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黄骅沿海将建风电场

河北黄骅沿海将建风电场

一、河北黄骅沿海区将建风力发电场(论文文献综述)

李新宇[1](2013)在《风能资源评估方法讨论与风电场选址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电力的供应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中承担着不可代替的作用。随着用电负荷的不断增加,低碳要求的日趋提高,风力发电作为新能源领域技术中较成熟、最具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已经受到新能源业界的普遍重视。因此依据相关法律,合理地开发风能资源、精确选择风场地址,是达到预期的开发意义和实现经济利益的根本手段。风电场的选址包括宏观选址、微观选址两点。风电场的宏观选址是在风电项目审批规划阶段,进行的大范围内的场址选择。在这个阶段中,工作的重心主要是对预选风场的风能资源评估,标记出风能丰富、风向稳定的地区,做一个初步的规划;风电场的微观选址则是在前者选定的风场区域内,具体确定如何布置风力发电机组,使整个风电场具有较好的经济利用过程。本论文严格的按照上述两个评估步骤,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评价了整个风电场选址的过程。本文以风力发电场前期建设为主,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首先,从基本风电场理论出发结合实际测风经验,对风能资源评估的基础理论方法做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包括测风数据的处理、风能资源的估算、来自地形和地表粗糙度的影响等,为下一步的选址做充分的理论支持。然后,本文以景泰县大唐风电场为研究对象,从前期测风数据的采集分析到风电场风功率密度的确定,提出一套完整的风资源评估方法,作为对风电场宏观选址的重要参考。最后,以丹麦的Bolund岛为评估风场,综合其地形特点、地表粗糙度、地面障碍物、加之一个自然年的有效测风数据的整理,生成一个以便用于WAsP软件进行准确评估的风图谱。其中包含风电场电子地形图、地表粗糙度、气象站障碍物、风功率密度等信息。利用该风图谱具体考察风力机的布置方案,提出两种排列方案,比较其预算上网电量选择合适的方案。

任年鑫[2](2011)在《海上风力机气动特性及新型浮式系统》文中指出随着全球气候恶化、环境污染及常规能源短缺问题的日趋严峻,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寻求清洁可再生的替代能源。风能作为新能源领域中技术最为成熟和最具大规模商业开发前景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海上风能开发领域,其以风速高、湍流强度小、受噪音标准限制小、节约土地资源等优点,成为未来风能大开发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以海上风能开发为大背景,顺应其发展趋势,针对其中的近海风资源评估、大型海上风力机二维翼型及三维叶片的气动性能分析、海上风力机的船舶碰撞、未来深水浮式系统研究等问题,采用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场地观测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归纳如下:1针对目前气象测站分布数量有限及沿海测站尤为稀少的现状,结合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再分析资料、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高分辨率地形植被资料及大连地区4个主要气象站30年的观测资料,利用中尺度MM5气象模式系统对大连及其近海地区的风场进行了一整年(2000年)的较为系统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定性及定量地得到了该地区不同高度处的年平均风速、年有效风能小时数、年有效风能功率等重要风资源信息。2基于二维Navier-Stokes方程及k-? SST湍流模型对大型海上风力机的主流二维翼型的气动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考虑大入射攻角的动力失速效应,尝试通过对湍流模型内部的关键参数进行适当修正,来改善数值模拟结果。考虑叶片表面灰尘沉积效应,分别模拟分析不同表面粗糙面积、不同粗糙位置、不同粗糙度当量大小对翼型升阻力系数的影响,深入剖析了表面粗糙度对翼型气动性能的作用机理。考虑叶片与塔架二维及三维流场的干涉效应,并对作用在塔架上的气动力波动情况进行了较为清晰的阐明。结合实测台风数据,基于动力学Newmark-?方法编写嵌入式CFD求解程序并结合滑移网格技术模拟翼型与周围流场的非线性耦合作用,分别研究台风作用下翼型竖向单自由度振动、扭转单自由度振动及二者耦合振动三种情况下的非线性气弹响应。3基于三维Navier-Stocks方程和适用于旋转流场分析的RNG k-?湍流模型,采用滑移网格技术对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5MW海上风力机叶片进行三维气动性能的数值模拟,分别研究了不同入射风速及不同风轮转速对风力机输出功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大型海上风力机尾迹区域的风场特征。4选取典型3MW单桩基础海上风力机及2000t级船体的简化模型,利用广泛应用于碰撞分析的LS-DYNA大型有限元软件模拟海上风力机塔架遭受船体碰撞的整个动力破坏过程。此外,基于牺牲非主体结构形变耗能来保护海上风力机整体结构安全的设计思想,概念性地提出一种适合于海上风力机这种特殊结构形式的钢质球壳与泡沫铝隔垫层结合式新型防撞装置,并分别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角度验证了此种新型装置的良好防护性能。5基于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5MW海上风力机模型,概念性地提出了两种新型张力腿-锚缆结合式海上浮式风力机系统。综合考虑顶部风机、支撑结构和下部系泊系统的动力耦合作用,分别对海上风力机单体浮式系统和多体浮式系统进行风、浪、流联合作用下的时域分析。此外,特别针对风力机单体浮式系统,利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的风洞浪槽联合实验室,对其进行1:60缩尺模型的典型工况测试,并将主要测试结果与对应纯张力腿模型的测试结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对比分析。分别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缩尺模型试验的角度验证了新型张力腿-锚缆结合式系泊系统的良好性能。

