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中下游典型流域水土流失输沙遥感监测

嘉陵江中下游典型流域水土流失输沙遥感监测

一、Monitoring on soil erosion and sediment delivery at a typical basin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Jialing River by remote sensing(论文文献综述)

赵颖异[1](2021)在《黄河中下游典型湿地演替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

重庆市人民政府[2](2021)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十四五”建设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渝府发[2021]12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现将《重庆市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十四五"建设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4月27日重庆市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十四五"建设规划(2021—2025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姚星宇[3](2021)在《基于地貌特征和子流域分类的三岔河流域生态地貌分析》文中认为地球表层是人们进行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而地表的地貌形态与生态系统作为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进行生产生活的两个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互影响和反馈的关系。在地表地貌形态与生态环境的研究都较为热门的当下,适时展开关于区域地貌形态与生态环境的结合研究,意在实现生态地貌功能间的协调,高效可持续运行,此外,基于区域不同的生态地貌类型为其构建不同的生态功能体系,对区域内各生态功能进行整合进而形成整体功能体系,有利于在进行功能能力提升设计时更好的对其进行调控管理。三岔河流域位于贵州省西北高原向黔中丘陵的过渡区域,不论在地质构造还是地貌形态条件上都极为复杂,基于流域内碳酸盐岩广泛分布的大背景,在受到流水侵蚀及人类高强度活动的加持下,导致了流域内生态环境的普遍脆弱现状。本文基于地表地貌形态与生态环境,对三岔河流域地表地貌与生境的进行了定定量化分析,并依据不同地貌类型子流域为其构建相应生态地貌功能体系来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流域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与灾害防治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最大程度的减轻因恶劣自然条件给当地人民在生产生活及社会经济发展上所带来的阻碍。在本文对三岔河流域生态地貌的研究分析中,主要包括了流域地表地貌形态与生态系统的定定量化分析、流域地形条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及流域生态地貌类型功能体系的构建评价及提升设计三个方面:(1)基于三岔河流域的地貌形态要素,通过使用高程-起伏度组合、切割深度-坡度组合、面积-高程积分及条带剖面等方法对三岔河流域的地表地貌形态进行了定量化的分析,并对三岔河流域通过水文分析得到的子流域进行了基于地貌类型的分类,共得到5种不同地貌类型的子流域;而对于流域的生态环境,则使用水热状况、土壤类型、土地利用以及植被状况条件对其进行了定量化及空间上的分析,最终实现对三岔河流域的基本地貌形态及生态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其主要结论包括:流域出水口与最大高程值间相对高差达2040m,地表起伏剧烈,切割较深,坡度较陡,多以中低至中高丘陵、浅切割缓坡至较陡坡地貌类型为主;而在子流域的地貌演化上,三岔河的子流域多处于更年期和壮年期,与当地的地质构造与岩性条件都表现出了紧密的联系;而在流域的生态环境方面,三岔河流域内年降水量介于800-1400mm间,年均气温在10-15℃间,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但在受到流域内地表地貌形态等因素的影响下,在空间上表现出具有一定规律的差异性,随着高程的增加,气温及降水均呈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2)在流域地形条件对其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分析中,选取水热条件中气温与降水两个要素作为因变量,地形条件中的高程、起伏度、坡度和HI值四个要素作为自变量,基于SPSS软件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而得到影响三岔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地貌形态要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如下:三岔河流域内地形条件对于其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于流域内气温与降水的控制,从而间接的影响着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在这些地貌形态要素中,高程要素尤为突出,与气温与降水的相关系数R2均达到了0.8以上,表现出了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随着高程的增加,气温及降水呈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植被类型也开始发生变化,从流域下游的微切割中低缓丘地貌类型子流域至上游的浅切割小起伏较陡中高山地貌类型子流域,其平均气温由15.55℃降至12.83℃,年平均降水量也由1388.38mm降至961.05mm。(3)在经过重分类并进行聚类得到5种地貌类型子流域后,基于相同地貌类型子流域具有相似生境及植被系统的固有特性,包括了流域的高程、起伏度、坡度等地貌形态要素以及水热状况、土壤与植被类型等生态系统要素,对三岔河流域不同生态地貌类型子流域的生态功能体系进行了构建与评价及生态功能的提升设计。在经过对流域内地表地貌形态与生态环境进行定定量化分析并得到5种不同生态地貌类型的子流域后,依据不同的地貌形态与生态环境条件,为其构建了相对应的生态功能体系。对不同地貌类型的子流域选择相应的生态与经济类型植被,进行地形实体与植被群落的相应的耦合配对,以确定不同地貌类型子流域所需的植物群系与群丛,从而保证其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缓解水土流失等现有的环境问题;此外结合流域的地质构造及地表形态条件,为其构建生态地貌学的防灾减灾功能体系,以实现流域的地表实体和生态的稳定。

