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辽宁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一、辽宁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葛月月,单璐璐,王明宏,杨喆,王吉慧[1](2021)在《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优化策略》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阐述了人工影响天气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人工增雨、人工防雹等,并提出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优化策略,以期为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果提供参考。

吕飞[2](2020)在《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即趋势或离差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着变化。根据时间分为长期气候变化、年际间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温室气体排放和其他人为因素被认为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进入21世纪,洪水、风雹、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共同的责任。20世纪70年代,国际社会开始为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努力。《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义务的履行提供了联合履行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和排放贸易机制三种方式;《哥本哈根协议》将“共同减排”的理念和“自下而上”的减排模式确定为全球气候治理的新模式;《巴黎协定》的谈判和落实一方面使全球气候治理由“强制温室气体减排”转型为“低碳竞争与合作”,另一方面使“自下而上”的气候治理模式得以固定,开启了气候变化治理的新时代。在国际贸易领域,保护环境与WTO的目标和宗旨并不冲突。国际贸易重视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应对工作,坚持以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指导政策制定,引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表现在气候要素波动和极端气候事件爆发两方面。气温、降水、日照和空气相对湿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带气温和降水的上升幅度略高于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西部地带的日照时间比东部地带和中部地带增加得更快,中部地带相对湿度的上升速度快于东部地带和西部地带。极端气候事件中,旱灾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分别约占受灾总面积和成灾总面积的一半,水灾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分别约占受灾总面积和成灾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在新时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同时,实现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目标相适应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展现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对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责任与担当。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当前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波动幅度较大,逆差逐步扩大,出口市场集中在亚洲,国内货源地相对集中等问题。气候变化影响农产品出口的机理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短期影响作用于农产品出口的供给侧,与农业弱质性、气候变化影响农产品的出口供给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成本增加有关。农业弱质性主要基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两个方面。自然风险是指技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舒缓自然灾害造成的严重后果。市场风险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农产品缺乏供给弹性,价格信号无法调整当期的农产品供给;二是农产品缺乏需求弹性,价格机制无法对农产品需求进行有效调节;三是农产品缺乏收入弹性,农产品的支出在居民收入中的比例逐步变小;四是农业生产要素的报酬率低于其他产业,因而导致农业生产资源的流失;五是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对环境的贡献具有外部经济的特点,导致农业生产的成本并不能完全从农产品价格中得到回收。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供给的影响通过重新配置农业气候资源,改变农产品生产规律和影响农业生产潜力体现。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增加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三个部分。直接成本是指应用碳减排技术额外增加了农资、机械能源、雇工等方面的费用;间接成本是指应用碳减排技术改变了农业生产要素的技术系数,引起了成本的变化;机会成本是指实施碳减排技术增加了农业生产作业时间,减少了务工收入。长期影响体现在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和贸易壁垒两个方面。气候变化影响了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一是因为气候变化引起气候资源禀赋的变化和气候灾害的冲击,从而改变了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二是因为气候变化改变了生产要素的传导机制、关联产业的影响机制和产业集聚水平,从而影响了农产品出口国的竞争力。低碳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影响的经济效应与关税相似。本文选取了2001—2018年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出口贸易总额作为响应变量,特征变量为经济资源、气候资源、气候灾害及农用化学品四类。从实证检验结果来看,地区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农作物播种面积等经济资源和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农药使用量、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等农用化学品对全国的农产品出口影响显着,且重要性排名均在前十位以内;塑料薄膜、农药和化肥等农用化学品对农产品出口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会带来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不利于建设气候友好型农业。与气候灾害相比,气候资源对农产品出口的显着性水平更高,夏季的降水、气温和湿度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更加明显。为降低和消除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的负面影响,建议采用气候指数保险分散风险。在影响东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各项因素中,重要性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农药使用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说明东部地带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改造,增强农资的利用效率。气候资源方面,春季的降水、湿度、日照对东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正面影响比较明显,水灾、风雹灾等气候灾害是次要的负面影响因素,说明东部地带需要更多地关注春季气候要素的变化,同时注意防范水灾和风雹灾,建议通过保险分散风险。经济资源和农用化学品对中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很大,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化肥施用量的影响显着。冷冻灾害对中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影响较大且比较显着,这说明中部地带除了要加强农业资源投入,还需要加强冷冻灾害的防范。农用柴油使用量对西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排在首位且十分显着,排在第二的是化肥施用量,且有一定的显着性,这说明农机与农资的投入对于西部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出口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秋季降水量和夏季的平均湿度在重要性排名方面比较靠前,影响也十分显着,反映了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受水资源缺乏的严重制约,建议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总之,无论是全国还是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经济资源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举足轻重。气候资源对农产品出口重要性紧随其后。气候因素对不同种类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异质性较大,夏季平均气温的上升、冬季日照的增加和春季湿度的增加有利于茶叶的出口,但夏季日照的增加及秋冬二季气温的上升不利于茶叶的出口。夏季气温的上升对大米出口有积极的影响,秋季平均湿度的增加则不利于大米的出口。春季气温的上升和夏季平均湿度的上升有利于植物油出口,但冬季气温的上升则不利于植物油出口。农用化学品中柴油使用量和农药使用量的增加有利于茶叶的出口,但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带来气候变暖的压力,化肥的减量施用在增加茶叶出口的同时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塑料薄膜的使用有利于植物油的出口,但不利于缓解气候变化。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实施对策,促进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一是要转变农业发展模式以应对气候变化。建议在农业生产领域广泛应用低碳技术,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同时强化气象灾害预警和预防能力,完善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体系,优化农业气候指数保险机制,使农业生产能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二是要拓宽农业国际合作的渠道。建议加强国际低碳农业合作和国际涉农碳交易合作,充分利用国际低碳资金,规范中国农业碳交易机制。三是要完善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保障机制。建议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强化低碳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同时积极应对国外低碳贸易壁垒,加快国内农业低碳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和碳标签制度建设。

