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设计与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在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

绿色设计与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在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

一、绿色设计和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在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胥刚,罗丹琦,郭晓平,魏昱晴,罗娇[1](2021)在《生命周期评价在农业环境管理中的进展与挑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过去的20年间,农业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研究呈现快速增加态势,研究案例几乎涵盖了世界目前主要农产品,尤其在食物、农场、农业系统等宏观尺度主题中研究数量较多,部分国家与地区已经将LCA应用于相关政策文件之中。但目前也面临着边界界定不一致、基础数据库缺失、评价模型有待完善、结果分配原则不明等方面的局限与挑战,需要国家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牵头制订相应的标准,推动LCA在农业环境管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崔叶辰[2](2021)在《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文中提出“改革红利”的释放使我国农业在现代化道路上飞速前进,农业经济得到持续高速增长,但期间也带来了“逆生态化”的累积效应,使我国农业发展付出了诸如面源污染、土壤肥力下降、食品安全等巨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也由此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密切关注,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将农业生态问题放在农业发展的突出地位;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尽快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实现乡村振兴。新疆是一个农业大省,但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同时因地处偏僻、远离国家科研创新中心而使其相对缺乏科学的种田技术,农业生产多以产量为导向,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不能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化肥、地膜、机械等生产要素,引发了较其他区域更为严重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在目前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耦合为主流发展趋势的情况下,提高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控制污染物排放,同时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资源,避免过度投入,如何提升生态效率目前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本文基于DEA(数据包络模型),对新疆2012~2018年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进一步分解,以确定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和农业生态规模效应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其次对全要素生产率ML指数分析研判,并根据Zofio分解方法,进一步分解为PEC、SEC、PTC、STC四个指数;第三,对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性进行检验,以确定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这些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中上升的趋势,在样本研究期间内,2013、2014、2015、2018年达到农业生态效率的有效状态;新疆农业生态效率低于农业生产效率,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是非期望产出;农业投入和非期望产出冗余率较高,污染排放比碳排放造成的效率损失更多。(2)在研究期间内,新疆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疆14个地州市达到农业生态效率有效状态的城市逐渐增加;新疆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改善的潜力较大,新疆14个地州市中,排名前7位的城市在研究期间都曾达到过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有效状态;新疆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规模效应处于较高水平,农业生态规模效应有效城市的变动情况与农业生态效率有效城市的情况较为一致。(3)新疆14个地州市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为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过低影响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第二种为农业生态规模效应过低影响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第三种为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和农业生态规模效应交叉影响农业生态效率水平。(4)各地州市的投入指标和非期望产出指标都出现了严重的冗余,南疆各项指标的冗余率普遍高于北疆。(5)新疆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状态。PEC、SEC、PTC、STC的进步和退步直接影响着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减,是农业生态效率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6)为了检验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方式,对其进行收敛性检验,结果显示,存在绝对收敛、条件收敛和俱乐部收敛。(7)从水资源角度和多维视角两个方向进行指标选择,分别研究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作用。利用面板Tobit回归,经过聚类标准误检验,选择随机效应分别对新疆和南疆、北疆的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的影响因素在各个区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黄少辉[3](2021)在《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生态集约化管理下碳氮循环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华北小麦-玉米轮作高度集约化种植体系氮肥用量高,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风险高等现状限制了其可持续发展,急需优化氮素管理,发展生态集约化管理。生态集约化管理是在集约化农区通过采用优化的养分管理和其他管理措施,实现产量持续增长同时减少环境风险的综合管理模式。本研究建立了以养分专家系统为基础,结合选用新品种、优化种植密度等农艺措施的生态集约化(EI,Ecological Intensification)管理模式,通过十一年定位试验,与农民习惯(FP,Farmers’Practices)对比,研究了EI处理下的作物产量、氮素吸收与利用,土壤碳氮固存,土壤氮素供应,以及碳氮环境效应,并利用DNDC模型模拟产量和活性氮损失,提出了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优化管理方案。论文取得如下进展:1.EI处理减少氮肥用量的同时能够维持小麦和玉米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与FP处理相比,EI处理在保证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同时,氮肥用量减少22.4%,氮素表观回收率和累积回收率分别提高9.7和8.3个百分点,氮素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分别提高32.3%和30.1%,氮素当季利用率和残留利用率分别提高6.6和2.7个百分点,表观损失率降低9.3个百分点,年损失量降低87 kg/ha。2.EI处理显着提高小麦-玉米体系土壤固碳速率和固碳效率。2018年玉米收获后所有处理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比2009年显着提高,2018年EI处理碳库储量显着高于FP,且EI处理固碳速率和固碳效率(分别为1.04 t/ha/year和18.6%)显着高于FP处理(分别为0.68 t/ha/year和0.4%)。EI处理和FP处理0-20 cm土壤碳库储量差异不显着,土壤氮素矿化潜力随培养温度升高而升高,两处理间差异也不显着。3.EI处理优化了小麦和玉米种植体系的氮素供应,降低环境风险。综合分析不同来源氮素,建立总氮供应量指标,并通过量化总氮供应量、相对产量、氮输入与输出关系,确定小麦和玉米适宜的总氮供应量分别为330-482 kg/ha和291-361 kg/ha,在此范围内,可保障作物高产、高氮素利用率和低环境氮素损失。EI处理总氮供应量趋近适宜水平,而FP处理总氮供应量较EI处理高21.7%-30.2%,环境风险较高。4.EI处理降低小麦、玉米生产碳氮足迹。与FP处理相比,EI处理小麦和玉米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分别降低1.5%和13.4%,氨挥发损失分别降低14.9%和19.3%,氮足迹分别降低20.5%和27.2%,碳足迹分别降低9.7%和22.1%,年净收益增加14.5%,是一种协调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管理模式。5.应用DNDC模型模拟小麦、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和氮素环境排放,并提出了优化管理方案。DNDC模型在模拟小麦-玉米体系作物产量、氮素吸收、N2O排放和氨挥发损失方面表现良好。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和活性氮损失对播种日期和施氮量最敏感,在氮肥用量为180 kg/ha时玉米和小麦均获得较高产量,继续增加施氮量产量不再增加。在本试验基础上将小麦播期调为10月10日左右,耕作深度调至5 cm,可继续增加作物产量2.9%,降低活性氮损失10.5%。综上所述,生态集约化管理通过合理优化养分管理和其他管理措施,在保障作物产量同时,减少了氮肥施用量,提高了氮素利用率,增加了土壤碳氮固存,降低了碳氮环境损失,增加了净收益,是一种协调农学、经济和环境效应的可持续管理模式。

