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prion pini性信息素3,7-二甲基-2-十三烷基乙酸酯活性成分的合成(英文)

Diprion pini性信息素3,7-二甲基-2-十三烷基乙酸酯活性成分的合成(英文)

一、3,7-二甲基-2-十三碳醇乙酸酯的合成——松叶蜂Diprion pini性信息素活性组分(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刘福,张苏芳,孔祥波,张真[1](2018)在《(2S,3R,7R/S)-3,7-二甲基-2-十三碳醇丙酸酯的全合成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靖远松叶蜂(Diprion jingyuanensis)是危害油松的一种叶蜂,其性信息素的活性成分为(2S,3R,7R/S)-3,7-二甲基-2-十三碳醇丙酸酯。本文根据C9+C6路径、C10+C5途径和其他路径对(2S,3R,7R/S)-3,7-二甲基-2-十三碳醇丙酸酯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合成研究进行了综述。参考文献60篇。

李海僮[2](2016)在《利用天然皂苷降解物质手性单元进行茶毛虫性信息素全合成研究探索》文中认为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为鳞翅目毒蛾科(Lymantriidae)黄毒蛾属的一种昆虫,是中国茶区的一种重要害虫,在全国各产茶省份均有分布。主要为害茶叶,还会危害油茶、柑桔等。目前防治该害虫的方法主要历来有化学防治,由于大量不合理的使用农药,导致茶叶中农药残留量超标。日本学者Sadao Wakamura等在1994年首先报道了茶毛虫雌蛾的主要组成成分为: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酯。1995年Ichikawa A等证明其R构型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但是目前很少有关于茶毛虫性信息素合成的报道。甾体化合物是存在于生物体内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我国每年多有上千吨的甾体皂苷元的废弃物的产生,这为我们提供手性试剂原料。通过对茶毛虫性信息素的逆合成分析,以及本课题组长期对之前信息素类化合物合成方面的工作经验,我们设想了一种基于皂素天然产物废弃物来合成这个信息素。通过反合成分析,(R)-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酯的主链可通过“C4+C 4+C 7”的拆分,即从主链C7-C8键位和C11-C12键位进行切断,合成前体分别为A、B、C三个片段。本实验以廉价的甾体皂苷元降解废弃物经过双氧水氧化,回收利用提取的手性小分子为起始原料,通过苄基保护、酯化反应、四氢铝锂还原、高碘酸钠氧化得到关键手性中间体(R)-3-甲基-4-苄基-丁醛、这个醛通过硼氢化钠还原得到(R)-3-甲基-4-苄基-1-戊醇,即C5片段。通过朱利亚烯烃合成成功的将两个片段偶联成功。但遗憾的是,这个全合成尚未完成。迄今为止,我们总共用进行直线反应8步,合成了20化合物,得到了茶毛虫性信息素关键中间体,为合成此信息素打下基础。

