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出土文献文字举例(一)

吐鲁番出土文献文字举例(一)

一、吐鲁番出土文书词语例释(一)(论文文献综述)

张重洲[1](2021)在《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昌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佛教势力的发展及寺院经济兴衰问题,一直是吐鲁番佛教史和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高昌国建政及对初期佛教的政策,奠定了佛教发展和寺院经济的基本走向。佛教地理决定了寺院经济的根本发展模式和路径,但高昌国佛教经济体制与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之间,呈现出相近及相悖的两种趋势。高昌国的寺院经济以佛教主导,同时包含有多种宗教下的经济成分,其在高昌国内兴衰与发展均有一定的必然性因素支撑。高昌国的寺院经济是以佛教寺院和僧尼寺户为主体,围绕这两个主体所产生的各项经济活动,形成了以土地经营为核心的基本经济形态,寺田在性质、数量、来源等方面均与世俗社会保持一致,经营门类和方式也大致相当。寺院经济具有宗教性、社会性、封闭性、地域性四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寺院内部财务收、支平衡,兼营多种经营门类,有完整且成熟的“常住”管理制度与财务核算方法。国家设置有专门的僧务机构,形成了僧官阶层,两种制度和体系共同运行管理寺院财产。此外,还通过《僧尼籍》来管理寺院僧尼及其附属人口,按照一定标准征收赋税劳役,其征收标准随着经济体制而发生改变。寺院内部僧尼群体间地位高低和财产分化明显,存在“中层僧尼”群体,普遍在寺院之外还从事着各自的经济活动,与豪门望族往来密切,深入到基层社会的日常生活中,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高度的世俗化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益,尼僧群体、货币支付、国家体制、社会动荡等诸问题均与寺院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均加剧并最终导致了社会形态和寺院经济的固化。唐西州建立后,寺院经济并没有发生“衰落”,而是逐步在改革中转型重构,最终逐渐适应新政权的改革并完成自我革新。总体而言,高昌国寺院经济自身是一个闭环的完整链条,其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兴盛,最终至衰落的全过程,形成了特有的经济体系,构成了复杂的社会共同体。

欧阳佳丽[2](2021)在《吐鲁番出土文书复音异形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顾王乐[3](2020)在《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说文》是我国第一部运用“六书”原理对汉字进行系统分析的文字学专着。《说文》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字资料,以及许慎时代关於文字的研究成果,爲古文字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许慎所见到的小篆、古文、籀文等字形已有譌误,他对字形结构和造字本义的理解有不少是不可信的。而且《说文》成书以後,屡经传抄刊刻,年代浸远,谬误滋多。历代学者在校正《说文》方面都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真正有所突破则是在近代古文字学兴起以後。随着古文字资料在《说文》研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古文字与《说文》的互证研究已经成爲《说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方面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成果,除一些专门研究《说文》的着述外,这一时期的许多甲骨金文考释书籍、论文、札记和题跋中都能看到不少根据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错误的意见。目前对於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校正《说文》的研究和总结还有很多不到位之处,许多早期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一些已经被古文字学界判定爲错误的观点在《说文》学界仍然有很大的影响,也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正。本文对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方面的成就、特点以及不足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全文主要分爲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相关术语的界定,学术史的回顾,选题目的及其意义,研究思路等方面内容。第一章主要讨论了与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密切相关的学术背景:一是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二是清末民国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说文》学的拓新;三是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清末民国《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共分爲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83年吴大澂《说文古籀补》书成到甲骨文发现前夕;第二阶段,从1899年殷墟甲骨文发现到1929年马叙伦《说文解字研究法》出版;第三阶段,从三十年代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每一阶段介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研究成果。第三、四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成果例释。第三章主要考察清末民国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和纠正《说文》篆文和说解方面的具体成果。第四章则主要收录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古籀形体方面的成果。第五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我们对这一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中的失误类型和失误原因进行分类与总结。结语部分对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研究进行总体的评价,并对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附录部分是清末民国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相关论着目录,分爲《说文》研究论着目录、古文字学论着目录和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三类。

