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高校图书馆建设初探

21世纪高校图书馆建设初探

一、21世纪高校图书馆建设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赵国忠[1](2021)在《智慧图书馆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意义]探索智慧图书馆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的变化和建设策略。[方法/过程]介绍了信息技术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形成的影响和变化,分析了智慧图书馆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显现的新特征,提出适合新技术环境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策略。[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而不断改变和完善,智慧图书馆的使用使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出现了新的特征。综合分析后提出新形势下改进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六项措施。

徐娅敏[2](2021)在《武汉地区本科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调查研究》文中认为

杨丽丽[3](2021)在《相互“形塑”中的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文中提出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现代学习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学习方式正在走向多元化、个性化、信息化。图书馆作为高校重要教学科研支持部门,也在发生相应的变革。根据空间社会学理论,空间既是行为发生的条件,又是由行为所建构的。那么,图书馆学习空间,又是如何支持当下多样化的学习行为并被学习行为所改变呢?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大学图书馆是否支持或是满足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型?学生自发的新型学习方式如何推动图书馆学习空间改变?这种相互“形塑”是否在形成新的高校学习文化?为有效揭示新技术环境、学科背景等因素对图书馆学习空间的影响,本研究选择西南地区四所不同层次和类型大学的新建校区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描述图书馆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二者之间的互动,总结当前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的经验,发现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之间的相互塑造。论文主要分为: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提出问题,阐述论文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已有相关研究,提出研究步骤、研究技术线路图、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第二部分:四所大学新校区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及其中学习行为的调查分析。通过现场观察、访谈、体验,发现各校图书馆建设个性鲜明,空间建设及资源供给上体现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校园文化传统,但各校学生在图书馆中的学习行为表现出来高度的统一性。D大学作为信息技术为主的985理工大学,其图书馆科技感十足,但学生主要使用图书馆的自主、静默学习空间进行无需或少量技术支持的学习;C大学作为985综合型大学,其图书馆造型古朴,馆藏丰富,但学生主要找地方“自习”,评价“不好用”;J大学作为以交通技术为主的工科211大学,其图书馆学习空间重实用,学生主要来图书馆找地方写作业、复习,多功能空间“基本没用”;S大学是省属重要师范大学,其图书馆规模大、空间多,学生进馆学习的人数多,但设施设备少有考虑使用者的感受,评价“不舒服”。第三部分:“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相互形塑推动着多元学习文化的形成。通过对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和使用的调查,发现各大学图书馆建设表现出一些共同点:资源供给及设施设备的数字化、信息化明显升级;空间功能多样化是普遍趋势;相对于学习空间硬件设施设备的升级换代,学习空间管理与服务都表现出相对的滞后。各大学图书馆带有鲜明的本校学科特色和传统校园文化特点,但各校学生在图书馆的学习行为共性大于个性,使用图书馆的目的、主要学习行为类型都高度相似。尽管如此,各校学生对图书馆学习空间的需求有显着的差异:文科、综合类大学现有空间条件不足,大学学生期待图书馆提供更“完备”和“好用”的空间条件;工科类大学现有空间条件较好,学生期待图书馆提供“更舒服”和“更独立”的学习条件。图书馆学习空间与学生空间期待的落差主要源于现有的图书馆建设、管理缺乏学生参与。学生新的学习空间需求、新的学习方式与图书馆的学科传统、现代化建设相互作用,正在推动形成新的多元化学习文化。

