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血清酶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与短期预后的关系

急性脑卒中血清酶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与短期预后的关系

一、脑卒中急性期血清酶改变的临床意义与近期预后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冯士轩[1](2021)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甲状腺相关激素与卒中后抑郁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血清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的变化情况,并探讨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促甲状腺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的变化情况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1.收集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连续入住我科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本研究研究对象。于2d采用患者健康问卷-9项量表初筛,得分>4分的患者,进一步行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17项版本(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DRS-17)量表进行评分,并将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卒中后抑郁组(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组)和卒中后无抑郁组(Non-PSD组),于14d再次用HDRS-17量表复测评分。于2d、14d采集全部患者空腹血清FT3、FT4、TSH指标变化情况。同时采纳我院80名门诊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采血一次。急性脑梗死患者记录其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近期发生负性生活事件次数等;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完善肝、肾功能、血脂等入院常规化验。2.分析第2天PSD组、Non-PSD组、健康对照组FT3、FT4、TSH水平的差异;观察第2d、14d,PSD组、Non-PSD组甲状腺激素差异水平。同时根据HDRS-17量表标准:7-16分为轻度抑郁;17-23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讨论血清FT3变化情况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使用Pearson法分析甲状腺相关激素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结果的相关性。结果:1.第2天三组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患者(PSD和非PSD组)的血清FT3下降(P<0.001),FT4升高(P<0.001),TSH下降(P<0.001)。2.第2天PSD组血清FT3水平低于Non-PSD组(P<0.001),血清FT4水平明显高于Non-PSD组(P<0.001),血清TSH水平明显低于Non-PSD组(P<0.001)。第14天的血清FT3、FT4和TSH水平与第2天相同。第2天与第14天中PSD组与Non-PSD组的血清FT3、FT4和TSH水平均有缓解,除了PSD组的FT4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变量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3.血清FT3下降水平与抑郁障碍程度的关系:卒中后第2天不同抑郁程度的血清FT3水平呈阶梯状,重度抑郁最低为(0.99±0.06)pg·ml-1,中度抑郁为(1.11±0.02)pg·ml-1,轻度抑郁为(1.27±0.09)pg·ml-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卒中后第14天的结果:同第二天类似也呈阶梯状。4.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与血清FT3 TSH和FT4的相关性分析: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与FT3呈负相关性,与FT4呈正相关性,与TSH负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急性脑梗死合并PSD发病率较高。2.急性脑梗死患者甲状腺相关激素发生改变:相较于健康人,FT3水平下降,FT4水平升高,TSH水平下降,合并PSD的患者,其激素改变更明显。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FT3、FT4、TSH的改变与卒中后抑郁存在相关性,观察其指标变化,可为识别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合并PSD提供参考。

李中康[2](2021)在《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TLR4/NF-κB通路的影响及证候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动物实验:观察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损伤大鼠体重、血脂水平、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炎症因子包括:To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p65)、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等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大鼠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和保护脑组织的机制。2.临床研究:探究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证候间脑卒中病因分型(TOAST分型)特点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炎症因子包括:TLR4、NF-κBp65、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的激酶1(TAK1)和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差异,为中医药防治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客观依据及辨证思路,为探究中药作用机理提供数据基础。方法1.动物实验: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调脂通脉解毒方低剂量组(以下简称低剂量组)、调脂通脉解毒方中剂量组(以下简称中剂量组)、调脂通脉解毒方高剂量组(以下简称高剂量组)和西药组,每组12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尾静脉取血检测血脂。高脂饲料喂养6周制备高脂血症模型后,再次取血检测血脂,用线栓法致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建立脑梗死损伤模型,各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调脂通脉解毒方灌胃,西药组与尼莫地平溶液灌胃,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用生理盐水灌胃,记录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及评分。灌胃2周后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并取缺血侧大脑皮层组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和NF-κB p65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Lp-PLA2、TNF-α、hs-CRP、IL-6含量。2.临床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东直门医院及东方医院门诊及住院符合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患者170例及健康体检者10例,根据四诊信息填写临床病例观察表进行证候评分确定中医证候,分析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比较不同中医证候间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脑卒中病因分型及血清TLR4、NF-κBp65、TAK1、IL-6炎症因子水平差异的特点。结果1.动物实验1)大鼠血脂检测显示:经高脂饲料喂养后,各组大鼠血脂水平较喂养前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后较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及西药组TC、TG、LDL-C水平均出现降低(P<0.05),高剂量组HDL-C水平升高(P<0.05),其中高剂量组较其他组TC、TG和LDL-C水平下降幅度更大(P<0.05)。西药组与低剂量组相比,在TC、TG和LDL-C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 HDL-C水平上升高(P<0.05)。2)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调脂通脉解毒方各剂量组及西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升高(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评分升高(P<0.05),而高剂量组和西药组较其他各组升高更显着(P<0.05),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大鼠脑组织TTC染色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中药各剂量组及西药组均出现脑梗死,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与西药组脑梗死体积均减少(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脑梗死体积减少(P<0.05);与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脑梗死体积减少(P<0.05)。高剂量组较西药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4)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低剂量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TLR4水平降低(P<0.05);与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和西药组TLR4 水平降低(P<0.05);高剂量组与西药组TLR4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F-κB p65表达水平比较,与低剂量组相比,中、高剂量组p-NF-κB p65水平降低(P<0.05),西药组与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间比较,高剂量组水平降低最多(P<0.05)。5)Elisa检测结果显示:Lp-PLA2、TNF-α水平比较,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水平较模型组下降(P<0.05),且高剂量组降低最多(P<0.05)。hs-CRP、IL-6水平比较,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及西药组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各剂量组间比较,高剂量组hs-CRP、IL-6水平降低最多(P<0.05),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研究1)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痰瘀互结证最多(34.70%),气虚血瘀证其次(21.76%),其余各证候分布较少,分别为风痰阻络证(17.65%)、肝阳上亢证(14.12%)、痰热腑实证(11.76%)。