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和GIS的上海市内外环住宅用地研究

基于遥感和GIS的上海市内外环住宅用地研究

一、基于遥感和GIS研究上海内外环间居住用地(论文文献综述)

雷海芬[1](2021)在《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西安城镇空间增长与情景模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城镇空间正在快速扩展。长期以来的粗放外延式城镇增长模式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包括城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耕地减少、粮食安全和空心村等。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构建全域全要素全过程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战略背景下,对城镇空间增长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将城镇扩展需求、生态功能及耕地保护相结合,合理优化城镇、农业和生态安全的空间格局,科学预测不同土地利用规划策略下未来城镇空间的演化,并划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开发边界并明确相应的管控措施,是优化城镇空间结构,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利用转型,构建可持续城市发展有很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指导意义。研究基于分析国内外有关耕地保护、宅基地退出和城镇空间增长模拟的有关文献,明确研究的核心问题,找出问题的切入点,构建西安城镇空间增长研究的框架体系,并对不同土地利用规划策略进行模拟预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系统研究过去35年西安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和景观格局演化,研究发现过去35年西安城镇化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大的是耕地和建设用地,呈现出明显的此消彼长的态势。乡村建设用地和耕地对城镇建设用地的总贡献率为87%,其中耕地贡献率为60%,乡村建设用地贡献率为27%。尽管乡村建设用地城镇化明显,但截至2015年乡村人均建设用地增长至223.98m2,城镇人均建设用地降至75.24m2。且自1980年以来,耕地和乡村建设用地城镇化的波峰呈倒U型逐渐远离城中心,主要发生在距城中心的15km半径范围内。整体来看城市用地空间扩展仍然呈现相对分散的特点,2010年后出现两个波峰,空间形态出现跳跃式扩展。研究揭示农用地城镇化直接影响城镇建设用地空间结构及城镇空间形态,乡村建设用地城镇化对减少侵占耕地及其他资源用地的重要意义。(2)构建多层级逻辑回归模型,系统分析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要素,建立城镇空间增长开发潜力面,研究发现:西安城乡梯度下城镇空间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2个正相关变量(道路密度和规划区域)和4个负相关变量(距(副)中心的距离、距高速的距离、时间成本和坡度)。由于基础设施分布、社会经济、政策偏好和地理特征的不平衡,模型截距体现区县空间差异。(3)研究引入能有效模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的FUTURES模型,对模型从输入层面及机理层面进行参数化和校准,尤其从新增斑块的定量和定位方面进行校准,使模型在元胞水平接近真实增长,确定适合西安城镇空间模拟的斑块紧凑度、折扣及折扣范围参数,分别为0.5,0.3,0.05。基于模型可扩展性界面和区域土地利用策略,在PGA函数中内置权重参数用以影响城镇空间增长的潜在场地适宜性。研究发现当激励乡村建设用地城镇化参数为0.6时,研究区域乡村建设用地城镇化规模最大,景观格局破碎化最小,该权重的激励参数代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激励策略,引入城镇空间增长情景分析与边界划定。(4)研究基于多目标土地利用策略,设置紧凑增长、鼓励乡村建设用地城镇化、营造宜居城镇空间及现状情景在内的四个独立情景和四个组合情景,并进行分析。将生态用地、基本农田、水域及历史文化的本底要素列为研究区域的刚性约束,预测结果体现了多目标策略下的城镇空间增长需求与生态、历史文化、粮食安全的空间协调。紧凑情景、激励情景和宜居情景三种情景组合划定的边界中,2030年西安城镇边界中有斑块数量111个,中心城区面积占总面积的68.7%,该情景消耗耕地102.2km2,促进235.3km2的乡村建设用地城镇化。由于乡村建设用地的碎片化的特点,新增城镇空间破碎化较为严重,城镇开发边界存在多个独立边界。宜居和紧凑两种情景组合划定的2030年西安城镇边界中有斑块数量33个,中心城区面积占总面积的71.8%,消耗耕地259.2km2,促进76.4km2的乡村建设用地城镇化,该情景模拟的城镇开发边界较为独立,中心城区呈集中外延式扩展,多组团与中心城区边界分离。(5)依据城镇边界分析结果,从交通导向的规划出发提出空间管控策略,划出15km中心城市圈和3km多组团圈,试图避免城市中心区和多组团继续蔓延式扩展。模拟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和城市圈,有助于推进城乡利用转型、耕地及自然资源用地保护和城镇空间格局管控。综合耕地保护、防止景观格局的破碎化、合理管控空间开发强度的情景下模拟的城镇开发边界和管控策略,表现了社会经济需求、生态保护和粮食安全协调统一的空间属性和政策属性。

姚东京[2](2020)在《基于密集型数据的上海市人口时空格局及其暴雨内涝情景的风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科学前沿。伴随着上海市突发性暴雨的频发,动态人口空间分布是研究人口风险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系统梳理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于城市密集型数据(普查数据、浮动车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等),构建了城市小时级人口空间估算模型,探讨了上海市小时级人口时空分布格局,并针对100a一遇城市暴雨内涝情景,分析了城市人口的洪涝风险,主要包括致灾因子危险性、暴露和脆弱性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密集型数据处理和集成。浮动车数据处理主要在Postgre SQL数据库支持下,对原始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然后将结构化数据入库,再通过清洗程序获取上车点和下车点的数据。密集型数据采用面积权重模型,在Arc GIS中生成1 km×1 km的格网,进行数据的集成。(2)通过分析浮动车数据,揭示浮动车数据下车点和上车点24小时变化特征。浮动车下车点、上车点和浮动车净流入量在5个工作日24小时的变化上基本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下车点和上车点的空间分布基本存在一致的变化特征,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内环以内的核心城区,即静安区、黄埔区和卢湾区交界的区域;以核心城区为中心的单中心递减的变化趋势。根据浮动车净流入空间变化情况来看,城市核心区夜间时段(18时至4时)是以流出为主,流出的强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过程,所占面积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先增多后减少的过程;白天时段(5时至12时)是以流入为主,流入的强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过程,所占面积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先增多后减少的过程;其余白天时段基本上也是以流出为主。(3)利用浮动车数据、人口普查数据和经济普查的从业人口数据等密集型数据,构建了人口估算模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对人口估算模型进行验证,并进一步改进人口估算模型。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利用人口估算模型进行人口估算的结果和手机信令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呈正相关(P<0.01),相关性显着;对24小时内相对误差进行统计得出,相对误差在±10%内有7个时段相对误差所占比例超过50%,相对误差在±15%范围内有10个时段相对误差所占比例超过50%,相对误差在±20%范围内有15个时段相对误差所占比例超过50%。从手机信令估算的人口中高估和低估的比例来看,夜间时段高估和低估所占的比例基本相差不大;白天时段多数区域基本上是以低估为主。因此,通过手机信令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和误差分析,认为基于密集型数据构建的人口估算模型可以应用到人口估算的工作中。(4)基于密集型数据构建的人口估算模型进行估算研究区小时级的人口,揭示24小时人口空间分布特征。0时至23时人口空间分布变化具有以下特征:较高和高人口密度主要分布在黄浦江西岸的内环线以内,及内环线西部和北部外缘附近;低和较低人口密度主要分布在外环线附近,即研究区的外围区域;具有明显的单中心模式。0时至23时人口流动空间分布变化具有以下特征:城市核心区域的大部分区域在2时至13时的时段人口表现出流入的特征,14时至次日1时的时段人口表现出流出的变化特征。外围区域在5时至15时的时段人口表现出流出的特征,在16时至次日4时的时段人口表现出流入的特征。人口流动最为强烈的两个时段是6时至9时的早高峰时段和19时至22时的时段。人口在各区土地利用类型中的分布的比例基本变化不大,基本上都是居住用地上的人口数量是最多的;统计各区不同土地利用的流入和流出面积来看,流入和流出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均是居住用地。(5)通过利用暴雨强度公式和芝加哥雨型公式进行降雨过程计算,利用SCS模型进行径流过程计算,基于等体积法计算淹没情景模拟等三个降雨淹没情景的模拟过程,获得4种雨峰位置的淹没情景。4个淹没情景影响人口空间分布具有如下特征:4种雨峰位置的暴雨内涝影响的人口分布均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区域,且呈现出单中心减少的变化趋势,雨峰位置为0.5时影响的人口数量最多,其数量为328.8万人。影响人口最多的时段为中午(12时和13时),人口数量为328.8万人;其次是晚高峰(17时),人口数量为289.0万人;再次是早高峰(8时),人口数量为251.8万人;最后是夜间(3时和4时),人口数量为227.2万人。人口脆弱性分析是通过构建人口脆弱性曲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淹没深度与人口密度呈指数相关,相关系数R为0.896;淹没体积与影响人口数量呈指数相关,相关系数R为0.855。(6)100a一遇暴雨内涝情景下的人口高风险区主要以分布在苏州河沿岸的区为主的城市核心区。高风险时段为雨峰位置为0.7的17时,其次是雨峰位置为0.3的8时,再次是雨峰位置为0.5的12时和13时,最后雨峰位置为0.1的3时和4时。人口风险动态变化较快的时段是3时到4时,表现出明显降低的变化;12时和13时人口风险变化表现出略有降低的变化。

李小龙[3](2020)在《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营城历史悠久,历经数千年的本土实践探索积淀形成了博大深厚的历史营建基因,这是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根基。然而,优秀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核心价值尚未得到应有揭示,并因与地区规划实践的长期脱节而几近断裂,致使现代城市缺乏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挖掘和揭示渐遭遗忘的本土历史营建基因,使之具有恒久价值的部分传承于今、弘扬于世,对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城市营建理论与方法体系、促进城市文化复兴与人居提质皆具重大意义。对此,本文立足中国营城的地区性发展规律,聚焦数量多、影响大、覆盖面广且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矛盾问题较为突出的传统基层人居单元“县城”,以陕西关中地区的31座传统县城为对象,研究探索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以期为中国城市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继承与创新积累一定的地区成果。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文化基因理论为指导,基于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是特定地域环境作用影响下城市格局外在表现形式、内在结构组织、深层营建法则“多层次价值有机统一体”的概念认知,遵循从外在性状识别到内在结构组织揭示、深层遗传法则凝炼的基因研究逻辑链,搭建“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的层进式研究框架;综合运用新史学、共时性与历时性分析、文献比较与实地调研、归纳和演绎等方法,依次围绕关中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作用影响下的县城营建基因要旨辨析、县城历史格局及其形式特征识别、县城本土结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揭示、地域性营城观念与方法凝炼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首先从基因生成与所在环境的交互关系入手,梳理提炼关中山水人文环境的地区特质,归纳总结关中县城的十种定址环境类型及其定址后的营建沿革特点,揭示了特有城址环境影响下关中县城长期致力于创造地域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其次,立足关中不同典型县城,探寻其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分析揭示了历史格局在“空间组织的层次性”、“内外环境的关联性”、“人文结构的凸显性”、“新老秩序的承续性”和“城市格局的协同性”五个方面的本土形式特征;并提炼出县城历史格局演化进程中长期发挥关键结构支撑与基因遗传作用的“自然山水、历史胜迹、城市设施、关联网络”四类本土营建要素,阐释了不同要素的差异化人居内涵、子项构成、本土特性、作用机理,及其在整体格局建构中的交互关系。再次,回归空间因“人”的主体实践行为而生的基本逻辑,通过对地域特色营城经验的系统挖掘梳理和科学阐释,初步总结构建了以“生用保障、人文优先、山水关联、整体融合”四项观念意识和“以文相地、山川定位、因势赋形、内外成景、因时立形”五方面实践要点为核心的关中县城本土营建经验体系框架。最后,本文尝试将“历史营建基因”的研究成果同现代地区实践需求相结合,提出了包括“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一体式人居空间格局”,“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五方面要点的关中县城规划设计传承策略构想。本文运用“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适宜方法,全面挖掘和再现了“被遗忘的”关中县城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历史图景,创建了本土县城历史格局形态样本数据库;融合量化研究方法,深入揭示了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内在结构组织规律;基于历史经验科学化的成果和地区原创营城体系的视角,初步构建了关中本土县城营建经验体系框架及其现代规划设计传承策略,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

