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本市信用档案管理的通知

关于加强本市信用档案管理的通知

一、关于加强本市信用档案管理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杨春[1](2020)在《X银行国际结算信用证业务流程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金融管制逐步宽松,金融创新方兴未艾,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的主导地位日渐削弱,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导致金融脱媒的现象日益突出,是传统银行面临的巨大挑战。X银行作为西北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其国际结算信用证业务存在着业绩表现不佳、增长缓慢等问题。因此,如何改进国际结算信用证业务的服务方式和作业流程,提高服务品质,扩大市场份额,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盈利水平,成为X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本文在学习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X银行国际结算信用证业务的运营现状进行分析,并运用ASME分析法对X银行国际结算信用证业务流程进行诊断,发现其存在的问题。然后,运用流程改进相关理论,进行X银行国际结算信用证业务总体流程的优化设计,并对X银行国际结算进出口信用证的具体流程进行改进。最后,针对X银行国际结算信用证业务流程改进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并评价X银行国际结算信用证业务流程改进实施效果。本文认为:第一,要从针对前后台活动的顾客接触设计、基于服务特点的流程分离合并、针对人员设置的员工分组设计三个方面对X银行国际结算信用证业务总体流程进行前后台分离的优化设计。第二,采用ESIA技术,通过改进开证业务和审单付汇业务流程实现进口信用证业务流程的改造,通过改进通知业务和收单索汇业务流程实现出口信用证业务流程的改造。第三,要从调整组织结构,完善业务平台建设并提供实施业务流程的技术支撑,加强专业团队建设三个方面,对X银行国际结算信用证业务流程改进进行保障。本文研究的意义,一方面,改进X银行国际结算信用证业务流程,提升X银行的服务质效,提高X银行的业务竞争力。另一方面,X银行国际结算信用证业务流程的改进措施,对同行业其他中小银行有着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郭金金[2](2020)在《租购并举制度下我国住房租赁市场激励与监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遏制房价过速上涨,缓解住房市场供求矛盾,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把“租购并举”作为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旨在推动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完善住房市场调节机制。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重售轻租”等诸多原因,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缓慢,发展过程中尚面临不少问题,如租赁住房供给总量不足,供需结构失衡;租赁住房供给渠道狭隘,供给主体动力不足;住房租赁监管不足,市场秩序不规范;住房租赁法律法规不完善,租赁权益保障不足等,迫切需要对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进行系统审视,结合当前租购并举政策环境,厘清多方市场主体的利益诉求及其行为互动策略,制定科学有效的市场激励与监管策略。本研究在梳理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成果,总结比较国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租购并举制度的政策内涵及其对住房租赁市场的影响,探究在租购并举制度下各市场主体的利益诉求、互动演化及其均衡策略,为规范我国租赁市场秩序,加快租购并举政策的有效落地提供建议。本文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梳理了住房租赁的有关研究基础与国际实践经验。通过总结与比较发达国家住房租赁制度改革与实践经验,分析了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发育不充分的根本原因:消费者“重购轻租”,承租人权益保护不足;租赁住房房源渠道狭窄,供给总量不足,存在结构性错配,企业参与租赁业务的动力不足;法律法体系不完善,市场监管不足。因此,要促进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加快建立租购并举长效机制,需要首先明确租购并举制度的政策内涵及影响,厘清住房租赁市场各主体利益诉求及其博弈关系。(2)分析了租购并举制度对我国住房租赁市场的影响。在分析租购并举制度的实施背景的基础上,对其政策内容及政策结构进行探究,发现:在租购并举相关政策中,环境型政策运用最多,供给型政策次之,而需求型政策最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租购并举政策体系对租赁住房市场的影响,研究表明:对租赁住房供给主体来说,增加租赁住房用地供给、税费优惠政策激励、住房租赁金融产品创新、保障租赁住房多渠道供给等政策均为有利于促进供给;对于消费者来说,政策执行使得承租人权益保障逐步加强,加快租购同权落地,逐渐引导消费者改变住房消费观念;对于监管主体(政府)来说:政策实施使得市场监管逐步加强,有利于实现中央政府保障民生的目标诉求,减少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地方政府监管成本,提高其声誉。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场激励与监管理论,提出了租购并举制度下住房租赁市场激励与监管的整体概念模型。(3)央地政府间租购并举政策执行的演化博弈分析。引入市场结构影响因子、奖励力度、处罚力度等参数构建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不同情形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动态演化稳定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了各种约束条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策略选择及其策略演化过程,探究了结构影响因子、奖励力度、处罚力度等主要参数对央地政府行为策略演化稳定状态的影响,提出了政策执行监管的有效建议。(4)政府、企业与消费者间住房租赁激励监管演化博弈研究。基于租购并举制度实施的激励与监管视角,构建了政府、企业与消费者共同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三个主体在租购并举政策体系实施过程中的策略互动过程及其演化稳定均衡策略,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政府对住房租赁企业的奖励补贴、处罚力度、企业主动与被动参与住房租赁业务的净收益差额是影响企业行为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对企业选择主动参与住房租赁策略有正向影响;政府对消费者的权益保障与补贴、消费者租房和买房的净收益差额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对消费者选择租赁策略有正向影响。(5)出租人住房出租行为监管的演化博弈研究。基于有限理性特征,建立演化博弈模型探究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房屋出租人住房出租的监管策略,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出租人来说,当其付出的违规处罚代价高于违规多得的净收益与被跨级监管发现违规概率的比值时,其最优策略选择就是合规出租;反之,出租人会选择违规出租策略。对于政府来说,当监管收益高于其监管成本时,其最优策略即为监管;当政府监管收益小于其监管成本与失职处罚的差额时,其最优策略为不监管。(6)房产中介机构服务监管维权威慑博弈研究。基于房产中介服务监管维权纠纷问题,构建政府监管部门、房地产中介机构和房屋承租人三方共同参与的监管维权威慑博弈模型,并进行模型求解,分析了模型威慑均衡、挑战均衡和分离均衡三种均衡状态的实现条件。研究表明:承租人维权行为对住房租赁市场监管具有重要作用,纠纷处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激发承租人正当维权的关键所在。应以培育强硬型政府监管部门和承租人为目标,降低房地产中介机构与政府监管部门、承租人产生冲突的感知价值,以实现维权纠纷处置的威慑均衡;以维权表象透视事件本质,重点关注房地产中介机构对侵权行为处理的态度、措施及决心,有针对性采取监管策略与处理措施;注重通过承租人反馈获得有效信息,有效发挥其维权监管约束作用。(7)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工作与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了住房租赁市场激励与监管的建议,以加快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促进租购并举制度有效实施,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3](2019)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改革的意见(试行)的通知》文中指出渝府办发[2019]114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改革的意见(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9年11月11日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改革的意见(试行)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改革,是更加有效配置公共资源的需要,是加强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的需要,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和推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近年来,