张诗千[4](2020)在《吐鲁番出土衣物疏相关服饰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宋博文[5](2020)在《回鹘文《金光明经》所反映的唯识宗概念 ——以《分别三身品》进行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回鹘文《金光明经》是目前已知现存的篇幅最大的回鹘文文献,其中圣彼得堡保存的版本最为完整,柏林收藏的出土于我国新疆的版本多为残片,据拉施曼的《回鹘文〈金光明经〉编目》,柏林本残片至少有70个版本。其他残片散见于英国、瑞典以及我国等地。柏林本与圣彼得堡本相比,在内容方面大多保持一致,但也存在不少异文以及较为特殊形式的文本。这些为我们对勘比较各个文本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在圣彼得堡本回鹘文《金光明经·分别三身品》中,有多个片段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唯识宗思想的影响。第一个片段是对于三身的注释,无汉文对应,其中反映了以《成唯识论》为主的唯识宗经典所使用的名相。并且,这一片段与Pelliot ouigour 16的《菩提行道》存在极为相仿的内容。两者可能有共同的底本,这一底本很可能是以《成唯识论》等唯识宗经典为基础形成的改译本或是佛教类书。第二段是关于法身特征的描述。汉文本使用颇有空宗思想的“中道”来描述法身,而圣彼得堡回鹘文本则避免用“中道”作为对法身的描述。第三段是关于菩萨修行十地所除“十障”的内容。这段内容圣彼得堡回鹘文本与汉文本出现了很大的偏差,这是由于回鹘文本用五位百法、与唯识宗所立十地相配的十障、十波罗蜜、十真如等等名相进行的改译。柏林本残片U 2579是关于“十障”的残片,其使用的术语与圣彼得堡本完全不同,但与汉文本的术语贴合。结合唐代吐鲁番和敦煌地区存在唯识宗传播的事实,圣彼得堡本可能代表了受唯识宗影响的版本,这一版本为胜光法师所译;而U 2579为代表的版本,则代表了更贴合于汉文本的版本。

李放[6](2020)在《《吐鲁番出土文书(一)》假借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吐鲁番文书自出土以来,就受到各界学者广泛关注,研究成果丰硕。其中,由唐长孺先生主编的《吐鲁番出土文书》(图文对照四册本和录文十册本)是研究吐鲁番出土文书的主要材料。本文以《吐鲁番出土文书》图文对照全四册本中的第一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这本书中的假借字进行较全面的收集和分析。文章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对《吐鲁番出土文书(一)》中的假借字进行分析,第三章探讨《吐鲁番出土文书(一)》假借字产生的原因。在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意义和创新点在于从假借字这个新角度研究《吐鲁番出土文书(一)》,既能够扩充研究假借字的语料范围,也可以更进一步丰富这一着作的学术研究成果。其次介绍了吐鲁番出土文书的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通过文献梳理,可以看出对吐鲁番出土文书的研究涉及很多方面,但对用字方面所做的研究较少。然后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定量法、分类描写法等。最后对假借及相关术语引申和通假作了辨析,认为引申与假借不同,两者应区分开。而通假包含于假借,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不区分两者。第二章分析《吐鲁番出土文书(一)》中的假借字。本章分为三个小节,分别从本字与借字的声韵关系、形体关系以及对应关系上对《吐鲁番出土文书(一)》中的假借字进行详细分析。从声韵关系来看,所收集到的假借字可以分为声同韵同、声同韵近、声近韵同和声近韵近四种类型,人们在用借字代替本字的过程中,更偏重于关注声钮的相同。从形体关系来看,这些假借字可以分为本字与借字字形相关和本字与借字字形无关两类,研究数据表明,受汉字构造的影响,本字与借字在假借过程中,形体上不是完全无联系的。从对应关系来看,本字与借字可以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特殊情况几类,这从一方面说明当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甲字必须与乙字假借,另一方面说明这些假借情况的出现跟书写者身份有关,受书写者书写能力的影响。第三章就《吐鲁番出土文书(一)》中假借字产生的原因的进行了探讨,认为假借字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四个,分别是受用字数量局限的影响、受书写者书写能力的影响、受汉字本身演变规律的影响以及受中原文字书写体式的影响。在结语部分,对文章各个部分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张存良[7](2019)在《共商写本学 开拓敦煌学——“写本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2018年理事会”会议综述》文中提出2018年7月14至16日,西华师范大学与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功主办了"写本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2018年理事会",共有12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近90篇,涉及写本学、敦煌学、碑铭学、中古史研究和图像艺术等诸多学科领域。一、 "写本学"是当今学术新潮流"写本学"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在大会的主旨演讲中,先後有郝春文、张涌泉、郑炳林、胡戟、黄正建、张先堂、杨铭、伏俊琏、荣新江