2)性别、年龄分布特点: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年龄67.1±10.8岁。在各年龄段的分布中,其中65~80岁的患者占到48.2%,65岁以下患者占35.9%。40~65岁患者风痰阻络证居多(31.15%),65~80岁患者以痰瘀互结证最多(53.66%),80~90岁年龄段的患者气虚血瘀证居多(59.26%)。3)不同证候间脑卒中分型特点:TOAST分型在各中医证候间存在差异(P<0.05),其中痰瘀互结证多表现为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而气虚血瘀证多表现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其余各证候间脑卒中分型无明显差异。4)各证候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与正常组相比,各证候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其中痰瘀互结证TLR4、TAK1、NF-κBp65表达量最高(P<0.05),气虚血瘀证其次(P<0.05)。肝阳上亢证和痰热腑实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候间IL-6水平比较,气虚血瘀证表达量最高(P<0.05),痰瘀互结证其次,与风痰阻络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调脂通脉解毒方可以调节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血脂水平,改善神经功能评分,减少脑梗死体积,并能够减少脑组织中的NF-κB p65和TLR4蛋白的表达,降低Lp-PLA2、TNF-α hs-CRP、IL-6等炎症因子的水平,减轻炎症性损伤,改善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示其可能通过调节血脂、抑制TLR4/NF-κB通路对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损伤发挥保护作用。2.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以痰瘀互结证和气虚血瘀证为主,不同证候间脑卒中病因分型存在差异,TLR4、TAK1、NF-κB p65、IL-6等炎症因子在不同中医证候中有不同的水平特点,与中医对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病因病机的认识相符,可作为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分型的客观依据。

金佳欣[3](2021)在《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临床特点及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始发态(≤72小时)痰热证的临床特点及其形成影响因素,研究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防治及辨证临床价值。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三家医院纳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72小时)患者,共计131例,进行横断面研究及队列研究,将纳入对象分为始发态痰热证组与始发态非痰热证组,调查患者的基本信息、发病情况、个人生活史、既往史、中医临床表征等资料,采集始发态NIHSS评分、血常规、生化、甲状腺功能等检查结果,及发病第14天NIHSS评分、血常规。运用Excel及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通过比较两组发病情况、个人生活史、既往史、中医临床表征、实验室检查及NIHSS评分,研究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临床特点;通过比较两组个人生活史、既往史,研究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形成影响因素。结果:1.纳入的131例缺血性中风始发态患者中,痰热证71例,约占54.20%;非痰热证60例,约占45.80%。其中,中脏腑者4例,痰热证3例,非痰热证1例。男性92例,平均发病年龄为60.62±10.26岁,女性39例,平均发病年龄为69.90±9.25岁。2.与缺血性中风始发态非痰热证组相比,始发态痰热证组具有口苦、心烦、咳痰、大便干、舌苔黄的临床表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组WBC水平高于非痰热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组与非痰热证组相比,入组时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病第14天NIHSS评分始发态痰热证组高于非痰热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与吸烟史、以低运动量或静坐不动为主要生活方式、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史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史是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的患者发生始发态痰热证的风险是无动脉粥样硬化病史患者的2.272倍。结论:1.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具有口苦、心烦、咳痰、大便干、舌苔黄的临床表现。在实验室检查方面,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具有WBC水平升高的特点。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发病第14天NIHSS评分高于始发态非痰热证。2.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形成与吸烟史、以低运动量或静坐不动为主要生活方式、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相关。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史是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独立危险因素。

罗云[4](2020)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非传统血脂参数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研究背景与目的: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erebr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CAS)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和复发的重要病因,因此早期识别并积极治疗CAS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血脂异常是CAS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是当前CAS血脂管理的首要干预靶点。然而,有研究显示尽管积极降低血清LDL-C的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进展的风险仍然很高,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进展与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升高独立相关。因此,需要对CAS更加敏感的血脂参数来指导CAS的治疗。既往研究显示与血清LDL-C水平相比,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更相关。然而,非传统血脂参数在CAS的作用尚不太清楚。因此,这部分研究旨在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CAS的关系,并比较非传统血脂参数与血清LDL-C水平对CAS的预测能力,希望找到更敏感的血脂参数指导CAS的治疗。方法:这部分研究是基于2016-2017年度吉林省德惠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的一项横断面研究,采用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对4100例年龄≥40岁的普通居民进行脑血管检查。根据颅内、外动脉累及不同,CAS分为单纯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ex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ECAS)、单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和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联合狭窄(intracranial and ex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ECAS+ICAS)。非传统血脂参数根据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TG、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的水平计算,包括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单纯ECAS和单纯ICAS的关系。结果:这部分研究最终纳入了3624例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其中80(2.2%)例患有单纯ECAS,425(11.7%)例患有单纯ICAS和70(1.9%)例患有ECAS+ICAS。对于单纯ECAS,当非传统血脂参数以连续性变量纳入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OR=1.256,95%CI:1.066-1.480)、TC/HDL-C(OR=1.260,95%CI:1.112-1.427)和TG/HDL-C(OR=1.106,95%CI:1.038-1.179)水平与单纯ECAS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而血清LDL-C/HDL-C水平(OR=1.343,95%CI:0.973-1.852)与单纯ECAS的发生无关。而当非传统血脂参数以三分位数纳入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单纯ECAS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ROC曲线显示血清non-HDL-C(AUC=0.621,95%CI:0.560-0.682)、TC/HDL-C(AUC=0.639,95%CI:0.573-0.704)、TG/HDL-C(AUC=0.622,95%CI:0.564-0.680)和LDL-C/HDL-C(AUC=0.577,95%CI:0.523-0.630)水平对单纯ECAS有预测能力,并且血清non-HDL-C和TC/HDL-C水平对单纯ECAS的预测能力优于血清LDL-C水平(AUC=0.547,95%CI:0.489-0.605)。对于单纯ICAS,非传统血脂参数不管是以连续性变量还是三分位数纳入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单纯ICAS的发生无关。ROC曲线显示血清LDL-C/HDL-C(AUC=0.541,95%CI:0.512-0.570)水平对单纯ICAS有预测能力,而血清non-HDL-C(AUC=0.524,95%CI:0.494-0.555)、TC/HDL-C(AUC=0.526,95%CI:0.496-0.556)和TG/HDL-C(AUC=0.487,95%CI:0.457-0.516)水平对单纯ICAS没有预测能力。然而,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对单纯ICAS的预测能力与血清LDL-C水平(AUC=0.539,95%CI:0.511-0.568)无显着差异。结论: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单纯ECAS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但是与单纯ICAS的发生无关。并且与血清LDL-C水平相比,血清non-HDL-C和TC/HDL-C水平对单纯ECAS的发生有更好的预测能力。