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FoxPro在横截面测量中的应用

Visual FoxPro在横截面测量中的应用

一、Visual FoxPro在横断面测量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江帆[1](2021)在《山东省冠县听障老年人抑郁现状调查与基于助听器的干预效果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水平提高,人口快速老龄化已成为影响人类发展的严峻问题。日益庞大的老年人群面临着健康方面的严峻挑战,其中听力健康状况更是不容忽视。听力障碍不仅是自身功能减退的重要表现,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沟通和交往能力,导致老年人社会功能弱化、人际交往减少,极易引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抑郁是老年人常患的心理疾病之一,更是造成老年自杀的最主要原因。听力障碍作为老年抑郁的危险因素之一,两者关系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有数据显示,高达1/5的听障老年人报告过抑郁症状,另外有22%的听障老年人有过抑郁患病经历,如何改善听障老年人抑郁状况显得尤为迫切。随着听觉辅助治疗技术的发展,听力障碍防治进入了全新时代。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善听力状况进一步干预老年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成为新的研究议题。目前国内外围绕听障老年人抑郁状况的研究数量不断增加,研究方法日趋成熟,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国内针对听障老年人抑郁流行现状的研究主要以医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缺乏代表性人群研究;其次老年人群中听力障碍对抑郁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再次,国内目前针对听障老年人抑郁的干预研究较为局限,既往以护理干预为主的研究不仅存在干预时间短(<1个月)、证据质量等级低等问题,对于大范围的老年听障人群也不具备可操作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健康老龄化的目标,以山东省冠县为样本地区,将听障老年人抑郁的现状和干预研究作为博士选题。通过探索听障老年人抑郁的流行现状、作用机制和干预措施,旨在为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实践提供研究指导,为积极应对和解决老龄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目的本研究的总目标:采用现场调查数据,分析听障老年人抑郁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在厘清二者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听力障碍对抑郁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干预试验,为进一步提高听障老年人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1)明确老年人群中听力障碍与抑郁的关系;(2)探讨听障老年人抑郁流行现状;(3)厘清老年人群中听力障碍对抑郁的作用机制;(4)构建干预试验并评价干预效果;(5)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对策建议。资料来源与研究对象本研究数据包括两部分:一是“山东省冠县老年听力障碍调查”数据,二是“山东省冠县老年听力障碍干预研究”数据。研究对象为山东省冠县60岁及以上老年人。研究内容与方法(1)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与老年听力障碍和抑郁相关的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筛选整理符合要求的文献资料进行综述,初步了解和总结目前听障老年人抑郁研究进展及面临的主要问题。(2)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利用Meta分析法对有关老年人群中听力障碍与抑郁关系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通过综合大量相关研究结果,对两者关系进行更为合理、精准、严密和客观的分析。(3)采用现场调查数据了解听障老年人抑郁流行现状。运用纯音测听法和老年抑郁量表(GDS-15)评估老年人听力及抑郁状况,采用Mantel-Haenszel χ2检验分析不同听力状况老年人抑郁检出率的变化趋势,利用方差分析、t检验等统计推断方法对不同特征老年人的抑郁状况进行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抑郁影响因素。(4)基于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对老年人群中听力障碍对抑郁的作用机制提出研究假设。利用现场调查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分析老年人群中听力障碍对抑郁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5)基于听力障碍对抑郁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以听力障碍合并抑郁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开展为期6个月的干预试验,探究以助听器为手段的听力干预措施能否有效改善听障老年人的抑郁状况。在持续收集试验对象抑郁、社会参与、社会隔离、孤独感等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配对符号秩和检验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评价干预试验效果。研究结果(1)老年人群中听力障碍与抑郁关系分析根据系统评价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筛选出22篇文献纳入分析,其中14篇研究结果显示听力障碍显着增加了老年人的抑郁风险,另外8篇研究结果显示两者之间的关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Meta分析结果显示,听障老年人抑郁的患病风险是非听障老年人的1.26倍(OR=1.26,95%CI:1.18,1.3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研究方法分类,横断面研究中听障老年人抑郁的患病风险是非听障老年人的1.28倍(OR=1.28,95%CI:1.18,1.39),队列研究中为1.23 倍(OR=1.23,95%CI:1.11,1.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听障老年人抑郁检出状况和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在山东省冠县8个乡镇(街道)23个村庄(居委会)中抽取了 4111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共获得有效样本量3769例,其中听障老年人1648人(43.37%)。抑郁在老年人中的检出率为10.93%(GDS-15≥5分)。按照听力状况分类,抑郁在正常听力和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听障老年人中的检出率分别为5.23%、16.89%、18.21%、28.45%和34.78%,随着听力水平下降,抑郁检出率呈现递增趋势,Mantel-Haenszel χ2检验显示不同听力状况老年人抑郁检出率变化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 1)。对老年人(n=3769)抑郁状况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听力正常的老年人,患有轻度(β=0.16,P=0.04),中度(β=0.33,P=0.02),重度(β=1.23,P<0.001)和极重度(β=1.74,P<0.001)听力障碍的老年人抑郁得分更高,听力障碍显着加重了老年人的抑郁程度。对听障老年人(n=1648)抑郁状况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听力障碍等级、职业状态、慢性病、基本活动能力障碍、社会参与、孤独感和社会隔离是抑郁的影响因素:相比患有轻度听力障碍的老年人,中度(β=0.16,P=0.02),重度(β=1.20,P<0.001)和极重度(β=1.81,P<0.001)的老年人抑郁得分更高,听力障碍越严重,抑郁症状越明显;从职业状态上看,退休(β=0.08,P=0.047)和无业(β=0.09,P<0.001)的听障老年人抑郁程度比在业的听障老年人高。从健康状况看,有慢性病(β=0.06,P=0.001)与基本活动能力障碍(β=0.11,P<0.001)的听障老年人抑郁症状更明显。对比距离调查时间一个月内无社会参与的听障老年人,有社会参与的听障老年人抑郁程度更低(β=-0.01,P<0.001)。听障老年人社会隔离越严重(β=-0.08,P<0.001)、孤独感越强烈(β=0.11,P<0.001),抑郁症状更明显。(3)听力障碍对抑郁的作用机制分析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①相对于听力正常的老年人,患有轻度(OR=0.17,P<0.001)、中度(OR=0.14,P<0.001)、重度(OR=0.10,P<0.001)和极重度听力障碍(OR=0.08,P<0.001)的老年人社会参与度更低,且听力障碍等级越高,社会参与可能性越小;②相对于听力正常的老年人,患有轻度(β=-4.60,P<0.001)、中度(β=-6.29,P<0.001)、重度(β=-6.59,P<0.001)和极重度听力障碍(β=-8.53,P<0.001)的老年人社会隔离程度更高,且听力障碍等级越高,社会隔离越严重;③相对于听力正常的老年人,患有轻度(β=14.32,P<0.001)、中度(β=16.56,P<0.001)、重度(β=16.86,P<0.001)和极重度(β=17.97,P<0.001)听力障碍的老年人孤独感更强烈,且听力障碍等级越高,孤独感越强烈;④相对于过去一个月内无社会参与的老年人,有社会参与的老年人抑郁症状更明显(β=-0.33,P<0.001)。社会隔离严重程度和孤独感强度与抑郁呈正相关关系,社会隔离越严重(β=-0.03,P<0.001)、孤独感越强烈(β=0.04,P<0.001)的老年人抑郁症状更明显。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模型中各准化路径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听力障碍和抑郁间的标准化直接效应值为0.25,标准化总间接效应值为0.16,其中听力障碍通过社会隔离、社会参与和孤独感影响抑郁的标准化间接效应值分别为0.03、0.02和0.11。Bootstrap区间估计结果显示:听力障碍和抑郁间的直接效应Bootstrap 95%CI 为(0.19,0.33),直接效应显着;总间接效应 Bootstrap 95%CI为(0.15,0.24),总间接效应也显着。