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拜年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拜年

一、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新年贺辞(论文文献综述)

李思华[1](2020)在《习近平高校立德树人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立德树人是习近平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重要内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而且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也具决定性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心系教育,情关人民,多次主持会议审议教育重大议题、多次走进大学校门与师生亲切座谈、多次给大学生和国际教育组织写回信、发贺词,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论新思想,逐渐形成了习近平高校立德树人思想。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把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全部经验概括为“九个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其重要内容,体现了立德树人的重要地位,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此背景下,研究习近平高校立德树人思想对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理论意义。本研究聚焦习近平高校立德树人思想,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和历史分析法,对习近平高校立德树人思想的研究概况、理论渊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主要内容、时代价值进行了系统地研究。首先,阐述了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论文创新点。其次,对习近平高校立德树人思想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研究,并深入发掘了其思想的传统文化内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共历届领导人有关德育思想,为进一步展开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分析习近平高校立德树人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基础上,运用历史分析法对习近平高校立德树人思想的基本文献资料进行了详细梳理,展现了形成的全景,并对其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及如何培养人这条主线对习近平高校立德树人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凝练总结,并阐述了它的特征。最后,从中国与世界两个视角分析了习近平高校立德树人思想的时代价值。习近平高校立德树人思想,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教育思想,为提升全球人才培养能力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魏蓓蓓[2](2020)在《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幸福问题的热切关注。在当前这个时代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幸福问题既是一个在现实生活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在理论问题上有待解决的认识论的难题。马克思立足唯物史观,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社会实践为现实路径,以人的全面自由地发展为目标,确立了科学的幸福观。马克思幸福观不仅为我们诠释了实现人类幸福的真谛和内涵,更为人类实现幸福指明了根本途径。本文以马克思经典文本为着手点对马克思幸福观进行总结和提炼,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从马克思幸福观的概念界定及发展过程着手,梳理总结了马克思幸福观的主要内容与特征,重点论述马克思幸福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过程,提出马克思幸福观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突出马克思幸福观最新发展成果的现实价值。马克思幸福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人民幸福的主要观点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幸福观。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几代人的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深刻体现了中国人民为实现幸福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这些思想的提出既一脉相承,又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独特优势。本文最终落脚于马克思的幸福观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的新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应有之意。通过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理论来源、现实基础,分析习近平新时代“奋斗幸福观”的深刻内涵,从而着重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哲学意蕴,进而深入探讨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现实价值。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不仅是引导人们获取幸福的观念指引,也是帮助人们实现幸福的行动指南,在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下,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将以强大的生命力,指导人民以奋斗的姿态勇往前行。

李玲婉[3](2018)在《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当前世界格局正处于重大变化的关键时期。国际秩序的重组、利益分配的洗牌、全球治理的变革,全都关乎世界未来的走向以及人类命运的前途。在“世界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背景下,探索世界未来发展道路的问题尖锐地摆在人类的面前。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想是应对国际难题所给出的中国方案。文章开篇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首先总结了西方思想家们关于“人类共同体”思想的观点;其次论述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天下情怀”和“大同”社会理想;最后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直接理论基础。习近平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外交战略的升华,有深厚的实践基础。文中系统梳理了习近平对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继承、对邓小平关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思想的创新、对江泽民共同发展思想的超越,以及对胡锦涛和谐世界思想的发展。通过对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的全面解读,以及对当今时代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深入剖析,具体阐述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想的时代背景,从根本上肯定了该思想顺应全球化时代潮流,得到全世界人民的认同和支持。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以习近平于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正式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到2015年9月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的讲话中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总方略,这是形成过程的第一阶段,即提出和成型阶段。从2015年11月习近平出席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到2016年12月习近平出席秘鲁APEC峰会,这是形成过程的第二阶段,即扩展和深化阶段。以2017年新年习近平首访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为标志,“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想进入了第三阶段,即成熟和落实阶段。