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贷款防病项目实施中免疫技术人员培训评价与研究(卫生七)

世界银行贷款防病项目实施中免疫技术人员培训评价与研究(卫生七)

一、世界银行贷款疾病预防项目(卫Ⅶ)实施计划免疫技术人员培训的评价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梁胜翔[1](2020)在《我国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2009年3月,我国启动实施覆盖全民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过去的10年多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取得了显着的进展和成效,为改善居民健康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共卫生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缺乏合格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却成为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瓶颈问题。因此,自2010年开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在全国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广泛开展,然而,一系列研究表明,当前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效果不佳,全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得不到有效解决,其主要原因是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不明确,导致培训项目设计缺乏核心能力理论支撑。国际上,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已相继建立了各自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核心模型,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能力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以能力为导向的核心能力模型所驱动。目前,国内尚未见基于核心能力理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的系统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对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系统评估,并在建立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的基础上,开发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培训项目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及依据,并为人员能力建设提出对策建议。研究方法1.研究地点选择:本研究根据地理位置和2016年的GDP情况,选择重庆市8个主城区和18个区/县作为研究地点,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9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4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8个乡镇卫生院)作为研究现场。2.定量研究:采用连续性抽样方法选取了1275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包括服务机构领导和一线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自制调查问卷,分别对研究地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调查,调查项目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职称、执业资格类别、工作岗位、工作经历、培训次数、培训需求(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沟通能力、流行病调查、需求评估、干预措施制定、满意度调查或评价项目开展效果、授课技能9个维度)。采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一般情况、人员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城市与农村、主城区与区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职称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筛选培训需求的相关因素,再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对筛选出来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所有统计学检验均为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定性研究:采用有目的抽样方法,在所选研究地点基层卫生机构中抽取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的领导以及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兼顾各个项目)进行个人深入访谈(In-depth interview,IDI),用信息饱和原则决定最终样本量。个人深入访谈根据事先制定的半结构化访谈题纲来进行,领导的访谈题纲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状况相关信息(即本单位工作人员数量、质量以及稳定性)、对当前人员培训的现状、当前培训项目存在的问题以及培训需求。一线工作人员的访谈题纲内容包括他们对自身服务能力的自我评估,他们对培训的参与情况,对当前培训的看法以及培训需求。所有访谈均在访谈对象所在卫生机构选择安静的办公室或会议室进行,每次访谈大约持续40-60分钟,在受访者的知情同意下,所有访谈均用录音笔进行了录音。最后,采主体框架分析法对所有访谈资料进行分析。4.德尔菲法:本研究共选择了17名来自中国东部、西部、北部和南部不同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专家参加两轮Delphi咨询。在Delphi咨询之前,通过文献研究、专家会议、岗位分析、专家会议等研究方法初步构建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初稿和咨询问卷。然后,经过2轮Delphi咨询构建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研究结果1.调查对象一般情况:问卷调查中,一共调查1275人,其中有效问卷1244份,有效率为97.6%。调查对象中,57.9%来自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34年龄段占38.7%,大部分(82.6%)为女性。学历以大专为主(62.3%),93.1%的调查者接受过医学院校教育,40.8%为护理专业,超过一半(54.6%)的调查对象职称为初级。工作5年以上的占36.7%,72.6%的人员具有执业资格,执业护士占56.9%,大多数(83.7%)之前没有公共卫生相关工作经历,40.4%的人具有护理工作经历。一共纳入10个基层卫生机构的的10名领导和35名一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在10名领导中,超过一半(6位)是女性;超过一半的领导(6/10)年龄在30至40岁之间;大多数领导(8/10)工作年限在三年以上。在一线工作人员当中,超过一半(21/35)来自社区卫生中心,超过四分之三(27/35)是女性,绝大多数一线工作人员(32/35)的年龄≤40岁,大多数(21/35)的工作年限不到3年。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现状:在卫生人力资源数量方面,所有基层卫生机构领导认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编制及现有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特别缺全科医生和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在人力资源能力素质方面,一线工作人员和领导都均认为,现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学历低(学历以大专以下为主)、职称低(以初级职称为主)。总体而言,在学历构成上,78.5%为大专及以下学历;在专业构成,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背景的人员占比低,41%以上的工作人员为护理专业出身,尤其是城市和主城区的基层卫生机构,护士占比将近50%。只有5.9%的工作人员具有公共卫生专业背景;在职称构成上,初级职称或无职称工作人员占比达80%,而副高职称仅占3%。多数一线工作人员认为自身能力不足,难以胜任本职工作,尤其在一些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高的服务项目(如健康教育、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等)完全胜任的工作人员不到一半,而且大多数人员不胜任的原因是因为知识和技能都缺乏。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现状:85%以上的工作人员在半年内最少接受过1次以上的培训。但是,绝大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领导认为,目前的培训效果欠佳,培训并没有使人员能力得到根本提高。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人员短缺,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法安排人员参加培训;二是目前的培训没有很好地组织,层层培训导致培训内容重复。此外,专业性强的培训(如重性精神病和慢病管理)没有由专业机构承担;三是当前的培训通常集中在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的政策和服务规范上,培训缺乏公共卫生核心能力的培训。同时,由于培训缺乏需求评估,导致部分培训项目与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不匹配;四是目前的培训形式单一,通常只通过讲座进行,或者以会代训,主要针对理论知识的传授,缺少实践操作层面的培训;五是大多数培训时间太短,培训时间碎片化,不能系统提高知识和能力;六是培训师资不固定、能力有待提高,同时,培训教材不统一,难以保证培训同质化。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需求评估: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培训需求的9个维度中,专业知识占91.3%,专业技能占84.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78.8%,沟通能力64.3%,干预措施制定41.6%。需求评估占33.2%,流行病学调查32.5%,满意度调查或项目开展效果评价27.9%,授课技能占26.7%。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对上述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培训需求受专业背景、学历、职称、执业资格类别以及工作岗位等多种因素影响,尤其工作岗位是9个维度培训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的建立:经过2轮Delphi咨询,建立了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该框架由1个总功能(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维护公众健康),8个子功能(“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居民健康信息管理”、“社区健康监测与需求评估”、“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疾病预防与控制”、“社区卫生应急管理”、“多部门协作”、“政策、规划制定与评价”)构成。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的构建:通过两轮Delphi咨询,构建了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该核心能力模型由3个一级指标(包括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理念与价值观)、19个二级指标(包括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知识、社区健康监测能力、社区健康需求评估能力、政策和干预措施制定及实施和评价能力、健康管理能力、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应急处置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管理和领导能力、基本科学研究能力及职业精神等)、60个三级指标(包括流行病与医学统计学、中医药健康管理知识、居民健康状况及疾病危险因素监测能力、参与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价的能力、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技能、慢病患者健康管理能力、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能力、社会动员技能、工作伙伴关系建立、项目管理能力、基本研究设计和实施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及奉献精神等)和129项具体能力界定组成。研究结论重庆市基层卫生机构仍然存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短缺、人员能力素质不高以及人员培训效果不佳的问题。同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需求呈现多元化,不同人员的培训需求各有侧重。本研究所建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于核心能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奠定了基础,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改进培训项目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增强培训项目的针对性、提高培训的效果、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根据目前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的现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要进一步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2.国家要在政策层面上加大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3.以核心能力为导向,调整改革医学院校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学历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4.基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员核心能力模型开发能力培训项目,开展基于核心能力模型的培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员能力建设效果。

