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的几点思考——专访《生态美学》作者许恒春

生态美学的几点思考——专访《生态美学》作者许恒春

一、关于生态美学的几点思考——《生态美学》作者徐恒醇访谈录(论文文献综述)

李浩昌[1](2018)在《走向现代的艰难“转换” ——论阿来的生态书写》文中研究说明“生态书写”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创作现象,它是在西方生态思潮的影响以及中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作家们基于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怀以及对自然万物命运的关注促使他们在面对严峻的生态现实时积极的融入自然,呼吁人们关注自然生态并进而保护自然生态。虽然中国当代的生态书写起步较晚,但历经几十年的积淀与发展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家作品。在中国当代众多生态书写的作家队伍中阿来是最为优秀的作家之一,他不仅是茅盾文学奖设立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也是首位获奖的藏族作家。选择阿来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一来是因为阿来是一位非常特别的生态书写者。作为一个用汉语写作的少数民族作家,他把创作根植于广袤的藏区大地,用他极为敏感的艺术洞察力,用炽热而又复杂的笔墨记录了藏区大地从前生态向生态转换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二来是因为笔者自己作为少数民族群体中的一员,从自己亲身具体的生存生命体验,也深切地感受到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嬗变,它可使我与之形成一种特殊的对话关系。这也许是一般的研究者所欠缺的。阿来把藏区面临的挑战与经受的疼痛呈现在世人面前。不仅使人清楚的看见藏民族地区从“前生态”走向“生态”过程中的艰难“转换”,而且得以认识少数民族在克服重重生态困境中展现出来的坚韧和智慧。在文学日渐多元复杂而又提倡消费、崇尚娱乐的时代,阿来始终沉浸在对生命和存在的探索与思考中,竭力发觉原始本真的生命与自然生态的质地,让爱的热血与真实的情感,融化在自己的文学创作当中。所以,研究阿来的生态书写对拓宽当下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在当前中国学者对西方生态理论、生态作品的研究以及中国生态书写的实际与生态研究的基础之上,全面展现阿来生态书写的丰富样貌,深入探究藏地从“前生态”向“生态”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绪论部分主要从西方生态书写的历史渊源分析中国以及阿来的生态书写现象及其中国生态书写的现状,对中国的生态书写和研究进行了简要梳理,紧接着提出论文的研究重点以及研究思路等问题。论文正文部分主要围绕四个问题渐次展开:第一,阿来生态书写产生与发展的现实缘由和思想来源。在探讨现实缘由方面,结合藏区的生态问题,从中国传统的生态观以及藏区传统的生态观考察阿来的生态写作的思想来源,既阐述中国传统生态观对阿来的影响,又说明阿来的生态写作与藏区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第二,阿来生态书写的思想内涵。全面分析阿来生态书写作品,归纳出阿来作品的类型和特征,并从论述阿来生态书写的矛盾与张力中,揭示出藏区生态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第三,阿来生态书写的创作历程与作品审美特质。本论文分别用三个方面的内容讨论阿来的生态创作,梳理阿来生态书写的历程,分析创作的审美特质,阐述阿来的生态观,由此展示阿来对藏区从“前生态”向“生态”转换过程中凸显的生态问题的认识和思考;第四,阿来生态书写的当下意义。在对阿来生态书写进行细致考察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总结阿来生态书写对当代文坛的贡献,并根据目前生态创作的困境,指出其生命体验形成的生态哲思以及自然与心灵融为一体的生态表达为当代的生态写作提供了新的可能,并由此展望生态写作的发展未来。

熊清华[2](2018)在《海南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国家倡导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美好愿景。海南黎族传统村落人居景观是该民族在生存生产的实践中,为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而在大地留下的烙印,也是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的文化遗存。它记载着黎族的历史文化,保存着传统黎族文化的精髓,体现了黎族人民所拥有的生存智慧,也是海南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国家绿色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的进程中,黎族村落人居生态环境与文化景观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出现了新建的村落格局和建筑样式雷同、人文景观缺失、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保护黎族传统村落原有的生态格局和文化景观遗产刻不容缓。文章整合了民族学、美学等理论资源,结合人居环境学、建筑学、生态学、景观设计学等多学科理论的视野、方法和工具,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构架文章主体内容。首先,从人居学的视角提出黎族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的概念,解析其理论在国内的发展,阐述人居活动的“三元”理论和人居环境的“场域”理论。另外,对环境美学的研究范式展开论述,旨在吸收其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并将其作为对黎族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审美研究范畴界定和美学思想阐释的基础。其次,文章采用田野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对多个黎族传统村落田野点的深入调查,研究并分析海南黎族传统人居环境审美观的形成。从史料中考察海南黎族的族源、族称、方言以及其主要的居住地区的形成历史。考察气候、地形、资源因素对海南黎族人居环境的影响;分析人居活动中的村落文化、建筑文化、生产生活、信仰与习俗等人文因素;同时引入黎族传统古村落——东方市白查村的实地田野调查案例,论证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审美观念在其中的展现,对黎族传统居住文化的生态审美观念进行解析。再次,以典型黎族传统建筑——“船型屋”为个案研究,结合环境美学、生态美学分析具有“典型性”的黎族传统民居建筑——“船形屋”形成的文化因素。从“船形屋”的材料、结构、装饰等方面的建造特点,对五大方言民居建筑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其涵摄的生态美学观念与生态智慧,挖掘船形屋营建历程中审美思想的内涵与价值。同时,探讨海南黎族各个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生态实践,总结该民族的建造智慧对人居环境生态实践的启示。然后,具体考察黎族传统人居环境的现代发展与重构再生。首先,通过两个典型的黎族传统村落的田野调查,具体考察其自然景观、建筑形态、院落空间、室内布局、邻里关系等方面,阐释黎族传统人居环境审美观念的现代变迁。并提出总结观点:在当前黎族乡村改造中要继承其传统村落中建筑内向性空间秩序,院落模式演变、重唤邻里关系等方面的居住智慧。结合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营根县的现状,分析现代审美观念的变迁对传统建筑发展的冲击,具体表现在建筑结构的西方化、立面装饰的图像化、建筑材料的现代化;乡村景观中大广场、大量硬质铺装、大体量柱式的出现。针对当前海南岛地区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的现状提出问题:大量的传统村落被改造为旅游景点;在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中缺少对黎族深层文化结构和内涵的正确理解,出现了许多黎族文化滥用现象,错误的引导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以“槟榔谷”为例,解析黎族传统村落的文化符号在现代乡村旅游景观空间设计中的图示语言。