梅大伟[4](2020)在《沈阳市“居住-就学”网络空间结构研究》文中认为居住与就学空间关系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功能布局与空间组织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居住与就学空间相互作用也会带来其周边功能空间置换,如商业、文娱等功能空间均会相应地配套布置,对周边区域的城市活力提升与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具有促进作用。此外,工作日每天在居住与就学空间之间形成密集的通学流,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对城市道路交通产生极大冲击,是造成城市交通“早晚”高峰的重要原因之一;加上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居学供需的“空间失配”使得家长及孩子“跨区择校”现象普遍存在,带来了大量的远距离通学出行,进一步加剧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可见,居住-就学空间关系研究对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组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沈阳市为研究案例,采用2018年5月的手机信令通学OD数据,探讨沈阳市居学空间匹配性及通学距离特征,并运用复杂网络模型构建沈阳市居住-就学网络,探讨其结构特征与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沈阳市居住-就学空间组织模式,提出了沈阳市居学空间结构优化策略。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问题提出与理论探讨,由第一二章构成。该部分阐释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提出了研究问题,明确了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目标与框架;界定了居住-就学网络有关概念,并对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述评,是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由第三四章构成。第三章基于手机信令、POI等数据探讨了沈阳市学生居住与就学空间格局特征,并从不同服务区范围定量评估学生居住与就学空间匹配性;对就学人口密度与通学距离进行拟合分析,得到沈阳市学生通学距离阈值及就学吸引范围,进而划分沈阳市通学区;第四章利用复杂网络模型,构建有向加权的居住-就学网络,并从节点分布、宏观格局、层级联系、社团结构等方面定量测度沈阳市居住-就学网络结构特征。第三部分为机制探讨,即第五章。基于第三四章对居学空间关系和居学网络结构特征的论述,结合“推-拉”理论,分别从居住地、就学地以及通学过程等方面阐释沈阳市居住-就学网络结构的影响机理;运用QAP分析方法及地理探测器对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进行定量分析,进而得到居住-就学网络结构驱动机制。第四部分为实践应用,即第六章。探讨城市网络结构的构成要素,提取沈阳市居学空间主体结构单元;分析居学空间单元的组织形态,归纳沈阳市居住-就学组织模式;针对沈阳市居住-就学结构存在的问题,从构建多中心的居住-就学空间结构、居学平衡下的居住与就学空间布局引导、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缓解通学交通压力、建立动态的教育设施布局与管理系统等提出优化策略。第五部分为结论与讨论,即论文第七章。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分析本文可能的研究创新点与不足,并进行研究展望。研究发现:(1)沈阳市学生居住空间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外围,而就学空间布局多集中于城市中心区域;从不同服务区范围内学生居学比、过度通学率与通学流等视角得到沈阳市学生居学空间匹配性均较低。(2)学生密度与通学距离呈现幂律递减分布特征,得到幼儿园通学距离阈值为1.30km,小学和中学为1.50km,5.0km以内是就学人口密度集中范围;沈阳市学生平均通学距离较大,与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有关。(3)沈阳市居住-就学网络节点分布呈现“富人俱乐部”,具有同配性特征,教育资本化现象明显;节点的加权出度及加权入度在对数刻度下呈现出一定的线性衰减趋势,表明网络具有无标度特性和层次性。(4)沈阳市居住-就学联系整体呈现“轴-辐”结构特征,具有小世界网络特性;沈阳市居住-就学网络呈层级结构特征,第一二层级联系主要构成居住-就学网络主体结构;居住-就学网络“小团体”特征明显,与行政区分布空间耦合性较高。(5)沈阳市居学网络结构是由房价、人口数量、交通便捷度等推力因素,学校区位、学校影响力、学校规模、地方政府行为等拉力因素,空间距离、交通拥堵度等阻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其中学校影响力对居学网络影响最大,空间距离对其影响最小。(6)沈阳市居住-就学空间呈现单中心结构特征,引导通学流量向多个中心集聚是有效的居学结构调控举措;主导通学流向为城市核心区的内向通学以及由外围区向核心区的大量通学联系。(7)居住与就学空间关系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方面,针对沈阳市居学空间失配以及通学距离普遍过大的问题,通过优化沈阳市居学空间结构,可以进一步促进沈阳市整体空间结构健康发展。

卜英杰[5](2020)在《基于滞蓄效应的沈阳内涝风险区绿地空间格局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雨洪问题也日益严峻。城市化建设加剧了下垫面硬质化程度,导致城市内涝灾害频发。而传统的只依靠增加城市市政管网排水能力的应对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城市雨洪管理需求。自从2012年,“海绵城市”概念首次提出以来,引起了各专业领域对于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的关注。城市绿地系统作为构建城市海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其空间布局对绿地滞蓄效应的影响研究将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通过绿地系统与市政基础设施相结合共同增加雨水调蓄效率,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要求。本论文从国内实际出发,主要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对沈阳雨水过程模拟与内涝风险区识别;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对绿地滞蓄效应的影响;以及滞蓄容量提升目标下的内涝风险区绿地系统格局优化策略。论文主要得到了以下初步研究结论:(1)完成城区内涝风险评价,识别内涝风险区。基于SCS水文模型与GIS平台,对研究区降水过程进行模拟,得到沈阳中心城区不同降雨条件下的淹没范围。而后根据致灾因子、减灾能力、易损程度对构建了内涝风险评价体系,筛选内涝强度、局地降雨强度、排水能力、地表硬化程度、用地类型、人口密度6类评价指标,对研究区内涝风险等级进行评价,识别沈阳市城区范围内的内涝风险区。(2)本文通过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对研究区域内城区、场地两个尺度的绿地反馈景观格局进行评价,并尝试利用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两个研究尺度的绿地景观格局与内涝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在城市绿地率一定的情况下,绿地的空间格局也影响着绿地的滞蓄效能。在城区尺度,各类绿地景观格局指数与内涝风险的相关型大小以此为,绿地规模特征指数>绿地形态特征指数>绿地分布特征指数;在场地尺度,各类绿地景观格局指数对于内涝风险影响大小依次为:绿地分布特征指数>绿地规模特征指数>绿地形态特征指数。(3)结合沈阳城区的现有绿地系统特征,从城区与内涝点两个层级对绿地滞蓄能力的优化要素与优化层级体系进行构建。针对城区与场地两类城市尺度,提出了绿地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虞思逸[6](2020)在《城市三维空间形态对人居环境影响的测度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人居环境指的是人类在地表聚集生存的空间,包括气候环境、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环境等。城市化背景下,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提高了人居环境的宜居程度,一方面又带来了城市热岛效应、绿地可视性减少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城市的宜居程度。如何在城市发展中兼顾生态环境与居民生活质量是城市规划面临的巨大挑战。建设人居环境宜居城市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尤为关键的一项。目前的人居环境研究基本在二维空间中开展,鲜有涉及三维空间。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城市形态在水平方向上不断扩张的同时,在垂直方向上也有了巨大改变,直接和间接影响到人居环境。为此,论文以上海市外环以内为研究区域,研究三维空间下的城市人居环境,重点探讨三维空间形态的热环境效应以及三维空间下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取得的成果包括:(1)三维空间形态的热环境效应。论文引入三维高度信息建立了二、三维景观格局指数体系并进行了计算。然后以上海市外环以内为研究区域,以二、三维景观格局指数为特征,以地表温度为因变量,利用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探索了精细尺度的三维景观格局与地表温度的关系。进一步使用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模型解译法,解译了三维景观指数对于地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三维景观指数可以解释75.7%的地温变化,相较于传统二维指数提升了12.1%,证实了城市三维形态对于城市热环境的影响。基于不同城市功能区的分析揭示了三维景观格局在不同城市功能区上对地温的影响。城市人造景观的大量存在使得建成区的热环境受到了地表粗糙度的巨大影响,其中,建筑物高度极大影响了工业区的热环境,而居民区及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的热环境则对植被体积有着更强的响应。就建筑物与植被两大城市主要的立体景观要素来说,高于30m与低于10m的建筑物高度设计能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而10m至30m间的中高层建筑物则显示出了明显的增温效果;三维空间下,表面积、体积更大的植被依旧显示出较强的降温作用,能有效抑制城市热岛效应。(2)三维空间下的绿地可视性评价。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楼层的绿地景观可视性指标——楼层可视绿指数,并设计了相应的绿地观测情景模拟与指数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设置虚拟观测阳台与系列观测点的方式,基于视域分析估算了系列楼层可视绿指标,评估了建筑物各个楼层的绿视受阻程度。论文以陆家嘴为研究区,采用机载激光点云数据以及高分辨率航拍影像进行了该指数的实例探究。此外,通过模拟城市改造项目,定量、客观地估算了拟建建筑的居民视域绿度及其对周围建筑物的遮挡程度,证实了可视绿指数在项目规划阶段的实用价值。该指数定量化地表征了三维空间下城市居民对于植被的空间感知度,衡量了三维形态对于人居环境的影响,同时可用于城市规划、决策制定以及楼盘经销等项目中。(3)三维空间下的人居环境综合评价。论文提出了三维空间下的人居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依据不同的空间维度与敏感度考虑了居民小区尺度与居民楼楼层尺度的各个人居环境影响因素。论文以上海市外环以内区域为研究区,基于多源数据,使用遥感与GIS方法提取了各评价指标,首先进行了居民小区尺度的综合评价。进一步以陆家嘴街道为例,提出了居民楼楼层尺度各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该尺度的综合评价并进行了三维显示。结果表明:高宜居度小区集聚于内外环间西南至西北的条带区;低宜居度集聚区主要为内环以内的旧式住宅区以及外环沿线的自然村落住宅;陆家嘴街道总体上呈现出了顶层舒适度优于低层、沿江居民楼舒适度高于其他区域、小区外围舒适度劣于内围的特征。该人居环境评价体系具有多维、多尺度的特点,可以为城市公共设施、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建设以及小区舒适性改造提供依据。