夏敬[2](2019)在《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民健康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富强昌盛的重要标志,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社会保障权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作为基本人权的健康权的保障,是各国政府重要的社会目标。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截至2017年,人口总量达13.93亿,其中,农村人口占比41.48%。医疗卫生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的民生事业,为广大公民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是政府职能的体现。党的十七大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在改革基本原则中提出:向全民提供作为公共产品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①,”确定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在中央部署与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中,随着新医改的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正在由理论到实践,由局部向整体全面推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基本公共服务范畴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向城乡居民均等地提供是现代文明政府的重要职能,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城乡居民无论身份高低、收入水平如何,均能依据自身的需求获得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它是基于公平正义原则提出的一项公共性的制度安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城乡二元的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由于政府投入、城乡医保制度、区域经济发展、居民收入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基本医疗卫生的服务在很多方面仍呈现出较大的城乡差异,无论是医疗卫生费用的筹资、医疗卫生资源的占有、医疗保障水平乃至健康消费等方面均表现为城乡的不均等。这种不均等不仅影响着广大人民的健康水平的整体提高,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在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医改的当下,让城乡人民如何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思考的问题。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及均等化的内涵、发展逻辑、测量评价、原因分析等多方面,对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做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围绕着所构建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及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践,提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全文共分九个章节,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即1、2章,是论文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在阐述了论文的立题意义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关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及其均等化的内涵、属性、内容进行了界定,同时,阐述了公共品理论,公平正义理论、福利经济理论,及共享发展理论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支撑理论。为本论文的主题研究提供经度与维度的基础。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即文中的第3、4、5章。对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回顾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依据投入-产出-结果的视角,从卫生筹资,资源配置,服务利用,质量与效率、健康水平等多项指标综合考量,构建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指标,利用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和各年度的卫生与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了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均等化水平)。同时,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指标的可代表性(参照性),利用泰尔指数对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的实现程度和发展趋势做了定量评价与相关分析。同时在对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现状把握的基础上,探求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均等的成因。重点从国家发展战略、医疗卫生财政制度以及医疗保障制度等制度根源探究了造成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均等的原因。第三部分,即第6章。基于我国目前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尚不均等的现实,依据本人对我国某地区(D市)农村的实地调查,了解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诉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现实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对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在供给方面,侧重对新农合的覆盖范围与保障水平等制度目标实现程度,以及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的考察。在需求方面,则注重对农村居民的就医选择、新农合以及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相关满意度的调查。以点概面,为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尤其是满足广大农村地区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权益,提供有针对性建议的现实依据。第四部分,是对策和建议部分。即文中第7、8章。在借鉴国外相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理顺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思路。立足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提出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基本理念,并重点从财政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等角度探讨了均等化的实现路径以及相关配套机制。第五部分,为结论部分。提炼基本观点和建议,对全篇论文研究进行概括总结。本文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尝试和创新:一是强调公平公正的立场与原则,站在统筹城乡、共享、发展的视角,思考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的实现。每个人都能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是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是促进卫生正义价值的创新理论支持和阐释。资源的稀缺性,使得人类的经济及一切活动都将面临着选择,人的需求是无限的,对保障健康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是无限的,而相对于人们无限的需求,医疗卫生资源无论是总量还是相对量都是有限的。如何将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科学合理地配置和利用较为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是各个国家政府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研究人员都在努力追求的目标。众所周知,医疗行业素以供需矛盾突出饱受争议。在我国,医疗资源呈现出优质的医疗资源稀缺,而基层的医疗资源闲置的双重性。如何以共享经济发展的内核,促进医疗资源在不同机构之间、不同地域之间、城乡之间更好的优化配置,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定位,无疑是对医疗供给侧改革,国家多点执业、分级诊疗等政策落地的有力推动,从而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现。二是基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结合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展,对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进行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研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国家发展理念、总体规划与战略,医疗卫生事业的相关政策直接影响着均等化的实现。本文结合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进程,对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从动态的角度,予以认识与判断。试图从投入-产出-结果的视角设立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指标体系,利用泰尔指数对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程度和发展趋势做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三是在文献综述、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农村地区做实地调研,从供需角度,对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有了更直观、更明确、更清醒的认识。调研结果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对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效果显着。但是,应该看到,现阶段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与城市尚有较大差距。为满足广大农村地区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保障农村居民健康的权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应尊重农村居民对医疗卫生的现实利益诉求,加强财政支持、医疗卫生等配套改革,合理优化配置农村的卫生医疗资源,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和可及性。当然,由于“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涉及到人口学、社会学、健康经济学,卫生管理学、政治学乃至哲学等诸多学科,因此,尽管已作了大量工作,但是对相关主题的文献和理论梳理仍旧存在着不足,论文的理论广度与深度尚有待提升。同时,基于我国长期以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涉及的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医疗保险等边界不清、内容交叉,加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城乡边界问题,与此相关联的统计口径并不完全统一,尤其涉及到乡乡村村最基层的城乡对比基础数据更为缺乏,这对准确把握和测度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并予以评价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本人所构建的均等化指标体系,或许尚不能完全反映均等化的全貌。同时,基于我国地区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无论是地区间、城乡间、甚至人群间差异很大,同时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与我国目前进行的新医改密切相关,涉及到财政、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等多部门的配合联动,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各部门也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本人也及时做了跟进,但是,围绕“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主题,提出因地制宜更加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的政策建议,尚需做进一步的研究。-----健康中国 2020、2030.......!

杨晴青[3](2019)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变及乡村转型 ——以陕西省佳县为例》文中指出在近30年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因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发展机会不对等,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性、不稳定性突显。不同于城市区域或沿海平原地区,西部乡村地区经济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居民生活、生产条件改善明显,但在地形地貌、生态环境脆弱等自然环境限制下,农户过度依赖土地资源,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地方经济造血能力弱,经济建设长期依赖于国家财政的支持。另一方面,城市化对传统乡村的冲击使得人力资本等要素持续流失,乡村地区逐渐丧失了发展资本,已逐渐走向衰落,亟待转型与振兴。笔者认为现阶段乡村振兴的关键任务为发展乡村经济与改善人居环境,其中,人居环境建设为乡村振兴的切入点,为乡村经济发展及乡村转型提供支撑,而乡村振兴、乡村转型又对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引领乡村人居环境优化。本研究契合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以人地关系、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从脆弱性的视角着眼,遵循“评估框架构建—情景阶段识别—时空过程剖析—功能因子诊断—演变机理解析”的研究主线,以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为案例区,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与乡村转型进行系统研究。首先,构建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乡村转型整合分析框架,提出了多尺度整合的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表征因子体系,探索性设定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情景界定与阈值规则,以服务于尺度嵌套的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评估。二是,构建了县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测度框架,测度了案例区37年间(19802016年)的乡村人居环境综合系统、子系统、因子的脆弱性值,并对其时序演变轨迹进行了刻画。基于情景界定规则对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状态进行阶段划分,利用52份关键人物访谈文本、两份行业部门访谈材料,运用“ground-truthing”质性方法对情景类型进行了实地验证,剖析不同阶段脆弱性情景特征。三是,尺度下降至村域尺度,构建了村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测度框架,基于县域尺度阶段划分的结果,利用65个样本村,451份入户调查问卷,运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对村域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值进行测度,并基于ArcGIS平台刻画了人居环境综合系统、子系统脆弱性的时空格局。运用贡献度模型、障碍度模型对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的功能子系统/因子进行了诊断,剖析脆弱性贡献子系统/因子、抵抗子系统/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四是,将研究尺度上推至地貌片区,解析了案例区北部风沙区、西南黄土丘陵沟壑区、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三类地貌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功能子系统/因子的演化过程,同时梳理了三类地貌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优劣势特征的转变。五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基于451份入户调查问卷,113份关键人物访谈文本,从“生计-土地-空间结构”转型的视角切入,探讨了1980年以来三类地貌片区乡村人居环境演变下的乡村转型历程。最后,采用梳理归纳法,对乡村人居环境脆弱性演化路径、乡村转型轴线进行了梳理,识别并提炼了阶段间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乡村转型发展的主导因素,并对主要驱动力展开分析,构建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与乡村转型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案例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经历4个阶段,徘徊于顽固脆弱的系统与不受控制的脆弱性系统情景之间:阶段1(19801995年),人居系统长期处于生态恶劣、住房简陋、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空白等顽固高脆弱情景;阶段2(19962005年)系统突破阈值突破进入不受控制的脆弱情景,以干旱灾害持续、人口出生率骤降、性别严重失衡、社会保障滞后、城乡二元化为典型脆弱特征;之后,系统反弹至顽固脆弱情景,经历短暂但危机四伏的阶段3(20062009年),以化肥及农药泛滥、人口流失、公共设施及商业网点撤并、严重依赖枣果经济为脆弱特征;阶段4(20102016年),进入以雨涝灾害频现、枣果经济崩溃、人类系统极端脆弱为特征的不受控制的脆弱情景。(2)1980年以来,县域尺度综合脆弱性显着减轻,但仍停陷于中度脆弱等级;自然系统脆弱性波动幅度增大,雨涝灾害成为主要扰动;进入21世纪以来,居住系统脆弱性全面减轻,家电设备改善尤为显着,支撑系统脆弱性反弹加剧,乡村小学教育脆弱值增至极端;近十年间,社会系统脆弱性逐渐减轻,四大因子脆弱值不同幅度减轻,人类系统已走向重度脆弱等级,仅人口负担因子脆弱值减轻。村域单元时空格局演变显示,综合系统、自然系统、居住系统、社会系统均由高脆弱性全局覆盖逐步减轻至以低脆弱性分布为主的格局,人类系统则由低脆弱性全面分布逐步恶化至高脆弱性为主的格局;支撑系统空间格局动荡,低等级的脆弱性集中于交通干线沿线、行政中心驻地样本村。(3)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分布最广的贡献子系统由居住系统转变为支撑系统,而抵抗子系统由人类系统转变为居住系统。北部风沙区、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西南丘陵沟壑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因子的优劣势特征同样经历了阶段性的转换,转换过程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异质之处。(4)垃圾处置欠缺始终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劣势,生活取水相对方便为其优势。此外,历史时期的劣势主要为土地耕作比重大、人口受教育程度低、通讯条件差、农户收入水平低,优势在于化肥施用量较少、乡村人口充足、小学学校可达性良好、贫富差距较小等方面。现今,乡村人居环境系统以河渠水体质量较差、乡村人口萧条、贫富差距较大、房屋结构脆弱及居住拥挤为劣势,以风沙灾害减轻、人口抚养比低、农村道路较健壮、社会治安良好为优势。(5)从“生计-土地-空间结构”的视角剖析了三类地貌片区乡村人居环境变化下的乡村转型历程。(1)乡村生计方式的转型:北部风沙区经历非农生计活动比重持续上升,枣果生计活动比重激增后骤降,生计均衡型比重略有增加的过程;西南丘陵沟壑区生计活动由传统农牧生计向枣果生计过渡,进而转向非农生计;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生计活动经历了转向以枣林生计活动为主导,最后以非农生计活动为主导的过程。此外,三类地貌区生计缺乏型结构呈现了分布缩小又扩大的历程,而生计全面型结构则与之相反。生计多样性指数均呈现持续上升后又下降的过程;(2)乡村土地利用转型:三类地貌区均呈现耕地向林地大幅转换,后又保持稳定格局的过程。弃耕地比重呈现小幅上升后大幅增涨的过程。(3)乡村空间结构转型:商业服务与公共服务站点经历覆盖村域单元又撤离村域单元的过程,乡村居民住宅由分散分布持续向集中团块式发展;交通道路轴线拓展至村村通,继而延伸至户户通的放射状结构,社会交往尺度随之由村域逐级突破至县域空间;村镇行政单元经历轻微调整,至大幅调整、半径显着增大的过程。(6)建构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与乡村转型机理。气候与市场变化、城市化冲击除了直接导致乡村人居子系统脆弱性变化外,还将通过影响政府政策、农户行为,间接的推动乡村人居环境系统演化与乡村转型,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的演变继而推动乡村转型进程。乡村人居环境系统变化、乡村转型过程又将反馈于扰动体系,或是形成扰动源,或是干预扰动因素。国家政府与农户行为继而迅速响应与/适应,并针对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状态形成应对策略,而应对策略作为“双刃剑”进一步干预乡村人居环境与乡村转型系统。

