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小镇加强森林经营

宇宙小镇加强森林经营

一、宇宙地镇加强林政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俏[1](2020)在《湘南瑶族生态伦理的挖掘与升华》文中指出湘南瑶族基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形成的民族特性,在长期与大自然互动过程中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步形成了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孕育出别具特色的湘南瑶族生态伦理思想、生态智慧和生态实践观。以湘南地区的江华、江永、东安、常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湘南瑶族进行田野调查,从湘南瑶族生态伦理的文化渊源入手,陈述湘南瑶族的起源、分布和自然条件,分析湘南瑶族生态伦理文化受儒家、道家文化影响的程度,从生态伦理学的视域分析湘南瑶族地区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自然崇拜。湘南瑶族生态伦理内含于湘南瑶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内化于湘南瑶民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中,形成于湘南瑶民的认识、观念和信仰中,最终诉诸于湘南瑶民的实践活动中。立足于生态伦理的维度挖掘湘南瑶族与自然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以及道德规范;基于民族伦理学的视角,通过与其他民族和不同地域的瑶族相比较的视角,探究湘南瑶族生态伦理的文化特性和地域性,继而分析其神秘性和传承性。湘南瑶族生产生活、传统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态建筑中内含着别具特色的生态伦理思想、生态智慧和生态实践活动,凸显出湘南瑶民敬爱自然和保护生命的道德意识,客观上对保护湘南地区的自然环境、维护湘南地区生态平衡及物种多样性起到重要的作用,主观上基于湘南瑶族的生态伦理有益于升华湘南瑶族自身伦理价值,有助于树立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文明理念,共筑人与自然的“生态共同体”,从而加快美丽中国的建设。

杨双[2](2019)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庐山市旅游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域旅游是适应服务业主导的后工业化时期旅游发展的一种全新理论,也是一种崭新的区域旅游发展思路,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提升区域旅游品牌影响力、激发区域旅游活力、促进区域旅游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全域旅游视角,以庐山撤县设市为契机,研究了庐山市全域旅游发展策略的制定问题。论文在研读国内外全域旅游理论和相关实践案例的基础上,从发展全局性、产业融合性、空间联结性、服务多元性、社会共享性等五个方面总结了全域旅游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区域旅游需求、资源、支持三个系统的深度剖析,归纳了当前全域旅游视角下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存在的困境和挑战,从构建全域联动的空间体系、打造全业融合的产业体系、健全全域一体的服务体系、营建共建共享的社会体系四方面构建全域旅游视角下区域旅游发展策略框架。论文对庐山市旅游发展基础条件、现状特征、发展困境以及发展机遇进行了全面分析,在上述策略理论框架的指导下,提出了庐山市旅游发展的四大策略:拥山抱湖——构建庐山全域旅游空间格局的空间策略;固本培新——创新升级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的产业策略;承外启内——完善全域支撑的旅游服务设施的设施策略;共建共享——建立全域多元协调的管理架构的管理策略,从而为庐山市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治理策略。

陈捷[3](2019)在《连云山山地度假区总体规划》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远大于平原面积,山地人口也大于平原人口。山地与自然水乳交融,地貌的独特性便使人们对于山地环境产生了特殊的感受:亲近山水,寄情其中已成为人们调整生活节奏,舒缓身心压力的一种方式。山区人民由于受到人均可利用面积小、经济落后的影响,公共游憩场所的数量极其缺少,分布亦不能达到应该有的标准,人们对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场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建立山地度假区,在为人们提供了公共场地的同时,不仅能丰富当地旅游格局,还能促进当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还符合国家对生态建设的需要,平江县连云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连云山位于平江县嘉义镇南部,前身为平江县连云国有林场,2003年经平江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县级森林公园。与308省道相邻,外部公路交通发达。地处以武汉城市旅游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江西潘阳湖城市群为主体的长江中游集群,是“中三角”旅游环节上的重要节点,是中国黄金旅游区域的腹地。平江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本文即以此为契机,对连云山进行山地度假区总体规划。本文运用文献研读法、案例分析法,阐述了山地以及山地度假区概念和定义,通过对景观生态学、生态旅游学、环境心理学、旅游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行的深入研究,归纳提炼出适合于本规划的理念和方法,为连云山山地度假区的规划编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案例分析方面选取了班夫国家公园、平顶山山顶公园、长沙桃花岭公园、淄博九龙峪山地度假区、重庆市云浮山生态园五个案例进行分析,并在连云山山地度假区总体规划实践中充分借鉴了这五个案例在规划理念、景点安排、功能布局、游线设计、分期建设以及社区共同参与等各方面的成果。山地度假区规划面积为46.5平方公里,规划以“云梦连云山·康健两秀水”为主题。从旅游资源的特点、空间组合、开发条件及项目设置等方面分析,根据规划区的实际情况,分为五大功能区:云梦星辰·山巅揽胜区、云梦纯溪·亲水休闲区、云梦思源·康养度假区、云梦伟业·综合服务区、云梦氧吧·生态保育区。以连云山顶为核心,纯溪与徐家洞溪为两条活动极,开展了31个旅游项目。针对以避暑养生为主题的康养度假市场,以山地运动为主题的极限探险市场,以革命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市场,以科普、历史、民俗为主题的研学市场四大市场,开发了以“心动”为主题的高端舒适康养度假,以“灵动”为主题的童真亲水溯溪体验,以“运动”为主题的丰富多样的户外运动,以“悸动”为主题的惊险刺激高空产品,以“触动”为主题的红色革命文化项目五大旅游产品体系。目标在增加人民的休闲娱乐用地的同时推动当地经济,将连云山山地度假区建设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国际康养度假胜地”。

郑辉[4](2013)在《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为研究对象,对先秦至明清时期林业政策内容、影响和管理职能、机构设置情况进行了整理分析。首次采用林木保护、林木培育和林木利用三个指标体系分析各个时期林业政策和管理的特点;以林业政策和管理重点变化为依据,展示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的演进态势,填补了学界关于我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通史研究的空白。研究认为,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经历了萌芽、雏形、兴起、发展、成熟和健全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的萌芽(先秦,公元前221年以前)。先秦时期,林业政策和管理的重点是林木利用。这一时期林木茂盛、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对森林影响微弱。西周以降,人们对天地自然认识逐步深入并受先秦文化影响,统治者进行了初步的林木利用引导。第二阶段是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的雏形(秦汉,公元前221—220年)。秦汉时期,林业政策和管理的重点是林木利用和培育。统治者制定了很多史无前例、影响至今的政策,其中,森林军事防御功能利用、园林文化的滥觞和行道树栽培等影响深远,但是,林木保护的意识不足,政策制定和管理还很简单。第三阶段是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的兴起(魏晋南北朝,220—581年)。魏晋南北朝时期,林业政策和管理以林木利用、林木培育和林木保护并重。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阶段,多个政权频繁交替。为了尽快稳定社会和发展生产,各个统治者都在主政初始就频繁地颁布有序利用、劝课农桑和禁止毁林等政策,林业管理均衡、全面开展。第四阶段是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的发展(隋唐,581—960年)。隋唐时期,林业政策和管理的重点是林木培育。这一时期国力日渐强盛,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统治者认识到森林的经济和环境价值,对森林的管理转变为种植、栽培为主,绿化林、观赏林和经济林等人工种植林发展迅速。第五阶段是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的成熟(宋元,960—1368年)。宋元时期,林业政策和管理的重点是林木保护和林木培育。这一时期我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森林资源需求量不断增长,出现了迅速减少的森林资源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林木需求量、以及天然林趋于砍伐殆尽急需人工培育林木补充的局面。统治者受到社会发展受制于森林资源供应不足的影响,在继续加强林木培育政策基础上,首次将林木保护作为缓解矛盾的主要措施,并且列为政府林业管理的重点。第六阶段是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的健全(明清,1368—1840年)。明清时期,林业政策和管理的重点是林木利用和林木保护。这一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了最高点,社会快速发展带来森林资源消耗量空前剧增,同时,受到都城建设、农垦等因素影响,森林面积严重萎缩。统治者受到日益枯竭的森林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巨大的木材需要量、以及灾害频仍的影响,被迫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林木保护政策,加强林木利用管理,各项林业政策和管理与当代已比较接近。通过对以上六个阶段的研究,发现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重点展示出利用,利用和培育,利用、培育和保护,培育,保护和培育,利用和保护的演进态势。最后,通过总结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探讨了对我国当前林业发展的借鉴和启示。

