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研究和技术部长谈论支持创新政策

法国研究和技术部长谈论支持创新政策

一、法国研技部长谈支持创新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陈朝杰[1](2018)在《设计创新驱动国家发展 ——芬兰设计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技术基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更带来了管理变革和社会资源配置机制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将推动发展的重心由生产要素型向创新要素型转变,创新设计成为国家在激烈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的核心。作为被纳入国家设计创新体系的国家设计政策,它的政策导向、设计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定位目标,以及设计产业如何求得与制造业协调发展,并进而形成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强劲优势等,都是我国在制定国家设计政策时所必须正视的现实课题。本文从设计学的研究立场出发,以设计创新驱动国家发展为研究主线,分别从时间结构、经济结构和逻辑结构来探讨和挖掘芬兰设计政策的正反经验,以期对中国在设计政策的研究、制定方面提供极具借鉴意义的芬兰案例。在研究内容上,本文第一章围绕设计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两条发展脉络对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等世界设计先进国家的研究与实践现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据此提出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章通过对设计政策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从而为本文展开设计政策相关问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该章不仅从市场失灵理论、系统失灵理论等传统公共政策研究视角上考察设计政策的研究逻辑,并且将社会创新、设计思维等设计学领域内的理论方法运用到研究中去,从而为国内设计政策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路径选择。第三章重点放在对芬兰国家地理、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研究,并对芬兰历史中遭受的重大危机及其对国家发展走向、民族心理形成、政策制度变迁等之间的关联和影响进行了研究。第四章的研究重点聚焦于与设计发展有关的芬兰历史事件,从设计促进、设计教育、设计产业演进的角度,梳理了芬兰设计所经历的关键历史阶段。研究和分析了芬兰设计的发展如何受到芬兰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并对芬兰设计立国思想和芬兰设计政策的推出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其中,第五章通过对芬兰设计政策演变的历史背景、制定过程、政策内容、新旧政策的比较研究等,深入探讨了在芬兰设计政策演变发展过程中,政策制定主体是如何界定和分析芬兰设计已产生和发现的矛盾和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加以判断、确定可能实现的目标、综合平衡各方的利益诉求并最终形成政策产品公布给公众的;第六章则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对芬兰设计政策的国际整体表现和政策发展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评价。研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出了芬兰设计政策的评价指标体系,把芬兰与美国、欧洲、日本、中国等10个国际设计政策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综合结果,系统总结芬兰设计政策成效、问题与趋势,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设计政策研究的相关思路与策略。第七章为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意识形态支配下的设计政策与单纯经济利益考量的设计产业政策有很大的不同。从价值变化的角度来看,代表生产秩序演进的国家形态已将设计价值推向战略层面,其价值内涵已不再是纯粹的利润逻辑,而是在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这也必然驱动政策研究与实践的变化与调整,并最终导致设计政策研究的转型:一是尽管世界各国对设计的理解基本停留在设计1.0和2.0(工业设计)阶段,从而造成许多研究者对全球知识网络时代经济和社会的特征关注不够。但我们仍然可以观察到设计政策的研究逻辑正从单一的服务于国家设计竞争力的提升向服务于全面的社会发展方向转变;二是设计政策的研究群体日趋壮大。特别值得注意除了以往的公共政策研究者、创新政策研究者及产业政策研究者之外,越来越多的设计学领域的研究者开始加入到设计政策研究队伍;三是设计政策的研究立场或研究目的越来越趋多元。设计政策的研究立场或者研究目的也开始悄然变化,它已不再纯粹服务于政府在设计相关领域的决策工作,更被赋予了通过设计政策与战略的研究来为正在建构中的设计学体系做出贡献。相较于国际设计先进国家及地区在设计创新政策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在政策实践上我国缺少国家层面的设计政策,在国家竞争力上还处于效益驱动的较低竞争层次。因此,国际上诸多构建本国、本地区设计创新体系方面的正反经验,以及在设计驱动创新和经济变革方面的诸多举措,可以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工业领域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新的选择与路径,并为未来国家战略中纳入设计政策的可行性研究提供参考。

