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分光光度反滴定法测定痕量锰的特点及应用

催化分光光度反滴定法测定痕量锰的特点及应用

一、催化光度返滴定法测定痕量锰的特性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葛小燕[1](2013)在《铍试剂Ⅱ形成树脂分离富集Au(Ⅲ)、Pd(Ⅱ)和Pt(Ⅳ)》文中认为本文采用铍试剂II和D290大孔强碱性阴离子树脂合成了铍试剂II形成树脂,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用其分离富集Au(III)、Pd(II)和Pt(IV),用示波极谱法测定铂,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金和钯。研究了该树脂对三种贵金属的静态和动态吸附条件以及贵金属的洗脱条件;进行了树脂对金、钯、铂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研究;探讨了该树脂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最后采用地质标准样品考察了本方法的可行性。采用静态吸附法考察了溶液酸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贵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对树脂吸附贵金属离子性能的影响;采用动态吸附法研究了溶液流速、树脂用量对吸附的影响;并对洗脱剂类型、洗脱剂用量、洗脱时间、洗脱温度、洗脱流速等进行了研究。(1)静态吸附实验表明,铍试剂II形成树脂对Au(III)、Pd(II)、Pt(IV)的最佳吸附酸度分别为pH5.00、pH2.00、pH2.00,树脂对Au(III)、Pd(II)和Pt(IV)的吸附容量随贵金属离子的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的增大而增大,温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不大。在25oC,采用0.0050g铍试剂II形成树脂在各自最佳吸附酸度下分别吸附20.00mL浓度为250.0mg/L的Au(III)、50.00mg/L的Pd(II)、120.0mg/L的Pt(IV),吸附平衡时间为Au(III)8h、Pd(II)5h、Pt(IV)6h。(2)动态吸附实验表明,树脂对Au(III)、Pd(II)和Pt(IV)吸附率随流速的增加而下降,随树脂的用量增加而升高。室温时,各自最佳吸附酸度下,采用0.1000g铍试剂II形成树脂柱分别吸附以0.30mL/min的流速通过的10.00mL浓度为200.0mg/L的Au(III)、50.00mg/L的Pd(II)、60.00mg/L的Pt(IV),三种贵金属离子的吸附率均在95%以上。(3)洗脱实验表明,在25oC,采用10.00mLpH2.00盐酸-3%硫脲溶液静态洗脱60min或采用20.00mL该洗脱剂以0.30mL/min的流速动态洗脱,Au(III)、Pd(II)和Pt(IV)的洗脱率在95%以。实验证明,该树脂稳定性能和重复利用性能较好,其对贵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大。对实验数据分别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进行了拟合。铍试剂II形成树脂对Au(III)、Pd(II)和Pt(IV)的吸附过程均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说明吸附过程可能为单分子层吸附。对实验数据分别用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及Body液膜扩散方程和颗粒内扩散速率方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铍试剂II形成树脂对Au(III)、Pd(II)和Pt(IV)的吸附过程均更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该吸附过程主要是化学吸附;液膜扩散为Au(III)和Pt(IV)的吸附过程的控制步骤,颗粒内扩散为Pd(II)的吸附过程的控制步骤。地质标准样品分析结果表明,静态法测得金、钯和铂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3.1%、5.5%、2.7%,动态法测得金、钯和铂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2.4%、4.1%、3.7%;t检验结果说明无系统误差。金、钯和铂的检出限分别为0.011mg/L、0.016mg/L、4.17×10-6mg/L。该方法具有准确、简单、快速等优点,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分析测定贵金属的方法。

