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号斜井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乌少岭隧道中的应用

4号斜井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乌少岭隧道中的应用

一、乌鞘岭隧道4号斜井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高焱,丁云飞,陶琦[1](2021)在《小断面、水环境对关山隧道工效影响及控制措施》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关山隧道开挖断面小、施工工区长和洞内发生大规模突水突泥的实际情况,通过收集测定小断面高风险特长隧道施工现场的数据,开展小断面和作业面涌水对施工工效影响分析,同时研究作业面涌水对开挖、初支、出碴的影响以及洞内水环境对施工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控制措施。研究结果发现:小断面和作业面涌水对施工工效和工期影响较大,最大可达17%;为适应特长隧道施工中运输、通风、排水的需要,加大加长斜井断面是十分必要的;现场施工可结合避车洞,每210 m设置一处调头会车道且尺寸不得小于长度9 m,宽度7 m;加强掌子面前方中短期的地质超前预报工作;重视反坡排水工作,保证施工安全。

邹昌磊[2](2021)在《穿越断层破碎带隧道台阶法施工初支变形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断层破碎带是山岭隧道修建过程中常见地质,隧道在穿越断层破碎带时经常会发生变形量过大,导致隧道在修建过程中出现初支侵限甚至坍塌,大大增加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和施工成本,因此对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影响带施工过程中的力学响应及变形控制标准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为后续的类似工程做出参考。本文依托东天山特长公路隧道穿越F2断层破碎带大变形段,对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台阶法施工时初支变形机理及变形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制定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Ⅴ级围岩初支分阶段变形控制标准,提出相应的预警值。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隧道初支变形破坏特征及隧道挤压因子的分析计算,确定了东天山特长公路隧道穿越F2断层破碎段为挤压性软岩大变形;并结合现场地质勘查资料,分析了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发生挤压性大变形的影响因素。(2)针对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发生大变形段两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及三台阶法,在不同施工参数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两种工法的围岩变形、塑性区范围以及初支最大最小主应力的大小,并给出适用于穿越断层破碎带两种工法的最佳施工参数。(3)对穿越断层破碎带隧道左洞两台阶预留核心土工法进行现场初支位移及受力监测,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总结台阶法施工隧道各阶段的初支变形规律。(4)利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穿越断层破碎影响带变形较大段隧道双层初支系统的不同厚度组合以及不同施作时机对围岩变形的作用效果,比选出适用于穿越断层破碎带的双层初支施工参数。(5)对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影响带各断面围岩变形进行统计分析及正态分布拟合,制定出穿越断层破碎影响带隧道预留变形量及分阶段控制标准,结合对二次衬砌的优化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初支变形预警值。论文部分研究成果在东天山特长公路隧道得到应用,效果良好,可为穿越断层破碎带Ⅴ级围岩初支变形控制标准提供借鉴参考。

