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液体通气损伤犬吸入后血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变化

部分液体通气损伤犬吸入后血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变化

一、吸入伤犬部分液体通气后血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的含量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光[1](2018)在《尼可地尔对单肺通气时塌陷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建立文献中较成熟的模拟临床的家兔单肺通气(OLV)模型,为进一步观察尼可地尔肺保护效果及探寻机制提供可能。方法兔耳缘静脉建立静脉通道,静脉麻醉药诱导和维持。右侧颈总动脉穿刺置管,从而实时监测动脉血压以及采集血液标本;然后行气管切开术,插入自制双腔支气管导管,实施机械通气。选用乳酸钠林格氏液输注,补充液体损失量及生理需要量。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至隆突部位,确保左侧管长出部分进入左主支气管,然后在气管切开处下方用7号丝线轻轻结扎。判断是否成功:1)听诊法:分别夹闭两侧呼吸导管,听诊呼吸音的变化去判断和调整支气管导管位置,然后固定牢固;2)气泡试验法:如果按图实施,没有气泡,可推测左侧气管膨大处密闭良好;如果有气泡,可推测密闭不严;3)直接观察法:把动物摆为右侧卧位,开放左侧管腔建立OLV动物模型,然后在左胸第6肋间隙切开1cm切口,用于观察左侧肺叶塌陷状态,确定兔OLV模型的建立。进行右侧单肺通气1h后,接通左侧管腔恢复双肺通气1h。从而达到模拟临床单肺通气的效果。记录兔OLV模型的一次成功率。在单肺通气前(T1)、单肺通气后30min(T2)和恢复双肺通气30min(T3)三个时间点记录心率(HR)、血压(ABP)和气道压(Pairway),血气分析测动脉氧分压(Pa O2)、氧饱和度(S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结果模型操作成功率为100%。单肺通气前,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压(Pairway)、氧饱和度(SaO2)、动脉氧分压(Pa 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位于正常范围。单肺通气30min后Pa O2和SaO2显着下降(P<0.01),恢复双肺通气30min后有上升。单肺通气30min后PaCO2显着上升(P<0.01)。单肺通气30min后Pairway显着上升(P<0.01),恢复双肺通气30min后有下降。该模型的各项参数变化均与临床单肺通气情况相一致。结论文献中较成熟的模拟临床的家兔单肺通气模型,与临床单肺通气情况相一致,可以以此为基础,研究尼可地尔在单肺通气中对塌陷肺的肺保护作用。目的在成熟的模拟临床的家兔单肺通气模型中,观察尼可地尔抑制单肺通气肺损伤的作用效果。方法动物随机分为sham组S组(双肺通气+开胸)、control组C组(单肺通气+开胸+生理盐水)、尼可地尔组N组(单肺通气+开胸+高剂量尼可地尔)、尼可地尔组D组(单肺通气+开胸+低剂量尼可地尔),格列苯脲组J组(单肺通气+开胸+高剂量尼可地尔+格列苯脲),每组6个动物。N组在实施单肺通气前由静脉输入尼可地尔100μg/kg·h,输注1h;D组在实施单肺通气前由静脉输入尼可地尔50μg/kg·h,输注1h;S组和C组则输注等量生理盐水;J组在实施单肺通气前由静脉输入格列苯脲75μg/kg·h及尼可地尔100μg/kg·h,输注1h。在尼可地尔使用前(单肺通气前30min)(T1)、单肺通气后30min(T2)和恢复双肺通气30min(T3)三个时间点测ABP、HR、Pairway和动脉血气分析。取非通气肺保存处理待检测,测其湿干重(W/D)比。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和透射电镜法观察肺组织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五组动物HR和MAP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单肺时Pairway均有明显的上升,恢复双肺后能恢复,但仍高于插管时水平。在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 O2)方面,C、J组较S组在T2和T3时明显下降;N组较C组和J组在T2和T3时有明显差异(P<0.01)。非通气侧肺W/D比方面,与S组比较,其它四组均有明显差异;N组较C组有显着降低(P<0.01);J组较N组有显着上升(P<0.05)。HE染色结果:C组和J组,肺泡结构破坏严重,部分塌陷、消失。肺组织可见大量充血,肺泡腔内存在较多红细胞和炎症细胞,肺泡壁明显水肿、增厚,明显渗出并且伴有透明膜形成。N组则有明显的改善,与S组相似,肺泡结果接近正常,呼吸膜较薄,出血、炎性细胞、水肿及渗出明显减少。D组介于N组和C组之间,并且N组的形态效果能被格列苯脲的使用部分逆转后接近C组。电镜结果:在C组和J组,三类细胞核部分呈现固缩、分叶状态,核周隙变宽,Ⅱ型上皮细胞板层小体排空明显,细胞膜上微绒毛变细、减少。N组则有明显的改善,与S组相似,肺泡结果接近正常。D组介于N组和C组之间,并且N组的形态效果能被格列苯脲的使用部分逆转后接近C组。结论在家兔单肺通气模型中,尼可地尔使用后,形态学和生命监测结果的明显改善证明了其很好的剂量依赖性保护作用,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减少。目的在家兔单肺通气模型中已经观察到尼可地尔可以抑制肺损伤,继续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动物随机分为sham组S组(双肺通气+开胸)、control组C组(单肺通气+开胸+生理盐水)、尼可地尔组N组(单肺通气+开胸+高剂量尼可地尔)、尼可地尔组D组(单肺通气+开胸+低剂量尼可地尔),格列苯脲组J组(单肺通气+开胸+高剂量尼可地尔+格列苯脲),每组6个动物。N组在实施单肺通气前由静脉输入尼可地尔100μg/kg·h,输注1h;D组在实施单肺通气前由静脉输入尼可地尔50μg/kg·h,输注1h;S组和C组则输注等量生理盐水;J组在实施单肺通气前由静脉输入格列苯脲75μg/kg·h及尼可地尔100μg/kg·h,输注1h。取非通气肺保存处理待检测。用ELISA法测丙二醛(MD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寻找炎性介质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DNA断裂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肺组织的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PI3K、Akt、p-Akt、NF-κB和HIF-1α蛋白表达变化,寻找信号通路层面的分子效应。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法检测肺组织HIF-1αm RNA转录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Bax、Bcl2和Caspase-3等下游与凋亡相关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五组动物塌陷肺MDA含量方面,与S组比较,其它四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N组较C组有显着降低(P<0.01);N组较J组也有显着降低(P<0.01)。D组较C组有显着降低(P<0.01);D组较J组也有显着降低(P<0.05)。SOD活性,与S组比较,其它四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N组较C组有显着升高(P<0.01);N组较J组也有显着升高(P<0.01)。D组较C组有显着升高(P<0.01);D组较J组也有显着升高(P<0.05)。J组较C组也有显着差异(P<0.01)。塌陷肺TNF-α的浓度,N、D组较C组有显着差异(P<0.01);N组较J组有显着差异(P<0.01);D组较J组也有显着差异(P<0.05);J组较C组也有显着差异(P<0.05)。TUNEL(×40)荧光显微镜结果:C组和J组存在明显的凋亡细胞增多,类似于阳性对照组,AI高。N组则有明显改变,与S组相类似,只存在正常情况下的少数凋亡细胞。此情形可被格列苯脲部分逆转后增多,所以J组也存在较多凋亡细胞。D组也存在明显的凋亡细胞增多,类似于J组。在PI3K方面,N组较C组有明显的升高(P<0.01);J组较N组有显着下降(P<0.01)。在p-Akt蛋白表达和p-Akt/Akt方面,N、D组较C组有明显的升高(P<0.01);J组较N、D组有显着下降(P<0.01)。在NF-κB蛋白表达方面,C组较S组有明显升高(P<0.05);N组较C组有显着降低(P<0.01);J组较N组有显着升高(P<0.01)。在HIF-1α蛋白和m RNA方面,N、D组较C组有明显的上升(P<0.01);J组较N、D组有显着下降(P<0.01)。J组较C组也有显着差异(P<0.05)。在Bax和Caspase-3方面,N组较C组有明显的降低(P<0.01);J组较N组有显着上升(P<0.05)。D组较C组也有明显的降低(P<0.05)。Bcl2则相反,N组较C组有明显的上升(P<0.05);J组较N组也有显着下降(P<0.05)。结论尼可地尔在家兔单肺通气时对非通气侧肺的塌陷及复张有剂量依赖性保护作用,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减少。它作用于mito KATP,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并且下调NF-κB表达,上调HIF-1α表达,从而氧化应激、肺水肿和炎性因子积聚明显减少,减轻IR所致肺损伤。它还调控下游Bax和Bcl2基因的表达,通过Bax/Bcl2来调控凋亡,并通过减少凋亡主要执行蛋白Caspase-3的表达来抑制凋亡的发生,对塌陷肺组织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目的观察尼可地尔对临床胸科手术中单肺通气时塌陷肺功能保护作用。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sham组(S组)、control组(C组)和尼可地尔组(N组),每组20例,男女各30例。术前肺脑肝肾功能及生化检查正常,EKG提示曾有心肌缺血表现,有ST-T改变。有消化道溃疡病史和磺胺类药物使用史患者可排除。观察时点:尼可地尔使用前(T1)、单肺通气后30min(T2)、恢复双肺通气30min(T3)和拔管后30min(T4),各时点记录血压(AB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 O2)。T1-T4从桡动脉采集动脉血1ml做动脉血气分析,采集动脉氧分压(Pa O2)、氧饱和度(SaO2)。观察T2和T3时的气道压(Pairway)。手术标本离体时留取标本边缘非肿瘤肺组织三块:每块约1×1×1cm3。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组织细胞微观结构的改变。TUNEL法观察肺组织标本凋亡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所患疾病、ASA分级和手术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从T1到T4各时点三组比较,HR、MAP波动于生理安全范围,无统计学差异。Pairway,T2和T3时,N组优于C组,无统计学差异。SaO2、Pa O2(血气分析):T2、T4时N组明显优于C组(P<0.01),T4时因吸入的不是纯氧,Pa O2有所下降。Sp O2的变化趋势与SaO2相同。HE染色和电镜的微观结构,N组明显优于C组。HE染色结果,C组肺泡结构破坏严重,部分塌陷、消失。肺组织可见大量充血,肺泡腔内存在较多红细胞和炎症细胞,肺泡壁明显水肿、增厚,明显渗出并且伴有透明膜形成。N组则与S组相似,有明显的改善具有正常肺泡结构,肺泡壁薄,红细胞和炎症细胞浸润少,无明显渗出。电镜结果,C组三类细胞核部分呈现固缩、分叶状态,核周隙变宽,Ⅱ型上皮细胞板层小体排空明显,细胞膜上微绒毛变细、减少。N组也与S组相类似有明显好转,接近于正常肺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细胞核饱满,无固缩、分叶状态及核周隙变宽现象,Ⅱ型上皮细胞板层小体无排空,细胞膜上微绒毛较多。TUNEL结果,C组与动物实验中的阳性对照组一样,也与动物实验中的对照组一样,存在明显的凋亡细胞增多,AI高;N组则同S组无明显凋亡发生,仅存在极少数的细胞凋亡。结论尼可地尔在临床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时能很好的保护塌陷肺功能及结构,减少细胞凋亡的启动,减少IR损伤,从而发挥肺保护作用。