曹江琦[4](2021)在《中国海洋渔业生态效率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海洋渔业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保障全球营养和粮食安全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1]。然而,随着我国海洋渔业经济总量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海洋渔业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深入,海洋渔业过度捕捞、水域污染严重、海洋渔业生态系统恶化等矛盾显现,海洋渔业环境承载力、资源循环利用能力显着降低,海洋渔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3]。当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协调二者关系一直是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联合国环境署指出全球每年仍有80%的废水未经处理排入海洋,当前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海里。因此,如何突破海洋渔业传统发展模式束缚,探寻适宜的海洋渔业发展速度和发展模式,实现我国沿海省区海洋渔业的生态化绿色发展,提高生态效率尤为重要,这既是未来实现海洋渔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也有助于为中国海洋渔业转型发展制定策略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以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率、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四大理论为指导,基于海洋渔业生态效率的内涵,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标准差椭圆和广义矩估计模型,综合探讨了中国沿海省区2007—2016年海洋渔业生态效率时空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沿海省区通过测得到的海洋渔业生态效率值大致是呈现小波动上升的趋势,但从整体上来看仍处于较低水平,海洋渔业生态效率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其中,中国沿海省区海洋渔业生态效率较高的省区包含江苏、广东和山东三个省区,生态效率平均值分别为1.337、1.318和1.098;生态效率中等的省区有浙江,生态效率平均值为0.901;生态效率较低的省区包含辽宁和福建,生态效率平均值为0.661和0.650;生态效率无效的省区包含河北、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生态效率平均值分别为0.332、0.434和0.283。(2)2007—2016年,沿海省区海洋渔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布重心整体向东南方向偏移,移动路径为“2006—2010年向西北方向迁移”和“2010—2016年向东南方向迁移”;标准差椭圆长轴的标准差始终大于短轴标准差,海洋渔业生态效率在南—北方向上呈扩张趋势,在东—西方向上呈收缩趋势。(3)基于GMM模型的沿海省区海洋渔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环境规制和科技支撑对海洋渔业生态效率的提升起正向作用,且都通过了1%的显着性检验;对外开放程度对海洋渔业生态效率的提升起负向作用,通过了5%的显着性检验。因此,制定海洋渔业发展政策时必须考虑通过多种途径并根据各省区自身资源特征和经济发展阶段寻求合理的发展路径。

武晓艺[5](2021)在《农业有机废弃物能源化生态效应评价及实现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工业化进程稳固加速,我国农业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跨进化学农业生产模式。作为人口大国,为了实现粮食稳产增产、增加畜禽产品供给目标,我国通过持续增加化肥、农药等化学投入品提高粮食单产提升粮食总量水平,通过畜禽规模化养殖与分散化养殖并举政策促进畜禽产品供给,但与此同时却导致了我国农业化学性面源污染、畜禽养殖点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为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生活环境,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化肥农药减量化、降低分散化畜禽养殖规模政策,采取了农业清洁生产行动,但化肥农药施用总量、农户分散化畜禽养殖比例居高不下。因此,通过农业有机废弃物能源化产业途径纠正农业负外部性对改善农村环境、恢复农业生态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首先,基于能值理论建立了面向生态的农产品供求函数理论分析框架与计量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外部性理论分析了相对于粮食产量社会最优目标而为了达到私人最优目标和政府最优目标所产生的化学农业负外部性,对比分析了在我国粮食稳产增产条件下利用庇古税、科斯产权等手段存在的困境。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利用能值理论建立了面向农业生态需求的农业有机废弃物能源化、生态化外部性分析的理论框架与计量模型,据此分析了在满足我国粮食稳产增产条件下农业有机废弃物能源化、生态化所具有的明显正外部性。其次,根据上述理论分析模式与计量模型对江苏省涟水县高沟镇现行农业模式的外部性进行了计量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化学农业模式、畜禽养殖导致的资源负效应与环境负效应、代内负效应与代际负效应都非常明显。同时,根据上述理论分析框架对该镇农业有机废弃物能源化、生态化外部性进行了情景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农废能源化不仅具有明显的资源正效应与环境正效应,而且还具有明显的代内正效应与代际正效应。最后,针对农业有机废弃物能源化的正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属性分析了面向我国农村的分布式农废能源化产业实现模式,并根据市场失灵理论提出了农废能源化产业实现的PPP模式。

陈增增[6](2020)在《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得益于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善和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调整,农产品产量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显着。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中国农业正处于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经营模式更迭时期,农业快速发展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源自资源和资本的高投入,现代农业初级发展阶段下生产资料的高投入与资源掠夺式的生产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愈发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其他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新时代,面对日益突出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如何引导我国农业从粗放式农业生产向绿色可持续生产进行转变,农业生态效率成为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生态效率强调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在产业层次的表达形式。研究农业生态效率是农业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脆弱农业系统得以良性循环的外在要求。河南省地处中原,凭借农业资源丰富、气候温和以及地理位置优越等条件成为中原农耕文化的代表之一。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河南省确保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作出了显着贡献。相比其他地区,河南省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以及化学制品的依赖性更强,由此引发资源约束趋紧、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越发突出,因此依靠消耗过量资源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增长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十三五”时期,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出高效的绿色农业发展道路。在这转型的关键时期,河南省能否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从传统的农业大省顺利过渡到现代农业强省就显得尤其重要。鉴于此,在系统梳理学者们的理论基础上,从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生产投入、产出等方面整体把握自2000年以来河南省的农业发展概况,其次科学构建农业生态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从静态角度借助带有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准确测算了河南省以及各地市历年的农业生态效率值,接着运用ML指数考察在技术进步影响下农业生态效率的动态变化趋势,并且通过效率分解模型解析2017年河南省各地市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的原因并给出改善方向,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7年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均值为0.718,远远小于1,可见效率损失严重。其中鹤壁市始终处在生产前沿面上,农业生态效率值为1,达到完全有效,是其他地市的学习标杆。而周口市农业生态效率均值仅为0.498,是所有地市中发展最差的地市。对比可知农业生态效率水平在空间分布上不均衡,地市间差异较为显着;(2)2000-2017年河南省ML指数均值为1.086大于1表示正向增长的态势,其中技术进步是最主要的增长动力。进一步发现ML指数在区域分布上有所差别,黄淮地区〉中原地区〉豫西南地区〉豫北地区。(3)2017年除鹤壁市、济源市、焦作市等8个地市外,其余10个地市的农业生态效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效状态,原因主要在于水资源、农膜投入冗余和农业面源污染产出冗余,今后应当合理配置投入资源,减少非期望产出排放量。