(4)听障老年人抑郁干预效果评价研究本研究招募了山东省冠县老年听力障碍调查中听力障碍合并抑郁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加入试验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接受助听器干预)和对照组(无干预措施),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干预试验,共收集到有效资料215份(干预组107份,对照组108份)。试验结果显示:①干预组研究对象在佩戴助听器1个月及6个月后,平均听阈值从佩戴前的52.07±12.79dBHL分别降为36.91±4.71dBHL和34.53±3.36dBHL;对照组平均听阈值无明显变化。②在利用助听器进行听力干预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干预组研究对象的抑郁得分从基线的7(6,9)分分别下降到6(5,8)分、5(4,7)分和4(4,6)分,对照组基本保持不变。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显示干预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两组研究对象的抑郁得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配对符号秩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研究对象抑郁得分在每个测量时间点间的组内比较,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干预3个月后的抑郁得分与干预1个月后的抑郁得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其他测量时间点间抑郁得分的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④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研究对象抑郁得分的组间因素(F组间=27.49,P<0.001)、组内因素(F时间=270.54,P<0.001)和交互作用(F交互=214.66,P<0.001)均显着。干预组研究对象的抑郁程度随时间变化而逐渐降低,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抑郁程度基本保持不变。⑤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研究对象社会参与的组间因素(F组间=13.56,P<0.001)、组内因素(F时间=11.50,P<0.001)和交互作用(F交互=7.41,P<0.001)均显着。干预组研究对象在佩戴助听器一个月后,社会参与情况得到显着改善,之后趋于平稳。对照组研究对象的社会参与情况基本不变。⑥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研究对象社会隔离得分的组间因素(F组间=11.34,P<0.001)、组内因素(F时间=13.92,P=0.001)和交互作用(F交互=27.85,P<0.001)均显着。干预组研究对象社会隔离程度随时间变化而逐渐下降,对照组研究对象的社会隔离情况无明显变化。⑦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研究对象孤独感得分的组间因素(F 组间=6.30,P=0.01)、组内因素(F 时间=15.93,P<0.001)和交互作用(F交互=16.44,P<0.001)均显着。干预组研究对象的孤独感随时间变化而逐渐降低,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孤独感情况基本不变。结论与建议主要结论:(1)山东省冠县听障老年人抑郁检出率为18.29%,明显高于听力正常的老年人,随着听力水平下降,不同听力等级老年人的抑郁检出率呈现递增趋势,听力障碍显着增加了老年人抑郁程度。听力障碍等级和职业状态、慢性病、基本活动能力障碍、社会参与、孤独感、社会隔离是听障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因素。(2)老年人群中听力障碍不仅直接影响抑郁,还通过社会参与、社会隔离和孤独感对抑郁产生间接影响。比较听力障碍对抑郁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可以发现,老年人群中听力障碍对抑郁的直接影响不仅大于每个中介因素代表的间接影响,同时也大于总的间接影响。(3)佩戴助听器后老年人听力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抑郁程度随助听器佩戴时间延长而持续降低,社会参与度显着提升,社会隔离和孤独感明显下降。这表明良好的听力能改善老年人社会参与,维护老年人社会网络,有效减轻老年人孤独感和抑郁程度。对策建议:(1)加强听障老年人抑郁筛查力度,将抑郁等常见的心理问题作为老年人健康的关注重点,增强听障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的易获得性和专业性,实现抑郁的早发现和早治疗。(2)提高听障老年人社会参与度,完善其社会网络。通过促进社交活动、提供网络支持、加强家庭照顾等多种方式帮助听障老年人维持和发展社会资源,建立和维系满意的社会网络,以保持和促进其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3)健全听力干预措施,根据不同老年人的特征制定更为细化、差异化的听力干预策略。通过政府、社会和家庭三个层面的干预来促进听力健康,进而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实现积极老龄化。研究创新与不足主要创新点:(1)本研究采用现场调查数据分析了老年人群中听力障碍对抑郁的作用机制,填补了国内该方面的研究空白,为针对性的干预和改善听障老年人抑郁状况提供了科学依据。(2)本研究首次采用区别于临床样本的社区调查数据探索了针对听障老年人的人群干预方案。该方案整合了听力障碍和抑郁两种广泛存在的老年慢性病,为我国残疾老年人心理健康管理做出了新尝试。不足与展望:(1)由于时间和经费的限制,实证研究部分仅在山东省冠县进行了横断面调查,建议未来研究扩大抽样范围,开展大样本队列调查。(2)本次干预研究仅进行了 6个月,对长期干预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本研究的基础上,增加对助听器长期佩戴效果的研究。

赵北[2](2021)在《四边体置钉治疗髋臼骨折的数字解剖学研究及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 四边体区域的数字解剖学参数研究测量目的测量髋臼四边体区域的解剖参数,确定置钉的安全区和危险区,以提高四边体区域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期间我院影像中心行骨盆CT扫描的成年人图像200例。通过Mimics软件进行骨盆三维重建后,测量四边体内侧面的边长和面积,进行性别间和左右侧比较;定义并测量危险区和安全区长度,确定最危险置钉点位置并进行性别间比较。结果男性四边体内侧面上边界长度65.54±4.5 1mm,下边界长度39.24±2.96mm,前边界长度62.46±3.45mm,后边界长度67.91±3.92mm,四边体内侧面的表面积3276.22±309.33mm2;女性四边体上边界长度63.92±3.37mm,下边界长度36.85±2.39mm,前边界长度55.25±3.13mm,后边界长度61.89±3.75mm,四边体内侧面的表面积为2787.21±246.21mm2。男性的五组数据值均大于女性,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左右侧数据之间的配对样本比较发现四边体内侧面的上边界和前边界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下边界、后边界和内侧面表面积左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四边体危险区长度20.42±6.88mm,前后缘长度42.75±3.22mm,危险区和前后缘距离比值为0.48±0.15;女性四边体危险区长度24.43±5.04mm,前后缘长度39.18±2.21mm,危险区和前后缘距离比值为0.62±0.13。男性四边体的前后缘长度大于女性,但危险区长度小于女性,男性危险区占据前后缘的比例要低于女性。三组数据在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最危险进钉点到参考线的距离为14.42±4.22mm,女性为12.89±3.38mm,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工具软件Mimics结合CT图像可建立完整的骨盆三维模型,通过调整视图方向,能够定义并测量髋臼四边体区域的相关参数。由于性别间的生理差异,男性四边体内侧面的各边长均大于女性。在髋臼前入路观察角度下女性四边体危险区范围大于男性,确定最危险进钉点的位置有利于术中安全操作。第二部分 四边体置钉参数的数字解剖学测量目的选取四边体危险区多个进钉点模拟螺钉的安全放置,测量螺钉的多方位安全进钉角度及长度等参数,并进行性别间比较,以提高四边体危险区置钉的安全性,为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提供更全面的数据参考。方法通过Mimics软件对200例骨盆CT进行三维重建,根据四边体内侧面将矢状面和横断面视图重新定义,在真骨盆上缘和下缘分别确定危险进钉点位置,应用直径3.5mm的圆柱体模拟螺钉置入。真骨盆上缘的三处进钉点分别测量螺钉的最小内倾角(MIMIA),最小前倾角(MIAIA)和最小后倾角(MIPIA)以及对应的螺钉长度;真骨盆下缘的三处进钉点分别测量平行螺钉的长度,最小前倾角(MIAIA)和最小后倾角(MIPIA)以及对应的螺钉长度;通过调整髋骨的三维半透明模型,确定髋臼下螺钉的最佳位置,模拟置钉并测量该螺钉的直径,长度,进钉点的位置及进钉方向,对上述置钉参数进行性别间比较。结果在四边体最危险进钉点O处,男性MIMIA为13.32±3.98°,螺钉长度28.96±7.57mm,MIAIA 为 31.97±9.89°,螺钉长度 42.99±5.44mm,MIPIA 为23.67±5.99°,螺钉长度 60.98±4.94mm;女性角度分别为 16.54±5.45°,39.40±10.07°,32.04±8.65°,螺钉长度分别为 22.54±5.16mm,36.02±3.27mm,50.51±3.82mm。男性各角度小于女性,而螺钉长度均大于女性,数据在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进钉点O比较,A点和B点对应的MIMIA值均减小,而对应的螺钉长度均增加。真骨盆上缘A、O、B三点对应的MIAIA值逐渐增加,而MIPIA值逐渐减小,男性和女性变化趋势一致。在四边体进钉点O’处,男性的平行螺钉长度为19.23±4.38mm,女性为13.86±3.53mm,男性MIAIA及对应螺钉长度分别为36.39±7.29°和33.59±2.73mm,女性分别为40.73±6.63°和28.73±2.39mm;男性 MIPIA 及对应螺钉长度分别为 33.01±7.07°和 9.07±2.66mm,女性分别为39.33±5.82°和43.36±2.73mm。男性的最小前倾角度和最小后倾角度均小于女性,而螺钉长度均大于女性,数据在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骨盆下缘A’、O’、B’三点对应的MIAIA和MIPIA值变化趋势同上缘对应点一致。男性髋臼下螺钉的最大直径为5.54±1.38mm,最大长度为100.23±6.37mm,女性分别为4.49±0.89mm和87.74±6.36mm,94%的男性和86%的女性最大螺钉直径不小于3.5 mm;而77%的男性和53%的女性最大螺钉直径不小于4.5 mm。