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债权管理

浅谈企业债权管理

一、谈谈企业债权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吴佳明[1](2021)在《LY公司融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中国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大量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迅速盘活了中国的经济。但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不断增加,国内国际市场的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在最近几年显得尤为剧烈,而对于占据了了市场主体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他们贫弱的抗风险能力很难成为这场剧烈的市场竞争的胜利者,普遍严峻的生存形势使得他们即使在政府的扶持下依旧不容乐观。本文以目标案例企业LY公司为例,分析中小型民营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面临的融资风险管理问题。文章的第三章对LY公司的经营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包括目标案例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企业融资现状。本文的主体部分依据风险管理理论,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价与风险对策三个方面对目标案例企业当前的融资方案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其中,风险识别部分主要从融资结构风险、融资期限结构风险和融资的收益率曲线风险三个部分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风险识别。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LY公司的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短期融资占比逐渐加大,长期融资减少。这使得企业融资组合的还款周期非常的短,导致融资的收益率曲线弧度极大,产生了巨大的经营风险。对目标案例企业LY公司的企业融资风险评价的部分主要从公司股本融资风险和公司的长期负债久期风险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风险评价。在债务性融资之外,LY公司还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形式进行了股本融资,并将股本融资所获得的资金用于分公司的建设与开发。但无论是股本融资还是久期仅有约1.6的长期负债组合久期都使得LY公司的偿债压力集中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而这一期间LY公司借用筹集的资金,所投资的实体行业并未产生足够的利润来偿还这笔债务,使得LY公司资金链产生严重的断裂。依据上文讨论分析得出的分析结果,利用投资组合理论与债券风险理论从投资组合对策、免疫资产构建策略和保障措施三个方面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解决方案。LY公司的发展历程与所遭遇的困境普遍存在于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本文的研究内容对于同类型企业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希望能够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与参考。

张国震[2](2021)在《平湖老鼎丰酱园研究(1949-1952年)》文中认为本文以平湖老鼎丰酱园档案为主要史料,辅以其他经济档案、方志和文史资料,以社会史和经济史的研究方法考察1949-1952年平湖老鼎丰酱园在资产管理、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的变化及其原因。第一部分从存借款、房屋租赁、投资和社会事业四个方面介绍老鼎丰酱园的资产管理情况。1949-1952年,老鼎丰的资产管理实践在继承过去方法的同时有所变化和发展。它向中国人民银行存款、借款,还吸纳了一部分员工存款。老鼎丰将闲置房屋出租,以实现固定资产收益的最大化。在投资方面,老鼎丰认购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并成为平湖土特产运销公司的股东。除此之外,老鼎丰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抗美援朝运动和平湖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第二部分从股权分配、员工待遇和劳资关系三个方面考察1949-1952年老鼎丰酱园的人事管理情况。在这一时期,老鼎丰酱园重新订立了合伙契约,继承了过去的经理负责制。酱园对员工待遇的管理方式适应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通货膨胀的变化趋势,但高级员工同低级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非常大。劳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劳方地位提高,劳资协商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因素。第三部分考察1949-1952年老鼎丰酱园财务管理的演进。从1949年至1951年,老鼎丰酱园按照徐永祚改良中式簿记方案来编制账簿,其对改良中式簿记的认识不断深化。1951年,政府为确保工商业税收入,发起私营企业财产重估与资本调整运动。老鼎丰酱园编制重估财产前后资产负债表和重估财产价值明细表,拉开了老鼎丰酱园使用会计报表的序幕,随后会计报表几乎完全替代改良中式簿记,在老鼎丰酱园账目编制中占据核心地位。最后的结语部分,在前三章的基础上看待1949-1952年老鼎丰酱园管理实践的变化。总体上来说,这一时期老鼎丰酱园的资产管理、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在继承中发展,但不可避免地受到政府经济政策和法令的影响,从而不得不做出改变。

章光园[3](2020)在《社员权基本问题研究 ——基于团体法视角的展开》文中提出随着现代社会各类团体组织的设立,团体法在众多部门法领域中不断崛起,私法中逐渐形成了个体法与团体法的二元主体结构,社员权价值日益凸显。肇始于罗马法的个体法研究已经很深入,而作为现代私法另一重要渊源的日耳曼法中的团体法研究还有待加强。与之对应,作为个体法上的权利,包括财产权、知识产权、身份权(亲属权)以及人格权,都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制度建构也较为完善,而作为团体法上的社员权,横跨民法、商法、经济法、社会法等众多部门法,是团体法有效运行的基石,虽然具体社员权研究已取得一定成绩,例如公司股东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以及现代业主小区中的业主成员权研究,尤其是关于股东权的研究,更是成了理论研究热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有关社员权的基本问题研究,目前还是非常薄弱的,这既与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明显不相称,而且长期以往,也不利于指导具体社员权研究,因为没有社员权基础理论的指导,具体社员权研究也很难深入,更难以达成理论共识。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立基于个体法与团体法的区分,围绕团体法基本原理,对社员权基本问题作了历史和现实的梳理,静态和动态的观察,一般和个别的分析,理论与实证的考察,努力构建一套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与私法基本原理、基本体系相吻合的社员权基础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围绕当前正在进行的民法典编纂,专章探讨了社员权入典的可能性和具体安排。本文除导论与结论外,正文共分八章展开,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社员权范畴论”。本章解决社员权是什么的问题,解决如何认识社员权的问题,这应是社员权研究的逻辑起点。社员权与个体法上的权利不同,社员权是团体法上的权利,要清晰认识社员权,就需要对“社”、“社团”、“社员”、“社团法人”、“个体法”、“团体法”等概念有个清晰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才能对社员权作出科学合理的界定。与个体法上的私法权利相比,社员权具有现代性与高级性、综合性与多维性、实体性与程序性、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手段性与目的性、财产性与非财产性等特征。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对社员权作出不同的分类。