郭平[3](2009)在《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和全面实现小康进程的加快,河北省农村生活用能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必然对能源产生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对环境的影响也难以估计。而农村生产生活及乡镇企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末端治理却存在技术、经济障碍。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由于其污染排放的集中性、污染物相对的单一性和企业经营相对的大规模等特点,末端治理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是适用的甚至惟一的。而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采用末端治理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而不可行。农村循环经济是把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于农村经济生活当中,在农村生产生活中减少资源、物质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排放量,在小规模经营实体内进行资源、能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实现农村经济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与统一。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是解决现代农业困境的必然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可行途径,是整个社会实现大循环的必要环节。本文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循环经济的经济增长模型为逻辑起点,在研究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生态村示范区的循环经济发展实例的基础上,提出农村循环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对全省农村地区进行随机性的循环经济发展问卷调查,分析农户目前对资源、能源的利用情况、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及参与循环经济的意愿。通过对循环经济发展与演进的理论进行深入的概括与分析,将理论研究与河北省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现状进行有机结合,提出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市场、技术支持体系建设,以期实现河北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引言,这一部分是论文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主要介绍了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问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循环经济及农村循环经济理论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说明了本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框架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即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国内外经验借鉴,这一部分是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外国经验概括。从农村社会角度界定了农村循环经济的概念,并比较了农村循环经济和农业循环经济区别和联系;介绍了研究农村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即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资源环境理论。提出了循环经济三种可能的增长轨迹曲线,说明发展循环经济受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约束,未来经济增长有可能下降、周期性波动以及波浪式上升三种情况。同时,介绍了国外农村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和发展趋势,国外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采取的政策措施,总结其成功的经验,为制定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策略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至第八章的内容,即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模式分析、评价指标分析、现状分析、各项支持体系建设,这一部分是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首先,调查分析了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条件、目前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各类模式,在全面而系统地了解了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农村循环经济系统。其次,在参考河北省农村统计年鉴及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的基础上,设计出农村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再次,对全省11个市的农村循环经济发展问题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影响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农村能源利用水平限制、市场形成的障碍、农业技术的制约、农村劳动力的制约、农业资金投入制约、法律规范不足、整体规划制约等几个主要方面。最后,在分析农村循环经济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根据河北省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提出了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市场、技术支撑体系。第四部分,即第九章结论。对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赵清声[4](2009)在《近海风电场DFIG与VSC-HVDC协调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土地资源的紧缺和海上风电成本的不断降低,近海风电场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双馈感应发电机组已成为风力发电主流机型,同时轻型直流输电因其柔性的功率控制能力也正成为近海风电场并网的一个重要方式。本文在分析、阐述近海风力发电特点,并网技术及其国内外发展态势基础上,研究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及其矢量控制策略,提出与其协调控制的轻型直流输电并网方式。其海上变流器采用定有功功率、定交流电压与频率,陆上变流器采用定直流电压、定无功功率的控制策略;设计相应的电气和控制系统参数,并基于空间电压矢量调制,实现有功无功独立传输,协调控制风电场电压与频率,扩大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变速范围。基于PSCAD/EMTDC仿真研究表明,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在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策略下,实现有功无功独立控制,变速恒频运行,追踪最大风能,具有更好的小干扰和暂态稳定性。轻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风电场电压与频率,增大了最大风能追踪范围;在风电场输出功率变化的情况下,解耦传输有功和无功功率,稳定两端电网电压;在电网侧发生故障时,轻型直流输电系统在暂态过程中隔离故障。