螺钉参数在性别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数字化软件的切面重建,三维图像透明化及轴向透视等方法,可以在四边体危险区内以不同方式安全置钉,获得相关的置钉数据参数,指导个体化术前设计,为髋臼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参考。由于男女骨盆的生理解剖差异,四边体区域置钉的方向角度和螺钉的长度直径等属性在性别间存在差异。将解剖标记作为置钉参照物和参考平面方便术中安全精确操作。第三部分 四边体置钉治疗髋臼骨折的有限元分析目的建立起髋臼前柱骨折和后柱骨折的有限元模型,针对四边体区域设计不同的钢板和螺钉内固定模型装配后进行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评价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稳定性,为四边体螺钉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一例健康成年女性的DICOM格式的骨盆CT数据,将其导入Mimics及3-matic软件中,分别建立前柱骨折和后柱骨折模型,在Geomagic Studio软件及Solidworks软件中根据骨折线位置设计不同内固定,在3-matic中最终装配成髂腹股沟入路处理前柱骨折的4组固定模型,Stoppa入路处理前柱骨折的3组固定模型及后柱骨折固定的5组模型。将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进行材料属性赋值,弹簧单元模拟韧带及接触设置。约束边界条件后对模型求解,分析评价骨盆和内固定的位移和应力分布,比较上下骨折面的位移差。结果前柱骨折模型中,增加四边体危险区螺钉后,可以降低钢板和固定螺钉的最大应力和松动断裂的风险,同时可以降低钢板对骨盆的应力遮挡作用。髂腹股沟钢板和Stoppa钢板在增加了两枚四边体双皮质螺钉后,上下骨折面的位移差组内比较均为最小。后柱骨折模型中,联合固定模型组由于增加了耻坐螺钉,后柱钢板和后柱螺钉的应力均下降,三种状态下骨折面的平均位移差和最大位移差的最小值均出现在联合应用耻坐螺钉模型组。结论通过髂腹股沟入路和Stoppa入路处理髋臼前柱骨折时,钢板联合四边体危险区螺钉均可以有效提高生物力学相容性和稳定性。在处理髋臼后柱骨折时,放置四边体螺钉可增加后柱钢板或后柱螺钉的固定强度,降低内固定失效的风险。

张杰[3](2020)在《基于Civil 3D二次开发的市政管线综合BIM辅助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国内BIM技术在房建项目上的运用已逐渐成熟,运用价值及成果体现已逐步完善,而在市政项目上的运用较少,应用点正逐步被挖掘。从市政管线综合项目入手,通过Civil3D插件的开发,以Excel数据为媒介,打通二维图纸和三维模型的信息传输,快速、高效、精确地对管道及节点建模。将传统二维图纸转换为三维模型,直观反映各类别管线之间的相对位置,采用剖切三维模型生成管线综合横断面的方法,解决传统管线综合项目中过路管位置横断面生成困难的痛点。

章仁杰[4](2020)在《皮质骨通道螺钉和传统椎弓根螺钉在骨质疏松腰椎固定中的生物力学性能及其钉道骨密度与椎体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传统椎弓根通道(traditional trajectory TT)螺钉固定技术发展迅速,是当前脊柱后路融合手术的主要手段,广泛用于各种脊柱疾病的治疗。椎弓根螺钉的固定功效主要取决于在椎弓根及椎体内的松质骨,而不是真正的皮质骨。因此在骨质疏松的椎体中难以获得足够的把持力,而螺钉把持力不足会导致内固定松动拔出。此外,螺钉的固定强度不足也可能会导致固定节段的不融合或椎间隙塌陷,以及继发局部后凸畸形,而这些失败往往需要翻修。许多学者开展了多项研究并提出了各种方法。然而,这些不同的翻修策略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善螺钉固定,同时可能带来各种并发症。皮质骨通道(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CBT)螺钉技术应运而生,其方向为在横断面沿着椎弓根由内侧到外侧,在矢状面由尾侧到头侧,通过致密的螺纹与椎体及椎弓根的皮质骨集中区域最大化的接触,有希望成为腰椎TT螺钉的替代固定方法。生物力学研究表明,无论在正常亦或骨质疏松的骨质中,CBT螺钉均可提供更高的拔出强度,插入扭矩和疲劳性能。然而一些研究发现,与CBT螺钉相比,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具有更好的疲劳性能。因此,CBT螺钉在骨质疏松腰椎固定中的生物力学性能仍存在争议。此外,有学者在正常骨质尸体腰椎中进行了CBT螺钉和TT螺钉互为翻修的研究。那么,在骨质疏松的椎体中,是否也可以通过另一种不同通道的螺钉来翻修松动的螺钉,其可行性如何?另外翻修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能又如何?目前这些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和证实。因此,我们选择骨质疏松的人类尸体腰椎标本,进行扭矩测量,抗拔出实验及疲劳实验,一方面明确骨质疏松性腰椎中CBT螺钉的生物力学固定性能;更重要的是,来评估CBT螺钉翻修松动的TT螺钉,TT螺钉翻修松动的CBT螺钉的可行性及翻修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不同通道螺钉间是否能互为翻修提供理论依据。螺钉的固定强度与椎体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明确相关,尤其是钉道的BMD。目前,椎体BMD的评估方法主要是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EXA)和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QCT)。然而,DEXA和QCT测量的都是椎体BMD而不是螺钉钉道的BMD。许多研究建议可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图像中测量的CT值(hounsfield unit HU)来进行BMD评估和骨强度估计。此外,相关研究已证实CT的HU值与DEXA的BMD之间存在正相关。而且,CT的HU也被用于局部的BMD的评估,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显示局部的HU与内植物的扭矩和稳定性密切相关。因此,用CT测量的钉道HU值代表钉道骨密度是可行的。然而,椎体BMD与钉道骨密度(CBT和TT的HU值)之间是否也存在关联?目前尚未得到研究。由于腰椎CT是需行腰椎手术患者的常规术前检查,故可以在不增加患者医疗费用的情况下充分利用CT图像,选择螺钉钉道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来测量该钉道的HU值。同时也可避免了DEXA和QCT的检查。因此,本研究从影像学的角度出发,以人尸体椎骨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和评估CBT和TT的骨密度(HU值)是否与用DEXA和QCT测量的BMD存在相关性。同时,我们以正常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CT测量CBT和TT的HU值来代表它们各自的钉道骨密度,从影像学学角度分析不同钉道骨密度的差异,旨在确定应用CBT螺钉的理想患者和合适的腰椎节段。目的:研究一:以骨质疏松的腰椎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评估CBT螺钉在骨质疏松性腰椎中的生物力学性能。更重要的是,来评估CBT螺钉翻修松动的椎弓根螺钉,椎弓根螺钉翻修松动的CBT螺钉的可行性及翻修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能。研究二:以尸体胸腰椎为研究对象,探讨CBT螺钉与TT螺钉的钉道HU与椎体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三:以正常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CT测量CBT和TT螺钉轨迹(TT)的HU值来代表它们的钉道骨密度,从影像学学角度分析不同钉道骨密度的差异,旨在确定应用CBT螺钉的理想患者和合适的腰椎节段。方法:研究一:对17具尸体进行解剖分离出腰椎共42个。行QCT及DEXA测量椎体骨密度,选择骨质疏松的腰椎椎体。随机选择腰椎一侧椎弓根置入CBT螺钉,另一个置入传统椎弓根螺钉。然后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包括螺钉拧入扭矩,轴向拔出实验,以及周期疲劳实验。确保每个样本中的螺钉松动后,再用对侧的螺钉进行翻修(即原CBT螺钉侧置入TT螺钉,原TT螺钉侧置入CBT螺钉)。然后对翻修的螺钉进行相同的生物力学实验,并记录结果。同时对TT和CBT螺钉进行重复的轴向拔出实验。研究二:选取40具尸体的脊柱,并将其分离成240个单个椎体,节段为T9-L5。所有标本均进行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在CT上确定CBT及TT螺钉置钉钉道,选择各自钉道感兴趣区ROI(CBT 4.0 mm×30 mm,TT 6.0 mm×40 mm),测量钉道的HU以代表钉道骨密度。然后利用双能X线及QCT分别测量椎体的骨密度。研究三:根据年龄段(平均10年)和性别分组,从数据库中随机抽取接受胸部、腹部和骨盆CT扫描的健康患者,共240名。每个患者的椎体被切割成两个平面:一个为传统椎弓根螺钉置入的断面,代表TT平面,另一个为皮质骨螺钉置入的断面(头倾的断面),代表CBT平面。在每个钉道的区域内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区域(ROI)。然后测量ROI的CT值(HU)以表示骨密度。结果:研究一:1.与TT螺钉相比,CBT螺钉表现出更高的拧入扭矩(0.35Nm vs.0.21Nm,t=3.64,p=0.002)和更高的轴向拔出强度(396N vs.244N,t=7.84,p=0.000)。同时,CBT螺钉需要更多的周期使位移达到5mm,表现出更好的周期疲劳性能(6161个周期vs.3639个周期,t=5.62,p=0.000),及更强的失效载荷(443N vs.317N,t=5.75,p=0.000)。2.当CBT螺钉翻修松动的TT螺钉时,其扭矩提高50%,拔出力为原来的81%,疲劳性能与原始TT螺钉相当,但明显强于松动的TT螺钉(松动TT螺钉/原始TT螺钉的拔出力为33%)。当TT螺钉翻修松动的CBT螺钉时,TT螺钉保留51%的原始扭矩和54%的原始拔出强度,50%疲劳性能,但这仍然比松动的CBT螺钉强(翻修CBT螺钉拔出力/原始CBT螺钉为12%)。与原始CBT螺钉相比,翻修CBT螺钉的拔出强度与疲劳性能显着降低,但TT翻修螺钉和TT原始螺钉的拔出强度与疲劳性能变化不大。研究二:CBT的HU值(286.74±120.80)几乎是是TT的HU值(165.61±92.38)的2倍;经DEXA测量椎体骨密度为0.540±0.193g/cm2;经QCT测量皮质骨密度为245.63±80.09 mg/ml,松质骨密度为88.24±61.78mg/ml;正常骨质为52个,椎体密度为172.594 mg/ml;骨量减少的为60个,椎体密度为93.715 mg/ml;CBT与TT的HU值与DEXA和QCT测定的BMD为显着正相关。CBT与TT的HU比值与DEXA测量的BMD和QCT测量的松质骨BMD显着负相关,与节段(T9-L5)成显着正相关,与QCT测量的皮质骨BMD无相关性。研究三:各年龄组CBT的ROI值均明显高于TT螺钉,CBT HU与TT HU的比值为1.92。男性与女性的CBT HU和TT HU均有显着差异。男性的CBT HU和TT HU值均普遍高于女性(男性:CBT/TT 1.89±0.45;女性:CBT/TT 1.95±0.47)。随年龄增长(P=0.000)和腰椎越往远端(P=0.000),男性和女性的CBT HU与TT HU的比值也随之显着增加。结论:研究一:1.在骨质疏松性腰椎椎体的固定中,CBT螺钉表现出比TT螺钉更佳的生物力学性能。2.CBT和TT螺钉可作为骨质疏松椎体螺钉松动后互为翻修的方法。当两种螺钉用于骨质疏松性腰椎互为翻修时,它们能保持足够的扭矩、拔出强度和疲劳性能。3.原始TT螺钉的钉道对翻修CBT螺钉的钉道有着较大的影响。然而,原始CBT螺钉的钉道对TT翻修螺钉的钉道影响甚微。因此应考虑TT螺钉的钉道与CBT螺钉钉道存在部分重叠。研究二:随着椎体BMD的下降,CBT和TT的HU值也随之下降,但CBT HU值的下降程度小于TT HU值,特别是在低BMD椎体及远端腰椎。研究三:应用HU值来代表钉道骨密度是可行的方法。CBT HU值明显高于TT HU值,尤其是老年患者和远端腰椎。