刘奎伟[3](2012)在《油松毛虫性信息素的结构鉴定和诱芯载体中释放速率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and Liu),属鳞翅目,枯叶蛾科(Lepidoptera: Lasiocampidae),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林业食叶害虫之一。爆发时常造成松林大面积死亡。近些年来应用性信息素进行种群监测和交配干扰是控制这些害虫的重要方法。本试验中应用顶空吸附-固相微萃取(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单腺体提取法(Single gland extraction, SGE)、衍生化反应、气相色谱(Gas-chromatography, 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Coupled 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的方法鉴定出处女雌虫性腺中含有五种性信息素成分:Z5-12:OH, Z5-12:OAc、 Z5, E7-12:OH、Z5, E7-12:OAc和Z5,E7-12:OPr。因不同物质在不同极性柱上的分配系数不同,所以利用HP-5MS和DB-WAX毛细柱检测性信息素在单个性腺中的含量时结果不同,但差异不显着。采用顶空吸附-固相微萃取(HS-SPME)的方法经DB-WAX毛细柱分析发现Z5,E7-12:OH、Z5,E7-12:OAc和Z5,E7-12:OPr三种物质的量分别为0.62±0.42ng(平均值±SD),0.57±0.39ng,0.10±0.04ng,三者的比例为100:91.94:16.13;采用单腺体提取(SGE)后在HP-5MS毛细柱上分析发现Z5,E7-12:OH、Z5,E7-12:OAc和Z5,E7-12:OPr的平均量分别为0.54±0.34ng,0.42±0.7ng和0.23±0.33ng,比例为100:90.13:57.61。这五种性信息素成分的标准化合物均能激起触角电位(Electroarteriogram,EAG)反应,其中Z5、E7-12:OAc、Z5, E7-12:OH的反应值最大,分别为14.59±6.09mv、12.02±5.72mv(平均值±SD、N=25)。在剂量反应中Z5, E7-12:OAc随剂量的增加反应值增大,在10μg时达到饱和;其它物质在0.01-100μg之间均随剂量的增加,反应值增加。用顶空吸附-固相微萃取(HS-SPME)的方法萃取单头处于召唤期的处女雌蛾6h后的气相色谱与触角电位联用(Coupled GC-electroantennographic detection, GC-EAD)中分析发现性腺中存在的以上五种物质均能激起反应;在风洞试验中当滤纸条诱芯中加入Z5, E7-12:OH, Z5,E7-12:OAc, Z5, E7-12:OPr的比例为1000:1000:44.37时能够激起雄虫完全的行为反应,研究发现Z5,E7-12:OPr在雄虫接近诱芯和接触诱芯的行为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为开发释放速率稳定、持效期长的仿生诱芯,有必要评价性信息素成分在两种最常用的释放载体(聚乙烯管和复合橡胶)上的释放速率和异构化效果。本研究在风洞条件下采用吸附剂Porapak Q收集9种共轭二烯和单不饱和性信息素成分在不同时间的释放量,用正己烷洗脱后进行气相色谱定量分析。发现9种性信息素成分在聚乙烯管载体上初始释放速率较低,从第16d开始迅速上升,在第29-43d内达到最大释放值,随后释放速率逐步降低到低释放状态。9种性信息素成分在复合橡胶载体上从点样时起释放速率最高,15d后显着下降,第29d后释放速率一直处于较低的释放水平。在聚乙烯管载体上E5,Z7构型的十二碳二烯醛、醇和乙酸酯的释放速率大于相应的Z5,E7构型的释放速率,且醛和醇类性信息素释放速率大于酯类的释放速率。释放高峰期内聚乙烯管载体上性信息素成分(除Z5,E7-12:OH外)的释放速率高于复合橡胶载体上的释放速率,两者差异显着。复合橡胶载体上的性信息素残留量显着大于聚乙烯管载体;两种释放载体对共轭二烯性信息素成分的异构化率也有显着差异。

