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济规划模型探讨产业规划

用经济规划模型探讨产业规划

一、运用经济规划模型进行工业规划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紫薇[1](2020)在《国民经济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民经济规划作为指导我国各级政府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行为指南,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涉及领域最广、最富有国家特色的现代化国家治理工具。国民经济规划始源于1953年起实施的“一五”计划。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国民经济规划管理体制也在进行适应性调整。2006年,“十一五”规划正式实施,标志我国进入了规划管理时代。由“计划”转向“规划”体现了党和政府在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式上的重大转变。国民经济规划作为既有别于“计划”又区别于“市场”的混合型治理制度安排,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被视为破解中国经济发展之谜的入口。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已经发生了系统而又深刻的变化。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召唤“高质量”的规划管理理论拓展。对此,有必要思考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国民经济规划是否被赋予了新时代的意义和价值,有必要系统回答以下问题:其一,国民经济规划能否推动高质量发展?其二,国民经济规划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对上述问题全面、深入与系统、客观地解答,构成了本文的核心内容。为回答问题一,本文研究了国民经济规划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在理论分析中,本文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论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存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并提出国民经济规划能够弥补高质量发展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以此论证了国民经济规划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与此同时,本文从规划的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和任务安排三个方面,论述了国民经济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在实证分析中,本文首先采用统计性实证分析方法,考察了国民经济规划制定与实施情况以及我国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以此捕捉两者间变动规律相关的经验证据。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计量实证方法从规划的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和任务安排三个路径,实证检验了国民经济规划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为回答问题二,本文从政府和市场两个维度研究了国民经济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机制。对于政府治理机制的研究,在理论上,本文提出政府治理体制和国民经济规划体系绞合形成了目标治理机制和资源约束机制;在实证上,本文结合省级官员数据、省级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数据对上述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对于市场机制的研究,在理论上,本文论述了市场机制能够规范国民经济规划的实施方向,提高国民经济规划的实施效率;在实证上,本文使用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检验了市场机制的有效性。本文遵循归纳分析找寻问题背景、演绎分析推导理论基础、实证分析提供经验证据以及归纳分析总结全文结论的技术路线,开展了以下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在理论分析上的创新之处体现为:其一,本文结合外部性、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国民经济规划理论,论证了国民经济规划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从而为国民经济规划理论找寻了西方经济理论联系;其二,本文首次在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研究国民经济规划的施政效果,从而为国民经济规划理论与时俱进,提供了有益拓展;其三,本文对政府官员的行为选择赋予了激励和约束,从而为国民经济宏观管理,找寻了官员微观选择的理论支撑。在实证研究上的创新性内容如下:其一,本文系统论述了规划指标完成率的评价方法,并对8432项具体指标进行了是否如期完成的判断,测算了“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各省规划指标完成率;其二,本文基于对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理解,从五大发展理念视角构建了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省高质量发展指数进行了测度与比较;其三,本文首次将省级官员数据和市场化水平数据,应用于国民经济规划实施机制的检验,为政府与市场“互融共荣”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本文不仅推动了国民经济规划理论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与时俱进,也为提高我国规划治理能力提供了改革方向,为我国制定和实施“十四五”规划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证据;与此同时,本文也为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找寻了具有制度优势的中国方案,总结了政府与市场“互融共荣”的中国智慧。因此,本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曾政瀚[2](2020)在《青岛胶州临空经济区规划和发展模式的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际贸易往来对速度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航空运输以其便捷高效、安全可靠,能够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品质服务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青岛胶州临空经济区作为首批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的核心区,对于我国未来临空区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参考价值。根据总体建设方案,青岛胶州临空经济区秉承“立足青岛、区域协同、依托航空、突出重点、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环境友好、绿色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展各项规划工作。基于青岛胶州临空经济区的现状,综合考虑项目已知条件,经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得出其规划和发展模式构建方面的新思路与新结论。对于临空经济区的规划,按照“一核两翼、两心双轴、五片两港、组团发展”的空间结构进行开发,最终形成“一带三港、两轴五区”的空间规划结构分布。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上,主要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最终确定以航空核心产业为基础,临空高端服务业、临空高科技制造业为支撑的“一核两高”的发展模式。为此,在本论文中基于青岛胶州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和发展模式,进行有关问题的具体分析和讨论。本文首先对选题的背景、意义进行介绍,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概括性总结,从而提出本文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并以研究框架图的形式展示研究技术路线。其次,从临空经济和临空经济区两个层面进行基本概念的介绍,对临空经济形成理论、临空经济发展规律理论和临空经济产业发展理论等基础理论和系统动力学理论进行阐述。第三,从项目已知条件出发,通过SWOT分析方法,分析出目前项目规划和发展面临的内部优劣势和外部的机遇及挑战,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的因果关系分析模型将研究对象视为一个闭合的系统并确定各组成要素进行详细的理论论证与研究,进而总结出制约规划和发展模式构建的关键限制因素主要集中在规划目标协调、空间布局与发展、支撑体系建设、战略发展四个层面上,并就限制因素的要求和改进措施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得出青岛胶州临空经济区规划和发展模式的构建思路及结论,为未来工作的调整与完善提供参考。第四,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评价模型对所构建的规划和发展模式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对规划结果和发展模式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应用思路进行简介。最后,对本文研究进行总结,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许文博[3](2020)在《基于“全碳”核算的绿色发展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绿色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与之相应的适宜的绿色发展规划方法对于区域绿色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环境规划与经济规划分离的两层皮问题,是当前区域绿色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影响了区域发展过程中环境与经济的协同和双赢,也影响了城市群的低碳协同和绿色发展。