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村民自治调查分析

河南省村民自治调查分析

一、河南省村民自治问题的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郝泽升[1](2021)在《民间武术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基于河南省陈家沟村的社会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长期根植于民间社会,其传承与发展得益于民间武术组织的不断完善与提升。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民间武术组织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寻求合理、科学的发展路径变得极为迫切。党十九大报告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向基层下移,充分激发社会组织的价值功能”以及国家体育总局的《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对民间武术组织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本研究以多中心治理以及协同治理为理论基础,以陈家沟民间武术组织参与乡村治理为考察内容,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理念,运用实地调研法、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以及深度访谈法,对陈家沟民间武术组织的发展现状、生成机制、参与治理的主要方式进行深入剖析与阐释,进而为当代民间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结论如下:一、陈家沟太极拳与民间武术组织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早在陈卜之年就有民间武术组织——武术学社的存在。同时陈家沟拳师的数量由上世纪80年代的100多上升到现今的300多名,拳师数量的日益增加促使村中武术组织社团得到空前发展。据实地调查统计,现今组织规模扩展到39家,存在形式主要有“庭院式”太极拳馆、“校园式”太极馆校以及武术类基金会组织三种。同时发现陈氏太极拳一直维持着以“家”为空间载体的传承模式,至此,“庭院式”拳馆早已成为村中武术组织的中坚力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单一的组织形式衍生出馆校、基金会等多种形式。二、陈家沟民间武术组织隶属于内生型民间组织的范畴。它不仅是由传统村落村民自愿组成的一种群体性组织,而且与内生型组织性质颇为相似,都是具备内生性、自发性的特质。基于此,本研究将陈家沟民间武术组织产生的因素归纳如下:(一)陈氏族民对宗族文化的内生需求是组织产生的根本动力;(二)陈氏太极拳师的主动抉择是民间武术组织产生的重要契机;(三)“熟人社会”中的社会资本是民间武术组织形成的中坚力量;(四)陈家沟村干部的强烈认可与大力支持是组织产生的关键推动力。三、本研究根据“自治—法治—德治”三治一体的乡村治理体系,从村委会(政府)、太极拳组织、太极拳个体三个不同对象出发,来阐释民间武术组织积极参与乡村治理的主要方式。并得出:(一)村委会(政府)培育太极乡村之风促进基层自治,即通过加强与组织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来提升乡村太极拳的组织化程度,通过成立“拳师”党员工作室,激发习武者参与乡村事务的积极性;(二)太极拳组织改善民约之风构建乡村礼治秩序,即通过寻根祭祖,强化太极文化圣地的身份认同,通过重规守律,共筑“太极乡村”社会的公序良俗;(三)太极拳个体通过塑造武德之风来强化乡村德治机制,即通过传授太极拳,对弟子门进行德行教导,以拳助力,回馈乡村。四、陈家沟民间武术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对当代民间武术传承与发展的启示有:(一)挖掘符号文化资源,塑造民间习武者的社会形象;(二)树立合作意识,统筹民间武术内外环境的协调发展;(三)合理利用民间资源,加强与乡村治理之间的融合发展;(四)倡导文化自信,提升民间习武者的身份认同感。

高世伟[2](2021)在《清代至民国豫北基层社会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层治,则天下安。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保障。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着独特的政治传统,延续性很强,留下了丰富的治理经验。体味历史文化中蕴含的治理思想,对推进我国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国家与豫北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变的具体体现。国家治理首先注重的是治理体系的构建。治理体系具有普遍性,豫北社会具有特殊性,所以,国家治理在豫北社会的实践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双重特征。国家治理的指导方针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有序。就清代民国时期的国家治理而言,清王朝以少数民族身份入主大统,首先要解决的是国家认同问题。清王朝继承儒家传统,构建起了“家国一体”的政治认同,建立了以《圣谕广训》为指导思想的社会治理体系,并以“礼法体系”规范人们的行为。清王朝还通过军事和赋役制度来加强皇权,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渠道提升治理效能。就豫北地区而言,清王朝还关注民生,治理黄河,引导宗教信仰,治理邪教,以此来巩固以“忠孝”为核心的国家价值观。近代以来,在外力的作用下,国家认同面临挑战,加之西方国家的示范效应,豫北地区开始了向近代国家的艰难转型。国家治理的“滞后性”使清王朝最终走向了灭亡,代之而起的是意识形态混乱的北洋军阀,豫北社会动荡不安。南京国民政府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并未涉及到土地改革等民众最关心的核心问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践密不可分。国家非常重视地方官员的铨选,地方政府治理必需要在国家治理体系框架内,但又要因地制宜处理好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清代豫北县官主要来源于科举制度,民国以后,县官群体中受新式教育及留学归国人员者逐渐增多。豫北县官员负责的事务包括水利工程的修建、仓储与灾荒防治、慈善救助与教民生计。还通过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贯彻国家主导的价值观。县官还负责征收赋税,清初有田赋、丁徭之征,“摊丁入亩”之后,田赋和丁徭合一。豫北县政府存留款主要用于县级各项行政支出。尽管里甲、保甲并不属于正规的官僚体系,但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里甲负责徭役,保甲负责社会治安、教化。豫北官员通过保甲建立了严密的社会治安体系。地方政府不但贯彻国家意志,还承载着来自基层社会的监督反馈。豫北县官不仅教化百姓,而且通过宗族、乡里组织、士绅阶层治理基层社会。神的信仰只是一个载体,这种载体承担着国家意志,豫北汤阴为岳飞故里,崇祀岳飞是为了构建民族团结和民族认同的心理认同,倡导家国一体的忠孝价值观,这种观念在地方官员和地方精英的努力下延伸到基层社会,维护了基层社会的稳定。传教士在豫北的发展经历了由排斥到融合的过程。晚清以来,豫北州县官员的频繁更换预示着原有治理体系的崩溃,豫北地区成为军阀混战的战场。民间社会的地方自治,必须融合国家与地方政府。所以,皇权并不止于州县,而是延伸到州县以下。宗族社会以血缘为纽带,豫北地区人口主要是明清山西移民的结果,宗族组织并不发达。士绅对基层社会的治理包括社会救助、修桥补路等公共事务。乡里组织在基层发挥着完粮纳税、维持治安、清查户口的重要作用。保甲作为地方基层组织,负责乡民的教化、户籍、赋税、力役、缉盗、平讼等事宜。豫北地区河流众多,民间多崇祀水神和金龙四大王信仰,具有典型的实用主义特征。豫北地区民间戏曲、小说等具有娱乐身心,调节情绪,繁荣民族民间艺术,促进商贸,繁荣市场,文化传承,精神依托等作用。晚清以来,豫北社会的自治化倾向越来越强,联庄会、自卫团、会道门林立。民国时期,豫北地区帮派林立,民不聊生,爱国仁人志士深刻揭露旧道德的弊端,马克思主义开始在豫北的传播。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是维持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基层社会治理事关千千万万百姓的切身利益,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和重心。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不仅仅依赖国家层面的设计,民间社会是国家进行审视、改造、批判的对象,清王朝是高度集权的政治社会,帝国权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所以说,清代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主导下的官民合治。豫北地区体现的是传统与现代,封闭与开放的矛盾。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不仅需要精英阶层的思想转变,更需要广大民众的观念转型。