顾全[2](2013)在《典型科技发达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管理对我国的借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步入了公共财政管理新时期,正在经历着一场宏观指导思想到微观经济技术方法等诸多方面的深刻变革。科学合理地定位财政科技投入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作用,有效支撑国家科技战略意志布局和实施,同时进一步引导和调动社会R&D投入的积极性,完善我国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和市场科技投入的双体系建立与发展,成为重要研究课题。因此,借鉴国外典型科技发达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的管理政策、模式和经验,研究提出适合我国现有科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财政科技投入配置政策和模式,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综合竞争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财政科技投入的理论研究入手,首先评述了国内外有关研究的现状,发现既有研究存在不系统性和不完整性,尤其缺乏对我国现有经济发展和科技投入新历史条件下和公共财政框架建立初期的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的研究。随后,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合性评述,综合分析了典型国家国立科研机构的组织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指出,其经费配置模式,可归结为3种: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基于项目的经费配置模式;倡导科学自治、基于人的经费配置模式;以及以市场为导向、外争经费匹配模式。这些经费配置模式各具特点,适用于不同定位、不同传统的科研机构。然后,本文详细介绍和分析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5个典型科技发达国家的科技管理政策沿革、政府科技投入管理体系和模式、政府科技投入及R&D支出的总量、结构、变化特点和规律,以及它们所实施的绩效评价。本文指出,从典型科技发达国家政府科技投入发展历史看,都经历了政府科技投入主导型、政府与企业科技投入双体系型和企业科技投入主导型3个发展阶段,其中政府科技投入随着国家经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全面投入支持各类科技活动逐步转变为重点支持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科技活动,主要体现在基础研究领域和基础科技条件建设,将科技活动中竞争性、利益明显归属性的部分交给市场调节,同时辅以相应的优惠政策。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科技投入产出多元化的客观特点,选取了科技投入产出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构建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DEA方法设计了绩效评价模型,即基于生产可能集规模收益不变假定的DEA模型(CCR-DEA)、基于生产可能集规模收益可变假定的DEA模型(BCC-DEA)和超效率DEA模型。利用3种模型计算相对效率,进行了分别排序,发现近年来中国在3种模型超效率已经与典型科技发达国家的超效率接近甚至是超越,2008年的排序是第2位。该结果印证了我国现行的科技投入管理模式与现有科技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相适应。最后,本文以我国公共财政框架建设为背景,进一步分析和梳理了我国现行财政科技投入管理中的典型问题及成因,提出了有关建设符合公共财政管理机制的若干建议,对进一步改进公共财政新形势下的财政科技投入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志全,周洪伟[3](2011)在《西方工业强国的科技管理体系》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介绍了西方工业强国的科技管理体系、科技管理构架,科技政策与策略等,揭示了通过科学水平竞争力的提高,使经济保持可持续增长,乃是西方工业强国今后探寻的课题。