为此,本研究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以实现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开展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规划方法研究。城市群的绿色发展规划研究至少涉及三项重要任务,一是适宜的宏观碳减排目标的确定,二是以实现宏观碳减排目标为导向的各节点城市关键控制要素最优取值范围的确定,三是规划方案的设计。由此可见,城市群绿色发展的合理规划问题很难用单一方法来解决。为此,本文将分形理论与方法、双层规划方法和系统动力学方法相结合,分别用于完成上述三项重要任务的相关方法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首先,进行区域绿色发展系统分析与动态模型构建。在充分了解区域绿色发展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模型,以之作为辨识对系统绿色发展影响较大的关键因素和预测系统发展趋势的量化工具,旨在提高了区域经济复杂系统关键要素分析和不同情景分析的量化水平,保证关键要素辨识和情景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及可信度。其次,以SD模型所辨识出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核心,基于能值理论及分析方法,构建城市“全碳排”核算模型,进行京津冀城市群各节点城市“全碳排”核算。该方法解决了不同种类资源环境要素量纲不统一,难于客观赋权,且整体效率无法准确评估的问题,为区域绿色发展规划绿色目标的科学确定奠定了基础。然后,进行区域绿色发展规划方法研究。将“全碳排”核算模型、引力模型、多源叠加模型和分形理论相结合,构建低碳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及城市群低碳经济联系强度分维值测算模型,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不同情景下低碳经济联系强度空间分布合理性,并据此选出最优方案,确定适宜的区域宏观碳减排目标;以之为基础,构建双层规划模型,确定各节点城市在规划期内关键控制要素(即双层规划模型中的决策变量)的适宜区间;继而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情景模拟,在充分考虑城市间的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各决策变量的满意解。最后,将上述规划方法应用于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规划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系统动力学作为区域经济绿色发展系统模拟、关键要素辨识及规划方案预评估的基本方法是有效的,其适用于区域绿色发展规划研究;以全碳核算和城市群最佳低碳经济辐射效果评估为基础,首先确定区域宏观碳减排目标,有助于破解当前双层规划所面临的NP求解难题,为以“全碳”和GDP为双抓手的绿色发展规划的合理编制提供科学支持,从而解决了环境规划与经济规划分离的两层皮问题。

马忠林[4](2019)在《考虑热网特性和风电消纳的热源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东北地区的风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逐年增长,但是由于风能资源具有集中度高、总规模大和远离负荷中心等特点,导致难以将其进行就地消纳,所以如何提高风电的利用率成为了东北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供暖季热电联合系统在满足夜间高峰热负荷需求时,热电联产机组的热电耦合特性增强,导致了严重的弃风。利用供热系统固有的热惯性可以对热电机组的热电耦合特性进行解耦,增加风电的上网空间。本文首先建立了供热管网的热力模型,通过算例分析了不同电热负荷和风电出力情况下热网特性对热电机组调峰能力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热网延时特性产生的不平衡热流量,可以在一定范围提高热电机组的调峰能力和增加系统的风电消纳量。其次,分析和对比了提高系统弃风消纳的储热罐规划方案,算例表明供热管网热特性和配置储热罐都可以提高热电机组的调峰能力,当热电机组的调节容量充裕时,储热罐的调峰效果优于热网的热特性。同时,提出不同规划目标下电锅炉的配置方案,电锅炉最优经济规划方案的算例结果说明,电锅炉单价越高时系统最优经济对应的风电消纳量越小。此外,提出了储热罐与电锅炉最优协同规划方案,探讨了考虑热网热特性并配置电锅炉方案和储热罐与电锅炉最优协同方案对提高风电消纳能力的影响。为了增加热源规划方案的实用性,建立了热电联合系统规划方案仿真平台,仿真平台可以根据各主体输入的数据和选择的规划目标,对不同区域的热源容量进行规划,并向各主体提供热源规划后系统的经济值和弃风率等指标。最后,根据热源规划结果分析调峰补偿机制下各主体的经济效益,并进一步提出各电厂主体对电网的补偿方案,探讨了保证各主体经济值的补偿系数可行区间。为了各主体可以在系统投资热源后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建立了各主体利益分配方案仿真平台,仿真平台根据输入的调峰补偿和分摊基准值及补偿价格,给出调峰补偿机制下各主体的经济值。同时,当电网出现不合理的亏损时,通过平台可以得到各电厂对电网进行补偿时补偿系数的可行区间。

刘莹[5](2018)在《地方性区域经济规划实施中的终止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经济规划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区域经济规划实施效果的平稳可持续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自第九个五年规划起,国家后续出台了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战略,至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后期,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区域经济规划多达20个。然而,现实中区域经济规划实施的效果难以平稳持续,比如:规划执行过程中出现边际效应递减趋势、实施效果持续时间短,影响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虽然规划的制定过程是科学严谨、理性的,但是规划实施的主体是有限理性的个体,临近终止期限时,规划实施者的行为偏好发生反转,最终降低规划执行的效果,这种现象即为规划实施中存在终止效应①。终止效应的存在不仅会降低规划实施的效果,还可能引起经济波动,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不利于区域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因此,确认区域经济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终止效应,并针对性地找到缓解或弱化这种终止效应的方法对促进区域经济长期平稳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很强的现实意义。传统经济学在应对终止效应问题的解决上,一般采取模糊终止时间或者把终止时间规定得不那么明确,使行为主体无法知晓明确的终止时间,进而避免短期行为的发生。但是,这种解决方案在现实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缺陷,没有规定明确的终止时间,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引领,会相应伴随很多其他问题,不利于区域经济规划最终目标的实现。而行为经济学基于有限理性的假设,从积极培育行为主体间的信任互惠关系的角度来应对终止效应问题,具有一定优势。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运用有限重复博弈理论来分析区域经济规划实施中终止效应的存在,结合行为经济学双曲贴现效用理论对终止效应存在的原因进行解释。其次,基于现实数据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论证了规划实施中终止效应的存在。最后,运用实验经济学信任博弈实验探索终止效应的解决方案。在实验的具体设置上,本文加入了参照点信息干预处理,以区别不同互惠行为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并通过信任博弈实验室实验得到检验,并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从整体来看,终止效应比较显着。博弈双方不论是发起者还是响应者,实验末轮的投予与反馈的贡献值要明显低于实验初期。(2)正互惠关系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弱化终止效应,负互惠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终止效应。即正互惠关系下,博弈双方在实验末期的贡献值下降幅度相对较小。(3)与没有正互惠关系的行为相比,具有正互惠关系的行为进一步减弱了终止效应。本文对区域经济规划实施中的终止效应检验的研究上,有两点创新:(1)视角创新:从规划期限这一视角发现了规划实施中终止效应的存在,丰富了有关区域经济规划实施效果不平稳的研究;(2)方法创新:在如何解决终止效应的问题上引入实验经济学的方法。通过实验室实验的相关设计,弥补现实中数据的缺陷和局限性,为现实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加可靠的借鉴依据。

燕晓春[6](2017)在《中期预算改革的制度环境研究 ——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文中提出中期财政规划1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制度安排,不仅对强化财政纪律、防范财政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更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突破口。但中期财政规划在我国实施以来面临着一系列体制机制障碍2,致使其作用难以有效发掐。这本质上反映了“制度移植”可能存在的制度环境不匹配的深层次问题。从全球范围来看,根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世界上己有130多个国家实施了中期预算改革,但其中许多国家改革效果差强人意,这也反映了中期预算“制度移植”中的制度环境不匹配是诸多国家存在的共同问题。因此,厘清中期预算改革所需的制度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目前国内外关于中期预算改革研究的文献然多数为局限于具体改革实践经验层面的碎片化探讨,鲜少对改革的制度环境进行系统性研究。鉴此,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出发,对中期预算改革的制度环境进行深入研究,以初步形成中期预算改革制度环境的理论框架,指导中期预算改革实践。本文的研究思路是根据理论分析提出中期预算改革配套的制度环境,构建中期预算改革权变模型,并通过国际比较实证检验模型的有效性,从而论证制度环境与中期预算改革效果之间存在的因果效应。