田孟[4](2018)在《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制度变迁与现实困境 ——以富县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主要表现为大量的公共财政投入和密集的制度建设,然而这些举措却并未实现预期目标,出现了明显的政策偏差,并且最终造成了一种政府、患者(社会)和医院(医生)都不满意的意外结果。这种政策的意外结果构成了笔者的问题意识来源。全面考察农村新医改各项政策的具体实践过程,进而分析和解释其中的政策偏差现象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构成了本文的主要目标。本文主要基于富县这个中西部普通农业县的田野调查,采用将纵向的历史变迁梳理和横向的制度实践分析两个维度相结合的研究路径,探讨了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试图提出相应的破解之策。由于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深度“嵌入”于国家自上而下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农村自下而上的经济社会变迁的背景之中,因此,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过程便不仅可以看作是一个考察“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经济学或卫生经济学问题,而且也可以看作是一个透视“国家与社会关系”(或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社会学问题。由于当前农村新医改所面临的问题已远远超出“政府-市场”框架的解释能力和认识范围,通过引入“国家-社会”框架,将能有助于深化认识,并对接下来的农村新医改具体实践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指导和建议。社会学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分析框架主要关注的是在以国家力量为主要依托的、包括了现代市场和现代政府等在内的现代性因素进入尚具有传统性特征的乡村社会的过程中,那些包括了既有社会结构和文化、规范等要素在内的传统社会因素的反应、作用及其应对方式。其中,特别强调传统社会性因素和机制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的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等。具体就农村新医改这一研究主题而言,政府主导的卫生体制必须要在政府、市场和农民(社会)之间达成某种均衡,尤其是要注意调动农民及村社自身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笔者认为,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和基于村社的农民合作共同构成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主要机制。在“国家-社会”框架下,本文主要从纵向的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历程和横向的农村新医改的制度实践两个维度具体展开:首先是考察了新医改前的两个阶段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历程和模式,其次是分别考察了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阶段最主要的三项制度的实践过程及其面临的困境。首先是对于第一阶段即改革开放以前的考察。国民政府在建设现代卫生事业的过程中,不仅未能较好地体现政府主导作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也没有以农民为本位,积极发动农民,促成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和主体性,这是国民政府时期现代卫生事业不彰的根本原因;而集体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主要是采取了将行政主导的体制和农民及村社本位的机制相结合的办法,最终快速、有效地推动了现代医疗卫生事业深入到农村社会之中,并取得了巨大成绩。其次是对于第二阶段即改革开放以后至新世纪以前的旧医改的考察。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从整体上看,卫生事业活力确实有所增强,卫生机构和卫生人员有所增加,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也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由于市场失灵的出现和普遍存在,不同区域之间,以及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组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民众的不可承受之重。最后是对于第三阶段即新世纪以来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的考察。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中的三项主要制度都没有能够很好地实现预期目标,也即出现了政策偏差的现象。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在贯彻落实政府主导的原则的同时,没有能够考虑到农村的客观实际并调动农民的内在积极性。不过,笔者并非笼统地进行阐述和演绎,而是对新医改中的三项制度分别进行探讨:第一,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卫生人才问题上,笔者认为,现行城乡同一的执业医师制度脱离了农村的客观实际,是导致农村卫生人才事业陷入短缺困境的关键原因。第二,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医疗费用负担问题上,笔者发现,新农合筹资量的剧增并没有减轻农民的疾病负担,而是让农民的疾病负担持续性地保持在了一个并不能够保障其避免陷入贫困之中的支出水平之上。新农合制度以大病统筹作为基本的制度定位和将新农合视为社会医疗保险的倾向,不仅违背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而且也不符合疾病治疗的基本规律。第三,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上,笔者发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各项服务主要采取了项目制的方式进行供给,从而非常明显地强化了政府内部“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导致农民参与决策的空间和主体性严重不足。对于当前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所遭遇到的困境,必须超越“政府-市场”视角,引入强调社会机制的“国家-社会”分析框架。在后者看来,现代社会的建立过程本质上是现代性因素在整个社会弥散和建立的过程。然而,在此过程中,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都并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新的社会秩序。这是因为,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都缺乏自律性,故而它们都有可能发生对于社会领域的过度扩展和僭越,也即进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领域,从而造成社会秩序的进一步混乱。因此,在一个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人们面对的可能不只是市场失灵的问题,也不单是政府失灵的问题,而往往是市场和政府同时出现失灵的问题。对此,“国家-社会”范式强调要超越市场与政府,站在社会的角度来反思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从而为社会秩序的最终达成提供创造性的思路。由此观之,农村新医改的各种制度之所以会在实践过程中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和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能够体现农民的本位原则,农民的参与性和主体性严重不足,农村社会的差异性在决策中没有得到基本的重视和充分的体现,农民的需求偏好得不到有效地地表达和回应。笔者提出,在通过适度下放决策权力的方式以完善政府主导的基本原则的同时,还应着力强调农民及村社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农村医疗卫生政策要以农民为本位,通过将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与自上而下的国家各项医疗卫生政策及资源相对接的平台和能力。总之,一方面要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要特别强调以农民为本位的基本方略,即以农村的客观状况和实际需要作为卫生制度改革的基准,并特别注意在村社共同体的基础之上调动农民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参与模式”作为接下来农村新医改实践的主要方向,这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疗卫生事业”总体目标中的“中国特色”之所在。