基于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的时代主题观与国际格局观;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体建设的递进性及层次性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特征:战略眼光、全球视野;贵和崇义、礼法并用;开放包容、美美与共;积极进取、敢做敢为;以及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主义情怀。践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想,首先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其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遵循的原则及路径。再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平台和纽带,即积极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和合文化走向世界。推进公共外交,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夯实的民意基础。最后,完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具备的保障机制,如资金保障、法治保障、多边合作机制,以及争端解决机制。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想是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伟大创新,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新时代的发展。该思想必将开创中国的外交实践新局面,为中国梦指明前进方向,为构建共赢共享的世界秩序绘制宏伟蓝图。

谷昭民[4](2015)在《论法律外交》文中提出法律外交是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法治化深入发展,中国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背景下,由中国法学会和中国法学界、法律界人士共同提出的一个极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新的概念。法律外交是观察和思考对外交往的一个新的视野,是处理对外关系的一个新的维度,是对中国外交理论和法治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创新。全球化开启了法律外交新时代。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法治是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可靠保障。全球化必然导致国际关系法治化。当今世界围绕利益格局的再调整,各主要力量着眼未来的制度性权利,围绕各领域国际规则激烈角力。全球化客观上要求在国际关系中各方遵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法律应是共同的准绳,适用法律不能有双重标准,应共同维护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国际交往中采用制度规范方式处理彼此关系,依法办事,依法行使权利,正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客观需求和自觉追求。各国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时,也更加注意法律支撑和法律阐述。在国际合作中遵守统一适用的国际规则已经成为普遍的国际义务和各国开展对话合作、增强互信的基础。法律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主导作用日益突显,前所未有。构建以规则为导向的国际关系,弘扬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通过法律和规则的权威参与全球治理已成为法律外交时代的重要标志。“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速推进法律外交。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着提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国家、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同时必将推动中国法治走向世界,走向全球,从而加快促进法律外交理论和实践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客观上要求统筹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两个大局,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法治成果和有益经验,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和运用国际规则维护和拓展自身利益,推动依法处理涉外经济、社会事务,增强我国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注重加强涉外法律服务,深化司法领域和执法安全国际合作。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合作共赢已是大势所趋,推进国际法治已是人心所向。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法律和规则成为交流合作的基础和保障。协同推进“四个全面”战略,更好地运用国内和国际两级法治和两类规则,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全球合法利益,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也会为中国的繁荣富强、持续稳定发展构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将有力推进法律外交的全方位发展。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需要法律外交引领。当前,中国外交已经进入了大国外交的新阶段,已经具备了更加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大国外交不仅意味着在外交的姿态上要积极进取、主动作为,更要在观念理念创新、法治和制度建设上下大力气。外交实践屡次证明,一味强行地搞政治外交、意识形态外交,在国际关系中会时常处于被动地位,也与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法治化的大趋势背道而驰。法律外交以规范为基础,其交往方式具有平等、稳定、可预期的特点。开展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客观上要求用法律的形式、法律的话语、法律的逻辑将中国的立场和主张明确地表达出来,用法治的思维、法律的手段、法律的程序去沟通和化解分歧和矛盾,传播中国优秀的法律价值、法律观念、法律文化,为国际法治建设奉献中国智慧。对于法律的尊重和遵守,会让世界更相信中国是一个信守承诺、热爱和平的负责任大国,使国家利益和外交主张更具有正当性、合法性,更容易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文明的进步表现为从武力到外交、从实力外交到法律外交的运动。古希腊、古罗马都曾试图用武力进行征服和占领,但都以失败而终。15世纪晚期,外交开始出现,人们注意用谈判、斡旋等方式处理国家纷争,但那时的外交往往以实力为后盾,时常伴随着强国“秀肌肉”,这种实力外交难以建立持久公正、和平的国际秩序。再往后,外交活动中规则因素加大。在外交与法律的交织发展中,法律的作用和影响日益广泛和持久。拿破仑曾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多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二战以后,以《联合国宪章》为标志,法律和规则成为调整国际关系、维护国际秩序的有效手段,得到各国广泛认可和接受。历史见证,法律外交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在全球化全面深入、国际关系法治化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全面展开的大背景下,法律外交应运而生,恰逢其时。法律外交是指以法律为内容、机制和媒介的外交活动,即把法律观念和法治理念贯穿在外交活动之中,转变外交方式方法,积极将某些外交问题转化为法律问题,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对外关系和国际事务。法律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政治外交、经济外交、文化外交、军事外交等并行的概念。法律外交是中国对外交理论和法治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创新,是对外交和国际法治实践的总结、提炼和升华。从涉法外交活动到法律外交,体现了外交活动和法律发展的重大进步,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进步。法律外交理念的提出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全球治理法治化的大趋势,回应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努力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和秩序的正当要求。法律外交内涵丰富,主体多元,客体广泛,具有政治性和专业性属性,坚持主权平等、公平正义、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尽管法律外交是一个新概念,但包含法律外交类似内容和特征的实践古今中外比比皆是。中国唐代形成的中华法系对周边国家影响深远、持久,可以说是封建国家初级形态的法律外交。