王米换[5](2020)在《全站仪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全站仪在实际工程测量如道路、桥梁、房屋建筑等行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如何通过现有的技术手段智能化地获取并实时地传输、处理全站仪数据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课题将nRF905作为通信方式,充分利用部署方便、灵活的网络技术,设计并实现全站仪无线数据传输和上位机三维测量系统软件处理以及电子塔尺显示的组合,开发全站仪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全站仪无线数据传输系统主要实现全站仪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输至上位机,处理并最终在电子塔尺端显示。该系统由全站仪端外部辅助传送器、上位机端外部辅助传送器、三维测量系统和电子塔尺四部分组成。首先各部分选取DSP作为控制核心,以此设计了全站仪数据控制、传输、显示等硬件。之后通过电路图设计、制板、焊接,实现了硬件设计。选用C语言作为编程语言,根据nRF905无线模块的通信协议,DSP核心控制器对nRF905无线模块进行软件配置,完成了通信软件的设计。在VB开发软件中,使用模块化的思想设计了上位机三维测量系统软件。对三维测量系统软件需求分析后,对其进行了整体构思、模块划分和程序编写。上位机三维测量系统可以完成全站仪数据实时接收、道路曲线数据上传、数据的解算处理等功能。外部辅助传送器与上位机通信时,为提高传输质量,使用了自动通信模式。最终进行系统测试。数据采集、传输至上位机显示测试中,数据准确上传,表明数据在120米的范围内传输正确率为100%。整个系统在西安市高新区科技四路和七路进行了测试。全站仪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建立了 nRF905无线传输网路,放样数据在电子塔尺端显示,确定放样点,表明整个系统达到了要求。故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稳定,达到了数据传输实时、精确的指标和要求,适合道路、桥梁、房屋等工程的精确测量,对类似的测量系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何百岳[6](2020)在《基于惯性和视觉传感器的人体上肢位姿估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体位姿估计是一种利用各种传感器获得人体运动时各肢体部位姿态和关节位置的技术,在人机协作、医疗康复、运动训练等众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地,因为人体上肢是人体最灵活的部位,研究上肢的位姿估计很有意义。目前,人体位姿估计方法主要有机械式、电磁式、惯性式和视觉式四个方式。其中,最常用的是基于惯性传感器的方法和基于视觉传感器的方法。但是,现有的人体位姿估计方法主要还存在以下三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1)降低姿态估计方法的计算复杂度,提高位姿估计系统的实时性;2)如何融合多传感器信息来增强人体位姿估计的鲁棒性和精确度;3)设计一种简单易行的多传感器坐标标定方法。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惯性和视觉传感器的上肢位姿估计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设计了一种复杂度低而且具有精度保证的上肢姿态估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针对现有的基于Kalman滤波器的姿态估计方法新息矩阵求逆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引入无逆卡尔曼滤波算法来降低计算量,提高算法实时性。第二,将运动分类讨论,提出了双策略方法来进一步降低计算量。第三,针对含有反三角函数运算的磁场干扰判定条件,提出了无三角函数判定条件,以降低计算复杂度。2.设计了一种方便易行的惯性传感器和视觉传感器坐标系标定方法。为了实现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传感器之间的坐标标定必不可少,但是已有结果主要研究视觉传感器和惯性传感器固定联接情况下的标定问题,少有考虑无连接的视觉传感器和惯性传感器的标定问题。新标定方法引入了地面坐标系,标定板坐标系作为媒介建立了惯性传感器和视觉传感器之间的旋转关系,利用了姿态解算方法和张正友相机参数标定方法计算惯性传感器和视觉传感器的坐标系的旋转参数。3.设计了一种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多传感器融合人体上肢位姿估计方法。现有的低成本传感器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视觉传感器Kinect采样频率不高,容易受到遮挡的影响。惯性传感器在长时间的位置轨迹跟踪后,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漂移问题。所提出的融合算法利用了视觉传感器的量测修正了位置估计的漂移,针对视觉传感器被遮挡以及上肢快速运动的情况,惯性传感器的量测补充了视觉传感器的量测缺失。搭建了基于惯性和视觉传感器融合的上肢位姿估计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金楠[7](2019)在《医学院校新生眼部屈光度与生物学参数特点及其变化特征分析-2年随访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医学院校大一新生眼部屈光特点以及在学期间其眼部屈光状态与生物学参数变化规律,并探究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通过随机整群分层抽样将天津医科大学2016级部分本科生纳入研究并进行随访观察。分别在其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对其进行三次测量研究,从而获得三次调查的屈光度(spherical equivalent refraction,SER)、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晶体厚度(lens thickness,LT)、角膜曲率半径(corneal radius,CR)及轴率比AL/CR等结果。首次横断面调查中,观察医科大学新生近视患病率及光学生物测量参数分布特点,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屈光度及各眼部生物测量参数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与最小显着差法t检验(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比较不同类型屈光不正人群的眼部生物学参数特点。随访观察研究中,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眼部屈光度及各项生物参数的变化特征,重复测量方差分析(repeated measures analysis of variance,RM-ANOVA)观察入学1年、2年及第3年内的变化规律。在第三年的检查中通过调查问卷回顾了解学生的用眼习惯,将问卷设计因素作为自变量,根据眼轴变化量将研究对象划分为变化较多者与变化较少者两类人群,通过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优势比OR值,从而找到影响成年医学生群体屈光变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当统计结果P<0.05时,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首年可纳入研究者共648人,其中男性262人,女性386人,平均年龄为18.35±0.68y(16-22y),平均 SER 为-4.24±2.53D,其中男性 SER 为-4.18 ±2.54D,女性SER为-4.28±2.53D,两性别间无显着差异(p>0.05)。该群体近视患病率为92.44%,高度近视患病率达23.61%。男性始终拥有比女性更长的眼轴及更深的前房,而女性的角膜则更加陡峭(p<0.05)。在随访观察中,526人纳入统计分析,男性213人,女性313人。其球镜度数(diopter of spherical,DS)与SER分别显示了显着的近视漂移约0.38D(p<0.05),散光度数无明显改变(p>0.05)。两年内SER变化值在两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近视患病率无显着变化,高度近视患病率显着上升至28.33%。在2年变化中,AL显着增长,CCT显着变薄,LT显着增厚(所有p值<0.05),而ACD与CR无明显变化(p>0.05)。女性AL增长量显着高于男性(p<0.05),其他变化在男女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科大学文学类专业学生AL增长量较少(OR=0.35,95%CI:0.13-0.96);而女性(OR=2.00,95%CI:1.02-3.95)、长期接触网络游戏(OR=2.09,95%CI:1.33-3.29)及父母一方中为近视(OR=1.98,95%CI:1.26-3.09)均可导致大学期间眼轴变化量的增多(p<0.05)。而初始眼轴长度、除日常课程外的近距离工作、除游戏时间外的电子产品的使用及视疲劳状况均对在学期间AL的增长无显着影响(p>0.05)。结论医学生在学期间屈光度仍向近视方向发展,但散光度数并无改变。眼部生物学参数变化表现为眼轴增长,中央角膜变薄,晶体厚度增加。文学类专业及接触网络游戏时间更少的学生,其屈光变化会更少。