王钰[7](2020)在《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分析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循环农业的生产实践与理论研究是中国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陕西省中部地区正全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开展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生产实践,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但理论基础研究薄弱,对循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特征、能量流动特征、资金流动特征、生态环境效益等掌握有限,缺乏与生产实践相同步的认知和综合评价。本文选取了陕西省中部地区以农村庭院为主体的“猪-沼-粮”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村庭院模式Ⅰ)、“猪-沼-果”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村庭院模式Ⅱ)、以丰润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态示范园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园区模式Ⅰ)、以宜君多层复合种养生态示范园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园区模式Ⅱ)和以恒盛养殖有限公司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龙头企业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模式的跟踪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应用物质流分析、能流分析、资金流分析、生命周期评价、能值分析方法对该区域不同生产规模、不同经营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物质转化效率、能量产投比、经济产投比、减排效益值、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特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到如下结论:(1)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能够将系统产生的部分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实现物质和氮在模式内部的再循环、再利用,但是模式中物质和氮的主要来源仍是市场,主要包括水、饲料和化肥。在农业园区模式Ⅱ和龙头企业模式中沼肥完全替代了化肥,有利于农业的无害化生产,但两种模式中的种植子系统均出现了氮亏损的情况。龙头企业模式的物质转化效率是农村庭院模式Ⅱ的2.6倍、农业园区模式Ⅱ的25.6倍,但氮转化效率仅为农业园区模式Ⅱ的41.5%和农村庭院模式Ⅱ的65.0%。农业园区模式Ⅰ中种植子系统的氮肥投入量过大,使氮盈余量较大,全模式氮转化效率最低。(2)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是以有机能投入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龙头企业模式有机能/无机能达到188.9,是农业园区模式Ⅱ的4.3倍,能流循环指数0.99,能流密度3.47 MJ/(m2·a),显示出较强的系统自我维持能力和稳定性。农村庭院模式Ⅰ和农业园区模式Ⅱ通过饲料自给和肥料自给,表现出较高的系统内依存度,是农业园区模式Ⅰ的6.0倍和4.1倍。农业园区模式Ⅰ各子系统均表现出良好的能量转化效率,全模式能量产投比最高,为0.99,分别是农村庭院模式Ⅰ、农村庭院模式Ⅱ、农业园区模式Ⅱ和龙头企业模式能量产投比的1.4倍、2.1倍、2.4倍和2.3倍。(3)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资金流动量大幅提升,模式的投资回收期和投资风险程度随之增长。龙头企业模式的总收入水平较高,模拟30年的累计净现值为4720万元,是农业园区模式Ⅰ的3.5倍。龙头企业模式通过大型沼气工程产出的沼气和电力,年节支44.5万元。购买饲料投入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现金流出项目,在龙头企业模式中模拟30年的饲料总投入占总现金流出量的90%。农业园区模式Ⅱ充分利用了种植子系统产出的废弃物作为畜禽饲料,减少了饲料成本,使模式表现出较好的成本利润率、经济产投比、年均收益率和资本金利润率。(4)同评价单元下,龙头企业模式中的大型沼气工程的沼气产出量约是农村庭院模式中户用沼气工程的2倍。大型沼气工程每处理1000 t猪粪便产出的沼气、电力和沼肥,可替代煤炭66 t、热力发电15.7万k Wh、化肥22 t,减缓能源耗竭4.60E+6MJ、温室效应4.22E+5 kg CO2-eq/FU、环境酸化2281 kg SO2-eq/FU、富营养化151 kg NO3--eq/FU、光化学氧化88 kg C2H4-eq/FU、人体毒性378 kg 1,4-DCB/FU。沼气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集中在沼气燃烧阶段、沼肥产出和使用阶段。综合考虑沼气工程环境污染排放和减排,沼气工程对能源耗竭、温室效应、环境酸化、富营养化和人体毒性环境影响类型有减缓作用,但增加了光化学氧化潜在影响。农业园区模式Ⅰ的沼肥产出量较低,沼肥产出和使用阶段产生的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低于其他模式,使其环境效益综合值最大,为186.57,其次是龙头企业模式,为132.95。(5)农业园区模式和龙头企业模式中不可更新资源能值占较大比例,系统面临不可更新资源耗竭的风险和模式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压力高于农村庭院模式。种植子系统废弃物饲料化使农村庭院模式Ⅰ和农业园区模式Ⅱ表现出较好的能值自给能力,其产出能值反馈率是龙头企业模式的4.4倍和2.4倍。综合考虑环境负载、能值产出率和市场能值交易,农村庭院模式具有良好的生态可持续性。本研究完成了对陕西省中部地区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中心的典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物质循环特征、能量流动特征、预期经济效益、节能减排效益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可以为区域循环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朱占玲[8](2019)在《苹果生产系统养分投入特征和生命周期环境效应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苹果生产国,当前苹果园养分投入高、肥料利用率低,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还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为此,分析我国苹果生产系统的养分资源投入、环境代价和环境减排潜力及途径,对我国苹果产业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渤海湾(山东、辽宁、河北)和黄土高原(陕西、山西、甘肃)苹果产区3535个果园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苹果产区养分投入数量、结构、适宜程度;采用养分平衡法计算了氮磷养分盈余量,基于养分盈余和化肥环境安全指数定性评价了苹果园环境风险;基于渤海湾和黄土高原产区431个苹果园生产过程详细管理数据和本地化参数,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定量了苹果生产系统的生命周期环境代价,并通过不同生产效率果园的分组分析了环境减排潜力;结合6年59个田间试验数据和调查数据,评价了养分综合管理和有机生产两种减肥途径的环境减排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苹果园养分投入量总体较高且不同产区间差异较大。我国主产区苹果园氮、磷和钾平均投入量分别为1056.12 kg N/ha、687.34 kg P2O5/ha和861.12 kg K2O/ha,以无机养分为主,化肥氮、化肥磷和化肥钾投入量占比高达81.02%、79.11%和81.65%;氮、磷养分投入量表现为山东和甘肃较高,辽宁和山西较低,钾养分则表现为山东较高,陕西和山西较低。与推荐施肥量相比,氮、磷和钾养分分别仅有17.84%、6.35%和17.54%的样本处于投入适宜水平,处于投入过量的样本比例则分别为70.24%、88.12%和56.39%。果园有机肥投入总体不高(9.2413.01 t/ha),平均为10.82 t/ha,13.91%的果园不施有机肥。2、苹果园氮磷养分的高投入带来较高的氮磷盈余和环境风险。苹果园氮平均盈余量为296.56 kg N/ha,总体表现为高环境风险,其中56.85%的样本处于高风险状态(盈余量>200 kg N/ha),低环境风险样本仅占20.35%(<150 kg N/ha)。苹果园磷平均盈余量为414.28 kg P2O5/ha,其中盈余量超过200 kg P2O5/ha的样本比重高达70.20%。根据磷盈余量和土壤速效磷含量的线性关系,各产区苹果园磷盈余量均超过了土壤磷素淋失风险临界值(5070 mg/kg)所对应的土壤磷盈余量(190.54326.28 kg P2O5/ha),全国平均磷盈余量是土壤磷素淋失风险临界值上限所对应的土壤磷盈余量的1.27倍,苹果园土壤磷素淋失环境风险大。化肥环境安全指数法结果表明,全国苹果园化肥环境风险指数平均为0.78,环境风险类型达到重度风险。从不同区域来看,环境风险指数最高的是甘肃,为0.81,环境风险类型为严重风险;环境风险指数较低的是辽宁和山西,分别为0.73和0.74,环境风险类型为中度风险;山东、河北和陕西的环境风险类型处于重度风险。3、根据农户调查数据结合文献资料数据,基于本地化参数,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定量了苹果生产系统的环境代价。生产单位产量苹果,我国苹果生产系统能源消耗、全球变暖潜力、环境酸化潜力和富营养化潜力分别为4597.79 MJ/t、1067.02 kg CO2-eq/t、5.73 kg SO2-eq/t和3.91 kg PO4-eq/t。不同产区间存在差异,各环境指标均表现为渤海湾产区<黄土高原产区。不同生产效率农户分组比较表明,低产低效组(LL)能源消耗、全球变暖、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潜力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7、1.32、1.30和1.32倍,而高产高效组(HH)各环境代价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9.18%、34.30%、38.16%和34.22%。4、黄土高原产区6年59个试验点的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管理相比,以优化施肥数量、施肥品种、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以及优化果园土壤管理为核心的苹果养分综合管理实现减氮28.27%、减磷48.57%、减钾18.45%,增产12.77%,单位产量的能源消耗、全球变暖、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潜力分别降低25.31%、28.51%、39.36%和37.78%。5、与常规苹果生产系统相比,有机生产系统具有较低的全球变暖潜力、水体毒性、人体毒性和土壤毒性,主要归因于有机生产不使用无机化肥和化学农药;但有机生产系统的能源消耗、环境酸化潜力和富营养化潜力分别比常规生产系统高8.89%、18.74%和26.91%,一方面是由于是有机生产体系产量较低,另一方面有机生产中有机肥的大量施用造成的。值得注意的是,有机生产系统中由有机肥大量使用引起的土壤毒性显着高于常规生产系统。

