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里面和石头外面

石头里面和石头外面

一、玩石之功的石内与石外(论文文献综述)

王沛[1](2020)在《赏石千字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观赏之石,其类有五:岩石、矿晶、生化、陨石、其他是也。岩石一类,画面、文字、纹理、造型之石,皆与书法、绘画、雕塑相通,故而捃摘论之。万物有形,美术无疆。中华书画,逸笔草草而墨含神采,工笔细细而仪态万方。以笔之气势,貌物之体势,虽出亦无滞、成亦无心,而气韵生动者,乃笔墨技法使之然。赏石如赏画,晓其精妙,须得艺术考量。《古画品录》《圣朝名画评》殊为精绝,后人奉为圭臬。

王沛[2](2020)在《我国赏石文化艺术事业加快发展中亟需着力研究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文中研究说明新年伊始,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英明决策、严密部署,全国人民风雨同舟、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广大医务人员白衣为甲、舍生忘死、挽救生命,有力扭转了疫情蔓延的局面,各行各业有序复工复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但不言而喻,疫情给赏石文化艺术事业带来的影响是较大的,赏石实践活动几乎无法开展,观赏石市场萧条冷落,赏石艺术品销售不畅,广大石友信心不足。

王沛[3](2020)在《试论大理石画的成因机理及作品的艺术审美》文中研究指明天然大理石画是由采自云南大理点苍山的岩石,经过切割、研磨、抛光而成的石画。大理石石质细腻光滑,花纹奇美,画面图案千姿百态,山水、花鸟、人物、动物应有尽有,被誉为"石中瑰宝",为世界各国人民所青睐,当今海内外部分有名望的博物馆,均把大理石画当作珍宝加以收藏和展现。一、大理石的构造及成画机理分析

王沛[4](2020)在《评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的美学思想》文中研究表明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都城长安人,祖籍河东(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人称柳河东、柳柳州,20岁中进士,官至尚书礼部员外郎,因参与政治变革屡遭贬官。唐代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中国文化史上成就杰出、影响深远。代表作《永州八记》,留世作品有《柳河东全集》。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大赦"途中病逝于柳州,终年47岁。《钴鉧潭西小丘记》是他的一篇"写石"山水游记散文,此文不但语言精炼、清新自然,且文中蕴含着深刻的赏石美学思想。

解明[5](2018)在《《云林石谱》与宋代文人赏石趣味》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人古有玩石的传统,赏石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同诗歌、绘画、音乐、戏剧等传统艺术相同,是中国古代文人通过长期艺术实践以及自身的艺术修养所建立起来的具有中国古代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为繁荣的时代之一,赏石艺术同其他艺术形式都达到了空前的鼎盛和繁荣,在赏石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以宋代文人赏石最具代表性。《云林石谱》作为一部带有总结性质的宋代赏石艺术专着,对宋代一百一十六种石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品鉴,并记载了众多以宋代文人审美趣味为主,具有广泛影响的赏石理念和赏石活动。对研究宋代赏石艺术,还原宋代赏石活动的繁荣风貌,以及探究宋代文人的赏石审美趣味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将以杜绾《云林石谱》为核心,结合宋代诗歌、绘画等文学艺术形式,梳理宋代文人赏石的整体风貌,对宋代文人的赏石观念、赏石类型以及赏石方式进行探究,解读宋代文人眼中观赏石的多样化审美形态,重点探究宋代文人在赏石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文人化审美趣味,以及宋代赏石美学思想的后世影响。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杜绾《云林石谱》的主要内容及其赏石特色。首先对宋代之前的赏石艺术发展作以简要概述,论述从史前时期、先秦两汉时期、魏晋时期以至唐宋时期,人们对石的初步认识以及石的人文内涵的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宋代《云林石谱》的成书及其主要内容。接着进一步点明《云林石谱》的赏石特色,主要体现为:科学赏石观念的运用、审美文化意蕴的探求以及对宋代文人石的重点品赏,力求从多角度认识《云林石谱》一书。第二章从《云林石谱》文本出发探究宋代文人的赏石活动,对宋代赏石活动进行整体上的梳理和把握。其具体体现在宋代文人的赏石观念、赏石类型以及赏石方式三个方面。宋代文人的赏石观念以苏轼的“丑石观”、米芾的“四字相石法”为代表且影响最为深远,宋徽宗的艮岳园林用石同样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普遍赏石喜好。宋代文人的赏石类型多样,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为对四大名石:灵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的赏玩,对奇石、怪石的赏玩以及对文房之石:砚石的赏玩。赏石类型的多样化衍生出了赏石方式的多样化,雅室供石、案头清玩、以石置园皆是宋代文人推崇的赏石方式。通过对这三方面的梳理,以求还原宋代文人赏石活动的整体风貌。第三章以宋代文人赏石活动为基础,探究宋代文人眼中观赏石审美形态的多样化,包括观赏石的自然形态美,宋代诗歌和绘画中所呈现的观赏石的文化意蕴美,以及观赏石座架和命名的艺术美。然后从观赏石的审美形态出发重点探究宋代文人赏石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精神。在对观赏石的欣赏品鉴过程中,宋代文人崇尚“寓意于物”的审美趣味,将观赏石作为承载思想情感的载体,体现了其长寿永生的生命追求、崇逸尚雅的高洁风骨、劲健痩硬的不屈品格。最后,宋代赏石美学思想对后世文人赏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素园石谱》、《长物志》等诸多着作中广泛沿用宋代的赏石理论,并传承着宋代文人赏石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精神。