从建筑符号、图腾符号、色彩符号等方面来分析,如何构建“居住”与“游憩”并存的村落空间,实现民族文化符号的“象征性”与“艺术性”共存,使黎族传统人居文化在现代发展中实现文化重构与再生。最后,文章归纳总结出“美丽乡村”图景中黎族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审美模式与景观营建,这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基于国内外的环境美学研究的理论范式,围绕景观的“如画性”、“审美参与”、“民族生境”的自然、社会、文化等维度等核心内容,总结出三种审美模式。其中,“如画”模式的特质是从视觉艺术的维度对黎族村落自然风景进行“画意”的把握;“游居”模式是从“审美参与”的视角,提出如何营建宜居、宜游的理想人居空间;“生境”模式阐释了要依据自然与社会整合的民族文化归属,对黎族村落进行具有“家园味道”的景观改造。同时以此为设计理念,将三种模式转化为“艺术设计”与“人文生态系统设计”相结合的思维、方法运用于黎族地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传承与更新实践中。最后提出黎族乡村景观营建的审美特征是具有“田园牧歌式”的、涵摄了“风水意象”的、具有“场所精神”与“荒野精神”的农耕文化景观。总之,本文尝试通过考察与分析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中所蕴含的独特的生态审美思想,审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审美观念的变迁与文化重构,旨在探寻当下如何构建黎族地区乡村环境景观营建的审美模式;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实现“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等科学的营建与改造方法,最终归旨在于实现黎族乡村地区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段沙沙[3](2017)在《劳伦斯·布伊尔的生态批评话语研究》文中指出劳伦斯·布伊尔自20世纪80年代转向生态批评的研究领域之后,相继出版了三部生态批评专着,建构了以“环境想象”和“地方想象”为核心的生态批评话语。布伊尔提出以“环境批评”代替“生态批评”的一贯用法,认为“环境批评”进一步扩大了生态批评的研究范围以及更准确的体现了生态批评研究的跨学科性。随着布伊尔生态批评研究视野的转向,“环境想象”的批评话语也由关注田园环境想象逐渐转向城市环境想象以及所带来的一系列毒物污染想象。地方想象是布伊尔另一个重要的生态批评话语。生态批评关注地方,记录地方,环境性的重要意义通过地方体现出来。地方感的建构可以加强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体现文化精神,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地方的界限逐渐被淡化,去地方化成为可能。在对地方的依附与挑战的分析过程中,生物区域主义想象实现了从地方依附到全球想象的过渡。布伊尔生态批评的话语策略主要围绕批评文本的选择、批评话语的价值立场两方面展开。成熟的理论,是文本阐释的有力指导,而对文本的阐释,则是理论建构的基石。立足于文本的批评实践正是布伊尔的话语策略之一,布伊尔选择以“环境性”来定义自己的研究文本,在他的视野中,环境文本应是一些以“以环境为导向的作品”。在对生态批评的“两阶段”划分中,布伊尔明确了环境的概念和范围,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和环境正义的倡导中实现了其批评话语的价值立场转向。环境问题不断地刺激着文学创作者和学术研究者,环境的转向也促使学者思考生态批评的跨学科、跨文化问题。自身的生活、教育教学经历,自然写作的传统,现代生态中心主义伦理以及生态政治是布伊尔生态批评话语形成的重要话语资源。在与英美不同的生态批评家,如司各特·斯洛维克、乔纳森·贝特的比较中,深入理解了布伊尔的生态批评话语的独特性以及英美生态批评的研究视野和研究倾向,进而把握英美生态批评的全貌。在此基础上,探究布伊尔生态批评话语对中国学者以及中国生态批评的影响,以期实现生态批评的中国本土化。当前生态批评还处于发展阶段,至少还面临四方面的挑战:组织、学科合法性、界定生态批评研究的特有模式以及确定学科外的重要性。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实现生态批评为“为濒危的世界写作”的生态目的,这将成为当下生态批评研究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褚紫玲[4](2016)在《生态美学视域下的迟子建作品研究》文中提出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使生态美学、生态批评等相关概念开始进入作家和评论家的视野。迟子建的特殊之处则在于从自然生态、性别生态、文化生态三个方面全面论述了生态和谐的可能性。得益于其童年生境和与萨满教人的情感同构,迟子建通过儿童视角和意象设置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美好的生态图景。人与外部自然环境共生共荣的前提得以实现。而她对当代女性写作的反思以及个人体验的影响则令其深入思考性别生态的构建,借由自己女性特质的温婉叙事和具有绘画感的书写,迟子建为我们展现了性别生态美的具体表征。人与自我及他者的圆融对话成为可能。对于黑土地上孕生的作家迟子建而言,神话传说滋养和传统文化熏陶的结果则让她为现世之人提供了面对外部生活的价值理念,文化生态之美通过追忆的叙事姿态和具有神话色彩的书写得以被传递。由此,迟子建的生态书写在整体和谐性和生命美学的维度上给我们带来了独具一格的审美愉悦,也对灵魂无处安放的现代入起到了一定的救赎意义。

赵聪[5](2015)在《生态环保视野下的摄影语言与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生态环保摄影是当代在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危机、环境问题的现实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生态环保摄影呈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周围环境复杂的生存状态。本文认为在图像化和视觉化日趋丰富的视觉图像时代,摄影的视觉语言特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总结出了生态环保摄影所独具的生态美特性,客观真实特性与内在冲击力特性。生态美特性不仅仅是反映自然的原生态美,它既要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美的一面,同时也要展现人与环境冲突对立的一面。本文从摄影的现实价值、历史价值、社会批判价值展开分析,进而得出了生态环保摄影所具有的社会改良、以及记录生态问题,重建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社会功能。本文发现当代环境生态问题的日趋严重与社会环保理念的兴起,促进了生态环保摄影作为一种崭新的主题摄影形态的快速发展与传播。本文认为生态环保摄影密切关注当下时代的生态状况,用镜头记录生态环境变迁,传播环保理念,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实现。