马思敏[4](2019)在《我国个人信用档案建设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一个社会稳定的基础。我国正在加快建设以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诚信为主的社会信用体系。然而,总体来讲,由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时间还比较短、加上结构比较复杂,现实中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解决。个人信用档案的建设是个人信用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通过对我国个人信用档案建设现状的调研和文献分析,指出了现存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个人信用档案建设的对策。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章对个人信用档案及其建设进行阐述,介绍了信用、信用档案和个人信用档案的概念,并对个人信用档案的构成和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三章主要分析我国个人信用档案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在分析我国个人信用档案建设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策。本文将目前我国个人信用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总结为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档案资源管理分散不集中、档案部门参与度低、信息安全受到威胁、信用反馈存在滞后性等五个方面。在对问题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法律制度、技术环境和管理体系三个角度提出完善我国个人信用档案建设的对策。

扈照[5](2019)在《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务服务标准化是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必经之路。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是打通政府与百姓之间“最后一公里”的有效举措之一,亦是政务服务能力建设的内容之一,更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关键举措。目前我国各地政务服务中心已开展了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并形成了一系列政务服务中心地方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亦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政务服务中心推荐性国家标准。涿州市在政务服务中心建成后,开始了政务服务标准化进程。本文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年来发布的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对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工作进行研究,首先对政务服务标准化、政务服务中心推荐性国家标准的相关概念、内容、理论基础进行了界定、阐述,在此基础上,通过收集、梳理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调研,对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建设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进而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13项政务服务中心推荐性国家标准对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基本要求、标准体系、服务投诉处置、服务现场管理、进驻事项服务指南编制、网上服务、信息公开、中心运行等方面进行了测量,发掘出中心当下网上服务、中心运行、标准体系构建、信息公开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对这些不足进行了原因分析,进而从加强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规范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构建本市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等方面对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提升建议。

赵菁[6](2020)在《双鸭山市人民银行征信管理体系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双鸭山市人民银行是当地唯一一家企业与个人的征信报告查询机构。2018年,双鸭山市人民银行全辖查询个人信用报告52426笔,查询企业信用报告803笔,相比2017年同期增长0.91%。在信用社会大背景下,信用体系建设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与关注,而且在社会经济发展与个人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的研究问题正是结合笔者的工作背景所提出的。作为双鸭山市人民银行中的一员,笔者认识到管理信贷征信业是基层央行的重要工作职责,成为征信建设的主导力量。本文结合双鸭山市人民银行征信管理现状,以社会信用体系和社会征信体系作为理论依据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和座谈访问的形式了解到当前双鸭山市人民银行在征信体系建设还存着诸多问题,如:征信宣传力度不够、征信服务水平不高、信息质量不高、信用信息共享困难、市场监管能力较弱、征信法规制度不健全等。本文在借鉴国外征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当前双鸭山市人民银行在征信建设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从培养征信专业化人才、强化社会信用文化建设、提高基层央行征信服务水平、加强央行征信体系完善、健全信息隐私保护监督机制、提高信息采集和共享能力等几方面,为双鸭山市人民银行的征信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的研究对于加强基层央行征信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金融信贷市场信息共享程度、提高信贷市场运转效率、规范金融信贷市场秩序、推进信用文化与社会信用诚信体系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军[7](2019)在《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我国政府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机遇期做出的重要决定,也是当前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经环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步骤和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3月以来,为加强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全面推进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北京市聚焦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许可等重点环节,相继推出了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措施。