张涛[4](2012)在《几种蛀果害虫性信息素的合成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用信息素防控害虫是一种理想的害物综合治理措施,这一技术对农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具有重大意义。昆虫信息素成分的鉴定和应用技术研究都离不开立体结构确定的纯化合物,因此改进这类物质的合成工艺,发展高效的合成方法,以获得高纯度的信息素化合物,是昆虫信息素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已知的昆虫性信息素组分中,有75%以上是具有10-18个碳的直链不饱和醇及其衍生物。这类化合物虽然结构简单,但已有的合成方法普遍存在产率低、产物立体异构体难于分离等缺点,严重影响了此类新农药的应用。本研究以廉价易得的常见试剂为原料,通过Wittig反应和Coupling反应合成了苹果蠹蛾、大豆食心虫等蛀果害虫性信息素在内的23种性信息素类化合物,其中17种为直链烯醇,6种为直链烯醇乙酸酯。建立了立体选择性合成烯醇类昆虫性信息素化合物的通用方法。以合成化合物为引诱剂,对苹果蠹蛾、大豆食心虫等几种蛀果害虫进行了田间引诱活性测试;在田间试验基础上,探讨了苹果蠹蛾、大豆食心虫性信息素化合物的引诱活性及田间应用技术。并对核桃举肢蛾雌性信息素、小檗绢粉蝶引诱剂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主要研究结论摘要如下:1.以α,ω-二醇为起始原料,氢溴酸选择性单溴代合成了ω-溴代醇,ω-溴代醇与三苯基膦反应所得的季鏻盐继续与适当的脂肪醛发生Wittig反应,获得了6种直链烯醇,4种烯醇酯,共10种性信息素化合物。其中化合物9-十六碳烯-1-醇、8-十三碳烯-1-醇、6-十三碳烯-1-醇及其酯,和10-十六碳烯-1-醇、8-十二碳烯-1-醇都以Z式为主;而E,E-8,10-十二碳二烯-1-醇及其酯则以E式为主。考察了α,ω-二醇单溴代反应的影响因素,获得的ω-溴代醇产率高于87%,单溴代率达95%以上。考察了碱的种类、用量、中间体反应温度及溶剂等因素对活泼ylide参与的Wittig反应产率和立体化学的影响。总结出了通过活泼ylide中间体获得主产物为Z、E式烯醇的不同实验条件。2.将ω-溴代醇羟基用2,3-二氢吡喃保护后与Mg反应制成格氏试剂BrMg(CH2)nOTHP;在CuLi2Cl4催化下,格氏试剂与几种烯醇酯偶联、水解,得到了的E-8-十二碳烯-1-醇、E,E-8,10-十二碳二烯-1-醇、E-10-十二碳烯-1-醇、E,E-10,12-十四碳二烯-1-醇、E-10-十四碳烯-1-醇、E-11-十三碳烯-1-醇、E-12-十六碳烯-1-醇、E,E-12,14-十六碳二烯-1-醇等8种立体结构确定的烯醇和一种烯醇酯,立体异构体含量高于95%,反应总收率可达50%以上。对上述条件下不反应的Z-3-己烯-1-醇乙酸酯,通过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顺利实现偶联,获得Z-9-十二碳烯-1-醇、Z-11-十四碳烯-1-醇、Z-12-十五碳烯-1-醇、Z-13-十六碳烯-1-醇等4种Z-式烯醇。3.在田间测试了E-10-十二碳烯-1-醇乙酸酯、E,E-8,10-十二碳二烯-1-醇乙酸酯、E-8-十二碳烯-1-醇乙酸酯、E,E-8,10-十二碳二烯-1-醇、E-10-十二碳烯-1-醇、E-8-十二碳烯-1-醇、Z-9-十二碳烯-1-醇等7种候选化合物对大豆食心虫的引诱活性。结果表明,E-10-十二碳烯-1-醇乙酸酯具有明显的引诱活性。当用E-10-十二碳烯-1-醇乙酸酯剂量为0.1mg/诱芯时田间引诱活性较好。4.通过田间试验测试了E,E-8,10-十二碳二烯-1-醇对苹果蠹蛾的引诱活性,探索了不同剂量、不同诱捕器悬挂高度对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5-2.00mg/诱芯的剂量范围内,以0.75mg/诱芯对苹果蠹蛾雄蛾的引诱活性最佳。诱捕器的悬挂高度以设置于树高的4/5处引诱效果最好。5.通过对核桃举肢蛾性信息素候选化合物Z-9-十六碳烯-1-醇、Z-9-十六碳烯-1-醇乙酸酯、Z-8-十三碳烯-1-醇、Z-8-十三碳烯-1-醇乙酸酯的活性测试,发现所有供试化合物对核桃举肢蛾雄虫均没有明显的引诱活性。进一步对核桃举肢蛾进行了生物学及性信息素化学研究,研究表明核桃举肢蛾在室内有性兴奋现象但无交配行为。对兴奋期的雌蛾腺体溶剂提取物的GC-MS分析表明,提取物中含有两种可能的性信息素组分,其结构为十六碳烯醇、十六碳烯醇乙酸酯,但双键位置及构型尚未确定。6.试验中发现了对小檗绢粉蝶雄蝶具有明显引诱活性的化合物组合。化合物Z-9-十六碳烯-1-醇和Z-8-十三碳烯-1-醇乙酸酯组成的诱芯,对小檗绢粉蝶雄虫具有很强的引诱活性,当二者以7:3的比例混合时引诱效果尤其显着。本论文对传统的直链烯醇类昆虫性信息素合成方法进行了探索,总结了Wittig反应条件对产物立体构型的影响;对偶联法合成此类物质进行了方法改进,拓展了此反应的适用范围,使Coupling反应成为普遍适用的合成烯醇类昆虫性信息素的通用方法。为烯醇类昆虫性信息素化合物的实验室合成、小批量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利用性信息素防治苹果蠹蛾及大豆食心虫奠定了基础;也为核桃举肢蛾雌性信息素、小檗绢粉蝶引诱剂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上述研究结果对于利用昆虫性信息素防治蛀果害虫的产品和技术开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刘帅[5](2012)在《醛酮的催化还原和Rho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测试》文中提出醛酮的羰基还原为相应的亚甲基的反应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官能团转换反应,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方法主要是克莱门森和沃尔夫-凯西纳黄鸣龙改进法,但这两种方法成本高,污染严重。为了获得新型的,低污染的适合工业生产的方法,本文的第一部分对醛酮的催化还原做了系统的研究。1,研究建立了苯胺存在下,苯甲醛在Ni30/γ-Al2O3催化作用下的还原工艺,并高收率的得到了甲苯(收率96.5%)。经历的过程是,苯甲醛和苯胺作用生成N-亚苄基苯胺,然后经催化加氢得到N-苄基苯胺,最后催化氢解得到甲苯和苯胺。苯胺在整个体系中起一个催化剂的作用。另外,将上述方法也成功地应用于茴香醛和3,4,5-三甲基苯甲醛的还原,相应烷烃的收率都在90%以上。2,以苯乙酮为底物对芳香酮的催化还原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催化剂Ni30Cu5/γ-Al2O3和催化剂Cu30Cr5/γ-Al2O3,相应的乙苯的收率为94.8%和99.1%,接着我们以环己酮为底物对脂肪酮的催化还原进行了研究,筛选出催化剂Ni/HZSM-5(38v1),环己烷的收率为76.6%,其过程是还原成醇后,再脱水成烯,然后加氢成目标产物。对于芳香醛,我们以苯甲醛为底物对其进行了研究,筛选出催化剂Ni30/γ-Al2O3,甲苯的收率为88.9%。Rho激酶是近二十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靶点,Rho激酶抑制剂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不可思议的疗效。本文第二部分对Rho激酶抑制剂进行了设计合成和活性测试。1,研究建立了羟基Fasudil的合成工艺。整个过程以Fasudil为原料,经过氨基保护,氧化,然后重排后得到羟基Fasudil,总收率为46.8%。2,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Rho激酶抑制剂,并进行了神经细胞活性和凋亡测试。发现,化合物8和9能有效促进细胞突触的形成而且MTT细胞活性没有明显降低,LDH细胞死亡也没有明显增加,具有优于Fasudil的抑制Rho激酶活性和细胞活性,具有成药前景。