张华[6](2017)在《论中国画中太湖石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文中指出石头是最平淡无奇的,但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中国人对石头有着独特的喜爱之情。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逐渐建立起了观赏石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的赏石文化源远流长,积淀并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石文化。赏石文化始于中国,萌芽于夏商周,发端于先秦,在魏晋时进入了发展期,隋唐开始兴盛、两宋时走向成熟,明清时逐步完善,近代呈衰落趋势,当代又逐渐复兴起来。中国山水画艺术与赏石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赏石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由于各朝代的赏石意趣不同,其不同的审美取向也为中国的绘画艺术提供了无尽的灵感和题材。本文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档案记载、现实实物和绘画作品的考证梳理,从园林、绘画、哲学和文化相结合的角度结合,概括了太湖石在中国人文生活中的地位及中国画中太湖石的不同表现形式,总结了太湖石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和文化品位。同时通过对相关绘画艺术作品进行详细地比较分析,并结合自身太湖石的艺术创作实践,归纳了太湖石在中国绘画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

张艳[7](2016)在《北宋诗歌中的石意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宋文人赏石风气尚盛行,对石头的歌咏屡见不鲜、篇章众多,石意象蕴含的丰富情感与现实的意义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对北宋诗歌中的石意象进行了分类,概括了石意象的总体情况,总结出各类型石意象的主要特点,分析了赏石之风高涨的原因和它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按照石头的功用,本文将北宋诗歌中出现过的石意象分为自然景观类、园林建筑类、文玩类三大类。自然景观石意象主要有纯自然和与历史传说相关两类,前者欣赏的是奇石在大自然中的自然形态美,后者则更多关注石意象背后蕴藏的深厚意蕴。园林建筑类石意象分假山、奇石与建筑石材三类,假山和奇石都属于园林构景,目的是营造一种自然山水的气韵,建筑石材意象更多的是带有象征意味。文玩类石意象内容最为丰富,有供文人案头赏玩使用的奇石、文房用品,有石制的茶酒器皿、石枕石席等生活器具,还有竹石、枯木怪石等画作类石意象,这一类石意象直接代表了文人赏石的趣味,与文人的关系也最为密切。通过详细分析每一类石意象的特点与意义,本论文最后从总体上分析石意象所表现的文学风尚以及这种风尚与北宋文人审美追求的关系,阐释歌咏石意象的诗歌中所包含的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仕宦与隐逸的情感冲突,所体现的以怪透皱瘦为特点的赏石标准与审美追求,所反映的宋人咏石诗对前人咏石诗的突破,论述文人赏石活动中的交游唱和对咏石诗大量涌现的影响。

刘乐君,王群[8](2016)在《“石之姿态”—古彩与版画中太湖石的表现形式》文中认为引言太湖石因盛产于江苏太湖周边地区而得名,并闻名古今和天下,它是园林石的一种,是大自然鬼斧神工,自然形成玲珑剔透,奇形怪状的观赏石,也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四大玩石、奇石之一。从广义来讲,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态的碳酸盐岩统称为"太湖石",遍地于我国的江苏、安徽和浙江等地。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和假山石,造型千姿百态、洞空灵透