而后运用中期预算改革权变模型对我国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估,进而提出我国制度环境变革的总体思路和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构建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本文基于制度变迁、Luder权变模型、理性决策与理性预算和新公共管理等理论,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决定中期预算改革效果的四项制度环境因素,即宏观经济管理模式、政策与预算决策体制、行政管理方式和政府间财政关系,并阐明中期预算改革要取得成效需要推动制度环境变革,以打破路径依赖。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借鉴基于系统方法的Luder政府会计改革权变模型构建了中期预算改革权变模型,用于对中期预算改革的制度环境进行分析。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为中期预算改革的效果,由于中期预算的三个阶段在本质上为递进关系,因而用这三个阶段作为改革效果优劣的划分;解释变量主要包括三组,即刺激因素、改革主体和制度环境,制度环境包括宏观经济管理模式、政策与预算决策体制、行政管理方式和政府间财政关系。与此同时,通过指标设计、权重赋值等构建了制度环境的综合评价方法,用于案例国家制度环境的国际比较。第二部分为实证检验。基于中期预算改革权变模型和制度环境综合评价方法,本文运用国际比较的方法,对英国、加拿大、韩国、乌干达和加纳五个案例国家中期预算改革效果和制度环境进行比较分析,以验证中期预算改革权变模型的有效性。本文对案例国家中期预算改革的刺激因素、改革主体和制度环境分别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英国、加拿大和韩国的制度环境非常有利,乌干达为较为有利,加纳为比较不利,这与五个国家实施中期预算改革的效果高度吻合,即英国、加拿大和韩国为中期绩效框架,乌干达为中期预算框架,加纳为中期财政框架,从而验证了中期预算改革权变模型的解释力。第三部分为我国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在梳理我国中期财政规划实施进展和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中期预算改革权变模型,通过专家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国中期预算改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实施中期预算改革的刺激因素评价为比较有利,改革主体评价为非常有利,制度环境因素为比较不利,反映了制度环境阻碍了我国中期财政规划改革的有效实施。鉴此,在综合考虑我国国情和国际比较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中期预算改革制度环境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制度环境对于中期预算改革,即预算决策模式变革的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中期预算改革要取得实效,就需变革制度环境,从而打破路径依赖。这些制度环境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管理模式、政策与预算决策体制、行政管理方式和政府间财政关系。(2)提出中期预算制度环境变革的一般路径,基本顺序为从政策与预算决策体制到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到政府间财政关系和行政管理方式。(3)我国中期预算改革的制度环境比较不利,因而阻碍了改革的推进,应推动我国中期预算改革制度环境的变革。

任崇强[7](2017)在《中国区域经济脆弱性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析》文中指出最近几十年全球环境变化,气候变化、经济社会突发事件等问题与经济问题叠加,“黑天鹅事件”频发,使得全球经济面临复杂局面和不确定性的形势,经济脆弱性问题突显。经济脆弱性是经济增长中可持续性科学的核心问题。克劳斯·施瓦布(2002)在首届世界论坛中明确提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减少发展中的脆弱性”。2015年9月25日,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通过的《变革我们的世界一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提出,加强全球宏观经济稳定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目标。2010年之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明显的下行趋势;2015年,中国经济脆弱性成为世界经济重点关注的两个主题之一。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区域经济脆弱性进行研究,在理论上,可以丰富经济地理和经济增长的学科理论;在方法上,可以科学量化区域经济脆弱性的大小;在实践上,有助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有助于进行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规划,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地方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提出经济脆弱性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梳理脆弱性和经济脆弱性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中经济脆弱性的特征;采用多级可拓评价方法对全国和省域经济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经济脆弱性的系统内部产生机制,衡量经济脆弱性造成经济增长损失的大小。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分析经济脆弱性的区域差异空间格局特征及其演化、空间关联特征,空间溢出效应。第四部分(包括第九章和第十章):提出降低经济脆弱性的调控方向和调控措施;梳理本论文的研究结论,研究中的不足,论文的创新点和未来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1)中国经济脆弱性在逐渐下降,省域经济脆弱性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点,经济脆弱性类型在增加。(2)经济脆弱性对于经济增长造成较大的潜在损失,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释放空间。(3)社会子系统脆弱性成为目前中国经济脆弱性产生的主要根源,经济适应性处于严重不协调状态和衰退的发展方向。(4)中国经济脆弱性的区域差异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区域内部差异呈现逐渐扩大趋势,区域内部差异是导致经济脆弱性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5)经济增长与经济脆弱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空间关联特征,经济脆弱性对邻近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负溢出效应,但在西部地区却具有轻微的正溢出效应。(6)实现降低经济脆弱性的目的,采取的主要措施落实在产业安全、金融、扶贫、卫生健康、环境治理、城镇化、科技创新、要素价格等方面,并提出将经济脆弱性应用到区域经济规划之中。

李娟[8](2016)在《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及模块化协同结网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5年以来,一系列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经济规划区获得国务院批复,并有数十个“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规划区遍及中国的绝大多数省份,使得当今中国经济整体空间版图呈现出由系列“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分割支撑的格局。每个“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都制定了令人憧憬的美好远景和蓝图,而最终真正推动如此庞大系列“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建设与发展的战略主体,还是作为经济发展基础的企业和产业。没有大规模企业的扎根并持续成长,就没有区域产业价值链或价值模块的培育、发展与壮大,则系列“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的建设,将停留在《区域发展规划》报告的纸面上。全球价值网络下区域经济繁荣的一个共同规律就是形成强有力的区域“垂直专业化引力”,即:在全球价值网络下,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在全球寻找“地点”进行动态最优资源布局和配置的趋势下,一国或区域不断创造出形成企业强大竞争优势的驱动要素,从而使其不断有资格成为一系列高级化产业价值模块扎根的根据地,是一国或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从这一意义而言,各“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必须不断创造出与其发展定位相匹配、并能形成企业强大竞争优势的区位要素,以驱动“中国本土企业”和“外国跨国公司”的价值链向其延伸与对接。为把握全国数十个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的区域特征和建设情况,帮助其避免“低端化与同质化发展”,本文基于“企业+产业价值模块(研发、制造、营销)”二维视角,对各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2013年吸引价值模块“扎根”的“地点垂直专业化引力”的大小与方向进行量化指数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全面科学的“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以帮助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明确需系统而重点培育与发展的区位要素。进一步,根据“模块化”先分而后集成的思想,以及全球价值网中价值创造的“新木桶”原理,在单个“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构建“点”的竞争优势基础上,需要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整合现有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使之相互之间形成具有价值创造的协同关系,从而打造形成具有“1+1>2”价值创造协同效应的“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价值网络”,构造出经济规划区“面”的整体协同竞争优势。