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青海高原——辽宁省摄影团赴青海创作

走进青海高原——辽宁省摄影团赴青海创作

一、走进青海高原——辽宁省摄影家代表团赴青海创作(论文文献综述)

王蔚[1](2018)在《基于数据库的汉语虚词类语病自动检测项研究》文中认为病句已经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语言事实,不仅包括实词类语病还包括虚词类语病及句法类语病。虚词的数量虽远不及实词,但它是汉语语法的又一重要表现形式,因此,虚词类语病也值得大家重视。本篇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进行第五步的工作,即分析描写汉语虚词类语病检测项,以期为计算机能够自动识别病句提供理论支持。本篇论文之所以能围绕第五步的工作展开主要得益于前面阶段性工作的顺利完成,具体包括以下内容:通过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前人的模式;搜集大量研究材料,提出新的分类模式;根据新的分类模式,提出分类出现频率;依据语病频率分布,构建检测项目体系。本篇论文分为以下七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汉语虚词类语病检测项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对象、研究材料和方法及相关说明。第二章到第六章是本篇论文的正文部分。这几章主要针对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在内的虚词类可检测项被误用的情况进行描写。第二章副词类语病自动检测项,包括被误用的副词的频率、被误用的副词的错误类型及被误用的副词的正确使用格式。第三章介词类语病自动检测项,包括被误用的介词的频率、被误用的介词的错误类型及被误用的介词的正确使用格式。第四章连词类语病自动检测项,包括被误用的连词的频率、被误用的连词的错误类型及被误用的连词的正确使用格式。第五章助词类语病自动检测项,包括被误用的助词的频率、被误用的助词的错误类型及被误用的助词的正确使用格式。第六章语气词类自动检测项,包括被误用的语气词的频率、被误用的语气词的错误类型及被误用的语气词的正确使用格式。第七章为结语。总结全文,评析本篇论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日后阶段性工作的开展进行展望。

涂俊[2](2017)在《庙会文化与空间形态研究 ——以陕西地区为例》文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值城市化发展重要时期,面临农业现代化转型及后工业化发展之际,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农耕时代流行的传统庙会及其环境正发生着变化,庙会的文化生态环境呈现两极分化状态:一是过度利用和开发带来的原生态的缺失,造成社群文化基因断裂;一是让位于市场经济使庙会的场所空间不被重视而面临消亡,文化多样性由此消失,文化的生态平衡将被打破。以宗族、血缘为纽带的传统村落环境中,长期以农业社会生活为背景的庙会文化环境也遭到人为破坏,同时对以庙会为载体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研究与探索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任务。本论文以此为目标,通过综述形式从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方向对庙会及其相关理论性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汲取庙会文化发展脉络,分析和定位研究方向及范畴;首先从庙会的起源和发展、价值观念、庙会文化功能等几方面综合分析阐述庙会的历史演进与空间发展脉络;其次运用交叉学科理论分析庙会文化生态关系及其生态适应,宏观上把脉庙会与人居环境关系,解析庙会宗教空间的环境意象与活动空间场所精神;第三分析庙会空间形态的要素关系,从物质与非物质空间要素解析庙会空间环境,再从空间结构与功能深入分析,功能空间如何更好地为庙会活动服务;第四,庙会传承和发展问题。面对城镇化发展引发对当代庙会的发展方向,更好地利用庙会空间形态来传承其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空间,留住城市与乡村的文脉肌理、传承民间的记忆。因此,论文共同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庙会文化的历史演进历程2.文化生态环境与场所精神构筑3.庙会空间形态要素关系及构成4.庙会空间组合与环境和谐设计5.庙会空间功能如何服务人群需要6.建筑空间意象与历史文脉继承7.庙会文化空间价值取向及价值标准8.陕西庙会传承与发展方向9.庙会文化空间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为了更好的解决以上几个问题,文章将在整体上对庙会文化生态环境的进行梳理,通过庙会空间结构、组合、功能空间设计的实证分析,对庙会空间环境与形态进行深层分析,寻找庙会活动空间功能的优化设计思路,以完善城乡公共空间体系,揭示传统庙会环境对当前城乡建设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力量;希望本研究能够使传统庙会在新时期建设中寻找更适宜的发展,以期促进庙会文化的持久传承。

胡清清[3](2016)在《新中国的对外美术交流展研究(1949-1966)》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时期,美术创作的内容与形式严格地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一直延续并影响到新中国的美术创作。然而,新中国时期美术的创作环境并非完全处于封闭性的状态。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文化先行、外交殿后”等外交政策的影响下,新中国有选择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美术展览交流,对新中国造型艺术的变革与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力。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苏联成为新中国全面学习的对象,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方法成为新中国美术界学习的方向。苏联在华举行的一系列油画、宣传画、版画等展览,成为新中国美术家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最直观、生动的学习对象。本文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并对这种在苏联美术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创作方法所产生的利弊予以客观、全面的评析。新中国时期的对外美术交流展,虽然以现实主义美术为主要交流对象,但来自各个国家的展览,其展品的内容与形式却是丰富多彩的,呈现一种多元化的面貌。当时,朝鲜、蒙古、越南及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来华举办的美术展,作品的主题多以革命历史题材、社会主义建设为主,但包含在作品中的东方美学的价值或者西方元素的魅力是不能被遮蔽的,例如,越南的磨漆画展览、波兰的宣传画展览等。一些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美术展览也为新中国的美术家们展现了传统审美要素与现代艺术精神相结合的异域风采,例如印度阿旃陀壁画展、墨西哥壁画展等。在同日本、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美术展览交流时,新中国美术界从国家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审慎地选择和引进具有民主性质的、“现实主义”类型的展览。文章对当时新中国美术界评析西方艺术的“现实主义”标准进行了再讨论。新中国时期的对外美术交流展,是在党和国家的外交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组织、策划和宣传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首先,外国的来华美术展览为我国的人民大众打开了视野,也为美术家们提供了可供现场观摩、学习的机会;其次,通过向国际舞台或其他国家输出高质量的美术展览,不仅能够塑造国家的美好形象,也展现了新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和现代艺术的成就;最重要的是,通过国与国之间美术展览交流,可以紧扣当时的国际背景来传达友谊与和平的愿望,为搭建国际友谊的桥梁做出贡献。新中国时期的对外美术交流展,以其丰富的内涵,形象化地传达了我国的政治、外交理念,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环。