蔡洋[3](2020)在《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作为典型高气象敏感性行业之一,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文从气候变化影响的角度切入旅游业发展的相关研究,以南京市旅游业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了不同气候变化影响因子对旅游业的影响,提出了影响旅游的三种极端天气类型,并据此提出了旅游应对极端天气的三种途径,实现了气候变化定量分析与旅游管理定性化归纳的对接。本文还构建了包括旅游、气候、环境、经济和社会指标在内的五维绿色旅游评价指标体系,为分析气候变化影响旅游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尝试,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参考。(1)基于灰色理论的研究表明,气温变化对南京市旅游业的影响程度最大,风速变化次之,降水变化再次之,相对湿度变化最小。气温、风速、降水、相对湿度变化与旅游业收入序列曲线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97、0.97、0.52、0.76,与旅游业人数序列曲线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为0.93、0.99、0.60、0.74。另一方面,剔除节假日后,人体舒适度指数和旅游人数存在协整关系。人体舒适度指数对旅游人数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印证了旅游业是高气象敏感性行业。(2)极端天气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不愿去”极端天气、“不能去”极端天气、“不敢去”极端天气。“不愿去”极端天气主要影响人体舒适度、“不能去”极端天气主要影响旅游交通、“不敢去”极端天气则属于剧烈的易导致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极端天气,对旅游景观、旅游设施和旅游者具有破坏性影响。(3)采用能源消费法对南京旅游业碳排放进行测度发现,2006-2014年南京市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旅游业碳排放总量由2006年的157.93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569.72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5.32%。并且同期南京市旅游业关联行业的碳排放量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其中,南京市旅游业的碳排放主要是由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旅游碳排放所带动的,并且其在南京市旅游业碳排放总量中的比重仍呈现出持续上升的发展趋势。(4)构建了包括旅游、气候、环境、经济和社会指标在内的五维绿色旅游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并据此对南京旅游业“绿度”进行了纵向和横向评价。纵向评价结果发现:2006-2016年南京旅游业绿色旅游综合程度持续增强,综合指数从2006年的0.17大幅上涨到2016年的0.82;横向评价结果发现:在国内40座旅游城市中,南京绿色旅游综合发展程度位列第16,排名位居中游偏上水平。基于南京旅游业的“绿度”评价结果,南京发展绿色旅游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同时进行:培育绿色理念,推行绿色标准,实行绿色开发,生产绿色产品,开展绿色经营。

赵小芳[4](2020)在《民国小学自然教科书中的地理学术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承担着近代社会进步发展的重大使命,教科书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是学校展开教学活动,达成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媒介。民国时期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基础。民国时期的自然教科书融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科目,其内容涵盖广泛,术语丰富多样。其中,地理学作为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的复杂学科,涉及对地球表层各要素之间的时空演化、结构、过程、格局及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的等诸多内容的研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在当下仍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研究内容不断发展完善,理应对其进行总结与回顾。地理学术语作为传授地理学知识的核心概念,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严谨性和系统性。在小学阶段给儿童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首当其冲的就是构建合理科学的术语结构。本研究在综合考虑民国学制、课程标准、教材性质,以及民国小学自然教科书的版次、印次、流通地域、完整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选取了由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出版发行的小学自然教科书为研究对象,提取出教科书关于地理学知识的课文,将其作为本文的封闭语料,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其中的地理学术语内容进行整理分析,试图民国时期两套自然教科书中的地理学术语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在术语编排方面的差异,同时为现行教科书的编排提供一些参考。本文除绪论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对民国小学自然教科书的概貌进行介绍,其中包括教科书的编纂背景、遴选教科书的原则、自然教科书研究样本的简要介绍以及术语定义及其提取原则。由于自然教科书内容涵盖广泛,其提取过程相对复杂,需要涉及对文本语境的分析,这对后期的研究结果的精确性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在提取之前对术语的含义及提取原则进行概括。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分别对中华书局和世界数据出版的自然教科书的术语内容进行统计分析。首先提取出教科书中相关的地理学课文形成封闭语料,对其中的地理学术语进行人工提取,从术语的分布、术语建构下的学科体系以及术语所呈现的使用特点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试图探寻该套教科书地理学术语的概貌。第四章是对两套教材中地理学术语内容的对比。运用对比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从术语的构成方式、术语建构下的学科体系、术语的分布差异以及其他方面对两套教科书中的地理学术语的使用情况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并从中概括出其与现行术语的差异所在,探讨学科发展的进步性。第五章基于研究结果为现行教科书中的术语编排提供一些参考。主要包括:1.术语编排应注重与知识结构的系统性;2.加强术语解读中对插图的有效利用;3.坚持儿童本位思想;4.完善作业系统。同时建议术语研究中加强对教科书方面的研究。