池景玉[8](2019)在《宋元以来契约文书“田地”类词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封建社会时期,土地作为人们主要的物质生产资料,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土地契约文书以田地作为交易对象,真实记录了当时土地的制度、类型及使用等情况,具有时代性、地域性、真实性的特点。目前,有关契约文书的研究,除史学、法学、经济学等之外,语言学研究也逐渐得到重视。与语法、文字相比较,契约文书的词汇价值最大,也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但总体而言,其研究的重点主要在疑难词语考释方面,而对某一语义类型的词汇进行系统研究还做得不够。基于此,论文以土地契约文书为主要研究语料,选取其中的“田地”类词语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训诂学、词汇学的理论方法,并结合契约文书有关的句式结构,对这类词语进行分类及考释,以期为近代手书文献语言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亦能丰富近代汉语词汇史研究。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介绍契约文书的刊布整理情况、论文研究的文献范围,概述契约文书词汇研究的现状,指出研究的意义、方法以及研究中遇到的问题。第二章先是简要概括契约文书中“田地”类词语的地域分布情况,然后按性质功能和语义特点,分为祭祀、归属、耕种作物、收成时间、殡葬、赋税、地形地貌等七个大类,并对它们进行释义。第三章主要对契约文书中“田地”类的疑难词语进行考释。这类词语既有通语词,也有方言词,文章运用训诂学的研究方法,对其训释,一方面可以为契约文书的整理与准确解读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亦可为近代汉语的词汇研究及大型辞书的修订和编纂提供参考。最后一部分是结语,简要总结全文的基本内容,并指出文章存在的不足之处。

王淘[9](2019)在《《清至民国婺源县村落契约文书辑录》俗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以《清至民国婺源县村落契约文书辑录》为研究对象,对其中俗字进行了穷尽式的集汇、整理,并分析探究了其中俗字的类型、特点、及形成原因,最后对部分疑难俗字做了考释。文章共分上编和下编两部分。上编为文章主体部分,通论篇,共4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研究对象、选题的意义和俗字研究概况,着重介绍了契约文书俗字研究现状,最后交代文章的研究方法和俗字的界定问题。第二章是婺源契约文书俗字的类型。文章参考前贤时彦的分类方法,结合《婺源》的实际情况,根据俗字产生的方式将材料中的俗字分为了十类。分别是删省、增繁、变换结构、类化、替换构件、归并、借音、书写变易、全体创造与合文。第三章是婺源契约文书俗字特点和形成原因。文章站在汉字发展史的角度对其特点进行了概括,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其特点包括:继承性、时代性、任意性和地域性。从追求书写效率、理据重构、材料的特殊性和书写人四个方面分析了俗字形成的原因。第四章是契约文书俗字释例。对《婺源》中的一些疑难俗字进行了考释,着重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理据。下编为附录、《清至民国婺源县村落契约文书辑录》俗字谱及整理说明。

