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我国院士制度

改革我国院士制度

一、改革我国的院士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刘欣[1](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指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王勇,文彦杰,缪航,王振宇[2](2019)在《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制度初步研究》文中提出起源于欧洲的外籍院士制度是院士制度国际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衍生出来的制度体系,是院士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制度借鉴了国际通行做法,经历了漫长曲折的酝酿设计过程后于1994年建立。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籍院士在国际合作交流中越来越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为保障外籍院士更好地发挥作用,欧美国家在外籍院士制度建设中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机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制度建设充分吸纳了国际经验,同时在本土化过程中也深受国家不断提升的综合实力和历史悠久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色。文章在比较视野下,对中外外籍院士制度的起源发展和保障外籍院士发挥作用的体系机制方面进行了初浅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优化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制度,助力新时代我国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战略实施的相关举措。

张树权[3](2018)在《中国院士制度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院士是当今科技界给予科学家最高的学术荣誉,对各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制度最早产生于欧洲,中国院士制度的形成是移植西方院士制度的结果,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认知过程。从上个世纪中叶中央研究院的正式确立,到1993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部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再到今天中国院士制度的建制化,院士制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围绕现代化建设需要开展科学与技术研究,产生了许多开创性科技成果,自主发展了一系列战略高技术领域,奠定了新中国的主要学科基础,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研体系,带动和支持了我国工业技术体系、国防科技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对于中国自然科学以及综合国力的贡献早已不可估量。当下的中国,党和政府更是尤为重视院士制度的良性发展。然而,中国首次获得诺贝尔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奖项,实现中国本土科学家诺贝尔科学奖零突破的这一壮举,却是由一个并非院士的普通药学家屠呦呦来完成的,这不禁引发人们对中国院士群体和院士制度的深思。在政策、经济以及社会等诸多方面都享受颇多优待与支持的院士群体,却并没有完全引领中国的科技潮流。尤其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院士制度似乎有些跟不上时代的进步,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当然,问题总是不可避免的,科技领域更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近几年关于中国院士制度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常见于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技管理等相关学科中。国内研究大致可分为中国院士制度的历史演进、中国院士制度的现状分析与问题研究和借助西方院士制度改良中国的研究三个方面,国外研究多以单个国家为研究视角。根据现阶段的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缺乏系统性、综合性和整体性,并且很多研究成果的建议多是宏观的发展方向,并不具备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导致现实中的困境仍是难以突破。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在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视野下,纵向与横向对比院士制度发展史和西方院士制度的差别,系统清晰地找出中国院士制度在历时性和共时性上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根源与现时原因,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首先追溯了院士制度在西方几百年的起源与发展史以及在中国经历的创立、建立、创建和完善四种具体形态,然后详细分析了民国中央研究院、新中国学部制与当代中国工程院受到西方院士制度的影响,并总结了西方院士制度具备相对简单的组织架构,相对独立的治理机制和相对客观的选举制度三个方面的特点。其次具体描述了中国院士制度在整体架构、评选标准和增选流程方面的现状和我国院士制度在现阶段存在着整体结构不太合理、评选标准有隐患以及增选流程不太健全三个方面的问题。最后根据中国院士制度的实际情况与具体问题,围绕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院士制度改革指明的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吸收西方院士制度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关于院士制度在完善学科布局与制度评价体系、改革评选标准以及建立院士问责体系三个方面的建议。今后的研究应该着力在研究全面性、逻辑的系统性以及建议的可行性方面做出创新,为我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

云霞[4](2018)在《浅析院士增选与文化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院士是世界学术的最高头衔,世界各国均建立院士制度用来奖励那些杰出的科学工作者。我国于1994年从学部委员制度成功过渡到院士制度。从院士制度确立至今,我国科学院院士提名与增选经过了数次的修订与完善。我国的院士提名与选举制度是科技界自主建立的奖励制度,是整个科技体制的组成部分,势必会受到科技体制乃至其他社会制度的影响。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关系,还有其他方面的内容,院士提名与选举制度作为科技界的一种秩序,与蕴藏在社会习俗、道德规范等精神文化之中的制度内容互相影响。

