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优669水稻最佳施肥方案

汕优669水稻最佳施肥方案

一、汕优669水稻最佳施肥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陈红兵[1](2020)在《钙多肽对水稻(Oryza sativa L.)吸收Cd2+的阻控效应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镉大米”的连续出现标志水稻土性质的特殊性和污染的严重性,同时也表明镉污染水稻土治理技术的复杂性和难度性,目前的相关治理技术均取得一定成效,如化学原位钝化、有机肥氧化还原、钙离子竞争性抑制等技术,但均存在一个技术缺陷---重金属隔离子仍然存在土壤中,随时将再产生“镉大米”,因此,上述技术只能算是一种应急技术;针对此情况,相关专家提出秸秆修复技术,但如何实施尚未定论,基于此现状,本研究将含蛋白高、可作优质有机肥的植物饼粕与具有钙离子的生石灰组合,在高温下强制解析为全水溶性的、具有高活性钙离子的蛋白多肽--钙多肽,结合前期研究,以期钙多肽具有有机肥特性(蛋白氮)、化学钝化剂的特性(游离巯基、羧基基团)、竞争性抑制特性(有效态钙离子),并通过水培阻控、种植肥效、土壤钝化、吸收阻控等内容的研究及其细胞学、转录组学、土壤化学机理分析,探索钝化与竞争性抑制联合阻控→高密度水稻种植→安全种子→含镉秸秆去除修复模式,达到安全种植与去除修复同步化,为镉污染水稻土治理形成新的技术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水培阻控研究,分析了不同浓度镉处理及钙多肽调控镉处理下水稻幼苗生长的生理变化和根系对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镉胁迫抑制了水稻幼苗的株高和根生长,不同浓度镉胁迫下施加一定量的钙多肽,可以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隔胁迫的浓度大于2 mg/L时,水稻幼苗中叶绿素总含量显着降低,而施加钙多肽可以提高叶片中叶绿素总含量,对于不同浓度镉胁迫之间,施加钙多肽对提高叶片的叶绿素总含量差异不明显。根系对镉的累积量随镉胁迫浓度变化而变化。同时也随着培养的时间延长而增加。钙多肽可以减少根系对镉的累积量,低浓度镉胁迫(0.5 mg/L)下,钙多肽显着抑制根系对镉的吸收,镉胁迫浓度高于5 mg/L,钙多肽抑制根系对镉吸收的效果不明显。进一步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FTIR技术分析了镉胁迫及钙多肽调控镉处理水稻幼苗生长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FTIR分析表明水稻幼苗根细胞壁组分如纤维素、果胶以及多糖的特征吸收峰受到镉胁迫的显着影响,钙多肽能调控镉胁迫下根细胞壁组分的特征吸收峰变化。结合免疫荧光标记技术进一步分析,JIM5识别的去酯化果胶受镉胁迫和钙多肽调控的影响较小,而JIM7识别的酯化果胶参与镉胁迫以及钙多肽对镉胁迫的调控。2、通过高通量的转录组数据分析分析表明,镉胁迫对细胞组分和细胞代谢中酶的催化活性影响较大,且对植物代谢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跟镉抑制水稻幼苗细胞的信号转导有关。不同浓度的镉胁迫对水稻幼苗根系中转录差异基因影响较大,随着镉胁迫的浓度增高,影响水稻根细胞转录差异的强度增加。钙多肽能缓解水稻根细胞中镉胁迫带来的代谢抑制作用,有助于恢复镉胁迫下水稻根细胞能量代谢和生物合成过程。通过对差异基因组的GO富集和KEGG分析,证实了钙多肽通过影响细胞壁合成相关的基因,通过调控细胞壁蛋白糖基化对镉胁迫的调节。此外,还发现了与过氧化物酶相关基因,揭示了钙多肽对镉胁迫的调控与水稻根细胞吸收锰离子的关联。3、种植肥效研究,从氮肥角度上讲,钙多肽的有效成分主要是所含蛋白氮,因此,以尿素酰胺氮为对照,研究钙多肽对水稻的生长效应,以及水稻吸收钙离子、氮磷钾成分变化,探索钙多肽作为肥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以常规大田施氮量(180 kg/hm2)为标准施肥时,钙多肽组与尿素组的水稻植株高度几乎相似,40天内分别是30.65 cm、30.73 cm,80天的株高分别是39.87 cm、40.67 cm,但两组合的水稻植株含氮量却不同,钙多肽组与尿素组植株40天的含氮量分别是3.75 mg/g、5.66 mg/g,80天的含氮量分别是10.16 mg/g、12.54 mg/g,表明钙多肽所种植水稻植株的含氮量明显低于尿素组,可能是尿素分解转化为铵离子的速度较快所导致;通过测定磷、钾含量表明,钙多肽组与尿素组40天的磷含量分别是0.71 mg/g、0.64 mg/g,80天的磷含量分别是1.24 mg/g、0.86mg/g;40天的钾含量分别是9.24 mg/g、8.58 mg/g,而80天的钾分别是28.96 mg/g、21.33 mg/g,此结果与植株氮含量趋势相反,也表明蛋白氮与尿素酰胺氮具有不同功能与特性;通过测定钙离子吸收结果表明,钙多肽与尿素40天内的钙离子吸收量较为相似,分别为2.48 mg/g、2.26 mg/g,表明植株苗期生长无需吸收大量无机离子;但80天后的钙离子含量就明显不同,分别为8.26 mg/g、7.07 mg/g,表明钙多肽由于具有有效态钙离子促进了水稻植株对钙离子的吸收,同时以水溶性氯化钙作为对照以比较离子状态钙离子对水稻吸收效果,(仅仅为对照,氯离子抑制水稻生长);综合评价,钙多肽具有与尿素相似肥效,整体生长外观正常,但钙多肽组水稻植株无黄叶、且钙含量明显高于尿素,这为钙多肽竞争性抑制重金属隔离子建立了功能基础。4、土壤重金属钝化研究,基于钙多肽的相关特性,具有对水稻土重金属镉离子的钝化潜力,设计了以标准施肥氮量为基准的用量,测定对水稻土镉离子的钝化效应,结果表明,钙多肽对土壤中有效态镉离子具有较明显的钝化作用,30~90天内均可将Cd为2.0 mg/kg污染水稻土中的有效态降至0.824 mg/kg,降低比例达到58%,而对于镉含量为5.0 mg/kg的镉污染水稻土可达到降低56%,这作为具有肥效的多肽已是比较理想结果,同时与之对应的还原态镉、可氧化态镉均提高到45%~80%,进一步表明钙多肽具有作为钝化剂的基本特性。5、吸收阻控研究与秸秆去除修复探索试验,以常规种植复混肥为对照,以及用无重金属的动物蹄角水解为多肽为有机肥对照(市售养殖废弃物有机肥大多铜、锌超标,影响研究结果),利用盆栽试验研究钙多肽对水稻吸收镉的系列阻控效应,结果表明,水稻根部对隔离子具有较强富集效应,可将水稻土中的2.0 mg/kg Cd富集达到11.25 mg/kg(苗期)、13.94 mg/kg(分蘖期)、14.90 mg/kg(抽穗期)、11.63mg/kg(成熟期),富集程度达到5-7倍,这也表明水稻对隔离子的亲和性,与相关报道结果吻合,而对照复混肥水稻的富集镉含量为14.77 mg/kg(苗期)、16.50 mg/kg(分蘖期)、20.47 mg/kg(抽穗期)、16.80 mg/kg(成熟期),两者比较表明,钙多肽对水稻根部吸收镉仍然具有一定阻控作用,而对于含镉为5.0 mg/kg的污染水稻土则根部镉含量将更高,水解蹄角多肽介于钙多肽与复混肥之间;基于无机离子由根部向上运输的基本原理,测定水稻不同时期茎、叶、种子的镉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钙多肽组水稻茎的镉含量分别为:1.25mg/kg(苗期)、3.94 mg/kg(分蘖期)、4.90 mg/kg(抽穗期)、1.59 mg/kg(成熟期),而对照复混肥组水稻茎的镉含量分别为:4.77 mg/kg(苗期)、6.56 mg/kg(分蘖期)、10.47 mg/kg(抽穗期)、6.62 mg/kg(成熟期),两者比较表明,钙多肽仍具有一定的阻控作用,但总体的镉含量均不低,这也是镉大米重复出现的生理富集原理,对于含镉为5.0 mg/kg的污染水稻土则整体进一步提高;对于含2.0 mg/kg Cd的水稻土组叶片镉含量测定表明,钙多肽组水稻成熟期的叶片镉含量为0.52 mg/kg,而复混肥对照组成熟期叶片镉含量为1.22 mg/kg;水稻种子的含镉量是研究的关键,钙多肽组的所制备糙米镉为0.081 mg/kg,复混肥组为0.238 mg/kg,钙多肽组的谷壳镉含量为0.0066 mg/kg,对照复混肥组为0.107 mg/kg;所有参数表明,水稻由根、茎、叶、糙米、谷壳的镉离子逐渐降低,而钙离子谷壳含量最高,结果符合植物生理学理论,也表明钙多肽的钝化效应和竞争性抑制作用。基于上述所有研究结论和秸秆修复理念,设计以0.28 m2的塑料盆为种植容器,实施高密度种植试验,所种植水稻每平方米达到1200株以上(常规为140株),研究镉吸收状况、水稻生长状况、秸秆总干重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水稻生长良好,对照复混肥组水稻中部略有发黄现象,类似烧苗,结实较少,但钙多肽组的水稻生长完全正常,无发黄现象(与前期其它研究一致),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是复合肥组(0.138 mg/kg)与钙多肽组(0.012 mg/kg)糙米含镉量均合格达标,分析其机理是植株太多、根系稠密、局部有效态隔离子被大量根系围绕而吸收,单株吸收量相对减少近5~8倍,这也是多肽的特殊功能所致,并且每平方所有秸秆可吸收8.238 mg Cd,可实现安全种植与秸秆修复同步化,并且20年内可实现秸秆去除修复(国家标0.3 mg/kg为污染土,只需5年左右可达到去除修复-估计值),这也许是未来可供参考的重要研究方向。

卞金龙[2](2020)在《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种子市场水稻品种类型繁多、品种间品质和产量的差异较大,并且不同类型品种的区域适应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针对以上问题前人也进行过较多的品种筛选研究,但往往仅局限于产量或者生育期等少数几个方面的筛选,且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筛选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上述突出问题,本试验于2017~2018年在扬州大学校外淮安、宿迁、黄海农场和东海基地进行,以109份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品种(品系)为供试材料,研究比较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北不同地区的稻米品质和产量形成的差异。建立了适合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以此为基础对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进行筛选,并通过筛选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建立了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抗倒伏、抗病性等方面的考察,筛选出能在淮安、宿迁、黄海和和东海正常成熟的粳稻品种分别为86个、84个、83个和80个。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安、宿迁、黄海和东海的适宜抽穗期分别在8月17日~9月5日、8月16日~9月3日、8月17日~9月4日和8月21日~9月9日之间,超出适宜抽穗期的品种难以成熟。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加工品质差异较小,所有能正常成熟品种的加工品质均符合国家优质稻米标准。非软米品种的外观品质显着优于软米品种,尤其是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均显着小于软米品种,这主要与软米品种的遗传因素有关。软米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显着低于非软米品种,胶稠度更长,米饭的食味品质显着高于非软米品种。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中均以每穗粒数和和穗数的变异较大。其中,淮安地区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显着大于中熟中粳品种;宿迁地区中熟中粳品种与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无显着差异,中熟中粳品种的有效积温产量显着大于迟熟中粳品种;黄海地区中熟中粳品种的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有效积温产量均显着高于迟熟中粳品种;东海地区中熟中粳品种与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无显着差异,中熟中粳品种的有效积温产量显着大于迟熟中粳品种。2.本研究建立了适宜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优质品种的筛选包括加工、外观和食味品质的筛选,高效品种的筛选包括氮肥和温光利用效率的筛选。加工与外观品质的筛选方法:根据国标GBT 17891-2017优质稻谷国家标准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加工与外观品质进行筛选,筛选出符合国标优质稻米标准的品种。其中,软米品种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外观品质普遍较差,在本研究中仅针对加工品质进行筛选,暂不考虑外观品质;食味品质的筛选方法:根据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RVA谱特征值,利用BP神经网络法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食味品质进行综合评分。并对食味品质综合评分的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划分为食味品质一级、二级和三级;高效品种的筛选方法:根据氮肥偏生产力和有效积温产量的聚类分析结果,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划分为高效与低效两种类型,氮肥偏生产力=产量/施氮量,有效积温产量=产量/全生育期有效积温。根据优质和高效两方面的评价结果,筛选出适宜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的评价指标体系:淮北地区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2.52%~65.50%之间,垩白度在1.93~2.43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16.15%~18.27%之间,胶稠度在68 mm~85 mm之间,消减值在18 cP~301 cP之间,回复值在972 cP~1 168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58~62之间,实产在9.81 t·hm-2~10.04 t·hm-间,氮肥偏生产力在36.33 kg/kg~37.18 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36 kg/℃~4.79 kg/℃之间。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1.87%~66.38%之间,垩白度在3.39~41.74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8.04~11.53%之间,胶稠度在80~99 mm之间,消减值在-1201 cP~-86 cP之间,回复值在388 cP~955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67~76之间,实产在9.17t·hm-2~10.66 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33.95 kg/kg~39.48 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48kg/℃~5.09 kg/℃之间。