第二部分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背景与目的:血脂异常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LDL-C水平是当前缺血性脑卒中预防血脂管理的首要干预靶点。然而,既往研究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尽管积极降低血清LDL-C的水平,仍然还有很高的心血管事件残余风险,而这种残余风险与其他血脂参数有关。因此,需要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更加敏感的血脂参数来指导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与血清LDL-C水平相比,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更相关。然而,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尚存在争议。因此,这部分研究旨在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并比较非传统血脂参数与血清LDL-C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能力,希望找到更敏感的血脂参数指导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方法:这部分研究是一项基于一般人群的横断面研究,以2016-2017年度吉林省德惠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的参与者为研究对象。非传统血脂参数包括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缺血性脑卒中根据参与者提供的医疗文书或影像学资料诊断。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这部分研究总共纳入了4025例研究对象,其中265(6.6%)例罹患了缺血性脑卒中。ROC曲线显示血清non-HDL-C(AUC=0.553,95%CI:0.518-0.588)、TC/HDL-C(AUC=0.571,95%CI:0.537-0.605)和TG/HDL-C(AUC=0.558,95%CI:0.525-0.591)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有预测能力,而血清LDL-C/HDL-C(AUC=0.533,95%CI:0.500-0.566)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没有预测能力,并且血清TC/HDL-C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能力优于血清LDL-C水平(AUC=0.515,95%CI:0.480-0.550)。当非传统血脂参数以三分位数纳入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C/HDL-C和TG/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而血清non-HDL-C和LDL-C/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无关。当非传统血脂参数根据其对缺血性脑卒中预测的最佳截点拆分为二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水平≥4.12(OR=1.393,95%CI:1.059-1.833)、TC/HDL-C水平≥4.14(OR=1.451,95%CI:1.087-1.935)和TG/HDL-C水平≥1.13(OR=1.492,95%CI:1.095-2.035)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独立相关,而血清LDL-C/HDL-C水平≥1.46(OR=1.211,95%CI:0.908-1.615)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无关。结论:血清non-HDL-C、TC/HDL-C和TG/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而血清LDL-C/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无关。并且与血清LDL-C水平相比,血清TC/HDL-C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更好的预测能力。第三部分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背景与目的:尽管许多研究发现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是非传统血脂参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尚不太清楚。了解非传统血脂参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有助于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血脂管理,因此这部分研究旨在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这部分研究连续性纳入2015年4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血脂水平是在入院24小时内、空腹状态下检查的,非传统血脂参数包括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溶栓后出血转化定义为溶栓后24小时头部CT/MRI检查提示脑实质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预后用发病3个月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价,m RS评分≥3分定义为不良预后。采用ROC曲线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这部分研究总共纳入了763例缺血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其中有78(10.2%)例发生了溶栓后出血转化和281(36.8%)例发生了不良预后。对于溶栓后出血转化,ROC曲线显示血清TC/HDL-C(AUC=0.580,95%CI:0.513-0.646)、TG/HDL-C(AUC=0.599,95%CI:0.532-0.666)和LDL-C/HDL-C(AUC=0.581,95%CI:0.517-0.645)水平对溶栓后出血转化有预测能力,而血清non-HDL-C水平(AUC=0.527,95%CI:0.461-0.593)对溶栓后出血转化没有预测能力。当非传统血脂参数根据其对溶栓后出血转化预测的最佳截点拆分为二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C/HDL-C水平<4.05(OR=1.727,95%CI:1.008-2.960)、TG/HDL-C水平<0.82(OR=2.064,95%CI:1.241-3.432)和LDL-C/HDL-C水平<2.67(OR=1.935,95%CI:1.070-3.501)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发生独立相关,而血清non-HDL-C水平<2.99(OR=0.990,95%CI:0.583-1.680)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无关。对于不良预后,ROC曲线显示血清TC/HDL-C(AUC=0.555,95%CI:0.513-0.597)、TG/HDL-C(AUC=0.567,95%CI:0.524-0.609)和LDL-C/HDL-C(AUC=0.553,95%CI:0.511-0.595)水平对不良预后有预测能力,而血清non-HDL-C水平(AUC=0.521,95%CI:0.479-0.564)对不良预后没有预测能力。当非传统血脂参数根据其对不良预后预测的最佳截点拆分为二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水平<2.01(OR=2.340,95%CI:1.150-4.764)、TC/HDL-C水平<3.66(OR=1.423,95%CI:1.025-1.977)、TG/HDL-C水平<1.02(OR=1.539,95%CI:1.102-2.151)和LDL-C/HDL-C水平<2.71(OR=1.608,95%CI:1.133-2.283)与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独立相关。结论:(1)血清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风险呈负相关,而血清non-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无关。(2)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不良预后的风险呈负相关。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5](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研究说明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张咪娟[6](2020)在《血清铁蛋白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关系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分析血清铁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并探索血清铁蛋白与TOAST分型和OCSP分型的关系,研究血清铁蛋白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关系,这将为临床评估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同期同地纳入门诊或住院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脑梗死组患者进行亚组分型。入院时行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个月时随访行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判断患者近期预后。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及血液生化检查。通过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铁蛋白。SPSS25.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脑梗死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年龄、性别、糖尿病病史、心脏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及BMI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高血压病史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脑梗死组与对照组血液生化学检查比较:TC、TG、LDL-C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HB、WBC、UA和血清铁蛋白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UA和血清铁蛋白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4.不同OCSP亚型的脑梗死组患者血清铁蛋白的比较:血清铁蛋白在OCSP不同亚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40,P=0.474);5.不同TOAST亚型的脑梗死组患者血清铁蛋白的比较:血清铁蛋白在TOAST不同亚型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265,P=0.024),其中LAA组患者血清铁蛋白较CE组、其他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OAST亚型间仅在UA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不同NIHSS评分组的血清铁蛋白比较:血清铁蛋白在不同NIHSS评分组别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782,P=0.026);血清铁蛋白与NIHSS评分相呈正相关(r=0.269,P=0.003);7.不同mRS评分组的血清铁蛋白的比较:血清铁蛋白在不同mRS评分组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324,P=0.071);8.ROC曲线分析:UA曲线下面积为63.8%,当UA水平为304μmol/L时,最大约登指数为0.246,此时UA在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性58.2%,特异性为66.4%,表明UA是急性脑梗死一般的诊断指标;血清铁蛋白曲线下面积为78.5%,当血清铁蛋白水平为96.04 ng/mL,最大约登指数为0.426,此时血清铁蛋白在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性76.2%,特异性为66.4%,表明血清铁蛋白是急性脑梗死较好的诊断指标。结论:1.血清铁蛋白、UA与急性脑梗死显着相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血清铁蛋白、UA与LAA脑梗死有关,存在某种机制参与LAA脑梗死的发生及发展;3.血清铁蛋白可作为判断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指标;4.血清铁蛋白对于辅助诊断急性脑梗死具有一定的价值。

