该方法以城市形态学的分析性和概念性认知框架来理解形态的结构与特征(物理性质),配合类型学中演进的观点来审视这些形态形成与变化的逻辑关系(人文性质)。简而概之,就是一种“形态解读为外,类型认知为内”的分析法。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世纪初以后广州市所建设的住区。应用的分析法是经过调整的形态类型分析法,调整时结合了广州市的社会经济背景与历史资料情况。建筑类型和地平面类型是该分析法的两大研究要素,通过它们可以认知住区的形态类型特征。本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各种住区形态类型的特征的分析,即本文的第三章到第五章,三个篇章按照时间段划分,分别是1911到1949年,1950到1979年以及1980至今;第二部分为第六章,分析各种形态类型在时空维度上的演进规律。第三章分析了1911到1949年期间,在土地私有制为主的背景下建设的竹筒屋联排住区,青砖大屋住区、骑楼屋联排住区以及红墙别院住区的形态特征以及其形成特征。前三种是由于建筑类型差异而产生的住区形态类型,第四种和前三种在建筑类型与地平面类型上都存在差异。然而,这些住区都是传统式建造经验的实体投影,各种类型的住区形态能统一协调地互相共存。第四章分析了1950到1979年期间,在土地无偿无期使用背景下建造的行列式集合住区,知识分子住区以及华侨新村的形态类型特征。50年代建造的行列式集合住区与60到70年代建造的存在建筑形式上的差异。而知识分子住区是行列式集合住区的高标准形态。华侨新村是当时有且仅有的高标准住区,集合住宅与独院式住宅都完美地组织在同一个住区中。这些住区是政府导向建造经验的实体投影,具有均质趋同的特征。第五章分析了1980年至今,在土地有偿有期使用背景下建造的港式庭院住区、混合住区、高层花园住区以及城区花园住区。当市场机制被引入到住房建设过程后,住区的形态变得多元化。这种多元化体现在塑造者根据住区位置、市场需求、住区品质定位,灵活组合各种建筑类型与地平面类型。各个住区之间形成一种多元拼贴的状态,而这些都是市场导向建造经验的实体投影结果。第六章则分析各种住区形态类型的演变规律。在时间的维度,定位各种建筑类型,地平面类型,以及由两者构成的形态类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出各种住区形态类型历史演变规律。当把各种形态类型的实例定位于特定研究范围之内,则可以认知各种形态类型在地理位置上的扩展情况。通过一些城市更新活动的实例,也可以理解新的住区形态如何替代原有的,以及该过程所产生的影响。通过以上分析,基本可以得知近百年来广州住区的建设过程可划分为三个形态类型阶段。其中,应用了三种居住单元平面形式和两种地平面类型,而且住区形态类型的演变受到西方建造经验的深刻影响着。通过广州住区形态类型的实例研究,也揭示出形态类型分析法的逻辑要点以及在认知形态生成到演变的积极作用。

荆永鸣[5](2013)在《北京时间》文中研究说明上部1998-19991北京时间比乡下的时间过得快。在遥远的记忆中,乡下的时间总是被老土墙挡着,那是一寸一寸地挪。北京就不一样了。太阳就像挂在陀螺上,一转就是一天,一转就是一个月……转眼间,我和妻子来到北京已经三个多月了。然而,时间越快,我反倒觉得越是难熬。确切地说是夜里难熬。说起来难以启齿,自从来到北京之后,我和妻子一直住在餐馆里。我们的餐馆不大。八张散桌,一个包间,包间旁边有个四平方米的小耳屋,外加一个油乎乎的厨房,仅此而已。当时,北京所有的餐馆差不多都有两种功能:白天是餐厅,夜里做宿舍。

赵本夫[6](2013)在《西部流浪记》文中研究指明年轻时做过一个梦,我的遥远的前世是一位青年将领,战死在西部沙场。奇怪的是,这个梦做过多次。场景不甚清晰,也不算模糊,就在一片戈壁滩上,千军万马杀成一团。我骑一匹深色战马,挺一杆长枪,率领士兵冲来杀去,最后只剩下我自己,被敌人团团包围。虽奋力拼杀,还是突不出去,最后中枪坠马。而且是肚子上左右连中两枪。我没觉得疼,只像棉花一样落到地上。在坠马的瞬间,我看到尸横遍野。接着一阵狂风掠过,大地一片空茫,只剩下我独自躺在那里,

严歌苓[7](2012)在《补玉山居》文中指出周在鹏一共有三个。第一个是个瘦子,是个作家,跟补玉握手时,笑不露齿,因为他认为自己那一口浅黑的牙是不配露给补玉的;第二个是个胖子,是个由作家变成的老板,牙变得煞白,笑呵呵的没一句实话,因为补玉后来发现他来她的山居住宿并不是生意太忙偷空歇歇,而是为了躲债;第三个是个小老头儿,是个除了补玉之外人人都知道的电视剧编剧,见了补玉就往树丛后、墙拐角躲,因为他怕补玉发现他住进别人的现代化度假庄园不住她的山居。

王秀梅[8](2012)在《微幸福时代》文中研究表明1安然一看电话是她姐安平来的,头皮就有点发紧。近段时间安平总跟她叨叨姐夫彭凯歌外遇的事儿。其实所谓外遇的说法并没什么真凭实据,一切都来自安平的直觉和猜疑。安然开始还有一套一套的安慰话,后来就觉得烦了。她不说话,安平就嫌她没有同情心,她就自嘲说自己是一只垃圾桶,还是优质的,不锈钢的,让她姐别指望一只垃圾桶兢兢业业吃着垃圾的同时,还能腾出嘴巴来说安慰的话。"这年头,大家都在做各种各样有意义的事,你想找个人倾诉,多难啊!别没良心了。"

米涅·渥特丝,朱株[9](2012)在《变色龙的阴影》文中指出查尔斯·阿克兰中尉在伊拉克战场遭敌偷袭,头部严重受伤。从伊拉克回国后,他在医院接受康复治疗。他变得疑神疑鬼而且异常好斗,特别是针对女性。他攻击护士,攻击自己的母亲,攻击前未婚妻。他拒绝了进行整容手术的医疗建议,而是选择接受这一缺陷,带着伤疤生活。他切断了与先前生

