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制规则》第14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及所涉事项的处理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制规则》第14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及所涉事项的处理

一、《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4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及其涉及事项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林勇峰,王玲玲,白智奇[1](2021)在《非标准审计意见:规则演进、市场状况与存在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审计意见作为反映公司财务可信度、揭示财务风险的第三方独立意见,对提升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审计意见的经济含义和经济后果加以阐述;其次,梳理资本市场30年(1990~2020年)以来,非标准审计意见相关审计准则和监管规则的变迁历史;再次,从整体数量、涉及事项、涉及金额和审计意见变更四个方面,深入分析2017~2019年非标准审计意见市场状况;最后,提炼出非标准审计意见现存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

陈奕虹[2](2020)在《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市公司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占据着强有力的主导作用。一直以来,投资者依据财务报表对企业未来业绩进行预判,债权人审查企业盈利进行自身权益维护,管理者依据绩效指标获取薪资福利。因而第三方独立机构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审计结果,备受各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但近年来,会计师事务所的公正性遭到了破坏,如瑞华事件。社会公众对会计师事务所能否勤勉尽责、能否保证审计过程的独立性与专业性、是否存在被购买审计意见等行为产生质疑。然而审计收费是衡量审计过程复杂性与审计风险大小的最直接体现。那么,公司偏离正常经营活动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是否可以通过影响审计行为间接影响审计收费?非标准审计意见是否会影响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最终在审计收费上又该如何体现?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关系到我国市场机制的稳健、高效发展,也是本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首先对原有历史文献进行了大量的搜集,整理归纳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及约束、审计收费的形成原因等,探讨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关系以及非标准审计意见对二者的作用机理。本文选取上市公司2014-2018年较完整的相关数据,以异常生产成本、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异常酌量性费用测度指标来衡量企业自变量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以审计费用的自然对数来衡量因变量审计收费,对本文的全体样本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与审计收费水平正相关。其次,本文将全样本中,近五年被出示过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数据划分为“非标准”组(685个样本),近五年未被出示过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数据划分为“标准”组(7710个样本),实证结果表明近五年内被出示过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相关性不显着。最后,在对相关理论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1)规范审计收费项目来约束审计师的职业道德;(2)加强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识别程度;(3)完善管理层薪资福利机制;(4)提升企业信息披露水平来保护相关者利益。

孟铂林[3](2020)在《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是解决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监管手段之一。随着我国证券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影响更为重大。然而,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着广泛的失灵,具体表现为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信评级机构和资产评估机构等证券服务机构出具的专业报告失真;上市公司的披露信息存在自利性;以及,普通投资者难以吸收并运用披露信息。本文立足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整个体系,运用调查问卷、成本-收益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的原因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在披露规定层面上,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定的模糊性降低了违规披露的成本,相关规定的分散性则增加了合规披露的成本,且细化规定需要支付高昂的成本;在披露信息层面上,不断增加的披露信息不仅导致了监管上成本收益的失衡,而且导致了投资者吸收和运用披露信息上成本收益的失衡,此外海量的披露信息还扭曲了投资者的信息获取途径、增加了证券市场的“代理”成本和道德风险,并且引发了上市公司之间的“马太效应”;在监管监督层面上,上市公司、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监管机关,以及投资者形成了一个“伞形”利益关联体系,由于利益冲突和监管“俘获”等原因,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监管监督很有可能出现缺位问题。比较分析中美两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路径,规范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问题的解决办法,在法律机制方面,应从事前、事中和事后法律机制三个方面入手:在事前法律机制方面,可以通过立法,适当增加司法机关、监管机关和监督主体的自由裁量权,与此同时通过信息披露标准化的方式,进一步压缩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可操作空间;在事中法律机制方面,应该着重保证保荐人和证券服务机构的独立性,实现保荐人与承销商的分离,在上市公司的法律顾问业务和资产评估业务中增设同行评审环节,在审计业务和资信评级业务中重构委托-代理关系;在事后法律机制方面,应该完善信息披露监管督查机制,完善相关的证券民事诉讼制度。与此同时,立足于“法律+技术”的视角,为了解决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失灵问题,可以通过构建新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级机制,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可以通过构建偏好型信息披露体系,缓解披露信息的“数量问题”;此外,还可以通过构建监管机关之间的数据共享机制,提高监管效率、促进监管合作、强化监管制约。

