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一、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论文文献综述)

杨世登,陈文,王代忠,孙国平[1](2021)在《松果体区转移性肾细胞癌1例》文中研究表明松果体区转移性肿瘤十分罕见,因早期瘤体较小时临床表现不明显,常被漏诊或误诊,以致肿瘤逐渐生长造成颅内压增高,出现头痛、呕吐、视力障碍及意识障碍等一系列症状。笔者回顾性分析1例松果体区转移性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和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松果体区转移性肿瘤的认识,以提升诊断与鉴别水平。1 病例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68岁,因记忆下降、言语不利伴行走不稳入院,半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记忆力下降并进行性加重,空间定位能力

陈文,崔凤,严静东[2](2021)在《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文中提出松果体区肿瘤是以肿瘤生长部位定义的一大类肿瘤,病理类型多样。因松果体区的解剖复杂[1],故其诊断及治疗仍是神经外科的难点。所以,如何通过影像学检查提高松果体区肿瘤的术前诊断及整体评估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2-3]。本文通过回顾性总结113例松果体区肿瘤的组织学来源,分析不同病理类型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从而提高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水平。

高晓红[3](2020)在《立体定向活检对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结果和安全性的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总结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特征,提高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评价立体定向活检在颅内生殖细胞肿瘤诊断中的安全性。研究方法1.病例分析:收集整理2014年11月至2019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原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就诊且初步诊断为生殖细胞类肿瘤患者115例,所有患者均经立体定向活检,并已排除原发于颅外的生殖细胞肿瘤转移致颅内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其临床资料:(1)病理结果,(2)临床特性,(3)血清肿瘤标志物,(4)影像学特性,(5)手术相关并发症。2.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行立体定向活检,其中框架立体定位引导活检100例,CARS-2型无框架立体引导定位活检13例,ROSA机器人引导定位活检2例;所有活检计划(活检靶点选取和穿刺路径设计)均在三维可视化图像计划软件辅助下完成。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1)通过配对卡方检验,评价血清肿瘤标记物在诊断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价值;(2)通过Wilcoxon非参数质和检验,对鞍区生殖细胞肿瘤活检术前和术后第1天电解质水平差异,及活检术前和术后第3天垂体激素水平差异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15例患者,112例病理诊断明确,3例未明确病理诊断,活检阳性率97%。其中生殖细胞类肿瘤99例(86%),生殖细胞瘤92例,卵黄囊瘤3例,绒毛膜癌2例,恶性畸胎瘤、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例。非生殖细胞类肿瘤13例(11%),鞍区病灶6例,其中视神经胶质瘤、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各2例,实性颅咽管瘤、Rosai-Dorfman各1例。松果体区病灶6例,其中胶质瘤、淋巴瘤各2例,脑膜瘤、松果体母细胞瘤各1例。基底节区胶质瘤1例。2.(1)生殖细胞类肿瘤99例,其中男76例,女23例,男女比例3.3:1,年龄645岁,平均(20.0±6.1)岁。松果体区27例,鞍区28例,松果体及鞍区双病灶14例,丘脑基底节区23例,其他位置7例。症状为颅高压53例,视力和(或)视野障碍40例,尿崩36例,偏瘫35例,垂体功能底下18例,意识障碍16例,眼球活动障碍5例,其他还有性发育紊乱,癫痫,共济失调等。(2)非生殖细胞肿瘤类病变13例,男6例,女7例,年龄757岁,平均(34±33)岁,松果体区、鞍区各6例,基底节区1例。主要症状为颅高压,视力视野障碍,尿崩,闭经,意识障碍等。3.影像学特点(1)生殖细胞类肿瘤:(1)松果体区GCTs:实性病灶18例,囊实性病灶9例;(2)鞍区GCTs:实性病灶20例,囊实性病灶8例;(3)丘脑基底节区GCTs:实性病灶8例,囊实性病灶11例,弥漫浸润未见明显边界4例;华勒氏变性18例;(4)松果体、鞍区双病灶GCTs:实性病灶10例,囊实性病灶4例;(5)其他位置GCTs:实性病灶5例,囊实性病灶2例。(2)非生殖细胞肿瘤类病变:(1)视神经胶质瘤:MRI平扫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呈低信号,增强后沿视路明显均匀强化;(2)实性颅咽管瘤:MRI平扫呈长或稍长T1、T2信号,DWI呈低信号,增强后均匀强化;(3)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MRI平扫示神经垂体T1高信号影消失及垂体柄增粗,增强扫描可见下丘脑、垂体柄及垂体异常强化;(4)Rosai-Dorfman病:MRI平扫T1呈等信号、T2为等-低信号,病变中心呈T2低信号,周边呈T2等信号,增强扫描均匀强化;(5)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CT平扫病灶表现为稍高密度影;MRI平扫呈长T1、等或长T2信号影,增强扫描为片状均匀强化;(6)松果体母细胞瘤:MRI平扫呈短T1、短T2信号,呈分叶状,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伴囊壁、坏死;(7)松果体区脑膜瘤:MRI平扫呈长T1短T2混杂信号影,呈囊实性病灶,增强扫面呈不均匀强化,伴囊壁、出血;(8)松果体区胶质瘤:不规则团块状病灶,MRI平扫呈短T1信号,增强可见不均匀强化,PET-CT示肿瘤呈高代谢状态;(9)基底节区胶质瘤:右基底节团块状长T1稍长T2信号,边界欠清楚,病灶外周水肿明显,增强扫描病灶中间有点状强化。