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碳酸钠分解的等温动力学研究

过碳酸钠分解的等温动力学研究

一、过碳酸钠分解等温动力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涵月[1](2021)在《同步分离油水和吸附染料的石英砂滤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废水排放量大且成分复杂,内含多种污染物,处理难度较大,其中油和有机染料就是两种危害较大的污染物。近年来,大量油水分离材料及染料的去除工艺被开发出来,但是关于含有有机染料的复合油/水废液的一步处理法还鲜有报道。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用于油水分离和去除染料的综合策略,设计了一种能同步分离油水和吸附染料的石英砂滤料,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实现两种污染物的同步去除。具体内容如下:(1)同步分离油水和吸附染料的石英砂滤料的制备。用玉米芯对原始石英砂进行改性。接触角测量结果显示,改性后的石英砂较改性前的石英砂表面接触角有所提高,水下油的接触角能达到150°以上,油下水的接触角能达到130°以上,实现了水下超疏油和油下高疏水的水平。由SEM扫描电镜表征结果可以看出,改性后的石英砂表面多了颗粒状物质,变得更加粗糙。FTIR红外光谱表征结果显示,较改性前有一处特征吸收峰明显提升。通过XPS光电子能谱表征结果发现,改性后的石英砂多出了Na和N两种元素。结合所有的表征结果,说明玉米芯粉被成功地移入到石英砂表面,改性用到的水性聚氨酯起到了粘结剂的作用。最后对改性石英砂滤料进行了稳定性测试,包括耐酸碱腐蚀性能、耐机械磨损性能和抗空气暴露性能。结果显示在p H=1的强酸溶液和p H=12的强碱溶液浸泡之后,改性石英砂的表面接触角略有下降。经过超声震荡后的接触角没有明显变化。将改性石英砂在空气中暴露30d后,表面的接触角下降明显。说明改性石英砂滤料耐机械磨损性能较好,耐酸碱腐蚀性能和抗空气暴露性能稍弱。(2)改性石英砂滤料用于单独分离油水混合液。借助课题组前期研制的油水分离装置将改性石英砂用于油水分离,分离对象为包括重油和轻油在内的7种油水混合液,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石英砂滤料对7种油水混合液的油水分离效率均在99.93%以上,说明石英砂的油水分离性能较好。通过对不同油水混合液的入侵压力和渗透系数的分析实验,发现油自身的一些性质如粘度、密度等会直接影响滤速大小。机油的粘度最大,对应的渗透系数最小,为0.13 m/h。石油醚的粘度较小,对应的渗透系数最大,为8.06 m/h。(3)改性石英砂滤料用于单独吸附染料。采用静态吸附的方法研究了石英砂投加量、孔雀石绿的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对吸附效率的影响,并对吸附过程进行了拟合分析。实验结果发现随着石英砂投加量的增加,去除率先迅速增大后趋于保持不变,吸附容量先迅速下降后趋于稳定,最佳投加量为5g左右。随着孔雀石绿初始浓度的增加,去除率呈现先保持稳定后逐渐下降的趋势,饱和吸附容量为7.28mg/g。在吸附时间为60min时,吸附基本趋于平衡状态,吸附效率就已达到99.05%。采用动力学模型和等温线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模拟,结果发现改性石英砂滤料对孔雀石绿的吸附过程更符合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且吸附过程存在粒子内扩散作用。另外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4)改性石英砂滤料同步分离油水和吸附染料。同样采用油水分离装置,将油水混合液中的水换成溶有一定浓度孔雀石绿染料的废水。分别研究了石英砂的粒径、孔雀石绿的初始浓度对同步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油水混合液过滤体积的增大,粒径最大的石英砂对染料的去除率最先出现下降趋势,粒径最小的石英砂对染料的去除率最后出现下降趋势。初始浓度越大,染料去除率下降的越早,初始浓度越小,染料去除率下降的越晚。通过对染料的动态吸附过程进行模拟,发现吸附过程符合AdamsBohart模型。在同步去除实验中,不同条件下油的去除率均能保持在99%以上,水的去除率保持在97%以上。随着过滤体积的增加,会发现出油测收集到的油中会出现含水率突然增大的现象。这是因为水溶液高度过高发生了穿透,这时候需要对出油测的滤柱进行反冲洗将水挤出,然后继续进行同步去除实验。对吸附饱和后的滤料进行了解吸再生实验。采用p H=2的盐酸溶液为解吸液,解吸后的石英砂继续用于同步去除实验,在过滤体积达到1.4L时,去除率仍然能达到66.67%,同时油水分离仍然能达到99.96%以上,实现了改性石英砂的重复利用。利用玉米芯粉成功地制备了改性石英砂滤料,并实现了油水混合液和有机染料的同步去除,大大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成本,也为颗粒滤料的高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戚家铭[2](2020)在《基于燃爆驱动的仿蛙软体跳跃机器人研究》文中指出跳跃机器人凭借优秀的越障能力具有在复杂地形工作的潜力,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跳跃运动是青蛙在陆地上典型运动形式之一,分析青蛙跳跃机理并研制仿蛙跳跃机器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多数仿蛙跳跃机器人采用电机或气动肌肉直驱跳跃或为跳跃运动储能,这导致了机器人结构复杂且重量大,难以实现贴近青蛙外形尺寸且能够灵活跳跃的设计。本文将能量密度高且爆发力大的燃爆驱动与高柔性且质量轻的软体致动器结合,设计了小型化且可以实现定向跳跃的仿蛙机器人。本文首先对机器人进行了结构设计,包括应用于机器人前肢的气动软体转动关节、燃爆驱动软体致动器和应用于后肢的刚性四连杆结构。气动软体转动关节模仿青蛙前肢,起到调节机器人起跳角度和落地缓冲的作用,利用Yeoh本构模型和虚功原理的思想建立了其旋转角度与驱动气压关系的数学模型。燃爆驱动软体致动器作为机器人的“肌肉”是其实现跳跃运动的能量供应单元,它通过在燃爆驱动时的膨胀推动后肢四连杆机构伸展,将燃爆驱动力传递到地面。使用MATLAB对四连杆机构的尺寸参数进行了优化,使后肢末端即机器人足部的运动轨迹近似直线。利用3D打印技术和浇注成型方式研制了软体致动器。为了实现燃爆驱动的稳定可控,设计了仅重61.8g的小型化机载燃料供应装置,可以实现气体燃料的定量产生与高精度输送。本课题采用加热分解固体储能材料的方式来生成燃爆驱动所需的氢气与氧气。在燃料供应装置中设有两个燃料产生腔,通过对腔内温度的控制可以实现分解反应的开始与停止。另外,提出了基于气压传感器的高精度气体流量控制方法,结合电磁阀与气泵可以实现高精度多组分气体输送,实验证明在送气量不超过50ml的情况下,气体输送的精度在±0.1ml。对燃爆驱动软体致动器在准静态下的弹性势能和做功效率随驱动气压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在燃爆驱动情况下对致动器做功能力和效率随气体燃料总量、氢气氧气混合比和负载质量的变化进行了实验探究,并提出了根据负载质量合理选择燃爆腔容积与燃料混合比以提高燃爆驱动效率的方法。燃爆致动器具有较好的燃爆驱动做功一致性(误差约11%),驱动效率可到8.9%。最后,完成了机器人整机装配并设计了重心调整机构来使机器人获得稳定的腾空姿态,使用ADAMS验证了其有效性。在ADAMS中配置了燃爆驱动的等效驱动力,在该驱动力下,机器人获得了约2.7m/s的初速度,后肢驱动杆和足部受力峰值约105N和74N,并在45°、55°和65°起跳角度下均可实现稳定仿真跳跃。