本文基于“企业竞合关系+产业价值模块+地点资源禀赋+政府网络治理”的四维视角,对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间价值创造的“模块化协同结网”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在理论上拓展出“区域经济模块化网络组织”新的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增加“模块化协同”的新思路。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是本文的第一章,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解决各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的“垂直专业化引力”量化指数化问题,包括文章的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章。第二章从企业的区位选择理论出发,分析企业选择投资区位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评价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研发、制造和营销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的指标体系;而后确定本文的研究样本和模型构建方法,并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过程进行介绍。第三、第四和第五章的逻辑思路和展开结构是相同的,在查找各项指标变量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模型计算出经济规划区在研发、制造和营销价值模块的“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并以每个价值模块的引力指数为基础进行聚类分析,从而更科学地把握各经济规划区特征的战略共性和差异分布。第六章在第三、四、五章计算出各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的战略定位和产业远景对各区域的综合引力情况进行深入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各规划区现实状况与战略定位的差距,从而明确需要重点培育的区位要素;此外,通过以三项引力得分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从整体上可以看出各规划区产业引力的分布特征和所属层级,从而深化对规划区整体引力状态的认识。第七章是本文的第三部分,主要研究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的模块化协同结网机理,开拓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模块化协同”的新的研究领域。本章首先分析了“模块化”理论的演化路径和我国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的历史变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经济模块化协同发展的理论视角;而后,基于“企业竞合关系+产业价值模块+地点资源禀赋+政府网络治理”的四维视角,对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间价值创造的“模块化协同结网”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第四部分为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进行总结性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和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袁宇昕[9](2016)在《关于农村人民公社的规划与实践探讨1958-1962》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内容是1958——1962年间对农村人民公社的规划。介绍人民公社的规划自身是本文的目的之一,但文章更重要的目的是解释人民公社的规划。也就是为什么会在基层农村出现人民公社——居民点这种空间组织方式,以取代传统的农村。亨利.列斐伏尔讲到,空间是政治性的,它一方面既是社会关系再生产的结果,又会反过来作用于社会关系。(空间与政治)而列氏所言社会关系的核心又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则与经济活动密切联系。因此,本文所考察的内容并不只停留在空间现象本身,而进一步讨论了空间与社会,与经济之间的关联。也就是说,本文的核心关注点在于空间是如何回应于社会与经济的变革。循着这一思路,本文首先简要回顾并分析了自清末以来传统农村衰落的过程与原因。笔者认为,传统农村的衰落主要由两方面因素造成。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得一些沿海沿江的工商业迅速发展,这导致了传统城乡关系的重构。原本作为农村手工业产品市场的城市变得开始与农村抢占市场。而在外来廉价商品的冲击下,农村手工业迅速萎缩。这就导致原有农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开始无法流回农村,并直接使得农村经济日渐衰落。第二,在传统的农村,乡绅起到着提供地方公共品,协助县官维护地方秩序的作用。但是随着清末新政,科举制的废除,乡绅的角色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其活动范围亦开始由农村转向了城市。这一方面使得地方公共品的提供出现困难,另一方面农村权力的真空导致了地方的逐渐失序,而影响到农业生产。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清末以来,中国基本上处在城市繁荣而乡村破败的状态。于是到民国时期,人们开始纷纷讨论“救济农村”的方法。这就迫使我们开始学习国外的经验。因此从20年代到50年代,我国一直都在大量引介国外的城乡建设经验与理论,并得到了热烈的讨论。其中对于解放后空间形式造成较大影响的有俄国的集体农庄与日本的新村。尤其是俄国的集体农庄,农村人民公社在许多方面都是直接继承了集体农庄曾采用的方法。这不仅仅体现在空间上,而且涉及到社会与经济的规划,特别是俄国提出的战后共产主义政策。这种方式是通过由权力来直接介入到生产与分配的环节来使得产品流动。集体农庄就是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经济规划而出现的空间载体。另外,建立新村始终是我国农村规划的愿景。即希望通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来取代原有的农村。这直接联系到了十八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但新村经过在农村的几次不成功的实践后,其影响力开始逐渐转向了城市,新村逐渐成为解决城市问题的一条途径。因此到解放后,我国基本上出现了农村公社与城市新村的空间模式。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就开始积极改造农村的经济与社会组织。其方式与苏联的战时共产主义某种程度上十分相似:权力下乡、合作化与控制市场。这三个方面的措施除了旨在恢复农村的权力结构外,更重要的是要建构一种独立于市场之外的生产与分配体系,使得国家能够充分按着自己的意愿来介入到生产过程,以提高生产效率。这些措施不仅降低了国家意志下渗的成本,而且重新组织了生产关系,并重构了生产的主体。如果我们同意列斐伏尔对于“空间是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结果”这一判断,那么前述生产关系的重构必然带来土地使用方式与空间的革命。因此,公社一成立,就立刻涉及到土地的问题。公社需要寻找到一种土地使用的方式来回应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而且新的土地使用方式必须能够做到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出现了诸如对“如何划分耕作区以配合生产大队的生产活动、劳动力要怎样分布(居住模式的改变)、作物怎样分区以适应土壤性质与生产队的组织、具体的田块怎样设计来回应新技术与新的生产主体”等等问题的讨论。经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以及进一步的规划,公社出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农村的空间组织。其以不同层级的居民点及与其相对应的边界清晰整齐的耕作地块构成。新的空间是权力基于理性的原则对生产关系的回应,同时也体现了对于未来社会主义的想象。但是从这里可以明显看到,在公社这一案例中,土地关系的调整并非如列氏判断是生产关系改变的自然结果,而是由权力积极介入并从整体上进行设计以配合生产关系的变革的产物。最后,笔者希望对公社的三个方面,即经济规划,社会与日常生活以及空间规划进行一定的讨论。既然人民公社是一次希望通过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以求促进经济效率的实践,而且做了很多努力来改进生产组织及技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公社的农业生产力并未出现该有的提高。前述的三个方面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它们又是如何关联在一起,特别是空间在其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笔者认为,空间作为社会运行过程中的一个维度,其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联度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经济效率。另外,空间作为个体最重要的日常经验,还直接影响到个体的认同问题。因此,解决经济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并且塑造个体的认同,将是空间规划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李娟,梁运文[10](2016)在《基于扎根理论的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定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5年以来,国家密集颁布了数十个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这些规划区都有各自明确的功能定位、发展模式和目标指向。明确定位是做好区域规划的首要环节,是指导规划区沿着既定轨道科学发展的前提。数十个经济规划区的定位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是沿着怎样的逻辑思路开展的,这些思路是否有着某些可以追寻的规律?文章采用扎根理论这一质化研究方法通过对资料的系统收集、深入分析和阶梯式归纳,得出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定位机制模型。

