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医院药品管理

浅析如何加强医院药品管理

一、浅析如何加强医院药品的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盛永琴,张莹[1](2021)在《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文中指出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以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以医院门诊药房为研究对象,建设自动化发药系统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自动化发药系统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时间、单方配药时间、药师工作强度评分等均少于实施前,实施后人均日配药量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加强对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升药房工作效率与药房服务质量。

段传秀[2](2021)在《廉价药消失的经济法学解析》文中认为

徐莹[3](2021)在《公立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研究》文中指出药品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占据重要部分,也是医院资金周转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不断推进,公立医院的运营逐渐走向规范化、科学化,但在药品管理内部控制方面仍存在各种问题。本文从公立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目前公立医院在药品内部控制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崔彧[4](2021)在《基于内部控制的公立医院药品管理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我国的公立医院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医院内部的基础设施以及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都取得一定成效。当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公立医院内部的药品管理由于没有加以重视,造成医疗药品安全隐患的发生,对医院的长远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都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进行分析,对当前基于内部控制的公立医院药品管理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

付艳玲,熊肇明,李亚男,关爱武,王莉,李济宇,李小艳[5](2021)在《基于公立医院视角的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效果分析——以上海市某三甲医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体现,上海市在开展试点工作的同时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本研究以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执行情况为例,从合理用药、收支结构、费用控制等多维度对药品集中采购在公立医院产生的政策效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4月—9月对比去年同期,中选药品处方量上升143.77%,原研药处方量下降77.0%,以阿托伐他汀为例,中选药物药品用量、用药频度、以及药品费用对比去年同期分别上升865.72%、911.42%和23.75%。医院药品总费用对比去年同期下降53.29%,药占比下降1.09%,这些指标,说明实施集中采购政策后,药品降价卓有成效。本研究对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改革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为进一步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办法提供参考。

文丹妮,董登姣,曾建英,宋科,周全[6](2021)在《基于内部控制的医院药品进销存管理与会计核算》文中指出药品是医院的重要物资,为强化药品进销存管理、实现降本增效,文章从内部控制的角度阐述医院药品进销存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药品管理流程存在的风险,提出加强库管系统信息化建设、强化预算的管控力度、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等措施控制风险,从而为加强药品实库存管理与核算提供一种思路。

李林芮[7](2021)在《基于价值链的A医院成本控制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推行导致过去以药品为重要利润增长点的医院收入大幅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医院的生存变得困难。要有效化解收入大幅缩减的压力,只能依靠增加病源、扩大收入,或者控制成本、减少支出来实现。收入的提升依赖于医疗技术、服务质量的提升,是需要长期投入资金去改善的,所以短期内成本控制变成了医院日常管理的重点,新时期医院的成本控制问题,应站在战略发展角度重新审视。A医院是一家国有股份控股股份制二级综合医院,没有财政资金支持,需要自负盈亏,面对复杂的竞争环境,如何有效控制成本,确保A医院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A医院现阶段的成本控制措施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事前成本预算工作缺乏专业财务人员、成本预算编制存在编制依据不合理和超预算管理粗放等问题;事中成本核算模式粗糙;事后缺乏详细的成本控制分析和有效的成本控制考察机制。价值链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已经成熟,也有不少学者也将价值链引入医院,借助价值链分析来梳理医院内部、外部的经营活动,把握各价值链环节的成本、收入情况,更有针对性的控制成本支出。本文从价值链理论出发,以A医院为研究对象,从供应商、患者、医联体合作医疗机构、竞争对手医院四个方面对A医院外部价值链展开分析。按照医院主要的价值活动:诊查治疗、检查、化验、手术、护理、药品出售,划分为六大价值链基础活动环节,对各环节的成本进行归集,对比出A医院只有手术和护理治疗环节为盈利状态。最后基于对A医院价值链分析的情况提出有利于A医院成本控制、优化A医院资源配置的合理对策,旨在为医院成本管理提供一种新思路,促进A医院的长远发展。