李医华[5](2017)在《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医疗卫生费用核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的总称。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吉林省居民的首要死因,在预防与控制方面已成为当前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离不开经费投入和有效的卫生筹资政策,而卫生费用核算是国际公认的卫生筹资政策分析工具。核算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卫生费用,评估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所消耗的卫生资源,能够反映出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医疗卫生费用的筹集、分配、使用以及相关的个人与社会经济负担,对于调整和完善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目的:1.核算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费用规模和筹资来源,分析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卫生费用的筹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2.核算和分析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费用机构、服务功能配置状况;3.核算和分析吉林省不同类别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状况;4.核算和分析吉林省不同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状况;5.核算吉林省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并分析其筹资来源、费用流向和功能使用,为合理控制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费用负担提供决策依据。方法:1.卫生费用核算:以国际最新的《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 1版(SHA 2011)》为基础,从筹资方案、机构流向、服务功能以及疾病与人群分布等维度核算2014年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费用。2.数据采集:所需基础数据分为常规统计数据和机构调查数据两类。其中,第一类常规统计数据中的卫生费用总量数据来自于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报告》,常规统计数据中的吉林省数据包括《吉林卫生统计年鉴》、《吉林卫生财务年报》和吉林省“政府卫生投入监测”数据库;第二类机构调查数据来自于吉林省功能法卫生费用核算调查,包括从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和病案系统中获取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诊断、疾病治疗花费等个案数据,以及针对这些机构开展问卷调查所获得的预防投入信息。结果:1.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经常性卫生费用情况2014年,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经常性卫生费用为71.10亿元,占吉林省卫生费用的比重为11.26%,占吉林省慢性病卫生费用的比重为22.20%,占吉林省GDP比重达到0.52%。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费用中治疗费用占比为69.65%,其次是零售医疗用品费用,占比为14.43%,预防服务费用、卫生行政和筹资管理费用占比分别为 8.98%和 6.83%。2.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筹资情况2014年,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为49.52亿元。其中,公共筹资方案占47.55%,家庭卫生支出占44.57%,自愿筹资方案占7.88%;治疗费用中住院服务以公共筹资为主,比重达到51.98%,家庭筹资比重仅为38.43%,但门诊服务则相反,64.84%由家庭自己负担,公共筹资的比重为32.92%。从不同疾病看,营养代谢性心脏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萎缩、其他后天性心血管病和小卒中(小中风)的筹资保障较好,公共筹资方案比重达到52%以上。家庭卫生支出比重高的前五位为原发性高血压、肺原性心脏病、脑梗塞、先天性心血管病、血液病性心脏病,比重分别为59.11%、50.30%、50.17%、45.08%和 41.13%。从各年龄组人群看,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筹资主要依靠公共筹资方案和家庭卫生支出,但部分年龄组家庭卫生支出占比超过50%,其中,10~14岁、60~65岁和85~95岁及以上人群家庭卫生支出占比在50%~60%,0~4岁和15~19岁人群家庭卫生支出比重超过60%。3.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费用机构配置2014年,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费用主要发生在医院,占比为59.29%,其次为医疗用品零售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分别为14.43%和14.17%,发生在卫生行政和筹资管理机构、门诊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的费用占比分别为6.83%、3.84%和 1.34%。从不同筹资方案资金的机构配置看,政府方案37.47%的资金流向基层卫生机构,36.17%流向医院,流向门诊机构和辅助性机构的比重均不足1%;社会医疗保险资金流向医院的比重达到74.4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仅为6.60%,医疗用品零售机构的占比为18.94%。从各类服务费用的机构配置看,治疗服务费用主要发生在医院,占比达到84.75%。预防服务费用则是主要发生在基层医疗机构,占预防费用的79.64%。4.吉林省不同类型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状况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费用占比最高的前五位疾病依次是其他类别的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出血性脑血管病、小卒中(小中风),占比分别为65.25%、17.57%、9.67%、2.44%和 1.85%。从不同机构看,医院的治疗费用主要发生在其他类别的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出血性脑血管病、小卒中(小中风),分别占医院治疗费用的66.75%、20.56%、4.65%、2.82%和2.07%。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疗费用主要发生在其他类别的心脏病、脑梗塞、肺原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小卒中(小中风),占比分别为60.32%、34.14%、3.17%、1.37%和0.36%。从不同性别人群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看,男性人群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的前五位疾病依次为:其他类别的心脏病(16.61亿元)、动脉粥样硬化(4.59亿元)、脑梗塞(3.93亿元)、原发性高血压(0.28亿元)和小卒中(小中风)(0.23亿元),这五类疾病占男性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的95.21%。女性人群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的前五位疾病依次为:其他类别的心脏病(13.47亿元)、动脉粥样硬化(4.48亿元)、脑梗塞(3.16亿元)、出血性脑血管病(0.48亿元)、先天性心血管病(0.20亿元)和肺原性心脏病(0.20亿元),五类疾病占女性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的97.30%。5.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费用年龄分布2014年,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主要发生在80~84岁、60~64岁、70~74岁、75~79岁和65~69岁人群,五组人群占全人群费用比重为58.78%;从不同类型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的年龄分布看,各类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主要集中分布在45~85岁这一人群。不同性别人群的年龄分布中,治疗费用高的前五位年龄组依次为:80~84岁、70~74岁、60~64岁、75~79岁和65~69岁。男性人群前五位年龄组分布依次为:80~84岁、85~89岁、60~64岁、75~79岁和70~74岁。6.60岁以上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费用分析2014年,吉林省60岁以上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为34.89亿元,占全人群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的70.46%。从老年人费用不同年龄组构成来看,治疗费用主要发生在80~84岁,占60岁以上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的22.55%。从不同疾病看,治疗费用主要发生在其他类别的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出血性脑血管病和原发性高血压,占比分别为62.60%、17.81%、14.35%、1.81%和 1.1 0%。在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中,家庭卫生支出占比为48.87%,公共筹资占比为47.96%。其中,门诊服务中家庭卫生支出占比最高,达到71.47%,住院服务中公共筹资方案相对较高,达到52.63%。从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的机构分配看,86.64%发生在医院,发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治疗费用占比仅为8.82%,门诊机构治疗费用占比为4.54%。门诊费用中医院占比为55.3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仅为21.08%;住院治疗费用中94.08%发生在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仅占5.92%。结论:1.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费用占比高,卫生资源消耗量大,给社会经济和居民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未来吉林省应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的控制;2.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筹资中家庭卫生支出占比较高,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并针对不同疾病、年龄组筹资负担差异加强医疗保障针对性;3.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费用配置不合理。主要向医院、高级别机构集中,基层机构比重过低,疾病治疗费用占比高而预防服务投入所占比重较低;4.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费用主要集中在几类重点疾病,不同性别人群的疾病分布也存在差异,应针对这些重点疾病进行重点控制;5.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费用主要分布在老年人群,但年轻人群费用占比也较高,同时,不同性别、年龄组费用的疾病分布存在差异,应给予政策关注;6.吉林省60岁以上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占比高,特别是80~84岁组的高龄老年人卫生资源消耗量大,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费用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筹资结构尚待优化,老年人治疗费用机构流向不合理,资金配置效率有待提高。政策建议:1.高度重视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明确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加强慢性病防治体系建设。2.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政策,提高社会医疗保险筹资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针对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特征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补偿政策,提高疾病统筹层次并提高医疗救助的针对性。3.探索符合心脑血管疾病特点的分级医疗模式,加强基层机构服务能力与机制建设,实现就医合理化和疾病早期控制,从根本上降低费用。4.针对费用负担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进行重点控制。加强重点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项目干预,综合运用信息化等手段控制重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5.关注全生命周期的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加强中青年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早期预防和控制;对老年人群进行重点防控,减少疾病经济负担与医疗费用的增加。6.加强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控制和筹资风险保障,重视60岁以上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疾病防控与治疗,对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群在医保政策中给予关注和政策倾斜。此外,吉林省还应加快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为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提供多重保障,同时鼓励非政府组织和企业投入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防控。

陆小红[6](2015)在《南京市建邺区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现况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调查建邺区儿童预防接种的现状,探索影响儿童接种的因素,为制订符合我区特色的预防接种管理方案提供依据。2、通过开展建邺区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信、行以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3、了解建邺区不同人群对预防接种的服务需求,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制度。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街道及社区,设计调查表进行入户调查,以居住在建邺区年龄为1-2周岁的儿童作为接种率的调查对象,上述儿童的家长作为本次《南京市建邺区儿童预防接种现况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问卷内容包括儿童的基本情况、儿童的接种情况、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对预防接种的认知和态度等情况。本次随机抽取出9个社区,完成551份调查问卷,包括本地儿童387名、流动儿童164名。对收回的问卷用Excel2003软件建立调查数据库,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了便于统计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认知和态度得分情况,对问卷中的相关题目进行计分,知识和态度调查题均为10题,每题1分,总分均为10分。为控制可能出现的混杂偏倚,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1、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平均得分为4.88分,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认知水平不高,父母自身的教育水平是影响其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2、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态度平均得分为7.94分,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态度较主动、积极,儿童的健康状况对家长的态度得分有影响。3、本地与流动儿童的基础“五苗”(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的接种率都达到了95%以上,而及时接种率较低。儿童的户籍和母亲的教育水平是影响及时接种率的主要因素。4、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服务较满意,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态度得到居民的认可。儿童家长普遍认为二类疫苗收费较高,对二类疫苗的认识和利用度不高。结论:1、儿童家长对多年来广泛宣传的疫苗知识知晓率高,但对国家计划免疫政策、疫苗接种的副反应等知晓率较低。应加强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工作,对教育水平较低的家长进行针对性的知识宣教,普及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全面提高家长的认知水平。2、流动儿童的及时接种率低于本地儿童,工作中需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针对流动儿童的特点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开展经常性查漏补种工作,及时为其接种疫苗,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3、二类疫苗对疾病的预防起着重要作用,儿童家长对其的认识有待提高。国家在财力允许的前提下逐步将二类疫苗纳入一类疫苗,不断扩大免疫规划的疫苗种类,从而更好的保护儿童健康。