刘金利[6](2009)在《靖远松叶蜂交配行为及性信息素应用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靖远松叶蜂(Diprion jingyuanensis)是危害油松的重大森林害虫,1994年定为新种。为了更好的了解靖远松叶蜂的繁殖特性,为该虫的控制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靖远松叶蜂(Diprion jingyuanensis Xiao et. Zhang)的交配行为进行了研究。靖远松叶蜂雄蜂羽化从8:00时~13:00时,以上午9:00时~10:00时为高峰,占雄蜂羽化总量(95头)的72.6%;雌蜂羽化高峰从9:00时~15:00时, 11:00时~12:00时为高峰,占雌蜂羽化总量(168头)的76.2%。对新羽化的雌雄蜂进行配对交配观察,发现靖远松叶蜂的雌雄交配时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有一些雌雄蜂相遇多次也不相互交配,而有些雌雄蜂之间很容易交配。雌蜂交配率为56.39%,雄蜂交配率为35.42%。为此对交配和未交配的雌雄蜂的体长、头宽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交配的与未交配的雌雄蜂虫体大小没有显着差异。靖远松叶蜂雌雄蜂均能多次交配,单个雌蜂最高交配次数为9次,其中交配4次以上的占26.7%,交配2~3次的占36.7%,交配1次的占30%,没有交配的占6.7%。单个雄蜂最高交配次数为4次,其中交配4次以上的占3.3%,交配2~3次的占6.7%,交配1次的占50%,没有交配的占40%。雌雄蜂交配持续时间较长,交配时间最低为19min,最长为58min。雌雄蜂从羽化第一天就可以交配,平均寿命分别为4.1d和2.4d。通过对靖远松叶蜂受精的与没有受精的卵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靖远松叶蜂雌蜂受精的与没有受精的产的卵都随着生长发育褶皱变长,在褶皱密度上存在不同,受精的卵比没有受精的卵褶皱密一些。2008年在甘肃省哈斯山林场进行了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大量诱捕和迷向防治靖远松叶蜂的试验,比较了处理区和对照区的靖远松叶蜂成虫,卵块,幼虫虫口密度,被害率。结果表明,大量诱捕区和迷向区成虫,卵块,幼虫,被害率都在不同程度上比对照区有所减少。研究表明,在哈斯山林场进行的大量诱捕和迷向实验,对靖远松叶蜂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迷向区成虫降低为41.86%,33.33%,17.28%.其中卵块数与对照区没有形成显着性差异,大量诱捕区卵块降低分别为35.71%,50.00%,7.15%,47. 50%,25.00%,40.00%,13.64%,0%,13.64%。迷向区卵块降低分别为4.76%, 2.50%,0%。8月份的油松被危害率及幼虫种群密度中,更进一步验证了大量诱捕和迷向的效果——大量诱捕区、交配干扰区与对照区相比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油松被害率和叶蜂幼虫种群密度。且大量诱捕中灾区幼虫数减少差异显着,轻灾区幼虫数减少差异极显着,大量诱捕区油松被害率呈现极显着差异。迷向重灾区和轻灾区幼虫数减少差异极显着。迷向区中灾区形成显着差异,被害率形成极显着差异。大量诱捕区幼虫降低分别为31.33%,42.03%,1.99%,35.98%,17.36%,31.20%,53.10%,16.72%,40.24%。大量诱捕区被害率降低为26.37%,39.56%,35.16%,32.35%,25.00%,22.06%,36.84%,33.33%,26.32%。迷向区幼虫降低为9.87%,36.69%,31.91%;迷向区被害率降低为20.88%,22.06%,28.07%。