张露[4](2015)在《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词汇的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被视为教学的中心,动词、名词和形容词是词汇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三个部分。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从基本动词、基本名词和基本形容词词表中按基本序的高低截取了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各前50个,对其搭配进行语料库的提取与分析。本文首先从《人民日报》、《读者》、《青年文摘》及《小说月报》等报纸和杂志2002至2011年语料建构成的超大规模真实文本中,使用Ant Conc软件进行搭配的机器提取。而后综合搭配词的频数、MI值和T值,并结合语言学知识,对提取结果进行人工的筛选,圈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各基本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的常见搭配。接下来,我们根据常见搭配词出现在节点词左边与右边的频次,结合语义特征,参照原始语料,对提取结果进行分析,建立类联接,概括这些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的常规语法功能。最后,本文从搭配的角度对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时发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将搭配上的偏误分为三类:语法搭配上的偏误、语义搭配上的偏误和语音搭配上的偏误,并以双音节动词“喜欢”的教学为例,将词语搭配提取计量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联系起来,真正将词语搭配的教学落到实处。本文在大数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观察这些最基本的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克服了以往相关研究大多依靠个人语感或有限语料所带来的主观限制性强的弊端。客观、全面的实证研究不仅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教和学提供了本文所研究词项的搭配特征和语义特征,为学习者提供了直观、科学的语言搭配板块,还为词典的编纂、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词汇处理及例句选用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路。

邵靖[5](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毛毅静[6](2012)在《影像记忆与教育变迁:1910-2010年代的中国教育生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是一个恒久长青的话题,更是我们口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中国处在个制度、文化、生活方式蜕变的时代。不断变化中的社会及教育,改变着一代代人的命运和境遇。从一个别样的视角审视中国教育的问题,关注时代洪流中的中国教育发展,这是充满挑战和魅力的。本研究以影像进入教育现场,主要跨越两个主要的视角:纪录片的视角和教育的视角。透过对教育纪录片中传达的教育生活的分析,检视中国教育,主要是解放后60年间的教育变迁与发展中有意义和意味的事件。纪录影像是以镜头为工具、影像为媒介、以人性化的视角触及教育者、受教育者们的生活,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于教育记录片而言,更是作为一种对事实的反映和纪录,承载着教育的理想和使命。因此,通过影像与教育的“话语”相互佐证、交叉阐述,还原一个又一个中国教育的现场。多角度、多层次地追踪并描述中国教育的问题,聚焦于教育民生和日常教育生活实践,通过镜头下的叙事“深描”关注平民的教育生活。这不仅是一种历史研究的补遗,更在探究过去、现在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目的的同时,也给未来的教育提供样本和启迪。更重要的是通过影像这一媒介,刻画出在时代进程中人们对教育的理解以及教育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而且,透过纪录片还原的中国教育的样貌,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环境。这里呈现的故事、场景、片段、人物都是鲜活的、温暖的,是一个时代的烙印,更是一部别样的教育史。基于影像的教育研究也是观察近现代中国教育的一个独特的、连续的视角。这种视角是直达中国教育问题核心的有效途径之一,并为教育研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话语方式。本论文从大量原始的影像素材和资料入手,聚焦中国教育的历史现场,通过对现场的不同方式描述,试图探讨在纪录片话语中不同现场呈现和交织出的中国教育生活样貌。论文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如下。第一章: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论文基本框架等内容。第二章:主要追溯早期影像肇始,聚焦了1949年前中国教育纪录片的发展脉络。梳理早期1949年前的教育纪录片历史,尤其回顾了商务印书馆的开拓性的拍摄实践及挖掘了尘封多年,已语义不详的教育纪录片、教育电影协会的历史档案。第三章:进入国家意识的影像档案库,关注于建国后1949年-1967年间影像中的教育话语,聚焦在各种政策文本和影像素材,其中特别是“新影”素材中的教育片段。将影像的视角和教育的视角并置在一个平面上,把来源于官方的素材以镜头重叠的方式交替呈现,试图通过卷轶浩繁的《新闻简报》中的社会主义初期的宏大的教育叙事和影像简报的介绍及叙述,力求简洁地还原现场。从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角度进行“观看”并生成教育“见证”的功能。第四章:还原并梳理了政治年代的影像,将1966之后文革期间的教育影像做了标识。这些目前仍然被封存的纪录片影像中的教育话语,通过文本与影像的交互引证,分析了这一阶段的影像特征,并对其进行分专题式的讨论,力求还原一个沉重的历史背景下的教育现场。探究遮蔽在镜头之后的教育的核心价值、问题和意义。第五章:域外视野中的中国影像,探讨了国外导演在中国的拍摄实践,以影片为样本,比较视角差异导致不同的影像之间的中国教育的影像记忆,发掘镜头之下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细节,试图探究在外国人眼中不同于《新闻简报》的影像意义。第六章:研究了转向平视的大众影像,聚焦改革开放后体制内的教育影像创作和发展。以纪录片个案的组合,通过镜头话语的交互引证、分析,透视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教育生活的一个个侧影。追问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教育事件和场景,并借助摄像机的深描,来观察、放大、研究教育现场,试图让教育的意义自然流淌。第七章:剖析了世纪之交追求独立的影像,并延续第六章讨论的大众影像,两者加以区分,重点落在体制外的独立制片。深入挖掘了体制外的独立纪录片的创作和精神,同时追问了教育纪录片的创作和影像的价值意义。通过对导演作品的分析,呈现中国当下影像创作中的教育的面貌。论文的结语部分指出,教育的历史,影像必须出席。直击一个个现场或许能更逼近教育的真相。提出教育研究的当务之急不仅需要挽救时代的影像,同时也要思考影像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通过镜头话语的呈现和分析,提供跨学科教育研究的一种新途径。