郭燕霞[7](2013)在《医疗实践中的专门知识与公众选择研究 ——以山西省太原市儿童疫苗接种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分化和高度专业化,某个领域的专家在该领域之外也可能只是外行公众,公众在特定情境之中也会获得一定专门知识。专门知识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成为当代学术界的重要论题之一。在医疗实践中,我国自2007年实行扩大免疫规划以来,疫苗事件增多,儿童疫苗接种争论不断显现;同时,儿童疫苗的总体高接种率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公众接种需求和选择原因,理解家长缘何和如何为孩子接种具体种类的疫苗成为研究焦点。而专门知识的增加、公众角色的专业化使其选择儿童疫苗接种的范围不再局限于第二类疫苗,甚至扩展到第一类疫苗中来,典型呈现出专门知识与公众选择之间关系这一主题。本研究以山西省太原市儿童疫苗接种为个案,运用深度访谈研究方法,透过知识社会学的透镜,探讨医疗实践中的专门知识与公众选择的多样关系,检视专门知识的生成过程以及如何对公众选择儿童疫苗接种发挥作用。进而揭示多种因素共同建构公众选择,折射医学与公众、科学技术与当代中国社会之间关系的多样态特征。按照专门知识的获得途径不同,本研究将专门知识划分为三个层次:专业技能知识、互动性专门知识和常识性专门知识;依据公众选择接种儿童疫苗的种类和结果不同,将公众选择儿童疫苗接种分为三种类型:接种全部疫苗、接种部分疫苗和拒绝接种疫苗。在公众选择接种儿童疫苗过程中,一方面,由于专门知识的结构不同,掌握不同层次专门知识的公众选择接种不同种类的儿童疫苗;另一方面,由于其他些因素与专门知识的共同影响,掌握不同层次专门知识的公众呈现出选择接种相同种类的儿童疫苗。具体而言,掌握儿童疫苗接种的专业技能知识的群体包括接种医生和专家。来自国家免疫规划制度、接种实践以及角色认知的专业技能知识,促使接种医生不仅为孩子接种全部疫苗,而且试图说服公众接种全部疫苗。专业技能知识与接种医生选择儿童疫苗接种之间呈现出正向关联。专家以专家知识为依据,完全从医学原理来考究接种每一种疫苗的必要性,并尊重和遵守国家免疫规划制度,从而选择接种第一类疫苗的所有种类、第二类疫苗中的部分疫苗。当受到特殊个人体验的直接影响、实证主义思想居上以及认知到国家免疫规划制度的非惩罚性,他们不仅拒绝接种第二类疫苗和某些第一类疫苗,甚至全部疫苗。互动性专门知识以公众既有的默会知识为载体,通过经验获得,这种经验是阅读文献和语言交流而非某领域实践的产物。在儿童疫苗接种中,公众通过个体经验、互联网、专业书籍、接种证以及与医务专业技术人员的互动等获得互动性专门知识。由于互动性专门知识的结构不同,以及受到个人体验的影响,公众选择接种全部疫苗与接种部分疫苗。当进行风险—收益分析、出于国家免疫规划制度和科研成果的应用不完全信任的考虑,这部分公众选择接种第一类疫苗的所有种类、拒绝接种第二类疫苗的所有种类。对接种疫苗的利弊、国家免疫程序、接种疫苗的风险等形成的总体认知或者经验式判断,成为背景知识与其自身的默会知识彼此竞争、相互融合,生成与本地文化和实践相联系的常识性专门知识。这种常识性专门知识与其他因素,共同建构公众选择儿童疫苗接种。当体验到国家免疫规划制度的福利性、受到接种医生的权威建构、个人体验的强化以及从众心理的导引时,这部分公众为孩子接种全部疫苗。当信任并受到国家免疫规划制度的制约,同时由于对接种医生的不信任而放弃与接种医生的互动时,他们凭借已有知识和自身经验选择接种部分疫苗。当受到社会网络的主导影响或者经济因素的制约时,他们选择接种第一类疫苗的所有种类、拒绝接种第二类疫苗的所有种类。本研究发现,第一,具有互动性专门知识的公众非常乐意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更多的专门知识,并试图以这些专门知识为依据做出专家式的儿童疫苗接种选择。究其原因,他们不是为了成为专家、超过内行,而是试图在特定文化构架之下,对自己的生活和相关现象有所认识。第二,具有常识性专门知识并选择接种全部疫苗的公众,将自身定位于被动的接受者,满足于服从接种医生的权威意象,充分享受着福利性的儿童疫苗接种政策,认为没有必要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取儿童疫苗接种的信息。具有常识性专门知识并选择接种部分疫苗/拒绝接种疫苗的公众,凭借已有知识和自身经验判断接种疫苗的必要性,要求成为参与者、使用者;但他们仍然将自己视为外行,并不喜欢增加的医学知识,认为知识的增加使其处于不知该如何选择的困境之中。因而,在儿童疫苗接种中,已有的单向线性传播模式难以适应公众专业化的需求,应当根据公众专门知识的不同层次重新建构医学知识的传播模式。而且,管理和决策部门应当针对不同群体传递其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重新定位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重新审视个体权利和群体利益,从而促进儿童疫苗接种政策的合理制订与实施。

高鸽,贾红英,史甲奇,孙翠环[8](2010)在《湖北省秭归县卫Ⅶ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文中指出对秭归县Ⅶ计免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期对湖北省Ⅶ计免项目提供比较和分析范例。通过秭归县卫Ⅶ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实施前、实施中以及结束后的财政投入、人员素质、冷链设备与器材和相关健康指标的变化,评价秭归县卫Ⅶ计免项目的实施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

高鸽[9](2010)在《湖北省卫Ⅶ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相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一套切合实际的、较为准确的湖北省卫Ⅶ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用以评价项目实施以来的进展情况、预期目标的完成情况、项目实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可推广性。在此基础上探索计免综合评价方法,以便提高计划免疫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程度,为将来继续实施的计划免疫项目和工作提供一些方法学基础和建议。此研究对于计划免疫项目工作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和方法学基础。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中包括文献法、头脑风暴法、专家咨询法、主观赋权法等。1.文献法利用文献资料分析优选法对项目绩效评价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实践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特别对湖北省卫生厅卫Ⅶ计免项目可行性报告、计划书等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2.头脑风暴法本课题邀请卫七项目专家对从文献研究得到的初级备选指标进行讨论,并根据有关专家的意见对基本框架进行相应的修改,形成湖北省卫Ⅶ计免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稿,并初步构建出共三大类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31项三级指标,79个四级指标。3.专家咨询法本研究共遴选出13名曾参与湖北卫Ⅶ计免项目开展与实施的卫生行政部门领导、项目开展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疾控部门领导/处室负责人以及个别统计学专家。通过头脑风暴的方法对从文献研究中得到的初级备选指标进行评议、论证,形成湖北卫Ⅶ计免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稿,共初步构建出共三大类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31项三级指标,79个四级指标。同时采用权重主观赋权法之一的专家咨询法,借助专家的认知和经验,通过专家两轮专家咨询打分获得各指标权重。4.统计学方法通过统计分析检验指标的信度与效度。信度的分析方法主要采用α系数法,内容效度采用专家评价法。研究结果:通过系统的分析研究国内外的卫生绩效评价相关方法和理论,在多轮专家研讨和咨询的基础上,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提出了从项目的立项、项目运营的过程和项目实施的效果三个维度对项目进行评价的理论框架。(2)研究与制定了湖北省卫Ⅶ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87个四级指标,并确定了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研究结论:1.湖北省卫Ⅶ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完善了我国项目后评价的内涵。2.湖北省卫Ⅶ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系统性强、具有较好的推广性。3.湖北省卫Ⅶ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采用了科学构建方法。4.湖北省卫Ⅶ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满足了我国计划免疫项目评价的现实需要。建议:继续在实践中采用更加科学、更加客观的研究方法完善、修正指标体系。