罗睿瑶[7](2020)在《基于城市风道构建原理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气候问题日益凸显,高密度的建筑物极大的削弱了新鲜冷空气的流通,加剧了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问题。城市通风能够有效的缓解这两大城市气候问题,但对于城市高密度的建设区通风条件的改善不宜采用大拆大建的方式,因此积极利用绿色基础设施优化,以最小的代价改善城市通风环境是最优方式。故本文以绿色基础设施的布局优化为落脚点,分别对城市尺度的通风廊道和中观尺度的热力环流提出建议,以实现成都市建成区老城的通风廊道优化。本文首先梳理、总结绿色基础设施在适应城市通风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此作为理论基础。然后借助Arc Gis10.2工作平台,利用网络开源数据获取遥感影像构建研究区既有绿色基础设施和潜在绿色基础设施的地理空间数据库,并通过遥感影像进行地表温度反演,识别作用空间和补偿空间。选取影响城市通风潜力的主要指标9项,通过综合权重法测度各指标权重。利用渔网工具划评价单元,结合空间计量法对各单元的单项指标进行计算,通过叠加运算获得研究区通风潜力的分布型特征。最终借助最小阻力模型并辅以现场实测,识别出7条潜在风廊和5处中观尺度热力环流的街区,并提出相应的绿色基础设施改善策略。研究发现: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对于气候适应性规划有着独特的作用,合理的绿色基础设施布局不仅可引风入城,保障城市尺度通风廊道的顺畅,还可作为冷空气补充区促进中观尺度热力环流。成都市年平均静风率高,被污染的空气不易流通;且成都建成区老城内建设密度高,成都市热岛效应主要集中在老城范围内,呈现出中心化的特点。成都市老城内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各绿地连通性不高,网络结构破碎,其气候适应性较低。通过叠加反演地表温度、下垫面用地类型和建设密度在研究区中共识别出16处主要的作用空间,21处主要的补偿空间,其空间分布为:西北部、西南部作用空间较为集中,补偿空间点团状分散分布;北部、东部作用空间数量多、面积小,补偿空间呈楔状深入;二环路内以作用空间为核心,多个点、带状补偿空间相连围合。以绿色基础设施(绿地、耕地、水体)形状指数、景观指数,道路平均宽度、路网密度和加权建筑迎风面积密度为通风潜力影响指标,计算得出研究区地表通风潜力。其潜力高值与低值区域呈“占区型+嵌套型”分布,错落相间排列。高潜力通风区主要依托道路、河流和大面积绿地分布,低潜力通风区域在二环路内部呈面状集中分布。综合绿色基础设施布局、地表通风潜力、作用空间和补偿空间位置等因素,识别出NNE、NW盛行风风向下7条最小成本路径,并划分为4条一级通风廊道和3条二级通风廊道。

徐嵩[8](2019)在《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京津冀山地城镇处于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对区域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影响显着。内部环境方面,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数量和强度均有较大的变化,京津冀的山洪也相应地表现出特殊的致灾演变规律。由此可见,京津冀山地城镇是一个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内部结构严重不稳,极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京津冀山地城镇的山洪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结合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山洪灾害防控是山地城镇规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建构了一个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一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利用GIS等技术方法模拟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策略,以达到提高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建立与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目的。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应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将全文研究聚焦于山地城镇山洪与生态安全耦合特征及规划的应对方法上,找寻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与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随后,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分析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内外环境,并着重对京津冀山洪灾害致灾特性进行解析,为下文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理论奠定基础。(2)第二部分为模型建构,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首先,建构了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生态-灾害的耦合研究,由此可识别山地城镇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京津冀山地城镇为实证对象,将第四章提出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区——京津冀山地城镇中。运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处理,细分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判标准等级,构建京津冀山地城镇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来看,京津冀山地城镇全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在0.3~0.5之间呈离散分布,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区来看,京津冀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东部山区生态状况次之,西部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最低,极易发生灾害且受到干扰后难于恢复。这一部分为后文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3)第三部分为规划策略,对应于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山地城镇外部自然环境与区域城镇实体两方面的生态防灾规划策略。其中,在外部生态环境层面,结合京津冀山地城镇地域特点,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并制定基于生态修复的洪灾防控策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破坏山洪灾害的孕育条件,增强生态韧性;在区域城镇实体空间层面,探讨了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防灾空间结构、城乡居民点承灾能力、产业空间生态布局以及区域支撑体系这五方面内容,结合生态防灾理念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山洪防灾对策。第七章从区域层面延伸至山地城镇内部各空间要素,从城镇的中微观尺度的物质空间要素出发,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控的视角下,根据山地各县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空间发展、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划应对策略与生态化防灾设计。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展开结合研究,建构了适应京津冀山地城镇特点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水平的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区域和城镇层面分别提出生态防灾的规划策略,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张欣炜[9](2017)在《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格局与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世界已进入真正的"城市时代"。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相差较大,但大城市的发展尤为引人关注。据根据联合国经社会《世界城市化展望2014》统计,目前已有超过半数的城市人口居住在人口规模多于50万的大城市,表明大都市区化已成为世界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中亚洲的城市化率并不高,但由于人口总量较大,成为世界城市人口增长最主要的贡献者,并且亚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同样具有大城市化特征。目前,西方国家对于都市区化的研究已开展多年,建构了丰富多样的理论体系,但其研究多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关注较少。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不断深入,集聚与扩散双重力量对城市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城市空间组织形态发生快速而剧烈的演化,都市区化已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特征,而这一现象在沿海的大部分城市以及内陆部分中心城市尤其明显。但对于中国都市区化的研究却出现了统计口径的问题,长期以来,如何衡量中国城市的人口规模一直是中国城市研究的一个难题,这是因为我国的城市是不同等级的行政区域,实质上是城市—区域,尤其是1982年我国市代管县体制实行后,中国的市域范围远远超过城市真正的规模。因而我们有必要提出中国的都市区界定方案,作为对中国都市区化进程进行研究的空间单元,同时结合国内有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聚焦典型案例,从产业、人口通勤等相关联的维度系统分析我国社会经济特点下的都市区发展现状和动力机制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和目的,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介绍都市区概念的起源、发展以及国外应用现状入手,对国内外都市区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归纳提出本文对都市区基本内涵和特征的理解。随后通过对都市区形成发展相关理论的分析介绍,归纳出全球化、城市化、郊区化影响下中国都市区化的形成机制与分析框架,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在实证部分,论文将宏观分析与中微观案例相结合,希望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研究目标:第一,在保证准确性和可操作性的前提下,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新特点,对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方案进行细化和完善;第二,对界定出的中国大都市区的人口规模结构特征、功能专门化特征以及空间演变等情况进行研究,从而对2000年以来中国都市区化进程特征有宏观认知;第三,以代表性大都市区上海为研究案例,从"产业空间分工-人口空间重构与通勤行为"这一视角探讨都市区的产业空间分工与通勤特征,识别核心都市区范围,并总结都市区中国化的模式、特征与形成机制。论文共分八章对以上研究目标进行探索。其中前三章为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第四章到第五章从宏观尺度对我国都市区化的发展格局与演变进行研究;第六章到第七章论文选取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最高、都市区化开展最深入的城市之一——上海作为代表性城市进行中微观尺度的分析;第八章则是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展望。具体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重点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核心的研究目标、以及文章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阐述全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并对使用的方法及数据来源进行介绍。第二章是都市区相关概念的介绍与国内外研究进展的阐述。首先,论文在介绍都市区概念源起的基础上,论述了都市区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应用与演变。其次,文章综述国内外关于都市区学术层面研究的相关进展,并对其主要代表性观点和演化趋势进行评述。最后,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对于都市区内涵和主要特征的理解。