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便器的设计改进

蹲便器的设计改进

一、蹲式大便器的设计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李金潞[1](2019)在《寒冷地区城市住宅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测算及减碳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全球由于碳排放急剧增加而导致的环境恶化成为全球的首要环境问题。根据联合国环境署计算,建筑行业消耗了全球大约30-40%的能源,并排放了几乎占全球30%的温室气体,给环境问题带来了巨大挑战。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确定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1]。如何落实我国在《巴黎气候变化协定》60%65%的减排承诺,占国内生产总值逾7%的建筑行业责任重大。而城市住宅作为建设量最大的建筑类型,对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影响巨大。因此,对2005年左右的城市住宅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进行测算,研究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碳排放构成特点,从而建立2005年典型城市住宅类型的碳排放的参照样本,为当下建筑行业的节能减碳提供对标参照。首先,本研究提出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研究建筑的碳排放,在总结国内外建筑全生命周期阶段划分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将建筑全生命周期划分为规划设计阶段、物化阶段、使用维护阶段、拆除清理四个阶段,以基于过程的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法,结合碳排放系数法来进行建筑碳排放计算。同时,对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碳排放单元过程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其次,本研究对2005年国家住宅工程建设量构成进行分析,选取2005年全国住宅工程建设量占比最多的城市住宅类型——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城市住宅为减碳对标建筑类型,并以西安(寒冷B区)地区一栋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宅楼为例进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得出该住宅的全生命周期及各阶段的碳排放量。再次,对案例住宅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碳排放构成特点进行分析,得出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在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使用维护阶段的碳排放占比约为87.88%,其次为物化阶段(考虑了建材的回收率)碳排放占比约为11.13%,最后为拆除清理阶段约为0.98%;在物化阶段,建材生产阶段的碳排放占比约为95.20%;在使用维护阶段,在使用阶段因采暖耗能产生的碳排放占比最大,为59.10%,其次为照明的碳排放,为24%,空调制冷引起的碳排放为12%;在拆除清理阶段,拆解机具运营产生的碳排放约占该阶段的3.75%,废旧建材回收利用带来的碳减量约占该阶段碳排放的80.22%,废旧建材运输引起的碳排放量约占5.08%,废旧建材的回收率是影响该阶段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对标建筑的碳排放构成分析,从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有针对性的提出寒冷地区城市居住建筑的减碳策略,并以案例建筑为例,对减碳策略的减排贡献率进行具体测算,经测算得出在寒冷地区,以西安市为例,减少城市住宅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重点有效策略有1)提高采暖能源的使用效率;2)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3)使用低碳能源,降低电力碳排放因子;4)提高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5)利用可再生能源;6)减少建筑的体形系数;7)选用回收率高的建材;8)使用高性能建材;9)使用节能灯具;10)以建筑拆解的方式来代替拆毁;

洪长平[2](2018)在《快速识读室内给排水施工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准确、快速地识读室内给排水施工图,是建筑从业人员的基本本领,特别对于现场施工员,如何识读图纸,把图纸表达的内容,准确定位在实际施工中。通过阐述室内给排水施工图的构成、识读的方法,只要掌握了识读方法和技巧,对于高层、超高层这些比较复杂的室内给排水施工图,也是能快速、准确地识读图纸所传递的信息,满足建筑从业人员的需求。

周丽娜[3](2018)在《基于流量监测的公共建筑物节水研究》文中指出公共建筑物是现代城市用水量较大的特殊构筑物,由于其内部用水量的多少与个人没有很大的经济关系,在公共建筑物内部通常存在较为严重的漏水情况。本课题在长期的监测过程中,对医院和办公楼进行监测,将监测的数据分析处理,对建筑物内部用水规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建筑物的用水规律判断建筑物的漏损情况。首先对医院的用水规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医院最高日、平均日等生活用水规律,推断医院生活用水的漏损情况。通过比较医院实际最高日用水量与按照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计算的最高日用水定额大小,比较医院实测最大秒流量与计算设计秒流量大小,结合医院的入住人数及病床数对医院生活用水漏损进行推断。通过分析中水用水量变化规律和设计参数与实测数值比较,推断中水漏损情况,并用夜间最小流量法计算中水真实漏损量。针对医院存在的水量漏损现象,对公共建筑物节水方案进行研究。优化给水和中水管道的设计和运行,提出符合公共建筑物用水现状的管道优化方法和节水方案,为公共建筑物节水提出合理性建议。最后以某节水改造后的办公楼为例,对卫生器具改造前后的运行情况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其用水规律和设计参数的比较,计算能耗损失和经济值大小,分析结果表明公共建筑物节水改造后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结合公共建筑物的设计参数与实际测得数值的比较,本文也为规范的修订和补充提供了参考依据,研究成果对于公共建筑二次供水系统的节水和节能具有重要意义。

