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采样技术的软件变频方法研究

基于多采样技术的软件变频方法研究

一、利用多采样技术实现软件变频方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毛晓炜[1](2021)在《基于多纵模激光拍频技术的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更迭,科技的发展,振动传感系统理论不断完善。基于高灵敏度、高精度、高集成度,高稳定性等方面的新型振动传感系统正在不断地被研究制作出来。近几年来,基于光纤的振动传感系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由于其简单的结构,优秀的抗干扰能力和较低的成本,已广泛应用于海洋、陆地、航空、工业,医学等领域。现有的基于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的振动信号解调技术,其关键在于对振动信号引起的光信号波长或相位变化的分析,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抗干扰性,但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例如,低频微弱的振动信号导致的光信号相位或波长变化幅度较小,以至于无法达到较高的解调强度。光信号检测设备不仅价格昂贵,携带也不便利,光学方面解调难度也较大。因此,开发具有低成本,高性能且便携的振动传感系统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1.对多纵模激光拍频技术进行了论述,分析了三种典型的利用多纵模激光拍频技术搭建的光纤传感系统的原理与结构。搭建了实验装置,实现了对单一静态物理量温度和应力的解调。还分析了选取不同频率的拍频信号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2.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纵模激光拍频技术的光纤振动传感系统,该系统利用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和调频解调原理,完成了对振动频率的解调。振动信号被调制到光纤激光腔中产生的拍频信号上,通过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将作为载波的拍频信号去除,仅留下解调振动信号。这是一种数字化的传感系统,相较于模拟化的传感系统,数字化的传感系统还可以利用变频叠加技术大幅度提高解调所得的振动信号强度。因此数字化的传感系统可以检测到更低频,更微弱的振动信号。而且该系统操作简单,拥有较好的可视化效果。3.提出了一种用于解调振动加速度的光纤振动加速度传感系统。在用于检测振动频率的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布拉格光栅替换法拉第反射镜作为传感探头,提高了传感探头的灵敏度。在光电探测器与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之间添加一个滤波器滤除冗余拍频信号以减少干扰。得到振动信号后,在计算机中对振动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其加速度。还利用加窗技术,实现了不同时间点下的振动频率和加速度的解调。4.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分复用技术搭建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通过耦合器使得一个传感系统中可以同时存在多个光纤激光腔,通过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同时解调施加在不同光纤激光腔上的不同参数的振动信号,并且可以准确的得到该振动信号的参数以及对应的光纤激光腔位置。

陈志运[2](2021)在《基于USRP和深度学习的电磁干扰信号检测与识别系统》文中指出电磁干扰(EMI)是影响电子设备工作性能的一大障碍,尤其是在当今充斥着各式各样电磁信号的复杂空间电磁环境下,电磁干扰问题越来越严峻。因此要确保复杂电磁环境下设备正常运行和信号可靠传输,电磁干扰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干扰信号采集、检测及分析与识别则是其中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本文基于软件无线电外设USRP和便携式示波器实现了一款电磁干扰一体化检测硬件平台,并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信号调制识别算法对25种辐射干扰信号的调制类型进行了识别。最后对硬件平台和软件算法进行集成,实现了一套电磁干扰检测与识别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基于USRP和便携式示波器实现了一种小型一体化干扰检测单元。利用GNU Radio和USRP设计开发了辐射干扰信号的检测和采集装置,并通过多单元扩展协同扫描的方法,提高了频域监测带宽,实现了低成本大宽带的实时频谱监测。为智能化、高动态的新型电磁干扰检测设备及系统研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2)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无线信号调制方式识别方法。设计了一种ResNet残差网络调制识别模型,并引入自注意力机制对模型的长期时序依赖信息学习能力进行了改善。结合插值、抽取和加噪声的数据增强方式,扩大数据集样本空间,增强模型鲁棒性和泛化能力。最后针对25种调制信号类型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在SNR≥3dB时,实现信号平均识别率整体达到了 96%以上。(3)基于深度学习多任务学习方法搭建了一个同时用于信号调制识别和信噪比预测的多任务网络模型。通过利用同一个共享参数的主干神经网络来学习任务之间的共性特征,对这两个任务进行联合优化并相互促进学习。最终实现SNR≥5dB时平均识别率达到98%以上,信噪比预测平均绝对值误差整体低于0.56dB。实验结果表明,该多任务学习网络能很好完成调制分类及信噪比预测两项任务。

孟丽竹[3](2021)在《Q频段卫星地面站信标接收系统的设计与原位天线校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Q频段(30-50GHz)作为毫米波的近频段,因其具有更高频率、更大带宽、更高速率在卫星通信领域广受关注。Q频段的信号波长与大气中物质的尺寸相近,更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因而在保证链路质量的前提下,Q频段卫星通信对信标接收系统的设计以及接收天线安装的精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丹麦奥尔堡大学毫米波研究组内访学期间的实验工作,在综合考虑各方面成本的情况下以超外差接收结构为基础,创新利用空间、角度分集技术完成了双支路信标接收系统的设计,同时抓住接收天线的高方向性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面站接收信号功率变化来估测天线指向角的新定标技术,并在站心坐标系下完成双支天线的校准工作。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如下:(1)基于丹麦地区的气候环境特征,综合考虑星地链路中可能存在的各类传输损耗和系统噪声,其中着重考虑降雨衰减对下行链路的影响,完成了卫星通信的信道勘测及链路预算,并对信标接收系统各部件的参数提出了相应要求,保障卫星信标接收系统运行安全、可靠。(2)在考虑各方面成本以及实际操作可行性和便捷度的情况下,以超外差接收结构为基础完成了双支路信标接收系统的设计,使用较为简单的原位定向天线来取代复杂的卫星跟踪系统,通过空间、角度分集组合方案来满足Q频段卫星通信的链路需求,以此实现更广泛的链路覆盖。(3)基于天线接收信号功率对卫星在轨运动位置变化表现出的高度敏感性,创新提出了站心坐标系下原位信标接收天线指向角的校准方案,并在实测数据中应用降噪策略进行实验验证,在理论与实验的双向支撑下保证该方案在实际天线指向角校准工作中的可行性。Q频段卫星信号接收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本文提出的信标接收系统设计方案以及接收天线校准策略可为Q频段卫星链路的研究以及卫星信标接收系统的搭建提供一定实际操作经验。