葛月月,单璐璐,孟鑫,杨喆,王明宏[5](2020)在《人工影响天气在丹东地区抗旱减灾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大风、暴雨、冰雹、干旱是丹东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丹东地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发展迅速,作为科学抗旱减灾的一项主要措施在农业干旱、防雹、缓解水资源短缺、森林防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孙宝利,孙可,舒海燕,杨晓彤,李凝[6](2019)在《辽西地区人工增雨回顾及未来前景展望》文中研究指明简要回顾辽西地区人工增雨历程,通过分析制约人工增雨的因素,展望了辽西地区人工增雨的前景,将为当地经济繁荣、抗旱减灾、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孙可,孙宝利,苑敬唯,曹铭书[7](2018)在《人工影响天气在阜新地区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阜新地区的抗旱、防雹中效果较为明显。特别是近年来,气象现代化水平已有长足进展,综合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气象卫星、地理信息技术、新型催化剂和播撒工具等促进了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效果越来越显着。

郑开雄[8](2018)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与城镇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与发展,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城市作为复杂动态系统由多种因素构成,而作为城市“第一资源”的城市空间是人居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载体,其结构影响气候变化和城市发展。滨海城市作为人口密集、海陆交界地区,气候变化与快速城镇化叠加,城市空间结构剧烈变迁,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气象灾害频发,城市气候承载加剧,既有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无法应对,如何从技术与方法上认知空间、解析空间、评测空间及优化空间,适应气候变化,是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科学发展动向,针对我国滨海城市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气候变化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胁迫、风险与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亟待转型优化而又缺乏科学制定方法和适应、有效的应用模式,本文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标,以城市空间结构为对象,基于GIS、DPSIR、灰关联熵法、状态空间法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从外力适应、内力适应和综合适应层面,研究基于风险管控、气候承载和复杂适应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技术与方法,以厦门为案例城市,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1)首先研究“什么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理论方法和概念模型研究。本文基于DPSIR,提出了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核心测度——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UCCC),并阐释其内涵、价值、特征,构建了城市气候承载力结构模型,,构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概念模型(USSCACM),提出结构输入要素:胁迫、风险、影响和模式输出要素:风险管控、气候承载和复杂适应,进而设计构建了概念模型的5个主要模块内容和相关方法技术体系:情景模块(事实与趋势)、关系模块(胁迫、风险与影响)、管控模块(外力适应)、承载模块(内力适应)和适应模块(综合适应)。(2)然后研究“为什么要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进行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研究。基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和系统耦合理论,对我国滨海城市气候变化和空间结构演变进行历史回顾性分析,采用线性趋势估计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揭示滨海城市近50年气候变化事实与特征,情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定性识别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辨析提出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的胁迫、风险与影响,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3)继而研究“如何评测气象灾害风险与空间区划?”进行外力适应——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研究。基于风险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加权综合评分法、专家评估法,提出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方法,构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界定气象灾害风险分级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基于GIS进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编制城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UMDR Map),判定气象灾害风险等级和差异性空间分布状态,从而确定基于风险管控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热点区域,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4)接着研究“如何评测城市气候承载力与空间分布?”进行内力适应——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研究。基于DPSIR、灰关联熵法、状态空间法,提出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技术与方法,构建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界定城市空间气候承载状态分级判定标准与值域范围。在此基础上,基于GIS进行城市气候承载力空间分布分析,编制城市气候承载分布图(UCC Map),判定气候承载状态等级和差异性空间分布状态,从而确定基于气候承载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热点区域,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5)最后研究“如何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在前文研究基础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和GIS,针对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胁迫、风险与影响,依据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结果,基于风险管控、气候承载、气候适应3个层面,构建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性单元模型,并以此为模块进行复杂适应性内部组织、外部组织和系统组织,构建社区级、片区级、城市级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韧性、均衡、网络化的空间结构适应模式。并以厦门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基于GIS叠合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UMDR Map)与城市气候承载分布图(UCC Map),编制城市空间气候地图(USC Map),提出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建议,并基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情景分析,提出减缓、适应、韧性规划策略。