4.肿瘤标记物:99例生殖细胞肿瘤中,41例术前同时检查了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和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β-hcg升高(﹥5 mIU/Ml)15例,生殖细胞瘤12例,绒毛膜癌2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例。AFP升高(﹥10 mIU/Ml)6例,生殖细胞瘤5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例。β-hcg升高(﹥5 mIU/Ml)与AFP升高(﹥10 mIU/Ml)同时升高3例,生殖细胞瘤2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例。5.统计学分析:通过配对卡方检验,血清肿瘤标记物在诊断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具有一定价值(P﹤0.05);通过Wilcoxon非参数质和检验,28例鞍区颅内生殖细胞肿瘤活检术前和术后第1天电解质水平差异,活检术前和术后第3天垂体激素水平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立体定向活检手术相关并发症:手术直接相关死亡(出血)1例(1%);病变靶点或穿刺针道少量(3-5ml)出血,导致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但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3例(3%);病变靶点血肿较大(30ml)、神经功能障碍进行性加重、立体定向下置管引流1例(1%)。结论1.IGCTs好发于14至26岁之间,松果体区、丘脑基底节区男性多见,而鞍区女性多见。2.血清肿瘤标记物敏感性及特异性不高,术前靠肿瘤标记物诊断需要谨慎。3.IGCTs影像学具有一定特征性,分析总结这些特征,可以提高术前诊断率;熟悉IGCTs以外的其他病种,可以提高鉴别诊断。4.在三维可视化图像计划软件辅助下进行颅内病变活检是安全可靠的,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叶国炜[4](2020)在《颅内生殖细胞瘤临床特点与预后的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颅内生殖细胞瘤(Intracranial germ cell tumor,ICGCT)是中枢神经系统罕见的肿瘤,近来随诊治方案发展,但是目前仍不具有特异性诊断方法,现通过我院神经肿瘤外科ICGCT的临床资料对该病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提高对该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统计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肿瘤外科从2009年12月至2019年12月经我院神经肿瘤外科收治并经开颅手术或组织学检查确诊病理为ICGCT患者52例,采集患者相关信息,其中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资料、病理资料、术后相关并发症以及患者预后情况,并对此进行分析总结。统计学方法:定量资料被描述为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数值范围)。采用秩和检验评价R×C表。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比例回归风险模型进行分析,并用Log rank法及Breslow法比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统计学分析在SPSS23统计学软件中实现。结果:本组52例患者,发病高峰年龄为16-20岁,总体发病年龄中位数为20.5岁(16-43岁),其中27例为男性患者,25例为女性患者,男女比例为1.08:1。男性中位发病年龄为20岁(17-27岁),女性中位发病年龄为31岁(14-53.5岁)。临床表现不一其中头痛、视力下降、头痛伴恶心呕吐较常见,其次多饮、多尿、活动障碍等也可见。甚至出现癫痫、发热、食欲减退等症状。肿瘤单发为47例,多发占位5例。其中单发病例中以鞍区最常见,共17例;小脑发病9例;额叶发病9例;脑室系统发病6例;松果体区发病5例;颞叶发病1例。其中多发5例,其中4例为双病灶,1例为3病灶。不同性别的肿瘤发病部位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6)。各种不同病理亚型中,生殖细胞瘤21例;成熟囊性畸胎瘤20例;未成熟畸胎瘤1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7例;未分类畸胎瘤3例。52例患者均进行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其中39例行全切手术,13例次全切。32例患者行单纯手术治疗,其中11例行手术+放疗,8例行手术+放了+化疗,1例行手术+化疗。术后并发症以感染最常见为20例,其次无并发症18例,脑积水7例,尿崩6例,垂体功能减退4例,视力下降2例等。结论:1、本组52例患者发病年龄高峰为16-20岁,ICGCT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多样,其中以颅内压增高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2、ICGCT预后与性别、肿瘤发病部位、肿瘤是否多发以及治疗方式因素相关。3、ICGCT独立影响因素包括性别、肿瘤是否多发、治疗方式,其中性别与治疗方式为保护性因素,肿瘤是否多发为危险因素。

