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S-B/S模式的物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C/S-B/S模式的物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一、基于C/S-B/S模式的物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王浩[1](2021)在《水电企业智慧化转型的影响因素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也为地球、城市、社区和企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智慧企业就是在信息技术、智能化系统平台与企业组织相结合所出现的产物,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动力源泉。而水电行业在智慧企业研究方面走在我国前列,为我国智慧企业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巨大的能量,本文由此选择水电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水电企业智慧化转型的影响因素与路径进行相关研究,从多个视角出发进行问题思考,丰富了智慧企业的理论框架,为水电企业进行智慧化转型提供了需要关注的更加有效的影响因素,使企业更加系统地认识其转型的内在逻辑结构。首先,根据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和运营能力成熟度模型(IOMM模型)与相关文献成果构建了水电企业智慧化转型IOMM模型,进而总结出水电企业智慧化转型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为组织人员、自主创新、信息技术与服务运营,并根据相关文献将四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细分,将四个影响因素分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完善的组织制度、员工的幸福程度、自主研发投入力度、技术人才投入与培养、创新战略的设计与实施、新业务的发展、资源整合程度、综合数据平台建设、设备巡检与管控、多系统联动建设、管理决策智慧程度、人机交互效率、数字化供应链建设、精细化运营体系、服务体系建设16个要素。而后根据影响因素利用结构方程构建了水电企业智慧化转型系统结构模型,即组织人员、自主创新、信息技术与服务运营对水电企业智慧化转型有影响作用。其次,根据水电企业智慧化转型系统结构模型设计调查问卷来搜集实证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形成一个包含21个题项的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水电企业智慧化转型。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认为数据可以被采用来对水电企业智慧化转型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使用结构方程构建了水电企业智慧化转型模型并提出了研究假设,验证了水电企业智慧转型模型具有良好的适配性与拟合度,得出了水电企业智慧化转型的路径系数,同时对所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发现四个研究假设全部通过。最后,根据结构方程的影响路径测量结果,从结构方程模型的测量模型与结构模型分别分析各个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在测量模型中,组织人员中的组织结构扁平化与员工的幸福感是其中的重要要素;自主创新中的创新战略设计与实施较为重要,而新业务的发展则重要性略低;信息技术中的综合数据平台建设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要素,而且设备巡检与管控与多系统联动也同样重要;服务运营中的服务体系建设最为重要,其次是数字化供应链建设,最后是精细化运营体系。在结构模型中,自主创新对水电企业智慧化转型的影响作用是最大的,其次是组织人员与信息技术,影响程度最低的是服务运营。并根据模型结果与水电行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水电企业智慧化转型过程中对自主创新、组织人员、信息技术与服务运营的政策建议。

李茵[2](2021)在《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研究》文中认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以及大数据战略的深入实施,使得大数据成为科技创新引领与决策支撑的重要战略资源,科学研究与实践正在完成“假设驱动”到“数据驱动”的巨大转变,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利用能够为社会发展、政府治理、国家安全等提供新的动能。围绕国家大数据战略,丰富和拓展大数据应用创新领域,推动管理升级,给学术界、产业界以及政府部门带来许多新的重要课题。其中面向健康服务供给侧的决策支持、决策引导和决策创新中的数据驱动、数据价值转换问题即是管理学、数据科学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更是情报学应对大数据环境开展智慧型情报服务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健康医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使医院管理和医院管理者的观念都随之变化。数据驱动对医院精细化、智慧化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提升医疗管理决策质量的角度出发,构建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过程模型,分析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并展开实证研究,为数据驱动决策领域的研究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为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提供对策及建议。基于此,通过界定“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医院管理评价”与“数据驱动决策”等相关概念,以回顾数据驱动决策、面向医疗健康领域的数据驱动决策、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以及数据驱动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调研法、半结构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扎根理论法、结构方程法、统计分析法、机器学习法分析了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的过程模型和影响因素模型,并构建了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围绕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这一核心研究内容,本文第三章在已有BASM模型研究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医院管理决策场景的特殊性,探索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的运行机理,构建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过程模型,以梳理驱动的路径,理清其中的内在逻辑。该模型由处理过程模型及支持过程模型两部分构成,旨在分别回答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过程中两个核心问题,一是数据本身如何转化并如何嵌入到医院管理决策过程中,二是医院中能够支持并且推动数据驱动决策的途径是什么。第四章采用扎根理论进行了面向医疗管理领域数据驱动决策的影响因素识别研究,编码面向医院管理者的半结构化访谈资料,经过饱和度测试,最终识别出了四个维度的影响因素。第五章在对影响因素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一步验证影响因素,探讨相关变量的权重和关系。阐述各个因素对医院管理决策的影响关系,验证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影响因素模型。第六章整合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过程模型和影响因素模型,构建支持医院管理决策全过程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探讨过程模型与影响因素模型的内在联系。第七章根据已构建的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进行基于DRGs分组的医疗服务能力评价和医生绩效评价管理工作的实证研究,修正和完善已构建的模型。具体内容如下:(1)构建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过程模型。基于现有的数据驱动决策机制模型,结合医院管理实践,构建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过程模型,该模型由处理过程模型及支持过程模型两部分构成,处理过程模型包括面向医院管理决策的数据处理过程和数据驱动的医院管理决策处理过程。决策处理过程既是数据处理过程的最后阶段,对数据处理的结果进行展示与应用,又会不断地产生新的数据,前推已有数据的老化和错误,补充和修正数据处理过程。而数据处理过程以决策处理过程中的阶段性需求为导向,能嵌入到决策处理过程的所有阶段,为决策处理的全流程服务。支持过程模型主要涉及两用户一技术。两用户包括数据分析人员和管理者,使能技术是创建和改进能够嵌入到操作系统的分析工具,这三个主体不能割裂独立,而可以互相转化并可能同时存在,共同对数据和决策进行处理,支持处理过程模型运转。(2)系统分析了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影响因素。对主观及客观上影响管理者数据驱动决策的因素进行整合和相关分析,确定四个核心影响因素范畴分别是医疗数据质量,信息技术,医院组织管理和管理者信息素养,构建了影响因素模型,发现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能受到管理者信息素养、医院组织管理和信息技术的正向影响,其中管理者信息素养最强,其次是医院组织管理和信息技术;医院组织管理对医疗数据质量、管理者信息素养、决策目标均有影响,对医疗数据质量的影响要强于管理者信息素养;医疗数据质量能够对信息技术产生正向影响;信息技术对决策目标具有正向影响。(3)构建了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将过程模型与影响因素模型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了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打造数据驱动决策模型,将医院数据质量标准化管理贯穿于医院管理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提升医务人员的信息技术、高效化管理增效医院组织三个方面分析模型的实现,提出模型优化建议。(4)基于DRGs的肺癌医疗服务绩效分析实证研究。模拟医院管理中运用DRGs分组工具解决绩效问题的真实场景,应用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模型,优化DRGs分组,优化绩效管理。研究最终确定性别、年龄、入院途径、离院方式、住院次数、医保付费方式、是否手术、合并症严重情况八个因素为影响肺癌医疗服务费用的因素,构建了8个DRGs分组,其中合并症严重程度、是否手术、住院次数是决策树分组的分类结点变量。选用医疗服务能力的指标(DRGs总权重、CMI)根据获取的数据进行比较,完成绩效评价工作,实现基于数据驱动决策的绩效管理。

