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术器械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产手术器械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国内手术器械发展状况和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杨俊[1](2021)在《基于立体视觉的微创手术导航系统》文中研究指明手术导航系统是利用CT等一系列工具扫描出患者数据并重建出三维立体模型,利用配准算法将手术空间中患者模型与扫描重建出的三维立体模型进行匹配,在手术中跟踪定位手术器械,计算出手术器械空间姿态,显示在扫描重建出的三维立体模型上,让医生可实时观测当前手术器械在患者身体上的具体位置。相对于传统手术而言,手术导航系统具有便于医生对病例进行分析从而术前诊断,对患者进行手术规划、模拟手术,医学教学等诸多优势,除此之外,手术导航系统还具有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本文对手术导航系统手术器械的跟踪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分析,针对手术器械上定位标记物的选取、检测算法进行研究分析,研究手术器械姿态解析方法,同时对手术器械姿态跟踪方法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手术器械上定位标记对手术器械姿态解析精度具有巨大影响的问题,对手术械手术定位标记的选取进行研究,研究黑白格定位标记的识别算法,其对手术器械定位精度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实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对称性的黑白格检测算法,算法中利用多分辨率和多级筛选的算法框架,提前过滤大部分非黑白格区域,显着减少算法计算量,提高算法运行速度。(2)针对手术器械的刚体特性,即手术器械上定位标记的相对位置为已知信息,对于术中识别到的定位标记利用其相对位置关系可以优化求解出手术器械的姿态参数,为进一步提高精度。另外,本文使用一种将该姿态下手术器械上定位标记区域重映射到成像平面,以重映射到成像平面上定位标记区域到实际检测到的定位标记区域之间的误差为损失函数,以此优化姿态估计精度的方法。(3)针对手术器械的运动特性,利用LSTM循环神经网络对手术器械姿态进行跟踪。将手术器械上定位标记空间坐标重映射回成像平面,确定定位标记在成像平面上的区域,减少定位标记的识别的范围,提高算法运行速度,在处理大分辨率图像时,算法运行时间的提升效果更为显着。(4)系统算法移植。针对本文涉及的手术导航系统算法及硬件需求考虑,选取英伟达的Jetson Nano二代嵌入式开发板,该开发板提供多个相机接口,支持Open GL ES,本文将涉及的硬件及算法移植到该开发板上,并进行开发调试。

梁科[2](2020)在《面向手术安全性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机器人性能评价与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可以克服传统手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有效拓展医生手术操作的能力。本文针对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设计中的工作性能评价关键问题开展研究,主要创造性成果如下:为满足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安全操作的要求,提出了基于工作空间、碰撞干涉、灵活性、关节运动优化及手眼协调性的机器人操作性能综合评价指标,并建立了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术前规划模型。通过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该问题进行求解,实现了对机器人术中操作安全性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术前规划方案相较于仅靠临床经验给出的方案更为合理,从而对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中手术切口及机械臂摆位的选择具有较好的指导性作用。结合主从操作模式特点,针对所研制的“Micro Hand S”机器人系统进行了控制策略分析,解决了主从控制过程中运动一致性问题、主从二次映射问题及运动比例缩放问题。提出了一种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操作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从机器人系统执行机构末端输出运动,提取运动特征指标构造评价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评价模型可有效识别不同经验水平的操作人员间存在的动作技巧显着差异,对机器人辅助微创外科技术培训及操作技能评价具有指导意义。针对微创手术机器人术中的运动约束,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夹具的机器人执行机构运动约束方法。该方法对手术器械更换过程中末端姿态复位及器械整体进出体腔的过程进行了运动约束,有效解决了器械更换对组织可能产生的伤害。通过对主从操作过程中机器人执行机构空间运动约束进行研究,解决了机械臂或手术工具间的碰撞干涉以及手术器械末端脱离可视区域的问题,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主动防止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中因机器人系统运动规划失误或是人手误操作所造成的手术二次伤害。