王娟[10](2018)在《陕北契约文书词汇及文字研究》文中提出契约文书也称契约,是人们在具体的生活、生产、社会等关系中形成的用以证明某种关系的原始文字协定或文字认定。在我国,契约文书的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为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此外,契约文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文体风格,也具有了自己的语言价值。目前学界对契约文书的词汇、俗字研究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受材料的影响,陕北契约文书至今尚未有人进行过系统的整理与研究。因此,本文以陕北契约文书为对象,进行整理和词汇文字研究。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也就是正文部分,共四章:第一章为绪论。在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了陕西契约文书刊布整理情况,其次综述了契约文书的语言研究现状,之后叙述了陕北契约文书的特点和研究价值,对本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困难也作了说明,最后将陕北契约文书的概况总结制成表格。第二章考察了陕北契约文书的词汇系统,从语义的角度分为土地名称类、地形地貌类、赋税类、量词类、房屋院落类、称谓类、借贷类、其他等八类。重点考释的是具有地域特色的相关词语。第三章为陕北契约文书俗字研究。在这一部分首先明确了俗字界定,其次结合俗字的一般特点总结了陕北俗字特点,并将其分类,大致分为“增加意符”、“省略意符”、“改换意符”、“改换声符”等12类。第四章为结语。简要总结全文的基本内容,并对论文的研究不足进行说明。第二部分为附录,为陕北契约文书整理目录及原契与录文。

二、吐鲁番出土文书词语例释(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吐鲁番出土文书词语例释(一)(论文提纲范文)

(1)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史概述
    第三节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高昌国佛教及寺院经济的结构
    第一节 高昌建国前后对佛教的政策
    第二节 寺院经济与佛教地理
    第三节 寺院经济的概念及与其他宗教
    小结
第二章 高昌国佛教寺院的经营模式及财务收支
    第一节 高昌国寺院的基本经济模式
    第二节 寺院日常收入
    第三节 寺院日常支出——对《高昌乙酉、丙戌岁某寺条列月用解斗帐历》再探讨
    小结
第三章 高昌国的僧官、僧众和寺户
    第一节 僧官阶层的执掌及管理
    第二节 国家政权对僧众的管理及其赋税劳役
    第三节 寺户制度及依附人口
    小结
第四章 高昌国僧尼的经济活动与日常生活
    第一节 僧尼个人的私有经济
    第二节 释门群体与豪门望族间的往来
    第三节 佛教僧尼的宗教活动与社会角色
    小结
第五章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和衰落
    第一节 多维视野下的寺院经济与高昌社会
    第二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
    第三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衰落再探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相关术语的介绍
    二、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校证《说文》研究之回顾
    三、选题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背景
    第一节 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
    第二节 清末民国时期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文字学的拓新
    第三节 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
第二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
    第一节 探索尝试时期(1883-1898)
    第二节 初步发展时期(1899-1929)
    第三节 蓬勃发展时期(1930-1949)
    第四节 汉学家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情况
第三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上)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说文》保存的单字和古说
        (一)《说文》保存的单字
        (二)《说文》保存的古说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篆形和说解的错误
        一、《说文》分爲二字或三字、古实爲一字
        二、校正《説文》篆形和字形结构分析之失
        三、纠补《说文》释义之失
        四、纠正《说文》形义分析俱失
    第三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补苴《说文》漏收偏旁字
    第四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探求文字形体演变之迹
第四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下)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古文例释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籀文例释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类型分析
        一、误析字形结构
        二、误认文字初形
        三、误说字本义
        四、误混二字爲一字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原因分析
        一、因误据古文字形而误
        二、因误析古文字形结构而误
        三、因不明汉字构形演变规律而误
        四、因囿於《说文》而误
        五、因不明字词关系而误
        六、因所见古文字资料有限而误
结语
附录: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论着目录
    一、《说文》研究论着目录
    二、相关古文字学论着目录
    三、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
单字索引
简称对照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5)回鹘文《金光明经》所反映的唯识宗概念 ——以《分别三身品》进行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回鹘文《金光明经》及唯识宗概述
    第二节 回鹘文《金光明经》研究综述
    第三节 转写体例
    第四节 凡例
第一章 关于三身相关注释的转写、译释和分析
    第一节 义净汉文译本与回鹘文《金光明经》内容对照
    第二节 转写、对译及译文
    第三节 关于三身相关注释的唯识宗术语以及其文本来源
第二章 关于法身特征的片段的转写、译释和分析
    第一节 关于法身特征片段的转写、译释
    第二节 关于法身特征片段的分析
第三章 关于菩萨修习十地的片段的转写、译释和分析
    第一节 关于菩萨修习十地的片段的转写、译释
    第二节 关于菩萨修习十地的片段的分析
        一、入初地前回鹘文片段所引入的唯识宗术语
        二、入十地所除十障所反应的唯识宗术语
结语——兼论回鹘文《金光明经》的版本问题
附录
    附录一 缩略语
    附录二 本文涉及的回鹘文佛教术语(与汉文对照)索引
    附录三 圣彼得堡本刊印本图版
    附录四 柏林本相关残片图版
    附录五 其他文献图版
参考文献
在校成果
致谢