方陆雄,宋烨,漆松涛[5](2020)在《松果体区肿瘤诊断与治疗策略》文中研究指明对于松果体区肿瘤的患者,不提倡未加选择、未加甄别地施行神经内镜下肿瘤组织活检术。即使是血清肿瘤标志物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或)甲胎蛋白水平升高的生殖细胞肿瘤病例,亦不建议行肿瘤组织活检术,而是建议采取新辅助化疗进行分层管理。对临床表现高度提示可能是生殖细胞瘤的患者,是神经内镜下肿瘤组织活检术的适应证,但也可采取诊断性药物化疗,或诊断性放射治疗的方案。除上述两类肿瘤外,其他类型的松果体区肿瘤均应先行开颅手术切除肿瘤,然后根据组织病理学结果辅以放化疗或随访观察。

李海玲,张磊,刘卫金,熊廷伟,邓以川,颜小杭,伯颖,李川[6](2020)在《松果体区肿瘤的CT和MRI诊断与鉴别诊断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颅内松果体区肿瘤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影像特征以及鉴别诊断。方法:选取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40例颅内松果体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检查,总结分析其CT和MRI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影像特征。结果:40例患者临床影像学表现中,生殖细胞肿瘤(GCTs)15例;畸胎瘤7例;松果体细胞瘤5例;松果体母细胞瘤4例;胶质瘤4例;松果体区乳头状瘤(PTPR)3例;松果体囊肿2例。松果体区肿瘤CT表现为实性或实性和(或)囊性肿块,并有不同程度的增强,畸胎瘤内常含有脂肪、钙化和骨骼;MRI表现为异质性肿块,为长T1和长T2信号,增强后肿瘤均明显强化。该区域因肿瘤组织学来源多样性,可通过脂肪、钙化、囊变及种植播散等特殊图像表现进行鉴别诊断。结论:CT和MRI的多轴位成像联合增强扫描能清晰显示颅内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及边缘特征,联合应用有助于松果体区肿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鉴别诊断效果MRI优于CT。

王威,李红,冀鹏,张岚,周彦汝[7](2020)在《原发性颅内绒毛膜癌的影像学表现》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原发性颅内绒毛膜癌(PICCC)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该病影像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PICCC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包括分布和形态、密度、信号特点和强化特征。结果 1例PICCC位于松果体区,1例位于鞍上,1例位于基底节区,1例沿侧脑室旁分布。CT平扫以高密度为主,CT值为45~65 HU,病灶内可见钙化和出血,增强扫描呈中等程度或明显强化。MRI平扫呈混杂信号,3例T1WI呈等低信号,1例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增强扫描2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呈花环状强化,1例伴室管膜明显强化。结论 PICCC好发于青少年,易合并瘤内出血和钙化,结合血清β-HCG水平升高和临床症状,术前应考虑到PICCC的可能。