余俏[9](2019)在《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岸绿色空间涵盖维护河流生态特性的内侧河岸缓冲带和服务邻近城乡功能区的外侧河岸协调绿带,是山地城市重要的环境要素与特色景观载体,也是城乡建设焦点地带。因认知缺失,利益博弈,掠夺式资源利用和“一刀切”后退式河岸管控手段,诱发种种山地城市河岸生态环境问题和潜在社会经济价值流失问题,如何合理规划和管控值得研究。生态优先与城乡全域空间资源管控背景下,论文希冀借鉴生态学与城乡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以保护与利用相融合为基点,探讨遵从河流自然特性并恰当植入城乡建设诉求的河岸绿色空间规划与管控方法:在顺应河网内在生态特性和维护生态过程的基础上,发掘与平衡不同河区绿色空间的外在城乡服务功用价值,以此指导个案河段绿色空间的用地功能和空间设计,形成融合河岸自然生态特征与城乡建设诉求的分区差异化规划管控方法。提出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适应性规划思路,构建适应河流空间等级(河网、河区、河段)和对接城乡规划编制层级(城乡总体规划、控制性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三个规划空间层级,形成河网整体功能定位与系统构建、河区纵向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河段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设计的各级规划核心内容,以及适应性规划过程与管控途径。提出以样条分区体系为核心的四个技术要点,力求内在保障河岸自身内部生态系统健康运转,外在尽量满足城乡社会建设发展的诉求。论文内容包含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问题与认知:(第一章)通过背景与相关规划综述研究,界定研究对象概念,结合山地城市背景特征明确三个空间层级的河岸现有问题和分析深层规划管控问题,确立研究目的、内容、方法与框架。(第二章)认知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内在空间等级及结构、生态要素及过程特性,认知其外在社会复合服务诉求和空间梯度转化分区诉求,并界定其典型复合功能。第二部分是规划应对思路:(第三章)在借鉴相关生态学理论和城乡生态规划理论并进行规划价值导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适应性规划思路:顺应自然特性,维护内在生态健康;兼顾复合功能,发掘外在服务价值;差异化的干预,空间分级分区协调;协作适应管理,衔接规划编制体系。构建三个规划空间层级:城乡区域—河网、中心城镇区—河区、街区场地—河段,并确立各层级的研究重点内容。提出以样条分区体系为核心的四个技术要点:河流与人居空间关联分析,融合特性与诉求的样条分区,复合功能平衡下的空间布局,动态循坏的规划与管控程序。第三部分是规划编制技术:结合重庆主城、南川、开州、眉山、桐柏等地的规划实践与案例分析,在城乡区域、中心城镇区、街区场地这三个空间层级建立了各自的规划问题、目标和任务。(第四章)在城乡区域层面,分析流域生态特征与城乡空间发展的关联作用,进行城乡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并确立分区整体功能定位和目标策略,构建河网绿色空间内在生态支撑系统和外在复合服务系统。(第五章)在中心城镇区层面,分析河区地貌特征与城镇空间的关联作用,进行河区纵向空间样条分区,并设置分区纵向功能目标和建设复合空间体系,对河区关联土地利用进行整体布局与控制。(第六章)在街区场地层面,分析河段生境特征与场地空间的关联作用,进行河岸横向空间样条分区,并制定横向分区功能指引与空间界面导控,在三个重点方面(生态雨洪管理、栖息地修复和绿道绿街设计)进行河段绿化场地空间设计,制定城乡分区典型设计导引。第四部分是管控实施建议:(第七章)建立协作与适应的管控途径,并与现有规划编制体系衔接,提出管理实施政策建议。

张春梅[10](2017)在《绿色农业发展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一直处于基础性、战略性的地位。探索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国际上,发展绿色农业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模式。而我国的绿色农业发展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发展增速缓慢。制约绿色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归根到底是发展机制的不完善,因此,如何科学地构建绿色农业发展机制及揭示其中蕴含的经济效应,是促进当前我国绿色农业健康、平稳发展的关键问题,对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综述绿色农业及其发展机制的有关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以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幼稚产业理论、生态农业理论、机制设计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绿色农业发展机制。首先,从绿色农业的概念入手,对绿色农业的内涵、属性及与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次,识别绿色农业发展阶段,即通过定义绿色农业发展规模这一评价指标,将其引入Logistic模型,并利用1996-2014年绿色食品监测面积数据,对绿色农业发展周期进行测算,给出未来发展峰值;同时在绿色农业发展的初期,测算出类似生命周期曲线的小周期;进而在绿色农业阶段识别的基础上,依据前面研究的理论基础,结合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了绿色农业发展机制原则和机制框架。最后,深入分析绿色农业机制体系中的科技创新机制、补偿机制、保险机制和信用机制并提出相应对策;同时利用时间序列计量经济模型对现有机制进行长期效应分析,利用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对现有机制进行空间效应分析。本文的主要观点有:(1)绿色农业具有特殊属性:弱质性、系统性、可持续性和外部性。生态农业是绿色农业的初级形式,有机农业是绿色农业的精细化形式,绿色农业是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现代农业主导模式。(2)当前我国绿色农业处于产业初期向成长期过渡的发展阶段,绿色农业发展机制的科学框架应涵盖科技创新机制、补偿机制、保险机制和信用机制等主要机制。(3)根据机制构建依据的分析,为促进绿色农业发展,满足绿色农业发展机制的功能,构建涵盖政府宏观调控、市场需求导向、政府投入、激励、资金管理、中介合作及政府保障的绿色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从长期效应和空间效应分析,可以得出,绿色农业科技创新对绿色农业发展具有正向效应;构建以政府宏观调控为导向,完善现有农业补偿、建立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绿色农业派生环节补偿和完善绿色农业补偿落实为主的绿色农业补偿机制。从长期效应和空间效应看,农业补偿机制对绿色农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构建集风险评估、险种设计、风险共担、政府诱导和支持、监督与约束为一体的绿色农业保险机制。从长期效应和空间效应看,效果并不明显,但依然存在正向关系;构建涵盖完善绿色农业质量标准、完善绿色农业认证、建立绿色农业监管和建立信用评级的绿色农业信用机制,从长期效应看,方向为反向,空间效应并不存在。与现有文献相比,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本研究立足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现状,选取绿色食品监测面积为衡量指标,利用Logistic方程来衡量产业发展阶段,并与绿色农业发展历程研究相结合,得出我国绿色农业正处于产业初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针对绿色农业发展阶段的识别,采用新的评价指标,并得出产业单一发展周期中存在小周期的结论,这一结论对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补充。(2)本研究以产业生命周期、幼稚产业、生态农业和机制设计理论为基础,构建绿色农业科技创新、补偿、保险和信用机制为一体的绿色农业发展机制框架。并以此为视角来解决绿色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研究视角上颇有新意。(3)本研究利用前沿的时间序列和面板计量方法,分别对绿色农业四大机制逐一进行效应分析,并将长期效应与空间效应相结合,验证了建立相应机制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不仅丰富了研究方法和机制研究理论,而且使研究更科学、更合理。(4)本研究利用博弈分析,在政府不同补贴方式诱导下,以绿色农业生产者的收益最大化为原则,进行论证,提出对绿色农业保费进行全额补贴的政府诱导与扶持新模式。

二、绿色设计和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在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绿色设计和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在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生命周期评价在农业环境管理中的进展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LCA方法概述
    1.1 什么是LCA方法
    1.2 LCA方法的技术进展
2 LCA在农业环境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2.1 研究数量趋势
    2.2 研究主题与热点
3 LCA在农业环境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4 LCA在农业环境管理中面临的挑战
    4.1 边界界定不一致
    4.2 基础数据库不足
    4.3 农业环境影响的评价模型有待完善
    4.4 结果分配原则不明
5 结语

(2)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业生态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
        1.2.2 农业生态效率的应用研究
        1.2.3 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1.2.4 收敛性分析研究
        1.2.5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说明
        2.1.1 效率
        2.1.2 生态效率
        2.1.3 农业生态效率
        2.1.4 农业生态化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经济增长理论
        2.2.2 经济收敛理论
        2.2.3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2.2.4 生态经济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的理论框架
    3.1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内在机理分析
        3.1.1 资源稀缺约束农业生态效率
        3.1.2 环境污染约束农业生态效率
        3.1.3 经济增长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双重影响
        3.1.4 技术进步推动农业生态效率
    3.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发展趋势理论分析
    3.3 新疆农业生态与生产效率评价理论分析
    3.4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收敛性的理论分析
    3.5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疆农业-生态发展现状
    4.1 新疆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概况
        4.1.1 新疆社会经济概况
        4.1.2 新疆自然资源禀赋
        4.1.3 新疆生态环境现况
    4.2 新疆农业投入产出概况
        4.2.1 新疆农业投入
        4.2.2 新疆农业产出
    4.3 新疆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污染概况
        4.3.1 新疆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使用强度
        4.3.2 新疆农业污染排放情况
    4.4 中国及新疆农业生态化发展概况
        4.4.1 农业生态化发展阶段分析
        4.4.2 农业生态化发展的特征与问题
        4.4.3 农业生态化发展的政策变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综合评价
    5.1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5.1.1 农业生态效率主要研究方法