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开拓到哪里,他们就把法律带到哪里,移植推广,影响广泛。二战后,各法律外交主体,包括官方和非官方的以及联合国系统,国际和区域法学组织,如WTO、国际刑法学协会、亚非法律协商组织等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法律外交实践。美国更是通过法律输出,宣传所谓“普世价值”,扩大美国影响,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中国政府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创立和运用就是中国开展法律外交的成功实践,至今仍在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国际社会订立的国际多边条约已经遍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已经加入400多项多边条约,缔结了2万多项双边条约,为法律外交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实践提供了广阔空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法律外交将成为外交的基本方式。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律外交也必然成为外交的基本方式。在全球治理法治化和法律全球化的大潮中,国际竞争更多地表现为秩序之战和规则之争,国际关系中的法律战已经成为新常态。对外交往中,应树立法律意识、规则意识,自觉运用法律规则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法律外交将成为国际法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今世界,法律和规则已经成为国际开展对话和合作的基础和前提。用规范的制度化方式,统一适用的规则,处理国际关系已日益成为各国的共识。这样有力促进国际法治的发展和完善,彰显法治精神,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和秩序、共建人类利益、责任和命运共同体。法律外交有助于协同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加快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法律外交能有效统筹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及两类规则,促进涉外法律合作。通过互学互鉴,吸纳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和有益经验,促进中国的法治建设。法律外交是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亮点,是中国外交模式的根本转型,将促进对外开放与合作的观念理念、思维方式、体制机制、运作模式、话语体系的根本转变,开创大国外交新局面。法律外交是推动中国外交新理念新倡议的有效工具,引领保障“走出去”、“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等重大外交倡议和战略的实施,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法律外交既是软实力,更是巧实力。法律外交既包括在外交活动中利用国际法律规则,也包括在外交过程中推动国际法律的制定和完善。要善于抓住机遇,通过参与规则博弈和法律较量,大力加强软实力和巧实力建设,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规则制定权、决策权和影响力,树立外交强国和法治中国的威信和形象。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面,更好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实现国家的外交政策、维护国家的利益,推动和践行法律外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更加突出。中国亟需将法律外交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中国从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从法律大国向法治强国的转型,以赢得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规则权和主导权,更好地承担世界大国的领导责任。法律外交应为今后国家制定外交战略和政策做出重要的贡献,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加快法律外交的体制机制建设,加强法律外交的统筹协调,在驻外机构设立法务处或法务外交官,建立常态化的法律外交专家智库。充分发挥民间法律团体和智库的灵活性、专业性、多样性特点和人才、学术优势,官民并举,运筹帷幄。尽快完善涉外法律制度,建立健全外交外事法律体系,夯实法律外交的基石。大力加强法律外交人才队伍建设和构建涉外法律服务全球网络。在法律全球化的大潮中,积极推动中国法律软实力输出,扩大中国法治理念和法治文化的影响。法律外交是引领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推动中国迈入法治强国,全面推进国际关系法治化的必然选择。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开辟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开展货物贸易,每次出海他都要带很多战船和军队随行,实施武力保护。今天,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伟大构想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最为需要的是法律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从一定意义上讲,“一带一路”必将是一条法律合作之路,法律外交之路。

陈云云[5](201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在理侨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侨务问题的基本认识,在系统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发展脉络的研究,分析和解读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内在逻辑、鲜明特征和多重价值。论文分为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和结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课题的选题情况、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课题研究存在的困难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产生发展。本章主要从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形成的基础条件,从发展脉络层面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历史进程。本章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不是自发形成、与生俱来的,其发轫和发展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理论渊源,即该理论是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紧密结合时代主题、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的基础上,以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实践为现实基础,同时是在全面继承毛泽东侨务思想及科学总结侨务工作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每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各自独特、卓越的历史贡献,但是由于他们所处具体环境、时代背景及面临的形势、任务不尽相同,使得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侨务思想各具特色,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内在逻辑。本章在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概念的基础上,认为该理论主要是由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侨情思想、中国共产党重视侨务工作的思想、利用侨务资源的思想、维护侨益思想四部分构成。同时,本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四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作了阐述。本章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必须建立在中国共产党对海内外侨情的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基础之上。立足并准确把握海内外独特侨情,既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做好侨务工作的首要问题和基本要求,也是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创新的基本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侨务工作,强调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线”和“长期的战略性工作”,认为几千万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是实现中国大发展的“独特优势”和“独特国情”。