曹顺仙[5](2013)在《中国传统环境政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诸多不可持续的重大现实问题面前,人类文明何以可持续发展,这是作者多年来始终不渝地关注、思考和探讨的基本问题。同时,资源短缺、能源有限和人口众多等问题是我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课题。因此,本选题的研究旨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学理上,通过“根源式”的研究,拓展环境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为环境政治学兴盛于中国、服务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政治解决提供理论支撑;二是提出并论证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环境政治传统,揭示环境与政治互动的内在关系,指出传统环境政治对谋求中华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当代价值。本文以环境政治学和现代政治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原则为基础,以夏商至清末民初中国传统社会环境政治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为研究对象,重点提出并论证了传统环境政治的产生和发展、传统环境政治的主要思想基础、传统环境政治运行的原则和机制、传统社会的环境保护法规、传统环境政治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等内容。形成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第一,对“环境政治(学)”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新的概括,对“传统环境政治”进行了初步界定。(1)环境政治是在特定环境和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环境政治权利,实现其生态环境利益的一种生态、社会关系。环境政治的发展将以绿色科技为先导,以生态经济、可持续经济为中心,以环境政治权利的获得和生态利益的实现及满足为目的,以变革政治体制、政治思维和政治价值观为途径,实现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协同共荣。(2)“环境政治学”则是以环境政治为研究对象,揭示其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与趋势的学问。其学科性质属于政治学。(3)本文所谓“传统环境政治”是指我国1912年前在政治领域中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它以研究环境与政治关系的相关性为重点,以分析环境变迁和环境问题引发的政治响应为基本点,揭示环境政治权力分配的本质,以及环境政治行为、环境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变化规律。第二,尝试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为宗,以环境政治学的交叉研究法为主,对我国传统环境政治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和探究,初步构建了一个包括传统环境政治思想、原则、环境政治体系、环境政治行为以及环境政治发展的基本分析框架,归纳了传统环境政治的特点,掲示了其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客观地肯定了其积极意义和当代价值,指出了其存在的历史局限。第三,重点分析和归纳了儒、道、佛、法等四大思想流派关于环境政治的基本思想,分析了它们彼此互动、交流、交锋和交融的规律,以及以不同性质、内容和方式共同作用于传统环境政治的特点,指出了传统环境政治指导思想的多元性和融通性。各家思想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是自主融通,创新发展。第四,结合不同的社会政治形态,对传统环境政治运行的原则和机制进行剖析,这是本文的重要创新之一。中国传统的社会政治形态与西方大相径庭。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王朝建立开始直至1912年新的民主政体诞生,传统社会长期处于不同质的王朝统治时期,王朝政治持续时间之长是世界罕见的。基于王朝政治统治的事实,我们认为,传统环境政治的首要原则是“王权至上”,同时,基于实际生态场域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究天人之际的认知,提出并施行了体国经野、山川形便、务时寄政、以时禁发、公平公正、均平节用等独特的治国原则,创造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文明,推动了环境政治体系的建构和环境政治行为的实施。第五,自然灾患的多发、群发,特别是大江大河带来的大灾,激发了先人响应环境问题的政治智慧。虞衡机制的设立和长期坚持,政府对兴修水利的高度重视和持续开展,因地制宜,植树造林,爱护生物,节约资源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施行,不仅缓解了人与自然矛盾,也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滋养了生态美德。对人地矛盾和人水矛盾等“千年之疡”的制度回应,则为我们认识和把握重大环境问题演变的规律及其制度变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时代合理的、与时俱进的思想原则和制度等都是一种巨大的政治资源。这种资源如果得到恰当的开发,就能适当兼顾不同阶级、阶层、集团、群体的基本利益,化解社会矛盾,宣泄对立情绪,起到转化消极因素,增进社会文明,实现价值进化,保护社会生产力的作用。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面临的环境挑战也史无前例。为了使融入了世界的中国和包容了中国的世界都能和谐、可持续地发展,我们在把握传统与现代的价值时,需要一种自主融通、创新发展的智慧,需要一种谋求多元价值兼容、进化、平衡的心态。平衡既是自然生态系统演替的顶级状态和自然界变化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价值进化的基本规律之一。在不同的价值之间实现平衡,是为了推动它们的融合与转化。这种平衡,本质上是要确定一个更恰当的标准。这也是本文立足于研究中国传统,拓展环境政治学术研究领域的真正价值追求。

王心[6](2013)在《“生态美”视角下的陕西天然林保护工程环境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不但可以构筑我国国土生态的安全屏障,还可以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生态资源财富。陕西天保一期工程于1998开始试点,从2000年正式启动实施,2010年完成。经过十年的建设,天保一期工程实现了工程目标,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如森林资源有效恢复增长、森林生态功能加强、生物物种丰富极大丰富、林区安定团结得以维持、林业产业得到一定程度发展等。在一期工程实施结束二期工程开始之初,在全面总结评价天然林保护工程环境管理中实现的明显成效的同时,需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本研究通过对陕西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初步建设情况以及天保一期工程完成情况的考察,结合陕西天保一期工程实施10年中环境管理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从而从生态美的视角为于2011年开始实施的天保二期工程给出有效的政策建议。本文以环境管理、生态美理念等科学的林业发展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等方法,对陕西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通过各类指标与图表的比较,得出了陕西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环境管理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环境管理的科学措施。本论文包括六个章节:论文的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以及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论文的第二章阐述了本论文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环境管理理论以及生态美理念。论文的第三章介绍了陕西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情况,主要有三个部分,即陕西天保一期工程的完成情况,二期工程实施的必要性以及二期工程的实施规划。论文的第四章介绍了陕西天然林保护工程环境管理状况,首先说明了一期天然林保护工程的主要环境管理经验包括所采用的环境管理措施和所取得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再指出了当前天然林保护工程环境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并指出了二期工程所采用的环境管理思路。通过经验借鉴对比,为后文环境管理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政策建议提供基础。论文的第五章结合陕西天然林保护工程环境管理的现实情况,参考众多林业工程的环境管理经验,建立了陕西天然林保护工程环境管理指标体系,以更好的测度环境管理效果并为其他林业工程提供了经验借鉴。论文的第六章通过前文的分析,提出了生态美视角下的天然林保护工程环境管理政策建议。