张敏[2](2012)在《铬黑T形成树脂分离富集极谱测试地质样品中贵金属Pt、Rh、Ru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叙述了用铬黑T与D290大孔强碱性阴离子树脂制取铬黑T形成树脂的方法,该树脂用以分离富集贵金属元素,系统的研究了铬黑T形成树脂对铂、铑、钌元素的最佳吸附、洗脱条件及其吸附性能,采用示波极谱法对各贵金属元素进行测定。采用静态吸附法系统的研究了铬黑T形成树脂分离富集贵金属所需的吸附酸度、温度及时间;采用动态吸附法研究了过柱流速、柱高等条件对吸附的影响;并且对洗脱剂的种类、体积、洗脱时间、温度以及流速等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最佳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静态吸附时,pH2.00的盐酸溶液作为介质、实验温度为20°C,可达到最好的吸附效果,吸附率均在95.0%以上;动态吸附时,pH2.00的盐酸溶液作为介质、流速v≦1.0mL·min-1、柱高h≧10.0cm,铂、铑、钌吸附基本稳定,吸附率达到95.0%以上。在20°C,使用40.0mL的pH2.00盐酸—3%硫脲溶液静态洗脱或以1.0mL·min-1的流速进行动态洗脱,均能定量洗脱树脂上的铂、铑、钌元素,洗脱效果好,回收率均在95.0%以上。铬黑T形成树脂在所选的实验条件下稳定性好,对铂、铑、钌的吸附容量大,铂、铑、钌的饱和吸附量分别是:15.898mg/g、3.501mg/g、2.394mg/g。树脂经酸性硫脲洗脱后可重复利用,结果令人满意。采用极谱法测定铂、铑、钌的含量。铂和铑的测试体系是:0.75mol/L H2SO4—0.003%N2H4H2SO4—1.25×10-3mol/L (CH2)6N4—1.2%NH4Cl,铂、铑的催化波分别出现在-1035mV (vs sce)和-1230mV (vs sce)处;钌的测试体系是:0.01%罗丹明B-2.5mol/LHCl,钌的催化波出现在-1050mV (vs sce)处。分别采用拟一级动力学模型、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粒内扩散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后发现,树脂对铂、铑、钌的吸附过程更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可较为全面的描述树脂吸附三种贵金属离子的整个过程。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采用静态法和动态法分别对地质标准样品进行了分析测定。得到了铂、铑、钌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是:铂:0.852%和0.325%,,铑:4.204%和4.893%,钌:1.238%和1.786%,说明该方法的精密度较高;经t检验,三种贵金属元素的t<T(T0.05,4=2.78),证明该方法无系统误差。铂、铑、钌元素的检出限分别是:3.55×10-6μg·mL-1,6.23×10-7μg·mL-1,1.92×10-5μg·mL-1。该方法具有快速、简单、准确的优点,是一种高效实用的分析测定贵金属的方法。

王玉金,柳玉英,陈娟平[3](2010)在《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锰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近年来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锰的进展情况。具体内容包括:催化褪色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锰,使用高碘酸盐、溴酸盐、氯酸盐、过氧化氢等不同氧化剂氧化有机试剂;催化显色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锰;协同催化、双指示剂测定痕量锰的催化光度新方法。在每种分析方法中,主要从测定体系、测定条件、灵敏度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概述。引用文献33篇。

冯玉怀,赵玉娥,杨丙雨[4](2010)在《2008年中国银分析测定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2008年国内发表的有关银分析测定文献,综述了本年度中国银分析测定研究与应用的进展概况。除银的分离富集外,本年度报道的测定银方法主要是原子光谱法,其它测定方法研究与应用很少。引用文献53篇。

杨丙雨,赵玉娥,王军锋[5](2009)在《2008年中国金分析测定的进展》文中指出根据2008年国内发表的金分析测定文献,分类综述了该年度金分析测定的进展概况,包括金试样的加工与处理、金的分离富集和各种测定方法以及含金材料分析的标准方法。引用文献63篇。同时,对本专题20年来的刊发状况进行了简要回顾。