韩京哲[4](2021)在《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带式输送机驱动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带式输送机作为输送行业集机电液一体化的刚柔混合体系统。随着运输量要求的不断增加,使得输送机距离、速度变大,常规的静态化研究思路已经出现弊端,无法研究其启动过程中实际的复杂动态特性。当运量变大时,为减小电机的负荷采用多电机驱动,由于带的粘弹特性和电机传统的直驱动方式等在输送带中产生复杂的动张力波对部分构件造成冲击和因负载的不均匀而导致各电机之间的功率不平衡,无法协同工作甚至发生事故;在对输送机动态特性研究分析的过程中,未考虑载荷在实际中的实时变化性,不能很好地反映输送机真实的动态特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电机变频矢量控制原理结合虚拟样机技术中的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头部单、双驱动输送机模型;利用联合仿真思想,基于Harrison启动曲线驱动电机带动输送机,对空载、恒定负载以及实时变负载不同启动工况仿真分析。主要研究为:(1)在分析输送机工作性能的基础上,计算输送机的主要运行阻力、驱动力从而选取合适的电机功率、型号等;采用逐点法计算双驱动输送机满载工况下的带特殊点处的张力值,分析张力沿输送方向的变化规律,为后文仿真的结果提供一定的参考性;对输送带的力学特性理论分析,通过设计拉伸实验验证带力学特性的正确性。(2)在研究分析电机的驱动方式以及动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矢量变频控制策略,在MABLAB/Simulink中搭建输送机驱动电机的整体仿真模型,结果表明:电机的启动电流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速度能很快响应到目标速度,电机转矩和负载转矩可达到平衡稳定,实现电机的变频软启动。(3)利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在Recu Dryn中建立了头部单、双驱动重锤式张紧的输送机虚拟样机模型;对多种电机协同控制策略仿真分析,建立交叉耦合控制策略双电机模型。基于Simulink与Recur Dyn联合仿真思想,对头部单,双驱动输送机在空载、恒定负载和时变负载不同工况下的动态特性和功率平衡性仿真分析。结果显示:输送机在不同工况的驱动过程中,速度能够按照Harrsion启动曲线达到给定速度,分析了速度和张力变化规律,符合实际性;主、从电机速度和转矩输出基本同步一致,达到想要的结果;在两种不同时变负载工况下,证明物料冲击较等差恒负载对带张力变化影响大。

练祥[5](2021)在《可重构雷达数字接收机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有雷达接收机参数固定、自动化程度低,不能适用于不同的工作模式,严重制约了雷达系统的处理能力,也不满足多功能综合一体化雷达系统的要求,针对于此,本文对可重构的雷达数字接收机展开研究,以便能在一个通用的平台上通过软硬件编程的方式实现不同雷达信号的接收。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工作,一方面是在研究可重构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和应用情况的基础上,选择了Xilinx公司设计的全可编程片上系统芯片——Zynq,作为设计开发平台,在了解了Zynq的结构组成、数据交互机制后,总结出基于Zynq的可重构实现策略。另一方面是根据数字接收机的结构特点,结合数字下变频理论,重点研究了数控振荡器、混频器、抽取滤波器组的实现方式,首先针对传统NCO实现方法——查找表法,进行改进,使用了1/4波形压缩法、添加相位抖动法和优化的CORDIC算法;接着分析了三种混频器的实现方法,基于CORDIC算法和4倍中频采样结构的混频方式,相比于用乘法器,可以大大节省资源,且减少乘法运算带来的量化误差;然后对CIC抽取滤波器和其补偿滤波器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了CIC滤波器的级联数和补偿滤波器的类型,在此基础上,实现的抽取滤波器组具有系数可变,抽取率可配置的特点。在经过上述两个方面的分析研究后,根据软硬件协同的设计开发流程,完成整个接收机系统的搭建,详细阐述了接收机系统的整体结构组成,并给出了接收机前端采集模块、基于双端口BRAM和DMA的数据交互实现方式,使得接收机系统具有完整的数据流和配置流通路。实现的接收机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系数配置模式和动态可重构模式。最后基于Zynq-7020开发板和数据采集板,建立了实验测试平台,实际测试结果表明,基于Zynq平台的可重构技术建立的雷达数字接收系统可以完成雷达信号采集、数字下变频、数据传输的功能,并且可以通过接收参数配置指令改变本振信号的生成频率、抽取滤波器的抽取率和滤波器系数,可以通过软件触发可重构指令实现不同混频方式和不同抽取滤波器组的切换,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洪悦[6](2021)在《分布式多GNSS信号采集分析平台架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卫星导航行业的发展与成熟,利用地面接收的导航信号反演电离层的等离子体温度、密度等技术日趋成熟,多模多频接收机成为研究热点。多模多频导航数据传输处理需要解决频段宽,采样速率高和传输速率大等问题。本文针对分布式多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信号采集分析平台研究其体系架构完成其体系设计。目标是基于多模多频接收设备组成分布式网络对电离层电子总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进行反演,采取分布式探测技术和信息融合技术探测空间飞行物、获取空间气象信息和异常天文现象信息。同其他类似国际GNSS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s,IGS)的平台相比,本平台能接收全球导航系统的卫星信号,通过各可见卫星的信息完成平台目标,在大数据的前提下提高电离层模型的精度,进而实现空间飞行物等信息的探测。本文选择工程中常用的顶层设计技术实现对平台架构的设计。论文研究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问题:(1)针对分布式多GNSS信号采集分析平台进行需求分析,针对多模多频数据处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多系统时间基准的转换、多系统坐标基准的转换和多系统快速选星问题,总结了现有解决这些问题的算法。平台的基准站采用分布式网络采集数据,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 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对分布式网络进行授时实现时间同步。对平台的环境、背景和指标进行分析。分析了软件定义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SDR)接收机的一般结构和基于双频电离层反演的算法流程。采用基于目标的需求分析方法和基于集成定义(Integrated Definition,IDEF)的需求描述方法描述平台需求,IDEF0描述平台的任务触发流程,IDEF1描述平台的静态特征模型,IDEF3描述平台的过程流和对象状态转移过程。(2)针对分布式多GNSS信号采集分析平台进行体系结构设计,采用以数据为中心的基于活动的体系结构设计方法。分析平台架构的范围和用途,明确体系结构开发所需数据,确定数据的关联和采用Do DAF2.0提供的多种符合数据元模型规范的视图来记录结果。分析了平台的数据传输网络,同时也分析了平台的数据流图和数据流格式。本文分析了平台接收的四大系统的频点,通过各频点的参数明确基准站接收设备的具体参数要求,且计算了各个频点的数据传输速率。在数据的关联阶段,通过对各个频点的数据传输速率分析的结果确定基准站和云存储中心的10GE传输方式和TCP/IP传输协议,明确了云存储的指标。本文通过视图表述平台节点、信息交换矩阵、组织关系和活动模型。(3)针对分布式多GNSS信号采集分析平台进行信息资源规划,采用EA规划作为平台的资源规划方法,从功能需求和数据需求两个部分分析平台信息资源。功能需求分析部分建立平台的职能域模型、业务过程模型和建立“职能域—业务过程—业务活动”的三层分解结构。数据需求分析部分建立基于具体职能域的数据流图。系统建模阶段实现功能建模、数据建模和总体建模。功能建模部分通过云存储和自建服务器搭建数据和控制中心的框架。数据建模和总体建模总结数据流和数据在平台运行过程中的流向。(4)对比SDR的三种结构,采用Simulink搭建直接采样、中频采样进行仿真,直接采样对AD采样器件的要求较高,信号容易失真,而中频采样易产生镜像信号。同时计算零中频结构射频前端的动态范围和灵敏度参数作为参考值。