张静雅[4](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表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杨臻仪[5](2021)在《高校图书馆用户电子资源持续使用意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校图书馆数字建设的发展,电子资源渐渐成为了高校图书馆文献构成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各高校的电子资源建设得到重视,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技术设备的提高,用户在使用电子资源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目前用户电子资源使用行为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因此本文归纳了影响用户使用电子资源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提供建议和对策。本文大量吸收国内外研究结果,分别在高校图书馆用户行为、电子资源的建设和构成以及高校图书馆用户对电子资源使用意愿三大方面进行文献研究综述,并对其相关概念和特征进行描述,讨论了相关采纳行为模型的适用环境及其优缺点,为确定研究方法做好理论准备。本文确定选用模型及研究方法后,确定了整合技术接受模型(UTAUT)和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ECM-ISC)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绩效期望、努力预期、社会情境、促进条件、采纳行为和满意度,又额外设置了习惯因素,根据高校图书馆用户的特征,以用户性别和用户类型作为控制变量,构建高校图书馆用户电子资源持续使用意愿模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并对问卷的有效性、信效度等进行检验,运用AMOS对各路径进行检验,再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控制变量的调节作用进行分析。经过实证研究,除绩效期望条件对高校图书馆用户意愿的影响不显着外,努力预期、社会情境、习惯因素、满意度和促进条件等对高校图书馆用户的采纳行为和持续意愿显着,并得出性别不会对相关因素起调节作用,另外根据不同用户类型,对相关因素调节作用的也不同。最后对研究的结果进行讨论,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为用户提高采纳行为应在电子资源质量、服务、便捷易用的平台和大力宣传上采取具体的措施。本研究丰富了高校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和电子资源技术领域的理论成果,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进一步提高研究的理论、实际应用等价值,促进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发展。

薛清午[6](2021)在《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可持续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文中提出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对于校园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的核心,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从动荡到平稳,从封闭到开放,从繁杂到便捷,它的多样性随着国家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得到体现。良好的高等教育环境离不开图书馆的建设,它影响着学校的整体发展、学风校训、学术科研与人才培养。内蒙古师范大学作为师范类高校,承担着地方教育、民族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多重责任,然而图书馆室内环境却存在旧环境难以满足新需求的问题,现有图书馆室内环境理应展现出更加完备的功能规划和浓郁的人文气息。基于此问题,本文从室内环境可持续设计入手,结合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实地情况,运用定量研究中的调查法、相关法,结合定性研究中实地观察法与内容分析法,分别对高校图书馆与室内环境可持续设计进行研究。分析出针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功能规划不尽完善、材料利用不尽合理、人文关怀不够深入三大问题的解决方法。研究得出,图书馆室内环境可持续设计需要兼顾能源效率、材料效用、人文效益三个方面。功能规划的问题基于能源效率解决,包含图书馆室内的光环境、声环境、温度环境和空气质量;材料利用的问题基于材料效用解决,包含图书馆室内环境所用材料的数量、环保性、质量与特性;人文关怀的问题从人文效益入手,围绕尊重“和而不同”的理念,包含文化、心理和精神。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形成全方位解决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室内环境问题的可持续方法。设计实践将图书馆室内环境的问题用可持续设计方法解决,根据两者的相关理论与实际案例,形成适合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室内环境的实际应用。具体的设计实践将可持续生态循环与高校图书馆育德育人的理念相结合,提出校园温室的设计概念,意在将图书馆打造成校园中同时满足环境和人两者需求的循环温室。在室内环境的规划中将图书馆按照需求分为封闭式自习空间、半开放式办公空间和开放式公共空间,根据馆藏内容定位,突出不同藏阅室的室内环境特征,结合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的现有条件进行设计。将室内环境可持续设计方法与高校图书馆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图书馆室内环境的空间利用率与在校师生的使用体验。在改善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的同时,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付诸实践,使环境具有一定的教育、引导作用,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为类似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栾庆玲[7](2021)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知识融合服务框架研究》文中指出

陈建龙[8](2021)在《庄守经先生的图书馆现代化思想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文章初步总结了庄守经先生的图书馆现代化思想及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以此纪念在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史上继往开来、德高望重的庄守经馆长。