第三章是对有关都市区形成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及全文理论框架的构建。从西方传统的郊区化近域推进理论,到东亚地区特有的都市区模式(Desakota);从经济学基于劳动空间分工的全球城市-区域形成机制,到政治学、社会学从行为者视角进行分析的框架,本章对西方关于都市区形成机制的有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文章提出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的逻辑思路。第四章和第五章是从宏观视角对中国大都市区的发展格局及演变进行实证分析。第四章将首先对中国城市地域相关概念及城市统计口径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区县为基本单元,完善和细化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方案,并界定出全国128个大都市区,为中国都市区化格局的分析提供基础。第五章对第四章界定出的大都市区从人口规模结构、功能专门化以及空间发展格局三个方面分析中国的都市区化动态进程。在分析的维度上,一方面通过六普数据和五普数据的比较,从时间维度观察中国大都市区的演变;另一方面文章对于都市区空间发展格局的分析,选取大区域、省域、市域三个层面进行研究,以反映不同空间尺度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的都市区化现象已经开始显现,都市区化进程具有"规模大型化"、"功能高端化"、"区域差异化"等趋势。第六章与第七章选取代表性城市上海作为案例,以企业、个人两个行为主体为对象,从中微观实证视角分析大都市区的形成与发展。由于在工业化的引导下,生产力布局对都市区空间格局的形成有重要引领作用,"生产空间"已成为大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第六章首先介绍了上海经济和产业的调整过程和生产力的总体空间布局,随后以三个年度经济普查为数据来源,以企业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分工格局以及集聚-扩散趋势。结果表明中心城区的去工业化已基本完成,制造业的郊区化过程相当明显;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呈现出了中心城区连片集聚与郊区点状集中并存的"一主多次"格局。第七章则从产业布局转向人口格局与通勤,在分析了 2000-2010年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地铁刷卡大数据,对上海都市区通勤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代服务业的中心化与居住的郊区化促进都市区通勤流的产生;而制造业在郊区的集聚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促成了大都市外围地带的城市化过程。通勤流最多的联系还是出现在近郊区(包括远郊区的近郊部分,如松江)与中心城区之间,从而形成了基于通勤的上海核心都市区。最后力图对都市区的中国化特征进行总结,构建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型,提出都市区可以分为中心区和外围区两部分,而外围区则可根据通勤情况进一步分为通勤区以及一般的外围地带,其中中心区与外围的通勤区可以构成大都市区中的核心都市区。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归纳,提炼出基本结论和主要启示,并提出研究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创新尝试:(1)采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确立的城乡统计口径,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方案。宁越敏等曾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界定对2000年中国大都市区进行了界定。2010年中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其城乡划分标准较"五普"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根据"六普"人口统计的新特点,本文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大都市区的界定方案。(2)提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大都市区化阶段的论断。以论文界定出的128个都市区范围为基础,从人口规模结构、功能专门化特征、空间发展格局演变等角度分析了2000年-2010年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提出中国都市区化进程具有"规模大型化"、"功能高端化"、"区域差异化"等趋势。与以往用市域或市区为统计口径的研究相比,以都市区为口径的研究无疑更准确的反映中国大城市发展的新趋势。(3)以上海为典型案例,分析都市区化进程中的产业空间分工。以2004、2008、2013三次经济普查数据为支撑,结合较少发生空间变动的邮区作为空间单元,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了上海都市区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分工格局以及集聚-扩散趋势,认为上海中心城区的去工业化已基本完成,制造业的郊区化过程明显;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呈现出了中心城区连片集聚与郊区点状集中并存的"一主多次"格局。(4)通过地铁通勤流界定上海核心都市区范围,总结大都市区一般空间结构模型。论文利用上海市地铁刷卡的大数据,对上海都市区的通勤范围、空间流向以及主要职住地进行分析,首次界定了基于通勤的上海核心都市区范围,分析了就业—居住的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都市区的中国化特征进行总结,构建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型。(5)提出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下都市区形成发展的机制。与西方传统的都市区化过程不同,总体而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都市区化进程明显具有城市化与郊区化并存的二元动力结构特征,乡镇工业化与制造业的郊区化推动了都市区外围地带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大都市郊区与中心城区的经济社会联系,而人口居住郊区化以及现代服务业向中心区的集聚,促进了外围郊区与中心城区的通勤联系。政府、企业、个人是这些复杂空间作用中的行为主体。

蒋明卓[10](2016)在《基于遥感的沈阳中心区热环境综合分析及规划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要技术手段,结合景观生态学中的相关分析方法,重点研究和分析了城市热环境伴随城市土地格局变化的演化机理和耦合机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规划领域,指导相关的城市发展内容。首先,应用景观格局分析中的土地监督分类法、土地使用转移矩阵分析等方法重点探讨了沈阳中心区在1995、2001、2007、2014四个年份时空范围内的演化规律和特征,随后利用地表温度反演、均值标准差等方法研究了在上述时空范围内研究区的热环境演化规律和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样带分析等方法探求了热环境与土地格局变化的关联机制及耦合特征;其次,利用GIS平台完成了对研究区热负荷影响因子的空间信息提取,并利用栅格化处理技术及空间叠置分析构建了益于被城市规划专业所认知的,研究区在冬夏两个时节下的热负荷空间格局分布和等级区划,在优化价值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热负荷格局在空间层面的整体性分布特征、区域性分布特征以及敏感性空间分布特征;最后,将热环境综合分析的结论应用于城市规划领域,从城市发展目标、城市土地利用发展策略以及研究区的区域热环境的优化实践措施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建议和发展策略。本文在理论层面上创新了将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气候环境建立关联的研究理论体系,在实践层面上践行了多视角、多维度、多方法的综合性量化研究机制,可为同类型开展相关研究及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及案例借鉴。

二、基于遥感和GIS研究上海内外环间居住用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遥感和GIS研究上海内外环间居住用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西安城镇空间增长与情景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城镇空间增长相关理论
        1.2.1 城乡土地利用转型理论
        1.2.2 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
        1.2.3 城镇空间边界理论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城镇化与耕地演化
        1.3.2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
        1.3.3 土地利用模型模拟
        1.3.4 城镇空间增长边界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
    2.2 社会经济环境
    2.3 城市发展历史
    2.4 建国后西安市空间规划历程
    2.5 本章小结
3.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化
    3.1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3.1.1 城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法
        3.1.2 城镇扩展速度、转移来源和形态分析方法
    3.2 土地利用空间景观格局演化
        3.2.1 土地利用类型时空演化
        3.2.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化
    3.3 建设用地与农用地的耦合演化分析
        3.3.1 城镇建设用地扩展
        3.3.2 时空转移强度分析
    3.4 城镇空间形态演变
        3.4.1 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数量、速度特征
        3.4.2 城镇扩展类型识别
    3.5 本章小结
4.城镇扩展驱动因素识别与多层级逻辑回归模型构建
    4.1 研究方法
        4.1.1 驱动因素研究
        4.1.2 多层次逻辑回归分析
    4.2 城镇化驱动因素
        4.2.1 驱动因子的选取
        4.2.2 驱动因子描述和分类
    4.3 多层级逻辑回归模型构建
    4.4 西安市农用地城镇化驱动因素分析
        4.4.1 自然地理要素的限制作用
        4.4.2 基础设施的指向性作用
        4.4.3 规划及政策的管理作用
        4.4.4 与开发发展、历史文化保护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城镇空间增长模型引入与改进
    5.1 模拟预测模型介绍
        5.1.1 模型框架介绍
        5.1.2 子模型介绍
        5.1.3 Futures优势与特征分析
    5.2 模型的建立
        5.2.1 基础数据收集与处理
        5.2.2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5.3 模型参数化、校准
        5.3.1 从控制参数校准PGA
        5.3.3 Demand子模型调试
        5.3.4 模型扩展接口调试
    5.4 模型的验证分析
    5.5 本章小结
6.城镇空间增长情景模拟
    6.1 城镇化政策与情景设置
    6.2 城镇化增长情景设置
    6.3 城镇化空间增长的情景模拟
    6.4 情景分析
    6.5 本章小结
7.城镇空间增长边界划定与研究
    7.1 城镇空间刚性格局构建和内部强度分区
        7.1.1 西安刚性区域的构建
        7.1.2 西安城镇空间开发强度研究
    7.2 基于景观格局安全的城镇空间增长模拟
    7.3 城镇空间增长边界划定
    7.4 西安未来城镇空间发展建议
    7.5 本章小结
8.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雷海芬个人简介
附录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2)基于密集型数据的上海市人口时空格局及其暴雨内涝情景的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人口时空分布研究
        1.2.2 基于大数据的人口时空分布的研究
        1.2.3 基于暴雨内涝情景下的人口动态风险评估
        1.2.4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研究区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
        2.2.1 上海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2.2.2 上海市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
        2.2.3 浮动车数据
        2.2.4 手机信令数据
        2.2.5 土地利用数据
        2.2.6 数字高程数据
        2.2.7 排水区数据
    2.3 小结
第3章 浮动车数据处理与格网化
    3.1 浮动车数据处理
        3.1.1 数据结构化处理