蒋曼洁[3](2020)在《基于铁矿石/H2O2的类芬顿体系降解PCE的动力学模型研究》文中指出氯代烃是环境中最常见、危害较大、难以生物降解去除的挥发性有机物,氯乙烯因其毒性大、含量高成为重点去除目标。近年来高级氧化技术由于其对目标污染物的高效降解作用得到了许多学者的重视,芬顿技术因其低成本、环境低毒性、去除污染物高效等得到了广泛关注,但传统均相芬顿适用条件严格、不易回收等原因,类芬顿技术逐渐得到了发展与应用。从固态催化剂的发展角度来看,类芬顿体系从最初的单铁基催化、改良双金属催化、合成金属有机框架催化、增添非金属成分催化等,到铝、铜等非铁基催化的应用,近年来材料科学的完善又发展出了单原子催化形式。本课题选择四氯乙烯PCE作为此次目标降解物,通过经典的铁基催化类芬顿反应降解PCE的实验结果,结合数据处理与机理分析共同构建PCE降解的动力学模型,为实际应用中工程参数的选取提供依据。首先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针铁矿和纤铁矿作为催化剂,通过表征实验对铁矿比表面积、孔径等进行测定。随后通过铁矿石单独吸附PCE的影响因素实验和不同条件下的吸附速率拟合,可知PCE在铁矿位点的吸附属于准二级动力学吸附,其吸附行为分析应采用表面络合理论。采用CD-MUSIC模型描述铁矿表面活性吸附位点含有单配位和三配位的O(H)基团(≡FeOH-0.5、≡Fe3O-0.5),单配位基团可认为是PCE的主要吸附原因,通过质量平衡原理构建水相吸附相中PCE的浓度关系式,并使用SS/SF混合理论模型对铁矿吸附PCE的动力学行为作出数学描述。在铁矿石/H2O2类芬顿体系催化降解PCE的影响因素实验中,通过在不同的铁矿石投量、初始p H值和H2O2投加浓度下对PCE降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效果可知PCE的降解符合准二级动力学规律,通过残差分析证明了不同条件下回归模型的可信度。PCE在铁矿投量为3.34g/L、p H=6、H2O2浓度为6.67g/L时去除率最高,去除效果随氧化剂浓度和铁矿投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通过对类芬顿体系催化分解H2O2和降解PCE的机理研究,分析了自由基的产生过程与浓度计算式,经实验对比可知吸附作用与铁离子溶出对PCE降解的效果影响较小。最后构建了PCE在类芬顿体系中的降解动力学模型,与实验数据对比拟合度达到98%以上,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

马茜茜[4](2020)在《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及其对水环境中四环素的去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医药行业、养殖业等行业中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或滥用,我国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使用的四环素只有一小部分在体内被代谢或吸收,而绝大部分以未改变的形式在排泄物中释放,造成水体污染,增加环境生态风险,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危害。目前主要去除四环素的两种方法(吸附法和生物法)都有其局限,去除效果不理想。凹凸棒土是一种层链状含水富镁硅酸盐的粘土矿物,其晶体颗粒非常细小,只有几十纳米,同时,结构中有着丰富的纳米级孔道,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特殊的表观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凹凸棒土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本文旨在对凹凸棒土进行改性,通过热改性提高其自身的吸附性能,或将其作为载体与BiFeO3、Fe3O4结合制备复合催化材料,研究其对水溶液中四环素的去除效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热重、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对改性前后的材料进行表征分析,探讨其相关机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煅烧的方法提高凹凸棒土(ATP)对四环素(TC)的吸附性能,并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A)以及CHNS元素分析等表征手段系统地研究其循环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煅烧改性可提高凹凸棒土对四环素的吸附效果,400℃的改性效果最佳。此外,在经过多次煅烧再利用的循环后,虽然凹凸棒土中的碳含量有所增加,但其对四环素的吸附率仍保持在93%以上,表明热改性凹凸棒土在废水处理中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2)通过水热法实现对铁酸铋(BiFeO3)形貌的调控,并成功地将凹凸棒土(ATP)与铁酸铋(BiFeO3)进行复合,制备出高效复合光催化剂ATP/BiFeO3。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等对光催化剂进行表征,并研究AP/BiFeO3对四环素(TC)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提出了可能的光催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ATP的掺杂量对TC的去除有明显的影响,当ATP:BiFeO3=1:10时,ATP/BiFeO3对TC的去除率高达82.4%。ATP与BiFeO3的协同作用使得复合材料对TC的光催化降解活性显着提高。(3)为了获得高效的催化材料,本实验通过共沉淀法将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粒子负载于凹凸棒土(ATP)上,成功制备出同时具备吸附与催化性能的非均相芬顿催化剂ATP@Fe3O4。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磁化曲线(VSM)等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对催化过硫酸盐(PS)降解四环素(TC)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ATP@Fe3O4复合材料是活化过硫酸盐(PS)生成硫酸根自由基(SO4·-)强有力的催化剂,并且ATP@Fe3O4/PS体系显示出良好的去除水溶液中四环素的能力。当PS浓度为10 mM、催化剂投料量为1.5 g/L、四环素溶液pH为3.9时,ATP@Fe3O4/PS体系去除四环素的效果最佳。

朱荣锦[5](2019)在《温度/碱金属碳酸盐对焦炭结构及性能影响》文中提出随着高炉大型化、喷煤比提升及原、燃料质量不断下降,原、燃料中的碱金属元素不断增多,造成碱金属在高炉中循环富集,对高炉的破坏作用增强,碱金属对高炉冶炼的危害日渐受到重视。碱金属的循环富集不仅会对高炉的炉衬产生严重的侵蚀,而且使得高炉料柱透气性恶化。同时,焦炭作为高炉炼铁最重要的燃料之一也会受到碱金属的危害。碱金属在高炉上升过程中会渗透到焦炭内部,催化焦炭气化反应,对焦炭粒度、气化反应性及强度等冶金性能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有必要研究碱金属对焦炭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而焦炭宏观性质只是焦炭内部光学组织组成的一种外在表现,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碱金属对焦炭不同光学组织溶损行为的影响。此外,在高炉下部高温区内,碳素溶损反应程度较低,热应力是焦炭劣化的主要因素之一,造成焦炭粉化,不但严重影响焦炭的强度,而且不利于高炉顺行。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热处理对焦炭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首先,将硅钼炉升温至不同目标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采用机械筛分、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仪、N2吸附仪及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技术分析了经历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焦炭的粒度分布、孔隙结构、微晶结构、矿物质转变特征及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大颗粒焦炭所占百分比降低,小颗粒焦炭所占百分比增加,焦炭细化严重;同时,小孔相互连通形成大孔,且有明显裂纹产生,焦炭孔隙率增大,孔的平均面积增加;此外,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焦炭中碳堆积高度Lc和微晶尺寸La都明显升高,碳层间距d002降低,石墨化程度增加,大芳香环结构先增加后逐渐达到饱和状态且C-C含量增加,焦炭抗压强度下降。其次,采用“浸渍吸附法”将碱金属碳酸盐渗入到焦炭内部。使用新日铁开发的NSC方法测定了碱金属碳酸盐对焦炭的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影响,并对焦炭粉化情况进行统计;使用XRD研究了碱金属碳酸盐对焦炭微晶结构的影响;使用SEM-EDS分析了碱金属碳酸盐对焦炭微观结构的影响。此外,使用偏光显微镜统计焦炭光学组织含量。研究发现:碱金属碳酸盐能使焦炭的CRI增加,CSR下降,从而造成粉化现象,且随着碱金属碳酸盐浓度的升高,焦炭的粉化率则会越大;碱金属碳酸盐会使碳堆积高度(Lc)和碳层间距(d002)增大;通过对焦炭矿物质分析发现,在气化过程中由于碱金属碳酸盐的存在,生成膨胀性矿物霞石和钾霞石,加强了对焦炭性能的破坏;此外,碱金属碳酸盐对各向异性组织的气化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对各向同性组织的气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后,通过热力学计算、热重实验及建模研究了碱金属碳酸盐对焦炭气化催化的动力学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碱金属碳酸盐对焦炭气化有明显的催化作用,碳酸钾对焦炭气化反应催化作用比碳酸钠对焦炭气化反应催化明显,碳酸钠和碳酸钾均能有效降低焦炭气化反应的初始温度,剧烈反应温度和终了温度,且随着碱金属碳酸盐含量的增加,焦炭气化反应的转化率提高,最大反应速率增加。焦炭气化过程在碱金属碳酸盐含量较低时,主要受一级反应控制,碱金属碳酸盐含量高时则受二级反应控制。添加碱金属碳酸盐可降低焦炭气化反应活化能,从而催化焦炭气化反应,且碳酸钾的作用效果要高于碳酸钠。