朱利华[6](2013)在《“生态大我”与生态批评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从1978年生态批评诞生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生态批评研究日趋广泛而深入。本文写作主要基于对以下问题的思考:一是生态批评理论基础薄弱的现状;二是深层生态学的困境;三是对现代人时空感知变异的反思。本文以“生态大我”概念为切入点,借鉴生态心理学、文学修辞学等学科的相关成果,采用文本细读方法,选取四位代表性生态批评家的重要论着作为解析对象,研究“生态大我”观念与生态批评的互动关系,关注“生态大我”对生态批评话语的潜在影响,试图论证“生态大我”可以成为一种比较坚实的哲学基础,将生态批评领域各种混杂的主题统一起来,从而推动生态批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本文也试图从生态批评实践中吸取合理元素,对深层生态学“生态大我”进行丰富和深化。绪论交待选题缘由、相关概念、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主要状况及本文的方法论与基本构架。第一章“‘生态大我’是什么?”集中讨论“生态大我”的工作性定义。“生态大我”概念根源于深层生态学“生态大我”,是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于1973年提出来的。它旨在提出一种对小我的超越,臻达一种容纳天地万物的“大我”境界。之后,众多深层生态学者对之进行了发展和修正。本文认为“生态大我”是与外界认同的范式,是自我与他者的认同模式,这里的他者不仅包含自然,还应包含社会。“生态大我”应该同时具备与他者认同的深度和广度。本章还将论证“生态大我”与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杜维明的同心圆模式等之间的关系。第二章“斯洛维克:寻找自我的专注意识”,分析美国生态批评家斯洛维克《寻找美国自然文学的生态意识》中的“生态大我”意识。斯洛维克的生态批评以人为主题,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然文学作家不仅是自然的品鉴者,更是人类心灵的研习者,是文学心理师。这种专注意识体现在自然文学独特的叙述模式中。本章尝试提炼专注意识的“生态大我”内涵之一:即对他者的深度专注。第三章“布伊尔:培养自我的环境想象”,分析美国生态批评家劳伦斯·布伊尔三部生态批评着作《环境的想象》、《为了危险的世界而写作》和《环境批评的未来》中的“生态大我”模式。本章将论证自我的认同模式贯穿在这三部着作之中。在这三部作品中,布伊尔提出了“主动放弃的美学”、“分水岭美学”、地方体验时空一体模式等理论;致力于对认同对象的拓展,力求将生态批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分歧进行调和,体现出自我认同的广度和动态特征。第四章“马歇尔:建构‘生态大我’的人格”,分析美国生态批评家马歇尔《高峰体验》、《<瓦尔登湖>中的俳句时刻》等生态批评文本中对自我实现者的人格分析。马歇尔运用了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尤其是其晚年超越性需求理论对自然文学进行分析,认为自然在高峰体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马歇尔通过阐释自然文学文本中的自我实现时刻,定性地分析并总结了若干生态人格特征本章尝试在马歇尔生态批评文本基础上提炼出“生态大我”人格特征:“生态大我”的时空超越性、“生态大我”的感恩精神、“生态大我”的“初心”境界。第五章“海斯:呼唤自我的宇宙意识”.分析美国生态批评家海斯在《地方感和全球感》中提出的“生态宇宙主义”。海斯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新语境中集中批判了生态批评中僵化的田园传统和荒野情结,并通过对一些不同于传统自然文学的文本,如现代科幻小说、纪录片、装置艺术等进行分析,建构出生态宇宙主义。生态宇宙主义是在全球化语境中一种新型的地方体验范式,是在布伊尔提出的“地方体验时空一体模式”基础上更大胆的思想实验,该实验指明了自我认同的无限广度。结语“走向成熟的‘生态大我”,提出生态批评与“生态大我”有着广阔的互动和共赢的前景。“生态大我”将突出生态批评的问题意识,强化其理论基础,并推进深层生态学“生态大我”的研究。两者以其各自的优势将合力探寻人性能达的境界,通过生态话语为新的自我命名,那就是在新的语境中建构更为成熟的生态大我,从而为人类走出生态危机探索一条更加深刻而合理的道路。

张鹏[7](2009)在《大地伦理的诗意呈现 ——世纪之交的中国生态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文学在当代中国的繁荣,是当下愈演愈烈的生态灾难与各国之间竞相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运动引起的。文学体材来源于社会生活和人类实践的方方面面,生态运动和环保实践作为素材投射到文学创作之中,生态文学便应运而生了。生态文学立足于如火如荼的生态环保的社会现实,寻求解决人与自然关系日益恶化的最佳出路,挖掘生态失衡的根本原因,理清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的文化脉络,直接呈现千疮百孔的自然大地,为解决天人关系寻找诉求之路。这是目前文学场域内实现人文关怀和自然之思的必由之路。本文引用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思想体系,作为考察生态文学的理论内核。“大地伦理”(Landethics)是由美国着名生态哲学家利奥波德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提出和完善的。1933年5月1日,他发表在《林业杂志》上的“自然保护的伦理”一文中,利奥波德表述了他的大地伦理思想。在1947年撰写的《沙乡年鉴》一书里,有专章“大地伦理”论述和深化了这一思想。“大地伦理的核心观念是生态整体主义,它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它扩展了道德共同体的边界,使之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以及栖居大地上的人类。其次,大地伦理学改变了人在自然中的地位,人只是大地共同体的一员,而且是普通的一员,他没有凌驾于其他动植物乃至非生命形态之上的特权,这从根本上否定了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或者说人类沙文主义。再次,大地伦理学确立了以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为前提的经济、生态、伦理和审美的多重价值评价体系。最后,大地伦理学规定了自己的基本道德原则,那就是:一个人的行为,当有助于维持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这是他对于自然、土地和人类与土地的关系与命运的观察与思考的结晶。他倡导一种开放的“土地伦理”,呼吁人们以谦恭和善良的姿态对待土地。他试图寻求一种能够树立人们对土地的责任感的方式,同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影响到政府对待土地和野生动物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利奥波德在文章中表述了土地的生态功能,以此激发人们对土地的热爱和尊敬,强化人们维护这个共同体健全的道德责任感。利奥波德通过他智慧的语言告诉我们,土地的伦理范畴包含土壤、水、植物和动物,以及大地上存在的一切。土地的伦理观就是让人放弃征服者的角色,对每一个伦理范畴内的成员暗含平等和尊敬,把它们当成跟自己一样平等的分子”。1本文力求对世纪之交中国的生态文学进行宏观梳理和微观细读,通过对文本内外人与自然的思考,达到把握其精神流向和整体发展趋势的目的。以更好的清理和探寻文学与生态的双向互动关系,为未来中国生态文学的创作和批评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本文分为导论部分和一至六章。导论部分宏观透视文本内外的中国生态现状。把中国当下的生态现状置于文章之首,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正是对这一问题的文学应答。第一章进行生态思想资源的历史追溯。从西方、中国本土和新时期以来三个层面挖掘生态伦理思想的根源,理清生态思想的脉络。第二章对生态文学中“人”的位置进行重新定位。批判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把“诗意的栖居”作为人类生存的生态化目标。第三章通过对生态文学的细读厘定人和天地的关系,指出人定胜天思想的局限和虚妄,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第四章描述生态文学中人与动物的关系,结合史怀泽的“敬畏生命”的思想和《怀念狼》等生态文学作品中的论述,力求汲取动物的智慧,促进人与动物的和解,寄托人性的关怀。第五章通过生态文学作品《玉米大地》、《屠杀的血泊》等等的解读,探求文学创作中人类和植物的关系,呼唤绿色文学。第六章对世纪之交的中国生态文学进行评价和定位。对作家的生态观、生态文学的语法形式、生态文学的发展前景给予观照。