孙镆涵[9](2018)在《黑龙江省气象部门人工影响天气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极端天气事件逐年增多,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在加剧,农业、生态资源由于气候变化也产生了系列连锁的反映,农业和生态资源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更加迫切。黑龙江省是农业、林业、畜牧业大省,地处中国最北部,占地辽阔地势复杂,是中国东北方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的生态屏障。随现代社会对气象服务的新需求,对人工影响天气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对人工影响天气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意义进行了梳理,介绍了国内外人工影响天气研究现状,阐述了人工影响天气的相关概念,探索研究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业务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对提升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水平提出发展建议和实施策略。

辛源[10](2017)在《地球工程情景下的中国气象灾害风险研究 ——基于太阳辐射管理地球工程的分析》文中指出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地球工程风险与治理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以极端降雨气象灾害为切入点,探索了20202100年间中国在地球工程和非地球工程(RCP4.5)两种情景下的气象灾害风险格局分布状况,并在此基础上从治理层面分析了中国关于地球工程的需求、潜力及定位,提出了中国地球工程战略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摘要如下。根据灾害风险理论,地球工程气象灾害风险由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两方面构成。首先,在致灾因子预测方面,本文基于国际地球工程模型比较计划(GeoMIP)模拟预测了20202100年间中国极端降雨情况,结果显示实施地球工程没有显着改变中国致灾性强降雨的长期空间分布规律,但较大程度上降低了极端降雨的降雨总量,且对中国各省级层面极端降雨时空分布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一旦终止地球工程,地球气候系统的反弹效应也十分明显。其次,在承灾体预测方面,本文以人口为例,依据IPCC共享社会经济发展路径中SSP3路径(局部或不一致发展路径),提取了20102100年中国整体和各省人口预测数据,数据显示SSP3路径下中国呈现出人口总量高、居民生活水平较差、生育率和死亡率高等特征。在综合致灾因子和承灾体两方面预测要素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针对地球工程与非地球工程两种情景,分别从2050、2100年两个时间点和20202100年两种情景下的平均风险差异三个角度,分析并得到了地球工程对中国省级区域极端降雨气象灾害的风险影响结论。从2050、2100年时间点上看:两种情境下中国极端降雨灾害的总体风险格局都是东南沿海风险等级较高,西北地区风险等级较低,并随着极端降雨强度的增强,高风险区域逐渐从长江中下游地区向华南、东部沿海、四川盆地、西部地区东部延伸;同时,由于各地承灾体因素以及地球工程对区域气候要素的影响,不同极端降雨强度下全国各省呈现出不同的风险差异。从20202100年间两种情景下的平均风险差异上看:总体上实施地球工程有利于降低气象灾害风险,但降低风险的幅度不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情景下的灾害风险水平都呈现出先升后降趋势,最高风险水平发生在2030年前后,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峰值的预测时间基本重合,说明地球工程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全球气候变化及相应影响的整体格局;极端降雨强度越高,两种情景下的灾害风险格局越接近,说明在承灾体稳定的情况下,气象灾害风险的大小取决于致灾因子的危险性程度;终止地球工程后,中国各省极端降雨灾害风险分布差异趋于减小,气候环境会逐渐抵消地球工程的扰动,两种情景下的灾害风险水平趋于相同,这意味着目前GeoMIP设定的地球工程实施当量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大气物理环境,地球工程具有影响可逆的特点最后,文章立足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视角,结合对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形势的分析,提出了中国关于地球工程的决策治理重点和相关政策建议。一是从经济发展、气候变化预期、国际气候进程角度分析了中国关于地球工程治理的需求,指出中国自身的能源自然禀赋和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高碳能源结构将长期存在,温室气体减排前景不容乐观,中国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国际社会关注地球工程的预期增强,这种背景下亟需加强对地球工程问题的关注。二是分析了中国在地球工程方面的潜力和定位,指出目前中国在地球工程的研究和实践方面总体上处于初期阶段,同时也具有一定基础,应一方面坚持把传统减缓和适应手段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主流途径,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国内外形势,谋划部署中国的地球工程研究进程,积极开展相关技术探索。三是提出了中国关于地球工程治理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新形势下中国关于地球工程的战略、地球工程风险管理与最优决策评价、地球工程与传统减缓和适应措施之间的关系、中国关于地球工程决策和治理的框架预案等。四是提出了中国关于实施地球工程战略的相关建议,包括:要积极融入地球工程国际治理平台,发挥中国在地球工程国际治理中的作用,将地球工程纳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大框架,掌握地球工程国际治理话语权;科学看待地球工程问题,围绕地球工程研究热点加强研究力量,改进地球工程研究范式,加强地球工程研究中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正确处理中国在地球工程问题上的立场,仔细甄别地球工程国际交锋中的各方动机,审慎谋划;鼓励地球工程实践和治理创新,推进CCS、CCUS、BECCS等CDR地球工程技术发展,谨慎但不保守开展太阳辐射管理(SRM)地球工程探索,并结合实际需求积极探索地球工程灾害风险治理对策论文结尾结合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客观制约因素和不足之处,对进一步开展地球工程气象灾害风险研究的主要方向和领域进行了总结展望。