张晓玲[7](2021)在《基于多载波调制的光接入网物理层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高速互联网、高清电视和实时娱乐等快速的增长,用户数据流量正呈指数级增长,因此对带宽与时延等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应对5G环境下增强移动宽带(e MBB)服务、大规模机对机通信(MTMC)服务及超可靠低延迟实时服务(URLLC)等挑战,未来光网络传输系统需要提供高弹性的带宽,使网络能高效获取资源和提供自适应连接,以满足快速数据传输模式和特征多样性的网络演进。基于多载波调制的光接入网系统具有较高灵活性、可重构性及适应性等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光接入网系统优选技术方案。为使4G平滑过渡到5G,除了5G备选的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信号调制技术外,4G中广泛被应用的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OFDM),以及数字滤波器嵌入复用/解复用技术,仍然是下一代光接入网关键的多载波技术。因此,本论文以多载波光接入网的物理层关键技术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接入场景,对基于多载波调制的光接入系统架构进行设计,对其如何提高系统传输速率、系统功率预算、收发器灵活性及不同业务连接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论主要研究工作、贡献及创新点如下:1)本论文为提高系统传输速率,针对MZM调制特性,分别生成归零(RZ)和载波抑制的归零(CSRZ)光脉冲序列,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光时间和偏振交织(OTPI)的低成本高速率光传输系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3 d B带宽为25 GHz的MZM,可实现单波224 Gbit/s的线路传输速率,有效降低了系统对带宽的需求,从而降低了系统成本。其次,研究了高功率预算和高速率光接入系统,对EML的啁啾,光纤色度色散与自相位调制在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M-DD)光接入网系统中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根据其联合响应特性,通过优化EML的偏置电压,使其啁啾与光纤的色散和自相位调制的联合响应达到平衡状态。设计了一个具有高度灵活性,且对调制格式透明的数字滤波器嵌入复用/解复用的IM-DD多载波光接入网系统,利用非线性补偿算法和10G EML调制器,实现了传输速率为25 Gbit/s、功率预算高达26 d B的多载波光接入系统。2)针对光双边带系统色散鲁棒性问题,研究了具有高色散鲁棒性的光单边带光接入网系统。针对基于强度调制和光滤波、双臂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DMZM)和双平行双臂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三种光单边带调制方法,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基于OFDMA的载波压制光单边带(CS-OSSB)光接入网系统方案,并讨论分析了激光器线宽,载波信号功率比(CSPR)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OSSB技术相比,所提出方案的接收机灵敏度可提高4 d B。另外,首次提出了载波重利用瑞利后向散射(RB)减轻的双向OSSB低成本直接探测光接入系统,在OLT端采用数字正交滤波器嵌入复用和解复用技术生成OSSB信号,使系统具有较好色散鲁棒性,由于数字正交滤波器的灵活特性满足ONU多用户灵活接入,并通过仿真和实验,有效实现ONU端无色及RB影响的减轻。3)针对多载波调制系统高峰均功率比(PAPR)问题,提出了截断DFT扩展降低PAPR的OSSB光接入系统,采用高效频谱效率的FBMC与OSSB调制相结合技术,该系统具有多载波系统灵活的带宽分配,同时具有较高色散鲁棒性。其PAPR性能不仅优于DFT扩展FBMC,甚至优于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技术,因此对电放大器,调制器等线性度要求降低,同时也降低了数字-模拟转换器(DAC)/模拟-数字转换器(ADC)对量化精度的要求。分析了不同截断因子对传输性能和PAPR的影响,验证了传输速率50 Gbit/s,传输距离为50 km的截断DFT扩展的FBMC-OSSB光接入系统。所提出的创新方案对未来50G低成本多载波光接入网的演进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4)为了在下一代光接入网系统中提供动态和灵活的多业务连接,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数字滤波器多路接入(DFMA)灵活全光虚拟专用网(VPN)的IM-DD低成本的光接入网系统,可同时支持上行通信和ONU之间的全光VPN通信。利用DFMA对调制格式透明和滤波器灵活分配的特点,所提出的光接入系统具有高度灵活的特性。由于滤波器灵活特性能支持动态回收和再分配VPN通信,通过采用不同的调制格式,成功实现了并发DS,US和VPN的DFMA经25 km光纤链路传输,验证了所提出的灵活并发低成本DMFA的全光VPN通信在多载波光接入网系统中的可行性。

龚乔宜[8](2021)在《短波特定信号接收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短波通信是一种有效的无中继长距离传输无线通信手段,因其抗毁、抗干扰能力强、配置灵活、成本较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随着近几十年产生了许多短波自适应通信链路标准,短波通信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显着提高。其中,美国国防部提出了MIL-STD-188-110C(以下简称110C协议)短波标准规范,信号最大带宽为24k Hz。结合当前IC技术,本文以Xilinx XCZU9EG So C芯片为平台,针对传输可靠性高、业务适应力强且应用范围广的110C附录C信号实现基带信号处理算法,重点分析实际短波通信中接收端常用自适应均衡算法,并对其进行结构优化。保证该信号处理实时性,应对现代战争中复杂电磁环境。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概括如下:首先介绍短波通信发展历程。针对短波通信传播特点和现阶段短波通信应用场景,分析基于软件无线电架构的接收硬件平台和关键处理技术信道均衡的发展与优化。以相关带宽和相干时间为着眼点讨论短波通信信道统计特性。简要说明110C附录C协议,分析受干扰后该协议信号波形特征以及针对该协议的性能测试环境。其次,阐明短波信道均衡技术。详细分析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和基于最小二乘准则的LMS和RLS自适应均衡算法的原理和性能。当信道环境较差时,经典自适应均衡算法无法有效补偿信道带来的失真,借用Turbo码思想完成均衡器与译码器间迭代交换软信息以提高信道均衡能力。主要研究了基于MMSE准则的线性迭代均衡算法和基于卡尔曼框架的迭代均衡算法。通过算法仿真分析,当信号码间干扰严重时,MMSE线性迭代均衡算法性能明显优于LMS自适应均衡算法。为降低MMSE线性迭代均衡算法因译码部分造成较高计算复杂度,采用基于卡尔曼框架的迭代均衡算法。该算法结合卡尔曼滤波与平滑运算估计信号状态,利用信号统计特征实现软判决完成迭代均衡。最后,本文提出一种针对110C协议附录C的信号的接收处理方案。短波接收处理过程主要包含数字下变频、信号均衡和同步三部分。利用该信号帧初始同步头中伪随机序列,实现信号均衡和同步捕获,消除码间串扰,获取粗略时延信息。利用初始同步头中重复FH序列结合Schmidl&Cox算法实现定时同步。再利用帧数据块中巴克码组估计载波频偏,并对信号频率偏移量进行实时跟踪。上述接收系统经性能仿真,信号误码率可达10-4。根据设计方案实现以Xilinx ZCU102评估板为硬件平台的短波接收处理系统。短波实信号经数字下变频模块,得到低速率的IQ复信号。同步模块以信号相关运算为基础阐述各粗细同步模块的实现。将载波同步模块所获取的载波频率偏差值反馈至数字下变频模块中的DDS IP核,调整本振输出频率,保证较小偏差数字混频。研究并实现经典LMS算法结构和基于脉动阵结构的DLMS的自适应均衡模块。通过在LMS算法基础上增加延时单元调整算法结构,提高滤波器吞吐量。结合脉动阵列结构提高延时LMS算法流水能力,保证了良好的空间与时间局部性。综上,该短波接收处理平台针对110C附录C信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对基于So C架构的短波接收处理平台设计与实现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赵禹[9](2021)在《基于带宽交织技术的超宽带数据采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超宽带数据采集(Data Acqusition,DAQ)技术是超宽带雷达,高精度数字医疗成像系统,5G/6G通信技术,高端电子测试仪器等前沿应用领域的基础。