李怀东[2](2014)在《全氟化碳汽化吸入对原发肺冲击伤犬生物学作用及机制的初步探讨》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及目的:原发肺冲击伤(Primary blast lung injury, BLI)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重要病因,是一种特殊表现类型的ARDS。BLI伤情复杂,致死致残率高,目前治疗方法有限。全氟化碳(perfluorocarbon,PFC)通过改善氧合、抑制肺脏炎症反应而改善ARDS的预后。但应用PFC汽化吸入治疗BLI还未见文献报道。为此我们通过建立原发肺冲击伤犬模型,探讨PFC汽化吸入对犬肺冲击伤的生物学作用及可能机制,为肺冲击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健康杂种犬36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4组:①正常对照组(C组):不予冲击波致伤。②单纯肺冲击伤组(B组):给予小型冲击波发生器制作BLI模型。③肺冲击伤机械通气组(BM组):给予小型冲击波发生器制作BLI模型后,常规机械通气。④肺冲击伤PFC汽化吸入通气组(BMP组):给予小型冲击波发生器制作BLI模型后,常规机械通气基础上予PFC汽化吸入。实验期间观察7.5小时,每1小时抽取静脉血、动脉血及记录血气、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实验结束后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肺脏组织行病理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测。(1)采用小型冲击波发生器建立原发肺冲击伤犬动物模型,观察肺冲击伤犬肺组织形态学、生理学指标的变化。(2)观察四组实验犬肺组织形态学、氧合、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血浆、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IL-6、TNF-α的含量及表达变化;血浆、肺组织匀浆液MDA含量、SOD、GSH-PX活力的变化;肺组织凋亡阳性细胞光密度值,肺组织Bax、Bcl-2、Caspase-3活性的表达变化。(3)检测四组实验犬肺组织NF-κB、Nrf2、MAPK的表达变化;应用miRNA芯片筛选PFC汽化吸入作用BLI犬差异表达的miRNA及其靶基因。结果:1.小型冲击波发生器致犬肺冲击伤后,氧合下降;肺组织水肿明显;病理改变加重。2.与C组比较,B组血浆、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IL-6、TNF-α的含量升高、表达上调;血浆、肺组织匀浆液中MDA含量升高、SOD、GSH-PX活力降低;肺组织细胞凋亡功能增强,抗凋亡蛋白表达降低,Caspase-3活性增强。与B组比较,BMP组氧合上升;肺水肿减轻;病理改变好转;血浆、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IL-6、TNF-α的含量降低、表达下调;血浆、肺组织匀浆液中MDA含量降低、SOD、GSH-PX活力增强;肺组织细胞凋亡功能降低,抗凋亡蛋白表达增强,Caspase-3活性降低。与BM组比较,BMP组气道阻力降低,静态顺应性改善。3.与C组比较,B组肺组织中NF-κB、Nrf2、MAPK活性表达增强;与B组比较,BMP组肺组织NF-κB、胞浆Nrf2、MAPK的活性表达降低,胞核Nrf2、HO-1活性表达明显增强。miRNA芯片筛选PFC作用于BLI犬肺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23条及其靶基因449个。结论:1.通过小型冲击波发生器致伤犬的方法,成功建立了肺冲击伤犬动物模型。2.全氟化碳汽化吸入能够改善肺冲击伤犬氧合、气体交换功能;能够减轻犬肺冲击伤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凋亡等改变。3.全氟化碳汽化吸入能够通过影响犬肺冲击伤NF-κB、Nrf2、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表达而发挥生物学作用。4.全氟化碳汽化吸入可能通过影响肺冲击伤犬相关miRNA及其靶基因的表达发挥生物学作用。