二、运用经济规划模型进行工业规划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经济规划模型进行工业规划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国民经济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民经济规划相关文献
        2.1.1 国民经济规划的内涵
        2.1.2 国民经济规划的发展理念
        2.1.3 国民经济规划的发展目标
        2.1.4 国民经济规划的任务安排
    2.2 高质量发展相关文献
        2.2.1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2.2.2 政府行为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3 国民经济规划与经济发展相关文献
        2.3.1 国民经济规划对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2.3.2 国民经济规划推动经济发展的实施机制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国民经济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
    3.1 概念界定
        3.1.1 国民经济规划
        3.1.2 高质量发展
    3.2 基本理论
        3.2.1 市场失灵理论
        3.2.2 政府失灵理论
        3.2.3 发展规划理论
    3.3 国民经济规划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作用的理论分析
        3.3.1 国民经济规划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
        3.3.2 国民经济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3.4 国民经济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机制的理论分析
        3.4.1 国民经济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府治理机制
        3.4.2 国民经济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市场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民经济规划与高质量发展状况分析
    4.1 国民经济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情况分析
        4.1.1 国民经济规划的历史溯源与演进规律
        4.1.2 国民经济规划的文本分析
        4.1.3 国民经济规划的实施情况分析
    4.2 高质量发展状况分析
        4.2.1 高质量发展水平分析
        4.2.2 高质量发展指数测度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民经济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作用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研究假设
    5.2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5.2.1 模型设定
        5.2.2 变量说明
        5.2.3 描述性统计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1 政策效应检验
        5.3.2 规划目标有效性检验
        5.3.3 中介机制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民经济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府治理机制检验
    6.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6.1.1 模型背景
        6.1.2 模型主体假设
        6.1.3 各主体行动路线
        6.1.4 模型求解与研究假设
    6.2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6.2.1 模型设定
        6.2.2 变量说明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3.1 基准回归
        6.3.2 稳健性检验
    6.4 进一步的研究:考虑官员个体特征
        6.4.1 实证研究假设
        6.4.2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6.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国民经济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市场机制检验
    7.1 实证研究假设
    7.2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7.2.1 模型设定
        7.2.2 变量说明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7.3.1 基准回归
        7.3.2 稳健性检验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青岛胶州临空经济区规划和发展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阐述
    2.2 临空经济规划与发展基础理论
    2.3 系统动力学理论
3 青岛胶州临空经济区规划和发展模式构建
    3.1 项目概况
    3.2 青岛胶州临空经济区SWOT分析
    3.3 青岛胶州临空经济区规划和发展模式选择
4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青岛胶州临空经济区规划和发展模式的评价及保障措施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评价结果及分析
    4.3 青岛胶州临空经济区规划和发展模式保障措施
    4.4 青岛胶州临空经济区规划成果和发展目标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应用
5 研究结论及展望
    5.1 主要研究成果
    5.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全碳”核算的绿色发展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赋权问题的研究
        1.2.2 规划方法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基本框架
第二章 区域绿色发展系统分析与动力学模型构建
    2.1 区域绿色发展系统结构分析
        2.1.1 系统层次分析
        2.1.2 系统要素分析
        2.1.3 系统要素间的关系分析
    2.2 区域绿色发展系统功能分析
    2.3 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系统SD模型构建
        2.3.1 模型的边界及主要状态变量
        2.3.2 模型子系统的划分及其关系确定
        2.3.3 模型系统流图构建
    2.4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2.4.1 有效性检验的主要方法
        2.4.2 历史性检验
        2.4.3 灵敏度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京津冀地区各节点城市“全碳”核算研究
    3.1 能值理论及分析方法的简介
        3.1.1 能值理论的起源及发展
        3.1.2 能值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及优势
        3.1.3 能值分析的基本步骤
    3.2 “全碳排”核算方法
        3.2.1 “全碳排”核算的基本框架
        3.2.2 子账户划分及“全碳排”核算
    3.3 京津冀城市群各节点城市的“全碳排”核算实例
        3.3.1 “全碳排”核算的数据来源
        3.3.2 “全碳排”核算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绿色发展规划方法研究
    4.1 基于分形的区域宏观碳减排目标确定方法研究
        4.1.1 城市分形理论基础
        4.1.2 低碳经济联系强度引力模型构建
        4.1.3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城市群低碳辐射应用
        4.1.4 分维值测度模型构建
    4.2 基于双层规划的区域绿色发展规划方法研究
        4.2.1 双层规划的概念及模型
        4.2.2 城市绿色发展双层规划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4.3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区域绿色发展规划方案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规划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5.1.1 研究区域概况
        5.1.2 研究数据来源
    5.2 基于分形的京津冀地区宏观碳减排目标确定实证研究
        5.2.1 情景设置
        5.2.2 分维值的计算及结果分析
        5.2.3 基于GIS的低碳经济联系强度空间分析
    5.3 基于双层规划的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规划实证研究
        5.3.1 京津冀城市群双层规划模型构建
        5.3.2 双层规划模型求解及结果分析
    5.4 基于SD模型的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规划实证研究
        5.4.1 京津冀城市群双层规划模型构建
        5.4.2 模拟运行及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与主要创新
    6.2 研究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附录
    附录一 :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系统SD模型主要方程
    附录二 :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系统SD模型其余节点城市(天津除外)的历史检验结果