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针对“Micro Hand S”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运动性能进行了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开展了RCM(Remote Center of Motion)定位安全机制响应、操作牵引力、主从控制等性能与功能的测试与验证。最后通过多例动物实验验证了机器人系统具有良好的手术操作能力,为进一步进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郑明月[3](2020)在《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主从控制及其滤波防抖设计》文中认为近几年微创手术迅速发展得到医学界的认可,它具有创伤面积小、效率高、易修复和无痛苦等优点。但是传统意义上的微创手术存在很大的弊端,难操作、局限大等因素让其得不到充分发展。微创手术操作容易使医生在视觉上产生疲劳,导致误操作。刚性结构设计的操纵臂末端闭合与张开有明显的延迟现象,容易对其他操作产生干扰。因此,单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设计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主要对主从式结构的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进行设计,主要包括主从操作手运动学分析、主从控制系统设计和滤波防抖算法测试。从手机械臂设计分为4自由度固定辅助结构和6自由度末端执行结构,可灵活地调节执行机构的姿态变换。通讯协议采用EtherCAT通讯方式,利用FPGA和ARM系统的联合实现主手与从手协调运筹。采用改进D-H法对夹持机械臂建立运动学,对其工作运动范围空间进行云图分析,确保在狭小的腹腔环境内安全操作,实现末端夹持结构的剪切、缝合与辅助操作。通过从手机械臂的逆运动学分析,确定被动关节的最优变换姿态角,并利用MATLAB实现逆运动的仿真和笛卡尔空间内直线与曲线的路径规划。本论文对手术机器人的主从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并通过对主从操作手的运动分析,建立合适的主从映射。利用二次映射的方法实现主从手与内窥镜之间三维映射。通过调节比例增量增强主从协调性,并通过仿真实验得到主从手吻合结果。分别利用平均滤波法、最小二乘法和傅里叶拟合算法对主手抖动进行滤波测试比较,验证了傅里叶拟合算法对实时抖动信号具有有效性。

郭孟潮[4](2020)在《R公司手术器械产品质量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速,国民健康意识逐步增强,国民对医疗升级的需求持续增加,表现之一是对境外高端产品及优质服务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2014—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但国产比例较低。与此同时,中国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印度等地区人口红利逐步凸显,东南亚国家原料成本和用工成本优势明显,因此,很多跨国企业纷纷从中国搬迁至东南亚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因此研究如何提升国产产品质量,既能帮助中国制造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能降低因质量问题带来的成本浪费,缓解中国制造业的成本压力,避免制造迁移现象。本论文对R公司展开调查研究,将为“如何提升国产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R公司是一家专业医疗器械生产厂商,德国总部有184年历史,在中国的生产中心已持续运营15年。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如GMP和ISO13485仅体现最低法律要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已出现质量问题突出的现象。随着手术器械业务的持续增长,降低返工率,减少质量成本浪费,提高整个组织的生产效率、人均效能,对于R公司的卓越运营和在兄弟公司中凸显竞争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R公司医疗器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前三大的质量返工问题:磕碰伤,砂带印,外形不良。通过层层聚焦分析,分别找出影响返工问题的主要工序为清洗工序和打磨工序,主要影响因子分别为:运输路线过长、清洗吹干方式、清洗摆放方式、粗磨余量不足、外形规格不清晰等因子,并通过质量控制计划予以识别和控制。与此同时,从管理角度深入剖析返工问题居高不下的原因:(1)从现有组织架构图可以看出,QM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工厂验收合格,并非工厂日常运营的质量问题的解决和改进,该部分职责缺失。(2)R公司的QM部门人力配置不足,表现为部分工作不能按时充分完成。(3)QM部门不直线汇报于R公司的执行总裁,存在汇报效率低及权威性不足的问题。通过对R公司质量管理机制分析,发现得知,四道质量门归属生产部门,质量门之间相对独立,不能有效联动。后3道质量门检验项目高度重合,存在工作效率损失。QC部门仅有质量最终检验的职责,经常与生产部门发生判定标准和意见不一致现象。产品质量严重依赖于最后一道质量门,控制时机太晚。通过重新优化QC组织职责,将原隶属于生产的检验员择优归入QC,并加重过程中QC检验任务和人员配置,设计能与最终检验联动的检验计划,进而优化质量管理机制。通过QVSM,鱼骨图,MSA测量系统分析,流程图六西格玛工具,对3大返工问题的深入分析验证,优化质量控制流程和质量门设置,相应改善原有KPI评价指标,使得R公司从“事后质量控制”转型为“过程质量管理”。