石志忠[5](2007)在《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建设项目总体发展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内蒙古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评析;对内蒙古能源发展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地理区位优势,以及内蒙古能源发展的劣势与不足进行了探讨;并探寻了内蒙古能源发展的机遇,指出了内蒙古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运用指数平滑法对我国能源进行了需求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内蒙古能源建设项目的总体发展规划,明确了内蒙古能源和相关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支撑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基地,即逐步把内蒙古建设成具有煤炭、电力、天然气、焦煤、高耗能产品和能源深加工产品的生产和输出基地,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和产业化发展示范基地,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示范区。同时,还进行了内蒙古能源发展规划的细分,提出了实施的具体对策建议。

杨晓亮[6](2007)在《用于风电场并网连接的VSC-HVDC控制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及海上风电场的兴建,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将在其并网连接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在分析基于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风电场输出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DFIG与VSC-HVDC的协调控制策略,实现了整个系统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解耦的稳态运行控制。针对系统侧发生不对称故障时,对提升风电场持续并网运行能力的要求,设计了换流器正负序分量独立控制的控制方法,仿真证明此方法消除了功率和直流电压中的2次谐波,减小了暂态过程中各电气量的波动情况。

二、河北黄骅沿海区将建风力发电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黄骅沿海区将建风力发电场(论文提纲范文)

(1)风能资源评估方法讨论与风电场选址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风力发电现状与趋势
        1.1.2 风能资源评估的重要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情况
        1.2.2 国外研究情况
        1.2.3 国内外风电场选址研究的特点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风能资源评估的基础理论方法
    2.1 风资源测量和评估的基本概念
        2.1.1 风向
        2.1.2 风速
        2.1.3 几种基本的测风仪器的使用
    2.2 测风数据的处理
        2.2.1 测风数据验证
        2.2.2 数据计算处理与参数指标的评估
    2.3 风能资源的统计计算
        2.3.1 风况
        2.3.2 风功率密度
        2.3.3 风功率密度等级及风能可利用区的划分
    2.4 地表粗糙度和地形因素对风资源评估影响
        2.4.1 地面粗糙度对风资源评估的影响
        2.4.2 地形对风资源评估的影响
第3章 甘肃省景泰县风电场风资源评估
    3.1 景泰县风能资源基本情况
    3.2 气象站与风电场测风数据整理与分析
    3.3 风电场风能资源的分析计算及结论
第4章 BOLUND岛风场的微观选址
    4.1 BOLUND岛地理环境概述
    4.2 BOLUND岛上风资源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4.3 风况数据处理
    4.4 WAsP模式在BOLUND岛风场评估中的应用
    4.5 风力机组的选型和排列
        4.5.1 风力发电机组的选型原则
        4.5.2 风力发电机组的布置排列
    4.6 风场理论年发电量的估算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文中用于模拟脉动风速的M文件
附录C UDF程序编辑