王梦琳[3](2021)在《国家基础权力视角下村两委建设研究 ——以河南省两村整顿软弱涣散组织为例》文中提出农村基层组织在我国的基层治理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连接着党、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地位与形象、党的执政地位和政府的执政能力都与基层组织的表现和行为密切相关。本文基于对村两委整顿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现象的实地调研,探讨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成因。本文在迈克尔·曼基础权力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础权力视角下村两委建设的分析框架。笔者利用基础权力视角下村两委建设的分析框架对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成因进行分析,认为权力是村两委建设的核心;权威是村两委建设的动力;能力是村两委建设的基础。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状况出现的直接原因就是村两委权力、权威与能力三个维度之间的结构性失衡,而深层原因就是“转型期”背景下国家制度的变迁。本文的这一发现,源于笔者对河南省两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状况整顿的观察,伴随着国家村两委的历史变迁以及河南省两村近二十年的历史变迁,基础权力视角下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成因体现为村两委权力的减弱、权威的下降以及能力的滞后。针对具体问题,上级党委政府通过下派整顿工作组、调整村两委成员以及包村干部任务下压等手段进行专项治理。笔者看来,从国家基础权力来审视,基层软弱涣散组织在专项治理后,村两委的权威得到加强,能力得到提升但权力却变化甚微。因此,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状况的反复出现,表明了基础权力在农村社区的“振荡”。论文共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辨析了“乡政村治”与基础权力间的关系并阐述了基础权力视角下村两委建设的分析框架以及基础权力视角下村两委的历史沿革。村两委建设的分析框架分为权力、权威和能力三个维度。第三章介绍了调研地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表现,并以基础权力视角对其成因进行探析。第四章描述了两村对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情况所采取的整顿手段以及基础权力视角下的整顿效果。第五章对基础权力视角下村两委建设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汪宇[4](2021)在《新乡市乡村组织振兴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乡村振兴是解决农村“不平衡,不充分”,城乡融合发展不足的重要抓手。乡村组织振兴作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五大振兴路径之一,是乡村工作的核心,是党领导乡村工作的重要抓手。论文从新时代背景下组织振兴的现实要求入手,阐述战略中对组织振兴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结合实地调研,对乡村组织振兴开展全面的研究。论文在对国内外研究进行总结梳理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研、文献分析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新乡市乡村组织振兴现状从“农村基层党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自治组织、农村民间组织”等四个方面进行介绍,并对影响组织振兴的因素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以此为基础深入剖析四类组织各自存在的问题: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难度大;党员队伍凝聚力不强;集体经济组织政策扶持不够;整体发展规模小,管理结构不明晰;村民自治组织参与性不强,执行不到位;农村民间组织发展不均衡,力量薄弱,空间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要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重视农村民间组织力量等路径推动新乡市乡村组织振兴。

察应坤[5](2020)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山东实力派人物王鸿一联合了一批志趣相同者在北京创办了《村治月刊》,旨在全国推行以河北定县翟城村、山西村政为基本模式的“村本政治”。时人对此知识人群体以“村治派”称之。在王鸿一整合下,村治派不仅在学理上有吕振羽、梁漱溟、茹春浦等理论派人物鼎力加持,也获得了米迪刚、梁仲华、彭禹廷等地方自治力行者的实践响应,遂使村治思潮在全国渐成蓬勃之势。后在梁仲华、梁漱溟、孙则让苦心经营之下,村治派与其他团体相呼应,全国各地乡村建设运动纷纷兴起。以往的研究中,常常把“村治派”作为“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附庸来展开,未曾追溯村治派的起源,也没有考察它的发展历程,对于村治派的理论实践及其对于近代中国乡村社会转型发挥的作用也没有专题的研究。本文将村治派从起源到巅峰再到沉寂的过程作一事实的梳理,以弥补、校正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及成见;同时将村治派置于近代中国乡村社会转型的长时段历史进程中,清理出它的学理主线,并与政党介入、宗教介入的社会改革相对比,以探求儒家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由主义三种思想指导下的乡村社会改革所呈现的不同面貌,进而观察国家力量渗透和基层社会改革张力下的近代中国乡村问题解决之道。村治思潮产生于近代中国农村社会危机的大背景之下。20世纪初叶中国农村的衰败,本质上是中国传统社会受到外来力量的冲击造成的,这也是任何一个“后发外生型”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晚清民国政府为应对国际国内新局面,出台了若干地方自治政策,试图缓解社会危机,由此催生了三个区域的早期村治实验:河北翟城村治、山西村政和曹州府善后局设立。正是这种社会生态,促成了“村治派”的产生及其对中国农村出路的不懈探索。1929年,王鸿一联合米迪刚等人创办《村治月刊》,标志着村治派的正式形成。早在1922年王鸿一和米迪刚在推动实行西北垦殖时相识相知,并在“村落自治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这一认识上达成一致。米迪刚亲身参与并主导的翟城村治为王鸿一“恢复民族自信力”的思想体系提供了样本参考和理论借鉴。1924年,两人在北京创办《中华日报》,呼吁以村落为单位进行乡村改革,并提出了一套以村治实践为基础的建国方案,但在时局动荡之下,影响极为薄弱。1929年3月,在阎锡山、冯玉祥支持下,王鸿一集合米迪刚、吕振羽等一批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号召“实现革命主义、恢复民族精神”,创办了《村治月刊》,并以此为大本营研究村治学理、推行村治实践。众多学校、媒体、社团纷纷响应,一时间研究与推广村治成为全国潮流。民主政治的激进化是村治派主张的歧出。吕振羽由“改良”转向“革命”和彭禹廷由“民主”转向“封闭”是民主政治激进化的两个方向。“民主政治之如何确立”,是《村治月刊社宣言》里的重要内容,作为《村治月刊》的主编和主要理论旗手,吕振羽最初将“民主政治”定位为“三民主义的村治”,主张“非暴力的革命建设”,这与王鸿一“全民政治”和米迪刚“民主传贤”的主张是一致的。随着社会情境和个人际遇的变化,吕振羽开始由“改良”转向“革命”,认为发动农民斗争、革命夺取政权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正确路径。彭禹廷提倡以“缩小的三民主义”在宛西实施地方自治,后在多重重压之下,转向了一种封闭的权威性地方自治,最后以失败告终。与彭禹廷将地方自治缩小在局部的、封闭的、独立的空间范围不同,吕振羽更强调在一种更广阔的社会整体解决方案中来解决农村问题。两者之于村治派的歧出,恰恰是两种相反方向民主政治主张的激进化,由此得出的行动逻辑和实践行为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后果。梁仲华和梁漱溟的倾力合作推动村治事业走向巅峰。在韩复榘的支持下,梁仲华和梁漱溟接续王鸿一开创的“村治”事业,先有河南村治学院、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相继设立,再有邹平、菏泽、济宁等实验县开办,乡村建设运动浪潮持续高涨。梁仲华负责乡建工作的组织与具体的行政事务,梁漱溟从社会与人心问题的逻辑出发,对“研究”“训练”“实验”等各项乡建具体内容进行理论建构和路径设计。村治派的理论主张有了广阔的实践区域,并把社会影响力扩散到了全国政商学各界,国民政府内政部以村治派的社会改革实践为参考,进行了全国县政改革设计和区域实验。在这种政治力量收纳、社会力量欢迎的态势下,乡村建设浪潮在全国兴起。三次全国乡村讨论会的举办标志着乡村运动的大发展和高涨,村治派的政治影响力和社会声望日隆。但在这种蓬勃壮阔的表象下,现实行政力量与社会改革运动的纠葛也在其中暗流涌动并日益激化。在政权对乡村社会的强力渗透和控制下,村治派的社会改革最终归于沉寂。菏泽成为第二实验县后,孙则让主导的以“乡农学校”组织民众自卫训练带动社会改革卓有成效,这一模式很快被韩复榘在全省区域推广以实现对乡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控制。村治派所秉持的乡村改革的独立性全面消解。1932年第二次全国内政会议确立设置县政改革实验区,山东省政府在原来邹平实验县基础上加设菏泽为乡村建设实验县,并由王鸿一的学生兼同乡、时任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副院长的孙则让亲往家乡主持实验工作。孙不负众望,在应对黄河水灾的同时,以“乡农学校”组织民众自卫训练,很快在地方治安、农村经济、乡村教育、地方自治等诸多方面取得显着成效。韩复榘从这一改革模式中看到了社会控制的极佳效果,遂令设立乡村自卫训练试办区,其后在抗战形势下,又根据梁漱溟等制定的三年计划,于全省逐次设立行政专员公署。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施政区域和社会影响力迅速扩大,基层中间组织的设立,有效抑制了土豪劣绅、奉官为匪等恶劣势力在乡村社会的蔓延趋势。但此区域的扩大,更多体现了韩复榘主导的政府控制体系对基层社会的强力渗透。韩复榘被罢免后,新任政府主席沈鸿烈撤销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村治派成员各分西东,从此沉寂。作为村治派改革成效的参照,考察国民党政权控制下以纯行政力量推动或是宗教合作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改革,考察中共农村道路的探索,包括没有获得政权的早期海丰农民运动和获得局部行政权力的陕甘宁边区改革,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近代乡村改革无论是在何种意识形态指导下,乡村改革最初阶段的成效与尊重当地民众伦理情感认同的程度呈正向关联关系;乡村改革中政治权力介入呈现加强态势,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追求目标或是共存,或是后者让位于前者。