栗宝卿[4](2010)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本文侧重对可再生电力能源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不可缺少的推动作用。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传统化石类能源的资源稀缺性以及其消耗带来环保和气候变化的压力日益显现,历史上的四次能源危机和传统能源消耗所带来的环境危害给人类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并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关注的战略重点,发展可再生、清洁的替代能源成为全球的迫切要求。以风电、太阳能、小水电、生物质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环保、可持续循环利用的优势,随着科技水平和制造能力的提高,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其价格逐步降低,部分可再生能源已初步具有商业价值,具备战略性替代能源的属性。与此同时,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高技术属性,发展可再生能源已不止是解除全球常规能源逐步枯竭和国际气候变化规则带来的一系列约束,更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发展,带动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革命的动力,甚至把它称为人类有史以来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我国化石类能源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过多地依赖以煤为主的化石类资源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给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和应对国际气候变化规则带来巨大的压力,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未来经济发展还将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依赖化石类能源满足未来经济发展能源需求,无论从资源禀赋和环保以及国际气候变化规则角度看都是不允许的。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较好,根据目前的测算看,总蕴藏量达50亿千瓦以上,如果得到充分的利用,可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我国现实的必然选择,对促进我国低碳可持续发展、消除资源约束、保障能源安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承担全球气候变化责任,树立国际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能源利用历史的角度看,能源替代是个漫长的过程,历史的经验表明,即使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一次世界性的能源系统替换至少需要50年的时间,需要人类做出巨大努力,可再生能源目前虽然已初步具备替代的属性,但其作为完全替代性能源的发展过程仍将是漫长的,需要财税政策长期地支持,对此我国要有充分的准备。促进可再生能源财税政策的实施,首先要遵从可再生能源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可再生能源技术原理、运行方式和特性具体分析看,可再生能源具有的高技术、外部性、产业化、资金密集型和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六个主要特性。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可划分为研发、示范、产业化发展、商业化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瓶颈和所需政策都有所不同。从产业发展的整体分析可以看出市场、研发、资本、政策是其主要动力因素,在四个因素中,市场和研发又是最重要的因素,政策和资本均围绕市场和研发两个要素展开。我国在制定和实施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过程中,要结合上述规律和技术及市场现状,首先要清晰目前和未来重点发展什么?什么时候发展?怎样实现高效发展等问题。从矫正可再生能源外部性、市场失灵角度看,结合可再生能源具有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以及国家财政、税收职能。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发展初期,国家主导,财税支持是促进其产业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借鉴世界典型发达国家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国在制定相关促进政策时,需要强调国家的主引导作用,避免单纯强调技术因素来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不区别发展阶段一律施以激励政策等问题。同时要注重发展目标的清晰性、层次性,对资源禀赋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详加识别、重视项目运营,保持政策的公开透明、具体化和稳定性,财税政策支持要有足够性以及注意协调相关利益方的平衡等要素。把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建立在符合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基础上,通过建立国家统一的管理机构,清晰财税政策的目标,把财税政策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确保政策的执行效率。在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中,保持资源禀赋与种类发展、资本和技术、速度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产业上下游、各发展阶段以及与国际气候变化规则七个方面的总体协调。根据可再生能源整体发展过程划分为技术研发、项目示范、产业化发展以及商业化四个阶段的规律,财税政策实施必须与不同的发展阶段相对应,且在同一时间,不同的可再生能源种类将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总体来说,财政政策注重于前三个阶段,税收政策侧重于后两个阶段,总体过程看,财税激励政策趋于由强转弱。从我国资源禀赋和目前的可再生能源各种类技术以及市场发育状况看,我国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排序是积极发展小水电和风电,稳妥发展太阳能和生物质、地热能,谨慎发展海洋能是符合我国国情实际的明智选择。分析当前我国不同种类的可再生能源经济性和和政策现状表明,虽然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已取得巨大成绩,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几乎所有可再生能源种类的政策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主要体现为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机构,立法缓慢,操作性不强,资源调查、评估以及项目规划不够完善,资源环境效益缺失,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政策目标不明确,缺乏定期的评估、修正、调整机制,可再生能源基金管理效率低等突出问题。根据我国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和不同种类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阶段,对我国实施的作为可再生能源补贴的主要来源之一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未来总量收支状况进行的预测结果显示,按照我国发展需求目标,可再生能源基金不足以弥补未来的项目补贴需求,由于当前火力发电处于严重亏损的状态,尽快疏导电价矛盾已成为我国当务之急,否则,将影响到可再生能源的健康发展,一个占据电力市场较大部分的火力发电巨额亏损,而可再生能源一枝独秀的局面是不可能出现的。由于当前可再生能源的节约化石类能源以及更加环保的成本外部性并没有显性化,根据当前技术条件和国际市场相关交易情况,对资源与环境的外部成本内部化进行量化测算结果显示,在完全成本的口径下,目前可再生能源并不比传统能源价格更高,且未来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进一步增强,可再生能源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的扩大,其产品价格将更具有竞争性。此外可再生能源本身具有的因地制宜开发的特点,我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财税政策目前还有缺失,符合可再生能源自身特性(分布式能源)出发的市场政策亟待建立;面向公众团体促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激励引导政策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目前的政策现状,我国财税政策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主要包括财税支持的信息依据要充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上下游以及横向要统筹;财税政策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财政税收政策要综合引导,各有侧重以及保持政策具体公开而透明、建立定期评估机制等原则。在财政支持具体政策方面,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清晰财政支持目标效果,可再生能源发展成本负担兼顾东西部差距,借鉴《京都议定书》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施行差别化的负担机制;优化可再生能源基金管理、发挥政府采购作用等。在税收政策方面,需要尽快清晰和完善促进可再生能源的适用税法、清晰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激励细则。关于资源税和碳税问题,根据我国目前的资源和环境以及经济技术现状,应该采取小步走的渐进式方案,总体看“征比不征好、早征比晚征好”此外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除财政税收激励政策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重大问题和矛盾需要尽快解决,比如:强化可再生能源资源调查和评估,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建立国家级的统一协调管理机构;传统电力企业与电网企业的生存状况和对可再生能源的影响不容忽视,协调好相关利益是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积极疏导当前电价矛盾和以电价机制引导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重视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激励作用等等方面都是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总之,本文大量的实证材料,从人类能源利用历史、资源环境出发,分析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资源、环境、气候变化三大外界因素的影响和能源转换难度,论证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性和紧迫性。从可再生能源技术、经济性分析出发,论证了可再生能源固有的客观规律和准公共产品属性,并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进行了全面、整体的分析。通过考察国内外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合中国国情实际以及可再生能源规划,考察可再生能源发展环境和突出矛盾,试图跳出单纯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本身,从更宽广的视野分析我国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环境,提炼出内外部影响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从分析出的问题和矛盾出发,结合未来发展的规模、未来的成本走势及补贴政策等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财税支持的渠道和方式以及相关利益方的补偿等方面进行综合归纳,提出详细而具有现实意义的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指导原则和具体的建设性意见。寄希望于对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鉴于可再生能源种类较多,难以——详细论证,本文侧重于占可再生能源较大比例的电力部分进行了论述。

任锦鸾,吕永波,郭晓林[5](2007)在《提高我国创新水平的政策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政策是自主创新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创新政策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且指出创新政策研究和创新政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国外创新政策研究方法、管理体系、监督机制与我国有较大的差异,本文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和系统分析。最后建议从完善创新政策理论基础、建立创新政策研究方法体系、构建创新政策综合管理体系、优化创新政策制定实施过程的管理机制四方面提高我国创新能力政策水平。