优质高效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1.33%~65.47%之间,垩白度在1.26~3.51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16.04%~20.06%之间,胶稠度在63 mm~67 mm之间,消减值在57 cP~327 cP之间,回复值在542 cP~1126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分别在56~61之间,实产在9.09t·hm-2~10.24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 33.65kg/kg~37.93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40 kg/℃~4.73 kg/℃之间。优质高效迟熟中粳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2.26%~66.32%之间,垩白度在3.01~13.59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8.83%~10.30%之间,胶稠度在86 mm~94 mm之间,消减值在-613 cP~-355 cP之间,回复值在315 cP~629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69~75之间,实产在9.72 t·hm-2~10.72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 35.99 kg/kg~39.71 kg/kg 之间,有效积温在 4.42 kg/℃~4.96 kg/℃之间。3.共筛选出适宜淮安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9个:南繁1609、徐稻9号、沪香粳165、沪早软粳、南粳2728、南粳505、南粳5718、常软07-1、早优1号;优质高效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连粳13、徐农33202;迟熟中粳软米品种3个:南粳9108、武运5051、南繁1610。适宜宿迁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新稻22、徐稻10号;中熟中粳软米品种7个:沪早软粳、沪早香软2号、南粳2728、南粳5718、早优1号、常软07-1、徐稻9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连粳13、徐农33202;软米品种3个:南粳9108、武运5051、扬粳239。筛选出适宜黄海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圣香66、徐稻10号;中熟中粳软米品种4个:JD6614、沪早软粳、南粳5718、早优1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1个:连粳13;软米品种1个:南粳9108。筛选出适宜东海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13个:沪香粳165、沪早软粳、南粳2728、南粳505、南粳5711、南粳5718、早优1号、常软07-1、沪早香181、沪早香软2号、南繁1609、苏香粳3号、徐稻9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泗稻14-211、徐农33202;迟熟中粳软米品种1个:南粳9108。4.从四个地区的优质高效品种筛选结果看,中熟中粳品种在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品种数量更多,中熟中粳品种更适宜在淮北地区种植。淮北地区发展优质高效粳稻产业应以中熟中粳类型粳稻品种为主,尤其是中熟中粳软米品种。

林飞荣,贝道正,陶永刚,林海忠,朱静琦,屠昌鹏,杨巍,刘也楠,米敏,刘伟明[3](2019)在《嘉丰优2号新组合高产高效氮磷钾肥料配比试验》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探索单季杂交晚稻新组合嘉丰优2号在浙江台州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采用"3414"试验设计开展了嘉丰优2号新组合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嘉丰优2号实际单产在无肥区(处理1)和无氮区(处理2)无显着差异(P>0.05),二者均显着低于其他处理(P<0.05),其他处理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其中以氮、磷、钾均为2水平(202.5—90.0—150.0 kg·hm-2)的处理6产量最高,较无氮区(处理2)、无磷区(处理4)、无钾区(处理8)分别高31.73%、6.34%和6.43%说明氢肥对产量的效应高于磷、钾肥;相关分析表明,实际产量与有效穗数极显着正相关(P<0.01),而与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显着负相关(P<0.05);从高产高效要求出发,综合氮、磷、钾肥料效益模型和生产实际,嘉丰优2号在当地作单晚种植的N、P2O5、K2O用量分别以201.0~210.0 kg·hm-2、90.0~97.5 kg·hm-2、112.5~120.0 kg·hm-2为宜。

黄礼英[4](2018)在《减氮背景下超高产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农学与生理研究》文中提出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建国以来,我国水稻总产不断增加,这主要源于水稻单产的增加,而水稻单产的增加与品种改良密切相关。利用品种间杂种优势与理想株型相结合培育的籼型超级杂交稻和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培育的籼粳杂交稻品种均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然而这些超高产品种通常种植在高氮环境下,它们在减氮条件下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NUE)表现仍不清楚。为此,我们于2014-2015年在湖北省武穴市进行减氮条件下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Y两优1号)、籼型杂交稻(珞优10号和川优6203)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和绿稻Q7)的产量和NUE差异比较试验,试验设置不施氮(N0:0 kg N ha-1)和减氮(N90:90 kg N ha-1)两个氮肥处理,并以当地农民习惯施氮量180 kg N ha-1(N180)作为高氮对照处理。在2015-2017年,我们比较了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在减氮条件下(100 kg ha-1的施氮量)的产量和NUE表现。了解这些品种在减氮背景下的产量和NUE表现及其农学和生理机制,可为绿色高效水稻新品种的培育和减氮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在不施氮、减氮和高氮对照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2014和2015年的平均产量分别比籼型常规稻高5.4%、8.4%和6.6%,差异均达显着水平,而其与籼型杂交稻仅在施氮处理下差异显着,在减氮和高氮对照处理下两年平均分别比籼型杂交稻增产3.7%和8.8%。从产量构成因子方面分析,相对较高的结实率和籽粒重是籼型超级杂交稻在三个氮肥处理下产量高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的原因。从物质生产和分配方面分析,在不施氮肥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产量高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主要归因于显着高的收获指数,在减氮处理下,主要是干物质积累和收获指数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在高氮对照处理下主要归因于较高的干物质积累。(2)在不施氮和减氮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的植株总氮积累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无显着差异,但在高氮对照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具有相对较高的植株总氮积累量。在三个氮肥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的NUE(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素生理利用效率、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高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且其较高的NUE与其较高的收获指数和较低的齐穗期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叶片氮素浓度等有关。(3)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在100 kg N ha-1下的产量显着高于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在2015-2017年平均分别比扬两优6号和黄华占增产10.6%和19.5%。从产量构成方面分析,显着高的每穗颖花数是甬优4949产量高于扬两优6号和黄华占的主要原因,而其较高的每穗颖花数主要源于较高的干物质颖花生产效率、氮素颖花生产效率和积温颖花生产效率。从物质生产和分配方面看,甬优4949的粒叶比和收获指数显着高于扬两优6号和黄华占;就干物质积累而言,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花后干物质积累较高。较长的籽粒灌浆期、花后缓慢的叶片衰老、相对较长的绿叶面积持续期、相对较高的光能利用效率、较优的冠层结构(消光系数KL小)和光氮在冠层内的垂直分布(较大的氮素消光系数KN和KN/KL比值)是甬优4949花后干物质积累较高的原因。(4)就氮素积累和NUE而言,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的植株总氮积累量不占优势,但其NUE显着高于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其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偏生产力在2015-2017年平均分别比扬两优6号高8.2%、6.2%和10.6%,而比黄华占分别高18.4%、17.7%和19.5%,且其较高的NUE与其较高的收获指数和KN/KL值,较低的齐穗期叶面积指数和成熟期叶片氮素浓度有关。综上所述,超高产的籼型超级杂交稻和籼粳杂交稻品种在减氮背景下仍具有较高的产量,且其NUE均不低于其它类型水稻品种。在减氮条件下,较高的结实率和收获指数对籼型超级杂交稻的产量形成和NUE起着重要作用。较大的库容、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积累、较优的源库协调性(较高的粒叶比和收获指数)以及良好的冠层结构和光氮在冠层内的协调分布是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高产和氮高效的原因。明确这些超高产品种在减氮栽培下的产量和NUE表现及其形成机制,可为选育高产高效水稻新品种和建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李健陵[5](2018)在《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筛选出既能增产又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稻田水氮管理措施,本研究采用以下5个处理:(1)普通尿素+常规灌溉(U+CI),对照;(2)普通尿素+薄浅湿晒节水灌溉(U+SWD);(3)树脂包膜控释氮肥+薄浅湿晒节水灌溉(CRU+SWD);(4)碧晶尿素(含0.5%2-氯-6-三氯甲基吡啶)+氢醌+薄浅湿晒节水灌溉(NU+HQ+SWD);(5)EM菌剂+普通尿素+薄浅湿晒节水灌溉(EM+U+SWD)。结果如下:(1)与U+CI相比,U+SWD处理提高了晚稻灌浆结实期叶片SPAD值、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对早稻无显着影响;抑制了无效分蘖,早稻和晚稻成穗率提高6.0%-8.8%。与U+SWD相比,CRU+SWD和NU+HQ+SWD处理增加了早晚稻株高、生育后期叶片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以及生物量,进一步抑制无效分蘖;EM+U+SWD处理对早稻生长带来一定影响,晚稻效果不明显。(2)与U+CI相比,U+SWD处理降低了早稻的结实率,产量降低3.5%-6.7%,但差异不显着;提高了晚稻穗粒数,增加了7.6%-8.5%产量。与U+SWD相比,CRU+SWD和NU+HQ+SWD处理增加了早稻穗粒数以及晚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获得了更高的产量;EM+U+SWD处理的早稻产量增加2.0%-7.6%,晚稻无显着差异。(3)与U+CI相比,U+SWD处理显着地减少12.6%-44.9%种植季CH4排放量,CRU+SWD、NU+HQ+SWD和EM+SWD处理进一步减少种植季CH4排放,早稻和晚稻分别以CRU+SWD和NU+HQ+SWD处理减排效果最好。早稻季实行薄浅湿晒灌溉能够减少晚稻犁田期CH4排放量,施用树脂包膜控释氮肥、碧晶尿素+氢醌有利于冬闲期稻田吸收大气CH4。(4)灌溉方式的改变引起稻田CH4和N2O排放此消彼长。与U+CI相比,U+SWD处理显着地增加早晚稻种植季N2O排放量。与U+SWD相比,CRU+SWD、NU+HQ+SWD和EM+SWD处理种植季N2O排放量下降14.5%、27.2%和12.6%,但CRU+SWD、NU+HQ+SWD处理增加了晚稻犁田期和休闲期N2O排放量。(5)与U+SWD和U+CI相比,CRU+SWD和NU+HQ+SWD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固定速率加快,EM+U+SWD处理略有下降。总体而言,薄浅湿晒节水灌溉具有减少稻田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作用,减排效果视不同氮肥种类而定。与U+CI相比,U+SWD处理净温室气体排放量显着地下降了19.8%。CRU+SWD、NU+HQ+SWD和EM+U+SWD较U+SWD进一步降低6.8%-37.5%净温室气体排放量,具有更低的排放强度。(6)与U+CI相比,U+SWD处理提高了60.8%-83.5%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和29.6%-57.8%总水分利用效率,早稻季的氮肥利用效率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着,显着地增加了晚稻氮肥利用效率。与U+SWD相比,CRU+SWD、NU+HQ+SWD和EM+SWD处理进一步增加水分和氮肥利用率。综上所述,薄浅湿晒节水灌溉或者配合施用树脂包膜控释氮肥、碧晶尿素+氢醌、EM菌剂,是实现稻田温室气体减排和保证水稻产量可持续稳增双目标的可行技术。