王坤[3](2021)在《智能制造背景下Z企业设备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手段。设备作为企业的物质基础,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管理是企业发展的保障和前提。成熟且功能完善的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更适合大型企业,对于资金不足、设备管理方式落后的中小型企业却缺乏灵活性和普适性。本文从中小型离散制造Z企业实际需求出发,为该企业定制开发设备管理系统,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建立设备管理平台,降低设备故障频率,提升设备综合利用效率,减少维护成本,为设备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本文以Z企业设备管理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实地调研和因果分析等方法,充分分析了该企业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明确设备管理目标并为其建立管理体系,确定了以分层管理为主线、IE和IT技术深度融合的设备管理模式;然后,通过制定设备分类规则、建立分类模型,对关键设备进行识别,设计了关键设备自适应数据采集方案,以固定阈值和自适应阈值模型识别设备故障,并基于历史数据,结合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和支持向量回归模型(SVR),对设备状态参数进行预测,实现早期故障的识别;其次,对设备精益管理策略进行了研究,将精益思想引入设备管理中,制定了设备编码策略、分级点检策略、精益改善策略、设备保养策略、预防换件策略、设备维修策略以及绩效评价策略等。其中,为确定合理的精密点检周期和预防换件周期,分别建立了精密点检周期模型和预防换件周期模型,并建立设备绩效评价模型用于设备绩效评价;再次,选择C/S和B/S混合结构、使用Vue.js+Spring Boot框架,采用HTML5+CSS3+Java Script+Java编程语言作为系统开发工具,并完成数据库的设计;最后,以信息加工经济原则为指导思想,完成系统前端界面设计。该系统的实现,可有效的防止或减少设备的渐变性故障和非正常停机,进一步激发设备效能,实现设备信息化管理,用信息流加强设备与设备、设备与人、人与人之间的互通互联,方便设备数据统计,并减少人工作业强度,有利于企业更好的解决设备管理难题,提高设备效率;有利于发挥设备的最大价值,降低设备维护费用;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该研究对中小型离散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邢雅倩[4](2021)在《电力物联下电网应急物资配送路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从坚强智能电网到现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我国的电网逐年升级,电网覆盖范围逐渐扩大,电网遭受风险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由于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在出现电力应急情况时保障电网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在最短的时间和尽可能节约成本的条件下最大程度修复供电线路故障,恢复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整个应急的救援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新一代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先进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电网中的不断应用,在电网故障发生时,电网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并掌握电网事故的详细情况并迅速及时地做出应急响应,还可以依靠电力物联信息以及配合无人机、智能巡线等设备获取受灾地区电网相关信息和状态。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电网应急物资配送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国内外应急物资及电力应急物资配送问题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介绍了电网应急物资配送路径多目标优化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及求解算法,并对电力物联网、电网应急物资的需求特点、配送方式以及电网应急物流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介绍了电网应急物资配送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给出了电力物联网下数据空间的架构以及对电力应急物资配送带来的改变。(2)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网应急物资需求点的紧急度评价排序模型。首先根据电网应急物资需求紧急度的相关要素构建了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电网应急物资需求点的紧急度进行评价,得出电网应急物资需求紧急度的排序,可以通过预先排序决策为电网应急物资配送路径优化提供决策依据。(3)构建了电力物联下电网应急物资配送路径优化模型。综合考虑电网应急物资配送的特点,在目标函数中考虑电网应急物资总配送延迟时间最短、电网应急物资故障需求点平均未满足率最小的双目标函数。在救灾过程中,结合电力物联下提供的实时道路修复信息以及故障所在区域环境信息作为配送路径的约束条件,构建了多目标配送路径优化模型,利用基于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的混合优化算法进行求解。

李佳遥[5](2020)在《面向协同网络组织的风险级联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过去的数年中,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持续拓展着人类创造和利用信息的范围和形式,组织的流动性和灵活性不断增强,由此产生了协同网络。协同网络组织是由若干个不同地理位置、经营环境、企业文化的企业主体构成的联动系统,参与企业之间通过相互分享、补充核心能力和资源,更好地实现共同或兼容的目标,获取差异化的市场竞争优势。然而,伴随协同环境复杂性的增加和交互影响的迭代演化,参与者在共享利益的同时,也不得不共同面对由于企业之间的强依存关系而产生的系统性风险。其特性就是风险的发生可能引发级联效应,使风险在时间和空间上连续扩散、传播,对协同网络整体造成严重损失。精准有效的风险级联效应管理对协同网络至关重要,潜在风险要素的辨识、隐性风险链的分析是辅助风险管理决策的关键,而如何识别、分析风险取决于如何认知、理解风险。风险是一个复杂的、包含因果关系的概念,获取关键风险信息的基础在于多维度地描述风险表征,挖掘风险成因和传播机理。然而,现有风险领域研究中,在多维风险概念的形式化描述上存在不足,较少涉及风险级联效应特征化和概念化研究,并且缺少多维风险要素辨识和潜在风险链分析的方法。由此,本文围绕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面向协同网络组织的风险级联效应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风险链元模型,构建了风险因果链知识表示模型,分别定义了模型的五个核心要素,总结了要素之间的概念区分规则。根据各个风险相关要素的本质概念,对风险触发过程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定义要素间的因果关联关系,揭示了风险致因机理。从协同环境的动态变化视角,定义了模型要素的三种状态属性,并解析了不同属性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联模式。为增加风险表征描述的规范性,将上述风险因果链建模过程总结为形式化的模型构建规则。(2)针对级联效应的特性,解析了系统性风险、风险传播与级联效应之间的逻辑关联。根据级联效应概念的解析,基于风险因果链模型拓展构建了风险级联效应模型,定义了三种级联关系用以描述风险传播机理。根据风险级联效应建模过程,形式化表示了模型构建规则。根据风险因果链模型和级联效应模型的知识表示规则,推理总结了级联效应传播影响模式矩阵,以表示不同类型的风险因果链之间发生级联效应的可能性。(3)基于风险因果链模型和级联效应模型,提出了供应链风险级联效应识别与分析方法,实现风险相关要素的辨识和隐性风险链的分析,该方法包含三个主要步骤和目标:供应链风险数据分析与处理、风险识别与风险链分析、协同风险预警预控策略。为了提供形式化的、系统性的领域知识参考与说明,构建了供应链风险知识库,用以辅助三个子目标的实现,同时各个步骤的执行对风险知识库予以反馈,助力于知识模型更新。(4)以中国某大型建筑集团的工程物资供应链作为研究对象,对物资供应链协同场景进行了实证研究,初步验证了风险知识库、风险级联效应识别与分析方法的合理性。结合物资供应链基本特点和管理现状,梳理了协同场景中存在的主要业务问题,运用供应链风险识别与风险链分析方法,获取了风险因果链和风险传播链。最后根据风险链结果,对比分析了物资公司的风险内控情况和物资供应链风险级联效应研究结果,并讨论了相关风险应对策略。风险形成、演化、传播的主要驱动根源是复杂网络中的风险系统性和关联性本质。对于协同网络,各参与者既是风险引发和传播的行为主体,也是承受风险演化影响的受体。因此,协同网络参与者对风险的认知、理解、应对模式,将直接影响风险的演化轨迹、风险识别和分析的方式,进而影响风险管理效果。本文通过对风险级联效应的深入研究,助力于多维风险概念和级联效应的理解和形式化描述。从风险网络视角,为复杂协同网络中潜在风险和隐性风险链的精准辨识和定位,提供决策支持信息;从组织网络视角,引导协同网络合作伙伴认识到,在风险应对中共同参与和关键风险信息共享与融合的重要性,为参与者之间协同风险预警预控和多元化风险应对策略的提出提供理论指引。

谢雨蓉[6](2020)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际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与手段,经济全球化涉及很多维度,其中一些因素对国际物流的发展演变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应抓住主要维度、聚焦关键因素。经济全球化在推进进程中,参与主体、推进机制、表现形式等不断变化,与之相伴的是国际物流的空间拓展、方式变革与形态演化等。当前,经济全球化正面临新的调整变化,既有的产业分工、贸易方式、利益分配格局等都在重塑之中,必将引发国际物流的巨大变革。在全球化当前阶段,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已骤然改变,自身的地位与作用也在悄然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打造全球化合作新平台。国际物流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也受到这一全球化新模式的深刻影响。中国需要根据相关因素变化,做出积极应对,调整国际物流发展策略,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有效手段,也为中国积极融入和主动推动经济全球化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以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以国际政治经济学、经济地理学、技术创新与扩散等学科理论为依据,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主要维度,建立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运用该理论框架,分析经济全球化在不同发展阶段每个维度对国际物流的影响,总结历史规律,并提出中国在全球化新阶段,国际物流的应对策略。