社员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私法权利,它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传统民事权利体系的格局,打破了人身权与财产权一直以来对民事权利的垄断,掀起了一场民事权利的革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法由契约向身份的回归,有效地弥补了民法传统调整模式的缺陷,增强了民法对社会生活的调整和统帅功能,有力地推动了近代民法向现代民法的转变。社员权也是非常普遍的私法权利,基本涵盖了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生活的主要方面,几乎关涉我们每一个人的权益保护,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社员权也是当前实现市域治理、贯彻落实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重要工具和有力抓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法律权利,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关于社员权与成员权的提法,表面看只是一个称谓问题,但这背后触及到了社员权的本质理论,不宜用成员权代替社员权,以免增加理论混乱。第二章——“社员权演变论”。本章考察社员权在私法史上的发展演变过程,因为只有了解了社员权的过去,才能更好地把握社员权的现在与未来。在私法数千年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私法权利的流变是探寻私法发展轨迹的一条重要线索。私法权利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单向到多维、程序权利逐渐实体化到实体权利不断程序化、个体法上的权利到团体法上的权利、身份向契约到契约向“身份”的双向以及奴隶到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近现代以来,私法权利发展的最大表现就是社员权的产生和发展。围绕团体人格与社员(成员)人格独立及分离这一团体法基本原理,分析考察了罗马法个人主义本位下的团体无法明确区分团体人格与成员人格,团体本身也被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日耳曼法与罗马法最大的不同,就是团体主义本位取向,在日耳曼的马尔克公社中,团体与团体的成员有了明确的区分,团体人格与成员人格出现了独立及分离。日耳曼法上马尔克公社还是一种事实上的共同体关系,法律性质上表现为总有,还处于所有权质的分割阶段,虽然具有浓厚的团体法因素,但还没有上升为独立的团体法。不过,必须承认的是,与罗马法相比,日耳曼法上马尔克公社中的团体成员权利可视为社员权的最早萌芽。与团体法产生相关的法制史事件,还有教会法上法人制度的出现。但是,从教会法的法人制度产生背景来看,法人仍然被看作是拟制的产物,没有出现团体人格与成员人格的独立及分离。团体法的正式产生,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以后的事情,尤其是公司制的出现,股东权的产生,可以看作是社员权的最早产生。1896年制定、1900年生效的《德国民法典》最终完成了社员权产生的临门一脚,该法典首次从团体法的高度,明确规定了一般意义上的社员权。《德国民法典》关于社员权的立法规定,被许多大陆法系国家仿效,产生了重大影响。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有着共同的法制史源头,法人制度在英美法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公司法立法表现突出,更是引领世界潮流。但是,英美法系没有所谓的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的划分,也没有一般意义上的社员权,更多的是各色各样的具体社员权立法。清末变法,我国经由日本主要借鉴吸收了德国的立法,清政府颁布的民律、公司律中都有社员权的规定,民国时期颁布的民法典仍然延续了这一做法,在民法典总则编法人章节规定了一般意义上的社员权,这部民法典在我国台湾地区仍然在适用。新中国建立后,废除了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很长一段时间,除婚姻法等少数几部法律,一般性的私法基本没有,社员权就更是销声匿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我国初步建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民法、商法、公司法、经济法等部门立法非常活跃,虽然《民法通则》和《民法总则》没有关于社员权的一般规定,但在具体社员权立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公司股东权、业主成员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权等的立法即是典型代表。第三章——“社员权类型论”。本章梳理分析了现行法上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具体社员权,因为一般寓于个体中,个体展示了一般,要对社员权基本问题作出全面探讨,就必须对目前存在的各类具体社员权的法律属性、权利内容进行初步梳理,并对一些似是而非的权利形态作出辨析,进一步明确社员权的团体法权利本性。社员权与个体法上的私法权利不同,社员权是具象思维构建的产物,虽然关于社员权的一般性规则也有抽象思维的痕迹,但整体上来看,社员权的具体权利规则的构建还是立足于不同的团体本身的,具体社员权之间的个性明显。所以,类型论在社员权体系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抽象地谈论社员权意义不大。同时,通过类型论,建立一个社员权体系,才能从中更好地抽象归纳出社员权的一般性规则。社员权体系中,公司股东权是目前为止最为完善、最为典型的社员权,为其他类型社员权的规则完善提供了指引和参照。业主成员权是现代业主小区生活中的重要权利形态,不同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专有权与共有权,是构建和谐美好的业主共同体关系的重要权利,对其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也是一项重要而典型的社员权,尤其是当前推进“三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受到了高度关注,成为了理论研究的热点。建国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作为集体经济成分的合作经济组织比较发达,改革开放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这些合作经济组织吸收了市场经济的部分元素,延续发展了下来。这些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社、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及民间标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社员权,有专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整,权利内容较为丰富,是合作经济组织中的社员权代表。信用合作社的社员权,一直以来都有专门的法规调整,信用合作社改制后,绝大部分都变为公司,信用合作社社员权也就变为公司股东权。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社员权既具有公司股东权的属性,又有一般合作社社员权的属性。民间标会中的会员权也是一种具体社员权,虽然目前还未得到法律的认可。此外,在其他团体法人中也存在一些具体社员权,包括经济法上的重要主体——市场中介组织,其中也有大量的社员权形态存在,例如行业协会的会员权。志愿服务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慈善、志愿立法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志愿者权利中有一部分就属于社员权。消法上的消费者权利并不是社员权,消费者的社员权只能在消费者结成的消费者团体中才能产生。现在流行的俱乐部、会员制营销模式中的会员权,虽有社员权的外表,但缺乏团体法的根基,不是团体法意义上的社员权。工会会员的权利、政党党员的权利,虽然具有一定的公法色彩,但本质上还是社员权。第四章——“社员权本质论”。本章介绍了社员权相关学说,对学界有关社员权法律性质的诸多观点进行了评析,并明确提出了社员权的基本属性。社员权作为一类基本的私法权利,得到了绝大部分主流学者的承认和肯定,并在法律制度得到程度不一的反映。极少数学者不承认独立的社员权存在,他们认为,所谓的社员权,本质上还是社员个人在个体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漠视了社员在团体中的社员(成员)地位与个体法上的自然人与法人(法人作为团体的社员)不同。社员权否定说理论上根源于法人拟制说或法人否认说,过于强调个体的独立与自由,认为团体是对个体独立与自由的压制,没有意识到团体自由是比个体自由更高的自由状态,是个体自由发展的高级阶段。即便社员权肯定说内部,关于社员权的性质,也是五花八门,各种观点都有。关于社员权性质,目前存在着社员权所有权说、社员权债权说、社员权身份权说、社员权人格权说、社员权支配权说、社员权请求权说以及社员权形成权说。等等。