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生猪屠宰厂(场)实行分级登记

2000年生猪屠宰厂(场)实行分级登记

一、2000年生猪屠宰厂(场)实行分级注册(论文文献综述)

彭铃钦[1](2017)在《小型定点屠宰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得到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切实关注。食品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有必要对食品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进行严密把控。“瘦肉精”、“僵尸肉”、“会发光的猪肉”等频繁发生的肉食品安全事件令人揪心。国内对肉食品的消费需求量巨大,“从田园到餐桌”,每一环都有可能出现监管的漏洞,引发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作为肉类食品出场加工的第一站,实现对屠宰场的有效监管,对保障肉类食品的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商务部组织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对定点屠宰场进行资格审核清理,各地开展整改工作的背景下,本文以文献研究与实证调研的方法,结合自身参与清理整改工作的情况,以“利益相关者”为理论分析的视角,综合运用文献分析与实证调研的方法,总结国内相关学者对屠宰管理的研究成果,从畜禽屠宰管理体制、屠宰场的规划建设、政府监管方式与行政执法力量等方面分析政府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介绍小型屠宰场管理运行现状、政府监管与屠宰场经济利益冲突、屠宰从业人员准入与管理情况等方面分析因屠宰场的原因所导致的监管问题。从体制与人性固有的局限出发,浅略地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本文参考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对美国畜禽屠宰制度作了基本的介绍,在与国内的屠宰管理实际情况对比下,认为美国在对屠宰场的分级管理、屠宰检疫人员分级分类、人道屠宰等方面的管理经验值得借鉴。对于监管问题的对策探求,总结思考了国内学者提出的方向与思路,如改进屠宰管理制度、制定适用我国的屠宰防护计划,并且从屠宰场的资源整合、“放心肉”体系建设、第三方抽样检测参与、屠宰行业管理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以期能够为改善屠宰监管现状提供一点有效的帮助。

戴晓平[2](2017)在《生猪屠宰管理与屠宰检疫关键环节的处理》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营养均衡,在现代人食物源中,肉类食品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类别,在我国由于传统和信仰的原因,猪肉占肉类食品的比重高达60%,猪肉是人体必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一个很好来源,所含蛋白的八种必须氨基酸含量和比例接近人体需要,是一种优质蛋白,猪肉也是B族维生素特别是B1和B2的极好来源;猪肉富含铁,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的生成和功能维持所必须的。据资料统计,我国每年猪肉产量和消费量都超过5000万吨,占全球总生产量和总消费量近一半,是当之无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然而近些年我国消费者对猪肉的购买力却有所下降,有研究显示,消费者对食品的购买意愿受收入、商品价格、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购买地点等因素外,还有受食品安全属性的影响最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频率越大,消费者的风险感知度越高,规避的意识也就越强。而综观近几年我国猪肉食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如:双汇“瘦肉精”事件、“注水猪肉”、“毒火腿”、“地沟油”、黄浦江病死猪事件、食用感染猪囊尾蚴虫的猪肉致病等事件。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导致消费者对猪肉产品的信任程度降低了,即使是“绿色食品”认证猪,购买意愿也随之减弱。猪肉食品安全形势非常严峻,昭示了加强猪肉食品安全监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商品猪生产到销售环节涉及到市场主体的各个方面,既要加强生猪生产与销售过程的管理与监督,又要加强生猪屠宰与肉品销售的规范和监督,而屠宰检疫作为猪肉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保证猪肉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本人将结合多年的屠宰检疫工作经验,就屠宰检疫这一关键环节中如何保障猪肉食品安全作出阐述,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一些创新,一是在论述屠宰检疫措施时,分析了各关键检疫点存在的危害,针对性的检测哪些项目,以及如何尽早地在各关键检疫点控制其危害;二是在总结检疫过程中常见的一些病理变化和疫病症状时,要将屠宰应激综合症与病因引起的病理变化区分开来。另外,根据我国屠宰行业具有“点分散、集中度低、产能低、设备落后、卫生和检疫设施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监督环节薄弱”等特点,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我将提出几点建议:从市民的角度,如何选购放心肉;从执法人员的角度,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自身检疫能力,加强监管部门的协调合作;从法律法规层面上,完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从监管层面,从源头上控制“瘦肉精”等违禁药物药物的使用,加强可追踪溯源体系的应用,生猪大型供应基地及系统的建立;从检疫环节的角度,完善并科学使用各检疫环节的检疫设施,加强检疫流程的岗位管理;从技术层面,应用激光灼刻印章技术加施检疫标志,建立病原学检测平台,建立动物卫生监督远程监控系统,引进免疫胶体金检测旋毛虫技术等。