曾毅[8](2008)在《电视纪录片主题的生态美学之维 ——兼论《天·地·人》三部曲》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美学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学领域中的一个热点,成为热点自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研究意义。本文首先从生态美学概念的合法性入手,并对生态美学的研究现状和选择研究对象的意义进行了总结以作为本文的前言。本文认为,电视纪录片主题的生态美学之维拓宽了当代生态美学研究的视域。本文第一章即对电视纪录片与生态美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即从语境、文化、特质三个方面进行深入考察,认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是电视纪录片与生态美学文化融合的切入点,二者的融合不仅使电视纪录片在美学和哲学层面上的内在蕴含得到提升,还对维护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自由境界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在此前提下,本文第二章以电视纪录片《天·地·人》三部曲为例,对蕴涵在电视纪录片中的生态美学蕴含进行挖掘,即“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之美”。其具体内容涉及三个方面,即:和谐之美、生命之美、艺术之美。为进一步探讨电视纪录片与生态美学之间的关系,本文第三章对生态美学视野下的电视纪录片《天·地·人》三部曲的深层意蕴从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这两个层面进行挖掘,同时,透视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多重审美关系,即“人——自然——社会”协调统一。这些都为电视纪录片主题的生态美学之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总之,电视纪录片主题的生态美学之维的研究拓宽了当代生态美学的研究视域,并在已有的生态美学研究基础之上,联系现实的生态状况和时代人文背景,结合生态美学思想的哲学文化,运用美学、影视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从而对电视纪录片《天·地·人》三部曲中的生态美学意义进行透视。其研究成果不仅展示了“和谐”、“生命”等话题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同时还唤起人类对自然宇宙中各生命体的生存环境进行关注和反思。

李广华[9](2008)在《化学生态课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与自然界的冲突日益加剧,生态危机全面爆发,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保护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发展不仅为人类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形成了人们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借鉴生态学的思想和方法已成为科学研究在方法论上的一种突破,从生态学的视角研究教育教学也备受关注。生态学的思想和方法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为课堂教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教育生态学、生态化教学、生态课程观、课堂生态学等教育理论初具形态。本研究拟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出发、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化学课堂中的问题,通过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源分析、实地课堂考察、访谈等研究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化学课堂进行深入探讨,力求从生态学的视角重新解读现实的化学课堂,揭示化学课堂中的失衡现象,进而初步构建化学生态课堂,提出实现化学生态课堂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主题是“化学生态课堂研究”,核心是“化学生态课堂”,整个研究沿着“何为化学生态课堂”-“化学生态课堂为何必要”-“如何实现化学生态课堂”的思路展开,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借鉴生态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化学生态课堂的内涵、构成要素、生态规律、生态特征及理论基础进行阐释;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当前的化学课堂,揭示出当前的化学课堂中存在着师生关系的“对话”失衡、教学情境与真实情境失衡、教和学的方式与新课程理念失衡、课堂环境的耐度失衡等失衡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生态学反思,力求找到中学化学课堂的应然状态,为构建化学生态课堂提供合理性的支持;第三部分,这部分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尝试从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管理及教学环境等五个方面对化学生态课堂进行初步理论构建;第四部分,从教学资源、教学方式、课堂管理及教学环境等四个方面,提出一些构建化学生态课堂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四个部分的阐述,化学生态课堂的整体面貌被勾勒出来,希望对一线化学教师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不过,化学生态课堂是以生态学理论作为理论支撑的一种教学理念,尽管本文提供了一些在具体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供参考的实施策略,但探索化学生态课堂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寻找一个可以按照具体步骤操作的教学程序,而是要形成一个尊重生命事实、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使这个理念贯穿于整个化学教学之中。实践证明,运用多学科的话语来解读教学是教学研究的一种有效方式。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综观国内外关于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大多数都是从宏观的角度把教育放在社会这个大环境的背景下来研究,以整体、系统的观点研究社会整体与人类教育活动的交互关系,从微观的角度对教学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在微观上对课堂生态的研究又多局限于课堂的某一方面,缺乏系统、整体地构建课堂教学,理论研究比较多,缺少扎根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的生态学考察。而本研究扎根于具体的化学课堂,以具体的化学课堂为原型,以生态学的思想、方法解读化学课堂,视化学课堂为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用系统、整体的眼光去分析化学课堂,力求揭示化学课堂应有的状态,构建生态化的化学课堂,这是对教育生态学微观研究的一个尝试。再者,本文构建化学生态课堂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个体的可持续发展,这与当今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呼应,符合未来教育的生态化趋势,体现新课程改革中化学课程的生态化取向。最后,本研究立足于基础教育的具体课堂教学,将生态学的理念引入化学课堂,为一线化学教师进行生态化教学提供指导思想和方法,有助于一线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改变旧观念,利用生态学的理念反思现实的化学课堂教学,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使化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张晓琴[10](2008)在《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当代生态文学萌发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此后迅速发展,产生了许多生态文学作家及大量的生态文学作品。与此同时,生态文学研究也取得一定成绩。然而,系统、深刻考察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专论并不多,能在理论上进行借鉴和引导性的论述更是罕有,这就影响了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整体研究,甚至也间接影响了生态文学的创作。