这些理论学说各有特色,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员权的本质特征,但都不全面,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难以反映社员权的全貌。本文从整个私法体系来观察分析社员权性质,从私法体系中团体法与个体法并立的现实来看,明确提出了社员权是基本的私法权利,与个体法上的财产权、人格权、身份权(亲属权)以及知识产权并列,是宪法上的结社自由在私法上的自然延伸,是新兴独立的私法权利,是具有平等性质的私法权利。从私法体系中团体法与个体法不同的现实来看,明确提出了社员权是团体法上的私法权利,与个体法上的私法权利不同,是法定与约定权利兼容的私法权利,是集合性质的私法权利,是相对性与绝对性兼备的私法权利。从私法体系中实体法与程序法分野的现实来看,明确提出了社员权是具有浓厚程序性因素的私法权利,与个体法上的实体权利与程序权利分离行使不同,是程序权与实体权兼容的私法权利,是具有自我保护和自我救济的私法权利。在社员权的以上三项属性中,团体法属性是社员权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他两项属性,对社员权的行使、救济等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真正塑造了社员权品格,也是社员权能够成为基本私法权利的根本所在。第五章——“社员权构成论”。本章深入讨论了社员权的内部构成,对传统的社员权自益权与共益权的二元划分提出了批评,认为权利的划分不能以目的为标准,并严格遵循私法权利理论按内容对权利划分的一般标准,明确提出了社员人身权、社员财产权与社员程序权的社员权三分法。社员权三分法,是围绕最为典型的社员权提出的,这些典型的社员权包括公司股东权、业主成员权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三分法下的社员权,有的已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有的还属于理论上的提炼,但在法律规定和现实生活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和体现,是可以成立的。社员人身权、社员财产权与社员程序权,各自具有不同的法律性质,但又统一在社员权名义之下,本身不存在主从、原权与救济权的区分,是一体共存的。从社员权法律关系角度观察,社员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负有社员义务,不过,在二者的关系中,社员权利处于主导地位。社员权的构建本身就是具象思维的,不同于其他的私法权利是抽象思维的产物,所以,特殊社员的权利义务也必须给予应有的关注,以体现实质公平和正义。在以上对社员权深入解剖的基础上,将社员权与传统私法上的权利作了深入比较,从微观、实证的角度再次论证了社员权的独立品格。第六章——“社员权变动论”。本章考察了社员权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动态过程,也即社员权的产生、取得、处分与丧失。社员权是团体法上的私法权利,先有团体法人的成立,才有社员权的产生。本文首次从理论上分析论证了社团法人成立的一般原理,详细论证了法人财产权(所有权)与社员权的产生,从法律原理的角度论证了社员权的独立存在价值。社员权的产生,实现了个体法向团体法的跃升。社员权的取得,表现为社员资格的取得,取得社员资格也就取得了社员权。社员权的取得方式,大体可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每一种取得方式又可分为若干具体情形。社员权作为私法权利,权利人可以为一定的处分,包括转让、质押与抛弃。社员权转让、质押一般发生在营利性团体中,因为这类团体中的社员权具有财产价值。社员权丧失的情形包括团体解散、社员主体的消灭、除名、退社以及社员权的转让等。社员权的丧失,在团体法与个体法上都将产生相应的法律效果,与社员权的产生呈现反向运动,实现由团体法向个体法的回归。第七章——“社员权实现论”。本章继续从动态角度考察了社员权的行使、效力、侵害、保护以及司法实践。作为团体法上的权利,社员权不同于个体法上的权利行使,社员权行使不仅会发生社员个体所预期的效果,而且最终会产生团体法上的效果。社员权在行使类型、行使方式上都有自己的特殊性,都会受到法律的专门调整。社员权行使也是一种法律行为,同样要接受法律的效力评判。社员权的行使通常都是在团体内部以集会的形式实现,其最终表现就是团体决议行为。团体决议行为已经完成了由社员个人行为到团体行为的转变,是形成团体意志、团体决策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手段。团体行为也是法律行为,也需要接受法律的效力评判,评判的标准有决议的内容、决议的程序等。对于决议结果,不管赞成还是反对,社员都要无条件服从,即使与自己的预期相违背也是如此,这就是团体的拘束效力。社员权的行使要遵守团体章程,否则要接受团体内部的社团罚。作为团体法上权利,社员权的侵害,属于一般侵权行为,但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说侵害主体、侵害方式、侵害内容、救济模式等等。按侵害主体可划分为社团对社员权的侵害、社员对社员权的侵害与第三人对社员权的侵害;按侵害对象可划分为侵害社员人身权的行为、侵害社员财产权的行为与侵害社员程序权的行为。与社员权的三大基本属性对应,社员权的保护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进行。作为基本的私法权利,社员权可以寻求侵权责任法的保护;作为团体法上的私法权利,社员权也可以寻求团体法上的保护;作为具有浓厚程序性因素的私法权利,社员权也可以寻求自我保护。考虑社员权的自我保护都是在团体内部通过集会功能实现的,所以理论上可将其一并归入团体法上的保护。司法是实现社员权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社员权保护的最重要的方式,但当前的社员权司法整体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很多案件的裁判标准并不统一,审判质效有待提高。第八章——“社员权立法论”。本章从法政策的角度,讨论了社员权的立法问题,尤其是社员权入典的现实意义、可行性及具体条文的设计。在大陆法系代表性国家,有关社员权的一般性规范,通常都规定在民法典总则编社团法人章节中,内容上大体相同,都是有关社员权的一般性规定,包括社员资格、社员权行使、退社等。我国现行法上无社员权之名有社员权实,《民法通则》与《民法总则》都没有社员权的一般性规定,《物权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公司法》等民事单行法、特别法以及商事特别法对具体社员权作了明确规定。总体上,我国在团体法的立法上已经处于落后。当前的民法典编纂,要体现出团体法应有的地位,强化团体法因素塑造,以充分反映团体法崛起的客观事实。民法典的编纂,为社员权入典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并充分论证了社员权入典的必要性可行性。围绕社员权的立法内容,对学者的民法典总则编草案建议稿和官方公布的民法典草案作了评析,整体上,学者建议稿更开明,基本都有社员权的规定,虽然具体内容各不相同,但官方公布的草案明显要保守得多,总则编还是照搬《民法总则》的规定,只有规定了股权,没有一般意义上的社员权。民法典总则编应该对社员权的基本内容作出规定,并处理好与章定(约定)社员权的关系,尊重团体自治,赋予团体活力。在社员权的立法模式上,建议采纳总分结合模式,在民法典总则编中对社员权基本内容作出一般规定,同时进一步完善民法典分则编、民事单行法、商事特别法、经济法、社会法等部门法领域的具体社员权规定。最后结合当前民法典编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总则编社员权立法的体系安排与条文设计的立法建议。

陈鹏举[4](2020)在《中小企业叙做商业保理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一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都困扰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这其中既有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金融市场和相关制度层面的原因。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可以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其中外源融资又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但是从中小企业融资的具体状况来看,往往存在着内源融资难以满足需求和外源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国际经验表明,以保理业务为主体的供应链金融是最适合于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工具。我国商业保理业务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尚未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立足于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在大量查阅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使用比较研究、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商业保理行业发展状况的异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现状、通过叙做商业保理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可行性,以及哪些因素在影响中小企业叙做商业保理业务的决策。