朱文婷[9](2015)在《元杂剧中的园林在叙事中的作用及蕴意》文中指出本文对元杂剧中的园林进行统计与分类,并探讨元杂剧中的园林在叙事上的作用与意蕴。元杂剧中的园林对叙事的作用有三:首先,为元杂剧塑造典型环境,此是塑造人物、设置情节的前提。其次,元杂剧中的园林对人物的容貌、身份地位、性格、精神品质、情绪、心理、观念、态度、动机、行为、命运等进行全面的塑造与展示。最后,元杂剧中的园林在情节的剪裁拼接,创造情节的曲折、巧合、矛盾、真实感,调节叙事节奏与氛围,以及人物上下场、演出动作、视角等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本文以太湖石、花、柳为例,探讨元杂剧中的园林要素在叙事中程式化的作用与创新,以及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成垚[10](2013)在《以石为绘 ——华清宫传统园林叠石的山水意境表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园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即是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又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影响深远。传统园林文化包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之内,使其丰富多彩、变化万千,尤为重要的是传统园林蕴藏的意境更使耐人回味,通过本次课题研究,以中国山水画画意作为指导思想,以置石假山为核心内容,将中国山水画画意通过自然、隐喻的手法,渗透在园林意境表现中,透过园林物态构成要素所反映的心理意识、思维模式、价值取向以及审美特征等原则来表达园林心态文化的具体内容。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国悠久文化的一个缩影,与在传统园林发展过程中,几乎都是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直接参与在园林建造的过程中,并逐渐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理念和高深的技艺,中国传统园林的山水景观布局占整个园林的主导地位,因此,山石是不可缺少的园林景观元素,在景观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古人云:“园可无山,不可无石”,“石配树而华,树配石而坚”等,中国传统园林的山石与花木,是仿大自然真山和真花木的自然形态取胜,因此,从材质和意境上更趋近于自然。可见造园对于山水画意境的运用是很讲究的。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独具特色的绘画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它是游山玩水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它与中国传统园林具有同样的文化和思想基础,通过不同的表达手法,来表现传统自然美学。两者在发展过程中互相渗透,形成互助互补的关系。今天,“山”“水”“花木”是园林景观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自然元素,同样也是中国山水画山水意境表现的灵魂元素,如何以置石与水体、植物、建筑为灵魂,把握园林艺术的核心要素,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山水画画意与园林艺术二者相结合,最终达到“人在画中游”的艺术境界。中国传统园林叠石皴法亦多以模拟自然取胜,我国传统园林中的叠石皴法包括斧劈皴法、鬼面皴法、荷叶皴法、披蔴皴法等各类形式,不同石质的纹理,采取不同的皴法,以表达“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自然之理。在当代的中国,很多设计作品在思想与内涵上缺乏生命力,没有表现出回味无穷的文化内涵与意境,所以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与意境营造,必能为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以指引。

二、玩石之功的石内与石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玩石之功的石内与石外(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赏石文化艺术事业加快发展中亟需着力研究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着力解决理论研究宣传引领的问题
二、着力解决队伍建设人才吸纳的问题
三、着力解决强化传统艺术培训的问题
四、着力解决加快推进精品战略的问题
五、着力解决融汇他业联合办展的问题
六、着力解决兴建艺术馆博物馆的问题
七、着力解决馆网结合快捷销售的问题
八、着力解决一带一路扩大交流的问题

(3)试论大理石画的成因机理及作品的艺术审美(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理石的构造及成画机理分析
二、大理石画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三、经典大理石画赏析

(4)评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的美学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钴鉧潭西小丘记》简要赏析
二、《钴鉧潭西小丘记》中渗透的美学思想
    (一)“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二)“虚”与“实”的运用
    (三)“气”与“韵”的结合
三、一点启示:爱石之人不要小觑自己

(5)《云林石谱》与宋代文人赏石趣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国内外研究综述
    2.研究意义和价值
    3.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1章 杜绾《云林石谱》及其赏石特色
    1.1 文人赏石传统与《云林石谱》
        1.1.1 文人赏石艺术的历史渊源
        1.1.2 杜绾《云林石谱》的成书
    1.2 《云林石谱》的赏石特色
        1.2.1 科学赏石观念的运用
        1.2.2 审美文化意蕴的探求
        1.2.3 宋代文人石的重点品赏
第2章 《云林石谱》中的宋代文人赏石活动
    2.1 宋代文人的赏石观念
        2.1.1 苏轼的“丑石观”
        2.1.2 米芾的“四字相石法”
        2.1.3 宋徽宗的艮岳园林用石
    2.2 宋代文人的赏石类型
        2.2.1 四大名石之赏玩
        2.2.2 奇石、怪石之赏玩
        2.2.3 文房之石:砚石之赏玩
    2.3 宋代文人的赏石方式
        2.3.1 雅室供石
        2.3.2 案头清玩
        2.3.3 以石置园
第3章 《云林石谱》中的赏石美学思想
    3.1 观赏石审美形态的多样化
        3.1.1 观赏石的自然形态美
        3.1.2 观赏石的文化意蕴美
        3.1.3 观赏石座架与命名的艺术美
    3.2 寓意于物的文人化审美趣味
        3.2.1 长寿永生的生命追求
        3.2.2 崇逸尚雅的高洁风骨
        3.2.3 劲健痩硬的不屈品格
    3.3 《云林石谱》赏石美学思想的后世影响
        3.3.1 赏石理念的广泛沿用
        3.3.2 赏石审美精神的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6)论中国画中太湖石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的方法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太湖石文化的起源与传承
    第一节 太湖石文化的萌芽
    第二节 什么是太湖石
    第三节 太湖石文化的渊源与流传
第二章 传统审美文化语境中的太湖石
    第一节 中国园林中的太湖石
    第二节 中国画中的太湖石
    第三节 中国画中的太湖石的表现形式
第三章 中国画中太湖石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中国文人眼中的太湖石
    第二节 太湖石的文化隐喻性
    第三节 太湖石托物言志的意涵
第四章 我的太湖石创作
    第一节 花鸟与太湖石的结合及特殊技法的创新
结论
参考文献
图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论着、作品)
致谢