张德志,李前勇,唐小洪,王庆华,张丽君[3](2013)在《犬超声雾化中注射用水等三种溶媒对犬SOD、MDA和SaO2水平的影响》文中指出为了探讨犬超声雾化过程中3种溶媒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的影响,试验选择临床常用的注射用水、生理盐水、半张生理盐水3种溶媒,在雾化剂量分别为20 mL、40 mL、80 mL时对犬实施超声雾化,比较其对犬SOD、MDA和SaO2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当3种溶媒在雾化剂量为80 mL时,血清中SOD、MDA及SaO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着(P<0.01);当3种溶媒在雾化剂量为20 mL时,对SOD、MDA及SaO2这3种指标的影响最小。因此,建议在进行犬超声雾化时,选择注射用水、生理盐水与半张生理盐水作为溶媒,雾化剂量在20 mL以内为宜。

马李杰[4](2013)在《乙酰化白藜芦醇对大鼠海水吸入型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淹溺是一个重大但时常被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淹溺。肺脏是吸入海水后首先受到侵害的重要脏器,研究表明吸入海水所致肺损伤明显比吸入淡水严重。海水吸入型肺损伤(Seawater Inhalation Induced AcuteLung Injury, SWI-ALI)主要表现为肺部炎症反应和肺水肿,具体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可以肯定的是损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液体的吸入量和清洁程度。海水吸入型肺损伤病情发展迅速,如未及时治疗或处置不当易发展为海水吸入型呼吸窘迫综合征(Seawater Inhalation Induced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SWI-ARDS)。近年来,对海水吸入型肺损伤发病机制和救治的研究日益增多,但是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未能提出切实有效、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核转录因子κB(NF-κB)是一种几乎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细胞内的转录因子,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癌变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通常细胞中NF-κB与IκB结合存在于细胞浆中;当受到LPS、TNF-α和IL-1等刺激时,IκB被迅速降解,游离状态的NF-κB转移入细胞核,与相应目的基因结合并促使其转录,发挥相应的生物学功能。NF-κB调节多种效应分子的表达,介导组织损伤与修复;其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是其重要的下游调节因子,三者共同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于发展。在此理论基础上,NF-κB相关信号通路在海水吸入型肺损伤中的作用成为本课题的研究重点。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体内的多酚化合物,是一种植物抗毒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细胞增殖和抗细胞老化等;因此,近年来对白藜芦醇的研究较为多见。然而,由于白藜芦醇生物半衰期短和血药浓度低等原因,其临床应用始终面临种种困难。乙酰化白藜芦醇是白藜芦醇三个羟基被乙酰基取代后的产物,在体内转化为白藜芦醇发挥药理活性,并且能够增加白藜芦醇在肺部蓄积浓度同时延长生物半衰期,前期研究表明乙酰化白藜芦醇能够通过抑制活性氧类(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生成降低γ-射线照射时小鼠的死亡率。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体内试验观察大鼠吸入海水后肺部损伤性变化及乙酰化白藜芦醇的保护作用;在细胞实验中,我们采用白藜芦醇,乙酰化白藜芦醇的代谢产物,研究其保护作用的具体机制。实验目的:(1)明确乙酰化白藜芦醇能否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损伤减轻海水吸入型肺损伤;(2)进一步探讨乙酰化白藜芦醇抗炎、抗氧化的具体信号转导机制,尤其是NF-κB、iNOS和HIF-1α等信号分子在其中的作用;(3)细胞试验验证相关信号通路在海水吸入型肺损伤中的作用。实验方法:实验一:健康雄性SD大鼠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6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海水吸入型肺损伤模型组;C组:乙酰化白藜芦醇低剂量(50mg/kg)组;D组:中剂量组(150mg/kg);E组:高剂量组(450mg/kg)预处理组;和F组:PDTC预处理组(100mg/kg)。各预处理组从造模前7天开始每天灌胃相应药物,最后一次灌胃90分钟后造模,向实验大鼠气管内滴注配方海水4ml/kg。造模4小时后放血处死取肺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的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结构损伤变化;通过ELISA的方法检测肺组织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分别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hibabituricAcid TBA)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肺组织中MDA含量和T-SOD活性,用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NF-κB、HIF-1α和iNOS的表达量。以评价乙酰化白藜芦醇对海水吸入后所致炎症和氧化损伤的改善作用。实验二:将处于指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分为4组,A:正常培养组;B:海水刺激组;C:白藜芦醇干预组;D:PDTC预处理组。C组和D组在分别加入200μmol/L白藜芦醇和PDTC30分钟后进行海水刺激。同时向B、C和D组加入含有25%配方海水的培养基,正常培养4小时后弃去培养基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操作,检测细胞中NF-κB、HIF-1α和iNOS的表达量。实验结果:实验一: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鼠吸入海水后肺组织结构受到破坏,肺泡壁增厚并伴有局部塌陷;肺泡腔和肺间质内可见大量水肿液渗出和炎细胞浸润;肺组织内代表损伤效应的TNF-α、IL-1β、MDA和NO等表达量增加(P<0.05),而代表抗损伤效应的T-SOD活性降低(P<0.05);同时,海水吸入能够导致NF-κB、HIF-1α和iNOS的表达量增高(P<0.05)。然而,乙酰化白藜芦醇预处理组大鼠肺组织中TNF-α、IL-1β、MDA和NO表达量相对降低(P<0.05),T-SOD表达量增高(P<0.05),且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P<0.01);同时,乙酰化白藜芦醇降低肺组织中NF-κB、HIF-1α和iNOS的表达量(P<0.05),且干预效果与PDTC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二:与正常培养的细胞相比,海水刺激后A549细胞中NF-κB、HIF-1α和iNOS的表达量明显增高,而乙酰化白藜芦醇体内代谢产物白藜芦醇预处理后NF-κB、HIF-1α和iNOS的表达量显着降低,与PDTC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NF-κB及其下游的信号分子HIF-1α和iNOS构成的信号通路参与海水吸入型肺损伤的发生与发展;乙酰化白藜芦醇能够通过干预此信号通路的表达,抑制下游炎症因子等的表达减轻海水吸入所致的肺部炎症和肺水肿。