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在明确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物流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四个主要维度,分别是治理结构、空间格局、科学技术、规则体系,对每个维度的含义进行了阐释和界定,在各个维度上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建立了研究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的四维分析框架,奠定了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二,以大航海为经济全球化的起点,分三个发展阶段,采用四维分析框架,研究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第一阶段全球化结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依靠暴力与资本推进,形成了根植于殖民地经济的国际生产贸易网络,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地理大发现,这一阶段全球化建立了资本推动、暴力维护的海洋运输体系,大航海将国际航线网络由地中海拓展至全球;第二阶段全球化至WTO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建立了发达国家主导、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垂直化、专门化国际分工,在全球形成欧洲、北美、东亚三大生产网络,在这一阶段的全球化中,跨国公司及其母国掌控着全球物流资源与市场,集装箱革命推动产业变革,国际物流中心伴随全球产业转移,在太平洋沿岸兴起;第三阶段的经济全球化仍在推进之中,随着新兴经济体崛起,全球化迈入多元共治与互利共赢时代,大规模的多边贸易合作转向以巨型自贸协定为代表的区域合作,国际物流格局加快调整,资源重配、市场重构、区域内需求快速增长、业态模式多元化发展将推动建立新的规则体系,也为后发国家参与规则制定创造了机遇。第三,采用四维分析框架,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提出的全球化新阶段下的新范式,对国际物流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中国作为倡议的发出者,主动推动生产网络沿“一带一路”扩散,带动欧亚大陆中间欠发达地区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物流将形成海陆双向发展格局。在海运物流格局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中国应着力寻求国际物流陆向突破,构建陆路物流大通道,统一陆路国际物流规则,以此作为中国在全球化新阶段国际物流发展的应对策略之一。第四,提出以中欧班列为载体,寻求“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发展。在四维分析框架下,梳理了影响中欧班列发展的具体因素,建立数学模型识别了关键因素、原因因素与结果因素,研究了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围绕关键因素的竞争博弈,并从加快技术与模式创新,统一规则与标准体系等方面提出中欧班列的发展思路。第五,围绕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新阶段,稳步推进海运发展、寻求“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的应对策略,从中欧班列发展、“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发展和全球化新变革中的国际物流发展三个层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本文主要贡献和创新点体现在:(1)从治理结构、空间格局、科学技术、规则体系四个维度,构建了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2)拓展了研究国际物流问题的时空视角:时间上,在经济全球化500年的历史进程中,分阶段系统研究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空间上,将对国际物流的研究从传统海运领域拓展到海陆两个方向、两大空间。(3)运用四维分析框架,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物流的影响,提出中国在全球化新阶段,以市场为主导、以国家综合实力为支撑,在稳步推动海运物流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寻求“一带一路”陆路物流突破的应对策略。(4)提出围绕中欧班列实现“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运用数学模型方法识别了中欧班列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了中欧班列与海运的博弈行为,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蔡牡丹[7](2020)在《社交平台广告定价决策与激励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交平台的广告行业蓬勃发展,移动互联网通过获取详细的个人账号体系与多元数据维度,全方位分析用户需求,提高广告匹配度与广告的转化率,因此愈来愈多企业通过高粘度的社交平台投放广告。目前头部社交平台推出按照点击收费契约模式(CPC)与按销售收费契约模式(CPS)来对广告投放收费。企业主投放的广告,有的在注重提高销售,有的注重提高品牌形象。面对不同的广告契约模式,不同投放广告目的广告主与平台商应当如何选择使得收益最大化,如何降低不同类型广告商的所带来的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平台商与广告主进行博弈的过程中如何选择博弈均衡点与合作条件,以及如何设置相关激励机制。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构建了按点击收费契约模式(CPC)与按销售收费契约模式(CPS)下社交平台广告定价决策的模型,通过博弈分析了社交平台广告投放过程中广告主与平台商以各自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定价决策,分别研究了在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下,广告主、平台商以及整体的利润变化情况以及两种契约模式下的性质,并运用纳什讨价还价模型确定了使得供应链利润最大的分配机制。针对不完全信息下两种广告契约下,广告主与平台商进行分散决策的性质对比,并论证了社交平台广告投放过程中造成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针对不完全信息下平台商应如何决策应对逆向选择问题,并制定相关激励机制,并且使得社交平台的广告主与平台商的收益有所提升。通过上述研究结果表明:(1)在集中决策的情况下,平台商与广告主在CPS广告契约模式可获得更高的整体利润。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社交平台的平台商选择CPC契约模式获得更高利润,广告主的选择则需根据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与购买率的转化情况而定。(2)外部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干扰越大,社交平台广告主在CPC契约关系下投标广告的定价会降低,在CPS契约关系下的定价会提高。(3)研究了广告主投放广告过程中的广告位分配问题,建立了广告主选择过程中的激励与惩罚机制,可以减少广告投放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

赵朋[8](2019)在《面向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管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在高速公路信息采集技术和平台建设方面已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在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公路安全数据分析评估、预测和相应的应急决策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使得在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阶段,对高速公路多源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和分析、及时有效的预测并做出可靠的研判,并迅速制定应急处置决策成为提升应急处置管理能力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深入研究高速公路突发事件演变特征和演变机理的基础上,提出面向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四项管理关键技术,包括高速公路突发事件态势评估、路网交通信息预测、救援车辆诱导和应急疏散技术等。(1)研究了高速公路突发事件致灾因素、事件特征及突发事件演变机理。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阶段性、社会性以及系统性等特征,基于其发展态势特征,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经历了孕育、发生、发展和终结四个主要阶段;进一步揭示了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发展演变是交通系统“人-车-路-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阶段作用机理和作用结果具有差异性。(2)建立了高速公路突发事件态势评估模型,通过专家和历史数据确定贝叶斯网络结构及条件概率,运用联合树算法模拟不同情况下的突发事件态势推演结果概率,实现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态势评估和决策支持。(3)建立了高速公路实时/时变路网交通信息策略模型,模型较目前应用较广泛的ARIMA模型和机器学习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低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可以克服由于事件的突然性导致的历史交通量数据缺乏和交通量剧增等问题,在突发事件突发性特征的背景下依然可以实现高精度的预测辅助决策。(4)建立了高速公路突发事件救援车辆诱导最优化模型,基于本文提出的实时/时变信息相结合的路径决策策略,将交通状况、在途潜在风险等信息纳入高速公路突发事件救援车辆诱导模型中,路段可靠性特征符合驾驶员的驾驶心理需求,同时进一步增强了救援路径的可靠性。(5)建立了高速公路突发事件路网应急疏散控制模型,根据高速公路实时/时变路网交通信息及时调整疏散路径和疏散策略,结合动态交通系统最优控制理论构造路网应急疏散的控制模型,并设计了构造路径和分配的求解算法。