“创新型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课题组,丁学东[6](2007)在《创新型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文中指出

任锦鸾,吕永波,郭晓林[7](2007)在《提高我国创新政策水平的综合思考》文中认为创新政策是自主创新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综合分析了我国创新政策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且指出创新政策研究和创新政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国外创新政策研究方法、管理体系、监督机制与我国有较大的差异,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和系统分析。最后建议从完善创新政策理论基础、建立创新政策研究方法体系、构建创新政策综合管理体系、优化创新政策制定实施过程的管理机制4方面提高我国创新政策的水平。

范晓峰[8](2005)在《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机制要靠法律保障——法国、荷兰科技法律制度考察的启示》文中认为

邱举良[9](2003)在《法国的优先研究领域和重点发展计划》文中研究说明法国在20世纪80-90年代从国家层面组织了一系列的大型科研计划,譬如国家空间技术发展计划、国家生物技术振兴计划、材料科技激励协作行动计划等。但近年来在做法上已有很大的不同。政府部门不再组织大规模科研计划,而是由主管科研的部门(现为研究与新技术部,以下简称研技部)或相关部门(工业部、卫生部、设备部、可持续发展部等)与国立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地方政府签订为期4年的协议,明确它们的科研计划。政府的支持重点和协调作用则更多地体现在优秀科研团标组织本部门的科研计划。政府的支持重点和协调作用则更多地体现在优秀科研团队、技术平台和科研能力建设学科发展等主面。本文主要依据法国政府2003年民用研发经费预算法草案,介绍法国政府优先支持的研究领域和重点发展计划。从而使读者从中了解法国的科研发展方向,并对制订我国和中科院的科研发展计划有所启发和帮助。

王凯[10](2003)在《2002年法国科技发展综述》文中研究指明

二、法国研技部长谈支持创新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法国研技部长谈支持创新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创新驱动国家发展 ——芬兰设计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设计政策在国际上的实践发展
        1.2.2 国内外设计政策研究综述
        1.2.3 芬兰设计政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设计政策的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
    2.1 设计政策的理论基础
        2.1.1 设计学理论
        2.1.2 公共政策学理论
        2.1.3 市场失灵与系统失灵
    2.2 设计政策的概念辨析与界定
        2.2.1 设计政策与设计促进
        2.2.2 国家设计政策与相关政策概念的辨析
        2.2.3 设计政策的概念及其演变
    2.3 设计政策的分析框架
        2.3.1 设计政策的要素对象
        2.3.2 设计政策的过程对象
        2.3.3 国家间设计政策的评价
    2.4 章小结
第三章 芬兰设计发展的背景
    3.1 芬兰的地理与自然环境
        3.1.1 作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芬兰
        3.1.2 芬兰的地质地理与气候环境
        3.1.3 芬兰的自然环境对芬兰民族性的影响
    3.2 芬兰的历史与人文
        3.2.1 芬兰的历史发展沿革
        3.2.2 芬兰的文化与宗教
    3.3 芬兰的政治与经济
        3.3.1 芬兰政治概况
        3.3.2 芬兰经济发展沿革
    3.4 章小结
第四章 芬兰设计发展与国家支持
    4.1 芬兰设计发展概述
    4.2 芬兰设计的历史演进与国家支持
        4.2.1 芬兰设计的孕育阶段(史前-1860)
        4.2.2 芬兰设计的萌芽阶段(1875-1900)
        4.2.3 芬兰设计的早期发展(1900-1945)
        4.2.4 芬兰设计在二战后的成功(1945-1960)
        4.2.5 芬兰设计的转型(60年代-80年代)
        4.2.6 向创新之国迈进(1990-1999)
    4.3 章小结
第五章 芬兰设计政策的演进和发展
    5.1 芬兰设计政策的决策体制和政策工具
        5.1.1 芬兰设计政策决策的组织系统
        5.1.2 芬兰政府改革及对设计政策制定的影响
        5.1.3 芬兰国家设计政策的演进
    5.2 芬兰旧版国家设计政策:“设计2005! (2000年)
        5.2.1 政策制定的背景
        5.2.2 政策的主要目标和执行架构
        5.2.3 政策的主要特点及意义
        5.2.4 政策实施的成效与问题
    5.3 芬兰新版国家设计政策:芬兰设计政策——战略与行动提案(2013年)
        5.3.1 政策背景与动因
        5.3.2 新设计政策的准备和制定过程
        5.3.3 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5.4 芬兰新旧国家设计政策的比较研究
        5.4.1 新旧政策的文本结构比较
        5.4.2 政策的研究逻辑:从系统失灵理论到设计思维
        5.4.3 政策制定逻辑:从“设计政策作为经济竞争力手段”到“设计政策作为社会创新工具”
        5.4.4 政策制定主体:从教育部到贸易与就业部
        5.4.5 制定过程:从脱胎于专家报告到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创新
        5.4.6 新政策实施情况
    5.5 章小结
第六章 芬兰设计政策评价及其对我国构建设计创新政策体系的启示
    6.1 对芬兰国家设计政策综合表现的实证研究
        6.1.1 研究方法
        6.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1.3 样本国家和地区的选取与设计政策综合表现实证研究
        6.1.4 芬兰国家设计政策综合表现分析
    6.2 芬兰设计政策发展整体评价
        6.2.1 政策的使命共识:设计创新驱动国家发展
        6.2.2 政策管理的发展:从传统治理模式走向现代和动态模式
        6.2.3 重视政策评估的作用:将政策研究和评估持续系统地应用到政策的发展
        6.2.4 设计政策主题的拓展:政策发展趋势和优先考虑事项
        6.2.5 设计政策对有效促进设计创新绩效的改善有待观察
    6.3 芬兰国家设计政策对我国构建设计政策体系的启示
        6.3.1 我国设计政策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6.3.2 芬兰设计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6.4 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附录