同时,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如何开发、利用、培育和涵养侨务资源作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和论断,强调侨务资源是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是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的积极因素,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媒介。维护侨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一贯主张,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做好海外华侨统战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侨务领域践行人民利益观的内在要求。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强调维护侨益是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解决归侨侨眷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主张通过海外撤侨、依法护侨,维护华侨和归侨侨眷政治权益等措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根本利益。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侨情思想、重视侨务工作的思想、利用侨务资源的思想、维护侨益思想,四者之间存在着极其严密的逻辑关系,共同构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大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同时,这种内在联系的严密性也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整体性、系统性与科学性。具体而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侨情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基础,重视侨务工作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前提,利用侨务资源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核心,维护侨益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归宿。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特征和价值。本章在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基本特征的同时,从理论和实践价值、世界意义三重维度阐释该理论的价值意蕴。本章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是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侨务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全面概括,实现了以中国社会主义侨务为主题的重大理论创新,具有鲜明的继承性、创新性、时代性、人民性和实践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不仅涵盖了实现新时期中国侨务工作科学发展的目标模式、战略布局等内容,而且也涉及侨务工作的价值取向、发展动力等方面的问题。从理论价值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三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意义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是推动中国侨务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指针,有利于促进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指导中国侨务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不仅对重塑社会主义形象发挥积极作用,而且对社会主义这一世界性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拥有大量侨民国家开展侨务实践的成功典范,该理论所蕴涵的关于利用侨务资源、吸引侨力为本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本观点和理念,可以为世界其他国家吸收和借鉴,具有一定的世界意义。结论部分在总结上述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只有坚持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为指引,并在理侨实践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实现新突破、开拓新境界,继续丰富和发展这个理论,才能推动中国共产党侨务理论和实践的蓬勃发展,引领全球华人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金坤城[6](2011)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意识形态领域历来就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意识形态管理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实施“意识形态科学管理”,是我们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和紧迫的历史任务,所以,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探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思想与实践这一课题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论文首先从意识形态管理的概念、意识形态管理的主客体和意识形态管理方法入手,探讨了意识形态管理与意识形态控制、文化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意识形态管理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意识形态管理的时代价值。论文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思想与实践的三个主要阶段进行了系统梳理。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意识形态管理思想与实践,提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管理理论、列宁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并将其由理论进一步上升为实践、斯大林则创立了“意识形态管理的苏联模式”。二是考察了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时期,前苏联意识形态管理的调整、混乱、僵化、失控与崩溃,总结了“意识形态管理苏联模式”的弊端、教训,及其对我们的深刻启示,提出这仅意味着“意识形态管理的苏联模式”的失败。三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的思想与实践进行了历史考察,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这一新范畴,认为毛泽东意识形态管理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理论的发端,邓小平意识形态管理理论是对这一理论的全面丰富与发展,江泽民意识形态管理理论则把这一理论又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论文通过梳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管理的实践及其新的理论基础,提出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科学管理”这一新的模式已初见端倪。针对全球化趋势加强、非主流意识形态扩张、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分层的加剧对推行这一新模式的巨大挑战,找出了实施意识形态科学管理亟待破解的三大难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难题的基本路径:要在继承传统,批判吸收西方意识形态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创新,抓住重点对象,把握好意识形态管理的度,科学统筹,形成强大的管理合力。

邹声都,邹韵,王长才,吴汉能[7](2011)在《亚药2010:从营销之变引领企业之变》文中研究表明编者按 当代产业经济,几乎所有的生产力要素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魔方中重新排列组合。在发展是硬道理事实上已演变为市场是硬道理的当今时代,品牌已成为企业制胜市场最鲜明最有力最强悍的武器和标志,营销创新、结构调整已成为另辟新路以弘扬推广品牌,从而跳出同质化?