丁鸿[7](2010)在《江苏平原林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平原林业的发展囿于农户对森林功能认识的偏差而发展不稳定,森林三大效益通过一定的机制转化成农户较高的经济利益,从而促进平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林业发展理论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以江苏平原林业发展为背景,以林业市场需求和供给理论以及比较利益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不同阶段平原林业发展的特征分析,总结出不同阶段作为平原林业发展两大驱动力——农户和政府的变化关系,通过对苏北林业资源配置和产权改革进行调查和实证分析,针对林地资源配置和产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林地资源流转和产权改革的政策建议和平原林业发展的保障机制。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是:1.对平原林业定位和作用的认识差异是区分平原林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核心依据,平原林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即政治需求阶段、农业需求阶段、林业产业经济需求阶段和以生态为主的多元需求阶段,其特征差异就在于对森林功能的不同需求。2.农户和政府是平原林业发展的两大驱动力,合力驱动林业的发展。经济利益是农户驱动力的核心所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依赖政府,农户和政府两个驱动力相辅相成,互为增减的变化关系,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使生态效益转换为农户的经济效益,可以增强农户的驱动力,减少政府的驱动力。3.农户的林地资源配置是按照比较利益原则进行的,江苏平原农区农地资源配置零碎化、配置效益低、流转不通畅以及非农化趋势等问题影响了林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造成了林业发展的不稳定性。4.经济利益原则是农户发展林业的源动力,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是保证农户利益的根本,江苏平原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绩效显着,进一步深化平原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是促进平原林业发展的根本保证。5.平原林业的发展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保障体系,林业生态基金制度是市场化的要求,是实现林农经济利益最大化,从而增强农户驱动力的有效制度。多元化的社会资金投入,以及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是建立现代林业产业,实现平原林业高效化的必要保障。

庞雪晨[8](2009)在《近代云南农学书刊研究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视野》文中指出科学技术与社会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既然是哲学,就应该能够跨越时空,说明科学技术的一般性问题。基于此,本文选取时过境迁的历史片段,聚焦近代云南农业,通过研究西方农学对近代云南农学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影响,揭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若干一般性问题。也就是科学技术哲学问题。云南地处云贵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它成为我国动植物王国,又最小受到战火侵扰。加之滇越铁路于1910年的开通,使得云南走在了我国近代化的前列。作为战争期间大后方,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接受西方文明的条件,都促使了云南传统农业较快地较多地受到西方近代农业科技的影响。本论文旨在通过对近代云南农学书刊的文本分析,研究近代云南农业科学发展的具体历史进程,揭示该进程放映出的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甲午战败意味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自己与西方的差距不在于坚船利炮这样的器物层面,而在于声光化电这样的科学知识层面。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投身于“科学救国”的热潮中,开始努力学习西方科学。作为一个农业国,第一代知识分子首先选择了农学、地学等实用性强的学科,如竺可桢、翁文灏、丁文江等。西学东渐可以追溯至明末清初,近代云南农学亦可溯及广泛,但限于一篇硕士论文的篇幅,本文未敢做大维度大视野的铺垫,也不可能就近代云南农业全面研究,而只能开门见山,仅对近代农学的传播载体云南近代农业书刊中的西学内容和书刊的结构作深入的具体考证与文本分析,其间边考析边议论,力图从一管洞见全豹,一叶而知秋。论文分五部分进行研讨,其内在逻辑为:首先通过详实的文献材料,展示云南植棉和烤烟两种事业曲折发展历程。从这两种作物的引育史实出发,以其他鲜有记载的品种引育为之佐证,整理出近代云南农业引种与育种的科学方法。随后,文章还分析总结了近代云南在稻、麦、茶等农作物,茶花等园艺品种,甚至在畜牧品种选育中的农学思想方法及一些成就。第二部分,文章从田间试验的手段应用,植物系统分类的建立,作物土壤肥力的探索,微观方法病虫害的研究,遗传规律五个方面入手,考证了近代云南农学在作为近代农学研究的重要科学手段之一的实验方面的学习与成就。第三部分,文章对近代云南农学书刊的内容形式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通过对书刊编着形式的分析,揭示近代云南农学发展与知识传播学术化的外在表现;通过对书刊内容的量化,揭示这一时期云南农学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脉络,力图重现近代云南农学发展与社会实境交融促动的实景;最后,通过与《中华农学会丛刊》的量化比较分析,获知近代云南农学研究发展在全国背景下的地域性特点。第四部分,文章对近代云南农学书刊的传播模式进行了分析。依托书刊这一记载近代云南农学的物化载体,揭示农学知识在近代云南社会中的信息流动过程、特点,并考察过程以外的其他因素。前述四个部分形成了关于近代云南农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系统研究,提出为什么近代云南农业科学有所精进但农业实践相对落后这一问题,并由此展开理论探因,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关理论概念出发,结合上述云南近代农学发展实际情况和近代中国“科学救国”大背景,指出萌生于古希腊、根植于西方工业社会的近代科学技术的土壤在云南乃至中国的匮缺与不足。而在功利性心态催使下的中国知识分子恰恰是以共时态的眼光看待西方科技以及其社会绩效的,致使西方科技在中国横向移植后产生了诸多无效或不良反应。最终,笔者意在阐发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一般性问题的再认识。本文由科学、技术与社会相关理论出发,从近代云南农学何为不能付之于农业实践这一具体问题出发展开笔者的看法,指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实质上是人、社会以及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关系。同时,本文还对云南地域性文献材料进行了梳理,并大量在文中引证,呈现近代云南农学发展史。

刘晶岚[9](2007)在《中国农村妇女在社区林业管理中的参与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社区和公民参与理论以及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结合新公共服务的理论和方法,以利益相关者分析和社会性别分析作为分析框架,利用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妇女在社区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参与现状,影响农村妇女参与社区森林资源管理的社会、文化、政治和制度因素,森林资源管理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在妇女在于中的作用,妇女个人的教育背景和社会资本对妇女参与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妇女参与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农村妇女在社区林业管理中的参与呈现出以下特点:1)妇女在社区林业活动中参与范围广,参与人数多,但参与水平低,参与的多为生产劳动,在管理和决策中介入不够,处于象征性的参与; 2)农村妇女的参与处于低组织化状态,尚未形成组织化和制度化的参与机制和渠道,缺乏有效的法律框架和制度保障;3)参与主体的不均衡性,在管理活动中的参与多为精英,而一般妇女在管理和决策中的参与不足;4)农村妇女参与多为实施阶段的参与,而缺乏在规划和监测评估中的参与。研究还发现农村妇女社区森林资源管理决策中的参与受到多重因素的限制和干预。首先,在社会层面,父权社会结构强加给妇女的依附性性别角色定位;从夫居的家庭婚姻习俗;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排斥女性的“户主议事制度”;歧视女性的村规民约等都影响了农村妇女的参与。其次,在文化层面,传统的性别角色定位和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大众传媒对女性的价值评判误区也影响妇女的参与。第三,在政治和制度层面,妇女和主要利益相关之间的权力关系,公共政策中社会性别视野的缺失和决策者性别意识的缺失;妇女在村庄权力结构和决策管理机构中的边缘地位;妇女组织的弱化;农村妇女比较低的自组织程度和社区组织的机构能力是影响妇女参与的最主要因素。在个人方面,妇女的教育背景和社会资本,妇女获得和控制的资源、机会、信息和社会资本、妇女对参与的有效预期,妇女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以及参与能力等也影响着妇女参与的范围和程度。这些因素从不同方面制约了农村妇女在社区森林资源管理中的有效参与。对社区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在妇女参与中的角色和作用的重点研究发现:1)政府和妇女以及妇女组织时间的关系是决定妇女参与的最基本的因素;2)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咨询、协商和协调机制是实现妇女有效参与的基础。3)村民自治制度、村民大会、森林资源管理规则和村规民约是妇女参与的制度基础,妇女在管理决策机构中的角色和地位是妇女参与的促进因素。对妇女的社会资本的研究则发现妇女的教育背景和社会网络,妇女对社会活动的参与以及妇女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往和信任是影响妇女参与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妇女参与的制度建设和政策设计:在社会层面,必须提高妇女的组织化,培养妇女组织,提高社区组织的能力建设,增加妇女对社团的参与,培养妇女的社会资本。在国家层面,必须提供妇女参与的法律框架和制度保障,建设妇女参与的组织化渠道和机制,提供妇女参与的外部支持网络和技术。在个人层面,要培养妇女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并向妇女赋权。同时,应该建设妇女参与的外部支持体系和网络,如利用大众传媒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的社会性别意识,逐步消除对妇女的偏见、歧视以及贬抑妇女的社会观念,营造性别平等的社会氛围;运用信息科技建构妇女参与网络和社会支持网络,促进妇女参与。其次,应加强政府在妇女参与中的关键作用,通过转变政府角色,改善政府官员的理念,通过民主评议、信访、申诉和举报等形式培养政府公职人员的责任感,提高政府决策过程的包容性和透明性等措施,加强政府在妇女参与中的作用。同时,通过向妇女赋权,重视妇女传统知识、权利和经验,重建政府与妇女之间的信任关系来构建妇女参与的机制,加强妇女参与的有效性。