区别于传统的中小企业融资和供应链金融类的研究,本文以中小企业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流转为核心,深入分析了中小企业如何借助供应链化解自身信息不透明问题,如何基于信用转移解决自身信用不足问题,以及商业保理公司如何基于回款路径锁定解决中小企业还款风险问题,并对中小企业叙做商业保理业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章敏锋[5](2019)在《论施工企业的债权风险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众多施工企业面临着"中标难,干活难,资金回笼更难"的困境。一方面,为抢占市场份额,企业需要垫付资金来承揽项目;另一方面,发包方拖欠工程款,且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债权,这导致了企业现金流量的严重不足,加大了企业经营和财务风险,制约了企业的正常发展,甚至影响到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对此,施工企业应高度重视,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债权的风险管理,通过政府,利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建立企业的债权风险管理制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来提高应收账款等债权的周转速度,降低企业的经营和财务风险。

谢璐璐[6](2019)在《基于江苏高考政治卷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探究》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修订版)强调在思想政治学科、领域的学习后,应关注学生成长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日常教学、学业评价都应着眼于学科育人性中的核心素养导向。高考作为各方最为看重的评价方式,在客观、有效地反映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基础上,更应发挥其对素养培育的引导作用,这是推动学科核心素养从理论研究付诸实践的必然要求。本文在明晰素养、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概念界定,并依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素养要素的课程目标划分,搭建素养要素与学科知识的联系。在此基础上,从考查内容、学科任务、情境设置等方面对2017-2018年江苏高考政治卷进行试题统计,依次分析“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素养的考查特征以及命题规律,最终着眼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评价各环节的全面落实,凸显高考评价素养养成导向,并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进行探讨,如:核心素养立意,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知识支撑,准确衔接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教学情境搭建,有效诱发学科核心素养表达;开展系列实践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创建学科任务导向型科学评价体系等。本文在已有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展开对江苏高考政治卷的分析,并以分析结果为工具,回归教学实践,探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既通过“由考导学”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各环节的贯彻落实,为核心素养背景下整体方向的调控提供可参考的素材;也有利于一线教师把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江苏高考政治的发展趋势,更有效地调整教学备考策略,在“教”和“学”之间着力提高学生素养发展水平。

杨益[7](2019)在《中国二重债转股交易中的定价研究》文中认为债转股是市场化债务重组的常用方式,我国国有企业债转股交易易受政府干预,对于化解银行不良资产、降低企业部门杠杆率有着重要的作用。本轮债转股强调“市场化”同时涉及的规模更大、情况更复杂,如何确定债转股交易中的转股价格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也是决定债转股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对已有的债转股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目前有关债转股的研究,我国的学者主要聚焦于转股原理、债转股实施意义以及债转股实施条件的探讨,对债转股交易的定价涉及较少;国外学者的研究相对丰富,基于其成熟的资本市场,对债转股定价中的折股比例等计算参数进行了研究,市场化债转股研究较多。而后对债转股交易中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梳理了债转股的步骤、阶段、种类等,从转股方与债权方两方面对债转股的不同阶段定价,分析影响债转股定价的因素。中国二重作为大型国有企业进行债转股交易具有代表性,本文试图探究中国二重转股是否具有普适性与可推广性,是否符合当下市场化交易要求。选取中国二重作为研究对象,在研读其2014年—2018年年报及财报后发现,中国二重在债转股交易发生后,承诺两年内扭亏为盈,但转股后仅第二年盈利,且主要收益来源于非营业收入。本文从研究债转股定价角度探究中国二重与国机集团联合重整案例,探究其交易定价是否公允,是否导致中小投资者利益损失或国有资产流失。采用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利用B-S实物期权模型、DCF估值模型估计二重发生债转股行为时的实际价值,探究此次交易是否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同时探究二重债转股定价是否符合市场价值规律,定价是否公允。经过计算,中国二重债转股价格定价有失公允,同时确定了债转股各阶段定价的合理区间。在选择交易对手时,选择上市公司作为转股企业具有平台优势,可借助上市公司壳价值放大资产盈利能力,弥补债转股交易双方为达成交易所作出的让步。此种二重模式债转股具有在同类型国有企业中推行的实践意义。

徐斌龙[8](2019)在《山重建机公司债权管理重塑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对基础建设行业加大投资,工程机械行业随着房地产繁荣发展、高铁建设稳步推进等盛况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诸多的工程机械生产商借此东风,为了巩固国内市场,相继推出了“低门槛五万提车”等一系列销售政策,甚至是“零首付”的信用销售手段,虽然明显的提高了销量,但是厂家利润却不见增长,产生了未收回的巨大应收账款款项,企业面临着严重的债权困境,从而影响了工程机械企业正常发展和生产。如今,大部分企业以裁员来降低成本,甚至因此濒临破产边缘,在当前的行业环境中,挖掘机制造商如何解决企业债权困境、应对市场风险,同时能够突破各种政策方针的阻碍,占领市场,提高市场份量,是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债权管理现状的研究,结合债权管理的相关理论,以山重建机公司为实际案例,着重探讨山重建机公司债权管理重塑相关内容,针对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状况,对企业债权管理制度进行了剖析,对债权特性进行了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环境进行了债权环境分析,利用PEST工具分析山重建机公司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从而对山重建机公司债权管理的成因及后果进行了总结。依据债权管理重塑的基本定位,结合重塑设计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对山重建机公司债权管理进行了重塑设计,并提出了债权管理重塑的方法措施。针对山重建机公司的债权管理存在的成因,从债权差异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增加对资金运营的管理力度及债权管理的全过程控制等几个方面,提出山重建机公司债权管理的总体思路、策略及管理措施,最后通过葫芦岛飞跃案例揭示了债权管理措施的效果及意义。通过对山重建机公司债权管理重塑研究,有利于其加强债权管理及打造自身特色创新的债权管理水平,同时为同行业解决此类问题提出借鉴意义。