李咏梅[6](2007)在《分光光度法、电导滴定法测定硒、碘含量》文中指出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增溶剂,在pH 2.0的KCl-HCl缓冲介质中,建立了镁试剂Ⅰ-Se(Ⅳ)氧化褪色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硒含量。吸光度与1~8μg/10mL范围的Se(Ⅳ)浓度呈线性相关,ε450nm=1.56×104L·mol-1·cm-1,检出限为0.13μg/mL。方法成功用于硒强化营养盐样品的测定。在pH 9.6的Na2B4O7-NaOH缓冲介质中,建立了镁试剂Ⅰ-Se(Ⅳ)络合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硒含量。Se(Ⅳ)、B4O72-和镁试剂Ⅰ形成稳定的配合物,组成比为1:4:7。测定Se(Ⅳ)的线性范围为1~14μg/10mL。ε560nm=3.73×104L·mol-1·cm-1,检出限为0.20μg/mL。方法成功用于硒强化营养盐样品的测定。在pH 10.8的NaHCO3-NaOH缓冲介质中,建立了镁试剂Ⅰ-Se(Ⅳ)络合体系双峰双波长光度法测定硒含量。Se(Ⅳ)、HCO3-与镁试剂Ⅰ形成稳定的配合物,组成比为1:4:6。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448 nm处有正吸收峰,560nm处有负吸收峰。△A(△A=A448nm-A560nm,A448nm与A560nm均以水为参比)与1~14μg/10mL范围的Se(Ⅳ)浓度呈线性相关,△ε=3.87×104L·mol-1·cm-1。方法成功用于硒强化营养盐样品的测定。在甘油存在下,Se(Ⅳ)于稀盐酸介质中与过量的抗坏血酸反应析出单质硒,并形成稳定的悬浊液。利用分光光度计比浊法测定硒含量。硒浓度线性范围为0~100μg/10mL。检出限为0.029μg/mL。方法成功用于硒强化营养盐和健康平衡盐样品的测定,RSD分别为1.16%(n=5,3.84μg/g Se(Ⅳ)),1.26%(n=5,4.33μg/g Se(Ⅳ))。在聚乙烯醇-124存在下,pH 4.5的NaOAc-HOAc缓冲介质中生成Ag+-邻菲罗啉-曙红Y离子缔合物,再利用I--Ag+的沉淀反应,促进Ag+-邻菲罗啉-曙红Y离子缔合物的离解,建立Ag+-邻菲罗啉-曙红Y-I-体系双峰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碘含量。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448 nm处有正吸收峰,560 nm处有负吸收峰。△A(△A=A514nm-A548nm,A514nm与A548nm均以试剂空白为参比)与1.25~10μg/25mL范围的I-浓度呈线性相关,△ε=1.18×105L·mol-1·cm-1。为消除食盐样品中大量Cl-对测定的干扰,选用与样品液中Cl-含量接近的氯化钠标准溶液作为空白,对工作曲线进行校正,△ε′=7.40×104L·mol-1·cm-1,灵敏度有所降低,但仍能满足样品分析灵敏度的需要,RSD为3.1%(n=5,36.1μg/gI-)。分别以BaCl2、Pb(OAc)2、AgNO3、CuSO4作滴定剂,采用电导滴定法测定碘含量。与滴定剂相对应,KIO3的测定浓度范围分别为1×10-3~2.5×10-3mol·L-1、8×10-5~1.5×10-4 mol·L-1、1×104~5×10-4mol·L-1、1.5×10-3~5×10-3mol·L-1,最佳条件下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11%、1.87%、1.75%、1.45%。方法成功用于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