邵华,朱安繁,石庆华,赵小敏[6](2016)在《江西省水稻氮肥推荐施肥体系研究》文中提出研究了江西省不同稻田土壤氮素状况和水稻产量目标下的氮肥用量及其调整系数,以建立适合江西省的水稻氮肥推荐施肥体系,为省级区域水稻氮素推荐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以在江西88个县(市、区)布置的1 207个"3414"水稻施肥田间试验及其采集土壤、植株进行室内分析得到的数据为基础,分别进行相关和回归等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增产效果明显,平均每千克氮可增产稻谷11.2 kg,但达到最佳施用量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增产效应降低,最佳施肥处理为N2P2K2。碱解氮和全氮与相对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91 5和0.233 2,尽管都达到极显着水平,但碱解氮相关系数远高于全氮与相对产量的相关系数,说明碱解氮更能反映稻田土壤的供氮能力。应用回归方程得出不同碱解氮含量时的水稻施氮量分别是:碱解氮含量分别为60、120、170、250 mg/kg时的水稻最佳施氮量分别为175、160、150、120 kg/hm2。根据不同碱解氮含量下的水稻施氮量,再结合目标产量法,得出了不同土壤碱解氮含量时的氮肥施用调整系数分别为0.8、0.9、1.0、1.1和1.2及推荐施氮量计算公式,计算了江西省分别在7 500和9 000 kg/hm2目标产量下不同土壤碱解氮时的氮肥推荐参考值。

韩晓飞[7](2016)在《三峡库区农田土壤无机磷动态变化及其迁移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口数量大,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是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三大障碍。当前,全世界范围内正面临着粮食增产与维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挑战,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摆在了同等重要位置,对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高度重视,要求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磷素是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养分限制性因子,然而,由于其过量施用已经引起了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大量研究已经表明,磷素是引发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元素之一,而且是关键性元素。所以建立兼顾作物高产和环境保护的土壤磷素推荐施肥体系及耕作措施对于农业生产和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土壤磷对生态系统的作用机制是在土壤-水-大气-生物界面之间交换性迁移中形成的,土壤磷素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明显的系统特征和地域特征。紫色土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上游,占三峡库区耕地面积的78.7%,随着土地利用强度加大,水土流失日益严重,造成了土壤养分的流失和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因此,研究特定区域尺度内的土壤磷素流失强度、通量以及时空变异规律,配置科学技术,调整适地磷肥管理,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强化典型农作系统的磷素循环,探明磷素原位截留和生态拦截净化机理,达到进一步消减农田土壤磷素养分的输出之目的。综合减排是土壤磷农业面源污染机理与调控技术研究发展的新趋势,主要在土壤微生态方面弄清磷流失污染的过程,优化化学磷肥以及有机肥施用量和配施比例,综合降低磷污染物在土壤、水体等多界面上的发生量。本研究结合我国目前“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农业资源和环境对策,通过源头控制,中间阻控和末端消纳的技术手段,注重化肥减量优化以及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弄清了化肥和有机肥施用条件下紫色土农田土壤磷素流失源强及其径流和淋溶迁移特征,为全面认识三峡库区紫色土农田磷素流失和有效评价磷流失对水环境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以我国三峡库区主要农田土壤紫色土为材料,采用田间长期定位试验与野外原位定点监测并结合室内实验分析的方法,通过22年水旱轮作长期定位试验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和长期保护性耕作制度下紫色土无机磷变化特征,运用化学测试和系统的土-水-植并析的生态学观点,研究了紫色土旱坡地土壤无机磷迁移特征及主控因素以及稻-油水旱轮作紫色土无机磷素动态变化及其迁移特征,最后建立土-水-植耦合的紫色土农田磷素迁移流失模型,为预测三峡库区紫色土农田土壤磷素流失量,制定合理的施肥和耕作措施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获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应用蒋柏藩-顾益初无机磷分级体系对22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紫色土0100cm土层各形态无机磷进行分级测定,研究了各形态无机磷在土壤剖面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学磷肥以及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土壤全磷、有效磷和各形态无机磷均较试验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以猪粪+npk(m+npk)处理土壤增加最多,其中有效磷含量增加了6倍;不施肥(ck)和单施氮肥(n)的处理土壤有效磷、全磷和各形态无机磷出现了下降,其中有效磷含量分别降低了51.1%和53.5%。除了fe-p和ca10-p含量下层高于上层外其余各形态无机磷都表现为耕层高于下层的特征。各处理ca2-p、al-p、ca8-p、o-p等无机磷的剖面分布较为相似,均呈2060cm下降比较迅速,80100cm变化不大或者稍微上升的趋势,而fe-p则表现为随土层深度增加呈上升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各组分无机磷对紫色土有效磷的贡献为ca2-p(0.9569)>al-p(0.9265)>ca8-p(0.9100)>fe-p(0.8277)>ca10-p(0.7449)>o-p(0.7362)。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显着增加磷素在土壤中的累积,并能减少土壤对磷素的固定,增强其在土壤中的移动,促进土壤磷素向有效态转化。2.以1990年建立的耕作制定位试验田紫色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常规中稻-冬水田平作(cf)、中稻-冬水田垄作免耕1(rnt1)、中稻-小麦或油菜垄作免耕2(rnt2)和中稻-小麦或油菜水旱轮作(cr)等耕作方式对紫色土剖面不同形态无机磷分布演变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试验前土壤相比,长期不同耕作处理的土壤上下层全磷、有效磷和各形态无机磷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各处理土壤中不同形态无机磷含量大小顺序为rnt2>cf>cr>rnt1。除了fe-p含量下层土壤高于上部耕层外,ca2-p、ca8-p、al-p、ca10-p、o-p都表现为耕层高于下层的特征。不同耕作措施对紫色土剖面各形态无机磷含量影响显着,对各形态无机磷有效性影响效果为cr>rnt>cf。长期水旱轮作更有利于作物对磷的吸收。从各形态无机磷在不同剖面紫色土总无机磷中所占比重来看,ca10-p和o-p较大,钙磷整体所占比重最大。3.从不同施肥条件下紫色土旱坡地磷素年际流失特征可以看出,总磷(tp)和总可溶性磷(tdp)流失量有明显的差异。各处理tp和tdp变化范围比较大,分别为0.061.58kg·hm-2·a-1和0.0090.268kg·hm-2·a-1。从20112014年不同施肥处理tp和tdp平均流失总量可以看出,tp流失量大小依次为倍量施磷肥(2p)>优化施肥(p)>优化施肥+猪粪有机肥(mp)>优化施肥+秸秆还田(sp)>优化施肥量磷减20%+猪粪有机肥(mdp)>优化施肥量磷减20%+秸秆还田(sdp)>不施磷肥(p0)。倍量施磷肥(2p)处理流失总磷量最高。优化施肥(p)处理分别是优化施肥量磷减20%+秸秆还田(sdp)处理和优化施肥量磷减20%+猪粪有机肥(mdp)处理的1.52倍左右。tdp流失量与tp流失量大小顺序稍有不同,各处理大小依次为倍量施磷肥(2p)>优化施肥+猪粪有机肥(mp)>优化施肥(p)>优化施肥量磷减20%+猪粪有机肥(mdp)>优化施肥+秸秆还田(sp)>优化施肥量磷减20%+秸秆还田(sdp)>不施磷肥(p0)。各施肥处理磷素流失量与降雨量做相关性分析得出,总磷累积流失量和累积降雨量呈y?aln(x)-b,a?0(r2=0.83060.9473)对数关系相关,总可溶性磷累积流失量和累积降雨量呈y?ax?b,a?0(r2=0.93020.9803)线性关系相关(其中p0处理为对数关系相关)。同时采用野外径流小区对紫色土旱坡地2014年雨季(58月)3次典型降雨产流进行定点监测,研究了p、2p、mp、sp、mdp、sdp、p0等不同施肥方案对紫色土旱坡地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磷素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色土旱坡地地表径流和壤中流受降雨强度影响,雨季次降雨中雨到暴雨平均径流量为10.6852.32mm,泥沙量为13.5840.20kg·km-2,壤中流占总径流的53%以上,壤中流是雨季径流主要输出途径。而次降雨地表径流总磷(tp)平均含量和流失负荷都远高于壤中流,地表径流磷素流失是紫色土旱坡地雨季磷素流失主要方式。发现减磷配施有机肥对紫色土旱坡地坡面径流中磷素流失有显着消减效应,sdp、mdp分别比p处理的总磷含量降低57%和48%,配施秸秆效果好于配施猪粪有机肥。次降雨磷素平均流失负荷为0.010.47kg·hm-2,磷素平均流失负荷表现为2p>p>mp>sp>mdp>sdp>p0。减磷配施猪粪和秸秆有机肥对土壤磷素地表径流损失具有显着消减效应,但增加壤中流磷素淋失风险。因此要控制磷素流失首先要控制水土侵蚀,在平衡配施有机肥的同时要注意采取增厚土层,提升土壤有机质等综合治理措施。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发育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冬小麦季和夏玉米季都以倍量施磷肥(2p)处理作物磷吸收量为最高,但是磷素表观利用率却不高。小麦季优化施肥量磷减20%+秸秆还田(sdp)和优化施肥量磷减20%+猪粪有机肥(mdp)处理分别比常规优化施肥(p)处理磷肥表观利用率高5.9%和4.2%。玉米季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磷肥表观利用率也显着高于单施化肥处理(p<0.05)。尽管倍量施磷肥(2p)处理可以增加作物对磷素的吸收量,但是经济效益和利用率却大大降低,会导致肥料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显着提高作物对磷肥的吸收利用。紫色土旱坡地冬小麦和夏玉米适当减磷配施有机肥可以在不减产的前提下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并能降低对水环境污染。4.优化及减磷配施有机肥对水稻、油菜生长发育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作物施肥基础上适当减少化学磷肥施用量,并配合施用有机肥,对作物产量并没有产生显着的减产效应,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田磷素损失提高磷素利用率。水稻对磷肥的利用率总体表现为:优化施肥量磷减20%+猪粪有机肥(mdp)>优化施肥量磷减20%+秸秆还田(sdp)>优化施肥+猪粪有机肥(mp)>优化施肥+秸秆还田(sp)≈优化施肥(p),各处理磷肥利用率在20%25%之间。油菜对磷肥的利用率总体表现为:优化施肥量磷减20%+秸秆还田(sdp)>优化施肥量磷减20%+猪粪有机肥(mdp)>优化施肥+猪粪有机肥(mp)>优化施肥+秸秆还田(sp)>优化施肥(p),各处理磷肥利用率在17%29%之间。油菜不同生育期土壤磷素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显着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蕾薹期土壤有效磷较苗期有一个明显的降低,但在油菜开花期和收获后期,土壤有效磷有一个明显的上升,油菜生长花期以后是土壤有效磷淋失的主要时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田面水tp含量动态变化研究表明,在水稻生长前一个月内,田面水总磷含量随着施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优化施肥(p)比不施磷肥(p0)处理总磷含量高4倍左右。各处理磷含量大小表现为p>mp>sp>mdp>sdp>p0。一个月后不同施肥处理田面水总磷含量基本一致,80天后各处理总磷含量接近不施磷处理。磷肥施用后的710天内是控制稻田磷素流失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内任何降雨径流或者人为扰动以及农田排水都可能使得大量的磷素流失进入水环境之中,从而增加对水体污染的风险。为探索长江流域稻油轮作系统水稻季减少农田磷素流失的最佳施肥模式和有效耕作措施,降低其对长江水质的威胁。采用渗漏池长期田间原位定点试验并结合室内实验分析,研究了化肥配施猪粪有机肥和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磷素淋溶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期内土壤淋溶水中磷素浓度随时间延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前期波动幅度大且下降迅速,到55天之后逐步稳定达到平衡。总可溶性磷(tdp)是渗漏水磷素的主要形态。土壤淋溶水中总磷(tp)和总可溶性磷(tdp)含量均表现为mp>sp>p>mdp>sdp>p0。土壤总磷(tp)淋失负荷在0.2950.493kg·hm-2之间。化学磷肥减量有利于降低土壤淋溶水中磷素淋失量。p0处理比p处理总磷淋失量降低39%。mdp和sdp处理比mp和sp处理三层总磷淋失量分别降低21.7%和19.6%。施用有机肥提高了淋溶水中的磷素含量,促进了土壤中磷素的淋失,同时显着提高了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猪粪有机肥的促进作用比水稻秸秆大。通过本试验研究各施肥处理对作物生长、磷肥利用率和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贡献及其磷素淋失对水环境风险大小可以看出化学磷肥减量和秸秆配施是应对农业面源污染“控源节流”的较好措施。在综合考虑农业生产省本增效和控制农田面源污染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减量化肥配施有机肥的施肥模式。5.土-水-植耦合的紫色土农田磷素迁移流失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预测水田田面水可反应性无机磷(MRP)含量变化特征和三峡库区紫色土旱坡地磷素迁移流失特征。其中稻田磷素流失模型中固定速率常数最敏感,对结果影响作用最大。施肥初期排水会导致磷素随排水损失增加,因此,合理排灌对控制紫色土稻田磷素流失有其积极意义。利用紫色土22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和长期不同耕作制试验监测基地以及原状土壤渗漏池,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并兼顾水田、旱地土壤,系统研究了三峡库区紫色土中磷素的迁移转化特征,获得了大量的基础性监测数据和研究成果,为三峡库区紫色土农田土壤磷肥的优化管理以及施行合理的施肥和耕作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全面系统的研究了不同磷素水平以及不同种类有机肥对三峡库区紫色土农田土壤无机磷迁移流失的影响,得出优化施肥量磷减20%配施秸秆有机肥可以作为一种从源头控制紫色土农田土壤磷素流失的较好措施加以推广。