王伯辰[9](2019)在《面向矿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相关决策优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矿产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矿产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矿山事故具有突发性强、影响范围广、造成后果严重等特点。我国矿山属于事故多发区域,一直以来矿山安全是全国关注的重点。矿山发生事故后,因其环境恶劣、地形复杂多变,会造成诸如气体中毒、粉尘爆炸、通风系统紊乱、烧伤、塌方等危险,给矿山企业的人员和经济带来严重后果。所以如何进一步提高矿山安全管理的效率尤为重要。本研究以矿山的安全管理优化为背景,为了全面的防治矿山事故灾害,从矿山灾前事故的预防和矿山灾后物资供应问题的主要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面向矿山灾前事故预防:针对矿山的安全检查路径规划进行研究。随着矿山的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矿山高效的安全检查十分重要,为了有效的减少安检人员在行进中所花费的时间,使得有更充裕的时间去检查待检区域。为此,本研究提出一个符合矿山实际情况,以安检人员最小路程为目标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针对该问题考虑了安检人员疲惫程度、工作量平衡程度、矿山地形、最大工作时间、最长行走距离等众多因素;同时提出了局部分支算法、禁忌搜索算法以及神经网络三种求解策略,并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2)安全检查路径规划问题扩展:对矿山安全检查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故障树分析,从矿山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考虑多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目标的安全检查路径规划模型并进行了求解,划分了区域的安全等级,决策了安检人员数量问题,并考虑了重点区域重复检查、检查时间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得数学模型更加贴近矿山井下安全检查的实际情况。(3)面向矿山灾后物资供应:针对自然灾害下的矿山应急设施选址问题进行研究。由于矿山企业的特殊性,人口分布较为集中,在特殊灾害下,矿山都应具有相应的应急预案,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应急救援与补给问题,本研究考虑在突发灾害下应急设施的受损,以及各受灾区域不同的抗逆力等因素情况下,建立了相应的选址模型,使得所建模型更符合救灾实际情况,并提出局部分支算法和粒子群算法两种求解策略,为应急救援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4)针对矿山的整体安全提出并开发了面向矿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考虑到矿山企业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协同调度,本研究在开发了灾前灾后的决策系统的同时,结合已有的人员定位系统、预警系统,将矿山的相关信息采集到系统平台,利用系统平台内嵌的相应数学模型和算法得出管理决策,为矿山企业提供一种综合安全管理的方式方法和安全生产保障。综上所述,本文针对矿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优化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从灾前灾后的角度出发,研究并扩展了以安全检查路径优化为核心的安全管理优化问题,根据矿山实际情况,减少不同环节的路程时间来提高安全检查的效率;同时,研究了在发生特殊灾害时,矿山应急仓库的选址和配送问题,考虑了各受灾区域不同的抗逆力因素以及应急仓库受损情况的出现;最后,利用系统平台进行了实现。通过对矿山事故灾前预防和灾后救援的优化研究,为提高矿山安全生产运作效率提供技术支持。

郭骅[10](2017)在《社会现代性背景下的城市应急管理情报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应急管理情报体系构建的范围和环境是当代城市,其构建的背景和特征来自于当今城市中社会现代性的集中体现。在城市应急管理中,人们往往强调管理、强调决策、强调信息,而忽视了信息与决策之间的情报;学界既有对应急管理和应急决策的情报体系的研究,也有对城市作为社会现代性的集中体现之地的研究,但却忽视了社会现代性对情报体系的作用影响。事实上,情报来源于信息而高于信息,智慧化的管理决策和智能化的管理行为依托于情报体系的建设运行;同时,风险社会和信息社会作为社会现代性突出表现的两面,对城市应急管理情报体系的构建也产生了微妙而共同作用的影响。本选题的目的是从以上两点着手,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探求信息社会深化发展下的情报体系对应急管理的有效支撑,以及情报体系对风险社会影响下的城市应急管理的有效响应。研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包括:①应急管理缺少情报是否适应城市的发展和需要?②社会现代性在城市以及应急管理中的体现和反映是什么?③在社会现代性背景下,城市应急管理对情报工作的要求与以往有何差别?④怎样构建一个适应社会现代性背景的城市应急管理情报体系?采用文献调研、专家咨询、多因素分析、非参与观察、统计分析、系统分析等方法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对情报体系在城市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进行重新定位,从情报学的视角重新发掘建构城市信息资源模型的路径,从社会学的视角重新解释情报体系与应急管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应社会现代性背景的城市应急管理情报体系,并设计与之配套的情报共享服务机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①面向情报的城市信息资源体系建构解剖信息社会影响下城市信息资源的特征、关系与内涵,重新梳理解释面向情报的智慧城市背景下的信息资源,基于活动理论设计建构城市应急管理情报活动模型的一般性要素及其关系,形成围绕“管理主体——信息资源——情报行为”整体关系的城市应急管理情报体系研究设计框架,以面向管理主体、基于业务应用,并受制于规则和分工的情报的产生、积存、利用和升华为出发点,观察和建构面向情报的城市信息资源体系。②城市应急管理情报体系设计从社会学和管理学的视角重新发现和解释情报体系与应急管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信息社会和风险社会共存的宏观背景下,构建适应城市现代性背景的应急管理情报体系,重点厘清情报体系组织内部以及情报体系与应急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社会现代性背景下情报与决策之间的关系,设计新型情报体系的组织关系和情报支持范式,并在新的组织关系和理论范式的要求下,设计构建城市应急管理情报平台,实现其技术架构与业务需求的匹配。③应急管理情报共享服务机制设计以情报工作实践需求为导向,以情报的使用者为中心,面对跨地域范围、跨业务领域、跨管理界面、跨行政层级的应急管理活动和应急管理情报组织关系,设计综合性、协调一致的城市应急管理情报共享服务机制,使情报服务的业务能力与情报的生产能力和决策支撑能力相适应。

二、基于C/S-B/S模式的物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C/S-B/S模式的物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水电企业智慧化转型的影响因素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创新点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相关领域智慧化发展研究
        1.2.2 水电企业转型研究现状
        1.2.3 智慧转型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2.4 影响因素与路径研究现状
        1.2.5 成熟度模型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
    2.1 智慧企业相关理论
        2.1.1 三化融合
        2.1.2 信息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区别
    2.2 结构方程模型
        2.2.1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概念
        2.2.2 模型的评价
        2.2.3 模型的优点
    2.3 企业数字化转型IOMM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电企业智慧化转型系统结构建模
    3.1 水电企业智慧化转型IOMM模型构建
    3.2 基于水电企业IOMM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2.1 组织人员因素
        3.2.2 自主创新因素
        3.2.3 信息技术因素
        3.2.4 服务运营因素
    3.3 水电企业智慧化转型系统结构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电企业智慧化转型系统结构模型实证研究
    4.1 问卷调查
        4.1.1 测量指标选取原则
        4.1.2 问卷设计
        4.1.3 样本选择与分析
    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4.2.1 信度检验
        4.2.2 效度检验与主成分分析
    4.3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与影响路径分析
        4.3.1 结构方程模型与研究假设
        4.3.2 模型适配度检验
        4.3.3 路径系数分析与假设验证
        4.3.4 模型结果解释说明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电企业智慧化转型影响路径的应用
    5.1 增强技术人才和资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5.2 优化水电企业组织结构,提升员工幸福感
    5.3 重视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字技术发展水平
    5.4 完善服务与运营体系,提升企业的产业链地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2)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数据驱动决策的研究现状
        1.3.2 数据驱动医疗健康领域决策的研究现状
        1.3.3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的研究现状
        1.3.4 数据驱动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3.5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框架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和方法
    2.1 医院管理相关概念
        2.1.1 医院管理
        2.1.2 医院管理评价
        2.1.3 医院管理者
    2.2 决策支持相关理论
        2.2.1 西蒙决策理论
        2.2.2 数据驱动决策相关理论
    2.3 信息链理论
        2.3.1 信息链与信息技术
        2.3.2 “信息”上溯到“数据”带来的变化
        2.3.3 信息链视域下的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
    2.4 BASM模型
        2.4.1 BASM模型的产生
        2.4.2 BASM模型的研究现状
        2.4.3 基于BASM模型的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研究
    2.5 相关研究方法
        2.5.1 扎根理论
        2.5.2 结构方程模型
        2.5.3 决策树算法--CHAID
    2.6 相关应用场景
        2.6.1 医疗服务绩效
        2.6.2 DRG在医疗服务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过程模型构建