蒋文俊[10](2010)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提供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上,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是采用政府直接生产提供的方式,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不断发展,这种服务提供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变化,越来越暴露出其本身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文通过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提供模式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探索政府和市场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中的优势结合,构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提供的新型模式,以不断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的质量和效率。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主要选用pubmed、proquest、medline、cnki和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数据库等文献数据库,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书籍、期刊文章、调查报告、政策报告、政府工作文件等),建立文献数据库。通过广泛阅读本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系统深入了解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制度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归纳总结公共卫生服务包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经验。重点研究社会制度与农村公共卫生制度、服务包提供模式中服务包项目的设计与确定、筹资、补偿与支付、监管等。2、专家咨询法按照专家遴选原则,从科研机构及政府部门选择公共管理、公共卫生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半结构式的问卷访谈方式,获取专家指导意见。主要是对通过文献回顾整理而得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内容进行的判断与筛选。对提供模式试点运行遇到的问题给予政策建议的指导等。3、专题小组讨论在构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提供模式的过程中,针对其中成本核算及费用支付方式等技术问题、绩效管理和监管机制的建立等关键环节设立专题,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进行小组讨论,以优化模式运作流程。研究内容1、从改革农村医疗卫生体制的宏观视野出发,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形成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提供模式的设计框架的基础上,根据服务包提供模式的实际运作绩效,形成中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提供的理论框架。2、在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提供性质进行更加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利用理论研究的方法,分析研究服务包提供的理论,包括服务购买,绩效管理等。并且进一步地明确服务包内项目确定的具体筛选方法、成本测算方式以及服务包的运作流程。3、在系统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基础上,确定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提供的适宜模式,分析服务包内具体项目设计筛选、服务包购买与支付、以及运作过程中的监管方式等整个服务包系统运作的流程、各阶段的运行方式和方法,针对各实施环节中出现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和政策建议,从而不断改进和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体系。研究结果1、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提供的概念框架及理论框架的建立。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包提供的理论研究过多地集中在总体框架的研究或者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提供的研究,而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的提供模式研究相对比较匮乏。本研究在对相关概念的内涵界定和相关基础理论进行系统总结、归纳和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提供的概念框架和理论框架。2、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提供模式的选择及其运作流程的确立。基于前期相关理论的分析与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公共卫生服务的特殊属性和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中的主导责任,结合对传统服务提供模式的诊断分析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提供模式的选择依据,提出了通过政府购买提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的适宜模式,以提高服务提供的质量和效率。在此基础上,对该提供模式的各个运行环节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形成了具体可操作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提供操作流程。3、依据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的设计原则和步骤,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基础,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专家访谈意见,本研究初步确立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其中包括14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及103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明确了各服务项目的服务内容和实施要点。4、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提供工具的研究。本研究制定开发了政府购买提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所涉及到的关键工具和技术办法,如服务包项目成本测算办法,合同管理的文本开发,项目服务规程及规范的研究以及监管办法、项目绩效标准及考核办法等。5、结合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提供模式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在对政府购买提供模式的实施条件和关键环节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和完善该模式实施的措施和建议,主要包括:明确政府筹资责任,完善政府筹资结构;制定服务提供发展规划,界定购买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加强基层服务机构建设,培养服务生产的多元主体;加强政府自身能力建设,提高服务购买提供的管理水平。研究特色与创新1、理论上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的提供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确立了服务提供的概念及理论框架,及时地填充了目前理论界在该领域的空白;2、依托卫十一项目的实践支持,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提供模式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之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得以改进和完善,使得理论研究更加具有指导实践工作的现实意义。研究局限与不足受到研究周期、资料收集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尚缺乏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提供模式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验证。本研究的实践验证主要依托于卫十一项目的实施,由于目前项目开展实施的周期还比较短,同时由于公共卫生服务的效果体现具有滞后性,对服务提供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和评估并不具备现实可行性。因此,本研究仅限于对服务提供模式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阐述说明和简要分析,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实践效果还有待在后续研究中加以系统评估。