(2)海上风力机气动特性及新型浮式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世界风电产业的发展概况
    1.3 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概况
    1.4 海上风电场关键技术及重要科学问题
        1.4.1 海上风资源评估
        1.4.2 大型海上风力机气动性能及气弹性能分析
        1.4.3 大型海上风力机水动力分析
        1.4.4 大型海上风力机与船舶碰撞分析
    1.5 本文论文框架
第2章 近海风资源评估的MM5 模式应用
    2.1 引言
    2.2 MM5 模式简介及模拟方案
        2.2.1 MM5 模式简介
        2.2.2 数值模拟方案模型
        2.2.3 大连地区主要气象测站数据
    2.3 大连近海地区风资源模拟结果
        2.3.1 10m 高度处的风资源
        2.3.2 不同垂直高度的风资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型海上风力机二维翼型气动性能分析
    3.1 引言
    3.2 典型二维翼型气动性能模拟
        3.2.1 基本理论
        3.2.2 数值模型
        3.2.3 模拟结果分析
        3.2.4 修正k-ωSST 湍流模型的模拟结果
        3.2.5 FFA-W3-211 翼型气动性能模拟
    3.3 粗糙度对二维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
        3.3.1 数值模型
        3.3.2 叶片表面灰尘沉积对其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
        3.3.3 不同表面粗糙度的模拟结果
        3.3.4 不同粗糙面积的模拟结果
        3.3.5 不同粗糙位置的模拟结果
    3.4 大型海上风力机叶片与塔架的干涉效应
        3.4.1 数值模型
        3.4.2 二维干涉效应数值模拟
        3.4.3 三维旋转叶片与塔架的干涉效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台风作用下二维翼型气弹性能分析
    4.1 引言
    4.2 基本理论及数值模型
        4.2.1 控制方程
        4.2.2 k-ωSST 湍流模型简介
        4.2.3 翼型的振动控制方程
        4.2.4 滑移网格
        4.2.5 台风数据
        4.2.6 数值模型
    4.3 翼型竖向单自由度振动气弹分析
    4.4 翼型扭转单自由度振动气弹分析
    4.5 翼型竖向-扭转耦合气弹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型海上风力机三维气动性能分析
    5.1 引言
    5.2 相关理论及数值模型
        5.2.1 控制方程
        5.2.2 RNG k-ε湍流模型简介
        5.2.3 滑移网格
        5.2.4 数值模型
    5.3 三维气动性能分析
        5.3.1 不同入射风速的风力机性能模拟
        5.3.2 不同风轮转速的风力机性能模拟
        5.3.3 叶片三维旋转效应的影响
    5.4 大型海上风力机尾迹特征分析
        5.4.1 额定功率下风力机尾迹特征
        5.4.2 不同风轮旋转速度对风力机尾迹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型海上风力机的船舶碰撞模拟
    6.1 引言
    6.2 理论基础
        6.2.1 控制方程
        6.2.2 材料本构模型
        6.2.3 海上风力机与船体模型
        6.2.4 防撞装置模型
    6.3 无防护装置海上风力机正面受碰模拟
    6.4 有防护装置海上风力机正面受碰模拟
        6.4.1 防撞球壳壁厚对防护效果的影响
        6.4.2 防撞球壳与泡沫铝隔垫层的各自作用
    6.5 海上风力机侧面受碰模拟
    6.6 其他概念设计方案比较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海上风力机浮式系统概念设计
    7.1 引言
    7.2 相关理论基础
        7.2.1 动力方程
        7.2.2 波浪载荷
        7.2.3 流荷载
        7.2.4 风载荷
    7.3 海上风力机单体浮式系统概念设计
        7.3.1 数值模型
        7.3.2 模拟结果分析
    7.4 海上风力机多体浮式系统概念设计
        7.4.1 数值模型
        7.4.2 模拟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海上风力机浮式系统模型试验
    8.1 风洞浪槽联合实验室介绍
    8.2 实验模型及主要测量设备介绍
        8.2.1 试验模型介绍
        8.2.2 实验主要测量仪器
    8.3 试验典型工况测试结果分析
        8.3.1 纵荡自由衰减试验
        8.3.2 单独风载荷试验
        8.3.3 系列规则波浪试验
        8.3.4 典型波浪载荷试验
        8.3.5 方柱型下浮体TLP 模型比较
        8.3.6 典型风与规则浪联合试验
        8.3.7 典型风与不规则波浪联合试验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3)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与结构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农村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分析
    2.1 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
        2.1.1 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
        2.1.2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2.2 农村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
        2.2.1 农村循环经济的涵义
        2.2.2 农村循环经济与“3R”原则