    3.1 面向医院管理决策的数据驱动过程模型
        3.1.1 数据驱动决策模式运行机制
        3.1.2 BASM的过程模型
        3.1.3 基于BASM过程模型的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过程模型构建
    3.2 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过程模型要素分析
        3.2.1 驱动要素
        3.2.2 需求要素
        3.2.3 支持要素
        3.2.4 要素间关系
    3.3 数据驱动的医院管理决策中数据处理过程
        3.3.1 医疗数据存在的问题
        3.3.2 面向医院管理决策的数据处理原则
        3.3.3 面向医院管理决策的数据处理过程
    3.4 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过程模型运行机制
        3.4.1 面向医院管理决策的信息链转化过程
        3.4.2 数据驱动的医院管理决策制定过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研究问题与研究程序
        4.1.1 研究问题
        4.1.2 研究方法
        4.1.3 研究程序
    4.2 研究设计
        4.2.1 研究对象选取
        4.2.2 资料收集
        4.2.3 信效度检验
    4.3 编码分析
        4.3.1 开放式编码
        4.3.2 主轴编码
        4.3.3 选择性编码
        4.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4.4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与阐释
        4.4.1 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
        4.4.2 影响因素分析
        4.4.3 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5.1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影响因素变量选择与界定
        5.1.1 医疗数据质量维度
        5.1.2 信息技术维度
        5.1.3 医院组织管理维度
        5.1.4 管理者信息素养维度
        5.1.5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维度
    5.2 相关研究假设
        5.2.1 医疗数据质量
        5.2.2 信息技术
        5.2.3 医院组织管理
        5.2.4 管理者信息素养
    5.3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问卷修正
    5.4 数据获取与统计分析
        5.4.1 研究对象
        5.4.2 样本量的选择
        5.4.3 信度分析
        5.4.4 样本分布
        5.4.5 样本数据相关性
    5.5 效度分析
        5.5.1 探索性因子分析
        5.5.2 验证性因子分析
    5.6 基于结构方程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检验修正
        5.6.1 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5.6.2 模型基本适配评估
        5.6.3 假设检验的结果
    5.7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5.7.1 影响因素强度分析
        5.7.2 医疗数据质量对信息技术影响的验证结果分析
        5.7.3 信息技术对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影响的验证结果分析
        5.7.4 医院组织管理对医疗数据质量影响的验证结果分析
        5.7.5 医院组织管理对管理者信息素养影响的验证结果分析
        5.7.6 医院组织管理对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影响的验证结果分析
        5.7.7 管理者信息素养对医疗数据质量影响的验证结果分析
        5.7.8 管理者信息素养对信息技术影响的验证结果分析
        5.7.9 管理者信息素养对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影响的验证结果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研究
    6.1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模型构建
    6.2 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的驱动机制
        6.2.1 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的驱动目标
        6.2.2 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的驱动特征
        6.2.3 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的驱动过程
    6.3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模型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6.3.1 医疗数据质量在数据驱动决策模型中的影响机制
        6.3.2 信息技术在数据驱动决策模型中的影响机制
        6.3.3 医院组织管理在数据驱动决策模型中的影响机制
        6.3.4 管理人员素养在数据驱动决策模型中的影响机制
    6.4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模型对医院管理的提升策略
        6.4.1 提升医疗数据质量
        6.4.2 发挥信息技术使能作用
        6.4.3 发挥医院组织管理支持作用
        6.4.4 提高管理人员信息素养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的实证研究
    7.1 资料来源与研究对象
    7.2 原发性肺癌患者的DRGS分组
        7.2.1 数据基础
        7.2.2 数据纳入
        7.2.3 术语映射
        7.2.4 DRGs分组结果对比
    7.3 基于DRGS细分组的医疗服务绩效评估
        7.3.1 基于决策树的原发性肺癌患者DRGs细分组模型
        7.3.2 基于DRGs细分组的医疗服务绩效评估指标
        7.3.3 医生医疗服务绩效指标统计结果
        7.3.4 科室医疗服务绩效指标统计结果
    7.4 讨论
        7.4.1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过程
        7.4.2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影响因素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创新
    8.1 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1 病案组DRGS分组情况
附录2 医生组DRGS分组情况
附录3 访谈提纲
附录4 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与致谢

(3)智能制造背景下Z企业设备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MES系统
        1.3.2 设备管理
        1.3.3 MES与设备管理系统
        1.3.4 现状总结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Z企业需求分析及方案设计
    2.1 Z企业生产现状
        2.1.1 Z企业背景
        2.1.2 Z企业生产流程
    2.2 设备管理现状分析
    2.3 设备管理需求分析
    2.4 设备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2.4.1 设备管理目标
        2.4.2 设备管理对策
        2.4.3 设备管理体系
        2.4.4 设备管理系统设计原则
        2.4.5 设备管理系统架构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关键设备状态在线监测及预测研究
    3.1 设备分类
        3.1.1 设备分类规则
        3.1.2 设备分类方法
        3.1.3 设备分类结果
    3.2 设备数据采集
        3.2.1 历史失效模式分析
        3.2.2 数据采集方案总体设计
        3.2.3 传感器选择
        3.2.4 微控制单元选择
        3.2.5 无线通信模块选择
        3.2.6 自适应数据采集模型
        3.2.7 算例分析
    3.3 设备状态在线监测
        3.3.1 固定阈值在线监测
        3.3.2 自适应阈值在线监测
    3.4 设备状态参数预测
        3.4.1 设备参数预测模型
        3.4.2 算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设备精益管理策略研究
    4.1 台账管理策略
        4.1.1 设备编码策略
        4.1.2 设备BOM管理策略
    4.2 预防维护策略
        4.2.1 预防性维护框架
        4.2.2 分级点检策略
        4.2.3 精密点检模型
        4.2.4 精益改善策略
        4.2.5 设备保养管理
        4.2.6 算例分析
    4.3 设备维修策略
        4.3.1 设备维修流程
        4.3.2 维修监控机制
    4.4 设备绩效管理
        4.4.1 KPI库管理
        4.4.2 绩效评价模型
        4.4.3 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开发环境和工具
        5.1.1 系统结构
        5.1.2 系统开发环境
        5.1.3 系统开发工具
    5.2 数据库设计
        5.2.1 数据库选型
        5.2.2 数据库设计
    5.3 功能模块设计
        5.3.1 系统登录功能
        5.3.2 设备状态监控
        5.3.3 设备状态预测
        5.3.4 设备台账管理
        5.3.5 设备BOM管理
        5.3.6 设备维修管理
        5.3.7 设备点检管理
        5.3.8 设备保养管理
        5.3.9 微提案管理
        5.3.10 设备能耗管理
        5.3.11 设备绩效管理
        5.3.12 用户管理
    5.4 实施效果分析
    5.5 本章小节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电力物联下电网应急物资配送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应急物资配送问题的研究现状
        1.2.2 电力应急物资配送问题的研究现状