        5.1.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模型选择
        5.1.3 指标数据选择与描述统计
    5.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分析
        5.2.1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分析
        5.2.2 新疆农业不同要素投入的损失结构分析
        5.2.3 新疆14 个地州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及分解
        5.2.4 新疆14 个地州市各项效率波动分析
        5.2.5 新疆14 个地州市农业生态–生产效率对比分析
        5.2.6 新疆14 个地州市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结构分析
    5.3 新疆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ML指数分析
        5.3.1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5.3.2 新疆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ML指数测度及其分解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6.1 收敛性分析方法
        6.1.1 σ收敛
        6.1.2 绝对β收敛
        6.1.3 条件β收敛
        6.1.4 俱乐部收敛
    6.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6.2.1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σ收敛
        6.2.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绝对β收敛
        6.2.3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条件β收敛
        6.2.4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俱乐部收敛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7.1 研究方法
        7.1.1 面板回归模型—Tobit回归方法
        7.1.2 数据标准化处理
        7.1.3 方差膨胀因子检验
    7.2 影响因素及变量选择
        7.2.1 水资源角度变量选择
        7.2.2 多维视角下变量选择
    7.3 实证结果分析
        7.3.1 水资源角度结果分析
        7.3.2 多维视角下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提升农业生态效率的相关建议
        8.2.1 推广清洁生产,加强控污减排
        8.2.2 提高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推广
        8.2.3 科学治水用水,推广节水灌溉
        8.2.4 促进区域协调,加快南疆建设
        8.2.5 提高综合实力,实现全面发展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3)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生态集约化管理下碳氮循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氮素管理与氮素吸收利用
        1.2.2 氮素管理与碳氮固存
        1.2.3 氮素管理与土壤矿化供氮
        1.2.4 氮素管理与碳氮环境损失
        1.2.5 土壤-作物模型在氮素管理中的应用
    1.3 研究契机与总体思路
        1.3.1 研究契机
        1.3.2 总体思路
第二章 不同管理模式下小麦-玉米体系产量、氮素吸收和利用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2.2.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2.2.3 数据统计和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小麦-玉米体系施肥量和籽粒产量
        2.3.2 小麦-玉米体系地上部氮素吸收
        2.3.3 小麦-玉米体系氮素利用率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不同管理模式下小麦-玉米体系土壤碳氮固存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3.2.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3.2.3 数据统计和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小麦-玉米体系碳氮含量与储量
        3.3.2 小麦-玉米体系固碳速率与固碳效率
        3.3.3 不同处理土壤氮素矿化潜力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同管理模式下小麦-玉米体系氮素供应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4.2.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4.2.3 数据统计和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小麦-玉米体系环境氮素供应
        4.3.2 小麦-玉米体系土壤无机氮残留量
        4.3.3 小麦-玉米体系总氮供应量
        4.3.4 小麦-玉米体系总氮供应、相对产量、氮输入、氮输出间响应关系
        4.3.5 小麦-玉米体系适宜总氮供应范围
        4.3.6 小麦-玉米体系不同管理模式下总氮供应量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管理模式下小麦-玉米体系碳氮环境效应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5.2.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5.2.3 数据统计和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小麦-玉米体系二氧化碳、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通量
        5.3.2 小麦-玉米体系二氧化碳、甲烷与氧化亚氮累积排放量
        5.3.3 小麦-玉米体系氨挥发通量及累积排放量
        5.3.4 小麦-玉米体系活性氮排放与氮足迹
        5.3.5 小麦-玉米体系温室气体排放与碳足迹
        5.3.6 小麦-玉米体系环境成本与净收益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小麦-玉米体系活性氮损失的DNDC模型模拟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6.2.2 DNDC模型模拟
        6.2.3 模拟性能评价指标
        6.2.4 敏感性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小麦-玉米体系产量和氮素吸收模拟
        6.3.2 小麦-玉米体系氧化亚氮排放与氨挥发通量模拟
        6.3.3 玉米敏感性分析与管理措施优化
        6.3.4 小麦敏感性分析与管理措施优化
        6.3.5 小麦-玉米体系不同管理模式比较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中国海洋渔业生态效率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3 总体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方法
        1.4.5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渔业的内涵
        2.1.2 海洋渔业的内涵
        2.1.3 效率和生态效率的内涵
        2.1.4 海洋渔业生态效率的内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效率理论
        2.2.3 生态经济理论
        2.2.4 循环经济理论
3 研究区域发展概况及研究方法
    3.1 中国沿海省区海洋渔业发展状况
    3.2 中国沿海省区海洋渔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3.3 研究区域和数据来源
    3.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5 研究方法介绍
        3.5.1 超效率SBM模型
        3.5.2 标准差椭圆
4 中国沿海省区海洋渔业生态效率综合测度分析
    4.1 中国沿海省区海洋渔业生态效率时间演变分析
    4.2 中国沿海省区海洋渔业生态效率空间格局分析
5 中国沿海省区海洋渔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5.1 广义矩估计方法
    5.2 变量选择
    5.3 回归模型构建
    5.4 影响因素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相关建议
        6.2.1 提倡绿色发展,促进传统海洋渔业转型升级
        6.2.2 拓展远洋渔业,强化海洋渔业合作深度
        6.2.3 提升“依法治渔”能力,保护修复生态环境
        6.2.4 注重科技创新,完善海洋渔业科技开发和推广体系
        6.2.5 建设蓝色海洋粮仓,建立健全海洋牧场的建设和管护制度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农业有机废弃物能源化生态效应评价及实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
        1.4.2 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与内涵
        2.1.2 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构成
    2.2 市场失灵理论
        2.2.1 公共物品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 能值理论
        2.3.1 能值基本内涵
        2.3.2 能值转换率
    2.4 理论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能值理论的化学农业模式生态效应分析
    3.1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化学农业生态效应
        3.1.1 化学农业模式的生态效应
        3.1.2 基于能值的农产品供求函数构建
    3.2 化学农业模式负外部性分析的理论框架
    3.3 农业负外部性计量模型与算法
        3.3.1 农业负外部性计量模型
        3.3.2 农业负外部性计量算法
    3.4 规模化畜禽养殖业负外部性计量
        3.4.1 负外部性计量基础数据
        3.4.2 畜禽粪便污染计量
    3.5 主要化学投入品负外部性计量
        3.5.1 负外部性计量基础数据
        3.5.2 水污染估算
        3.5.3 土壤污染与生物多样性减少估算
        3.5.4 健康危害估算
    3.6 化学农业模式负外部性分析