樊鹏军[4](2018)在《一体化箱式智能供水站的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庆油田属于西北干旱区,油气田站场所处地区大多水质较差,不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存在资源型缺水的问题和水质性缺水的问题,使得一线职工在用水安全、可靠、卫生等方面存在隐患。目前站场供水系统由原水水箱、净水水箱、热水水箱、变频生活供水设备、反渗透水处理装置、热水炉以及加压泵等组成,系统复杂,各设备在运行中不能联动控制且未采用分质供水,存在水资源浪费大,系统不节能等问题。本课题拟研究一种箱式智能供水站,将净化水供水系统、生活水供水系统、水处理系统、热水供水系统以及仪表控制和变频配电柜集成撬装设置,并配套智能控制系统。该装置研究完成后,可实现生活水自动制备及变流恒压供应,直饮水自动制备储存及供应,生活热水自动加热及供应,并且可对生活饮用水、盥洗用水、冲厕用水进行分质供水,可实现降低工程投资、节省建设时间、减少征地面积、减轻员工劳动强度等优点,并为确保职工饮水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是长庆油田地面工程建设模式的主要发展方向。

张立冉[5](2017)在《现代综合医院卫生间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己的健康,医院也常常是人满为患。正是在人流量大,功能复杂的医院建筑中,卫生间的建筑设计更显的重要起来。人们对于卫生间的使用感受以及方便程度,是当下医院卫生间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多的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设计满足患者、陪护人员等使用者需求的卫生间,是我们当代建筑设计师的职责。医院建筑中,患者具有抵抗力差、身体虚弱等身体问题,是易感染人群,而卫生间又是病原体滋生的高危地段,因此医院卫生间的建筑设计对于患者来说,需要更加的合理与清洁。无论是患者还是陪护人员、医护人员,都有被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医院建筑卫生间的设计在现代综合医院的设计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医院卫生间的设计要点、基本医疗区域卫生间建筑设计、专科专属空间卫生间建筑设计的研究以及相关详图的设计,来说明医院建筑卫生间设计与其他公共建筑卫生间设计的不同点。从医院建筑本身的特点出发,以建筑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等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医院建筑卫生间相关资料及相关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进行收集与归纳,探讨医院建筑卫生间的设计方法与策略,应用到实际工程当中,对以后的医院建筑卫生间设计提供相关的资料与总结。并且笔者通过实际的调研以及相关工程案例的参与,来验证医院建筑卫生间的设计理论,使得医院卫生间的功能适应现代综合医院的要求,并且满足患者、陪护人员以及医生卫生间的安全使用。另一方面本文通过医院建筑卫生间装修详图,进而说明医院卫生间的设计要点,更多的满足人群的使用,使得卫生间符合现代综合医院卫生间的设计。

谢德林[6](2016)在《精装修下的室内给排水系统设计》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工程事业飞速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住宅进行精装修,这便给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带来了挑战。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精装修房屋内部的节水及科学用水,都要求工程人员设计出良好的室内给排水系统。精装修下的室内给排水系统设计已经越来越发展成为建筑工程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简单的介绍了精装修下房屋建筑写到给水系统与排水系统的设计,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阐述。

郭乃溶[7](2014)在《基于用水规律的办公建筑二次供水系统优化》文中指出随着高层办公楼数量的增加,其二次供水系统的能耗越来越大。如何在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水压要求的同时,使系统最大程度的节水节能应成为给排水设计者新的目标。当前办公楼给水系统的设计参数不够准确、设计依据不够充分,是系统不节能的原因之一。为了向现有规范提供数据支持,并对二次供水系统的节能优化提供技术支持,本课题选择一栋既有高层办公楼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时监测其生活饮用水系统及中水系统的用水量变化规律。将实测到两个系统的参数值分别与规范规定值对比,发现:两系统的高日定额在数值上是规范值的2倍多;平均每天用水时长比规范上限值多6h;两系统的小时变化系数分别为1.87、2.12,是规范值的1.2倍多;生活饮用水系统的实测高峰流量仅为设计秒流量的0.6倍,而中水系统设计秒流量是实测到高峰流量的1.8倍;两系统出现频率较大的流量分别集中分布于0~5m3/h及0~9m3/h,平均日平均时用水量出现的频率最大。这些结论都为规范的修订提供了依据。二次供水系统能量浪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泵组设计和运行与用水规律不匹配。本课题研究发现,生活饮用水及中水用水量规律的相同之处在于:凌晨及夜晚用水量很少;二者非工作日用水较少;月均用水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二者不同之处在于:中水比生活饮用水量多,变化幅度大;生活饮用水受空调制冷影响,且随温度变化影响的幅度大。根据监测到的最大瞬时流量进行优化设计泵组,为保证泵组在经常出现的流量段内高效运行,小流量段增设一台小泵;依据流量的逐时变化规律优化泵组的运行,采用大小水泵交替运行的自动控制方式,同时配以小型气压罐。优化后生活饮用水系统和中水系统节能率分别高达31.3%、17.6%。本课题为同类办公楼的变频供水系统的水泵选型和运行提供了参考,对泵站的节能优化也有一定指导意义。

