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量的正确表示

物理量的正确表示

一、物理量的正确表述(论文文献综述)

谢玲娴,刘媛[1](2021)在《科技期刊论文图表规范化及合理布局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插图和表格在科技期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科技论文撰稿的重要辅助手段,更是科技期刊提供知识服务的重要数据形式。图表使用恰当、设计规范、布局合理,不仅能生动直观地表述论文思想和技术知识,使论文内容逻辑性和准确性更强,还能起到提炼论文、美化版面、增加读者阅读兴趣的效果。在总结科技期刊论文易出现的图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办刊实际和工作经验,概括说明插图与表格设计的格式、规范、要求及布局,旨在解决科技期刊论文中图表如何规范设计与合理布局的问题,以提高论文的学术质量。

陈玉洁[2](2021)在《大一工科学生《大学物理》课程的深度学习研究 ——以热力学部分为例》文中认为

尤洪浩[3](2021)在《基于数字化实验和智慧课堂的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思琪[4](2021)在《高三学生物理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朱玲[5](2021)在《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在“整合与发展”的国际背景下,科学教育的研究范畴得到了拓展,其教育目标聚焦于学生建模素养的发展。《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模型建构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式,在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意味着,物理建模能力已经成为了学生在学习物理学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建模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提高学生物理建模能力水平。了解高中学生的物理建模现状对于提高建模能力有着导向的作用,因此本文旨在建构科学、可操作的评价指标用以确定学生的建模能力水平,判断学生建模能力的程度。基于此,一方面学生能得到及时的反馈以此来作出改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制定适合学生建模能力水平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本文首先采用文献法对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和梳理,确定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其次,基于已有的指标体系初步构建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指标体系,使用SPSS23.0对各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经历两轮的专家咨询对指标进行修订和完善,获得专家意见的集中度、离散度以及协调性均达到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最终确定的《高中生建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三级评价标准。最后,应用案例分析法对真实教学案例按照模型发展、模型建立、模型应用过程进行观察,参考《高中生建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建模水平表现进行详细地分析。从分析结果验证了评价体系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一定的操作性,可以为课堂评价提供一定的思路,为学生的建模能力培养提供方法。

李月梅[6](2021)在《“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是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指导,依托建构主义和问题教学理论,通过“问题—活动—提升—运用”的课堂结构,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高核心素养的一种更加成熟的问题教学模式。本研究尝试探究“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主要研究如何基于“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同时,为一线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采用文献研究法,对“问题教学”“问题引领式教学”“主问题引领式教学”等相关的理论进行阐释和说明,提出了“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价值,为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奠定基础。第二,整合问题教学、建构主义、核心素养教育三种教育理论,提出了“主问题引领式”高中物理教学的原则、实施路径、评价以及主问题的设计策略;依据教育评价理论,制定了教学设计评价的实施方案。第三,分析了高中物理概念、规律、实验教学的特点,依据“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制定了概念、规律、实验三个高中物理课型的教学流程;采用案例研究法选取高中物理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课题,编写了教学设计,并使用内容分析法对教学设计案例进行了分析评价。本研究的结论:综合教学设计评价量表对教学设计案例的量化评价分析,以及评价者和笔者对各个教学设计做出的质性评价分析表明,基于“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有效性;其教学设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胡帅[7](2021)在《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评价量表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学生评价,实现评价的诊断、激励功能,达到以评促发展的目的。在政策的引导下,课堂教学逐渐从“重知识”向“重能力”的目标过渡,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实验操作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但目前我国有关其评价方式的相关研究却存在一定不足。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选取处于实验操作能力重要培养阶段的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充实实验操作能力的相关理论并构建科学的实验操作能力评价量表。量表的主要构建过程如下:首先通过半结构化访谈一线物理教学工作者的方式,基于“扎根理论”对采访对象的语言信息进行三级编码,寻找可作为评价实验操作能力的具体指标;其次利用德尔菲法(Delphi法),将量表中所有的评价指标咨询业内的16名专家,在此过程中,对部分指标进行修改,直至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构建更科学的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评价量表;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量表对初二、初三年级共计404个样本进行数据实测,基于数据对量表进行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对一线物理教学工作者的访谈和相关专家的询函保证该量表的内容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保证该量表的结构效度,确定最终版本的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评价量表。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参考国外较为权威的CLASS课堂评估系统的赋分标准作出此量表的赋分标准及使用规则。最后依据此量表对某一初二班级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该班级整体实验操作能力现状、同一班级中男女生实验操作能力差异、某一学生在实验操作能力不同维度下的得分差异。结合物理学科自身特点并严格依据心理学构建评价工具的科学方法,不仅充实了相关研究理论而且构建了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评价量表。并以桂林市某中学一初二班级学生为样本,举例了该评价量表的使用方法。研究发现该群体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且能力水平差异较大,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不同性别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整体能力水平上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但是在具体维度上有水平高低之分。以上研究结果均可为中学一线教师的使用提供参考,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