孟祎,陈立功,许艳杰,周淑芷,张真,王鸿斌[7](2004)在《我国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本文介绍了我国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松叶蜂性信息素的研究现状及性信息素人工合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作者在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人工合成方面的研究工作。

孟祎,陈立功,许艳杰,古险峰,宋芸[8](2001)在《3,7-二甲基-2-十三碳醇乙酸酯的合成——松叶蜂Diprion pini性信息素活性组分(英文)》文中认为对松叶蜂 diprion pini性信息素活性组分 3,7-二甲基 -2 -十三碳醇乙酸酯的全合成进行了研究 .以丙二酸二乙酯和 2 ,3-环氧丁烷为原料 ,分别合成了两个重要结构单元—— 2 -甲基 -1-辛烷基锂和 3,4-二甲基 -γ-丁内酯 .2 -甲基 -1-辛烷基锂与 3,4-二甲基 -γ-丁内酯反应 ,得到的酮醇再经黄鸣龙还原 ,得到 3,7-二甲基 -2 -十三碳醇 ,经酯化 ,得到 3,7-二甲基 -2 -十三碳醇乙酸酯

孟祎,陈立功,许艳杰,古险峰,宋芸[9](2001)在《3,7-二甲基-2-十三碳醇乙酸酯的全合成》文中指出对松叶蜂 ( Diprion pini)性信息素活性组分 3,7-二甲基 -2 -十三碳醇乙酸酯的全合成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条新的合成外消旋 3,7-二甲基 -2 -十三碳醇乙酸酯的合成路线 .以正辛醇为原料合成了 2 -甲基 -1 -辛烷基锂 ;以丙二酸二乙酯和 2 ,3-环氧丁烷为原料合成了 3,4 -二甲基 -γ-丁内酯 .2 -甲基 -1 -辛烷基锂与 3,4 -二甲基 -γ-丁内酯反应 ,得到的酮醇再经黄鸣龙还原 ,得到 3,7-二甲基 -2 -十三碳醇 ,酯化 ,得到 3,7-二甲基 -2 -十三碳醇乙酸酯 .

二、3,7-二甲基-2-十三碳醇乙酸酯的合成——松叶蜂Diprion pini性信息素活性组分(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7-二甲基-2-十三碳醇乙酸酯的合成——松叶蜂Diprion pini性信息素活性组分(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2S,3R,7R/S)-3,7-二甲基-2-十三碳醇丙酸酯的全合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C9+C6路径
    1.1 Bergstr9m小组合成路线
    1.2 陈立功小组合成路线
    1.3 Prokhorevich小组的合成策略
2 C10+C5路径
    2.1 Bekish课题组的合成路线
    2.2 郑剑锋小组合成方法
3 其他途径
    3.1 Claisen重排反应构建母体结构
    3.2 铜离子催化cis-epoxybutane开环
4 总结