郭震旦[7](2010)在《“八十年代”史学谱》文中研究说明“八十年代”是一个变革的年代。在这一变革为主旋律的年代,革故鼎新也成为历史学最大声的呼号。中国社会在这一特定时段发生的断裂与重组,其所引起的冲击与震荡,也完全同步体现在史学研究的断裂与重组上来。与共和国的脚步共振,“八十年代”的史学是以一场嫉恶如仇的思想解放运动拉开序幕的。砸碎枷锁,冲破禁锢历史学精神的现代经学牢笼,成为“文革”结束后一个时期、乃至整个“八十年代”的主旋律。劫后余生,历史学家们以一种勇闯地雷阵的决绝向着“文革”史学泛滥成灾的封建主义、教条主义发起最猛烈的进攻,在突破种种明枪暗箭的阻挡之后,终于廓清了长久笼罩在史学上的封建主义、教条主义的迷雾,使早已被“四人帮”的蒙昧主义折磨得奄奄一息、仅剩下意识形态外壳的史学重新获得生机。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无疑给已经从灾难中复苏的中国史学提供了最强的推动力,史学领域的思想解放遂向纵深挺进。一大批史学家开始对“文革”史学进行了大张旗鼓的清算与讨伐,踏上了从学术上重建中国历史科学的征程。从此,中国史学展开一个新的篇章,跨入一个新的纪元。一个个学术坚冰被融化,一个个学术禁区被突破。“回到马克思去”逐渐成为史学界的思潮。这一思潮贯通整个八十年代,在长达十年的时间段中,史学界紧紧扭住流行唯物史观对人类文明史的严重曲解,实现了历史发展动力,历史创造者等几个重大理论问题上的突破,从而拆除了流行唯物史观框架的支柱,使史学彻底摆脱了现代经学的控制。正在史学界“拨乱反正”高歌猛进之时,出乎意料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展开,刚刚从“文革”中复苏过来的史学却不期然陷入了巨大的焦虑和难以把控的失重之中,一场裹挟甚广的“史学危机”开始蔓延史学界。1983至1988年,对“史学危机”的讨论成为史学界最集中、最热烈的话题,也成为整个“八十年代”史学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这是刚刚获得新生的史学的一次“硬着陆”,也是共和国转型期所经历的“阵痛”在历史学界的反映。不过,正是这场危机影响到其后新时期史学的基本走向,一些与建国后前30年史学完全不同的因素开始在这场危机中破土抽芽。获得“重生”的史学正是以这次危机为契机获得了“重构”。这场危机首先肇因于史学与急剧转型的社会之间的错位。面对正在发生转型的社会,史学完全失语,彻底丧失了对现实的阐释力,完全成为一场伟大变革的看客,成为一个“多余的人”。“八十年代”的这场史学危机是全面性的,无论从史学理论、史学观念、史学方法,还是从史学价值、史学功能、史学范式上来说,“八十年代”的史学严重脱离了转型期的社会。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对历史学自身的全面检讨开始了。首先,建国30年来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成为质疑的对象。学术界普遍认为,在时代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后,老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所形成的知识“范型”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在历史的发展面前,有些过时了,新时代要求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再学习。第二,危机来源于方法论的贫困。第三,危机表现于研究领域的极度狭窄和集中。由于受到苏联史学模式的影响以及国内意识形态的需要,建国后史学研究的范围主要集中在“五朵金花”。第四,危机在于史学与现实的疏离。危机孕育着生机。正是因为“史学危机”的逼迫,才促使历史学界调整史学的内部结构,开始了艰难的改革之路,并在范型转换、理论建设、方法论构筑、研究领域拓展等方面全面实现新的跨越,从整体上刷新了历史学的面貌,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八十年代”的史学理论研究是呈现“井喷”之势的。1987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主办《史学理论》创刊,其后大批史学概论教材开始出版,如葛懋春、谢本书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吴泽主编的《史学概论》,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马雪萍合着的《史学导论》,李振宏着《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等,这些着作的出版,推动着史学理论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八十年代”的史学理论研究一个重大突破主要体现在历史认识论上获得飞跃,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历史认识被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所代替的窘迫。在方法论上,建立历史学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在唯物史观提供的研究方法之外,探索新的方法论途径也成为整个史学界的共识。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将自然科学与历史科学联姻的努力,而在引入历史学的自然科学方法中数系统论声势最为浩大。这一时期,外国史学理论也开始大量涌入。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变迁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就来自于西方史学理论的引进。外国史学理论为“八十年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这也算是改革开放经济领域引进西方技术在历史研究领域的反映。如果说理论建构构成“八十年代”史学重构的一翼的话,那么,在写作实践上回归历史现场则构成另外的一翼。随着80年代之前的史学体系的瓦解,过去完全被排除出历史书写框架的一些历史内容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社会史研究的复兴。社会史的复兴,最能代表20世纪后20年史学研究的新趋势、新潮流,是当代史学的一个标志性领域。中国社会史的兴起对史学体系的转换居功至伟。它至少在以下几点构建了新的范式:一、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大量吸收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心理学、医学、人口学、文化学、统计学、民俗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以达至其构建总体史的目标。二、大大拓宽了与国际史学对接的通道。大量西方学者的理论模式被引入到中国社会史的研究中来。三、研究领域的大幅度转换,由精英的历史转向普通民众的历史,由政治的历史转向日常社会生活的历史,由一般历史事件转向重大的社会问题。社会史的兴起,对于中国史学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八十年代”的史学留下了巨大遗产。概括来说,有以下几点:一、史学研究的“去意识形态化”。这是“八十年代”留下的最大遗产。在这一时期,史学终于摆脱了现代迷信的禁锢,冲破现代经学的牢笼,解除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枷锁,冲破了重重禁区,打破了一系列陈旧史学观念的束缚。二、史学走向多元化,统一的史学形式已经不复存在,无论是史学观念、史学理论,还是史学方法,都体现出多元共生的特征。三、“八十年代”史学产生了众多的理论贡献。

陈燕[8](2007)在《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文中指出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是中国艺术产业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艺术产业得以不断扩展和延伸。演出产业,音像产业,电影产业,艺术品业等等各行业市场迅速发展。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艺术产业竞争将更加趋于激烈。我国艺术产业经营者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发达国家的艺术产业相比,我们在生产方式、经营理念、营运资本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尤其是在市场化运作方面,人家积累了上百年的历史经验,我们所经历的艺术市场实践不过十来年时间。我国艺术产业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低廉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我国的艺术产业要虚心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手段、生产方式和市场经验。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博采众长、勇于进取,才能创造辉煌的未来。本文主要以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的发展状况为资料,从发展轨迹、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地位等方面进行研究,呈现其发展的具体面貌,也希望为中国艺术产业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车守同[9](2006)在《由台静农与庄严生平看迁台知识分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的政治活动,强烈地牵动着社会的变迁。 