        3.6.1 能值分析参数与取值
        3.6.2 主要农资投入及其有效利用量
        3.6.3 农业综合负外部性计量与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业废弃物能源化生态效应分析
    4.1 农废能源化外部性理论分析
        4.1.1 农废能源化正外部性
        4.1.2 农废能源化对化学农业模式负外部性的纠正
    4.2 农废能源化外部性计量分析
        4.2.1 农废能源化外部性计量模型与算法
        4.2.2 农废能源化资源量估算
        4.2.3 农废能源化模式设定
        4.2.4 农废能源化外部性构成与作用
        4.2.5 农废能源化外部性计量
    4.3 农废能源化对化学农业负外部性纠正分析
        4.3.1 农废能源化对化学农业外部性纠正计量分析
        4.3.2 农废能源化对化学农业外部性纠正实践启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实现模式及对策
    5.1 农业面源污染与农废能源化属性和治理
        5.1.1 农业面源污染与农废能源化属性
        5.1.2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农废能源化实现
    5.2 我国面向农村的农废能源化发展模式分析
        5.2.1 我国面向农村的农废能源化发展历程
        5.2.2 我国面向农村的分布式农废能源化发展制约因素
    5.3 分布式农废能源化PPP模式
        5.3.1 PPP项目模式
        5.3.2 分布式农村农废能源化模式
        5.3.3 面向农村的农废能源化PPP模式
    5.4 实现农废能源化的对策分析
        5.4.1 宏观对策分析
        5.4.2 微观对策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6)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关于生态效率的研究进展
        1.2.2 国内关于生态效率的研究进展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经济效率
        2.1.2 生产效率
        2.1.3 生态效率
        2.1.4 农业生态效率
    2.2 理论基础
        2.2.1 经济增长理论
        2.2.2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河南省农业发展概况
    3.1 河南省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3.1.1 自然资源优势
        3.1.2 农业生产经验
        3.1.3 科技支撑优势
    3.2 河南省农业生产投入情况
        3.2.1 自然资源投入情况
        3.2.2 社会经济资源
    3.3 河南省农业产出情况
        3.3.1 农业产出总值
        3.3.2 农业产出结构
    3.4 河南省农业发展污染情况
        3.4.1 化肥、农药、农膜使用强度
        3.4.2 化肥、农药、农膜污染量
第四章 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 评价指标选取
    4.3 投入产出指标的核算
        4.3.1 投入指标
        4.3.2 期望产出指标
        4.3.3 非期望产出指标
    4.4 农业生态效率测度模型
        4.4.1 非期望产出-SBM模型
        4.4.2 Global-Malmquist指数模型
第五章 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及评价
    5.1 基于非期望产出-SBM的静态农业生态效率测度
        5.1.1 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时序变化
        5.1.2 区域及各地级市农业生态效率差异分析
    5.2 基于ML指数的动态农业生态效率测度
        5.2.1 省域ML指数分析
        5.2.2 区域及地市差异分析
        5.2.3 农业生态效率分解与改善方向
第六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1.1 农业生态效率水平总体不高,区域间差异显着
        6.1.2 ML指数始终大于1,区域农业生态效率发展速度不同
        6.1.3 要素投入和非期望产出冗余是效率损失的主要
    6.2 对策建议
        6.2.1 积极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研发与推广
        6.2.2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
        6.2.3 积极构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7)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展循环农业是建设我国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1.1.2 循环农业的基本理论
    1.2 循环农业的研究现状
        1.2.1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实践
        1.2.2 国内外循环农业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物质流分析
        2.2.2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流分析
        2.2.3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2.2.4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生命周期评价
        2.2.5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值分析
        2.2.6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综合评价
    2.3 研究模式
        2.3.1 以农村庭院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2.3.2 以农业示范园区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2.3.3 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2.4 研究方法
        2.4.1 数据获取与收集
        2.4.2 具体的评价方法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构成特征
    3.1 中国循环农业模式发展现状
    3.2 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
        3.2.1 农村庭院模式
        3.2.2 农业园区模式
        3.2.3 龙头企业模式
第四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物质流分析
    4.1 农村庭院模式的物质流特征分析
        4.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1.3 农村庭院模式的物质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4.2 农业园区模式的物质流特征分析
        4.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2.3 农业园区模式的物质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4.3 龙头企业模式物质流特征分析
        4.3.1 龙头企业模式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3.2 龙头企业模式的物质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流分析
    5.1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流特征分析
        5.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1.3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5.2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流特征分析
        5.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2.3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5.3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流特征分析
        5.3.1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3.2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6.1 农村庭院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6.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现金流量分析
        6.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现金流量分析
        6.1.3 农村庭院模式的资金流指标计算及分析
    6.2 农业园区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6.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现金流量分析
        6.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现金流量分析
        6.2.3 农业园区模式的资金流指标计算及分析
    6.3 龙头企业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6.3.1 龙头企业模式的现金流量分析
        6.3.2 龙头企业模式的资金流指标计算及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生命周期评价
    7.1 对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的清单汇总
    7.2 对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特征化评价
        7.2.1 户用沼气工程环境影响特征化
        7.2.2 大型沼气工程环境影响特征化
    7.3 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标准化分析
    7.4 对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加权评估
    7.5 小结
第八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8.1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8.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1.3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值评价指标汇总及分析