陈梁[8](2010)在《电视新闻流变——上海1958-2008》文中研究表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性的电视发展热潮中,新中国电视事业起步并不晚,上海也有幸赶上第一批发展。但在最初的20年间,电视新闻强调政治性和教育性,电视画面追求艺术性,导演、组织、摆拍、造假成风,从业人员在国门紧闭中摸索经验。上海电视新闻以技术人员攻关为前提条件、以电影摄影人员保证图像画面、依靠工农兵来充实队伍。在电视事业起步的前20年里,受制于技术革新的缓慢和国民经济基础的薄弱,电视作为奢侈品并未大面积进入家庭,与报纸、广播相比,影响力较弱。因此,电视从业者一直缺乏正确有力、科学现代的新闻传统,也就不足为怪了。“文革”动乱,稚弱的上海电视新闻队伍受到冲击,转播批斗大会实况成为上海电视的“创举”,对电视新闻“煽动性”的重视,亦自“文革”开始。拨乱反正,上海电视用“真理标准”讲座和话剧《于无声处》的转播赢得肯定;改革开放,上海再以第一条社会新闻、第一条电视广告领先同业;1984年,上海率先建成采编播“一条龙”的新闻中心,带来电视新闻节目增量扩容,时效增强,题材拓宽,报道质量直追报社,突发事件及时反映。伴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大门的开启,电视机成为这30年来,对我国居民生活最具影响力的产品。电视已经成为大众传播中位居首位的媒介,电视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电视威力显现的同时,难掩弊端。小平南巡,东方电视台应运而生,东视新闻在竞争中崛起,推进全方位新闻业务实验,探索电视新闻自身规律,确立电视新闻权威影响,跨区域新闻合作渐成气候。同时,高新科技数字技术、卫星技术给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电视新闻传播各个环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电视新闻在突出权威性、主流性、导向性和综合性之外,注重信息的组织和传播,拓展了信息认知的广度和宽度。新世纪商品经济大潮激荡,上海电视稳中求进,民生新闻、娱乐新闻登场亮相。卫星电视进入新闻主战场,东方卫视再推电视新闻变革,倡导新闻立台,实现直播常态,新闻业务改革趋近极限,广电体制改革鏖战犹酣,上海终以集团化优势组建统一的电视新闻中心,利弊尚待检验。本论文首度梳理上海电视新闻发展历程,在明确的思想体系、评价体系下整理史料,力求展现上海电视新闻的流变。

吴万程,盛萍,周德,张莉娅[9](2007)在《旅游在实现毕节试验区历史性跨越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文中指出一、旅游的地位和作用 (一)旅游业的世界产业地位和作用 1992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WTO)的前身,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即正式确认:“旅游业已成为世界最大产业。” 1999年,为进一步确立“旅游业已成为世界最大产业”结论的权威性,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和有关机构召开的法国尼斯大会决议,成立了包括世界旅游组织、经济合作

陆忠康[10](2004)在《恭贺新年》文中提出 二十一世纪朝阳,最绚丽多彩。迎着新世纪的春风,踏着十六大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的步伐,继续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在航天精神鼓舞下,昂首阔步,我们携手前进,开创人生美好的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新年贺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新年贺辞(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高校立德树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习近平高校立德树人思想基本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习近平高校立德树人思想基本概念界定
        2.1.1 立德树人
        2.1.2 习近平高校立德树人思想
    2.2 习近平高校立德树人思想相关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经典作家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2.2 中共历届领导人有关德育思想
        2.2.3 立德树人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
第3章 习近平高校立德树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3.1 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3.2 形成与发展过程
        3.2.1 形成阶段
        3.2.2 丰富发展阶段
第4章 习近平高校立德树人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4.1 习近平高校立德树人思想的主要内容
        4.1.1 为谁培养人
        4.1.2 培养什么人
        4.1.3 如何培养人
    4.2 习近平高校立德树人思想特征
        4.2.1 政治性
        4.2.2 人民性
        4.2.3 时代性
        4.2.4 创新性
第5章 习近平高校立德树人思想的当代价值
    5.1 中国视角:丰富了习近平教育思想
        5.1.1 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教育理论
        5.1.2 为新时代培养人提供了基本遵循
        5.1.3 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5.2 世界视角: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5.2.1 促进全球高等教育的广泛交流
        5.2.2 促进全球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
第6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习近平高校立德树人思想的文献汇编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2)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重点解决的问题
        1.5.1 研究方法
        1.5.2 重点解决的问题
    1.6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2.马克思幸福观的概念界定及理论渊源
    2.1 马克思幸福观的概念界定
        2.1.1 幸福概念的内涵
        2.1.2 幸福观概念的内涵
        2.1.3 马克思幸福观概念的内涵
    2.2 马克思幸福观的理论渊源
        2.2.1 西方理性主义幸福观
        2.2.2 西方感性主义幸福观
3.马克思幸福观的内容与特征
    3.1 马克思幸福观的提出与发展
        3.1.1 幸福思想的萌芽
        3.1.2 幸福思想的发展过程
        3.1.3 马克思幸福思想的确立
    3.2 马克思幸福观的主要内容
        3.2.1 人类幸福的根源: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
        3.2.2 人类幸福的真实根基:现实生活世界
        3.2.3 人类幸福的核心:社会幸福和个人幸福的统一
        3.2.4 人类幸福获得的保障:人的自由和发展
        3.2.5 人类幸福社会的理想状态:共产主义社会
    3.3 马克思幸福观的特征
        3.3.1 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结合
        3.3.2 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
        3.3.3 虚幻性和真实性的一致
4.马克思幸福观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4.1 毛泽东关于人民幸福的主要观点
        4.1.1 “人民群众”是实现幸福的主体
        4.1.2 人民幸福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相统一的幸福观
    4.2 邓小平关于人民幸福的主要观点
        4.2.1 “人民利益”是党的一切政策选择和执行的根本依据
        4.2.2 “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奋斗目标
    4.3 江泽民关于人民幸福的主要观点
        4.3.1 “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体现出富民幸福观的实现途径
        4.3.2 “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4.4 胡锦涛关于人民幸福的主要观点
        4.4.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指向
        4.4.2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建设人民幸福社会
5.马克思幸福观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
    5.1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提出过程
        5.1.1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理论来源
        5.1.2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形成的现实基础
    5.2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深刻内涵