王薇[3](2015)在《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畜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畜牧养殖数量最大的国家,畜牧业也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复杂。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关系国家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是农村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2012年5月2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发布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指导全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综合性规划,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入了规划引领、科学防治的新阶段。本论文在此背景下,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出发,依据《规划》的基本理念,研究影响我国动物疫情政府防控能力的基本要素,对于我国制定合理的防控政策、创新防控组织体系建设、防控技术推广以及促进、社会防控资源整合有着很强的迫切性和现实性。本文在公共管理学、危机管理学、农业推广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下,综合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理论、脆弱性分析、动物卫生经济学理论以及系统管理理论对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规划》提出的四个能力建设的基本保障,提出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的四大基础要素:法制规范、组织体制、科技支撑和条件保障。分章对此四大基本要素在我国建设的基本概况、存在的基本问题、问题引发的原因、国外的基本经验及做法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和做法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提升我国政府提高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能力。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文献探讨和实证昀方法对动物疫情防控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与结论。首先,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其中需要改变观念,从动物卫生安全的高度看待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立法;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碎片化;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动物卫生风险评估机制。其次,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需要从专业性出发设立常规性指挥机构;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合式组织结构;以政府为中心的多元主体参与共治。再次,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需要做到接轨国际标准,加强科技支撑基础条件建设;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科技支撑沟通平台建设;注重社会需求,完善科技支撑能力评价机制;重视技术应用,科学研究与防控实践相结合。最后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需要在条件保障上重心前移,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建立多元化的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合理安排重大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及通过案例的实地调查和大量的统计数据来进行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可能在两方面具有创新:一是基本研究思路的创新性。文章突破单纯的从畜牧兽医学的角度来探讨动物疫情防控问题,而是从人类社会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社会的管理行为如何削弱或消减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发生的风险。二是计量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本项目采用回归分析对现阶段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的基本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找出目前影响防控能力的关键性要素,对我国短期内的防控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兴成[4](2012)在《浅谈我国生猪屠宰行业管理》文中研究表明生猪屠宰行业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但是,仍存在着总体产能过剩,屠宰"点多点滥",品牌建设滞后,检测机制不完备,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屠宰行业发展的经验,加快生猪屠宰行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强化行业监管,健全法律法规,建立追溯体系,推行分级管理,以保障我国肉品质量安全。

王学平[5](2010)在《浅谈生猪屠宰的管理与未来走向》文中提出

王学平[6](2010)在《生猪屠宰的管理与未来走向》文中认为肉类食品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主要食物之一,而猪肉又是我国绝大多数居民的主要肉品来源,目前生猪屠宰行业正在调整变革当中,面对新形势,迫切需要加强对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的指导,以保障肉品质量安全。本文综述了我国生猪屠宰管理行业的发展现状、发展目标、发展形势及市场前景。

商务部[7](2010)在《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文中指出猪肉是我国绝大多数居民的主要肉品来源,生猪屠宰是我国实行严格市场准入的行业之一,承担着服务"三农"、满足居民猪肉消费需求、保障肉品卫生和质量安全的产业功能和社会责任。为引导生猪屠宰行业科学、有序、健康发展,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肉品质量安全

晓旭[8](2010)在《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15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为全面总结我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明确未来几年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有效的政策和保障措施,引导生猪屠宰行业科学、有序、健康发展,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肉品卫生和质量安全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商务部编制了《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现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商务部[9](2010)在《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肉是我国绝大多数居民的主要肉品来源,生猪屠宰是我国实行严格市场准入的行业之一,承担着服务“三农”、满足居民猪肉消费需求、保障肉品卫生和质量安全的产业功能和社会责任。为引导生猪屠宰行业科学、有序、健康发展,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肉品质量安全水平?