乡村建设运动激起了巨大的理论波澜。针对村治派的理论与实践,诸多批评纷至沓来。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很多受到王鸿一的启发和影响,特别是“反对欧化俄化,恢复民族精神”这一主张,是对王鸿一“恢复民族自信力”思想的承继和发扬。村治派对于“村治为国家政治根本和社会组织基础”的看法有着高度的认识一致性。当时的着名评论家孙伏园观察认为“乡村建设为时代大势和国家命脉延续所需”,并把乡村建设运动与近代挽救国运衰败的五次大运动作为相互承接的脉络加以叙述。批评的声音主要来自于三个思想流派:东方文化主义派、自由主义西化派、左派经济学家。梁漱溟在与这三大派别的论辩中仍然坚持认为中国问题必须走理性解决之路即乡村建设道路,即坚持文化改造下的乡村建设路径,从正面培养公众意识,健全乡村团体组织,以新道德建设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梁漱溟在这些论辩中所展现出的变革、理性、独立的理论品质,正对应了村治派一贯对于道德原则的坚持和扞卫。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和拯救最终归于沉寂,但他们对农村社会的发现,是近代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的一种有益尝试。村治派在“恢复民族精神,保持固有道德之乡村自治”这个大方向下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在长时间轴和多空间维度上呈现了近代知识人对于民族国家塑造的努力和创造中国本土现代性的冲动。虽然这种努力和冲动未曾成为当时社会发展的主调,但反思这一历史过程,可以更为理性地看到中国乡村社会发展改革的关键性法则。其一,尊重民众伦理情感认同为乡村社会改革的基本原则;其二,渐进实施社会调控,保持社会资源总量对新体制实施的有效支撑;其三,适度区分有效衔接,实现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良性互动,促进国家权力渗入与村落自主性之间的良性平衡。村治派对儒家伦理的坚守,在今天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中仍有其现实意义。如韦伯所言,革命的真正起因在于一种新精神的作用,“村治派”的主张在当时乡村社会边缘化的状态下提出,并抛开各种龃龉与桎梏而付诸实施,这是一种理性审视后逆流而上的奋勇行动。发现农民,认清乡土社会,这是王鸿一、米迪刚、梁漱溟等村治派知识人对近代中国现代转型的最大启蒙。

聂文琼[6](2020)在《当前村庄政治生态研究 ——以河南省S区G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政治生态建设已经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庄政治生态研究有其基础性与必要性。村庄政治生态的优化是我国政治生态建设的基础环节,是基层治理中实现农村“善治”以维护广大村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于村庄政治生态的研究,是通过对政治生态理论中政治生态系统构成要素与系统整体、动态平衡原则的分析,建立起“政治内部因素—政治外部社会环境—政治内因素与外环境的互动”的考察维度,在对个案村的调研中选取各维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研究探索,并按照“现状—问题—原因—对策”的逻辑进行撰写。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明晰了“村庄政治生态”的概念与政治生态理论的内容及原则,并基于此进行了研究维度的划分。第二部分是以河南省S区G村为例,依据上一部分建立的三个研究维度,从村庄政治内部的主要个人和组织等主体要素、乡政村治治理结构中的权力要素、村民自治制度为主的制度要素、村庄政治外部社会经济与文化的环境要素、村庄政治内外要素间的动态互动关系等内容出发,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进一步详细分析G村的政治生态构成要素与现状。第三部分是基于实证调查的结果进行问题分析,指出当前G村政治生态构建中核心政治主体存在思想与行为上的偏差、乡村治理结构中的权力矛盾、村民自治制度存在非生态化运行、经济与文化发展存在阻碍优化村庄政治生态的因素等问题。第四部分是基于G村政治生态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解析,指出问题产生的经济、思想与机制方面存在的原因。最后一部分是针对村庄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与产生问题的原因,基于研究维度提出优化对策,以改善村庄政治内部要素,维持诸要素的动态链接与协调平衡,同时兼顾村庄政治生态影响环境,促进政治内要素与外部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

覃丹丹[7](2020)在《共享发展理念下河南省荥阳市石洞沟村养老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提升,我国的老龄化情势也随之加重。在“少子化”、“高龄化”、“空巢化”形式严重的农村地区成为了我国养老发展问题的核心。2017年,国务院印发实施的《“十三五”国家老龄化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提出了“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养老体系建设基本原则及“实现不分年龄、人人共建共享”的养老体系建设目标。发展共享新型养老是我国大力发展共享经济、优化养老资源配置的具体体现,也是农村地区发展新型养老的必然趋势。据此,本研究以河南省荥阳市石洞沟村为个例,以60岁以上的在住老人及村落闲置空间为两个出发点,利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一个新型共享养老服务模式,并在共享服务模式之上进行“共享”养老空间的设计策略研究。本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针对“共享发展理念”、“农村新型养老模式”两个主体的概念、起源、内涵、发展现状进行解读与比对分析,提出共享发展理念在农村新型养老模式中的可行性及关键落脚点。第二,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村落的基本概况、人居空间环境等方面的物质空间现状进行研究,提出石洞沟村可“共享”资源“大聚集、小分散”的布局特征及“闲置多、使用不均衡”的使用特征结论。第三,以石洞沟村老年人群体为根本出发点,围绕人群自身特征、日常行为活动特征及养老需求三个方面展开深入调查与分析,提出了“老”聚集、“小”分散的分布特征及通过行为活动对自我价值的肯定的需求特征结论。第四,以“共享”理念为出发点,对石洞沟村中的可共享空间资源及服务资源进行界定与整合,形成石洞沟村的共享养老模式;并由模式推导出所需空间及设施的内容及规模;再与村落的可“共享”空间资源相结合,形成了核心共享圈、一般共享圈、共享路径三个板块的养老空间总体规划;进而提出功能布局因地制宜、空间结构弹性共享、景观功能共享性提升三个总体设计策略。最终,在村落总体空间规划及设计策略指导下,针对核心共享圈、一般共享圈、共享路径三类空间及设施进行具体设计,形成一套在共享养老模式下的石洞沟村整体养老空间设计方案。为我国农村新型养老发展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李圆圆[8](2020)在《贾岭镇马店村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之下,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等项目的建设,乡村社会面貌正悄然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乡村社会发展依然面临一些困境,从乡村边缘化、空心化到乡村文化断裂,乡村治理人才逐渐流失,乡村社会治理主体明显萎缩。在这种复杂的治理背景下,全国各地兴起了一种“新乡贤”返乡报效桑梓的现象,“新乡贤”一词逐渐走进学者们的视野,并引发广泛讨论。新乡贤群体对乡村治理的实际参与在实现乡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同时,为乡村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本研究中将传统乡绅视作新乡贤的前身,而新乡贤作为传统乡绅的新诠释,是对乡绅的继承和发展。研究乡绅是研究新乡贤的基础,对乡绅问题的研究为当下新乡贤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历史依据,基于这个前提,本研究首先围绕传统乡绅对乡村治理的参与以及新乡贤对乡村治理的参与两大部分,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对现有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其次,在把握现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与文章研究主题相关的“乡绅”、“新乡贤”以及“乡村治理”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在“多中心治理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以及“精英理论”的指导下,更加准确的把握文章研究内容。再则,新乡贤之所以能够参与到乡村建设中去,主要是基于历史惯性下对乡绅治村的传承、难以割舍的乡土情结、政府顶层设计的保障以及对乡村治理困境的回应。同时,新乡贤对乡村治理的参与,带动了乡村资源回归、引领了道德文明风尚、提升了基层自治能力以及推进了法治文化建设,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研究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法、实地调查法以及历史分析法,相对于学界当下对发展较为成熟的浙江、江苏以及安徽等地区的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研究,本研究以贾岭镇马店村为载体,以其新乡贤乡村治理参与的情况为研究对象,将研究的视角投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太发达、新乡贤发展模式尚不成熟地区,使得研究具有了更加典型的借鉴意义。