黄汐[8](2019)在《OCTA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乳头缺血的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性致盲性疾病。常表现为无痛性中等度视力下降、视盘节段性水肿和特征性视野缺损等,常发生于4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较高。NAION视野缺损的绝对暗点是不可逆的,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功能与生活。因此,NAION需要诊治,更重预防,在关注局部解剖异常的同时,更应强调视乳头和其周围血流微观注改变的分析,早期或病前甄别高危人群,对于此病的预防尤为重要。新兴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以其独特的能够定量分析视乳头视网膜脉络膜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局部微血管密度和血流速度的特点,为NAION的诊治预防提供了更有利的证据。本文就OCTA采集NAION和正常人的双眼视盘血流指标及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探究NAION患者患眼与对侧健眼、患眼与正常眼、对侧健眼与正常眼的视盘周(retinal peripapillary capillaries,RPC)、视盘总图像(Whole Image)、视盘内(Inside Disc)的血管密度(vessel density,VD)和视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eripapillary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pRNFL)厚度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视野平均缺损(meandeviation,MD)、对应缺血区视野平均光敏感度(mean sensitivity,MS)等的相关性。以其寻找NAION视乳头微灌注高危因素,为早期诊治和预防NAION提供新的依据。[方法]1、收集正常志愿者80人(160眼),所有志愿者双眼屈光度<±3.00D,否认既往眼底病史、视神经病变史,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及其他病史。收集35例NAION患者,其中发病时间在两周内的患者15人,发病时间大于6个月患者20人。所有志愿者均接受病史采集,双眼的彩色眼底照相、Goldmann眼压、最佳矫正视力,并无散瞳下行双眼OCTA检测,测量视盘4.5×4.5mm区域,获得视盘区4.5×4.5mm大小范围的高清扫描图像后通过内置分析软件获取视盘Whole Image、Inside Disc、RPC的VD和pRNFL厚度图。所有纳入者均进行双眼视野检查,视野可靠性指标为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均<15%,固视丢失率<20%。2、A45代表45岁及以上人群,B45代表45岁以下人群,M代表男性,F代表女性,N代表正常人总体。在正常人组中分为AM45、AF45、BM45、BF45、AN45、BN45和NM、NF组。研究上述指标在AM45、AF45、BM45和BF45的差异;AN45和BN45,NM和NF的同一眼别的差异;AN45和BN45,NM和NF的差异。分析在各象限pRNFL和相对应区域的VD相关性。3、急性期患眼为AI,对侧健眼为AN;萎缩期患眼为BI,萎缩期对侧健眼为BN,正常对照组为C。研究上述指标在AI和AN,BI和BN的差异;AN和C,BN和C的差异;AI和BI,AN和BN的差异;患眼缺血区和非缺血区差异。4、观察急性期和萎缩期NAION患眼视盘缺血区RPC血管密度和相应区域视盘pRNFL及视野MS及MD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0名受试者,因受试者屈光间质浑浊、视力差和配合差等因素导致检查结果达不到要求等原因,共排除39人58眼,最后共纳入受试者1 1 1名,222眼进行数据分析,其中健康人眼160眼,NAION患眼35眼,NAION对侧眼35眼。1、健康成年人双眼视盘血管密度和视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对称性分析正常人在正常成年人双眼视盘区,测量总图像(Whole Image)、视盘内(Inside Disc)和视盘周(RPC)三部分的 VD 和 pRNFL,AM45,AF45,BM45,MF45双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N45右眼视盘RPC血管密度(52.22±2.36%)比AN45右眼视盘RPC血管密度(53.51±1.88%)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仅相差(-1.29±2.20%)。BN45 视盘 Inside Disc 血管密度(48.50±5.09%)比 AN45 视盘 Inside Disc 血管密度(46.84±4.49%)偏大(1.65±4.85),而 BN45 视盘 RPC 血管密度(52.35±2.43%)比 AN45 视盘 RPC血管密度(53.38±2.33%)偏小(-1.03±2.4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M和NF左眼RPC血管密度中两者相差1.09±2.62%,其差异在临床中也无实际意义(P>0.05)。余各分组中整个视盘、视盘内和盘周视网膜毛细血管密度双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象限RNFL和相对应区域的VD相关性分析中,总体正常人上半VD和pRNFL有正相关性(r=0.408,P<0.001),下半VD 和 pRNFL 也有正相关性(r=0.307,P<0.001)。2、NAION患者的视盘OCTA血流特征分析(1)急性期患眼与健眼比较,AI视盘Whole Image血管密度(29.5±4.62%)较AN(50.14±2.37%)是降低的(P<0.05),Inside Disc血管密度(37.25±4.12%)较 AN(44.45±4.50%)降低的(P<0.05),RPC 密度(40.31±4.78%)较 AN(54.07±2.64%)也是降低的(P<0.05),AI 盘周 pRNFL 厚度(195.50±42.14μm)较 AN(132.90±7.27μm)是偏厚的(P<0.05)。(2)萎缩期患眼与健眼比较,BI视盘Whole Image血管密度(36.48±5.32%)较BN(49.17±2.71%)是降低的(P<0.05),Inside disc血管密度(41.98±4.96%)较 BN(46.28±3.59%)降低(P<0.05),RPC 血管密度(35.62±6.54%)较 BN(52.15±2.95%)也是降低的(P<0.05),BI 盘周 pRNFL 厚度(92.58±16.26μm)较BN(128.6±18.84μm)是偏薄的(P<0.05)。(3)对侧健眼与正常人眼比较,AN的Inside Disc血管密度(44.45±4.1 5%)较 C(46.85±4.49%)偏低(P<0.05),而 AN 盘周 pRNFL 厚度(132.90±7.27μm)较 C(128.80±5.69μm)是偏厚的(P<0.05)。(4)NAION患眼缺血区功能与解剖相关性研究,NAION患眼缺血区RPC血管密度(29.97±6.54%)较非缺血区RPC血管密度(43.20±6.28%)是减少的(P<0.001)。按照改良Garway-Heath分区法,患眼急性期缺血区的VD、RNFL、MS及MD均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P>0.05):患眼萎缩期缺血区的VD,可见与视野相应区域MS呈负相关性(r=-0.538,P=0.038)。[结论]1、正常成年人双眼视盘的血流、神经纤维层是呈对称性生长的,但又不完全对称,且和年龄和性别无关。2、NAION患眼急性期视盘周相应缺血区、视盘内、整个视盘的血管密度是减少的,与神经纤维层增厚不同,如能对应视野局限性缺损,可作为急性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3、NAION患眼萎缩期视盘周相应缺血区、视盘内、整个视盘的血管密度是减少的,盘周神经纤维层厚度是偏薄的,与相应区域视野缺损相对应。4、NAION对侧健眼视盘内血管密度较正常人降低,盘周神经纤维层偏厚,如扩大样本量找到血管密度降低后的发病阈值,可能成为NAION未病先防的重要依据。5、OCTA是一种新型的、快速的、无创的、可重复的和无需造影剂的血管成像技术,对视盘区不同层次的检查,为研究NAION的发病机制、发展过程、治疗和随访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邓奕光[9](2019)在《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激光点云轨道对象语义分割与提取》文中提出铁路不仅是国家的基础设施之一,同时其作为全民性的交通工具,也是促使国民经济上升的必要内容之一。而铁路的既有线勘测工程是铁路维护修缮与增设二线的必要步骤之一。以铁路中心线作为控制线的人工静态测量传统方法,存在安全系数较低、受限于铁路运营状态等问题,导致该方法的工作效率较低。而集三维激光扫描、全景相机和惯导定位定姿传感器为一体的移动测量技术是近二十年来在测绘领域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技术,该项技术利用了基于GNSS、INS、DMI与IMU等四项内容的导航技术获取了激光扫描移动平台的定位信息和姿态信息,结合平台搭载的三维激光扫描仪、高清相机等设备获取测图场景带地理参考信息的观测数据。相较于传统的人工静态测绘方法,在数据采集效率、数据丰富程度、采集安全性等方面,基于移动测量技术的三维激光扫描移动测绘系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测量精度上,移动测量的精度也随着GNSS、INS、相机、激光扫描仪等硬件和组合导航算法的发展而不断提升。虽然三维激光扫描移动测绘系统解决了铁路场景下三维激光点云数据采集阶段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但是在点云的分类与提取上仍存在不少难题。主要体现在目前现有的三维激光点云分割与提取方法缺少在铁路场景下的应用,且传统的目视判读提取钢轨、道岔、铁路信号灯等特征信息的方式工作效率较低,而且不可避免地出现判读错误的情况。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激光点云轨道对象语义分割与提取的方法,该方法旨在将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铁路轨道对象语义分割与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轨道线的提取。为了实现该方法,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基于深度学习的轨道对象分割分类技术研究。通过了解现有的深度学习算法,研究其运用于铁路场景下轨道对象分割分类的方法;然后,根据研究的成果,对深度学习算法主体进行完善,使其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应对铁路场景下的三维激光点云处理问题。(2)基于三维激光点云的轨道线提取技术研究。针对已提取的钢轨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研究钢轨点云投影算法以及钢轨点云二维横断面与铁路钢轨标准化结构信息的精确匹配算法,进而根据匹配结果计算得出铁路轨道中心点坐标,最后进行连接形成完整的铁路三维轨道线,实现基于三维激光点云的轨道线提取技术。(3)验证铁路点云语义分割与提取方法与精度评估。即对铁路点云语义分割与提取方法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结果的精度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得出铁路点云语义分割与提取方法的实验结论。