张顺[8](2015)在《气力滚筒式水稻精量排种器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由季节性短缺向周年性短缺转变,耗时费力的育秧移栽水稻种植模式成本大幅提高,同时伴随着农用淡水资源匮乏等实际问题。相比水稻育秧移栽种植模式,水稻直播种植所具有的省工节本、节水高效的优点日益凸显,水稻直播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同时适宜直播种植的杂交稻品种不断推广,对先进可靠、性能优良、适宜于杂交水稻精量穴直播的播种装备需求更加迫切。针对目前水稻直播种植装备无法实现杂交水稻每穴24粒稻种的精量穴播要求的生产实际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集窝眼囊种、多吸孔吸种、柔性绳辅助气吹清种、随动护种带护种及气力清堵组合式水稻精量穴直播排种器,利用大尺寸窝眼囊种,多个吸孔定量吸种,气吹清种固种的排种方式,能够满足杂交水稻大田精量穴直播对穴粒数、穴距合格率的要求;其“一器多行”的排种功能有利于改善单体式排种器带来的直播机整体“臃肿”、气力分布系统庞杂及风机功率要求高等问题。本文在系统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气力式排种器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杂交水稻的直播种植农艺要求,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气力滚筒式水稻精量排种器进行了相关探索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适宜长江中下游种植的杂交稻品种:黄华占、汕优63、冈优364为研究对象,对其正常生长含水率下的主要物料特性进行了测试,分别测得3种水稻破胸芽种的三轴尺寸、千粒重、滑动摩擦角、休止角、悬浮速度,并对芽种受力压缩后的存活率进行了试验研究,为排种器关键部件的设计及工作参数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2)根据杂交稻的直播种植农艺要求,研制了一种可实现“一器多行”排种功能的气力滚筒式精量穴直播排种器,首次提出了利用大尺寸窝眼囊种,多个吸孔定量吸种,气吹清种固种的排种方式;理论分析并确定了排种器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及其排种时主要的工作参数;设计了适宜于不同水稻品种进行囊种的三种窝眼形状,并对其进行了排种性能试验,比较分析出排种性能较优的窝眼形状,并对优选出的窝眼进行了不同杂交稻品种的播种适应性试验研究。(3)运用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及空气动力学等相关理论,对气力滚筒式精量排种器的囊种、吸种、清种、携种、投种及清堵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相关试验研究,构建了水稻芽种在排种过程中的动力学与运动学模型,明确了排种器的排种机理;分析确定了排种器排种时的临界吸种负压、临界清堵正压等主要工作参数;借助高速摄像技术研究了柔性绳的清种过程及排种器的投种过程,获得了柔性绳对芽种进行“碰撞”清种的作用时间,分析得出了柔性绳的清种过程对芽种不会造成损伤的结论;明确了排种器的投种轨迹,并参考芽种的实际投种轨迹,设计并确定了导种装置的主要结构及尺寸。(4)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排种器正、负压区及清种分流管内气流场均为湍流形式,其场内流动气体均为不可压缩流体,运用cfd仿真分析软件cfx,以气流场的平均湍动能及关键部件处的平均压强或气流速度为试验评价指标,对排种器上述三个主要气流场进行仿真优化研究:(1)排种器负压区气流场的响应面仿真试验研究表明:影响窝眼内三吸孔端面平均压强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气室出气口直径、吸孔直径、窝眼轴向间距;影响气流场平均湍动能的主次因素依次为:吸孔直径、气室出气口直径、窝眼轴向间距;构建了响应指标与试验因素的全因子二次回归模型方程,经方差分析确定了试验因素对响应指标影响的显着性;通过对回归方程在试验参数约束范围内的优化求解,得到负压区的最优结构参数为:吸孔直径1.4mm,气室出气口直径22mm,窝眼轴向间距34mm;仿真验证试验结果与优化求解结果相吻合,在最优结构参数组合下,当负压气室出气口处的压强为-3000pa时,窝眼内三吸孔端面平均压强为-1428.14pa,负压区气流场平均湍动能为0.472m2·s-2;仿真试验气流场的压力、速度云图表明三个吸孔的分布位置和方式设计合理;(2)开展了排种器正压区气流场的全因子试验研究,明确了正压气室大小和气室进气口直径两个试验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正压区气流场平均湍动能和气室内三吸孔端面平均压强两个试验评价指标影响的显着性;分析并确定了排种器正压气室的最佳结构参数组合为:正压气室大小为l型、进气口直径为22mm,当正压气室进气口处的压强为500pa时,对应的气室内三吸孔端面平均压强为194.75pa,气流场的平均湍动能为0.129m2·s-2;(3)排种器清种气流分流管的结构形式仿真对比试验表明,相比i型和iv型,ii型和iii型分流管内清种气流多经历了一次垂直分流,虽然管内气流的沿程损失增加,导致风嘴出气口的平均流速偏小,但其能显着提高4个风嘴出气口平均流速的均匀一致性,对提高排种器各排的清种效果更为有利;通过对i型和ii型分流管的3d实物打印及风嘴出气口实际流速的测试结果表明,仿真分析结果与实际工况相吻合;为获得4排较为均匀稳定、强弱基本一致的清种气流,确保排种器各排的清种效果,应优先采用具有二次枝状分流结构特征的ii型清种分流管。(5)开展了气力滚筒式水稻精量排种的室内台架试验,研究了排种滚筒转速、负压气室真空度、清种气流速度及正压气室清堵正压四个主要因素对排种器排种性能的影响:(1)四个因素的单因素试验表明:排种滚筒转速、负压气室真空度、清种气流速度对排种器的播种合格率、漏播率、重播率有着显着性影响;正压气室清堵正压对合格率、漏播率、重播率、播种穴距平均值及穴距变异系数的影响均为不显着。在排种器的排种滚筒转速为1020 r/min,负压气室真空度为35 kPa,清种气流速度为12.2222.98 m/s,清堵正压为7501250 Pa时,排种性能良好,其合格率均能达到80%以上。在排种滚筒转速为10 r/min,负压气室真空度为4 kPa,清种气流速度为17.60 m/s,清堵正压为7501250 Pa时,排种器的排种性能较优,合格率均能达到85%以上,漏播率均低于6%,重播率均低于10%。(2)排种器的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多因素寻优试验明确:影响排种器播种合格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排种滚筒转速、负压气室真空度、清种气流速度;影响漏播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负压气室真空度、排种滚筒转速、清种气流速度;经方差分析确定了试验因素对性能评价指标影响的显着性;通过对性能评价指标的全因子二次回归模型方程在试验参数约束范围内的优化求解,得出排种器最佳工作参数组合为:排种滚筒转速10.00 r/min,负压气室真空度4.6 kPa,清种气流速度21.88 m/s。验证试验结果与优化求解结果基本一致,在最佳工作参数组合下,气力滚筒式精量排种器的播种合格率为87.73%、漏播率为2.93%、空穴率为0.53%、重播率为9.33%、破损率为0.89%、穴距平均值为200.07 mm、穴距变异系数为4.75%,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4.24%,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4.11%,满足水稻穴直播的种植农艺要求。

曹建刚[9](2013)在《氮肥运筹对水稻生长影响的模拟研究》文中提出水稻(Oryza sativa L.)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提高水稻单产,大量氮肥被投入到稻田中,氮肥利用率低及其带来的环境危害成为了我国水稻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合理施用氮肥对提高水稻产量,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不同氮肥处理的水稻田间试验,系统分析了氮肥运筹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并分析比较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3个水稻氮素平衡模型。研究成果将对水稻生产的氮肥管理、水稻生长模型的改进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同品种、施氮量和基追比的试验分析了氮肥运筹对水稻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动态、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动态与分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运筹对这些指标均有显着的影响。提高施氮量可以提高水稻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等,但同时会降低水稻的千粒重和氮肥利用率等。提高追肥的施用比例,可以提高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氮肥利用率,但会降低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两个施氮水平下,均以R3(6:4)处理的干物质量和产量最高,过高或过低的基肥比例都不利于水稻获得较高的干物质量和产量。综合结果表明,唯有合理的氮肥运筹才有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减少氮素损失及其对环境的危害。通过高氮处理的氮浓度测定数据构建了基于生理发育时间(PDT)的水稻各器官和植株地上部临界氮浓度模型。叶片、茎和地上部的临界氮浓度模型均符合幂函数关系,而穗的临界氮浓度模型则符合线性函数关系。以CERES-Rice、ORYZA2000、RiceGrow模型中的氮素平衡模型为研究对象,从过程划分、参数设置、模型算法和模拟效果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比较,揭示3个氮素平衡模型的异同点。结果表明,在模拟过程的划分上,CERES-Rice和RiceGrow均详细的描述了土壤中的氮素平衡和作物中的氮素平衡过程,而ORYZA2000则主要关注对作物中氮素平衡的模拟。模型算法上,CERES-Rice和RiceGrow模型在矿化与生物固持、反硝化和淋洗等过程中采用的算法类似,而在尿素水解、硝化作用与氨挥发中区别较大。三个模型对作物中的氮素平衡过程的算法相似,差异主要存在于最小氮浓度、最大氮浓度等的计算上。参数设置上,RiceGrow和ORYZA2000模型所设置关于氮素平衡的参数较CERES-Rice模型多,但大多作为经验型参数,因此三个模型实际需要调试的参数均较少。利用不同施氮量和氮肥基追比处理的试验资料对上述3个模型进行较准和检验,结果发现三个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量、氮累积量和产量。对于全生育期,RiceGrow模型对穗重和地上部氮积累量模拟效果较好,而对茎重、叶片和茎氮累积量模拟效果较差。ORYZA2000模型对地上部和穗的干物质重模拟效果较好,对LAI、叶片和茎氮累积量模拟效果较差。CERES-Rice模型对全生育期各指标的模拟效果均较差。三个模型模拟水稻各器官和地上部氮累积量的NRMSE均大于15%,模型均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和必要性。

刘蕾蕾[10](2012)在《气候变化、品种更新和管理措施对我国水稻生育期及产量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农业生产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因子动态系统,受气象、土壤、品种和栽培管理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农业生产者难以综合考虑多因子互作、预测农业生产趋势并量化各因子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作物生长模拟模型为定量描述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及其与环境和技术的动态关系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本研究以我国4个典型的单季稻区和3个典型的双季稻区为对象,分析了1981-2009年水稻生育期内各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并利用水稻生长模拟模型(RiceGrow),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我国水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进一步基于各典型站点1981-2009年的实测水稻田间数据,分析了气候变化条件下温度升高、品种更新及管理措施改变对水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最后基于太湖稻区1980-1989年及2000-2009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和80年代及00年代的土壤养分数据,并结合水稻生长模型(APSIM-Oryza)及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太湖稻区气候条件和土壤属性的时空分布特征,定量了气候要素、土壤改良、品种更新及管理措施改变对太湖稻区水稻产量的影响。基于中国水稻种植区划并结合水稻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及水稻实测数据观测站点和气象站点的位置,在全国选取了7个典型的水稻种植站点(单季稻区:黑龙江的五常、河南的信阳、江苏的镇江、四川的汉源;双季稻区:江西的南昌、湖南的衡阳、广东的高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稻生育期内气候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运用水稻生长模拟模型RiceGrow量化了气候变化对水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采用统计学方法定量了气候变化条件下品种更新及栽培管理措施改变对水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季稻区与双季稻区水稻生育期内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其中单季稻区以温度升高、降雨量和日照时数降低为主,而双季稻区则以温度和降雨量升高,日照时数降低为主,且单季稻区气候要素的变化幅度大于双季稻区。