费轶[6](2019)在《物质热分解失控过程放大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化工生产过程中,化学反应失控是一类典型的异常工况,该类工况常导致严重的事故后果。虽然引发化学反应失控的表观原因繁杂,但究其原因是物质储运过程中或工艺反应过程中热管理失衡导致的。从能量衡算的角度讲,体系的热积累取决于热生成和热移出,而上述三项热量取决于反应热力学、反应动力学、体系热移出能力、体系传热能力、体系传质能力等方面的特性。因此,开发一套可以预测反应失控特性的数学计算方法对于物质储运过程、化工装置反应过程的边界条件设置、反应风险评估以及事故后果预测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首先选取过氧化二叔丁基等六种热分解行为剧烈的物质,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实验获取其热分解基础数据,并通过绝热量热实验获取其热失控行为及特征数据。其次,基于MATLAB平台构建具备数据导入、数据清洗、等转化率法计算反应动力学以及求解微分方程等功能的算法,该算法中包括了分解反应热力学、动力学、传质、传热等方面的计算及耦合。第三,基于该算法对物质热分解失控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将小尺寸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照,其中所构建模型(FTM)的计算结果与绝热量热实验结果的符合度在83%~90%之间;FTM与商业软件(AKTS)的计算结果符合度在92%~97%之间,表明该模型对热分解特征参数的计算及分解过程的模拟具备较高的准确性。最后,基于该算法研究了大尺寸条件下,物质热分解失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包括包件尺寸、导热系数及环境温度等,最终提出物质储运过程中应避免高热环境、借助技术手段提高内部热导率以及降低包件尺寸等建议。

赵莉[7](2019)在《g-C3N4/Fe3O4/ZIF-8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对孔雀石绿和镉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目前,随着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用水量逐步增加。但是,每天都有很大一部分水源受到污染。其中,水体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染料的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环境比较严重的污染问题。孔雀石绿(MG)是纺织工业中最常用的染料之一,也被广泛用作在水产养殖业中的消毒剂,它能对人体产生致畸和致癌。目前,从水体中去除孔雀石绿和镉的方法有混凝法、絮凝法、生物处理法、沉淀法、吸附法等。其中,吸附法因操作简便和有效而被广泛使用。而吸附法的关键取决于吸附剂的去除效率。因此开发新型具有高吸附性能的吸附剂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碳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好的特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吸附剂。其中,石墨相氮化碳(g-C3N4)是一种新型的非金属类石墨半导体材料,具有稳定性好、硬度强、比表面积大等优异特性,在吸附领域显示出巨大应用潜力。然而,g-C3N4作为吸附剂的使用存在难以分离的问题。而磁性纳米材料具有在外磁场作用下易于磁分离的功能,使用方便,易于回收。考虑到纳米复合材料能兼具多种材料的特性。我们基于氮化碳纳米片合成磁性氮化碳基纳米复合材料以实现对孔雀石绿和镉的高效吸附和磁分离,具体内容如下:1.本文以廉价的尿素为原料,采用高温煅烧、超声剥离的方法制备出片层状石墨相氮化碳(g-C3N4)纳米材料,通过醇热法合成了g-C3N4/Fe3O4并进一步合成了g-C3N4/Fe3O4/ZIF-8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比表面积(BET)和室温磁滞回线测试对g-C3N4/Fe3O4/ZIF-8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和磁学性能进行了表征。该纳米复合材料有着很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磁性,在外磁场作用下易于分离。2.基于g-C3N4/Fe3O4/ZIF-8纳米复合材料发展了一种高效吸附MG的新型吸附剂。实验中对影响MG吸附的各种条件(pH,吸附剂浓度,MG初始浓度)进行了优化。g-C3N4/Fe3O4/ZIF-8纳米复合材料对MG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对MG的最大平衡吸附量可达3412 mg/g。热力学数据(ΔG°<0,ΔH°>0,ΔS°>0)表明纳米复合材料对MG的吸附过程是可行的,自发的,吸热的。在吸附-解吸五个重复操作过程里,去除率仍然接近第一次,说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再生性能。3.将合成的g-C3N4/Fe3O4/ZIF-8纳米复合材料用于吸附Cd2+,我们探究了pH,吸附剂浓度,Cd2+初始浓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g-C3N4/Fe3O4/ZIF-8纳米复合材料对Cd2+的吸附实验数据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g-C3N4/Fe3O4/ZIF-8纳米复合材料吸附Cd2+时,ΔH°和ΔS°均为正值,ΔG°为负值,表明复合材料对Cd2+的吸附是自发吸热过程。g-C3N4/Fe3O4/ZIF-8纳米复合材料在经过5次再生后仍然具有和第一次吸附相近的吸附效果,是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吸附剂。

黄敬如[8](2018)在《四唑类高氮化合物的热安定性研究》文中指出四唑类高氮化合物的热安定性对其生产、运输、贮存、及安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采用热重分析技术(TG)、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和动态测压热分析技术(DPTA)系统地研究了八种四唑类高氮化合物的热分解特征,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利用热重分析技术(TG)和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完成了对八种四唑类高氮化合物的热性能规律研究。根据八种四唑类高氮化合物在升温速率为5、10、15和20℃/min时的DTG曲线的峰温,分别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研究了八种四唑类高氮化合物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k和Ea)和指前因子(Ak)、表观活化能由低到高排序均为:1H-T<H2BTE<H2BTM<DAT<1-MAT<5-AT<H2BT<H2BTA。2、用Zhang-Hu-Xie-Li方法研究了八种四唑类高氮化合物热分解反应的热力学参数(活化熵ΔS≠,活化焓ΔH≠,活化自由能ΔG≠)、热爆炸临界温度Tb和自加速分解温度TSADT等热安全性参数。八种四唑类高氮化合物的热分解过程首先是吸热过程,需在供热条件下发生;单环四唑类高氮化合物中Tb和TSADT最高的是1-MAT,双环四唑类高氮化合物中Tb和SADT最高的是H2BTA。