孙江,何力,黄政[10](2009)在《动物保护法概论 第三编 中国动物保护立法及其实践 第三章 我国的动物保护立法》文中研究表明第一节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现状综述一、现行的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数量较少,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对动物保护法的宗旨、原则、任务、保护对象、适用范围、基本制度以及基本管理体制作出明确规定的能够统领全局的动物保护基本法,这就直接制约了对于动物保护单行法规的制定。

二、2000年生猪屠宰厂(场)实行分级注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生猪屠宰厂(场)实行分级注册(论文提纲范文)

(1)小型定点屠宰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五)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支撑
一、小型定点屠宰场的现状
    (一)小型定点屠宰场的建设
    (二)小型定点屠宰场经营管理模式
    (三)政府对小型屠宰场的主要监管方式
二、小型定点屠宰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监管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政府职能部门自身监管能力局限
    (三)屠场自身建设不足导致监管乏力
三、小型屠宰场监管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行政监管体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二)屠宰行业准入低
    (三)屠宰场长期低水平重复建设
四、美国畜禽屠宰管理
    (一)畜禽屠宰管理依据与监管部门
    (二)屠宰检疫的内容、程序及费用
    (三)屠宰检疫人员来源及分工
    (四)人道屠宰及食品防护
    (五)美国屠宰管理经验借鉴
五、完善小型定点屠宰场监管的对策思考
    (一)完善行政监管体制,提升监管效力
    (二)关停部分屠宰点,建立规模化屠宰场
    (三)扩大“放心肉”体系建设范围,屠宰加工销售一体化
    (四)探索委托第三方抽样检测制度,保障肉品安全
    (五)严格屠宰行业管理,提高从业人员法律道德素质
    (六)完善屠宰无害化补偿政策,建立统一处理设施
    (七)重视消费者对屠宰监管的影响作用
六、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生猪屠宰管理与屠宰检疫关键环节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相关概念
        1.1.2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1.1.3 猪肉食品安全与消费者购买意愿
        1.1.4 检疫制度成为我国出口的技术壁垒
    1.2 生猪屠宰检疫的目的、作用
        1.2.1 相关概念
        1.2.2 屠宰检疫的目的
        1.2.3 屠宰检疫的作用
    1.3 广州市某一市级生猪定点屠宰场屠宰检疫现状
        1.3.1 屠宰场检疫情况
        1.3.2 目前广州市生猪屠宰检疫监管实施的先进措施
        1.3.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发达国家屠宰行业管理
        1.4.1 产业集中度高,企业布局合理
        1.4.2 检疫队伍强大,职责分工明确
        1.4.3 法律标准完善,严格标准管理
        1.4.4 采用先进技术,实施溯源管理
        1.4.5 建立注册制度,实行分级管理
        1.4.6 采用先进工艺,保证肉品新鲜
        1.4.7 实行官方兽医制度,使执法更严肃和合理
        1.4.8 欧盟对畜类屠宰环节检疫的规定
2 屠宰检疫过程中关键点的控制
    2.1 宰前检疫
        2.1.1 生猪入场检验
        2.1.2 群体、个体检查
        2.1.3 违禁药物检测
    2.2 生猪宰后检疫
        2.2.1 头、蹄部检疫
        2.2.2 内脏检疫
        2.2.3 胴体检疫
        2.2.4 寄生虫检疫
3 从宰后的皮肤、器官病理变化鉴定,以提升检疫质量
    3.1 皮肤
        3.1.1 皮肤发红、出血
        3.1.2 皮肤发黄
        3.1.3 黑色素沉着
        3.1.4 水泡
    3.2 淋巴结
        3.2.1 异色淋巴结
        3.2.2 淋巴结水肿
        3.2.3 化脓性淋巴结
    3.3 肝脏
        3.3.1 肝坏死
        3.3.2 肝硬变小结节
        3.3.3 肝脂肪变性
        3.3.4 乳斑肝
        3.3.5 细颈囊尾蚴囊
    3.4 肺脏
        3.4.1 肺萎缩、肺气肿、肺水肿
        3.4.2 肺充血、淤血
        3.4.3 肺实变
        3.4.4 肺坏疽
    3.5 脾脏
    3.6 肾脏
        3.6.1 肾淤血、出血
        3.6.2 白斑肾
        3.6.3 肾囊肿
4 猪屠宰应激综合症常见非病理性变化
    4.1 机械原因引起的皮肤非病理变化
        4.1.1 机械性引起的皮肤充血
        4.1.2 皮肤湿疹、荨麻疹
        4.1.3 由于电击或麻电不合理造成的皮肤变化
    4.2 因机械性原因引起猪淋巴结非病理出血
    4.3 因机械原因引起猪肝脏非病理变化
        4.3.1 由于肝脏脂肪浸润而造成的肝脏色泽变淡
        4.3.2 饥饿肝
    4.4 因应激引起猪肺脏非病理性变化
        4.4.1 由于麻电不当所造成的肺脏出血
        4.4.2 肺呛血
        4.4.3 浸池烫毛所造成的“肺呛水”
    4.5 屠宰猪肾脏小点出血的其它因素
        4.5.1 肾脏由于电击昏时所造成的点状出血
        4.5.2 应激引起的急性肾小体肾炎
    4.6 屠宰方式引起脾的非病理出血
5 建议和意见
    5.1 市民如何选购放心肉
    5.2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检疫能力
        5.2.1 政府加大财政投入
        5.2.2 培养与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5.3 加强各环节的监督管理