        3.1.2 数据库介绍与数据入库
        3.1.3 车辆信息分类与打车信息获取
    3.2 数据格网化
    3.3 浮动车上、下车变化趋势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人口流动模型构建与精度分析
    4.1 浮动车数据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4.1.1 下车点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4.1.2 上车点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4.2 浮动车流动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4.3 浮动车数据与人口数据相关性分析
        4.3.1 下车点与人口数据相关性分析
        4.3.2 上车点与人口数据相关性分析
    4.4 人口空间分布估算模型构建及检验
        4.4.1 人口空间分布估算模型构建
        4.4.2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人口估算模型相关性分析和误差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上海市小时级人口时空分布与热点分析
    5.1 上海市小时级人口时空分布特征
        5.1.1 夜间时段人口分布特征
        5.1.2 早高峰时段人口分布特征
        5.1.3 白天工作时段人口分布特征
        5.1.4 晚高峰时段人口分布特征
        5.1.5 人口热点区分布特征
    5.2 人口流动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5.2.1 人口流动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5.2.2 人口流动指数分析
    5.3 基于土地利用的人口动态变化分析
        5.3.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小时级人口的分析
        5.3.2 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分析
        5.3.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小时级人口流动的分析
        5.3.4 人口流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基于暴雨内涝情景下的人口动态风险评估
    6.1 人口风险评估理论
    6.2 100a一遇降雨淹没情景模拟
        6.2.1 暴雨强度公式
        6.2.2 芝加哥雨型
        6.2.3 SCS模型
        6.2.4 淹没情景模拟
    6.3 人口风险分析
        6.3.1 暴雨内涝危险性分析
        6.3.2 暴雨内涝情景下的人口暴露分析
        6.3.3 人口脆弱性分析
    6.4 人口风险评估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所占比例统计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中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
        1.2.1 城市空间格局
        1.2.2 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
        1.2.3 关中地区县城
    1.3 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 历史营建基因的认识与挖掘不足
        1.3.2 基因载体遗产的“建设性”破坏严重
        1.3.3 历史城区的空间格局保护存在局限
        1.3.4 城市新区规划建设脱离历史营建基因
        1.3.5 城市特色与文化认同感日渐衰微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1 城市空间格局形态与结构理论研究
        1.4.2 城市空间组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1.4.3 中国城市空间营建传统的发掘与阐释研究
        1.4.4 研究进展综述
    1.5 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层进式框架与内容
        1.5.3 研究的时空范围
        1.5.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关中的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影响下县城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2.1 城市营建与地区环境交互影响的理论认识
        2.1.1 基于“时段理论”的地区环境影响认识
        2.1.2 城市营建与地区山水人文环境交互影响的基本逻辑
    2.2 关中的自然山水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2.2.1 地形地貌:“中部平原-两岸台塬-南北山地”式整体格局
        2.2.2 河流水系:贯联全域的渭河“叶脉”状干支流结构
        2.2.3 塬隰地势:“高平与低湿”密集交织的用地形势
        2.2.4 山川形胜:以秦岭名山为标识的风景名胜体系
        2.2.5 关中自然山水环境格局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2.3 关中的历史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2.3.1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脉络简述
        2.3.2 西周至隋唐“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2.3.3 唐末至民国“后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2.3.4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脉络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2.4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与定址后的营建沿革
        2.4.1 关中县城的历史形成原因概况
        2.4.2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特征与类型
        2.4.3 关中县城定址后的历史营建沿革特点
    2.5 地区山水人文环境影响下的关中县城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融合地域山水人文环境的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形式及特征
    3.1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的挖掘与分析方法
        3.1.1 “典型个案研究—多案例比较归纳”式研究思路
        3.1.2 “脉络梳理—信息提炼—格局识别—特征分析”式案例研究主线
        3.1.3 “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历史格局适宜性挖掘方法
        3.1.4 历史格局形态的量化分析方法
    3.2 渭河平原区典型案例研究
        3.2.1 武功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2.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2.3 武功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3 西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3.3.1 扶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3.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3.3 扶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4 东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3.4.1 富平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4.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4.3 富平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5 渭北黄土台塬向北山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3.5.1 澄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5.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5.3 澄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6 北山山区典型案例研究
        3.6.1 永寿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6.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6.3 永寿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7 秦岭北麓典型案例研究
        3.7.1 华阴城市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7.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7.3 华阴城市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8 从不同案例看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共性特征
        3.8.1 空间组织的层次性
        3.8.2 内外环境的关联性
        3.8.3 人文结构的凸显性
        3.8.4 新老秩序的承续性
        3.8.5 城市格局的协同性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要素及其作用机理
    4.1 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本土关键营建要素类型
        4.1.1 基于典型案例格局解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4.1.2 基于历史方志城图分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4.1.3 基于古城空间意象调查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4.1.4 关中县城历史格局本土营建要素的关键类型总结
    4.2 自然山水: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天然界域和坐标
        4.2.1 自然山水的人居内涵
        4.2.2 自然界域:人对所在环境的感知范围和格局营建的总体视野
        4.2.3 山川形胜:自然界域中的精选天然参照物
        4.2.4 自然山水的空间作用层次
    4.3 历史胜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历史坐标
        4.3.1 历史胜迹的人居内涵
        4.3.2 既设类胜迹与伴生类胜迹
        4.3.3 历史胜迹的空间作用层次
    4.4 城市设施: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人文坐标
        4.4.1 城市设施的人居内涵
        4.4.2 城市边界:内外领域的分界线
        4.4.3 节点空间:领域的标识和凝聚之处
        4.4.4 标志建筑:领域乃至总体格局的中心
    4.5 关联网络:不同要素间的组构秩序与实体性连接
        4.5.1 关联网络的人居内涵
        4.5.2 交通骨架:不同要素间的实体性连接
        4.5.3 秩序基线:不同要素间具有特定意义的组构秩序
    4.6 四类要素在城市历史格局营建中的交互作用关系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观念与方法
    5.1 中国城市历史空间营建经验体系的基本认识
    5.2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的基本观念意识
        5.2.1 生用保障意识
        5.2.2 人文优先意识
        5.2.3 山水关联意识
        5.2.4 整体融合意识
    5.3 以文相地:山水人文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的考量与选择
        5.3.1 所在环境的体察与在地“四望”
        5.3.2 所在环境的山水人文“寻胜”
        5.3.3 城市建设用地的“人文+风景”评价与选择
    5.4 山川定位:结合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格局秩序定基
        5.4.1 朝对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轴线骨架定向
        5.4.2 关联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标志建筑定位
        5.4.3 巧营城内空间强化内外关联性秩序的在地体验