王友良[10](2012)在《人本楼市构建的伦理之维》文中研究说明任何社会都是一种道德秩序,它扎根于一种共同的价值体系。在楼市运行中,主体对住宅主导价值认识的偏离,负价值对正价值的侵犯,是导致我国“问题楼市”出现的深层次原因。为了避免社会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应当对“问题楼市”施以伦理之力,进行楼市价值的重构。从对我国楼市问题的实然审视入手,以对“问题楼市”的价值分析作为思辩的逻辑起点,在应用伦理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以提出我国楼市需要价值重构的观点为中介,提出人本楼市的价值观和人本楼市构建的伦理对策作为研究的逻辑终点。楼市价值的重构,是对住宅商品的“经济一福利”二重属性的认同与合伦理选择。只有对楼市进行价值重构,即以满足广大民众居住需要和幸福感的基本价值取向来统一社会共识,形成关于发展楼市的共同愿景和心灵契约,构建以人为本的楼市,才是真正解决楼市问题的正本清源之道和突破之思。对“问题楼市”施以伦理之力,必须在楼市价值观的指导下构建“人本楼市”的伦理对策体系。该体系可以综合“楼市主体维”和“伦理范畴维”进行构建。基本思路是强调政府的道德责任、企业的伦理经营以及民众的幸福消费的协同。市场的固有的缺陷并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人本楼市不会白发形成。解决市场失灵和道德失衡的问题还得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需要政府责任(特别是道德责任)的投入。为此,政府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的辨证关系。基于构建人本楼市的责任目标,政府的责任体系应当以政策制定与执行为根本,以维持住宅供求平衡、制衡经济利益关系和落实住房保障为工作抓手。无论善还是恶,都是以利益为深层基础的。在楼市利益关系的调节中,政府通过政策与法规对企业的经营进行他律是必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房地产企业的良知。经营伦理和伦理经营就是企业良知与自律的体现,是企业参与人本楼市构建的主体力量。企业伦理经营可以有不同的思想境界。第一境界是“合法规经营”,第二境界是“合市场经营”,第三境界是“合责任经营”。相对而言,“合法规”是企业伦理的低线,“合市场”是中线,“合责任”则是高线。从“合法规”到“合市场”,再到“合责任”,是企业经营伦理观的进化,是伦理经营力度的提升。住者有其居,是人权的一种体现,也是民众生活幸福的一大观察点。以人为本楼市的构建,需要消费者的积极参与。按照我国的文化传统,安居乐业是民众的一种基本需求,民众通过安居乐业可以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并体验居住条件改善所带来的幸福体验。住宅消费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伦理问题。构建人本楼市,需要广大消费者能够成为人本楼市中的伦理主体。因此,应当通过宣传与学习让大众了解幸福的内涵,树立幸福消费观,自觉进行楼市的合法消费、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

二、经济适用房里该住什么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适用房里该住什么人?(论文提纲范文)

(1)心居(论文提纲范文)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2)异质性空间:拆迁安置社区的空间生产及微观动力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回顾
    2.1 物理空间布局与空间分异的机制
    2.2 社会空间分化与自下而上的抗争
    2.3 城市空间的社会生产
    2.4 小结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思路
    3.3 核心概念
    3.4 研究方法
        3.4.1 个案选择
        3.4.2 资料来源
        3.4.3 研究伦理
        3.4.4 分析方法
4 物理空间的形成与分异
    4.1 物理空间的形成:从拆迁到安置的空间改变
    4.2 物理空间的分异:社区内部空间布局的差异
    4.3 小结
5 社会空间的转向与分化
    5.1 社会空间的转向:从物理空间迈向社会空间
    5.2 社会空间的分化:多元化社会空间的再生产
        5.2.1 网格化管理之下的社区空间
        5.2.2 住房产权基础上的权力空间
        5.2.3 兴趣自组织萌芽的生活空间
        5.2.4 社会组织营造中的公共空间
        5.2.5 个体化与异质性的行动空间
    5.3 小结
6 社会空间生产的微观动力机制
    6.1 规则
        6.1.1 经济理性规则
        6.1.2 民主意识规则
        6.1.3 日常协商规则
    6.2 关系
        6.2.1 社区内部关系
        6.2.2 社区外部关系
    6.3 小结
7 总结与讨论
    7.1 理论回应