张迎春[7](2020)在《缺血性脑卒中及其TOAST分型与血清胆红素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近年来,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致残致死原因,且呈现年轻化趋势,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70%左右。现迫切需要探寻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除传统因素外的其他危险因素,以减少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胆红素通常被认为是血红素的有害代谢废物。然而,目前的认识将其重新定义为一种有效的内源性抗氧化、抗炎和神经保护分子。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胆红素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严重程度、TOAST亚型和性别之间的相关性,希望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创新性的见解和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住院的14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进行TOAST病因分型、NIHSS评分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随机选取同期入院的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74例作为对照组。详细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临床信息、实验室检测指标和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组间胆红素水平的差异,探讨血清胆红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与胆红素水平是否存在关联,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胆红素水平在TOAST分型不同亚型间和不同性别间是否存在差异。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均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斑块组胆红素水平低于无斑块组(P<0.05),不稳定斑块组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显着低于稳定斑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分析示:缺血性脑卒中组糖尿病病史、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病病史及吸烟史等方面高于对照组,血清三种不同形式的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均有显着差异性(P<0.05)。3.以缺血性脑卒中为因变量,上述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糖尿病病史、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病病史、吸烟史和胆红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高血压病病史、吸烟史、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属于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4.与轻度缺血性脑卒中组相比,中重度缺血性脑卒中组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线性相关分析示: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性;5.男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低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组中,血清TBIL、DBIL、IBIL浓度在TOAST分型亚型间未见显着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清胆红素水平之间有相关性,在一定范围内,高胆红素水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保护因素,与斑块稳定性呈正相关;2.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升高存在相关性,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3.低胆红素水平的男性,更应注意预防缺血性脑卒中;4.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可以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其可作为反映氧化应激强弱的预测指标之一;5.胆红素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OAST分型各亚型间分布无显着性差异。

陈玉娟[8](2020)在《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弥散加权成像阳性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临床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阳性结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近期预后判定提供依据。方法连续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临床初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且在首发症状后3小时~24小时内行DWI及MRI检查的27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纪录患者临床特征、相关检查结果、治疗及发病后30天内的临床转归。根据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DW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组DWI阳性组和DWI阴性组,分别比较分析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和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TIA患者DWI阳性组与DWI阴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DWI阳性结果的发生情况,及导致DWI阳性的相关影响因素。数据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两组样本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危险因素的分析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结果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1(1)271例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中,DWI阳性患者99例,占36.5%,DWI阴性患者172例,占63.5%。其中颈内动脉动脉系统患者105例,DWI阳性患者65例,占61.9%,DWI阴性患者40例,占38.1%。椎基底动脉系统患者166例,DWI阳性患者34例,占20.5%,DWI阴性患者132例,占79.5%。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的DWI阳性检出率明显多于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颈内动脉系统中DWI阳性病灶分布情况:基底节区20(30.77%)、额叶19(29.23%)、颞叶8(12.31%)、放射冠8(12.31%)、顶叶5(7.69%)、丘脑5(7.69%)。椎基底动脉系统中DWI阳性病灶分布情况:脑桥10(29.41%)、延髓7(20.59%)、小脑半球7(20.59%)、中脑5(14.71%)、枕叶5(14.71%)。(3)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与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阳性病灶均以小病灶、单发病灶为主,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1)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DWI阳性组与DWI阴性组相比,两组患者高血压病、糖尿病、NLR、Apo-B/Apo-A1值、甘油三酯、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发作频率>3次、失语、运动症状、ABCD3-I评分、14天预后、30天预后、颈总动脉内膜增厚、斑块、狭窄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DWI阳性组与DWI阴性组相比,两组患者高血压病、BMI、同型半胱氨酸、NLR、PLR、Apo-B/Apo-A1值、发作频率、7天预后、14天预后、30天预后、运动症状、脑干症状、构音障碍、颈总动脉内膜增厚、斑块、狭窄程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1)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糖尿病、NLR、Apo-B/ApoA1、血同型半胱氨酸、失语、运动症状是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DWI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2)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高血压病、NLR、Apo-B/Apo-A1、甘油三酯、血同型半胱氨酸、脑干症状、构音障碍是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DWI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DWI阳性结果检出率高,颈内动脉系统患者的DWI阳性检出率高于椎基底动脉系统。2颈内动脉动脉系统DWI阳性病灶多见于基底节区、额叶,椎基底动脉系统DWI阳性病灶多见于脑桥、延髓、小脑半球。阳性病灶均以小病灶、单发病灶为主。3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TIA的患者DWI阳性与高血压病、糖尿病、NLR、Apo-B/Apo-A1、血同型半胱氨酸、失语、运动症状有关。4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患者DWI阳性与高血压病、NLR、Apo-B/Apo-A1、甘油三酯、血同型半胱氨酸、脑干症状、构音障碍有关。图3幅;表11个;参131篇。