    8.2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8.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2.3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值评价指标汇总及分析
    8.3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8.3.1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3.2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值评价指标汇总及分析
    8.4 小结
第九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综合评价
    9.1 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评价指标汇总及综合评价
        9.1.1 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评价指标汇总
        9.1.2 农村庭院模式的综合评价
        9.1.3 农业园区模式的综合评价
        9.1.4 龙头企业模式的综合评价
    9.2 对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研究创新点
    10.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8)苹果生产系统养分投入特征和生命周期环境效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我国苹果生产现状
        1.1.1 我国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和区域
        1.1.2 国内外苹果产量差和肥料效率差
    1.2 我国苹果生产中养分不合理投入造成的环境问题
        1.2.1 土壤酸化
        1.2.2 耕层土壤氮和磷累积及深层淋失
        1.2.3 氨挥发和氮氧化物排放
    1.3 农业生产环境风险评价方法
        1.3.1 氮磷养分盈余法
        1.3.2 基于化肥环境安全阈值的环境风险评价法
        1.3.3 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法
        1.3.4 生命周期评价法
    1.4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思路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材与处理
        2.1.1 苹果园养分资源投入情况调查
        2.1.2 苹果生产系统生命周期环境代价基础数据调查
        2.1.3 苹果养分综合管理对苹果产量及环境效应的影响
        2.1.4 有机和常规苹果生产对生命周期环境效应的影响
    2.2 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
        2.2.1 氮磷钾养分资源投入量计算
        2.2.2 果园养分投入适宜程度评价
        2.2.3 氮磷养分盈余计算及环境风险评价
        2.2.3.1 氮磷养分盈余计算
        2.2.3.2 基于氮养分盈余和土壤磷含量的氮磷环境风险评价
        2.2.3.3 基于化肥环境安全阈值的环境风险指数
        2.2.4 生命周期环境效应评价(LCA)
    2.3 数据统计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苹果园养分资源投入特征
        3.1.1 氮养分投入特征
        3.1.1.1 氮养分投入量及氮肥种类
        3.1.1.2 氮养分投入适宜程度评价
        3.1.2 磷养分投入特征
        3.1.2.1 磷养分投入及磷肥种类
        3.1.2.2 磷养分投入适宜程度评价
        3.1.3 钾养分资源投入特征
        3.1.3.1 钾养分投入及钾肥种类
        3.1.3.2 钾养分投入适宜程度评价
        3.1.4 有机肥投入量及特征
    3.2 苹果园氮磷养分盈余及化肥环境风险定性分析
        3.2.1 基于氮磷养分盈余的氮磷环境风险
        3.2.2 苹果园化肥环境风险指数
    3.3 苹果生产系统生命周期环境效应评价
        3.3.1 苹果生产系统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生命周期清单
        3.3.2 环境效应潜力值
        3.3.2.1 能源消耗
        3.3.2.2 全球变暖
        3.3.2.3 环境酸化
        3.3.2.4 富营养化
        3.3.3 基于产量和氮肥效率的环境效应差及热点因子分析
    3.4 苹果养分综合管理环境效应减排效果评价
        3.4.1 不同管理策略对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3.4.2 不同管理策略下苹果生产系统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生命周期清单
        3.4.3 不同管理策略下苹果生产系统环境效应潜力值
        3.4.3.1 能源消耗
        3.4.3.2 全球变暖
        3.4.3.3 环境酸化
        3.4.3.4 富营养化
    3.5 有机苹果生产系统生命周期环境效应评价
        3.5.1 有机和常规生产系统投入和产出清单
        3.5.2 有机和常规苹果生产系统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生命周期清单
        3.5.3 有机和常规苹果生产系统环境效应潜力值
        3.5.3.1 能源消耗
        3.5.3.2 全球变暖
        3.5.3.3 环境酸化
        3.5.3.4 富营养化
        3.5.3.5 毒性潜力
        3.5.4 敏感性分析及减排潜力
4 讨论
    4.1 苹果园养分投入现状分析
    4.2 苹果园养分盈余与环境代价
    4.3 苹果生产系统生命周期环境代价、减排潜力及途径
        4.3.1 苹果生产系统生命周期环境代价和减排潜力
        4.3.2 苹果生产系统生命周期环境代价减排途径及效果
    4.4 苹果生产中养分资源管理建议与思考
    4.5 本研究不足之处及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1.1.2 区域空间规划的重要抓手
        1.1.3 河岸绿色空间的价值凸显
    1.2 相关规划研究综述
        1.2.1 相关河岸生态规划及实践
        1.2.2 相关河岸管控法规及规范
        1.2.3 当前规划管控局限与反思
    1.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概念及其特征
        1.3.1 山地城市、河岸和绿色空间的概念
        1.3.2 “河岸绿色空间”的概念界定
        1.3.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背景特征
    1.4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问题分析
        1.4.1 流域生态过程改变,河网结构系统破碎
        1.4.2 河区污染灾害严峻,关联用地功能割裂
        1.4.3 河段生境单元侵蚀,公共开放空间流失
        1.4.4 规划应对思路不足,管控实施效力低下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5.3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内在特性与外在诉求认知
    2.1 内在空间等级与空间结构特性
        2.1.1 流域河网与河岸区域的空间等级
        2.1.2 纵向-横向-竖向-季节的空间结构
        2.1.3 凸显廊道特征的景观空间格局
    2.2 内在生态要素与生态过程特性
        2.2.1 河岸绿色空间的生态要素构成
        2.2.2 河岸绿色空间的生态过程特征
        2.2.3 城市化后生态要素与过程变化
    2.3 外在多重社会复合服务诉求
        2.3.1 演变的社会阶段与社会观念
        2.3.2 公共和包容的社会服务需求
        2.3.3 多样化的社会复合功能目标
    2.4 外在空间梯度转化分区诉求
        2.4.1 城乡梯度分异特征与转化趋势
        2.4.2 功能格局的空间梯度转化
        2.4.3 土地利用的空间梯度转化
        2.4.4 景观要素的空间梯度转化
        2.4.5 空间梯度转化的驱动机制
    2.5 特性与诉求支撑的复合功能
        2.5.1 特性和诉求融合的河岸绿色空间属性
        2.5.2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界定
        2.5.3 河岸绿色空间属性对应支撑复合功能
    2.6 本章小结
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适应性规划应对思路
    3.1 可借鉴的规划理论基础
        3.1.1 生态学分支理论
        3.1.2 城乡生态规划理论
        3.1.3 理论的比较与应用
    3.2 多维度的规划价值导向
        3.2.1 空间维度——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3.2.2 时间维度——弹性应对未来不确定性
        3.2.3 目标维度——兼顾平衡生态社会效益
        3.2.4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价值导向
    3.3 适应性的规划应对思路
        3.3.1 顺应自然特性,维护内在生态健康
        3.3.2 兼顾复合功能,发掘外在服务价值
        3.3.3 差异化的干预,空间分区分级协调
        3.3.4 协作适应管理,衔接规划编制体系
        3.3.5 规划空间层级与各级研究重点
    3.4 响应特性与诉求的技术要点
        3.4.1 河流与人居空间的关联分析
        3.4.2 融合特性与诉求的样条分区
        3.4.3 复合功能平衡下的空间布局
        3.4.4 动态循环的规划与管控程序
    3.5 本章小结
4 城乡区域—河网绿色空间整体功能定位与系统构建
    4.1 流域生态特征与城乡空间关联分析
        4.1.1 流域生态特征引导城乡发展结构
        4.1.2 城乡开发趋势及其流域环境影响
        4.1.3 河网绿色空间支撑城乡环境系统
    4.2 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
        4.2.1 基于流域纵向过程的自然样条
        4.2.2 基于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城乡样条
        4.2.3 叠加的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
    4.3 整体功能定位与空间策略制定
        4.3.1 基于分区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4.3.2 城乡流域整体复合功能定位
        4.3.3 分区目标与空间策略制定
    4.4 河网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系统构建
        4.4.1 构筑河网内在生态支撑系统
        4.4.2 叠加河网外在复合服务系统
    4.5 本章小结
5 中心城镇区—河区绿色空间纵向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