        5.2.1 为谁而奋斗——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幸福观
        5.2.2 如何去奋斗——以劳动创造为基础的劳动幸福观
    5.3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哲学意蕴
        5.3.1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哲学基石:实践观
        5.3.2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逻辑起点:人民观
        5.3.3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本质属性:劳动观
6.马克思幸福观最新理论成果的现实价值
    6.1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为实现幸福生活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6.1.1 树立正确幸福观,在正确幸福观引领中追求幸福
        6.1.2 加强幸福观教育,在强化道德修养中提升幸福
    6.2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为世界各国人民实现幸福提供“中国方案”
        6.2.1 “中国方案”为全球共同应对挑战提供重要样板
        6.2.2 “中国方案”为世界呈现中国价值
    6.3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提供实现路径
        6.3.1 推进经济建设,提升人民的物质满足感
        6.3.2 推进政治建设,提升人民的民主满意度
        6.3.3 推进文化建设,提升人民的精神满足感
        6.3.4 推进社会建设,提升人民的生活满足感
        6.3.5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人民的环境舒适感
7.结语
参考文献
    专着类
    论文期刊类
    外文类
    其他类
致谢

(3)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2 习近平“人类共同体”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渊源
    2.1“人类共同体”:西方思想家的观点
        2.1.1 古希腊、罗马思想家关于“城邦共同体”思想
        2.1.2 中世纪的“宗教共同体”思想
        2.1.3 近代西方“人类共同体”思想
        2.1.4 现代西方“人类共同体”思想
    2.2 中华传统文化渊源:天下大同和“协和万邦”
        2.2.1 中国古代的“天下思想”
        2.2.2 以“和”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
    2.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共同体的理论
        2.3.1 马克思对自然共同体的论述
        2.3.2 马克思对政治共同体的批判
        2.3.3 马克思对“真正共同体”的科学论断
3 中国大国外交战略的一脉相承
    3.1 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继承与超越
    3.2 邓小平建立国际新秩序思想的发展
    3.3 江泽民共同发展思想的深化
    3.4 胡锦涛和谐世界思想的升华
4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想的时代背景
    4.1 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
        4.1.1 时代主题
        4.1.2 时代特征
    4.2 当今时代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4.2.1 和平赤字
        4.2.2 发展赤字
        4.2.3 治理赤字
5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
    5.1 第一阶段:提出和成型阶段
    5.2 第二阶段:扩展和深化阶段
    5.3 第三阶段:成熟和落实阶段
6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根本特征
    6.1 主要内容
        6.1.1 习总书记的时代主题观和国际格局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环境基础
        6.1.2 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体建设的软实力
        6.1.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方略和总目标
        6.1.5 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6.1.6 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的思想
        6.1.7 中国的责任和担当
    6.2 根本特征
        6.2.1 战略眼光,全球视野
        6.2.2 贵和崇义,礼法并用
        6.2.3 开放包容,美美与共
        6.2.4 积极进取,敢做敢为
        6.2.5 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主义情怀
7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当前实践
    7.1 树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7.1.1 发挥观念和精神的力量
    7.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则和路径
        7.2.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则
        7.2.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
    7.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纽带: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7.3.1“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丰硕建设成果
        7.3.2“一带一路”建设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
    7.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动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和合文化走向世界
        7.4.1 中华文化的特征
        7.4.2 中国的世界文明观
        7.4.3 推动中国和合文化走向世界
        7.4.4 推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7.5 夯实社会民意基础:推进公共外交,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7.5.1 推进公共外交
        7.5.2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7.6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保障机制
        7.6.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资金保障
        7.6.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法治保障
        7.6.3 多边合作机制
        7.6.4 争端解决机制
8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想的意义
    8.1 理论意义
        8.1.1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伟大创新
        8.1.2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想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8.2 现实意义
        8.2.1 国内方面
        8.2.2 国际方面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4)论法律外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体例与结构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法律外交的基本理论
    一、法律外交的概念
        (一)法律外交的缘起
        (二)法律外交概念的提出
        (三)法律外交的定义
        (四)法律外交的分类
        (五)法律外交的属性与特征
    二、法律外交的主体与客体
        (一)法律外交的主体
        (二)法律外交的客体
    三、法律外交的基本原则
    四、法律外交的目标与任务
        (一) 法律外交的总目标与任务
        (二)法律外交的阶段性目标
    五、法律外交的表现形式
        (一)以法律为基础的外交
        (二)以法律为形式的外交
        (三)以法律为内容的外交
        (四)以法律为目的的外交
        (五)以法律为手段的外交
        (六)法律外交的实现途径