        5.3.1 各监管部门共同协作
        5.3.2 加强养殖这个源头管理,把污染扼制在摇篮中
        5.3.3 加强可追踪溯源体系的应用,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5.3.4 流通环节中供应生猪基地的建立
    5.4 完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标准
        5.4.1 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指引
        5.4.2 完善法律法规,让执法工作有依可循
        5.4.3 完善无害化补偿机制
        5.4.4 实行官方兽医制度
    5.5 引进先进检疫设备和先进屠宰工艺
        5.5.1 完善检疫设施设备,提高检疫质量
        5.5.2 采用先进屠宰工艺,提高肉品质量
    5.6 引用新技术模式,加强猪肉食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建设
        5.6.1 应用激光灼刻印章技术加施检疫标志
        5.6.2 建立病原学检测平台
        5.6.3 建立动物卫生监督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5.6.4 采用免疫胶体金检测旋毛虫
6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3)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危机防控能力研究
        1.2.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研究
        1.2.3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研究
        1.2.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1.4 本文研究框架与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公共危机
        2.1.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
        2.1.3 危机防控能力
        2.1.4 能力建设及其基础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2.2.2 风险管理与脆弱性研究
        2.2.3 动物卫生经济学
        2.2.4 系统管理理论
第3章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能力建设基础及其形成
    3.1 能力基础之一:法制体系建设情况
    3.2 能力基础之二:管理体制建设情况
    3.3 能力基础之三:科技研发支持情况
    3.4 能力基础之四:条件保障建设情况
    3.5 综合能力形成:应急响应实施情况
第4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4.1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4.1.1 我国动物卫生法律体系建设概况
        4.1.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法规建设情况
    4.2 我国动物疫情应急法制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4.2.1 立法文本及内容自身存在的问题
        4.2.2 法律文本与实践工作存在脱节
        4.2.3 应急法律体系的操作性存在欠缺
    4.3 其他国家动物疫情防疫法律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4.3.1 美国:1+N系统化动物卫生法律体系
        4.3.2 澳大利亚:风险监控为主的动物疫情防控立法
        4.3.3 加拿大:体系健全覆盖面广的疫情防控立法
        4.3.4 欧盟:规范化、人性化的动物卫生立法体系
    4.4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的改进方向
        4.4.1 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立法碎片零散
        4.4.2 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4.4.3 改变动物疫病防控观念,做好系统规范立法
第5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制建设
    5.1 构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理论基础
        5.1.1 应急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5.1.2 公共危机组织结构的特点
    5.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现状
    5.3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的问题及原因
        5.3.1 动物疫情常态应急机构尚未建立
        5.3.2 危机管理指挥联动系统尚且缺乏
        5.3.3 官方组织缺乏与社会力量的整合
        5.3.4 重大动物疫情区域合作机制缺乏
    5.4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系的改进
        5.4.1 专业性、常规性指挥机构的设立
        5.4.2 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式组织结构
        5.4.3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相协调
第6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6.1 动物疫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状
        6.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科研机构发展现状
        6.1.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研发情况