马建斌[5](2013)在《噻托溴铵对烟雾吸入性损伤大鼠肺的保护作用》文中提出目的吸入性损伤是烧伤患者的头号杀手,具有很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它会导致气道梗阻、肺不张或肺萎陷,最终造成呼吸功能衰竭。噻托溴铵属于高选择性M1,M3受体长效拮抗药,目前广泛应用于COPD和哮喘稳定期治疗,用以扩张支气管,减少粘液分泌。它还对COPD气道炎症和重塑具有抑制作用。本实验以烟雾吸入性损伤大鼠为模型,通过研究雾化吸入噻托溴铵后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炎症反应以及氧化反应的变化,来探讨噻托溴铵对烟雾吸入性损伤后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伤组(n=10,未损伤),治疗组(n=16,伤后予噻托溴铵治疗),对照组(n=16,损伤未予噻托溴铵治疗),假伤组未予处理,对照组和治疗组建立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伤后1小时开始,治疗组吸入噻托溴铵36微克(μg)/3ml生理盐水,对照组吸入3m1生理盐水,20分钟吸完,每8小时重复给药一次。于伤后24小时处死大鼠,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后测血清白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剖胸取左肺,用10%甲醛固定,切片、染色后用光镜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取右肺组织,用离心机制成匀浆,取上清液测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所得数据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各组均数采用单因素ANOVA进行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观察:致伤后大鼠出现精神萎靡,呼吸、心率加快的症状,将大鼠放在空旷区休息10分钟,上述症状逐渐改善。2.肺组织大体及光学显微镜观察:假伤组大鼠肺组织呈粉红色,无充血、水肿及出血。对照组可见充血、水肿,散在斑点状出血,治疗组充血、水肿及出血较对照组减轻。H.E染色显示,假伤组肺泡腔清晰,结构完整,肺泡壁光滑,间隔均匀一致,肺泡腔中无渗液及炎性细胞。损伤后肺组织明显水肿、渗出及出血,肺泡组织破坏,出现局灶性肺不张及肺萎陷,肺泡壁明显增厚,肺泡腔内可见粘液分泌及炎细胞渗出。噻托溴铵治疗组肺组织充血、水肿及出血有所减轻,肺泡壁稍有增厚,肺泡腔内粘液分泌及炎细胞渗出减少。3.各组大鼠血清TNF-α,IL-6及IL-10的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血清TNF-α、IL-6、IL-10均高于假伤组(P<0.01)。治疗组IL-6、TNF-α低于对照组(P<0.01)IL-10高于对照组(P<0.01)。4.各组大鼠肺组织MPO、MDA、SOD的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肺匀浆MPO、MDA水平高于假伤组(P<0.01),SOD水平低于假伤组(P<0.01)。治疗组MDA、MPO均低于对照组(P<0.01),SOD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噻托溴铵可以减轻支气管梗阻,降低肺不张和(或)肺萎陷的发生率;可以抑制促炎因子IL-6、TNF-α的释放,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释放,减轻过度炎症反应对机体的损伤;还可以降低损伤后肺组织MPO, MDA水平,提高SOD活性,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因此,噻托溴铵对烟雾吸入性损伤大鼠肺具有保护作用。

肖雪飞[6](2012)在《姜黄素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脓毒症是机体由感染所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各种严重创伤、烧伤、缺氧、再灌注损伤及外科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重症监护室患者的首位死亡原因。肺脏是脓毒症时最易受损伤的靶器官,脓毒症时急性肺损伤出现最早,发生率最高。脓毒症时,由于内毒素等刺激炎症细胞产生大量的炎性介质及脂质代谢产物,促使炎性反应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在肺组织中募集和活化,进一步产生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氧自由基及蛋白酶等,扩大炎性反应,形成瀑布样级联反应,导致肺泡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通透性增加,影响细胞间隙、水钠转运及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大量富含蛋白及细胞成分的液体以较快速度进入肺组织,形成渗透性肺水肿,导致透明膜形成和肺泡塌陷,并伴有肺间质纤维化。姜黄素(Curcumin,Cur)是姜黄类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多酚,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传统医学中应用于恶性肿瘤、糖尿病、风湿病等。近年的研究揭示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纤维化以及防癌抗癌等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κB和激活剂蛋白-1(AP-1)等转录因子的激活及表达有关,而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研究表明姜黄素在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姜黄素抗炎的生化基础及路径仍未阐明,能否作为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治疗用药也须作进一步评价。本研究拟利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刺(CLP)致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的动物模型,从整体动物和分子水平观察姜黄素治疗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后肺换气功能的改变、肺通透性变化、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病理学指标以及细胞因子如TNF-α、IL-10、IL-6及ICAM-1、MIP2的变化,并结合NF-κB及MAPK三条信号转导通路(ERK、JNK和p38MAPK)的变化等,旨在阐明姜黄素治疗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机制,为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预防和临床救治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刺致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溶媒干预组;低(50mg/kg)、高剂量(200mg/kg)姜黄素干预组。术后不同时间点(6h、12h、24h)处死大鼠8只收集血液及肺组织标本。测定实验各组多项动脉血气指标、肺水含量(肺湿干重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及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测定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细胞因子如’TNF-α、IL-1β、IL-6水平,并比较观察实验各组72小时生存率。结果:1.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各项指标均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显着改变:表明本研究制备的脓毒症致ALI模型成功可靠。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1)模型组大鼠肺部气体交换功能降低,表现为PaO2/FiO2和Pa O2均显着降低(P<0.05或P<0.01);(2)模型组大鼠肺泡上皮细通透性及微血管通透性增加,表现为肺水含量(肺湿干重比)、BALF中的蛋白含量及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增高(P<0.05或P<0.01);(3)模型组大鼠发生明显炎症反应,表现为肺组织病理评分明显增高,BALF细胞因子TNF-α、IL-1β、 IL-6水平明显增高(P<0.05或P<0.01);(4)模型组大鼠肺部中性粒细胞浸润、氧自由基增多及抗氧化能力减弱,表现为模型组MPO活力水平及MDA水平明显增高,而SOD水平下降(P<0.05或P<0.01)。2.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姜黄素干预组多项反应肺组织损伤的指标均得到显着改善,高剂量组效果基本上都优于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1)姜黄素干预能改善大鼠肺部气体交换功能,不同剂量姜黄素干预组大鼠PaO2/FiO2和Pa02均有显着改善(P<0.05或P<0.01),提高了肺组织的氧合状况。(2)姜黄素干预能抑制大鼠肺泡上皮细胞通透性及微血管通透性的恶性增加,不同剂量的姜黄素均能够显着降低CLP诱导ALI大鼠肺水含量(肺湿干重比)、BALF中的蛋白含量、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上调的指标(P<0.05或P<0.01)。(3)姜黄素干预能抑制大鼠炎症反应,不同剂量姜黄素干预组肺组织病理评分显着降低,不同剂量姜黄素干预组能够不同程度抑制CLP致ALI的BALF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P<0.01),抑制肺部炎症反应。(4)姜黄素干预能抑制肺部中性粒细胞浸润及氧化应激反应,不同剂量姜黄素干预组MPO活力水平及MDA水平均显着的降低,SOD活性水平却显着上升(P<0.05或P<0.01)。3.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及姜黄素干预组72h生存率观察发现姜黄素干预组能有效提高CLP大鼠72h生存率:其中50mg/kg剂量组72h生存率为80%,较CLP组提高了40%;200mg/kg剂量组72h生存率为90%,较CLP组提高了50%;而溶媒干预组72h生存率为40%,与CLP组相同。结论:姜黄素通过减轻脓毒症ALI大鼠肺部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功能,抑制ALI大鼠肺部炎症反应和通透性增高等对脓毒症ALI大鼠发挥保护作用;最终显着提高大鼠的生存率。目的:通过观察姜黄素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中IK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姜黄素干预组(200mg/kg)。CLP术后12h后,收集血液及肺组织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CAM-1及MIP-2水平;RT-PCR检测肺组织TNF-α、ICAM-1及MIP-2mRNA的表达;EMSA法检测肺组织NF-κB DNA结合活性;Werstern blotting测定肺组织细胞核内NF-κB p65和肺组织中p-IKKser180/pser181和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NF-α、ICAM-1及MIP-2水平和肺组织TNF-α、ICAM-1及MIP-2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NF-κB DNA结合活性和肺组织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及肺组织p-IKKser180/pser181蛋白水平明显增加(P<0.05或P<0.01),肺组织IKBa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2.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干预组血清TNF-α、ICAM-1及MIP-2水平和肺组织TNF-α、ICAM-1及MIP-2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干预组肺组织NF-κB DNA结合活性和肺组织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及肺组织p-IKKser180/βser181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肺组织IκBα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姜黄素对脓毒症ALI大鼠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IKK/NF-κB信号通路减少相关炎性基因和蛋白表达有关。目的:通过观察姜黄素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中MAPK(ERK、 JNK和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姜黄素干预组(200mg/kg)。CLP术后12h后,收集血液及肺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rstern blotting检测pERK、pJNK及pp38MAPK蛋白表达;RT-PCR检测肺组织TNF-α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水平。结果:1.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pERK、pJNK及pp38MAPK和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及血清中TNF-α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2.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干预组肺组织pERK、pJNK及pp38MAPK和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及血清中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姜黄素对脓毒症ALI大鼠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MAPK三条信号通路(ERK、JNK和p38MAPK)的活化,减少相关炎性基因和蛋白表达有关。