王姣[9](2019)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融资模式及其融资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的融合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最具成长性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具有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大、高收益的特点,正是其产业特点,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产品开发都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持,决定了金融支持是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受我国融资环境、融资体系以及各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特点的影响,其所能进行融资的途径和资金是有限的,如何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融资方式,并如何在现有的融资方式下提高融资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是企业融资问题的关键。当前,学术界较多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内涵、产业集群培育方式及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但对生物医药产业的融资模式及融资效率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的文献较少。本文试图以生物医药产业特点及其相关融资理论、效率理论阐述为基础,通过对生物医药产业融资模式的“产业界别”和“国际界别”比较,结合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及其融资现状,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融资模式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同时构建基于DEA-BCC融资效率静态模型和DEA-Malmquist融资效率动态模型,实证分析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在现有融资模式下的融资效率水平和发展趋势,从而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合理安排融资方式和提高融资效率提供对策建议。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2013-2017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整体融资效率水平较低;(2)从综合技术融资效率均值和DEA-Malmquist指数来看,2013-2017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基于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内源融资三种融资方式的平均融资效率水平和融资效率水平下降幅度,从高至低都为内源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3)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的下降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融资效率下降的主要因素。

赵天昊[10](2019)在《上市企业融资效率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新能源产业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新能源相对于传统能源的多方面优势,各国正在逐渐加大新能源产业发展,我国在这方面也不例外,将新能源开发利用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然而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一方面我国新能源产业部分企业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我国新能源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使得新能源产业具有较大的结构不协调问题,部分企业存货大量堆积进而发生亏损、停产,严重打击了部分企业发展的积极性。本文通过研究新能源产业融资效率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在生产技术等条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以期通过调整新能源产业融资规模、融资结构等来影响企业融资效率进而提高经营绩效。本文以82家新能源上市企业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来研究新能源产业融资效率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步骤:一是从新能源企业短期资金压力、长期资金压力、资产利用效率三个方面构建融资效率综合评价体系;二是从企业盈利能力、发展能力、投资价值三个方面构建经营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三是通过因子分析对新能源产业融资效率与经营绩效进行具体量化;四是通过回归分析研究企业融资效率对企业经营绩效有什么影响,并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找寻传导机制同时结合新能源企业自身特性来解释这种影响产生的原因以及传导的渠道。研究表明在新能源产业中,融资效率与经营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同时在融资效率中企业的短期资金压力对于经营绩效影响最为显着,其次是企业的长期资金压力,最后是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本文通过改变企业融资规模、融资结构等方式加强企业这三方面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绩效。

二、谈谈企业债权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企业债权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LY公司融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融资风险理论概述
    2.1 风险管理理论
    2.2 投资组合理论
    2.3 债券风险理论
第3章 LY公司融资现状介绍
    3.1 LY公司的背景
    3.2 LY公司当前融资方案介绍
第4章 LY公司融资风险识别
    4.1 融资结构风险
    4.2 融资期限结构风险
第5章 LY公司融资风险评价
    5.1 LY公司融资结构风险评价
    5.2 LY公司长期负债久期评价
        5.2.1 LY公司融资期限结构风险评价
        5.2.2 LY公司收益率曲线风险评价
第6章 LY公司融资风险管理对策
    6.1 LY公司投资组合对策
    6.2 LY公司免疫资产的构建策略
    6.3 LY公司融资对策
第7章 政策与建议
    7.1 政策影响
    7.2 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平湖老鼎丰酱园研究(1949-1952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综述
    三、文章结构
    四、选用材料
第一章 老鼎丰酱园的资产管理
    一、存借款
    二、房屋租赁
    三、投资
    四、社会事业
第二章 老鼎丰酱园的人事管理
    一、老鼎丰酱园的股权分配
    二、老鼎丰酱园的员工待遇
    三、老鼎丰酱园的劳资关系
第三章 老鼎丰酱园的财务管理
    一、使用经过改良的中式帐簿
    二、使用会计报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社员权基本问题研究 ——基于团体法视角的展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团体法时代的崛起
    二、社员权价值的凸显
    三、社员权研究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四、本文研究的缘起与体系安排
    五、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观点
第一章 社员权范畴论
    第一节 社员权的概念
        一、相关概念的含义
        二、社员权的界定
    第二节 社员权的属性
        一、社员权的特征
        二、社员权的分类
    第三节 社员权的意义
        一、社员权在私法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二、社员权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发挥
    第四节 “社员权”抑或“成员权”?