        6.1.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运用情况
    6.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问题
        6.2.1 防控科技人力资本待遇较低、队伍不稳
        6.2.2 防控技术研究投资不足、应用水平偏低
        6.2.3 防控科研项目立项及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6.2.4 科技成果鉴定评价机制忽视了实践需求
        6.2.5 科研成果推广缓慢,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6.3 制约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6.3.1 缺乏与时俱进的科学劳动价值评价机制
        6.3.2 缺乏全面、完整、连续的经费资助机制
        6.3.3 缺乏国家层面统一的科技管理服务平台
        6.3.4 缺乏科技需求方主导的制度化评价机制
        6.3.5 缺乏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成果转化机制
    6.4 我国动物疫情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途径
        6.4.1 优化薪酬结构,尊重科技人才价值
        6.4.2 改善投资机制,加强基础条件建设
        6.4.3 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管理平台建设
        6.4.4 注重社会需求,完善鉴定评价机制
        6.4.5 重视技术应用,科研与防控相结合
第7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条件保障建设
    7.1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政策概述
        7.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政策的历史演变
        7.1.2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基本理念的形成
    7.2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
        7.2.1 财政支持总量尚显不足
        7.2.2 财政支出结构不够合理
        7.2.3 财政支持的持续性不够
    7.3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7.3.1 财政投入理念存在差距
        7.3.2 财政分摊机制并未健全
        7.3.3 财政支出方式过于单一
    7.4 美国和澳大利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的基本经验
        7.4.1 财政支持总量充足力度较大
        7.4.2 财政支出结构动态均衡变化
        7.4.3 多元主体共同平衡分摊费用
        7.4.4 疫病消灭计划占据较大比重
    7.5 改进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的建议
        7.5.1 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危机防控财政支持
        7.5.2 建立多元化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
        7.5.3 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
        7.5.4 合理安排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
第8章 政府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
    8.1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应急响应的理论框架
    8.2 Matlab回归分析理论模型
    8.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的实证研究
    8.4 提升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的路径选择
第9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
    9.2 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
    9.3 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
    9.4 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
第10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10.1 防控能力建设基础的综合性研究
    10.2 防控能力基础条件的精细化研究
    10.3 防控能力建设效果的全面性评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4)浅谈我国生猪屠宰行业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猪屠宰行业存在的问题
    1. 总体产能过剩, 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现象严重
    2. 产品单一化、同质化现象突出, 品牌建设滞后, 缺乏核心竞争力
    3. 部分地区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 很难形成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4. 检测机制不完备
    5. 有法不依, 监管不到位
二、发达国家屠宰行业管理
    1. 产业集中度高, 企业布局合理
    2. 检测队伍强大, 职责分工明晰
    3. 法律标准完善, 严格标准管理
    4. 采用先进技术, 实施溯源管理
    5. 建立注册制度, 实行分级管理
三、加强我国生猪屠宰行业管理
    1. 优化行业布局
    2. 完善检测机制
    3. 健全法律法规
    4. 建立追溯体系
    5. 推行分级管理