本论文即是在这种使命的感召下立意,在对生态文学的概念、述及范围、研究方法进行界定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代表性作家作品,对中国当代生态文学进行了一次系统审视与研究。本论文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生态文学总论。当下学界对于生态文学的概念和界定并不统一,所以,本论文第一章首先对生态文学的产生根源进行了分析,生态文学的产生是人类面对严重的自然危机时发出的疾呼,但其根本原因却在人类自身。在此基础上,对生态文学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生态文学研究的兴起与意义、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研究的概况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精神资源。本论文第二章从四个方面对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精神资源进行了分析,首先是中国古代生态精神,最具代表性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道法自然的思想,以及中国古代神话中体现出的生态思想等。其次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生态精神。再次是西方生态伦理思想。本论文选择了其中对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产生较大影响的生态伦理学家、哲学家史怀泽、利奥波德、辛格、雷根、罗尔斯顿,以及生态女性主义等。最后是西方生态文学创作,本论文选择了对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影响最大的梭罗和卡逊进行论述。第三部分: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综述。本论文第三章对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分期和发展概况进行了回溯,并指出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几种主要类型。中国当代生态文学自产生至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的生态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环境问题意识、强烈的反思情怀和隐约的人类中心背景。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生态文学在这一阶段已经形成思潮,真正的自然写作开始出现、非人类中心思想开始明确。第四部分:中国生态文学分章论述。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发生的时间稍晚于国外,但却在不足三十年的时间里得到了很大发展,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后,产生了一些代表性的生态文学作家和文本。本论文第四章至第八章对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作家作品进行了分类论述:其一,生态报告文学。这一类作品及时而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方方面面的生态危机问题,并用激愤的声音向人们发出了救救自然的呐喊。代表作家有沙青、徐刚、王治安、李青松、哲夫、陈桂棣等。其二,自然的信仰。这一类作品具有鲜明的自然写作气质,表现出对自然的信仰。苇岸、张炜、韩少功等人是这一类的代表作家,他们并不致力于揭露自然生态危机,也不在作品中强烈地宣传环保思想,而是将自己的心身融于自然,在自然中寻找生命的意义、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以诗化的散文形式表现出来,给人以一种浓郁纯粹的自然之感。其三,自然的悲剧。这类作品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明确地宣告了自然的悲剧。当代着名诗人于坚、作家阿来、小说家杜光辉等人的作品中都明确地揭露了生态危机,但是他们对生态危机的考察没有局限于生态危机问题本身,而是把生态危机与文明的关系进行了思考,往往表现出一种哀悼的情怀。其四,自然的代言者。以作家之口说出自然万物之话,作家成了自然万物的代言者。这一类作品数量不多,却构成了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中较为独特的一部分,它们表现出了作家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否定,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初步接受。本论文选择陈应松和沈河进行了分析。其五,自然与女性。女性在生态系统中的序位及自然与女性的关系都是作家们关注的重点。受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影响,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创作中出现了具有鲜明生态女性主义特点的创作,成一、马兰、毕淑敏、周涛等是关注自然与女性的代表作家。此外,本论文还对生态文学风格显着而又独特,却无法将其归类的作家马丽华、姜戎的生态文学作品进行了专章论述。本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由于生态文学在中国的不成熟,缺乏专门的梳理,缺乏系统的作品资料积累,因而在浩如烟海的、带有不确定性的当代创作中,如何拣选出一批典型的生态文学或准生态文学,或者只是形象体系中夹带有重要生态文学研究价值的文本,便是一项细致艰苦的基础性工作。笔者为此付出了大量时间精力。第二,在上述这种深隐的人学与生态学,以人为最高价值与以生态为最高价值的矛盾关系中,如何寻找一种既卫护文学的人学原则,及其对历史深度和人性内涵的要求,同时又卫护生态文学中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原则的要求,在既矛盾又融合的关系中寻找文学阐释之道,是理论难点所在。事实上,我们似乎应该这样认识:人固然不是万物的中心和主宰,但人在和谐关系中的全面发展毕竟是文学的要义,也包括生态文学,人在生态文学中仍然是最活跃的元素,人既是生态中的一员,但毕竟是人眼中的生态。这样的思想和眼光,贯穿在本论文对大量文本的具体分析之中。生态应该是一个更为广泛的哲学主题,而不应该是一个被僵化了的自然的概括。在全球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生态将是未来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主题之一。自然,生态文学也将是人类未来文学所选择的方向之一,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生态文学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关于生态美学的几点思考——《生态美学》作者徐恒醇访谈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生态美学的几点思考——《生态美学》作者徐恒醇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1)走向现代的艰难“转换” ——论阿来的生态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当代生态书写的发生与反思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当代生态书写的发生
    第二节 研究现状的梳理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生态书写的思想溯源与历史演进
    第一节 生态书写的理论概述与思想溯源
        一、生态书写的定义及内涵辨析
        二、生态书写的思想溯源
    第二节 藏区生态书写的历史演进与现状
        一、藏区生态书写的历史演进
        二、藏区生态书写的现状
第二章 自然生态书写:原生态环境恶化与动物书写的情感基质
    第一节 原生态书写与自然环境恶化的忧虑
        一、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原生态环境