刘亮亮[7](2012)在《全氟化碳对热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大鼠肺氧化应激保护作用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制作大鼠热烟雾吸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不同剂量全氟化碳(PFC)对早期热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灌洗液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血浆中丙二醛(MDA)、3-硝基酪氨酸(3-NT)等反映肺部氧化应激程度指标含量的影响。观察热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及全氟化碳治疗后大鼠气管、肺组织病理变化情况,探讨全氟化碳对早期热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大鼠肺部氧化应激保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热烟雾吸入性肺损伤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1.20只雄性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烟雾吸入性肺损伤组,每组各10只。在本课题组制作的大鼠热烟雾发生器及前期实验基础上,制作大鼠烟雾吸入性肺损伤模型。各组大鼠6h后活杀,取腹主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右肺中叶做病理切片,观察大鼠动脉血氧分压(Pa02)与(PaCO2)变化情况及肺部病理变化,进一步从生化和病理两方面评价复制模型的成功性。2.40只雄性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烟雾吸入性肺损伤组(S组)、烟雾吸入伤十全氟化碳低剂量组(S+L组)、烟雾吸入伤+全氟化碳中剂量组(S+M组)、烟雾吸入伤+全氟化碳高剂量组(S+H组)共5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不致伤,其他各组均按照标准复制烟雾吸入伤模型,烟雾吸入伤+全氟化碳治疗组分体位经大鼠气管环状软骨下第3气管环间隙处穿刺给予2m1/kg、4ml/kg、8ml/kg全氟化碳(C6F14)缓慢注入,N组和S组大鼠分别经相同位置缓慢注入2m1/kg生理盐水。各组大鼠于6h后活杀,心脏穿刺抽血,左肺离体做支气管肺泡灌洗,血及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离心后取上清装EP管于-20℃保存,ELISA法检测标本中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3-硝基酪氨酸(3-NT)指标含量。右肺前叶做肺干/湿重比,中叶及气管固定后做病理切片,右肺后叶及气管做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情况。3、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D)表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描述、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的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性时使用SNK(Student-Newman-Keuls)法,方差不齐时采用Dunnett’C方法作多重比较方式。P>0.05为统计学无显着差异,P<0.05为统计学差异显着。结果:1、热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大鼠的表现:损伤组与正常组相比,可见各大鼠呼吸频率明显增快(100~125次/分),腹式呼吸增强。大鼠口鼻周围湿润,可见黑色炭末样分泌物,伴双眼巩膜充血,听诊肺部可闻及哮鸣音及湿性啰音。肺病理大体标本可见双肺颜色变深呈弥漫性损伤改变,局部散在出血点。病理可见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大鼠肺部中性粒细胞大量聚集,伴肺泡间隔增宽及肺泡腔内出血。与正常组相比,6h后热烟雾吸入性损伤组大鼠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血PH较正常组降低(P<0.01),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正常组升高。2、低中剂量PFC气管内应用可以改善烟雾吸入性肺损伤早期肺干湿重比,降低肺泡灌洗液中MPO含量及血浆中MDA、3-NT含量(P<0.05)。低剂量PFC抑制肺泡灌洗液中MPO效果较中剂量效果好(P<0.05)。高剂量PFC虽可降低血浆MDA水平,但对降低肺干湿重及灌洗液MPO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并可增加血浆3-NT水平(P>0.05)3、低中剂量PFC气管内应用可抑制气管及肺组织iNOS表达水平,且低剂量PFC效果优于中等剂量(P<0.05)。高剂量PFC情况下气管及肺组织iNOS表达水平反而增加(P>0.05)。结论:1.从动物致伤后表现、动脉血气分析及血PH值观察,认为该大鼠模型可较好模仿热烟雾吸入性肺损伤时肺部病理变化,且该模型稳定,重复性好。2.早期采用经气管切开处缓慢注入全氟化碳可降低肺部氧化应激程度,但是两者之间呈非剂量-效应依赖关系。从实验结果看,低中剂量全氟化碳在改善大鼠热烟雾吸入性肺损伤肺部氧化应激程度上效果更好,可改善肺水肿程度。两者相比低剂量优于中剂量。高剂量组可在改善肺部氧化应激指标方面无明显效应。