3、应用动态测压热分析法(DPTA)在60、80、100和120℃对八种四唑类高氮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的热分析,得到八种物质的初级热分解规律和热分解净放气量,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反应动力学参数和机理函数。研究结果表明这八种四唑类高氮化合物在100℃时的放气量均小于2 mL/g的标准,证明这些四唑类高氮化合物均具有良好的热安定性,可以应用于含能材料。4、采用普适积分法和微分方程法计算DPTA非等温阶段数据明确了八种四唑类高氮化合物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八种四唑类高氮化合物非等温阶段均遵循20号反应机理,采用Avrami-Erofeev方程、反应级数n=4,描述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机理模型,具体方程为积分形式:G(α)=[-ln(1-α)]4,微分形式:f(α)=(1/4)(1-α)[-ln(1-α)]-3。采用Matlab软件对DPTA等温阶段的数据进行处理确定了最可几机理函数G(α)和反应速率常数k,结果表明八种四唑类高氮化合物的热分解机理相同,拟合的G(α)均符合8号机制方程,即描述三位扩散的Anti-Jander方程,积分形式为[(1+α)1/3-1]2,微分形式为(3/2)(1+α)2/3[(1+α)1/3-1]-1。反应速率常数k随着温度的变化一直保持在1.469×105~6.099×1051/s的范围之内,该反应速率常数都在同一数量级,表明八种四唑类高氮化合物的DPTA热分解具有相同的控速步骤。

刘厅[9](2018)在《石墨烯的常温少酸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碳材料,自2004年被曼切斯特大学的Andre Geim和Novoselov两位教授成功剥离制备并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瞬间吸引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目光,并由此引发了一场石墨烯的研究热潮。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理化特性使得石墨烯被视为是光电材料、储能材料、微电子器件、多功能复合材料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研究首选。但是目前的技术制备手段还无法满足相关领域的商业化需求,所以急需研究一种成本低廉,环境友好且能够大规模制备出高质量石墨烯的简便制备方案。针对目前的状况,本论文旨在设计石墨烯的新型制备方案及所制石墨烯功能化应用上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工作:(1)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室温少酸一步制备石墨烯聚集体(graphene aggregates,GAs)的方法。该方法中,石墨烯聚集体通过天然石墨的室温一步插层、剥离即可获得,而不涉及任何加热或复杂的处理。结果表明,通过室温少酸一步法制备的石墨烯聚集体展现出高达225倍的膨化体积。最重要的是,与常规方法相比,用作插入剂的浓硫酸的使用量可显着降低约85%。(NH4)2S2O8和浓硫酸组成的二元组分体系用于GAs制备,部分(NH4)2S2O8作为氧化剂氧化石墨边缘,使H2SO4插入石墨层间。与此同时,过量的(NH4)2S2O8在插层过程中被其裹挟进入石墨层间。由于其化学不稳定性,会分解释放出O2,引起石墨层间的瞬时压力升高,从而导致GIC膨胀,最终形成蠕虫状的GAs。(2)利用过碳酸钠-浓硫酸的二元体系在室温下一步剥离制备高质量的石墨烯,其中过碳酸钠(SPC)作为氧化剂被首次使用。整个过程只需简单的将石墨与SPC-H2SO4二元组分体系混合,然后在室温下静置4小时即可,而不涉及任何复杂的处理。结果表明,制备出的石墨烯平均片面积达到了276.8μm2,而且几乎没有结构缺陷,氧含量只有1.65%。这表明该方法制备出了大尺寸和高质量的石墨烯,其电导率高达1.90×105 S m-1也证明了这一点。其反应机理可能是由于O-O键不仅使SPC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而且导致其结构不稳定。当SPC过量时,浓硫酸在插层过程中会将其一起裹挟进入石墨夹层内,从而进一步导致O-O键断裂和气体的逸出。因此,在克服范德华力下,石墨层被剥离成石墨烯。(3)提供了一种新颖简便的方法来合成多孔碳/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其中石墨烯由GAs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溶液中超声剥离得到,同时PVP经由高温碳化和KOH活化形成的多孔碳会均匀的附着在石墨烯上,从而有效的抑制了石墨烯的重堆叠。结果表明:合成出的多孔碳/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超高(3008 m2g-1),且具有中微孔复合的分等级孔结构(孔径范围在1-5 nm之间)。该复合材料制备的电极应用在超级电容器上表现出了突出的性能,三电极下的比电容在5 mV s-1的扫速时能达到340 F g-1。此外,制备的多孔碳/石墨烯复合物作为电极材料还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10000次循环中后电容保持率高达94.4%)。而且该电极材料制做的对称式超级电容器表现出高的能量密度,即10.9 W h kg-1(基于电极材料的总质量),即使在高功率密度下也具有出色的保持率。

李玖重[10](2013)在《化学链空气分离技术载氧体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氧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全球对于氧气的需求量每年以6%的速度增长,其产量现已位居世界气体产量的第二位。尤其在工业生产中,对于氧气的需求量极大,然而现有的制氧技术在投资、运行等方面花费仍旧较高。化学链空气分离技术是基于化学链燃烧技术提出的新型制氧方法,能耗不到传统深冷法的1/3,设备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大多数用氧场合,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化学链空气分离技术利用载氧体连续的氧化还原反应制取氧气,载氧体的性能直接决定着制氧系统的优劣,该技术的最大挑战就是寻求一种高效稳定的载氧体。本文从热力学的角度选取了合适的载氧体,对其性能进行了热重实验的研究,并建立了载氧体脱氧反应的动力学机理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元素周期表中,根据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和热力学性质选择合适的金属氧化物作为载氧剂,选取SiO2、TiO2、ZrO2作为惰性载体,最终确定CuO (SiO2、TiO2、 ZrO2)、CO3O4(ZrO2)和Cu/Co (ZrO2)三种类型载氧体适用于CLAS系统。(2)采用等温恒重和程序升温两种技术对载氧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升温速率越大,载氧体发生反应的温度越高,反应完成的时间越短;反应温度越高,颗粒直径越小,载氧体反应的速率越快;惰性载体不同,载氧体反应性能不同,其反应活性是CuO/ZrO2> CuO/TiO2> CuO/SiO2。(3)根据等温法和程序升温热重法所得的实验数据,以现有的常用气固反应机理函数为基础,结合FWO和主函数判定法,逐步求取Cu基、Co基和Cu/Co基三种载氧体的动力学参数,由此建立载氧体还原反应的动力学机理模型,以期为工业应用及其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过碳酸钠分解等温动力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过碳酸钠分解等温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同步分离油水和吸附染料的石英砂滤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油水混合液分离的研究现状
        1.2.1 常规分离技术
        1.2.2 分离材料
    1.3 特殊润湿性材料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1.3.1 金属网格
        1.3.2 纺织物
        1.3.3 膜处理
        1.3.4 海绵泡沫
        1.3.5 生物质
    1.4 染料废水处理的现研究现状
        1.4.1 物理法
        1.4.2 化学法
        1.4.3 生物法
    1.5 农业废弃物吸附染料的研究进展