赵泽天[9](2021)在《我国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馆藏发展政策能够不断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其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因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在2007年发布了《高校图书馆文献发展政策编制指南》等文件来指导高校图书馆制定馆藏发展政策,教育部对县级以上的公告图书馆评估的过程中将馆藏发展政策作为了评价指标之一,但是能公开获取到的大陆地区的馆藏发展政策文本并不多。本文从各种渠道一共获得港澳台地区和大陆地区的馆藏发展政策25份,通过对其中的文本内容以及目前馆藏发展政策相关文献的研究,对我国馆藏发展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发现了馆藏发展政策在我国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然后进一步探究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为我国其它图书馆制定馆藏发展政策以及馆藏发展政策在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吴雅威[10](2021)在《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作为决策咨询机构的智库,一直受到政府机构和决策者的高度重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与实施,更为智库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然而,由于缺少多源数据、智慧化技术手段和专业人才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库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图书情报机构(以下简称图情机构)提供智慧数据服务以满足智库复杂需求。目前,大数据时代持续推动着图情机构服务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正在促使其由传统信息服务向智慧数据服务转型。因此,当前智库到底存在哪些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图情机构面向智库需求应该采取何种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以及如何提升智慧数据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已经成为目前图情机构亟需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数据管理理论、用户场景理论和质性研究理论等为基础,探讨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模式实现及服务能力评价体系问题。首先,分析并构建了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及其模型,结合实际案例对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及其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两类智慧数据服务模式,详细阐述了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实现路径,并构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最终针对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与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给予相应对策及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6个方面:(1)我国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分析。主要通过混合式研究方法分析了智库的数据资源管理现状与问题、智慧数据服务需求以及需求驱动因素。明确了智库的两个主要需求:多源数据服务需求(包括多源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创新发展环境服务需求(包括图情机构职能与服务及技术工具与人才等)。智库的数据需求、场景环境和应用过程的变化,对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提出了更高期望与要求。本章为后文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模式实现以及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奠定了需求基础和研究框架。(2)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及其特征。基于智库需求,通过文献调研、案例分析以及借鉴智慧数据服务相关实践经验,分析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关键要素及其特征,阐述各要素在智慧数据服务中的定位和作用。明确了以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智能化技术方法、智慧化平台、服务环境为5大关键要素,以及服务场景化、技术智能化和数据多源化3大特征。引用生态系统及其相关发展理论构建模型来剖析服务主体、客体、环境间的能量流动及关系,最终以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分析其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及其服务要素与特征,验证前文所明确的关键要素,为后文研究奠定要素基础。(3)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基于智库需求,结合模式构建法提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两类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其一,个性化推荐模式,主要探讨图情机构通过感知智库需求,融合多源数据、专家智慧、智能技术及用户需求精准识别等资源与服务,通过智慧数据服务平台与新媒体技术,最终实现场景化、精准化与个性化推送;其二,嵌入式服务模式,主要探讨以图情机构为主体,通过分散、兼职和旋转门等途径嵌入智库内部及其活动过程,将智慧数据服务与智库的数据采集、综合处理、成果传播推广等环节相融合,精准定位智库需求,提供多源数据采集、融合处理、人才支持和影响力塑造等针对性服务。(4)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根据智库需求和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具体内容与流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智库的特征识别与需求确定;基于Data Commons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多源数据融合;智能化技术与工具融合与协同治理;基于专家系统的多源数据分析与应用;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场景化服务推荐,以此来实现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体现了智慧数据服务的新路径与新思想。(5)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以智库需求、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和智慧数据服务内容为评价依据,初步构建了包括多源数据、智能化技术与工具、智慧数据服务人员三个维度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再利用专家调查法、灰色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完成指标优化和赋权,以验证指标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最终确定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最终以天津社科院图书馆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论证服务能力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应用性,以此为图情机构提升智慧数据服务能力与质量提供适当参考。(6)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以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为依据,考量涵盖智慧数据服务关键要素、优化智慧数据服务流程、改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等方面制定保障策略。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具有明显的层次化特征,涵盖政策保障、数据保障、技术保障与人才保障等层次。其中,政策保障涵盖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数据保障涵盖完善多源数据建设、融合、安全与开放保障机制等;技术保障涵盖完备智能化数据管理技术、方法与工具集体系构建等;人才保障涵盖智慧数据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通过构建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可以优化智库活动流程,提升智库的课题研究能力、决策支持服务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动力,还可保障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质量和水平,也为大数据时代下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研究体系提供理论启发与借鉴,拓展智慧数据服务的理论与应用范畴,推动智慧数据服务可持续性发展。此外,通过建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可以评价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帮助其更清楚的认识优势与缺陷,根据评价体系优化服务流程,更好的服务智库。同时,为图情机构系统认知大数据时代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实现路径提供参考,继而有效引导图情机构从智库需求感知到服务模式构建再到服务能力评价的流程化视角来看待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工作。