从1981-2009年,五常、信阳、镇江和汉源(单季稻区)水稻生长季内,平均最高温度的年增长量分别为0.039,0.029,0.058和0.029℃/年;平均最低温度的年增长量分别为0.087,0.029,0.068和-0.001℃/年;温度日较差的年增长量分别为-0.048,-0.005,-0.010和0.039℃/年;总日照时数的年增长量分别为-4.80,-8.29,-1.56和-2.37小时/年;总降雨量的年增长量分别为-4.89,-1.26,1.00和-0.46毫米/年。南昌、衡阳和高要(双季稻区)早稻生长季内,平均最高温度的年增长量分别为0.029,0.045和0.0190C/年;平均最低温度的年增长量分别为0.012,0.039和-0.001℃/年;温度日较差的年增长量分别为0.013,0.008和0.016℃/年;南昌和衡阳的总日照时数变化幅度较小,而高要的总日照时数变化趋势明显,其年增长量为-6.86小时/年;三个站点总降雨量的变化趋势均不显着。南昌、衡阳和高要晚稻生长季内,平均最高温度的年增长量分别为0.068,0.029和0.003℃/年;平均最低温度的年增长量分别为0.077,0.039和-0.001℃/年;温度日较差的年增长量分别为-0.003,-0.010和0.016℃/年;与早稻相同,南昌和衡阳的总日照时数变化幅度较小,而高要的总日照时数变化趋势明显,其年增长量为-6.03小时/年;三个站点总降雨量的变化趋势均不显着。通过分析模型(RiceGrow)模拟的结果发现,在品种、土壤及栽培管理措施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温度的升高缩短了水稻的生育期天数,降低了水稻的产量。从1981-2009年,五常、信阳、镇江和汉源的水稻总生育期分别缩短了10.4、12.3、15.7和8.4天;南昌、衡阳和高要早稻及晚稻的总生育期分别缩短了8.4和10.6天,8.1和2.8天,2.8和1.7天。1981-2009年,五常、信阳、镇江和汉源的光温潜在产量和雨养产量分别降低了1038和1029kg·ha-1,1827和2024kg·ha-1,945和1012kg·ha-1,96和841kg·ha-1;南昌、衡阳和高要早稻的光温潜在产量和雨养产量分别下降了609和50kg·ha-1,661和284kg·ha-1,476和357kg·ha-1;晚稻的光温潜在产量和雨养产量则分别下降了684和319kg·ha-1,122和73kg·ha-1,1299和1070kg·ha-1。进一步分析模型中各站点与水稻生育期有关的品种参数发现,品种的更新主要表现为播种至拔节阶段品种基本早熟性的降低及抽穗至成熟阶段基本灌浆因子的降低。另外,通过比较实测水稻生育期数据与模型模拟的结果发现,品种的更新能够抵消温度升高对单季稻生育期产生的负面影响,延长水稻的生育期长度,提高水稻的产量;然而品种更新未能抵消温度升高对双季稻生育期产生的负面影响,但仍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随着品种的更新,从1981-2009年,五常、信阳、镇江和汉源水稻的总生育期分别延长了3.9、14.8、9.8和-5.9天,产量分别增加了5600、2520、3080和-1680kg·ha-1;南昌、衡阳和高要早稻的总生育期分别缩短了1.7,1.1和8.7天,产量分别增加了840、280和1960kg·ha-1;晚稻的总生育期分别缩短了12.3,+5.0和11.8天,产量分别提高了840、1400和2240kg·ha-1。通过对水稻的产量与品种及管理措施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发现,1981-2009年,我国水稻产量的提高主要是收获指数和每穗粒数增加的结果。另外,收获指数的提高与每穗粒数的相关性极为显着。30年间,五常、信阳、镇江和汉源水稻的收获指数分别提高0.12,0.09,0.29和-0.03;南昌、衡阳和高要早稻的收获指数分别提高0.12,0.06和0.20;晚稻的收获指数分别提高0.15,0.06和0.23。应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太湖稻区气候要素和土壤养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APSIM-Oryza模型情景模拟的结果,定量了气候要素、土壤改良、品种更新和管理措施改变对太湖区域水稻生产力的贡献。结果表明:与80年代相比,00年代太湖稻区水稻生育期内的平均最高、最低温度和温度日较差上升,总降雨量(除东北部地区)及日照时数下降,总降雨量的减少主要是由拔节至抽穗及抽穗至成熟阶段降雨量的减少造成的,而总日照时数的降低,则是拔节至抽穗阶段日照时数显着下降的结果;00年代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较80年代分别上升了15.85%、79.55%、124.55%和10.37%;太湖稻区00年代水稻的平均产量较80年代提高了46.3%;土壤、气候、品种及管理措施对太湖稻区水稻生产力的影响程度不同,与80年代相比,气候要素变化导致太湖稻区水稻减产19.5%,品种更新使太湖稻区水稻增产21.7%,管理措施改变使太湖稻区水稻增产34.6%,而在排除肥料影响的情况下(假设80年代和00年代的施肥量均为0),土壤改良使太湖区域水稻产量提高了12.7%。

二、汕优669水稻最佳施肥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汕优669水稻最佳施肥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钙多肽对水稻(Oryza sativa L.)吸收Cd2+的阻控效应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我国农田镉污染现状及危害
        1.2.1 我国农田镉污染现状
        1.2.2 农田镉污染的主要来源
        1.2.3 农田镉污染的危害
    1.3 水稻吸收积累镉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1.3.1 土壤中镉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
        1.3.2 水稻吸收积累镉的机理
    1.4 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进展
        1.4.1 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概述
        1.4.2 植物吸收镉阻控技术
        1.4.3 钙对植物的生理功能
        1.4.4 钙多肽对重金属镉污染的调控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1.7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7.1 研究内容
        1.7.2 创新点
第2章 钙多肽对调控镉胁迫水稻幼苗生长及对镉吸收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供试材料
        2.2.2 营养液配制
        2.2.3 实验方法
        2.2.4 培养条件
        2.2.5 测量方法
        2.2.6 图像处理与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钙多肽对不同浓度镉处理下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2.3.2 钙多肽对不同浓度镉处理下水稻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3.3 钙多肽对不同浓度镉处理下水稻根中Cd含量的影响
    2.4 讨论
        2.4.1 钙多肽可减少水稻幼苗根系对镉的吸收
        2.4.2 钙多肽可提高镉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中叶绿素总含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钙多肽调控水稻幼苗根系细胞壁成分变化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供试材料
        3.2.2 水稻的培养与处理
        3.2.3 水稻根系细胞壁的提取及FTIR表征分析
        3.2.4 水稻幼苗根的石蜡切片
        3.2.5 抗体免疫标记
        3.2.6 显微镜观察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镉胁迫下水稻幼苗根中细胞壁FTIR谱图分析
        3.3.2 钙多肽调控水稻幼苗镉胁迫下根中细胞壁FTIR谱图分析
        3.3.3 钙多肽调控水稻幼苗镉胁迫下根中细胞壁FTIR谱图的半定量分析
        3.3.4 镉胁迫及钙多肽调控对水稻根细胞中果胶变化的影响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镉胁迫及钙多肽调控镉胁迫水稻幼苗根系的转录组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供试材料
        4.2.2 水稻的培养与处理
        4.2.3 RNA提取及RNA测序文库的建立
        4.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4.2.5 转录组测序原始数据和质控数据统计
        4.2.6 测序序列质量评估
        4.2.7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4.2.8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4.2.9 差异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测序原始数据和质控统计
        4.3.2 测序序列质量评估
        4.3.3 基因表达分析
        4.3.4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4.3.5 差异基因的GO注释分析
        4.3.6 差异基因的KEGG注释分析
        4.3.7 细胞壁合成相关基因分析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钙多肽对水稻生长及Ca~(2+)、Mg~(2+)的吸收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设计
        5.2.3 测量项目与方法
        5.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5.3.2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植株N、P、K含量的影响
        5.3.3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植株Ca、Mg含量的影响
        5.3.4 相同施氮量、不同施钙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5.3.5 相同施氮量、不同施钙量对水稻吸收Ca~(2+)、Mg~(2+)的影响
    5.4 结论与讨论
        5.4.1 施氮量与水稻对营养物质吸收与积累
        5.4.2 钙多肽组合施肥对水稻的生长促进作用
        5.4.3 施钙肥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对Ca的吸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钙多肽对Cd~(2+)污染土壤的钝化效应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
        6.2.2 试验方法
        6.2.3 测量项目与方法
        6.2.4 实验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钙多肽对镉污染土壤中p H的影响
        6.3.2 钙多肽对土壤中有效镉的影响
        6.3.3 钙多肽对土壤中弱酸(可提取)态镉的影响
        6.3.4 钙多肽对土壤中可还原态镉的影响
        6.3.5 钙多肽对土壤中可氧化态镉的影响
        6.3.6 钙多肽对土壤中残渣态镉的影响
    6.4 结论与讨论
        6.4.1 土壤p H对镉形态的影响
        6.4.2 有效态镉与其它形态镉之间的转换关系
        6.4.3 钙多肽对Cd~(2+)污染土壤的钝化效应及潜力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钙多肽对水稻吸收Cd~(2+)的阻控效应及其秸秆去除修复探索研究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实验材料
        7.2.2 试验方法
        7.2.3 测量项目与方法
        7.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7.3.2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7.3.3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植株Cd含量的动态变化
        7.3.4 不同施肥处理对糙米和稻壳中Cd、Ca含量的影响
        7.3.5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酶活的影响
        7.3.6 超密度种植与秸秆去除修复探索
    7.4 结果与讨论
        7.4.1 钙多肽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7.4.2 钙多肽对水稻镉毒害的调节机制
        7.4.3 钙多肽对水稻吸收Cd~(2+)的阻控效应
        7.4.4 钙多肽对水稻吸收和转运Cd~(2+)的阻控机理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博士就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进展
        2.1 国内外水稻生产概况
        2.2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选育与生产现状
        2.3 遗传因素对水稻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2.4 环境因素对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2.5 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理化指标
        2.6 综合评价方法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 目的意义
        3.2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淮北沿淮地区(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3.1 水稻的主要生育期
        1.3.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1.3.3 稻米主要品质指标测定
        1.3.4 稻米RVA谱特征值
        1.3.5 稻米食味品质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2.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加工品质的差异