本篇论文,从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庄尚严(庄严·慕陵)与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系主任台静农(台静农)这二位的生命历程、死生交情,扩大追溯到上个世纪申,在北京大学自由学风成长,历经文学发展、新旧冲突、艰苦环境下知识分子的价值观,以及1987年两岸开放后的互动关系。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蒙受了百年苦难,使得知识分子从来在心灵深处,反复思考着「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因于信仰的不同,使海峡两岸不幸分治至今,国族无法统一,这毋宁是当代中国人的最大缺憾。 笔者是来自台湾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目睹成千上万优秀的知识分子跨海而来,他们或者大节凛然,坚忍图成:或者不泯名禄,不惑流俗。以理性克制感情及乡愁,甚至终生没有再回到神州故土,但是「志道、据德、依仁、游艺」,他们践履笃实,对民族的大爱,对文化的执着,可歌可泣,动人肺腑,亦足以成为民族的英范。 因此,透过这篇论文,笔者较为详尽的说明及分析知识分子的生命历程。而且笔者深信,只要中华文化存在一天,中国人的血脉必能相连。

张伟[10](2005)在《20世纪中国声乐教育》文中提出面对20世纪音乐教育这个整体性范畴,它包括了专业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四个分支。所有这些范畴基本上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发展的。在20世纪前半叶,该领域已经有过许多有益的实践,发生过一些偏差,并且它们对20世纪后半叶,该领域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在学科范畴上选择紧密联系专业和师范音乐教育这两个分支来研究中国近现代声乐教育,时间跨度上选择了1919—2000。文章把20世纪中国声乐教育近百年的历史分作发轫、初创、曲折发展、提升与停滞、高潮、华彩六个篇章,涉及近现代声乐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专业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声乐家与声乐师资队伍的建设发展等等。该文力图在整体上把握中国近现代声乐教育的脉络和发展规律,是一项涉及音乐理论、音乐教育和音乐史等方面的跨学科研究课题,并将填补相关领域的空白。 论文分为六章: 第一章 发轫期——五四时期的声乐教育。五四时期是我国近现代声乐教育的发轫期,是20世纪中国音乐历史拉开帷幕以来的第二个开放时期。本章围绕20年代,具有专业性质的中国声乐教育如何产生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论述,分为四节:一、围绕20年代新型音乐机构(包括:新型音乐社团和新型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选择其中在声乐方面较突出的几所,从不同角度加以研究,论述声乐教育的产生及新型音乐机构的特点。如“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它是五四以来最早开设声乐课的新型音乐社团,该会刊物《音乐杂志》最早刊登了关于西洋美声唱法的声乐理论知识(陈仲子翻译的《音乐教授法》;纽伦着、黄培铢译的《唱歌之指导》),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近现代声乐教育奠定了基础。二、针对声乐教育学科的实践性,通过对20年代少量的、重要的声乐艺术实践的研究,来加深了解当时声乐教育的发展状况。三、对发轫期中国声乐教育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做出总结,聘用外籍声乐教师是这时期声乐教育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第二章 初创期——三十年代声乐教育的发展壮大。30年代中国声乐教育事业的总体特征是加速发展,分为五节:首先,文章围绕这时期在声乐方面较突出的七、八所音乐教育机构进行研究,论证了这时期声乐教育事业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得益于这时期专业音乐院校之迅猛发展。其次,从整体上对三、四十年代一些重要的声乐演出进行了梳理,又对上海犹太难民音乐家中的声乐活动作了仔细研究。三、文章对我国前两代声乐家、声乐教育家生平、艺术经历以及他们为中国声乐事业做出的贡献,进行了搜集和整理,从他们身上折射出声乐事业发展的一个侧面。最后,文章总结了该时段声乐教育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与前一阶段相比,这时期声乐教育事业仍是初创性质,但已初具规模。 第三章 曲折发展期——战争年代的声乐教育。该时段是中国声乐教育事业发展中最具“个性”和时代风貌特征的阶段,分为五节:首先文章对三个不同政治

二、走进青海高原——辽宁省摄影家代表团赴青海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进青海高原——辽宁省摄影家代表团赴青海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库的汉语虚词类语病自动检测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2.1 病句检测软件开发工作阶段性研究现状
        1.2.2 汉语虚词类语病自动检测项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材料和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材料
        1.4.3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2 副词类语病自动检测项研究
    2.1 副词错用检测项研究
        2.1.1 被错用的副词情况统计
        2.1.2 被错用的副词的正确使用情况
        2.1.3 副词被错用的类型
    2.2 副词滥用检测项研究
        2.2.1 被滥用的副词情况统计
        2.2.2 被滥用的副词的正确使用情况
        2.2.3 副词被滥用的类型
    2.3 副词欠缺检测项研究
        2.3.1 被漏用的副词情况统计
        2.3.2 漏用副词的句子的正确形式
        2.3.3 副词被漏用的类型
    2.4 副词词性误用检测项研究
        2.4.1 被误用词性的副词情况统计
        2.4.2 被误用词性的副词的正确使用情况
        2.4.3 副词词性被误用的类型
    2.5 小结
3 介词类语病自动检测项研究
    3.1 介词错用检测项
        3.1.1 被错用的介词情况统计
        3.1.2 被错用的介词的正确使用情况
        3.1.3 介词被错用的类型
    3.2 介词滥用检测项研究
        3.2.1 被滥用的介词情况统计
        3.2.2 被滥用的介词的正确使用情况
        3.2.3 介词被滥用的类型
    3.3 介词欠缺检测项
        3.3.1 被漏用的介词情况统计
        3.3.2 漏用介词的句子的正确形式
        3.3.3 介词被漏用的类型
    3.4 小结
4 连词类语病自动检测项研究
    4.1 连词错用检测项
        4.1.1 被错用的连词情况统计
        4.1.2 被错用的连词的正确使用情况
        4.1.3 连词被错用的类型
    4.2 连词滥用检测项
        4.2.1 被滥用的连词情况统计
        4.2.2 被滥用的连词的正确使用情况
        4.2.3 连词被滥用的类型
    4.3 连词欠缺检测项
        4.3.1 被漏用的连词情况统计
        4.3.2 漏用连词的句子的正确形式
        4.3.3 连词被漏用的类型
    4.4 小结
5 助词类语病自动检测项研究
    5.1 助词错用检测项
        5.1.1 被错用的助词情况统计
        5.1.2 被错用的助词的正确使用情况
        5.1.3 助词被错用的类型
    5.2 助词滥用检测项
        5.2.1 被滥用的助词情况统计
        5.2.2 被滥用的助词的正确使用情况
        5.2.3 助词被滥用的类型
    5.3 助词欠缺检测项
        5.3.1 被漏用的助词情况统计
        5.3.2 漏用助词的句子的正确形式
        5.3.3 助词被漏用的类型
    5.4 其它类助词检测项
        5.4.1 被误用的其它类助词情况统计
        5.4.2 被误用的其它类助词的正确使用情况