第三章 法律外交的域外实践和中国实践
    一、欧美国家法律外交实践评析
        (一)欧洲的法律外交实践的特点与成效
        (二)美国的法律外交经验
    二、国际组织的法律外交实践简况
        (一)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
        (二)国际及区域性法学法律组织
    三、中国法律外交实践的历史与现状
        (一)历史上的法律外交实践
        (二)当代中国法律外交实践与个案分析
        (三)当代中国开展法律外交的现状分析
        (四)当代中国开展法律外交的特点
        (五)当代中国开展法律外交面临的问题
第四章 法律外交的发展趋势
    一、法律外交面临的新的国际环境
    二、法律外交面临的新的国内环境
    三、法律外交的发展趋势
        (一)法律外交将成为外交的基本方式
        (二)法律外交将成为国际法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三)法律外交将加速推进国内法治进程
        (四)中国将为推进法律外交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第五章 新形势下开展法律外交的思考和建议
    一、中国亟需将法律外交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加快法律外交的体制与机制建设
        (一)设立法律外交国家协调委员会
        (二)驻外机构设立法务处或法务参赞
        (三)重视发挥民间法律外交力量
        (四)建立法律外交专家智库
    三、完善涉外法律制度
        (一)建立健全外事管理法律制度
        (二)完善涉外法律体系
    四、建设法律外交人才队伍
    五、建立涉外法律服务全球网络
    六、加强涉外法律研究
        (一)加强对国外法律制度的研究
        (二)加强对涉外法律问题的研究
        (三)加强中国特色国际法理论创新
    七、加强中国法律软实力输出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
        (一) 受华侨艰辛奋斗史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发
        (二) 该选题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和薄弱环节
        (三) 开展侨务理论研究可为中国侨务实践服务
        (四) 前期积累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研究进展及不足之处
        (一) 关于邓小平侨务思想的研究
        (二) 关于江泽民侨务思想的研究
        (三) 关于胡锦涛侨务思想的研究
        (四) 不足之处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解读法
        (二) 实践对照法
        (三) 学科交融法
    四、研究存在的困难及创新之处
        (一) 存在困难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产生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 时代主题的急剧转换
        (二) 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
        (三)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一) 对中国侨务工作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汲取
        (二) 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艰难探索和勇敢实践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形成的思想渊源——毛泽东侨务思想
        (一) 海外侨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支持者
        (二) 海外侨胞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全心全意为华侨服务”是侨务工作的根本宗旨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发展脉络
        (一) 邓小平侨务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奠基之作
        (二) 江泽民侨务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继发之作
        (三) 胡锦涛侨务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最新成果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内在逻辑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侨情思想
        (一) 中国拥有众多侨民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二) 海外侨胞是促进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
        (三) 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是中国的“独特国情”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视侨务工作的思想
        (一) 侨务工作要“提到日程上来”
        (二) 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一条重要战线”
        (三) 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
    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侨务资源的思想
        (一) 侨务资源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
        (二) 侨务资源是中国和平统一的积极因素
        (三) 侨务资源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媒介
    四、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侨益思想
        (一) 中国共产党一贯主张积极维护侨益
        (二) 维护侨益是做好海外华侨统战的现实需要
        (三) 维护侨益是践行人民利益观的内在要求
        (四) 维护侨益是中国共产党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内在逻辑
        (一) 侨情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基础
        (二) 重视侨务工作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前提
        (三) 利用侨务资源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核心
        (四) 维护侨益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归宿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特征和价值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鲜明特征
        (一) 继承性
        (二) 创新性
        (三) 时代性
        (四) 人民性
        (五) 实践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三重价值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具有一定的世界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重点与方法
    四、研究内容、创新性成果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意识形态管理论析
    一、意识形态与管理概念的厘定
        (一) 对意识形态内涵的不同认识与界定
        (二) 对管理内涵的不同认识与界定
    二、意识形态管理的基本理论
        (一) 意识形态管理概念的厘定
        (二) 意识形态管理的主体与客体
        (三) 意识形态管理的方法
    三、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的时代价值
        (一) 应对全球化危及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要求
        (二)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领域
        (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要求
        (四)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管理思想
        (一) 历史唯物主义:意识形态管理学说的理论基础
        (二) 意识形态管理的特征
        (三)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管理主客体理论
        (四)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管理方法论