        二、森林资源的破坏及生态环境恶化
        三、轮荒与乱牧下的土地退化与荒芜
    第二节 动物形象的书写与物种消失的反思
        一、万物有灵:尊重与敬畏生命共同体的真实写照
        二、与动物共舞:倾听鸟兽虫鱼的对话与心声
        三、动物的悲惨命运:从滥捕乱猎到共生共荣的理想迈进
第三章 社会生态书写:传统村落的瓦解与藏民族文化的衰落
    第一节 传统村落原始性与整体性的瓦解
        一、半农半牧自然村落的瓦解
        二、新农村建设后的破落与挣扎
        三、建构与自然和谐的新型村落
    第二节 藏族传统文化与语言的衰落
        一、藏族传统文化的消亡
        二、藏族语言的衰落
第四章 精神生态书写:原始神性的幻灭与消费社会中人性异化
    第一节 神性的幻灭:混沌与矛盾产生的自我散失
        一、神性幻灭后游离与歧视产生的失语
        二、信仰失落中混沌与矛盾产生的迷失
    第二节 人性的异化:消费社会中人性的冲突与癫狂
        一、消费异化导致的人性冲突
        二、物质欲望引发的人性癫狂
结语 阿来生态书写的当下意义
    第一节 生命体验形成生态哲思
    第二节 生态书写的另一种可能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海南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本文主旨和创新点
        (一)本文主旨
        (二)创新之处
    四、研究理论和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五、田野点与田野调查经历
        (一)黎族传统古村落——东方市白查村的田野调查
        (二)“黎族古村”——五指山毛阳镇初保村人居环境的调查
        (三)“最美乡村”——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寒村人居环境的调查
第一章 “人居环境”及环境的审美范式
    第一节 人居环境学理论的提出与演进
        一、国外人居环境理论的演进
        二、国内人居环境理论的演进
        三、人居环境的研究范畴
        四、人居环境的相关“场域”理论
    第二节 环境美学的理论范式
        一、参与模式
        二、对象范式
        三、景观模式
        四、环境范式
第二章 黎族传统村落人居审美观的形成
    第一节 人居背景对海南黎族人居环境的影响
        一、族源、族称、方言因素的影响
        二、气候、地形、资源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人居活动对海南黎族人居环境的影响
        一、村落文化:生活图景与生产技艺的人文书写
        二、建筑文化:黎族建造技艺的历史表征
        三、信仰习俗:神圣信仰的世俗化之路
    第三节 人居观念对海南黎族人居环境的影响
        一、“诗意地栖居”的自然哲学观
        二、“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美学观
        三、“聚族而居、乐世归野”的艺术人生观
第三章 黎族船型建筑的生态与环境美学阐释
    第一节 船形建筑的生态美学特征
        一、用料——“就地取材、质朴自然”的选材法则
        二、结构——“道法自然、因地制宜”的生态法则
        三、装饰——“适度设计、美观实用”的装饰意匠
        四、选址——“沟通天地、界定四方”的文化意蕴
    第二节 船型屋形成的文化因素
        一、海洋文化的影响——生存
        二、传统造型的思维模式——象征
        三、造物的艺术观念——图腾
    第三节 船形屋的生态美学智慧
        一、家园观念
        二、栖居美学
        三、阴阳相生
第四章 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现代发展与重构
    第一节 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现状调查
        一、初保村人居环境的调查
        二、什寒村人居环境的调查
    第二节 黎族传统村落建筑的现代审美风尚
        一、建筑功能的时代变迁
        二、建筑风格的西方化、形式化
    第三节 黎族传统村落的符号化与文化重构
        一、黎族传统村落文化的符号语言
        二、黎族传统村落中的建筑符号与空间设计艺术
        三、黎族传统村落文化符号在现代旅游景观中的语言图式
        四、黎族传统村落文化在现代旅游景观设计中的滥用
第五章 黎族村落人居环境的审美模式与景观营建
    第一节 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三种审美模式
        一、“如画”模式:黎族村落人居环境作为审美对象
        二、“游居”模式:黎族村落人居环境的审美范型
        三、“生境”模式:黎族村落自然、人文精神的复魅与回归
    第二节 黎族传统村落的景观营建
        一、田园耕读之乐
        二、择居风水意象
        三、乡村场所精神
        四、荒野自然留白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劳伦斯·布伊尔的生态批评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批评话语的形成
    一、生活体验和教育及学术经历的积累
    二、自然写作研究的启悟
    三、生态伦理观念的持守
    四、生态政治的践行
第二章 环境想象的话语表现
    一、“环境想象”概念的界定
    二、田园环境想象
    三、城市环境想象
    四、毒物污染想象
第三章 地方想象的话语表征
    一、地方感的建构
    二、地方依附
    三、对地方依附的挑战
    四、从地方依附到全球想象
第四章 生态批评的话语策略
    一、批评文本的选择策略
    二、批评话语的价值立场
第五章 与英美生态批评家的比较以及对中国生态批评的影响
    一、与斯洛维克生态批评话语的比较
    二、与贝特生态批评话语的比较
    三、对中国生态批评的影响
结语 生态批评的未来指向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生态美学视域下的迟子建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原始风景”下的自然生态之美
    第一节 自然生态审美图景
        一、“诗意生存之境”的追寻
        二、动物世界的勾勒
        三、“人格化”自然的营建
    第二节 自然生态美的诗艺呈现方式
        一、儿童视角
        二、意象设置
    第三节 迟子建自然生态意识的生成背景
        一、童年生境
        二、情感同构
第二章 诗性透视中的性别生态之美
    第一节 性别生态美的多维呈现
        一、回望家园的女性
        二、原生态的身体欲望
        三、圆融和谐的两性之爱
    第二节 性别生态叙事策略
        一、温婉的叙事话语
        二、绘画感的书写特质
    第三节 迟子建性别生态意识的成因探究
        一、女性写作的反思
        二、个人体验的渗透
第三章 引吭高歌间的文化生态之美
    第一节 文化生态美的具体表征
        一、传统文明的坚守
        二、萨满文化的讴歌
    第二节 文化生态美的独特建构
        一、追忆的叙事姿态
        二、神话色彩的书写
    第三节 迟子建文化生态意识的影响因
        一、神话传说的滋养
        二、传统文化的熏陶
第四章 “逝川”之上的哲学思考
    第一节 庸常生活中的生命观诠释
        一、对生的追问
        二、对死的释然
    第二节 永恒的精神还乡
        一、对现代境况的忧戚
        二、对已逝传统的缅怀
    第三节 迟子建小说生态书写的美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独特审美价值的彰显
        二、现代人精神家园的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迟子建作品目录
后记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5)生态环保视野下的摄影语言与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现状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摄影中的生态环保主题呈现