孙亮[8](2011)在《非去极化停跳液对缺血再灌注处理心肌细胞钠电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非去极化停跳液对缺血再灌注处理乳鼠心肌细胞钠电流的影响,探讨其心肌保护的电生理机制。方法:实验分为三组:对照组为体外培养乳鼠心室肌细胞;I/R组为相同的细胞,缺血3小时,再灌注1小时;非去极化停跳液组为在I/R的基础上使用一种非去极化停跳液。采用膜片钳全细胞模式分别记录并比较三组的钠电流,每组记录5个细胞。结果:1.和对照组相比,I/R组在每一指令电压上都增大钠电流;在测试电压为-20mV的条件下,钠电流峰值电流密度从-159.74±63.80(pA/pF)增至-397.25±82.99(pA/pF)(n=5,p<0.05);通道稳态激活V1/2分别为-35.22±2.31 mV和口-30.80±1.80 mV(n=5,p<0.05);稳态失活V1/2分别为-58.77±3.83 mV和.51.51±5.34 mV(n=5,p<0.05);通道失活后恢复τ分别为8.57±1.50 ms和6.30±0.57 ms(n=5,p<0.05)。2.和对照组相比,非去极化停跳液组在测试电压为-20mV的条件下,钠电流峰值电流密度从-159.74±63.80(pA/pF)增至-162.38±65.21(pA/pF)(n=5,p>0.05);通道稳态激活V1/2分别为-35.22±2.31 mV和口-34.19±2.15mV(n=5,p>O.05);稳态失活V1/2分别为-58.77±3.83 mV和-56.62±4.56(n=5,p>0.05);通道失活后恢复τ分别为8.57±1.50 ms和8.43±1.26ms(n=5,p>O.05).结论:缺血再灌注处理可以增大钠电流的峰值电流,并使电压电流曲线下移;减慢通道的时间依赖性激活,促进通道的电压依赖性失活,失活后恢复变快。钠通道的这些改变可能是引起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原因。而非去极化停跳液处理可以抑制钠通道特性的改变,产生心肌保护作用。