        2.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粒型与外观品质的差异
        2.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2.2.4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营养与食味品质的差异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氮肥与温光利用率的差异
    3 讨论
        3.1 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3.2 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淮北中部地区(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差异
    3 讨论
        3.1 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3.2 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淮北沿海地区(黄海农场)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3 讨论
        3.1 黄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3.2 黄海高产优质粳稻品种筛选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陇海线地区(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2.2.1 不同类型粳稻加工品质差异
        2.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粒型与外观品质的差异
        2.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稻米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2.2.4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营养与食味品质的差异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3 讨论
        3.1 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3.2 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
        2.1.1 加工与外观品质筛选方法
        2.1.2 食味品质筛选方法
        2.1.2.1 稻米食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的构建
        2.1.2.2 稻米食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比较
        2.1.2.3 食味品质评价指标筛选
        2.1.3 局效梗稻品种筛选
        2.1.4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与步骤
        2.2 淮安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2.3 宿迁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2.4 黄海优质高效品种筛选
        2.5 东海优质高效品种筛选
        2.6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2.7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
    3 讨论
        3.1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3.2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3.3 不同评价方法在食味品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1.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北地区品质与产量差异
        1.2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1.3 适宜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
        1.4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2 创新点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3)嘉丰优2号新组合高产高效氮磷钾肥料配比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供试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试验管理及数据采集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肥料配比对嘉丰优2号的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2 嘉丰优2号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
    2.3 氮、磷、钾肥料效应模型
3 结论与讨论

(4)减氮背景下超高产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农学与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1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进程
        1.1 水稻品种类型的变化
        1.2 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
        1.3 水稻单产的变化
    2 水稻产量的形成
        2.1 水稻产量形成与产量构成因子
        2.2 水稻产量形成与生物量和收获指数
        2.3 水稻产量形成与干物质生产和转运
        2.4 水稻产量形成与根系
    3 氮在水稻生产中的作用及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现状
        3.1 氮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3.2 氮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3 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现状
    4 水稻素氮利用效率
        4.1 氮素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
        4.1.1 不设立无氮区
        4.1.2 设立无氮区
        4.2 水稻对氮肥的吸收特性
        4.3 水稻NUE差异
        4.3.1 水稻NUE的品种间差异
        4.3.2 水稻NUE的类型间差异
        4.3.3 与水稻NUE有关的农学和生理性状
    5 有关水稻产量和NUE还需进一步探索的科学问题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籼型超级杂交稻在减氮背景下的产量与NUE的农学和生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生育进程
        1.2.2 农艺性状与生长特性
        1.2.3 光照拦截动态
        1.2.4 SPAD值测定
        1.2.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1.2.6 氮素积累与利用效率
        1.3 数据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象条件
        2.2 不同水稻品种的生育期
        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及其产量构成
        2.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2.5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收获指数、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
        2.5.1 关键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和成熟期收获指数
        2.5.2 干物质转运特性
        2.5.3 作物生长速率
        2.6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植株生长特性
        2.6.1 分蘖特性
        2.6.2 分蘖速率与群体作物生长速率的关系
        2.6.3 叶面积生长特性
        2.6.4 叶面积生长速率与群体作物生长速率的关系
        2.6.5 营养生长期的光照拦截特性
        2.6.6 花后SPAD值的变化
        2.7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氮素积累和利用效率
        2.7.1 齐穗期和成熟期各器官氮浓度
        2.7.2 关键生育期的氮素积累
        2.7.3 氮素转运特性
        2.7.4 氮素利用效率
        2.7.5 NUE与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关系
        2.7.6 NUE与植株生长特性的关系
    3 讨论
        3.1 籼型超级杂交稻在减氮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及其农学和生理特性
        3.2 籼型超级杂交稻在减氮条件下的氮素积累、转运及NUE表现
        3.3 不同氮肥处理下水稻NUE相关性状
    4 结论
第三章 籼粳杂交稻在减氮背景下的产量和NUE的农学与生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生育期记载
        1.2.2 叶面积和干物质
        1.2.3 颖花分化与退化
        1.2.4 冠层结构特性
        1.2.5 产量和产量构成
        1.2.6 植株全氮含量的测定
        1.3 其它数据计算
        1.4 数据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象条件
        2.2 产量及其构成
        2.3 甬优4949 大穗的形成
        2.3.1 颖花分化与退化
        2.3.2 颖花分化期单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
        2.3.3 颖花分化末期至齐穗期的作物生长速率
        2.3.4 群体颖花生产效率
        2.4 干物质生产及与干物质生产有关的植株性状
        2.4.1 生育期和干物质积累
        2.4.2 冠层光照拦截和光能利用率
        2.4.3 冠层内光照和氮素的垂直分布
        2.4.4 LAI降低速率和绿叶面积持续期
        2.5 粒叶比和收获指数
        2.6 氮素积累和利用效率
        2.7 NUEg与 NHI、HI和成熟期叶片、饱粒氮素浓度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在减氮条件下的产量和NUE表现
        3.2 颖花生产效率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3.3 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3.4 冠层特性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3.5 粒叶比和HI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4 结论
第四章 结语
    1 研究总结
    2 研究创新点
    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稻田水分管理方式的研究进展
    1.2.1 水分管理方式的发展现状
    1.2.2 水分管理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1.2.3 水分管理方式对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1.2.4 水分管理方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3 稻田氮肥管理方式的研究进展
    1.3.1 高效氮肥的发展现状
    1.3.2 高效氮肥对产量的影响
    1.3.3 高效氮肥对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1.3.4 高效氮肥对稻田温室气体的影响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思路与流程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
2.2 供试材料
2.3 水分管理
2.4 试验设计
2.5 测定项目和分析方法
    2.5.1 气象数据
    2.5.2 温室气体采集和测定
    2.5.3 土壤样品采集和测定
    2.5.4 植物样品采集和测定
    2.5.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3.2.2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叶片SPAD值的影响
    3.2.3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2.4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分蘖的影响
    3.2.5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生物量的影响
    3.2.6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3.2.7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2.8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3.2.9 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3.1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3.3.2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3.3.3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3.3.4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水氮管理方式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