二、辽宁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宁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重要性
2 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1 人工增雨抗旱
    2.2 人工防雹减灾服务
3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优化策略
    3.1 建立完善的人工影响天气安全体制
    3.2 加强人才和专业队伍建设
    3.3 加强天气监察,合理判断作业时机
4 结语

(2)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研究的不足
    本章参考文献
2 理论依据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依据
        2.1.1 税收与补贴经济效应理论
        2.1.2 新要素禀赋理论
        2.1.3 农业弱质性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供给侧影响的研究
        2.2.2 关于气候变化不均衡性对农产品比较优势影响的研究
        2.2.3 关于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对农产品贸易影响研究
        2.2.4 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产品贸易模式的影响研究
        2.2.5 文献评述
    2.3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3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与中国农产品出口概况
    3.1 全球气候变化及应对
        3.1.1 全球温室效应
        3.1.2 全球气候灾害
        3.1.3 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应对
    3.2 中国气候变化及应对
        3.2.1 中国气候要素的波动
        3.2.2 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爆发情况
        3.2.3 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
    3.3 中国农产品生产及出口情况
        3.3.1 农产品的统计范围
        3.3.2 中国农产品生产情况
        3.3.3 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情况
    3.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4 气候变化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机理
    4.1 短期影响机理
        4.1.1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的弱质性
        4.1.2 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供给的影响
        4.1.3 农业碳减排的成本压力
    4.2 长期影响机理
        4.2.1 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4.2.2 低碳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5 基于随机森林的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5.1 随机森林简介
        5.1.1 人工智能算法简介
        5.1.2 随机森林原理
    5.2 实证结果及分析
        5.2.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5.2.2 影响农产品出口各项变量的重要性
    5.3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6 中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及预测分析
    6.1 基于线性模型的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6.1.1 线性模型简介
        6.1.2 实证结果及分析
    6.2 农产品出口预测比较研究
        6.2.1 模型拟合效果
        6.2.2 模型拟合效果比较
    6.3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7 气候变化对不同种类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7.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7.2 实证结果及分析
        7.2.1 茶叶
        7.2.2 大米
        7.2.3 植物油
    7.3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8.2.1 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应对气候变化
        8.2.2 拓宽农业国际合作的渠道
        8.2.3 完善农业贸易保障机制
    本章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3)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 南京气候概况
        2.2.1 南京常规天气气候特征
        2.2.2 南京极端天气气候特征
    2.3 南京旅游业概况
        2.3.1 南京旅游业资源状况
        2.3.2 南京旅游业构成状况
        2.3.3 南京旅游业发展状况
    2.4 研究方法
        2.4.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2.4.2 人体舒适度指数
        2.4.3 生产函数法
        2.4.4 内容分析法
第三章 气候变化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3.1 气候变化影响旅游业的机理分析
        3.1.1 气候变化影响旅游业的基本途径
        3.1.2 气候变化的天气气候表现对旅游业的基本影响机理
        3.1.3 气候变化影响旅游业的基本机理
    3.2 典型单气象因子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3.2.1 研究背景