        5.4.3 其它类助词被误用的类型
    5.5 小结
6 语气词类自动检测项研究
    6.1 语气词错用检测项
        6.1.1 被错用的语气词情况统计
        6.1.2 被错用的语气词的正确使用情况
        6.1.3 语气词被错用的类型
    6.2 语气词滥用检测项
        6.2.1 被滥用的语气词情况统计
        6.2.2 被滥用的语气词的正确使用情况
        6.2.3 语气词被滥用的类型
    6.3 语气词欠缺检测项
        6.3.1 被漏用的语气词情况统计
        6.3.2 漏用语气词的句子的正确形式
        6.3.3 语气词被漏用的类型
    6.4 小结
7 结语
    7.1 本研究的成果
    7.2 本研究的不足
        7.2.1 病句语料数据不够大
        7.2.2 虚词类病句的描写不够准确
        7.2.3 虚词类病句在格式描写上存在的问题
    7.3 语病研究的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致谢

(2)庙会文化与空间形态研究 ——以陕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1.1.1 问题提出
        1.1.2 当前形势
        1.1.3 庙会现状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进程
    1.3 研究视角和内容
        1.3.1 研究的理论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1.3.4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2 庙会文化空间及历史演进
    2.1 庙会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2.1.1 萌芽期(原始社会时期)
        2.1.2 雏形期(夏商周时期)
        2.1.3 形成期(秦汉时期)
        2.1.4 发展期(三国两晋至唐)
        2.1.5 鼎盛期(宋至明清)
    2.2 宗教文化信仰与祭祀空间变化
        2.2.1 原始宗教观念与祭礼场所
        2.2.2 儒家价值观念与祭祀场所
        2.2.3 道家价值观念与祭祀场所
        2.2.4 佛教价值观念与祭祀场所
    2.3 庙会综合功能与文化空间形成
        2.3.1 文化传承功能
        2.3.2 社会伦理功能
        2.3.3 经济运营功能
        2.3.4 文化空间形成
    本章小结
3 庙会空间环境与生态适应性分析
    3.1“人居环境学”视野下的庙会空间关系
        3.1.1 庙会空间环境与人居环境各要素关系
        3.1.2 庙会空间形态与人居环境系统关系
    3.2 庙会生态适应性及影响因子
        3.2.1 综合环境与庙会区域的划分
        3.2.2 自然环境对庙会类型的影响
        3.2.3 地理分布与庙会系列的构成
        3.2.4 农耕节气对庙会周期的影响
        3.2.5 社会转型与庙会文化模式
        3.2.6 产业结构与庙会经济模式
    3.3 庙会宗教空间的环境意象
        3.3.1 宇宙生态观念
        3.3.2 天人合一思想
    3.4 庙会活动空间的场所精神
        3.4.1 宗教仪式与大众心理
        3.4.2 农业习俗与农业生活
        3.4.3 场所传说与诉求关系
        3.4.4 娱乐文化与狂欢精神
    本章小结
4 庙会空间形态的综合构架
    4.1 要素分析
        4.1.1 要素构成
        4.1.2 要素转化
    4.2 庙会的自然环境
        4.2.1 寺庙选址环境
        4.2.2 庙会分布环境
    4.3 庙会的人工环境
        4.3.1 宗教建筑的空间关系
        4.3.2 庙会环境与聚落关系
    4.4 庙会的时空环境
        4.4.1 共时性庙会环境
        4.4.2 历时性庙会环境
    4.5 价值取向和价值体系要素
        4.5.1 向往自然的价值取向
        4.5.2 追求人文环境的价值取向
        4.5.3 庙会文化空间的价值体系要素
    本章小结
5 陕西地区庙会空间结构与功能
    5.1 宗教活动空间构成
        5.1.1 宗教祭拜行为空间
        5.1.2 寺庙建筑庭院空间营建
    5.2 世俗活动空间构成
        5.2.1 庙前区开放空间
        5.2.2 街道及派生空间
        5.2.3 广场与街道空间
    5.3 空间规模与功能组合
        5.3.1 空间规模组合形式
        5.3.2 功能空间组合形式
        5.3.3 功能空间的时空组合
    本章小结
6 陕西庙会空间功能布局分析
    6.1 空间行为与功能
        6.1.1 庙会的空间行为分析
        6.1.2 庙会活动行为调查分析
        6.1.3 公共空间的功能调查分析
    6.2 空间划分与功能
        6.2.1 娱乐(观演)空间环境分析
        6.2.2 休闲空间环境分析
        6.2.3 商业空间环境分析
        6.2.4 空间功能布局要求
    6.3 空间优化与设计
        6.3.1 休闲娱乐空间优化与设计
        6.3.2 商业空间功能优化与设计
        6.3.3 庙会空间发展的设计原则
        6.3.4 新型庙会空间营建模式
    本章小结
7 当代陕西庙会文化空间传承与发展
    7.1 陕西庙会文化空间现状分析
        7.1.1 陕西庙会文化空间特征
        7.1.2 陕西庙会案例分析
    7.2 陕西庙会文化遗产资源与保护
        7.2.1 庙会与文化遗产的保护
        7.2.2 庙会与历史环境的保护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论文的要点
    8.2 结论:庙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问题
        8.2.1 文化遗产保护级别和内容
        8.2.2 新型庙会空间环境营建模式
        8.2.3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庙会发展
    8.3 展望:庙会研究对乡村建设理论的支持
        8.3.1 庙会文化生态对传统村落的保护
        8.3.2 庙会文化空间对特色小镇的影响
        8.3.3 庙会资源整合对当地文化软实力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相关成果

(3)新中国的对外美术交流展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中国美术跻身国际展览的原因、成果、意义
    第一节、国际背景下的新中国外交政策与文化方针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与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2、“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与对外美术交流展的指导方针
        3、新中国对外美术交流展中相关的组织策划与机构设置
    第二节、新中国初期参与的大型国际展览与国际荣誉
        1、“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参与及其意义
        2、“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与走向国际的新中国版画
    第三节、新中国初期美术界的国际荣誉所产生的影响及启示
        1、化剑为犁:二战后绘画主题表达从英雄主义向人道主义的过渡
        2、中西同构:彩墨人物画的实验成果及其与素描写实体系的融合
        3、写生入画:新中国画家的现实关照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第二章 新中国初期中苏之间的主要美术展览交流及影响
    第一节、苏联来华美术展览中油画作品的整体特征及其影响
        1、苏联油画荣誉的全面展示——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
        2、苏联油画发展的历史脉络——十八—二十世纪俄罗斯绘画展览会
        3、苏联主题绘画的时代缩影——1955-1957苏联美术家作品展览会
        4、借鉴吸收——苏联油画技法的引入对建国初期本土油画创作的具体影响