左蕾[9](2020)在《环状RNA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生物标记物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等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如何有效防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全球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当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诊断,尚无可靠的血液学生物标志物可用于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预测卒中预后。前期研究表明,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从多方面参与AIS病理进程,且因其所具有的共价连接的闭环结构而在外周血中稳定存在,因此有望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理想生物标志物。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循环中与AIS相关的circRNA作为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应用价值及其对脑卒中预后评估的意义,并进一步挖掘circRNA在卒中病理进程中的调控机制以探讨其作为AIS治疗靶点的潜能。方法:基于circRNA芯片筛选技术寻找在发现队列中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在AIS血浆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s。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PCR)技术在验证队列中对所筛选出的circRNA进行验证。并且通过绝对定量q PCR的方法在重复队列中进一步计算出单位体积血浆中这些circRNA的拷贝数。根据计算出的circRNA的拷贝数,绘制AIS诊断的接受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以分析其作为诊断标记物的意义。另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对circRNA的表达水平与AIS患者的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探讨AIS患者circRNA的表达水平与其预后之间的关系。不仅如此,采用梯度离心方法将血小板、淋巴细胞和粒细胞这三种细胞成分从血液中分离,并检测AIS患者和对照组这三种细胞成分中circRNA的水平以探索circRNA差异表达的根源。随后,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AIS后发生变化的circRNA可能涉及的生物学机制进行预测。基于以上结果,应用q PCR技术进一步检测circCDC14A在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闭塞(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t MCAO)模型小鼠脑梗死周围皮层以及外周血浆中的表达水平;通过原位杂交结合免疫荧光染色探寻circCDC14A在t MCAO小鼠外周血细胞和脑梗死周围皮层的细胞定位。此外,通过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检测t MCAO模型小鼠脑梗死体积;通过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 NSS)评估t MCAO小鼠的神经功能损伤。最后,采用侧脑室脑微注射与慢病毒转染技术干扰circRNA的表达,分析其对行为学、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影响。结果:结合发现队列circRNA芯片筛选以及验证队列q PCR结果发现,circFUNDC1、circPDS5B、circCDC14A在AIS患者血浆中显着增加,且在重复队列中进一步证实了该结果(circFUNDC1:P=0.00014;circPDS5B:P=4.13*10-9;circCDC14A:P=1.86*10-9)。将三条circRNA结合绘制AIS诊断的ROC曲线,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7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以及71.5%。AIS患者中这三条circRNA的表达水平与梗死体积呈正相关(circFUNDC1:P=0.0345,R2=0.02747;circPDS5B:P=0.04,R2=0.02594;circCDC14A:P=0.006,R2=0.04591),而与神经缺损评分无明显相关性。入院时的circRNAs水平对AIS预后的预测意义有限,但在入院7天之内circRNAs水平的变化率对预测卒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circFUNDC1、circPDS5B、circCDC14A和三条circRNA结合起来的AUC分别为0.884、0.953、0.943和0.960)。AIS患者相对于健康对照组circPDS5B水平在淋巴细胞和粒细胞中均增加(分别为P<0.01和P<0.001),而circCDC14A水平仅在粒细胞中增加(P<0.001)。动物水平实验证实,circCDC14A在t MCAO模型小鼠血浆以及脑梗死周围皮层中表达水平显着升高,且原位杂交实验提示circCDC14A主要定位于外周的中性粒细胞以及梗死周围皮层的星形胶质细胞中,尾静脉注射慢病毒干扰circCDC14A的表达可显着降低t MCAO模型小鼠梗死体积(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0.0001),并提高造模后7天内小鼠的生存率(P<0.001)。尾静脉注射circCDC14A干扰慢病毒的t MCAO小鼠在造模后第3天梗死周围皮层中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显着减少(P<0.0001),且形态学分析发现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体积及表面积均显着减小(P<0.0001)。结论:外周循环中circRNA所组成的群体(circFUNDC1、circPDS5B和circCDC14A)不仅具有作为AIS诊断生物标志物的潜能,而且有望应用于评估卒中预后。敲低外周血细胞中circCDC14A的表达可通过调控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减轻缺血性脑损伤,从而成为脑卒中患者的潜在治疗靶点。

刘玲玲[10](2020)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不同证候要素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既往有研究提示中风证候要素可能与预后相关,但因纳入研究的人群不同、研究开展的地点不同等,研究结果存在争论。尚不能明确在岭南地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要素与预后的关系,也不清楚证候要素是否与某些影响预后的关键变量存在联系进而对预后产生影响。基于既往研究,我们提出假说: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要素与预后密切相关,证候要素与影响预后的相关临床和影像学变量也可能存在潜在的联系。本研究将通过前瞻性的观察研究来探讨此问题。方法:本课题为前瞻性的观察性研究,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一科和脑病六科2019年6月-2019年9月连续登记入院的住院病人中,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期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14天)。以《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为标准对纳入观察的患者入院当天的证候要素进行评测,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HISS)来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通过波士顿急性卒中影像评估量表(Boston Acute Stroke Imaging Scale,BASIS)进行卒中程度的判别,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及记录住院时的相关情况。通过电话随访的方法,采集并记录患者发病90天时的预后情况,预后不良的定义为改良Rankin量表(mRS)的得分>2分,建立随访患者信息数据库,采用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证候要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符合研究标准且纳入观察的患者一共有193例,其中有9例患者失访,在184例有效随访资料的患者中,34.78%(n=64)的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预后不良,65.22%(n=120)的患者预后良好。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主要证候要素为痰湿、血瘀、气虚、内火。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非内风组的患者相比,存在内风的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提示内风可能与缺血性中风不良预后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单因素分析结果一致,存在内风的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风险是不存在内风的患者的2.69倍,提示内风(OR=2.69,95%CI:1.15-6.30)为缺血性中风患者预后不良的可能危险因素。分层分析结果提示,在发病48小时及以上的人群中,内风组的患者其90天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要高于非内风组的患者(P>0.05);但在发病小于48小时的人群中,未发现内风与预后不良存在统计学关联(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还提示年龄大(P<0.05),NIHSS评分高(P<0.05),BASIS分型重(P<0.05)均为缺血性中风患者预后不良的可能危险因素。此外,研究还发现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要素与影响预后的关键评价指标存在相关性:内火与更高的NIHSS评分相关、痰湿和更高的NIHSS评分、更重的BASIS分型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支持假说,提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要素与预后存在相关性,其中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内风与90天的不良预后相关,特别是在发病时间较长的人群中,存在内风的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风险可能比不存在内风的患者高。年龄大、发病后的NIHSS评分高、BASIS分型重也都是缺血性中风预后不良的可能危险因素。此外,内火与更高的NIHSS评分相关、痰湿和更高的NIHSS评分、更重的BASIS分型相关。

二、脑卒中急性期血清酶改变的临床意义与近期预后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卒中急性期血清酶改变的临床意义与近期预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甲状腺相关激素与卒中后抑郁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甲状腺相关激素与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TLR4/NF-κB通路的影响及证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
        1 血脂异常与缺血性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现状
        2 血脂异常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3 血脂异常与脑卒中关系密切
        4 缺血性脑卒中的调脂治疗
        5 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6 缺血性脑卒中与炎症反应
        7 TLR4/NF-κB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
        8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防治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1 中医药对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2 中医药对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3 中医药在现代研究中发现的新作用