(2)利用天然皂苷降解物质手性单元进行茶毛虫性信息素全合成研究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昆虫信息素概述
        1.2.1 昆虫信息素的概述
        1.2.2 昆虫信息素的构成
        1.2.3 昆虫信息素的应用
    1.3 几种类似昆虫性信息素简介
        1.3.1 舞毒蛾性信息素
        1.3.2 大袋蛾信息素
        1.3.3 桃潜蛾性信息素
        1.3.4 松叶峰性信息素
        1.3.5 南方玉米根虫性信息素
    1.4 天然手性源的应用
    1.5 甾体皂苷降解废弃在合成昆虫性信息素方面的应用
    1.6 本论文设计思路
        1.6.1 茶毛虫性信息素逆合成分析
        1.6.2 合成路线设计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过程
        2.2.1 手性片段的制备
        2.2.1.1 手性材料的粗提取
        2.2.1.2 开环水解
        2.2.1.3 酯化反应
        2.2.1.4 (R)4甲基5苄基-戊烷-1,2-二醇的制备
        2.2.1.5 (R)3甲基4苄基-丁醛的合成
        2.2.1.6 (R)3甲基4苄基1戊醇的生成
        2.2.1.7 化合物8碘化、酰化
        2.2.2 C7片段的制备
        2.2.2.1 1,7 庚二酸的酯化
        2.2.2.2 1,7 庚二酸二乙酯还原成 1,7-庚二醇
        2.2.2.3 7-溴1庚醇(15)的制备
        2.2.2.4 7-溴1庚醇的羟基保护
        2.2.3 两个片段的偶联
        2.2.3.1 格氏试剂的偶联
        2.2.3.2 Tosmic方法对两个片段的偶联
        2.2.3.3 1,7 庚二醇的单保护
        2.2.3.4 化合物18的Mitsunobu反应
        2.2.3.5 化合物22的制备
        2.2.3.6 化合物22和化合物7的朱利亚烯烃合成
        2.2.3.7 化合物24的制备
        2.2.3.8 卤化反应
        2.2.4 三个片段的偶联
        2.2.4.1 2-甲基-4 溴丁烷的制备
        2.2.4.2 格氏试剂的偶联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3)油松毛虫性信息素的结构鉴定和诱芯载体中释放速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松毛虫生物学特性
        1.1.1 松毛虫属昆虫地理分布
        1.1.2 形态特征
        1.1.3 生活习性
    1.2 防治方法
    1.3 松毛虫属性信息素研究概述
        1.3.1 昆虫性信息素
        1.3.2 松毛虫属类性信息素的结构特点
        1.3.3 性信息素成分的结构鉴定
        1.3.4 性信息素分子在空气中的扩散
        1.3.5 雄虫触角对性信息素的接收机制
    1.4 性信息素在载体中释放速率和稳定性的研究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昆虫
    2.2 试验样品
    2.3 性信息素的鉴定
        2.3.1 性信息素的提取
        2.3.2 性信息素提取物的GC分析
        2.3.3 EAG活性测试
        2.3.4 GC-EAD测试
        2.3.5 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的GC-MS分析
        2.3.6 性信息素腺体中双键的定位
        2.3.7 风洞试验
    2.4 信息素释放速率的测定及残留量测定方法
        2.4.1 性信息素诱芯的制备
        2.4.2 抽样及解析方法
        2.4.3 色谱分析
        2.4.4 性信息素成分残留量的测定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油松毛虫性信息素成分的鉴定
        3.1.1 气相结果
        3.1.2 双键位置的确定
    3.2 定量分析
    3.3 雄虫的EAG和GC-EAD反应
        3.3.1 油松毛虫信息素成分及其类似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3.3.2 剂量反应曲线
        3.3.3 触角的GC-EAD反应
    3.4 风洞结果
    3.5 信息化合物的释放速率
        3.5.1 共轭二烯醇、醛和酯类性信息素成分在聚乙烯管载体和复合橡胶载体中的释放速率
        3.5.2 单不饱和醇、醛和酯类性信息素成分在聚乙烯载体和复合橡胶载体中的释放速率
    3.6 性信息素成分在聚乙烯管载体和复合橡胶载体上的剩余量和异构化分析
4 讨论
    4.1 油松毛虫性信息素成分的鉴定
    4.2 定量分析
    4.3 触角电位活性测试
    4.4 风洞活性测试
    4.5 释放速率的测定
    4.6 信息素稳定性和异构化
5 结论
    5.1 油松毛虫信息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5.2 触角电位反应
    5.3 风洞试验
    5.4 释放速率的测定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几种蛀果害虫性信息素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昆虫信息素研究概况
    1.2 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方法
        1.2.1 昆虫性信息素的生物学研究
        1.2.2 昆虫性信息素的化学研究
        1.2.3 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研究
    1.3 昆虫性信息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1 直链烯醇类昆虫性信息素合成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1.3.2 昆虫性信息素应用技术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1.4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思路
第二章 烯醇类昆虫性信息素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Wittig反应法合成烯醇类昆虫性信息素化合物
        2.2.1 烯醇类昆虫性信息素Wittig反应路线的逆合成分析及合成方案
        2.2.2 所用试剂规格及方法
        2.2.3 Wittig反应路线合成烯醇类物质的结果与分析
        2.2.4 Wittig反应法合成烯醇小结
    2.3 CuLi2Cl4催化的Coupling偶联法合成烯醇类昆虫信息素化合物
        2.3.1 CuLi2Cl4催化的烯醇酯与格氏试剂的Coupling路线逆合成分析及合成方案
        2.3.2 所用试剂规格及方法
        2.3.3 Coupling反应路线结果与分析
        2.3.4 Coupling反应小结
第三章 大豆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性信息素化合物的田间活性测试研究
    3.1 大豆食心虫性信息素的田间活性测试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2 苹果蠹蛾性信息素的田间活性测试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核桃举肢蛾性信息素研究初探
    4.1 核桃举肢蛾性信息素的研究背景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虫源
        4.2.2 仪器、材料及试剂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核桃举肢蛾生物学观察
        4.3.2 核桃举肢蛾性信息素的提取及GC-MS分析
    4.4 Z-9-十六碳烯-1-醇等化合物对小檗绢粉蝶雄蝶的引诱活性初步研究
        4.4.1 材料
        4.4.2 方法
        4.4.3 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讨论
    5.3 本论文的创新点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作者简介