俞万丛[9](2011)在《氯沙坦对犬体外循环肺损伤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氯沙坦对体外循环(CPB)所致肺损伤的影响,探讨CPB致肺损伤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体重14.25±1.60kg)12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n=6)和氯沙坦组(L组,n=6)。两组动物均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钠25mg/kg,动物麻醉后气管插管,右股动脉、股静脉置管分别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开胸建立CPB模型。转机后血温维持在28-30℃,并行5min后阻断升主动脉,主动脉根部灌注4℃改良St.Thomas停跳液10~15ml/kg至心脏停跳。阻断45min后开放升主动脉,开放后继续转机60min停机。L组于CPB前30min股静脉注射氯沙坦10mg/kg,C组于同时点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两组动物分别于转机前即注射药物前(T1)、主动脉阻断后45min(T2)、主动脉开放后30min(T3)、开放后60min即停机时(T4)取1ml动脉血测血气;同时点取5ml静脉血,3000转/分离心10min后,取血浆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丙二醛(MDA)和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浓度;计算T1、T4时的氧合指数(OI)和呼吸指数(RI);并分别于T1、T2、T4时取右肺下叶组织约1cm3两份,检测湿/干重比(W/D)和光镜下病理学改变。结果:(1)AngⅡ、MDA、vWF:CPB前,两组动物血浆AngⅡ、MDA和vWF浓度均无差异(P>0.05)。CPB开始后,两组血浆AngⅡ、MDA和vWF浓度随时间延长呈进行性升高,各时点值均高于CPB前(P<0.01);CPB后各时点L组血浆AngⅡ浓度与C组比较无差异(P>0.05),但血浆MDA和vWF浓度均低于C组同时点(P<0.05)。(2)OI、RI:CPB前,两组OI、RI均无差异(P>0.05);T4时点,两组OI均低于CPB前、RI均高于CPB前(P<0.05),但L组OI高于C组、RI低于C组(P<0.05)。(3)肺组织W/D:CPB前,两组W/D无差异(P>0.05);T2时点,两组之间W/D及与CPB前比较均无差异(P>0.05);T4时点,两组W/D均高于CPB前,但L组低于C组(P<0.05)。(4)肺组织光镜检查:CPB前两组无差异,T2、T4时点L组肺组织损伤均较C组减轻。结论:CPB可引起RAAS激活,血浆AngⅡ、MDA、vWF浓度升高和肺组织结构、功能损伤。氯沙坦可阻断AngⅡ的作用,抑制氧化应激,降低CPB中血浆MDA和vWF浓度,减轻肺组织损伤,改善肺换气,对CPB肺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严飞[10](2010)在《持续肺动脉灌注含乌司他丁氧合冷血对体外循环后肺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体外循环(CPB)仍可诱发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导致术后各脏器、系统不同程度的损伤,肺是最早最容易受到损伤的器官。CPB后肺损伤在临床上大部分表现为亚临床症状的术后肺功能障碍,进一步可发展为术后肺部并发症(15~30%),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而引起死亡(2%)。CPB后肺损伤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术后的恢复和预后。目前,CPB后肺损伤已引起广泛的重视,各种肺保护的方法应运而生。本研究紧密结合临床,从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发生的主要机制出发,探讨在体外循环期间肺动脉持续灌注氧合冷血和乌司他丁(UTI)对肺的保护作用。目的:1)进行CPB手术中建立持续肺动脉灌注系统的研究,评价肺动脉灌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行性;2)采用氧合冷血进行持续肺动脉灌注,探讨CPB后SIRS导致肺损伤的机制,评价采用氧合冷血进行持续肺动脉灌注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3)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预冲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UTI(1万U·kg-1、2万U·kg-1),通过观测围术期细胞因子和呼吸功能的变化,探讨UTI对CPB后肺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如果有保护作用,这种作用是否有剂量-效应关系。4)在氧合冷血进行持续肺动脉灌注的基础上,在灌注液中加入UTI,采取进一步的干预性保护性措施,通过对生化、肺生理及组织形态学检测评价持续肺动脉灌注含乌司他丁氧合冷血对CPB后肺损伤保护作用是否优于单纯CPB预冲应用UTI。方法:1)选择30例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和灌注组(P组)两组,每组各15例,采用统一的麻醉方法,体外循环装置及管理,对照组常规行二尖瓣置换术,灌注组在CPB主动脉阻断期间,采用28~30℃氧合冷血以15ml·kg-1·min灌注流速进行持续肺动脉灌注,同时行二尖瓣置换术。两组在多个时点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检查及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丙二醛(MDA)的水平;两组在多个时点抽取左、右心房血,行血白细胞计数检查;两组分别于闭合胸骨前取右肺中叶大小约1.0×1.0×1.0cm3组织,行光学显微镜检查。2)选择45例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Ⅰ组)、UTI 1万U·kg-1组(Ⅱ组)和UTI 2万U·kg-1组(Ⅲ组),每组各15例,三组在多个时点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检查及测定TNF-α、IL-6、IL-8、IL-10的水平;三组在多个时点抽取左、右心房血,行血白细胞计数检查;三组在多个时点记录潮气量(VT)、吸入氧浓度(FiO2)、气道平台压(PAP)、呼气末正压(PEEP),分别计算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肺静态顺应性(Cst)。3)选择60例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Ⅰ组)、UTI预冲组(Ⅱ组)和含UTI氧合冷血肺灌注组(Ⅲ组),每组各20例,Ⅲ组在CPB手术期间经肺动脉插管持续灌注含UTI(总量2万U·kg-1)氧合冷血,同时行二尖瓣置换术;Ⅱ组给予以UTI(总量2万U·kg-1),以100ml生理盐水溶解稀释后加入预冲液,经CPB转机进入体内,同时行二尖瓣置换术。Ⅰ组为标准对照,即不用UTI,也不行肺动脉灌注,只行二尖瓣置换术。三组在多个时点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检查及测定TNF-α、IL-6、IL-8、IL-10、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水平;三组在多个时点抽取左、右心房血,行血白细胞计数检查;三组在多个时点记录VT、Fi02、气道平台压PAP、PEEP,分别计算OI、PA-aO2、Cst。三组分别于闭合胸骨前取右肺中叶大小约1.0×1.0×1.0cm3组织,分别行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免疫组化检查。结果:1)在CPB主动脉阻断期间采用28-30℃氧合冷血以10ml·kg-1·min灌注流速进行持续肺动脉灌注,灌注压力<20mmHg,与对照组相比,并没有明显增加手术操作难度及延长手术时间。2)两组CPB开始后右心房与左心房血白细胞计数之比(RWBC/LWBC)均明显升高(P=0.0011),但P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C组(P=0.0214);两组CPB开始后TNF-α、IL-6、IL-8、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00,P=0.0000,P=0.0021,P=0.0000),但P组TNF-α、IL-6、IL-8升高程度明显低于C组,而IL-10的升高程度明显高于C组(P=0.0032,P=0.0132,P=0.0284,P=0.0139);两组CPB开始后氧合指数(0I)和肺静态顺应性(Cst)均明显下降(P=0.0001,P=0.0082),但P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C组(P=0.0083,P=0.0104);两组CPB开始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均明显升高(P=0.0000),但P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C组(P=0.0024);P组的术后带管时间短于Ⅰ组(P=0.0187);光镜下Ⅰ组可见肺泡结构破坏,广泛肺泡萎陷,肺泡壁增厚,肺间质及肺泡腔内明显充血水肿及大量白细胞聚集,而P组示部分肺泡萎陷,肺泡壁轻度增厚,肺间质及肺泡腔内轻度充血水肿及少量白细胞聚集。3)三组CPB开始后RWBC/LWBC均明显升高(P=0.0164),但Ⅲ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Ⅱ组,同时Ⅱ组低于Ⅰ组(P=0.0253);三组CPB开始后TNF-α、IL-6、IL-8、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00,P=0.0000,P=0.0037,P=0.0000),但Ⅲ组TNF-α、IL-6、IL-8升高程度明显低于Ⅱ组,同时Ⅱ组低于Ⅰ组,而IL-10的升高程度明显高于Ⅱ组,同时Ⅱ组高于Ⅰ组(P=0.0021,P+0.0183,P=0.0134,P=0.0004);三组CPB开始后OI和Cst均明显下降(P=0.0002,P=0.0011),但Ⅲ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Ⅱ组,同时Ⅱ组低于Ⅰ组(P=0.0052,P=0.0115);三组CPB开始后PA-a02均明显升高(P=0.0000),但Ⅲ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Ⅱ组,同时Ⅱ组低于Ⅰ组(P=0.0024);三组CPB开始后MDA水平明显升高(P=0.0000),但Ⅲ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Ⅱ组,同时Ⅱ组低于Ⅰ组(P=0.0001);三组CPB开始后sPselectin、sICAM-1水平明显升高(P=0.0003,P=0.0000),但Ⅲ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Ⅱ组,同时Ⅱ组低于Ⅰ组(P=0.0035,P=0.0017);三组CPB开始后MPO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00),但Ⅲ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Ⅱ组,同时Ⅱ组低于Ⅰ组(P=0.0003)P组的术后带管时间短于Ⅰ组(P=0.0024);光镜下Ⅰ组可见肺泡结构破坏,广泛肺泡萎陷,肺泡壁增厚,而Ⅱ组示部分肺泡萎陷,肺泡壁轻度增厚,肺间质及肺泡腔内轻度充血水肿及少量白细胞聚集,Ⅲ组基本正常;电镜Ⅰ组可见肺泡上皮细胞、内皮细胞明显肿胀、破碎,基底膜暴露,血气屏障破坏,毛细血管内充血及大量炎症细胞激活,Ⅱ组肺泡上皮细胞微绒毛脱落较少,气血屏障增宽,可见较多毛细血管内激活、附壁的炎症细胞,Ⅲ组CPB后可见肺泡Ⅰ、Ⅱ型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基膜轻度水肿,结构完整、清晰,气血屏障大致正常;Ⅰ组MMP-9在肺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染色强阳性,Ⅱ组染色阳性而Ⅲ组呈弱阳性。结论:1)本研究采用氧合冷血进行持续肺动脉灌注方案(控制灌注液温度28~30℃、灌注压力<20mmHg、灌注流速10ml·kg-1·min-1)是安全可行的。2).在CPB期间采用氧合冷血进行持续肺动脉灌注可以减少肺内白细胞扣押,清除氧自由基、抑制促炎因子的水平增加抗炎因子水平,减轻CPB后SIRS的严重程度,具有肺保护作用。因而具有肺保护作用。3).UTI应用于CPB可减轻肺内白细胞的扣押,抑制促炎因子的水平而增加抗炎因子的水平,改善氧合指数、降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保护肺顺应性,具有肺保护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存在剂量-效应关系,UTI剂量较大组(2万U·kg-1)肺保护作用更明显。4).将UTI与氧合冷血持续肺动脉灌注结合,两者可产生协同作用。CPB期间采用含UTI氧合冷血行持续肺动脉灌注可以减少肺内白细胞扣押,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而增加抗炎因子的水平,清除自由基,抑制黏附分子的表达,稳定溶酶体膜,减少中性粒细胞MMP-9、MPO等水解酶的的释放并抑制其活性;可以改善氧合指数、降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保护肺顺应性。因而具有明确肺保护作用,其效果优于单纯CPB中应用UTI。5).本研究在生理、生化、免疫组化及组织形态学层面揭示CPB后SIRS的发生机制,证实CPB期间肺动脉持续灌注含UTI氧合冷血可以减轻CPB后SIRS的程度,对CPB后肺损伤有明确的保护作用。为UTI与氧合冷血持续肺动脉灌注结合运用于体外循环肺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并且为体外循环肺保护提供新的措施。

二、吸入伤犬部分液体通气后血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的含量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吸入伤犬部分液体通气后血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的含量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尼可地尔对单肺通气时塌陷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兔单肺通气模型的建立及效果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器材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方法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尼可地尔对兔单肺通气模型塌陷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方法
        1.5 检测方法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尼可地尔对兔单肺通气模型塌陷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方法
        1.5 检测方法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尼可地尔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塌陷肺的保护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方法
        1.5 检测方法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尼可地尔对各脏器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会议
致谢