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简明阐述了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对颇具中国特色的“多规合一”理论进行了系统探讨;全面梳理了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发展和改革历程;详细介绍了当前北京市改革的现状和成效,归纳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北京模式”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特点;同时,重点剖析了北京市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在广泛调研国内外部分城市的相关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值得借鉴的经验。通过深入探讨“多规合一”背景下如何提高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效能等问题,力求找到破解改革瓶颈的途径、策略和措施,为北京市乃至全国深化改革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本文通过概括和提炼2013年以来北京乃至全国的改革实践,指明了当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处于2.0版的发展阶段,最终会演进到3.0版的发展趋势。进而总结出深化我国审批制度改革的路径及策略:一是正视不同国情的差异,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二是注重制度框架顶层设计,“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改革相结合;三是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四是实现“许可管理”向“信用管理”转变,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最后,本文对北京市深化改革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一是健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框架,加快构建地方性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二是完善市区两级审批管理体系,确保权责明晰、阳光高效;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让大众享受到改革成果;四是加快“多规合一”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完善项目策划生成机制;五是完善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督机制,内外联动填补管理真空。

沈阳市城乡建设局[8](2019)在《市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沈阳市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中提出沈建发[2019]66号各区(开发区)、县(市)、建设主管部门,局各有关处室和单位,各有关行业协会: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现将《沈阳市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顾梦园[9](2019)在《基于B/S的保障性住房资格管理与对象跟踪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为有效解决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困难问题,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随着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陆续竣工,做好严格的资格审查、公平分配并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成为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的关键,因此,做好保障性住房资格管理与对象跟踪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本文对系统的相关技术进行调研和分析,采用B/S三层架构以及RESTful风格的网络服务架构,使用MVC模式完成与用户的交互。采用十分成熟的MySQL数据库集群,提高数据的查询及数据库的性能和安全,通过持久层框架MyBatis实现数据库的独立性。Apache Shiro作为安全框架,执行身份验证、授权、密码管理。着重阐述了Activiti工作流引擎的工作原理,包括BPMN建模、流程文档部署和解析等。其次,本文针对保障性住房信息管理系统中现存的包括申请和审核流程繁琐、部门间不协调、社会力量难以发挥等问题,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将系统划分为系统管理、申请管理、审核管理、公示轮候管理、分配管理、保障对象管理子模块,并使用UML用例分析图阐述系统各模块的功能性需求,同时针对系统本身实际使用情况提出了数据交换和共享、易用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等非功能性需求。接着,本文进行资格管理关键算法的研究与实现,重点解决保障性住房资格审核工作的任务分配以及资格判断问题。在进行工作流的任务调度时,综合考虑任务难度、业务人员的审批速度和负载均衡问题,提出基于负载均衡的列表式工作流调度算法进行任务分配,并对算法进一步优化,提高审核效率,根据审核工作完成情况建立奖惩机制,为政府考核提供决策支持。同时,经过比较分析ID3、C4.5和CART算法的优缺点,最终选择CART决策树算法实现对保障性住房资格的预判,并通过CCP后剪枝算法对CART算法进行优化,从而最大限度降低误判率,为政府提供智能决策服务,保证公平和效率。随后,本文在关键技术分析、需求分析和重点模块算法研究与实现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保障性住房资格管理与对象跟踪系统。首先进行系统总体设计和数据分析,建立ER模型、绘制数据流图,然后根据需求分析划分出的子模块,进行详细的功能分析与系统设计。结合Apache Shiro安全框架实现系统管理,细化到各个岗位对各表单中单元格的权限控制;通过BPMN建模和Activiti流程部署实现审核业务流转,将基于负载均衡的列表式工作流任务分配算法应用到Activiti工作流任务分配中;灵活的应用设计模式实现公示轮候管理和对象跟踪;设计摇号算法和计分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分配管理。在用户界面方面,使用FreeMarker、VUE等开源技术设计前端界面,并设计RESTful风格的接口与民政部、房产局、工商局、税务局实现信息共享。最后,将系统进行打包并部署于Tomcat容器中,并展示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运行效果。运行情况表明,该系统功能完备且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实现了资格管理流程控制,对保障对象进行全程多维度跟踪和统计,达到了规范管理、优化流程,保障公平正义的目标,提高了保障性住房资格管理的和对象跟踪的效率。

张学娟[10](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化建设研究 ——以1949-1956年上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加强干部和干部制度建设,党的干部制度建设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在全面执政的背景下开启了现代干部制度建设,这在党的干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过程中,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干部制度建设更具有重要性与独特性。因此,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从中探索出干部制度建设的实践模式和方法意义,以史为鉴,能更好地回应当下干部制度化建设的新命题。论文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的指导下,充分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党史党建等相关理论,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实践逻辑、政治功能以及经验与问题进行探讨,并得出相应启示。马克思、恩格斯庞大的思想体系中蕴含着干部制度建设思想,集中体现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和社会主义廉价政府构建理论中。