晋晓苹[7](2007)在《催化动力学测定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安全要求也必然越高。目前我国农作物、畜禽肉、水产品的污染和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等环节的污染,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其中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污染问题尤为严重。食品污染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食品中有害成分的检验成为食品检验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食品中有害成分含量一般较低,随着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和大批量样品的出现,对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快速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催化动力学分析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且方法简单,不需要昂贵仪器,即可用于常量组分的分析,又可用于微量甚至痕量组分的分析,适合于食品中微量组分的测定。催化分析法作为一种方便、准确、便捷的分析方法,在中小食品企业、基层防疫和商检、医疗卫生部门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催化分析法在食品微量元素和添加剂测定中的应用作了综述,并且探讨了一些新的催化动力学方法,将其应用于食品微量元素的测定中,具体开展工作如下:一、催化分析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进展催化动力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测量受均相催化加速的某一化学反应的速度,其数值与催化剂浓度(或间接的与活化剂浓度、阻抑剂浓度、解阻剂浓度)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可用于这些物质的测定。催化分析法由于操作简单,分析快速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在食品中微量组分测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章综述了近年来催化分析法在食品中微量元素和添加剂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课题。二、催化光度法测定蔬菜中微量碘的研究碘,作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对大脑的发育起着重要作用。人体缺碘会发生一系列碘缺乏病(IDD),胎儿生长期缺碘造成大脑发育障碍,可导致呆小症;成人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摄入适量的碘对维持人体健康极其重要,食用富含碘的蔬菜能有效对人体补碘。本文研究发现,在磷酸介质中,碘离子(I-)对于高碘酸钠氧化丁基罗丹明B的褪色反应具有显着的催化作用,在选择的实验条件下,该催化反应的速度(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与碘离子浓度(I-)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蔬菜中微量碘的动力学光度法。三、催化电位法测定水中微量碘的研究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水中碘含量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基础碘营养水平。因此,研究水中碘的测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以氨三乙酸(NTA)存在下微量碘离子对高碘酸钠氧化甲基紫(MV)的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以甲基紫-四苯硼酸根离子缔合物为电活性物质,研制出甲基紫离子选择性电极,用于跟踪反应过程中甲基紫浓度的变化,从而建立一种测定微量碘的催化电位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温度控制方便,用于饮用水和天然水中微量碘的测定,样品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和99.9%,RSD分别为为1.98%、1.58%。四、催化电位滴定测定牡蛎中微量铜的研究随着工农业发展和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其结果使为人类提供丰富食用蛋白的鱼、虾可能成为富集毒物的载体。特别是生活在浅海底层的双壳类动物如蛤、牡蛎等。这些动物具有高效富集金属铜的能力,并可将无毒铜转化成有毒铜,进而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本文报道了以氨三乙酸(NTA活化剂)存在下锰(Ⅱ)催化高碘酸钠氧化结晶紫的反应为指示反应,自制的结晶紫选择性电极为指示电极,用催化电位滴定法测定牡蛎中铜的方法。该法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复杂分离,选择性好、终点灵敏、准确度高、重现性较好。试验对牡蛎的铜进行测定并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比较,结果满意。用标准加入法测得的平均回收率为98.27% ,RSD为0.94%。五、催化滴定法测定火药中铜的研究在火药的爆炸过程中,为了控制爆炸的性能和速度,常使用氧化剂来降低烟火燃烧时所需的分解温度。常用的氧化剂有氧化铜、氧化铁等。因此,火药中铜的测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报道了以氨三乙酸(NTA活化剂)存在下锰(Ⅱ)催化高碘酸钠氧化结晶紫的反应指示滴定终点,结晶紫电极作指示电极用催化滴定法测定火药中铜的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终点敏锐。将该方法用于火药中铜含量的测定,结果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一致,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8.17%,RSD 1.02%。六、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头孢拉定的研究头孢菌素是继青霉素以后发现的又一种广谱抗菌素,头孢拉定是第一代头孢菌素,具有强力的杀菌活性且价格低廉,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的抗生素。本文研究了几种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以及β-环糊精对CFD的共振瑞利散射强度(I)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和SLS可使I值明显增大,其中尤以SDS的效果最明显。其RRS最大峰位于497nm处。本方法灵敏度高且重现性好,用于头孢拉定胶囊的测定,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7.7%,相对标准偏差为0.7%1.3%。

李大鹏[8](2006)在《铝的动力学电位法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动力学分析法是非平衡态的测定方法,测量的是化学反应进行阶段的速度,其数值与催化剂或反应物浓度直接或间接地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本文实验发现,在pH=1~2的范围内,铝-氟配位反应的反应速率很低。本文利用Al3+与F-的配位反应,在氟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铝溶液,以氟离子选择性电极为指示电极,银-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测定反应初始过程中一定时间内的电位变化,对Al3+与F-的配位反应的反应速率与铝离子的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用该方法完成了铝离子溶液浓度的测定。作了如下工作:(1) 从理论角度推导出了在cAl3++>>cF-的条件下利用动力学方法测定铝离子浓度的计算式ΔE/Δt=mcAl3+,为本文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2) 在pH=1.0~2.0,氯化铝溶液浓度为0.0100~0.1000mol/L,氟化钠溶液浓度为8.3×10-6,8.3×10-5,8.3×10-4mol/L的条件下,实验得出铝-氟配位反应的反应速率与铝离子浓度成正比。(3) 在上述条件下对模拟样品及实际锌铝合金样品中的铝浓度进行了测定,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4) 对钴离子,镍离子,锌离子,铜离子对铝的测定的干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几种离子的存在对铝离子测定干扰比较小。(5) 实验得出,本文方法比较适合于在常温下进行,温度过高会使反应速率过高,不适合用本文方法进行测定。

郑怀礼,姚秉华,姚加飞,李宏[9](2005)在《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锰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评述了近年来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锰的研究进展。具体内容包括:催化褪色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锰的研究进展;催化显色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锰的研究进展。在研究方法方面,内容包括指示反应及其条件、方法的检出限、测定范围、应用等。展望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如加强活性剂增敏的研究、方法的选择性研究、相关催化机理的研究和酶催化动力学光度法的研究。

胡卫平,董学芝,何智娟[10](2005)在《三苯甲烷类染料在催化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三苯甲烷类染料是目前催化动力学分析中一类重要的有机试剂。文中综述了近年来,三苯甲烷类染料在催化动力学分析方面(包括催化滴定)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引用文献94篇。