吕航,赵高锦,张国良,高朝义,马晓彪,段麟[3](2021)在《五老峰特长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应用》文中指出公路隧道受外界因素影响及现有技术限制,地质勘测不能全面真实反映整条隧道的地质情况,五老峰特长隧道地理位置特殊,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不可预见性因素多,施工难度较大。以该隧道工程施工为背景,全面分析五老峰特长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典型工程技术难题,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通过对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实施,工程现场施工关键技术、关键工序、安全质量控制到位,快速处理和穿越软岩段、高压富水区域,为后续洞身开挖创造有利条件,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黄鑫[4](2019)在《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基础建设的逐步完善,我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得到高度发展,隧道修建所面临的地质环境也日益复杂,强岩溶、大埋深、高地压,地质构造极端复杂,导致突水突泥灾害时常发生,已经成为制约隧道安全快速施工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突水突泥孕灾环境认识不清,对突水突泥灾害是否发生判识不准是隧道突水突泥灾害时常发生和难以遏制主要原因。本文以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利万高速齐岳山隧道等众多工程实例为依托,通过文献调研、现场调查、软件研发、理论分析、试验装置研制、室内试验、典型案例分析等手段,开展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与软件及隧道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临灾判据三个方面研究,获得以下研究成果。(1)调研了我国300余例隧道突水突泥工程案例,揭示我国突水突泥隧道的分布特征,进而将诱发隧道突水突泥灾害的致灾系统划分为3类1 1型,即岩溶类(占比45%,1 42例,包括溶蚀裂隙型、溶洞溶腔型、管道及地下河型)、断层类(占比28%,86例,包括富水断层型、导水断层型、阻水断层型)和其他成因类(占比27%,84例,包括侵入接触型、构造裂隙型、不整合接触型、差异风化型、特殊条件型),提出了不同类型致灾系统的结构特征、赋存规律以及识别方法,并对每种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类型开展典型案例分析。研究了隧道突水突泥孕灾过程,提出了直接揭露型、渐进破坏型、渗透失稳型、间歇破坏型4种典型隧道突水突泥孕灾模式,表征了隧道突水突泥灾害的孕育、发展过程和致灾特征。(2)提出一种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RBAM法,可用于隧道工程现场突水突泥的快速判识。考虑水动力条件、不良地质、抗突体厚度和围岩特征四个方面因素,构建了突水突泥抗突评判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各影响因素等级划分方法与评分体系,形成了适用于工程现场快速查询与评判的影响因素分级与评分表,阐述了抗突评判方法的实施流程。同时,开发了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软件,实现了抗突评判的程序化和界面化,简化了评判操作,便于推广和使用。工程案例抗突评判结果与实际相符合,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3)研究了隧道首次突水突泥的不同破坏类型及二次突水突泥的致灾因素,分别建立了相应的隧道突水突泥临灾判据。针对弱透水性充填介质整体滑移型破坏,提出了最危险滑动面确定方法,推导了抗突体上作用力计算公式,并采用郎肯主动土压力理论进行了验证。采用弹性梁理论,基于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准则分别建立了完整和含裂隙抗突体的最小安全厚度计算公式,揭示了最危险滑动面和最小安全厚度影响因素。针对强透水性充填介质的渗透失稳型破坏,考虑渗流通道的实际流程弯曲问题,引入了毛管的弯曲度概念,建立了无粘性土管涌的变截面螺旋毛管模型。提出了毛管弯曲度与土体颗粒级配、孔隙率及骨架土体渗透系数的关系,并引入螺旋升角的概念将弯曲度与渗流通道倾角建立联系。针对颗粒骨架孔隙中可动颗粒含量的不同,分别建立了考虑和忽略颗粒间相互作用的可动颗粒启动的临界水头梯度计算公式。针对二次突水突泥,建立了考虑清淤和降雨的二次突水突泥临灾判据,揭示了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致灾机理。(4)考虑溶洞充填介质沉积特征影响着隧道突水突泥特性,研制了溶洞充填介质沉积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一体化试验装置。该装置分为搅拌装置、水平流水槽、竖向沉积箱和突水突泥控制装置四部分,主体采用了具有高透明度的有机玻璃材质,实现了充填介质沉积过程和间歇型突水突泥过程的可视化。开展溶洞充填介质沉积试验,揭示了溶洞分层沉积特征及颗粒与距离对充填特性的影响规律。开展了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试验,再现了清淤和地下水补给诱发二次(多次)突水突泥孕灾过程,揭示了水头高度、沉积高度和颗粒级配对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水头高度的增加,隧道首次突水突泥发展时间越短,更加猛烈,泥沙涌出量也随之增加;随着泥沙沉积高度增加,隧道突水突泥经历的时间越长;在相同条件下,充填介质颗粒越大,隧道首次突水突泥孕灾时间越长,更易发生间歇型突水突泥。(5)针对贵南高铁朝阳隧道PDK1 70+67]里程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害案例,系统分析了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致灾过程及充填介质特征。研究了充填介质的颗粒级配特征,得到隧道首次突水突泥破坏模式属于渗透失稳型。研究了充填介质颗粒的磨圆度和矿物成分特征,结合突水突泥特性与隧址区水文地质特征,确定了突水突泥的地下水来源,即揭露溶洞与地下河存在水力联系。从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岩层倾角、地表降雨、地下水来源揭示了溶洞发育与突水突泥成因,为隧道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抗突评判结果显示朝阳隧道PDK170+671里程发生滞后破坏,与工程实际相吻合。

张鹏[5](2019)在《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风险评估及防治措施研究》文中提出山岭隧道施工时常会遇到突涌水灾害,严重威胁施工安全,如何对突涌水灾害提前进行风险评估及防控是隧道工程中面临的难点问题。论文通过对隧道已发生突涌水灾害的案例分析,进行山岭隧道突涌水评估及防治措施研究。以典型山岭隧道的突涌水段为工程依托,综合利用现场调研、测试、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分析了突涌水的原因及机理,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研究成果不仅对依托隧道的突涌水防治提出了建议,还可以为同类隧道提供参考。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案例收集和现场调研,分析了30余座典型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的基本情况、形成机理及处治措施,提出了突涌水主要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力条件的影响,并重点考虑了施工期间的施工因素对突涌水的影响。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模型作为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模型,选取了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力条件和施工因素作为一级指标,并采用突涌水灾害有关的16个影响因素作为二级指标,建立模糊层次模型。通过风险矩阵法确定隧道突涌水的风险等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素的权重,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山岭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模型。(2)依据山岭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提出的突涌水风险等级,并结合隧道突涌水灾害的主要防控措施,提出了不同风险级别的突涌水防控措施建议。同时根据隧道现场突涌水量的大小和形成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建议。(3)以典型山岭隧道突涌水段为依托,对突涌水段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该段处于高风险中。通过对现场的水文地质、突涌水特点、围岩结构特征的调查,对隧道突涌水的原因及机理进行了分析,依据突涌水段的具体特征,提出了“排堵结合,限量排放”的综合处治方案。(4)针对典型山岭隧道的突涌水灾害处治措施,运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开展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研究隧道围岩在开挖和支护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支护结构的特征,通过布点监测,对比了不同工况下“径向注浆封堵”措施对监测断面的位移变化规律,采取合理的“径向注浆封堵”措施,结果显示在隧道开挖至监测断面后围岩较早地进入稳定平衡状态。