        1.2.3 文献综述总结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主要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电网应急物流相关理论
        2.1.1 电网应急物流体系的特点
        2.1.2 电网应急救援处置程序
        2.1.3 电网应急物资配送的重要性
    2.2 电网应急物资配送的相关理论
        2.2.1 电网应急物资的定义及分类
        2.2.2 电网应急物资需求特点
        2.2.3 电网应急物资配送方式
        2.2.4 遗传算法
        2.2.5 模拟退火算法
    2.3 电力物联网下电网应急物资配送的相关理论
        2.3.1 电力物联网的概念及特征
        2.3.2 电力物联网下数据空间的架构分析及关键技术
        2.3.3 电力物联网下基于数据空间的电网应急物资配送的应用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力物联网下应急物资需求紧急度评价研究
    3.1 电力物联网下电网应急物资需求紧急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评价步骤
        3.2.1 建立比较矩阵
        3.2.2 计算特征向量及一致性检验
        3.2.3 计算合成权重
    3.3 电力物联信息下的应急物资需求紧急度评价实例分析
        3.3.1 基于实例的层次结构评价分析
        3.3.2 基于电力物联信息的实例计算
        3.3.3 最终需求紧急度总排序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力物联网下电网应急物资配送路径优化模型
    4.1 考虑需求紧急度的电网应急物资配送路径优化模型构建
        4.1.1 考虑电力物联信息环境的基本假设
        4.1.2 电网应急物资配送路径优化问题表述
        4.1.3 模型符号说明和变量定义
        4.1.4 模型构建
    4.2 遗传模拟退火混合求解算法
        4.2.1 求解电网应急物资配送路径优化的遗传算法编码
        4.2.2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组合优化求解算法
    4.3 电网应急物资配送路径优化的实例分析
        4.3.1 实例情形描述
        4.3.2 电网应急物资配送优化方案输出
        4.3.3 电力物联网实时数据信息变化下的二次优化方案比对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5)面向协同网络组织的风险级联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协同场景下的风险管理研究
        1.2.2 风险概念化与风险表征描述研究
        1.2.3 风险级联效应研究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文章结构
2 基础理论
    2.1 协同网络相关理论
        2.1.1 协同与协同网络基本概念
        2.1.2 协同网络表现形式与分类
    2.2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2.2.1 风险管理框架
        2.2.2 风险管理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风险因果链知识表示模型构建
    3.1 风险因果链模型核心要素定义与区分
        3.1.1 核心要素概念定义与要素间关系解析
        3.1.2 核心要素概念区分
    3.2 风险因果链模型要素属性
        3.2.1 模型要素的属性定义
        3.2.2 要素因果关联模式解析
    3.3 模型要素与要素属性的形式化表示
    3.4 模型实例分析与要素间因果关系测试
    3.5 协同网络风险分类体系构建
        3.5.1 协同网络环境特征与生命周期
        3.5.2 协同网络风险分类
    3.6 本章小结
4 协同网络的风险级联效应建模
    4.1 基于风险因果链模型的级联效应概念建模
        4.1.1 复杂协同网络的风险传播与级联效应
        4.1.2 基于风险因果链模型的级联效应概念建模
    4.2 风险级联效应模型实例分析
        4.2.1 实例情景说明
        4.2.2 模型实例一的风险级联效应分析
        4.2.3 模型实例二的风险级联效应分析
    4.3 风险级联效应传播模式分析
    4.4 级联效应模型的形式化表示
    4.5 本章小结
5 供应链风险级联效应识别与分析方法
    5.1 基本结构与流程
        5.1.1 基本结构
        5.1.2 总体流程
    5.2 供应链风险知识建模
        5.2.1 供应链风险分类
        5.2.2 供应链风险源分类
        5.2.3 供应链风险后果分类
        5.2.4 概念间关联关系
    5.3 供应链风险识别与风险链分析
        5.3.1 风险数据说明
        5.3.2 数据分析与处理
        5.3.3 模型要素识别与风险链分析
    5.4 供应链协同风险预警预控
        5.4.1 供应链参与实体之间的关联模式分析
        5.4.2 协同风险应对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工程物资供应链风险级联效应实证研究
    6.1 工程物资供应链管理现状分析
        6.1.1 供应链基本特点
        6.1.2 供应链业务现状
    6.2 协同场景中的业务问题梳理
    6.3 风险识别与风险链分析
    6.4 实证研究结果讨论与总结
        6.4.1 风险链结果讨论
        6.4.2 实证研究总结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供应链风险知识库概念间因果关联关系
附录B 供应链风险知识库概念间级联关联关系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物流与经济全球化的密切联系
        1.1.2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格局的改变
        1.1.3 新兴经济体崛起对国际物流秩序的重塑
        1.1.4 “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物流变革的推动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逻辑框架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
        2.1.2 系统理论和分析方法
        2.1.3 博弈理论及其应用
        2.1.4 其他相关学科与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经济全球化相关研究
        2.2.2 国际物流的相关研究
    2.3 既有文献对本文的贡献
    2.4 本章小结
3 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
    3.1 基本概念
        3.1.1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
        3.1.2 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
    3.2 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维度
        3.2.1 国际物流与经济全球化的相互作用关系
        3.2.2 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主要维度
    3.3 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的四维分析框架
        3.3.1 治理结构维度的影响
        3.3.2 空间格局维度的影响
        3.3.3 科学技术维度的影响
        3.3.4 规则体系维度的影响
        3.3.5 四个维度的交叉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4.1 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4.1.1 治理结构——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瓜分与掠夺
        4.1.2 空间格局——殖民经济与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
        4.1.3 科学技术——工业革命大幅提升西方生产力与军事力量
        4.1.4 规则体系——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4.2 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4.2.1 治理结构——依靠军事强权和经济霸权争夺海上战略通道
        4.2.2 空间格局——地中海贸易区扩张与两洋港口的兴衰
        4.2.3 科学技术——天文、地理、航海、造船等技术的发展
        4.2.4 规则体系——西方海权论思想与物流现代市场运行模式初现
    4.3 本章小结
5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5.1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5.1.1 治理结构——大国主导下的多边合作
        5.1.2 空间格局——欧洲、北美、东亚三大生产网络的形成
        5.1.3 科学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垂直专业化产业分工
        5.1.4 规则体系——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
    5.2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5.2.1 治理结构——国际资本深度参与国际通道、枢纽之间的竞争
        5.2.2 空间格局——亚太物流市场扩张与国际航运中心崛起
        5.2.3 科学技术——集装箱运输建立全新的国际物流运行体系
        5.2.4 规则体系——统一的国际海运规则不断发展完善
    5.3 本章小结
6 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6.1 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6.1.1 治理结构——崛起的新兴经济体推动全球化共商共建共享
        6.1.2 空间格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三大生产网络独立性提高
        6.1.3 科学技术——工业4.0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6.1.4 规则体系——新型经贸规则正在构建之中
    6.2 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6.2.1 治理结构——国际物流面临资源重新配置与市场重构
        6.2.2 空间格局——国际物流需求在部分区域内较快增长
        6.2.3 科学技术——现代科技推动国际物流多元化与创新发展
        6.2.4 规则体系——适应区域物流发展的国际规则亟待建立完善
    6.3 本章小结