(5)醛酮的催化还原和Rho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醛酮的催化还原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概述
        1.2 沃尔夫-凯惜纳-黄鸣龙还原和克莱门森还原
        1.2.1 克莱门森还原
        1.2.2 沃尔夫-凯惜纳-黄鸣龙还原
        1.3 羰基还原成亚甲基的反应
        1.3.1 碱金属还原
        1.3.2 LiAlH_4 及其衍生物为还原剂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苯胺对醛酮的催化还原的影响
        2.1 概述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2.2.2 中间体的制备
        2.2.3 催化剂的制备
        2.2.4 催化剂的表征
        2.2.5 催化剂活性评价
        2.2.6 反应液的分析鉴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芳香醛的还原
        2.3.2 Ni_30/γ-A1_20_3 对其他芳香醛酮的还原
        2.3.3 催化剂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醛酮的直接催化还原反应
        3.1 概述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3.2.2 催化剂的制备
        3.2.3 催化剂的表征
        3.2.4 催化剂活性评价
        3.2.5 产物的分析鉴定
        3.3 结果与讨论部分
        3.3.1 芳香醛的还原
        3.3.2 酮的催化氢化
        3.4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Rho 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测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心脑血管疾病概述
        1.2 Rho/Rho 激酶及其抑制剂
        1.2.1 Rho/Rho 激酶及其调控机制
        1.2.2 Rho 激酶与三磷酸腺苷(ATP)的作用机制
        1.2.3 Rho 激酶抑制剂的设计
        1.2.4 Rho 激酶抑制剂的发展
        1.3 本文研究内容
        1.3.1 Fasudil 和羟基Fasudil 的合成
        1.3.2 Rho 激酶抑制剂的设计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2.2 分析仪器及方法
        2.2.1 分析仪器
        2.2.2 生物活性测试方法
        2.3 实验部分
        2.3.1 Fasudil 的合成
        2.3.2 1-羟基异喹啉的合成
        2.3.3 羟基Fasudil 的合成
        2.3.4 5-(4-苄基-1,4-二氮杂环庚烷-1-磺酰基)异喹啉的合成(1)
        2.3.5 2-(4-(异喹啉-5-磺酰基)-高哌嗪-1-)乙酸甲酯(2)
        2.3.6 5-(邻氯苄基-1,4-二氮杂环庚烷-1-磺酰基)异喹啉的合成(3)
        2.3.7 5-(对氯苄基-1,4-二氮环杂庚烷-1-磺酰基)异喹啉的合成(4)
        2.3.8 N-(2,2,6,6-四甲基哌啶-4-)异喹啉-5-磺酰胺(5)
        2.3.9 5-(4-羟乙基-1,4-二氮杂环庚烷-1-磺酰基)异喹啉的合成(6)
        2.3.10 5-(1,4-二氮杂环庚烷-1-磺酰基)-N-苄基1-氨基异喹啉(7)
        2.3.11 甲氧基 Fasudil 的合成(10)
        2.3.12 羟基Fasudil 乙酸酯的合成(11)
        2.3.13 羟基Fasudil 磷酸酯的合成(12)
    第三章 1-羟基异喹啉和羟基Fasudil 的合成研究
        3.1 1-羟基异喹啉的合成
        3.2 羟基Fasudil 的合成
        3.2.1 Fasudil 的合成
        3.2.1.1 异喹啉-5-磺酸硫酸盐
        3.2.1.2 磺化试剂对异喹啉磺化反应的影响
        3.2.1.3 反应温度对异喹啉磺化的影响
        3.2.2 羟基Fasudil 的合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Rho 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活性测试
        4.1 Rho 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和合成
        4.1.1 以羟基Fasudil 为先导化合物
        4.1.2 以Fasudil 为先导化合物
        4.2 活性测试
        4.2.1 Rho 激酶抑制剂活性的测试
        4.2.2 细胞再生和突触形成能力的测试
        4.2.3 细胞活性和凋亡测试
        4.2.4 一氧化氮浓度测试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发表的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6)靖远松叶蜂交配行为及性信息素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松叶蜂信息素研究进展
        1.1.1 松叶蜂性信息素的研究历程
        1.1.2 松叶蜂信息素产生的部位
        1.1.3 松叶蜂性信息素的感受器研究
        1.1.4 松叶蜂化学成分研究
        1.1.5 松叶蜂性信息素诱捕器的研究
    1.2 松叶蜂的求偶研究
        1.2.1 靖远松叶蜂雌蜂的求偶行为
        1.2.2 靖远松叶蜂雄蜂的求偶行为
        1.2.3 雄蜂对处女雌蜂及人工合成性信息素的反应
        1.2.4 靖远松叶蜂交配和产卵行为
    1.3 松叶蜂性信息素监测和防治的研究现状
        1.3.1 种群监测
        1.3.2 大量诱捕
        1.3.3 交配干扰法
    1.4 发展趋势
    1.5 本研究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5.1 本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2 靖远松叶蜂交配行为研究
    2.1 靖远松叶蜂形态特征概述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虫源及饲养方法
        2.2.2 雌雄蜂交配能力的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靖远松叶蜂羽化节律
        2.3.2 交配行为
        2.3.3 交配的选择性
        2.3.4 交配选择性原因分析
        2.3.5 交配率
        2.3.6 交尾持续时间
        2.3.7 雌雄蜂交配能力比较
        2.3.8 雌雄蜂交配日龄
        2.3.9 靖远松叶蜂卵孵化率
        2.3.10 靖远松叶蜂幼虫成活率
    2.4 小结
3 靖远松叶蜂受精的与未受精的卵的电镜观察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卵
        3.1.2 固定液配制
        3.1.3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和观察
    3.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
4 利用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大量诱捕试验
    4.1 试验地概况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试验地设置
        4.2.2 诱芯和诱捕器
        4.2.3 试验方法
    4.3 数据处理
    4.4 计算公式
    4.5 结果与分析
        4.5.1 卵块数的比较
        4.5.2 幼虫种群密度调查
        4.5.3 油松被害率调查
        4.5.4 幼虫成活率对比
    4.6 小结
5 交配干扰法(迷向法)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设置
        5.1.2 诱芯和诱捕器
        5.1.3 试验方法
    5.2 数据处理
    5.3 计算公式
    5.4 结果与分析
        5.4.1 诱捕量的比较
        5.4.2 卵块数的比较
        5.4.3 幼虫种群密度调查
        5.4.4 油松被害率调查
        5.4.5 幼虫成活率对比
    5.5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3 对后续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7)我国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的合成研究
    1.1 合成路线A
    1.2 合成路线B
2 结语