唐小娅[4](2021)在《潮汐式调度对三峡库区泥沙和磷的输移影响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认为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使得库区水动力条件发生了较大改变,库区流速减缓,水流挟沙力降低,泥沙落淤,磷伴随泥沙在库区沉积,支流磷营养盐富集,导致库区水体富营养化和支流水华频发。水动力条件改变是导致三峡库区水体富营养化和支流水华频发的关键因素,如何通过改善库区水动力条件减缓库区泥沙淤积和总磷(TP)滞留是当前三峡水库泥沙和水环境研究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然而,通过优化三峡水库坝前水位调度,改善库区水动力条件,调控支流乃至整个库区的泥沙通量、TP通量和TP滞留率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此外,水库泥沙淤积一般滞后于坝前水位和上游来水来沙的变化,而三峡水库泥沙淤积研究通常忽略了河床冲淤演变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这种滞后现象。鉴此,为寻求三峡库区泥沙淤积对坝前水位调度的滞后响应规律,以及坝前调度对库区典型支流乃至全库区泥沙和磷输移过程的影响机制,本文建立了考虑上游来沙和坝前水位调度双重影响的水库泥沙淤积滞后响应模型,并利用模型探究了三峡水库汛期泥沙淤积对坝前水位调度的滞后响应规律;基于三峡水库2008–2017年实测的水质资料,详细分析了三峡水库TP通量变化特征及滞留效应;采用EFDC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构建了三峡库区典型支流香溪河库湾三维水动力和水质模型,利用三维模型探究了“潮汐式”调度累计潮汐涨幅、水位变幅、起调时间等关键因素对香溪河库湾TP通量、滞留率等的影响机制;同时考虑区间支流来沙和TP输入,构建了三峡水库全库区一维泥沙和水质模型,以此开展减缓三峡水库全库区泥沙淤积和TP滞留的“潮汐式”调度研究。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总结如下:(1)基于上游来沙和坝前水位调度对水库泥沙淤积的双重影响,提出了沙量加权平均坝前水位的计算公式,考虑滞后影响,建立了水库泥沙淤积量与沙量加权平均坝前水位的滞后响应模型。利用该模型揭示了三峡水库汛期泥沙淤积对坝前水位的滞后响应规律。研究表明,三峡水库汛期泥沙累计淤积与5年线性叠加坝前水位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表明汛期泥沙淤积不仅与当年上游来沙和坝前水位运行有关,也与前面连续4年的来沙和坝前水位调度有关。(2)分时段建立了三峡水库TP通量与泥沙通量的统计模型,发现三峡水库TP通量和泥沙通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不考虑区间支流TP输入,2008–2012年,三峡水库TP年均入库通量为8.37万t,年均滞留率为49.65%;2013–2017年,TP年均入库通量和年均滞留率明显减小,分别为4.91万t和8.81%,上游梯级水库拦沙、流域磷污染治理等因素使得入库TP通量减少约41.3%。(3)构建了三峡水库典型支流香溪河库湾三维水动力和水质模型,利用三维模型开展了基于三峡潮汐调度的香溪河库湾磷营养盐输移过程模拟。研究发现,潮汐调度水位变幅对香溪河库湾磷输运的影响较起调时间更为明显,且潮汐调度具有明显的时效性。潮汐调度水位变幅并非越大越优,水位变幅应根据水库实际调度情况,以及潮汐调度后渴望实现的效果而综合考虑设定。(4)潮汐调度水位变幅对香溪河库湾TP通量的影响由库湾下游至上游逐渐减小。为尽可能减小库湾TP的滞留,潮汐调度设计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即潮汐调度水位变幅较大时,可适当延后起调时间,水位变幅较小时,可适当提前起调时间。(5)同时考虑区间支流来沙和TP输入,建立了包含三峡干流朱沱至坝前河段(约760km)和嘉陵江、乌江、小江、汤溪河、梅溪河、大宁河、香溪河等56条区间支流的全库区一维泥沙和水质模型。通过一维模型计算得到,三峡水库2015–2017年总入库沙量为14239.11万t,长江、嘉陵江、乌江和区间小支流入库沙量分别为8440.16万t、1595.81万t、543.16万t和3659.98万t,占总入库沙量的百分比分别为59.27%,11.21%,3.81%和25.70%。三峡水库2015–2017年总入库TP通量为12.546万t,长江、嘉陵江、乌江和区间小支流入库TP通量分别为8.275万t、1.256万t、2.183万t和0.832万t,占总入库TP通量的百分比分别为65.96%,10.01%,17.40%和6.63%。(6)基于三峡全库区一维泥沙和水质模型,开展了基于三峡水库潮汐式调度的全库区泥沙和磷输移过程模拟。研究表明,潮汐调度可减缓库区泥沙淤积和TP滞留。潮汐调度使得三峡水库2015–2017年出库沙量较实际调度增加约17.13%,淤积量减少约3%,排沙比增加约1%~3%。出库TP通量较实际调度增加约3.39%,滞留量减少约13.77%,滞留率降低约2%~4%。在遵循潮汐调度基本特性的前提下,相对较大的潮汐累计涨幅和水位日变幅更有利于提高三峡水库的排沙效果和减少TP在库区的滞留。研究成果可为后续三峡水库的优化调度和水污染控制提供新的思路。

姜玲玲[5](2021)在《长江干流江心洲及黄河下游心滩面积变化及其控制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和黄河作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单元,无论是在交通还是跨区域间的资源调配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长江干流和黄河下游发育众多的江心洲或心滩,其动态变化过程会受到上游来水来沙及人类活动的干扰。随着梯级水库和水利枢纽的修建,水库的蓄水拦沙使得坝体下游水沙条件发生强烈变化,改变了洲滩发育的根本物质来源—泥沙。洲滩的动态变化不可避免会对流域内环境的自然过程、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开展对长江干流及黄河下游洲滩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为长时间监测长江江心洲和黄河下游心滩面积变化以及长江和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对水沙的调控提供参考。本文基于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官网遥感影像,以1986-2019年间长江干流的江心洲以及黄河下游的心滩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地区主要水文控制站近40年的实测年均径流量、输沙量等资料,分析水沙变化对洲滩面积、数量调整变化的影响,得到的主要认识如下:1.长江干流自河口至上游宜宾之间5个河段(A-E)之间江心洲面积变化规律依次是增加、减小、增加、减小、减小。相对于基准期(1986年)的总面积,各段面积变化率分别为6.46%、-0.87%、0.76%、-0.15%、和-0.26%,上游(E段)江心洲面积以缩减为主,但实际面积减少不明显,中游至河口段(A-D段)江心洲面积既有增加也有减少。2.空间变化上,长江的沪安段(入海口上海市至安徽省安庆市)和黄洪段(湖北省黄石市至洪湖市)为面积增长段,安黄段(安徽省安庆市至湖北省黄石市)和洪宜段(湖北省洪湖市至四川省宜宾市)是面积减少段,江心洲面积变大数量最多的是集中在沪安段,面积变小数量最多的集中在洪宜段。从面积类型变化来看,三种类型的江心洲面积变化有着相同的趋势。小型(1-10 km2)和中型(10-50 km2)江心洲的数量多且在近40年的时间里面积变化率较大,面积≥50km2的江心洲数量最少且面积变化率相对小。3.长江年均径流量自1980年以来变化不明显,但受中上游梯级水库和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简称“长治”工程)建设的影响,90 s以来输沙量逐渐减少,上游段江心洲面积以减小为主,面积增大的江心洲数量随输沙量的减少而减少,输沙量是江心洲面积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中下游段受三峡水库蓄水及鄱阳湖“五水”建库对水沙调节的影响,输沙量明显减少,江心洲的面积变化表现为随距离大坝和鄱阳湖的增加由减小变为增大,越靠近河口段江心洲受输沙量减少的影响越小,以自然发育为主。4.黄河下游心滩面积和数量在1986-2020年间均有所减少(总面积变化绝对值超过55.8 km2),1986-1995年和2005-2010年是总数量快速减少期,1995-2000年、2005-2010年是平稳过渡期。空间上,靠近小浪底大坝的桃夹段(河南省郑州市桃花峪至兰考县夹河滩村)无论是心滩的面积还是数量都是减少最多的,其次是夹艾段(河南省兰考县夹河滩村至山东省东阿县的艾山),最后是靠近入海口的艾山以下段(山东省东阿县艾山至入海口)。5.黄河下游三个河段的心滩面积都以0.1-0.5 km2和0.01-0.05 km2两种类型为主,且其心滩数量变化以这两种最为明显,面积>3 km2的心滩是最少的且数量减少的不多。受黄河中游重大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影响,蓄水后(2000-2015年)多年平均输沙量较蓄水前(1986-1999年)降低了约86.8%,水沙减少对各河段心滩也产生了影响。2000年以前,桃夹段心滩数量持续减少,夹艾段先减少后增加,艾山以下段先增加后减少。2000年以后,艾山以下段的心滩在2010年之后完全消失。