列宁在治国实践中首次形成了干部制度体系,包括干部的选拔任用、培训教育、管理与监督等。毛泽东更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干部制度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制定了一系列干部标准、干部路线与干部管理方法。这些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化建设的理论渊源,也凸显出干部制度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必须置于政党建设与国家建设的框架内考察,才能以正确的逻辑理顺其时代背景。新政权建立后,中国共产党由领导人民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上海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也在城乡关系重塑的历史背景下重新定位,党要想顺利实现组织适应性转型,成功领导国家建设,必须要有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干部队伍作为支撑。另外,从制度的路径依赖看,这一时期的干部制度化建设既有着传统文官制度的遗留,又有着革命时期中共干部制度的探索,更有着苏联干部制度在社会主义阵营内的路径影响。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历着由大规模干部的吸纳、整顿到系统化干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以1953年分部分级管理制的实施为界,可将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分为两个历程。1949-1952年为干部队伍的扩充、整顿阶段,上海通过南下干部进驻、对旧人员的任用和提拔新干部,并对干部进行教育与整顿,扩充和规范了干部队伍。1953-1956年为干部制度的制定与完善阶段,在党管干部原则的强化和分部分级管理制的实施下,上海逐步建立起干部选拔任用制、干部教育培训制、干部人事管理制、干部监督制等较为规范的干部制度体系,有效保障了上海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实现。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化建设是意识形态、政治组织、政治运动等多要素互动作用的结果。干部意识形态塑造奠定了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基础,同时,干部制度建设又强化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巩固。组织构成了干部制度化建设的行动空间,党组织在党管干部原则下对干部制度建设起着核心作用;政府组织以其专业特色和职能分散特点,发挥着其在制度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群团组织在干部制度建设中起到了辅助性作用。政治运动在特殊的历史年代成为干部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推手,在政治运动中,干部制度得以规范化。这三个要素之间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交融,共同推进着干部制度化建设。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颇有成效,党成功构建上海新政权建设所需的干部网络体系。党在推进干部制度建设中,规范了党组织、稳定了政治秩序、积累了执政资源,实现了上海政权稳固和经济的恢复发展。其中更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对当前干部制度化建设启示深刻。论文从制度与制度化建设视角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建设,并选取1949-1956年上海作为案例。论文不仅从宏观上把握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历程,还试图从微观上探讨干部制度化建设如何在组织、群体、事件、行为中推进。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能从总体上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在城市干部建设中的努力,凸显城市干部制度建设的特色。干部制度建设既是历史之鉴,也是时代之需。新时代,党应充分重视干部制度与意识形态、组织建设的互动,继续推进干部制度的稳定性与延续性建设。

二、关于加强本市信用档案管理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加强本市信用档案管理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X银行国际结算信用证业务流程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流程改进的研究
        1.2.2 关于银行业务流程改进的研究
        1.2.3 关于国际结算业务流程改进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国际结算信用证
        2.1.1 国际结算
        2.1.2 国际信用证
    2.2 流程改进相关理论
        2.2.1 流程的定义
        2.2.2 流程改进理论
        2.2.3 流程改进的方法
    2.3 前后台分离模式
        2.3.1 前后台分离的概念
        2.3.2 前后台分离决策体系
第三章 X银行国际结算信用证业务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X银行概况
        3.1.1 基本情况
        3.1.2 组织架构
    3.2 X银行国际结算信用证业务运营现状
        3.2.1 从企业内部发展视角审视
        3.2.2 从企业外部需求视角审视
    3.3 X银行国际结算信用证业务流程分析诊断
        3.3.1 信用证业务流程总体架构诊断
        3.3.2 基于ASME的进口信用证业务流程诊断
        3.3.3 基于ASME的出口信用证业务流程诊断
    3.4 X银行国际结算信用证业务流程存在问题总结
        3.4.1 前后台分工不合理
        3.4.2 分散运营不利发展
        3.4.3 流程复杂时效性差
        3.4.4 信息化落后效率低
第四章 X银行国际结算信用证业务流程改进设计
    4.1 流程改进的原则和目标
        4.1.1 流程改进的原则
        4.1.2 流程改进的目标
    4.2 基于前后台分离的信用证业务流程改进总体设计
        4.2.1 信用证业务总体流程改进设计
        4.2.2 改进后的信用证业务总体流程
    4.3 基于ESIA的进口信用证业务流程改进设计
        4.3.1 开证业务流程改进措施
        4.3.2 改进后的开证业务流程
        4.3.3 审单付汇业务流程改进措施
        4.3.4 改进后的审单付汇业务流程
    4.4 基于ESIA的出口信用证业务流程改进设计
        4.4.1 通知业务流程改进措施
        4.4.2 改进后的通知业务流程
        4.4.3 收单索汇业务流程改进措施
        4.4.4 改进后的收单索汇业务流程
第五章 X银行国际结算信用证业务流程改进实施保障与效果
    5.1 调整组织结构,确保工作流程顺畅
        5.1.1 完善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
        5.1.2 高层领导支持与相关部门配合
    5.2 完善业务平台建设,提供实施业务流程的技术支撑
        5.2.1 构建并完善业务平台建设
        5.2.2 以数字技术支持业务流程的优化
    5.3 加强专业团队建设,满足实施业务流程的人才需求
        5.3.1 做好银行各种专业人才梯队储备
        5.3.2 培育国际结算业务专业人才
    5.4 实施效果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租购并举制度下我国住房租赁市场激励与监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住房租赁市场激励与监管的理论基础
        2.1.1 政策执行理论
        2.1.2 市场监管理论
        2.1.3 演化博弈理论
        2.1.4 供求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住房的属性
        2.2.2 住房租赁市场的界定
        2.2.3 住房租赁的交易模式及特点
        2.2.4 住房租赁市场核心利益主体的界定
    2.3 住房租赁市场激励与监管的的相关研究
        2.3.1 租购并举制度影响的相关研究
        2.3.2 央地政府关系的相关研究
        2.3.3 住房租赁激励的相关研究
        2.3.4 住房租赁监管的相关研究
        2.3.5 住房租赁市场主体行为博弈的相关研究
    2.4 国际住房租赁制度改革与实践经验
        2.4.1 美国住房租赁制度与实践