首先,基于对贾岭镇马店村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对马店村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着的新乡贤群体的断层与“虚假繁荣”、新乡贤治村中村民对新乡贤群体认知存在偏差以及新乡贤群体与村两委的关系定位不恰当、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缺乏动力和监管机制等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在直面马店村新乡贤治村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分析了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新乡贤“回不来、留不住”、新贤及乡贤文化的认知存在偏差以及新乡贤治村规制和支撑制度不健全等。在以上问题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推进新乡贤治村的相对应策略,针对新乡贤群体断层与“虚假繁荣”问题,从“回”和“留”的角度,建立强化国家政策层面的引导、建立新乡贤参与治理的互动平台、主动发现新乡贤,建立新型乡贤组织;针对新乡贤治村中村民对新乡贤群体认知存在偏差以及新乡贤群体角色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建立强化对新乡贤的身份认知和精准其角色定位;就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缺乏动力和监管机制问题,构建结构化的激励和“有进有退”的约束机制。

韩慧珍[9](2020)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意愿研究 ——以河南省S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其中着重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一体”的乡村治理体系。其中自治是主要内容,自治强调村民自治,即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要求村民主动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直接影响村民的参与行为。因此,研究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意愿,找出显着影响其参与意愿的具体因素。探究其影响的方向及程度,以及造成这种影响的具体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有利于实现乡村治理的善治,进而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本文回顾了相关研究,对乡村治理和村民参与的概念进行界定,在多中心治理理论、公民参与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指导下,对河南省S镇的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意愿进行研究。数据的收集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实证分析法,对S镇的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意愿现状进行实证分析。从四个维度对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意愿影响因素展开研究,这四个维度分别是:个体特征因素、参与认知因素、社会关系因素和参与环境因素。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出符合本研究需要的影响村民参与意愿的因素。结合实际情况,找出这些影响因素产生的原因。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可知,影响村民参与意愿的主要原因在于村民的农业收入微薄、人口外流、参与结构失衡、村民的政策理解力匮乏、缺乏参与认知、政府的政策宣传不够、参与渠道不够广泛等参与环境问题。进而本文提出了三点对策及建议,一是增强农村的发展实力、切实保障村民的利益。其中包括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二是加强宣传动员,提升参与认知。其中包括加强政策的宣传、提高村民的参与素质及能力、提高村民的责任主体意识;三是完善参与机制,优化参与环境。即充分发挥基层村委的职能、实现参与的程序化、引导多元参与、拓宽参与渠道;

陈怡璇[10](2020)在《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的规范化探索 ——以宝丰县第九次村委会换届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指出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村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已然成为村民自治中的重要环节,其选举制度的建立是农村基层民主的核心,也是村民自治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规范村委会换届工作不仅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迫切需要,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村民委员会在村民自治过程中至关重要,是实现村民自治的重要基层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的顺利运行是各界学者长期以来的研究热点与方向。本文立足河南省宝丰县14个乡镇的实际情况,通过实地参与调研的方式对宝丰县数十个具有典型特征的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进行全程观察,在推选村民选举委员会、提名候选人、召开村民大会投票等关键环节进行了重点探究。结果发现,在河南省第九届农村村委会换届进行之时,各层级换届工作有序推进,县、镇、村三级部门都对选举工作非常重视,不仅贯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并在选举程序、选人机制以及换届选举工作的创新与优化方面都取得了显着成效。然而,各地之间在遵循全省统一换届基本法的基础上,在村委会换届的程序化、民主化、制度化三个进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影响了换届过程的统一和规范,具体体现在换届时间不科学、村民角色认知模糊、行政实践操作偏离政策设计初衷、换届过程中县民政部和组织部存在分歧等现实难题。因此,本文认为,提高新时代背景下村委会换届选举的规范化水平,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以“自治活力”为主线,激发内源动力;以“法治秩序”为底线,优化选举制度;以“德治精神”为红线,规范村民行为。最终找寻村委会换届选举科学规范的途径,从而为推动村民自治规范化发展提供助力。

二、河南省村民自治问题的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省村民自治问题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民间武术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基于河南省陈家沟村的社会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1.5 民间武术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5.1 概念界定
        1.5.2 理论基础
2 陈家沟武术组织的实践考察
    2.1 陈家沟武术组织的发展现状
        2.1.1 陈家沟村落生活景观
        2.1.2 陈家沟民间武术组织概况
    2.2 陈家沟民间武术组织的存在形式
        2.2.1 居住与习拳为一体的“庭院式”太极拳馆
        2.2.2 教育、太极、文化为一体的“校园式”太极馆校
        2.2.3 武术类的民间基金会组织
    2.3 陈家沟民间武术组织发展的影响要素
        2.3.1 陈家沟民间武术组织发展的内在因素
        2.3.2 陈家沟民间武术组织发展的外在因素
3 陈家沟民间武术组织的生成机制
    3.1 内生型组织的基本内涵
    3.2 陈家沟民间武术组织产生的动因分析
        3.2.1 根本动力:陈氏族民对宗族文化的内生需求
        3.2.2 产生契机:陈氏太极拳师的主动抉择
        3.2.3 支持力量:“熟人社会”中的社会资本
        3.2.4 助推拉动:陈家沟村干部的认可与支持
4 陈家沟武术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主要方式
    4.1 村委会(政府):培育太极乡村之风促进基层自治
        4.1.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升乡村太极拳的组织化程度
        4.1.2 成立“拳师”党员工作室,提高习武者参与乡村事务的积极性
    4.2 太极拳组织:改善民约之风构建礼治秩序
        4.2.1 寻根祭祖,强化太极文化圣地的身份认同
        4.2.2 重规守律,共筑太极乡村社会的公序良俗
    4.3 太极拳个体:塑造武德之风强化德治机制
        4.3.1 传拳授术,德行教导
        4.3.2 以拳助力,精准扶贫
5 陈家沟民间武术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对当代民间武术发展的启示
    5.1 符号隐喻:挖掘符号文化资源,塑造民间武术者的社会形象
    5.2 协同发展:树立合作共赢意识,统筹民间武术内外环境协调发展
    5.3 传承保护:合理利用民间资源,加强与乡村治理的融合发展
    5.4 文化自信:倡导文化自信观念,提升民间习武者的身份认同感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清代至民国豫北基层社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材料
    五、理论方法
    六、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豫北地理与治理关系格局