    5.5 因势赋形:因循场地环境形势的城市格局形态建构
        5.5.1 适应城址场地条件的城内格局形态建构
        5.5.2 融合郊野环境资源的城郊一体格局建构
    5.6 内外成景: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艺术构架的整体营建
        5.6.1 “规划—建筑—风景”三位一体的整体营建方略
        5.6.2 回归人尺度的城市艺术构架经营与景观序列塑造
    5.7 因时立形: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动态接续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构想
    6.1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实传承条件辨析
        6.1.1 貌似“无物可传”的现实境况
        6.1.2 实具“富矿可采”的实践前景
    6.2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6.2.1 “要素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6.2.2 “格局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6.2.3 “法则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6.3 融合现代规划设计的“历史营建基因”传承策略
        6.3.1 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
        6.3.2 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
        6.3.3 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
        6.3.4 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相得益彰的人居格局
        6.3.5 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沈阳市“居住-就学”网络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数理统计方法
        三、空间分析方法
        四、复杂网络模型构建
    第四节 研究目标、内容与框架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第一节 概念内涵
        一、居住空间
        二、就学空间
        三、居住-就学网络
        四、通学出行
    第二节 城市居住-就学空间研究理论基础
        一、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二、流空间及城市网络理论
        三、居学相关理论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流空间”视角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二、城市居学空间关系研究
        三、文献述评
第三章 沈阳市居学空间关系及通学特征
    第一节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及方法
        一、研究区域概况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居学空间分布特征
        一、居住空间分布
        二、就学空间分布
    第三节 居学空间匹配性
        一、基于城区范围的居学空间匹配
        二、基于缓冲区范围的居学空间匹配
        三、基于学校服务区范围的居学空间匹配
    第四节 沈阳市学生通学距离分析
        一、学生就学密度变化量的距离拟合分析
        二、学生就学密度变化量的距离阈值判断
        三、通学距离空间圈层划分
    第五节 沈阳市学生通学效率分析
        一、实际通学距离
        二、最小通学距离
        三、过度通学距离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沈阳市居住-就学网络结构特征
    第一节 网络构建及研究方法
        一、网络构建与数据处理
        二、研究方法
    第二节 居住-就学网络关联的节点特征
        一、节点度中心性
        二、度与加权度的相关性分析
        三、层次性与匹配性分析
    第三节 居住-就学网络宏观格局特征
        一、居住-就学网络结构小世界特征分析
        二、居住-就学网络空间结构呈现“轴-辐”特征
    第四节 居住-就学网络层级结构特征
        一、居住-就学网络第一层级结构特征
        二、居住-就学网络第二层级结构特征
        三、居住-就学网络第三层级结构特征
        四、居住-就学网络第四层级结构特征
        五、居住-就学网络第五层级结构特征
        六、小结
    第五节 居住-就学网络社团结构
        一、基于网络联系的居学社团识别
        二、居住-就学社团内部空间关联特征
        三、居住-就学社团间的空间关联特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沈阳市居住-就学网络结构驱动机制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QAP分析方法
        二、地理探测器
    第二节 居住-就学网络结构形成机理分析
        一、推力因素
        二、拉力因素
        三、阻力因素
    第三节 居住-就学网络结构形成机制实证分析
        一、变量矩阵说明及数据来源
        二、模型构建以及假设
        三、居住-就学网络影响因素的QAP分析
        四、居住—就学网络影响因素的地理探测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沈阳市居住-就学空间结构模式及优化
    第一节 沈阳市居住-就学主体空间结构单元提取
        一、城市网络空间结构构成要素
        二、沈阳市居住-就学主体空间结构单元提取分析
    第二节 沈阳市居住-就学网络空间结构模式
        一、沈阳市居住-就学空间单元的组织形态
        二、沈阳市居住-就学空间结构组织模式
    第三节 沈阳市居住-就学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一、构建多中心的居住-就学空间结构
        二、居学平衡下的沈阳居住与就学空间布局引导
        三、加强沈阳市交通设施建设缓解通学交通压力
        四、建立动态的教育设施布局与管理系统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基于滞蓄效应的沈阳内涝风险区绿地空间格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雨洪问题的现状
        1.1.2 城市雨洪问题与绿地系统的关系
        1.1.3 沈阳市雨洪安全现状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3.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2.1 城市雨洪管理与利用研究进展
        2.1.1 国外研究概况
        2.1.2 国内研究概况
    2.2 城市雨水管控与绿地空间格局关系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概况
        2.2.2 国内研究概况
    2.3 相关应用实践
    2.4 本章小结
3 区域降雨过程模拟与内涝风险区识别
    3.1 沈阳市概况
        3.1.1 沈阳市城区用地概况
        3.1.2 城市降雨条件
        3.1.3 数据来源
    3.2 下垫面降雨过程模拟
        3.2.1 SCS水文模型方法
        3.2.2 水系现状与汇水区划分
        3.2.3 雨水径流量计算
        3.2.4 淹没范围模拟
    3.3 内涝风险区识别
        3.3.1 内涝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
        3.3.2 内涝风险评价
        3.3.3 内涝风险点提取
        3.3.4 内涝风险区的空间分布
    3.4 本章小结
4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对滞蓄能力的影响研究
    4.1 内涝风险与绿地斑块空间分布关系
        4.1.1 不同规模的绿地斑块分布情况
        4.1.2 不同类型的绿地斑块分布情况
    4.2 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4.2.1 绿地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4.2.2 城区尺度绿地景观格局评价
        4.2.3 场地尺度绿地景观格局评价
    4.3 绿地景观格局对绿地滞蓄能力的影响
        4.3.1 城区尺度景观指数对绿地滞蓄能力的影响分析
        4.3.2 场地尺度景观指数对绿地滞蓄能力的影响分析
    4.4 绿地景观格局对绿地滞蓄能力的综合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滞蓄容量提升目标下的绿地系统布局优化策略
    5.1 基于滞蓄效应的绿地系统布局优化途径
        5.1.1 滞蓄网络构建要素
        5.1.2 优化层级分析
    5.2 城区尺度绿地系统格局的优化策略
        5.2.1 滞蓄空间格局的构建
        5.2.2 蓝-绿空间网络格局构建
    5.3 场地尺度绿地格局的优化策略
        5.3.1 典型风险区概况
        5.3.2 调整方案
        5.3.3 典型内涝风险区周边绿地系统优化措施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城市三维空间形态对人居环境影响的测度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三维形态表达及影响
        1.2.2 基于遥感的城市热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1.2.3 人居环境宜居度评价研究
        1.2.4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介绍
        2.2.1 三维信息数据
        2.2.2 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
        2.2.3 土地覆盖/土地利用数据
        2.2.4 夜间灯光遥感数据
        2.2.5 POI数据
第3章 城市三维景观格局的热环境响应探究
    3.1 城市二、三维景观格局指数体系的建立
        3.1.1 二、三维景观格局指数体系
        3.1.2 三维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方法
    3.2 地表温度反演
    3.3 XGBoost回归模型
        3.3.1 XGBoost理论基础
        3.3.2 模型的建立
    3.4 SHAP模型解译法
    3.5 结果
        3.5.1 地表温度与三维景观指数的空间分布
        3.5.2 基于XGBoost的景观指数与地温的回归分析结果
        3.5.3 基于SHAP值的景观指数贡献度分析
    3.6 分析与讨论
        3.6.1 三维景观格局指数对于地温的影响探究
        3.6.2 改善热环境的可能策略与建议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维空间下的城市绿地可视性评价
    4.1 楼层可视绿指数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4.1.1 楼层可视绿指数的定义
        4.1.2 观测情景模拟与可视绿估算方法
    4.2 实例研究——上海陆家嘴区域
        4.2.1 数据预处理与楼层可视绿指数的估算
        4.2.2 楼层可视绿计算结果
    4.3 讨论
        4.3.1 参数敏感性分析
        4.3.2 楼层可视绿指数的应用
        4.3.3 楼层可视绿指数的影响因素
        4.3.4 楼层可视绿指数与其他指数的区别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维空间下的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
    5.1 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评价单元的空间尺度
        5.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 单指标计算方法及评价结果
        5.2.1 城市发展系统信息提取
        5.2.2 生态环境系统信息提取
        5.2.3 居住舒适性系统信息提取
    5.3 评价模型的建立
        5.3.1 指数标准化处理
        5.3.2 权重确定算法
        5.3.3 综合指数计算
    5.4 基于居民小区尺度的人居环境宜居度综合评价
    5.5 基于楼层尺度的人居环境宜居性综合评价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的创新之处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7)基于城市风道构建原理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气候问题日趋严峻
        1.1.2 城市气候适应性规划呼声渐起
        1.1.3 成都建设国家级公园城市的契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范围与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城市风环境