        3.2.2 典型单气象因子的选择依据
        3.2.3 气温变化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3.2.4 降水变化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3.2.5 相对湿度变化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3.2.6 风速变化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3.3 气象指数(多气象因子)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3.3.1 研究背景
        3.3.2 人体舒适度指数对南京旅游人数的影响
        3.3.3 人体舒适度指数对南京旅游经济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极端天气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4.1 研究背景
        4.1.1 “不愿去”类型极端天气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4.1.2 “不能去”类型极端天气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4.1.3 “不敢去”类型极端天气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4.2 案例分析
        4.2.1 长江游轮沉船事件简介
        4.2.2 长江游轮沉船事件原因分析
        4.2.3 长江游轮沉船事件启示
    4.3 政策分析(气象灾害的应对政策选择)
        4.3.1 气象灾害的应对政策概况
        4.3.2 气象灾害的政策工具选择:以台风、暴雨灾害为例
        4.3.3 气象灾害政策工具的比较分析
        4.3.4 气象灾害政策工具选择的启示
    4.4 南京旅游业应对极端天气的路径及措施
        4.4.1 加强灾前预防能力
        4.4.2 加强灾时控制能力
        4.4.3 加强灾后复产能力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京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路径选择分析
    5.1 南京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路径选择——低碳旅游
        5.1.1 研究背景
        5.1.2 低碳旅游的基本理论
        5.1.3 低碳旅游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5.1.4 南京旅游业碳排放测度及特征分析
        5.1.5 南京旅游业实现低碳旅游的途径
    5.2 南京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路径选择——绿色旅游
        5.2.1 研究背景
        5.2.2 绿色旅游影响气候变化的作用机理
        5.2.3 绿色旅游的评价指标体系
        5.2.4 南京旅游业“绿度”分析
        5.2.5 南京发展绿色旅游应采取的策略和措施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因“气”制宜打造旅游产业
        6.2.2 遏止气候变暖发展低碳旅游
        6.2.3 依据绿色理念谋划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6.3 研究创新点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民国小学自然教科书中的地理学术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民国教科书研究
        (二)民国小学自然教科书研究
        (三)民国自然教科书中科技术语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民国小学自然教科书概貌
    第一节 自然教科书编纂背景
        一、社会变革
        二、教育制度变革
        三、教育思想变革
    第二节 自然教科书样本遴选原则
        一、代表性原则
        二、完整性原则
        三、流通性原则
        四、可比性原则
    第三节 自然教科书研究样本概况
    第四节 术语的定义及其提取原则
        一、术语的定义
        二、术语的提取原则
    第五节 地理学术语提取
第二章 中华书局自然教科书中的地理学术语研究
    第一节 地理学术语分布
        一、术语数量分布
        二、术语内容分布
    第二节 地理学术语建构下的知识体系
    第三节 地理学术语的使用特点
        一、术语表达的丰富性
        二、术语编排的渐进性
        三、术语构成方式简单
    小结
第三章 世界书局自然教科书中的地理学术语研究
    第一节 地理学术语分布
        一、术语数量分布
        二、术语内容分布
    第二节 地理学术语建构下的知识体系
    第三节 地理学术语的使用特点
        一、术语构成方式简洁单一
        二、天气符号作为术语的出现
        三、术语解读中对插图的有效利用
    小结
第四章 两套教材中地理学术语的对比
    第一节 术语分布差异
    第二节 术语构建下的知识体系差异
    第三节 术语解读中对插图利用的对比
    第四节 其他内容的对比
    小结
第五章 对当前小学教科书编纂及术语研究的启示
    第一节 对教科书编排的启示
        一、注重术语编排与知识结构的系统性
        二、加强术语解读中对插图的充分利用
        三、坚持儿童本位思想
        四、完善作业系统
    第二节 对科技术语研究的启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人工影响天气在丹东地区抗旱减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重要性
2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丹东地区抗旱减灾中的应用
    2.1 人工增雨
    2.2 人工防雹消雹
3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未来的发展与思考
    3.1 重点做好本地人影作业服务
    3.2 完善各项人影法规制度
    3.3 加强信息管理工作
    3.4 加强政府领导
    3.5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人员队伍素质建设