    第一节 自然地理
    第二节 历史地理
    第三节 经济地理
    第四节 人文地理
    小结
第二章 协同共治—国家治理视域下的豫北社会治理体系构建
    第一节 认同培育—现实需求与文化建造
        一、王朝统治正统性的构建
        二、《圣谕广训》与清代社会治理思想的构建
        三、祭祀与国家认同的构建
        四、祭祀、表彰与伦理道德思想的构建
        五、国家认同的瓦解与重塑
    第二节 礼法并重—礼法与社会秩序体系的构建
        一、“礼法”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
        二、教育教化引导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剿抚兼施—军事功能与治理体系的构建
        一、威慑镇压的治理策略
        二、军事信息渠道的构建
    第四节 保障民生—公共事务治理体系的构建
        一、税收保障体系的完善与构建
        二、黄河的治理与民生
        三、社会救助及民生
    第五节 信仰引导—宗教信仰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
        一、宗教信仰的治理功能
        二、邪教信仰的社会治理
        三、传教士问题治理思想的演变
    小结
第三章 实践落实—县级政府领导下的豫北基层社会治理
    第一节 牢筑根基—县级组织机构的基本构成
        一、县官的铨选及职能
        二、县级机构的组成及职能
    第二节 建设格局—社会公共事务治理
        一、水利治理实践
        二、仓储制度与灾荒防治
        三、慈善救助与教民生计
    第三节 基层组织—社会治安与赋税征收
        一、保甲制度与权力渗透
        二、赋税征收与民间社会
    第四节 崇德重礼—教化体系与治理实践
        一、学校教化机制
        二、社会教化机制
    第五节 敬天为民—官员祭祀与官民关系
        一、地方官员祭祀
        二、调解纠纷维护社会治安
        三、传教士与豫北社会
    小结
第四章 民间自治—豫北民间社会中的自治机制
    第一节 自治主体—基层社会的自治效能
        一、士绅权威与基层社会
        二、宗族制度的功能
        三、会首的社会治理作用
        四、乡村乡约自治
    第二节 以农为本—乡村经济的发展
        一、粮食生产与社会稳定
        二、乡村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文化惯习—民间教化信仰的社会治理功能
        一、社会教化机制
        二、民间信仰活动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国家基础权力视角下村两委建设研究 ——以河南省两村整顿软弱涣散组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
        (一) 研究问题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研究综述与主要概念
        (一) 研究综述
        1 关于基础权力的研究
        2 关于村两委建设的研究
        3 关于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研究
        (二) 主要概念
        1 基础性权力
        2 基层组织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 研究创新
        (二) 研究不足
第二章 基础权力视角下的村两委及历史沿革
    一 “乡政村治”与基础性权力
    二 基础权力视角下村两委建设的分析框架
        (一) 村两委建设的核心:权力
        1 政策任务的执行权
        2 村集体经济的管理权
        3 公共物品的分配权
        4 社区事务的管理权
        (二) 村两委建设的动力:权威
        1 正式制度所赋予的权威
        2 非正式规则所蕴含的权威
        (三) 村两委建设的基础:能力
        1 综合素质能力
        2 组织协调能力
        3 动员参与能力
        4 公共服务能力
    三 基础权力视角下村两委的历史沿革
        (一) 1949---1956年村两委的基础权力
        (二) 1956---1978年村两委的基础权力
        (三) 1978年以后村两委的基础权力
    四 小结: 村两委权力、权威与能力的结构性均衡
第三章 河南省两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一 两村的基本情况
    二 两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表现
        (一) 村两委存在问题
        1 村两委成员老龄化,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2 村两委班子不健全
        3 村两委班子内部不团结
        (二) 党员教育管理宽松软
        1 主题党日活动参会率低
        2 党员管理标准缺失
        (三) 村民事务得不到解决
        1 村民宅基地赔偿款拖欠
        2 新农村社区房屋建设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三 两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成因
        (一) 村两委权力、权威与能力的转变
        1 村两委权力的减弱
        2 村两委权威的下降
        3 村两委能力的滞后
        (二) “转型期”背景下国家制度的变迁
第四章 两村软弱涣散的整顿手段及其效果
    一 两村软弱涣散的整顿手段
        (一) 下派整顿工作组
        1 选派驻村“第一书记”
        2 下派工作队进行帮扶
        (二) 调整村两委班子成员
        1 低职高配:副科级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2 乡贤治村:贤能人士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三) 包村干部任务下压
    二 两村软弱涣散的整顿效果
        (一) 村两委班子的优化
        1 村两委成员的改善
        2 村两委工作效率的提升
        (二) 党组织管理提升
        1 党支部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健全
        2 党员教育管理加强
        (三) 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1 村民诉求回应与解决
        2 村民生活质量提升
        (四) 村两委的思考
    三 基础权力视角下整顿后的两村
        (一) 村两委权威得到加强
        (二) 村两委能力得到提升
        (三) 村两委权力变化甚微
第五章 村两委建设的总结与展望
    一 总结: 基础权力在农村社区的“振荡”
    二 展望: 基础权力视角下的村两委建设
        (一) 权力、权威与能力协同发展
        (二) 专项治理向制度治理转变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提纲
附录B Y村和Z村的访谈记录表
致谢

(4)新乡市乡村组织振兴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乡村振兴
        2.1.2 乡村组织
        2.1.3 组织振兴
    2.2 理论基础
        2.2.1 新时代基层党建理论
        2.2.2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2.2.3 乡村治理理论
        2.2.4 集体产权理论
第三章 新乡市乡村组织的现状
    3.1 新乡市农业农村概况
    3.2 新乡市乡村组织现状
        3.2.1 新乡市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
        3.2.2 新乡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现状
        3.2.3 新乡市村民自治组织现状
        3.2.4 新乡市农村民间组织现状
第四章 新乡市乡村组织的问题分析
    4.1 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问题
        4.1.1 基层党组织联系动员群众难度大
        4.1.2 党员队伍凝聚力不强,结构不合理
        4.1.3 党组织功能不强,党员干部作风有待提升
    4.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面临的问题
        4.2.1 相关支持措施不到位
        4.2.2 规模及影响力较弱
        4.2.3 信息公开不全面
        4.2.4 实践中定位模糊
        4.2.5 管理结构不明确
    4.3 农村村民自治组织面临的问题
        4.3.1 自治执行过程不到位
        4.3.2 村民参与性不强
        4.3.3 干部作用发挥不充分
        4.3.4 村民素质有待提高
    4.4 农村民间组织面临的问题
        4.4.1 发展不均衡
        4.4.2 力量薄弱
        4.4.3 空间不足
        4.4.4 认识误区
第五章 新乡市乡村组织振兴实施路径的探索
    5.1 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5.1.1 发挥村党支部的引领示范作用
        5.1.2 增强村党支部的服务协调作用
        5.1.3 突出村党支部的桥梁枢纽作用
    5.2 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