李正才[10](2006)在《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文中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是当前人类将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碳循环格局的改变及其原因是这个问题的关键。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贮量最大的碳库,在调节气候及影响气候变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引起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和化石燃料碳库的改变,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地球环境系统最主要的人类活动,这些活动对土壤碳库的影响是导致气候变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科学地阐明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库的影响规律是认识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一个关键。 本文在亚热带地区浙江省富阳市设立研究样地,采用相邻样地比较的方法,即通过土地利用变化巨大林区,选择邻近相同海拔、坡向和土壤类型天然次生林、人工林(杉木林、马尾松林、毛竹林和早竹林)和农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测定、野外定位研究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输入、输出、储量差异,对天然次生林转变成人工林、灌木林、竹林、经济林和农耕地,以及农田更新造林后的土壤有机碳变化的效应和机理进行综合的研究,并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碳源、碳汇功能进行正确的评价,初步提出增加亚热带地区土壤碳汇的措施,为深入阐明我国亚热带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规律,及进一步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提供一定依据。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体现在植被现存活体碳库储量和组成、残体碳库储量和组成,残体碳库分解方面的差异。本论文研究的现存活体生物量有机碳储量天然次生林为50.18t.hm2,人工林为27.74~14.08t.hm2,而现存农耕地最低,只有2.19t.hm2,由此可以知道,天然次生林破坏以后,如果变为人工林,那么植被有机碳储量仍然保持一定的水平,但是如果森林砍伐开垦为农耕地以后,植被现存的有机碳储量将大大地降低。本研究9种土地利用类型总的现存活体生物量有机碳储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次生林、杉木林、马尾松林、集约经营毛竹林、粗放经营毛竹林、灌木林、早竹林、茶园、农耕地。 研究的几种土地利用类型,以毛竹粗放经营竹林和杉木林的残体有机碳储量为最大,分别达到了3.2和3.19t.hm2,是农耕地残体有机碳储量的3.4倍;次生林、马尾松林和集约经营的毛竹林残体有机碳储量介于1.6~2.7t.hm2。之间,都分别比农耕地残体有机碳储量高;农耕地的残体有机碳储量最低,只有0.94t.hm2。总的残体有机碳储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粗放经营毛竹林、杉木林、马尾松林、次生林、集约经营毛竹林、灌木林、农耕地。 凋落物形成过程中,凋落物有机碳含量,凋落物C、N比值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C、N比平均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杉木林、马尾松林、毛竹粗放经营林、早竹林、次