王林妮[10](2018)在《OCTA在BRVO黄斑微血管形态及量化方面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应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对比观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眼深浅层毛细血管丛层黄斑区微血管形态改变的差异,量化BRVO患眼与对侧眼的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和深浅毛细血管丛层血管密度,分析BRVO患眼FAZ面积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并探讨不同程度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对量化结果及相关性的影响。方法:临床确诊为BRVO的患眼纳入本研究。研究眼行OCTA检查,扫描范围为黄斑区3mm×3mm。选择浅层及深层毛细血管丛层进行分析,观察患眼是否存在以下黄斑区微血管形态改变:FAZ扩大、毛细血管无灌注区(CNP)、微血管异常(MA)及血管瘀滞扩张征(VC)。对比观察浅层、深层毛细血管丛层黄斑区微血管形态改变的差异。采用Mc Nemar检验分析浅层、深层毛细血管丛层对FAZ扩大、CNP、MA及VC判读的差异。采用系统内置测量软件(OCTA血流量化标准2.0版)测量(1):FAZ面积、FAZ周长、FAZ的非圆度指数(AI)和围绕FAZ区域300μm宽度内的血管密度(FD-300);(2):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3):血管密度(VD):浅层中心凹血管密度(SFVD)、深层中心凹血管密度(DFVD)、BRVO病灶所在区域的浅层半侧视网膜血管密度(SHVD)、BRVO病灶所在区域的深层半侧视网膜血管密度(DHVD)。入组BRVO患者依据患眼的黄斑水肿程度分为两组:M300组(CRT≥300μm)和L300组(CRT<300μm),各组再分为BRVO组和对照组,BRVO组为BRVO眼,对照组为BRVO患者对侧眼。BRVO组和对照组间各参数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M300组和L300组间年龄、FAZ参数和VD的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M300组和L300组内FAZ面积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BRVO的63例患者63只眼纳入本研究的第一部分形态学研究。其中,男性28例,女性35例;年龄39-74岁,平均年龄(59.76±8.48)岁。均为单眼。OCTA检查发现,浅层毛细血管丛层和深层毛细血管丛层各可见FAZ扩大43只眼(68.25%)和50只眼(79.4%)、CNP51只眼(81%)和50只眼(79.4%)、MA62只眼(98.4%)和62只眼(98.4%)、VC23只眼(36.5%)和52只眼(82.5%)。患眼FAZ面积为(0.55±0.37)mm2。Mc Nemar检验结果显示,CNP、MA在浅层和深层毛细血管丛层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P=1.000),FAZ扩大、VC在浅层和深层毛细血管丛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P<0.001)。第二部分BRVO眼与对侧眼的对比研究共有49例患者纳入。其中49例中有10例(20.41%)的FAZ面积给予手动调整。M300组,23例,男性17例,女性6例,年龄56.3±10.61岁(36-71岁);L300组,26例,男性10例,女性16例,年龄51.9±7.07岁(27-69岁)。M300组:BRVO患眼的FAZ面积=(0.477±0.229)mm2,PERIM=(3.976±1.986)mm,AI=1.60±0.48,FD-300=(46.00±34.13)%,CRT=(511.61±163.78)μm,SFVD=(25.06±9.17)%,DFVD=(29.45±10.21)%,SHVD=(38.75±5.11)%,DHVD=(39.70±5.47)%。对侧眼的FAZ面积=(0.376±0.132)mm2,PERIM=(2.454±0.459)mm,AI=1.14±0.04,FD-300=(48.44±4.11)%,CRT=(239.43±20.52)μm,SFVD=(17.37±6.53)%,DFVD=(25.87±6.26)%,SHVD=(46.79±4.17)%,DHVD=(44.93±4.53)%。BRVO组与对照组比较,FAZ面积、PERIM、AI、FD-300、CRT、SFVD、SHVD和DHV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0,P=0.001,P=0.000,P=0.019,P=0.000,P=0.001,P=0.000),只有DFVD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L300组:BRVO患眼的FAZ面积=(0.520±0.515)mm2,PERIM=(3.371±2.157)mm,AI=1.322±0.33,FD-300=(43.70±7.36)%,CRT=(249.50±32.28)μm,SFVD=(15.6±5.13)%,DFVD=(26.37±6.73)%,SHVD=(36.81±5.43)%,DHVD=(37.50±5.74)%。对侧眼的FAZ面积=(0.356±0.122)mm2,PERIM=(2.354±0.409)mm,AI=1.13±0.03,FD-300=(49.03±4.52)%,CRT=(239.77±16.18)μm,SFVD=(17.24±5.42)%,DFVD=(28.31±7.27)%,SHVD=(46.10±3.89)%,DHVD=(47.20±4.33)%。BRVO组与对照组比较,PERIM、AI、FD-300、SHVD和DHV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08,P=0.006,P=0.000,P=0.000),FAZ面积、CRT、SFVD和DF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8,P=0.140,P=0.137,P=0.198)。第三部分FAZ面积相关性研究共有72例患者75眼纳入。M300组39眼,男性27眼,女性12眼,年龄59.3±9.08岁(40-77岁),L300组36眼,男性14眼,女性22眼,年龄52.4±9.75岁(27-69岁)。M300组与L300组之间的FAZ面积、PERIM、AI、FD-300、SHVD和DH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P=0.140,P=0.774,P=0.645,P=0.080,P=0.073);年龄、SFVD和DFVD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0,P=0.006)。在M300组,FAZ面积与PERIM、AI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932,P=0.000;r=0.591,P=0.000);FAZ面积与SFVD、DFVD、SHVD呈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490,P=0.002;r=-0.429,P=0.006;r=-0.339,P=0.035)。在L300组,FAZ面积为0.596±0.512mm2,FAZ面积与CRT呈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413,P=0.012);FAZ面积与PERIM、AI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887,P=0.000;r=0.633,P=0.000);FAZ面积与SFVD、DFVD、SHVD、DHVD呈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643,P=0.000;r=-0.630,P=0.000;r=-0.370,P=0.026;r=-0.411,P=0.013)。结论:OCTA可以较好的显示BRVO患者黄斑区微血管形态改变,量化FAZ面积、圆度、周长和血管密度,但FAZ面积范围的界定不能完全依靠软件的自动识别。BRVO眼深层毛细血管丛层较浅层毛细血管丛层可发现更多的FAZ扩大和VC改变。不同的黄斑中心厚度,会影响BRVO眼与对侧眼之间的部分量化对比结果以及FAZ面积与CRT及DHVD不同的相关性结果。

二、Visual FoxPro在横断面测量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Visual FoxPro在横断面测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冠县听障老年人抑郁现状调查与基于助听器的干预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重要概念阐释
        2.1.1 听力障碍
        2.1.2 抑郁
    2.2 理论基础
        2.2.1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2.2 社会支持理论
        2.2.3 社会排斥理论
        2.2.4 活动理论
        2.2.5 躯体症状—情绪困扰模型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听障老年人抑郁流行现状研究
        2.3.2 老年人群中听力障碍与抑郁的关系研究
        2.3.3 老年人群中听力障碍对抑郁的作用机制研究
        2.3.4 听障老年人抑郁干预研究
        2.3.5 文献评述
第三章 听力障碍与抑郁关系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3.1 研究资料与方法
        3.1.1 文献检索策略
        3.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3.1.3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3.1.4 质量控制
        3.1.5 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文献检索结果
        3.2.2 纳入文献一般特征
        3.2.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3.2.4 Meta分析结果
        3.2.5 异质性检验
        3.2.6 敏感性分析
        3.2.7 发表偏倚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抑郁流行现状研究
    4.1 研究资料与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研究指标
        4.1.3 统计分析
    4.2 研究结果
        4.2.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4.2.2 不同听力状况老年人抑郁检出情况
        4.2.3 不同特征老年人抑郁状况分析
        4.2.4 抑郁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4.3 讨论
        4.3.1 抑郁检出状况分析
        4.3.2 抑郁影响因素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听力障碍对抑郁的作用机制研究
    5.1 研究资料与方法
        5.1.1 研究对象
        5.1.2 研究指标
        5.1.3 统计分析