二、世界银行贷款疾病预防项目(卫Ⅶ)实施计划免疫技术人员培训的评价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银行贷款疾病预防项目(卫Ⅶ)实施计划免疫技术人员培训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相关理论探讨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 核心概念界定
第三章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现状及需求评估
    3.1 研究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构建研究
    4.1 研究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构建研究
    5.1 研究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全文总结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核心能力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附件五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2)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研究述评
        1.2.1 关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及其均等化内涵的研究
        1.2.2 关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测度(评价)方法的研究
        1.2.3 关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影响因素(非均等原因)的研究
        1.2.4 关于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策略的研究
        1.2.5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
2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的界析
        2.1.1 城乡
        2.1.2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2.1.3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2.1.4 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2.2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基础理论
        2.2.1 公共经济理论
        2.2.2 福利经济理论
        2.2.3 公平正义理论
        2.2.4 共享经济理论
        2.2.5 医疗服务市场的一般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变迁历程
    3.1 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变迁阶段
        3.1.1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低水平均等的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
        3.1.2 社会化、市场化改革时期(1979—2005年)
        3.1.3 强化政府责任,公益性回归的新医改时期(2005年至今)
    3.2 本章小结
4 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现状评价
    4.1 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
        4.1.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与构成
        4.1.2 评价方法
    4.2 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现状的统计分析
        4.2.1 医疗卫生筹资
        4.2.2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4.2.3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4.2.4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4.2.5 健康水平
    4.3 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评价
        4.3.1 国际组织的评价
        4.3.2 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的实证测度与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因素
    5.1 国家发展战略对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影响
        5.1.1 二元经济结构,“重城轻乡”的发展战略
        5.1.2 “重城轻乡”下的区域发展战略的侧重点不同
        5.1.3 以GDP衡量政绩的弊端
    5.2 公共财政体系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影响
        5.2.1 卫生财政总量投入不足
        5.2.2 财政支出偏向城市的惯性
        5.2.3 政府间事权划分改革滞后,卫生财权与事权的长期不匹配
        5.2.4 收入分配制度的偏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5.3 医疗保障体系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影响
        5.3.1 保障对象以正规就业为标准进行制度设定和人群划分
        5.3.2 统筹层次低弱化了医疗保险的风险分担机制、保障水平差异大
        5.3.3 多头管理有失效率
    5.4 供给主体结构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影响
    5.5 农民的参与意识及“话语权”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影响
6 我国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与意愿分析-基于D市的调查
    6.1 样本点选择与调查方法
    6.2 调查地区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现状
        6.2.1 调查地区农村居民的就医选择
        6.2.2 调查地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情况
        6.2.3 调查地区农村居民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6.3 调查结论
7 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国际经验
    7.1 主要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践
        7.1.1 英国的国家卫生服务体系
        7.1.2 德国的社会医疗卫生保障服务体系
        7.1.3 日本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7.1.4 美国的混合式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7.2 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7.2.1 充分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
        7.2.2 强调政府责任
        7.2.3 发挥基层基本医疗保障功能,有效合理配置基本医疗卫生资源
        7.2.4 坚持政府和市场相结合
        7.2.5 高度的政策可操作性与规范的医疗法制体系
    7.3 本章小结
8 推进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8.1 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的总体思路
        8.1.1 公平、正义、共享的价值理念
        8.1.2 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思路
    8.2 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8.2.1 统筹城乡,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8.2.2 明确政府主导地位,合理配置基本医疗卫生资源
        8.2.3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转移支付制度
        8.2.4 整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全民健康保险
        8.2.5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8.2.6 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畅通参与渠道保障农民话语权
9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3)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变及乡村转型 ——以陕西省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1.2.1 人居环境研究进展与述评
        1.2.2 人地系统脆弱性研究进展与述评
        1.2.3 乡村转型研究进展与述评
    1.3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1.3.1 研究区选择依据
        1.3.2 研究区区位与概况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研究方法、数据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与乡村转型理论架构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乡村人居环境
        2.1.2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
        2.1.3 乡村转型
    2.2 基础理论与框架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人居环境科学
        2.2.3 人地系统的脆弱性分析框架
    2.3 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与乡村转型分析框架
        2.3.1 多尺度整合的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表征因子体系
        2.3.2 尺度嵌套的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评估
        2.3.3 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乡村转型整合分析框架
第三章 县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变阶段
    3.1 县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测度框架
        3.1.1 乡村人居环境脆弱性测度指标体系
        3.1.2 数据标准化
        3.1.3 指标聚合
    3.2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时序演变
        3.2.1 综合脆弱性显着减轻,停陷于中度脆弱等级
        3.2.2 雨涝灾害增多,自然系统脆弱性波动增大
        3.2.3 居住系统脆弱性全面减轻,家电设备改善尤为显着
        3.2.4 人类系统脆弱性持续加深,仅人口负担因子减轻
        3.2.5 支撑系统脆弱性反弹,小学教育脆弱值增至极端
        3.2.6 社会系统脆弱性开始减轻,四大因子有效改善
    3.3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情景与阶段
        3.3.1 阶段划分与特征提炼结果
        3.3.2 分阶段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情景
第四章 村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时空差异
    4.1 村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测度框架
        4.1.1 指标体系构建
        4.1.2 样本村分布与数据处理
        4.1.3 村域尺度脆弱性测度模型
    4.2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
        4.2.1 综合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4.2.2 自然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4.2.3 人类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4.2.4 居住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4.2.5 支撑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4.2.6 社会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4.3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功能因子时空分布
        4.3.1 功能子系统诊断
        4.3.2 自然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4.3.3 人类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4.3.4 居住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4.3.5 支撑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4.3.6 社会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第五章 地貌片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优劣势演化
    5.1 三类地貌片区特征及样本分布
        5.1.1 三类地貌片区特征概括
        5.1.2 地貌片区样本分布情况
    5.2 地貌片区RHS脆弱性功能子系统分布演变
    5.3 地貌片区RHS脆弱性功能因子分布演变
        5.3.1 分区域自然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5.3.2 分区域人类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5.3.3 分区域居住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5.3.4 分区域支撑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5.3.5 分区域社会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5.4 地貌片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优劣势特征转变
        5.4.1 北部风沙区优劣势转变
        5.4.2 西南丘陵沟壑区优劣势转变
        5.4.3 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优劣势转变
第六章 地貌片区人居环境演变下的乡村转型
    6.1 乡村生计方式转型
        6.1.1 生计活动变化
        6.1.2 生计结构类型变迁
        6.1.3 生计多样性变化
    6.2 乡村土地利用转型
        6.2.1 林耕地结构变化
        6.2.2 弃耕地分布变化
    6.3 乡村空间结构转型
        6.3.1 点:服务设施及站点变化
        6.3.2 线:社会交往轴及道路网变化
        6.3.3 面:村及镇域单元变化
第七章 人居环境演变与乡村转型机理
    7.1 乡村人居环境子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7.1.1 自然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7.1.2 居住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7.1.3 人类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7.1.4 支撑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7.1.5 社会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7.2 乡村“生计—土地—空间结构”转型历程
        7.2.1 生计方式转型历程
        7.2.2 土地利用方式转型历程
        7.2.3 空间结构转型历程
    7.3 阶段间演化的主导因素
        7.3.1 阶段1 至阶段2 演化的主导驱动因素
        7.3.2 阶段2 至阶段3 演化的主导驱动因素
        7.3.3 阶段3 至阶段4 演化的主导驱动因素
    7.4 主要的驱动力剖析
        7.4.1 气候变化
        7.4.2 城市化进程
        7.4.3 市场变化
        7.4.4 国家政策、社会援助调控
        7.4.5 农户适应行为
    7.5 人居环境与乡村转型机理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政策启示
        8.2.1 乡村人居环境脆弱性减轻策略
        8.2.2 支撑乡村转型的人居环境建设启示
    8.3 创新与不足
        8.3.1 研究的创新之处
        8.3.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制度变迁与现实困境 ——以富县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政策的社会学研究
    1.3 理论资源与分析框架
    1.4 研究方法和田野工作
    1.5 章节安排及主要内容
2 改革开放前的富县现代卫生事业:从1949年到1984年
    2.1 现代卫生事业在民国时期从无到有
    2.2 现代卫生的全面建立:三级卫生网
    2.3 现代卫生事业全面建立的基本思路
    2.4 现代卫生事业全面建立的重要创新
    2.5 本章小结:集体时代的成就与经验
3 市场化思路下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1985年到2000年
    3.1 分田到户以后“落单”的村医
    3.2 以“放权让利”为核心的医改
    3.3 医改后卫生事业中的政府行动
    3.4 市场主导下的资源动员及困境
    3.5 本章小结:成就、问题和经验
4 农村新医改的卫生人才困境:政府主导下的医师资格制度
    4.1 医学毕业生过剩与农村医生短缺的悖论
    4.2 卫生人才“过剩-短缺”困境的既有研究
    4.3 医师制度的变迁与农村卫生人才的困境
    4.4 本章小结
5 农村新医改的医疗费用困境:政府主导下的合作医疗制度
    5.1 新农合制度的现状及其问题
    5.2 新农合制度困境的既有研究
    5.3 新农合制度困境的制度原因
    5.4 本章小结
6 农村新医改的农民参与困境:政府主导下的基本公卫制度
    6.1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的概况及其困境
    6.2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既有研究
    6.3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理论分析
    6.4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实践分析
    6.5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破解之道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农村新医改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困境的破解之道
    7.1 从“政府-市场”到“国家-社会”:卫生政策研究范式转换
    7.2 农村“新医改”困境的破解之道: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参与
    7.3 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参与:一些具体的农村新医改政策建议..
    7.4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不足、以及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和打算..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5)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医疗卫生费用核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选题说明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现状和危害
        1.2.1 心脑血管疾病的现患状况
        1.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1.3 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研究现状
        1.3.1 关于心脑血管疾病卫生费用核算研究
        1.3.2 国外研究进展
        1.3.3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数据来源和调查方法
    1.5 本论文的主要依据和可行性
        1.5.1 主要依据
        1.5.2 可行性分析
    1.6 本论文预期产出
    1.7 本论文创新点和突破
第二章 心脑血管疾病卫生费用核算方法
    2.1 心脑血管疾病与费用范畴的界定
        2.1.1 心脑血管疾病的编码范围
    2.2 心脑血管疾病卫生费用的核算维度
        2.2.1 筹资来源维度
        2.2.2 服务功能维度
        2.2.3 人群维度
    2.3 核算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2.3.1 核算的基本原则
        2.3.2 核算方法
        2.3.3 基本方法
        2.3.4 具体核算步骤与方法
    2.4 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的核算原则
        2.4.1 空间范围
        2.4.2 时间范围
    2.5 研究框架
第三章 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费用概况
    3.1 费用规模和水平
    3.2 费用的功能分布
    3.3 费用的机构分配
    3.4 费用筹资情况
    3.5 不同心脑血管疾病卫生费用情况
    3.6 不同年龄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费用情况
    3.7 不同性别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情况
第四章 吉林省心脑血管卫生费用筹资来源分析
    4.1 心脑血管疾病不同服务功能费用的筹资分析
    4.2 不同医疗卫生机构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的筹资分析
    4.3 不同心脑血管疾病的筹资方案分布
    4.4 不同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卫生费用的筹资分析
第五章 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卫生费用配置
    5.1 机构配置
        5.1.1 不同筹资渠道费用的机构配置
        5.1.2 心脑血管疾病不同功能费用的机构配置
    5.2 功能配置
        5.2.1 不同筹资渠道资金的功能配置
        5.2.2 不同机构的功能配置
    5.3 不同疾病费用在机构间的分配
    5.4 不同年龄组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的功能配置
第六章 吉林省不同心脑血管疾病卫生费用分析
    6.1 不同筹资方案的心脑血管疾病费用
        6.1.1 公共筹资方案
    6.2 不同机构的心脑血管疾病费用
    6.3 不同年龄组人群心脑血管疾病费用
    6.4 不同性别人群心脑血管疾病费用
第七章 吉林省不同年龄人群心脑血管疾病费用
    7.1 不同疾病费用的年龄组分布
    7.2 不同筹资渠道费用的年龄组人群分布分析
    7.3 不同性别人群心脑血管费用的年龄分布分析
第八章 60岁以上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费用分析
    8.1 吉林省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基本情况
    8.2 吉林省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的疾病分布
    8.3 吉林省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的资金筹集
    8.4 吉林省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的机构配置
    8.5 吉林省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的功能分布
    8.6 性别分布
第九章 讨论和建议
    9.1 心脑血管疾病卫生筹资的相关问题讨论
        9.1.1 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筹资存在的问题
        9.1.2 吉林省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费用存在的问题
    9.2 心脑血管疾病投入的国内外经验
        9.2.1 国外心脑血管疾病的医疗保障情况
        9.2.2 国内心脑血管疾病的医疗保障情况
        9.2.3 心脑血管疾病干预的政府投入情况
    9.3 相关政策建议
        9.3.1 强化吉林省各地区政府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增加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使投入方向更加合理
        9.3.2 明确吉林省各级政府责任,确保心脑血管疾病经费投入
        9.3.3 进一步调整完善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9.3.4 提高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资金分配的使用效率
        9.3.5 探索扩大心脑血管疾病卫生筹资来源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南京市建邺区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现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成果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样本量的估算和抽样方法
    2.3 研究设计方案
    2.4 调查内容和方法
    2.5 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2.6 调查的质量控制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调查的基本情况
    3.2 儿童及其家庭基本特征
    3.3 本地与流动儿童一般特征的比较
    3.4 预防接种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3.5 预防接种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3.6 预防接种服务的利用
    3.7 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章 讨论
    4.1 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及影响因素
    4.2 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态度及影响因素
    4.3 预防接种服务利用
    4.4 预防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4.5 本研究的优缺点及后续研究方向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7)医疗实践中的专门知识与公众选择研究 ——以山西省太原市儿童疫苗接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一)
        1.1.2 选题背景(二)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专门知识问题已有研究进路
        1.2.2 专门知识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已有研究进路
        1.2.3 儿童疫苗接种已有研究进路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4.2 研究难点、创新点
        1.4.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五节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
        1.5.2 深度访谈
第二章 专门知识与公众选择:核心概念和论题
    第一节 专门知识
        2.1.1 专门知识的内涵
        2.1.2 专门知识的层次
    第二节 公众选择
        2.2.1 公众
        2.2.2 公众选择的界定
    第三节 专门知识与公众选择之间的关系模式
        2.3.1 已有研究模型和研究视角
        2.3.2 分析框架:多种因素建构公众选择
第三章 专业技能知识与公众选择儿童疫苗接种
    第一节 专业技能知识与接种全部疫苗
        3.1.1 知识获得途径强化接种儿童疫苗的必要性
        3.1.2 接种实践见证接种儿童疫苗的重要性
        3.1.3 角色功能诠释接种全部疫苗
    第二节 专业技能知识与接种部分疫苗
        3.2.1 考究接种儿童疫苗的医学原理
        3.2.2 选择儿童疫苗种类与接种时间
        3.2.3 尊重和遵守国家免疫规划制度
    第三节 专业技能知识与拒绝接种疫苗
        3.3.1 实证主义医学思想与预防思想的较量
        3.3.2 个体视角中接种儿童疫苗的不确定性
        3.3.3 国家免疫规划制度的强制性而非惩罚性
第四章 互动性专门知识与公众选择儿童疫苗接种
    第一节 互动性专门知识与接种全部疫苗
        4.1.1 信奉接种疫苗的预防作用
        4.1.2 认同接种每种疫苗的必要性
        4.1.3 从制度强制到心理强制的体验
    第二节 互动性专门知识与接种部分疫苗
        4.2.1 认知接种儿童疫苗的有限预防功能
        4.2.2 判定接种每种疫苗的必要性
        4.2.3 考量国家强制规定接种疫苗的政策
    第三节 互动性专门知识与拒绝接种疫苗
        4.3.1 分析接种儿童疫苗的风险—收益
        4.3.2 考量制度和科研成果的信任机制
        4.3.3 质疑接种医生的沟通意识
第五章 常识性专门知识与公众选择儿童疫苗接种
    第一节 常识性专门知识与接种全部疫苗
        5.1.1 总体认知疫苗的预防疾病功能
        5.1.2 模糊认知儿童疫苗种类的区分
        5.1.3 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常识性专门知识与接种部分疫苗
        5.2.1 总体认知接受接种第一类疫苗
        5.2.2 考究接种第二类疫苗和强化疫苗的必要性
        5.2.3 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常识性专门知识与拒绝接种疫苗
        5.3.1 间接认知接种疫苗的必要性
        5.3.2 遵守国家免疫规划制度
        5.3.3 经济收入因素的制约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以专门知识为基础建构医学知识传播
        6.1.1 专业技能知识:重新定位社会角色
        6.1.2 互动性专门知识:增进医学原理式的知识
        6.1.3 常识性专门知识:改变传播方式与调整知识内容
    第二节 重新定位医疗实践的主题
        6.2.1 重新定位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
        6.2.2 重新审视群体利益与个体权利
    第三节 一个医学假设与公众的常识性认知相契合?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湖北省秭归县卫Ⅶ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实施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2.1 财政计划免疫投入变化
    2.2 计免工作人力资源变化
    2.3 冷链设备变化
    2.4 全县计划免疫工作指标变化情况
    2.5 全县计划免疫效果指标变化
3 讨论
    3.1 卫Ⅶ计免项目取得成效的原因分析
        3.1.1 政府重视, 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的计划免疫经费筹资机制。
        3.1.2 及时更新了冷链设备, 建立了冷链设备管理新机制。
        3.1.3 建立了人员培训体系, 提高了计免疫工作人员的素质。
    3.2 项目实施中及实施后存在的问题
        3.2.1 计免资金投入仍显不足, 计免工作捉襟见肘。
        3.2.2 冷链设备购买缺乏计划性造成短缺和浪费。
        3.2.3 基层计免人员素质偏低, 影响工作质量。
4 建议