        1.5.1 制备活性炭
        1.5.2 对农业废弃物改性
    1.6 课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6.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2 研究内容及结构
2 改性石英砂滤料的制备与表征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3 滤料的表征
    2.4 石英砂滤料的稳定性研究
        2.4.1 耐酸碱性测试
        2.4.2 耐机械磨损测试
        2.4.3 抗空气暴露性测试
    2.5 结果与讨论
        2.5.1 表面改性机理
        2.5.2 表面润湿性测试
        2.5.3 SEM分析
        2.5.4 XPS光电子能谱分析
        2.5.5 FTIR红外光谱分析
        2.5.6 耐酸碱性能分析
        2.5.7 耐机械磨损性能分析
        2.5.8 抗空气暴露性能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改性石英砂滤料的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油水分离实验
        3.2.2 入侵压力
        3.2.3 渗透系数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油水混合液的分离效率
        3.3.2 入侵压力
        3.3.3 渗透系数
    3.4 本章小结
4 改性石英砂滤料对染料吸附性能的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4.2.2 吸附方法和计算
        4.2.3 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
        4.2.4 染料初始浓度的影响
        4.2.5 吸附时间的影响
        4.2.6 吸附动力学研究
        4.2.7 吸附等温线研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
        4.3.2 染料初始浓度的影响
        4.3.3 吸附时间的影响
        4.3.4 吸附动力学研究
        4.3.5 吸附等温线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改性石英砂滤料同步分离油水和吸附染料的性能研究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滤料不同粒径的影响
        5.2.2 染料初始浓度的影响
        5.2.3 染料的解吸
        5.2.4 动态吸附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滤料不同粒径的影响
        5.3.2 染料初始浓度的影响
        5.3.3 染料的解吸
        5.3.4 动态吸附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2)基于燃爆驱动的仿蛙软体跳跃机器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仿蛙跳跃机器人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基于燃爆驱动的软体机器人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1.5 课题组研究情况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仿蛙软体跳跃机器人结构设计
    2.1 引言
    2.2 软体转动关节设计、制作与试验
        2.2.1 软体转动关节的设计与制作
        2.2.2 数学模型建立
        2.2.3 软体转动关节准静态形变实验
    2.3 燃爆驱动软体致动器设计与制作
        2.3.1 燃爆驱动软体致动器设计
        2.3.2 燃爆驱动软体致动器制作
    2.4 后肢传动结构设计
        2.4.1 后肢传动机构形式选择
        2.4.2 后肢传动机构参数设计
        2.4.3 后肢传动机构装配与制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气体燃料产生与输送装置设计
    3.1 引言
    3.2 气体燃料产生
        3.2.1 三氢化铝放氢特性
        3.2.2 过碳酸钠放氧特性
        3.2.3 燃料产生装置设计
    3.3 气体燃料输送
        3.3.1 气体燃料输送装置原理
        3.3.2 气体燃料输送装置制造
        3.3.3 气体燃料输送装置标定
        3.3.4 气体燃料输送实验
    3.4 气体燃料供应系统集成设计
        3.4.1 集成设计特点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燃爆驱动软体致动器性能分析
    4.1 引言
    4.2 准静态驱动性能分析
        4.2.1 实验目的与意义
        4.2.2 燃爆软体致动器弹性势能测试
        4.2.3 燃爆软体致动器准静态做功效率测试
    4.3 燃爆致动器驱动性能分析
        4.3.1 实验目的和意义
        4.3.2 燃爆实验装置搭建
        4.3.3 燃爆致动器做功能力一致性测试
        4.3.4 燃爆软体致动器做功及效率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仿蛙软体跳跃机器人搭建与跳跃仿真
    5.1 引言
    5.2 仿蛙软体跳跃机器人搭建
        5.2.1 结构总体设计
        5.2.2 控制程序设计
    5.3 仿蛙机器人跳跃仿真
        5.3.1 仿真参数配置
        5.3.2 重心调整
        5.3.3 机器人跳跃仿真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基于铁矿石/H2O2的类芬顿体系降解PCE的动力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AOPs中类芬顿体系发展现状
        1.1.1 均相芬顿体系
        1.1.2 铁基催化类芬顿体系
        1.1.3 非铁基催化类芬顿体系
        1.1.4 单原子催化类芬顿体系
    1.2 氯代烃降解技术发展
        1.2.1 氯代烃来源、种类与危害
        1.2.2 氯乙烯的降解与环境修复技术发展
        1.2.3 氯乙烯降解效果评价
    1.3 动力学模型研究现状
    1.4 吸附理论模型发展
        1.4.1 经典等温吸附模型
        1.4.2 表面络合模型
        1.4.3 CD-MUSIC模型
        1.4.4 分形理论在吸附模型中的应用
    1.5 论文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5.1 论文选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1.1 实验所需主要药品试剂
        2.1.2 实验所需主要仪器清单
    2.2 实验过程与方法
        2.2.1 铁矿石单独吸附PCE影响因素实验
        2.2.2 铁矿石/H_2O_2类芬顿体系降解PCE影响因素实验
    2.3 催化剂制备与表征
        2.3.1 催化剂的选择与制备方法
        2.3.2 催化剂晶胞参数与结构表征
    2.4 基本数据整理与分析
        2.4.1 铁矿石单独吸附PCE影响因素实验数据分析
        2.4.2 铁矿石/H_2O_2体系降解PCE影响因素实验数据分析
第3章 吸附动力学的模型建立
    3.1 铁矿石单独吸附PCE的速率变化分析
        3.1.1 铁矿投量对PCE吸附动力学速率参数影响
        3.1.2 溶液初始pH对PCE吸附动力学速率参数影响
        3.1.3 吸附质初始浓度对PCE吸附动力学速率参数影响
        3.1.4 不同因素对PCE吸附动力学速率变化影响效果分析
    3.2 吸附模型建立
        3.2.1 CD-MUSIC模型描述铁矿构型吸附位点
        3.2.2 质量平衡构建水相和吸附相中PCE浓度动力学模型
    3.3 基于SS/SF理论的吸附行为研究
        3.3.1 模型假设