(7)北宋诗歌中的石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北宋诗歌中的石意象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北宋诗歌石意象的研究综述
第一章 北宋诗歌中石意象概况
    第一节 石意象的研究范围
    第二节 石意象的分类
    第三节 社会风气与石意象的关系
        一、经济的发展与赏石之风的形成
        二、自上而下的享乐之风
第二章 自然风光类石意象与北宋文人的山水游历
    第一节 纯自然类石意象
        一、石之自然形态美与北宋文人对自然的欣赏
        二、石头自然形态美引发的空间想象美
    第二节 与历史传说相关的石意象
        一、望夫石
        二、玉女捣衣石
        三、试剑石
        四、其他传说奇石
第三章 园林建筑类石意象与北宋文人园林
    第一节 磊石成山意自真
        一、僧院假山
        二、普通庭院假山
    第二节 园林景石可为友
    第三节 建筑石材柱石情
第四章 文玩石与文人石趣
    第一节 文人案头赏玩的对象
        一、用于赏玩奇石
        二、文房用品
    第二节 石制生活用品
        一、茶酒器皿
        二、石枕石席
        三、焚香石鼎
    第三节 画作类石意象
        一、竹石风流
        二、枯木怪石
第五章 北宋诗歌中石意象的文学风尚
    第一节 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一、奇石、假山营造的自然意境
        二、仕与隐的情感碰撞
    第二节 怪、瘦、透、漏等赏石标准与宋诗的审美追求
        一、石状怪奇说不尽
        二、顽质希世彦
        三、形瘦骨自振
    第三节 文人之间的交往唱和与诗歌创作
    第四节 与唐代咏石诗的差异
结语
附录 1:咏石诗分类汇总表
附录 2:北宋咏石诗人及诗歌汇总表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石之姿态”—古彩与版画中太湖石的表现形式(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太湖石在绘画中的表现形式
2 太湖石在版画中的形态表现
3太湖石在古彩瓷中的形态表现—对版画上的延续和发展
4 结语