二、宇宙地镇加强林政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宇宙地镇加强林政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湘南瑶族生态伦理的挖掘与升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五、拟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湘南瑶族生态伦理的文化渊源
    第一节 湘南瑶族基本情况
        一、湘南瑶族的界定与起源
        二、湘南瑶族的分布与自然条件
    第二节 湘南瑶族生态伦理的文化渊源
        一、生态伦理的概念
        二、朴实的自然崇拜文化
        三、儒家传统生态伦理的文化熏陶
        四、道家传统生态伦理的文化陶冶
第二章 湘南瑶族生态伦理的维度
    第一节 湘南瑶族生态伦理观念
        一、道法自然与敬畏自然的观念
        二、人与自然合其德的观念
    第二节 湘南瑶族生态伦理原则
        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二、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原则
        三、利用自然与保护自然并存原则
    第三节 湘南瑶族生态伦理规范
        一、生态环境保护规范与制度
        二、水土保护规范与制度
        三、山林保护规范与制度
第三章 湘南瑶族生态伦理特征
    第一节 生态伦理的瑶族特性与地域特性
        一、生态伦理的瑶族文化特性——与湘南其他民族相比较的视角
        二、生态伦理的区域性——与其他地区瑶族相比较的视角
    第二节 生态伦理的传承性与神秘性
        一、瑶族生态伦理具有可传承性
        二、瑶族生态伦理带有一定神秘性
第四章 湘南瑶族生态伦理价值
    第一节 丰富瑶族伦理文化的价值
        一、丰富湘南瑶族自身伦理文化的价值
        二、丰富瑶族伦理文化的价值
    第二节 对于树立新时代生态文明观念的价值
        一、有利于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文明理念
        二、有助于共筑人与自然的生态共同体观念
    第三节 提升新时代生态伦理建设的价值
        一、有益于贯彻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绿色永续发展
        二、有助于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结语
附录
    一、笔者实拍湘南瑶族调研地自然生态图
    二、笔者实拍湘南瑶族调研地建筑图
    三、笔者实拍湘南瑶族调研地生态保护公告图
    四、笔者实拍湘南瑶族调研地传统文化图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2)全域旅游视角下庐山市旅游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旅游大发展下的社会需求转型
        1.1.2 政策背景: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1.1.3 现实背景:庐山“一山四治”格局的变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全域旅游
        1.3.2 区域旅游发展策略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案例和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旅游产业链与产业融合理论
        2.1.2 旅游地空间竞争与合作理论
        2.1.3 旅游共享与利益者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全域旅游国外相关研究
        2.2.2 全域旅游国内相关研究
        2.2.3 .文献评析
    2.3 相关案例经验
        2.3.1 安徽黄山市全域旅游案例
        2.3.2 辽宁大连市全域旅游案例
        2.3.3 江苏苏州市全域旅游案例
        2.3.4 经验借鉴
第三章 全域旅游视角下区域旅游发展策略框架
    3.1 全域旅游理论要点和特征
        3.1.1 理论要点
        3.1.2 基础特征
    3.2 全域旅游视角下区域旅游发展三系统
        3.2.1 需求系统
        3.2.2 资源系统
        3.2.3 支持系统
    3.3 区域旅游发展框架
    3.4 空间策略:打造全域联动的空间体系
        3.4.1 多层级的区域旅游空间体系
        3.4.2 全局性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
        3.4.3 联结性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
        3.4.4 竞合互补的旅游分区功能引导
    3.5 产业策略:构建全业融合的产业体系
        3.5.1 融合性的区域旅游产业链
        3.5.2 创新性的区域旅游产品体系
        3.5.3 主次有序的旅游项目体系
    3.6 设施策略:形成全域一体的设施体系
        3.6.1 承外启内的旅游交通设施
        3.6.2 全局性的旅游配套设施
        3.6.3 智慧化的旅游服务平台
    3.7 管理策略:形成共建共享的社会体系
        3.7.1 生态优先的环境保护模式
        3.7.2 富民优先的旅游共享模式
        3.7.3 多元协作的旅游管理模式
第四章 庐山市旅游发展的基础
    4.1 庐山市旅游发展条件
        4.1.1 旅游资源概况
        4.1.2 旅游服务设施概况
        4.1.3 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4.2 庐山市旅游发展特征分析
        4.2.1 旅游区位特征
        4.2.2 旅游空间特征
        4.2.3 旅游产业特征
        4.2.4 自然人文特征
    4.3 庐山市全域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4.3.1 旅游空间开发混乱,联结合作亟待增强
        4.3.2 旅游产业延伸度低,融合发展有待提升
        4.3.3 旅游产品供需失衡,创新发展理念滞后
        4.3.4 旅游设施分布不均,整体品质有待提高
        4.3.5 经营管理架构无序,旅游服务质量低下
    4.4 庐山市全域旅游发展机遇
3'>4.4.1 山湖城得以形成一个整体,旅游资源实现1+1+1>3
        4.4.2 星子依托庐山的旅游价值与交通,庐山依托星子的设施支撑
        4.4.3 依托空间整合,提升开发深度和广度,发展全域旅游
第五章 庐山市全域旅游发展策略
    5.1 庐山市全域旅游发展策略制定的意义
        5.1.1 解决庐山市旅游发展的老问题
        5.1.2 回应庐山市旅游发展的新要求
        5.1.3 构建庐山市旅游发展的大格局
    5.2 庐山市全域旅游的目标定位与发展框架
        5.2.1 目标定位
        5.2.2 发展框架
    5.3 空间策略:拥山抱湖——构建庐山全域旅游的空间格局
        5.3.1 区域空间格局
        5.3.2 空间发展结构
        5.3.3 城镇功能引导
        5.3.4 乡村旅游指引
    5.4 产业策略:固本培新——创新升级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
        5.4.1 产业发展定位
        5.4.2 产业体系构建
        5.4.3 产品项目支撑
        5.4.4 产业空间布局
    5.5 设施策略:承外启内——完善全域支撑的旅游服务设施
        5.5.1 旅游交通设施
        5.5.2 旅游配套设施
        5.5.3 智慧旅游平台
    5.6 管理策略:共建共享——建立全域多元协调的管理架构
        5.6.1 环境保护模式
        5.6.2 旅游共享模式
        5.6.3 旅游管理模式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3)连云山山地度假区总体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规划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 规划背景
        1.1.2 规划意义
        1.1.3 规划目的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概念
        1.2.2 相关理论
        1.2.3 国内外山地度假区规划发展历程
        1.2.4 相关评述与展望
    1.3 规划内容与方法
        1.3.1 规划内容
        1.3.2 规划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2.1 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
        2.1.1 项目概况
        2.1.2 项目分析
        2.1.3 经验借鉴
    2.2 平顶山山顶公园
        2.2.1 项目概况
        2.2.2 项目分析
        2.2.3 经验借鉴
    2.3 长沙桃花岭公园
        2.3.1 项目概况
        2.3.2 项目分析
        2.3.3 经验借鉴
    2.4 淄博九龙峪山地度假区
        2.4.1 项目概况
        2.4.2 项目分析
        2.4.3 经验借鉴
    2.5 重庆市南岸区长生桥镇云浮山生态园
        2.5.1 项目概况
        2.5.2 项目分析
        2.5.3 经验借鉴
3 连云山山地度假区总体规划实践
    3.1 规划背景
        3.1.1 政策背景
        3.1.2 区域发展背景
        3.1.3 上位规划解读
    3.2 规划区域条件
        3.2.1 区域位置
        3.2.2 自然资源条件
        3.2.3 社会经济条件
    3.3 生态环境评价
        3.3.1 空气环境质量
        3.3.2 地面水质量
        3.3.3 土壤质量
        3.3.4 负氧离子含量
        3.3.5 植物精气
        3.3.6 小气候
        3.3.7 天然外照射贯穿辐射剂量水平
    3.4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3.4.1 旅游资源调查
        3.4.2 旅游资源分级
        3.4.3 区域景区竞合分析
        3.4.4 结论与对策
    3.5 客源市场调查及SWOT分析
        3.5.1 旅游开发现状
        3.5.2 市场知名度
        3.5.3 专项旅游市场分析
        3.5.4 游客接待量预测
        3.5.5 SWOT分析
    3.6 规划总则
        3.6.1 规划范围
        3.6.2 规划期限
        3.6.3 规划性质
        3.6.4 规划依据
        3.6.5 规划原则
        3.6.6 规划目标
        3.6.7 规划定性、定位
    3.7 规划结构布局
        3.7.1 分区原则
        3.7.2 功能分区
    3.8 规划分区
        3.8.1 云梦星辰·山巅揽胜区
        3.8.2 云梦纯溪·亲水休闲区
        3.8.3 云梦思源·康养度假区
        3.8.4 云梦伟业·综合服务中心区
        3.8.5 云梦氧吧·生态保育区
    3.9 产品规划
        3.9.1 游览产品规划
        3.9.2 游览线路规划
    3.10 环境容量测算
        3.10.1 环境容量估算原则
        3.10.2 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3.10.3 环境日容量估算
        3.10.4 住宿设施规划
    3.11 道路交通规划
        3.11.1 规划原则
        3.11.2 交通现状
        3.11.3 交通规划
    3.12 基础工程规划
        3.12.1 给排水规划
        3.12.2 电力电信规划
        3.12.3 服务设施规划
    3.13 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
        3.13.1 资源保护规划
        3.13.2 环境保护规划
    3.14 智慧景区建设规划
        3.14.1 规划目标
        3.14.2 大数据中心规划
        3.14.3 综合管理系统规划
        3.14.4 立体感知系统规划
        3.14.5 网络运营系统规划
    3.15 防灾与安全规划
        3.15.1 地质灾害防治
        3.15.2 水文灾害防治
        3.15.3 森林防火及森林保育
        3.15.4 安全防护
    3.16 土地利用规划
        3.16.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16.2 土地利用规划原则
        3.16.3 土地利用规划
    3.17 实施与保障规划
        3.17.1 资金保障
        3.17.2 人力资源保障
        3.17.3 组织机构保障
    3.18 分期建设与投资估算
        3.18.1 分期建设与效益分析模型一
        3.18.2 分期建设与效益分析模型二
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图
致谢
附件