随着系统中信号带宽,速率的不断增加,信号的瞬态特性和复杂度亦随之急剧增加,对电子系统的采样率以及带宽等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到现有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or,ADC)集成电路工艺的限制,单通道ADC逐渐无法满足高带宽以及高采样率的需求,基于并行架构的采样技术已成为突破单通道ADC性能指标的有效手段。根据上述背景,本文围绕高速高带宽采样的目标,研究基于带宽交织技术(Bandwidth Interleaved,BI)的超宽带数据采集方法。针对BI架构中的输入信号完美重构(Perfect Reconstruction,PR)目标展开一系列的研究,攻克了 BI架构信号模拟子带分解以及数字重构中遇到的模拟与数字本振之间相位同步、子带间频率交叠带相频补偿、通带幅频以及相频响应补偿等若干难题,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并讨论了多种并行采样架构的特点,围绕超高速宽带信号采集的研究目标,对基于BI的并行采集系统(BI-DAQ)进行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BI-DAQ系统输入信号PR的数学模型,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探索出了一种在现有低速低带宽ADC芯片指标基础上获得采集系统带宽及采样率指标成倍提升的采样架构。(2)围绕BI架构中频率子带在数字后端恢复的过程中遇到的杂散失真以及模拟和数字本振相位同步问题展开了研究。分析了子带恢复过程中由于上采样以及上变频引入的杂散谱的分布情况,并采用具有线性相位的FIR滤波器进行消除,避免引入额外的误差;同时,分析并讨论了模拟和数字本振间随机相位误差值的概率分布情况,利用二维李沙育图形分析了本振间随机相位误差的统计特性。根据模拟本振与系统采样时钟间的同步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时间戳的本振同步相位误差补偿装置。与现有的研究相比,该装置无须额外的硬件电路,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中即可实现模数本振之间的相位同步。实验结果表明,具有线性相位的FIR滤波器可以消除子带在数字端恢复过程中引入的各类杂散,提出的本振相位同步的误差补偿装置可以消除BI系统中存在的本振间的随机相位问题,为BI-DAQ系统架构的PR提供了前提条件。(3)研究了相邻子带间频率交叠带相频误差对BI-DAQ系统幅频响应的影响,推导了交叠带的边界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全通滤波器(All-pass Filter,APF)的“线性+非线性”的交叠带相频响应补偿结构,并将该结构中滤波器系数以及参数设计问题转换为非线性优化问题。基于此提出一种混合粒子群算法(Hybri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Levenverg-Marquardt,HPSOLM)的非线性优化算法,该算法引入的Levenverg-Marquardt(LM)算法在加速PSO算法迭代速度的同时降低了 PSO算法迭代结果的随机性,与此同时,PSO算法解决了 LM算法的初始值的选择难题。该算法通过将LM算法迭代变量进行映射处理,克服了无约束优化算法(LM)可能导致的APF不稳定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利用HPSOLM设计的交叠带相频响应补偿结构可以将交叠带对幅频响应的影响降低至0.33 dB,消除了交叠带相位误差对子带拼合的影响,避免BI-DAQ系统重构的过程中引入额外的幅频响应误差。(4)围绕BI架构的PR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治法的BI-DAQ系统PR策略,将BI-DAQ系统的PR划分为幅频以及相频的PR。提出了基于正弦扫频信号的幅频响应失真以及基于宽带广谱信号的相频响应失真误差估计方法。根据估计的失真误差设计了具有线性相位的频域补偿滤波器以及APF,分别用于系统的幅频以及相频响应失真的补偿。推导了幅频响应补偿的矩阵描述,将频域补偿滤波器设计问题转换为线性系统求解问题,并利用基于Gauss-Seidel预处理的Krylov子空间迭代法进行求解,实现BI-DAQ系统的幅频PR。针对BI-DAQ系统通带较宽,相频响应波动较大可能会导致APF阶数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图解法的APF设计方法,该算法可以应对大阶数APF滤波器设计面临的稳定性与精度难题,在实现相频响应PR的同时,保证了设计APF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BiCGStab算法的Krylov子空间迭代法设计的幅频响应补偿滤波器较传统频域抽样法设计的滤波器在同等滤波器阶数下具有更高的补偿精度。与此同时,利用本文提出的改进图解法设计全通滤波器,补偿后的BI-DAQ系统群时延波动为±0.4 Ts,实现了 BI-DAQ系统的PR。基于本文研究,利用10 GSa/s,5.8 GHz带宽的ADC设计并实现了具有40 GSa/s采样率,10 GHz带宽的高速宽带DAQ系统和基于该DAQ系统的数字示波器原理化样机,为BI-DAQ系统中关键技术的验证提供了实验平台。研究了并行采集系统中多ADC多FPGA的采集同步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测试结果表明,基于BI的并行采样架构可以在单片ADC性能指标的基础上成倍的提升DAQ系统的采样率以及带宽指标。BI-DAQ系统的幅频响应波动小于±0.5 dB,上升时间为37.17 ps,在国内已经发布的各类学术成果以及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

王泽键[10](2020)在《数字发射机中的前瞻运算Delta-sigma调制器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移动设备产品的增加使得无线通信的服务需求呈现出了爆炸性地增长。高效、灵活地利用好频带资源,是解决好无线通信服务供给与用户需求的关键性因素,这驱动着无线通信系统架构理论与实现的变革。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数字发射机,由于其灵活、可重构及硬件集成度高的特性,使其成为研究软件无线电思想的重要载体。因此,对基于FPGA的数字射频发射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数字发射机的基本架构,并介绍了数字发射机相较于传统模拟发射机的优势。对数字发射机中涉及的数字信号处理理论进行说明,同时分析对比Deltasigma调制、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脉冲宽度调制(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Pulse Width Modulation,DFT-PWM)等不同量化调制技术的原理与优缺点,确定Delta-sigma调制作为本文所设计的数字发射机的量化调制技术方案。在数字电路实现中,对量化调制器进行分析改进,提出一种新的量化调制器架构,同时提出一种提高射频信号性能的方法,并在硬件平台上完成验证与测试。本文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前瞻运算的Delta-sigma调制器结构,有效地减少了时间交织Delta-sigma调制器的逻辑深度,提高了Delta-sigma调制器的工作频率;设计了一个四分支的二阶Delta-sigma调制器,并对基于此调制器的数字发射机进行系统链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20MHz带宽的LTE信号,通过本文设计的数字发射机链路后,射频信号的邻道泄漏比(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Rate,ACLR)达到-43d Bc,Delta-sigma调制器的速率达到1GHz。2.研究提高射频信号输出性能的方法,设计了合路滤波方案,实现对射频输出信号的近端噪声抑制。通过相位控制模块和幅度控制模块实现对多路射频信号进行独立的相位控制和幅度控制,并采取多个高速数字接口合路的方式输出,仿真结果表明合路输出射频信号的ACLR提高至-49d Bc。3.在硬件平台上对本文设计的数字发射机进行实现与验证;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设计了数字射频发射机的数字信号处理部分,包括多相插值滤波、多相数字混频、基于前瞻运算的Delta-sigma调制器、幅相控制等模块;经过数字信号处理的发送信号最终通过FPGA上的高速收发器发送端连接到功率合成器进行输出;最后对数字射频发射机进行性能测试,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二、利用多采样技术实现软件变频方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多采样技术实现软件变频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纵模激光拍频技术的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振动传感技术