秦成栋[6](2021)在《甘肃白龙江干流河流健康演变及其修复效应评估》文中指出白龙江是甘肃南部地区重要河流。为诊断白龙江干流河流健康状况,本文基于白龙江干流水文特性及水质变化状况,构建了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正态云模型评价了白龙江干流甘南段、陇南段2011、2015、2019年河流健康状况,进而分析了白龙江干流2011年以来河流健康演变过程;同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修复对策并评估了修复效应,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白龙江干流各水文站径流量年内分配基本一致,白云、舟曲、武都站6~10月多年平均月径流量分别占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59.75%、64.97%、63.40%,其中7~9月多年平均月径流量分别占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39.05%、41.19%、39.84%。Kendall、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法结果表明,白云、舟曲、武都站1956~2019年年径流量呈显着递减趋势;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表明,白云、舟曲水文站年径流量在1990年发生突变,武都水文站年径流量在1987年发生突变。(2)2011~2019年期间,迭部、东江、碧口水质监测断面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变化幅度分别为-1.45%~14.07%,-45.26%~-35.23%,-38.90%~-27.52%,263.64%~364.15%,-68.52%~-24.31%、178.91%~291.55%。碧口与迭部断面相比较,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多年平均值变化幅度分别为-1.22%、-21.84%、-2.45%、-7.69%、-23.92%、-9.64%。(3)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白龙江干流河流健康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水文水资源准则层对河流健康影响最大,权重为0.3105。生态流量满足程度、鱼类保有指数、流量过程变异程度权重分别为0.0975、0.0917、0.0868,是影响河流健康的主要指标。(4)利用综合指数法、正态云模型法评价白龙江干流河流健康状况,评价结果比较得出综合指数法适宜于白龙江干流河流健康评价。2011年甘南段、陇南段、白龙江干流健康评价分值分别为66.77分、63.35分、64.88分,2015年甘南段、陇南段、白龙江干流健康评价分值分别为74.03分、65.70分、69.44分,2019年甘南段、陇南段、白龙江干流健康评价分值分别为74.27分、72.03分、73.03分,河流健康等级均为“健康”。(5)河流健康演变过程分析表明,2011~2019年白龙江干流河流健康状况呈现逐步好转。河流健康状况总分值由64.88分提高至73.03分,变化幅度为12.57%。水文水资源准则层分值由59.40分提高至76.77分,变化幅度为29.25%;物理结构准则层分值由43.07分(2011年)下降至38.67分(2015年),随后提高至39.90分(2019年),变化幅度为-7.36%;水质准则层分值由65.87分提高至72.77分,变化幅度为10.47%;社会服务功能准则层整体分值由83.25分提高至96.21分,变化幅度为15.57%。(6)依据评估结果提出保障水电站下泄流量、鱼类人工增殖放流修复对策。采用R2-Cross法、生态流量满足程度指标评估白龙江干流水电站枢纽2020年下泄流量表明:采取保障水电站下泄流量措施后,引水式水电站枢纽下泄流量满足减水河段生态流量要求,生态流量满足程度指标数值为25.39%~201.65%。

梁健[7](2021)在《赣南桃江稀土矿区流域水系泥沙迁移和氨氮污染演化规律》文中指出稀土资源是现代工业、国防和科技发展的不可代替的重要原材料,而我国赣南地区是离子型稀土资源的主要产地。近50年来,赣南地区先后采用池浸、堆浸、原地浸矿三种方式开采稀土资源,破坏地表植被,甚至使原有林地变成裸地加重水土流失,开采过程使用铵盐作为浸矿剂导致河流水体氨氮污染。因此,研究赣南稀土矿区水系泥沙的迁移及氨氮污染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以赣南桃江稀土矿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桃江流域各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并结合遥感数据,分析了流域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建立适用于桃江流域的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通过情景模拟法定量分离和评价气候变化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稀土开采、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河流径流量和泥沙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稀土矿区小流域实地水质监测,利用水文模型法分析稀土两类开采方式(池浸/堆浸、原地浸矿)对河流径流量、泥沙量、氨氮量的影响;最后利用GMS地下水模型技术,分析原地浸矿对流域地下水氨氮污染的影响过程。主要成果如下:(1)分析了桃江流域1960~2015年的降水量、气温、潜在蒸发量和径流量、泥沙量的变化特征。桃江流域年降水量呈现微弱下降趋势,气温呈现上升趋势,潜在蒸发量先降后升,拐点出现在1991年前后;流域年均实测径流量和泥沙量显着下降,突变点分别发生在2002年和2003年。(2)通过1995年、2005年和2015年3期的土地利用类型遥感解译图的分析表明:林地、水田和旱地是桃江流域内最主要的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并不显着。但采用池浸/堆浸方式的稀土用地A类的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采用原地浸矿方式的稀土用地B类、城镇居民用地的面积呈上升趋势,而林地的面积则呈现下降趋势。(3)利用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和情景模拟法,从桃江全流域尺度上定量分离并评估了气候变化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对于桃江干流出口处的年均径流量和泥沙量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因素对桃江干流径流量和泥沙量呈现增加效应,而气候变化因素和水利工程建设等对桃江干流径流量和泥沙量呈现减少效应,水利工程建设是桃江干流径流量和泥沙量减少的主要因素。(4)利用SWAT模型和土地利用类型替换法,确定流域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径流量、泥沙量、氨氮量的贡献率。对于桃江全流域,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径流量的贡献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稀土用地A类>城镇居民用地>水田>旱地>草地>稀土用地B类>林地,对河流水体中的泥沙量的贡献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稀土用地A类>旱地>水田>草地>稀土用地B类>林地>城镇居民用地,表明池浸/堆浸是导致稀土矿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对于开采结束后约18年的稀土矿区小流域,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水体中的氨氮量的贡献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水田>旱地>稀土用地B类>城镇居民用地>稀土用地A类>草地>林地,表明原地浸矿可造成矿区水系长期的氨氮污染。(5)利用GMS地下水数值模型,分析了原地浸矿对地下水氨氮污染的影响过程。矿山原地浸矿注液开始氨氮污染物即随地下水流向下游的河流方向迁移扩散。在浸矿结束后实施清洗,清洗工艺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氨氮污染的浓度峰值,但没有对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起到任何拦截作用。在原地浸矿场下游设置截渗装置,并采用填料过滤或水力控制等手段,有望能彻底解决原地浸矿技术对地下水的污染问题。