(6)辽西地区人工增雨回顾及未来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增雨原理
2 辽西地区人工增雨历程回顾
3 制约人工增雨的因素
    3.1 作业时机非最佳
        3.1.1 技术层面原因
        3.1.2 作业空域批复难度加大
    3.2 作业部位不精准
    3.3 作业剂量存在出入
    3.4 作业安全风险增加
4 辽西地区人工增雨前景展望
    4.1 国家政策支持
    4.2 现代化科技支撑
    4.3 作业装备优化更新

(7)人工影响天气在阜新地区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影响天气简介及发展
2 人工影响天气在阜新地区防灾减灾的应用
    2.1 人工影响天气在抗旱中的应用
    2.2 人工影响天气在防雹中的作用
3 人工影响天气发展建议
    3.1 健全相关制度, 加大对人员素质提高
    3.2 加强现代化人才和科技支撑
    3.3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落实地方人影编制
    3.4 加强科普宣传
4 结论

(8)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全球背景
        1.1.2 适应城镇化与转型发展的经济背景
        1.1.3 调节生态系统平衡的环境背景
        1.1.4 建立城市防灾减灾措施的社会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概念界定与范畴
        1.3.1 应对气候变化
        1.3.2 城市空间结构
        1.3.3 适应
        1.3.4 研究范畴界定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小结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气候变化问题发展历程
        2.1.1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发展历程
        2.1.2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战略
    2.2 城市气候变化事实相关研究
        2.2.1 城市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2.2.2 城市气候变化影响研究
    2.3 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研究
        2.3.1 减缓气候变化研究
        2.3.2 应对极端气候研究
        2.3.3 适应气候变化研究
    2.4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2.4.1 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
        2.4.2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策略研究
        2.4.3 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气候变化规划研究
    2.5 小结
        2.5.1 综合评价
        2.5.2 研究展望
第3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理论方法与概念模型
    3.1 理论方法基础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2 系统耦合理论
        3.1.3 状态空间理论
        3.1.4 复杂系统理论
    3.2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核心测度
        3.2.1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提出
        3.2.2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内涵
        3.2.3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意义
        3.2.4 城市气候承载力系统特征
        3.2.5 城市气候承载力结构模型
    3.3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概念模型
        3.3.1 模型构建原则
        3.3.2 概念模型构建
        3.3.3 概念模型结构输入要素
        3.3.4 概念模型模式输出要素
    3.4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块设计
        3.4.1 情景模块: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事实和情景预测模块
        3.4.2 关系模块: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关系模块
        3.4.3 管控模块: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模块
        3.4.4 承载模块: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区划模块
        3.4.5 适应模块: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模块
    3.5 小结
第4章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
    4.1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区域背景
        4.1.1 滨海城市区域概况
        4.1.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背景
    4.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情景与趋势
        4.2.1 滨海城市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
        4.2.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问题
    4.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4.3.1 海陆空间增长,外部形态变迁
        4.3.2 功能向海转移,内部结构重组
    4.4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胁迫
        4.4.1 填海造地围海化,城市热岛效应
        4.4.2 功能布局割裂化,城市雨岛效应
        4.4.3 内部空间工程化,城市干岛效应
        4.4.4 形态延展临海化,复合灾害效应
    4.5 气候变化对滨海城市空间发展风险
        4.5.1 气候变化加剧,滨海城市脆弱性凸显
        4.5.2 海平面持续上升,滨海城市威胁加剧
        4.5.3 气象灾害威胁,滨海城市安全危机
        4.5.4 海洋灾害频发,滨海海岸侵蚀加速
        4.5.5 气候环境恶化,滨海系统运行失衡
    4.6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影响
    4.7 实证研究:厦门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
        4.7.1 厦门区域概况
        4.7.2 厦门近60年气候变化特征
        4.7.3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4.7.4 厦门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胁迫与影响
    4.8 小结
第5章 外力适应—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
    5.1 我国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特征
        5.1.1 台风灾害
        5.1.2 风暴潮灾害
        5.1.3 暴雨洪涝灾害
        5.1.4 海平面上升
    5.2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方法
        5.2.1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内涵
        5.2.2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原则
        5.2.3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数据与方法
        5.2.4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技术流程
    5.3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5.3.1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指标体系
        5.3.2 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5.3.3 综合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5.4 实证研究:厦门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5.4.1 台风灾害风险区划
        5.4.2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5.4.3 大风灾害风险区划
        5.4.4 低温灾害风险区划
        5.4.5 高温灾害风险区划
        5.4.6 气象干旱灾害风险区划
        5.4.7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
        5.4.8 大雾灾害风险区划
        5.4.9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5.5 小结
第6章 内力适应—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
    6.1 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6.1.3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框架
    6.2 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
        6.2.1 状态空间法的基本原理与构建
        6.2.2 指标归类标准化与赋权
        6.2.3 城市气候承载力理论模型
        6.2.4 基于状态空间法的城市气候承载评价模型
        6.2.5 城市气候承载状态分级判定
    6.3 实证研究: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
        6.3.1 研究区域范围的界定
        6.3.2 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的获取
        6.3.3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理想状态确定
        6.3.4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
        6.3.5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空间分布
        6.3.6 厦门城市空间适应优化的热点地区确定
    6.4 小结
第7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
    7.1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与原则
        7.1.1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7.1.2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
    7.2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城市空间气候系统分析