孔茜[5](2016)在《我国院士制度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对策》文中认为何为院士?在我国,院士是学术界授予在科学技术或工程技术方面有着极高造诣的科学家们的最高荣誉称号,通常指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在某些领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通过研究能够取得一定的科学成果。杂交水稻、航天技术、基因技术、核技术等一个个科技成就的诞生,凝聚了所有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汗水,院士们的辛勤付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与院士息息相关并时刻让院士以此为准则的是院士制度,院士制度的产生使得院士的权力与义务,标准和条件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依据可循,各项与院士有关的事务也都有了成文的规定。院士制度最早起源于欧洲,由法国率先建立,在那以后,许多国家逐渐效仿其成立了科学院和学会等科学组织,一时间世界各国的学术气息渐渐浓厚起来。1948年,个特殊的年份,当时,国民党政权已经濒临溃败了,我国的院士就从那时开始萌芽了,院士制度的形成也是借鉴了西方的经验教训,不断总结归纳得出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一系列的讨论研究,中国科学院建立了学部制,此后,又相继成立了学部和中国工程院,各项议程都慢慢被提上正轨,所有程序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例如规定每两年进行一次院士增选,以及两院决定实行的“院士资深”制度等,院士制度在努力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呈现出一股令人惊叹的良好势头。目前,世界各国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院士制度并在日趋完善,院士制度为各国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制度保障,院士制度的建立为近代科学向着体制化和规范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世界各国的国际科学交流搭起了桥梁,于世界而言,更是对古往今来的文明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院士制度从最初到现在前后历经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从谨慎初探到初具模型再到不断完善至今,科研人员在第一线倾其所有为我国科技事业传来了一个又一个福音。然而,时至今日,院士制度问题频现,院士学术不端行为无不为人所诟病,其背后究竟存在哪些隐情,又该如何解决?本文详细研究了院士制度的起源即在欧洲各国的历史渊源以及在中国的演变,针对我国院士制度现存的主要问题进行细致性地描述和探讨,并总结归纳出改革我国院士制度的相关对策。院士制度的改革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科技创新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的学者对此都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分析和探讨总结,创造性的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然而对于我国院士制度现存问题的研究,到现在还没有完整的定义和结论。因此,本文的探索研究可以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相关的建议。院士制度被异化的矛盾逐渐突显出来,院士又将何去何从?其中一系列的矛盾值得我们追问和反思,改革我国院士制度,让学术回归学术已刻不容缓。本文的研究思路具体如下:绪论部分,阐明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并且主要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正文第一章,首先概括了我国院士制度的历史背景,接着对院士制度在欧美各国的演进发展过程做了叙述,针对美国、英国、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院士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存在的形式特点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刻对比探讨了我国院士制度从萌芽到逐渐变化发展等一系列的演变过程;正文第二章,具体深入探讨了我国院士制度现存的主要问题,有以下这几个方面:(一)两院内部结构不太合理,主要表现在院士年龄较高、院士规模较大及学科分布不均衡这三个方面;(二)院士兼职现象过于频繁,学术研究的独立性颇受影响;(三)院士群体中的马太效应较严重,院士权威化、行政化色彩较重;(四)学术不端及学术腐败问题的滋生不利于学术氛围的良好发展;正文第三章,探索性地提出了解决我国院士制度现存主要问题的相关对策。中国院士制度的改革,究其本质应该从自身做起,国家政策法规的完善,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院士自我道德修养的提高等,都有助于改进和完善我国的院士制度。具体从以下几个环节来入手:(一)优化均衡年龄结构,科学管理学科布局;(二)规范院士社会活动,突出独立性学术性;(三)抵制盲目追捧院士,摒弃利益化行政化;(四)端正院士学术风气,激发院士队伍活力。

宋圭武[6](2015)在《中国院士制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院士问题,本质是知识寻租。笔者认为,解决中国院士问题,应重点放在评选制度的公正合理上,应当将真正符合院士条件的人选为院士,这是解决院士问题的治本之策。如何实现院士评选的公平公正,需要采取综合对策。一是要尽可能公开评选过程。二是要完善和建立一个独立的院士评选监督体系。三是取消院士的有关经济特权和经济补贴,变院士称号为名誉称号。四是国家要重视奖励科研业绩的制度设计。五是院士评选应体现少而精原则。六是院士评选不宜大兵团作战。七是对院士推荐人员和单位也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八是要建立和完善院士考核制度。中国的院士问题,深层次也是中国现代化问题在院士层面的具体反映。而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历史千年修行的树。其中精神文明是现代化之根基;制度文明是现代化之树干和枝叶;物质文明是现代化之果实。

