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软件图形用户界面设计质量的方法

一种提高软件图形用户界面设计质量的方法

一、提高软件图形用户接口设计品质的一种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黄煜[1](2020)在《基于室内空气质量和新风能耗适应性的通风模式控制及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建筑室内空气的污染问题近年来愈加严重,极大的威胁了在室内居住和生活的人们的舒适和健康。开窗通风通常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有效方法,但其也会造成夏季或冬季空调房间能耗的升高。本研究主要通过实验测量和仿真模拟两种方法,对以臭氧和PM2.5为代表的室内空气质量和空调新风能耗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实验测量部分主要对南京24户典型的住宅建筑开关窗情况下的室内PM2.5浓度、臭氧浓度和换气次数进行了实测与分析。实验结果分析显示窗户打开时房间的换气次数要大于窗户关闭时的换气次数,大概为8倍左右。对于臭氧,建筑环境臭氧浓度依次为室外浓度>开窗情况下室内浓度>关窗情况下室内浓度,可以推断出室内环境的臭氧主要来自室外。冬季臭氧浓度总体较低,过渡季次之,夏季臭氧浓度最高。建筑楼层越高,室内开窗情况下和室外的臭氧浓度也相对越大。但是不同季节、不同高度对窗户关闭时的室内臭氧浓度影响不大。对于PM2.5,不同开关窗情况下的浓度是相似的,三种情况下的平均值差异不显着,可以推断出室内和室外都存在PM2.5污染源。PM2.5浓度夏季室内外浓度较低,但冬季室内浓度水平高,过渡季室外浓度水平较高。PM2.5的室内外浓度随楼层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下降幅度不大。污染物室内的浓度会随着室外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其上升速度可以用I/O比(室内外浓度比)来反映。臭氧和PM2.5的I/O比都随换气次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沉积速度的增加而降低。对于PM2.5,发现当PM2.5的I/O比为0.96时,沉积速度和再悬浮速度相等。模拟部分主要使用了Open Modelica平台,对夏季和冬季固定窗户开度为0%、25%、50%、75%、100%的自然通风、PID控制优化窗户开度的自然通风、PID控制风机运行的机械通风的工况进行了模拟与分析。对于固定窗户开度的自然通风,窗户开度越大,房间换气次数越大,臭氧越快达到室外臭氧浓度水平,但是PM2.5浓度会相对变低,这是因为室内会产生污染源,开窗通风更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房间的新风能耗也是随着窗户开度增大而增大,窗户全开的新风能耗比全关的新风能耗增加了约49倍。对于PID控制优化窗户开度的自然通风,其窗户开度的控制曲线存在震荡,本研究根据5种固定的窗户开度做了一定程度的去震荡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后的窗户开度室内空气质量和新风能耗都处于相对理想的状态。对于PID控制风机运行的机械通风,其相比于自然通风的显着特点是通风量大,本研究的机械通风房间的换气次数可以达到16次每小时。室内空气质量比自然通风要好,但污染物释放时新风能耗增加也较多。总新风能耗相较于窗户全关时增加了20-30倍,相较于窗户全开时降低了30%-40%。当室内臭氧和PM2.5的窗户开度需求相冲突时,建议在确保臭氧浓度不超标的情况下,适度开窗,当室内臭氧浓度达到限值时,则完全按照臭氧需求关窗。南京冬季室外PM2.5浓度较高,仅使用通风无法达到理想的室内空气质量,故建议使用空气净化器。使用室内空气净化器时,窗户最好完全关闭,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室内洁净空气与室外空气的交换,最大程度发挥空气净化器的效能。在本模型中粗效过滤器即可满足国家一级标准要求,若想要进一步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中高效和亚高效过滤器的效果差别并不大。本文正文共约59 000字,图表80幅。

王征[2](2020)在《基于可见光图像的目标检测和识别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标检测和识别技术日益成为计算机视觉和数字图像处理方向的热门研究课题,可快速准确地把目标从单个背景图像或者系列图像中检测和识别出来,已经在通讯领域、智能交通和航空航天等方面吸引了广泛关注。本文考虑到主被动成像原理和适用场合的不同,分别就被动成像中的天空小目标、地面运动目标的检测和跟踪,以及距离选通激光主动成像的目标识别进行了研究。首先,由于可见光背景下存在目标和噪声难以明确区分以及目标容易短时间丢失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在考虑多特征相似度情况下针对天空小目标的目标识别和跟踪方案。基于最小二乘预测法进行轨迹预测,通过置信度检验筛选出过置信度的目标轨迹。基于LOG滤波和恒虚警率分割进行了目标跟踪。考虑到目标坐标可能会由于目标速度突变和图像采集设备抖动等原因发生突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跟踪窗尺寸动态调整方案,能够实现窗口自适应跟踪。当目标脱离跟踪窗时,实时扩大跟踪窗大小。待目标被找到,重新恢复原跟踪窗大小。通过实时统计每帧图像中相对静止目标的点数来对目标不是真正目标而是疑似目标的情况进行逐一甄别。然后,实现了每帧图像中占据相对较多像素点的地面运动面目标的检测和跟踪设计。基于目标形心算法和卡尔曼滤波提出了一种以二值化处理为基础的检测窗和跟踪窗定性定量综合分析法。采用目标从左往右连续20帧图像完成人物运动目标的检测和跟踪方案设计,具有对图像感兴趣信息提取速度快,识别效率高,追踪效果良好的优点,且能够将检测结果和跟踪结果之间的误差控制在2%以内。最后,在夜间使用距离选通激光主动成像设备进行了目标图像的采集,以飞机及机身字符串为研究对象,经灰度化处理、去噪和Roberts边缘检测等预处理操作后,提出了一种将形态学定位和边缘定位相结合的综合定位法且适用范围更广。对定位后的目标进行二值化和均值滤波处理,基于投影分割法进行字符串分割,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和图形用户界面更加直观和便捷地实现了对机身字符的识别且效果良好。