马辉[6](2019)在《中条山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研究与安全风险分析》文中认为现当下,在长大隧道的施工与设计过程中,大多数隧道的特点均是集中在长度较长、埋深较深上等方面。随着公路与铁路中的长大隧道的数量逐渐增多,对长大隧道的研究、施工方法技术等的更新换代也更加频繁。在长大隧道中往往含有其他不良地质条件:岩爆、断层、富水带、高地应力等,随之而来的是施工难度的加大和施工组织的繁重。首先,本文针对中条山隧道为背景,为了解决长大隧道在穿越断层破碎带时的施工技术难点,并采用MIDAS-GTS软件对F1和F3两个断层破碎带地段的施工方案进行模拟。在计算结果理论支撑下,围绕CRD法和三台阶法,针对地层的变形、支护结构的内力、应力等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在确定中条山隧道的屈服准则以及工程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从围岩地层的初始平衡状态到对隧道开挖完成之后,分别从围岩的变形、应力、支护的变形、应力场的分布等角度开展了对比研究。其次,针对F1断层带建立带有加固圈在内的五种工况的MIDAS模型,分析加固圈的大小对于地层变形以及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由分析可知,在长大隧道中施作3 m厚的加固圈是比较经济且安全的。最后,在风险分析的理论支撑下,针对中条山隧道的施工、工期、结构三方面进行风险分析,得知中条山隧道总体上衬砌结构安全,一般围岩段的常规支护参数设计大都能够满足结构安全性要求,但是在F1、F3断层破碎带、大变形地段和黄土地段等都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支护强度,以消除结构安全隐患。

郭小龙[7](2019)在《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变形分级控制技术及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战略规划的实施,我国许多隧道修建在构造运动强烈、围岩破碎的软岩地层中。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具有变形量大、变形时间长、流变强、支护困难的显着特点,是世界隧道工程建设面临的重大难题,同时也为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技术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与挑战。针对高地应力软岩隧道修建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本文依托成兰铁路典型软岩大变形隧道,对高地应力软岩隧道考虑应变软化的粘弹塑性渐进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并以大变形分级为基础,对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变形控制基准、不同等级大变形控制体系及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机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成兰铁路所处区域构造发育,地应力环境复杂,为典型的σH>σh>σv 型应力场,侧压力系数普遍大于1;千枚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小于30MPa,围岩挤压破碎严重,稳定性差,在高构造应力作用下表现出显着挤压性大变形特征。受地层岩性、地应力、地质构造、岩体结构特征和地下水等多因素影响,围岩破坏表现出显着的渐进特性,开挖后巨大的应力差形成非常大的瞬时松动圈,使围岩处于峰后破坏状态,围岩在剪胀及碎胀变形下出现较大初期变形速率,随着应力调整,松动圈向深部发展,岩体应变软化进一步加剧,残余强度进一步下降,最终形成大松动圈,造成隧道大变形。而控制岩体剪胀及碎胀变形,提高岩体残余强度对控制围岩变形至关重要。(2)采用一定支护抗力下的强度应力比和相对变形量作为大变形分级指标,将大变形分为轻微、中等、严重、极严重四个等级。铁路单、双线隧道轻微、中等、严重、极严重大变形等级下,预留变形量分别为10~20cm、25~35cm、35~45cm、45~60cm;20~30cm、25~40cm、40~60cm、60~80cm。以预留变形量为基础,通过对施工过程各施工步变形所占比例,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空间效应,提出基于施工过程的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变形控制基准。(3)锚杆及施工方法是控制软岩隧道大变形的关键措施,软岩大变形隧道控制应当强化锚杆,采用“合理选择锚杆类型、配置专用机械化施工、优化锚杆参数、长短结合、快锚固,早承载”的锚杆技术控制技术。大断面开挖方法可以减少开挖分部,减少围岩扰动次数,使拱架连接平顺,密贴,及时封闭初支;突破多台阶开挖时长锚杆施工的空间限制,及时施作长锚杆,使锚杆及时发挥锚固作用,有效控制围岩压力和围岩变形;同时,还可以提高施工进度,保证施工效率。针对不同等级大变形隧道,应逐步加强支护强度,分级控制,结合长锚杆与大断面开挖控制方法,进行加大超前支护范围、加强钢架纵向连接等工艺优化,最终提出“强化锚杆、大断面开挖、优化工艺、动态调整、分级控制”的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技术。(4)软岩隧道围岩具有显着的流变特性,受围岩变形量大,变形持续时间长特点的影响,软岩隧道二次衬砌应当在围岩变形基本稳定后施作,从而保证二次衬砌的安全和长期稳定性。以三年施工期考虑围岩流变变形的影响,当围岩变形达到施工期极限位移的95%时施作二次衬砌,轻微、中等大变形段拱顶下沉变形速率小于0.1~0.2mm/d,边墙收敛速率小于0.5mm/d,严重、极严重大变形段拱顶下沉变形速率小于0.4mm/d,边墙收敛小于0.6mm/d,即可进行二次衬砌施作。