吴塞兵[8](2010)在《预防廉租房卫生间渗漏的思考》文中提出卫生间渗漏的现象及原因,治理卫生间渗漏的方案,施工过程中预防渗漏措施

黄修齐,肖睿书,赵宇[9](2010)在《住宅适用中位水箱冲洗蹲式大便器浅析》文中提出提出了住宅适用中位水箱冲洗蹲式大便器的设想;介绍了中位水箱或冲洗阀匹配蹲便器的用户支管管径、流速和水头损失等水力参数,供设计参考。

郑鑫[10](2008)在《小康社会视角下的居住建筑卫生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需求也逐步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城市居住建筑建设成为小康社会下居民新的消费热点。居住建筑卫生间是小康社会下居住建筑的重要内容。它是居住建筑中技术含量较高、使用频率较高,充分反映了居住者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的文明程度。现在,很多社交活动,甚至家庭成员之间的集体交往活动也会更多地向公共场所转移。这一趋势的结果会导致对住宅内部私密性和舒适放松的卫生空间的要求相对提高,而且有功能不断扩大的趋势。本论文在陈述居住建筑卫生间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归纳出现阶段我国居住建筑卫生间所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小康社会视角下的居住建筑卫生间的设计要求。论文研究试图从小康社会的时代特点与居住者需求作为切入点,通过居住建筑卫生间的系统研究,探讨协调设计实践中矛盾的方法,总结出小康社会视角下的居住建筑卫生间的设计特点以及设计原则,使居住建筑卫生间设计更好地满足居住者的需求。本论文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从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的角度对小康社会视角下的居住建筑卫生间设计进行分析和解释,运用各学科的研究成果,从社会学、生理学、环境心理学和住居学等角度,有选择的纳入到本研究体系中,使城市居住建筑卫生间设计获得不断演进的理论思维,有了在不同视野上得到深化的可能;同时,以多专业交叉的研究思路,从建筑专业、给排水与结构专业、通风与采暖专业、电气专业等相关专业出发,考虑居住者对小康社会下的居住建筑卫生间的基本需要、了解居住建筑卫生间设计内涵等“元”问题,真正搞清怎样设计才能更好的满足居住者的需要。研究注重从宏观到微观整体把握,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进行系统的研究。