李锐,娄昕,马林[8](2020)在《颅内生殖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文中指出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颅内肿瘤性病变,占所有儿童肿瘤的2%~3%,由于其对放疗和化疗高度敏感,早期准确诊断并及时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绝大多数患者无需手术即可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颅内生殖细胞瘤好发于松果体区、鞍上、基底节区等部位,其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等方面各有一定的特点。本文对颅内生殖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张泉,赵恺,王俊文,张所军,柯昌庶,万锋,舒凯,雷霆[9](2019)在《青少年松果体区肿瘤MRI影像特点及病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青少年松果体区肿瘤(pineal region tumors,PRTs)影像特点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青少年PRTs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像学表现和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结果 35例青少年PRTs中生殖细胞肿瘤19例,松果体实质细胞瘤6例,星形细胞瘤7例,其他类型3例。生殖细胞肿瘤MRI主要表现为等或稍短T1信号,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多均匀明显强化,可见坏死及钙化。松果体母细胞肿瘤好发于青少年,MRI多呈短T1、T2信号,显着均匀强化;坏死多见,钙化少见。星形细胞瘤体积较大,多见囊变,MRI呈均匀等T1、T2信号,实质部分不同程度强化,囊性部分多不强化,基本无坏死钙化。结论青少年最常见的PRTs主要为生殖细胞肿瘤,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不同病理类型的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有助于术前定性诊断。

王杰瑞[10](2019)在《MRI扩散加权像结合ADC值对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颅内生殖细胞瘤是一类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恶性肿瘤,该肿瘤好发于松果体区,对放疗反应极为敏感,因此尽早明确诊断,制定最佳治疗方案至关重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颅内生殖细胞瘤最常见的诊断方法,但该肿瘤缺乏特征性影像学表现,诊断效率不高。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技术作为一种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能够反应人体组织结构特点及细胞内外水分子的转移等信息,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常规MRI难以提供的重要信息。近年来,DWI结合DWI定量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颅内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显示出了一定优越性,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DWI结合ADC值在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中的相关探索较少。鉴于此,本课题通过归纳分析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和其他肿瘤的影像学参数特征,包括常规MRI序列中的磁共振平扫T1加权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磁共振平扫T2加权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液体抑制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磁共振增强T1WI及fMRI序列中的DWI和ADC值大小,探讨ADC值在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与其他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沂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经病理确诊的16例颅内松果体区肿瘤患者,其中生殖细胞瘤10例,星形细胞瘤2例,松果体细胞瘤2例,畸胎瘤2例。患者治疗前均行包含平扫T1WI、T2WI、FLAIR、增强T1WI和DWI序列的MRI检查,分别测量各肿瘤的所有MRI序列参数值并计算相应的ADC值。比较10例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与6例其他肿瘤在各扫描序列上的信号强度、病灶大小、囊变和钙化等方面的差异,判定不同扫描序列对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与其他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同时,分别比较10例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与2例星形细胞瘤、2例松果体细胞瘤及2例畸胎瘤ADC值,判定ADC值对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与其他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结果:松果体区肿瘤间T1WI(P=0.78)、T2WI(P=0.86)、FLAIR(P=0.74)及增强T1WI(P=0.35)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C值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平均ADC值为(824.41±205.90)×10-66 mm/s。松果体区星形细胞瘤平均ADC值为(969.54±244.50)×10-66 mm。松果体实质细胞瘤平均ADC值为(1209.31±43.45)×10-66 mm/s。松果体区畸胎瘤平均ADC值为(1949.40±161.39)×10-66 mm/s。松果体区肿瘤间ADC值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62,P<0.05。两两比较发现,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与松果体区畸胎瘤ADC值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ADC值测量是诊断和鉴别诊断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与其他肿瘤的有效MRI手段。(2)DWI结合ADC值测量可有效鉴别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和松果体区畸胎瘤。

二、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松果体区转移性肾细胞癌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影像资料
    1.3 病理资料
2 讨论

(2)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
    2.2 CT表现
    2.3 MR表现
3 讨论
    3.1 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表现与流行病学特征
    3.2 不同病理类型松果体区肿瘤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