(4)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论题释义和论域
        1.2.1 概念界定
        1.2.2 论域界定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2章 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的萌芽(先秦,公元前221年以前)
    2.1 先秦时期林业发展概况
    2.2 林业政策
        2.2.1 林木保护政策
        2.2.2 林木培育政策
        2.2.3 林木利用政策
        2.2.4 林业政策的影响
    2.3 林业管理
        2.3.1 林木保护机构
        2.3.2 林木培育机构
        2.3.3 林木利用机构
        2.3.4 林业管理的特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的雏形(秦汉,公元前221—220年)
    3.1 秦汉时期林业发展概况
    3.2 林业政策
        3.2.1 林木保护政策
        3.2.2 林木培育政策
        3.2.3 林木利用政策
        3.2.4 林业政策的影响
    3.3 林业管理
        3.3.1 林木保护机构
        3.3.2 林木培育机构
        3.3.3 林木利用机构
        3.3.4 林业管理的特点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的兴起(魏晋南北朝,220—581年)
    4.1 魏晋南北朝时期林业发展概况
    4.2 林业政策
        4.2.1 林木保护政策
        4.2.2 林木培育政策
        4.2.3 林木利用政策
        4.2.4 林业政策的影响
    4.3 林业管理
        4.3.1 林木保护机构
        4.3.2 林木培育机构
        4.3.3 林木利用机构
        4.3.4 林业管理的特点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的发展(隋唐,581—960年)
    5.1 隋唐时期林业发展概况
    5.2 林业政策
        5.2.1 林木保护政策
        5.2.2 林木培育政策
        5.2.3 林木利用政策
        5.2.4 林业政策的影响
    5.3 林业管理
        5.3.1 林木保护机构
        5.3.2 林木培育机构
        5.3.3 林木利用机构
        5.3.4 林业管理的特点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的成熟(宋元,960—1368年)
    6.1 宋元时期林业发展概况
    6.2 林业政策
        6.2.1 林木保护政策
        6.2.2 林木培育政策
        6.2.3 林木利用政策
        6.2.4 林业政策的影响
    6.3 林业管理
        6.3.1 林木保护机构
        6.3.2 林木培育机构
        6.3.3 林木利用机构
        6.3.4 林业管理的特点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的健全(明清,1368—1840年)
    7.1 明清时期林业发展概况
    7.2 林业政策
        7.2.1 林木保护政策
        7.2.2 林木培育政策
        7.2.3 林木利用政策
        7.2.4 林业政策的影响
    7.3 林业管理
        7.3.1 林木保护机构
        7.3.2 林木培育机构
        7.3.3 林木利用机构
        7.3.4 林业管理的特点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启示
    8.1 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的历史特点
        8.1.1 林业政策的历史特点
        8.1.2 林业管理的历史特点
    8.2 启示
        8.2.1 对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的思考
        8.2.2 对当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的启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中国传统环境政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四、 研究的工作基础
第一章 传统环境政治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传统环境政治的基本内涵和类型
        一、 环境政治和环境政治学
        二、 传统环境政治的基本内涵
        三、 传统环境政治的两大类型
    第二节 传统环境政治的形成和发展
        一、 传统环境政治产生的生态基础
        二、 传统环境政治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三、 传统环境政治的萌芽
        四、 奴隶制君侯分治型环境政治的形成
        五、 奴隶制君侯分治型环境政治的转型
        六、 封建专制型环境政治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 传统环境政治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儒家尊天道重人道、有为而治的生态政治思想
        一、 先秦:使民以时、仁治天下
        二、 两汉:天人合策、王者法天意
        三、 理学:天人一体、圣王专制
    第二节 道家君道自然、无为而治的自然主义政治观
        一、 老子:法自然、无为而治
        二、 庄子:反理法而任自然
        三、 “黄老”:顺天从人、循理用当
        四、 玄学:君道自然、有无统合
    第三节 法家法天重刑、缘法而治的环境法治主义理论
        一、 法天合德,事断于法
        二、 言轨于法,一断于君
        三、 法天重刑,定分止争
    第四节 佛教利乐有情、庄严佛土的生态政治取向
        一、 心性本净,心净则佛土净
        二、 利乐有情,戒杀放生
第三章 传统环境政治运行的原则和机制
    第一节 传统环境政治的主要原则
        一、 王权至上,政在中央
        二、 体国经野,山川形便
        三、 务时寄政,以时禁发
        四、 公平公正,均平节用
    第二节 传统环境政治的运行机制
        一、 皇帝的决策地位及环保职责
        二、 中央与地方的环保权职
        三、 虞衡机构的设官分职
        四、 林政管理和植树造林
        五、 生物资源保护的诏令和政策
        六、 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措施
    第三节 重大环境问题的制度响应
        一、 人地矛盾的制度化调节
        二、 人水冲突与水权制创新
        三、 回应自然灾荒的赈恤制
        四、 防止生态恶化的四禁制和密折制
第四章 传统社会的环境保护法规
    第一节 传统环境保护法规的形成和发展
        一、 传统环保法规的产生
        二、 传统环保法规的基本法理
        三、 传统环保法规的基本形式
    第二节 传统环境法规的主要内容
        一、 动物保护法规
        二、 山林保护法规
        三、 农田水利保护法规
        四、 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法规
    第三节 传统环境保护法规的特点和作用
        一、 坚持立法和执法的一贯性与长期性
        二、 在礼、法、制的融通中实现法制创新
        三、 传统环境保护法规的地位和作用
第五章 对传统环境政治的的评价
    第一节 传统环境政治的特点
        一、 基于自然经济的独特环境政治关系
        二、 高度集权的全能型环境管理
        三、 环境政治发展:与王朝政治同命不同步
        四、 环境政治思想:以儒为主、多元并流
    第二节 传统环境政治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一、 传统环境政治的积极意义
        1.维护了王朝统治的生态安全
        2.适应了自然经济发展的生态需求
        3.发挥了环境法律的强制性调控功效
        4.利用佛教强化了生态保护意识
        5.弘扬生态美德,彰显了环境政治的正当与合理
        二、 传统环境政治的历史局限
        1.唯王唯心:环境政治思想缺乏科学认识基础
        2.扞格脱节:环境政治难以完全匹配生态要求
        3.两种性质:生态关系与政治关系异质混同
        三、 传统环境政治对后世的持久影响
        四、 传统环境政治的当代启示
结语:传统环境政治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概况