4.1 引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CH_4排放通量季节变化规律
    4.2.2 CH_4累积排放量
    4.2.3 不同灌溉方式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机理
    4.2.4 不同氮肥种类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机理
4.3 讨论
    4.3.1 灌溉方式对水稻种植季CH_4排放的影响评价
    4.3.2 氮肥类型对水稻种植季CH_4排放的影响评价
    4.3.3 非种植季稻田CH_4排放
4.4 小结 第五章 水氮管理方式对稻田N_2O排放的影响
5.1 引言
5.2 结果与分析
    5.2.1 N_2O排放通量季节变化规律
    5.2.2 N_2O累积排放量
    5.2.3 土壤环境因子与稻田N_2O排放的关系
5.3 讨论
    5.3.1 土壤环境因子对双季稻田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5.3.2 灌溉方式对水稻种植季N_2O排放的影响评价
    5.3.3 氮肥类型对水稻种植季N_2O排放的影响评价
    5.3.4 非种植季稻田N_2O排放
5.4 小结 第六章 水氮管理方式对双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的影响
6.1 引言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种植季温室气体排放量
    6.2.2 犁田期温室气体排放量
    6.2.3 休闲期温室气体排放量
    6.2.4 土壤有机碳变化
    6.2.5 2014 -2017年双季稻田净温室气体排放量
    6.2.6 排放强度
6.3 讨论
    6.3.1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6.3.2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双季稻田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结论
    7.1.1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7.1.2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7.1.3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7.1.4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
    7.1.5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稻田N_2O排放的影响
    7.1.6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双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的影响
7.2 研究创新点
7.3 存在的不足
7.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江西省水稻氮肥推荐施肥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田间试验方案
    1.2 供试地点和供试水稻品种
    1.3 土壤和水稻植株养分测试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2 土壤氮素养分丰缺指标
    2.3 稻田土壤碱解氮与氮肥推荐体系
3 讨论与结论
    3.1 施氮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3.2 碱解氮是稻田土壤氮素的主要丰缺指标
    3.3 稻田土壤碱解氮与施氮量的关系
    3.4 不同目标产量下水稻施肥量调整系数

(7)三峡库区农田土壤无机磷动态变化及其迁移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土壤磷的来源以及转化方式
        1.1.1 土壤磷的来源及形态
        1.1.2 土壤磷的转化方式
    1.2 土壤磷流失进入水体的途径及形态
        1.2.1 土壤磷素流失途径
        1.2.2 土壤磷流失形态
    1.3 土壤磷流失的影响因素
        1.3.1 土壤磷径流流失的影响因素
        1.3.2 土壤磷淋溶流失的影响因素
    1.4 土壤磷素迁移流失预测
        1.4.1 土壤磷素淋溶的预测
        1.4.2 旱坡地土壤磷素迁移预测
    1.5 展望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
    2.2 目的意义
    2.3 研究目标
    2.4 研究内容
        2.4.1 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紫色土无机磷变化特征
        2.4.2 长期保护性耕作制度下紫色土无机磷变化特征
        2.4.3 紫色土旱坡地土壤无机磷素迁移转化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
        2.4.4 稻-油水旱轮作紫色土无机磷动态变化及其迁移特征
        2.4.5 土-水-植耦合的紫色土农田土壤磷素迁移流失模型
    2.5 技术路线
第3章 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紫色土无机磷变化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土壤与试验处理
        3.1.2 测定项目及其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与统计分析方法
        3.2.1 长期定位施肥对紫色土耕层土壤全磷、无机磷、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3.2.2 长期定位施肥对紫色土耕层土壤各形态无机磷含量的影响
        3.2.3 长期定位施肥对紫色土耕层无机磷各组分相对含量的影响
        3.2.4 长期定位施肥对紫色土无机磷各组分剖面分布的影响
        3.2.5 土壤各形态磷与土壤pH和有机质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长期保护性耕作制度下紫色土无机磷变化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土壤与试验处理
        4.1.2 测定项目及其方法
        4.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紫色土耕层土壤全磷、无机磷、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4.2.2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紫色土耕层土壤不同形态无机磷含量的影响
        4.2.3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紫色土无机磷各组分相对含量的影响
        4.2.4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紫色土无机磷各组分剖面分布的影响
        4.2.5 土壤各形态磷及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4.2.6 长期不同耕作耕层土壤无机磷对有效磷的贡献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紫色土旱坡地土壤无机磷迁移转化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土壤与试验处理
        5.1.2 样品采集与测定项目及方法
        5.1.2.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5.1.2.2 植株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5.1.2.3 水样的采集与分析
        5.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5.2.2 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和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5.2.3 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紫色土旱坡地磷素年际流失特征
        5.2.4 次降雨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旱坡地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5.2.5 次降雨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紫色土旱坡地坡面径流和壤中流磷素含量的影响
        5.2.6 次降雨条件下地表径流和壤中流耦合对紫色土旱坡地磷素流失的影响
        5.2.7 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次降雨磷素流失量与降雨量相关关系
        5.2.8 不同施肥处理对紫色土旱坡地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稻-油水旱轮作紫色土无机磷动态变化及其迁移特征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6.1.2 试验设计
        6.1.3 田间管理
        6.1.3.1 水稻季田间管理
        6.1.3.2 油菜季田间管理
        6.1.4 小区监测
        6.1.5 监测及样品分析方法
        6.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和油菜生长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6.2.1.1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SPAD的影响
        6.2.1.2 优化及减磷配施有机肥对水稻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以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6.2.1.3 优化及减磷配施有机肥对油菜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以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6.2.2 稻油水旱轮作紫色土农田磷素动态变化特征
        6.2.2.1 水稻季稻田土壤磷素动态变化
        6.2.2.2 油菜季作物不同生育期土壤磷素动态变化
    6.3 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土-水-植耦合的紫色土农田磷素迁移流失模型
    7.1 材料与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紫色土稻田磷素迁移流失模型
        7.2.1.1 稻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
        7.2.1.2 稻田土壤磷素运移转化特征
        7.2.1.3 土-水-植耦合的紫色土稻田磷素流失模型
        7.2.2 紫色土旱坡地磷素迁移流失模型
        7.2.2.1 旱坡地磷素迁移流失模型建立
        7.2.2.2 旱坡地磷素迁移流失模型参数选取及预测结果检验
    7.3 小结
第8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8)气力滚筒式水稻精量排种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水稻的粮食地位
        1.1.2 水稻的种植模式
        1.1.3 水稻直播种植及研究现状
    1.2 精量排种器的研究现状
        1.2.1 排种器的类别及工作原理
        1.2.2 国外气力式排种器的研究现状
        1.2.3 国内气力式排种器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水稻芽种物料特性的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水稻芽种的散粒体特性
        2.2.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2.2 试验测试方法与结果分析
    2.3 水稻芽种的悬浮速度
        2.3.1 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2.3.2 悬浮速度的试验结果
    2.4 水稻芽种受力压缩后的存活率试验
        2.4.1 试验处理
        2.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节
第3章 气力滚筒式水稻精量排种器的设计与性能预试验
    3.1 引言
    3.2 气力滚筒式水稻精量排种器的设计方案
    3.3 精量排种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4 精量排种器主要参数分析与设计
        3.4.1 窝眼形状的设计
        3.4.2 窝眼及吸孔尺寸的确定
        3.4.3 窝眼滚筒的结构和工作参数
        3.4.4 清种机构
    3.5 精量排种器的性能预试验
        3.5.1 试验设备及材料
        3.5.2 试验评价指标
        3.5.3 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气力滚筒式精量排种器排种过程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囊种和吸种过程
        4.2.1 囊种过程
        4.2.2 吸种过程
    4.3 清种过程
        4.3.1 柔性绳清种过程
        4.3.2 风嘴气流清种过程
    4.4 携种过程
        4.4.1 负压吸种辅助携种弧段
        4.4.2 无负压携种弧段
        4.4.3 排种器的吸种负压
    4.5 投种过程
        4.5.1 投种轨迹的理论分析
        4.5.2 投种轨迹的高速摄像试验研究
    4.6 气力清堵过程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气力滚筒式精量排种器气流场的仿真优化研究