    附录三 :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系统SD模型其余节点城市(天津除外)的灵敏度分析结果
    附录四 :2006-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各节点城市“全碳排”核算的原始数据
    附录五 :计算2006-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各节点城市调节系数的原始数据
    附录六 :计算2006-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各节点城市低碳经济联系强度的原始数据
致谢

(4)考虑热网特性和风电消纳的热源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风电消纳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2.2 供热系统热特性研究现状简析
        1.2.3 利用供热系统热特性消纳弃风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第2章 热网特性对风电消纳的影响分析
    2.1 引言
    2.2 供热管网的建模
        2.2.1 单个供热管道的热力模型
        2.2.2 热力网络拓扑的建立
    2.3 考虑热网特性的热电联合系统建模
        2.3.1 目标函数
        2.3.2 约束条件
    2.4 算例分析
        2.4.1 算例系统及参数
        2.4.2 电热负荷特性及风电出力分析
        2.4.3 热网特性对消纳弃风的影响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热电联合系统的热源规划方案研究
    3.1 引言
    3.2 热电联合系统热源的建模
    3.3 储热罐规划方案研究
        3.3.1 储热罐技术及经济模型
        3.3.2 储热罐最优消纳弃风规划方案
    3.4 电锅炉规划方案研究
        3.4.1 电锅炉技术及经济模型
        3.4.2 电锅炉总容量恒定下最优消纳弃风规划方案
        3.4.3 弃风率限值下电锅炉规划方案
        3.4.4 电锅炉最优经济规划方案
    3.5 储热罐与电锅炉协同规划方案研究
        3.5.1 储热罐与电锅炉联合运行原理分析
        3.5.2 储热罐与电锅炉最优协同规划方案
    3.6 算例分析
        3.6.1 储热罐最优消纳弃风规划结果分析
        3.6.2 储热罐和热网消纳弃风的对比分析
        3.6.3 电锅炉规划方案结果分析
        3.6.4 储热罐与电锅炉协同规划方案结果分析
    3.7 热电联合系统热源规划方案仿真平台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热电联合系统热源投资补偿策略研究
    4.1 引言
    4.2 热电联合系统调峰补偿机制分析
    4.3 调峰补偿机制下各主体的经济效益分析
        4.3.1 热电厂经济效益分析
        4.3.2 风电场经济效益分析
        4.3.3 火电厂经济效益分析
        4.3.4 电网经济效益分析
    4.4 各电厂主体对电网补偿的方案研究
        4.4.1 补偿方案
        4.4.2 计算结果分析
    4.5 热电联合系统各主体利益分配仿真平台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5)地方性区域经济规划实施中的终止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区域经济规划
        1.2.2 终止效应
        1.2.3 正互惠
    1.3 研究方法和整体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价值
        1.4.1 理论价值
        1.4.2 应用价值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终止效应的研究综述
    2.2 信任博弈实验(Trust Game)的研究综述
    2.3 对区域经济规划的研究
    2.4 对经济周期波动的研究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假设
    3.1 理论基础
        3.1.1 有限重复博弈理论
        3.1.2 双曲贴现效用理论
        3.1.3 正互惠理论
    3.2 理论模型检验
        3.2.1 基于有限重复博弈理论对规划实施主体的行为分析
        3.2.2 基于双曲贴现理论对规划实施主体时间偏好反转行为的分析
        3.2.3 基于正互惠理论对决策者行为假设
第四章 区域经济规划中终止效应检验
    4.1 研究方法和样本数据来源
        4.1.1 变量选取和定义
        4.1.2 数据来源
    4.2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4.3 实证检验
        4.3.1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4.3.2 协整检验
        4.3.3 回归形式的检验与模型的确定
第五章 终止效应研究的信任博弈实验室实验设计
    5.1 信任博弈实验(Trust Game)设计
        5.1.1 实验的运算规则
        5.1.2 实验参照点信息处理
        5.1.3 被试选择
    5.2 实验过程
第六章 对假设的实验检验
    6.1 从整体分析两个Round之间的投资差异
        6.1.1 整体描述性统计
        6.1.2 发起者(First Mover) Round 1和Round 2投资差异的T检验
        6.1.3 响应者(Second Mover) Round 1和Round 2反馈差异的T检验
    6.2 有参照点信息与无参照点信息对比下的互惠行为分析
        6.2.1 有参照点信息与无参照点信息对比下的描述性统计
        6.2.2 有参照点信息与无参照点信息对比下投予反馈差异的T检验
    6.3 有参照点信息影响下的互惠行为对终止效应的影响
        6.3.1 参照点之上的正互惠行为对终止效应的影响
        6.3.2 参照点之下的负互惠行为对终止效应的影响
        6.3.3 不分参照点上下的互惠行为对终止效应的影响
        6.3.4 有无正互惠行为对终止效应弱化程度的对比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实验说明书
    附录2 实验过程图解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中期预算改革的制度环境研究 ——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我国推行中期财政规划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
        1.1.2 体制机制障碍是制约我国中期财政规划有效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
        1.1.3 制度环境不匹配是许多其他国家改革面临的共同问题
        1.1.4 国外丰富的改革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中期预算
        1.3.2 制度环境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及框架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
        1.6.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中期预算国外文献综述
    2.2 中期预算国内研究现状
    2.3 国内外研究简要评价
3 理论基础
    3.1 制度变迁理论
        3.1.1 制度变迁主体
        3.1.2 制度非均衡与制度变迁
        3.1.3 路径依赖
    3.2 Lider权变模型
        3.2.1 刺激因素
        3.2.2 社会结构变量
        3.2.3 政治行政体制结构变量
        3.2.4 实施障碍
    3.3 理性决策和理性预算理论
        3.3.1 有限理性决策理论
        3.3.2 理性预算理论
    3.4 新公共管理理论
    3.5 本章小结
4 中期预算改革制度环境的理论分析与研究框架
    4.1 中期预算改革的本质
    4.2 中期预算改革的理论分析
        4.2.1 中期预算改革主体
        4.2.2 制度非均衡与中期预算改革
        4.2.3 中期预算改革路径及路径依赖
    4.3 中期预算的制度环境
        4.3.1 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4.3.2 政策与预算决策体制
        4.3.3 行政管理方式
        4.3.4 政府间财政关系
    4.4 中期预算改革权变模型构建及影响因素评价方法
        4.4.1 中期预算改革权变模型构建
        4.4.2 中期预算改革影响因素评价方法
    4.5 本章小结
5 中期预算改革刺激因素和改革主体国际比较
    5.1 案例国家的选择及其中期预算改革效果
    5.2 中期预算改革刺激因素国际比较
        5.2.1 财政危机
        5.2.2 公共管理改革的要求
        5.2.3 国际组织要求
        5.2.4 刺激因素评价比较
    5.3 中期预算改革主体国际比较
        5.3.1 核心预算机构
        5.3.2 政府首脑
        5.3.3 改革主体评价比较
    5.4 本章小结
6 制度环境国际比较: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和政策与预算决策体制
    6.1 宏观经济管理模式比较
        6.1.1 改革“经济发展规划上位、预算下位”的宏观经济管理架构
        6.1.2 变革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制为预测制
        6.1.3 从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向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转变
        6.1.4 宏观经济管理模式评价比较
    6.2 政策与预算决策体制比较
        6.2.1 预算权统一情况
        6.2.2 预算权与计划权集中与否
        6.2.3 政策与预算过程相统一的决策机制
        6.2.4 政策与预算决策体制评价比较
    6.3 本章小结
7 制度环境国际比较:行政管理方式和政府间财政关系
    7.1 行政管理方式比较分析
        7.1.1 公务员行政管理机构的协调
        7.1.2 放松人事和预算支出权力,增强支出灵活性
        7.1.3 绩效管理
        7.1.4 行政管理方式评价比较
    7.2 政府间财政关系比较分析
        7.2.1 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7.2.2 地方自有财力状况