        3.3.2 吸附行为描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类芬顿体系降解氯代烃的动力学特征
    4.1 铁矿投量对PCE降解动力学参数影响分析
        4.1.1 数据拟合与残差分析
        4.1.2 铁矿投量对动力学参数影响分析
    4.2 溶液初始pH对PCE降解动力学参数效果影响分析
        4.2.1 数据拟合与残差分析
        4.2.2 初始pH对动力学参数影响分析
    4.3 初始H_2O_2浓度对PCE降解动力学参数影响分析
        4.3.1 数据拟合与残差分析
        4.3.2 初始H_2O_2浓度对动力学参数影响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类芬顿体系降解PCE动力学模型建立
    5.1 铁矿石催化H_2O_2分解反应机理
        5.1.1 机理描述
        5.1.2 机理图示
    5.2 铁矿石/H_2O_2吸附氧化PCE的反应机理
        5.2.1 自由基产生机制
        5.2.2 吸附作用与铁离子溶出的影响
    5.3 求解自由基浓度模型计算
    5.4 类芬顿体系降解PCE动力学模型构建
        5.4.1 动力学方程推导与构建
        5.4.2 模型验证
    5.5 本章小结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及其对水环境中四环素的去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四环素污染概况
        1.1.1 四环素的来源与危害
        1.1.2 四环素的理化性质
        1.1.3 四环素污染的修复技术
    1.2 凹凸棒土的概述
        1.2.1 凹凸棒土的改性方法
        1.2.2 凹凸棒土的应用
    1.3 光催化技术
        1.3.1 光催化技术原理
        1.3.2 光催化技术研究进展
    1.4 芬顿(Fenton)催化技术
        1.4.1 Fenton催化技术原理
        1.4.2 Fenton催化技术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热改性凹凸棒土吸附四环素效果及其循环利用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化学试剂
        2.1.2 煅烧改性凹凸棒土
        2.1.3 凹凸棒土的循环利用
        2.1.4 批量吸附实验
        2.1.5 材料表征
        2.1.6 数据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不同温度煅烧改性凹凸棒土
        2.2.2 吸附动力学
        2.2.3 吸附等温线
        2.2.4 凹凸棒土的循环利用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ATP/BiFeO_3在可见光下催化降解四环素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化学试剂
        3.1.2 不同形貌BiFeO_3的制备
        3.1.3 ATP/BiFeO_3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3.1.4 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3.1.5 材料表征
        3.1.6 淬灭实验
        3.1.7 数据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不同形貌BiFeO_3的表征
        3.2.2 TP/BiFeO_3复合材料的表征
        3.2.3 吸附平衡探究
        3.2.4 光催化降解四环素的探究
        3.2.5 pH对光催化降解的影响
        3.2.6 淬灭实验
        3.2.7 光催化降解机理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ATP@Fe_3O_4复合材料催化过硫酸盐降解四环素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化学试剂
        4.1.2 ATP@Fe_3O_4复合材料的制备
        4.1.3 材料的催化性能测试
        4.1.4 材料表征和测定方法
        4.1.5 数据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表征
        4.2.2 吸附和降解研究
        4.2.3 单因素对去除四环素的影响分析
        4.2.4 铁离子溶出对ATP@Fe_3O_4/PS体系去除四环素的影响
        4.2.5 ATP@Fe_3O_4/PS体系降解四环素的反应机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温度/碱金属碳酸盐对焦炭结构及性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高炉燃料来源与分布状况
        1.2.2 焦炭在高炉中的作用
        1.2.3 焦炭在高炉中的行为
        1.2.4 碱金属在焦炭中含量变化及其循环富集
        1.2.5 碱金属碳酸盐对焦炭热性能影响
        1.2.6 碱金属碳酸盐对焦炭光学组织的影响
        1.2.7 焦炭碳结构及其高温有序化研究进展
        1.2.8 焦炭力学性能研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温度对焦炭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
    2.1 实验原料
        2.1.1 煤样分析
        2.1.2 焦炭分析
    2.2 实验装置及方法
    2.3 检测装置及技术
    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2.4.1 温度对焦炭失重影响研究
        2.4.2 温度对焦炭粒度影响研究
        2.4.3 温度对焦炭微晶结构影响研究
        2.4.4 温度对焦炭矿物质转变规律影响研究
        2.4.5 温度对焦炭碳骨架结构影响研究
        2.4.6 温度对焦炭孔隙影响研究
        2.4.7 温度对焦炭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碱金属碳酸盐对焦炭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
    3.1 实验原料
    3.2 实验方法及装置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1 碱金属碳酸盐对焦炭粉化影响研究
        3.3.2 碱金属对焦炭气化反应性影响研究
        3.3.3 碱金属对焦炭微晶结构影响研究
        3.3.4 碱金属碳酸盐对焦炭微观结构影响
        3.3.5 碱金属对焦炭光学组织影响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碱金属碳酸盐催化作用下焦炭气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4.1 实验原料
    4.2 实验方法及装置
        4.2.1 非等温动力学分析实验
        4.2.2 等温动力学分析实验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1 热力学计算
        4.3.2 碳酸钠和碳酸钾对焦炭气化特征温度影响
        4.3.3 碱金属碳酸盐条件下焦炭气化动力学
        4.3.4 碱金属碳酸盐对焦炭气化反应的催化机理
        4.3.5 碳酸钠和碳酸钾对焦炭气化反应性指数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
    D.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
    E.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物质热分解失控过程放大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反应热失控介绍
    1.3 反应失控事故案例
    1.4 数值模拟方法介绍