        2.1.2 绿色基础设施
    2.2 相关理论概述
        2.2.1 城市气候学理论
        2.2.2 大气流体力学
        2.2.3 城市通风系统理论
        2.2.4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城市风道相关研究
        2.3.2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气候适应性相关研究
        2.3.3 成都市风环境及绿色基础设施的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域特征分析
    3.1 研究区基础概况
        3.1.1 区位关系
        3.1.2 地形地貌
    3.2 研究区风热环境特征
        3.2.1 热环境特征
        3.2.2 风环境特征
    3.3 研究区风环境作用空间与补偿空间特征
        3.3.1 识别方式选择
        3.3.2 研究区地表温度反演
        3.3.3 研究区作用、补偿空间的分布关系
    3.4 研究区绿色基础设施分布特征
        3.4.1 GI数据获取与识别
        3.4.2 研究区既有GI分布特征
        3.4.3 研究区潜在GI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区地表通风潜力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因子选取与指标架构
        4.1.2 指标含义
    4.2 评价单元划分
        4.2.1 划分方式
        4.2.2 尺度选择
    4.3 单项指标计算与处理
        4.3.1 计算方式与结果
        4.3.2 分级赋值
    4.4 指标权重测度
        4.4.1 AHP层次分析法
        4.4.2 熵权法
        4.4.3 综合权重法
    4.5 通风潜力分布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区风环境下GI优化策略
    5.1 基于GI的城区尺度盛行风风廊优化
        5.1.1 潜在风廊识别
        5.1.2 现场实测验证
        5.1.3 潜在风廊特征
        5.1.4 城市尺度风廊的GI优化策略
    5.2 基于GI的中观尺度热力环流风环境优化
        5.2.1 热力环流区域识别
        5.2.2 热力环流区域GI优化策略
    5.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8)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背景
        1.1.2 气候变化的环境背景
        1.1.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本研究界定的范围
        1.2.2 山地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1 灾害学相关理论
        2.1.2 城市安全理论
        2.1.3 环境地学基础理论
    2.2 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山洪防灾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动态
        2.2.2 国内研究动态
        2.2.3 相关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
    3.1 北方山地生态安全与灾害背景
        3.1.1 北方山地城镇的分布
        3.1.2 地形地质条件
        3.1.3 山地气候特征
        3.1.4 生态环境与安全格局特征
        3.1.5 社会与城镇发展现状
        3.1.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山洪灾情
    3.2 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分析
        3.2.1 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特点
        3.2.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洪致灾特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探析
    4.1 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建构
        4.1.1 生态思维的价值内涵
        4.1.2 生态防灾规划概念
        4.1.3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框架
    4.2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原则及价值取向
        4.2.1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
        4.2.2 生态防灾规划基本原则
        4.2.3 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的价值取向
    4.3 基于山洪灾害的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4.3.1 综合评价原则
        4.3.2 综合评价方法
    4.4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4.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
        4.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5 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4.5.1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4.5.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4.5.3 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理区位情况
        5.1.2 山地环境现状
        5.1.3 山地环境问题
    5.2 京津冀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2.1 山洪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
        5.2.2 山洪孕灾环境的连锁性评价
        5.2.3 山洪灾害群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
        5.2.4 山洪灾害风险耦合评价与分析
        5.2.5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5.3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5.3.1 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
        5.3.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5.3.3 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区域规划视角下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洪灾防控
    6.1 基于山地城镇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洪灾防控策略
        6.1.1 基于山洪防控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规划设计
        6.1.2 基于安全保障的区域层面山地生态修复
    6.2 基于区域层面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山洪防控对策
        6.2.1 基于可持续城镇化的洪灾防控规划
        6.2.2 基于区域协同的生态防灾空间结构
        6.2.3 基于山洪承灾能力的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6.2.4 基于山洪灾害缓减的产业空间生态布局
        6.2.5 应对山洪灾害的区域支撑体系规划
    6.3 小结
第7章 京津冀山地城镇内部空间生态防灾规划策略
    7.1 空间发展的生态控制指引
        7.1.1 基于生态安全考量的空间发展
        7.1.2 基于防灾安全的山地城镇平面形态
    7.2 功能布局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2.1 基于空间适灾的功能区生态防灾布局
        7.2.2 基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
    7.3 道路系统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3.1 保障道路系统灾时畅通
        7.3.2 减小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7.4 工程技术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4.1 山洪防洪工程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7.4.2 竖向规划设计的生态防灾要点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B: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C:调研村镇列表
附录 D:续表6-12京津冀山地村镇空间形态图谱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格局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都市区化是世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
        1.1.2 亚洲地区已成为世界城市人口增长的主战场,拥有较多特大城市
        1.1.3 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都市区化现象初露端倪
        1.1.4 "城市"及相关概念混乱,为学者的研究与政府的管理决策造成不便
    1.2 研究缘起与目标
    1.3 研究意义
        1.3.1 丰富我国大都市区研究的理论成果
        1.3.2 较好的反映中国城市的实际规模,便于进行比较研究
        1.3.3 有助于城市的管理规划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2 研究篇章框架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5.1 主要研究方法
        1.5.2 主要数据来源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大都市区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综述
    2.1 大都市区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2.1.1 发端与起源——大都市区概念在美国的形成与发展
        2.1.2 借鉴与应用——其他国家对于都市区的界定
        2.1.3 比较与总结——发达国家对于都市区界定的特点
    2.2 国外学者对都市区的相关研究
        2.2.1 郊区的出现——都市区研究的早期萌芽(1870年代-1920年代)
        2.2.2 郊区的填充——西方都市区研究的兴起期(1920年代-1940年代中期)
        2.2.3 郊区的蔓延与计量革命的爆发——都市区研究的快速发展期(1940年代后期-1980年代中期)
        2.2.4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都市区——都市区研究的成熟期(1980年代中后期至今)
        2.2.5 文献评述与启示
    2.3 中国学者对都市区的研究
        2.3.1 对于都市区定义的理解
        2.3.2 中国都市区的界定方案
        2.3.3 关于都市区的发展阶段与空间结构研究
        2.3.4 对于中国都市区形成机制的探索
        2.3.5 其它扩展概念的研究
        2.3.6 文献评述与启示
    2.4 对大都市区基本内涵与特征的理解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都市区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都市区研究的理论基础
        3.1.1 传统的城市化发展空间阶段论——都市区演化的一般模型
        3.1.2 "Desakota"——亚洲人口稠密区都市发展的特殊形态
        3.1.3 工业-城市区位论——全球化时代从劳动空间分工视角看当代都市区形成
        3.1.4 城市增长机器——从政治经济学与行为者的角度诠释都市区发展
        3.1.5 为增长的规划——"后郊区化"时代的都市区
    3.2 全球化、郊区化、城市化与中国大都市区的形成
        3.2.1 全球化的劳动分工——中国都市区形成的宏观背景
        3.2.2 郊区化与城市化——中国都市区形成的双重动力
    3.3 政府、企业、个人——中国都市区形成的重要行为主体
        3.3.1 政府
        3.3.2 企业
        3.3.3 个人
    3.4 中国的都市区化进程——本文的分析框架建构与实证设计
        3.4.1 中国都市区化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