(2)典型科技发达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管理对我国的借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理论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的理论背景
        1.1.2 研究的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政府科学技术管理的理论依据
    2.1 科学技术管理的相关概念
        2.1.1 科学技术管理
        2.1.2 科学技术管理主体
        2.1.3 科学技术活动主体
        2.1.4 科学技术活动产品
    2.2 政府科学技术管理的相关概念
        2.2.1 政府科学技术管理的要素与内容
        2.2.2 政府科学技术管理的特征与职能
        2.2.3 政府科学技术管理的原则
        2.2.4 政府科学技术管理的作用
    2.3 财政科技投入管理的理论依据
        2.3.1 财政科技投入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3.2 财政科技投入管理的理论依据
        2.3.3 财政科技投入的管理原则、主要内容和形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典型科技发达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管理
    3.1 工业化发展初级阶段财政科技投入
        3.1.1 美国
        3.1.2 英国
        3.1.3 德国
        3.1.4 法国
        3.1.5 日本
    3.2 工业化发展中级阶段财政科技投入
        3.2.1 美国
        3.2.2 英国
        3.2.3 德国
        3.2.4 法国
        3.2.5 日本
    3.3 工业化发展高级阶段财政科技投入
        3.3.1 美国
        3.3.2 英国
        3.3.3 德国
        3.3.4 法国
        3.3.5 日本
    3.4 目前政府科技投入管理体系
        3.4.1 美国
        3.4.2 英国
        3.4.3 德国
        3.4.4 法国
        3.4.5 日本
    3.5 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价
        3.5.1 美国
        3.5.2 英国
        3.5.3 德国
        3.5.4 法国
        3.5.5 日本
第4章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管理
    4.1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管理
        4.1.1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科技管理政策
        4.1.2 公共财政建立初期的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政策
        4.1.3 我国现行的科技管理体系
    4.2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总量和结构
        4.2.1 财政科技投入总量及变化分析
        4.2.2 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及变化分析
    4.3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价制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
    5.1 我国绩效评价的实践
    5.2 DEA方法介绍
        5.2.1 基本情况
        5.2.2 若干常用的DEA模型(CCR/BCC/超效率模型)
        5.2.3 有效性评价
    5.3 投入产出指标体系
    5.4 投入产出数据
        5.4.1 投入指标
        5.4.2 产出指标
    5.5 数据计算
        5.5.1 方式1计算结果
        5.5.2 方式2计算结果
        5.5.3 方式3计算结果
    5.6 结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公共财政建立初期财政科技投入管理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6.1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1.1 财政科技投入的总量不足
        6.1.2 财政科技投入监管体制和制度不完善
        6.1.3 财政科技投入项目承担单位管理混乱
        6.1.4 财政科技投入的会计核算滞后
    6.2 改进建议
        6.2.1 强化财政科技投入的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
        6.2.2 持续增加财政科技投入总量,完善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
        6.2.3 进一步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
        6.2.4 进一步完善合理、高效的财政科技经费管理体系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成果概述
    7.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附件

(3)西方工业强国的科技管理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 美国科技管理体制
2. 日本科技管理体制
3. 德国科技管理体制
4. 英国科技管理体制
5. 法国科技管理体制