赖芳[8](2020)在《大渡河中下游沿岸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地质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气候变化程度和人类活动强度加剧的双重压力下,全球面临着日趋严重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破坏、水资源危机等资源环境问题,给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挑战。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已成为当前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热点问题,对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地质影响因素开展研究,可以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角度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生态环境,从而科学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促进人地关系和谐发展。大渡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向四川盆地西缘山地过渡地带,它是长江、黄河的上游及成都平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该流域跨越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其上游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中下游位于扬子陆块。大渡河流域属于我国五大生态脆弱区的西南山地区,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地质灾害易发频发,是气候和生物响应的敏感地带,是进行脆弱性分布以及控制其分布因素研究的天然实验区。科学认知大渡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对川西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专家学者对大渡河流域的研究主要存在于河流地貌、地质构造、地质灾害、气候变化等方面,对其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从地质学角度解释生态环境脆弱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更为缺乏。本研究以大渡河中下游沿岸作为研究区,首先对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脆弱性等概念及其内涵进一步阐述,基于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数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建立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开展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时空变化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研究区地质环境中的主要地质因素,构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地质因素的关联规则,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探索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主要地质因素。本研究为大渡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根据研究区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参考已有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标体系,选取高程、坡度、植被盖度、土壤可侵蚀K值、经济等9个因子建立了研究区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投影寻踪模型和GIS技术对研究区2000年和2015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得到重度脆弱、中度脆弱、轻度脆弱、微度脆弱和潜在脆弱五个等级的分区。按照重要性、对应性、可行性的原则,从地质建造和地质构造两方面着手,选取岩性和断层两类因素,确立了岩类、岩石坚硬程度、断层密度、距断层距离、断层走向五个维度,采用相关标准和自然断点法等方法筛选出26个地质因子。引入粗糙集模型做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地质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进行脆弱性等级分区与地质因子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主要与岩类,岩石坚硬程度,断层密度(m/km2),距断层距离(m),断层走向具有关联性。并且发现这些地质因子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程度排序为:岩类>岩石坚硬程度>断层密度>距断层距离>断层走向。

吕黎明[9](2020)在《陇东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泥流起动机理及其运移数值模拟》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陇东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纸坊沟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雨强、坡度、植被覆盖度条件下10个试验场地020 cm深度土压力、孔隙水压力、含水量和土壤水势等参数实时监测,分析判断泥流起动临界点,得到坡面尺度泥流起动各参数阈值;基于流域水文、地形和物源条件初步分析,计算得到地形和物源参数,应用Massflow软件模拟流域尺度泥流运移过程,得出研究结论如下:(1)坡面人工降雨雨强22.0 mm/h、42.0 mm/h、95.0 mm/h,坡度30°、45°、60°,植被覆盖度5%、15%、40%条件下,实时监测土压力增量、孔隙水压力增量、土壤体积含水量、土壤水势等参数得到泥流起动阈值:雨强42.397.4mm/h、土压力值增量0.302.72 KPa、孔隙水压力增量1.131.59 KPa、土壤含水量19.30%27.9%、土壤水势-42.16-17.26 KPa。同时,采用MATLAB多元线性回归拟合得到泥流起动后坡面平均侵蚀厚度经验公式D=t×(2.8129×10-5x1-2.1285×10-6x2-2.2342×10-5x3+2.568×10-6t)。(2)利用泰森多边形法将纸坊沟流域划分为石窑硷、马家新庄、二坝站、一坝站4个区域,面积5.23 km2、5.61 km2、5.64 km2、2.50 km2。统计各站多年历次降雨强度,采用P-Ⅲ型曲线适线得出各区域20年、50年、100年一遇雨强:石窑硷27.7 mm/h、45.7 mm/h、60.7 mm/h,马家新庄23.7 mm/h、37.4 mm/h、48.7 mm/h,二坝站30.4 mm/h、51.7 mm/h、69.6 mm/h,一坝站33.0 mm/h、78.0mm/h、121mm/h。(3)在不同雨强条件下,将坡度≥15°且植被覆盖度≤40%的区域相叠加划分泥流潜在分布区,石窑硷、马家新庄、二坝站、一坝站泥流潜在分布区面积0.09 km2、0.12 km2、0.19 km2、0.06 km2。(4)基于Massflow软件模拟不同情景下流域尺度泥流运移过程,计算得泥流流速V和流深H:20年、50年、100年一遇雨强条件下,降雨历时1 h,石窑硷区域不同时刻泥流最大流速3.24.1 m/s、3.54.6 m/s、4.15.4 m/s,最大流深0.190.26 m、0.210.32 m、0.230.39 m;马家新庄区域泥流最大流速4.75.8m/s、5.06.6 m/s、5.67.6 m/s,最大流深0.140.23 m、0.170.33 m、0.230.47m;二坝站区域泥流最大流速4.95.8 m/s、6.87.7 m/s、8.39.5 m/s,最大流深0.160.29 m、0.250.43 m、0.340.77 m;一坝站区域泥流最大流速10.614.1 m/s、13.214.7 m/s、15.316.8 m/s,最大流深0.421.37 m、0.550.92 m、0.741.29 m。(5)泥流风险性评价结果表明:20年一遇雨强条件下,上河为中风险,其他13个村庄均为低风险;50年一遇雨强条件下,上河、高庄子为中风险,其他12个村庄均为低风险;100年一遇雨强条件下,何家庄为高风险,上河、高庄子、二沟为中风险,其他10个村庄均为低风险。