陈振生[8](2021)在《基于新医改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新一轮医疗体系改革启动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资源极大丰富,医疗技术不断提高,为我国居民提供了较好的医疗服务。我国居民健康水平大幅度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不断下降。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保等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率不断提高,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分级诊疗制度初步建立,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的主要供应者,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看病难”“看病贵”等现象一直阻碍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事关居民的健康和切身利益。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是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2009年4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新一轮医疗体系改革的开始,为我国公立医院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其中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是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博弈论,主要探讨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相关内容,如医疗服务如何定价、财政补助的标准如何制定、医疗保险报销政策的起付线和自付比如何设置来平衡“保大病”和“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两个目标,当支付方式从后付制向预付制转换后,预付制支付标准如何确定等。具体如下:第一,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在此基础上,利用因果关系图分析补偿机制改革实施前后公立医院的应对。研究发现,在资源投入数量不变的前提下,公立医院的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之间存在资源竞争关系;如果财政补助减少,公立医院会减少社会职能产出、增加人均医疗服务量或增加人均药费进行应对;考虑社会效益后,政府应增加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第二,以按人头付费支付方式为例,估测预付制支付方式的支付标准。研究发现支付标准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分担的保留效用、患病的平均治疗成本和弥补医院亏损的风险成本。分担医院的保留效用具有一定的人数门槛,需要达到一定人数后达到规模经济,才能产生风险分担的作用。为有效实施按人头付费支付方式,提出了对患者、公立医院、医保机构的建议。第三,以消费者均衡为视角,基于共同代理模型,分析医疗服务价格标准、财政补贴标准及相应的医疗保险报销政策的制定。研究发现政府为了激励公立医院在社会职能上付出更多努力,对公立医院的经济职能进行了负向激励,即惩罚。这不仅导致患者获得医疗服务支付的成本超过了所获得的效用,导致“看病贵”,而且造成公立医院经济职能的供给减少,产生“看病难”。为了保证消费者均衡,医疗保险应对重症患者采用高起付线和低自付比,实现保大病;对轻症患者,应采用低起付线和高自付比,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第四,分析不同市场结构下,公立医院面对不同的竞争对手和竞争方式时的补偿标准。研究发现,当政府放松对医疗服务价格管制,由公立医院自主定价时,医疗保险的出现不仅会使医疗服务潜在的最高价格上升,而且会降低患者医疗服务的需求价格弹性。而需求价格弹性越大,医疗服务供给量越大;需求价格弹性越小,医疗服务供给量越小;在公立医院完全垄断市场供给条件下,公立医院存在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的可能。同时,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并不必然导致医疗服务价格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改善质量的内容。如果改善质量对成本产生的净效应为负,则改善质量会降低医疗服务价格,而净效应为正,则会使医疗服务价格上升;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竞争可能不会提高质量、抑制价格上涨。在寡头市场——质量模型中,与公立寡头市场的均衡结果相比,混和寡头市场中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竞争使均衡结果出现四种可能情形,分别是:产量增加,质量投入增加,价格上涨;产量减少,质量投入减少,价格下降;产量增加、质量投入增加、价格下降;产量减少,质量投入减少,价格上涨。第五,利用DEA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公立医院效率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发现,在公立医院效率评价中,忽略公立医院社会职能产出会导致对公立医院效率的低估。在对公立医院2011-2018年生产效率评价中,发现改革效果不显着,且生产效率总体来说有小幅下降。在影响公立医院效率的因素中,财政补助对公立医院的效率变化影响不显着;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也未使公立医院效率得到改善;医疗服务价格对公立医院效率变化影响显着,但门诊服务价格和住院服务价格产生影响的方向相反。第六,为了消除环境因素和随机扰动对公立医院效率的影响,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公立医院静态效率进行评价。消除环境因素和随机扰动的影响后,公立医院整体效率有改善,表明由于环境因素和随机扰动的存在,导致对公立医院效率的低估。降低门诊服务价格、提高住院服务价格、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需求,既有利于公立医院生产率提高,也有利于静态效率改善;但参保比例、财政补助和竞争对公立医院的生产率没有显着影响,而对公立医院静态效率既存在正向影响,又存在负向影响,最终结果是正负影响抵消,没有对公立医院效率产生显着影响。本研究有三点创新:首先,以医疗服务供给方的参与约束为条件,对按人头付费的支付标准进行测算;其次,以消费者均衡为视角进行分析,提出医疗服务定价机制,并形成与财政补助、起付线、自付比等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再次,将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产出变量共同纳入效率评价模型,对公立医院进行更准确的效率评测。