(6)《吐鲁番出土文书(一)》假借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一、吐鲁番出土文书的发掘
        二、吐鲁番出土文书研究成果概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假借及相关术语的辨析
        一、假借与引申
        二、假借与通假
第二章 《吐鲁番出土文书(一)》假借字的分析
    第一节 从本字与借字的声韵关系分析
        一、声同韵同
        二、声同韵近
        三、声近韵同
        四、声近韵近
        五、小结
    第二节 从本字与借字的字形关系分析
        一、本字与借字字形相关
        (一)本字包含借字,即借字为本字的声符或形符
        (二)借字包含本字,即本字为借字的声符或形符
        (三)本字与借字声符相同,形符不同
        (四)本字与借字形符相同,声符不同
        (五)特殊情况
        二、本字与借字字形无关
        三、小结
    第三节 从本字与借字的对应关系分析
        一、一对一,即一个本字对应一个借字
        二、一对多,即一个本字对应两个或两个以上借字
        三、多对一,即两个或两个以上本字对应一个借字
        四、小结
第三章 《吐鲁番出土文书(一)》假借字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受用字数量局限的影响
    第二节 受书写者书写能力的影响
    第三节 受汉字本身演变规律的影响
    第四节 受中原文字书写体式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7)共商写本学 开拓敦煌学——“写本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2018年理事会”会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 “写本学”是当今学术新潮流
二、 敦煌语言文字和文学文献研究仍继踵前行
三、 写本与图像相结合,开拓历史研究的新领域
四、 写本与碑刻并举,徵文与考献同参