王甫康[3](2020)在《无线地震勘探数据回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地震勘探技术是油气勘探的重要方法之一,节点式地震仪(又称无缆存储式地震仪),摆脱了电缆的束缚,能够适应复杂的勘探环境,因此被广泛应用到油气勘探作业中。但是仍然存在无法进行现场数据质量监控,难以保证勘探的质量和效率的问题。长时间的采集在节点中存储了大量的地震数据,采集完成后进行数据回收时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为了解决该问题,本课题应用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开发了基于节点地震仪的无线地震勘探数据回收系统,实现了地震数据的现场回收与实时监控。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地震数据传输中常用的基于FTP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实时性不强的问题,加入了文件名实时上传的机制,提出了基于UDP协议、FTP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同时利用网络结构固定,流量可控的特点,采用优化的多节点传输机制传输数据。单个节点的连续回收测试表明,当采集节点中文件数目较少时,两种数据回收方法效率相差不大,随着采集节点中存放的文件增多,原传输方法回收效率逐渐降低,本课题采用的方法回收速率基本稳定,当文件数为100时,两种的数据回收效率相差了近3倍。同时多节点的传输测试表明,优化的多节点传输机制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2)针对在大规模勘探中,数据量庞大使得中继网络中靠近中心的节点容易出现拥塞的问题,对采集节点TCP协议栈拥塞控制算法进行优化。采集节点采用的标准的TCP协议拥塞控制算法在无线网络中性能不佳,本课题利用数据回收网络为专用网络这一特点,将基于显示拥塞通知(ECN)的拥塞概率预测模型与带宽估计的方法相结合,并且考虑到复杂多变的勘探的环境使得无线信道的误码丢包率发生变化,利用TCP误码丢包率和TCP分组长度的关系,动态设置TCP报文长度,优化改进传统TCP协议。在误码丢包严重与网络拥塞的环境中进行仿真测试中,吞吐量提高了近1倍,在实际采集环境中测试,吞吐量提高了30%。(3)针对现场数据回收可控可监测的需求,基于应用程序开发框架Qt设计了终端软件。基于提出的数据传输方案实现了连续实时回收与单炮数据回收,状态信息的实时监控、采集参数的在线可配。采用连接池与多线程技术实现了多节点数据传输,采用同步时间段实时更新算法与文件信息队列索引机制实现了数据同步处理,基于MVC模型设计了二维地震波形显示框架,实现了采集监控时二维波形的实时展示。基于以上的研究工作,本课题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节点地震仪硬件平台上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课题开发的无线地震勘探数据回收系统实现了现场数据实时回收与监控,51个采集节点的野外环境测试中,实时连续回收的平均吞吐量为7.6Mbps,系统整体吞吐量最大可达58Mbps,相比于没有优化的系统,提高了2.5倍。

龚康奕[4](2020)在《在线视频摘要技术在雾计算环境下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安防需求的持续增长和视频监控设备成本的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摄像头接入到视频监控网络中。快速增长的视频监控数据为大数据分析提供了应用基础,但也为数据的存储与检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近年来,能以更为精简、浓缩的视频摘要表示原始视频数据的视频摘要技术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与研究。然而现有的视频摘要方法往往是针对视频文件进行处理,无法直接生成实时视频流的视频摘要。这使得视频摘要技术在视频监控场景中的应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同时,大量的视频监控数据在网络中进行传输可能导致云计算中心无法及时对各个实时视频流进行分析处理。雾计算是云计算的扩展,采用分布式架构在网络边缘对数据进行处理,可以缓解云计算中心的计算和存储压力。因此,研究针对实时视频流的在线视频摘要技术以及基于雾计算的视频监控框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分别围绕基于实时视频流的视频摘要方法及其在雾计算环境下的应用开展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视频流的视频摘要方法。考虑到视频监控数据中存在着大量的冗余信息,且现有的视频摘要技术难以直接生成实时视频流的视频摘要,提出了一种针对实时视频流的视频摘要方法。在获取实时视频流的过程中,根据帧之间的运动变化对视频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处理。将实时视频流中包含运动信息的视频片段与关键帧作为动态视频摘要与静态视频摘要。生成的视频摘要减少了实时视频流中的冗余信息,使用更少的视频帧记录了实时视频流中的运动变化信息。(2)提出了一种基于雾计算的视频监控框架。考虑到云计算架构无法满足低时延场景下的处理需求,在云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增设雾计算层作为云计算层与设备层的中间层。雾计算层中的雾节点负责对来自设备层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响应,云计算层负责对雾节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长期存储和更深入的分析。与仅依靠云计算进行分析和存储的视频监控框架相比,该框架能够有效降低网络延迟与视频数据的传输量。(3)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智慧视频安防系统。在基于雾计算的视频监控框架中,使用雾节点对摄像头产生的实时视频流进行处理并生成相应的动态视频摘要与静态视频摘要。云服务器无需对实时视频流进行连续录制,只用存储包含运动信息的视频摘要,从而避免存储空间的浪费。同时,用户可以远程查询和浏览云服务器中的视频摘要,提升视频分析的效率和便利性。

林岩[5](2019)在《以环境和需求为导向的小城镇“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8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快速城镇化进程,在此过程中,“自上而下”的法定规划管控体系虽然在引导城镇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是在塑造人们喜闻乐见的城镇人居环境上仍有不足,其中,城市设计和“自下而上”城镇发展动力考虑的缺失是关键原因之一。本文以小城镇为研究客体,以“自下而上”的城镇形态和城市设计途径为研究主题,旨在回望历史、提炼精髓、转化创新,对既有城市设计方法形成有效补充和完善。本文以三种典型的小城镇类型为结构上的显性框架,以环境和需求为内容上的隐性线索,采用实地调研、推演分析、形态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研究了小城镇“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表现形式、作用特点和实现方式。城镇的生长过程中几乎都包含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途径的影响,而当二者的介入程度不同时,城镇最终会呈现不同的形态和特征。因此,根据“自下而上”的作用力对城镇生长影响的强弱,便可区分出自然型、层叠型、设计型三种典型的城镇类型,即形成研究“自下而上”小城镇的基本框架。而以环境和需求为导向代表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基本特征,对应形成了本文案例分析的内容和维度。本文首先对历史中的城镇形态与城市设计途径进行整体回顾,追溯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历史发展脉络,并梳理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与“自上而下”城市设计途径的关系。由于规模较大的城市通常会更多受到“自上而下”城市设计途径的影响和作用、“自下而上”的形态表征较为不明显,选择小城镇作为研究“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客体更加合适,其生长途径表现了“以‘自下而上’为主、‘自上而下’为辅”的特点。基于对陈炉古镇、考布里奇、新场古镇、达默小镇、刘店子、阿博莱伦等不同中欧案例的实地调研、观察体验、图解分析、归纳总结,本文深入研究了不同中欧城镇案例中的“自下而上”形态特征及其形成途径。自然型小城镇表现为一种单纯状态下,“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作用下形成的小城镇。其中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并融合的过程;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按照内部群体需求自然产生的聚集逻辑和稳中有变的单元建设方式。层叠型小城镇表现为一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重城市设计途径干预的情况下形成的小城镇。其中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积极利用自然条件优势、并与时局环境不断对话进行的有限改造;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利用公共转化形成的集群意志表达,和与特殊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情境构建。设计型小城镇表现为一种以“自上而下”城市设计途径为主导,同时包容“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作用的小城镇。其中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通过开发自然潜力并搭建城镇空间框架,使城镇环境按照人的构想生长起来,以实现对环境的驾驭;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城镇居民通过不断的行为活动,产生的场所定义和生活构建。通过案例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大致梳理出三种“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实现方式:以需求适应环境、以需求修正环境、以需求驾驭环境。其中“以需求适应环境”以在特定环境中建立居住的适宜性、稳定性为主要目标;“以需求修正环境”是使用者根据需求变化对空间的轻微调整来建立更符合时宜的适应性;“以需求驾驭环境”关键在于以整体的视角去协调各种不同的因素,使多种“自下而上”的力量相互协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形式变迁,发现在很多情况下,城镇发展是由一种模糊的途径——兼具“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特征的非典型的“弱自下而上”建设方式来推动的。最后,本文讨论了以设计师为主导的当代“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再生方式,通过“借鉴”、“代行”和“保留”,可以激活“弱自下而上”途径的作用。三种转化途径本身在设计的操作过程中是相互交叠、相互影响的,其中“借鉴”具有统领性的作用,其作用依据是历史,作用原则在于坚守城镇生长“不变”的规律;“代行”的作用依据是使用者的意愿,其作用原则在于取得对城镇内部居民有意义的“变化”;“保留”的作用依据是城镇内部的自发建设现象,其作用原则是将普通个体的作用直接纳入到城镇的设计与建设中。三种转化途径又可以根据自然型、层叠型、设计型小城镇所具备的优势、面临的问题不同,有针对性的组合作用。通过研究,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了城市设计应当重视“自下而上”的内生力量,并合理引导兼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双重特征的“弱自下而上”途径来推动城镇建设。2、以自然型、层叠型、设计型小城镇典型案例分析为基础,揭示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在小城镇中的表现形式。3、基于“借鉴”、“代行”和“保留”三种基本的转化途径,和针对不同城镇对象的分项策略组合,提出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在当代的再生方式。站在当下城镇发展转型的节点上,“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吻合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对城镇空间形态塑造的实际要求。积极推行“自下而上”的城市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法,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基础性解决途径之一;它不仅是小城镇发展中所需要的,也是多重尺度城市及乡村地区空间更新及发展建设中应着重考虑的一种城市设计途径。全文整体共计15万字,图表170余幅。