        一、社员权与成员权的提法使用沿革
        二、主张使用成员权替代社员权的观点及理由
        三、对上述观点及理由的评析
        四、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社员权演变论
    第一节 私法权利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
        一、私法权利发展演变的考察
        二、私法权利发展演变规律的现象描述
    第二节 罗马法时代的“社员权”
        一、个人主义本位的罗马法
        二、团体的法律地位
    第三节 日耳曼法时代的社员权
        一、团体主义本位的日耳曼法
        二、团体人格与成员人格的独立及分离
    第四节 近代以降两大法系上的社员权
        一、大陆法系上的社员权发展
        二、英美法系上的社员权发展
    第五节 我国法律上的社员权
        一、社员权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二、现行法律体系中的社员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员权类型论
    第一节 类型论的价值与社员权的体系
        一、类型论的价值
        二、社员权的体系
    第二节 公司股东权
        一、股东权的法律属性
        二、股东权的内容考察
    第三节 业主成员权
        一、业主成员权的法律属性
        二、业主成员权的内容考察
    第四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
        一、成员权的法律属性
        二、成员权的内容考察
    第五节 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的社员权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社员权
        二、信用合作社中的社员权
        三、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社员权
        四、民间标会中的会员权
    第六节 其他团体法人中的社员权
        一、市场中介组织中的社员权
        二、志愿者的权利
        三、消费者权利算不算社员权?
        四、各种俱乐部、会员组织中的会员权
        五、具有一定公法色彩的团体组织中的社员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员权本质论
    第一节 社员权学说与性质论争
        一、社员权相关学说
        二、社员权性质论争
    第二节 社员权是基本的私法权利
        一、社员权是私法权利
        二、社员权是私法上的基本权利
        三、社员权是新兴独立的私法权利
        四、社员权是平等性质的私法权利
    第三节 社员权是团体法上的私法权利
        一、社员权是团体法上的权利
        二、社员权是法定与约定权利兼容的私法权利
        三、社员权是集合性质的私法权利
        四、社员权是相对性与绝对性兼备的私法权利
    第四节 社员权是具有浓厚程序性因素的私法权利
        一、社员权是程序权与实体权兼容的私法权利
        二、社员权是具有自我保护和自我救济的私法权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员权构成论
    第一节 社员权传统分类理论的不足与突破
        一、权利、权能、权限还是权益?
        二、社员权自益权与共益权二分法检讨
        三、社员人身权、社员财产权与社员程序权三分法的提出
    第二节 社员人身权
        一、社员人身权的表现
        二、社员人身权的属性
    第三节 社员财产权
        一、社员财产权的表现
        二、社员财产权的属性
    第四节 社员程序权
        一、社员程序权的表现
        二、社员程序权的属性
    第五节 社员的义务
        一、社员义务的类型
        二、社员义务与社员权利的关系
    第六节 特殊社员的权利义务
        一、特殊社员的类型
        二、特殊社员的权利
        三、特殊社员的义务
    第七节 社员权与传统民事权利的比较
    本章小结
    附录 :业主成员权的内容
第六章 社员权变动论
    第一节 社员权的产生
        一、团体法人的成立
        二、社员权的产生
    第二节 社员权的取得
        一、社员资格的认定
        二、社员权的取得方式
    第三节 社员权的处分
        一、社员权的转让
        二、社员权的质押
        三、社员权的抛弃
    第四节 社员权的丧失
        一、社员权丧失的情形
        二、社员权丧失的法律效果
    本章小结
    附录1 :团体法构造下的现代业主小区治理
    附录2 :从李国庆“夺权”事件看夫妻股的法律属性
第七章 社员权实现论
    第一节 社员权的行使
        一、个体行为与团体效果
        二、社员权的行使类型
        三、社员权的行使方式
        四、社员权的行使限制
    第二节 社员权的法律效力
        一、社员权独立行使的效力
        二、决议行为的效力判断
        三、社员权的限度与社团罚
    第三节 社员权的侵害
        一、侵害社员权行为的定性
        二、侵害社员权的行为类型
    第四节 社员权的保护
        一、侵权责任法上的保护
        二、团体法上的保护
        三、社员权的自我保护
    第五节 社员权司法的实证考察
        一、社员权司法的现状描述
        二、社员权司法的难点梳理
        三、社员权司法的改进建议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社员权立法论
    第一节 社员权立法的国内外考察
        一、国外社员权立法的概况
        二、我国社员权立法的百年检讨
        三、对比和启示
    第二节 民法典编纂与社员权立法
        一、21世纪民法典应当具备的品格
        二、社员权入典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第三节 社员权的立法内容完善
        一、民法典学者建议稿评析
        二、民法典草案评析
        三、本文的观点与主张
    第四节 社员权的立法体系安排
        一、社员权的立法模式
        二、社员权的立法体系安排与条文设计
    本章小结
    附录 :民法典总则编宜明确规定社员权
结论与建议
    一、统一概念
    二、确立性质
    三、赋予地位
    四、加强保护
    五、加快立法
    六、推进司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4)中小企业叙做商业保理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二、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主要融资方式
        三、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主要表现
        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形成的原因
        五、当前我国商业保理行业发展状况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有助于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二、有助于促进商业保理行业健康发展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部分
        二、不足部分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供应链契约理论
        二、应收账款融资理论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中小企业相关文献
        二、保理行业相关文献
        三、供应链金融相关文献
第三章 国内外保理行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 保理业务概述
        一、保理业务的服务内容
        二、保理业务的运作模式
        三、保理业务的适用条件
    第二节 国内外保理行业发展状况
        一、全球保理行业发展历程
        二、我国保理行业发展状况
第四章 通过商业保理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基于供应链化解企业自身信息不透明问题
        一、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问题的表现
        二、供应链金融区别于传统商业银行信贷的核心机制
        三、中小企业借助供应链消解自身信息不透明问题
    第二节 中小企业基于信用转移解决自身信用不足问题
        一、中小企业信用不足的表现
        二、中小企业通过商业保理解决信用不足问题的立足点
    第三节 保理商基于回款路径锁定控制中小企业还款风险
        一、保理商应锁定回款路径
        二、基于回款路径控制的明保理与暗保理的选择
        三、保理商对间接还款的处理
第五章 中小企业叙做商业保理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第一节 因素猜想
        一、中小供应商(上游卖方企业)基本情况相关因素
        二、中小供应商(上游卖方企业)融资情况相关因素
        三、下游买方企业基本情况相关因素
    第二节 建立模型
        一、选择变量
        二、构建模型
    第三节 数据来源
        一、问卷设计
        二、问卷收发情况
        三、问卷数据处理
        四、问卷数据概览
    第四节 模型检验及修正
        一、描述性统计
        二、模型的检验及修正
第六章 促进中小企业叙做商业保理业务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中小企业及核心企业商务信用方面的建议
        一、完善涵盖中小企业及核心企业的社会征信体系
        二、深化商业信用电子化流转试点
    第二节 促进商业保理行业发展方面的相关建议
        一、扩展商业保理公司融资渠道
        二、深化与金融科技行业的合作
        三、鼓励商业保理公司开展国际保理业务
    第三节 法规和政策方面的建议
        一、推进商业保理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制定