        2.4.2 德国住房租赁制度与实践
        2.4.3 新加坡住房租赁制度与实践
        2.4.4 日本与英国住房租赁制度与实践
        2.4.5 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现状及成因
    2.5 研究评述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租购并举制度对住房租赁市场主体的影响研究
    3.1 租购并举制度的实施背景及主要政策内容
        3.1.1 租购并举制度的实施背景
        3.1.2 租购并举制度下的住房租赁政策体系
    3.2 租购并举政策体系对租赁住房供给主体的影响
        3.2.1 增加租赁用地供给助力企业新建租赁住房
        3.2.2 税费优惠政策激励租赁住房供给
        3.2.3 金融产品创新解决住房租赁企业融资困境
        3.2.4 多项政策举措保障租赁住房多渠道供给
    3.3 租购并举政策体系对租赁住房需求主体的影响
        3.3.1 实证研究
        3.3.2 承租人权益保障逐步加强
        3.3.3 “租购同权”逐步落地
        3.3.4 引导消费者逐步改变住房消费观念
    3.4 租购并举政策体系对住房租赁监管主体的影响
        3.4.1 住房租赁市场监管逐步加强
        3.4.2 有利于实现中央政府保障民生的目标诉求
        3.4.3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3.4.4 地方政府监管成本增加,声誉提升
    3.5 租购并举制度下住房租赁市场激励与监管的概念模型
        3.5.1 概念模型的提出
        3.5.2 央地政府间租购并举政策执行的激励与监管演化博弈概念模型
        3.5.3 政府、企业与消费者间住房租赁激励监管演化博弈概念模型
        3.5.4 出租人住房出租行为监管的演化博弈概念模型
        3.5.5 房产中介租赁服务监管维权威慑博弈概念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央地政府间租购并举政策执行的激励与监管演化博弈
    4.1 博弈机理分析
    4.2 模型构建
        4.2.1 模型假设
        4.2.2 支付矩阵
    4.3 模型求解及仿真
        4.3.1 系统局部均衡点
        4.3.2 演化稳定策略及仿真
    4.4 主要参数对策略演化的影响
        4.4.1 市场结构影响因子对策略演化的影响
        4.4.2 奖励力度对央地政府策略演化的影响
        4.4.3 处罚力度对央地政府策略演化的影响
    4.5 研究结论与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政府、租赁企业和消费者间住房租赁激励监管演化博弈
    5.1 博弈机理分析
        5.1.1 政府与住房租赁企业间的博弈关系
        5.1.2 政府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关系
        5.1.3 住房租赁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关系
    5.2 模型构建
        5.2.1 模型假设
        5.2.2 支付矩阵
    5.3 模型求解及仿真
        5.3.1 复制动态方程
        5.3.2 均衡点的稳定性及其仿真
    5.4 研究结论与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出租人住房出租行为监管演化博弈
    6.1 博弈机理分析
    6.2 模型构建
        6.2.1 模型假设
        6.2.2 支付矩阵
    6.3 模型求解及仿真
        6.3.1 系统局部均衡点
        6.3.2 演化稳定策略ESS
        6.3.3 模型演化仿真
    6.4 研究结论与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房产中介租赁服务监管维权威慑博弈
    7.1 模型构建
        7.1.1 模型假设
        7.1.2 模型构建
    7.2 模型求解
        7.2.1 政府监管部门行为分析
        7.2.2 房屋承租人行为分析
        7.2.3 房产中介机构行为分析
        7.2.4 均衡求解
    7.3 模型分析
        7.3.1 培育强硬型房屋承租人的策略
        7.3.2 针对强硬型房产中介机构的策略
        7.3.3 针对软弱型房产中介机构的策略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建议及措施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4)我国个人信用档案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个人信用档案概述
    2.1 信用与信用档案
        2.1.1 信用
        2.1.2 信用档案
    2.2 个人信用档案
        2.2.1 个人信用档案的概念
        2.2.2 个人信用档案的构成
        2.2.3 个人信用档案的特点
    2.3 个人信用档案建设概述
        2.3.1 个人信用档案建设的必要性
        2.3.2 个人信用档案建设的特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个人信用档案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我国个人信用档案建设现状概述
        3.1.1 政府方面
        3.1.2 企业方面
        3.1.3 行业协会方面
    3.2 我国个人信用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
        3.2.1 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
        3.2.2 档案资源管理分散不集中
        3.2.3 档案部门参与度低
        3.2.4 信息安全遭受威胁
        3.2.5 信用反馈存在滞后性
    3.3 个人信用档案建设问题成因分析
        3.3.1 人口流动变化较大
        3.3.2 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3.3.3 监管力度较为薄弱
        3.3.4 信用信息开发不足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完善我国个人信用档案建设对策
    4.1 法律制度保障
        4.1.1 标准化建设
        4.1.2 法律法规建设
    4.2 技术环境保障
        4.2.1 不断巩固系统防护能力
        4.2.2 调整档案工作者的组成结构
        4.2.3 推动档案信息系统与政务系统联通
    4.3 管理体系保障
        4.3.1 对内管理方面
        4.3.2 对外管理方面
        4.3.3 对内管理与对外管理协调统一
    4.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政务服务标准化理论概述
    2.1 政务服务标准化的内涵
        2.1.1 政务服务标准化的概念
        2.1.2 政务服务标准化的内容
    2.2 政务服务中心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内涵
        2.2.1 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概念
        2.2.2 政务服务中心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提出与内容
    2.3 政务服务标准化的理论基础
        2.3.1 服务型政府理论
        2.3.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3.3 后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的内容
    3.1 进驻的标准化
        3.1.1 部门与事项进驻的标准化
        3.1.2 窗口人员进驻的标准化
    3.2 线上线下服务的标准化
        3.2.1 实体大厅窗口服务的标准化
        3.2.2 网上大厅服务的标准化
    3.3 政务信息公开的标准化
        3.3.1 实体大厅政务信息公开的标准化
        3.3.2 政务服务网政务信息公开的标准化
    3.4 服务现场管理与服务指南的标准化
        3.4.1 服务现场管理的标准化
        3.4.2 进驻事项服务指南的标准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的不足及成因
    4.1 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存在的不足
        4.1.1 网上服务内容提供有限