郑秀玲[8](2021)在《基于探究式教学培养高一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2017年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科学推理”是“科学思维”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探究、科学发现中,科学推理能力是贯穿整个过程的必不可少的思维能力,由此可见,科学推理能力的研究影响着学生科学探究、科学创新能力的发展,也影响着科学教育的发展。笔者在梳理文献时发现,我国学生科学推理能力与科学知识发展不平衡;国内对科学推理能力的研究存在重现状调查轻实践研究的问题,虽然有部分研究提出了培养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教学策略,但是这样的研究还较少;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研究,均有结果显示:探究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但是大多数研究都只是比较宏观地指出了探究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并没有指明具体的教学路径,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以及实施。并且笔者在查阅文献时,发现科学推理能力的形成过程与探究式教学的过程是高度吻合的,笔者有理由相信,让学生真正进行探究,是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的。因此,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对高中物理必修一中涉及到科学推理并且适合用探究式教学进行教学的内容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并且进行实施,对学生科学推理能力各个子维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提供有效的参考。本文运用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SPSS教育统计法做了如下研究:首先,用LCTSR问卷对广西桂林市某高中高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的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进行检测,调查所研究的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发展水平,调研发现,大多被试认知发展水平处于形式运算阶段,且科学推理能力各维度发展不平衡。其次,分析教材,找到高中物理必修一中涉及科学推理且适合于运用探究式教学法来进行教学的内容,从而确定培养科学推理能力的内容载体。再次,根据科学推理能力的各个子维度(比例推理、相关推理、控制变量推理、假设演绎推理)形成的过程与探究式教学的对应关系,设计相应的探究环节,以探究环节为手段,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并提出显化科学推理过程、设计学习单、创设问题情境、以学生为主体等设计要点,对确定的设计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最后,选取两个平行班,实验班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方法实施设计好的内容,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用LCTSR问卷对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进行检测,运用SPSS软件处理问卷检测所得的数据,并分析探究式教学培养高一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根据探究式教学与科学推理能力各子维度形成的对应关系,以相应的探究环节为手段,有针对性地对各个科学推理子维度进行培养,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

王子鑫[9](2021)在《基于APOS理论的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设计研究 ——以平面向量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思想逐渐地扎根于人们的观念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点也越来越被认为是最适用于学生认知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思考当今学科教学的相关问题时,也更加注重探寻如何能够更好地激励学生“学”的方式和方法。在改进固化的知识、技能教育的同时,修正过于强调以知识传递及训练技能为目的的倾向;在实施并强化探究式教学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意识。概念课教学自始至终都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高等教育改革中,APOS理论就已兴起并初见成效。它是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建立起来的、关于概念学习的、比较少见的过程性理论,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APOS理论提出对数学概念的学习要历经操作、过程、对象、图式四个阶段,它强调数学概念不是独立存在的,更不是凭空产生的,应该依托于现实背景经过连续的思维操作而逐渐脱颖而出的。在学生经历丰富的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对概念的感性表征和学科背景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抽象概括,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展开具有探索性的思维活动,实现在认知体系中对数学概念的建构。这样的建构过程会使数学概念的内涵更加丰富,既包括现实原型,也具备抽象的思维图式,完美地契合于新课标所提倡的学生主动构建理念。向量概念作为现代数学中一个既基础又关键的内容,是联结几何、代数的桥梁,也是人们用来表述现实世界的工具之一。随着平面向量在中学数学中地位的增长,教师也越来越应具备在向量学习中锻炼学生思维的意识,以达到促进他们认识数学的目的。本文在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的基础上,以平面向量为例,对应用APOS理论来指导高中概念课教学展开了具体研究。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首先对APOS理论和数学概念教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做了相关综述;其次,将APOS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展开对比及分析,并设计实验,把APOS理论运用到数学概念课教学实践当中,以平面向量为例进行具体研究;最后,分析实验数据并针对教学实践过程进行不断反思,形成针对概念课教学的APOS理论教学建议,为概念课教学提供了指导意见。