        二、调整优化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商业保理财税政策
参考文献
附录A 商业保理行业配套政策梳理
附录B 关于中小企业叙做商业保理业务的调查问卷
附录C 商业保理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案例分析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论施工企业的债权风险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等债权的形成原因
    (一)行业信用环境欠佳
    (二)施工企业的债权风险管理有待加强
        1.施工企业领导对债权风险管理不够重视
        2.内部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
        3.债权风险管理部门职责划分不清,未责任到人
        4.催收应收账款等债权不得法
二、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等债权存在的风险
    (一)应收账款等债权的急速增加,使施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
    (二)逾期债权坏账风险影响施工企业盈利状况
    (三)施工企业机会成本的增加
    (四)现金回收率低,贴现成本高
    (五)施工企业的实际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使企业流动资金大量支出
三、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等债权的风险管理策略
    (一)从面临的客户本身源头抓起,科学谨慎选择客户
        1.加强对施工企业领导班子的素质培养。
        2.建立合理的合同签订内控审批流程,严格履行合同审批手续制度。
        3.严格控制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债权的发生,降低企业即将所面临的资金风险。
    (二)加强债权风险日常管理
        1.建立债权定期清查制度
        2.了解掌握客户经营情况,开展定期询证事务
        3.建立对账制度
        4.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三)加强清收力度,积极清理债权
        1.建立奖惩机制
        2.制定合理的催收程序
    (四)开展债务重组,盘活资金

(6)基于江苏高考政治卷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 研究缘起
        2.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综述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2. 内容分析法
        3. 经验总结法
    (四) 创新与不足之处
        1. 创新之处
        2. 不足之处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概述
    (一) 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辨析
        1. 素养
        2. 核心素养
        3.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4. 学科核心素养
    (二)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逻辑结构
        1.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2.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部逻辑结构
    (三) 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1. 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2. 教育评价理论
        3. 信号博弈理论
二、江苏高考政治卷核心素养考查分析(以2017-2018年为例)
    (一) 政治认同学科核心素养考查特征分析
        1. 考查要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为主
        2. 情境选材结构化、热点化
        3. 整合不同模块知识灵活考查
    (二) 科学精神学科核心素养考查特征分析
        1.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分析工具
        2. 情境素材注重正面价值导向
        3. 突出对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查
    (三) 法治意识学科核心素养考查特征分析
        1. 贯彻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2. 考查内容以《政治生活》为主
        3. 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 公共参与学科核心素养考查特征分析
        1. 由小情境到大社会,侧重考查政治性公共事务参与
        2. 谈话式设问方式
三、基于江苏高考卷分析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探究
    (一) 核心素养立意,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1. 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精神本质
        2. 高于知识、基于能力、突出素养的内在要求
    (二) 学科知识支撑,准确衔接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1. 转变知识观,挖掘深层学科本质
        2. 主题式知识建构,准确衔接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3. 知识主线转向问题主线,促进知识内化
    (三) 教学情境搭建,有效诱发学科核心素养表达
        1. 以典型案例为载体,创设内容和形式的交互
        2. 注重情境设置的真实性、生活化
    (四) 开展系列实践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1. 联动课堂内外,构建实践化大课程
        2. 围绕时政,交流社会热点学以致用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科核心素养提升
    (五) 创建学科任务导向型的科学评价方式
        1. 学科任务引领,评价核心素养水平
        2. 设问方式要有针对性,明确指向学科任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致谢

(7)中国二重债转股交易中的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2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 债转股概述
        2.1.1 债转股企业条件
        2.1.2 债转股的流程
        2.1.3 可转股的债权
    2.2 债转股交易中的隐含期权
        2.2.1 隐含期权
        2.2.2 债转股的期权特征
    2.3 债转股定价中的实物期权模型
        2.3.1 实物期权含义
        2.3.2 B-S模型的限制条
        2.3.3 B-S模型构建
3 我国债转股定价及其影响因素
    3.1 我国债转股现状
        3.1.1 我国两轮债转股主体对比
        3.1.2 债转股交易模式
    3.2 债转股的操作方式
    3.3 债转股定价的影响因素
        3.3.1 市场因素
        3.3.2 非市场因素
4 中国二重集团债转股案例情况
    4.1 案例背景
        4.1.1 集团简介
        4.1.2 财务情况
        4.1.3 主要债权人
    4.2 中国二重债转股原因
    4.3 中国二重集团重组方案
        4.3.1 重组中的债转股方案设计
        4.3.2 债转股的可行性
        4.3.3 债转股实施后股权比例
    4.4 二重转股影响定价的因素
5 中国二重转股价格分析
    5.1 基于DCF模型评估中国二重资产价值
        5.1.1 参数确定
        5.1.2 债转股中的资产评估
        5.1.3 确定部分价值估值计算
    5.2 基于B-S模型评估债转股中隐含期权价值
        5.2.1 B-S模型参数确定
        5.2.2 隐含期权估值计算
    5.3 中国二重定价的公允性分析
6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山重建机公司债权管理重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综述小结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2 债权管理的相关理论
    2.1 债权及其属性
        2.1.1 债权
        2.1.2 债权的特征
    2.2 债权管理及内容
        2.2.1 债权管理
        2.2.2 债权管理内涵
    2.3 企业债权管理的范围
3 山重建机公司债权的现状
    3.1 山重建机公司企业概况
    3.2 山重建机公司企业相关管理制度
        3.2.1 企业主要营销管理制度
        3.2.2 企业债权管理制度
    3.3 山重建机公司债权现状
        3.3.1 债权总额及增减趋势
        3.3.2 债权的主要特点
        3.3.3 债权产生的主要情形
    3.4 山重建机公司债权环境分析
        3.4.1 宏观环境(PEST分析)
        3.4.2 中观环境(行业分析)
        3.4.3 微观环境
    3.5 山重建机公司债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5.1 债权管理存在问题及后果
        3.5.2 债权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3.6 本章小结
4 山重建机公司债权管理重塑体系设计
    4.1 债权管理重塑的基本定位
    4.2 债权管理重塑设计的主要目标与原则
        4.2.1 债权管理重塑设计的目标
        4.2.2 债权管理重塑的基本原则
    4.3 债权管理重塑的思路设计
        4.3.1 债权管理战略规划