(6)“生态美”视角下的陕西天然林保护工程环境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天然林保护工程环境管理理论分析
    2.1 环境管理理论
    2.2 生态美原理分析
第三章 陕西天然林保护工程情况分析
    3.1 陕西天然林保护工程第一阶段情况
        3.1.1 工程目标
        3.1.2 首要任务
        3.1.3 施工长度
        3.1.4 施工范围
        3.1.5 施工内容
        3.1.6 投资和费用
        3.1.7 施工进度
    3.2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的必要性
        3.2.1 战略地位
        3.2.2 二期施工必要性
    3.3 陕西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规划
        3.3.1 工程实施范围
        3.3.2 期限
        3.3.3 范围
        3.3.4 目标、任务
        3.3.5 投资额及费用测算
        3.3.6 资金投入
第四章 陕西天然林保护工程环境管理状况
    4.1 陕西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环境管理经验借鉴
        4.1.1 一期工程采取的环境管理相关措施
        4.1.2 主要环境管理效益
    4.2 陕西天然林保护工程环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投资标准较低
        4.2.2 效益监测的缺项问题
        4.2.3 营造林方面的问题
        4.2.4 森林亟待抚育和改造
    4.3 陕西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环境管理思路
        4.3.1 继续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
        4.3.2 强化森林资源保护
        4.3.3 分类经营
        4.3.4 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
        4.3.5 基础设施建设
        4.3.6 生态效益监测
第五章 陕西天然林保护工程环境管理指标体系设计
    5.1 生态效益指标体系构架
        5.1.1 调节气候及减免自然灾害指标
        5.1.2 涵养水源及保持水土指标
        5.1.3 防风固沙及净化大气指标
        5.1.4 防护农田指标
        5.1.5 保护物种资源指标
        5.1.6 森林系统内指标
    5.2 经济效益指标体系框架
        5.2.1 直接经济效益指标
        5.2.2 间接经济效益指标
    5.3 社会效益指标体系框架
        5.3.1 直接社会效益指标
        5.3.2 间接社会效益指标
第六章 陕西天然林保护工程环境管理对策建议
    6.1 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环境管理生态美建设
    6.2 加大天然林保护工程资金投入
    6.3 采用科学的营造林环境管理措施
        6.3.1 推广混交林
        6.3.2 增强树体系统中的生态多样化
        6.3.3 工程开展地点
        6.3.4 防治水肥土壤流失
        6.3.5 防治化学污染方法
    6.4 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及工程管理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江苏平原林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平原林业森林功能的变化及产生的问题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2.1 主要内容
        1.2.2 研究的方法
2 平原林业研究成果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平原林业研究成果综述
        2.1.1 第一阶段:研究起步阶段
        2.1.2 第二阶段: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平原林业的地位和作用
        2.1.3 第三阶段:产权制度改革研究是关注点
        2.1.4 第四阶段:现代平原林业研究
    2.2 几个相关概念解释
        2.2.1 农地
        2.2.2 林地
        2.2.3 农地产权
        2.2.4 林权
        2.2.5 农地流转
        2.2.6 森林资源配置
    2.3 平原林业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生态经济学理论
        2.3.3 制度经济学理论
        2.3.4 比较利益理论
3 江苏平原林业发展的背景分析
    3.1 江苏平原林业发展的条件
        3.1.1 自然条件
        3.1.2 资源条件
    3.2 江苏平原林业经济发展状况
        3.2.1 苏北区五市整体经济状况
        3.2.2 林业经济发展状况
    3.3 江苏平原林业体系概述
        3.3.1 平原林业体系的内涵
        3.3.2 平原林业的发展模式
4 江苏平原林业发展影响因子研究
    4.1 江苏平原林业发展阶段与特征分析
        4.1.1 平原林业发展阶段划分依据
        4.1.2 平原林业发展四个阶段
    4.2 江苏平原林业发展的动因分析
        4.2.1 林业的需求与供给分析
        4.2.2 农户经济利益驱动和政府驱动的变化关系
        4.2.3 江苏平原林业发展的具体动因分析
5 江苏平原农区林地资源配置实证分析
    5.1 江苏平原农区农村土地经营
        5.1.1 农村土地经营规模、构成及变化(以宿迁市为例)
        5.1.2 农地资源配置存在问题归因分析
        5.1.3 土地规模化的必然需求
    5.2 林业用地的机会成本分析
        5.2.1 江苏平原农区土地不同利用方式比较(以宿迁市沭阳县为例)
        5.2.2 农地非农化的趋势
        5.2.3 林地资源逆转的趋势
6 江苏平原农区林权制度实证分析
    6.1 平原林业产权制度变迁
        6.1.1 农村土地改革阶段(1949——1952)
        6.1.2 合作化阶段(1953——1960)
        6.1.3 林业产权调整阶段(1961—1964)
        6.1.4 文化大革命阶段(1966—1976)
        6.1.5 农村改革后的林业“三定”阶段(1978—1991)
        6.1.6 平原林业现代林权制度改革阶段(1992 至今)
    6.2 江苏平原农区林权制度改革实证分析
        6.2.1 新一轮平原农区林权制度改革
        6.2.2 江苏平原农区林权制度改革的动因分析
        6.2.3 江苏平原农区林权制度改革的绩效分析
        6.2.4 农区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新一轮林权制度改革对策
7 建立平原林业发展保障体系对策
    7.1 林业生态基金制度的设计和构建
        7.1.1 建立林业生态基金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7.1.2 现行林业基金制度缺陷分析
        7.1.3 林业生态基金制度的设计
    7.2 营林资金多元化投入以及信贷资金扶持
        7.2.1 投资主体多元化
        7.2.2 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多元化
    7.3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
        7.3.1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成
        7.3.2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7.3.3 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8 结论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8)近代云南农学书刊研究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对本文相关说明
2 析近代云南农业科学引育
    2.1 云南植棉事业波折
    2.2 烤烟事业得天独厚
    2.3 新品种引育或新知
    2.4 小结
3 析近代云南农业科学思想
    3.1 田间试验的手段应用
    3.2 植物系统分类的建立
    3.3 作物土壤肥力的探索
    3.4 深入病虫害微观领域
    3.5 遗传规律的姗姗来迟
    3.6 小结
4 "量"的考察——学术趋势与热点形成
    4.1 学术化编着形式
    4.2 内容的量化分析
    4.3 与《中华农学会丛刊》相较之特点
    4.4 小结
5 "质"的剖析——知识载体的社会流动
    5.1 从绅士蜕变到农学学者
    5.2 平行与垂直的不同受者
    5.3 近代农学书刊传播模式
    5.4 小结
6 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分析
    6.1 近代云南农学研究成就及其实践土壤
    6.2 近代云南知识分子与近代云南农业推广
    6.3 近代云南农业发展状况历史文化探源
    6.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近代云南农学书刊总目录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9)中国农村妇女在社区林业管理中的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社区林业的不可替代性
        1.1.2 社区村民成为社区林业发展的主体
        1.1.3 农村妇女在社区林业中的作用
        1.1.4 妇女参与是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宏观理论分析
        1.4.2 案例研究
        1.4.3 数据收集、统计和分析方法
        1.4.4 技术路线
2 社区林业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2.1 社区林业的概念和内涵
        2.1.1 社区林业的概念
        2.1.2 社区林业的内涵
    2.2 社区林业和传统林业的比较
    2.3 社区林业的发展目标
    2.4 社区林业的基本特征
    2.5 社区林业的发展历史
    2.6 中国社区林业的发展实践
        2.6.1 旧中国的乡村林业
        2.6.2 社队时代的乡村林业
        2.6.3 改革开放时代的社区林业
        2.6.4 我国社区林业发展的主要动因
        2.6.5 我国社区林业的组织管理形式
        2.6.6 社区和村民在林业管理中的参与形式
3 社区林业管理中的社会性别分析
    3.1 社会性别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3.1.1 社会性别的提出、意义及问题
        3.1.2 社会性别分析方法
        3.1.3 社会性别分析框架
    3.2 社会性别分析的基础----妇女理论的发展和变革
        3.2.1 妇女发展理论的沿革
        3.2.2 妇女研究中的空白领域
        3.2.3 社会性别研究的新趋向
        3.2.4 社会性别理论与森林资源管理的关系
    3.3 社区林业管理中的性别分析
        3.3.1 社区林业管理和社会性别分析的关系
        3.3.2 社区林业管理中的社会性别分析
4 农村妇女参与社区林业管理的理论分析
    4.1 参与的方法和理论
        4.1.1 参与式发展理论的起源
        4.1.2 参与的概念和内涵
        4.1.3 社区与公民参与理论
    4.2 农村妇女在社区林业管理中的参与
        4.2.1 农村妇女参与森林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4.2.2 妇女参与社区林业管理的内因和外因
        4.2.3 农村妇女参与社区林业管理的制度基础
        4.2.4 农村妇女在社区林业管理中的参与领域及形式
5 农村妇女参与社区林业管理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5.1 农村妇女在社区林业管理中的参与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5.1.1 农村妇女在社区林业管理中的参与现状
        5.1.2 农村妇女参与社区林业管理面临的挑战
    5.2 影响农村妇女参与社区林业管理的因素分析
        5.2.1 文化对农村妇女参与的影响
        5.2.2 社会风俗和习惯
        5.2.3 社会资本
        5.2.4 赋权
        5.2.5 妇女组织的发育和农村妇女自组织状态
        5.2.6 法律和政策的性别盲区
        5.2.7 妇女个体的因素
        5.2.8 外部支持环境
6 社区林业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与妇女参与的关系
    6.1 社区林业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
        6.1.1 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及其分析
        6.1.2 林业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
    6.2 政府与妇女参与
        6.2.1 政府在社区林业管理中的角色和作用
        6.2.3 政府在构建妇女参与机制时的现实约束
    6.3 村庄权力机构和妇女参与
        6.3.1 村庄权力结构
        6.3.2 村委会在农村妇女参与中的作用
    6.4 非政府组织和妇女参与
        6.4.1 非政府组织的定义和作用
        6.4.2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类型
        6.4.3 中国妇女非政府组织的类型和发展背景
        6.4.4 妇女非政府组织与妇女参与
7 社会资本与妇女参与
    7.1 社会资本概念和内涵
    7.2 社会资本的类型
    7.3 社会资本的测量方法
    7.4 社会资本与妇女参与
        7.4.1 社会资本与参与的关系
        7.4.2 农村妇女与男性的社会资本差异及其对参与的影响
8 案例分析: 北京山区生态林管理中的妇女参与
    8.1 案例研究方法
        8.1.1 为什么选择案例分析的方法
        8.1.2 案例选择的原则
        8.1.3 案例研究方法
        8.1.4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8.2 北京山区生态林补偿项目的现状
        8.2.1 项目实施背景
        8.2.2 项目的总体目标、范围、对象和标准
    8.3 北京山区生态林补偿项目的管理机制