万飞[8](2014)在《关角特长铁路隧道不良地质致灾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公路和铁路选线以长大隧道方式通过越岭地段越来越多,修建长大隧道往往要穿越复杂的地质条件。关角隧道是新建青藏铁路西格二线的重点、难点工程,长32.605km(进口高程为3378.72m,出口高程为3324.10m),是目前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隧道。关角隧道区内地下水发育,岩体节理、裂隙发育,穿越断层破碎带长度达2782m(单线),中等富水区17.760km,突水压力最高达2.6MPa,最大涌水量达9000~9500m3/h,施工中工作面坍塌、支护结构变形开裂、大规模突涌水现象等工程问题频发,施工非常困难和危险。本文深入研究关角隧道不良地质致灾机理及控制技术,得到以下研究成果:(1)从资料调研和工程实践入手,以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关角隧道的突涌水机理。采用流量测试、联通试验等手段,明确突涌水的水源补给。基于典型突涌水实例的地质资料、超前预报资料及设计施工情况,总结出关角隧道的水文地质模型。依据关角隧道地区岩溶发育特点和长距离反坡斜井的涌水、排水特点,提出了掌子面和洞身突涌水模式,并针对突涌水模式的机理,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方法,提出相应的处治对策,最终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西北岩溶地区特长隧道的突涌水综合防治技术。(2)采用经验总结和现场试验方法,指出裂隙-溶隙水作用在二次衬砌上的水压力分布规律具有局部高压且长期增大的特点。采用ANSYS建立荷载-结构模型,研究局部水压力作用下铁路单线隧道标准设计图的直墙和曲墙形式衬砌的受力特征和安全性,并对衬砌安全系数提高措施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局部高水压作用下衬砌的设计参数,填补了目前在局部水压显现明显地层中衬砌设计依据的不足。(3)通过调研和经验总结,定性分析地下水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程度,对目前常用的规范中关于地下水对围岩等级的修正规定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了规范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推导得到了考虑渗流力时隧洞的弹塑性解。通过数值模拟,基于流固耦合理论,采用ABAQUS得到了地下水位、埋深、初期支护刚度和支护时机不同时围岩-支护结构的应力分布和变形规律,为围岩-支护结构的力学响应分析提供了依据。(4)采用现场试验,得到了富水破碎地层隧道的支护受力特征。基于松动圈理论,得到锚杆的设计长度。基于厚壁圆筒理论,得到喷射混凝土、格栅钢架、型钢钢架和组合支护体系的支护特征曲线。结合支护受力特征,提出了富水破碎围岩隧道的支护对策。(5)针对断层破碎带出现的失稳现象,采用现场试验手段,得到支护、围岩的力学特性。根据试验数据结合理论分析,对支护方案提出了改进措施。经过采用FLAC3D建立数值模型进行论证,表明改进方案可有效的限制围岩变形,降低围岩的损伤程度和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基于保证安全、节省成本、缩短工期的原则,对改进方案中的径向注浆方法进一步优化,提出了纵向分区径向注浆技术。通过数值模拟手段,采用FLAC3D建立三维弹塑性模型,对纵向分区的三个主要设计参数:注浆滞后掌子面距离、注浆段落长度、注浆段落间距进行计算,得到了满足不同变形控制效果的设计参数组合。

宋建平[9](2013)在《复杂地质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以乌鞘岭隧道快速施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乌鞘岭隧道是兰新铁路兰州~武威南段增建第二线的重点控制工程,位于祁连山中高山区,属于青藏高原东北路缘构造区,区域内地质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发育,分布有F4、F5、F6、F7四条大断层,组成了宽大的“挤压构造带”,隧道穿越区域内较大范围存在复杂高地应力、软弱围岩流变变形等一系列地质难题,属国内外罕见。乌鞘岭隧道工程的主要特点是:高海拔、工程规模大、工期紧、地质复杂、工程难度大。在此背景下,本论文以乌鞘岭特长铁路隧道为工程案例,对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大隧道的快速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和总结取得以下成果:1、通过优化斜井断面尺寸,配备适应高原条件、容量大、高效能的机械设备,研制大型通风设备进行高原长斜井通风排烟,选择合理的运输组织以及成套的施工工艺,实现长斜井的快速施工:2、以乌鞘岭隧道大台竖井为例,阐述了施工机械配置模式、井底车场的运输组织模式、高海拔寒冷地区的施工通风处理方式;在此基础上,将整个竖井分为四段,分别采取相应的开挖、支护以及装运技术进行施工,实现深竖井的快速施工3、遵循“弱爆破、少扰动、短进尺、快循环、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提出了乌鞘岭隧道穿越富水浅埋黄上地层、泥岩夹砂岩地层、砂岩和砂岩夹砾岩地层、F4、F5、F6、F7四条大断层组成的宽大“挤压构造带”等的快速施工技术。

周云辉[10](2010)在《隧道群联络斜井方案确定与施工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全国高速公路网逐步完善,高速公路的建设逐渐向山区延伸。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由于设计要求和地形的限制,不可避免的要修建隧道工程。由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隧道工程的施工体现了“长、快”的特点。隧道工程往往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因此对隧道的快速施工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如何采用合理优化的隧道施工技术方案,达到安全快速施工的目的是当今隧道工程施工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论文以红沿河1-4号隧道为依托工程,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开展了隧道群建设过程中的安全、快速问题——联络斜井方案的确定与施工设计工作;斜井或者竖井的设置不仅可以作为主隧道施工进料和出渣的通道,同时还可以增加主隧道施工的工作面,提高主隧道的施工效率,保证施工安全;四座隧道都由于没有进行二次衬砌支护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影响了主隧道的施工安全和工程的施工进度,为了保证隧道的施工安全,决定对隧道进行二次衬砌支护的施工,但由于隧道施工工作面较小,使得二次衬砌施工无法前后跟进施工;为此,研究对1-4号隧道增设斜井或者竖井方案来降低隧道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加快隧道的施工进度;论文在深入分析隧道群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勘察及其评价的基础上,开展了隧道群斜井方案施工设计、隧道群竖井方案施工设计和隧道群施工方案确定与控制研究。本文分别通过对斜井和竖井方案施工设计,以及从经济因素、环境保护、施工因素等多方面对比分析,最终确定隧道群斜井方案施工设计。研究成果有效地解决了实际工程问题。