    第二节、苏联宣传画、版画、雕塑来华展览及其对新中国美术的影响
        1、政治宣传的美术范本——1951年苏联宣传画及讽刺画展览及其影响
        2、鲁迅的推介与苏联版画的引进及苏联版画在新中国的进一步影响
        3、1950年代苏联雕塑来华展览及苏联雕塑对华的主要影响
    第三节、新中国初期我国赴苏联举办的美术展览及其影响、意义
        1、1950年莫斯科举办的“中国艺术展览会”及新中国形象的图像展示
        2、1958年“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中国参展作品的主题叙事
第三章 新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的美术交流展
    第一节、新中国与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美术交流展
        1、蒙古、朝鲜、越南美术展览会及参展作品对社会主义精神的写照
        2、东方美学视域下展览的文化魅力——以“越南磨漆艺术展览”为例
    第二节、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与新中国美术交流的重要篇章
        1、中罗展览交流及罗马尼亚画家博巴在浙江美院举办的“罗训班”
        2、德国来华版画展览及珂勒惠支对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启迪
        3、波兰宣传画的来华展览及其对新中国宣传画创作的影响
    第三节、新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主要美术展览交流
        1、印度尼西亚与新中国的美术展览交流及其在中国出版的苏加诺总统藏画集
        2、“印度阿旃陀壁画1500年纪念展”兼析阿旃陀壁画对中国佛教壁画的影响
        3、万徒勒里、里维拉、西盖罗斯的来华壁画展及美洲现代艺术中的革命精神
第四章 新中国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局部美术交流展
    第一节、中日版画交流的历史脉络及二战后日本版画的民主革命精神
        1、中日版画交流的历史脉络及中国新兴木刻在日本的展览与传播
        2、新中国时期日本来华举行的历次版画展览及其民主革命精神分析
    第二节、日本传统与现代的书画艺术来华作品展
        1、雪舟等杨、尾形光琳、葛饰北斋纪念展览会及其与中国传统水墨的渊源
        2、日本现代画展览会中的作品分析及近代日本画革新对中国的启示意义
        3、来华展览的日本“反思二战”主题的《原子弹爆炸图》及其影响、意义
    第三节、现实主义标准下中国与西欧局部国家的展览交流
        1、“现实主义”的另类阐释——杜米埃、伦勃朗纪念展及新中国对西方艺术的评析
        2、“他者”视阈下的新中国——比利时麦绥莱勒版画展及其木刻组画《回忆中国》
        3、中国艺术精粹在西方传播——1959年法国巴黎举办的“中国近百年画展”
第五章 新中国时期对外美术交流展的意义及影响
    第一节、对外美术交流展的主要内涵及特征
        1、政治性与严肃性:展览主题的严肃性与内容的政治功用性
        2、战斗力与凝聚力:反对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创作主题
        3、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传统工艺与时代艺术的综合展示
    第二节、对外美术交流展对新中国美术体系的主要影响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批评标准的确立
        2、革命历史主题性绘画与生产建设主题性绘画的强化
        3、外来美术技法的学习路径以及美术理论交流的平台
        4、新中国对外美术交流展相应的宣传媒介与传播体系
    第三节、新中国对外美术交流展的政治、文化意义
        1、社会主义阵营:巩固新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
        2、凝聚和平力量: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友谊
        3、融化冷战坚冰:促进与部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交流
        4、塑造国家形象:以展览呈现独立自强、和谐友善的新中国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表格目录
图录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4)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词语搭配的研究
        1.2.2 动/名/形容词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对象
第2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2.1 基本动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2.2 基本动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2.3 基本单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2.4 基本双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第3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名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3.1 基本名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3.2 基本名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3.3 基本单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3.4 基本双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第4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形容词的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4.1 基本形容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4.2 基本形容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4.3 基本单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4.4 基本双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第5章 基本动/名/形容词搭配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5.1 搭配偏误分析
    5.2 搭配研究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读研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5)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文化背景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三、 公共花园雕塑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一、 美术团体
        二、 美术期刊
        三、 美术展览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二、 李金发
        三、 江小鹣
        四、 刘开渠
        五、 滑田友
        六、 张充仁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一、 孙中山雕像
        二、 名人塑像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美协的成立
        二、 向苏联学习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 “两结合”
        五、 “大跃进”