王扬宗[7](2015)在《从学部委员到院士制度》文中指出中国院士制度是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制度的基础上转化而来。院士制度从建立伊始就存在两种制度对接错位,致使院士规模较大,学术权威性不足等问题,而学部职能转变形成的权力结构失衡和科技体制缺陷使学部委员原有的职权转化为院士的隐性权力。

姬养洲[8](2015)在《院士,返璞学术和荣誉之真》文中研究指明"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或工程技术方面最高的学术称号,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的金字塔顶。然而,我国的院士制度是在借鉴苏联有关经验、沿袭我国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市场化的新需要。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院士制度改革。时过一年,院士制度改革始终没有迈出决定性的步伐。

李侠,周正[9](2014)在《关于院士制度改革的一些设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院士制度改革是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示范区。中国院士群体呈现出的最大特征就是老龄化,为此,文章建议院士制度改革应从如下两个环节入手:首先,基于年龄的能力分区理论,对院士群体进行缩小规模;其次,院士规模逐渐形成定额制,以此提升院士群体的价值与引领功能。

陈仕伟[10](2014)在《杰出科学家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文中指出杰出科学家管理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散见于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技管理等相关学科中,但是缺乏系统研究。要系统研究就需要从分析科学体制化和科学家职业化始。随着科学体制化和科学家职业化的完成,杰出科学家的数量呈指数增长;并且,杰出科学家群体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多问题。杰出科学家管理研究也就水到渠成。杰出科学家管理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杰出科学家成长以及进一步贡献科学知识的一般规律问题。从现有的研究与现实的发展状况分析,更应该关注后者,即杰出科学家如何进一步贡献科学知识的一般规律问题。围绕着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问题,杰出科学家管理的主要问题重点包括两个方面:杰出科学家成长的一般规律主要涉及到他们成长的家庭条件、地域条件、大学教育、工作单位、师承关系、合作研究等主要问题;而杰出科学家进一步贡献科学知识的一般规律主要涉及到年龄管理、奖惩管理、分层管理和角色管理等主要问题。总之,杰出科学家管理研究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因此也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从历史的视角分析,杰出科学家管理依次形成了四种代表性的基本模式:以贝尔纳为代表的计划模式,以波兰尼为代表的自由模式,以默顿为代表的理想模式和以科学知识社会学学派为代表的社会建构论模式。如果说贝(贝尔纳)—波(波兰尼)之争是计划与自由之争,那么,理想模式与社会建构论模式之争就是理想与现实之争。计划模式重点强调的是科学发展的计划性,自由模式则强调科学的自主性;理想模式强调的是科学共同体之内科学的自主性,而社会建构论模式则强调科学的社会性。这四个模式既有其积极性也有其不可避免的消极性。因此,如果要建立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当代模式,肯定不能是这四种模式中的任何一种,而是综合地继承与发展。建立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当代模式关键在于在科学的计划性与自由性之间和科学的自主性与社会性之间保持恰当的张力,归结起来就是要实现科学的良性社会运行。在当下的历史条件下,到底该如何来进行杰出科学家管理?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首先必须回答的是:谁是杰出科学家?这就必须与科学奖励系统结合起来思考。承认是科学王国的通货。杰出科学家就是已经获得重要承认的科学家。因此就必须分别考察一般科学家的认可与评价和杰出科学家的认可与评价问题。一般科学家的认可与评价基本上能够按照他们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来进行,但是对于已获得重要承认的杰出科学家而言,其认可与评价就必然要受到马太效应的影响。根据科学奖励系统的层级状况,杰出科学家的追求应该直指最高的承认——命名,进而为历史所记忆,因而也要担负起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杰出科学家管理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要让他们继续贡献科学知识而最终为历史所记忆。这就需要通过社会分层来促进杰出科学家群体的形成,通过年龄管理来实现杰出科学家群体的年轻化,通过角色管理来促进杰出科学家群体继续贡献重要的科学知识,通过独特的奖惩管理来促使杰出科学家开展负责任的科学研究。这也是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思想。在实践方面,进行杰出科学家管理还需要一定的策略。结合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问题,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策略主要包括培养策略、制度策略和经济策略。培养策略重点关注的是杰出科学家的培养,而制度策略则重点关注杰出科学家成长以及杰出科学家群体的形成,经济策略则是希望运用经济利益来进一步刺激杰出科学家的成长以及进一步贡献科学知识。由于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性和经济刺激作用的有限性,我们更应该重点关注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制度策略。相对于中国而言,进行杰出科学家管理显得尤为必要。虽然中国杰出科学家群体已初具规模,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以进一步促进他们成长。这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第一是中国杰出科学家群体老龄化,严重影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是在中国科学研究领域存在较为严重的马太效应,严重制约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第三是中国杰出科学家群体存在较为严重的角色异化,导致了中国杰出科学家偏离了科学研究事业而使中国很难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第四是中国杰出科学家的学术追求限于国内视野,导致中国很难在世界科学技术领域占有重要一席。鉴于此,需要进行相应的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政策调整。结合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问题、基本理论和基本进路,需要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展开。从宏观的指导思想而言,需要尊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发展规律,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需要尊重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规律,努力增强科学研究组织的自主性;需要尊重经济与科技的互动发展规律,努力实现产学研协调发展;需要尊重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以促进创新。从中观的基本规范而言,重点需要促使杰出科学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建立与健全恰当的奖惩制度,完善相关科技制度以形成多元化的资助体系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的院士制度。在微观的具体策略调整方面,重点是要明确和实现杰出科学家的战略追求,保证杰出科学家的工作时间,保证老中青科学家的可持续发展和保证杰出科学家能够协调好诸角色。总之,系统的杰出科学家管理研究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还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次深入开展下去。