二、乌鞘岭隧道4号斜井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鞘岭隧道4号斜井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小断面、水环境对关山隧道工效影响及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工效影响分析
    2.1 小断面对工效影响分析
        2.1.1 小断面特长隧道影响
        2.1.2 小断面工效影响分析
        2.1.3 进度指标分析
    2.2 作业面涌水对工效影响分析
        2.2.1 作业面涌水对施工影响分析
        (1)作业面涌水对隧道开挖的影响
        (2)作业面涌水对初支的影响
        (3)作业面涌水对出碴的影响
        (4)洞内水环境对施工的影响
        2.2.2 作业面涌水对工效影响分析
        2.2.3 作业面涌水对进度指标影响分析
3 结论

(2)穿越断层破碎带隧道台阶法施工初支变形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穿越断层破碎带隧道大变形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1.2.2.隧道变形控制标准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主要研究内容
        1.3.2.研究技术路线
2.隧道穿越F2断层破碎带初支变形特征分析
    2.1.东天山特长公路隧道穿越F2断层破碎带工程概况
        2.1.1.工程基本情况
        2.1.2.工程水文及地质条件
        2.1.3.隧道结构设计及施工参数
    2.2.隧道穿越F2断层破碎带初支变形破坏特征
        2.2.1.隧道穿越F2断层破碎带初支变形特征
        2.2.2.隧道穿越F2断层破碎带初支破坏特征
    2.3.隧道穿越F2断层破碎带围岩及初支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2.4.隧道围岩挤压性判定
    2.5.本章小结
3.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两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参数优化研究
    3.1.概述
    3.2.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两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模型建立
    3.3.两台阶预留核心土不同侧压力系数下隧道围岩变形对比
    3.4.两台阶预留核心土法不同台阶长度对比
        3.4.1.围岩变形
        3.4.2.塑性区范围
        3.4.3.初支最大最小主应力
    3.5.两台阶预留核心土法不同封闭距离对比
        3.5.1.围岩变形
        3.5.2.塑性区范围
        3.5.3.初支最大最小主应力
    3.6.现场监测数据分析
        3.6.1.试验段概况
        3.6.2.试验段试验方案
        3.6.3.围岩变形
        3.6.4.围岩-初支接触应力
        3.6.5.钢拱架受力分析
    3.7.本章小结
4.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三台阶法施工参数优化研究
    4.1.概述
    4.2.东天山特长公路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三台阶设计施工参数
    4.3.三台阶工法分析模型建立
    4.4.三台阶法不同封闭距离对比
        4.4.1.围岩变形
        4.4.2.塑性区范围
        4.4.3.初支最大最小主应力
    4.5.三台阶法不同台阶长度对比
        4.5.1.围岩变形
        4.5.2.塑性区范围
        4.5.3.初支最大最小主应力
    4.6.两台阶预留核心土与三台阶工法对比研究
    4.7.本章小结
5.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三台阶法双层初期支护效果评价
    5.1.双层初支结构受力机理分析
    5.2.现场施工概况
    5.3.分析模型建立
    5.4.双层初支系统在不同施工参数条件下作用效果分析
        5.4.1.不同厚度组合初期支护对围岩变形作用效果分析
        5.4.2.第二层初期支护不同施作时机对围岩变形作用效果分析
    5.5.实测数据分析
    5.6.本章小结
6.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初支分阶段变形控制标准值研究
    6.1.概述
    6.2.基于现场变形统计的预留变形量的设置
    6.3.控制基准总量及阶段变形控制标准值研究
    6.4.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Ⅴ级围岩二次衬砌厚度验算
        6.4.1.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6.4.2.二衬截面验算
        6.4.3.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初支变形预警值研究
    6.5.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结论
    7.2.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五老峰特长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工程技术难题
    2.1 软岩大变形
    2.2 隧道涌水量大
    2.3 长距离反坡抽排水问题
    2.4 长距离通风散烟问题
3 采用的施工关键技术
    3.1 软岩大变形段施工关键技术措施
    3.2 隧道涌水段施工关键技术措施
    3.3 长距离反坡抽排水施工技术措施
    3.4 长距离通风散烟施工关键技术措施
4 实施效果
5 结语