        2.2.3 农村循环经济与农业循环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2.3 本研究相关基础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生态理论
        2.3.3 环境经济学理论
    2.4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经济增长模型
        2.4.1 模型的基本假设
        2.4.2 循环经济增长过程分析
        2.4.3 循环经济增长轨迹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外农村循环经济实践与趋势
    3.1 国外农村循环经济实践
        3.1.1 美国节水与控制化肥办法
        3.1.2 欧盟的完善制度保障
        3.1.3 日本的“菱镇模式”
        3.1.4 沙特与埃及的沙漠绿洲农业
        3.1.5 澳大利亚的可持续发展农作体系
        3.1.6 菲律宾的“玛雅农场”
        3.1.7 以色列的无土农业
        3.1.8 阿根廷的生态农业
    3.2 国外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有益经验
        3.2.1 科学发展的思想
        3.2.2 循序渐进、因地制宜
        3.2.3 政府引导和市场推进相结合
        3.2.4 提升循环经济法律相关的国民意识
    3.3 本章小节
第4章 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条件分析
    4.1 农村自然条件的构成
    4.2 土地资源
        4.2.1 河北省土地资源现状
        4.2.2 河北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
    4.3 水资源
        4.3.1 河北省水资源来源
        4.3.2 河北省水资源情况
    4.4 气候资源
        4.4.1 气温
        4.4.2 降水
        4.4.3 日照
    4.5 森林资源
    4.6 生物资源
        4.6.1 动物物种资源
        4.6.2 植物物种资源
        4.6.3 生物质能资源
    4.7 海洋资源
    4.8 其他资源
        4.8.1 地热资源
        4.8.2 风能资源
    4.9 河北省农村自然资源的总体评述
    4.10 本章小节
第5章 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系统结构分析
    5.1 农村资源、环境与经济循环系统
    5.2 农村与城市的循环经济系统
    5.3 农业与工业、第三产业循环经济系统
        5.3.1 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循环
        5.3.2 农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循环
    5.4 农业内部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经济系统
        5.4.1 城郊农村循环经济模式
        5.4.2 山区农村循环经济类型
        5.4.3 平原区农村循环经济类型
        5.4.4 草原区农村循环经济类型
        5.4.5 沿海区农村循环经济类型
    5.5 农村居民生活循环经济系统
        5.5.1 循环经济下的村容村貌建设
        5.5.2 循环经济下的庭院建设
        5.5.3 循环经济下的农村住宅建设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6.1 农村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6.2 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架
        6.2.1 农村生产资源循环利用指标
        6.2.2 农村居民生活循环经济指标
        6.2.3 农村循环经济社会支持指标
        6.2.4 农村循环经济环境支持
    6.3 河北省农村各地区循环经济分析
        6.3.1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
        6.3.2 因子分析的计算步骤
        6.3.3 河北省各地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测算
    6.4 河北省各地区农村循环经济聚类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存在问题
    7.1 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阶段
    7.2 河北省农村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限制因素
        7.2.1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
        7.2.2 农村能源利用水平限制
        7.2.3 农村循环经济市场形成的障碍
        7.2.4 农村循环经济技术的制约
        7.2.5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资金投入制约
        7.2.6 农村循环经济立法上的不足
        7.2.7 农村劳动力素质意识的制约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支持体系建设对策
    8.1 农村循环经济运行机制分析
    8.2 河北省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制度支持体系建设对策
        8.2.1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制度框架
        8.2.2 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发展规划
        8.2.3 农村循环经济发展与法制建设
        8.2.4 农村循环经济发展与政策支持
        8.2.5 公众参与与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8.3 河北省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市场支持体系建设对策