    7.2 研究结论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3)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特征研究 ——以西安经开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活需求和日常生活设施的变化
        1.1.2 住区商品化带来的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变化
        1.1.3 居民需求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同步协调发展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1.3.1 相关概念
        1.3.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的具体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5.1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2 研究的创新点
2 国内外城市住区的发展与其公共服务设施的变化研究
    2.1 国外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研究
        2.1.1 理论产生的思想启蒙
        2.1.2 理论产生的发展过程
        2.1.3 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2.2 国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概况及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
        2.2.1 住区及其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历程
        2.2.2 设施配置的文献综述
        2.2.3 设施配置标准的变化
    2.3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变化研究
        2.3.1 城市空间的变化
        2.3.2 住区内部空间的变化
        2.3.3 变化的影响要素总结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经开区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特征分析研究
    3.1 西安市及经开区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概况
        3.1.1 西安市及经开区的基本建设概况
        3.1.2 经开区住区基本建设概况
        3.1.3 经开区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建设概况
    3.2 西安经开区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现状情况
        3.2.1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类别的现状情况
        3.2.2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位置的现状情况
        3.2.3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式的现状情况
    3.3 教育文体类设施配置的现状情况
        3.3.1 教育文体类设施配置的类别归纳
        3.3.2 教育文体类设施布局位置的现状情况
        3.3.3 教育文体类设施配置方式的现状情况
        3.3.4 教育文体类设施配置的问题总结
    3.4 商业金融类设施配置的现状情况
        3.4.1 商业金融类设施配置的类别归纳
        3.4.2 商业金融类设施布局配置的现状情况
        3.4.3 商业金融类设施配置方式的现状调查
        3.4.4 商业金融类设施配置的问题总结
    3.5 医疗及社区服务类设施的配置现状特征
        3.5.1 医疗及社区服务类设施配置的类别归纳
        3.5.2 医疗及社区服务类设施布局位置的现状情况
        3.5.3 医疗及社区服务类设施配置方式的现状情况
        3.5.4 医疗及社区服务类设施配置的问题总结
    3.6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影响要素分析
        3.6.1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类别的影响要素分析
        3.6.2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位置的影响要素分析
        3.6.3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式的影响要素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西安经开区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与居民需求关系分析