    2.1 生态环保摄影的概念
    2.2 当代生态环保摄影的思想内涵及特征
        2.2.1 生态环保摄影的思想内涵
        2.2.1.1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观
        2.2.1.2 生态伦理观
        2.2.2 生态环保摄影的特征
        2.2.2.1 生态性
        2.2.2.2 艺术性
        2.2.2.3 公共性
    2.3 中国生态环保主题摄影的发展
        2.3.1 自然主义摄影的兴起
        2.3.2 中国生态环保摄影的发展足迹
    2.4 摄影中生态环保主题的多元呈现
        2.4.1 社会调查类
        2.4.2 观念艺术类
        2.4.3 突发灾难类
        2.4.4 日常生活类
        2.4.5 野生动物保护类
3 生态环保主题摄影的视觉语言探析
    3.1 生态环保主题摄影的表现形态
        3.1.1 表现主题的多元化
        3.1.2 表现手法的差异性
    3.2 生态环保摄影的叙事策略
        3.2.1 都市化的叙事策略
        3.2.2 文学性的叙事策略
        3.2.3 隐喻象征的叙事策略
    3.3 生态环保摄影语言特性研究
        3.3.1“生态美”特性
        3.3.2 客观真实特性
        3.3.3 内在冲击力特性
4 生态环保视野下摄影的功能与价值
    4.1 摄影的社会价值
        4.1.1 现实价值
        4.1.2 历史价值
        4.1.3 社会批判价值
    4.2 生态环保摄影的时代价值
        4.2.1 社会改良
        4.2.2 记录生态问题,重建生态平衡
5 生态环保摄影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5.1 当下生态环保摄影的问题及挑战
        5.1.1 拍摄者的优势和困境
        5.1.2 传播渠道的影响
    5.2 生态环保摄影的未来发展
6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6)“生态大我”与生态批评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版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问题域阐释
    第二节 学术史综述
    第三节 本论文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论以及基本思路
第一章 什么是“生态大我”?
    第一节 工作性定义
    第二节 深层生态学的“生态大我”
    第三节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
    第四节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论”
    第五节 杜维明的同心圆模式
第二章 斯洛维克:寻找自我的专注意识
    第一节 “自我”:斯洛维克的学术兴趣
    第二节 梭罗:寻找专注意识的鼻祖
    第三节 迪拉德:两种“看”
    第四节 艾比:在陌生化审美策略中提升专注意识
    第五节 贝里:在长相守中夯实专注意识
    第六节 洛佩兹:讲述与聆听的艺术
第三章 布伊尔:培养自我的环境想象
    第一节 环境的想象力:自然文学的详述策略与想象策略
    第二节 “主动放弃的美学”
    第三节 “拓展主义”
第四章 马歇尔:建构“生态大我”的人格
    第一节 “自我实现”:马歇尔手中的那把锤子
    第二节 俳句时刻
    第三节 《瓦尔登湖》中超越时空的“生态大我”人格
    第四节 《瓦尔登湖》中知足感恩的“生态大我”人格
    第五节 《瓦尔登湖》中的“初心”的“生态大我”人格
第五章 海斯:呼唤自我的宇宙意识
    第一节 “生态宇宙主义”诞生的背景
    第二节 “生态宇宙主义”:挑战传统认同模式的思想实验
    第三节 “生态宇宙主义”对生态大我的启发
结语 走向成熟的“生态大我”,走向成熟的生态批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7)大地伦理的诗意呈现 ——世纪之交的中国生态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文本内外的中国生态现状
    第一节 生态现状的扫描
    第二节 生态文学的发展
    第三节 生态批评的变迁
第一章 生态文学思想资源的历史追溯
    第一节 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历时性梳理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生态思想资源
    第三节 中国新时期以来的生态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
第二章 生态文学中的“人”的重新定位
    第一节 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批判
    第二节 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第三章 人和天地的关系
    第一节 人定胜天的虚妄迷梦
    第二节 “天地人合一”的现代阐释
    第三节 人与自然和谐的呼唤
第四章 人和动物的关系
    第一节 敬畏生命――――史怀泽的启迪
    第二节 汲取动物的智慧
    第三节 寄托人性的关怀
第五章 人和植物的关系
    第一节 海子笔下的麦子和任林举笔下的玉米―――神性的粮食
    第二节 《事件:棕榈之死》―――绿色的呐喊
    第三节 《屠杀的血泊》与《树王》―――对滥砍滥伐的控诉
第六章 世纪之交的中国生态文学的评价与定位
    第一节 作家生态观的形成
    第二节 生态文学的警示意义和艺术探索及其缺失
    第三节 生态文学的“语法形式”:对象征主义的剔除
    第四节 生态文学发展趋势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电视纪录片主题的生态美学之维 ——兼论《天·地·人》三部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生态美学的研究现状
    二、本文选择研究对象的意义——生态美学向纵深的发展
        (一) 当代生态美学研究的需求:从一个新的视野扩大生态美学研究领域
        (二) 当代生态美学研究的价值:以一系列影像形态唤醒人类生态审美意识
第一章 电视纪录片与生态美学
    第一节 电视纪录片的生态美学语境
        一、时代氛围
        二、人文环境
    第二节电视纪录片的生态审美文化
        一、中西文化源流中的生态美学思想
        二、电视纪录片与生态审美文化的融合
    第三节 电视纪录片的生态审美特质
        一、审美原生态性
        二、审美需求性
        三、审美教育性
第二章 电视纪录片《天·地·人》的生态美学观
    第一节 高扬和谐之美
        一、揭橥天人之和
        二、展示人伦之和
        三、赞美自然之和
    第二节 升华生命之美
        一、生命的梦想:生态审美意识的内核
        二、生命的绽放:生态审美意识的动力
        三、生命的奋斗:生态审美意识的价值
    第三节 呈现艺术之美
        一、生态现实和文化潮流的融合
        二、生态审美文化与电视纪录片的对接
        三、“纪实性”与“故事性”的并重
        四、“艺术化”与“生活化”的共存
第三章 生态美学视野下的电视纪录片《天·地·人》的深层意蕴
    第一节 思想意义透视
        一、自然之美展露
        二、人文生态美折射
        三、生活化的美学内涵
    第二节 社会价值透视
        一、人与自然的美学启示
        二、人与社会的价值再现
        三、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的终极关怀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9)化学生态课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背景
        1. 未来教育呈现生态化趋势
        2. 化学课堂中存在着诸多“非生态”现象