2 反应动力学的理论及研究方法
    2.1 前言
    2.2 理论基础
    2.3 实验方法
    2.4 数学处理方法
3 物质分解反应热动力学的实验研究
    3.1 实验部分
    3.2 实验结果分析
    3.3 动力学计算部分
    3.4 本章小结
4 物质分解失控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部分
    4.2 实验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反应失控过程算法开发及验证
    5.1 计算模型
    5.2 反应失控过程零维模型计算结果
    5.3 一维模型的影响因素考察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g-C3N4/Fe3O4/ZIF-8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对孔雀石绿和镉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有机染料孔雀石绿对水体的污染以及危害
        1.1.2 重金属Cd~(2+)对水体以及环境的污染
    1.2 去除染料和重金属的方法
        1.2.1 膜分离法
        1.2.2 混凝法
        1.2.3 电化学法
        1.2.4 生物技术法
        1.2.5 吸附法
        1.2.6 光催化降解法
        1.2.7 结论
    1.3 吸附剂的种类以及吸附类型
    1.4 g-C_3N_4 的简介
    1.5 Fe_3O_4 的简介
    1.6 ZIF-8 的简介
    1.7 吸附动力学、热力学以及吸附等温线理论知识
        1.7.1 吸附动力学
        1.7.2 吸附热力学
    1.8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8.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8.2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表征
    2.1 实验器材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材料的制备
        2.2.1 g-C_3N_4 的制备
        2.2.2 g-C_3N_4/Fe_3O_4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2.2.3 g-C_3N_4/Fe_3O_4/ZIF-8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2.3 材料的表征与结论
        2.3.1 X-ray diffraction(XRD)表征
        2.3.2 透射电镜(TEM)表征
        2.3.3 红外可见光谱(FI-IR)表征
        2.3.4 比表面积以及孔径表征
        2.3.5 磁性表征
3 g-C_3N_4/Fe_3O_4/ZIF-8 纳米复合材料对水溶液中孔雀石绿的吸附性能的研究
    3.1 实验内容
        3.1.1 pH的影响
        3.1.2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
        3.1.3 初始浓度的影响
        3.1.4 动力学研究
        3.1.5 热力学研究
        3.1.6 重复性实验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溶液pH的影响
        3.2.2 吸附剂浓度的影响
        3.2.3 MG初始浓度的影响
        3.2.4 吸附动力学的研究
        3.2.5 吸附热力学的研究
        3.2.6 热力学参数
        3.2.7 解吸及重复利用
        3.2.8 机理讨论
    3.3 小结
4 g-C_3N_4/Fe_3O_4/ZIF-8 纳米复合材料对水溶液中重金属镉离子(Cd~(2+))的吸附性能的研究
    4.1 实验内容
        4.1.1 标准曲线的绘制
        4.1.2 pH的影响
        4.1.3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
        4.1.4 初始浓度的影响
        4.1.5 动力学研究
        4.1.6 热力学研究
        4.1.7 重复性实验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溶液pH的影响
        4.2.2 吸附剂浓度的影响
        4.2.3 初始浓度的影响
        4.2.4 吸附动力学的研究
        4.2.5 吸附热力学的研究
        4.2.6 解吸及重复利用
    4.3 小结
5 创新之处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四唑类高氮化合物的热安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含能材料的热安定性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四唑类高氮化合物的TG/DSC实验研究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装置及实验条件
    2.3 实验装置基本原理
        2.3.1 热重分析仪(TG)原理
        2.3.2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原理
    2.4 误差分析及处理
        2.4.1 热重分析仪(TG)误差分析及处理
        2.4.2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误差分析及处理
    2.5 结果与讨论
        2.5.1 单环四唑类高氮化合物的TG-DTG、DSC结果分析与讨论
        2.5.2 双环四唑类高氮化合物的TG-DTG、DSC结果分析与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四唑类高氮化合物的DPTA实验研究
    3.1 DPTA装置原理及组成
    3.2 DPTA测试方法及实验条件
    3.3 数据处理方法
        3.3.1 压强标准化处理
        3.3.2 放气量计算
    3.4 DPTA热分解结果与讨论
        3.4.1 单环四唑类高氮化合物的DPTA热分解
        3.4.2 双环四唑类高氮化合物的DPTA热分解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四唑类高氮化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
    4.1 TG热分解参数计算
        4.1.1 热分解动力学
        4.1.2 热分解特征参数
        4.1.3 热分解热力学
    4.2 DPTA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
        4.2.1 单环四唑类高氮化合物的DPTA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
        4.2.2 双环四唑类高氮化合物的DPTA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
    4.3 DPTA等温热分解动力学
        4.3.1 单环四唑类高氮化合物的DPTA等温热分解动力学
        4.3.2 双环四唑类高氮化合物的DPTA等温热分解动力学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41种反应机理函数的机理模型和微积分方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9)石墨烯的常温少酸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石墨烯的结构
    1.3 石墨烯的性能
        1.3.1 力学性能
        1.3.2 热学性能
        1.3.3 光学性能
        1.3.4 电学性能
    1.4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1.4.1“自下而上”的制备方法
        1.4.2“自上而下”的制备方法
    1.5 石墨烯的应用领域