二、改革我国的院士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革我国的院士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制度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外外籍院士制度起源发展之比较
    1.1 国外外籍院士制度的起源发展
        1.1.1 萌芽阶段
        1.1.2 早期阶段
        1.1.3 初步形成阶段
        1.1.4 成熟阶段
    1.2 中国外籍院士制度的建立
        1.2.1 酝酿到建立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
        1.2.2 高点起步迅速发展
2 中外外籍院士制度保障外籍院士作用发挥的体系机制之比较
    2.1 欧美国家外籍院士制度中一些行之有效的体系机制
        2.1.1 多元化标准遴选外籍院士
        2.1.2 建立凝聚外籍院士的制度体系
    2.2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制度中一些富有特色的体系机制
        2.2.1 重视着名华裔科学家及其作用
        2.2.2 定期举行高层次“外籍院士座谈会”
        2.2.3 创设“综合类候选人”推荐机制
        2.2.4 外籍院士可按程序转为院士
3 思考和建议
    3.1 进一步围绕外籍院士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开展相关工作
    3.2 进一步优化外籍院士国别和学科构成并适度扩大队伍
    3.3 将外籍院士依据学科专业归入学部管理

(3)中国院士制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院士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2.1 西方院士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2.1.1 西方院士制度的起源
        2.1.2 西方院士制度的发展
    2.2 中国院士制度的产生与完善
        2.2.1 民国中央研究院的创立
        2.2.2 建国后学部制的建立
        2.2.3 院士制度的正式创建
        2.2.4 院士制度的完善
第3章 西方院士制度对中国的影响与特点
    3.1 西方院士制度对中国的影响
        3.1.1 民国中央研究院的仿照
        3.1.2 新中国学部制的建立
        3.1.3 当代中国工程院的成立
    3.2 西方院士制度特点
        3.2.1 相对简单的组织架构
        3.2.2 相对独立的自我治理机制
        3.2.3 相对客观的选举制度
第4章 中国院士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4.1 中国院士制度的现状
        4.1.1 两院的整体结构
        4.1.2 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
        4.1.3 两院院士的增选流程
    4.2 中国院士制度存在的问题
        4.2.1 整体结构不太合理
        4.2.2 评选标准有隐患
        4.2.3 增选流程不太健全
第5章 中国院士制度改革的建议
    5.1 完善学科布局与制度评价体系
    5.2 改革评选标准
    5.3 建立院士问责体系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4)浅析院士增选与文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院士制度的起源以及我国院士制度的建立
二、科学院院士增选细则的完善
三、中国科学院院士提名与选举程序中的问题
四、制度与文化分析
    (一) 院士提名与选举制度是科技体制改革30年来的重要成果
    (二) 制度与文化
    (三) 中国科学院院士提名与选举程序有待完善