二、21世纪高校图书馆建设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高校图书馆建设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智慧图书馆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技术革新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
    1.1 传统的文献资源建设
    1.2 图书馆管理系统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
    1.3 数字资源及相关技术的出现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
2 智慧图书馆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新特征
    2.1 智慧图书馆特点分析
    2.2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新特征
3 智慧图书馆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策略
    3.1 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准确掌握用户的信息需求、信息行为和信息资源利用规律
    3.2 构建符合一流学科建设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3.3 合理规划各类信息资源建设的比例
    3.4 开拓采选渠道,提高采选质量
    3.5 加强馆藏信息资源结构及利用的分析研究,提高其使用绩效
    3.6 加强合作力度,节约有效资源

(3)相互“形塑”中的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理论基础
    1.5 概念界定
    1.6 研究设计
2 “高科技含量但使用不足的”D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2.1 D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2.2 “被沉默的”D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3 “高大上但不接地气的”C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3.1 C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3.2 “美中不足”的C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4 “本分的”J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4.1 J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4.2 “还可以的”J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5 “不好用的”S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5.1 S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5.2 “支持学习不足的”S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6 “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相互形塑推动多元化学习文化的形成
    6.1 大学图书馆建设现状
    6.2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的相互形塑
    6.3 小结
7 结论与反思
    7.1 结论
    7.2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5)高校图书馆用户电子资源持续使用意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3.1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研究现状
        1.3.2 用户信息行为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用户信息行为国内外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
    2.1 电子资源相关概念
        2.1.1 电子资源定义
        2.1.2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概况
        2.1.3 高校电子资源学术研究现状
    2.2 用户行为相关理论
        2.2.1 信息行为
        2.2.2 用户接受行为
        2.2.3 持续使用的概念
    2.3 用户使用行为的相关模型
        2.3.1 理性行为理论模型
        2.3.2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2.3.3 技术接受理论模型
        2.3.4 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
        2.3.5 整合技术接受和使用模型
    2.4 结构方程模型
        2.4.1 测量模型
        2.4.2 结构模型
        2.4.3 结构方程分析步骤
    2.5 小结
第三章 模型设计与假设研究
    3.1 模型比较
    3.2 初始模型构建
    3.3 相关变量的界定与研究假设
        3.3.1 绩效期望
        3.3.2 努力预期
        3.3.3 促进条件
        3.3.4 采纳行为
        3.3.5 满意度
        3.3.6 社会情境
        3.3.7 习惯因素
    3.4 调节变量
        3.4.1 性别
        3.4.2 用户类型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实证研究
    4.1 用户采纳行为调研
        4.1.1 问卷设计
        4.1.2 问卷数据收集
    4.2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4.3 问卷预调查
        4.3.1 预调查问卷信度分析
        4.3.2 预调查问卷效度分析
    4.4 正式问卷收集
    4.5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结果
        4.5.1 信度检验
        4.5.2 效度检验
        4.5.3 描述性统计分析
    4.6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4.6.1 模型适配程度分析
        4.6.2 路径分析与假设检验
    4.7 调节变量研究
        4.7.1 性别调节效应检验
        4.7.2 用户类型调节效应检验
    4.8 验证结果汇总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5.3.1 研究局限
        5.3.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问卷调查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可持续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六)创新点
一、高校图书馆环境分析
    (一)高校图书馆环境概述
        1.高校图书馆的过往与现状
        2.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3.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的职能与基本要求
    (二)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室内环境概述
        1.环境现状
        2.问题分析
    本章小结
二、图书馆室内环境可持续设计分析
    (一)室内环境可持续设计概述
        1.绿色设计阶段
        2.生命周期阶段
        3.产品服务系统设计阶段
        4.社会创新设计阶段
    (二)室内环境可持续设计的原则
    (三)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可持续设计的特征
        1.有机整体性
        2.可再生弹性
        3.微观近人性
        4.生态审美性
        5.文化传承性
        6.开放促进性
    本章小结
三、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室内环境可持续设计方法
    (一)基于能源效率解决空间功能规划的设计方法
        1.光环境:自然光与高效率光优先
        2.声环境:隔声与吸声并进
        3.温度环境:热舒适环境维护
        4.空气质量:有效通风强化
    (二)基于材料效用解决空间材料利用问题的方法
        1.消耗最小化
        2.无毒害优先
        3.有机循环
        4.生物相容
    (三)基于人文效益解决人文关怀问题的方法
        1.尊重地区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多样性
        2.尊重师生的心理因素
        3.尊重师生的精神需要
    本章小结
四、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室内环境可持续设计实践
    (一)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可持续设计分析
        1.环境分析
        2.受众调查
        3.目标定位
    (二)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室内环境可持续设计模式构建
        1.可持续的空间规划——因地布局、因需分类
        2.可持续的材质利用——旧材新用、新材再用
        3.可持续的人文关怀——尊重多元、文化再造
        4.效果表现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绪论相关表格
附录2 正文相关表格
附录3 毕业设计实践展示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庄守经先生的图书馆现代化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继往开来的庄守经先生
2 庄守经图书馆现代化思想的内涵
3 庄守经图书馆现代化思想的光芒
4 德高望重的庄守经馆长