        4.1.2 中心运行规范性不足
        4.1.3 标准体系不健全
        4.1.4 信息公开数据、业务、编码整合程度不高
    4.2 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不足的原因
        4.2.1 政务服务网信息化程度有限
        4.2.2 政务服务运行机制不健全
        4.2.3 政务服务标准化意识与配套措施缺乏
        4.2.4 政务公开程度有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的提升路径
    5.1 加强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
        5.1.1 强化政务服务网建设
        5.1.2 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战略
    5.2 规范政务服务中心运行
        5.2.1 建立政务服务标准化管理体制
        5.2.2 构建电子监察系统
        5.2.3 积极开展第三方评估工作
    5.3 构建本市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
        5.3.1 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培训工作
        5.3.2 借鉴外省地区成功经验
        5.3.3 编制本地政务服务标准
    5.4 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
        5.4.1 创新政务公开模式
        5.4.2 规范政务信息公开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6)双鸭山市人民银行征信管理体系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述评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双鸭山市人民银行征信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2.1 双鸭山市人民银行征信管理体系现状
        2.1.1 银行概况
        2.1.2 银行征信管理人员结构
        2.1.3 重点业务基本情况
    2.2 问卷调查与访谈分析
        2.2.1 问卷调查
        2.2.2 访谈分析
    2.3 双鸭山市人民银行在征信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3.1 征信宣传力度不够和宣传手段单一
        2.3.2 征信服务专业化人才不足
        2.3.3 征信信息条块分割导致信用信息共享困难
        2.3.4 征信规章制度不健全
        2.3.5 基层央行监管效能不高
    2.4 双鸭山市人民银行在征信管理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4.1 基层央行征信部门设置不完善
        2.4.2 信用信息资源缺乏统一规划
        2.4.3 征信体系产业化进程慢
        2.4.4 缺乏诚信危机教育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鸭山市人民银行征信管理体系建设问题的对策研究
    3.1 国外征信产业发展模式
        3.1.1 美国征信管理体系案例分析
        3.1.2 英国征信管理体系案例分析
        3.1.3 日本征信管理体系案例分析
    3.2 国内征信业发展的先进经验
    3.3 借鉴国内外征信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3.4 双鸭山市人民银行征信管理体系问题的对策研究
        3.4.1 加快建立综合型征信机构
        3.4.2 加强制度建设与市场环境培育
        3.4.3 对基层央行内部信息资源进行整合
        3.4.4 建立完善的基层央行征信管理体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鸭山市人民银行征信管理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4.1 创新“互联网+”管理模式
        4.1.1 完善多系统融合与信息共享
        4.1.2 综合子系统全覆盖监管
    4.2 完善征信管理体系制度保障
        4.2.1 加快配套制度建设与完善
        4.2.2 建立多行业联合监管机制
        4.2.3 完善系统安全管理体系
    4.3 加强征信人才培养和宣传教育的实践
        4.3.1 注重征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4.3.2 加强社会信用文化建设
    4.4 提高基层央行征信服务水平
        4.4.1 加强与地方诚信建设相融合
        4.4.2 提高基层央行征信管理服务水平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

(7)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性及预期成果
        1.5.1 创新性
        1.5.2 预期成果
第2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工程建设项目
        2.1.2 行政审批制度
        2.1.3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
    2.2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相关理论
        2.2.1 政府规制理论
        2.2.2 政府流程再造理论
        2.2.3 多规合一理论
第3章 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情况概述
    3.1 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历史沿革
        3.1.1 审批制度初创阶段(1949年——1983年)
        3.1.2 审批制度发展阶段(1984年——1989年)
        3.1.3 审批制度逐步完善阶段(1990年——2007年)
        3.1.4 审批制度不断优化阶段(2008年——2012年)
        3.1.5 审批制度改革起步阶段(2013年——2017年)
        3.1.6 审批制度改革加速深化阶段(2018年至今)
    3.2 2013 年以前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主要问题
第4章 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现状分析
    4.1 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践
        4.1.1 制度框架建设
        4.1.2 管理系统重构
        4.1.3 审批流程再造
        4.1.4 其他配套改革措施
        4.1.5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北京模式”
    4.2 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效
        4.2.1 办事便利度提高,企业和公众获得感有所增强
        4.2.2 责任规划师制度得以确立,开启公共参与新模式
        4.2.3 简政放权力度加大,审批权力运行更加规范
        4.2.4 审批流程得到重塑,审批效率显着提高
        4.2.5 审批事项大幅精简,审批手续成本降低
        4.2.6 典型案例
    4.3 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相关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尚未健全,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
        4.3.2 政府相关部门对深化改革的动力不足,积极性缺乏有效调动
        4.3.3 市场主体和群众对改革的认可度不高,获得感不明显
        4.3.4 审批流程再造还有优化的空间,管理方式转变不充分
        4.3.5 审批全过程监督落实不到位,存在管理真空
    4.4 目前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法律法规政策修订相对滞后,客观上延缓了改革进程
        4.4.2 既定部门利益格局业已形成,导致深化改革的内生动力不足
        4.4.3 既往审批思维和行为模式惯性存在,导致改革措施落实有偏差
        4.4.4 当前违法失信成本偏低,导致改革成效打折扣
第5章 国内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实践及其经验启示
    5.1 国内部分地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变革及其经验