    4.1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与居民需求关系分析
        4.1.1 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别与居民需求关系分析
        4.1.2 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位置与居民需求的关系分析
        4.1.3 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方式与居民需求的关系分析
        4.1.4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基本配置情况分析
    4.2 居民对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的基本情况分析
        4.2.1 居民对设施的基本使用情况分析
        4.2.2 不同年龄阶段居民的设施配置类别需求情况分析
        4.2.3 不同职业居民的设施配置类别需求情况分析
    4.3 居民对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满意度分析
        4.3.1 居民对设施的布局位置的需求分析
        4.3.2 居民对设施的配置方式的需求分析
        4.3.3 居民对设施配置的使用感受分析
    4.4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问题分析总结
        4.4.1 居民日常生活基本需求设施缺失
        4.4.2 设施可达性、共享性差,带来使用不便
        4.4.3 设施实际配置情况不够规范化,与居民实际需求相差较远
    4.5 本章小结
5 西安经开区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特征总结
    5.1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类别的特征总结
        5.1.1 经开区住区设施的配置类别特征总结
        5.1.2 不同区位环境下住区的设施配置类别的差异性特征总结
        5.1.3 现行国家规范与设施配置类别现状的对比与分析
    5.2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位置的特征总结
        5.2.1 经开区住区设施的布局位置特征总结
        5.2.2 不同区位住区的设施布局位置特征总结
        5.2.3 单个住区的设施布局位置特征总结
        5.2.4 现行国家规范与设施布局位置现状的对比与分析
    5.3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式的特征总结
        5.3.1 裙房配置方式的特征总总结
        5.3.2 住宅商用配置方式的特征总结
        5.3.3 单独配置方式的特征总结
        5.3.4 现行国家规范与设施配置方式现状的对比与分析
    5.4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优化建议
        5.4.1 以居民需求为最基本的出发点来进行设施配置
        5.4.2 配置设施向开放性转型发展,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5.4.3 依靠社会公众力量来增加公益性设施的配置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统计用表
    附表1: 西安经开区2000年后新建楼盘基本概况(截止2015年底)
    附表2: 经开区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基本概况统计
    附表3: 经开区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种类及数量统计
    附表4: 调查问卷
    附表5: 调查问卷统计

(4)形态类型视角下20世纪初以来广州住区特征与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广州市
        1.2.2. 住区
    1.3. 研究的时空范围
        1.3.1. 研究时间的界定
        1.3.2. 研究范围的划定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1. 国外城市形态研究方法概况
        1.4.1.1. 欧洲的城市形态研究
        1.4.1.2. 北美的城市形态研究
        1.4.2. 形态类型学概况
        1.4.2.1. 国外的探讨
        1.4.2.2. 国内的探讨
        1.4.3. 广州的住区研究概况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目的