(2)全氟化碳汽化吸入对原发肺冲击伤犬生物学作用及机制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原发肺冲击伤犬模型的建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全氟化碳汽化吸入对犬原发肺冲击伤的生物学作用
    第一节 全氟化碳汽化吸入对犬原发肺冲击伤的生理学作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节 全氟化碳汽化吸入对犬原发肺冲击伤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节 全氟化碳汽化吸入对犬原发肺冲击伤氧化应激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四节 全氟化碳汽化吸入对原发肺冲击伤犬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全氟化碳汽化吸入对犬原发肺冲击伤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第一节 全氟化碳汽化吸入对原发肺冲击伤犬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 NF-κB 活性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节 全氟化碳汽化吸入对原发肺冲击伤犬肺组织核因子相关因子 2 Nrf2 活性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节 全氟化碳汽化吸入对原发肺冲击伤犬肺组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 活性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四节 全氟化碳汽化吸入对原发肺冲击伤犬肺组织相关 microRNA miRNA 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3)犬超声雾化中注射用水等三种溶媒对犬SOD、MDA和SaO2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及药品
    1.4 试剂的配制
2 方法
    2.1 试验动物分组
    2.2 雾化吸入
    2.3 SOD、MDA、Sa O2水平的测定
        2.3.1 血清的制备
        2.3.2 动脉血样的采集
        2.3.3 血清SOD活性的检测及MDA含量的测定
        2.3.4 Sa O2水平的测定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SOD活性的检测 (结果见表1)
    3.2 MDA含量的测定 (结果见表2)
    3.3 Sa O2水平的测定 (结果见表3)
4 讨论
5 结论

(4)乙酰化白藜芦醇对大鼠海水吸入型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乙酰化白藜芦醇对海水吸入型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海水吸入型肺损伤时炎症反应的发生机制及乙酰化白藜芦醇的干预作用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5)噻托溴铵对烟雾吸入性损伤大鼠肺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主要仪器
    1.2 主要试剂及配置
    1.3 实验动物及动物分组
    1.4 致伤设备
    1.5 致伤及给药过程
    1.6 标本的收集与检测
    1.7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观察
    2.2 肺组织观察
    2.3 各组大鼠血清TNF-α、IL-6、IL-10的比较
    2.4 各组大鼠肺组织匀浆MPO、MDA、SOD的比较
3 讨论
    3.1 致伤模型的评估
    3.2 给药途径的评估
    3.3 噻托溴铵的作用机制
    3.4 噻托溴铵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3.5 噻托溴铵在氧化反应中的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吸入性损伤的治疗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6)姜黄素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姜黄素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附图
第二部分 姜黄素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中对IK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附图
第三部分 姜黄素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中对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附图
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7)全氟化碳对热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大鼠肺氧化应激保护作用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实验一:热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制作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仪器
        1.2 主要材料
        1.3 热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制作
        1.4 指标检测
        1.5 统计学处理
    2 实验结果
        2.1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2.2 动脉血气分析
        2.3 大鼠气管肺组织病理观察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全氟化碳对热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大鼠肺部氧化应激保护作用实验研究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仪器
        1.2 主要试剂
        1.3 实验动物分组
        1.4 动物致伤方法及用药方式
        1.5 实验指标选择及标本采集
    2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3.2 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及iNOS表达情况
        3.3 大鼠肺干湿重比及灌洗液、血浆中指标含量
        3.4 大鼠气管、肺组织iNOS免疫表达情况
    4 讨论
        4.1 立题依据
        4.2 研究思路
        4.3 结果分析
    5 实验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烧伤合并烟雾吸入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缩略语表
致谢
个人简介

(8)非去极化停跳液对缺血再灌注处理心肌细胞钠电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药品和试剂
    2 溶液配制
    3 实验器材
    4 细胞培养
    5 乳鼠心肌细胞I/R模型的建立
    6 乳鼠心肌细胞钠电流的记录
    7 钠通道电流的记录方法及刺激参数设置
    8 数据分析
    9 统计方法
结果
    1 钠通道电流特性
    2 I/R处理对钠电流的影响
    3 NDP液对I/R处理心肌细胞钠电流的影响
讨论
    1 细胞培养
    2 1R/处理对心肌细胞钠电流的影响
    3 DNP液对/IR处理心肌细胞钠电流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学术活动
致谢

(9)氯沙坦对犬体外循环肺损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持续肺动脉灌注含乌司他丁氧合冷血对体外循环后肺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持续肺动脉灌注氧合冷血对体外循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的影响
    1. 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设计方案
        1.3 麻醉方法
        1.4 体外循环方法
        1.5 手术及肺灌注方法
        1.6 标本和数据的收集
        1.7 血液标本的实验室检测
        1.8 病理标本的观察和检测
        1.9 指标的评价方法
        1.10 质量控制
        1.11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炎症因子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1. 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设计方案
        1.3 麻醉方法
        1.4 体外循环方法
        1.5 手术及给药方法
        1.6 标本和数据的收集
        1.7 血液标本的实验室检测
        1.8 指标的评价方法
        1.9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持续肺动脉灌注含乌司他丁氧合冷血对体外循环后肺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1. 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设计方案
        1.3 麻醉方法
        1.4 体外循环方法
        1.5 手术及肺灌注方法
        1.6 标本和数据的收集
        1.7 血液标本的实验室检测
        1.8 病理标本的观察和检测
        1.9 指标的评价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四、吸入伤犬部分液体通气后血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的含量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尼可地尔对单肺通气时塌陷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王春光. 苏州大学, 2018(01)
  • [2]全氟化碳汽化吸入对原发肺冲击伤犬生物学作用及机制的初步探讨[D]. 李怀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4(03)
  • [3]犬超声雾化中注射用水等三种溶媒对犬SOD、MDA和SaO2水平的影响[J]. 张德志,李前勇,唐小洪,王庆华,张丽君.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3(17)
  • [4]乙酰化白藜芦醇对大鼠海水吸入型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 马李杰. 第四军医大学, 2013(02)
  • [5]噻托溴铵对烟雾吸入性损伤大鼠肺的保护作用[D]. 马建斌. 天津医科大学, 2013(02)
  • [6]姜黄素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 肖雪飞. 中南大学, 2012(12)
  • [7]全氟化碳对热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大鼠肺氧化应激保护作用实验研究[D]. 刘亮亮. 新乡医学院, 2012(04)
  • [8]非去极化停跳液对缺血再灌注处理心肌细胞钠电流的影响[D]. 孙亮.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1(12)
  • [9]氯沙坦对犬体外循环肺损伤的影响[D]. 俞万丛. 遵义医学院, 2011(06)
  • [10]持续肺动脉灌注含乌司他丁氧合冷血对体外循环后肺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D]. 严飞. 新疆医科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部分液体通气损伤犬吸入后血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