常翠英[10](2020)在《基于水土保持和面源污染调控的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流域土地利用系统景观植被的构成、类型、配置等的不合理是水土流失的主要起因,经植被结构优化来提升生态功能,是从根本上遏制区域土壤侵蚀、面源污染,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选取江西新余市红壤丘陵区狮子口库区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小流域果业产业发展的前提下,应用GIS的空间信息处理功能,并基于“源—汇”理论,综合考虑小流域土壤侵蚀与全氮/全磷面源污染负荷,运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和网格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定量计算,探讨景观数量结构特征的影响,在小流域、汇水区和景观类型三个尺度水平上进行生态风险分析,提出基于狮子口水库水源地保护的植被结构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整体上,狮子口库区小流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以林地为主,柑橘园其次;小流域整体“汇”景观占比高于“源”景观。小流域从上至下汇水区景观破碎度和异质性呈增大趋势,且上部区域景观聚集度最好。小流域“汇”景观乔木林地、水域景观优势度、破碎度高,其次是“源”景观中的柑橘园和旱地,林地聚集度最高,其次是水田和柑橘园。(2)小流域19个汇水区中8、12、16、17号汇水区“源”景观占比高于“汇”景观,柑橘园为优势景观;11、15、19号汇水区“源”“汇”景观占比相对均等,其中11号汇水区旱地为优势景观;其余汇水区“汇”景观占比高于“源”景观。且景观格局特征上,8、11、12、15、16、17、19号汇水区“源”景观破碎度低“汇”景观破碎度高,5、6、8、12、19号汇水区“源”景观聚集度高且“汇”景观聚集度低,利于面源污染产生和集中。(3)侵蚀模数分析结果显示,小流域整体处于中度侵蚀水平,以微度侵蚀区面积最大,中度及以上侵蚀区占比19.45%,整体呈现小流域下部侵蚀程度高于上部。汇水区上,16、17号汇水区处于强度侵蚀水平,6、9、15、13、14、12、10、2、11号汇水区处于中度侵蚀等级,其余为轻度侵蚀。地类上,“源”景观中裸土地、柑橘园、油茶园、旱地侵蚀模数处强度水平及以上,水田微度侵蚀;“汇”景观中草地、灌木林地处于强度水平,林地处于轻度。其中中度及以上侵蚀等级的汇水区和地类是需要调控的关键区。(4)全氮/全磷面源污染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显示,小流域整体上磷“源”强度较氮“源”低,氮磷“源”“汇”分布差异不大,中部和下部区域水库岸带分布有较强的面源污染氮磷“源”且较集中。小流域及19个汇水区总体上景观“汇”作用大于“源”作用。地类中,水田、住宅、油茶园和柑橘园是磷面源污染源,油茶园、柑橘园、水田、旱地、裸土地和住宅是氮面源污染源,这些面源污染氮磷源地类是需要调控的关键土地利用覆盖类型。(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源”景观和柑橘园占比是土壤侵蚀和氮磷面源污染极为重要的来源,交通用地也是氮磷面源污染的来源,且柑橘园和交通用地的团聚程度和优势度越高,越利于侵蚀和面源污染氮磷负荷产生;而乔木林地面积越大,破碎度越低,集聚度和优势度越高,对侵蚀和污染的削减力度越大。(6)以景观特征与土壤侵蚀、全氮/全磷面源负荷的相关关系为依据,结合识别的关键“源”景观和汇水区,提出基于小流域土壤侵蚀和面源污染调控的植被结构优化措施,并进行优化结果分析:三项措施中,措施一在柑橘园、油茶园地表混种箭舌豌豆高羊茅,对土壤侵蚀的优化效果最好,使小流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降至1730.23 t·km-2·a-1,转为轻度侵蚀等级,中、强度侵蚀汇水区转为轻度;措施三在水库沿岸布设30米宽滨水植被缓冲带,对面源污染全氮/全磷负荷调控效果最好,小流域面源污染全氮、全磷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分别由-0.555、-0.506降低至-0.579、-0.524,11个汇水区也均有所降低,幅度0.002-0.081,平均下降幅度约0.030;措施二裸土地转化为乔木林地的土壤侵蚀和面源污染氮磷负荷优化效果中等。综合以上三项措施实施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小流域林地面积增加约65.3公顷,裸土地消失,柑橘园、油茶园等地类面积有不同程度削减。其优化效果最好,小流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降至1638.50 t·km-2·a-1,侵蚀等级降为轻度,中、强度侵蚀汇水区降至轻度。全氮/全磷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小流域整体分别降低至-0.725、-0.634,12个关键汇水区也均下降,幅度0.022-0.474,平均降幅约0.197。

二、Monitoring on soil erosion and sediment delivery at a typical basin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Jialing River by remote sensing(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onitoring on soil erosion and sediment delivery at a typical basin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Jialing River by remote sensing(论文提纲范文)