四、3,7-二甲基-2-十三碳醇乙酸酯的合成——松叶蜂Diprion pini性信息素活性组分(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2S,3R,7R/S)-3,7-二甲基-2-十三碳醇丙酸酯的全合成研究进展[J]. 刘福,张苏芳,孔祥波,张真. 合成化学, 2018(07)
  • [2]利用天然皂苷降解物质手性单元进行茶毛虫性信息素全合成研究探索[D]. 李海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3]油松毛虫性信息素的结构鉴定和诱芯载体中释放速率的研究[D]. 刘奎伟.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7)
  • [4]几种蛀果害虫性信息素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 张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 [5]醛酮的催化还原和Rho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测试[D]. 刘帅. 天津大学, 2012(08)
  • [6]靖远松叶蜂交配行为及性信息素应用技术研究[D]. 刘金利. 河北农业大学, 2009(10)
  • [7]我国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J]. 孟祎,陈立功,许艳杰,周淑芷,张真,王鸿斌. 化学工业与工程, 2004(03)
  • [8]3,7-二甲基-2-十三碳醇乙酸酯的合成——松叶蜂Diprion pini性信息素活性组分(英文)[J]. 孟祎,陈立功,许艳杰,古险峰,宋芸.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2001(04)
  • [9]3,7-二甲基-2-十三碳醇乙酸酯的全合成[J]. 孟祎,陈立功,许艳杰,古险峰,宋芸. 应用化学, 2001(12)

标签:;  ;  ;  ;  

Diprion pini性信息素3,7-二甲基-2-十三烷基乙酸酯活性成分的合成(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