        1.5.1 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1.5.2 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1.6 课题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2.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材料的表征方法
        2.2.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2.2.3 拉曼光谱 (Raman)分析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分析
        2.2.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2.2.6 低温氮气吸附-脱附分析
        2.2.7 四探针测试
    2.3 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
        2.3.1 电极的制备
        2.3.2 循环伏安(CV)测试
        2.3.3 电化学阻抗(EIS)测试
        2.3.4 恒流充放电(GCD)测试
        2.3.5 长循环测试
第3章 常温少酸一步制备石墨烯聚集体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过程
    3.3 石墨烯聚集体的形貌及结构分析
        3.3.1 宏观形貌分析
        3.3.2 微观形貌分析
        3.3.3 XRD分析
        3.3.4 Raman分析
    3.4 反应机理讨论
        3.4.1 浓硫酸量的影响
        3.4.2 过硫酸铵量的影响
        3.4.3 推演反应机理
    3.5 超声剥离制备石墨烯纳米片
        3.5.1 石墨烯纳米片的形貌分析
        3.5.2 石墨烯纳米片的结构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常温少酸一步制备石墨烯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过程
        4.2.1 一步法常温少酸剥离石墨烯
        4.2.2 优选配比的确定
    4.3 石墨烯的形貌与结构表征
        4.3.1 形貌分析
        4.3.2 XRD分析
        4.3.3 Raman分析
        4.3.4 XPS分析
        4.3.5 分散态下的石墨烯TEM分析
        4.3.6 分散态石墨烯的SEM分析
    4.4 机理探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孔碳/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的应用研究
    5.1 前言
    5.2 PC/FLG复合材料的制备
    5.3 形貌及结构分析
        5.3.1 SEM和TEM形貌分析
        5.3.2 XRD分析
        5.3.3 Raman分析
        5.3.4 XPS分析
        5.3.5 孔结构分析
    5.4 PC/FLG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5.4.1 三电极体系下PC/FLG复合材料的循环伏安分析
        5.4.2 PC/FLG的交流阻抗分析
        5.4.3 三电极体系下PC/FLG复合材料的恒流充放电分析
        5.4.4 PC/FLG的长循环测试
        5.4.5 两电极体系下PC/FLG复合材料的超级电容器性能
        5.4.6 PC/FLG电极材料的功率和能量密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10)化学链空气分离技术载氧体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制氧方法简介
        1.2.1 化学法制氧
        1.2.2 水电解法制氧
        1.2.3 空气分离法
    1.3 化学链空气分离技术
        1.3.1 化学链燃烧技术
        1.3.2 化学链空气分离技术
    1.4 载氧体的研究现状
    1.5 热分析技术
    1.6 热分析动力学
    1.7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7.1 本文研究的内容
        1.7.2 本文研究的意义
第2章 载氧体的选择
    2.1 载氧剂的选择
        2.1.1 金属氧化物的初选
        2.1.2 金属氧化物的热力学分析
    2.2 惰性载体的选择
    2.3 载氧体的选取
第3章 载氧体性能的热重实验研究
    3.1 实验设备
    3.2 热重实验
        3.2.1 实验样品的制备
        3.2.2 热重分析法简介
        3.2.3 实验程序设定
        3.2.4 实验工况
        3.2.5 实验操作步骤
        3.2.6 实验评价指标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气体流量的影响
        3.3.2 升温速率的影响
        3.3.3 惰性载体的影响
        3.3.4 反应温度的影响
        3.3.5 颗粒直径的影响
第4章 载氧体脱氧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4.1 热分析动力学方法
        4.1.1 等温法
        4.1.2 非等温法
    4.2 固体反应动力学模型
    4.3 动力学方程求解方法
        4.3.1 求解气-固反应模型时应考虑的问题
        4.3.2 动力学方程求解步骤
    4.4 载氧体的动力学模型求解
        4.4.1 Cu基载氧体的动力学模型求解
        4.4.2 Co_3O_4+ZrO_2动力学求解
        4.4.3 CuO/Co_3O_4动力学求解
    4.5 动力学方程结果分析
第5章 结论
    5.1 本文主要结论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过碳酸钠分解等温动力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同步分离油水和吸附染料的石英砂滤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郭涵月.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2]基于燃爆驱动的仿蛙软体跳跃机器人研究[D]. 戚家铭.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3]基于铁矿石/H2O2的类芬顿体系降解PCE的动力学模型研究[D]. 蒋曼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及其对水环境中四环素的去除研究[D]. 马茜茜. 扬州大学, 2020(04)
  • [5]温度/碱金属碳酸盐对焦炭结构及性能影响[D]. 朱荣锦. 重庆大学, 2019(01)
  • [6]物质热分解失控过程放大算法研究[D]. 费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7]g-C3N4/Fe3O4/ZIF-8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对孔雀石绿和镉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D]. 赵莉. 山东农业大学, 2019
  • [8]四唑类高氮化合物的热安定性研究[D]. 黄敬如.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9]石墨烯的常温少酸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D]. 刘厅. 燕山大学, 2018(05)
  • [10]化学链空气分离技术载氧体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D]. 李玖重. 东北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过碳酸钠分解的等温动力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