(4)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概述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选题依据与目的
        1.1.3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类型方面
        1.2.2 隧道突水突泥的判识方面
        1.2.3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临灾判据方面
        1.2.4 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分类及其地质判识
    2.1 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抗突体定义
        2.1.1 突水突泥致灾系统
        2.1.2 抗突体
    2.2 我国突水突泥隧道分布特征
    2.3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分类
    2.4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结构特征与地质判识及典型案例分析
        2.4.1 岩溶类致灾系统
        2.4.2 断层类致灾系统
        2.4.3 其他成因类致灾系统
    2.5 隧道突水突泥孕灾模式
        2.5.1 直接揭露型突水突泥
        2.5.2 渐进破坏型突水突泥
        2.5.3 渗透失稳型突水突泥
        2.5.4 间歇破坏型突水突泥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与软件
    3.1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评判方法的建立
        3.1.1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3.1.2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等级划分
    3.2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影响因素等级划分
        3.2.1 抗突体厚度
        3.2.2 不良地质
        3.2.3 水动力条件
        3.2.4 围岩特征
    3.3 实施流程
    3.4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软件
    3.5 工程验证
        3.5.1 工程概况
        3.5.2 抗突评判影响因素分析
        3.5.3 抗突评判结果与分析
        3.5.4 抗突评判软件应用
        3.5.5 基于抗突评判结果的隧道突水突泥灾害处治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隧道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临灾判据
    4.1 充填介质滑移失稳的隧道突水突泥最小安全厚度
        4.1.1 充填介质滑移失稳力学模型
        4.1.2 充填介质滑移失稳最小安全厚度公式
        4.1.3 最危险滑动面与最小安全安全厚度影响因素分析
        4.1.4 讨论
    4.2 充填介质渗透失稳的无粘性土管涌变截面螺旋毛管模型
        4.2.1 无粘性土管涌的变截面螺旋毛管模型
        4.2.2 可动颗粒起动机理
        4.2.3 可动颗粒起动的临界水头梯度
        4.2.4 算例分析及讨论
    4.3 考虑清淤和降雨的隧道间歇型二次突水突泥临灾判据
        4.3.1 降雨诱发二次突水突泥致灾机制
        4.3.2 清淤诱发二次突水突泥致灾机制
        4.3.3 充填型溶洞二次突水突泥临灾判据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室内试验
    5.1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机制与沉积特征
        5.1.1 溶洞结构特征
        5.1.2 充填介质沉积机制与沉积特征
    5.2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试验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试验
        5.2.1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一体化试验装置
        5.2.2 试验方案与流程
        5.2.3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5.2.4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致灾过程
        5.2.5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影响因素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工程案例与充填介质特征分析
    6.1 工程概况
        6.1.1 地形地貌
        6.1.2 地层岩性
        6.1.3 地质构造
        6.1.4 水文地质特征
    6.2 隧道间歇型突水情形
    6.3 溶洞充填介质特性分析
        6.3.1 充填介质颗粒级配分析
        6.3.2 充填介质颗粒磨圆度分析
        6.3.3 充填介质矿物成分分析
    6.4 水文地质条件与突水突泥地下水来源判定
    6.5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原因分析
    6.6 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及软件应用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
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风险评估及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1.2.2 隧道突涌水灾害防治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案例分析
    2.1 摩岗岭隧道
    2.2 乌鞘岭隧道
    2.3 摩天岭隧道
    2.4 岑溪大隧道
    2.5 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2.6 山岭隧道突涌水风险典型防控技术
    2.7 山岭隧道突涌水风险典型处治技术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3.1 隧道突涌水安全风险事故严重程度评估
    3.2 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原理
        3.2.1 模糊-层次综合评判体系简介
        3.2.2 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体系
        3.2.3 层次分析法体系
    3.3 隧道突涌水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3.3.1 权重确定
        3.3.2 隶属度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岭隧道突涌水风险防控措施及灾害处治建议
    4.1 隧道突涌水风险防控措施
    4.2 隧道突涌水灾害处治建议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风险评估及处治方案研究
    5.1 依托工程概况
    5.2 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
    5.3 隧道突涌水原因分析
        5.3.1 涌水点地质特征
        5.3.2 地质调查成果资料汇总
        5.3.3 突涌水来源和通道
    5.4 隧道突涌水处治措施
        5.4.1 处治基本方案
        5.4.2 超前管棚
        5.4.3 注浆加固
        5.4.4 结构整治
        5.4.5 排水措施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典型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处治措施的数值模拟分析
    6.1 计算模型设计
        6.1.1 模型范围及尺寸
        6.1.2 模型材料参数
        6.1.3 施工过程模拟
        6.1.4 目标面的确定
        6.1.5 工况拟定
    6.2 不同工况下隧道衬砌位移分析
    6.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典型隧道突涌水案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6)中条山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研究与安全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长大隧道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1.2.2 穿越断层破碎带研究发展概述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1.4 本文研究过程与方法
        1.4.1 本文研究过程
        1.4.2 本文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条山隧道工程概况
    2.1 隧道概况
    2.2 地形地貌
    2.3 岩土特性
    2.4 地质构造
    2.5 水文地质
    2.6 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2.6.1 背斜
        2.6.2 断层
第三章 中条山隧道穿越断层施工方法研究
    3.1 MIDAS有限元分析概述
        3.1.1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过程
        3.1.2 弹塑性增量的本构关系
        3.1.3 弹塑性问题的增量有限元理论
        3.1.4 弹塑性问题的求解方法
    3.2 隧道设计参数
        3.2.1 相关参数确定
        3.2.2 计算模型
    3.3 计算结果分析
        3.3.1 中条山F3 断层CRD法开挖数值模拟结果
        3.3.2 中条山F3 断层三台阶法开挖数值模拟结果
    3.4 施工工法对比分析
        3.4.1 拱顶沉降对比
        3.4.2 其他方面对比
    3.5 小结
第四章 中条山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周边加固模拟分析
    4.1 概述
    4.2 断层破碎带周边加固圈合理厚度分析
        4.2.1 计算参数
        4.2.2 计算模型的建立
        4.2.3 工况分类
    4.3 各工况计算结果分析
        4.3.1 地层位移计算结果
        4.3.2 支护内力计算结果
        4.3.3 隧道周边围岩塑性区分析
    4.4 衬砌安全度计算
        4.4.1 安全度计算
        4.4.2 计算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条山隧道穿越断层关键施工技术研究
    5.1 中条山隧道施工技术概述
        5.1.1 注浆方法
        5.1.2 注浆施工技术
        5.1.3 注浆施工
        5.1.4 施工方案选择
    5.2 中条山隧道通风量计算
        5.2.1 正洞施工通风风量计算
        5.2.2 漏风计算