(3)基于地貌特征和子流域分类的三岔河流域生态地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地貌学的研究现状
        1.3.2 小流域划分及分类的研究现状
        1.3.3 生态地貌学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背景
        2.1.2 地质构造条件
        2.1.3 岩性条件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预处理
        2.2.3 研究方法
第3章 三岔河流域地貌的定量分析
    3.1 三岔河流域的提取及子流域的划分
    3.2 三岔河流域地貌形态因子的分级
    3.3 三岔河流域地貌形态的综合分析
        3.3.1 高程-起伏度分析
        3.3.2 切割深度-坡度分析
        3.3.3 高程-面积积分分析
        3.3.4 条带剖面分析
    3.4 各地貌类型子流域地貌特征及其控制性因素分析
第4章 三岔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定量分析
    4.1 研究区各地貌类型子流域的生态背景
        4.1.1 水热条件
        4.1.2 土壤及植被
        4.1.3 土地利用现状
    4.2 流域地形条件对气候的影响
        4.2.1 流域地形地貌对气温的影响分析
        4.2.2 流域地形地貌对降水的影响分析
    4.3 流域地形地貌对生态格局的影响
第5章 三岔河流域生态地貌类型的生态功能体系构建及评价
    5.1 不同生态地貌类型的生态功能体系的构建
    5.2 不同生态地貌类型的生态功能体系的评价
        5.2.1 各地貌类型子流域的生态地貌功能评价
        5.2.2 各地貌类型子流域的生态价值评价
    5.3 流域不同生态地貌类型功能的提升设计
        5.3.1 主要潜在生态风险
        5.3.2 不同生态地貌类型功能的提升设计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三岔河流域地貌形态的定量分析结果
        6.1.2 流域生态环境及与地貌形态相关关系的分析结果
        6.1.3 三岔河各地貌类型子流域的生态地貌功能体系
    6.2 讨论
        6.2.1 存在的问题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潮汐式调度对三峡库区泥沙和磷的输移影响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库泥沙淤积研究进展
        1.2.2 水库营养盐输运研究进展
        1.2.3 基于库区水环境改善的优化调度研究
        1.2.4 水环境模型研究进展
    1.3 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内容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三峡水库泥沙淤积特性和TP滞留效应
    2.1 三峡水库概况
    2.2 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季节和空间分布特性
        2.2.1 数据搜集
        2.2.2 入库水沙特性
        2.2.3 泥沙淤积季节特性
        2.2.4 泥沙淤积空间分布特性
        2.2.5 横断面淤积形态分析
    2.3 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对坝前水位的滞后响应研究
        2.3.1 滞后响应模型的建立
        2.3.2 滞后响应模型的应用
        2.3.3 滞后响应规律分析
    2.4 三峡水库TP时空变化特性
        2.4.1 水质数据搜集
        2.4.2 分析方法
        2.4.3 TP浓度年际和年内变化
        2.4.4 TP浓度沿程和季节性变化
    2.5 三峡水库TP滞留效应
        2.5.1 TP通量与泥沙通量的关系
        2.5.2 干流和主要支流的TP通量
        2.5.3 TP滞留率
        2.5.4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峡库区典型支流水动力及水质模拟
    3.1 EFDC模型简介
        3.1.1 水动力模型
        3.1.2 泥沙模型
        3.1.3 水质模型
    3.2 典型支流概况
        3.2.1 香溪河地理位置概况
        3.2.2 香溪河水沙概况
        3.2.3 香溪河水质概况
    3.3 模型建立
        3.3.1 模型网格划分
        3.3.2 边界条件设置
        3.3.3 初始条件设置
        3.3.4 模型关键参数设置
    3.4 模型验证
        3.4.1 水温验证
        3.4.2 水质验证
    3.5 研究区域水动力及水温结构特征
        3.5.1 长江干流河段水动力特征
        3.5.2 支流香溪河水动力特征
        3.5.3 长江干流河段水温结构特征
        3.5.4 支流香溪河水温结构特征
    3.6 研究区域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
        3.6.1 研究区域TP平面分布特征
        3.6.2 研究区域TN平面分布特征
        3.6.3 长江干流河段TP、TN纵向分布特征
        3.6.4 支流香溪河TP、TN纵向分布特征
    3.7 支流香溪河营养盐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潮汐式调度对三峡库区典型支流磷营养盐输移影响机理研究
    4.1 三峡水库运行情况
    4.2 三峡水库水位波动对香溪河库湾TP浓度的影响
    4.3 三峡水库“潮汐式”调度对香溪河磷盐输运的影响研究
        4.3.1 “潮汐式”调度研究综述
        4.3.2 “潮汐式”调度基本方案设计
        4.3.3 “潮汐式”调度下的基本特性分析
    4.4 基于“潮汐式”调度模式的三峡水库运行效果分析
        4.4.1 基于“潮汐式”调度模式的方案设计
        4.4.2 “潮汐式”调度与现行调度下香溪河库湾流速比较
        4.4.3 “潮汐式”调度与现行调度下香溪河库湾TP浓度比较
        4.4.4 “潮汐式”调度与现行调度下香溪河库湾TP通量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潮汐式调度下三峡全库区泥沙和磷输移效果研究
    5.1 模型建立
        5.1.1 模型研究区域及网格布置
        5.1.2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设置
        5.1.3 模型参数设置
    5.2 模型验证
        5.2.1 水位流量验证
        5.2.2 含沙量验证
        5.2.3 水温水质验证
    5.3 基于“潮汐式”调度的三峡库区干支流泥沙和磷过程模拟
        5.3.1 三峡水库多年“潮汐式”调度方案设计
        5.3.2 三峡水库泥沙计算结果合理性分析
        5.3.3 三峡水库TP计算结果合理性分析
        5.3.4 “潮汐式”调度下三峡水库的泥沙通量模拟分析
        5.3.5 “潮汐式”调度下三峡水库的排沙比
        5.3.6 “潮汐式”调度下三峡水库的挟沙力分析
        5.3.7 “潮汐式”调度下三峡水库的TP通量模拟分析
        5.3.8 “潮汐式”调度下三峡水库的TP滞留率
        5.3.9 三峡库区主要支流乌江TP通量和滞留率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5)长江干流江心洲及黄河下游心滩面积变化及其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4 技术路线及研究思路
第二章 数据资料来源
    2.1 卫星遥感资料
    2.2 水文资料
第三章 长江干流江心洲演变规律
    3.1 遥感影像数据处理
        3.1.1 遥感图像预处理
        3.1.2 江心洲面积提取方法
    3.2 不同地区江心洲基本情况
    3.3 江心洲面积变化规律
        3.3.1 不同河段江心洲提取结果
        3.3.2 江心洲面积时空变化规律
        3.3.3 不同面积类型江心洲变化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江水沙变化对江心洲面积的影响
    4.1 人类活动对水沙条件的影响
        4.1.1 水库建设的影响
        4.1.2 水土保持工作的影响
    4.2 不同河段水沙条件的变化
    4.3 不同河段江心洲面积增减量与水沙变化的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河下游心滩变化及对水沙条件变化的响应
    5.1 研究河段心滩基本情况
    5.2 心滩面积变化规律
        5.2.1 不同河段心滩提取结果
        5.2.2 心滩的时空变化规律
        5.2.3 不同面积类型心滩的变化规律
    5.3 黄河中游重大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对水沙条件及心滩变化的影响
        5.3.1 重大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5.3.2 不同河段水沙变化及水利工程建设对心滩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参考文献