        5.1.1 香港特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实践
        5.1.2 厦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践
    5.2 国外部分国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实践及其经验
        5.2.1 英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实践
        5.2.2 美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实践
    5.3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对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启示
        5.3.1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法律体系相对完善
        5.3.2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比较得当
        5.3.3 行政主体的组织架构和行为模式有差异
        5.3.4 行政监管不缺位,对市场主体资质要求严格
        5.3.5 信息化程度较高,努力打造电子政府
第6章 深化我国及北京市审批制度改革的策略与建议
    6.1 我国审批制度改革演进模式
        6.1.1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1.0
        6.1.2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1.X
        6.1.3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2.0
        6.1.4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3.0
    6.2 深化我国审批制度改革的路径及策略
        6.2.1 正视不同国情差异,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
        6.2.2 注重制度框架顶层设计,“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改革相结合
        6.2.3 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进一步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6.2.4 实现“许可管理”向“信用管理”转变,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
    6.3 深化北京市审批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6.3.1 健全审批制度框架,加快构建地方性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
        6.3.2 完善市区两级审批管理体系,确保权责明晰、阳光高效
        6.3.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让大众享受到改革成果
        6.3.4 加快“多规合一”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完善项目策划生成机制
        6.3.5 完善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督机制,内外联动填补管理真空
结语
插图索引
表格索引
参考文献
附录A 北京市通过土地公开交易市场取得土地开发权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图(2013年版)
附录B 北京市通过协议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图(核准类项目,2013年版)
附录C 北京市通过协议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图(备案类项目,2013年版)
附录D 北京市社会投资房屋建筑类工程审批流程图(2018年版)
附录E 北京市政府投资房屋建筑类工程审批流程图(2018年版)
附录F 北京市市政交通线性工程审批流程图(2018年版)
附录G 厦门市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图(2018年版)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基于B/S的保障性住房资格管理与对象跟踪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背景概述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保障性住房及信息系统现状
        1.2.2 国内保障性住房及信息系统建设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系统相关技术综述
    2.1 系统架构
        2.1.1 B/S三层架构
        2.1.2 MVC模式
        2.1.3 MYSQL数据库
        2.1.4 MYBATIS持久层框架
        2.1.5 APACHE SHIRO安全框架
        2.1.6 RESTFUL API接口
    2.2 ACTIVITI工作流引擎
        2.2.1 工作流引擎
        2.2.2 BMPN2.0 规范与建模
        2.2.3 选择ACTIVITI工作流引擎的理由
        2.2.4 ACTIVITI工作流引擎原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功能性需求
        3.1.2 系统管理
        3.1.3 申请管理
        3.1.4 审核管理
        3.1.5 公示轮候管理
        3.1.6 分配管理
        3.1.7 保障对象管理
    3.2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3.2.1 数据交换和共享需求
        3.2.2 易用性需求
        3.2.3 安全性需求
        3.2.4 可扩展性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资格管理关键算法研究与实现
    4.1 工作流任务调度算法研究
        4.1.1 几种常见的算法
        4.1.2 基于负载均衡的启发式资格审核任务调度算法设计与实现
    4.2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保障资格判断研究
        4.2.1 研究背景
        4.2.2 决策树算法
        4.2.3 CART算法实现
        4.2.4 结果分析
        4.2.5 算法优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总体设计
    5.2 数据分析
        5.2.1 E-R建模
        5.2.2 数据流分析
    5.3 系统管理模块
        5.3.1 用户管理
        5.3.2 权限管理
    5.4 资格申请管理模块
        5.4.1 总体设计
        5.4.2 表结构设计
        5.4.3 详细设计
    5.5 资格审核管理模块
        5.5.1 总体设计
        5.5.2 表结构设计
        5.5.3 审核流程设计与实现
        5.5.4 审核事项管理
        5.5.5 数据归档
    5.6 公示轮候管理模块
        5.6.1 总体设计
        5.6.2 详细设计
    5.7 分配管理模块
        5.7.1 总体设计
        5.7.2 表结构设计
        5.7.3 房源分配方式设计
        5.7.4 通知书和合同书生成
    5.8 保障对象管理模块
        5.8.1 总体设计
        5.8.2 档案管理
        5.8.3 跟踪管理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部署与运行
    6.1 打包
    6.2 部署
    6.3 运行
        6.3.1 系统主页面
        6.3.2 系统管理
        6.3.3 资格申请
        6.3.4 资格审核
        6.3.5 公示轮候管理
        6.3.6 分配管理
        6.3.7 保障对象管理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获奖情况

(10)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化建设研究 ——以1949-1956年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价与展望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干部