二、蹲式大便器的设计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蹲式大便器的设计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寒冷地区城市住宅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测算及减碳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来源及性质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住宅建筑碳足迹研究与应用
        1.3.2 国外住宅建筑碳足迹研究与应用
    1.4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8 研究技术路线
2 基本理论研究及建筑碳排放
    2.1 生命周期评价(LCA)
        2.1.1 生命周期评价(LCA)的定义
        2.1.2 生命周期评价(LCA)的发展
        2.1.3 生命周期评价(LCA)在国内外的应用
        2.1.4 生命周期评价(LCA)的方法
        2.1.5 生命周期评价(LCA)的优缺点
    2.2 建筑生命周期评价(LCA)
        2.2.1 建筑生命周期评价(LCA)的意义与内涵
        2.2.2 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角度进行建筑碳排放研究的必要性
        2.2.3 建筑LCA软件
    2.3 建筑全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2.3.1 国内外建筑全生命周期阶段划分相关研究综述
        2.3.2 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本研究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
        2.3.3 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概述
    2.4 建筑碳排放
        2.4.1 基本概念
        2.4.2 国内外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2.4.3 建筑碳排放计算的方法研究综述
    2.5 碳排放因子
        2.5.1 碳排放因子概念
        2.5.2 碳排放因子的获取
        2.5.3 典型的国内建材数据库介绍
        2.5.4 本研究碳排放因子选取
    2.6 本章小结
3 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体系框架与计算方法
    3.1 核算目的
    3.2 核算范围
        3.2.1 碳排放核算边界
        3.2.2 功能单位
    3.3 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方法
        3.3.1 清单分析的方法
    3.4 各阶段碳排放来源的分析
    3.5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清单分析计算公式
        3.5.1 公式来源
        3.5.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计算模型
        3.5.3 规划设计阶段的碳排放计算
        3.5.4 物化阶段碳排放计算
        3.5.5 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计算公式:
        3.5.6 拆除清理阶段碳排放计算模型
    3.6 本章小结
4 2005 年城市住宅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案例研究
    4.1 2005 年国家住宅工程建设量构成分析
        4.1.1 2005 年国家新开工房屋面积构成分析
        4.1.2 2005 年城镇住宅和农村住宅比例分析
        4.1.3 2005 年城镇住宅中高层比例分析
        4.1.4 2005 年城镇住宅不同建筑结构比例分析
    4.2 减碳对标建筑的选取
    4.3 案例建筑资料来源
    4.4 对标住宅建筑工程简介
    4.5 案例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量计算
        4.5.1 建材生产阶段的碳排放量计算
        4.5.2 建材运输阶段碳排放量计算
        4.5.3 施工阶段碳排放量计算
        4.5.4 施工阶段临时设施碳排放
        4.5.5 物化阶段碳排放总量计算
    4.6 案例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量计算
        4.6.1 建筑使用阶段碳排放量计算
        4.6.2 案例建筑维护阶段碳排放量计算
        4.6.3 案例建筑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总量计算
    4.7 案例拆除清理阶段碳排放量计算
        4.7.1 拆解工具运行的碳排放量
        4.7.2 废旧建材运输碳排放量
        4.7.3 废旧建材回收利用阶段碳排放减量
        4.7.4 拆解阶段碳排放总量
    4.8 案例建筑当前生命周期阶段的碳排放量
    4.9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计算
    4.10 与其他相关研究的对比及分析
        4.10.1 不同研究住宅全生命周期段碳排放构成对比及分析
        4.10.2 不同研究物化阶段碳排放量对比及分析
        4.10.3 不同研究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量对比及分析
        4.10.4 不同研究拆除清理阶段碳排放量对比及分析
    4.11 本章小结
5 案例住宅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构成分析
    5.1 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比例分析
    5.2 物化阶段碳排放比例分析
        5.2.1 物化阶段碳排放构成分析
        5.2.2 建材生产阶段建材料用量及建材碳排放量分析
        5.2.4 建材运输阶段碳构成分析
        5.2.5 施工阶段碳排放构成分析
        5.2.6 施工阶段临时设施碳排放构成分析
    5.3 案例建筑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量计算及碳排放构成分析
        5.3.1 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总体水平分析
        5.3.2 使用阶段碳排放构成分析
    5.4 拆解回收阶段碳排放构成分析
        5.4.1 拆解回收阶段碳排放量构成分析
        5.4.2 建筑拆解碳排放量构成分析
        5.4.3 废旧建材回收利用排放减量构成分析
    5.5 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5.5.1 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主要影响因素
        5.5.2 建筑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主要影响因素
        5.5.3 拆除清理阶段碳排放主要影响因素
    5.6 本章小结
6 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减碳策略研究——以西安市某高层住宅为例
    6.1 规划设计阶段减排策略
        6.1.1 改善建筑节能设计
        6.1.2 优化设计方案
    6.2 建筑物化阶段减排策略
        6.2.1 建材生产阶段减排策略
        6.2.2 建材运输阶段减排策略
        6.2.3 施工阶段减排策略
    6.3 使用维护阶段减排策略
        6.3.1 使用阶段
    6.4 拆除清理阶段减排策略
        6.4.1 拆除阶段的减排策略
        6.4.2 减少废旧建材运输所产生的碳排放
        6.4.3 提高废旧建材回收利用率
        6.4.4 延长建筑的使用年限
    6.5 寒冷地区城市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减碳策略总结
        6.5.1 寒冷地区城市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减碳策略总结
        6.5.2 不同减碳策略减排率分析
        6.5.3 住宅建筑现有常见的减碳策略
        6.5.4 在常见减排策略基础上优化提升的减碳策略
        6.5.5 寒冷地区城市居住建筑减碳策略总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成果
    7.2 研究工作展望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图片目录
表目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2)快速识读室内给排水施工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室内给排水施工图的组成
    1.1 图纸目录
    1.2 设计说明和主要材料设备表
    1.3 给排水平面图
    1.4 给水、排水系统图
    1.5 详图 (大样图)
2 常规识图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2.1 常规识图方法
    2.2 存在的问题
3 改进的方法
4 室内给排水施工图实例识读
    4.1 给水系统图的识图
    4.2 排水系统图的识读
    4.3 给水平面图的识读
    4.4 排水平面图的识读
5 结语