杨晗[6](2019)在《融合机器视觉和CAN总线的生物质形态检测系统研发》文中研究指明机器视觉检测技术有着无损、高效等特性,在生物质识别、工业设计、医药工程等行业都有很大的应用发展潜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机器视觉生物质检测技术的测量准确度、测量精度及稳定性等性能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如何提高机器视觉生物质检测技术的测量性能以不断满足生物质检测行业的需求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以提高生物质形态检测系统性能为目标,在对机器视觉生物质检测技术、融合机器视觉和CAN总线的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实现测量系统性能的改进。融合机器视觉和CAN总线的红外传感器机构用于对传送带上的单颗生物质种粒(玉米)图像进行实时拍摄。测量系统玉米种粒图片的准确性对系统测量准确度至关重要。论文研究了传统的小型生物质种粒检测系统,发现存在一个严重影响系统图片获取准确性的问题:传感器实时获取种粒通过信号时,信号难免会出错,导致图像不能实时获取,影响整个系统的效率。针对这个问题,论文提出了融合机器视觉和CAN总线的设计方式,它在传统方案的基础上,以CAN总线的仲裁技术为基础做出优化改进。采用触发抓拍的方式,通过CAN总线传送传感器信号,确保传感器的信号不会被错误处理的同时,也能使信号准确的传输到计算机,从而控制相机实时获取图片。其图像实时拍摄成功率为86.6%。基于区域生长追踪的多玉米种粒边界线提取算法。传统的跟踪算法只能对图像中的单个目标进行获取,对于庞大数量的玉米种粒,效率低。对此,对比研究了现有的图像处理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生长追踪的多玉米种粒边界线提取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在有效减小图像噪声的同时,也能同时在单张图像上跟踪、计数和标记数个玉米种粒的边界。基于复合几何特征的玉米种粒形态分级算法。为了对生物质种粒(玉米)的形态进行区分,需研究能有效提高玉米粒形态分级的方法。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几何特征的生物质种粒(玉米)形态分级算法。根据玉米种粒形态品质特征中种粒面积、周长、复杂度3个重要指标,将玉米种粒分为正常与受损两类。计算玉米种粒3个特征参数并建立种粒特征参数合格区间,从而对玉米种粒形态进行分级。以扬农15-1玉米种粒验证算法,结果显示:完整玉米、受损玉米的判别精度依次为93%、95%。通过开发平台VS2008设计了融合机器视觉和CAN总线的红外传感器机构界面、玉米种粒自动检测界面、以及融合步进电机和CAN总线的剔除机构界面。系统可以实时获取玉米种粒图像,对图像进行识别分级,并进行剔除,为批量分级玉米种粒奠定了技术基础。同时,系统对诸如花生、水稻、大豆等生物质种粒的机器视觉检测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铁钟[7](2019)在《文化遗产信息模型的虚拟修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文化遗产诠释与展示的模式,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及其理论研究逐渐成为具有跨学科与综合性特征的研究方向。随着对文化遗产信息模型与三维可视化的研究逐渐深入,沉浸式与交互式的三维可视化设计改变了受众感知与汲取历史信息的方式。由于可视化内容无法评估来源和引用参考文献,使得大多数信息模型被认为是一种技术工具,而不是作为一种标准的档案文件为相关研究提供佐证,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需要逐步地建立自身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本文在文化遗产信息模型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虚拟修复理论,将可视化内容作为开放的数据链接与定制的领域本体,通过感知模拟、定位跟踪、三维打印、逆向建模与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建立跨学科的交互性研究框架,解决文化遗产多元化带来的数据异构性问题,最终建立虚拟修复的三维可视化研究方法与原则。研究首先从现代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史切入,对现行保护原则进行了分析,从历史文化价值认知的角度提出了虚拟修复研究的必要性;其次数字技术的思维模式不同于人类的思维模式,计算的过程忽略了情感和精神的价值,但价值理性的实现,必须以工具理性为前提。这就需要在全面的文献和实证基础之上,对虚拟修复的技术思维模式进行内容判断与自我审视。针对于三维可视化数据的异构性等研究难点,依据数据的采集方法与文献特征,提出了信息模型虚拟修复的可视化解决方案。将计算机科学的工具引入人文研究的过程中,因可视化内容不可控的主观特性,需要将其放在持续的批评理论体系中,批评应该先于可视化的产生,而不是事后证明的手段;最后,基于虚拟修复的信息模型构建,对信息建模的本体与语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与之相关的解释性、整体性和交互性等问题进行了逐一分析并加以解决。通过交互元数据的引入,加强虚拟修复的透明度,并将这种虚拟修复的理论体系在敦煌数字化展示设计项目中加以实践。为了保护日益受到威胁的文化遗产,三维可视化作为一种开放性、交互性和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框架,逐渐纳入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管理与长期保护的机制中。同时虚拟修复也被视作一种交互性的解读行为,一种明确的内省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遗产的文化与历史价值,从而推动文化遗产原真性与整体性保护的发展。