        5.2.1 保障人才队伍壮大,助推集体经济组织兴旺发达
        5.2.2 扩大集体经济组织受众程度,争取更大政策扶持
        5.2.3 多方位探索,拓宽集体经济组织实现途径
        5.2.4 规范管理,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新模式
    5.3 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
        5.3.1 坚持依法办事,提高村民法治意识
        5.3.2 大力发展村产为自治组织蓄力
        5.3.3 加强对自治组织内力的培养
        5.3.4 创造良好的自治氛围和环境
    5.4 重视农村民间组织的力量
        5.4.1 改进观念,重视民间组织治理作用的发挥
        5.4.2 创设配套制度,为民间组织取得更多支持
        5.4.3 正确引导带动,加强农村民间组织内建设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一、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村治思潮的时代背景及起源
    第一节 20世纪初农村危机与地方自治政策推出
        一、农村衰败无序:近代“中国问题灼点”
        二、晚清民初地方自治规约颁布:一剂良药还是虚幻泡影?
    第二节 村治实验的萌芽
        一、早期翟城村自治
        二、山西村政
        三、曹州府善后局的设立
第二章 村治派的形成
    第一节 米迪刚对翟城村治的主导及其实践理论的总结
        一、翟城新政:旧文化网络和新法团主义的较量
        二、村为起点“民主传贤”:中国社会修缮良法
        三、“井”字结构新村布局:社会公共空间营造
    第二节 王鸿一的“恢复民族自信力”思想主张与实践
        一、“民族自信力”:民族自救运动的发动机
        二、儒家伦理:揭橥民族文化重心
        三、“村本政治”:中国民族出路
    第三节 王鸿一与米迪刚的合作及村治派大本营的设立
        一、实行西北垦殖: 纾困内地边疆农村民生
        二、创办《中华日报》:呼吁乡村改革共和建国
        三、出版《村治月刊》:研究学理推行村政
第三章 村治派的歧出:民主政治的激进化
    第一节 由“改良”到“革命”: 吕振羽村治思想转向
        一、三民主义的村治:非暴力的革命建设
        二、村治理想的破灭:转向国家视角
        三、革命夺取政权:发动农民斗争
    第二节 从“民主”到“封闭”:彭禹廷领导下的宛西自治
        一、自卫、自治、自富:民众自治共同体的内聚
        二、不顾官厅、不顾法律、不顾手续:地方自治的封闭
        三、“再造权威性自治”:局部地方专制的失败
第四章 走向巅峰:乡村建设浪潮的兴起与高涨
    第一节 梁仲华主持下的村治派大集结
        一、“思想阐发”与“人才储育”: 河南村治学院
        二、“研究”“训练”“实验”: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三、组织与行政:梁仲华乡建工作的事功
    第二节 梁漱溟领导下的“乡村建设运动
        一、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梁漱溟思想的逻辑出发点
        二、乡村开出新组织:邹平实验县的改革设计
        三、“政”“教”“富”“卫”合一:邹平实验实施及七大成效
        四、玄学的理论与妥协的实践:理想与现实的纠葛
    第三节 全国乡村运动大联合
        一、成立联合组织为各地乡村工作人员一致诉求
        二、三次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的举行
        三、有限度的联合与有限度的影响
第五章 政治权力强力渗透下村治派的沉寂
    第一节 村治派主导社会改革独立性的消解
        一、民众自卫训练:菏泽实验模式社会改革的有效性
        二、从社会改革到社会控制:韩复榘设立山东乡村自卫训练试办区
        三、全域推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全省逐次分区设置
    第二节 国民党政权下的乡村社会改革实验
        一、纯以行政力量促进农村建设:江宁和兰溪实验
        二、基督教和国民党行政的乡村建设合作:黎川实验
    第三节 中共农村道路的探索
        一、适应性动员:前期海丰农民运动政治策略
        二、“三三制”:陕甘宁边区改革资源总量控制框架
第六章 批评与回应:围绕村治派理论的争议
    第一节 批评箭靶:村治为解决中国问题唯一办法
        一、一脉相承之认识:村治为国家政治根本
        二、进入主流视野:乡村建设是时代大势所需
    第二节 东西之间:梁漱溟与其他派别的论战
        一、融合东西方还是中国文化坚守:与东方文化派的辩论
        二、农业工业孰先孰后:与自由主义西化派的交锋
        三、阶级的融合还是斗争:与左派经济学家的论争
结语
    一、民众伦理情感认同:乡村社会改革的基本原则
    二、渐进实施社会调控:保持社会资源对新体制实施的有效支撑
    三、适度区分有效衔接: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良性互动
    四、儒家伦理固本开新:村治派中国乡村现代性出路的理论建构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当前村庄政治生态研究 ——以河南省S区G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与述评
        1.政治生态的相关学术研究
        2.农村政治生态研究
        3.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可能的创新点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政治生态
        2.村庄政治生态
    (二)政治生态理论
        1.界说:用生态学研究政治现象
        2.基础:生态系统与政治系统两个概念
        3.原则:坚持系统整体与动态平衡
    (三)村庄政治生态考察维度的理论构建
        1.村庄政治生态的政治内部要素:政治主体、治理结构与政治制度
        2.村庄政治生态的政治外部社会环境:经济基础与文化氛围
        3.政治内要素与外环境间的互动:村庄政治生态的系统性表现
二、G村政治生态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1.样本村的选取
        2.调查与访谈对象的选取
        3.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二)G村“国家级文明村”的发展历程
        1.20世纪80年代:村民委员会成立期
        2.20世纪90年代:新村规划建设期
        3.21世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期
    (三)G村政治生态的现状
        1.G村政治生态的政治内部要素考察
        2.G村政治外部社会环境的考察
        3.G村政治内要素与政治外部社会环境的互动现状
三、村庄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基于调查结果的考量
    (一)政治内部要素:主体、结构与制度的非生态化
        1.主体:村庄政治主体行为与其间政治关系的偏差
        2.结构:乡镇政府行政权与村庄自治权存在冲突
        3.制度:村民自治制度出现非生态化运行
    (二)政治外部社会环境:存在经济牵绊与不良文化
        1.村庄经济来源少、不稳定且经济发展规划少落实
        2.存在攀比、攀关系与迷信等不良传统文化
    (三)政治内要素与外环境间:环境正向支持不足与塑造力输出不力
        1.经济支持不足:经济发展滞缓诱发政治主体的个人思想意识问题
        2.不良文化侵染:“重人情”文化对村庄党群干群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3.政治文化引导缺乏:政治文化塑造力输出中的主体行动形式化
四、村庄政治生态问题的产生原因
    (一)经济因素:良好政治生态形成的动力支持缺失
        1.村庄经济发展缓慢使政治生态构建缺乏内生动力
        2.经济发展差距增大了建设良好社会环境的阻力
        3.经济发展观念缺乏创新使村庄在政治生态塑造中难得外部助力
    (二)思想因素:个体自利性困境与政治文化建设碎片化
        1.自利性影响村庄政治主体的行为选择
        2.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在营造社会环境过程中缺乏系统落实
        3.村民自治缺少获得农民认同的累积性制度资源
    (三)机制因素:权力运行机制不畅与激励机制匮乏
        1.乡镇政府、基层党组织与村庄自治组织间决策与协调机制不完善
        2.大学生村官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权力运行机制失灵
        3.村庄治理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五、优化村庄政治生态的对策建议
    (一)重视并推动村庄政治内部要素的改善
        1.主体:归正村庄政治生态建设主体的角色定位与行为
        2.结构: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治理结构的现代转型
        3.制度:循序渐进促进乡村自治“四个民主”的平衡发展
    (二)兼顾村庄政治外部社会环境的塑造
        1.坚持乡村依法治理是优化村庄政治生态的根本
        2.促进经济发展是形成良好村庄政治生态的动力
        3.培育并弘扬优秀文化净化村庄政治生态环境
    (三)促进村庄政治生态系统中各要素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1.坚持平等民主治村保持密切协调的党群干群关系
        2.嵌入多方联动力量推动村庄经济、文化的发展