        4 中医药针对疾病治疗难点发挥的作用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TLR4/NF-κB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动物
        2 药物与试剂
        3 主要仪器
        4 实验器械
        5 动物饲养
        6 实验方法
        7 取材
        8 观察与检测指标
        9 统计方法
    结果
        1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体重的影响
        2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3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4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5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p-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
        6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TLR4蛋白表达的影响
        7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Lp-PLA2、TNF-α水平的影响
        8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hs-CRP、IL-6水平的影响
    讨论
        1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2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3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影响
        4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证候间脑卒中分型及炎症因子水平特点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统计方法
    结果
        1 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
        2 各中医证候患者脑卒中病因分型(TOAST分型)特点
        3 不同中医证候患者炎症因子差异比较
        4 不同中医证候积分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证型与炎症因子的临床研究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3)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临床特点及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中风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1. 中风病名的历史沿革
        2.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3. 中风病的证候标准
        4. 中风病的辨证分型
        5. 中风病与体质学说
        参考文献
    综述二、中风病痰热证的现代研究进展
        1. 中风病痰热证的病因研究进展
        2. 中风病始发态痰热证相关生物学指标研究进展
        3. 中风病证候与影像学特点的研究进展
        4. 中风病痰热证的卒中病因分型研究进展
        5. 中风病痰热证的合并并病
        6. 中风病始发态痰热证对预后的影响
        7. 国内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炎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8. 中风病痰热证的中医治疗的研究
        参考文献
前言
资料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方法
    1. 临床信息
    2. 证候诊断
    3. 辅助检查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统计分析
    2. 证候分析
    3. 两组证候的检验指标的比较
    4.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形成影响因素
讨论
    1. 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证候表现
    2. 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3. 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4. 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与既往疾病的关系
    5. 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相关指标分析
    6. 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与NIHSS评分的关系
    7. 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形成影响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非传统血脂参数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1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概述
    1.2 血脂异常与ASCVD的形成
    1.3 血脂异常的评价参数
    1.4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ASCVD的关系
        1.4.1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冠心病的发生和预后的关系
        1.4.2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1.4.3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1.4.4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1.4.5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关系
    1.5 总结与展望
第2章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2.1 前言
    2.2 对象与方法
        2.2.1 研究设计与对象
        2.2.2 数据收集
        2.2.3 数据的定义
        2.2.4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研究人群的总体特征
        2.3.2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一般资料特点
        2.3.3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单纯ECAS的关系
        2.3.4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单纯ICAS的关系
        2.3.5 非传统血脂参数对单纯ECAS和单纯ICAS的预测能力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3.1 前言
    3.2 对象与方法
        3.2.1 研究设计与对象
        3.2.2 数据收集和定义
        3.2.3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研究人群的总体特征
        3.3.2 缺血性脑卒中的一般资料特点
        3.3.3 非传统血脂参数的三分位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3.3.4 非传统血脂参数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能力
        3.3.5 非传统血脂参数作为二分类变量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4.1 前言
    4.2 对象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4.2.3 数据收集和评价
        4.2.4 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的定义
        4.2.5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研究人群的总体特征
        4.3.2 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
        4.3.3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关系
        4.3.4 不良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4.3.5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不良预后的关系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
第6章 主要创新点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1.1 吸烟
        1.1.1 吸烟现状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1.2 饮酒
        1.2.1 饮酒流行情况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1.3 不健康膳食
        1.3.1 膳食现状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1.3.2.2 高盐(钠)摄入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1.4 身体活动不足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1.5 超重、肥胖
        1.5.1 超重、肥胖现况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1.5.2.1 高血压
        1.5.2.2 冠心病
        1.5.2.3 脑卒中
        1.5.2.4 其他疾病
    1.6 社会心理因素
        1.6.1 抑郁、焦虑现况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1.6.2.1 应激
        1.6.2.2 抑郁
        1.6.2.3 焦虑
        1.6.2.4 A型行为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1.7 血脂异常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1.7.2 血脂异常现况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1.8 糖尿病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1.8.2 糖尿病现况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1.9 高血压
        1.9.1 高血压现况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2.1.1 血压
        2.1.2 静息心率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2.2.1 病史信息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2.3.2 临床合并症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3 危险因素干预
    3.1 行为干预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3.1.4.1 阶段目标