        3.4.2 实证设计逻辑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六普数据对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
    4.1 中国城市地域相关概念
        4.1.1 建成区
        4.1.2 城区与镇区
        4.1.3 市区
        4.1.4 郊区
    4.2 中国城市规模的统计口径
        4.2.1 中国城乡人口划分标准变迁
        4.2.2 中国常用的城市人口统计口径及存在问题
    4.3 基于六普数据对于中国大都市区的简化界定方案
        4.3.1 "六普"对城乡人口划分的新变化
        4.3.2 基于"六普"数据的大都市区界定方法
        4.3.3 四种特殊形态的都市区
        4.3.4 界定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000年以来中国大都市区化的发展格局与演变研究
    5.1 总体情况
    5.2 人口规模结构特征
        5.2.1 总体特征
        5.2.2 大都市区的人口规模分布分析
        5.2.3 与其他统计口径下的比较分析
    5.3 人口就业结构与功能专门化特征
        5.3.1 人口就业与城市职能
        5.3.2 主要方法与数据来源
        5.3.3 分析结果
    5.4 空间发展格局——现状与演变
        5.4.1 大区域层面
        5.4.2 省域层面
        5.4.3 市域与都市区内部结构
        5.4.4 都市区化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大都市区化进程中的产业空间重构与机制——以上海为例
    6.1 建国后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与都市区发展
        6.1.1 上海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回顾
        6.1.2 上海生产力布局和大都市区空间变化
    6.2 上海都市区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发展格局与演变
        6.2.1 上海工业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
        6.2.2 研究数据与基本思路
        6.2.3 总体发展情况
        6.2.4 制造业企业的距离分布特征
        6.2.5 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
        6.2.6 上海大都市区制造业企业的空间集聚与扩散
        6.2.7 上海大都市区制造业经济空间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6.3 上海都市区现代服务业的空间格局与集聚
        6.3.1 研究数据与方法选择
        6.3.2 总体发展情况
        6.3.3 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距离分布特征
        6.3.4 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变动特征
        6.3.5 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6.3.6 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分析
    6.4 上海都市区产业空间重构特点的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轨道交通通勤的都市区分析——以上海为例
    7.1 研究背景与基础
        7.1.1 2000年-2010年上海人口的变动及郊区化
        7.1.2 研究的主要基础
    7.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7.2.1 数据来源
        7.2.2 通勤OD的识别方法与可视化处理
        7.2.3 中心性指标——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借鉴
    7.3 上海都市区通勤特征的分析
        7.3.1 职住地的识别与特征
        7.3.2 通勤OD特征与可视化
        7.3.3 主要居住地站和就业地站通勤分析
        7.3.4 通勤网络节点的度数中心度、点出度与点入度分析
        7.3.5 基于轨道交通通勤的上海核心都市区范围
    7.4 从上海看都市区的中国化特征
        7.4.1 中心城建成区向郊区的蔓延
        7.4.2 离心方向通勤流的产生
        7.4.3 突破地区(地级以上)行政界线的情况不普遍
        7.4.4 中国都市区的一般空间结构模型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都市区可以较好反映城市实际发展规模,中国城市的都市区化现象开始显现
        8.1.2 中国都市区化进程具有"规模大型化"、"功能高端化"、"区域差异化"等趋势
        8.1.3 产业空间分工推动了都市区外围地带的城市化过程
        8.1.4 现代服务业的中心化与居住的郊区化促进都市区通勤流的产生
        8.1.5 中心区、通勤区与一般外围地带构成了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三个层次,"核心都市区"逐步扩展
        8.1.6 中国都市区发展的行政化色彩较强
    8.2 主要启示
        8.2.1 都市区外围地带应当成为疏解特大城市中心区人口的主要载体
        8.2.2 融入全球劳动分工有助于推动中西部都市区的发展
        8.2.3 官方层面建立都市区普查体系意义重大,并可作为界定城市群的基础
    8.3 研究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
后记

(10)基于遥感的沈阳中心区热环境综合分析及规划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1.1 研究源起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研究的创新点
    1.5 相关概念界定
    1.6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6.1 研究区概况
        1.6.3 数据来源
        1.6.4 尺度确定
        1.6.5 技术支撑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城市空间热环境综合效应研究综述
        2.1.1 城市空间热环境效应研究的发展历程
        2.1.2 城市空间热环境效应的研究方法
        2.1.3 城市空间热环境效应的研究内容
        2.1.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2.2 城市空间气候环境设计研究综述
        2.2.1 城市空间气候环境设计的研究现状
        2.2.2 城市空间气候环境设计的研究方法
        2.2.3 城市空间气候环境设计的研究内容
        2.2.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城市气候学理论
        2.3.2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2.3.3 理论评析
第三章 中心区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3.1 土地利用格局的信息提取与空间分类
        3.1.1 土地利用格局信息提取
        3.1.2 土地利用格局空间分类
        3.1.3 土地利用格局量化统计
    3.2 土地利用格局整体演化特征分析
        3.2.1 类型间的时空转移状况分析
        3.2.2 同类型的时空动态变化度分析
    3.3 土地利用格局分类演化特征分析
        3.3.1 建设用地景观格局演化特征分析
        3.3.2 绿地/农田景观格局演化特征分析
        3.3.3 河流/湖泊景观格局演化特征分析
    3.4 土地利用格局梯度演化特征分析
        3.4.1 梯度分析模式选取及方向定位
        3.4.2 整体格局的梯度演化强度分析
        3.4.3 分类用地格局的景观梯度演化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心区地表温度格局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4.1 地表温度年际演化特征分析
        4.1.1 中心区地表温度等级划分
        4.1.2 地表温度的年际演化特征
        4.1.3 地表温度指数的年际变化特征
    4.2 地表温度季节演化特征分析
        4.2.1 地表温度的季节总体演化特征
        4.2.2 地表温度等级的季节演化特征
        4.2.3 地表温度指数的季节变化
    4.3 地表温度的剖面分析
        4.3.1 剖面分析定位
        4.3.2 剖面定位的地表温度与下垫面性质对比分析
    4.4 地表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4.4.1 植被盖度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4.4.2 下垫面类型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4.4.3 其它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表温度演化与土地利用发展的耦合特征分析
    5.1 基于多维角度的总体耦合特征分析
        5.1.1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的耦合特征
        5.1.2 基于植被覆盖指数变化的耦合特征
        5.1.3 基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耦合特征
        5.1.4 基于不同温度等级变化的耦合特征
    5.2 单土地利用类型与地表温度演化的耦合特征分析
        5.2.1 建设用地与地表温度的耦合特征
        5.2.2 绿地/农田与地表温度的耦合特征
        5.2.3 河流湖泊与地表温度的耦合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心区空间热负荷格局等级区划及分布特征
    6.1 中心区空间热负荷影响因子的选取与界定
        6.1.1 热负荷影响因子的选取与分类
        6.1.2 热负荷影响因子的分析流程与表达
        6.1.3 热负荷影响因子的指标界定与分级
    6.2 中心区空间热负荷格局的等级区划与优化价值分析
        6.2.1 中心区热负荷格局的等级区划
        6.2.2 中心区热负荷格局等级区划的优化价值分析
    6.3 中心区热负荷格局空间分布特征
        6.3.1 整体性空间分布特征
        6.3.2 区域性空间分布特征
        6.3.3 热负荷高敏感空间分布特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心区热环境综合分析成果的规划应用
    7.1 热环境演化分析在城市综合发展中的应用
        7.1.1 基于热环境角度的城市化发展目标评析
        7.1.2 基于热环境角度的城市土地利用发展策略
    7.2 热负荷格局分析在区域热环境优化实践中的应用
        7.2.1 城市热环境优化的体系发展及实施方法
        7.2.2 基于热环境优化的中心区规划控制措施
        7.2.3 基于热环境优化的中心区景观系统规划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基于遥感和GIS研究上海内外环间居住用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西安城镇空间增长与情景模拟研究[D]. 雷海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密集型数据的上海市人口时空格局及其暴雨内涝情景的风险研究[D]. 姚东京.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2)
  • [3]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D]. 李小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4]沈阳市“居住-就学”网络空间结构研究[D]. 梅大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基于滞蓄效应的沈阳内涝风险区绿地空间格局优化研究[D]. 卜英杰.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6]城市三维空间形态对人居环境影响的测度与评价研究[D]. 虞思逸.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基于城市风道构建原理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罗睿瑶.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8]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D]. 徐嵩. 天津大学, 2019
  • [9]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格局与机制研究[D]. 张欣炜. 华东师范大学, 2017(12)
  • [10]基于遥感的沈阳中心区热环境综合分析及规划应用研究[D]. 蒋明卓. 天津大学, 2016(07)

标签:;  ;  ;  ;  ;  

基于遥感和GIS的上海市内外环住宅用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