任梦园[8](2019)在《基于人脸特征的三维重建及脸部动画》文中指出人脸的三维重建技术以及脸部的动画技术是计算机图形学相关领域的重要研究。传统的人脸三维重建技术主要是依靠价格昂贵的三维扫描设备以及大量耗时的后期人工处理,并且需要被扫描的人物主体保持相当一段时间的固定姿态。近年来,由于计算机相关硬件的大规模计算能力的发展,特别是GPU和分布式计算的发展,使得拿出一个实时并且高效的解决方案成为了可能。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的方法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传统三维人脸重建方法、基于二维图像的人脸三维重建、基于深度相机的三维重建、端到端的三维人脸重建方法。近年来,学术界以及工业界在检测和识别相关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性发展,人体尤其是人脸的相关研究成为广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并且在实际生活中的场景也较为常用。人脸是人物个体最具有辨识度的部位,但是二维空间中人脸的特征普遍受到现实场景中光照、人脸的表情姿态、人脸的角度以及装扮遮挡等相关不确定因素的约束,因此在三维空间中对人脸进行研究成为下一步的突破方向,本文基于此趋势,对三维空间中的人脸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复杂的三维空间结构特征以及脸部丰富的细微特征使人脸三维重建以及相关脸部动画技术成为了计算机图形学相关领域的主要难题。本文通过对人脸二维图像关键点与人脸三维模型关键点的映射关系的研究,并根据二维关键点计算三维空间的变化量,从而重建并且逐渐优化人脸三维模型。该论文的另一探索内容为脸部动画技术,主要分为:通过定制骨骼点驱动的方法以及通过blendshape计算个体系数以及表情系数的方法。本文基于以上的方法和算法,研究并且开发了相应的可直接操作的应用程序来展示研究成果。该程序在重建人脸模型的同时,并且加入自定义纹理,甚至细化到眼球,不同肤色,不同发型,不同光照。同时本文基于重建出的人脸模型,结合blendshape技术可以为人脸模型设置更加细微的姿态表情,构建同一主体的数据库,在原有数据广度的前提下丰富了数据的深度,该数据库可为人脸相关影视、游戏制作、虚拟现实、医疗美容等开发领域提供便捷丰富的实用性数据。结合计算机图形学相关技术,为丰富二维空间及三维空间中人脸的研究,该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基于二维图片的三维人脸重建研究、blendshape技术的改进、脸部动画的探索。

周正驰[9](2019)在《全自动提花手套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针织行业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成的产业链。其中全自动提花手套机作为编织机的一种,其效率高、成本低、定制性强,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为了稳固住国内市场,并且扩展国外市场,本课题设计改良了现阶段国内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电控系统,能够适应七针、十针、十三针等针板,可以编织各种特殊形状的手套,以及更多、更复杂的提花花型,满足了现今人们对手套品质、美观程度日渐提高的要求。同时,提高控制系统稳定性,增加更多的功能模块,提升了机器生产效率,可以一人管理数十台机器,并且机头编织速度达到1.5m/s,平均每6分钟完成一双复杂的提花成人手套,比传统机器效率提高了 2~3分钟左右,大大减少了如今日益提高的人力成本。因此本课题开发的新型全自动提花手套机控制系统具备了一定的市场价值。本文首先叙述了针织行业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和研究背景,并着重介绍了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相关技术分析。接着说明了本课题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机械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之后根据功能需要和技术指标制定了硬件系统方案和软件系统流程,并提出了以两路独立CAN总线为通讯方式,多硬件单板的电控系统方案以及使用ARM+CPLD的多处理器结构提高产品性能。详细介绍了各个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以及设计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了对伺服电机,8台步进电机,16个电磁铁以及12个选针片的协调动作控制,4台三相交流异步电机的控制,以及人机交互功能模块的设计。同时,介绍了整个系统的软件设计思路,包括了花型解析流程,编织控制逻辑,步进电机控制流程,CPLD逻辑控制步骤以及各通讯协议。最后,所设计的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经过模块测试以及多次的现场联调,完成了目标要求。并在之后近一年的国内外市场检验下,不断的更新升级,使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不断提高,辅助功能越来越多,人机交互系统更为人性化。相比较国内其他的全自动提花手套机,有着高性价比的市场优势。

杨彬祺[10](2019)在《5G毫米波大规模MIMO收发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4G LTE(Long-Term Evolution)移动通信网络的大规模部署和商用,各个研究机构及一些国际标准化组织(如3GPP)开始将他们的工作重心转移到5G移动通信技术上。随时随地的宽带无线通信业务在过去的几年中迅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然而,随着移动数据流量需求的持续高速增长,人们需要研发新一代的移动通信系统来提供更高无线网络容量和传输速率。目前,5G通信技术已成为全球性的研究热点。相比上一代移动通信系统,5G通信系统要求具有更低时延、更高频谱效率和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0Gbps峰值速率)等多方面的性能提升。毫米波频段具有大量的未被利用的频谱资源,能够提供支持5G通信容量和传输速率所需要的信道带宽。因此毫米波移动通信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5G技术方向之一。在系统架构上,毫米波通信系统将引入了先进的动态波束赋形和多入多出(MIMO)传输技术以获得更好的信号覆盖和更高的通信速率。这通信系统架构下,毫米波MIMO收发系统硬件实现面临诸多的挑战亟待解决。本文的研究面向5G毫米波大规模MIMO收发系统设计,解决了多个相关的关键技术和设计难题,研制了多个用于5G毫米波通信的宽带高性能毫米波MIMO收发电路和系统。研制的收发系统被成功用于5G毫米波移动通信空口测试和外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5G毫米波宽带移动通信,紧密结合基带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和传输技术,采用基带算法与射频性能协同仿真,深入分析了射频收发电路的关键特性对毫米波MIMO通信系统的性能影响以及相关的数字基带补偿处理技术,包括通道平坦度、I/Q不平衡、非线性失真、相位噪声、载波频偏、收发互易性失配几个方面。该部分的研究为MIMO-OFDM传输方案下的5G毫米波MIMO系统的射频收发机电路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2)针对毫米波宽带天线展开研究,研制了一种用于5G毫米波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的宽带毫米波金属渐变缝隙天线。该天线首次提出采用SIW馈电并垂直转接到金属渐变缝隙,实现紧凑的H面半波长阵列,并与多通道收发机电路集成在同一个基板上。天线单元在22.5GHz到32GHz频率反射系数小于-15dB,天线增益约9dBi,覆盖ITU和FCC提议的多个5G毫米波频率。该宽带天线被成功用于4T4R毫米波MIMO通信系统和32单元毫米波混合波束成形通信系统等多个毫米波通信系统中,展示出了良好的性能。该部分研究成果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在国际核心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 and Propagation上发表。(3)针对基片集成波导(SIW)滤波器元件的设计方法和优化技术展开深入研究。SIW滤波器是毫米波收发电路的关键元件。为了实现SIW滤波器电磁设计快速优化,本文提出了一种通用模型J矩阵更新优化法。对SIW滤波器的特征电路进行研究,建立了关联滤波器物理尺寸和特征参数(频率、耦合系数、外部品质因素)的通用模型。采用耦合矩阵进行扰动和BFGS拟牛顿算法对电磁仿真的响应实现快速逼近,实现滤波器特性误差的直接提取。通过通用模型计算Jacobian矩阵并对电磁设计进行误差估计和迭代修正,达到滤波器快速优化。采用该算法对多个SIW滤波器进行设计快速优化,在较少的电磁计算次数即可达到良好的优化效果,比渐进空间映射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优化速度。此外,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通用模型与置信域空间映射联合J矩阵更新优化算法,结合通用模型J矩阵更新的稳定高效和空间映射的J矩阵更新修正能力,进一步提升的优化性能。该研究成果被成功用于多个收发系统的SIW滤波器设计优化,有效缩短了系统的设计周期,达到了良好的效果。该部分的研究结果已投稿至国际核心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4)对毫米波全数字波束赋形预编码MIMO收发系统开展深入的研究,研制了全球首个用于5G毫米波移动通信的Ka频段64通道毫米波全数字波束赋形MIMO收发系统。该毫米波MIMO收发系统工作在28GHz频率,采用500MHz信号带宽、2.75GHz中频频率和时分双工方式(TDD)。该系统基站侧的64个完整的射频收发通道具有良好的射频性能,在500MHz带宽内的通道平坦度达到1.1dB以内,最大线性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为58dBm。研制的毫米波MIMO收发系统被成功用于5G毫米波通信的空口性能测试、验证和外场测试。在单用户移动场景下,系统使用两个OFDM QAM-64信号流和波束追踪技术,可以为单用户提供5.3Gbps传输速率;在多用户MIMO场景下,同时传输20个非相干的数据流到8个4通道用户端,最大峰值传输速率达到了50.73Gbps,相应的频谱效率达到了101.5bit/s/Hz,接近目前业界的最高水平。该部分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核心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上发表。(5)针对毫米波模数混合波束赋形预编码MIMO通信系统应用,研制了一种用于5G毫米波通信的28GHz频段的低成本高性能相控阵列。该相控阵的移相电路创造性地采用本振移相结合谐波混频技术在毫米波频段实现全360o范围移相,达到了10-bit相控精度和极低的幅度波动。每个相控通道包含一个中频1bit的180o移相器和一个本振低压变容管调谐反射式移相器。本振移相可以在实现精细相位调整的同时达到非常低的幅度波动。谐波混频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本振频率以及要求的本振移相器的调相范围。测试表明,研制的移相电路的均方根相位和幅度误差分别为0.3o和0.1dB,移相性能到达了目前毫米波频段移相器的最先进的水平。同时,本文提出了毫米波相控阵列单探点空口快速校准技术,展示了相关的OTA校准和性能测试。研制的相控阵列到达了+/-50o的波束扫描范围,波束指向步进精度优于1o。阵列在1GHz带宽内的增益平坦度小于+/-1dB,在10dB线性回退下EIRP达到41 dBm,使用500 MHz带宽的OFDM QAM-64信号下测试得到的EVM约1.72%。本章的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核心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上发表。