(3)立体定向活检对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结果和安全性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手术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2.2 临床特征分布特点
    2.3 影像学特点
    2.4 肿瘤标记物
    2.5 手术相关并发症
    2.6 统计学分析
3 讨论
    3.1 生殖细胞肿瘤
    3.2 立体定向活检术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颅内生殖细胞瘤临床特点与预后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ICGCT的流行病学及发生机制
        2.1.1 ICGCT的流行病学
        2.1.2 ICGCT的发病机制
    2.2 ICGCT病理学表现及免疫组化
    2.3 ICGCT临床表现
        2.3.1 松果体区占位临床表现
        2.3.2 鞍区占位的临床表现
    2.4 ICGCT辅助检查
        2.4.1 放射学检查
        2.4.2 肿瘤标志物
        2.4.3 脑脊液
        2.4.4 立体定向活检
    2.5 ICGCT鉴别诊断
        2.5.1 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鉴别诊断
        2.5.2 鞍区生殖细胞瘤鉴别诊断
        2.5.3 诊断性治疗
    2.6 治疗
        2.6.1 非手术治疗(放疗、化疗、放疗+化疗)
        2.6.2 手术治疗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年龄与性别及病理亚型间分布特点
        4.1.1 不同年龄段与性别分布特点
        4.1.2 不同病理亚型与发病年龄关系
        4.1.3 不同病理亚型与性别关系
    4.2 生殖细胞瘤各亚型发生部位
    4.3 临床表现
    4.4 组织病理学表现
    4.5 治疗经过
    4.6 术后并发症
    4.7 随访及统计结果分析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松果体区肿瘤的CT和MRI诊断与鉴别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仪器与药物
    1.4 影像检查方法
    1.5 观察与评价指标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
    2.2 影像学检查
    2.3 松果体区肿瘤CT及MRI表现及鉴别诊断
3 讨论
4 结论

(7)原发性颅内绒毛膜癌的影像学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1.3 图像分析
2 结果
    2.1 影像学表现
        2.1.1 分布及形态:
        2.1.2 影像学表现:
    2.2 病理结果
3 讨论
    3.1 概述
    3.2 影像学表现
    3.3 鉴别诊断
    3.4 治疗

(9)青少年松果体区肿瘤MRI影像特点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二、方法
        1.治疗方法:
        2、随访 :
结 果
    1.青少年PRTs病人病理学分析:
    2.青少年PRTs病人影像学表现:
    3.典型病例
讨 论

(10)MRI扩散加权像结合ADC值对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入选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临床资料收集
    3 影像学资料收集
        3.1 扫描技术和参数
        3.2 MRI影像观察指标
        3.3 神经影像观察指标测量和选取
    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论文参考文献)

  • [1]松果体区转移性肾细胞癌1例[J]. 杨世登,陈文,王代忠,孙国平.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21(02)
  • [2]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J]. 陈文,崔凤,严静东.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04)
  • [3]立体定向活检对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结果和安全性的评价研究[D]. 高晓红. 延安大学, 2020(12)
  • [4]颅内生殖细胞瘤临床特点与预后的回顾性分析[D]. 叶国炜. 吉林大学, 2020(08)
  • [5]松果体区肿瘤诊断与治疗策略[J]. 方陆雄,宋烨,漆松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0(04)
  • [6]松果体区肿瘤的CT和MRI诊断与鉴别诊断研究[J]. 李海玲,张磊,刘卫金,熊廷伟,邓以川,颜小杭,伯颖,李川. 中国医学装备, 2020(03)
  • [7]原发性颅内绒毛膜癌的影像学表现[J]. 王威,李红,冀鹏,张岚,周彦汝.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01)
  • [8]颅内生殖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J]. 李锐,娄昕,马林.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0(01)
  • [9]青少年松果体区肿瘤MRI影像特点及病理分析[J]. 张泉,赵恺,王俊文,张所军,柯昌庶,万锋,舒凯,雷霆. 临床外科杂志, 2019(10)
  • [10]MRI扩散加权像结合ADC值对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D]. 王杰瑞. 青岛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