王浩[10](2021)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图像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师和教育教学研究者,开发并应用更为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而图像法特征明显,能够很好地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当前对于图像法的研究主要有图像法的应用、图像法的功能等。在借鉴多篇优秀论文和大量调查的基础之上得出应用图像法的现状,根据现状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策略,通过图像法来更好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本文将从以下几个部分分别阐述: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设计与方法。第二部分对物理核心素养、图像法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为图像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对现阶段应用图像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现状做出调查,分别从学生的性别、对待使用图像法的态度、运用困难所在等做出调查研究,得到最为准确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对图像法的作用和教学策略分别展开阐述,具体说明如何应用图像法促进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应用图像法能够促进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本质的学习、建构物理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简化数据和揭示实验本质规律。第五部分依据应用图像法的教学策略编写出应用图像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图像法对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的独特优势。第六部分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以及展望。核心素养导向下图像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从图像法的现状出发,结合图像法的功能和现状给出教学策略,并依据应用图像法的教学策略进行实践,对高中物理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物理量的正确表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理量的正确表述(论文提纲范文)

(1)科技期刊论文图表规范化及合理布局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插图与表格的共性问题
3 插图与表格的规范应用
    3.1 插图的规范应用
        3.1.1 曲线图
        (1)图序和图题。
        (2)标目。
        (3)标值。
        (4)坐标轴。
        (5)图注。
        (6)适当合并同类曲线。
        3.1.2 示意图与结构图
        (1)尺寸线规范表达。
        (2)数字标注位置及方向的规范表达。
        (3)尺寸单位的标注。
        3.1.3 框图与流程图
        3.1.4 照片
        3.1.5 特殊插图
    3.2 表格的规范应用
        (1)表序和表题。
        (2)项目栏。
        (3)表身。
        (4)表注。
4 插图与表格的合理布局
    4.1 保持文字连贯性
    4.2 图表布局均衡
    4.3 图表大小适中
    4.4 图表的特殊处理
        (1)表格的特殊处理。
        (2)插图的特殊处理。

(5)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问题及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2 物理建模能力的研究概述
    2.3 建模能力水平的研究概述
    2.4 建模能力评价的研究概述
3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的理论探讨
    3.1 建模能力的理论基础
    3.2 建模能力发展
    3.3 建模能力构成要素
    3.4 量表的选择
4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构
    4.1 指标体系建构原则
    4.2 评价指标的确定
5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评价指标的修订完善
    5.1 第一次专家意见咨询结果讨论
    5.2 第二次专家意见咨询结果讨论
    5.3 指标权重的确定
6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评价指标的应用实例
    6.1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案例分析
    6.2 《磁感应强度》案例分析
    6.3 教学案例分析结果的讨论
7 研究总结与反思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第一轮)
附录二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第二轮)
附录三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致谢