二、提高软件图形用户接口设计品质的一种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软件图形用户接口设计品质的一种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室内空气质量和新风能耗适应性的通风模式控制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室内空气质量概述
        1.1.2 建筑、空调及新风能耗概述
        1.1.3 Modelica概述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Modelica在建筑环境领域的应用
    2.2 室内空气质量与建筑能耗的综合优化及控制
    2.3 居住者开窗行为以及开窗对建筑环境的影响
    2.4 智能窗户及智能风机系统运行控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京居住建筑开关窗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3.1 实验概述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方法
    3.2 开关窗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3.2.1 开关窗对换气次数的影响
        3.2.2 开关窗对室内臭氧和PM2.5 浓度的影响
        3.2.3 不同季节下开关窗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3.2.4 不同高度下开关窗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3.3 开关窗时室内外空气质量的关系
        3.3.1 室内外污染物浓度的关系
        3.3.2 I/O和换气次数的关系
        3.3.3 I/O和污染物沉降速度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环境多领域统一建模
    4.1 房间模型
    4.2 室外边界及气象模型
    4.3 房间围护结构传热模型
    4.4 室内污染物模型
        4.4.1 污染物散发模型
        4.4.2 室内污染物沉降模型
    4.5 窗户开度控制模型
    4.6 空调模型
    4.7 风机模型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通风模式对室内空气质量和新风能耗的影响
    5.1 固定窗户开度的自然通风
        5.1.1 夏季空调房间固定窗户开度的自然通风
        5.1.2 冬季空调房间固定窗户开度的自然通风
    5.2 PID控制优化窗户开度的自然通风
        5.2.1 夏季空调房间PID优化窗户开度的自然通风
        5.2.2 冬季空调房间PID优化窗户开度的自然通风
    5.3 PID控制风机运行的机械通风
        5.3.1 夏季空调房间PID控制风机运行的机械通风
        5.3.2 冬季空调房间PID控制风机运行的机械通风
    5.4 不同通风模式基于室内空气质量和新风能耗的比较
        5.4.1 空调新风能耗分析
        5.4.2 室内PM2.5 浓度分析
        5.4.3 室内臭氧浓度分析
    5.5 夏季室外臭氧浓度超标时的窗户开度控制
    5.6 冬季空调房间安装空气净化器
        5.6.1 室内空气净化器概述及模型建立
        5.6.2 固定窗户开度的自然通风安装室内空气净化器
        5.6.3 不同过滤效率的净化器比较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二 Open Modelica源代码

(2)基于可见光图像的目标检测和识别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被动成像实验研究现状
        1.2.2 距离选通技术研究现状
        1.2.3 边缘检测算法研究现状
        1.2.4 图像去噪算法研究现状
        1.2.5 主动成像识别算法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系统设计与平台搭建
    2.1 目标识别和跟踪系统设计
        2.1.1 初始化与图像分割
        2.1.2 线段信息获取与标记融合
        2.1.3 目标分割与轨迹关联
        2.1.4 目标跟踪与信息反馈
    2.2 成像探测器
        2.2.1 成像探测器种类和工作原理
        2.2.2 CMOS 成像探测器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2.2.3 CMOS成像探测器主要参数
    2.3 CMOS成像探测器采集软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被动成像天空小目标检测与跟踪
    3.1 概述
    3.2 最小二乘预测法
    3.3 置信度检测
    3.4 LOG滤波
    3.5 恒虚警率分割
    3.6 天空中飞行小目标检测与追踪实验结果
        3.6.1 目标丢失与目标找回结果分析
        3.6.2 形心位置信息获取结果
        3.6.3 相对静止点数实时统计及其识别准确率
        3.6.4 滤波前后效果及其三维图对比
        3.6.5 多帧目标检测和跟踪结果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被动成像地面运动面目标检测与跟踪
    4.1 概述
    4.2 中值滤波
    4.3 形态学处理
        4.3.1 腐蚀
        4.3.2 膨胀
        4.3.3 开操作和闭操作
    4.4 目标形心算法
    4.5 卡尔曼滤波
        4.5.1 卡尔曼滤波概述
        4.5.2 卡尔曼滤波状态方程
        4.5.3 卡尔曼滤波观测方程
        4.5.4 卡尔曼滤波递推过程
        4.5.5 卡尔曼滤波优缺点
    4.6 地面运动面目标检测与跟踪
        4.6.1 预处理及结果分析
        4.6.2 目标检测和特征提取
        4.6.3 卡尔曼滤波在目标检测和跟踪中的应用
        4.6.4 检测与跟踪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夜间目标的距离选通激光主动成像识别研究
    5.1 概述
    5.2 距离选通激光夜视仪
        5.2.1 系统组成
        5.2.2 主要技术指标
        5.2.3 安装与调试
    5.3 距离选通激光夜视仪控制系统
        5.3.1 系统配置
        5.3.2 主界面与参数设置
        5.3.3 云台控制区
    5.4 技术基础
        5.4.1 系统工作原理
        5.4.2 边缘检测
        5.4.3 图形用户界面
        5.4.4 BP神经网络
    5.5 实验处理及结果分析
        5.5.1 主动成像图像采集
        5.5.2 预处理及结果分析
        5.5.3 目标定位研究
        5.5.4 二值化与滤波处理
        5.5.5 分割及识别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从事的科研项目