        3.1.4.2 优先原则
        3.1.5 随访管理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3.2 吸烟干预
        3.2.1 戒烟的益处
        3.2.2 戒烟的原则
        3.2.3 戒烟流程
        3.2.4 戒烟的措施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3.2.4.2 医学咨询
        3.2.4.3 5A技能
        3.2.4.4 5R干预技术
        3.2.4.5 戒烟药物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3.3 饮酒干预
        3.3.1 戒酒的益处
        3.3.2 戒酒的原则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3.3.4.2 干预内容
        3.3.5 持续监测
    3.4 膳食干预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3.4.4.1 膳食评估
        3.4.4.2 干预方案
        (1)一般人群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3.4.5随访管理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3.6 体重管理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3.6.4.1 咨询沟通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3.7.4.1 评估
        3.7.4.2 筛查
        3.7.4.3 干预
    3.8 血脂控制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3.9 糖尿病管理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3.9.4.1 筛查对象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3.9.4.3 降糖目标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3.9.4.5 降压治疗
        3.9.4.6 调脂治疗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3.9.4.8 体重管理
        3.9.4.9 血糖管理
    3.10 高血压管理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3.10.4.1 治疗目标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3.10.4.3 风险评估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3.10.4.5 药物治疗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3.10.5.2 老年高血压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3.10.5.8 代谢综合征
4 疾病干预
    4.1 冠心病
        4.1.1 概述
        4.1.2 诊断与分类
        4.1.2.1 诊断
        4.1.2.2 分类
        4.1.3 治疗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4.1.3.2 CCS的治疗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4.1.3.2.2 药物治疗
        4.1.3.2.3 血运重建
        4.1.3.3 共病的治疗
        4.1.3.3.1 心源性疾病
        4.1.3.3.2 心外疾病
        4.1.4 心脏康复
        4.1.4.1 药物处方
        4.1.4.2 患者教育
        4.1.5 随访管理
        4.1.6 预防
    4.2 脑卒中
        4.2.1 概述
        4.2.2 诊断与分类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4.2.2.2 诊断
        4.2.2.3 分类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4.2.4.1 高血压
        4.2.4.2 糖尿病
        4.2.4.3 血脂异常
        4.2.4.4 房颤
        4.2.4.5 心脏疾病
        4.2.5 预防
    4.3 慢性心衰
        4.3.1 概述
        4.3.2 诊断与分类
        4.3.2.1 筛查与识别
        4.3.2.2 诊断
        4.3.2.3 分类
        4.3.3 治疗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4.3.3.4 转诊治疗
        4.3.4 随访管理
        4.3.5 预防
    4.4 房颤
        4.4.1 概述
        4.4.2 诊断与分类
        4.4.2.1 诊断
        4.4.2.2 分类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4.4.3.1 节律控制
        4.4.3.2 心室率控制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4.5 外周动脉疾病
        4.5.1概述
        4.5.2 诊断与分类
        4.5.2.1 危险因素
        4.5.2.2 病因
        4.5.2.3 筛查对象
        4.5.2.4 诊断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4.5.3 治疗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4.5.5 预防
    4.6 动脉粥样硬化
        4.6.1 概述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4.6.2.1 危险因素
        4.6.2.2 临床表现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4.6.3 治疗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4.7.1 概述
        4.7.2 诊断与分类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4.7.2.2 危险因素
        4.7.2.3 病史
        4.7.2.4嗜睡程度评估
        4.7.2.5 辅助检查
        4.7.2.6 简易诊断
        4.7.2.7 分类、分度
        4.7.3 治疗
        4.7.3.1 治疗目标
        4.7.3.2 治疗方案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4.7.4 预防
        4.7.4.1 一级预防
        4.7.4.2 二级预防
        4.7.4.3 三级预防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5 其他关注问题
    5.1 抗栓治疗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5.1.2.1 STEMI
        5.1.2.2 NSTE-ACS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5.1.4.2 出血处理
    5.2 抗血小板治疗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5.3 治疗依从性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5.4 远程管理指导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6 投入产出分析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6)血清铁蛋白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1 血清铁蛋白
        1.1 血清铁蛋白简介
        1.2 血清铁蛋白与免疫反应
        1.3 血清铁蛋白与炎性反应
        1.4 血清铁蛋白与血管生成
    2 血清铁蛋白的升高在脑梗死中的发病机制
    3 血清铁蛋白与急性脑梗死国内外研究
    4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收集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3 分组
2 方法
    2.1 一般资料的收集
    2.2 相关因素评估及计算标准
    2.3 血液生化检查
    2.4 卒中量表的评分
    2.5 数据处理方法
    2.6 质量控制方法
    2.7 伦理学要求
3 结果
    3.1 脑梗死组与对照组
    3.2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3.3 脑梗死组血清铁蛋白与OSCP分型的关系
    3.4 脑梗死组血清铁蛋白与TOAST分型的关系
    3.5 脑梗死组血清铁蛋白与入院时NIHSS评分
    3.6 脑梗死组血清铁蛋白与NIHSS评分相关性
    3.7 脑梗死组血清铁蛋白与3 月后m RS评分关系
    3.8 血清铁蛋白和UA分别诊断急性脑梗死准确性的ROC曲线分析
4 讨论
    4.1 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探讨
    4.2 UA、血清铁蛋白与脑梗死机制的讨论
    4.3 血清铁蛋白与脑梗死两种分型关系的探讨
    4.4 血清铁蛋白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探讨
    4.5 UA、血清铁蛋白诊断急性脑梗死准确性的ROC曲线的探讨
    4.6 铁螯合剂与脑梗死的探讨
结论
展望和不足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血清铁蛋白与脑出血近期预后的相关性:一篇荟萃分析
    介绍
    资料和方法
    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NIHSS评分
    2 mRS量表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缺血性脑卒中及其TOAST分型与血清胆红素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1 胆红素的代谢
    2 胆红素的特性
        2.1 胆红素抗氧化特性
        2.2 胆红素抗炎特性
        2.3 胆红素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特性
        2.4 胆红素抑制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特性
    3 血红素氧化酶的作用
    4 动脉粥样硬化性微环境
    5 中国脑卒中流行病特点
    6 胆红素和缺血性脑卒中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结果
    2.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斑块组与斑块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
    2.2 .斑块组中稳定斑块与不稳定斑块组间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比较
    2.3 .缺血性脑卒中组与对照组基本临床资料对比
    2.4 .缺血性脑卒中组与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
    2.5 .缺血性脑卒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6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轻度组与中重度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
    2.7 .血清胆红素浓度与NIHSS评分的关系