(6)甘肃白龙江干流河流健康演变及其修复效应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河流健康概念
        1.3.2 河流健康评价方法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河流水系
        2.1.4 气候条件
    2.2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2.3 水能资源开发状况
    2.4 水环境现状
        2.4.1 水功能区区划
        2.4.2 水环境状况
    2.5 经济社会状况
第三章 白龙江干流水文特性及水质变化分析
    3.1 水文特性
        3.1.1 流域几何特征
        3.1.2 径流量变化分析
    3.2 径流变化趋势与突变分析
        3.2.1 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3.2.2 径流变化突变分析
    3.3 水质动态变化分析
        3.3.1 水质时间变化
        3.3.2 水质空间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白龙江干流河流健康演变过程
    4.1 河流健康评价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2 评价模型
        4.1.3 评价基准
        4.1.4 评价河段划分
        4.1.5 单指标评价
        4.1.6 指标权重确定
        4.1.7 河流健康评价结果
    4.2 河流健康演变分析
        4.2.1 水文水资源准则层
        4.2.2 物理结构准则层
        4.2.3 水质状况准则层
        4.2.4 社会服务功能准则层
        4.2.5 河流健康目标层对比分析
    4.3 河流健康存在问题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流健康修复对策与效应评估
    5.1 修复对策
    5.2 修复效应评估
        5.2.1 减水河段生态流量评估
        5.2.2 非减水河段生态流量评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存在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赣南桃江稀土矿区流域水系泥沙迁移和氨氮污染演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学术热点——河流水环境变化研究
        1.1.2 稀土开采与河流水环境的矛盾
        1.1.3 稀土矿区河流水环境变化分析的紧迫性及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河流水沙变化的相关研究
        1.2.2 气候变化因素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1.2.3 人类活动因素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1.2.4 河流水环境影响的归因分析方法
    1.3 研究方案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3.5 本文各章主要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获取
    2.1 桃江流域自然地理特征
        2.1.1 地理位置
        2.1.2 水文气象
        2.1.3 地质地貌
        2.1.4 土壤植被
    2.2 桃江流域稀土开采历史
        2.2.1 池浸/堆浸开采方式
        2.2.2 原地浸矿开采方式
    2.3 桃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
        2.3.1 遥感数据源介绍
        2.3.2 土地利用分类及变化趋势
    2.4 水文气象观测资料的获取
        2.4.1 水文资料的获取
        2.4.2 气象资料的获取
    2.5 小结
第三章 桃江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3.1 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统计方法
        3.1.1 趋势分析方法
        3.1.2 突变点分析方法
    3.2 桃江流域水沙变化分析
        3.2.1 径流量变化
        3.2.2 泥沙量变化
    3.3 桃江流域气象变化分析
        3.3.1 降水量变化
        3.3.2 气温变化
        3.3.3 潜在蒸发量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桃江流域干流的水沙变化归因分析
    4.1 桃江流域SWAT模型构建
        4.1.1 模型基本原理
        4.1.2 数据库处理
        4.1.3 模型率定、验证、敏感性分析
    4.2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水沙变化
        4.1.1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概况
        4.1.2 情景设计
        4.1.3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水沙变化归因分析
    4.3 不同稀土开采方式的水沙变化
        4.3.1 情景设计
        4.3.2 不同稀土开采方式的水沙变化
    4.4 小结
第五章 桃江流域支流的水沙变化及氨氮污染归因分析
    5.1 矿区小流域基本概况
        5.1.1 池浸/堆浸小流域基本概况
        5.1.2 原地浸矿小流域基本概况
    5.2 氨氮源强确定
        5.2.1 源强确定方法
        5.2.2 源强确定结果
    5.3 矿区小流域水沙变化及氨氮污染的贡献率
        5.3.1 池浸/堆浸小流域的水沙变化及氨氮污染的贡献率
        5.3.2 原地浸矿小流域的水沙变化及氨氮污染的贡献率
    5.4 矿区小流域生态修复效果预测
        5.4.1 池浸/堆浸小流域生态修复效果预测
        5.4.2 原地浸矿小流域生态修复效果预测
    5.5 小结
第六章 稀土开采对河流水环境影响途径分析
    6.1 稀土开采方式对水环境影响途径分析
        6.1.1 池浸/堆浸方式对水环境影响途径分析
        6.1.2 原地浸矿方式对水环境影响途径分析
    6.2 原地浸矿氨氮污染地下水迁移扩散过程
        6.2.1 地下水模型构建
        6.2.2 源强输入与情景设计
        6.2.3 氨氮污染迁移扩散过程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大渡河中下游沿岸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地质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1.3.2 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现状
        1.3.3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现状
        1.3.4 生态环境脆弱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3.5 区域研究现状
        1.3.6 研究现状小结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地理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概况
        2.1.1 气候条件
        2.1.2 水文特征
        2.1.3 植被状况
        2.1.4 地貌特征
        2.1.5 经济与人口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大地构造背景
        2.2.2 构造特征
        2.2.3 地层岩性
第3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变化评价及分布特征分析
    3.1 概念界定
        3.1.1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脆弱性概念
        3.1.2 地质环境概念及本研究理念
    3.2 投影寻踪模型
    3.3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
        3.3.1 评价指标体系
        3.3.2 综合量化模型
        3.3.3 脆弱性程度分级
        3.3.4 脆弱性变化趋势
    3.4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
        3.4.1 2000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
        3.4.2 2015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
    3.5 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5.1 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趋势
        3.5.2 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区
        3.5.3 有关分析
        3.5.4 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生态建设建议
第4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分析
    4.1 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4.1.1 岩性影响土壤、植被的形成
        4.1.2 构造运动塑造地形地貌、影响气候
        4.1.3 人地互动影响生态环境
    4.2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选取
        4.2.1 地质影响因素选取原则
        4.2.2 地质影响因素选取
    4.3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维度确定
        4.3.1 地层岩性因素维度
        4.3.2 断层因素维度
        4.3.3 有关分析
    4.4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数据信息获取
        4.4.1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数据来源
        4.4.2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数据处理与分级
第5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地质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5.1 粗糙集模型
        5.1.1 粗糙集理论相关知识
        5.1.2 知识约简与依赖
        5.1.3 粗糙集信息系统
        5.1.4 粗糙集决策表
        5.1.5 粗糙集模型
    5.2 生态环境脆弱性和地质环境指标耦合模型构建
    5.3 构建耦合信息决策表
    5.4 耦合决策分析
    5.5 生态环境脆弱性和地质影响因素耦合关联结果分析
        5.5.1 耦合关联结果
        5.5.2 耦合关联规则及分析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及分析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1 综合信息决策表
附录2 区别对象属性集合p(x,y)