(5)我国院士制度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 本课题的研究综述
    (三)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一、院士制度的历史背景
    (一) 院士制度的由来
    (二) 主要发达国家的院士制度概述
        1. 美国国家科学院
        2. 法国科学院
        3. 英国皇家学会
        4. 德国国家科学院
        5. 日本学士院
    (三) 我国院士制度的发展历程
        1. 中央研究院的成立
        2. 学部制的产生
        3. 由学部委员制过渡到院士制
二、我国院士制度的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一) 我国院士制度的现状
        1. 两院的主要职能
        2. 两院院士的遴选
        3. 两院院士的待遇
        4. 两院院士章程的比较
    (二) 我国院士制度的主要问题
        1. 两院内部结构不合理
        2. 院士兼职现象
        3. 院士群体中的马太效应
        4. 学术不端及学术腐败现象
三、我国院士制度的改革对策
    (一) 优化均衡年龄结构,科学管理学科布局
    (二) 规范院士社会活动,突出独立性学术性
    (三) 抵制盲目追捧院士,摒弃利益化行政化
        1. 明确规范院士定位
        2. 提升院士道德自律与加强社会监督
        3. 规范院士学术权力
    (四) 端正院士学术风气,激发院士队伍活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6)中国院士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研究综述
二、院士问题的一般理论分析:知识寻租
三、关于中国院士问题改革的具体建议
四、院士问题拓展:漫说中国现代化

(7)从学部委员到院士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部委员是一种工作称号
二学部委员的选聘标准和历次增选概况
    1.首批学部委员的推荐协商
    2.学部委员的历次增选与选聘办法改进
三学部委员改称院士的经过
四学部委员转为院士的相关问题
    1.院士规模过大和学术权威性不足
    2.学部职能转变与相关体制建设问题
五结语

(8)院士,返璞学术和荣誉之真(论文提纲范文)

院士制度的产生
院士的“超国民”待遇
院士制度存在的问题
    .院士评选中的不正之风
    ●院士推荐中的不良行为
    .增选中的不公问题
    .使用中的不规范现象
院士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改革的重点方向——去行政化
    ●改革的核心内容——去商业化
    ●改革的根本要求——去利益化
    ●改革的基本活力——去终身化

(9)关于院士制度改革的一些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1院士制度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2院士制度的功能与定位
    2.1承认功能
    2.2权威功能
    2.3荣誉功能
3院士制度改革的一种拟议策略
    3.1瘦身与定额制改革
    3.2院士制度改革的补偿机制