(8)宋元以来契约文书“田地”类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绪论
    一、契约文书的刊布整理概况
    二、本文研究的文献范围及研究对象
        (一) 文献范围
        (二) 研究对象
    三、契约文书的词汇研究现状
        (一) 敦煌、吐鲁番文书词汇研究
        (二) 对宋元以来民间契约文书词汇研究
        (三) 契约文书中“田地”类词语的研究
    四、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及困难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困难
第二章 契约文书“田地”类词语地域分布及类型
    —、契约文书中“田地”类词语的地域分布状况
    二、契约文书“田地”类词语的类型
        (一) 以“自然属性”命名的田地类词语
        (二) 以“社会属性”命名的田地类词语
    三、契约文书“田地”类词语使用的特点
第三章 契约文书中“田地”类词语例释
结语
引用及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清至民国婺源县村落契约文书辑录》俗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1章 绪论
    1.1 《清至民国婺源县村落契约文书辑录》概述
    1.2 选题意义
    1.3 俗字研究现状
        1.3.1 敦煌写卷俗字研究
        1.3.2 字书俗字研究
        1.3.3 碑刻俗字研究
        1.3.4 刻本俗字研究
        1.3.5 俗字理论研究
        1.3.6 契约文书俗字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俗字的界定
        1.4.1 研究方法
        1.4.2 俗字的界定
第2章 《婺源》俗字类型
    2.1 删省
        2.1.1 删省笔画
        2.1.2 删省构件
    2.2 增繁
        2.2.1 缀点
        2.2.2 增加其他笔画
        2.2.3 增加表意构件
        2.2.4 增加其他构件
    2.3 变换结构
    2.4 类化
        2.4.1 内部类化
        2.4.2 受上下文影响的类化
        2.4.3 受潜在字形和构件影响的类化
    2.5 构件替换
        2.5.1 替换示音构件
        2.5.2 替换表意构件
        2.5.3 简省替换
        2.5.4 其他构件的替换
    2.6 归并
        2.6.1 笔画归并
        2.6.2 构件归并
        2.6.3 综合归并
    2.7 借音
    2.8 书写变易
    2.9 全体创造
    2.10 合文
        2.10.1 数字合文
        2.10.2 文字合文
第3章 《婺源》俗字的特点和产生原因
    3.1 《婺源》俗字的特点
        3.1.1 继承性
        3.1.2 时代性
        3.1.3 任意性
        3.1.4 地域性
    3.2 《婺源》俗字形成的原因
        3.2.1 追求书写便捷
        3.2.2 理据重构
        3.2.3 材料的特殊性
        3.2.4 书写人的原因
第4章 《婺源》俗字释例
    [叚、(?)]
    [(?)]
    [(?)]
    [(?)]
    [(?)]
    [(?)]
    [(?)]
结语
引用及参考文献
附录: 俗字谱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陕北契约文书词汇及文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契约文书的整理刊布及研究现状
        1.1.1 陕西省契约文书刊布情况
        1.1.2 契约文书语言研究现状
    1.2 陕北契约文书整理概况
    1.3 陕北契约文书的特点及研究价值
        1.3.1 陕北契约文书的特点
        1.3.2 陕北契约文书的研究价值
    1.4 本文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中的困难
    1.6 本文的行文体例
第2章 陕北契约文书词语研究
    2.1 土地名称类词语
    2.2 地形地貌类词语
    2.3 赋税类词语
    2.4 量词类词语
    2.5 房屋院落类词语
    2.6 称谓类词语
    2.7 借贷类词语
    2.8 其他词语
第3章 陕北契约文书俗字研究
    3.1 增加意符
    3.2 省略意符
    3.3 改换意符
    3.4 改换声符
    3.5 类化
        3.5.1 受上下文影响的类化
        3.5.2 受潜意识影响的类化
        3.5.3 字的内部类化
    3.6 简省
        3.6.1 用简笔代替繁笔
        3.6.2 符号代替
        3.6.3 简化
    3.7 增繁
    3.8 音借俗字
    3.9 变换结构
    3.10 同形字
    3.11 讹变
    3.12 合文
第4章 结语
引用及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陕北契约文书整理目录
    附录2: 陕北契约文书原契及录文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吐鲁番出土文书词语例释(一)(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D]. 张重洲. 兰州大学, 2021(09)
  • [2]吐鲁番出土文书复音异形词研究[D]. 欧阳佳丽.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D]. 顾王乐. 吉林大学, 2020(03)
  • [4]吐鲁番出土衣物疏相关服饰文化研究[D]. 张诗千. 北京服装学院, 2020
  • [5]回鹘文《金光明经》所反映的唯识宗概念 ——以《分别三身品》进行的考察[D]. 宋博文. 兰州大学, 2020(11)
  • [6]《吐鲁番出土文书(一)》假借字研究[D]. 李放. 喀什大学, 2020(07)
  • [7]共商写本学 开拓敦煌学——“写本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2018年理事会”会议综述[J]. 张存良.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 2019(00)
  • [8]宋元以来契约文书“田地”类词语研究[D]. 池景玉.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9]《清至民国婺源县村落契约文书辑录》俗字研究[D]. 王淘.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10]陕北契约文书词汇及文字研究[D]. 王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吐鲁番出土文献文字举例(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