(3)基于流量监测的公共建筑物节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1.1 公共建筑物能耗研究现状
        1.1.2 节水研究现状
        1.1.3 管道漏损研究现状
        1.1.4 管道漏损监测手段研究现状
    1.2 课题提出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课题研究意义
第2章 监测区域概况和实验装置介绍
    2.1 天津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现状
    2.2 实验设备的介绍
    2.3 监测方法
第3章 医院用水规律与漏损分析
    3.1 医院用水概况及用水监测概况
    3.2 医院生活用水分析
        3.2.1 医院生活用水规律分析
        3.2.2 医院最高日用水定额
        3.2.3 医院设计秒流量分析
        3.2.4 医院小时用水分析
    3.3 中水用水量及漏损分析
        3.3.1 医院中水日用水量分析
        3.3.2 医院中水漏损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公共建筑物节水方案
    4.1 生活用水器具节水方案
    4.2 中水节水方案
        4.2.1 卫生器具的选择
        4.2.2 空调冷凝水的回收
    4.3 超压出流节水方案
    4.4 热水节水方案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办公楼改造前后对比
    5.1 监测区域介绍
    5.2 中水用水规律比较
        5.2.1 最高日中水用水变化规律
        5.2.2 平均日中水用水变化规律
        5.2.3 日用水量分析
        5.2.4 最高日小时用水量分析
    5.3 中水设计参数比较
        5.3.1 设计秒流量
        5.3.2 用水定额
        5.3.3 使用时数和时变化系数
    5.4 经济效益及能耗比较
        5.4.1 经济效益
        5.4.2 能量损耗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一体化箱式智能供水站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箱式供水设备
        1.2.2 膜分离技术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供水站关键工艺技术研究
    2.1 水处理工艺研究分析
        2.1.1 原水水质分析
        2.1.2 预处理工艺
        2.1.3 深度处理工艺
    2.2 水处理系统优化研究
        2.2.1 膜材料的优化选择
        2.2.2 阻垢剂实验分析
        2.2.3 水处理流程的优化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供水站的选型计算
    3.1 系统设计概述
    3.2 工艺流程及出水水质
        3.2.1 工艺流程概述
        3.2.2 设计出水水质要求
    3.3 水量计算
        3.3.1 生活用水定额及各类用水给水百分率取值
        3.3.2 用水量计算
    3.4 供水系统选型计算
        3.4.1 卫生器具给水定额及当量取值
        3.4.2 供水系统公式确定及计算
    3.5 热水系统选型计算
        3.5.1 热水用水定额取值
        3.5.2 热水系统公式确定及计算
    3.6 水处理系统选型计算
        3.6.1 原水水质
        3.6.2 系统水量平衡
        3.6.3 预处理系统计算
        3.6.4 反渗透膜处理系统计算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供水站的一体化智能化设计
    4.1 一体化设计
        4.1.1 总体思路
        4.1.2 一体化结构设计
    4.2 功能及自动控制
        4.2.1 原水系统和生活供水系统
        4.2.2 水处理系统
        4.2.3 热水制备系统
        4.2.4 消毒系统
        4.2.5 自动控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现场应用效果
    5.1 应用项目概述
    5.2 现场运行情况
        5.2.1 设备运行
        5.2.2 现场取样
        5.2.3 出水水质化验结果
        5.2.4 装置现场应用效果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现代综合医院卫生间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基础和背景
        1.1.1 课题提出的基础与背景
        1.1.2 中建股份科技研发课题《现代医院专科专属医治空间建筑设计研究》的子课题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发展水平及研究现状
        1.3.2 国内发展水平及研究现状