王娇[9](2021)在《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的风险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我国药品采购制度的发展历程,识别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短期、中长期风险,并进行评估分析,从而为国家相关部门开展进一步工作提供指导性建议。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了解相关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我国药品采购制度历程等内容,从而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现场调查法:采用立意抽样法选择调查医院;以座谈会的形式对医院相关负责人、临床医生进行访谈,了解中选药品采购、配送、使用、医保支付、医院考核、质量疗效、患者反馈以及医生激励措施等相关情况;采用偶遇抽样法在门诊选择使用中选药品的患者,进行现场访谈,了解患者对“4+7”试点方案的认识和使用中选药品的感受。(3)风险矩阵法:通过专题小组讨论法识别“国采”中长期风险;采用自行编制的风险问卷,调查该政策中长期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对调查结果赋值计算,定量分析风险,用Excel绘制风险矩阵图以直观地显示风险程度。结果:1.“4+7”试点调查结果:(1)25个中选品种中过评厂家为一家、两家、三家的品种分别有11(44%)、6(24%)、8(32%)个;试点工作整体完成进度较快,为78.51%。(2)医院采取多种方法保障中选药品优先使用;部分基层医院只配备中选药品;存在个别可替代品种采购量增长现象;回款及时性存在差异;对疗效反映较多的主要集中于心血管用药,对仿制药质量看法差异大。(3)地方执行情况:上报量不准确;对医院的激励机制不完善;试点地区总体配送情况较好,但仍存担忧。(4)患者方面:共调查59名患者,有50.85%的患者对此政策完全不了解;33.33%的旧患者被动换用中选药。换用中选药的旧患者中有26.67%的人认为中选药的疗效不如原用药;药品降费后中选药品的价格太低,患者对药品质量持怀疑态度。2.中长期风险调查结果:(1)医院配套改革不到位,降价难降费的风险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评分相对较高,分别为3.51、3.39;不同工作单位的专家对其发生可能性的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F=3.54,P=0.02),医药企业专家对该风险不敏感,认为其发生的可能性较小,政府、研究机构的专家认为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高。(2)中选药品大面积供应不及时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相对较低,评分为3.46,但该风险一旦发生影响程度最严重,评分为3.86。(3)药价大幅反弹上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评分较低,为3.27,但该风险发生后的影响程度仅次中选药品大面积供应不及时风险,评分为3.71。(4)改良型仿制药研发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评分为3.51,但其影响程度评分较低,为3.08。(5)小型药品流通行业逐渐萎缩风险发生可能性的评分最高,为3.53,但影响程度评分相对较低,为3.31。(6)中选药采购周期结束后被其他产品替代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评分均为最低,分别为3.20、2.81。结论:1.短期风险:(1)医院存在完成任务的心态,存在政策站位风险;激励措施不完善,存在过度医疗风险以及收取“回扣”腐败风险。(2)配套激励措施不够完善,地方执行方存在医保政策履约风险;上报使用量不准确,地方药监部门存在用量监管风险以及信息建设滞后风险。(3)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医患纠纷风险及中选药疗效不佳导致的用药风险,以及因药费下降导致的用药依从性降低风险。(4)生产环节可能存在药品质量保障、部分产品产能不足以及中选药品寡头垄断风险。(5)流通环节可能存在中选药品配送不及时风险。2.中长期主要风险:(1)可能存在供应不及时、药价反弹上涨两个较高程度的风险。(2)医院管理方面存在配套改革不到位,降价难降费的风险,该风险容易被忽略,应高度警惕。

左静如[10](2020)在《公立医院药品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 ——以北京市H医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回归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我国在医疗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自2017年4月8日起,北京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都将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补医机制。药品作为医院业务的重要支撑,建立健全单位药品管理内部控制,更好地促进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改革是必要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启动较迟,财政部规定从2014年开始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2017年发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财会[2017]1号)启动了每年的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但许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建设还处于初步认识阶段。通过实践调研及阅读文献,笔者了解到公立医院的药品管理内部控制面临着不容乐观的局面,亟需建立健全药品管理内部控制,来提升公立医院的药品管理水平,保证公立医院资产的完整、安全。针对上述背景,本文将研究以下问题:一是如何定位导致公立医院药品管理出现问题的内部控制缺陷。二是如何优化公立医院药品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本文针对第一个研究问题,通过文献搜集、专家论证、问卷调查等方法,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和《2019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关键控制点,找出药品管理各控制环节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进行公立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重大风险识别设计。随后运用该方法体系,通过实地调研法、案例研究法,分析案例医院的药品管理内控问题,同时提出符合规范和实际情况的、适用于该类医院的药品管理内部控制优化方案。实践中,由于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刚刚起步,医院管理者对于药品管理的内控薄弱点暂未完全掌握。理论中,现有对于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研究大多针对于医院整体,针对药品管控的内部控制研究很少,且多集中在药品采购环节。已有的对于药品管理的研究大多从一种医院材料管理的视角展开,而不是从内部控制视角展开。因此,有关药品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点的文献研究十分匮乏。综上所述,对于公立医院药品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是必要的。本文创新点在于:一、基于内部控制视角来研究公立医院药品管理问题。二、结合相关政策要求以及coso内部控制要素,从单位和业务层面梳理控制环节、控制目标、控制活动以及内控风险点,设计针对药品管理的内控重大风险识别方法体系,可用于帮助使用者定位医院药品管理的内控薄弱点。三、选择医药改革试点医院作为案例医院,结合案例运用新的风险识别体系,定位分析其药品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适用于该类医院的药品管理内部控制优化方案并推广。