        (二)制度与制度化
    四、研究框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框架与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干部制度化建设的理论溯源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干部制度建设的理论论述
        一、建立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
        二、建设廉洁高效的行政队伍——社会主义廉价政府构建理论
    第二节 列宁干部制度建设思想
        一、强调干部的选拔与任用
        二、重视干部的培训与教育
        三、加强干部的管理与监督
    第三节 毛泽东干部制度建设思想
        一、制定干部标准与干部路线
        二、干部工作要与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
        三、干部要有正确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执政空间转换下中国共产党组织适应性分析
        一、反应性适应:中共执政方式亟待调整
        二、结构性适应:政党组织结构亟待优化
        三、功能性适应:中共执政能力亟待提升
    第二节 历史与环境视角下干部制度建设的路径依赖
        一、中国传统官僚体制下文官考试、培训与管理制度
        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干部管理的制度探索
        三、苏联干部制度建设的路径探索
    第三节 城乡关系重塑下上海城市发展与管理的定位
        一、从消费性城市到生产性城市:新政权建立初期资源短缺下的上海城市发展路径
        二、从异质化到同质化:新政权建立初期上海城市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
        三、从失序到有序:新政权建立初期上海城市再组织化的定位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1949-1952 年:上海干部队伍的扩充与整顿
        一、上海城市管理模式与干部现状
        二、上海干部吸纳工作的展开
        三、上海干部队伍的初步整顿与干部制度的酝酿
    第二节 1953-1956 年:上海干部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一、国家政治制度逐步确立与上海干部制度建设
        二、上海党管干部原则和分部分级管理模式的建立
        三、上海具体干部制度的制定与完善
        四、上海干部制度建设的规范性特征与变量考察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实践逻辑
    第一节 价值理念:干部意识形态的塑造
        一、意识形态与制度:干部制度化建设中的一种理论关联
        二、干部意识形态担当者形象的新定位
        三、干部意识形态担当者形象的再塑造
    第二节 组织载体:干部制度化建设的行动空间
        一、组织嵌入与制度演进:干部制度化建设行动空间的一个分析框架
        二、权力空间:权力集中与党组织在干部制度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三、行政空间:职能分散与政府组织在干部制度化建设中的基础意义
        四、社会空间:力量支撑与群团组织在干部制度化建设中的辅助作用
    第三节 政治运动:干部制度化建设中的政治策略
        一、破与立:政治运动对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双重影响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与干部制度建设相关的政治运动梳理
        三、整党运动:政治运动中推进干部制度化建设的一个案例考察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功能分析
    第一节 强化组织:上海市社会整合与政权稳固
        一、构建了上海市的干部网络系统
        二、完成了上海市各级政权建设
        三、实现了党组织适应性转变
    第二节 稳定秩序:城市的高效管理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一、城市专业化干部管理队伍形成
        二、上海城市的高效管理
        三、上海经济的恢复发展
    第三节 积累资源: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的奠定
        一、意识形态执政资源的巩固
        二、中共执政群众资源的丰富
        三、中共执政组织资源的优化
        四、制度执政资源的初步构建
    第四节 增强能力: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的提升
        一、强化党生存抗变能力
        二、提升党社会整合能力
        三、增强党领导城市发展的能力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与现代启示
    第一节 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一、注重理论传承与干部制度创新同步
        二、重视意识形态建设与干部队伍治理并举
        三、加强党组织建设与干部制度建设互动
        四、坚持宏观系统性与微观灵活性相结合
    第二节 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历史教训
        一、组织机构中出现干部配备不合理的现象
        二、干部管理中存在红与专区分上的盲目性
        三、大众参与在干部制度运行中的弱点
    第三节 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具体启示
        一、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性与包容性建设
        二、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建设
        三、加强干部制度的稳定性与延续性建设
        四、加强统一战线的广泛性与社会性建设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阶段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作者简历
    二、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四、关于加强本市信用档案管理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X银行国际结算信用证业务流程改进研究[D]. 杨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2]租购并举制度下我国住房租赁市场激励与监管策略研究[D]. 郭金金.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改革的意见(试行)的通知[J].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9(22)
  • [4]我国个人信用档案建设问题研究[D]. 马思敏. 河北大学, 2019(04)
  • [5]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研究[D]. 扈照. 燕山大学, 2019(06)
  • [6]双鸭山市人民银行征信管理体系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 赵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7]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研究[D]. 刘军. 清华大学, 2019(01)
  • [8]市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沈阳市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J]. 沈阳市城乡建设局. 沈阳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9(16)
  • [9]基于B/S的保障性住房资格管理与对象跟踪系统设计与实现[D]. 顾梦园. 东南大学, 2019(06)
  • [10]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化建设研究 ——以1949-1956年上海为例[D]. 张学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关于加强本市信用档案管理的通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