    1.7. 研究框架
    1.8. 研究意义
        1.8.1. 理论意义
        1.8.2. 实践意义
    本章注释
第二章 形态类型分析法基本原理及“本土化”
    2.1. 康泽恩城市形态学
        2.1.1.“顺叙式”的研究方法
        2.1.2. 针对住区的形态学研究
        2.1.2.1. 物质空间特征的研究
        2.1.2.2. 住宅建设与经济活动的关系
        2.1.2.3. 塑造者(Maker)影响的关系
    2.2. 穆勒托尼—卡尼吉亚建筑类型学
        2.2.1. 类型(Type)
        2.2.2. 类型学进程(Typological Process)
        2.2.3. 针对住区的类型学研究
        2.2.3.1. 研究要素
        2.2.3.2. 分析方法
    2.3. 形态类型分析法
        2.3.1. 研究思维
        2.3.2. 形态类型的生成机制
        2.3.3. 实体投影的机制
        2.3.4. 分析框架
        2.3.5. 形态构成要素
        2.3.6. 分析成果
    2.4. 分析法的调整
        2.4.1. 广州的历史资料概况
        2.4.2. 研究尺度
        2.4.3. 密切关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1911-1949年的住区形态类型特征
    3.1. 旧肌理上更新与建设住区
        3.1.1. 城市建成区的扩展
        3.1.2. 塑造者的概况
        3.1.3. 住宅建设概况
        3.1.4. 住区的形态类型概况
    3.2. 竹筒屋联排住区
        3.2.1. 竹筒屋原型
        3.2.2. 建筑类型特征
        3.2.2.1. 平房演变成楼房
        3.2.2.2. 结构
        3.2.2.3. 立面与装饰
        3.2.3. 地平面的特征
        3.2.3.1.“三”字形
        3.2.3.2.“凹”字形
        3.2.3.3.“发梳”形
        3.2.4. 形态类型的特征
    3.3. 青砖大宅住区
        3.3.1. 建筑类型特征
        3.3.1.1. 传统明字屋
        3.3.1.2. 传统三间两廊
        3.3.1.3. 民国时期青砖大宅
        3.3.2. 地平面的特征
        3.3.3. 形态类型的特征
    3.4. 骑楼屋联排住区
        3.4.1. 建筑类型特征
        3.4.1.1. 官方原型
        3.4.1.2. 自适应过程
        3.4.1.3. 建筑类型特征
        3.4.2. 地平面的特征
        3.4.3. 形态类型的特征
    3.5. 红墙别院住区
        3.5.1. 建设背景
        3.5.2. 建筑类型特征
        3.5.3. 地平面的特征
        3.5.4. 形态类型的特征
    3.6. 本章小结——私有化下的协调互溶
    本章注释
第四章1950-1979年的住区形态类型特征
    4.1. 均质蔓延式住区建筑
        4.1.1. 城市人口的变化
        4.1.2. 城市建成区的扩展
        4.1.3. 住宅建设概况
        4.1.4. 住区的形态类型概况
    4.2. 50年代行列式集合住区
        4.2.1. 建设背景
        4.2.2. 建筑类型特征
        4.2.3. 地平面的特征
        4.2.4. 形态类型的特征
    4.3. 60到70年代行列式集合住区
        4.3.1. 建设背景
        4.3.2. 建筑类型特征
        4.3.2.1. 廊间式楼房的演变
        4.3.2.2. 天井式楼房的演变
        4.3.2.3. 水上居民住宅
        4.3.2.4. 总体特征
        4.3.3. 地平面的特征
        4.3.3.1. 市区住区的更新
        4.3.3.2. 郊区住区的扩展
        4.3.3.3. 水上居民住区
        4.3.3.4. 总体特征
        4.3.4. 形态类型的特征
    4.4. 知识分子住区
        4.4.1. 建筑类型特征
        4.4.1.1. 单元式住宅
        4.4.1.2. 独院式住宅
        4.4.2. 地平面的特征
        4.4.3. 形态类型的特征
    4.5. 华侨新村
        4.5.1. 建筑类型特征
        4.5.1.1. 独院式住宅
        4.5.1.2. 集合公寓
        4.5.2. 地平面的特征
        4.5.2.1. 新村规划
        4.5.2.2. 建设情况
        4.5.3. 形态类型的特征
    4.6. 本章小结——公有化下的均质趋同
    本章注释
第五章 1980年至今的住区形态类型特征
    5.1.“遍地开花”式住区建设