(9)元杂剧中的园林在叙事中的作用及蕴意(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元杂剧中出现的园林汇总与分类
    第一节 元杂剧中的皇家园林
    第二节 元杂剧中的私家园林
    第三节 元杂剧中的寺观园林
    第四节 元杂剧中的公共园林
第二章 园林在元杂剧叙事中的作用
    第一节 园林为元杂剧塑造典型环境
    第二节 园林对元杂剧情节发展的作用
    第三节 园林对元杂剧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第三章 园林要素在元杂剧中的作用与意蕴举要
    第一节 小小奇石可补天—论元杂剧中太湖石程式化的叙事作用及创新
    第二节 悲欢离合花为媒—论元杂剧中园林内的花在叙事方面的作用及意义
    第三节 双性之柳内涵多—论元杂剧中柳的意象及园林对柳的异类形象的塑造作用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10)以石为绘 ——华清宫传统园林叠石的山水意境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源起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及相关概念界定
        1.3.1 课题研究的内容
        1.3.2 课题研究的方法
        1.3.3 相关概念界定
    1.4 课题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
        1.4.1 中国传统园林叠石的研究现状
        1.4.2 中国山水画画意的研究现状
    1.5 课题研究的创新
    1.6 课题研究的框架
2 理论基础(探源)
    2.1 意在山水叠石在传统造园中的意义和作用
        2.1.1 传统造园的本质
        2.1.2 置石在传统造园中的作用
        2.1.3 小结
    2.2 师法自然传统园林的假山水营造意境类型分析
        2.2.1 传统园林的意境表现构成要素
        2.2.2 意境类型浅析
        2.2.3 传统园林案例分析
        2.2.4 小结
    2.3 异构同源传统造园和中国山水画意境营造比较分析
        2.3.1 传统造园意境营造浅析
        2.3.2 中国山水画意境营造浅析
        2.3.3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过程对传统造园意境营造的影响
        2.3.4 造园景与画中境
        2.3.5 小结
3 传统园林叠石类型
    3.1 按园林环境划分
        3.1.1 特置
        3.1.2 对置
        3.1.3 散置
        3.1.4 群置
        3.1.5 山石器设
    3.2 按建筑配景划分
        3.2.1 山石踏跺和蹲配
        3.2.2 抱角和镶隅
        3.2.3 粉壁理石
        3.2.4 回廊转折处的廊间山石小品
        3.2.5 尺幅窗μ和无心画μ
        3.2.6 云梯
    3.3 按材质风格划分
    3.4 按山水画山石皴法划分
    3.5 小结
4 以石为绘叠石在传统造园中的意境表达手法分析
    4.1 山水布局
        4.1.1 山水概念
        4.1.2 影响山水布局的理论
        4.1.3 传统园林山体布置方法
        4.1.4 传统园林水体布置方法
        4.1.5 小结
    4.2 山水石景
    4.3 建筑画景
    4.4 花鸟画景
    4.5 小结
5 华清宫传统园林山水意境创作中的叠石艺术实践
    5.1 华清宫传统园林的山水意境
    5.2 华清宫芙蓉园叠石的山水意境表现设计
        5.2.1 华清宫历史文化背景
        5.2.2 芙蓉园景区景观品质提升目标
    5.3 骊岫飞泉假山设计
        5.3.1 骊岫飞泉假山设计构思
        5.3.2 骊岫飞泉假山与建筑关系
        5.3.3 骊岫飞泉假山与骊山空间关系
        5.3.4 骊岫飞泉意境分析
    5.4 骊岫飞泉假山处理方式及具体做法
        5.4.1 假山布局及分层处理方式
        5.4.2 假山景观构成
        5.4.3 假山景观视线分析
        5.4.4 骊岫飞泉假山实景μ与意境μ的关系
        5.4.5 石材采购、选石分类、组石方法、施工细部
        5.4.6 骊岫飞泉假山的类型及设计手法总结
    5.5 华清宫芙蓉园景区龙石舫窗景叠水设计
        5.5.1 龙石舫窗景设计构思
        5.5.2 龙石舫窗景与建筑的关系
        5.5.3 龙石舫窗景视线分析
        5.5.4 龙石舫窗景意境分析
        5.5.5 石材采购、选石分类、组石方法、施工细部
        5.5.6 龙石舫窗景设计手法总结
    5.6 华清宫芙蓉园景区芙蓉湖湖岸置石设计
        5.6.1 芙蓉湖湖岸置石设计构思
        5.6.2 芙蓉湖湖岸置石与建筑的关系
        5.6.3 芙蓉湖湖岸置石视线分析
        5.6.4 芙蓉湖湖岸置石意境分析
        5.6.5 石材采购、选石分类、组石方法、施工细部
        5.6.6 芙蓉湖湖岸置石设计手法总结
    5.7 华清宫芙蓉园景区点景置石设计
        5.7.1 点景石区域划分
        5.7.2 点景石设计构思
        5.7.3 点景石意境分析
        5.7.4 石材采购、选石分类、组石方法、施工细部
        5.7.5 点景石设计手法总结
    5.8 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设计实践情况

四、玩石之功的石内与石外(论文参考文献)

  • [1]赏石千字文[J]. 王沛. 中华奇石, 2020(12)
  • [2]我国赏石文化艺术事业加快发展中亟需着力研究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J]. 王沛. 宝藏, 2020(09)
  • [3]试论大理石画的成因机理及作品的艺术审美[J]. 王沛. 中华奇石, 2020(08)
  • [4]评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的美学思想[J]. 王沛. 中华奇石, 2020(05)
  • [5]《云林石谱》与宋代文人赏石趣味[D]. 解明. 西南大学, 2018(01)
  • [6]论中国画中太湖石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D]. 张华. 苏州大学, 2017(04)
  • [7]北宋诗歌中的石意象研究[D]. 张艳. 暨南大学, 2016(02)
  • [8]“石之姿态”—古彩与版画中太湖石的表现形式[J]. 刘乐君,王群. 山东陶瓷, 2016(01)
  • [9]元杂剧中的园林在叙事中的作用及蕴意[D]. 朱文婷. 安庆师范学院, 2015(12)
  • [10]以石为绘 ——华清宫传统园林叠石的山水意境表现研究[D]. 成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石头里面和石头外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