(9)陇东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泥流起动机理及其运移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泥流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1.2.2 泥流运移数值模拟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土壤与植被
        2.3.1 土壤类别及分布特征
        2.3.2 植被类型及分布特征
    2.4 河流水系
    2.5 气象水文
    2.6 试验场地概况
第三章 泥流形成因素及起动机理
    3.1 泥流形成因素
        3.1.1 地貌因素
        3.1.2 固体物质补给条件
        3.1.3 降雨因素
        3.1.4 人类活动
    3.2 泥流起动试验设计
        3.2.1 雨强对坡面泥流起动影响
        3.2.2 坡度对坡面泥流起动影响
        3.2.3 植被覆盖度对坡面泥流起动影响
    3.3 试验仪器
    3.4 试验过程
    3.5 试验结果分析
        3.5.1 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
        3.5.2 土压力增量变化
        3.5.3 孔隙水压力增量变化
        3.5.4 土壤水势变化
        3.5.5 泥流起动参数阈值
        3.5.6 泥流起动经验公式
第四章 研究区泥流类型及其潜在分布
    4.1 泥流类型
    4.2 泥流灾害
    4.3 泥流潜在分布
        4.3.1 土壤质地
        4.3.2 流域分区
        4.3.3 雨强
        4.3.4 坡度
        4.3.5 植被覆盖度
        4.3.6 泥流潜在分布区划分
第五章 流域泥流运移数值模拟
    5.1 泥流运移数学模型
        5.1.1 运移数学方程
        5.1.2 定解条件
    5.2 泥流数值模拟
        5.2.1 控制方程简化
        5.2.2 初始条件
        5.2.3 边界条件
        5.2.4 模拟区域网格划分
        5.2.5 参数选取
        5.2.6 模型验证
        5.2.7 数值模拟结果
第六章 泥流风险性评价及防治措施
    6.1 风险性评价标准
    6.2 泥流风险性评价
    6.3 防治措施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水土保持和面源污染调控的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土流失研究
        1.2.2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
        1.2.3 小流域植被格局与水土保持、面源污染调控的关系研究
        1.2.4 “源-汇”理论及其在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调控中的应用研究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影像数据参数及影像处理方法
        2.2.1 影像数据参数
        2.2.2 影像处理方法
    2.3 小流域提取和汇水区划分
    2.4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方法
    2.5 秩相关分析方法
    2.6 土壤侵蚀特征分析方法
        2.6.1 ULSE模型简介
        2.6.2 模型因子测算及确定
    2.7 面源污染特征分析方法
        2.7.1 “源”“汇”景观面源污染全氮、全磷修正系数和权重
        2.7.2 网格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模型
    2.8 技术路线图
3.结果与分析
    3.1 小流域及各汇水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及景观格局分析
        3.1.1 小流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及景观格局分析
        3.1.2 汇水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及景观格局分析
    3.2 狮子口小流域土壤侵蚀和面源污染负荷分析
        3.2.1 土壤侵蚀负荷
        3.2.2 氮磷面源污染负荷
    3.3 狮子口小流域土壤侵蚀及面源污染与景观格局的秩相关分析
        3.3.1 景观数量特征与土壤侵蚀、污染输出的Spearman相关分析
        3.3.2 景观结构特征与土壤侵蚀、污染输出的Spearman相关分析
    3.4 基于源汇分析的狮子口库区小流域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调控关键区域确定
        3.4.1 土壤侵蚀调控关键区域
        3.4.2 氮面源污染调控关键区域
        3.4.3 磷面源污染调控关键区域
    3.5 基于源汇理论的狮子口小流域植被结构调整
        3.5.1 基于关键“源”景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地表植被结构调整的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调控
        3.5.2 基于关键“源”景观调整为“汇”景观的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调控
        3.5.3 基于狮子口水库滨水植被缓冲带布局的小流域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调控
        3.5.4 狮子口库区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综合效益分析
4.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小流域土壤侵蚀、全氮/全磷面源污染空间分布讨论
        4.2.2 景观特征与土壤侵蚀、全氮/全磷面源污染的关系讨论
        4.2.3 基于水土流失、面源污染调控的植被结构优化方案讨论
        4.2.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Monitoring on soil erosion and sediment delivery at a typical basin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Jialing River by remote sensing(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中下游典型湿地演替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 赵颖异.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 [2]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十四五”建设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J]. 重庆市人民政府. 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10)
  • [3]基于地貌特征和子流域分类的三岔河流域生态地貌分析[D]. 姚星宇.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4]潮汐式调度对三峡库区泥沙和磷的输移影响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D]. 唐小娅.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5]长江干流江心洲及黄河下游心滩面积变化及其控制因素[D]. 姜玲玲.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6]甘肃白龙江干流河流健康演变及其修复效应评估[D]. 秦成栋. 兰州大学, 2021(09)
  • [7]赣南桃江稀土矿区流域水系泥沙迁移和氨氮污染演化规律[D]. 梁健. 江西理工大学, 2021
  • [8]大渡河中下游沿岸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地质影响因素研究[D]. 赖芳.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9]陇东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泥流起动机理及其运移数值模拟[D]. 吕黎明. 兰州大学, 2020
  • [10]基于水土保持和面源污染调控的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研究[D]. 常翠英.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嘉陵江中下游典型流域水土流失输沙遥感监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