    二、列宁的意识形态管理思想
        (一) 科学的和虚假的意识形态
        (二) 意识形态管理的根本方法:灌输
        (三) 苏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的全面实践
    三、斯大林的意识形态管理思想与意识形态管理苏联模式的形成
        (一) 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二) 对列宁意识形态灌输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三) 苏联模式的意识形态管理体制的形成
第三章 后斯大林时期苏联意识形态管理模式的固化调整与崩溃
    一、赫鲁晓夫时期的意识形态管理
        (一) 调整与混乱
        (二) 控制与固化
        (三) 意识形态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
    二、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意识形态管理
        (一) 意识形态理论的僵化
        (二) 极度重视意识形态管理工作
        (三) 斯大林意识形态管理模式的再现
    三、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意识形态管理
        (一) 意识形态指导思想的演变
        (二) 意识形态管理的失控
        (三) 意识形态管理的混乱与崩溃
    四、苏联意识形态管理模式的弊端与警示
        (一) 极端的管理手段放大了意识形态的反弹力度
        (二) 严重脱离现实的理论加速了理想的破灭
        (三) 领导人的"垄断"与背叛导演了意识形态管理长城的垮塌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毛泽东意识形态管理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理论的发端
        (一) 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二) 毛泽东的意识形态管理主体思想
        (三) 毛泽东的意识形态管理客体思想
        (四) 毛泽东的意识形态管理方法
        (五) 毛泽东的意识形态管理原则
    二、邓小平意识形态管理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一) 时代主题的转换
        (二) 邓小平的意识形态管理主体思想
        (三) 邓小平的意识形态管理客体思想
        (四) 邓小平的意识形态管理主要手段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的主要原则
        (六) 判断意识形态管理成功与否的标准
    三、江泽民意识形态管理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理论的新阶段
        (一) 世情、党情、国情的深刻变化
        (二)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各部门的领导权
        (三) 江泽民的意识形态管理主体思想
        (四) 江泽民的意识形态管理客体思想
        (五)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的旨归
第五章 实施意识形态科学管理的现代际遇
    一、推进意识形态科学管理的现实基础
        (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实践
        (三) 和谐管理理论的提出
        (四) 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管理的实践
    二、意识形态科学管理的现实挑战
        (一) 全球化趋势加强对意识形态管理的挑战
        (二) 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扩张对意识形态管理的冲击
        (三) 网络对意识形态管理的巨大影响
        (四)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给意识形态管理带来的现实困境
    三、当前我国意识形态管理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 落后的管理理念束缚意识形态管理的创新
        (二) 宣传过度的强势灌输方法凸显意识形态管理的合法性危机
        (三) 前瞻性、层次性和实践性的不足凸显意识形态管理的效益亟待提高
第六章 意识形态科学管理的路径选择
    一、路径之一:创新意识形态管理的战略思路
        (一) 继承传统,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创新
        (二) 科学统筹,形成意识形态管理的强大合力
        (三) 分清主次,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管理的重点对象
    二、路径之二:妥善把握意识形态管理的度
        (一) 谨防"越位"与"缺位",始终把意识形态管理放在"应有的"位置上
        (二) 收放结合,张弛有度,坚守意识形态管理的底线
        (三) 统筹意识形态管理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三、路径之三:批判吸收西方意识形态管理理论
        (一) "与时俱进、局部修正"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生存发展的策略
        (二) 运用各种手段,整合各种力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意识形态管理体系
        (三) 对内刻意淡化意识形态管理工作的政治色彩和阶级性,更多地采用隐性的管理方式
        (四) 对外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的意识形态渗透,推行全球意识形态管理战略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课题研究情况
致谢

(8)电视新闻流变——上海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在"宣传"与"艺术"双重压力下挣扎(1958-1977)
    第一节 办台思想:重政治宣传 轻新闻传播
    第二节 从业者:注重思想技术 罔顾新闻业务
    第三节 电视新闻:从模仿《新闻简报》起步
    第四节 电视规律:新闻抑或艺术
    第五节 "文革"时期上海电视的"创举"
第二章 在改革开放的鼓声中蹒跚起步(1978-1992)
    第一节 社会巨变推动电视新闻"解冻"
    第二节 观念、技术推动电视新闻增量扩容
    第三节 新闻实务:庞杂需求导致表面繁荣
    第四节 电视新闻弊端明显业务水平尚待提高
第三章 在市场竞争中独立求发展(1993-2001)
    第一节 东视新闻:尝试改变探求规律
    第二节 思考电视新闻寻求独立发声
    第三节 从电视新闻协作展望媒体跨区域合作
第四章 在商业化大潮中稳中求进(2002-2008)
    第一节 广告、收视压力之下民生、娱乐新闻登场
    第二节 卫星电视时代新闻可否立台
    第三节 集团化一统新闻声势壮失竞争
结语
附录一:1972-1988年部分卫星电视实况节目传送一览表
附录二:上海造漆厂发生一起重大火灾(连续报道)
附录三:朱镕基慰问工纠队员
附录四:南浦大桥成为上海人民心中的丰碑
附录五:火警声声向文化
附录六:上海新闻栏目志全录
附录七: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保存的上海长短纪录片、上海新闻简明目录(1958年-1962年)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新年贺辞(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高校立德树人思想研究[D]. 李思华.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2]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研究[D]. 魏蓓蓓.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3]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想研究[D]. 李玲婉. 河北经贸大学, 2018(07)
  • [4]论法律外交[D]. 谷昭民. 吉林大学, 2015(07)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研究[D]. 陈云云. 扬州大学, 2012(08)
  • [6]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思想与实践研究[D]. 金坤城.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6)
  • [7]亚药2010:从营销之变引领企业之变[N]. 邹声都,邹韵,王长才,吴汉能. 经理日报, 2011
  • [8]电视新闻流变——上海1958-2008[D]. 陈梁. 复旦大学, 2010(11)
  • [9]旅游在实现毕节试验区历史性跨越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A]. 吴万程,盛萍,周德,张莉娅. 学成于思 行成于思——2005年度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 2007
  • [10]恭贺新年[J]. 陆忠康. 现代渔业信息, 2004(01)

标签:;  ;  ;  ;  ;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拜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