二、浅析如何加强医院药品的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如何加强医院药品的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
    1.1 患者取药流程
    1.2 发药机工作流程
2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管理
3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管理模式的优化
4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实践效果
5 讨论

(3)公立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立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二、公立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
三、公立医院药品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药品管理内部控制组织体系不完善
    (二)药品管理内部控制执行力度不够
    (三)药品管理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能力较弱
    (四)药品管理信息系统管控不严
    (五)药品管理内部控制监督管理不足
四、加强公立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完善药品管理内部控制组织体系
    (二)加大药品管理内部控制执行力度
    (三)建立健全药品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的防范机制
    (四)加强药品管理信息系统管控
    (五)加强药品内部控制监督管理
五、结束语

(4)基于内部控制的公立医院药品管理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基于内部控制的公立医院药品管理的现状
    (一)缺乏科学的药品采购计划,采购实施合规性有待加强
    (二)医院内部控制不明确,制度执行不严格
    (三)对药品管理的风险管控机制不完善,风险防范体系有待完善
    (四)公立医院药品管理的信息交流机制不健全,信息化程度不高
三、基于内部控制的公立医院药品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科学制定药品采购计划,加强采购执行监督力度
    (二)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度和权责划分
    (三)加强对药品风险管控团队的建设,建立风险控制机制
    (四)完善医院内部的信息交流机制,提高信息化水平
四、结束语

(5)基于公立医院视角的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效果分析——以上海市某三甲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政策
2 上海市药品集中采购配套措施
3 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的医院实施方案
    3.1 药品带量采购的五步实施方案
    3.2 合理用药实施方案
    3.3 药品全流程监控路径实施方案
4 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的医院效果分析——以上海市某三甲医院为例
5 讨论

(6)基于内部控制的医院药品进销存管理与会计核算(论文提纲范文)

1 医院药品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相关政策梳理
2 医院药品进销存管理流程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入库
        2.1.1 采购入库。
        2.1.2 合并用药结余回收入库。
        2.1.3 零库存药品虚拟记账入库。
    2.2 出库
    2.3 库存转移
    2.4 其他库存变动有关流程
        2.4.1 药品损耗。
        2.4.2 库管系统调整库存。
    2.5 盘点
3 加强医院药品内部控制与会计核算的建议
    3.1 通过系统衔接强化入库数据准确性
    3.2 改进系统收费方式,减少合并用药结余
    3.3 强化预算对科室领药的控制,无预算不执行
    3.4 加强药品内部管理控制,优化流程设计
    3.5 改善系统功能,释放合理需求
4 体会
    4.1 强化信息化建设,助力药品管理
    4.2 业财融合是医院的发展方向