(5)浅谈生猪屠宰的管理与未来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现状
    1.1 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水平有较大提高
    1.2 行业技术水平升级加快
    1.3 企业规模化、品牌化效应开始显现
    1.4 管理有序的开放式流通格局基本形成
    1.5 屠宰管理法规和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1.6 屠宰执法体系初步形成
2 加强生猪屠宰管理 明确发展目标
    2.1 认清形势 科学管理
    2.2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1) 严格执行各项标准, 保障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
        (2) 大力减控总量, 优化行业布局。
        (3) 实施分级管理, 提高产业集中度。
        (4) 净化市场环境, 促进公平竞争。
    2.3 战略决定成败
        (1) 目标是企业发展的方向, 战略管理是决定企业盈利与亏损的关键。
        (2) 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和宣传力度, 打造真正的知名品牌。
        (3) 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
3 生猪屠宰行业正在蓬勃发展
    3.1 企业飞速发展33%以上分布在猪肉出产区
    3.2 政府重视基础建设与肉类加工大型企业联姻
    3.3 出口形势乐观
    3.4 生猪屠宰企业已经迎来资本市场的时代
4 前景与展望
    4.1 国家宏观政策支持
    4.2 市场有序 企业稳步发展
    4.3 生猪屠宰企业的春天到来