        六、 文化大革命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五、 名人雕塑作品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艺术背景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一、 工作职能
        二、 存在问题
        三、 改变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 存在问题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结语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引用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影像记忆与教育变迁:1910-2010年代的中国教育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一) 透过影像中呈现的教育现场是历史的补充
        (二) 聚焦一个个教育现场,为教育研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话语方式
        二、研究意义
        (一) 图像证史
        (二) 影像史学
    第二节 关于教育影像的研究
        一、关于教育纪录影像的研究
        二、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研究的转向
        三、图像学、传播学、视觉文化的研究取向
        四、教育叙事研究的延展
    第三节 研究目的、方法与视角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视角
        四、研究过程
    第四节 论文基本架构
第二章 早期影像的肇始
    第一节 为教育民众而拍片的商务印书馆
    第二节 中国教育电影运动的影响
    第三节 解放战争的背景下的教育纪录电影
第三章 国家意识的影像
    第一节 “新影”的共和国教育影像叙事
        一、《新闻简报》中的共和国教育影像
        (一) 建国初期教育纪录片概况
        (二) 教育纪录片话语
        二、一脉传承的文献纪录片
        (一) 教育文献纪录片
        (二) 对影像文献的整理
    第二节 回到历史的教育现场
        一、历史的教育现场记录
        (一) 回到历史现场
        (二) 镜头的话语呈现
        二、再现历史的教育现场
第四章 政治年代的影像
    第一节 失落的一代
        一、颠覆教育
        二、上山下乡
        三、知青生活
    第二节 工农兵大学生
    第三节 梦开始的地方:恢复高考
第五章 域外视野中的中国影像
    第一节 历史的文本:伊文思的中国系列
    第二节 时代的寓言:安东尼奥尼的《中国》
    第三节 预言中国:米勒的《从毛泽东到莫扎特》
    第四节 影像的民族志
    第五节 谎言,还是蒙太奇?
第六章 转向平视的大众影像
    第一节 纪录片视角的转向
        一、技术变革下的影像创作
        (一) 技术普及的影响
        (二) 观念改变下的影像创作
        二、制度内的视角突破
        (一) 逐渐下移的视角
        (二) 平民讲述的教育故事
    第二节 创作平民的影像
        一、聚焦日常教育生活
        (一) 校园生活掠影
        (二) 农村教育的影像侧记
        (三) 拍摄海外留学生活
        二、真实影像下的教育现场
        (一) 平凡的日常教育生活
        (二) 教育影像的力量
第七章 追求独立的影像
    第一节 纪实的教育影像
        一、新纪录片运动中的教育影像
        二、独立纪录片创作与现状
        (一) 创作群体与交流
        (二) 创作风格与特征
    第二节 独立制片中的教育话语
        一、独立电影中的教育影像
        (一) 打破藩篱的影像表达
        (二) 关注底层边缘的教育生活
        二、一种人文思考的教育影像
第八章 结语
    一、挽救这个时代影像的缺失
    二、影像背后的文化思考
    三、作为历史的影像意义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7)“八十年代”史学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重生与重构:"八十年代"的中国史学
    前言
    一、重生:冲破现代经学牢笼
    二、社会转型下的失重:“史学危机”
    三、史学理论的繁荣
    四、回归历史现场
    五、结语:“八+年代”的史学遗产
"八十年代"史学年谱
    一九七六年
    一九七七年
    一九七八年
    一九七九年
    一九八○年
    一九八一年
    一九八二年
    一九八三年
    一九八四年
    一九八五年
    一九八六年
    一九八七年
    一九八八年
    一九八九年
    一九九○年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基础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角度
    1.4 研究意义
第2章 历史:发展轨迹
    2.1 中国现当代艺术产业的发展
    2.2 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现状
第3章 系统:产业结构
    3.1 演出产业
    3.2 音像产业
    3.3 影视产业
    3.4 艺术品业
    3.5 其他艺术服务业
第4章 管理:产业政策
    4.1 文艺体制改革
    4.2 艺术产业的政策演变
    4.3 世纪之交的中国主要艺术行业的产业政策
第5章 空间:产业地位
    5.1 艺术产业在国家产业中的地位
    5.2 艺术产业对国家艺术事业的作用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由台静农与庄严生平看迁台知识分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研究现状分析。 二、论文选题说明。 三、论文取材说明。 四、研究思路。 五、附带说明。 第一章
    数点梅花天地心
    (启蒙时代) 第一节
    慕陵师与台先生的家庭。 第二节
    台、庄两位先生的初识。 第三节
    鲁迅的影响。 第四节
    离开北大—不同的职业·相同的兴趣。 第五节
    抗战以前的命运发展。 第二章
    山河破碎风飘絮
    (抗战播迁) 第一节
    国难之初的颠沛流离。 第二节
    艰难岁月。 第三节
    胜利复员。 第三章
    便下襄阳向洛阳
    (台湾光复) 第一节
    台先生来台时从上到下的好关系。 第二节
    光复后的语言与文字。 第三节
    光复后的台湾大学及中文系。 第四节
    台先生来台初期情况。 第五节
    许寿裳辞世让台先生开始面对现实。 第六节
    乔大壮其人。 第四章
    梦中忧患尚如山(两岸分治) 第一节
    离乱年代中流砥柱的傅斯年。 第二节
    故宫文物播迁来台。 第三节
    安定建设的开始。 第四节
    从北沟文物陈列室到士林故宫博物院。 第五节
    记忆上的错误。 第六节
    台先生主政时期的台大中文系。 第七节
    台先生是否遭到政治迫害。 第八节
    官方观点的鲁迅。 第五章
    清江一曲抱村流(文人生活) 第一节
    台先生的文风。 第二节
    酒与人生。 第三节
    台先生的教书与家居生活。 第四节
    慕陵师的教书与家居生活。 第五节
    慕陵师在书法上的成就。 第六节
    台先生在书法上的成就。 第六章
    每依北斗望京华(两岸开放) 第一节
    两岸通信的经过。 第二节
    大陆亲友的讯息。 第三节
    前后去世。 第四节
    回到故土。 第五节
    安贫乐道。 第六节
    中国结台湾情。 结语。 参考书目。 附录:台静农嵇阮论。

(10)20世纪中国声乐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中国声乐教育的发轫期——五四时期的声乐教育
    第一节 新型音乐社团中的声乐教育
        1、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19)
        2、上海中华美育会(1919)
    第二节 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中的声乐教育
        1、成都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1915)
        2、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1920)
        3、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1919)