(3)无线地震勘探数据回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无线数据回收系统现状
        1.2.2 地震数据传输拥塞控制技术现状
        1.2.3 基于无线网络的TCP协议拥塞控制算法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总体框架结构设计
        2.1.1 无线地震勘探系统
        2.1.2 总体框架结构
    2.2 基于WLAN的数据传输网络
        2.2.1 传输网络结构分析
        2.2.2 传输网络结构设计
    2.3 数据传输方案
    2.4 拥塞控制
        2.4.1 系统中拥塞产生的原因
        2.4.2 TCP拥塞控制算法
        2.4.3 TCP拥塞控制优化改进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传输与拥塞控制优化
    3.1 数据传输设计
        3.1.1 数据传输总体设计
        3.1.2 自定义的UDP数据帧结构
        3.1.3 原始数据文件名实时上传
        3.1.4 数据文件名接收超时确认机制
        3.1.5 多节点传输机制优化
    3.2 TCP协议拥塞控制算法优化
        3.2.1 可用带宽估计
        3.2.2 基于ECN的拥塞概率预测
        3.2.3 误码丢包率计算
        3.2.4 TCP拥塞控制算法优化
    3.3 优化的拥塞控制算法仿真测试
        3.3.1 仿真环境搭建
        3.3.2 仿真测试
    3.4 新的拥塞控制算法在采集节点的实现
        3.4.1 实现方法
        3.4.2 基于LKMs实现新的拥塞控制算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终端软件设计
    4.1 Qt开发框架简介
    4.2 软件总体结构
    4.3 数据通信模块设计
        4.3.1 网络测试
        4.3.2 采集参数配置
        4.3.3 FTP文件下载管理器设计
    4.4 数据同步处理
        4.4.1 同步时间段更新算法
        4.4.2 文件信息队列检索机制
    4.5 地震数据的二维可视化同步显示
        4.5.1 地震数据缓存结构设计
        4.5.2 地震波形绘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与分析
    5.1 测试平台简介
    5.2 TCP拥塞控制算法采集网络实际测试
    5.3 单节点数据回收测试
    5.4 最优吞吐量测试
    5.5 中继节点传输负载分配测试
    5.6 野外实际测试
    5.7 本章小结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4)在线视频摘要技术在雾计算环境下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视频摘要与雾计算概述
    2.1 视频摘要概述
        2.1.1 视频摘要的相关概念
        2.1.2 视频摘要技术的分类
    2.2 雾计算概述
        2.2.1 雾计算的相关概念
        2.2.2 雾计算的应用
    2.3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实时视频流的视频摘要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实时视频流的动态视频摘要生成方法
        3.2.1 颜色空间转换
        3.2.2 运动帧判断
        3.2.3 动态视频摘要生成
    3.3 实时视频流的静态视频摘要生成方法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动态视频摘要
        3.4.2 静态视频摘要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雾计算的视频监控框架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云计算的视频监控框架
    4.3 基于雾计算的视频监控框架
        4.3.1 网络拓扑结构
        4.3.2 功能模块
        4.3.3 运行流程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网络延迟
        4.4.2 数据传输量
    4.5 小结
第五章 智慧视频安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引言
    5.2 系统总体设计
        5.2.1 雾计算层设计
        5.2.2 设备层设计
        5.2.3 云计算层设计
    5.3 系统功能实现
        5.3.1 雾计算层实现
        5.3.2 云计算层实现
    5.4 系统测试与验证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以环境和需求为导向的小城镇“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工业化背景下的城镇特色危机和人文失范
        1.1.2 中国城镇化2.0阶段加强城市设计的必要
        1.1.3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要求
        1.1.4 现实的反思与设想的提出
    1.2 研究主题和概念界定
        1.2.1 自下而上
        1.2.2 城市设计途径
        1.2.3 “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4.3 研究现状分析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5.3 主要工作进展
第二章 历史中的城镇形态与城市设计途径
    2.1 早期人类聚居形态的演进和影响因素
        2.1.1 早期人类聚居形态的演进
        2.1.2 早期人类聚居形态的影响因素
    2.2 两种典型的城市设计途径
        2.2.1 “自下而上”的城市设计途径
        2.2.2 “自上而下”的城市设计途径
    2.3 两种城市设计途径的关系
        2.3.1 两种途径与规模的关系
        2.3.2 两种途径间的交织现象
        2.3.3 两种途径历史脉络梳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城镇的基本形态特征和类型
    3.1 小城镇的基本形态特征
        3.1.1 小城镇的定义
        3.1.2 小城镇形态与环境的契合
        3.1.3 小城镇形态与需求的契合
    3.2 小城镇的类型
        3.2.1 小城镇分类方式
        3.2.2 三种类型的关系
        3.2.3 调研视角和案例选择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然型小城镇的形态及其形成途径
    4.1 自然型小城镇中欧典型案例
        4.1.1 中国案例:陈炉古镇
        4.1.2 欧洲案例:考布里奇
    4.2 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4.2.1 基本环境特点
        4.2.2 适应自然环境
        4.2.3 融合自然语言
    4.3 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4.3.1 基本需求特点
        4.3.2 聚集的逻辑
        4.3.3 居住的形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层叠型小城镇的形态及其形成途径
    5.1 层叠型小城镇中欧典型案例
        5.1.1 中国案例:新场古镇
        5.1.2 欧洲案例:达默小镇
    5.2 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5.2.1 基本环境特点
        5.2.2 利用自然优势
        5.2.3 顺应时局的形态变化
    5.3 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5.3.1 基本需求特点
        5.3.2 集群意志的公共转化
        5.3.3 构建日常秩序和生活情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设计型小城镇的形态及其形成途径
    6.1 设计型小城镇中欧典型案例
        6.1.1 中国案例:刘店子
        6.1.2 欧洲案例:阿博莱伦
    6.2 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6.2.1 基本环境特点
        6.2.2 开发自然潜力
        6.2.3 搭建形态框架
    6.3 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6.3.1 基本需求特点
        6.3.2 协作共建生活方式
        6.3.3 自建机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小城镇的“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作用特点
    7.1 “自下而上”小城镇的形态共性特征
    7.2 “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实现方式
        7.2.1 以需求适应环境
        7.2.2 以需求修正环境
        7.2.3 以需求驾驭环境
    7.3 “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形式变迁
        7.3.1 典型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城市设计途径
        7.3.2 “弱自下而上”途径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当代“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再生方式
    8.1 设计师的角色
    8.2 “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转化
        8.2.1 为普通人提供指导——以“保留”为主的途径
        8.2.2 直接提供专业设计——以“代行”为主的途径
        8.2.3 制定形态发展框架——以“借鉴”为主的途径
    8.3 “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在中国的推行方式
        8.3.1 中国小城镇城市设计的现状和问题
        8.3.2 针对不同对象的“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的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案例来源
致谢
作者个人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