    5.2 研究结果
        5.2.1 回归分析
        5.2.2 作用机制分析
    5.3 讨论
        5.3.1 听力障碍对抑郁的作用机制分析
        5.3.2 听力障碍对抑郁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比较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听障老年人抑郁干预效果评价研究
    6.1 研究资料与方法
        6.1.1 研究对象
        6.1.2 干预内容与方法
        6.1.3 研究指标
        6.1.4 质量控制
        6.1.5 统计分析
    6.2 研究结果
        6.2.1 基线数据
        6.2.2 助听器干预情况
        6.2.3 干预效果评价
    6.3 讨论
        6.3.1 助听器对抑郁的干预效果分析
        6.3.2 助听器对社会参与、社会隔离与孤独感的干预效果分析
        6.3.3 听障老年人助听器的选配与使用状况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对策建议
    7.3 创新与不足
        7.3.1 创新
        7.3.2 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四边体置钉治疗髋臼骨折的数字解剖学研究及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综述 髋臼四边体骨折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四边体区域的数字解剖学参数研究测量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 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四边体置钉参数的数字解剖学测量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 图、表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四边体置钉治疗髋臼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 图、表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及展望
附录 髂腹股沟入路四边体危险区螺钉的临床应用病例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以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

(3)基于Civil 3D二次开发的市政管线综合BIM辅助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市政管线模型参数化解决方案
    1.1 参数化解决方案思路
    1.2 参数化解决方案步骤
2 基于Civil 3D的二次开发
    2.1 传统设计图纸数据提取
    2.2 设计图纸内数据读取
    2.3 Civil 3D中零件构件库内构件信息的读取
    2.4 通过尺寸数据匹配将位置信息传递至构件参数
    2.5 二次开发程序代码封装
    2.6. dll文件在Civil 3D中运行
3 管线综合横断面设计出图
    3.1 Civil 3D中设置采样线及生成横断面
    3.2 标签样式定制
    3.3 管线综合横断面图
4 结论

(4)皮质骨通道螺钉和传统椎弓根螺钉在骨质疏松腰椎固定中的生物力学性能及其钉道骨密度与椎体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研究一 皮质骨通道螺钉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在骨质疏松腰椎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互相对比及互为翻修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标本的解剖学处理,编号及储存
        2.2 DEXA和 QCT对骨密度的测量
        2.3 标本CT扫描及数据测量
        2.3.1 CT扫描
        2.3.2 椎弓根峡部高度和椎弓根峡部宽度的测量
        2.4 标本置钉
        2.4.1 置钉相关配套器械
        2.4.2 置钉方法及操作步骤
        2.5 生物力学测试
        2.5.1 拧入扭矩的测量
        2.5.2 轴向拔出实验
        2.5.3 周期疲劳实验
        2.5.4 重复轴向拔出实验
        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BMD,PIH和 PIW
        3.2 拧入扭矩
        3.3 最大轴向拔出力
        3.4 周期疲劳实验
        3.5 重复轴向拔出实验
    4 讨论
        4.1 CBT螺钉与TT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能
        4.2 CBT螺钉与TT螺钉互为翻修后的生物力学性能
    5 结论
研究二 钉道骨密度与椎体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皮质骨螺钉钉道与传统椎弓根螺钉钉道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标本的制备
        2.2 标本CT扫描
        2.3 钉道感兴趣区(ROI)的确定及HU值测量
        2.4 DEXA和 QCT对骨密度的测量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研究三 不同钉道骨密度在正常人群中变化规律的影像学研究:腰椎皮质骨钉道和传统椎弓根螺钉钉道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样本的选择
        2.2 CT扫描
        2.3 感兴趣区(ROI)的确定及HU值测量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腰椎皮质骨螺钉固定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5)全站仪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全站仪、无线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1.2.2 全站仪外部辅助传送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1.2.3 工程放样中全站仪的应用
    1.3 论文结构安排及内容
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2.1 总体方案的确立
    2.2 系统模块的选择
        2.2.1 DSP芯片的选择
        2.2.2 全站仪
        2.2.3 无线传输方案选择
        2.2.4 电子塔尺的设计
    2.3 道路放样
    2.4 本章小结
3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3.1 全站仪数据传输的硬件系统总体设计
    3.2 系统各部分电路的设计
        3.2.1 电源电路的设计
        3.2.2 DSP与 n RF905 接口电路
        3.2.3 复位电路及JTAG下载口电路设计
        3.2.4 串口及按键电路设计
        3.2.5 振荡时钟电路
        3.2.6 电子塔尺
    3.3 主控板PCB设计
        3.3.1 PCB板的开发环境
        3.3.2 PCB电路板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无线数据传输与上位机的软件设计
    4.1 全站仪数据传输的软件系统设计
        4.1.1 软件开发环境
        4.1.2 系统初始化
        4.1.3 全站仪端外部辅助传送器采集、发送数据
        4.1.4 上位机端外部辅助传送器接收、发送数据
        4.1.5 电子塔尺端外部辅助传送器接收、显示数据
    4.2 上位机三维测量系统
        4.2.1 软件开发环境
        4.2.2 三维测量软件开发
        4.2.3 三维测量系统各部分模块
    4.3 本章小结
5 系统功能测试
    5.1 数据传输至上位机测试
    5.2 系统测试
        5.2.1 放样点坐标设计
        5.2.2 全站仪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测试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基于惯性和视觉传感器的人体上肢位姿估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基于惯性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姿态估计方法
        1.2.2 多传感器融合的人体关节运动跟踪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1.3.1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总体结构
第二章 上肢位姿估计系统的技术方案
    2.1 姿态角定义及其数学模型
        2.1.1 欧拉角描述姿态的优缺点
        2.1.2 方向余弦矩阵描述姿态的优缺点
        2.1.3 四元数描述姿态的优缺点
        2.1.4 人体位姿估计系统的主要坐标系
    2.2 上肢位姿估计系统实验设备
        2.2.1 惯性传感单元
        2.2.2 深度相机Kinect
        2.2.3 光学运动捕捉系统
    2.3 实验系统结构
    2.4 上肢位姿估计算法整体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姿态估计算法
    3.1 引言
    3.2 空间坐标系及姿态角的描述
    3.3 惯性传感器信号分析和处理
        3.3.1 基于加速度计的严重干扰拒绝
        3.3.2 基于磁力计的严重干扰拒绝
        3.3.3 无反三角运算的倾角判定规则
    3.4 动态状态下的姿态估计策略
        3.4.1 基于陀螺仪的姿态更新
        3.4.2 加速度计和磁力计计算姿态的方法
        3.4.3 无逆Kalman滤波器设计
        3.4.4 无逆Kalman滤波器的收敛性证明
    3.5 稳态状态下的姿态估计策略
        3.5.1 基于加速度计的稳定状态检测
        3.5.2 基于陀螺仪的稳定状态检测
        3.5.3 基于时间阈值的稳定状态检测
        3.5.4 稳定状态下的姿态维持和协方差预测
    3.6 算法伪代码
    3.7 实验和讨论
        3.7.1 实验1(慢速且无磁场干扰)
        3.7.2 实验2(快速运动且存在磁场干扰)