        7.2.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
        7.2.2 城市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7.2.3 城市空间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7.2.4 城市空间气候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7.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
        7.3.1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构成
        7.3.2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需求
        7.3.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建构
        7.3.4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组织策略
    7.4 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
    7.5 实证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
        7.5.1 厦门城市空间气候适应区划判定
        7.5.2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需求分析
        7.5.3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建议
    7.6 小结
第8章 结论和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讨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黑龙江省气象部门人工影响天气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及国外研究状况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人工影响天气的基本理论分析
    第一节 人工影响天气的相关概念
        一、人工影响天气的涵义
        二、人工影响天气公共性职能
        三、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内容及科学基础
    第二节 人工影响天气管理体系的构成
        一、人工影响天气的管理体制
        二、人工影响天气管理的内容
        三、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
    第三节 人工影响天气管理的必要性
        一、粮食增产和防灾减灾的需求
        二、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需求
        三、人民生活和交通运输的需求
        四、森林草原防火、公共安全的需求
        五、生态建设和保护的需求
        六、重大社会活动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需求
        七、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发展的需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一节 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管理现状
        一、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发展概况
        二、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发展现状
    第二节 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管理体系的初步探索
        一、黑龙江省现代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二、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指挥管理流程日趋完善
        三、黑龙江省飞机增雨作业指挥管理流程运行顺畅
        四、黑龙江省不断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人才队伍建设
        五、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监管逐步完善
    第三节 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二、人工影响天气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三、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提升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水平的对策研究
    第一节 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体系建设
        一、不断加强防灾减灾管理体系建设
        二、不断落实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组织领导
        三、不断强化气象部门行业监管职能
        四、不断强化制度和标准化体系建设
        五、不断推动区域联防运行管理机制建设
        六、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第二节 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三、加强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四、健全执法检查体系建设
        五、健全作业指挥管理体系
        六、健全标准法规体系
    第三节 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科技管理保障能力建设
        一、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
        二、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果检验和评估
        三、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决策指挥能力建设
        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按需规划工作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地球工程情景下的中国气象灾害风险研究 ——基于太阳辐射管理地球工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与创新价值
第二节 研究目标、方法路线、关键问题及内容框架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内容框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地球工程研究进展综述
第一节 地球工程的原理与技术路径
    一、碳移除(CDR)地球工程
    二、太阳辐射管理(SRM)地球工程
第二节 地球工程风险研究综述
    一、碳移除(CDR)地球工程的技术风险研究
    二、太阳辐射管理(SRM)地球工程的技术风险研究
    三、地球工程综合影响与风险评判
    四、地球工程伦理与治理研究
第三节 国内地球工程研究进展
    一、研究方面
    二、实践方面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风险理论与中国气象灾害
第一节 气象灾害与灾害风险
    一、气象灾害内涵
    二、气象灾害风险原理
    三、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第二节 中国气象灾害特征
    一、基本概况
    二、主要特征
    三、中国极端降雨灾害概述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球工程对中国极端降雨时空格局的影响
第一节 极端降雨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核心概念、数据与方法
    一、核心概念
    二、数据和方法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一、强降雨强度时空分布与影响
    二、极端强降雨强度时空分布与影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球工程情景下中国极端降雨气象灾害风险格局评估
第一节 基本思路、模型与方法
    一、风险评估基本思路
    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与模型
第二节 数据来源
    一、作为致灾因子危险度表征的极端降雨数据
    二、作为承灾体脆弱性表征的人口数据
第三节 中国各省极端降雨灾害脆弱性曲线拟合
    一、中国历史极端降雨灾害灾情数据
    二、基于中国历史极端降雨灾情的脆弱性曲线拟合
第四节 风险评估结果与分析
    一、2050 年受影响人口风险分布
    二、2100 年受影响人口风险分布
    三、2020 至2100年间两种情景下受影响人口平均风险差异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风险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地球工程治理
第一节 中国关于地球工程的需求、潜力及定位
    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角度的分析
    二、中国气候变化预期角度的分析
    三、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进程角度的分析
    四、中国实施地球工程的潜力分析
第二节 中国地球工程治理的关注重点与对策建议
    一、中国地球工程治理的重点关注领域
    二、中国地球工程战略建议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关于本研究的方法论
    二、关于风险评估的基本要素
    三、关于风险格局的预测结果
    四、关于中国地球工程决策与治理
第二节 不足与研究展望
    一、本文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学术活动情况

四、辽宁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优化策略[J]. 葛月月,单璐璐,王明宏,杨喆,王吉慧. 现代农业科技, 2021(11)
  • [2]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 吕飞.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3]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D]. 蔡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4]民国小学自然教科书中的地理学术语研究[D]. 赵小芳.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5]人工影响天气在丹东地区抗旱减灾中的应用[J]. 葛月月,单璐璐,孟鑫,杨喆,王明宏. 新农业, 2020(03)
  • [6]辽西地区人工增雨回顾及未来前景展望[J]. 孙宝利,孙可,舒海燕,杨晓彤,李凝. 农业灾害研究, 2019(05)
  • [7]人工影响天气在阜新地区防灾减灾中的应用[A]. 孙可,孙宝利,苑敬唯,曹铭书. 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6 人工影响天气理论与应用技术研讨, 2018
  • [8]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D]. 郑开雄. 天津大学, 2018(06)
  • [9]黑龙江省气象部门人工影响天气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孙镆涵. 黑龙江大学, 2018(09)
  • [10]地球工程情景下的中国气象灾害风险研究 ——基于太阳辐射管理地球工程的分析[D]. 辛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10)

标签:;  ;  ;  ;  

辽宁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