        3.完善监督与考核机制及时掌握村庄政治生态的动态反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7)共享发展理念下河南省荥阳市石洞沟村养老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范围界定
        (一)养老空间
        (二)老年人
        (三)石洞沟村村域范围
    四、研究内容
        (一)理论研究阶段
        (二)现状分析阶段
        (三)策略构建阶段
        (四)设计应用阶段
    五、主要研究方法
        (一)基础数据分析
        (二)文献档案研究
        (三)重点人物访谈和问卷调查
    六、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问题
    七、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现状综述
        (二)国内现状综述
    八、研究基地选址依据
    本章小结
第一章 相关理论研究
    1.1 “共享发展理念”的解读
        1.1.1 “共享”的起源与发展
        1.1.2 “共享”内涵解读
        1.1.3 “共享”发展类型
        1.1.4 “共享”发展优势
    1.2 农村新型养老模式的理论研究
        1.2.1 内涵解读
        1.2.2 相关理论
        1.2.3 现有形式
        1.2.4 发展困境
    1.3 “共享发展理念”在农村新型养老模式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1.3.1 “共享发展理念”与农村新型养老模式共性分析
        1.3.2 “共享发展理念”在农村新型养老模式的发展优势
        1.3.3 共享发展理念下农村新型养老模式构建的关键落脚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石洞沟村可“共享”资源分析
    2.1 石洞沟村基本概况
        2.1.1 区位背景
        2.1.2 自然环境现状分析
        2.1.3 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4 历史文化资源现状分析
        2.1.5 人居环境风貌现状分析
        2.1.6 村域交通空间现状分析
        2.1.7 村落人群及其行为活动分析
    2.2 石洞沟村可“共享”空间现状分析
        2.2.1 可“共享”总体空间资源现状分析
        2.2.2 可“共享”公共设施资源现状分析
        2.2.3 可“共享”自发性聚集空间资源现状分析
        2.2.4 可“共享”建筑空间资源现状分析
    2.3 可“共享”资源现状特征分析
        2.3.1 “共享”资源分布特征分析
        2.3.2 “共享”资源使用特征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石洞沟村老年人养老现状分析
    3.1 人口及老龄化发展背景
    3.2 上位养老规划政策分析
    3.3 老年人自身现状分析
        3.3.1 老年人养老现状分析
        3.3.2 老年人居住分布分析
        3.3.3 老年人人群结构分析
        3.3.4 老年人自理及劳动能力现状分析
        3.3.5 老年人文化技能分析
    3.4 老年人行为活动分析
        3.4.1 行为活动类别分析
        3.4.2 空间活动参与度分析
        3.4.3 行为活动时续分析
        3.4.4 行为活动辐射半径分析
        3.4.5 行为活动路径分析
    3.5 老年人养老现状满意度分析
        3.5.1 经济收入现状及满意度分析
        3.5.2 生理健康现状及满意度分析
        3.5.3 心理健康现状及满意度分析
        3.5.4 日间照料现状及满意度分析
        3.5.5 活动设施现状及满意度分析
    3.6 老年人养老需求分析
    3.7 老年人养老现状特征分析
        3.7.1 人群分布特征
        3.7.2 人群需求特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养老空间设计策略
    4.1 “共享”养老空间总体定位
        4.1.1 总体定位
        4.1.2 解决目标
        4.1.3 形成流程
        4.1.4 规划原则
    4.2 “共享”资源梳理与整合
        4.2.1 “共享”资源的范围界定
        4.2.2 石洞沟村“共享”空间资源整合
        4.2.3 石洞沟村“共享”服务资源整合
    4.3 “共享”养老模式设计
        4.3.1 “共享”运作构架
        4.3.2 “共享”模块对接
        4.3.3 “共享”模式运作
    4.4 “共享”养老空间总体规划
        4.4.1 “共享”空间功能推导
        4.4.2 “共享”空间规模推算
        4.4.3 “共享”行为路径构架
        4.4.4 “共享”空间规划布局
        4.4.5 “共享”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4.5 “共享”养老空间设计策略
        4.5.1 功能布局因地制宜
        4.5.2 空间结构弹性共享
        4.5.3 景观功能共享性提升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养老空间设计实践
    5.1 核心共享圈
        5.1.1 地块现状分析
        5.1.2 “共享”设计分析
        5.1.3 “共享”详细设计
    5.2 一般共享圈
        5.2.1 地块现状分析
        5.2.2 “共享”设计分析
        5.2.3 “共享”详细设计
        5.2.4 设计成果展示
    5.3 “共享”路径空间
        5.3.1 核心共享路径空间
        5.3.2 一般共享路径空间
    5.4 “共享”空间总体设计
        5.4.1 村落“共享”养老空间设计理念
        5.4.2 村落“共享”养老空间总体展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研究及设计总结
        6.1.2 研究创新点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点
        6.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获奖及社会评价

(8)贾岭镇马店村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有关新乡贤及新乡贤文化内涵的研究
        1.3.2 对体制“内外”新乡贤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研究
        1.3.3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可能性及优势研究
        1.3.4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3.5 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乡绅
        2.1.2 新乡贤
        2.1.3 乡村治理
    2.2 理论基础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
        2.2.2 社会资本理论
        2.2.3 精英理论
第三章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3.1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可行性
        3.1.1 历史惯性——乡绅治村的传承
        3.1.2 乡土情结——难以割舍的乡愁
        3.1.3 现实需求——乡村治理的困境
        3.1.4 政策引导——顶层设计的支撑
    3.2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重要性
        3.2.1 资源保障——促进乡村资源回归
        3.2.2 精神引领——弘扬道德文明风尚
        3.2.3 治理加持——提升基层自治能力
        3.2.4 宣传法律——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第四章 贾岭镇马店村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调查
    4.1 贾岭镇马店村及其新乡贤基本情况
        4.1.1 贾岭镇马店村基本情况
        4.1.2 马店村新乡贤基本情况
    4.2 实地调查结果分析
        4.2.1 调查方案设计
        4.2.2 调查过程
        4.2.3 调查结果
第五章 贾岭镇马店村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5.1 马店村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5.1.1 新乡贤群体的断层与“虚假繁荣”
        5.1.2 新乡贤治村的角色定位不准确
        5.1.3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后续动力不足
        5.1.4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监管机制不完善
    5.2 马店村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中问题存在的原因
        5.2.1 新乡贤“回不来、留不住”
        5.2.2 对新乡贤及乡贤文化的认知存在偏差
        5.2.3 新乡贤治村的支撑制度不健全
        5.2.4 新乡贤对乡村治理的参与缺乏规制
第六章 推进新乡贤有效参与乡村治理的对策
    6.1 加强新乡贤组织培育,构建其作用发挥平台
        6.1.1 强化国家政策层面的引导
        6.1.2 建立新乡贤参与治理的互动平台