        3.7.3 实验3(稳态情况和切换时刻性能检测)
        3.7.4 实验结论
    3.8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惯性和视觉传感器的腕部位置估计
    4.1 引言
    4.2 多传感器系统的坐标系标定
        4.2.1 问题描述
        4.2.2 视觉传感器和惯性传感器坐标系标定方法
        4.2.3 光学捕捉系统和视觉传感器坐标系标定方法
    4.3 腕部跟踪的位置Kalman滤波器的设计
        4.3.1 运动加速度的获取
        4.3.2 人体腕部运动跟踪的系统方程
    4.4 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位置滤波器设计
        4.4.1 只有加速度信息的系统方程
        4.4.2 只有位置信息的系统方程
    4.5 实验验证与分析
        4.5.1 标定结果的验证实验
        4.5.2 视觉传感器被遮挡的情况
        4.5.3 快速运动情况下的间隔补充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撰写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医学院校新生眼部屈光度与生物学参数特点及其变化特征分析-2年随访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医学新生屈光状态及眼部生物参数变化特征
    1.1 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地点
        1.1.2 研究对象
        1.1.3 检查人员的组成与培训
        1.1.4 实验所用仪器
        1.1.5 实验流程
        1.1.6 统计方法与相关定义
    1.2 结果
        1.2.1 首次横断面调查结果
        1.2.2 随访观察结果变化
        1.2.3 眼部生物测量参数变化与屈光度的相关性
    1.3 讨论
        1.3.1 屈光度与患病率
        1.3.2 眼部生物测量参数
    1.4 小结
二、影响医学生眼部屈光变化的相关因素
    2.1 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流程
        2.1.4 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屈光度与眼部生物测量参数变化
        2.2.2 医学生屈光变化的相关危险因素
    2.3 讨论
        2.3.1 生活习惯与眼部屈光变化
        2.3.2 影响眼部屈光变化的其他因素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全球近视患病率及其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OCTA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乳头缺血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健康成年人双眼视盘血管密度和视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对称性分析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第二部分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视盘OCTA血流特征研究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结论
全文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激光点云轨道对象语义分割与提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框架
        1.3.1 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三维激光点云轨道提取技术
    2.1 传统三维点云物体检测算法
        2.1.1 三维激光雷达点云数据
        2.1.2 传统三维激光雷达点云的目标分类算法
    2.2 深度学习算法
        2.2.1 基于三维点云网格化的算法
        2.2.2 PointNet算法
        2.2.3 PointNet++算法
        2.2.4 VoxelNet算法
        2.2.5 PointCNN算法
    2.3 轨道线提取算法
    2.4 算法适应性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轨道对象分割分类技术
    3.1 技术路线
    3.2 轨道点云噪声滤波
    3.3 轨道对象点云识别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钢轨三维激光点云的轨道线提取
    4.1 技术路线
    4.2 钢轨标准结构信息
    4.3 基于钢轨模型匹配的轨道线提取方法
        4.3.1 点云投影算法
        4.3.2 形状匹配算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钢轨语义分割与中心线提取原型系统实现与精度评估
    5.1 实验数据采集
    5.2 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5.3 轨道对象分割与分类
    5.4 轨道线提取
    5.5 结果精度评估
        5.5.1 轨道对象分割与分类
        5.5.2 轨道线提取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
        6.1.1 研究总结
        6.1.2 创新点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10)OCTA在BRVO黄斑微血管形态及量化方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BRVO患眼深浅层毛细血管丛层黄斑区微血管形态改变的差异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眼部检查
        1.1.3 图像判读
        1.1.4 统计方法
    1.2 结果
        1.2.1 一般情况
        1.2.2 阅片一致性检验
        1.2.3 病变形态特点
        1.2.4 统计结果
    1.3 讨论
        1.3.1 OCTA概述
        1.3.2 深浅毛细血管丛层CNP的对比分析
        1.3.3 深浅毛细血管丛层FAZ的对比分析
        1.3.4 深浅毛细血管丛层血管形态的对比分析
    1.4 小结
二、BRVO患眼与对侧眼黄斑拱环及血管密度的量化分析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眼部检查
        2.1.3 量化参数获取
        2.1.4 患者分组
        2.1.5 统计方法
    2.2 结果
        2.2.1 一般情况
        2.2.2 FAZ面积校正
        2.2.3 M300 组内两组量化参数比较
        2.2.4 L300 组内两组量化参数比较
    2.3 讨论
        2.3.1 测量系统概述
        2.3.2 患者分组依据
        2.3.3 VD的对比分析
        2.3.4 FAZ的对比分析
    2.4 小结
三、黄斑中心厚度对BRVO眼 FAZ面积相关性分析的影响
    3.1 对象和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眼部检查
        3.1.3 量化参数获取
        3.1.4 患者分组
        3.1.5 统计方法
    3.2 结果
        3.2.1 一般情况
        3.2.2 FAZ面积校正
        3.2.3 M300 组与L300 组数据结果
        3.2.4 M300 组与L300 组间各参数对比
        3.2.5 M300组FAZ面积相关性结果
        3.2.6 L300组FAZ面积相关性结果
    3.3 讨论
        3.3.1 OCTA的量化应用
        3.3.2 M300 组与L300 组间参数比较
        3.3.3 FAZ面积与FAZ其他参数的相关性
        3.3.4 FAZ面积与CRT的相关性
        3.3.5 FAZ面积与VD的相关性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在眼底疾病中的应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Visual FoxPro在横断面测量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冠县听障老年人抑郁现状调查与基于助听器的干预效果评价研究[D]. 江帆. 山东大学, 2021(10)
  • [2]四边体置钉治疗髋臼骨折的数字解剖学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 赵北. 山东大学, 2021(12)
  • [3]基于Civil 3D二次开发的市政管线综合BIM辅助设计[J]. 张杰. 中国给水排水, 2020(24)
  • [4]皮质骨通道螺钉和传统椎弓根螺钉在骨质疏松腰椎固定中的生物力学性能及其钉道骨密度与椎体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D]. 章仁杰.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5]全站仪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米换.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基于惯性和视觉传感器的人体上肢位姿估计研究[D]. 何百岳.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7]医学院校新生眼部屈光度与生物学参数特点及其变化特征分析-2年随访观察[D]. 金楠.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8]OCTA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乳头缺血的分析研究[D]. 黄汐.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9]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激光点云轨道对象语义分割与提取[D]. 邓奕光. 武汉大学, 2019(06)
  • [10]OCTA在BRVO黄斑微血管形态及量化方面的应用[D]. 王林妮. 天津医科大学, 2018(11)

标签:;  ;  ;  ;  ;  

Visual FoxPro在横截面测量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