(7)基于价值链的A医院成本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理论和基础
    2.1 价值链相关理论
        2.1.1 价值链的概念
        2.1.2 价值链的分类
    2.2 价值链成本控制理论
        2.2.1 价值链成本控制概述
        2.2.2 价值链成本的基本方法
        2.2.3 价值链成本控制的优势
    2.3 医院成本控制研究基础
        2.3.1 医院成本控制原则
        2.3.2 医院成本控制主要内容
第三章 A医院成本控制现状
    3.1 A医院概况
        3.1.1 A医院简介
        3.1.2 A医院组织架构
        3.1.3 A医院运营状况
    3.2 A医院成本核算现状
        3.2.1 A医院成本核算
        3.2.2 A医院成本费用构成
    3.3 A医院成本控制现状
        3.3.1 事前成本控制分析
        3.3.2 事中成本控制分析
        3.3.3 事后成本控制分析
    3.4 A医院现阶段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3.4.1 成本预算工作浮于形式
        3.4.2 成本核算模式落后
        3.4.3 成本管理缺乏价值链理念
        3.4.4 员工成本控制意识薄弱
第四章 基于外部价值链的A医院成本控制分析
    4.1 纵向“医供体”价值链分析
        4.1.1 上游供应商价值链分析
        4.1.2 下游患者价值链分析
    4.2 横向价值链分析
        4.2.1 竞争者价值链分析
        4.2.2 合作者价值链分析
第五章 基于内部价值链的A医院成本控制分析
    5.1 内部价值链的构建
    5.2 价值链环节的成本测算
        5.2.1 医疗成本的分配
        5.2.2 辅助成本的分配
        5.2.3 成本测算结果
第六章 基于价值链的A医院成本控制改进对策
    6.1 基于A医院外部价值链的成本控制改进对策
        6.1.1 优化与上游供应商采购流程
        6.1.2 优化下游患者就医服务流程
        6.1.3 联合医疗机构集中招标采购
        6.1.4 加强医联体合作
        6.1.5 加强A医院品牌建设
    6.2 基于A医院内部价值链的成本控制改进对策
        6.2.1 加强成本核算工作精细化
        6.2.2 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质
        6.2.3 合理控制人工成本
        6.2.4 加强医疗物资管理
        6.2.5 加强医疗设备效益评估
        6.2.6 树立全院人员节约资源控制成本的意识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8)基于新医改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公立医院
        2.1.2 公益性
        2.1.3 补偿机制
        2.1.4 看病“贵”
    2.2 相关理论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市场失灵
        2.2.4 委托代理理论
        2.2.5 博弈论
    2.3 国内补偿机制研究现状
        2.3.1 政府财政补助
        2.3.2 医疗服务价格
        2.3.3 医保支付方式
    2.4 国外补偿机制研究现状
第3章 国内外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与启示
    3.1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历程
    3.2 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实践
        3.2.1 江苏宿迁医改
        3.2.2 陕西神木医改
        3.2.3 福建三明医改
    3.3 典型国家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与启示
        3.3.1 公费医疗保障模式——英国
        3.3.2 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德国
        3.3.3 自费医疗保险模式——美国
        3.3.4 强制性医疗储蓄模式——新加坡
        3.3.5 对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利益相关者与改革
    4.1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利益相关者
        4.1.1 政府与公立医院
        4.1.2 社会公众与公立医院
        4.1.3 患者与公立医院
        4.1.4 医保机构与公立医院
        4.1.5 医药企业与公立医院
    4.2 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
    4.3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因果关系
        4.3.1 取消“药品加成”前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4.3.2 财政补助收入减少后公立医院的对策
        4.3.3 取消“药品加成”后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4.3.4 考虑社会效益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4.4 补偿机制改革建议
        4.4.1 加大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
        4.4.2 加强政府对公立医院的监管
        4.4.3 合理测算医疗成本,确定服务价格
        4.4.4 系统思考,形成合力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公立医院补偿标准估测与模型
    5.1 按人头付费支付标准估测
        5.1.1 按人头付费方式支付标准研究现状
        5.1.2 按人头付费支付标准估测
        5.1.3 实施按人头付费方式的要求
    5.2 共同代理与公立医院补偿标准
        5.2.1 公立医院补偿标准现状
        5.2.2 共同代理基本假设与模型
        5.2.3 委托人非合作下的委托代理模型
        5.2.4 委托人合作下的委托代理模型
        5.2.5 研究结果与建议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市场结构与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关系
    6.1 市场结构与补偿标准
    6.2 市场结构与竞争方式的选择
        6.2.1 市场结构的选择
        6.2.2 竞争方式的选择
    6.3 垄断市场与补偿标准
        6.3.1 垄断市场——市场份额模型
        6.3.2 垄断市场——质量模型
    6.4 寡头市场与补偿标准
        6.4.1 寡头市场——市场份额模型
        6.4.2 寡头市场——质量模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对效率的影响
    7.1 我国公立医院补偿现状
    7.2 补偿机制改革对公立医院生产效率的影响
        7.2.1 相关文献回顾
        7.2.2 研究方法、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7.2.3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估测
        7.2.4 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7.2.5 结果及分析
    7.3 基于三阶段DEA方法的公立医院静态效率评价
        7.3.1 三阶段DEA方法
        7.3.2 投入、产出指标及影响因素的选择
        7.3.3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7.3.4 结果及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建议