        6.1.3 主动发现新乡贤,发展新型乡贤组织
    6.2 强化其身份认知,精准其身份定位
        6.2.1 丰富新乡贤群体的功能作用发挥
        6.2.2 合理界定新乡贤的范围
        6.2.3 精准新乡贤在乡村治理的角色定位
    6.3 完善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6.3.1 构建结构化的激励机制
        6.3.2 构建“有进有退”的约束机制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9)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意愿研究 ——以河南省S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问卷调查法
        1.5.2 文献研究法
        1.5.3 实证分析法
    1.6 技术路线
    1.7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7.1 可能的创新点
        1.7.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辨析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乡村治理
        2.1.2 村民参与
        2.1.3 参与意愿
    2.2 理论基础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
        2.2.2 公民参与理论
        2.2.3 计划行为理论
第3章 河南省S镇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意愿分析
    3.1 样本地基本情况
        3.1.1 S镇的基本情况
        3.1.2 问卷设计及说明
        3.1.3 问卷调研情况
    3.2 S镇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意愿现状
        3.2.1 村民的参与方式及内容
        3.2.2 村民的参与意愿
第4章 河南省S镇村民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4.2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4.2.1 模型的选择
        4.2.2 研究假设
        4.2.3 变量选取
    4.3 逐步回归结果及分析
    4.4 主要结论
        4.4.1 个体特征因素影响
        4.4.2 参与认知因素影响
        4.4.3 社会关系因素影响
        4.4.4 参与环境因素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增强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意愿路径
    5.1 增强农村发展实力,切实保障村民利益
        5.1.1 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为村民参与提供物质基础
        5.1.2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民公共利益
        5.1.3 以人才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留住人力资本
    5.2 加强宣传动员,提升参与认知
        5.2.1 广泛深入开展政策宣传,增强政策了解度
        5.2.2 提高村民的参与素质,增强参与能力
        5.2.3 提高村民的责任主体意识,明确参与的权利与义务
    5.3 完善参与机制,优化参与环境
        5.3.1 基层组织理顺权责关系,充分发挥村委会职能
        5.3.2 村务管理程序化,加强参与制度保障
        5.3.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引入多元主体参与
        5.3.4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拓宽参与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村民参与意愿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的规范化探索 ——以宝丰县第九次村委会换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
        1、理论工具
        2、研究方法
    (五)重点、难点、创新点
二、村委会换届选举相关概念及过程概述
    (一)相关概念
        1、自治和基层群众自治
        2、选举和村民委员会选举
        3、“三治融合”理念
    (二)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规范化的内涵
    (三)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概述
        1、前期准备阶段
        2、宣传动员阶段
        3、研究部署阶段
        4、确定人选阶段
        5、投票选举阶段
        6、后续交接阶段
三、宝丰县第九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基本情况
    (一)宝丰县第九次村委会换届结果基本概述
    (二)宝丰县村委会换届过程规范化的发展
        1、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高比例“一肩挑”
        2、全方位做好宣传工作,村民民主意识提高
        3、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换届环境风清气正
        4、换届过程全程纪录,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
        5、科学设立选举会场,规范换届投票程序
四、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的失范问题——以宝丰县为例
    (一)村委会选举过程程序化的问题
        1、实际选举天数不足以进行完整的选举程序
        2、换届选举时间正逢农忙时节
    (二)村委会选举过程民主化的问题
        1、村民对自身角色认知模糊
        2、村委会干部先“内定”后民选
    (三)村委会选举过程制度化的问题
        1、村民上访谋生与不敢上访两种情况并存
        2、行政实践操作偏离制度设计初衷
        3、县民政部和组织部在选举中存在分歧
五、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的失范原因探析
    (一)基层状况了解不全面,阻碍程序化进程
    (二)村民参与意识薄弱,放缓民主化进程
    (三)相关制度运行低效,影响制度化进程
六、推进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规范化的思考和对策
    (一)以“自治活力”为主线,激发内源动力
        1、改良选举规则,保障村民积极参与
        2、确立户代表制,减少投票盲目跟风
    (二)以“法治秩序”为底线,优化选举制度
        1、摒弃统一规则,鼓励选举办法多样化
        2、吸纳体制外精英,打破农村政治利益集团
        3、创新“技术手段”,合法实现组织意图
        4、加快“制度调试”,优化制度环境
    (三)以“德治精神”为红线,规范村民行为
        1、着力提高村民综合素质
        2、开展道德评选表彰活动
        3、充分利用“一约四会”
    (四)以“三治融合”为抓手,推进规范化选举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河南省村民自治问题的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民间武术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基于河南省陈家沟村的社会考察[D]. 郝泽升.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2]清代至民国豫北基层社会治理研究[D]. 高世伟. 河北大学, 2021(09)
  • [3]国家基础权力视角下村两委建设研究 ——以河南省两村整顿软弱涣散组织为例[D]. 王梦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新乡市乡村组织振兴实现路径研究[D]. 汪宇.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5]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D]. 察应坤. 山东大学, 2020(08)
  • [6]当前村庄政治生态研究 ——以河南省S区G村为例[D]. 聂文琼.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
  • [7]共享发展理念下河南省荥阳市石洞沟村养老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覃丹丹. 郑州轻工业大学, 2020(07)
  • [8]贾岭镇马店村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研究[D]. 李圆圆. 天津商业大学, 2020(12)
  • [9]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意愿研究 ——以河南省S镇为例[D]. 韩慧珍. 新疆大学, 2020(07)
  • [10]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的规范化探索 ——以宝丰县第九次村委会换届为例[D]. 陈怡璇. 郑州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河南省村民自治调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