赵康旭[4](2019)在《大富科技“高派现、高送转”股利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资本市场高派现、高送转行情逐年升温。大量上市公司频繁高派现、超能力高派现、甚至上市首年即高派现,这与Microsoft Corporation、Apple Inc等许多国际知名公司的做法相悖;而高送转自2016年起虽在高压监管下有所改善,但又涌出不少“踩线”送转的情形;此外,中期分派中高派现和高送转也已变得十分普遍。股利政策密切关乎公司战略管理、风险控制和价值实现等活动,故历来都为上市公司和政府监管部门所重视。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上市公司如此“豪气”地分派股利,是经营方面取得了巨大发展,还是受其他某些因素的影响,一时引发了各界对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再探讨。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基于信号传递等理论和大量可靠文献,依据持续更新的相关政策法规对高派现、高送转概念框架做了重新梳理。然后从年度和中期视角对我国上市公司近18年高派现、高送转数据做了统计分析并简要梳理了治理现状。再次,根据宏观统计结果,选取高派现、高送转上市公司中既“典型”又具“特色”的大富科技作为个案,深度剖析公司股利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通过详细论证得出如下结论:(1)大量的超募资金既为高派现提供了有力支持,其形成的大量资本公积也直接增厚了高送转基础;偿债压力对分派意愿、分派形式选择等可能也构成一定影响;(2)股权高度集中的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在独立性和尽职履责方面若存在缺陷,会导致公司“三权分立与制衡”机制失效,为控股股东侵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提供机会;(3)监管部门出台的引导分红、严管高送转的政策,一方面直接影响着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一方面通过影响整个资本市场而间接倒逼公司为树立更高形象提升股利支付水平;(4)融资环境不完善和行业自律程度低可能诱发公司上市初期进行高派现。最后,结合上述结论及笔者统计分析时发现的问题,从制度建设与执行、公司运营与监管、利益相关者保护三方面尝试提出有效治理的对策。

沈振宇,宋夏云[5](2015)在《非标意见专项说明的意见收买——基于大元股份的案例分析》文中指出以大元股份2011年年报的非标意见和三份结论不同的非标意见专项说明为案例素材,研究其审计意见收买和非标意见专项说明的意见收买。结果表明,大元股份2011年年报存在明显的审计意见收买,且其非标意见专项说明的意见从不被收买到部分被收买再到完全被收买。因此,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应重视对非标意见专项说明的意见收买,进一步完善审计准则并加强对非标意见的监管。

郑彧[6](2014)在《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分析——以法律规范文义解释为基础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最终目的应该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要使得信患披露义务主体能够方便、准确、完整地按照信息披露的义务规则做出信息披露,这是信息披露规则价值实现的存在基础;第二,确保投资者(包括潜在投资者)能够或充分、方便、完整、及时地获得,以便其进行证券投资的判断和决策。基于以上原因,为了全面评估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有效性,本文以2000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期间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法律规范为样本,在"投资者需求导向"为基础的价值导向下,对近14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框架、结构、体系和主要问题进行梳理,以期能够对未来我国资本市场信息披露规则的改革和提升有所启示与帮助。

李敏才[7](2013)在《再融资政府管制变迁、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文中提出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审计意见类型的要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审计意见类型无要求;第二阶段要求如果前三年一期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则要求影响已经消除或无重大影响;第三阶段则加强了对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再融资限制,相对放宽了带意见段的标准无保留意见的限制作用。政府管制的变迁必然会引起利益相关方的行为调整。实证结果发现,与第一阶段相比,第二、三阶段的非标审计意见比例更低,且在相同的盈余管理水平下,第二阶段的审计师(尤其是小所)出具非标意见比例较低;与第一、二阶段相比,第三阶段的非标意见中,带意见段的无保留意见的比例最高,且小所出具带意见段的无保留意见的比例比大所更高。因此,本文认为,审计师很有可能与企业进行合谋,出具更清洁的审计意见,以迎合再融资过程中对审计意见类型的政府管制;在政府管制变迁的过程中,大所的审计质量相对较高。