(9)湖北省卫Ⅶ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来源
研究方法
结果与分析
    1. 湖北省卫Ⅶ计免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框架的建立思路
        1.1 有关项目绩效评价的方法和实践分析
        1.2 有关卫生系统绩效评价的进展现状
        1.3 卫Ⅶ计免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框架的建立基本原则
        1.4 卫Ⅶ计免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框架的建立思路
    2. 指标体系的建立
        2.1 构建初级指标体系
        2.2 最终指标体系的确定
讨论与建议
    1. 本研究结论
        1.1 湖北省卫Ⅶ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完善了我国项目后评价的内涵
        1.2 湖北省卫Ⅶ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系统性强具有较好的推广性
        1.3 湖北省卫Ⅶ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采用了科学构建方法
        1.4 湖北省卫Ⅶ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满足了我国计划免疫项目评价的现实需要
    2. 本次研究结论局限和未来继续本次研究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件2(节选)
附件3(节选)
附件4

(10)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提供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研究概述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提供模式的理论分析
    一、相关概念的内涵界定及概念框架
        (一) 相关概念的内涵界定
        (二)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提供的概念框架
    二、相关理论的梳理分析及理论框架
        (一) 相关基础理论的梳理分析
        (二)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提供的理论框架
    三、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的提供模式及其选择
        (一)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提供的三种模式
        (二)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提供模式的选择依据
第三章 政府购买提供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一、实施地区基本情况
        (一) 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二) 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情况
        (三) 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
        (四) 项目干预目标
    二、政府购买提供服务包的组织运行
        (一) 组织结构
        (二) 运行模式
    三、政府购买提供服务包的运作流程
        (一)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的内容设计
        (二) 服务提供机构的准入条件设定
        (三) 服务项目的成本测算
        (四) 服务包的招标采购与合同管理
        (五) 绩效评价标准与方案
        (六) 费用确定及其支付方式
        (七) 服务提供的第三方监管
    四、实施进展与总结
第四章 讨论与建议
    一、政府购买提供模式的实施条件和要点
        (一) 政府购买提供模式的实施条件和环境
        (二) 政府购买提供模式的实施重点和难点
    二、促进和完善政府购买提供模式实施的措施和建议
        (一) 明确政府筹资责任,建立长效筹资机制
        (二) 制定服务提供发展规划,界定购买服务的范围和内容
        (三) 加强基层服务机构建设,培养服务生产的多元主体
        (四) 加强政府自身能力建设,提高服务购买提供的管理水平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果
    二、研究特色与创新
    三、研究局限与不足
    四、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研究综述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件2 调查工具

四、世界银行贷款疾病预防项目(卫Ⅶ)实施计划免疫技术人员培训的评价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研究[D]. 梁胜翔.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2]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研究[D]. 夏敬.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3]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变及乡村转型 ——以陕西省佳县为例[D]. 杨晴青. 西北大学, 2019(07)
  • [4]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制度变迁与现实困境 ——以富县为个案[D]. 田孟.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5]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医疗卫生费用核算研究[D]. 李医华. 延边大学, 2017(05)
  • [6]南京市建邺区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现况调查[D]. 陆小红. 东南大学, 2015(08)
  • [7]医疗实践中的专门知识与公众选择研究 ——以山西省太原市儿童疫苗接种为例[D]. 郭燕霞. 南开大学, 2013(06)
  • [8]湖北省秭归县卫Ⅶ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实施效果评价[J]. 高鸽,贾红英,史甲奇,孙翠环. 医学与社会, 2010(10)
  • [9]湖北省卫Ⅶ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高鸽. 华中科技大学, 2010(03)
  • [10]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提供模式研究[D]. 蒋文俊. 华中科技大学, 2010(01)

标签:;  ;  ;  ;  ;  

世界银行贷款防病项目实施中免疫技术人员培训评价与研究(卫生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