(6)“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课堂提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三、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二章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问题与主问题
        二、 “问题引领式”教学
        三、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
    第二节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体系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问题教学理论
        三、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第三节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以核心问题和基本问题作为主问题
        二、主张教师在后的课堂教学
        三、将生成和再创造作为学习发生的标志
    第四节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价值探究
        一、保证知识体系的整体性
        二、突出课堂教学的主线
        三、促进学生的生成性学习
        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第五节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
第三章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问题情境性和导学原则
        二、学习深度性原则
        三、教学有效性原则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流程
        一、抓住关键分析教材和学情
        二、依托目标设计主问题
        三、指向问题构建探究课堂
        四、根据反馈反思教学实践
    第三节 主问题的设计
        一、主问题设计遵循的原则
        (一)主问题应具有主导性
        (二)主问题应具有开放性
        (三)主问题应具有整体性
        二、主问题设计的方法
        (一)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主问题
        (二)依据教学重难点设计主问题
        (三)依据学生实际设计主问题
        (四)依据原始物理问题设计主问题
    第四节 教学设计的评价
        一、教学评价的必要性
        二、教学设计评价的实施
        (一)评价对象和目标
        (二)评价工具及分析
        (三)评价者
第四章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和评价
    第一节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案例和评价
        一、物理概念教学流程
        二、 《波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抓住关键分析教材和学情
        (二)依托目标设计主问题
        (三)指向问题构建探究课堂
        (四)根据反馈反思教学实践
        三、 《波的形成》教学设计的评价
        (一)量化评价
        (二)质性评价
    第二节 高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案例和评价
        一、物理规律教学流程
        二、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一)抓住关键分析教材和学情
        (二)依托目标设计主问题
        (三)指向问题构建探究课堂
        (四)根据课堂反馈反思教学设计
        三、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的评价
        (一)量化评价
        (二)质性评价
    第三节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案例和评价
        一、物理实验教学流程
        二、 《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一)抓住关键分析教材和学情
        (二)依托目标设计主问题
        (三)指向问题构建探究课堂
        (四)根据反馈反思教学实践
        三、 《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教学设计的评价
        (一)量化评价
        (二)质性评价
第五章 总结、反思及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研究反思
    第三节 研究展望
        一、“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研究不能止步
        二、“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运用研究不能局限于单一学科
参考文献
附录A CTDES评价指标及详细说明
附录B CTDES评分细则举例
附录C 《波的形成》教学设计分值汇总表
附录D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分值汇总表
附录E 《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教学设计分值汇总表
附录F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活动评价指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评价量表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论
    (一)研究背景
        1.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性
        2.评价实验操作能力的必要性
        3.构建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评价量表的可行性
    (二)研究现状分析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理论研究
    (一)理论基础
        1.能力理论基础
        2.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3.观察理论
    (二)概念界定
        1.物理实验
        2.物理实验能力
        3.物理实验操作能力
三、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评价量表的设计与开发
    (一)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评价量表设计原则
    (二)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评价量表的初步构建
        1.研究方法:扎根理论
        2.访谈设计
        3.访谈样本选取
        4.资料采集
        5.资料分析
    (三)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评价量表的初步完善
        1.研究方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2.确定专家咨询表
        3.确定专家人数
        4.调查实施
        5.数据分析
四、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评价量表的检验与修正
    (一)编制问卷
    (二)问卷的试测与修正
    (三)正式施测
        1.施测对象
        2.数据采集
    (四)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评价量表的科学性分析
        1.信度
        2.效度
        (1)内容效度
        (2)结构效度
    (五)确定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评价量表最终结构
五、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评价量表的使用
    (一)建立权重
    (二)评分标准
    (三)计分方式
    (四)应用举例
        1.选取案例实验
        2.设计案例实验
        3.录制学生操作案例实验并评分
        4.应用举例
        (1)实验操作能力现状分析
        (2)实验操作能力性别差异分析
        (3)实验操作能力个案分析
六、研究总结
    (一)研究成果
    (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构建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评价量表教师质性访谈提纲
附录二:构建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评价量表开放式问卷
附录三: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评价量表——专家咨询表(第一版)
附录四: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评价量表——专家咨询表(第二版)
附录五:初中生物理实验操作能力调查问卷
附录六: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评价单
附录七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操作指导单
附录八:探索性因子分析数据
致谢