        8.3.1 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市场的建立
        8.3.2 农村循环经济市场发展的绿色导向
    8.4 河北省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持体系建设对策
        8.4.1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技术研发支持
        8.4.2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技术应用推广及维护支持
        8.4.3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支持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4)近海风电场DFIG与VSC-HVDC协调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近海风电场概述
        1.2.1 近海风力发电的特点
        1.2.2 近海风电场发展现状
        1.2.3 近海风电场并网技术
    1.3 VSC-HVDC 在近海风电场中的应用
        1.3.1 VSC-HVDC 并网优势
        1.3.2 VSC-HVDC 近海风电工程范例
    1.4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基本理论
    2.1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结构
    2.2 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基本电磁关系
    2.3 双馈感应电机的能量流动与平衡关系
        2.3.1 双馈感应电机的能量流动关系
        2.3.2 双馈感应电机功率平衡关系
    2.4 转子侧变流器的选择
        2.4.1 双馈感应电机转子侧变流器要求
        2.4.2 三相电压源型PWM 变换器
第三章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矢量控制及仿真
    3.1 双馈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
        3.1.1 三相静止ABC 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3.1.2 同步速旋转dq 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3.2 基于定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的发电机PQ 解耦控制
    3.3 PSCAD/EMTDC 仿真研究
        3.3.1 PSCAD/EMTDC 软件简介
        3.3.2 仿真模型的建立
    3.4 仿真研究
        3.4.1 有功功率调节仿真
        3.4.2 无功功率调节仿真
        3.4.3 改善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仿真
        3.4.4 风电系统暂态稳定性仿真
第四章 近海风电VSC-HVDC 控制策略及系统设计
    4.1 VSC-HVDC 基本原理
    4.2 VSC 换流器数学模型
        4.2.1 动态模型
        4.2.2 稳态模型
    4.3 近海风电场VSC-HVDC 控制策略研究
        4.3.1 近海风电场VSC-HVDC 集中并网方式
        4.3.2 VSC-HVDC 并网系统的控制目标
        4.3.3 陆上换流站定直流电压控制
        4.3.4 陆上换流站定无功功率控制
        4.3.5 海上换流站定有功功率控制
        4.3.6 风电场电压稳定控制
        4.3.7 风电场频率控制
        4.3.8 电流内环前馈解耦
    4.4 VSC 交流侧电感设计
        4.4.1 满足功率指标时的电感L 设计
        4.4.2 满足瞬态电流跟踪指标时L 的设计
    4.5 VSC 直流侧电容设计
    4.6 电流内环设计
    4.7 电压和功率外环设计
    4.8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4.8.1 电压空间矢量概念
        4.8.2 电压空间矢量合成
第五章 近海风电场VSC-HVDC 建模与仿真
    5.1 VSC-HVDC 电气模块与参数
        5.1.1 近海风电场VSC-HVDC 结构
        5.1.2 风电场模块
        5.1.3 海底电缆模块
        5.1.4 海上VSC 变流器模块
        5.1.5 陆上VSC 变流器模块
    5.3 VSC-HVDC 控制模块与参数
        5.3.1 电流内环控制器模块
        5.3.2 海上VSC 变流器外环控制模块
        5.3.3 陆上VSC 变流器外环控制模块
        5.3.4 电压矢量位置角模块
        5.3.5 Park 变换及其逆变换模块
    5.4 空间矢量调制模块与仿真
        5.4.1 扇区编号模块
        5.4.2 通用变量模块
        5.4.3 工作电压空间矢量作用时间
        5.4.4 每相IGBT 导通时间
        5.4.5 IGBT 电平信号发生模块
        5.4.6 SVPWM 仿真
    5.5 VSC-HVDC 稳态特性仿真研究
    5.6 VSC-HVDC 暂态特性仿真研究
        5.6.1 三相接地故障仿真
        5.6.2 单相接地故障仿真
    5.7 VSC-HVDC 风电场变频仿真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建设项目总体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能源供需研究的现状
        1.2.2 能源发展战略研究的现状
    1.3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能源建设项目发展规划相关理论研究
    2.1 能源概念、分类及属性研究
        2.1.1 能源的概念和分类
        2.1.2 能源的属性
    2.2 能源预测理论研究
    2.3 发展规划的基础理论研究
第三章 内蒙古能源开发利用分析