    5.1 引言
    5.2 排种器气流场的理论分析
    5.3 流场数值仿真理论基础
    5.4 排种器气流场的仿真优化分析
        5.4.1 排种器负压区气流场的仿真优化分析
        5.4.2 排种器正压区气流场的仿真优化分析
        5.4.3 排种器清种分流管的结构优化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气力滚筒式水稻精量排种器的性能试验研究
    6.1 引言
    6.2 排种器排种性能试验设计
        6.2.1 试验设备与材料
        6.2.2 试验评价指标
        6.2.3 排种性能试验方法
    6.3 排种器的单因素试验及结果分析
        6.3.1 排种滚筒转速对排种性能的影响
        6.3.2 负压气室真空度对排种性能的影响
        6.3.3 清种气流速度对排种性能的影响
        6.3.4 清堵正压对排种性能的影响
    6.4 排种器的多因素寻优试验及结果分析
        6.4.1 多因素寻优试验方案设计
        6.4.2 多因素寻优试验结果分析
        6.4.3 工作参数优化与验证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创新之处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氮肥运筹对水稻生长影响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目的
    摘要
    1 研究背景
        1.1 我国水稻氮肥施用状况
        1.2 稻田氮素损失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
    2 稻田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及控制措施
        2.1 稻田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
        2.2 控制稻田氮素损失、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主要控制措施
    3 水稻氮素平衡模型
        3.1 水稻氮素平衡模型的研究进展
        3.2 水稻氮素平衡模型的不足及发展趋势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摘要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1 研究思路
        1.2 技术路线
    2 资料来源
        2.1 田间试验
        2.2 数据获取及主要测定内容
    3 水稻生长模拟模型简介
        3.1 CERES-Rice模型
        3.2 ORYZA2000模型
        3.3 RiceGrow模型
    4 模型的检验与评价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氮肥运筹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试项目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肥运筹对水稻分蘖与成穗的影响
        2.2 氮肥运筹对水稻叶面积指数和比叶面积的影响
        2.3 氮肥运筹对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2.4 氮肥运筹对水稻地上部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2.5 水稻临界氮浓度模型
        2.6 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2.7 氮肥运筹对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3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水稻氮素平衡模型的比较与检验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水稻模型简介
        1.2 试验设计
        1.3 测试项目与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模型模拟过程和算法的比较
        2.2 模型参数的比较
        2.3 模拟效果的比较
    3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摘要
    1 讨论
        1.1 氮肥运筹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1.2 不同水稻氮素平衡模型的比较
    2 本研究的创新及今后的研究设想
        2.1 创新与特色
        2.2 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设想
    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气候变化、品种更新和管理措施对我国水稻生育期及产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目的
    摘要
    1 我国水稻生产的发展历程
    2 气候变化、品种更新及管理措施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3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3.1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发展历程
        3.2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应用
    4 气候变化、土壤改良、品种更新和管理措施对作物生产力影响的模拟研究进展
        4.1 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力影响的模拟研究进展
        4.2 土壤改良对作物生产力影响的模拟研究进展
        4.3 品种更新对作物生产力影响的模拟研究进展
        4.4 管理措施对作物生产力影响的模拟研究进展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材料方法
    摘要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1 研究思路
        1.2 技术路线
    2 研究地点的选取
        2.1 单、双季稻站点的选取
        2.2 稻作区的选取
    3 数据来源
        3.1 田间试验数据
        3.2 气象数据
        3.3 土壤数据
        3.4 各站点的水稻种植信息
    4 数据分析方法
    5 水稻生长模拟模型简介
        5.1 RiceGrow水稻生长模型
        5.2 APSIM-Oryza水稻生长模型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水稻生长模拟模型校正与检验
    摘要
    1 水稻生育期的模拟与检验
    2 水稻叶面积指数的模拟与检验
    3 水稻地上部干物质量的模拟与检验
    4 水稻产量的模拟与检验
    5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气候变化对我国单季稻区水稻生育期和产量影响的模拟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获取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生长季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1981-2009年)
        2.2 水稻各生育阶段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1981-2009年)
        2.3 气候变化对水稻生育期影响的模拟(1981-2009年)
        2.4 气候变化对水稻产量影响的模拟(1981-2009年)
    3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ABSTRACT
第五章 气候变化条件下品种和管理措施对我国单季稻区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摘要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获取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品种参数变化特征(1981-2009年)
        2.2 管理措施的变化特征(1981-2009年)
        2.3 实测水稻生育期的变化特征(1981-2009年)
        2.4 实测水稻产量的变化特征(1981-2009年)
        2.5 气候变化条件下品种更新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2.6 气候变化条件下品种更新和管理措施改变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3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ABSTRACT
第六章 气候变化对我国双季稻区水稻生育期和产量影响的模拟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获取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早稻和晚稻生长季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1981-2009年)
        2.2 早稻和晚稻各生育期内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1981-2009年)
        2.3 气候变化对早稻和晚稻生育期影响的模拟(1981-2009年)
        2.4 气候变化对早稻和晚稻产量影响的模拟(1981-2009年)
    3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ABSTRACT
第七章 气候变化条件下品种和管理措施对我国双季稻区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摘要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获取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早稻和晚稻品种参数变化特征(1981-2009年)
        2.2 管理措施的变化特征(1981-2009年)
        2.3 实测早稻和晚稻生育期变化特征(1981-2009年)
        2.4 实测早稻和晚稻产量的变化特征(1981-2009年)
        2.5 气候变化条件下品种更新对早稻和晚稻生育期的影响
        2.6 气候变化条件下品种更新和管理措施改变对早稻和晚稻产量的影响
    3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ABSTRACT
第八章 太湖区域气候、土壤、品种和管理措施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水稻产量影响的模拟
    摘要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获取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太湖稻区水稻生长季气候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
        2.2 太湖稻区水稻各生育期内气候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
        2.3 太湖稻区土壤养分的时空分布特征
        2.4 太湖稻区80年代和00年代水稻模拟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2.5 气候、土壤、品种和管理措施对太湖稻区水稻产量影响的模拟
    3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ABSTRACT
第九章 讨论与结论
    摘要
    1 讨论
        1.1 水稻各生育期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1981-2009年)
        1.2 土壤养分的时空分布特征
        1.3 气候变化对水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1981-2009年)
        1.4 气候变化、品种更新、土壤改良及管理措施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1.5 本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1.6 今后的研究设想
    2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汕优669水稻最佳施肥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钙多肽对水稻(Oryza sativa L.)吸收Cd2+的阻控效应及机理研究[D]. 陈红兵. 湖北大学, 2020(01)
  • [2]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D]. 卞金龙. 扬州大学, 2020
  • [3]嘉丰优2号新组合高产高效氮磷钾肥料配比试验[J]. 林飞荣,贝道正,陶永刚,林海忠,朱静琦,屠昌鹏,杨巍,刘也楠,米敏,刘伟明. 天津农业科学, 2019(10)
  • [4]减氮背景下超高产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农学与生理研究[D]. 黄礼英. 华中农业大学, 2018
  • [5]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 李健陵.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01)
  • [6]江西省水稻氮肥推荐施肥体系研究[J]. 邵华,朱安繁,石庆华,赵小敏.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6(05)
  • [7]三峡库区农田土壤无机磷动态变化及其迁移特征[D]. 韩晓飞. 西南大学, 2016(01)
  • [8]气力滚筒式水稻精量排种器的研究[D]. 张顺. 华中农业大学, 2015(02)
  • [9]氮肥运筹对水稻生长影响的模拟研究[D]. 曹建刚.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10]气候变化、品种更新和管理措施对我国水稻生育期及产量影响的研究[D]. 刘蕾蕾.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标签:;  ;  ;  ;  ;  

汕优669水稻最佳施肥方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