(8)基于探究式教学培养高一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课程标准的要求
        1.1.2 我国学生科学推理能力与科学知识发展不平衡
        1.1.3 中学阶段是发展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关键期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科学推理的理论体系
    2.1 科学推理的理论基础
    2.2 科学推理的概述
        2.2.1 科学推理
        2.2.2 科学推理能力
        2.2.3 科学推理的维度
3 采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原因与方式分析
    3.1 为什么采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
    3.2 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
        3.2.1 教学内容的选取
        3.2.2 教学设计
        3.2.3 教学实施
4 高一物理教学内容分析
    4.1 高一物理教材中的科学推理内容分析
        4.1.1 比例推理
        4.1.2 控制变量推理
        4.1.3 相关推理
        4.1.4 假设演绎推理
    4.2 高一物理教材中的探究式教学内容分析
5 高一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
    5.1 调查目标
    5.2 调查对象
    5.3 调查工具
    5.4 评分方式
    5.5 调查时间
    5.6 学生科学推理能力发展状况分析
        5.6.1 测量原始数据整体分析
        5.6.2 测试各个维度情况分析
6 高一学生科学推理能力培养教学实践
    6.1 研究目标
    6.2 被试的选择
    6.3 教学实施
        6.3.1 “控制变量推理”能力的培养
        6.3.2 “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的培养
        6.3.3 “相关推理”能力的培养
        6.3.4 “比例推理”能力的培养
    6.4 学生后测成绩分析
        6.4.1 实验班前后测结果分析
        6.4.2 对照班前后测结果分析
        6.4.3 实验班对照班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存在的问题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科学推理能力测试卷(LCTSR2000)
附录2:弹力教学过程
附录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过程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9)基于APOS理论的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设计研究 ——以平面向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二、理论概述及概念的界定
    (一)APOS理论概述
        1.APOS理论起源
        2.APOS理论内涵
        3.APOS理论模型
        4.APOS理论基础
    (二)研究现状
        1.APOS理论研究现状
        2.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研究现状
    (三)概念的界定
        1.APOS理论
        2.数学概念课
三、APOS理论指导下的高中概念课教学研究
    (一)APOS理论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对比分析
        1.传统教学模式
        2.APOS理论教学模式
    (二)APOS理论在概念课教学中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分析
    (三)APOS理论指导下数学概念课教学的教学观的确立
        1.APOS理论指导下数学概念课教学的学生观
        2.APOS理论指导下数学概念课教学的教师观
四、APOS理论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分析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案例及分析
        1.传统教学模式
        2.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平面向量概念课教学案例分析
    (二)APOS理论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及分析
        1.APOS理论教学模式
        2.APOS理论教学模式下的平面向量概念课教学设计及分析
五、基于APOS理论的平面向量概念课教学设计案例实验及分析
    (一)实验设计
        1.研究目的
        2.实验假设
        3.实验对象
        4.实验方案
        5.实验材料
        6.实验程序
        7.数据处理
    (二)实验研究进程及结果分析
        1.实验的准备阶段
        2.实验研究的实施
        3.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三)实验结论
    (四)教学实施建议
六、总结与反思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中的不足
    (三)研究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测试卷
致谢

(10)核心素养导向下图像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设计与方法
        1.4.1 研究设计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物理核心素养
        2.1.2 物理图像法
    2.2 理论基础
        2.2.1 有意义学习理论
        2.2.2 信息加工理论
        2.2.3 建构主义理论
第三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图像法的应用现状调查
    3.1 问卷设计的思路
    3.2 调查结果分析
        3.2.1 对于图像法的态度、兴趣
        3.2.2 图像法的使用频率及使用所处环境的影响
        3.2.3 运用图像法是否更好地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
        3.2.4 教师使用图像法的途径
        3.2.5 使用图像法的困难所在
        3.2.6 非客观题的分析
    3.3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第四章 图像法应用作用及教学策略
    4.1 图像法作用
        4.1.1 有助于物理概念的学习
        4.1.2 有助于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
        4.1.3 有助于分析物理情境、构建物理模型
        4.1.4 有助于物理问题的解决
    4.2 应用图像法的教学策略
        4.2.1 物理概念形象化,引导学生形成物理观念
        4.2.2 物理模型直观化,启发学生科学思维
        4.2.3 物理实验具体化,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素养
        4.2.4 图像使用规范化,传递科学态度与责任
第五章 运用图像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案例设计
    5.1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教学设计
    5.2 《波的描述》教学设计
    5.3 总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图像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状况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 Ⅱ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 Ⅲ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四、物理量的正确表述(论文参考文献)

  • [1]科技期刊论文图表规范化及合理布局探讨[J]. 谢玲娴,刘媛.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1(06)
  • [2]大一工科学生《大学物理》课程的深度学习研究 ——以热力学部分为例[D]. 陈玉洁.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基于数字化实验和智慧课堂的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D]. 尤洪浩.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4]高三学生物理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D]. 王思琪.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5]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D]. 朱玲.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6]“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D]. 李月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7]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评价量表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 胡帅.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8]基于探究式教学培养高一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的实践研究[D]. 郑秀玲.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9]基于APOS理论的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设计研究 ——以平面向量为例[D]. 王子鑫.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10]核心素养导向下图像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王浩. 延安大学, 2021(11)

标签:;  ;  ;  ;  ;  

物理量的正确表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