7 “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7.1 “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7.1.1 治理结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1.2 空间格局——中国为主体的东亚生产网络沿“一带一路”扩散
        7.1.3 科学技术——5G与新技术相互赋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7.1.4 规则体系——依托自身优势引领区域经贸规则建立
    7.2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7.2.1 治理结构——市场为主体、综合实力为支撑推进物流体系建设
        7.2.2 空间格局——构建海陆双向物流大通道
        7.2.3 科学技术——智慧物流与跨境电商市场广阔
        7.2.4 规则体系——推动陆路物流规则统一与完善
    7.3 中国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国际物流发展的应对策略
        7.3.1 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对“一带一路”的启示
        7.3.2 “一带一路”物流发展寻求陆向突破策略
    7.4 本章小结
8 依托中欧班列实现国际物流陆向突破的策略
    8.1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国际物流体系中的作用
        8.1.1 中欧班列发展情况
        8.1.2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陆路物流中的骨干作用
        8.1.3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载体作用
    8.2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8.2.1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8.2.2 中欧班列发展主要影响因素识别
        8.2.3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分类分析
        8.2.4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结论
    8.3 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的协调发展
        8.3.1 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的协作互补
        8.3.2 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的竞争博弈
    8.4 中欧班列与跨境电商的融合创新
    8.5 中欧班列国际规则的统一与完善
    8.6 本章小结
9 中国在全球化新变革中的国际物流发展对策建议
    9.1 中欧班列发展的对策建议
    9.2 “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9.3 经济全球化新阶段国际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9.4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完成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10.1.1 完成的主要工作
        10.1.2 主要结论
    10.2 本文贡献与创新之处
    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中欧班列到发欧洲国家的主要线路情况
附录 B 中欧班列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 C 中欧班列问卷调查受访专家情况
附录 D 班列企业与班轮公司运价及政府最优补贴决策求解过程
附录 E 正文中专有名词简称、译文及缩写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社交平台广告定价决策与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在线广告的拍卖机制研究
        1.2.2 广告主的定价策略研究
        1.2.3 广告投放激励机制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相关博弈论基础
        2.1.1 博弈论概述
        2.1.2 斯塔伯格博弈
        2.1.3 不完全信息博弈
    2.2 激励理论概述
        2.2.1 过程激励理论
        2.2.2 综合激励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第三章 CPC契约下社交平台广告定价决策研究
    3.1 问题描述
    3.2 符号说明及假设
        3.2.1 符号说明
        3.2.2 模型假设
    3.3 CPC契约下的分散决策分析
        3.3.1 CPC契约模型构建
        3.3.2 分散决策下模型性质分析
    3.4 CPC契约下的集中决策分析
        3.4.1 集中决策的必要性讨论
        3.4.2 集中决策的均衡分析
        3.4.3 集中决策下模型性质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PS契约下社交平台广告定价决策研究
    4.1 问题描述
    4.2 符号说明及假设
        4.2.1 符号说明
        4.2.2 模型假设
    4.3 CPS契约下的分散决策分析
        4.3.1 CPS契约模型构建
        4.3.2 分散决策下模型性质分析
    4.4 CPS契约下的集中决策分析
        4.4.1 集中决策的必要性讨论
        4.4.2 集中决策的均衡分析
        4.4.3 集中决策下模型性质分析
    4.5 CPC与 CPS契约模型对比分析
        4.5.1 逆向选择对比分析
        4.5.2 市场不确定性对比分析
        4.5.3 不同模式下收益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PC与 CPS契约下广告主与平台商合作激励机制
    5.1 广告主与平台商合作机制研究
        5.1.1 问题描述
        5.1.2 基本假设及符号说明
        5.1.3 博弈模型的决策分析
    5.2 社交平台广告激励机制设置
        5.2.1 问题描述
        5.2.2 基本假设与符号说明
        5.2.3 模型构建与分析
        5.2.4 社交平台广告激励约束机制
        5.2.5 算例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面向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管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大数据背景下道路交通应急管理研究
        1.2.2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态势评估和推演研究
        1.2.3 高速公路应急管理中的分析与辅助决策研究
        1.2.4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研究
        1.2.5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疏散研究
        1.2.6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管理技术
    2.1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理论研究
        2.1.1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致灾因素分析
        2.1.2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特征分析
        2.1.3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阶段划分
        2.1.4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演变机理
    2.2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分析
        2.2.1 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平台基本构成
        2.2.2 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平台信息采集分析
        2.2.3 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平台决策支持分析
    2.3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管理关键技术
        2.3.1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态势评估技术
        2.3.2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预测技术
        2.3.3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决策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态势评估
    3.1 突发事件态势评估问题概述
        3.1.1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态势评估阶段划分
        3.1.2 态势评估方法对比分析
    3.2 突发事件态势评估数据采集与存储
        3.2.1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信息采集
        3.2.2 突发事件案例库功能设计
    3.3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态势评估模型
        3.3.1 贝叶斯网络与节点设计
        3.3.2 贝叶斯网络结构设计
        3.3.3 事件条件概率计算
        3.3.4 贝叶斯网络推理
    3.4 实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突发事件路网实时/时变交通信息预测模型
    4.1 高速公路数字化管理
        4.1.1 高速公路路网组成
        4.1.2 高速公路数字化管理模型
        4.1.3 突发事件路网实时/时变交通信息
    4.2 应急处置实时/时交通信息计算方法
        4.2.1 数据处理
        4.2.2 实时/时变信息计算策略
        4.2.3 实时/时变信息计算方法
    4.3 模型性能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救援车辆诱导模型
    5.1 救援车辆诱导问题概述
        5.1.1 应急救援特征与过程分析
        5.1.2 应急救援车辆调度问题
    5.2 突发事件下的交通特性
        5.2.1 车流跟驰特性分析
        5.2.2 交通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5.2.3 交通网络可靠性分析
    5.3 突发事件下路径诱导驾驶行为特征
        5.3.1 驾驶员出行影响因素分析
        5.3.2 应急救援驾驶心理和习惯调研分析