        1.3.3 我国相关规范
        1.3.4 我国人体工程学的相关研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综合医院卫生间设计概述
    2.1 医院建筑卫生间相关阐述
        2.1.1 医院建筑卫生间存在的问题
        2.1.2 医院建筑卫生间设计影响的因素
    2.2 医院建筑卫生间空间设计
        2.2.1 医院建筑卫生间空间尺寸
        2.2.2 医院建筑卫生间厕门
    2.3 医院建筑卫生间的设施设计要点
        2.3.1 医院建筑卫生间的设施设计要点
        2.3.2 医院建筑卫生间的其他卫生设施
    2.4 医院建筑卫生间的装修设计
        2.4.1 材质设计
        2.4.2 色彩设计
        2.4.3 标识设计
        2.4.4 照明的设计
        2.4.5 环境设计
    2.5 医院建筑卫生间的设备设计
        2.5.1 给排水系统设计
        2.5.2 通风空调系统设计
        2.5.3 电气设计
    2.6 本章小结
3.综合医院基本医疗区域卫生间建筑设计
    3.1 以门、急诊人流为设计原则的门、急诊卫生间设计
        3.1.1 门诊卫生间的位置与流线
        3.1.2 门诊卫生间的平面形式以及洁具的选择
        3.1.3 门诊卫生间的无障碍设计
        3.1.4 急诊区域卫生间的设计
        3.1.5 各科室内卫生间设计
        3.1.6 人性化设计
    3.2 以体液安全采集为设计原则的检验中心卫生间设计
        3.2.1 检验中心卫生间的位置
        3.2.2 检验中心卫生间的平面形式以及洁具的选择
        3.2.3 医护人员卫生间设计
        3.2.4 人性化设计
    3.3 以透析人员不被感染为设计原则的血液透析中心卫生间设计
        3.3.1 卫生间的位置
        3.3.2 卫生间的平面形式以及洁具的选择
        3.3.3 人性化设计
    3.4 基本医疗区域卫生间的详图设计
        3.4.1 基本医疗区域卫生间详图设计
        3.4.2 无障碍卫生间详图设计
    3.5 本章小结
4.综合医院专科专属空间卫生间建筑设计
    4.1 以保证高净化空间为设计原则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卫生间设计
        4.1.1 医院高净化空间设计概述
        4.1.2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卫生间建筑设计
        4.1.3 百级层流病房卫生间装修以及设施的选择
        4.1.4 百级层流病房卫生间给水排水系统
        4.1.5 百级层流病房卫生间通风空调系统
        4.1.6 人性化设计
    4.2 以提供标准病房为设计原则的护理单元卫生间设计
        4.2.1 护理单元卫生间建筑设计
        4.2.2 病房卫生间设施的选择
        4.2.3 各科室病房的卫生间设计
        4.2.4 人性化设计
        4.2.5 病房卫生间的详图设计
    4.3 本章小结
5.实际工程案例——甘肃省金昌市金川集团职工医院卫生间设计
    5.1 医院概况
    5.2 基本医疗区域卫生间设计
        5.2.1 一层卫生间建筑设计
        5.2.2 二层卫生间建筑设计
        5.2.3 三层卫生间建筑设计
    5.3 护理单元卫生间设计
        5.3.1 病房卫生间建筑设计
        5.3.2 共用卫生间建筑设计
    5.4 医院卫生间的人性化考虑
    5.5 本章小结
6.结语
7.致谢
8.参考文献
9.图表目录
10.附录一 医院建筑卫生间调研问卷
11.附录二 相关医院卫生间的实际案例调研
    11.1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调研分析
        11.1.1 医院概况
        11.1.2 基本医疗区域卫生间调研与分析
    11.2 凤城医院调研分析
        11.2.1 医院概况
        11.2.2 基本医疗区域卫生间调研与分析
        11.2.3 护理单元卫生间调研与分析
    11.3 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卫生间调研分析
        11.3.1 医院概况
        11.3.2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卫生间调研与分析
        11.3.3 百级层流病房卫生间调研与分析
    11.4 本章小结
12.附录三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6)精装修下的室内给排水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精装修下的室内给水系统设计
    2.1 精装修下的室内给水系统设计注意事项
    2.2 给水系统管道的布置铺设
    2.3 消防系统安装注意事项
3 精装修下的室内排水系统设计
    3.1 精装修下的室内排水管道的计算
    3.2 精装修下的室内排水管道的布置
    3.3 排水管道铺设实例
4 结束语