    1.2 电学振动传感系统
    1.3 光纤振动传感系统
        1.3.1 干涉型光纤传感技术
        1.3.2 散射型光纤传感技术
        1.3.3 布拉格光栅传感技术
        1.3.4 多纵模激光拍频技术
    1.4 论文研究意义及工作安排
第二章 多纵模激光拍频技术
    2.1 传感系统结构及原理
    2.2 传感系统结构改进
        2.2.1 法拉第反射镜型激光腔
        2.2.2 耦合器型激光腔
    2.3 实验工作原理分析
        2.3.1 温度实验原理
        2.3.2 应力实验原理
    2.4 实验设备及系统搭建
        2.4.1 实验设备
        2.4.2 实验系统搭建
    2.5 实验结果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光纤振动频率传感系统
    3.1 实验工作原理分析
    3.2 实验设备及系统搭建
        3.2.1 实验设备
        3.2.2 实验系统搭建
    3.3 实验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纤振动加速度传感系统
    4.1 实验工作原理分析
    4.2 实验设备及系统搭建
        4.2.1 实验设备
        4.2.2 实验系统搭建
    4.3 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
    5.1 复用技术
    5.2 实验工作原理分析
    5.3 实验设备及系统搭建
        5.3.1 实验设备
        5.3.2 实验系统搭建
    5.4 实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基于USRP和深度学习的电磁干扰信号检测与识别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电磁干扰检测研究现状
        1.2.2 信号调制识别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1.3.1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电磁干扰及软件无线电技术分析
    2.1 电磁干扰分析
    2.2 无线电相关信号理论与分析
        2.2.1 IQ正交信号模型
        2.2.2 数字变频理论
        2.2.3 信号抽样理论
    2.3 软件无线电技术分析
        2.3.1 软件无线电原理
        2.3.2 软件无线电外设
        2.3.3 软件无线电开发平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磁干扰一体化检测单元的设计与实现
    3.1 一体化检测单元需求分析
    3.2 传导干扰信号检测模块
        3.2.1 Pico示波器简介
        3.2.2 传导干扰信号采集
    3.3 辐射干扰信号检测模块
        3.3.1 USRP N210母板和UBX-40子板
        3.3.2 开发环境
        3.3.3 IQ信号采集
        3.3.4 频域扫描
        3.3.5 传输和控制
        3.3.6 整体工程流图
    3.4 一体化检测单元集成实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辐射干扰信号调制识别
    4.1 辐射干扰信号识别需求分析
    4.2 深度学习理论基础
        4.2.1 人工神经网络
        4.2.2 卷积神经网络
        4.2.3 神经网络优化算法
    4.3 实验数据及预处理
        4.3.1 实验数据集
        4.3.2 数据预处理
    4.4 基于深度学习的调制识别算法设计
        4.4.1 问题定义
        4.4.2 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调制识别
        4.4.3 引入自注意力机制的ResNet调制识别
        4.4.4 模型训练及预测
    4.5 实验结果及分析
        4.5.1 训练过程准确率和损失函数变化曲线分析
        4.5.2 采样率对模型的影响分析
        4.5.3 加性高斯白噪声对模型的影响分析
        4.5.4 同其他算法结果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多任务学习的信号调制识别与信噪比预测
    5.1 传统信噪比估计算法
        5.1.1 最大似然估计法
        5.1.2 二阶四阶矩估计法
        5.1.3 谱分析估计法
    5.2 多任务学习网络模型
        5.2.1 单任务学习
        5.2.2 多任务学习
        5.2.3 调制识别和信噪比估计相关性分析
    5.3 基于多任务学习的调制识别及信噪比估计算法设计
        5.3.1 问题定义
        5.3.2 调制识别及信噪比估计多任务学习网络模型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1 训练过程准确率和损失函数变化曲线分析
        5.4.2 调制识别率及信噪比估计误差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电磁干扰信号检测与识别系统演示
    6.1 系统架构
    6.2 系统硬件平台展示
    6.3 系统软件功能演示
        6.3.1 信号采集及频域扫描
        6.3.2 时频域监测
        6.3.3 辐射干扰调制识别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Q频段卫星地面站信标接收系统的设计与原位天线校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卫星链路降雨衰减特性研究现状
        1.2.2 卫星信标接收天线校准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卫星信标接收基本原理
    2.1 卫星信标接收系统基本情况概述
    2.2 接收系统射频前端常用结构比较
        2.2.1 超外差接收机
        2.2.2 直接变频接收机
        2.2.3 数字中频接收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卫星通信信道勘测及链路预算
    3.1 卫星及地面站位置参数
    3.2 卫星在轨运动引起的多普勒效应
        3.2.1 卫星相对地面站的仰角及方向角变化
        3.2.2 卫星在轨运动引起的多普勒频移计算
    3.3 卫星链路传输损耗
        3.3.1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3.3.2 地—空链路降雨衰减
        3.3.3 卫星链路系统噪声
        3.3.4 相位噪声与频移
    3.4 天线参数及链路预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Q频段卫星信标接收系统的设计
    4.1 卫星信标接收系统整体设计分析
    4.2 射频前端器件选用情况
        4.2.1 天线选用情况
        4.2.2 室外单元器件情况
        4.2.3 室内单元器件情况
        4.2.4 振荡器单元器件情况
    4.3 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情况
    4.4 双支路Q频段信标接收系统的设计
        4.4.1 双支路Q频段信标接收系统设计原理
        4.4.2 双支路Q频段信标接收系统的器件选用
        4.4.3 系统相位噪声
        4.4.4 信标接收系统整体情况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接收信标数据分析的天线指向角校准
    5.1 卫星信标接收数据处理
    5.2 卫星信标接收系统模拟分析
    5.3 原位天线指向角的校准
        5.3.1 原位天线指向角校准原理