    5.1 河区地貌特征与城镇空间关联分析
        5.1.1 河区地貌特征界定城镇开发模式
        5.1.2 城镇用地构成及其河区环境影响
        5.1.3 河区绿色空间支撑城镇环境品质
    5.2 河区纵向空间样条分区
        5.2.1 纵向空间样条的双级分区方法
        5.2.2 纵向空间样条分区的普适类型
    5.3 纵向功能组织与空间体系建设
        5.3.1 基于用地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5.3.2 河区纵向功能组织与目标设置
        5.3.3 河区内在生态空间体系的保护
        5.3.4 河区外在复合空间体系的建设
    5.4 河区关联土地利用布局
        5.4.1 土地利用适应性布局策略
        5.4.2 绿色空间用地资源识别
        5.4.3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建议
        5.4.4 关联土地利用整合布局
    5.5 河区绿色空间功能宽度与用地控制
        5.5.1 河区绿色空间功能宽度控制
        5.5.2 边缘效应与关联用地相容性
        5.5.3 河区绿色空间土地利用控制
    5.6 本章小结
6 街区场地—河段绿色空间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设计
    6.1 河段生境特征与场地空间关联分析
        6.1.1 河段生境特约束征场地空间形式
        6.1.2 场地建设方式及其河段环境影响
        6.1.3 河段绿色空间支撑场地环境绩效
    6.2 河段横向空间样条分区
        6.2.1 横向空间样条分区划定原则
        6.2.2 与河区“三带”的承接关系
        6.2.3 横向建设和非建设单元限定
    6.3 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界面导控
        6.3.1 基于要素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6.3.2 横向分区功能指引与防护程度
        6.3.3 河岸绿色空间界面的特性导控
    6.4 河段场地绿化空间设计
        6.4.1 生态雨洪管理体系设计
        6.4.2 栖息地修复与植被配置
        6.4.3 慢行绿道与绿街设计
    6.5 典型河段绿色空间设计导引
        6.5.1 自然保护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2 乡村农业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3 城市边缘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4 一般城镇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5 城市中心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6 本章小结
7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管控途径与政策建议
    7.1 协作与适应性管控途径
        7.1.1 整合的空间规划体系
        7.1.2 跨部门协作综合管理
        7.1.3 动态适应性管控模式
        7.1.4 多层级管控指标体系
    7.2 衔接规划编制体系
        7.2.1 与总体规划的衔接
        7.2.2 与详细规划的衔接
        7.2.3 与城市设计的衔接
        7.2.4 与专业规划的衔接
    7.3 管理实施政策建议
        7.3.1 匹配法规政策保障
        7.3.2 开发管理与项目建设
        7.3.3 动态监测与绩效评估
        7.3.4 积极推动公众参与
    7.4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10)绿色农业发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绿色农业
        2.1.1 概念
        2.1.2 内涵
        2.1.3 属性
        2.1.4 与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关系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2.2 幼稚产业理论
        2.2.3 生态农业理论
        2.2.4 机制设计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绿色农业概念内涵研究回顾
        2.3.2 绿色农业发展阶段研究回顾
        2.3.3 绿色农业发展机制研究回顾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农业发展阶段识别及机制框架设计
    3.1 绿色农业发展阶段识别
        3.1.1 产业成长轨迹的曲线理论
        3.1.2 绿色农业发展阶段识别的实证拟合
        3.1.3 绿色农业发展阶段特征
    3.2 绿色农业发展机制框架设计
        3.2.1 绿色农业发展机制框架构建依据
        3.2.2 绿色农业发展机制模型框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及效应研究
    4.1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分析
        4.1.1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的功能
        4.1.2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的内涵
        4.1.3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的构成
    4.2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长期效应分析
        4.2.1 研究方法:时间序列分析
        4.2.2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4.2.3 模型与估计结果分析
    4.3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空间效应分析
        4.3.1 研究方法:面板数据分析
        4.3.2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4.3.3 模型与估计结果分析
    4.4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建议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绿色农业补偿机制及效应研究
    5.1 绿色农业补偿机制分析
        5.1.1 绿色农业补偿机制的功能
        5.1.2 绿色农业补偿机制的内涵
        5.1.3 绿色农业补偿机制的构成
    5.2 绿色农业补偿长期效应分析
        5.2.1 研究方法:时间序列分析
        5.2.2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5.2.3 模型与估计结果分析
    5.3 绿色农业补偿空间效应分析
        5.3.1 研究方法:面板数据分析
        5.3.2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5.3.3 模型与估计结果分析
    5.4 绿色农业补偿的政策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绿色农业保险机制及效应研究
    6.1 绿色农业保险机制分析
        6.1.1 绿色农业保险机制的功能
        6.1.2 绿色农业保险机制的内涵
        6.1.3 绿色农业保险机制的构成
    6.2 绿色农业保险长期效应分析
        6.2.1 研究方法:时间序列分析
        6.2.2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6.2.3 模型与估计结果分析
    6.3 绿色农业保险空间效应分析
        6.3.1 研究方法:面板数据分析
        6.3.2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6.3.3 模型与估计结果分析
    6.4 绿色农业保险的政策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绿色农业信用机制及效应研究
    7.1 绿色农业信用机制分析
        7.1.1 绿色农业信用机制构建的博弈分析
        7.1.2 绿色农业信用机制的功能
        7.1.3 绿色农业信用机制的内涵
        7.1.4 绿色农业信用机制的构成
    7.2 绿色农业信用长期效应分析
        7.2.1 研究方法:时间序列分析
        7.2.2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7.2.3 模型与估计结果分析
    7.3 绿色农业信用的政策建议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8.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绿色设计和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在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生命周期评价在农业环境管理中的进展与挑战[J]. 胥刚,罗丹琦,郭晓平,魏昱晴,罗娇.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1(06)
  • [2]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D]. 崔叶辰. 石河子大学, 2021(01)
  • [3]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生态集约化管理下碳氮循环特征研究[D]. 黄少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4]中国海洋渔业生态效率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 曹江琦.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5]农业有机废弃物能源化生态效应评价及实现模式研究[D]. 武晓艺.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9)
  • [6]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评价研究[D]. 陈增增.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7]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分析与评价[D]. 王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8]苹果生产系统养分投入特征和生命周期环境效应评价[D]. 朱占玲. 山东农业大学, 2019
  • [9]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余俏. 重庆大学, 2019(12)
  • [10]绿色农业发展机制研究[D]. 张春梅. 吉林大学, 2017(09)

标签:;  ;  ;  ;  ;  

绿色设计与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在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