左晶晶,谢仍明,唐跃军[8](2013)在《审计委员会治理、避亏动机与审计意见购买》文中认为本文探讨审计委员会治理、避亏动机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类型以及不利审计意见改善和审计意见恶化的影响,考察审计委员会对公司管理层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治理作用。研究表明,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年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低,审计委员会独立性越高,上市公司年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和不利审计意见改善的可能性越低;在结合考虑避亏动机之后同样发现,审计委员会拥有双重的治理作用,在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并切实提高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勤勉程度,不仅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而且亦有助于对拥有强烈避亏动机的管理层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进行较为有效的制衡。

阚京华[9](2008)在《强调事项段、审计意见变通和投资者市场反应》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认为,我国投资者对非限制性强调事项和限制性强调事项的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没有明显区别,但是对非限制性强调事项的无保留审计意见有显着的负反应。这说明我国投资者对比较清晰和易于理解的非限制性强调事项能作出判别,而对比较复杂的限制性强调事项缺乏辨别力,在不存在市场和投资者监督的压力下,必然会增加注册会计师利用限制性强调事项改变审计意见的动机,因此有必要通过政府监管手段来规范注册会计师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审计意见的行为。在投资者信息识别能力较低的情况下,2003年和2006年审计报告准则对强调事项的内容加以限制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通过对强调事项的严格限制可以约束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行为,抑制注册会计师利用强调事项段变通审计意见。

李爽,吴溪[10](2005)在《后中天勤时代的中国证券审计市场:政策回顾、实务影响与学术含义》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回顾了2001年底以来中国证券审计市场的相关政策,评估了相关政策对审计实务和市场的现时或潜在影响,并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部分问题。

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4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及其涉及事项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4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及其涉及事项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非标准审计意见:规则演进、市场状况与存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审计意见的经济含义和经济后果
    (一)审计意见的经济含义
    (二)审计意见的经济后果
        1. 审计意见对上市公司从事资本运作的影响
        1)我国A股市场监管规则对审计意见的要求
        2)境外主要资本市场监管规则对审计意见的要求
        2. 审计意见对上市公司获取外部融资的影响
        1)审计意见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2)审计意见对债权人决策的影响
三、非标准审计意见规则演进:资本市场30年
    (一)1990~1995年:独立审计准则尚未形成,审计意见类型不够全面
    (二)1996~2005年:独立审计准则发布,明确四类审计意见类型
    (三)2006~2016年:独立审计准则废止,加速审计准则国际趋同
    (四)2017年以后:审计报告从“简式”到“详式”
四、非标准审计意见深入分析:2017~2019年资本市场
    (一)从数量看,非标准审计意见数量增长较快
    (二)从涉及事项看,注册会计师倾向“被动”反映公司已暴露风险
    (三)从影响金额看,非标准审计意见判断标准存在行业共识
    (四)从非标准审计意见变更看,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后多数审计意见转好
五、非标准审计意见存在问题、监管难点与不足
    (一)审计准则方面,原则化的规定给予注册会计师较大的自主判断空间
    (二)监管方面,审计意见监管是会计监管的真空地带
    (三)有效性方面,注册会计师“主动”揭示公司风险的效果欠佳
    (四)信息披露方面,非标准审计意见形成基础部分的披露不充分
六、结论与建议
    (一)增加审计报告披露内容,提升审计意见信息披露含量
    (二)制定审计报告披露格式指引,提高审计意见信息披露质量
    (三)加强审计意见监管,提升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