(9)我国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述评
    第四节 本文创新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概述
    第一节 馆藏发展政策的相关概念
        一、馆藏发展
        二、馆藏建设
        三、馆藏发展政策
        四、数字馆藏发展政策
    第二节 制定馆藏发展政策的目的和作用
        一、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二、保证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质量
        三、促进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
    第三节 馆藏发展政策的制定原则和制定方式
        一、馆藏发展政策的制定原则
        二、馆藏发展政策的制定方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馆藏发展政策的体例结构和特点
    第一节 馆藏发展政策的体例结构
        一、政策说明
        二、馆藏分析政策
        三、特色馆藏政策
        四、馆藏获取政策
        五、馆藏维护政策
        六、共建共享政策
    第二节 馆藏发展政策的特点
        一、系统连续性
        二、相对稳定性
        三、整体性
        四、开放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的历程和现状
    第一节 我国馆藏发展政策的发展阶段
        一、局部研究和探索阶段
        二、系统性研究和理论丰富阶段
        三、探索和政策制定阶段
    第二节 我国馆藏发展政策的现状调查
        一、政策说明现状调查
        二、馆藏分析现状调查
        三、馆藏获取现状调查
        四、馆藏维护现状调查
        五、共建共享现状调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我国馆藏发展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特色化馆藏规划
        二、操作性不强
        三、缺少政策修订相关规定
        四、读者意见处理
        五、对共建共享不够重视
    第二节 我国馆藏发展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理论研究和实践较少
        二、高校馆缺乏学校层面的支持
        三、公共馆缺乏区域性的统筹
        四、馆藏资源购置经费高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完善我国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的策略
    第一节 强化理论实践与行业引导作用
        一、强化理论实践
        二、制定馆藏发展政策的评估标准
        三、强化行业协会宣传监督作用
    第二节 完善馆藏发展政策内容
        一、发展馆藏特色
        二、明确馆藏目标
        三、增强馆藏政策的操作性
        四、加强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图情机构智慧化资源管理与服务转型
        1.2.2 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与服务体系
        1.2.3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及其评价
        1.2.4 评述与分析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智库
        2.1.2 智慧服务
        2.1.3 智慧数据服务
        2.1.4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
    2.2 理论基础
        2.2.1 数据管理理论
        2.2.2 扎根理论
        2.2.3 用户场景理论
        2.2.4 灰色系统理论
第3章 我国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分析
    3.1 基于问卷调查的智库数据资源管理分析
        3.1.1 调查问卷设计
        3.1.2 调查对象与数据收集
        3.1.3 结果分析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智库服务需求分析
        3.2.1 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
        3.2.2 范畴编码与检验
        3.2.3 模型构建及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与特征
    4.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
        4.1.1 智库活动过程分析
        4.1.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分析
    4.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
        4.2.1 图情机构主体
        4.2.2 智慧数据
        4.2.3 智慧化技术工具与方法
        4.2.4 智慧数据服务平台
        4.2.5 智慧数据服务环境
        4.2.6 智慧数据服务要素之间关系
    4.3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特征
        4.3.1 数据多源性
        4.3.2 技术智能性
        4.3.3 服务场景化
    4.4 案例分析
        4.4.1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发展现状
        4.4.2 南师大图书馆智慧数据服务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5.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概念和类型
        5.1.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概念
        5.1.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类型