        7.2.3 地方政府决策自主性
        7.2.4 政府间财政关系评价比较
    7.3 国际比较结论与制度环境变迁的一般路径
        7.3.1 国际比较结论
        7.3.2 中期预算改革制度环境变迁的一般路径
8 我国中期预算改革权变模型分析及完善制度环境的政策建议
    8.1 我国中期预算改革的进展与体制机制障碍
        8.1.1 我国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的进展
        8.1.2 我国实施中期财政规划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
    8.2 我国中期预算改革的权变模型分析
        8.2.1 我国中期预算改革刺激因素分析
        8.2.2 我国中期预算改革主体分析
        8.2.3 我国中期预算改革制度环境分析评价
    8.3 完善我国中期预算改革制度环境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8.3.1 我国中期预算改革制度环境变革的总体思路
        8.3.2 中期财政框架阶段制度环境变革的政策建议
        8.3.3 中期预算框架和中期绩效框架制度环境变革的政策建议
附录
    1.我国中期预算改革制度环境评价问卷
    2.专家问卷结果汇总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7)中国区域经济脆弱性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2.1 脆弱性研究
        2.1.1 脆弱性概念及其内涵
        2.1.2 脆弱性的研究类型
        2.1.3 脆弱性的研究框架
        2.1.4 脆弱性的研究方法
        2.1.5 脆弱性的形成机制
    2.2 经济脆弱性研究
        2.2.1 经济脆弱性概念及其内涵
        2.2.2 经济脆弱性中的一些概念解析
        2.2.3 经济脆弱性评价指标研究
    2.3 相关理论综述
        2.3.1 经济增长理论
        2.3.2 复杂系统理论
    2.4 研究述评
第三章 经济脆弱性特征分析
    3.1 经济增长分析
        3.1.1 经济增长的测度标准
        3.1.2 中国经济增长与世界的比较分析
        3.1.3 省域经济增长分析
    3.2 经济脆弱性特征
        3.2.1 经济增长波动中的脆弱性
        3.2.2 经济效率中的脆弱性
        3.2.3 经济制度变革中的脆弱性
        3.2.4 产业结构中的脆弱性
        3.2.5 金融系统脆弱性
        3.2.6 投资、消费和国际贸易中的脆弱性
        3.2.7 城镇化进程中的脆弱性
        3.2.8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脆弱性
        3.2.9 资源利用过程中的脆弱性
        3.2.10 系统多维度与时空多尺度的地方化脆弱性特征
第四章 经济脆弱性的综合评价
    4.1 综合评价方法
        4.1.1 评价流程
        4.1.2 评价目标
        4.1.3 评价对象
        4.1.4 评价原则
        4.1.5 评价步骤
        4.1.6 评价方法
        4.1.7 评价模型
        4.1.8 评价指标
        4.1.9 数据来源
        4.1.10 经济脆弱性多级可拓评价模型构建的解释
    4.2 评价结果
        4.2.1 经济脆弱性指标权重结果
        4.2.2 全国综合评价结果
        4.2.3 省域综合评价结果
第五章 经济脆弱性系统内部产生机制及损失衡量
    5.1 经济脆弱性系统内部产生机制
        5.1.1 脉冲响应函数方法
        5.1.2 隶属函数协调度模型
        5.1.3 各子系统经济敏感性的扰动分析
        5.1.4 各子系统经济适应性的协调分析
    5.2 经济脆弱性对经济增长造成的损失分析
        5.2.1 计量模型的设定
        5.2.2 数据选取
    5.3 计量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5.3.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5.3.2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5.3.3 模型协整检验及结果分析
        5.3.4 损失衡量的结果及分析
第六章 经济脆弱性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
    6.1 区域差异分析方法
        6.1.1 区域差异的时序分析方法
        6.1.2 区域差异的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6.2 经济脆弱性区域差异时序特征分析
    6.3 经济脆弱性区域差异空间格局分析
        6.3.1 不同阶段经济脆弱性空间格局比较分析
        6.3.2 区域内外差异分析
        6.3.3 区域差异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6.3.4 区域差异空间结构演化趋势分析
第七章 经济脆弱性的空间关联特征分析
    7.1 空间关联分析方法
        7.1.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7.1.2 局部空间关联性分析
    7.2 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分析
        7.2.1 GDP总量全局空间关联分析
        7.2.2 GDP总量局部空间关联分析
    7.3 经济脆弱性空间关联分析
        7.3.1 经济脆弱性全局空间关联分析
        7.3.2 经济脆弱性局部空间关联分析
    7.4 经济增长与经济脆弱性空间关联分析
        7.4.1 经济增长与经济脆弱性全局空间关联分析
        7.4.2 经济增长与经济脆弱性局部空间关联分析
第八章 经济脆弱性与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
    8.1 空间计量模型
        8.1.1 空间滞后模型(SLM)
        8.1.2 空间误差模型(SEM)
        8.1.3 空间杜宾模型(SDM)
    8.2 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
    8.3 空间计量模型结果分析
第九章 经济脆弱性的调控方向与措施
    9.1 经济脆弱性的调控目标
        9.1.1 障碍度模型
        9.1.2 效率模型
    9.2 基于经济敏感性的调控方向与措施
        9.2.1 调控方向
        9.2.2 调控措施
    9.3 基于经济适应性效率的调控方向与措施
        9.3.1 调控方向
        9.3.2 调控措施
    9.4 基于经济脆弱性的区域经济规划
        9.4.1 规划目标—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9.4.2 规划依据—经济脆弱性的科学评价
        9.4.3 规划实施—降低经济脆弱性
第十章 结论和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之处
    10.3 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1 中国经济子系统敏感性数据(1993-2014)
附录2 中国社会子系统敏感性数据(1993-2014)
附录3 中国自然-资源-环境子系统的敏感性数据(1993-2014)
附录4 中国经济子系统的适应性数据(1993-2014)
附录5 中国社会子系统的适应性数据(1993-2014)
附录6 中国自然-资源-环境子系统的适应性数据(1993-2014)
附录7 多级可拓评价方法的源代码
附录8 中国31个省域空间权重矩阵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8)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及模块化协同结网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垂直专业化理论研究综述
        1.2.2 模块化理论研究综述
        1.2.3 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相关研究综述
        1.2.4 综合指数构建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区域产业“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指标选取原则
    2.2 指标选取的理论基础
        2.2.1 古典区位选择理论学派
        2.2.2 新古典选择理论学派
        2.2.3 行为经济学派
        2.2.4 结构主义学派
        2.2.5 新经济地理学派
    2.3 研发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4 制造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5 营销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6 区域产业“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评价模型方法选取与样本数据收集
        2.6.1 模型方法选取
        2.6.2 研究样本选取
        2.6.3 研究数据收集与处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发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研究
    3.1 研发价值模块指标评价变量及其原始数据
    3.2 研发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
        3.2.1 研发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计算
        3.2.2 研发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分析
    3.3 研发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聚类分析
        3.3.1 聚类分析模型
        3.3.2 聚类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造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研究
    4.1 制造价值模块指标评价变量及其原始数据
    4.2 制造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