        8.3.1 山区生态林补偿项目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
        8.3.2 北京山区生态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8.4 北京山区生态林管理中的性别分析
        8.4.1 农村妇女对森林的依赖
        8.4.2 两性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时间分配
        8.4.3 农村妇女在生态林管理中的参与程度
        8.4.4 农村妇女对资源的占有及使用
        8.4.5 获得知识、信息、技术服务的来源和机会
        8.4.6 农村妇女对森林利用和管理的看法
    8.5 农村妇女的社会资本与参与
        8.5.1 农村妇女的人力资本
        8.5.2 农村女性的社会网络和对社会活动参与
    8.6 生态林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与农村妇女的参与
        8.6.1 生态林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及其职能
        8.6.2 农村妇女与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9 农村妇女参与社区林业管理的机制和制度设计
    9.1 提高妇女参与的机制设计
        9.1.1 建立国家水平的社会性别平等机制
        9.1.2 建立政府与妇女之间的沟通和协商机制
        9.1.3 建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解决机制
    9.2 提高农村妇女参与的制度建设
        9.2.1 增加决策机构中女性的比例和数量
        9.2.2 用程序保证管理规则制订中的性别平等
        9.2.3 加强部门政策的衔接
        9.2.4 完善妇女参与的法律保障
        9.2.5 健全和拓宽妇女参与的渠道和方式
    9.3 营造妇女参与的环境和条件
        9.3.1 发挥传媒功能,营造妇女参与的文化环境
        9.3.2 培育妇女参与的意识与能力
        9.3.3 提高决策者的社会性别意识
        9.3.4 改进参与过程的细节
        9.3.5 运用信息科技建构妇女参与网络
    9.4 发挥政府在妇女参与中的作用和责任
        9.4.1 转变政府角色,改善政府官员的理念
        9.4.2 健全信息公开机制,提高政府行为的规范性
        9.4.3 重建政府与妇女的关系
    9.5 加强妇女参与的社会基础
        9.5.1 提升农村妇女的自组织程度,加强妇女组织的机构建设
        9.5.2 将农村妇女纳入管理的组织架构之内
        9.5.3 培育妇女非政府组织
        9.5.4 增加农村妇女的社会资本
10 结论和展望
    10.1 结论
    10.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0.3 需要继续研究的方面
11 附件
    附表1: 生态林管理中的性别问题一览表
    附表2 农户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10)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综述
    1.1 全球碳循环与气候变化
        1.1.1 气候变化与温室效应
        1.1.2 气候变化对全球植被的影响
        1.1.3 气候变化对土壤碳的影响
    1.2 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碳循环
        1.2.1 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1.2.2 森林生态系统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1.2.3 森林碳库的动态变化
    1.3 土壤碳研究现状
        1.3.1 全球土壤碳库的组成和分布
        1.3.2 土壤碳库的组成和分布
        1.3.3 土壤有机碳库组成及驻留时间确定
    1.4 土壤有机碳(SOC)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4.1 自然因素的影响
        1.4.2 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1.4.3 气候变化的影响
    1.5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1.5.1 森林转变为农田
        1.5.2 森林采伐
        1.5.3 草地转换成农田
        1.5.4 农田中造林
        1.5.5 草地变成农田
        1.5.6 农田变成草地
    1.6 土地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1.6.1 施肥与土壤碳库
        1.6.2 土地开垦与土壤碳库
        1.6.3 栽培方式与土壤有机碳
        1.6.4 草地管理
        1.6.5 森林采伐和收获
        1.6.6 火烧
    1.7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特点和类型
    1.8 我国土壤有机碳研究现状
    1.9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影响研究:问题和展望
第2章 研究地区概况和主要研究内容
    2.1 研究地区概况
        2.1.1 研究地区气候、地貌
        2.1.2 研究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2.1.2.1 研究地区浙江省土地利用(森林资源)发展回顾
        2.1.2.2 研究地区浙江省富阳市土地利用(森林资源变化情况)
        2.1.3 研究地区调查样地森林、植被现状
    2.2 研究目标、项目研究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2.2.1 研究目标、意义
        2.2.2 主要研究内容
        2.2.3 主要分析方法
    2.3 研究技术路线
第3章 植被活体生物量有机碳储量和分配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乔木层植被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3.1.2 灌木、草本、农作物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植被活体不同部分有机碳含量
        3.2.2 植被活体地上部分生物量有机碳储量和分配
        3.2.3 植被活体地下部分不同土壤层次生物量有机碳储量和分配
        3.2.4 植被活体地下部分不同根系大小生物量有机碳分配
        3.2.5 植被活体总有机碳储量和分配
    3.3 讨论
    3.4 结论
第4章 植被残体生物量有机碳储量和分配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植物地上部分粗、细死木质残体现存量调查
        4.1.2 植物地下部分粗、细死木质残体现存量调查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植被地上部分细残体生物量有机碳储量和分配
        4.2.2 植物地上部分粗残体生物量有机碳储量和分配
        4.2.3 植物地下部分细残体生物量有机碳储量和分配
        4.2.4 植物地下部分粗残体生物量有机碳储量和分配
        4.2.5 植物残体生物量有机碳储量和分配
    4.3 讨论
    4.4 结论
第5章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凋落物动态变化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凋落物形成过程中有机碳含量的动态变化
        5.2.2 凋落物输入过程中C/N比动态变化
        5.2.3 凋落物有机碳输入数量的动态变化
        5.2.4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凋落物组成的动态变化
    5.3 讨论
    5.4 结论
第6章 植物残体分解及有机碳的释放规律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植物残体分解过程中有机碳含量的动态变化
        6.2.2 植物残体分解过程中C/N比动态变化
        6.2.3 凋落物分解规律的研究
        6.2.3.1 凋落物分解剩余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6.2.3.2 凋落物分解随时间的模型
        6.2.4 气象因子对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
    6.3 讨论
    6.4 结论
第7章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呼吸作用
    7.1 试验材料与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呼吸作用的日变化
        7.2.2 土壤呼吸作用与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7.2.3 土壤呼吸作用与空气温度的模型建立
        7.2.4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年呼吸通量
    7.3 讨论
    7.4 结论
第8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8.1 试验材料与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8.2.1.1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的影响
        8.2.1.2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的影响
        8.2.1.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变化模型
        8.2.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容重的变化
        8.2.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化
        8.2.3.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密度平均值的变化
        8.2.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密度土壤深度的变化趋势
        8.2.3.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变化模型
        8.2.4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
        8.2.4.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储量
        8.2.4.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储量随深度变化的趋势
        8.2.4.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储量随土壤深度变化的模型
    8.3 讨论
    8.4 结论
第9章 农田营造早竹林后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9.1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9.1.1 样地选择和样地经营概况
        9.1.2 研究方法
    9.2 结果与分析
        9.2.1 不同经营年限下竹林植被有机碳储量的变化规律
        9.2.2 农田营造早竹林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9.2.3 农田营造早竹林后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化
        9.2.4 农田营造早竹林后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
    9.3 结论
    9.4 讨论
第10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综合评价
    10.1 陆地生态系统碳源与碳汇
    10.2 土地利用方式与大气碳源、汇
    10.3 生态系统增汇的主要措施
第11章 结论与建议
    11.1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主要结论
    11.2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主要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宇宙地镇加强林政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湘南瑶族生态伦理的挖掘与升华[D]. 李俏.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2]全域旅游视角下庐山市旅游发展策略研究[D]. 杨双.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3)
  • [3]连云山山地度假区总体规划[D]. 陈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4]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研究[D]. 郑辉.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
  • [5]中国传统环境政治研究[D]. 曹顺仙. 南京林业大学, 2013(02)
  • [6]“生态美”视角下的陕西天然林保护工程环境管理研究[D]. 王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7]江苏平原林业发展研究[D]. 丁鸿.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1)
  • [8]近代云南农学书刊研究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视野[D]. 庞雪晨. 昆明理工大学, 2009(03)
  • [9]中国农村妇女在社区林业管理中的参与研究[D]. 刘晶岚.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
  • [10]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 李正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6(12)

标签:;  ;  ;  ;  ;  

宇宙小镇加强森林经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