同时并嵌入持续改进元素在企业日常运作中,通过一系列改善活动,在组织中践行了 DMAIC的方法论,并总结出适合R公司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方法“十步法”,R公司的系列改进措施,对于医疗行业中小型制造企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孔宛如[5](2020)在《山东省二、三级公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管理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是医院内承担着各个科室复用诊疗器械、医用辅料等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存储、发放工作,并负责无菌物品的供给的部门,是医院感染控制的核心。CSSD的质量管理出现问题带来的主要危害是引发医院感染,并且对医患双方造成额外的经济负担,不仅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健康,也会对医护人员产生危害。随着新医改的推进以及各个地区医疗机构规模的扩张,医院CSSD呈现出器械物品流通量大,且周转速度快,技术操作要求严格等特点,其建筑布局、设备配置、人力资源、培训机制、管理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均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CSSD的工作质量。2012年,山东省成立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旨在对全省医院CSSD实行规范化的集中管理,2015年,质控中心制定了消毒供应质量评价指标并要求全省二、三级医院上报8项质量月指标,对全省医院的CSSD质量情况进行监测和监督,对各级医院CSSD的工作质量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估,并于2016年开展了首次全省二、三级公立医院CSSD的质量评价工作。但是启动质量评价三年以来,一直缺乏实证研究。由于各个质量指标只有基本数据,缺乏具体的评价标准,也没有互相区分重要程度,因此无法对不同的医院之间进行总体质量的比较,也未对山东省各级医院CSSD工作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因此本研究将从医院对CSSD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以及CSSD工作质量现状两个维度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山东省CSSD工作质量管理现状,及时发现并解决管理中存在的的问题,促进CSSD质量持续改进。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山东省二、三级公立医院CSSD工作质量管理现状,对提高医院CSSD质量管理提出建议。具体目标如下:(1)分析山东省二、三级公立医院CSSD工作质量管理现状(2)探讨影响二、三级公立医院CSSD工作质量的因素(3)提出完善医院CSSD的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是利用二手数据进行的回顾性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山东省消毒供应质控中心在2016年-2018年收集的8项CSSD工作质量指标的数据进行分析,来研究当前山东省各级医院CSSD的工作质量管理现状。本研究中,CSSD的工作质量管理现状主要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其一是医院对CSSD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通过各医院参与质量评价的情况进行分析;其二是对医院CSSD工作质量现状进行评价。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山东省二、三级公立医院在2016-2018年参与CSSD质量评价的情况,主要从参与度和完整参与度两个方面进行描述,用来反映医院对于CSSD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第二部分是2017和2018年完整上报质量指标的73家医院的CSSD工作质量现状分析(完整上报的纳入标准为2017年和2018年均上报9个月及以上的医院,不要求连续上报9个月及以上),了解不同级别、不同地域医院CSSD工作质量水平的差异;第三部分是对质量指标上报情况不好以及质量水平较差的医院CSSD负责人进行访谈,找到影响指标上报和质量水平的因素,并提出完善CSSD工作质量管理的建议。本文的定量资料主要在Excel录入后使用SPSS22.0进行分析,其中对于医院参与CSSD质量评价基本情况的分析主要采用率和构成比来描述,对于2017-2018年不同分类的医院CSSD工作质量现状的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 8项工作质量指标的权重;定性资料主要是对上报情况不好和总体质量评价情况不好的医院做定性访谈,通过整理、归纳和总结访谈内容,对定量资料进行解释,找到影响上报和CSSD工作质量的原因。主要结果自2016年山东省开展CSSD质量评价工作以来,参与质量评价的二、三级公立医院数量呈现增长趋势,参与填报的医院主要是三级医院。随着质控中心各相工作的完善以及宣传力度的加大,各级医院对于质量评价的参与程度逐年提升,但是二级医院的参与程度比较低。对于完整上报质量指标的73家医院进行CSSD工作质量现状分析,2018年山东省医院CSSD总体的质量状况是较2017年有所提升的。从2017-2018年的各级各类医院CSSD的质量现状来看,2018年的工作量较2017年有所增加,待灭菌器包清洗合格率以及无菌物品合格率均有所增长,但是待灭菌包包装合格率由2017年的96.02%下降至2018年的95.88%,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医院包装合格率下降较为显着,降低了 0.86%,;在不良事件方面,湿包发生率、职业暴露和不良事件的发生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根据定性访谈的结果,部分医院未能按时按照要求上报质量月指标的原因有二,一是自身管理问题,比如医院不够重视、工作交接出现问题等,二是质控中心网上填报系统有缺陷,导致填报和提交出现问题。