    2.8 .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胆红素水平的性别差异
    2.9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OAST分型各亚型间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
3.讨论
    3.1 .胆红素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3.2 .胆红素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
    3.3 .胆红素与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
    3.4 .胆红素与TOAST分型的相关性
    3.5 .胆红素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
    3.6 .胆红素与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
    3.7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胆红素的性别差异
4.结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弥散加权成像阳性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研究资料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因素
        1.1.3 相关疾病诊断
        1.1.4 资料收集
        1.1.5 治疗方案
        1.1.6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阳性结果分析
        1.2.2 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
        1.2.3 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阳性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1.3 讨论
        1.3.1 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阳性病灶的特点
        1.3.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阳性的临床特点
        1.3.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DWI阳性的影响因素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2.1 高血压病
    2.2 糖尿病
    2.3 房颤
    2.4 血脂异常
    2.5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2.6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2.7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2.8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2.9 D-二聚体和血浆纤维蛋白原
    2.10 颈动脉斑块
    2.11 吸烟
    2.12 ABCD3评分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表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9)环状RNA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生物标记物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表
绪论
文献综述
    第一部分 中性粒细胞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性粒细胞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2 中性粒细胞功能的调节可作为神经炎症的新型治疗靶点
    第二部分 环状RNA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1 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circRNA
        2 circRNA的作用机制
        2.1 circRNA充当miRNA海绵发挥功能
        2.2 单个circRNA通过与蛋白质相互作用而发挥功能
        2.3 circRNA的翻译功能
        2.4 多个circRNA与蛋白质相互发生协同作用
        3 用于检测circRNA功能的方法
        3.1 探寻circRNA-miRNA相互作用的工作流程
        3.2 以蛋白质为核心或以RNA为核心的方法探究circR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3.3 研究circRNAs翻译功能的方法
        4 circRNA研究的进展与挑战
        5 展望
第一章 环状RNA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生物标记物的研究
    前言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实验方法
    1.2 结果
        1.2.1 纳入患者及对照组资料
        1.2.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差异表达的circRNA微阵列分析结果
        1.2.3 验证探索队列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
        1.2.4 在重复队列中绝对定量分析circFUNDC1、circPDS5B和circCDC14A的表达水平
        1.2.5 外周血浆中circFUNDC1、circCDC14A和circPDS5B作为AIS诊断生物标志物的意义
        1.2.6 外周血浆中circFUNDC1、circCDC14A、circPDS5B的表达水平与AIS患者病因学分型的关系
        1.2.7 外周血浆中circFUNDC1、circCDC14A、circPDS5B的表达水平与AI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1.2.8 外周血浆中circFUNDC1、circCDC14A、circPDS5B的表达水平与AIS患者预后的关系
        1.2.9 建立风险模型以预测AIS患者预后
        1.2.10 AIS患者入院7天内circRNA水平的变化对预后评估的意义
        1.2.11 外周血浆中circFUNDC1、circPDS5B和circCDC14A可能的血细胞来源及在各种血细胞中的表达水平
        1.2.12 生物信息学分析circFUNDC1、circPDS5B和circCDC14A可能涉及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1.3 讨论
    1.4 结论
第二章 环状RNA circCDC14A对tMCAO模型小鼠炎症及神经功能损伤的调控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circCDC14A基因信息和人鼠同源性比对
        2.2.2 circCDC14A在tMCAO模型小鼠血浆以及梗死周围皮层的时间表达谱
        2.2.3 circCDC14A在tMCAO小鼠外周血和梗死周围皮层的细胞定位
        2.2.4 tMCAO小鼠梗死周围皮层星形胶质细胞中circCDC14A升高的来源
        2.2.5 慢病毒敲低小鼠皮层中circCDC14A的表达后对tMCAO小鼠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2.6 尾静脉注射慢病毒敲低外周血细胞circCDC14A的表达后对tMCAO小鼠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2.7 敲低外周血细胞中circCDC14A的表达可抑制tMCAO小鼠梗死周围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
    2.3 讨论
    2.4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不同证候要素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西医研究基础
    1.1.1 脑卒中与疾病负担
    1.1.2 影响脑卒中预后的相关因素
1.2 中医研究基础
    1.2.1 中风病因病机
    1.2.2 中风证候要素研究现状
1.3 脑卒中预后研究
    1.3.1 预后研究的意义
    1.3.2 预后相关变量
1.4 评述及展望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方法
    2.1.1 研究设计
    2.1.2 伦理审查
    2.1.3 研究对象
    2.1.4 评价标准
    2.1.5 治疗方案
    2.1.6 结局定义
    2.1.7 数据收集
    2.1.8 质量控制
    2.1.9 样本量计算
    2.1.10 变量赋值
    2.1.11 统计学方法
2.2 研究结果
    2.2.1 病例纳入及随访情况
    2.2.2 基线特征
    2.2.3 不同证候要素患者90天mRS评分分布情况
    2.2.4 不同证候要素与预后的关系
    2.2.5 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2.2.6 分层分析
2.3 讨论
    2.3.1 结果小结
    2.3.2 研究意义及创新性
    2.3.3 缺血性中风患者总体预后情况及证候要素分布情况
    2.3.4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不同证候要素与预后的关系
    2.3.5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不同证候要素与影响预后的关键评价指标的关系
    2.3.6 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四、脑卒中急性期血清酶改变的临床意义与近期预后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甲状腺相关激素与卒中后抑郁相关性研究[D]. 冯士轩.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2]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TLR4/NF-κB通路的影响及证候研究[D]. 李中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临床特点及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D]. 金佳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 罗云. 吉林大学, 2020(03)
  • [5]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6]血清铁蛋白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关系研究[D]. 张咪娟. 西安医学院, 2020(08)
  • [7]缺血性脑卒中及其TOAST分型与血清胆红素的相关性研究[D]. 张迎春. 西安医学院, 2020(08)
  • [8]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弥散加权成像阳性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陈玉娟.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9]环状RNA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生物标记物及其机制研究[D]. 左蕾. 东南大学, 2020
  • [10]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不同证候要素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 刘玲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急性脑卒中血清酶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与短期预后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