(6)生猪屠宰的管理与未来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现状
    1.1 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水平有较大提高
    1.2 行业技术水平升级加快
    1.3 企业规模化、品牌化效应开始显现
    1.4 管理有序的开放式流通格局基本形成
    1.5 屠宰管理法规和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1.6 屠宰执法体系初步形成
2 我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目标
    2.1 严格执行各项标准, 保障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
    2.2 大力减控总量, 优化行业布局
    2.3 实施分级管理, 提高产业集中度
    2.4 净化市场环境, 促进公平竞争
    2.5 明确战略目标
3 生猪屠宰行业正在形势
    3.1 全国生猪屠宰大中型企业飞速发展, 33%以上合理分布在猪肉出产区
    3.2 政府高度重视基础建设与肉类加工大型企业联姻
    3.3 出口形势乐观
    3.4 生猪屠宰企业迎来资本市场的时代
4 前景与展望
    4.1 国家宏观政策支持
    4.2 市场有序, 企业稳步发展
    4.3 生猪屠宰企业的前景

(7)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现状
    (一) 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水平有较大提高。
    (二) 行业技术水平升级加快。
    (三) 企业规模化、品牌化效应开始显现。
    (四) 管理有序的开放式流通格局基本形成。
    (五) 屠宰管理法规和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六) 屠宰执法体系初步形成。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二) 基本原则
        1. 严格标准, 保障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
        2. 大力减控总量, 优化行业布局。
        3. 实施分级管理, 提高产业集中度。
        4. 净化市场环境, 促进公平竞争。
    (三) 发展目标。
        1.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发展壮大。
        2. 行业技术管理水平显着提升, 机械化屠宰、标准化管理再上新台阶。
        3. 猪肉产品结构得到优化, 综合利用率有所提高。
        4. 采用现代经营方式的企业明显增加, 冷链流通得到广泛应用。
        5. 淘汰落后产能取得重大进展, 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三、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 完善设置规划, 优化行业布局。
        1. 严格控制定点屠宰厂 (场) 数量。
        2. 下列地区不得设置定点屠宰企业:
        3. 鼓励在生猪主产区设立大型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
    (二) 严格执行标准, 实施分类管理。
    (三) 加快行业升级改造, 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
    (四) 促进企业兼并重组, 优化资源配置。
    (五) 支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 培育自主品牌。
    (六) 加强环境保护, 发展清洁生产。
    (七) 提倡科学消费, 积极调整产品结构。
    (八) 建设诚信体系, 推动屠宰企业诚信守法经营。
    (九) 加强国际合作, 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四、保障措施
    (一) 加强标准和制度建设。
    (二)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三) 维护行业公平竞争。
    (四) 建立健全屠宰监管体系。
    (五) 强化地方政府职责和部门、地区间的协调配合。
    (六) 广泛开展宣传和培训。
    (七) 发挥行业协会和有关中介组织作用。
五、规划纲要的实施