        4.3.2 债权管理重塑的方法措施
    4.4 本章小结
5 山重建机公司遏制债权扩大保障措施
    5.1 对债权形式进行差异化管理
    5.2 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5.3 增加对资金运营的管理力度
    5.4 防止逾期债务占用资金规模
    5.5 加强债权管理的全过程控制
    5.6 实例分析
        5.6.1 问题总体概况及达成协议
        5.6.2 解决思路与对策
        5.6.3 总结与反思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研究展望
        6.2.1 研究的不足
        6.2.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

(9)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融资模式及其融资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融资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1.3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述
    2.2 生物医药产业的融资理论分析
        2.2.1 生物医药产业的概念界定
        2.2.2 生物医药产业的特点
        2.2.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2.4 融资结构理论
        2.2.5 效率理论
第三章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概况及分析
    3.1 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
        3.1.1 全球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3.1.2 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3.1.3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概况
    3.2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问题和融资需求分析
        3.2.1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问题分析
        3.2.2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资金需求分析
    3.3 不同阶段下生物医药产业融资模式运行体系
        3.3.1 种子期期基础研究阶段的融资模式
        3.3.2 创业期产品开发阶段的融资方式
        3.3.3 成长期商业化发展阶段的融资方式
        3.3.4 成熟期产业化发展阶段的融资方式
第四章 生物医药产业融资模式的比较分析
    4.1 我国若干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模式的比较分析
        4.1.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融资模式分析
        4.1.2 新能源汽车产业融资模式分析
        4.1.3 两大产业融资模式的“产业界别”启示
    4.2 发达国家或地区生物医药产业融资模式的比较分析
        4.2.1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融资模式分析
        4.2.2 日本生物医药产业融资模式分析
        4.2.3 欧洲生物医药产业融资模式分析
        4.2.4 三大国家或地区生物医药产业融资模式的“国际界别”启示
第五章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融资效率的实证研究
    5.1 DEA模型及其具体评价模型简介
        5.1.1 DEA效率评价模型及其原理
        5.1.2 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及其原理
    5.2 模型指标选取
    5.3 数据来源及处理
        5.3.1 数据来源
        5.3.2 无量纲化数据处理
    5.4 实证结果及分析
        5.4.1 相关性分析
        5.4.2 融资效率分析
        5.4.3 相关结论
第六章 关于生物医药产业融资模式及融资效率的对策建议
    6.1 设立专门产业基金,提高政府扶持力度
        6.1.1 提高生物医药产业需求方财政补贴力度
        6.1.2 设立专门的产业基金,完善企业风险补偿机制
    6.2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强化知识产权质押体系
        6.2.1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6.2.2 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评估体系
        6.2.3 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管理机制
    6.3 健全多层次多功能金融市场,拓展生物医药企业融资渠道
        6.3.1 逐步推进科技创新板市场发展,改革创新资本形成机制
        6.3.2 进一步推动新三板、创业板市场发展,完善市场转板机制
        6.3.3 鼓励多种VC/PE融资模式创新,完善风险资金退出机制
    6.4 优化企业融资结构,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和监督
        6.4.1 优化融资结构,提高资金利用率
        6.4.2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10)上市企业融资效率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新能源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融资效率国内外文献综述
        1.2.2 经营绩效国内外文献综述
        1.2.3 融资效率对于经营绩效影响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
        1.4.2 研究的不足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融资效率相关理论
        2.2.2 经营绩效相关理论
        2.2.3 综合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3 新能源产业融资效率分析
    3.1 新能源产业概述
        3.1.1 新能源及新能源产业定义
        3.1.2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
        3.1.3 样本选取
    3.2 新能源产业融资效率特征分析
        3.2.1 短期资金压力分析
        3.2.2 长期资金压力分析
        3.2.3 资金利用效率分析
    3.3 新能源产业融资效率综合评价
        3.3.1 基于因子分析的融资效率综合评价方法
        3.3.2 融资效率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3.3.3 新能源产业融资效率综合评价结果
4 新能源产业经营绩效分析
    4.1 新能源产业经营绩效特征分析
        4.1.1 盈利能力分析
        4.1.2 发展能力分析
        4.1.3 投资价值分析
    4.2 新能源产业经营绩效综合评价
        4.2.1 经营绩效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4.2.2 新能源产业经营绩效综合评价结果
5 新能源产业融资效率对经营绩效影响实证分析
    5.1 研究假设
    5.2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5.2.1 变量选取
        5.2.2 模型构建
    5.3 融资效率与经营绩效回归分析
    5.4 短期资金压力、长期资金压力以及资金利用率与经营绩效回归分析
6 结论,建议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6.2.1 降低企业短期资金压力
        6.2.2 降低企业长期资金压力
        6.2.3 增加企业资金利用率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谈谈企业债权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LY公司融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 吴佳明.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2]平湖老鼎丰酱园研究(1949-1952年)[D]. 张国震.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3]社员权基本问题研究 ——基于团体法视角的展开[D]. 章光园.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2)
  • [4]中小企业叙做商业保理的影响因素研究[D]. 陈鹏举.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2020(08)
  • [5]论施工企业的债权风险管理[J]. 章敏锋. 商讯, 2019(29)
  • [6]基于江苏高考政治卷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探究[D]. 谢璐璐. 苏州大学, 2019(06)
  • [7]中国二重债转股交易中的定价研究[D]. 杨益. 北京交通大学, 2019(12)
  • [8]山重建机公司债权管理重塑研究[D]. 徐斌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融资模式及其融资效率研究[D]. 王姣.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10]上市企业融资效率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新能源产业为例[D]. 赵天昊. 武汉纺织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浅谈企业债权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