(6)融合机器视觉和CAN总线的生物质形态检测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与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的意义
    1.2 机器视觉生物质检测研究现状
        1.2.1 机器视觉检测基本原理概述
        1.2.2 机器视觉智能化应用概述
        1.2.3 机器视觉生物质检测的研究现状
    1.3 融合机器视觉和CAN总线的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3.1 现场总线技术概述
        1.3.2 CAN总线技术概述
        1.3.3 融合机器视觉和CAN总线的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融合机器视觉和CAN总线的生物质形态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2.1 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2.2 开发工具简介
    2.3 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2.3.1 自动进样机构
        2.3.2 CCD相机
        2.3.3 融合机器视觉和CAN总线的红外传感器机构设计
        2.3.4 融合步进电动机和CAN总线的剔除机构设计
    2.4 检测系统实物图搭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区域生长追踪的多玉米种粒边界线提取方法研究
    3.1 多颗玉米种粒图像预处理
        3.1.1 多颗玉米种粒图像的获取
        3.1.2 灰度化处理
        3.1.3 二值化及阈值分割
        3.1.4 数学形态学处理算法
    3.2 基于区域生长追踪的多玉米种粒边界线提取方法
        3.2.1 基于区域生长追踪的单玉米种粒边界线提取方法
        3.2.2 基于区域生长追踪的多玉米种粒边界线提取方法
    3.3 多玉米种粒边界线提取方法试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复合几何特征的玉米种粒形态分级算法研究
    4.1 几何特征提取
    4.2 基于复合几何特征的玉米种粒形态分级算法优化设计
        4.2.1 玉米种粒外观分级算法原理
        4.2.2 基于复合几何特征的玉米种粒形态分级算法试验
    4.3 形态分级算法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融合机器视觉和CAN总线的生物质形态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5.1 系统软件组件结构图及实现功能
        5.1.1 系统软件组件结构图
        5.1.2 系统软件实现功能
    5.2 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5.2.1 融合机器视觉和CAN总线的红外传感器机构界面设计
        5.2.2 玉米种粒自动检测界面设计
        5.2.3 融合步进电机和CAN总线的剔除机构界面设计
    5.3 系统试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2.1 可推广价值
        6.2.2 可改进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7)文化遗产信息模型的虚拟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修复理念与历史框架
    第一节 现代保护运动的发展
        一、早期的修复概念
        二、修复理念的批判性实践
        三、二战的影响
    第二节 古雅的追求
    第三节 整旧如旧的中国理念
第三章 虚拟修复的工具论
    第一节 虚拟修复的语义演变
        一、虚拟考古
        二、数字考古
        三、虚拟遗产
    第二节 虚拟的诠释与展示
    第三节 虚拟修复的时间性
第四章 可视化数据额保存、内容访问与分析
    第一节 数据本体研究
    第二节 可视化数据的文献特征
    第三节 可视化数据的采集方法
    第四节 数据的异构性
        一、斯卡尔左拉花园
        二、佛罗伦萨火车站竞赛设计
        三、东园胜概图界画重建
        四、数据的思维
    第五节 可视化元数据集成
        一、元数据标准
        二、基于本体的概念参考模型
        三、语义的表达
    第六节 交互元数据
    第七节 可视化三维格式的保存与访问
    第八节 数据生命周期
第五章 虚拟修复的信息模型构建
    第一节 信息建模
        一、编码、语义与解码
    第二节 虚拟修复信息模型
        一、历史建筑信息模型
        二、信息模型构建流程
        三、虚拟修复信息模型的本体、语义与重构
    第三节 信息模型诊断与评估
第六章 虚拟修复的信息重构与解读
    第一节 QUADRATURA幻境
    第二节 虚拟修复的信息重构
    第三节 现实的虚拟构建
        一、虚拟的可靠性
        二、严肃游戏
        三、混合现实的交互性
    第四节 虚拟现实与现象学
        一、器官的投影
        二、引入解释性
        三、现象学的感知
        四、场所精神与整体性保护
    第五节 综合性描述解决方案
        一、敦煌158 窟的实验
        二、虚拟沉浸感与三维打印
第七章 虚拟修复的数字化国际框架
    第一节 文化遗产数字化国际框架的形成
    第二节 重建的批判性实践
    第三节 伦敦宪章
        一、三维可视化
        二、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性
        三、信息透明
        四、交互元数据
        五、可持续性
    第四节 塞维利亚原则
第八章 数字化的理性反思
    第一节 对个体感知的反思
    第二节 对虚拟的反思
    第三节 对真实性的反思
    第四节 对可逆性的反思
    第五节 对可视化的反思
结语真实的虚拟修复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莫高窟158 窟Digitization结构关系图
    伦敦宪章THE LONDON CHARTER(中英文版)