        5.2.3 风压计算
        5.2.4 进口工区风量及风压计算
    5.3 其他施工技术
        5.3.1 超前小导管
        5.3.2 掌子面加固措施
        5.3.3 系统砂浆锚杆
        5.3.4 预留变形量
第六章 中条山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6.1 风险分析概述
        6.1.1 风险分析步骤
        6.1.2 风险分级及标准
        6.1.3 风险等级和接受准则
    6.2 工期风险
        6.2.1 工期风险辨识
        6.2.2 工期风险分析
        6.2.3 工期风险控制措施
    6.3 结构安全设计风险
        6.3.1 结构安全风险分析
        6.3.2 结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变形分级控制技术及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变形控制基准研究现状
        1.2.2 软岩大变形分级研究现状
        1.2.3 软岩大变形支护理论及控制技术研究
        1.2.4 软岩大变形隧道二衬施作时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2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特征及机理研究
    2.1 工程背景
        2.1.1 工程概况
        2.1.2 地应力测试
        2.1.3 施工组织情况
    2.2 千枚岩基本物理性质分析
        2.2.1 矿物成分分析
        2.2.2 物理及水理特性
    2.3 隧道变形破坏及结构受力特征
        2.3.1 围岩变形的宏观表征
        2.3.2 隧道变形特征
        2.3.3 结构受力特性试验
    2.4 大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2.4.1 地层岩性
        2.4.2 地应力
        2.4.3 地质构造因素
        2.4.4 岩体结构特征
        2.4.5 地下水影响
    2.5 基于应变软化的围岩粘弹塑性分析
        2.5.1 应变软化粘弹塑性解析解
        2.5.2 千枚岩应变软化特性分析
    2.6 围岩松动圈测试
        2.6.1 测试设备及原理
        2.6.2 测试方案
        2.6.3 测试结果分析
        2.6.4 基于现场测试的松动圈确定
    2.7 围岩渐进式破坏及大变形机理
        2.7.1 千枚岩微观断裂特征及破裂机制分析
        2.7.2 软岩渐进破坏分析
    2.8 本章小结
3 基于施工过程的软岩隧道变形控制基准研究
    3.1 成兰铁路软岩大变形分级
        3.1.1 软岩大变形分级指标
        3.1.2 成兰线软岩大变形分级
        3.1.3 大变形分级验证
    3.2 软岩隧道变形空间效应分析
        3.2.1 计算模型
        3.2.2 三台阶法
        3.2.3 两台阶带仰拱法
    3.3 软岩大变形隧道控制基准
        3.3.1 工程类比法
        3.3.2 数值计算方法
        3.3.3 基于实测数据的隧道变形控制基准
        3.3.4 控制基准总量确定
    3.4 基于施工过程的控制基准及应用
    3.5 本章小结
4 软岩隧道大变形分级控制技术研究
    4.1 锚杆控制技术
        4.1.1 锚杆选型
        4.1.2 锚杆参数
        4.1.3 施工机械
    4.2 施工控制技术
        4.2.1 试验结果分析
        4.2.2 施工效果分析
    4.3 大变形分级控制体系及工程应用
        4.3.1 控制体系参数
        4.3.2 工程应用试验
        4.3.3 施工工艺优化
        4.3.4 动态调整
    4.4 本章小结
5 软岩隧道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机研究
    5.1 二衬施作时机确定方法
        5.1.1 极限位移准则确定
        5.1.2 变形速率准则确定
    5.2 二衬施作时机数值计算
        5.2.1 计算模型及参数选取
        5.2.2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5.3 二衬速率准则
        5.3.1 变形数据统计拟合
        5.3.2 二衬施作时机变形速率准则
    5.4 工程应用及验证
        5.4.1 试验方案
        5.4.2 结果分析
        5.4.3 二衬长期安全性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关角特长铁路隧道不良地质致灾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引起的工程问题研究现状
        1.2.2 围岩-支护结构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关角隧道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2.1 关角隧道概况
        2.1.1 工程概况
        2.1.2 地质概况
        2.1.3 衬砌及支护形式
        2.1.4 防排水设计
        2.1.5 不良地质
    2.2 关角隧道施工中遭遇的主要地质灾害
        2.2.1 突涌水灾害
        2.2.2 富水破碎围岩失稳
        2.2.3 断层破碎带围岩失稳
        2.2.4 浅埋风积砂失稳
    2.3 小结
3 关角隧道突涌水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
    3.1 关角隧道突涌水机理
        3.1.1 突涌水形式
        3.1.2 涌水点分布规律
        3.1.3 突涌水水源调查
        3.1.4 突涌水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3.1.5 突涌水模式及机理
    3.2 关角隧道突涌水防治技术研究
        3.2.1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3.2.2 裂隙-溶隙型掌子面突涌水模式注浆技术
        3.2.3 构造带型掌子面突涌水模式注浆技术
        3.2.4 季节变动带洞身突涌水模式注浆技术
        3.2.5 地表引排水措施
        3.2.6 反坡隧道抽排水技术
    3.3 局部高水压力作用下衬砌合理设计参数研究
        3.3.1 衬砌结构水压力特征
        3.3.2 计算模型及工况
        3.3.3 局部水压作用下的衬砌受力特征
        3.3.4 安全性评价
    3.4 小结
4 富水破碎地层隧道失稳机理及支护对策研究
    4.1 地下水作用下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4.1.1 地下水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
        4.1.2 规范对地下水状态的考虑
        4.1.3 考虑渗流场影响的圆形隧洞的弹塑性解
        4.1.4 地下水作用对隧道稳定性影响的数值解
    4.2 现场试验内容及方法
    4.3 围岩压力特征分析
        4.3.1 围岩压力的分布特征
        4.3.2 围岩压力的时态特征
        4.3.3 围岩特征曲线
    4.4 锚杆作用效果分析
        4.4.1 锚杆受力特征
        4.4.2 锚杆合理设计长度分析
    4.5 钢架喷网组合结构作用效果分析
        4.5.1 型钢钢架应力分布及时态特征
        4.5.2 喷混凝土的早强试验
        4.5.3 施工步骤对支护结构受力影响
        4.5.4 喷射混凝土支护特征曲线
        4.5.5 支护压力、应力、位移相对发展趋势分析
        4.5.6 型钢钢架支护特征曲线
        4.5.7 格栅钢架支护特征曲线
        4.5.8 组合支护体系特征曲线
    4.6 小结
5 隧道过断层破碎带施工力学效应及处理技术研究
    5.1 支护结构受力特征分析
        5.1.1 试验断面及测点布置
        5.1.2 测试结果分析
    5.2 隧道支护方案的确定
        5.2.1 初期支护参数分析
        5.2.2 改进支护方案
        5.2.3 改进效果数值法论证
        5.2.4 工程应用
    5.3 隧道纵向分区径向注浆设计参数
        5.3.1 概述
        5.3.2 计算模型及参数
        5.3.3 注浆滞后掌子面距离
        5.3.4 注浆段落长度
        5.3.5 注浆段落间距
    5.4 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复杂地质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以乌鞘岭隧道快速施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乌鞘岭隧道概况
        1.2.1 地形地貌
        1.2.2 地层岩性
        1.2.3 地质构造
        1.2.4 水文地质
        1.2.5 气象和地震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辅助坑道的设置
    2.1 辅助坑道的设置原则
    2.2 辅助坑道的工程特点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无轨运输斜井快速施工技术
    3.1 无轨运输斜井的技术条件
        3.1.1 优化斜井断面尺寸
        3.1.2 合理设置斜井坡度
        3.1.3 设置适应高效运输的会车道、调车洞和井底车场
    3.2 施工机械能力系统匹配
    3.3 施工通风设计
        3.3.1 通风难度
        3.3.2 通风总体设计
        3.3.3 通风效果
    3.4 倒坡施工排水技术
    3.5 快速施工技术
        3.5.1 施工方法
        3.5.2 开挖断面的台阶高度选择
        3.5.3 作业要点
        3.5.4 施工效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有轨运输斜井快速施工技术
    4.1 洞外卸碴设施及布置
    4.2 井底车场
    4.3 调车环岛技术
    4.4 机械设备配备技术
    4.5 斜井有轨与无轨运输比较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竖井快速施工技术
    5.1 工程概况
    5.2 施工机械设备
    5.3 井底车场布置
    5.4 通风的特殊处理
    5.5 竖井快速施工技术
        5.5.1 锁口段施工
        5.5.2 2.4~26m段施工
        5.5.3 26m~170m段施工
        5.5.4 170m~516.14m段施工
        5.5.5 马头门施工
    5.6 施工效果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复杂地质条件正洞快速施工技术
    6.1 富水浅埋黄上地层及泥岩地层正洞快速施工技术
        6.1.1 进口段左线富水浅埋黄土地层正洞施工
        6.1.2 进口段右线泥岩地层正洞施工
    6.2 砂岩及砂岩夹砾岩地层快速施工技术
        6.2.1 出口段右线正洞快速施工
        6.2.2 出口段左线平行导坑快速施工
    6.3 岭脊地段软弱地层正洞快速施工技术
        6.3.1 F4断层段正洞施工
        6.3.2 志留系千枚岩地段正洞施工
        6.3.3 F7断层段施工
    6.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个人简历