        5.3.2 信号多普勒频谱的理论与实际校验
        5.3.3 原位天线指向角校准操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4)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带式输送机驱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带式输送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输送机动态特性的研究现状
        1.2.2 输送机虚拟样机的研究现状
        1.2.3 输送机驱动控制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输送机力学特性的研究
    2.1 带式输送机的结构与功能
    2.2 带式输送机的力分析
        2.2.1 输送机阻力的运算
        2.2.2 输送带张力分析及特殊点处张力的运算
        2.2.3 输送机驱动电机的选型设计
    2.3 输送带力学特性与模型分析
        2.3.1 带的力学特性
        2.3.2 带的数学模型
    2.4 输送带特性验证实验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带式输送机驱动电机矢量控制研究
    3.1 驱动特性分析
    3.2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
        3.2.1 异步电机控制策略的分析与建立
        3.2.2 异步电机的物理模型和静止坐标下动态数学模型
        3.2.3 坐标变换和旋转坐标下动态数学模型
        3.2.4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方程建立
    3.3 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模型建立
        3.3.1 坐标变换模块及各PI调节器的设计
        3.3.2 转子磁链的估算设计
        3.3.3 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
    3.4 输送机驱动电机的变频控制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输送机头部单电机驱动特性的研究
    4.1 多体动力学理论分析
    4.2 头部单电机驱动带式输送机建模
        4.2.1 启动曲线的选取分析
        4.2.2 头部单驱动带式输送机模型搭建
    4.3 单电机驱动输送机不同载荷工况下的动态特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输送机头部双电机驱动特性的研究
    5.1 头部双电机驱动特性的研究
        5.1.1 多电机驱动控制策略分析
        5.1.2 双电机速度协同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5.1.3 头部双电机驱动的输送机模型搭建
    5.2 带式输送机头部双电驱动特性研究
        5.2.1 双电机驱动输送机空、恒载动态特性分析
        5.2.2 双电机驱动输送机不同变负载动态特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可重构雷达数字接收机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可重构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介绍
    1.3 雷达数字接收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基本理论和实现技术
    2.1 带通采样定理
    2.2 数字下变频理论
        2.2.1 数字下变频理论推导
        2.2.2 信号降采样处理理论
    2.3 基于Zynq的可重构实现技术
        2.3.1 Zynq简介
        2.3.2 Zynq中的数据交互机制
        2.3.3 基于Zynq的可重构实现策略
        2.3.4 Zynq的设计开发流程
    2.4 可重构数字接收机功能分析
    2.5 雷达信号参数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字下变频关键技术研究
    3.1 数控振荡器的设计分析
        3.1.1 NCO的工作原理
        3.1.2 优化查找表法实现NCO
        3.1.3 优化CORDIC算法实现NCO
        3.1.4 NCO实验仿真分析
    3.2 高效混频器的设计分析
    3.3 抽取滤波器组的设计分析
        3.3.1 CIC滤波器的参数分析
        3.3.2 CFIR滤波器的分析设计
        3.3.3 抽取滤波器组的仿真分析
    3.4 抽取滤波器组的硬件实现
        3.4.1 CIC滤波器的设计实现
        3.4.2 CFIR滤波器的设计实现
        3.4.3 抽取滤波器组的设计验证
        3.4.4 基于IP核实现抽取滤波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重构接收系统的设计与搭建
    4.1 接收机总体设计
        4.1.1 接收机结构组成
        4.1.2 系统器件选型
        4.1.3 系统硬件总体结构
        4.1.4 系统运行总体流程
    4.2 前端采集模块的实现
    4.3 接收机数据交互设计
        4.3.1 使用BRAM完成滤波器系数的传递
        4.3.2 使用AXI GPIO控制系统工作状态
        4.3.3 使用DMA将数据传输至PS
    4.4 动态可重构功能的设计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系统功能测试与验证
    5.1 信号发送测试
    5.2 接收机功能验证
        5.2.1 实验平台搭建
        5.2.2 AD接收测试
        5.2.3 数字下变频功能验证
        5.2.4 配置信息写入测试
        5.2.5 DDR内存写入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分布式多GNSS信号采集分析平台架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宽带接收机、电离层探测技术和顶层设计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2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分布式多GNSS信号采集分析平台需求开发
    2.1 基础理论
        2.1.1 顶层设计理论
        2.1.2 基础理论与现有技术
        2.1.2.1 软件定义无线电(SDR)
        2.1.2.2 GNSS双频电离层反演
        2.1.2.3 分布式存储和时间同步
        2.1.2.4 顶层设计需求开发基本概念
    2.2 分布式多GNSS信号采集分析平台需求分析
        2.2.1 应用环境
        2.2.2 应用背景
        2.2.3 指标要求
        2.2.4 平台需求
    2.3 分布式多GNSS信号采集分析平台需求描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布式多GNSS信号采集分析平台体系结构设计
    3.1 体系结构基本概念和基本框架
    3.2 体系结构设计
        3.2.1 体系结构用途和范围
        3.2.2 体系结构开发所需的数据
        3.2.2.1 BDS信号的采集过程分析
        3.2.2.2 GPS信号的采集过程分析
        3.2.2.3 Galileo信号的采集过程分析
        3.2.2.4 GLONASS信号的采集过程分析
        3.2.3 分布式多GNSS信号采集分析平台的信号流
        3.2.3.1 数据通信链路
        3.2.3.2 云存储
        3.2.4 分布式多GNSS信号采集分析平台的控制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布式多GNSS信号采集分析平台信息资源规划
    4.1 信息资源规划概念和目标
    4.2 信息资源规划需求分析
        4.2.1 信息资源规划功能需求分析
        4.2.2 信息资源规划数据需求分析