(4)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本文侧重对可再生电力能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范围界定和研究方法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
    四、全文的逻辑体系和结构安排
    五、论文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意义
    第一节 世界和我国能源现状
        一、能源利用历史概述
        二、世界能源储量及消费总体状况
        三、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消费状况
        四、历史上的能源危机
    第二节 我国化石类能源利用对环境影响
        一、化石类能源利用主要污染物危害
        二、我国化石类能源利用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第三节 传统能源利用与全球气候变化
        一、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
        二、电力产业对温室气体的影响
        三、气候变化的危害
        四、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
    第四节 可再生能源成为未来能源利用的方向
    第五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资源情况
        一、水能
        二、风能
        三、太阳能
        四、生物质能
        五、地热能及海洋能
    第六节 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战略意义
        一、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消除资源约束、保证能源供应、调整能源结构的需要
        三、建设新农村及缩小城乡、东西部差距的需要
        四、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五、承担全球气候变化责任,维护国际形象的需要
第二章 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一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运行方式
        一、风力发电
        二、太阳能发电
        三、小水电
        四、生物质发电
        五、地热发电
        六、海洋能发电
    第二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与电力产业
        一、可再生电力能源在电力产业中的地位
        二、可再生电力能源与电力市场
        三、可再生电力能源与电网运行方式
        四、智能电网、储能技术与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
    第三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特性分析
        一、高技术性
        二、资金密集型
        三、外部效应
        四、产业化特征
        五、分布式与集中式共存的特点
        六、间歇性、随机性特点
    第四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发展过程的规律分析
        一、基于产业发展理论的动力因素分析
        二、资本有机构成对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化启示
        三、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化发展阶段分析
    第五节 国家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发展理论分析
        一、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二、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商品属性
        三、国家支持的政策机理和依据
        四、国家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财税政策具体分析
第三章 国内外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政策
    第一节 国内外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状况
        一、全球可再生电力能源总体情况
        二、主要国家的总体发展现状和目标
        三、国内外可再生电力能源分类发展情况
        四、消除电网约束,大力建设智能电网
    第二节 国外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具体政策
        一、技术研发支持
        二、投资和生产鼓励
        三、培育市场政策
        四、鼓励消费政策
    第三节 制订政策容易忽视的要素
        一、目标的清晰性
        二、目标的层次性和计划科学性
        三、资源和技术的充分识别
        四、重视项目运营
        五、激励政策的透明、公开性
        六、政策和市场的稳定性
        七、财政政策力度的足够性
        八、政策实质内容的具体化
        九、能源市场的改革和准入
        十、相关方利益平衡
    第四节 制订政策需要消除的误区
        一、可再生电力能源价格降低取决于技术突破
        二、不厘清发展阶段、制定一刀切政策
        三、可再生电力能源比传统能源价格高,会阻碍经济发展
        四、单纯强调政府直接投入
    第五节 国外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国家重视、政府主导
        二、国家级的可再生电力能源统一管理机构
        三、契合资源国情的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规划
        四、国家政策支持是必行之路
        五、发展初期政策支持成为主动力
        六、完善、配套的法律、政策体系
        七、保持政策的公开透明、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八、重视金融市场对可再生电力能源的激励
第四章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状况
    第一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现状
        一、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现状
        二、我国参与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企业情况
        三、资本市场对可再生电力能源的支持
    第二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政策演变总体脉络
    第三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战略及预测目标
        一、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战略及预测目标
        二、我国预测目标与资源禀赋的对比
    第四节 我国当前可再生电力能源行政管理体制
第五章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具体政策及经济性分析
    第一节 风力发电
        一、我国风电的政策演变
        二、陆地风电的经济性情况
        三、海上风电的经济性情况
        四、风电相关政策实施情况
        五、风电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六、风力发电未来价格走势分析
    第二节 小水电
        一、政策变迁
        二、项目经济性
        三、其他政策实施情况
        四、小水电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五、未来价格走势分析
    第三节 生物质能
        一、项目经济性状况
        二、生物质发电主要政策情况
        三、生物质发电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四、生物质发电未来价格走势分析
    第四节 太阳能光伏发电
        一、项目经济性情况
        二、光伏发电主要政策
        三、光伏发电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
        四、光伏发电未来的价格走势
    第五节 地热能及海洋能发电
        一、海洋能利用的主要情况
        二、地热能主要情况
        三、当前地热及海洋能利用存在问题
    第六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未来发展趋势
        一、发展中的可再生能电力能源技术
        二、未来可再生能电力能源发展的重点排序
第六章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化发展主要经验和突出问题
    第一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实践经验
        一、国家重视,目标引导起到积极作用
        二、依托重大工程开展科技创新,装备自主化成绩显着