(8)基于人脸特征的三维重建及脸部动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人脸三维重建及脸部动画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人脸重建及脸部动画相关基础
    2.1 三维人脸重建及面部动画介绍
    2.2 Blendshape技术基础
    2.3 三维人脸重建技术基础
    2.4 面部动画技术基础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二维图像的三维人脸重建技术
    3.1 数据集
        3.1.1 三维人脸模型数据集
        3.1.2 Face Warehouse
    3.2 训练数据集
        3.2.1 三维人脸模型数据的构建过程
        3.2.2 训练数据集构成
    3.3 三维人脸模型重建过程
    3.4 回归器的学习
    3.5 特征点个数的影响
    3.6 本章小节
第四章 脸部动画技术
    4.1 相关工作
    4.2 模型生产
    4.3 表情动画技术
    4.4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实验结果以及程序展示
    5.1 准备工作以及相关调研
    5.2 系统模块功能
        5.2.1 三维重建模块
        5.2.2 Blendshape模块
    5.3 系统框架设计
    5.4 系统环境配置
    5.5 系统的优势分析
    5.6 程序评价以及扩展
    5.7 本章小节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9)全自动提花手套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课题发展趋势
    1.5 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1.5.1 课题来源
        1.5.2 研究内容
    1.6 论文内容结构安排
第2章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系统方案设计
    2.1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机械结构
    2.2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电子控制系统
    2.3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工作原理
    2.4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电子控制硬件系统结构
        2.4.1 机身主控板框架构成
        2.4.2 机头部分硬件框架构成
        2.4.3 多路异步电机控制板框架构成
        2.4.4 人机交互系统板框架构成
    2.5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整体软件设计概述
    2.6 功能要求及技术指标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电控系统硬件设计
    3.1 电控系统框架
    3.2 机身主控板硬件设计
        3.2.1 三核处理器的选择及其最小系统
        3.2.2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3.2.3 伺服电机控制电路
        3.2.4 撞针报警电路设计
        3.2.5 输入输出控制电路
        3.2.6 掉电存储电路
        3.2.7 PCB设计
    3.3 机头控制驱动板硬件设计
        3.3.1 控制芯片的选择及其外围电路
        3.3.2 度目电机控制电路
        3.3.3 电磁铁与选针器的应用电路设计
        3.3.4 PCB设计
    3.4 多路异步电机控制板硬件设计
        3.4.1 双向可控硅开关电路设计
        3.4.2 相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3.4.3 PCB设计
    3.5 通讯模块电路设计
        3.5.1 CAN通讯
        3.5.2 无线模块
    3.6 电源模块整体设计
        3.6.1 整体供电方案设计
        3.6.2 数字电源设计
    3.7 整体设计注意事项以及防干扰措施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交互系统硬件设计
    4.1 人机交互显示屏板整体结构设计
    4.2 主控芯片的选择及其外围电路
    4.3 显示屏的选择及其驱动电路的设计
    4.4 人机交互模块电路设计
        4.4.1 薄膜键盘输输入模块
        4.4.2 SD卡及USB模块的应用
        4.4.3 实时时钟模块电路设计
    4.5 整体设计注意事项以及防干扰措施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软件设计
    5.1 控制软件的整体框架
    5.2 通讯单元软件设计
        5.2.1 CAN总线通讯
        5.2.2 板级通讯程序的实现
    5.3 人机交互系统软件设计
    5.4 机身控制单元软件设计
        5.4.1 机身主控单元程序设计
        5.4.2 步进电机模块驱动软件实现
    5.5 CPLD逻辑程序设计
        5.5.1 机身控制逻辑程序的实现
        5.5.2 机头控制逻辑程序的实现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实现与结果分析
    6.1 开发平台与调试工具
    6.2 硬件模块调试
        6.2.1 电源测试
        6.2.2 机头驱动模块调试
        6.2.3 各类电机模块调试
        6.2.4 人机交互系统调试
    6.3 通讯系统调试
        6.3.1 CAN总线通讯调试
        6.3.2 无线模块通讯调试
    6.4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整机联调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10)5G毫米波大规模MIMO收发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内容及研究现状
        1.2.1 毫米波基片集成波导电路设计和优化技术研究
        1.2.2 5G毫米波MIMO波束赋形收发系统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第2章 5G毫米波MIMO收发系统的关键技术与性能
    2.1 研究背景
    2.2 OFDM多载波传输技术
    2.3 MIMO-OFDM射频收发电路
        2.3.1 增益平坦度和频域均衡
        2.3.2 I/Q不平衡
        2.3.3 非线性失真
        2.3.4 相位噪声
        2.3.5 载波频偏
        2.3.6 收发互易性
    2.4 毫米波大规模MIMO多天线架构
        2.4.1 开关切换多波束天线系统架构
        2.4.2 全数字波束赋形系统架构
        2.4.3 基于相控阵的混合波束赋形系统架构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毫米波宽带渐变缝隙天线及MIMO系统应用
    3.1 研究背景
    3.2 毫米波宽带渐变缝隙天线设计
        3.2.1 毫米波天线阵列要求
        3.2.2 天线单元设计
        3.2.3 天线单元性能测试
        3.2.4 毫米波天线单元对比
    3.3 毫米波渐变缝隙天线MIMO系统应用
        3.3.1 毫米波4T4R MIMO系统应用
        3.3.2 毫米波32 单元混合波束赋形通信系统应用
    3.4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快速设计与优化
    4.1 研究背景
    4.2 通用模型J矩阵更新优化法
        4.2.1 滤波器优化问题
        4.2.2 通用模型J矩阵更新优化方法
    4.3 SIW滤波器通用模型提取
        4.3.1 谐振频率建模
        4.3.2 正耦合系数建模
        4.3.3 负耦合系数建模
        4.3.4 外部品质系数建模
        4.3.5 基于通用模型的Jacobian矩阵构建
    4.4 SIW滤波器设计优化实例
        4.4.1 10阶SIW滤波器设计优化
        4.4.2 5阶交叉耦合SIW滤波器设计优化
        4.4.3 优化算法性能分析比较
    4.5 通用模型与置信域空间映射联合J矩阵更新优化算法
        4.5.1 GM-TRSM优化算法
        4.5.2 GM-TRSM方法滤波器设计优化实例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5G毫米波全数字波束赋形MIMO收发系统
    5.1 研究背景
    5.2 毫米波全数字波束赋形MIMO收发系统设计
        5.2.1 收发系统架构和关键参数
        5.2.2 全数字波束赋形的优势和限制
        5.2.3 毫米波收发系统组件电路设计
        5.2.3.1 毫米波收发前端电路设计
        5.2.3.2 中频收发电路设计
        5.2.3.3 本振电路设计
        5.2.3.4 天线单元设计
        5.2.3.5 基带采样板设计
    5.3 毫米波全数字波束赋形收发系统测试
        5.3.1 射频性能测试
        5.3.2 系统空口测试
        5.3.3 MIMO通信系统性能比较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5G毫米波高性能相控阵列
    6.1 研究背景
    6.2 基于本振移相的5G毫米波相控阵架构
        6.2.1 本振移相和次谐波混频相控阵架构
        6.2.2 架构优势和限制
        6.2.3 波束扫描精度分析
    6.3 移相电路设计
        6.3.1 中频1-bit移相器设计
        6.3.2 本振变容管调谐反射式移相器设计
        6.3.3 变频移相电路性能
    6.4 相控阵列空口OTA校准和测试
        6.4.1 单探头快速OTA相控阵列校准
        6.4.2 OTA性能测试
        6.4.3 5G毫米波相控阵性能对比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作者简介
致谢

四、提高软件图形用户接口设计品质的一种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室内空气质量和新风能耗适应性的通风模式控制及优化研究[D]. 黄煜. 南京大学, 2020(11)
  • [2]基于可见光图像的目标检测和识别算法研究[D]. 王征. 湖南大学, 2020(08)
  • [3]无线地震勘探数据回收系统设计[D]. 王甫康.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4]在线视频摘要技术在雾计算环境下的应用研究[D]. 龚康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5]以环境和需求为导向的小城镇“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研究[D]. 林岩. 东南大学, 2019(01)
  • [6]融合机器视觉和CAN总线的生物质形态检测系统研发[D]. 杨晗. 扬州大学, 2019
  • [7]文化遗产信息模型的虚拟修复研究[D]. 铁钟.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8]基于人脸特征的三维重建及脸部动画[D]. 任梦园.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9]全自动提花手套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 周正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10]5G毫米波大规模MIMO收发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杨彬祺. 东南大学, 2019(03)

标签:;  ;  

一种提高软件图形用户界面设计质量的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