    4.3 信息资源规划系统建模
        4.3.1 功能建模
        4.3.2 数据建模
    4.4 技术体制论证过程和顶层设计验证过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布式多GNSS信号采集分析平台关键技术分析
    5.1 SDR仿真结构
        5.1.1 直接RF采样
        5.1.2 中频RF采样
        5.1.3 零中频RF采样
        5.1.3.1 接收机的灵敏度
        5.1.3.2 接收机的动态范围
        5.1.4 三种SDR采样对比
    5.2 平台总体建模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7)基于多载波调制的光接入网物理层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光接入网的技术演进与挑战
        1.2.1 光接入网的技术演进
        1.2.2 光接入网的挑战与技术难题
    1.3 多载波调制光接入网研究背景与意义
    1.4 多载波调制光接入网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高功率预算多载波光接入网系统
        1.4.2 低成本光单边带多载波调制光接入网系统
        1.4.3 高效频谱效率FBMC低峰均功率比光接入网系统
        1.4.4 多业务全光VPN多载波光接入网系统
    1.5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高功率预算的多载波光接入IM-DD系统研究
    2.1 直接检测系统的传输特性分析
        2.1.1 DML-DD传输特性分析
        2.1.2 EML-DD传输特性分析
        2.1.3 MZM-DD传输特性分析
    2.2 OTPI高速IM-DD光传输系统
        2.2.1 OTPI高速光传输系统基本原理
        2.2.2 实验系统构架和参数设置
        2.2.3 系统传输参数优化与性能
    2.3 DOF嵌入的高功率预算多载波高速IM-DD光接入研究
        2.3.1 DOF嵌入的多载波光接入IM-DD技术原理
        2.3.2 DOF嵌入的高功率预算多载波高速光接入的实现
        2.3.3 DOF嵌入的高功率预算多载波高速光接入系统构架
        2.3.4 DOF嵌入的高功率预算多载波高速光接入网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损伤抑制的低成本光单边带多载波光接入研究
    3.1 光单边带技术
    3.2 基于OFDMA的 CS-OSSB光接入网系统
        3.2.1 OFDMA的 CS-OSSB光接入网系统原理
        3.2.2 OFDMA的 CS-OSSB光接入网系统构架
        3.2.3 OFDMA的 CS-OSSB光接入网系统参数配置
        3.2.4 传输性能分析
    3.3 ONU无色多载波双向OSSB光接入网系统
        3.3.1 ONU无色双向OSSB光接入网系统的工作原理
        3.3.2 ONU无色双向OSSB光接入网系统的仿真与结果
        3.3.3 ONU双向OSSB光接入网系统的实验与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截断DFT扩展的FBMC光接入网系统研究
    4.1 FBMC中原型滤波器的设计
        4.1.1 EGF滤波器的设计
        4.1.2 Mirabbasi-Martin滤波器的设计
        4.1.3 Hermite滤波器的设计
    4.2 FBMC的基本原理
    4.3 多载波FBMC降低PAPR的实现方法
        4.3.1 μ律压扩法降低PAPR的实现
        4.3.2 限幅降低PAPR的实现
        4.3.3 DFT扩展降低PAPR的实现
    4.4 截断DFT扩展的FBMC-OSSB多载波光接入网系统
        4.4.1 截断DFT扩展的FBMC低 PAPR原理
        4.4.2 KK算法原理
        4.4.3 系统构架和参数配置
        4.4.4 传输性能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DFMA的灵活全光VPN的光接入网系统研究
    5.1 光接入网系统中全光VPN通信实现技术
        5.1.1 基于FP-LD的全光VPN光接入系统
        5.1.2 基于MP-BPF的全光VPN光接入系统
        5.1.3 基于COF的全光VPN光接入系统
    5.2 基于DFMA多载波光接入系统的VPN通信
        5.2.1 DFMA光接入网构架
        5.2.2 DFMA全光VPN光接入原理
        5.2.3 VPN通信灵活性分析
        5.2.4 VPN扩展性分析
    5.3 基于DFMA光接入网全光VPN通信研究
        5.3.1 基于DFMA光接入网全光VPN配置
        5.3.2 基于DFMA光接入网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8)短波特定信号接收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数学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短波通信接收处理系统研究现状
        1.2.2 信道均衡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短波信道特性及协议分析
    2.1 引言
    2.2 短波传播特性分析
        2.2.1 物理特性
        2.2.2 统计特性
    2.3 110C附录C协议简介
        2.3.1 110C附录C信号帧结构
        2.3.2 110C附录C协议性能测试环境
        2.3.3 受干扰信号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短波信道均衡算法研究
    3.1 引言
    3.2 自适应均衡算法研究
        3.2.1 LMS自适应均衡算法原理与性能分析
        3.2.2 RLS自适应均衡算法原理与性能分析
        3.2.3 DLMS算法原理与性能分析
    3.3 迭代均衡算法研究
        3.3.1 基于MMSE的线性迭代均衡算法原理与性能分析
        3.3.2 基于卡尔曼结构迭代均衡算法原理与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短波接收处理平台设计与性能仿真
    4.1 引言
    4.2 短波接收处理平台设计原理
        4.2.1 数字下变频器
        4.2.2 信号同步模块
        4.2.3 信道均衡模块
    4.3 短波接收处理平台性能仿真
        4.3.1 数字下变频器仿真
        4.3.2 信道均衡模块仿真
        4.3.3 同步捕获模块仿真
        4.3.4 定时同步模块仿真
        4.3.5 载波频偏估计与跟踪模块仿真
        4.3.6 系统性能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ZCU102 评估板的短波接收平台实现
    5.1 引言
    5.2 ZCU102 评估板介绍
    5.3 基于ZCU102 评估板的短波接收机PL部分实现
        5.3.1 数字下变频模块
        5.3.2 信号同步模块
        5.3.3 LMS自适应均衡模块实现与优化
    5.4 平台测试与分析
        5.4.1 数字下变频模块
        5.4.2 同步捕获模块
        5.4.3 DLMS均衡模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9)基于带宽交织技术的超宽带数据采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并行采样架构
        1.2.1 时间交织采样技术
        1.2.2 频域交织采样技术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带宽交织技术的采样架构
    2.1 基本工作原理
    2.2 系统数学建模与输入信号的完美重构
        2.2.1 BI-DAQ系统的数学建模
        2.2.2 输入信号的完美重构
    2.3 带宽交织采样与其他并行采样技术的对比
        2.3.1 输入噪声对比分析
        2.3.2 ENOB随 f_(in)变化的对比分析