        三、财税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市场及价格政策积极引导了产业发展
    第二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协调发展的几个方面
        一、自然资源、资本、技术的协调
        二、速度与质量的协调
        三、速度与效益的协调
        四、可再生电力能源与常规能源的协调
        五、产业发展阶段衔接的协调
        六、产业上下游的协调
        七、与全球气候变化规则相协调
    第三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一、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
        二、立法缓慢,配套措施不完善
        三、资源调查、评估以及项目规划有待完善
        四、资源、环境效益政策缺失
        五、价格体制有待理顺
        六、财政研发投入不足、政府组织不力
        七、财政支持体系不完整、效率有待提高
        八、政策不及时、政策模糊不清晰
        九、政策的评估、修正、调整机制缺失
        十、缺乏相关利益方协调机制
        十一、特性出发的市场建立不全面
        十二、强制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配额机制尚未建立
第七章 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财税要素分析
    第一节 传统能源外溢成本缺失的影响
        一、资源税缺失的影响
        二、环境税缺失的影响
    第二节 分布式可再生电力能源政策分析
    第三节 未来可再生能源基金收支情况分析
        一、未来可再生能源基金总收入测算
        二、风力发电所需补贴额
        三、太阳能发电所需补贴额
        四、生物质能所需补贴额
        五、未来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基金总量收支平衡情况
    第四节 价格与财税政策
        一、价格与财税政策的关系
        二、电价与社会承受能力
    第五节 与发展各阶段相适应的财税政策分析
        一、财税政策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侧重点分析
        二、可再生电力能源各发展阶段政策选择
第八章 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财税政策建议
    第一节 财税支持政策的优化原则
        一、财税支持的信息依据要充分
        二、上下游及横向综合统筹
        三、财税政策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
        四、综合引导、各有侧重
        五、政策要保持公开透明、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六、国家主导与全民负担相结合
        七、定期政策评估机制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具体建议
        一、根据战略目标确定财政支持范围和渠道
        二、加大财政直接支持力度
        三、清晰财政支持的目标效果
        四、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东西部区别负担的机制
        五、优化可再生能源基金管理
        六、发挥政府采购作用
    第三节 税收政策的具体建议
        一、细化可再生电力能源适用税法
        二、清晰各项税收激励政策
        三、资源税、碳税应该列入议事日程
    第四节 其他建议
        一、强化资源调查和评估,制定科学发展规划
        二、建立国家级的可再生能源统一管理机构
        三、重视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激励
        四、协调处理好横向相关利益方的利益关系
        五、注重产业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
        六、积极疏导电价矛盾
        七、发挥价格对可再生电力能源的的引导作用
        八、建立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和绿色证书交易机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6)创新型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支持创新的政府科技投入政策
    (一) 通过立法保障政府的科技投入。
        1.美国。
        2.法国。
        3.欧盟。
        4.英国。
    (二) 创新型国家政府科技投入的规模与强度。
        1.政府科技投入总量稳定增长。
        (1) 美国。
        (2) 日本。
        (3) 韩国。
        (4) 德国。
        (5) 奥地利。
        (6) 瑞典。
        (7) 加拿大。
        2.政府研发预算增速超过GDP的增速。
        3.为政府研发投入强度设立目标。
    (三) 创新型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的结构。
        (1) 美国。
        (2) 英国。
        (3) 韩国。
        (4) 日本。
        (5) 法国。
    (四) 创新型国家政府科技经费的资助机制。
        1.美国。
        2.日本。
        3.德国。
        4.韩国。
        5.澳大利亚。
    (五) 创新型国家政府科技经费的管理与监督。
        1.美国。
        2.日本。
        3.英国。
        4.韩国。
        (1) 对国家研究开发计划及课题的调查、分析、评价。
        (2) 调查、分析、评价的程序。
        (3) 调查、分析、评价及调整对象。
        (4) 调查、分析、评价方法。
        (5) 调整方法。
        (6) 评价、调整的等级设定方法。
二、支持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
    (一) 为促进本国企业创新而优先购买本国产品。
    (二) 对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实施政府采购。
    (三) 对国产高新技术产品实行首购政策。
    (四) 为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实施限额采购政策。
    (五) 充分利用国外技术产品带动本国企业创新。
三、支持创新的税收政策
    (一) 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的税收政策。
        1.美国。
        2.英国。
        3.加拿大。
        4.法国。
        5.日本。
        6.澳大利亚。
        7.韩国。
        8.新加坡。
    (二)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设备的税收政策。
        1.美国。
        2.日本。
        3.韩国。
    (三)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创新。
四、支持创新的政策性金融政策
    (一) 政府出资设立专项基金。
    (二) 通过国有经济部门的资金渠道促进民间资本向中小企业投资。
    (三) 鼓励投资机构向中小企业投资。
    (四) 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贷担保。
五、支持产业发展和区域创新的相关政策
    (一) 设立专项基金和专项计划促进区域创新。
        1.欧盟。
        2.德国。
    (二) 为产业发展和区域创新机构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1.英国。
        2.法国。
        3.韩国。
    (三) 产学研合作是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支持政策的重点。
        1.加拿大。
        2.日本。
        3.德国。
        4.韩国。
六、创新型国家财政政策的经验
    (一) 政府的科技投入得到充分保障。
    (二) 政府采购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创新。
    (三) 税收政策对国家科技投入形成了有效的支撑。
    (四) 政策性金融政策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创新。
    (五) 政府的支持促进了产业发展和区域创新。
七、对我国支持创新的财政政策的建议
    (一) 切实保证政府的科技投入。
    (二) 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支持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
    (三) 税收政策要着眼于鼓励企业的研发投入。
    (四) 通过各种手段建立健全创新创业的投融资环境。
    (五) 重视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
    (六) 加强产学研结合产业集群建设, 促进区域创新。
    (七) 完善重大自主创新产品财政补贴制度, 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八) 加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财税政策的协调。