二、催化光度返滴定法测定痕量锰的特性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催化光度返滴定法测定痕量锰的特性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铍试剂Ⅱ形成树脂分离富集Au(Ⅲ)、Pd(Ⅱ)和Pt(Ⅳ)(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贵金属元素及性质
    1.2 贵金属的地位及应用
        1.2.1 贵金属的战略地位
        1.2.2 贵金属的应用
    1.3 贵金属资源现状
        1.3.1 我国贵金属资源
        1.3.2 我国所面临的问题
    1.4 贵金属分析方法
        1.4.1 样品前处理方法
        1.4.2 贵金属分离富集方法
        1.4.3 贵金属分析测试方法
    1.5 选题背景
        1.5.1 分离富集方法的选择
        1.5.2 测试方法的选择
    1.6 课题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铍试剂II形成树脂的合成、机理及红外谱图表征
        2.2.1 铍试剂II形成树脂的合成
        2.2.2 合成机理
        2.2.3 红外谱图表征
    2.3 实验过程
        2.3.1 样品处理
        2.3.2 树脂装柱
        2.3.3 树脂对贵金属的吸附
        2.3.4 贵贱金属的分离
        2.3.5 贵金属的洗脱
        2.3.6 贵金属的测试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铍试剂II形成树脂对贵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3.1.1 静态吸附性能
        3.1.2 动态吸附性能
    3.2 洗脱条件的选择
        3.2.1 静态洗脱
        3.2.2 动态洗脱
    3.3 吸附等温线
    3.4 吸附动力学
    3.5 铍试剂II形成树脂的性能研究
        3.5.1 铍试剂II形成树脂的稳定性
        3.5.2 D290树脂对铍试剂II的交换容量
        3.5.3 铍试剂II形成树脂的重复利用性能
    3.6 标准样品分析与方法检验
        3.6.1 标准样品分析
        3.6.2 方法检验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铬黑T形成树脂分离富集极谱测试地质样品中贵金属Pt、Rh、Ru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贵金属元素及其性质
    1.2 贵金属的重要地位及用途
    1.3 贵金属资源现状及对策
        1.3.1 贵金属资源现状
        1.3.2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4 贵金属分析方法
        1.4.1 贵金属样品的前处理
        1.4.2 贵金属分离富集方法
        1.4.3 贵金属分析测定方法
    1.5 选题背景
        1.5.1 分离富集技术的选择
        1.5.2 测定技术的选择
    1.6 课题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铬黑 T 形成树脂的合成及机理
        2.2.1 铬黑 T 形成树脂的合成过程
        2.2.2 合成机理
    2.3 实验操作
        2.3.1 样品处理
        2.3.2 树脂装柱
        2.3.3 树脂吸附贵金属离子
        2.3.4 分离
        2.3.5 贵金属脱附
        2.3.6 贵金属测试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最佳吸附条件的选择
        3.1.1 最佳吸附酸度的选择
        3.1.2 最佳吸附温度的选择
        3.1.3 最佳吸附时间的选择
        3.1.4 最佳过柱流速的选择
        3.1.5 最佳柱高的选择
    3.2 最佳洗脱条件的选择
        3.2.1 洗脱剂的选择
        3.2.2 洗脱剂的用量
        3.2.3 洗脱时间的选择
        3.2.4 洗脱温度的选择
        3.2.5 洗脱剂的流速
    3.3 最佳条件下的标准回收
    3.4 铬黑 T 形成树脂对贵金属吸附动力学机理的初步研究
    3.5 铬黑 T 形成树脂的性能研究
        3.5.1 铬黑 T 形成树脂稳定性测试
        3.5.2 D290树脂对铬黑 T 的交换容量
        3.5.3 铬黑 T 形成树脂的重复利用
    3.6 样品分析与方法检验
        3.6.1 样品分析
        3.6.2 方法检验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锰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催化褪色动力学光度法
    1.1 锰催化高碘酸盐氧化有机试剂光度法
    1.2 锰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有机试剂光度法
    1.3 锰催化溴酸盐、氯酸盐氧化有机试剂光度法
2 催化显色反应
3 协同催化、双指示剂测定痕量锰的催化光度新方法

(5)2008年中国金分析测定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试样加工与处理
2 分离与富集
3 火试金法和滴定法
4 光度法
5 原子光谱法
6 纯金及金精矿中杂质元素测定
7 金合金分析的标准方法
8 回 顾