        3. 新课程改革中化学课程呈现生态化取向
    (二) 已有研究的综述及本研究的价值
        1. 研究的历史
        2. 存在的问题
        3. 本研究的价值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化学生态课堂的分析
    (一) 化学生态课堂的内涵
    (二) 化学课堂的生态学视角分析
        1. 化学课堂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2. 化学课堂生态系统的生态规律
        3. 化学课堂生态系统的特征
    (三) 化学生态课堂的理论依据
        1. 化学生态课堂的哲学基础
        2. 化学生态课堂的心理学基础
        3. 化学生态课堂的教育学基础
二、化学课堂中的“失衡”现象分析
    (一) 师生关系的“对话”失衡
    (二) 教学情境与真实情境失衡
    (三) “教”和“学”的方式与新课程理念失衡
    (四) 课堂环境的耐度失衡
三、化学生态课堂的理论构建
    (一) 化学生态课堂中的师生
        1. 共生性师生关系的内涵
        2. 共生性师生关系的特点
        3. 共生性师生关系中的师生角色
    (二) 化学生态课堂的教学内容
        1. 传统知识观
        2. 生态知识观
    (三) 化学生态课堂的教学设计
        1. 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
        2.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3. 建立学习共同体
        4. 架设课本与生活的桥梁
    (四) 化学生态课堂的课堂管理
        1. 化学生态课堂教学监控的核心
        2. 化学生态课堂教学监控的关键
        3. 化学生态课堂教学监控的过程
    (五) 化学生态课堂的教学环境
        1. 化学生态课堂的教学环境特征
        2. 化学生态课堂的教学环境设计原则
四、化学生态课堂的实施策略
    (一) 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
        1. 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学习资源
        2.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其他媒体信息
        3. 努力发掘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有用素材
        4. 开发教材的第二生命
    (二) 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
        1.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2. 灵活地选择使用教学方法
        3. 掌握张弛有度的教学节奏
    (三) 实施“无痕监控”的课堂管理方式
        1. 营造润物细无声的课堂氛围
        2. 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参与机会
        3. 建立民主与规范的课堂新秩序
    (四) 创设适度、开放的教学环境
        1. 营造安静优美的学习环境
        2. 设计开放的教室格局
        3.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工具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10)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一、生态文学的产生与界定
        (一) 大地之危
        (二) 在荒芜中寻找绿色
        (三) 什么是生态文学?
    二、生态文学研究的兴起及意义
    三、中国生态文学研究概况及本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
        (一) 中国生态文学研究概况
        (二) 本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
第二章 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精神资源
    一、中国古代生态精神
        (一) 天人合一
        (二) 道法自然
        (三) 神话自然
    二、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生态精神
        (一)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然
        (二) 沈从文的自然
    三、西方生态伦理思想
        (一) 史怀泽:敬畏生命
        (二) 利奥波德:大地伦理
        (三) 辛格与雷根:动物的解放与权利
        (四) 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
        (五) 生态女性主义
    四、西方生态文学创作
        (一) 梭罗:大地的眼睛
        (二) 卡逊:寂静的春天
第三章 新的文学思潮的到来
    一、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分期及发展概况
    二、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几种主要类型
第四章 救救自然:中国生态危机报告
第五章 自然的信仰
    一、苇岸:大地上思想的芦苇
        (一) 与大地荣辱与共的灵魂
        (二) 一棵有思想的芦苇
    二、张炜:融生命艺术于自然
        (一) 融生命于自然
        (二) 艺术凝结自然之隐秘
    三、韩少功:山南水北的自然寻根
        (一) 扑进画框,扑进自然
        (二) 山南水北寻回的一切
第六章 自然的悲剧
    一、于坚:大地的逝世
    二、贾平凹:勃发生命的消亡
    三、阿来:那一切成空的村落
    四、杜光辉:可可西里的失衡
第七章 自然的代言者
    一、陈应松:豹子最后的独白
    二、沈河:替一棵树说话
第八章 自然与女性
第九章 马丽华:高原生态的发现者
    一、第一个全面发现西藏生态的作家
    二、一个人的西藏
    三、精神的西藏
    四、马丽华的困惑
第十章 姜戎:矛盾的生态精神
    一、罕有的生态文本
    二、大游牧生态精神
    三、矛盾的生态精神
    四、《狼图腾》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四、关于生态美学的几点思考——《生态美学》作者徐恒醇访谈录(论文参考文献)

  • [1]走向现代的艰难“转换” ——论阿来的生态书写[D]. 李浩昌. 浙江大学, 2018(07)
  • [2]海南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美学研究[D]. 熊清华.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3]劳伦斯·布伊尔的生态批评话语研究[D]. 段沙沙. 兰州大学, 2017(04)
  • [4]生态美学视域下的迟子建作品研究[D]. 褚紫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3)
  • [5]生态环保视野下的摄影语言与特性研究[D]. 赵聪. 浙江农林大学, 2015(06)
  • [6]“生态大我”与生态批评的构建[D]. 朱利华. 北京大学, 2013(09)
  • [7]大地伦理的诗意呈现 ——世纪之交的中国生态文学研究[D]. 张鹏. 上海大学, 2009(05)
  • [8]电视纪录片主题的生态美学之维 ——兼论《天·地·人》三部曲[D]. 曾毅. 四川师范大学, 2008(01)
  • [9]化学生态课堂研究[D]. 李广华. 广西师范大学, 2008(09)
  • [10]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研究[D]. 张晓琴. 兰州大学, 2008(12)

标签:;  ;  ;  ;  

生态美学的几点思考——专访《生态美学》作者许恒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