(10)隧道群联络斜井方案确定与施工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依托工程概况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隧道群斜井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勘察及评价
    2.1 概述
    2.2 勘察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及主要的技术
    2.3 主要勘察成果分析
    2.4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分析及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隧道群斜井方案施工设计
    3.1 岩土设计参数
    3.2 斜井方案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隧道群竖井方案施工设计
    4.1 竖井平面位置的确定
    4.2 竖井井身结构设计
    4.3 竖井防排水设计
    4.4 竖井施工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隧道群施工方案确定与控制
    5.1 斜井与竖井方案比选
    5.2 斜井施工控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研究成果
    6.3 进一步工作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的论文)

四、乌鞘岭隧道4号斜井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小断面、水环境对关山隧道工效影响及控制措施[J]. 高焱,丁云飞,陶琦.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21(03)
  • [2]穿越断层破碎带隧道台阶法施工初支变形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D]. 邹昌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五老峰特长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应用[J]. 吕航,赵高锦,张国良,高朝义,马晓彪,段麟. 云南水力发电, 2021(04)
  • [4]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D]. 黄鑫. 山东大学, 2019(09)
  • [5]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风险评估及防治措施研究[D]. 张鹏.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6]中条山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研究与安全风险分析[D]. 马辉.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7]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变形分级控制技术及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研究[D]. 郭小龙. 北京交通大学, 2019(12)
  • [8]关角特长铁路隧道不良地质致灾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D]. 万飞. 北京交通大学, 2014(12)
  • [9]复杂地质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以乌鞘岭隧道快速施工为例[D]. 宋建平.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
  • [10]隧道群联络斜井方案确定与施工设计[D]. 周云辉. 长沙理工大学, 2010(06)

标签:;  ;  ;  ;  

4号斜井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乌少岭隧道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