        5.1.1. 城市人口的变化
        5.1.2. 城市建成区的扩展
        5.1.3. 住宅建设概况
        5.1.4. 住区的形态类型概况
    5.2. 港式庭院住区
        5.2.1. 东湖新村
        5.2.1.1. 建筑类型特征
        5.2.1.2. 地平面的特征
        5.2.1.3. 东湖新村的影响
        5.2.2. 晓园新村
        5.2.2.1. 建筑类型特征
        5.2.2.2. 地平面的特征
        5.2.3. 江南新村
        5.2.3.1. 建筑类型特征
        5.2.3.2. 地平面的特征
        5.2.4. 形态类型的特征
    5.3. 混合住区
        5.3.1. 五羊新城
        5.3.1.1.“立体”新城
        5.3.1.2. 建筑类型特征
        5.3.1.3. 地平面的特征
        5.3.1.4. 五羊新城的影响
        5.3.2. 城区混合住区
        5.3.2.1. 汇景新城
        5.3.2.2. 整体特征
        5.3.3. 城郊大型混合住区
        5.3.3.1. 祈福新村
        5.3.3.2. 整体特征
        5.3.4. 形态类型的特征
    5.4. 高层花园住区
        5.4.1. 高层综合住区
        5.4.1.1. 建筑类型特征
        5.4.1.2. 地平面的特征
        5.4.1.3. 整体特征
        5.4.2. 旧城区高层住区
        5.4.2.1. 建筑类型特征
        5.4.2.2. 地平面的特征
        5.4.2.3. 整体特征
        5.4.3. 形态类型的特征
    5.5. 城区花园住区
        5.5.1. 二沙岛
        5.5.1.1. 建筑类型特征
        5.5.1.2. 地平面的特征
        5.5.2. 其他城区花园住区
        5.5.3. 形态类型的特征
    5.6. 本章小结——市场化下的多元拼贴
    本章注释
第六章 住区形态类型的演进
    6.1. 历史演进的特征
        6.1.1. 住区形态类型
        6.1.1.1. 1911-1949年
        6.1.1.2. 1950-1979年
        6.1.1.3. 1980年至今
        6.1.2. 形态类型的演进
        6.1.2.1. 第一阶段:建筑类型演变推动形态类型演变
        6.1.2.2. 第二阶段:公有化下形态类型的趋同
        6.1.2.3. 第三阶段:地平面类型演变推进形态类型演变
        6.1.2.4. 演进规律
    6.2. 空间演进的特征
        6.2.1. 形态类型的空间布局
        6.2.2. 形态类型的空间特征对比
    6.3. 形态替代的特征
        6.3.1. 建设新村
        6.3.1.1. 地平面的特征变化
        6.3.1.2. 建筑三维形体变化
        6.3.1.3. 演变特征
        6.3.2. 替代规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
    7.1. 结论
        7.1.1. 理论研究部分
        7.1.2. 实例研究部分
    7.2. 创新点
    7.3. 不足
    7.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名词解析~△
附录 2:广州20世纪初以来住宅建设项目(部分)
附录 3:互动式地图(INTERACTIVE MAP)
附录 4: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人本楼市构建的伦理之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选题的原由
    0.2 相关研究综述
        0.2.1 楼市的宏大叙事研究
        0.2.2 楼市的专题叙理研究
        0.2.3 文献检索得到的认识
    0.3 研究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内容框架
        0.3.2 研究方法
    0.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楼市问题的传统认识
    1.1 我国楼市的演进
        1.1.1 楼市的酝酿
        1.1.2 楼市的萌芽
        1.1.3 楼市的成长
    1.2 楼市功能、组成与特征
        1.2.1 楼市的功能
        1.2.2 楼市的组成
        1.2.3 楼市的特征
    1.3 我国楼市的突出问题
        1.3.1 楼市泡沫
        1.3.2 商品房空置
        1.3.3 央企“地王”现象
        1.3.4 楼市纠纷
    1.4 政府对楼市的政策调控
        1.4.1 政府调控楼市回望
第二章 楼市审视的伦理维度
    2.1 经济与道德的价值同构