(8)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现状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二) 基本原则。
        1.严格标准, 保障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
        2.大力减控总量, 优化行业布局
        3.实施分级管理, 提高产业集中度
        4.净化市场环境, 促进公平竞争
    (三) 发展目标。通过实施规划纲要, 全国逐步形成以跨区域流通的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为主体, 区域性肉品加工企业发挥重要功能作用, 以供应本地市场的定点屠宰企业为补充, 梯次配置、布局合理、有序流通的产业布局, 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肉”。具体目标如下。
        1.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发展壮大
        2.行业技术管理水平显着提升, 机械化屠宰、标准化管理再上新台阶
        3.猪肉产品结构得到优化, 综合利用率有所提高
        4.采用现代经营方式的企业明显增加, 冷链流通得到广泛应用
        5.淘汰落后产能取得重大进展, 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三、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1.严格控制定点屠宰厂 (场) 数量
    2.不得设置定点屠宰企业的地区
    3.鼓励设立屠宰、加工, 配送一条龙企业
四、保障措施
五、规划纲要的实施

(10)动物保护法概论 第三编 中国动物保护立法及其实践 第三章 我国的动物保护立法(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节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现状综述
    一、现行的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数量较少,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二、受保护的动物范围有限
    三、对于残害动物的行为制裁不足
    四、相关法律条款过于原则化,不利于司法、执法的具体实践
第二节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立法
    一、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立法的基本概况
        (一)宪法
        (二)野生动物保护法律
        (三)行政法规
        (四)部门规章
        (五)地方性法规与规章
    二、《中国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主要内容
        (二)对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简要评说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四、《城市动物园管理规定》
    五、其他与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法律规范
        (一)199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与加拿大环境部环境合作备忘录》
        (二)《天津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和《北京市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损失补偿办法》
        1.《天津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的主要规定
        2.《北京市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损失补偿办法》的主要规定
第三节我国实验动物保护法律制度
    一、有关实验动物保护法的渊源
        (一)法律
        (二)行政法规和部委规章
        (三)地方性立法
    二、《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三、《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和《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
        (一)1997年科技部颁布实施的《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
        (二)《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
第四节我国农场动物保护法律制度
    一、我国农场动物保护法的主要渊源
        (一)法律
        (二)行政法规与部委规章
        (三)地方性立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主要规定
    三、有关农场动物保护的专门性规定
        (一)关于农场动物免疫和防疫的专门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规定
        2.《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3.《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
        (二)有关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的主要规定
        1.《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2.《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
第五节我国其他驯养动物保护的法律规定
    一、伴侣动物保护的法律规定
        (一)伴侣动物保护法的渊源
        (二)我国伴侣动物保护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
        1.有关伴侣动物饲养的资格和条件的法律规定
        2.弃养伴侣动物和流浪伴侣动物的保护
        3.伴侣动物的活动空间问题我国对伴侣动物的户外活动空间的规定主要集中在地方性立法中。如《深圳市养犬管理条例》规定,禁止在居民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内饲养烈性犬,而烈性犬的界定,由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确定。《河北省家犬管理办法》规定“城市(含县城关镇)、郊区、矿区、新兴工业区、游览区、道口和机场周围禁止养犬。”。2004年修订的《西安市限制养犬规定》规定:本市二环路以内区域及二环路以外的文物古迹保护区、风景名胜游览区、开发区、居民住宅区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为重点限制养犬区,其他区域为一般限制养犬区;市公安机关是本市限制养犬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市卫生、农业、工商、市容等行政管理部门应按其职责,协同管理。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公安机关做好限制养犬工作;二环路以内,禁止从事犬类交易、养殖和举办犬类展览、竞赛、表演。重点限制养犬区内,禁止个人养烈性犬、大型犬。重点限制养犬区内经登记,个人可养小型观赏犬。烈性犬、大型犬和小型观赏犬的分类,由市公安机关会同农业部门确定并公告;个人养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有本市常住户口或暂住户口,有民事行为能力,独门独户居住。经登记养犬的,每户限养一只。《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第8条规定:“天安门广场以及东、西长安街和其他的主要道路禁止遛犬。主要道路名录由市人民政府确定,向社会公布。市人民政府可以在重大节假日或者举办重大活动期间划定范围禁止遛犬。区县人民政府可以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特定地区划定范围禁上养犬、禁止遛犬。居民会议、村民会议、业主会议经讨论决定,可以在本居住区内划定禁止遛犬的区域。”第17条规定:“养犬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不得携犬进入市场、商店、商业街区、饭店、公园、公共绿地、学校、医院、展览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社区公共健身场所、游乐场、候车室等公共场所;(二)不得携犬乘坐除小型出租汽车以外的公共交通工具;携犬乘坐小型出租汽车时,应当征得驾驶员同意,并为犬戴嘴套,或者将犬装入犬袋、犬笼,或者怀抱;(三)携犬乘坐电梯的,应当避开乘坐电梯的高峰时间,并为犬戴嘴套,或者将犬装入犬袋、犬笼;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禁止携犬乘坐电梯的具体时间;(四)携犬出户时,应当对犬束犬链,由成年人牵领,携犬人应当携带养犬登记证,并应当避让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儿童;(五)对烈性犬、大型犬实行拴养或者圈养,不得出户遛犬;因登记、年检、免疫、诊疗等出户的,应当将犬装入犬笼或者为犬戴嘴套、束犬链”。《青岛市养犬管理办法》规定:不得携犬乘坐除客运出租车以外的公共交通工具。狗乘坐客运出租车时,主人或者看管人也要给狗带套,或者装入犬袋、犬笼,或者抱入怀中。乘坐电梯时,也要像乘坐出租汽车那样把狗管好。《上海市养犬须知》规定:准养犬必须圈养或拴养,不准携带犬类进入道路、广场和其他公共场所。犬只有在领证、检疫、免疫接种、诊疗才能进入道路、广场和其他公共场所。
        4.伴侣动物的监督和管理问题
    二、工作动物和娱乐动物保护立法
    三、有关动物屠宰福利的法律规定
        (一)我国动物屠宰福利法的渊源
        (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主要规定
        (三)《畜类屠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的主要规定
    四、有关动物运输福利的法律规定
        (一)我国动物运输福利法的渊源
        (二)《中国民用航空货物国内运输规则》的有关规定
        (三)《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有关规定
        (四)其他法律法规有关动物运输的法律规定

四、2000年生猪屠宰厂(场)实行分级注册(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型定点屠宰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D]. 彭铃钦. 西南政法大学, 2017(10)
  • [2]生猪屠宰管理与屠宰检疫关键环节的处理[D]. 戴晓平.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3]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D]. 王薇.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4]浅谈我国生猪屠宰行业管理[J]. 高兴成. 商业经济, 2012(07)
  • [5]浅谈生猪屠宰的管理与未来走向[J]. 王学平. 肉类工业, 2010(04)
  • [6]生猪屠宰的管理与未来走向[J]. 王学平. 肉类研究, 2010(03)
  • [7]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J]. 商务部.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0(01)
  • [8]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15年)[J]. 晓旭.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03)
  • [9]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N]. 商务部. 中国畜牧兽医报, 2010
  • [10]动物保护法概论 第三编 中国动物保护立法及其实践 第三章 我国的动物保护立法[A]. 孙江,何力,黄政. 动物保护法概论, 2009

标签:;  ;  ;  ;  ;  

2000年生猪屠宰厂(场)实行分级登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