(2)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真实盈余管理动机与约束研究
        1.2.2 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研究
        1.2.3 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相关性研究
        1.2.4 审计意见与真实盈余管理、审计收费的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述
        2.1.1 真实盈余管理与会计舞弊和会计造假的辨析
        2.1.2 审计收费概念及组成
        2.1.3 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念及分类
    2.2 理论基础
        2.2.1 博弈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前景理论
第三章 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关系的理论分析
    3.1 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经济后果
        3.1.1 改变交易特性易造成相关成本增加
        3.1.2 销售操控会使得公司整体收益下降、资金使用效率降低
        3.1.3 人为减少酌量性费用影响企业的整体价值
    3.2 审计收费的主要影响因素
        3.2.1 审计工作量直接决定审计收费的高低
        3.2.2 人力资源成本影响事务所职工薪资水平
        3.2.3 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缩小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范围
        3.2.4 高标准的审计服务质量导致高水平的审计收费
        3.2.5 审计师根据风险溢价的评估相应提升审计收费
    3.3 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的关系分析
        3.3.1 真实盈余管理对审计收费的作用机理
        3.3.2 非标准审计意见对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关系的影响
第四章 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相关性实证研究设计
    4.1 研究假设
    4.2 研究设计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2 变量定义
        4.2.3 模型构建
第五章 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1.1 全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5.1.2 分组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相关性分析
        5.2.1 全样本相关性分析
        5.2.2 分组样本相关性分析
    5.3 回归结果分析
        5.3.1 全样本多元回归分析
        5.3.2 分组样本多元回归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5.4.1 全样本稳健性检验
        5.4.2 分组样本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结论及相关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规范审计收费项目来约束审计师的职业道德
        6.2.2 加强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识别程度
        6.2.3 完善管理层薪资福利机制
        6.2.4 提升企业信息披露水平来保护相关者利益
    6.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B 部分样本公司实证数据

(3)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失灵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存在自利性
        一、上市公司文字叙述的模糊披露
        二、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盈余管理
    第二节 我国证券服务机构专业报告的失真问题
        一、律师事务所IPO尽职调查报告失真导致“业绩变脸”
        二、会计师事务所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失真导致“资本消失”
        三、资信评级机构信用评级报告失真导致“评级失灵”
        四、资产评估机构资产评估报告失真导致“资产缩水”
    第三节 我国证券散户投资者难以吸收并运用披露信息
        一、详尽披露导致的“过犹不及”问题
        二、专业性导致的“知识壁垒”问题
        三、散户投资者自身抗拒分析披露信息
第二章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的原因
    第一节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定模糊且分散
        一、规定模糊导致了低廉的违法成本
        二、规定分散导致了高昂的披露成本
        三、披露立法的困境
    第二节 信息的单向棘轮:“数量至上”的误区
        一、披露信息“大爆炸”的单向棘轮
        二、数量问题导致了监管成本与收益的失衡
        三、数量问题导致了投资者成本收益的失衡
        四、数量问题引发了潜在的其他影响
    第三节 “伞形”利益关联体系下监督的缺位
        一、保荐人与上市公司的利益关联
        二、证券服务机构与上市公司的利益关联
        三、监管机关所面对的利益诱惑
第三章 中美案例及制度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我国信息披露典型案例及制度发展过程
        一、典型案例显示信息披露造假技术不断提升
        二、监管趋严以及新的问题
    第二节 美国信息披露典型案例及制度发展过程
        一、“蓝天案件”与“安然、世通事件”
        二、美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中美信息披露制度比较分析
        一、全面实施注册制对信息披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美国信息披露制度发展过程对我国的启示
        三、技术进步对信息披露制度改革的影响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路径
    第一节 实现立法上的“刚柔并济”
        一、转移立法重心,实现“以柔克刚”
        二、制定标准模板,实现“以刚制柔”
    第二节 保证“看门人”的独立性
        一、实现保荐人与承销商的分离
        二、增加同行评审环节
        三、重构委托-代理关系
    第三节 完善监管督察机制和证券诉讼制度
        一、完善信息披露监管督查机制
        二、完善相关证券民事诉讼制度
第五章 “法律+技术”视角下的可行性建议
    第一节 完善信息披露评级机制
        一、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评机制简析
        二、构建新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级机制
    第二节 构建偏好型信息披露体系
        一、顺应信息披露的单向棘轮
        二、以个性“化繁为简”
        三、双轨体系与双重标准
    第三节 构建数据共享机制
        一、构建数据共享机制的原因
        二、构建数据共享机制的思路
        三、构建数据共享机制的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沪深证券交易所2015年6月1 日—2018年12月31 日间上市公司统计表
    附录2: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个人投资者中实际效果的调查问卷
致谢