        2.1.1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2.1.2 资本主义的经济道德价值同构
        2.1.3 社会主义的经济道德价值同构
    2.2 市场经济伦理范畴
        2.2.1 经济伦理范畴的界定
        2.2.2 济范畴人格化
        2.3.3 经济自由、诚信与公平
    2.3 道德标准的认知
        2.3.1 道德终极总标准
        2.3.2 道德终极分标准
第三章 人本楼市的价值重构
    3.1 我国楼市价值的失范
        3.1.1 住宅主导价值认识的旁落
        3.1.2 楼市价值主体地位的失落
        3.1.3 楼市负价值对正价值的侵犯
    3.2 楼市价值重构的规定性
        3.2.1 住宅的功能
        3.2.2 住宅的基本属性
    3.3 居住权制度要求
        3.3.1 居住权是一种人权
        3.3.2 居住权的价值体系
        3.3.3 我国居住权制度建设
    3.4 楼市价值观
        3.4.1 楼市价值观的概念
        3.4.2 以人为本的楼市价值观
        3.4.3 楼市价值重构对策体系
第四章 人本楼市的政府责任
    4.1 政府责任的伦理性
        4.1.1 责任政府的价值求证
        4.1.2 责任政府的责任
        4.1.3 政府的道德责任
    4.2 政府的楼市责任
        4.2.1 政府楼市责任的客观性
        4.2.2 政府的楼市责任模式
    4.3 政府的楼市政策
        4.3.1 楼市的政策体系
        4.3.2 政府楼市政策的原则
        4.3.3 政府楼市政策的理性化
    4.4 楼市利益的制衡
        4.4.1 房地产的纵向利益关系
        4.4.2 房地产的横向利益关系
        4.4.3 利益制衡的基本思路
    4.5 政府的住房保障
        4.5.1 居住需求的弱势群体
        4.5.2 国家住房保障政策
        4.5.3 住房保障中的问题
第五章 人本楼市的伦理经营
    5.1 企业的伦理经营
        5.1.1 伦理经营的客观规定
        5.1.2 伦理经营与经营伦理
        5.1.3 伦理经营特性
        5.1.4 楼市伦理经营目标
    5.2 企业的合市场经营
        5.2.1 利益关系
        5.3.2 契约关系
        5.2.3 经营原则
        5.2.4 利润问题
    5.3 企业的合责任经营
        5.3.1 服务消费的企业责任
        5.3.2 企业的社会责任
第六章 人本楼市的幸福消费
    6.1 幸福与幸福指数
        6.1.1 幸福的界定
        6.1.2 幸福指数
    6.2 居住幸福感的实现
        6.2.1 居住的幸福感
        6.2.2 消费者行为效用
        6.2.3 居住幸福的政策关怀
        6.2.4 楼市幸福消费观
    6.3 楼市的合法消费
        6.3.1 住宅售买的认知
        6.3.2 合法消费的要点
    6.4 适度消费
        6.4.1 消费主义批判
        6.4.2 适度消费的内涵
        6.4.3 楼市的过滤性消费
    6.5 绿色消费
        6.5.1 绿色消费观
        6.5.2 绿色生态住宅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四、经济适用房里该住什么人?(论文参考文献)

  • [1]心居[J]. 滕肖澜.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5)
  • [2]异质性空间:拆迁安置社区的空间生产及微观动力机制[D]. 杭春梅.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3]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特征研究 ——以西安经开区为例[D]. 孙雅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4]形态类型视角下20世纪初以来广州住区特征与演进[D]. 陈锦棠.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5]北京时间[J]. 荆永鸣. 中国作家, 2013(23)
  • [6]西部流浪记[J]. 赵本夫. 作家, 2013(01)
  • [7]补玉山居[J]. 严歌苓.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2(05)
  • [8]微幸福时代[J]. 王秀梅. 百花洲, 2012(04)
  • [9]变色龙的阴影[J]. 米涅·渥特丝,朱株. 译林, 2012(04)
  • [10]人本楼市构建的伦理之维[D]. 王友良. 中南大学, 2012(12)

标签:;  ;  ;  ;  ;  

谁应该住在经济适用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