        8.1.1 研究结论
        8.1.2 政策建议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三阶段DEA中第二阶段松弛变量值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的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1.5 论文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政策背景
    2.1 我国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演变
    2.2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制度介绍
    2.3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风险评估必要性
3 “国采”短期风险评估
    3.1 研究方法与内容
    3.2 基本情况
    3.3 调查结果
    3.4 短期潜在风险分析
    3.5 建议
4 “国采”中长期风险评估
    4.1 研究方法与内容
    4.2 结果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对策建议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10)公立医院药品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 ——以北京市H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及分析框架
        1.2.2 研究方法
    1.3 应用价值及本文创新
        1.3.1 应用价值
        1.3.2 本文创新
    1.4 本文写作结构安排
2 文献回顾
    2.1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相关文献回顾
        2.1.1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
        2.1.2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优化
    2.2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相关文献回顾
        2.2.1 关于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发展与现状
        2.2.2 关于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完善
    2.3 药品管理内部控制相关文献回顾
    2.4 概括性评论
3 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
    3.1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3.1.1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概念
        3.1.2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特点
    3.2 公立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3.2.1 公立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概念
        3.2.2 公立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特点
        3.2.3 公立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标准
    3.3 控制论
    3.4 委托代理理论—公共受托责任
4 药品管理内部控制重大风险识别设计
    4.1 设计背景与设计思路
    4.2 药品管理内控重大风险识别定性部分设计
    4.3 药品管理内控重大风险识别定量部分设计
        4.3.1 熵值法
        4.3.2 数据来源
        4.3.3 数据结果
    4.4 药品管理内部控制重大风险识别设计使用方法
5 H医院的药品管理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5.1 案例选择与背景概述
        5.1.1 案例选择与背景
        5.1.2 H医院基本情况简介
        5.1.3 案例分析路径
    5.2 H医院药品管理内控现状
        5.2.1 H医院现行内部控制组织架构
        5.2.2 近年来H医院药品财务收支情况
        5.2.3 药品管理制度现状
    5.3 H案例医院单位层面药品管理内控问题
        5.3.1 药品管理内控制度流程设计不完善
        5.3.2 不相容岗位设置不清晰
        5.3.3 内部监督职责履行不到位
    5.4 H案例医院业务层面药品管理内控问题
        5.4.1 药品预算管理存在问题
        5.4.2 药款支付审批程序有待规范
        5.4.3 药品采购管理有待加强
        5.4.4 药品盘点及账务处理未及时落实
    5.5 H医院药品管理内控问题原因分析
        5.5.1 管理层内控构建力度不足
        5.5.2 预算控制未成为常规控制手段
        5.5.3 药品管理部分环节制度执行有效性较低
        5.5.4 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6 H医院的药品管理内控优化建议
    6.1 单位层面药品管理内控优化建议
        6.1.1 完善药品采购内控制度及流程
        6.1.2 建立内控执行激励机制
        6.1.3 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6.1.4 进行内控信息化建设
    6.2 业务层面药品管理内控优化建议
        6.2.1 规范医院药品采购及付款审批程序
        6.2.2 及时分析并处理药品盘点结果
        6.2.3 加强医院药品预算管理
        6.2.4 建立药品采购供应商评价机制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7.1 案例总结与结论分析
    7.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浅析如何加强医院药品的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J]. 盛永琴,张莹.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4)
  • [2]廉价药消失的经济法学解析[D]. 段传秀. 中国政法大学, 2021
  • [3]公立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研究[J]. 徐莹. 大众投资指南, 2021(19)
  • [4]基于内部控制的公立医院药品管理的思考[J]. 崔彧. 财经界, 2021(22)
  • [5]基于公立医院视角的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效果分析——以上海市某三甲医院为例[J]. 付艳玲,熊肇明,李亚男,关爱武,王莉,李济宇,李小艳. 现代医院, 2021(07)
  • [6]基于内部控制的医院药品进销存管理与会计核算[J]. 文丹妮,董登姣,曾建英,宋科,周全. 中国卫生经济, 2021(07)
  • [7]基于价值链的A医院成本控制研究[D]. 李林芮.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8]基于新医改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研究[D]. 陈振生. 南昌大学, 2021(02)
  • [9]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的风险评估研究[D]. 王娇.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10]公立医院药品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 ——以北京市H医院为例[D]. 左静如.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浅析如何加强医院药品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