    5.4 救援车辆路径诱导模型
        5.4.1 救援车辆路径诱导目标函数
        5.4.2 救援车辆路径诱导假设条件
        5.4.3 救援车辆路径诱导模型
    5.5 救援车辆诱导模型求解算法
    5.6 实例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疏散模型
    6.1 应急疏散问题概述
        6.1.1 应急疏散理论与发展
        6.1.2 应急疏散交通组织优化
        6.1.3 应急疏散主要任务
    6.2 突发事件影响范围与疏散的关系
        6.2.1 突发事件持续时间分析
        6.2.2 突发事件的持续时间与影响范围的关系
        6.2.3 确定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
    6.3 应急疏散诱导模型
        6.3.1 应急疏散目标
        6.3.2 假设条件
        6.3.3 应急疏散模型
    6.4 算法设计
    6.5 综合案例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工作及研究结论
    主要创新点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面向矿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相关决策优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矿山运营管理
        1.1.2 矿山安全与应急管理
        1.1.3 面向矿山管理的优化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矿山管理研究综述
        2.1.1 矿山安全管理
        2.1.2 矿山应急管理
        2.1.3 矿山管理优化问题
    2.2 巡检相关VRP问题研究综述
    2.3 应急设施选址研究综述
    2.4 矿山安全系统综述
    2.5 研究趋势分析与总结
第三章 面向灾前事故预防:矿山安检人员检查路径规划问题
    3.1 引言
    3.2 问题描述和数学模型
        3.2.1 问题描述
        3.2.2 符号定义
        3.2.3 数学模型
    3.3 求解算法
        3.3.1 基于局部分支算法的求解策略
        3.3.2 基于禁忌搜索算法的求解策略
        3.3.3 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求解策略
    3.4 数值实验
        3.4.1 问题背景和参数设定
        3.4.2 所提出算法的数值实验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灾前事故预防:安检路径优化扩展
    4.1 矿山安全风险点的分类、分级管理及管理措施
        4.1.1 安全风险点的分级
        4.1.2 建立安全风险区域检查体系
    4.2 多目标与重复访问区域对安检的影响
    4.3 安全检查考虑因素介绍
    4.4 问题描述和数学模型
        4.4.1 问题描述
        4.4.2 符号定义
        4.4.3 数学模型
    4.5 求解方法
        4.5.1 多目标转换
        4.5.2 禁忌搜索算法
    4.6 数值实验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灾后物资供应:重大灾害下矿山的应急仓库选址问题
    5.1 引言
    5.2 问题描述和数学模型
        5.2.1 问题描述
        5.2.2 符号定义
        5.2.3 数学模型
    5.3 求解算法
        5.3.1 基于局部分支算法的求解策略
        5.3.2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求解策略
    5.4 抗逆力因素对矿山受灾区域的影响
    5.5 数值实验
        5.5.1 灾害区域故障树分析
        5.5.2 抗逆力计算
        5.5.3 不同场景下的数值结果
        5.5.4 所提出算法的性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面向矿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
    6.1 灾前灾后决策系统
    6.2 矿山安检系统综合平台
        6.2.1 矿山综合平台结构及系统组成
        6.2.2 矿山综合平台系统功能
    6.3 决策支持系统
        6.3.1 决策支持系统原理
        6.3.2 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功能
    6.4 人员定位系统
        6.4.1 目前定位技术
        6.4.2 人员定位系统
    6.5 预警系统
        6.5.1 预警功能
        6.5.2 数字视频监控功能
    6.6 管理意见与建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内容总结
    7.2 研究主要贡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及项目
致谢

(10)社会现代性背景下的城市应急管理情报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目标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创新
        1.4.1 论文结构
        1.4.2 研究创新
第2章 研究现状与评述
    2.1 社会现代性的理论
        2.1.1 当代城市的特征
        2.1.2 风险社会的理论
        2.1.3 信息社会的理论
    2.2 现代性背景下的应急管理
        2.2.1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2.2.2 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城市应急管理
        2.2.3 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城市应急管理
    2.3 应急管理情报体系的研究评述
        2.3.1 应急管理情报体系研究现状
        2.3.2 全球化和整合性管理的挑战
        2.3.3 应急管理情报体系整体评述
第3章 城市应急管理情报工作特征分析
    3.1 城市应急管理信息系统
        3.1.1 国内应急信息系统建设
        3.1.2 国外应急信息系统建设
        3.1.3 情报信息系统的演进
    3.2 城市应急管理情报工作适应性调查
        3.2.1 问卷调查设计
        3.2.2 调查对象和样本特征
        3.2.3 数据统计与描述
        3.2.4 调查结果分析
    3.3 城市应急管理情报体系调查分析
        3.3.1 实地调查设计
        3.3.2 实地调查内容
        3.3.3 专家调查分析
        3.3.4 实地调查总结
第4章 面向情报的城市信息资源体系建构
    4.1 城市应急管理信息资源需求
        4.1.1 智慧城市的信息资源管理
        4.1.2 城市智慧化的表现形式
        4.1.3 应急管理的信息资源需求
    4.2 城市信息资源管理框架
        4.2.1 城市信息资源类型化
        4.2.2 智慧决策的信息依赖
        4.2.3 智能行为的信息依赖
        4.2.4 基于业务的信息规划
    4.3 从城市信息到应急管理情报
        4.3.1 以智慧为特征的情报体系
        4.3.2 城市应急管理情报活动模型
        4.3.3 情报体系研究设计框架
第5章 情报体系组织关系和情报支持范式
    5.1 应急管理情报体系组织关系
        5.1.1 城市应急管理模式反思
        5.1.2 合作机制与网络化治理
        5.1.3 情报体系组织关系设计
    5.2 应急管理情报支持范式设计
        5.2.1 情报支持范式的困境
        5.2.2 决策任务的实现路径
        5.2.3 情报体系的运作机理
第6章 应急管理情报平台构建与应用
    6.1 城市应急管理情报平台构建
        6.1.1 情报平台构建原则
        6.1.2 情报平台功能架构
        6.1.3 情报平台技术架构
    6.2 城市应急管理情报体系验证
        6.2.1 情报平台技术实现
        6.2.2 情报体系应用场景
        6.2.3 应急管理情报支撑
第7章 城市应急管理情报共享服务机制
    7.1 情报服务的多样化
        7.1.1 需求主体的多样化
        7.1.2 资源形态的多样化
        7.1.3 业务形态的多样化
    7.2 情报资源服务模式
        7.2.1 依托业务主体的模式
        7.2.2 集中统一中心的模式
        7.2.3 多代理平台服务模式
    7.3 情报共享服务机制
        7.3.1 现代性背景下的情报服务环境
        7.3.2 城市基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7.3.3 行业领域/组织机构情报共享服务平台
        7.3.4 情报共享服务协调机制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和贡献
        8.1.1 研究工作结论
        8.1.2 研究工作贡献
    8.2 研究局限和展望
        8.2.1 研究工作局限
        8.2.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城市应急管理情报工作适应性调查问卷
博士阶段研究成果
    1、公开发表期刊论文
    2、主要研究课题报告
致谢

四、基于C/S-B/S模式的物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电企业智慧化转型的影响因素与路径研究[D]. 王浩.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研究[D]. 李茵. 吉林大学, 2021(01)
  • [3]智能制造背景下Z企业设备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D]. 王坤. 吉林大学, 2021(01)
  • [4]电力物联下电网应急物资配送路径优化研究[D]. 邢雅倩.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5]面向协同网络组织的风险级联效应研究[D]. 李佳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D]. 谢雨蓉.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7]社交平台广告定价决策与激励机制研究[D]. 蔡牡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面向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 赵朋. 长安大学, 2019(01)
  • [9]面向矿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相关决策优化问题研究[D]. 王伯辰. 上海大学, 2019(01)
  • [10]社会现代性背景下的城市应急管理情报体系构建研究[D]. 郭骅. 南京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基于C/S-B/S模式的物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