(7)基于用水规律的办公建筑二次供水系统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供水节能的必要性
        1.1.2 建筑给水系统设计参数的研究现状
        1.1.3 建筑二次供水技术的发展
    1.2 课题提出
    1.3 课题内容及方法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监测区域概况及实验装置介绍
    2.1 研究对象概况
    2.2 设备安装位置及监测范围
    2.3 监测设备概况
        2.3.1 流量计的分类
        2.3.2 所用流量计的介绍
        2.3.3 流量计的校正
第三章 生活饮用水系统用水量变化规律探究
    3.1 最高日用水量变化规律及设计参数探究
        3.1.1 最高日用水量变化规律
        3.1.2 设计参数探究
    3.2 设计秒流量与瞬时高峰用水量对比分析
        3.2.1 设计秒流量
        3.2.2 实测瞬时高峰流量
    3.3 日用水量变化规律探究
        3.3.1 空调系统对日用水量的影响
        3.3.2 假期对日用水量的影响
    3.4 月用水量变化规律及气温对其的影响
    3.5 瞬时流量的频率分布
        3.5.1 工作日的瞬时流量频率分布情况
        3.5.2 非工作日的瞬时流量频率分布情况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水系统用水量变化规律探究
    4.1 最高日用水量变化规律及设计参数探究
        4.1.1 最高日用水量变化规律
        4.1.2 设计参数探究
    4.2 最大小时用水量
        4.2.1 最大小时与流量最大的一小时用水量对比
        4.2.2 每天最大小时流量的分布
    4.3 设计秒流量与瞬时高峰用水量对比分析
        4.3.1 设计秒流量
        4.3.2 实测瞬时高峰流量
        4.3.3 瞬时高峰流量所在时段的频率分析
    4.4 日用水量变化规律探究
    4.5 周用水量变化规律及节假日对其的影响
    4.6 月用水量变化规律及季节、气温对其的影响
    4.7 瞬时流量的频率分析
        4.7.1 瞬时流量的频率分布情况
        4.7.2 对泵组运行调度的启示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次供水系统的优化
    5.1 供水方式的选择
        5.1.1 现有供水方式
        5.1.2 供水方式的合理性
    5.2 生活饮用水系统泵组的优化
        5.2.1 现有泵组的设计情况
        5.2.2 现有泵组的运行调度情况
        5.2.3 泵组的优化结果
    5.3 中水系统泵组
        5.3.1 现有泵组的设计情况
        5.3.2 现有泵组的运行调度情况
        5.3.3 泵组的优化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存在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预防廉租房卫生间渗漏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卫生间渗漏的现象及原因
    1.1 卫生间楼板渗漏的原因
        1.1.1 卫生间楼板若不是防水混凝土, 水必然顺着毛细孔渗漏,
        1.1.2 卫生间楼板穿过各种管道孔洞的封堵混凝土未采取防水措施, 封堵部位渗漏现象严重。
        1.1.3 流水坡向单一、坡度不足, 甚至出现返坡, 造成楼面积水。房间内积水, 是渗漏的重要隐患。
        1.1.4 在施工过程中, 过楼板管件预留孔的位置不准确, 管道安
        1.1.5 选用卷材防水时它的边角及转弯处施工难度大, 油热时烫手, 而油凉时粘结不牢, 容易出现渗漏。
    1.2 卫生间墙壁浸湿的原因
        1.2.1 卫生间楼板四周设计的混凝土边框没有与楼板混凝土一
        1.2.2 墙面防水层高度不够, 造成墙面洇水, 使部分墙壁浸湿。
    1.3 大便器U形管弯部滴水的原因
        1.3.1 U形管等管道穿楼板的孔洞用普通混凝土封堵, 混凝土
        1.3.2 冷凝水造成U形管弯部滴水, 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
2 治理卫生间渗漏的方案
    2.1 防水层设计的改进
        2.1.1 卫生间楼板比住房低50~70m m者 (一般是坐式大便器
        2.1.2 卫生间楼板 (或局部) 比住房低260~300m m者 (一般是下
    2.2 局部构造改进
        2.2.1 卫生间楼板四周设计的混凝土边框与板一同浇注, 防水
        2.2.2 卫生间洁具中的水渗入墙壁的问题, 待墙面材料 (瓷片、
    2.3 穿楼板局部处理
        2.3.1 住宅卫生间下水主管加套管, 套管设止水环, 浇楼板混凝
        2.3.2 大便器承插管与混凝土接触部位, 增加一道止水环, 使水顺管下渗时增加了阻挡, 解决了U形管弯部的滴水问题。
    2.4 施工过程中预防渗漏措施
        2.4.1 图纸会审时要将卫生间的排水及防水作为重点审核, 排
        2.4.2 主管土建和水电施工的负责人, 要统一核对预留、预埋空洞位置、标高及排水坡面, 并共同组织实施。
        2.4.3 防水层、楼地面面层完工后分别做24小时蓄水检验, 如果发现问题, 认真查找原因, 及时处理, 确保用户使用时不出问题。