        4.2.1 制造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计算
        4.2.2 制造价值模快“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分析
    4.3 制造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聚类分析
        4.3.1 聚类分析模型
        4.3.2 聚类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营销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研究
    5.1 营销价值模块指标评价变量及其原始数据
    5.2 营销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
        5.2.1 营销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计算
        5.2.2 营销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分析
    5.3 营销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聚类分析
        5.3.1 聚类分析模型
        5.3.2 聚类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域产业“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综合分析
    6.1 区域产业各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综合研究
        6.1.1 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定位机制研究
        6.1.2 基于战略定位的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综合引力分析
    6.2 区域产业各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聚类分析
        6.2.1 “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综合聚类分析模型
        6.2.2 聚类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区域模块化协同结网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
    7.1 区域价值创造模块化协同结网机理研究
        7.1.1 模块化的概念解析
        7.1.2 模块化的动因
        7.1.3 模块化理论的演化路径
        7.1.4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竞合关系的历史变迁
        7.1.5 区域价值网的理论基础
        7.1.6 基于模块化价值网的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7.2 区域间“企业竞合关系协同”机理研究
    7.3 区域间“产业价值模块协同”机理研究
        7.3.1 研发价值模块“跨区域”协同结网
        7.3.2 制造价值模块“跨区域”协同结网
        7.3.3 营销价值模块“跨区域”协同结网
        7.3.4 研发与制造价值模块的协同结网
        7.3.5 营销与制造价值模块的协同结网
        7.3.6 研发与营销价值模块的协同结网
        7.3.7 研发、制造、营销三个价值模块的协同结网
        7.3.8 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产业价值链升级
    7.4 区域间“地点资源禀赋协同”机理研究
    7.5 区域间“政府网络治理协同”机理研究
        7.5.1 区域政府合作的动力
        7.5.2 区域政府合作的困境
        7.5.3 区域政府合作的路径选择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区域提升对价值模块吸引力的结论及建议
        8.1.1 对研发价值模块的引力分析结论及建议
        8.1.2 对制造价值模块的引力分析结论及建议
        8.1.3 对营销价值模块的引力分析结论及建议
    8.2 区域间模块化协同发展的结论及建议
    8.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关于农村人民公社的规划与实践探讨1958-196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人民公社研究的意义与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人民公社的历史过程
        1.2.2 人民公社所有制与分配机制
        1.2.3 人民公社的物质空间
        1.2.4 小结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2 晚清乡村社会的解体与城乡关系的变化
    2.1 晚清农村的生产与生活概述
        2.1.1 土地的占有,农民与土地的关系
        2.1.2 农村的权力关系:国家-乡绅-农民
        2.1.3 宗族、信仰与农民的日常生活
    2.2 晚清城乡格局及农村空间形态
        2.2.1 晚清农村规模
        2.2.2 私有产权与耕地形态
        2.2.3 晚清农村的空间形态
        2.2.4 传统城乡间市场结构
    2.3 工业化与基层农村社会结构变化
        2.3.1 乡绅阶层角色的转变
        2.3.2 清末民初城乡关系的演变概述
    2.4 小结:寻求新的道路
3 “集体农庄”与“新村”的国际经验与早期传播
    3.1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村社演进
        3.1.1 早期的俄国“米尔”公社
        3.1.2 十月革命及集体化时期的俄国乡村变迁
        3.1.3 俄国集体农庄的空间规划
    3.2 新村的思想及早期实践
        3.2.1 罗伯特欧文的新和谐村概述
        3.2.2 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3.2.3 日本的新村思想概述
    3.3 集体农庄与新村在中国的传播
        3.3.1 俄国集体农庄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3.3.2 新村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演变
    3.4 小结
4 基层社会的再组织与人民公社的经济规划
    4.1 土地改革时期的社会结构与行政区划
        4.1.1 土地改革与地主阶层的消失
        4.1.2 基层行政区划的调整
    4.2 农村的生产与分配:农业合作化与供销合作社
        4.2.1 供销合作社的建立及运作
        4.2.2 合作社与新的基层社会组织
    4.3 人民公社的规模与经济规划
        4.3.1 人民公社的规模与社界的划分
        4.3.2 人民公社的权力架构
        4.3.3 人民公社的劳动组织
        4.3.4 公社的经济规划概述
    4.4 小结
5 人民公社的空间规划
    5.1 人民公社的土地利用规划
        5.1.1 土地的连片与因地种植
        5.1.2 耕作区的划分
        5.1.3 土壤的改良与划方
    5.2 居民点的规划设计
        5.2.1 居民点的分布与规模
        5.2.2 居民点内部的空间结构
        5.2.3 集体生活与居民点空间设计
    5.3 小结
6 讨论:人民公社空间规划的问题及对当下的启示
    6.1 地区间的协作条件与基层市场范围
    6.2 以土地重划为核心的经济规划及问题
    6.3 以居民点为载体的日常生活及问题
    6.4 经济、社会与空间的关系探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基于扎根理论的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定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收集
三、模型构建
    (一)开放式编码
    (二)主轴编码
    (三)选择性编码
    (四)饱和度检验
四、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定位机制模型阐释
    (一)深掘资源优势
    (二)拓展关系网络
    (三)布局特色产业
    (四)创新发展制度
    (五)整合区域模块
五、结语

四、运用经济规划模型进行工业规划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民经济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 张紫薇. 辽宁大学, 2020(08)
  • [2]青岛胶州临空经济区规划和发展模式的研究[D]. 曾政瀚.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3]基于“全碳”核算的绿色发展规划方法研究[D]. 许文博.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2)
  • [4]考虑热网特性和风电消纳的热源规划方法研究[D]. 马忠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5]地方性区域经济规划实施中的终止效应研究[D]. 刘莹.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6]中期预算改革的制度环境研究 ——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D]. 燕晓春.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7(01)
  • [7]中国区域经济脆弱性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析[D]. 任崇强. 南京大学, 2017(01)
  • [8]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及模块化协同结网机理研究[D]. 李娟. 广西大学, 2016(12)
  • [9]关于农村人民公社的规划与实践探讨1958-1962[D]. 袁宇昕. 重庆大学, 2016(03)
  • [10]基于扎根理论的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定位机制研究[J]. 李娟,梁运文. 学术论坛, 2016(01)

标签:;  ;  ;  ;  ;  

用经济规划模型探讨产业规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