(6)分光光度法、电导滴定法测定硒、碘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硒、碘的生理功能
    1.2 分光光度法测定硒含量的研究状况
        1.2.1 络合物分光光度法
        1.2.2 氧化还原分光光度法
        1.2.3 动力学分光光度法
        1.2.4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1.2.5 计量学分光光度法
        1.2.6 联用技术
    1.3 分光光度法测定碘含量的研究状况
        1.3.1 游离碘萃取分光光度法
        1.3.2 络合物分光光度法
        1.3.3 氧化还原分光光度法
        1.3.4 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
        1.3.5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1.3.6 导数分光光度法
        1.3.7 联用技术
    1.4 电导滴定法测碘的研究状况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工作
        1.5.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1.5.2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2 分光光度法测定硒含量
    2.1 Se(IV)镁试剂I氧化还原体系
        2.1.1 镁试剂I
        2.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2.1.3 实验方法
        2.1.4 结果与讨论
        2.1.5 样品分析
    2.2 Se(IV)-镁试剂I络合物显色体系单波长分光光度法
        2.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2.2.2 实验方法
        2.2.3 结果与讨论
        2.2.4 样品分析
    2.3 Se(IV)-镁试剂I络合物显色体系双峰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2.3.1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3.2 双峰双波长法提高灵敏度原因
        2.3.3 主要仪器及试剂
        2.3.4 实验方法
        2.3.5 结果与讨论
        2.3.6 样品分析
    2.4 比浊法测定硒含量
        2.4.1 溶胶光度法基本原理
        2.4.2 溶胶光度法应用及特点
        2.4.3 比浊法测定硒含量基本原理
        2.4.4 主要仪器与试剂
        2.4.5 实验方法
        2.4.6 结果与讨论
        2.4.7 样品分析
3 分光光度法测定碘含量
    3.1 实验原理
    3.2 反应机理讨论
    3.3 实验部分
        3.3.1 主要仪器及试剂
        3.3.2 实验方法
        3.3.3 结果与讨论
        3.3.4 样品分析
4 电导滴定法测定碘含量
    4.1 引言
        4.1.1 电导滴定法基本原理
        4.1.2 电导滴定法终点的确定
        4.1.3 电导滴定法的特点
        4.1.4 电导滴定过程中注意事项
        4.1.5 电导滴定法测定碘含量滴定剂的选择
    4.2 Pb(OAc)_2电导滴定法测定碘含量
        4.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4.2.2 实验方法
        4.2.3 结果与讨论
        4.2.4 样品分析
    4.3 BaCl_2电导滴定法测定碘含量
        4.3.1 主要仪器与试剂
        4.3.2 实验方法
        4.3.3 结果与讨论
        4.3.4 样品分析
    4.4 AgNO_3电导滴定法测定碘含量
        4.4.1 主要仪器与试剂
        4.4.2 实验方法
        4.4.3 结果与讨论
        4.4.4 样品分析
    4.5 CuSO_4电导滴定法测定碘含量
        4.5.1 主要仪器与试剂
        4.5.2 实验方法
        4.5.3 结果与讨论
        4.5.4 样品分析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7)催化动力学测定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催化动力分析法在食品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1.1 催化动力学分析法
        1.1.1 催化动力学分析法基本原理
        1.1.2 催化动力学分析法主要反应类型
    1.2 催化分析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1.2.1 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1.2.2 食品中添加剂的测定
        1.2.3 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测定
        1.2.4 方法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课题的提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催化光度法测定蔬菜中微量碘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结果与讨论
    2.4 样品分析和回收率试验
    参考文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甲基紫电极催化电位法测定水中微量碘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4 样品分析与回收率试验
    参考文献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催化电位滴定法测定牡蛎中微量铜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 样品分析和回收率试验
    参考文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催化滴定法测定火药中铜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4 样品分析和回收率试验
    参考文献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头孢拉定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3 结果与讨论
    6.4 样品分析和回收率试验
    参考文献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铝的动力学电位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关于铝
        1.1.1 铝的简介
        1.1.2 铝的形态分布
        1.1.3 铝的分析方法
    1.2 关于动力学分析方法
        1.2.1 催化动力学分析法
        1.2.2 非催化动力学分析法
        1.2.3 速差动力学分析法
    1.3 动力学方法测定铝
    1.4 本文所作的工作
第2章 原理部分
    2.1 工作电池及电动势
    2.2 △E/△t与c关系的推导
    2.3 测定原理
        2.3.1 △E/△t与c_(Al~(3+))关系中m的测定
        2.3.2 待测试样浓度的测定
第3章 实验部分
    3.1 仪器及试剂
        3.1.1 实验仪器
        3.1.2 主要试剂
    3.2 溶液的配制
        3.2.1 氯化铝母液的配制
        3.2.2 氟化钠溶液的配制
        3.2.3 缓冲溶液的配制
        3.2.4 离子强度调节剂的配制
        3.2.5 实验所用的氟化钠溶液的配制
        3.2.6 氯化铝标准溶液与模拟试样的配制
    3.3 操作方法
        3.3.1 测量(m|-)值的操作方法
        3.3.2 模拟试样浓度的测定
    3.4 与本实验相关的798MPT型全自动电位滴定仪的使用方法
        3.4.1 测定反应中电位-时间变化曲线的仪器操作方法
        3.4.2 pH电极的校正
        3.4.3 用pH电极测量pH的方法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4.1 不同条件下的铝-氟配位反应的测定结果及其比较
        4.1.1 不同条件下的测定结果列表
        4.1.2 不同条件下的线性范围比较
        4.1.3 不同条件下的(m|-)值大小的比较
        4.1.4 不同条件下m的相对平均偏差的比较
        4.1.5 不同条件下模拟试样中铝离子浓度的平均相对误差
    4.2 pH对铝-氟配位反应的影响
    4.3 铝氟物质的量之比对铝-氟配位反应的影响
    4.4 温度对铝-氟配位反应的影响
        4.4.1 实验步骤
        4.4.2 实验结果
    4.5 干扰实验
        4.5.1 干扰离子溶液的配制
        4.5.2 实验步骤
        4.5.3 实验结果
    4.6 不同条件对铝-氟配位反应的影响小结
        4.6.1 pH对铝-氟配位反应的影响
        4.6.2 温度对铝-氟配位反应的影响
    4.7 对锌铝合金实际样品的测定
        4.7.1 锌铝合金中铝含量测定的对照实验
        4.7.2 锌铝合金实际样品溶液的配制
        4.7.3 本文方法的实验步骤
        4.7.4 实验结果
    4.8 较低铝氟物质的量之比条件下的实验结果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锰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1 催化动力学法测定痕量锰的研究进展
    1.1 催化褪色动力学光度法
    1.2 催化显色反应
2 发展趋势