    5.2 面向智库需求的个性化推荐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5.2.1 智库活动过程分析
        5.2.2 智库需求感知
        5.2.3 资源融合及服务集成
        5.2.4 智能化推荐
        5.2.5 案例分析
    5.3 面向智库需求的嵌入式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5.3.1 智库活动层
        5.3.2 嵌入层
        5.3.3 融合层
        5.3.4 服务层
        5.3.5 案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
    6.1 智库特征识别与需求确定
        6.1.1 智库特征识别
        6.1.2 智库需求确定
    6.2 基于Data Commons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
        6.2.1 Data Commons平台的概念和特点
        6.2.2 Data Commons平台的目标与功能
        6.2.3 Data Commons平台的架构设计
    6.3 多源数据融合
        6.3.1 多源数据融合架构
        6.3.2 多源数据融合方法
    6.4 智能化技术融合与协同治理
        6.4.1 智能化技术融合与协同治理模式
        6.4.2 基于协同治理的智能化技术融合过程
    6.5 基于专家系统的智能情报分析
        6.5.1 专家数据管理模块
        6.5.2 专家在线咨询模块
        6.5.3 专家智能推荐流程
    6.6 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场景化服务推荐模型
        6.6.1 场景化服务
        6.6.2 场景化服务接受效用
        6.6.3 场景化服务推荐模型
        6.6.4 场景化服务推荐实验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
    7.1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问题的提出
    7.2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依据
    7.3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与修正
    7.4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阐释
    7.5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优化与赋权
        7.5.1 样本选择及问卷描述
        7.5.2 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易获得性计算
        7.5.3 评价指标优化
        7.5.4 评价指标赋权
    7.6 实证研究
        7.6.1 研究方法
        7.6.2 数据分析
        7.6.3 结果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
    8.1 政府政策保障方面
    8.2 图书情报机构服务主体保障方面
        8.2.1 强化服务意识并挖掘智库需求
        8.2.2 优化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架构
        8.2.3 建立并完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
    8.3 多源数据保障方面
        8.3.1 加强智慧数据体系建设
        8.3.2 建立一体化多源数据联动与反馈机制
    8.4 智能化技术方法与工具保障方面
        8.4.1 加强现代化数据技术的融合和应用
        8.4.2 完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功能和服务
    8.5 智慧数据服务人才保障方面
        8.5.1 完善我国图情机构学科馆员制度
        8.5.2 提升智慧数据服务人员的创新服务能力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局限与展望
        9.2.1 研究局限
        9.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成果
致谢

四、21世纪高校图书馆建设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智慧图书馆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研究[J]. 赵国忠. 情报探索, 2021(09)
  • [2]武汉地区本科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调查研究[D]. 徐娅敏. 安徽大学, 2021
  • [3]相互“形塑”中的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D]. 杨丽丽.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高校图书馆用户电子资源持续使用意愿研究[D]. 杨臻仪.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6]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可持续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D]. 薛清午.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7]“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知识融合服务框架研究[D]. 栾庆玲. 南昌大学, 2021
  • [8]庄守经先生的图书馆现代化思想初探[J]. 陈建龙.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21(03)
  • [9]我国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研究[D]. 赵泽天. 黑龙江大学, 2021(10)
  • [10]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D]. 吴雅威. 吉林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21世纪高校图书馆建设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