        2.3.3 时钟稳定性建模及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带宽交织采样架构中的子带恢复技术
    3.1 数字上采样技术
        3.1.1 数字上采样原理
        3.1.2 多相结构的数字上采样
        3.1.3 抗混叠滤波器设计
    3.2 数字上变频技术及抗镜像滤波器
        3.2.1 数字振荡器
        3.2.2 抗镜像滤波器设计
    3.3 频率子带模拟与数字本振的相位同步
        3.3.1 模拟与数字本振相位不同步原因分析
        3.3.2 基于同步时间戳的模数本振相位同步方法
        3.3.3 模数本振相位同步验证方法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数字信号处理过程及杂散抑制实验
        3.4.2 模拟与数字本振相位同步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带宽交织采样架构的频率交叠带拼合校正技术
    4.1 频率交叠带的数学模型以及影响
        4.1.1 频率交叠带的数学模型
        4.1.2 交叠带频率边界条件
        4.1.3 交叠带的影响
    4.2 频率交叠带的相频响应估计算法
        4.2.1 基于三参数正弦拟合的交叠带幅度/相位差估计算法
        4.2.2 三参数正弦拟合算法的相位/幅度差估计实验结果分析
    4.3 频率交叠带的相位补偿技术
        4.3.1 交叠带校正模块结构
        4.3.2 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频率交叠带补偿结构参数设计方法
        4.3.3 分数延时滤波器设计方法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交叠带相频响应及幅频响应测量
        4.4.2 交叠带相频响应误差校正模块参数设计
        4.4.3 数字全通滤波器有效字长效应的影响
        4.4.4 交叠带相频响应补偿结果分析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带宽交织采样架构的通带补偿算法
    5.1 带宽交织采集系统中的通带幅频响应补偿技术
        5.1.1 通带幅频响应测量及频域补偿滤波器目标频响
        5.1.2 基于Krylov子空间的频域补偿滤波器设计算法
    5.2 带宽交织采集系统中的通带相频响应补偿技术
        5.2.1 基于广谱信号的通带相频响应测量技术
        5.2.2 基于全通滤波器极点分布图解法的通带相频响应补偿技术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通带幅频响应补偿实验结果分析与对比
        5.3.2 通带相频响应补偿实验结果分析与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带宽交织采样技术在超宽带数字示波器中的应用
    6.1 超宽带示波器设计目标及方案
    6.2 基于多 ADC多 FPGA架构的采集存储同步技术
        6.2.1 多 ADC多 FPGA同步数学模型
        6.2.2 多 ADC多 FPGA同步方案
        6.2.3 多 ADC多 FPGA同步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6.3 超宽带数字示波器原理化样机测试结果
        6.3.1 采样率测试
        6.3.2 带宽性能指标测试
        6.3.3 ENOB与 SFDR性能指标测试
        6.3.4 阶跃信号响应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基于混合粒子群的交叠带相频补偿模块设计算法
附录 B 基于改进图解法的全通滤波器设计方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10)数字发射机中的前瞻运算Delta-sigma调制器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量化调制
        1.2.2 多通道信号传输
        1.2.3 高速调制器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数字发射机技术的理论与概述
    2.1 射频发射机架构概述
        2.1.1 模拟射频发射机架构
        2.1.2 数字射频发射机架构
    2.2 数字射频发射机中的量化调制技术
        2.2.1 PWM调制
        2.2.2 DFT-PWM调制
        2.2.3 Delta-sigma调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字射频发射机的方案设计
    3.1 数字射频发射机系统架构
        3.1.1 插值滤波
        3.1.2 数字混频
        3.1.3 误差反馈Delta-sigma调制器
        3.1.4 合路滤波
    3.2 误差反馈Delta-sigma调制器设计优化
        3.2.1 基于时间交织的误差反馈Delta-sigma调制器
        3.2.2 基于前瞻计算的误差反馈Delta-sigma调制器
    3.3 数字射频发射机系统仿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字射频发射机的实现设计
    4.1 数字射频发射机平台
        4.1.1 硬件仿真平台
        4.1.2 FPGA硬件平台
        4.1.3 功率合成器
    4.2 数字射频发射机的硬件实现
        4.2.1 数字射频发射机的实现架构
        4.2.2 数字射频发射机时钟网络
        4.2.3 数字信号处理电路
        4.2.4 合路滤波
        4.2.5 数字射频发射机的系统综合
    4.3 时序与资源分析
        4.3.1 时序分析
        4.3.2 资源消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字射频发射机板级测试与分析
    5.1 测试设备与测试步骤
    5.2 测试与分析
        5.2.1 测试场景一:Delta-sigma调制器性能测试
        5.2.2 测试场景二:射频信号合路性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利用多采样技术实现软件变频方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纵模激光拍频技术的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研究[D]. 毛晓炜. 江南大学, 2021(01)
  • [2]基于USRP和深度学习的电磁干扰信号检测与识别系统[D]. 陈志运.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Q频段卫星地面站信标接收系统的设计与原位天线校准[D]. 孟丽竹.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4]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带式输送机驱动特性研究[D]. 韩京哲.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5]可重构雷达数字接收机的研究与实现[D]. 练祥.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分布式多GNSS信号采集分析平台架构研究[D]. 洪悦.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基于多载波调制的光接入网物理层关键技术研究[D]. 张晓玲.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8]短波特定信号接收技术研究与实现[D]. 龚乔宜.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9]基于带宽交织技术的超宽带数据采集方法研究[D]. 赵禹.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10]数字发射机中的前瞻运算Delta-sigma调制器设计与实现[D]. 王泽键.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基于多采样技术的软件变频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