    3.1 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及问题分析
        3.1.1 内蒙古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3.1.2 内蒙古能源开发利用问题分析
    3.2 内蒙古能源发展的SWOT 分析
        3.2.1 内蒙古能源发展的资源优势
        3.2.2 内蒙古能源发展的地理区位优势
    3.3 内蒙古能源发展的劣势与不足
        3.3.1 水资源和环境容量不足
        3.3.2 生产成本低,但基础设施相对不足
        3.3.3 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上的劣势
    3.4 内蒙古能源发展的机遇
        3.4.1 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布局调整的机遇
        3.4.2 世界能源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3.5 内蒙古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
    3.6 内蒙古自治区在中国能源发展建设中的战略优势
第四章 内蒙古能源发展战略及对策建议
    4.1 国家能源需求预测
        4.1.1 能源需求预测的变量选择与数据问题
        4.1.2 指数平滑法模型的建立
        4.1.3 能源需求模型的建立与结果分析
    4.2 内蒙古能源发展的总体战略
        4.2.1 指导思想
        4.2.2 发展目标和定位
        4.2.3 发展总体思路
    4.3 内蒙古能源发展的细分战略
        4.3.1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发展战略概括描述
        4.3.2 能源利用效率优先战略
        4.3.3 新能源发展优先战略
    4.4 内蒙古能源战略实施的保证措施及对策建议
        4.4.1 制定对策建议的思路
        4.4.2 具体保证措施及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6)用于风电场并网连接的VSC-HVDC控制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风力发电的发展和现状
    1.3 风力发电技术现状及其并网问题
        1.3.1 风力发电技术现状
        1.3.2 并网方式
        1.3.3 风电输电方式
    1.4 VSC-HVDC 概述
        1.4.1 VSC-HVDC 发展现状
        1.4.2 VSC-HVDC 的技术特点及应用场合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风力机和 DFIG 的输出特性分析
    2.1 风力机最大风能捕获控制
        2.1.1 风速模型
        2.1.2 风力机模型
        2.1.3 风电机组运行方式及功率流动分析
    2.2 DFIG 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
        2.2.1 DFIG 工作原理
        2.2.2 矢量控制的基本概念
        2.2.3 d-q 同步坐标系下的DFIG 模型
        2.2.4 定子磁链定向下的矢量控制方程和控制框图
    2.3 DFIG 组成的风电场输出特性仿真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VSC-HVDC 输电系统与 DFIG 协调控制
    3.1 近海风电场并网系统结构
    3.2 VSC-HVDC 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
        3.2.1 VSC-HVDC 的基本原理
        3.2.2 d-q 坐标系下VSC 换流器的数学模型
        3.2.3 稳态控制器设计
    3.3 VSC-HVDC 与风电场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3.3.1 并网系统的控制目标和方法分析
        3.3.2 VSC-HVDC 系统直流电压控制方法的改进
    3.4 由VSC-HVDC 并网的风电场稳态特性仿真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侧电压不对称时 VSC-HVDC 的控制研究
    4.1 系统三相电压不对称运行对风电场影响分析
        4.1.1 VSC 所联交流系统不对称故障类型
        4.1.2 单相接地故障实例分析
    4.2 三相电压不对称时VSC-HVDC 功率特性分析
    4.3 VSC-HVDC 不对称控制策略的研究
        4.3.1 不对称电压各序分量分离方法
        4.3.2 正负序电流分量的独立控制
    4.4 风电场并网系统暂态特性仿真分析
        4.4.1 系统侧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VSC 的暂态特性
        4.4.2 VSC 在各种不对称故障情况下的响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详细摘要

四、河北黄骅沿海区将建风力发电场(论文参考文献)

  • [1]风能资源评估方法讨论与风电场选址评价[D]. 李新宇. 兰州理工大学, 2013(S1)
  • [2]海上风力机气动特性及新型浮式系统[D]. 任年鑫.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8)
  • [3]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郭平. 河北农业大学, 2009(01)
  • [4]近海风电场DFIG与VSC-HVDC协调控制研究[D]. 赵清声. 上海交通大学, 2009(04)
  • [5]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建设项目总体发展规划研究[D]. 石志忠.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7(11)
  • [6]用于风电场并网连接的VSC-HVDC控制策略的研究[D]. 杨晓亮.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7(01)

标签:;  ;  ;  ;  ;  

河北黄骅沿海将建风电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