(4)大富科技“高派现、高送转”股利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2 基础理论和相关概念界定
    2.1 基础理论
        2.1.1 信号传递理论
        2.1.2 激励理论
        2.1.3 心理契约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股利政策及构成要素
        2.2.2 高派现、高送转及其影响因素
3 我国资本市场高派现、高送转统计特征及治理现状
    3.1 上市公司近18 年高派现、高送转数据统计分析
        3.1.1 年度股利分派情况
        3.1.2 中期股利分派情况
    3.2 上市公司高派现、高送转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4 大富科技高派现、高送转股利政策案例分析
    4.1 大富科技简介与历年股利政策
        4.1.1 大富科技简介
        4.1.2 大富科技历年股利分派情况
    4.2 大富科技高派现、高送转存在的问题
        4.2.1 股利支付缺乏稳定性
        4.2.2 股利政策与公司战略存在错配
        4.2.3 大股东多途径侵害利益相关者
        4.2.4 再融资派现目的明显
        4.2.5 利用中期分派“隐秘”实现高送转
    4.3 导致大富科技高派现、高送转问题的因素分析
        4.3.1 财务因素
        4.3.2 公司治理机制因素
        4.3.3 法律因素
        4.3.4 融资环境与行业自律程度因素
5 有效治理高派现、高送转存在问题的对策
    5.1 制度建设与执行
        5.1.1 提升制度完备性和制度间耦合性
        5.1.2 通过责任挂钩保证制度有效实施
    5.2 公司运营与监管
        5.2.1 建立“董监高”继续教育机制
        5.2.2 严控上市公司超募资金的使用
        5.2.3 加强对中期分派的监管及行业自律
    5.3 利益相关者保护
        5.3.1 引导上市公司规范披露
        5.3.2 提升中小股东行使权力的便利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2001—2017年当期净利润为负高派现、高送转的公司
致谢

(5)非标意见专项说明的意见收买——基于大元股份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
    ( 一) 制度背景
    ( 二) 理论分析
三、研究设计与案例介绍
    ( 一) 研究设计
    ( 二) 案例介绍
        1. 审计意见主要内容
        2. 非标意见专项说明
四、案例分析: 审计意见收买
五、案例分析: 非标意见专项说明的意见收买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审计委员会治理、避亏动机与审计意见购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研究设计
    一、研究模型
    二、研究变量及其说明
    三、研究数据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回归结果及分析
    二、稳健性测试
研究结论与建议

(9)强调事项段、审计意见变通和投资者市场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制度背景和理论分析
三、研究假设与样本分类
    1. 研究假设
    2. 数据和样本分类
四、描述性统计与实证检验
    1. 描述性统计
    2. 实证检验
五、研究结论

四、《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4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及其涉及事项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非标准审计意见:规则演进、市场状况与存在问题[J]. 林勇峰,王玲玲,白智奇. 当代会计评论, 2021(01)
  • [2]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关系研究[D]. 陈奕虹.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3]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D]. 孟铂林.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4]大富科技“高派现、高送转”股利政策研究[D]. 赵康旭.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5]非标意见专项说明的意见收买——基于大元股份的案例分析[J]. 沈振宇,宋夏云. 财贸研究, 2015(01)
  • [6]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分析——以法律规范文义解释为基础的研究[J]. 郑彧. 证券法苑, 2014(04)
  • [7]再融资政府管制变迁、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A]. 李敏才. 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 2013
  • [8]审计委员会治理、避亏动机与审计意见购买[J]. 左晶晶,谢仍明,唐跃军. 证券市场导报, 2013(09)
  • [9]强调事项段、审计意见变通和投资者市场反应[J]. 阚京华. 中国流通经济, 2008(07)
  • [10]后中天勤时代的中国证券审计市场:政策回顾、实务影响与学术含义[A]. 李爽,吴溪. 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 2005

标签:;  ;  ;  ;  ;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制规则》第14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及所涉事项的处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