(10)三苯甲烷类染料在催化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三苯甲烷类碱性染料在催化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1.1 光化学方法
        1.1.1 催化光度法
        1.1.2 催化荧光法
        1.1.3 催化化学发光法
    1.2 电化学方法
        1.2.1 催化电位法
        1.2.2 催化极谱法
    1.3 催化滴定分析法
2 三苯甲烷类酸性染料在催化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3 展望

四、催化光度返滴定法测定痕量锰的特性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铍试剂Ⅱ形成树脂分离富集Au(Ⅲ)、Pd(Ⅱ)和Pt(Ⅳ)[D]. 葛小燕. 吉林大学, 2013(09)
  • [2]铬黑T形成树脂分离富集极谱测试地质样品中贵金属Pt、Rh、Ru的研究[D]. 张敏. 吉林大学, 2012(09)
  • [3]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锰的研究进展[J]. 王玉金,柳玉英,陈娟平. 广东化工, 2010(01)
  • [4]2008年中国银分析测定概况[J]. 冯玉怀,赵玉娥,杨丙雨. 黄金, 2010(01)
  • [5]2008年中国金分析测定的进展[J]. 杨丙雨,赵玉娥,王军锋. 黄金, 2009(12)
  • [6]分光光度法、电导滴定法测定硒、碘含量[D]. 李咏梅. 南京理工大学, 2007(02)
  • [7]催化动力学测定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应用研究[D]. 晋晓苹. 河南大学, 2007(05)
  • [8]铝的动力学电位法分析[D]. 李大鹏. 同济大学, 2006(02)
  • [9]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锰的研究进展[J]. 郑怀礼,姚秉华,姚加飞,李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5(08)
  • [10]三苯甲烷类染料在催化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胡卫平,董学芝,何智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5(04)

标签:;  ;  ;  ;  ;  

催化分光光度反滴定法测定痕量锰的特点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