(8)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机制要靠法律保障——法国、荷兰科技法律制度考察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国和荷兰的科技管理体制
    (一) 法国的科技管理机构与公共研究体系
    (二) 荷兰的科技管理机构与主要科研组织
二、法国和荷兰的科技法律制度
    (一) 法国的科技法律制度
    (二) 荷兰的科技法律制度
三、法国和荷兰在科技与经济结合机制上的法律保障
四、法国和荷兰对科研人员的权益保障的有关规定
五、对我国科技法律修订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 关于将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法律化的问题
    (二) 确立新的科学技术体制并要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
    (三) 法律中应确定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四) 科技人才资源和人才激励政策法律化
    (五) 科技进步保障措施中应强化政府科技投入的保障机制

(9)法国的优先研究领域和重点发展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学、物理、化学和工程科学
    (一)数学
    (二)物理、化学与生物界面:生物组装技术
    (三)新的分析方法与传感器
    (四)分子与治疗靶子
    (五)健康技术
二、生命科学
    (一)基因组计划
    (二)联邦研究所计划
    (三)公共利益集团形式的国家计划
        1、朊蛋白研究集团
        2、长寿研究所
        3、罕见病研究所
        4、癌症基因研究所
    (四)疟疾及其他传染病激励协作计划
    (五)多学科行动计划
        1、“发育生物学与整合生理学”行动
        2、“整合与推演神经科学”行动
        3、“转基因生物的冲击”行动
    (六)生物工程
    (七)生物技术与药物
    (八)健康技术
    (九)生物工艺与食品科学
三、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一)能源与环境领域
    (二)地球与环境科学激励协调行动
        1、自然灾害的预防
        2、定量生态学
        3、水与环境
        4、地球观测
        5、地球系统
    (三)环境领域的研究与技术创新网络
        1、水与环境技术网络
        2、土木工程与城市建设网络
        3、事故性海洋污染网络
        4、地球与空间网络
四、信息与通信科学与技术
    (一)关联协调行动
        1、加密技术关联协调行动
        2、信息资源与数据综合化关联协调行动
    (二)研究与技术创新网络
        1、全国通信研究网络
        2、微-纳米技术网络
        3、全国软件技术网络
        4、视听与多媒体研究与技术创新网络
    (三)企业战略跟踪
    (四)全国技术、教育、科研通信网络
    (五)教育技术
        1、支持高等教育数字资源的生产与发行计划
        2、支持远程培训工作环境的开发计划
        3、支持信息上网计划
        4、支持教育领域的信息与通信研究计划
五、材料科学与技术
    1、纳米科技振兴计划
    2、材料与工艺网络
    3、燃料电池研发网络
六、空间科学与技术
    1、国际空间站计划
    2、伽利略计划
    3、阿丽亚娜V型火箭
    4、卫星计划
七、运输领域
    (一)民用航空
        1、民用航空制造技术
        2、航空飞行
        3、飞行器的适航许可和技术监督
    (二)地面运输
        1、地面运输研究与技术创新计划
八、大型科学设施
    1、地球科学、宇宙和环境领域
    2、粒子物理领域
    3、凝聚态物质分析领域
    4、海洋调查
九、人文与社会科学

四、法国研技部长谈支持创新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创新驱动国家发展 ——芬兰设计政策研究[D]. 陈朝杰. 广东工业大学, 2018(02)
  • [2]典型科技发达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管理对我国的借鉴研究[D]. 顾全.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0)
  • [3]西方工业强国的科技管理体系[J]. 赵志全,周洪伟. 江苏科技信息, 2011(11)
  • [4]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本文侧重对可再生电力能源分析[D]. 栗宝卿.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0(01)
  • [5]提高我国创新水平的政策思考[J]. 任锦鸾,吕永波,郭晓林.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 2007(00)
  • [6]创新型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J]. “创新型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课题组,丁学东. 经济研究参考, 2007(22)
  • [7]提高我国创新政策水平的综合思考[J]. 任锦鸾,吕永波,郭晓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02)
  • [8]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机制要靠法律保障——法国、荷兰科技法律制度考察的启示[J]. 范晓峰. 科技与法律, 2005(04)
  • [9]法国的优先研究领域和重点发展计划[J]. 邱举良. 科学新闻, 2003(15)
  • [10]2002年法国科技发展综述[J]. 王凯. 全球科技经济了望, 2003(02)

标签:;  ;  ;  ;  ;  

法国研究和技术部长谈论支持创新政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