        4、上海国立音乐院(1927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音乐学府)
        5、私立燕京大学音乐系(1929)
        6、私立沪江大学音乐系(1929)
    第三节 二十年代的声乐演出活动
        1、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的音乐演出;
        2、《五月花》;
        3、《弥赛亚》、《创世纪》等清唱剧的演出
    第四节 发轫期中国声乐教育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本章引用和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国声乐教育的发展与壮大——三十年代的声乐教育
    第一节 三十年代音乐教育机构中的声乐教育
        1、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1930)
        2、私立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增设高师科图画音乐系(1921)
        3、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增设音乐系(1930)
        4、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1928)
        5、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文学院增设音乐系(1932)
        6、浙江省立音乐馆(1937)
        7、上海国立音专的继续发展
        8、根据地的声乐教育
    第二节 三十年代中外歌唱家的演出活动
        1、三四十年代我国比较重要的演唱家
        2、国外艺术家来华的演出活动
        3、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
    第三节 上海犹太难民音乐家中的声乐活动
    第四节 声乐教育家、声乐家
    第五节 三十年代中国声乐教育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本章引用和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一切为了救亡——战争年代的声乐教育
    第一节 沦陷区的声乐教育
        1、北平师范大学
        2、夏里亚平在满洲里
    第二节 国统区的声乐教育
        1、音乐教导员训练班
        2、四川省立戏剧音乐学校
        3、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
        4、国立实验剧院
        5、青木关国立音院
        6、西北音院
    第三节 边区的声乐教育
        1、鲁迅艺术学院
        2、华北联大音乐系
    第四节 声乐教育家、声乐家
    第五节 战争年代中国声乐教育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本章引用和参考文献
第四章 全面提升到“极左”观念蹂躏下的停滞不前——新中国建立至文革时期的声乐教育
    第一节 文革前音乐院校/系中的声乐教育
        1、河北师范学院
        2、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
        3、上海国立音专的继续发展
        4、湖北省教育学院艺术科
        5、中央音乐学院
        6、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
        7、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
        8、西北艺术专科学校
        9、西南音乐专科学校
    第二节 声乐演出、比赛、交流与声乐事业的发展
        一、国内较重要的声乐演出与声乐活动
        二、国外的声乐比赛、演出与交流活动
        三、外籍声乐专家来华演出及声乐活动
    第三节 老一辈中国声乐教育家与这时期的声乐教育
        第一类:1、应尚能
        2、蔡绍序
        3、喻宣萱
        第二类:1、王品素
        第三类:1、周小燕
        2、沈湘
    第四节 近现代杰出的声乐家与声乐教育家
    第五节 新中国建立至文革时期的声乐教育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本章引用和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中国声乐事业的高潮期——文革后至八十年代末的声乐事业
    第一节 国内较重要的声乐演出、赛事及交流活动
        1、民歌搜集、整理活动以及较重要的民族民间唱法演唱会
        2、国内较重要的声乐比赛
        3、重要的声乐会议
        4、专业性音乐会
        5、大型音乐活动
        6、几部重要的歌剧演出
    第二节 国外重要的声乐赛事与来华的外籍演出及交流活动
        一、国外重要的声乐赛事、演出与交流活动
        二、外籍声乐专家来华的重要演出及交流活动
    第三节 老一辈声乐教育家与这时期的声乐教育
        第一类:1、喻宜萱
        第二类:1、王品素
        第三类:1、沈湘
        2、周小燕
    第四节 近现代杰出的歌唱家与声乐教育家
    第五节 新时期声乐教育事业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本章引用和参考文献
第六章 “华彩乐章”——九十年代中国声乐事业枝繁叶茂
    第一节 国内较重要的声乐演出、赛事及交流活动
        1、歌剧类的演出和评比:
        2、国内重要的声乐比赛
        3、专业性音乐会
        4、重要的学术活动与声乐会议
        5、大型音乐活动中重要的声乐活动
    第二节 国外重要的声乐赛事与来华的外籍演出及交流活动
        一、在国外重要的声乐赛事、演出与交流活动
        二、外籍声乐专家来华的重要演出及交流活动:
    第三节 老一辈声乐教育家与这时期的声乐教育
        1、周小燕
        2、沈湘
        3、姜家祥
        4、金铁霖
    第四节 八、九十年代涌现出的一批年青歌唱家
    第五节 九十年代声乐教育事业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本章引用和参考文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四、走进青海高原——辽宁省摄影家代表团赴青海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库的汉语虚词类语病自动检测项研究[D]. 王蔚.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8(12)
  • [2]庙会文化与空间形态研究 ——以陕西地区为例[D]. 涂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3]新中国的对外美术交流展研究(1949-1966)[D]. 胡清清. 南京艺术学院, 2016(12)
  • [4]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D]. 张露. 湖南大学, 2015(03)
  • [5]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6]影像记忆与教育变迁:1910-2010年代的中国教育生活[D]. 毛毅静.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7]“八十年代”史学谱[D]. 郭震旦. 山东大学, 2010(09)
  • [8]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D]. 陈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1)
  • [9]由台静农与庄严生平看迁台知识分子[D]. 车守同.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10]20世纪中国声乐教育[D]. 张伟. 陕西师范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走进青海高原——辽宁省摄影团赴青海创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