(9)住宅适用中位水箱冲洗蹲式大便器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优选节水型蹲便器
2 高中低位水箱划分
3 支管水力计算参数
4 现状住宅供水压力质量改进
5 新建住宅宜用中位水箱
6 结语

(10)小康社会视角下的居住建筑卫生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实践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论文框架
2.居住建筑卫生间概述
    2.1 居住建筑卫生间形态的演进
        2.1.1 西方居住建筑卫生间的历史演进
        2.1.2 中国居住建筑卫生间的历史演进
    2.2 国外居住建筑卫生间的状况
    2.3 居住建筑卫生间存在的问题
        2.3.1 位置
        2.3.2 面积
        2.3.3 功能
        2.3.4 设备与设施
        2.3.5 环境问题
        2.3.6 适应性问题
    2.4 小康社会视角下的居住建筑卫生间的要求
        2.4.1 关于小康
        2.4.2 小康住宅对其卫生间的要求
    2.5 小结
3.小康社会视角下的居住建筑卫生间的多学科研究
    3.1 社会学
        3.1.1 关于社会学
        3.1.2 小康社会视角下的居住建筑卫生间社会学研究
    3.2 住居学
        3.2.1 住居的相关概念与住居学
        3.2.2 国内外住居学的研究成果
        3.2.3 卫生间沐浴文化研究与住居学
    3.3 环境心理学
        3.3.1 建筑环境心理学
        3.3.2 建筑环境心理学在卫生间设计上的应用
    3.4 弹性设计
        3.4.1 古来有之的中国弹性设计思想
        3.4.2 弹性设计的分类
        3.4.3 弹性设计符合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4.4 城市居住建筑卫生间的弹性设计思想
        3.4.5 城市居住建筑卫生间的弹性设计方法
    3.5 小结
4.小康社会视角下的居住建筑卫生间的设计方法与对策
    4.1 卫生间设计对户型平面的影响
        4.1.1 传统居住观念的影响
        4.1.2 城市居住建筑的功能分区
        4.1.3 卫生间与其他功能房间的关系
        4.1.4 卫生间在城市居住建筑中的位置特点
        4.1.5 卫生空间的面积在套型中所占的面积比
        4.1.6 卫生间的尺寸
    4.2 卫生间各功能空间的组合方式
        4.2.1 卫生间的功能
        4.2.2 卫生间的使用方式
        4.2.3 各功能空间的组织方式
    4.3 主要卫生间设备设施
        4.3.1 排便区
        4.3.2 盥洗区
        4.3.3 淋浴区
        4.3.4 卫生间设备布置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4.4 小结
5.小康社会视角下的居住建筑卫生间的多专业研究
    5.1 小户型住宅卫生间对排水专业与采暖专业的要求
        5.1.1 排水专业的后排水方式
        5.1.2 采暖专业的地板辐射采暖方式
    5.2 弹性设计对排水专业与采暖专业的要求
        5.2.1 排水专业的下沉楼面排水方式
        5.2.2 采暖专业的热风采暖方式
    5.3 居住建筑卫生间的防水措施
    5.4 居住建筑卫生间的照明和电器
    5.5 小结
6.结论、不足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四、蹲式大便器的设计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寒冷地区城市住宅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测算及减碳策略研究[D]. 李金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2]快速识读室内给排水施工图研究[J]. 洪长平.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4)
  • [3]基于流量监测的公共建筑物节水研究[D]. 周丽娜. 天津大学, 2018(06)
  • [4]一体化箱式智能供水站的设计研究[D]. 樊鹏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5]现代综合医院卫生间建筑设计研究[D]. 张立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6]精装修下的室内给排水系统设计[J]. 谢德林. 建材与装饰, 2016(18)
  • [7]基于用水规律的办公建筑二次供水系统优化[D]. 郭乃溶. 天津大学, 2014(05)
  • [8]预防廉租房卫生间渗漏的思考[J]. 吴塞兵.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8)
  • [9]住宅适用中位水箱冲洗蹲式大便器浅析[J]. 黄修齐,肖睿书,赵宇. 给水排水, 2010(S1)
  • [10]小康社会视角下的居住建筑卫生间设计研究[D]. 郑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09)

标签:;  ;  

蹲便器的设计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