(10)杰出科学家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1 国外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1.1.1.1 科学社会学关于科学家问题的相关理论概述
        1.1.1.2 科学家职业生涯与科学家管理的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1.1.2.1 关于科学家职业生涯的研究现状
        1.1.2.2 关于科学家管理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2.1 研究方法
        1.2.2 主要内容
        1.2.3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科学的体制化与杰出科学家管理
    2.1 科学的体制化与科学家的职业化
        2.1.1 科学体制化的历史进程及其主要成果
        2.1.2 科学家职业的形成及其对科学进步的影响
        2.1.3 杰出科学家管理问题的提出
    2.2 杰出科学家管理问题初析
        2.2.1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问题
        2.2.2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主要问题
        2.2.3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与重要意义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理论
    3.1 计划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
        3.1.1 国家集中管理的计划模式的提出
        3.1.2 计划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
        3.1.3 计划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评价
    3.2 自由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
        3.2.1 强调科学家自主性的自由模式的提出
        3.2.2 自由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
        3.2.3 自由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评价
    3.3 理想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
        3.3.1 中层理论指导下的理想模式的提出
        3.3.2 理想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
        3.3.3 理想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评价
    3.4 社会建构论与杰出科学家管理
        3.4.1 社会建构论对默顿理想模式的批判
        3.4.2 社会建构论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
        3.4.3 社会建构论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评价
    3.5 本章小结——兼论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当代模式
第4章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进路
    4.1 杰出科学家的认可与评价
        4.1.1 一般科学家的认可与评价
        4.1.2 杰出科学家的认可与评价
        4.1.3 杰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与历史评价
        4.1.3.1 杰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4.1.3.2 杰出科学家的历史评价
    4.2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主要思路
        4.2.1 以分层促进杰出科学家群体的形成
        4.2.2 通过年龄管理促进杰出科学家群体的年轻化
        4.2.3 通过角色分析引导杰出科学家群体的贡献方向
        4.2.4 以独特的奖惩制度规范杰出科学家的行为
    4.3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策略
        4.3.1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培养策略
        4.3.2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制度策略
        4.3.3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经济策略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杰出科学家管理的特殊问题
    5.1 中国杰出科学家的老龄化问题
        5.1.1 中国杰出科学家老龄化的误读
        5.1.2 中国杰出科学家老龄化的实质
        5.1.3 老龄化问题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5.1.4 老龄化对中国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5.2 中国杰出科学家的马太效应问题
        5.2.1 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及其评价
        5.2.2 中国杰出科学家的不均衡分布
        5.2.3 马太效应的主要成因
        5.2.4 马太效应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5.3 中国杰出科学家的角色异化问题
        5.3.1 中国杰出科学家不同年龄段主要承担的角色
        5.3.2 中国杰出科学家的角色异化
        5.3.3 中国杰出科学家角色异化的原因分析
        5.3.4 中国杰出科学家角色异化的负面影响
    5.4 中国杰出科学家的学术追求问题
        5.4.1 杰出科学家学术追求的目标概览
        5.4.2 中国杰出科学家学术追求的局限性分析
        5.4.3 影响中国杰出科学家学术追求的主要障碍
        5.4.4 学术追求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对策建议
    6.1 中国杰出科学家管理的指导思想
        6.1.1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保护中国杰出科学家的进一步成长
        6.1.2 增强科学研究组织的自主性以保障中国杰出科学家的科学自由
        6.1.3 实现产学研协调发展以激励中国杰出科学家的进一步成长
        6.1.4 加强基础研究以实现中国杰出科学家成长为世界杰出科学家
    6.2 中国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规范
        6.2.1 促使中国杰出科学家从事负责任的科学研究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6.2.2 建立与健全恰当的奖惩制度以规范中国杰出科学家的科学研究
        6.2.3 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以实现中国杰出科学家获得科研资助的多样化
        6.2.4 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我国的两院院士制度
    6.3 中国杰出科学家管理的策略调整
        6.3.1 明确与实现中国杰出科学家的战略追求
        6.3.2 保证杰出科学家的工作时间
        6.3.3 保证老中青科学家的可持续发展
        6.3.4 保证杰出科学家能够协调好诸角色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中外人名索引
专有名词索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四、改革我国的院士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2]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制度初步研究[J]. 王勇,文彦杰,缪航,王振宇.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01)
  • [3]中国院士制度问题研究[D]. 张树权. 东北财经大学, 2018(06)
  • [4]浅析院士增选与文化的关系[J]. 云霞.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8(03)
  • [5]我国院士制度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对策[D]. 孔茜.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6]中国院士制度改革研究[J]. 宋圭武. 社科纵横, 2015(06)
  • [7]从学部委员到院士制度[J]. 王扬宗. 科学文化评论, 2015(03)
  • [8]院士,返璞学术和荣誉之真[J]. 姬养洲. 人力资源, 2015(01)
  • [9]关于院士制度改革的一些设想[J]. 李侠,周正. 科学与管理, 2014(04)
  • [10]杰出科学家管理的理论与实践[D]. 陈仕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10)

标签:;  ;  ;  ;  ;  

改革我国院士制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