据各医院的CSSD的负责人反映,影响CSSD工作质量的的因素主要有设备陈旧缺乏维护、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建筑布局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结论和建议二级医院对于质量评价的参与程度并不是很高,医院对于CSSD的质量管理重视程度依然不够。山东省二、三级医院的CSSD工作质量从2017年到2018年有所提升,器械处理达标情况总体提升,负性事件的发生减少,说明消毒供应质控指标起到了很好的监督和反馈作用,但是待灭菌器械包包装合格率是降低的,需要引起医院CSSD的注意。当前CSSD主要存在着人手不够、工作人员年纪偏大,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化建设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了进一步提升全省CSSD的质量水平,质控中心应该加大对二级医院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升重视程度。医院管理者应当进一步完善CSSD人员的配置和组织构建,输送足够多、优质的人才去承担相关工作,并加大培训力度,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与此同时,完善医院以及质控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数据管理的标准化,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建设区域化CSSD,分担当地医院CSSD的工作负担。

胡帅军[6](2020)在《射频识别应用于单件手术器械追溯管理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将射频识别(RFID)芯片植入单件手术器械,筛选合理的芯片、确定芯片与器械的最优结合方式,通过模拟植入芯片后的单件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及使用的全过程来验证芯片内储存数据的完整性、芯片与器械结合方式的稳定性,最终为消毒供应中心提供一套基于单件器械追溯管理的信息系统,降低因手术器械管理问题产生的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市场调研,参照单件手术器械在消毒灭菌过程中经历的理化条件及临床使用的流程,综合比较目前市场上各种芯片和粘合剂的性能,确定合适的试验材料;比较粘贴法、焊接法和开槽嵌入三种不同结合方式的稳定性,初步确定RFID芯片植入单件手术器械的方法和芯片数据的识读方式。在工厂条件下开展50次小规模消毒灭菌试验,比较试验前后芯片数据完整性、芯片脱落情况、粘接剂情况,再次优化RFID芯片的植入方法。最后是在医院现场条件下开展试验,经过消毒供应中心科室内超声波清洗处理、化学消毒剂浸泡及1000次以上的重复清洗消毒灭菌,在新的手术室和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追溯管理系统中完成对植入芯片后单件器械的数据录入,分析RFID芯片植入单件手术器械后的稳定性,确定以单件器械管理为目标的无菌物品追溯管理系统可实现其避免器械遗留、单器械使用统计及全流程管理的基本功能。结果:将超高频6号RFID无源射频识别芯片和双组分耐高温粘接剂作为本次研究的试验材料,用开槽嵌入法将芯片与手术器械相结合。工厂条件试验中20把器械封胶产生麻斑颜色并趋向褐色,焊接器械6把标签边缘产生黄色锈斑,改变粘接封胶材料工艺后以上情况消失。现场试验首次标记器械40把,包括直接开槽法25把、黏贴法9把、焊接法6把,测试目标为芯片脱落和信号消失情况,已完成1300次测试中芯片问题发生率37.5%;补充标记器械20把,改变结合工艺后已完成800次测试,芯片问题发生率降至15%且集中在测试前期,自2019年8月后的测试中芯片信号稳定、无芯片脱落情况。结论:本研究选择的射频识别芯片、粘接剂和植入方法可用于临床使用管理单件手术器械,基于单件手术器械追溯的无菌物品追溯管理系统基本满足临床需求。

孙清华[7](2020)在《微创手术机器人信息交互框架研究》文中提出微创手术机器人是智能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用于辅助医生更精准的完成手术并降低手术对病人造成的损伤。目前我国在微创手术机器人技术研发上越来越成熟,但整体的创新力度尚且不足,且用于指导微创手术机器人产品设计的方法论研究少之又少。本文从需求信息出发,以微创手术机器人的信息交互框架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各种需求信息及其间结构关系,构建了基于多层维度的信息交互框架并提出基于框架的决策信息量评估算法。利用框架辅助微创手术机器人设计,使其有流程、方法可循,通过信息交互的设计进而对产品功能设计、结构设计等产生启发,提高微创手术机器人产品的设计效率及创新的可能性。首先,利用定性研究方法获取微创手术机器人用户需求。利用手术视频资料观察、文献资料研究以及相关医生的深入访谈获取了多方面的需求信息,并对得到的需求信息通过分类分析,明确了需求信息的类别,奠定了信息交互框架后续的研究方向。其次,文章分析了信息交互框架的构成要素,定义了信息交互行为及框架中的角色层次,并完成了以有助于决策为目的的多层维度信息交互框架的构建。同时,基于信息论理论对框架中的信息单元进行了量化,利用AHP确定了框架中约束集的各项权值,提出用以评估基于框架创造的产品设计方案优劣的决策信息量算法。接着,文章展示了框架的应用设计流程。利用所得的微创手术机器人信息交互框架进行微创手术机器人创新方案设计,并利用显性信息交互行为评价及决策信息量评估对方案进行择优,对优选方案进行了方案细化和三维效果展示,并描述了此方案的创新之处。最后,本文详细阐述了框架的构成、拓展性及其方法以及创新价值。除此外,本文还对该框架的可用性进行了测试和研究,最终得到的结果表明,该框架在辅助用户设计微创手术机器人的效果要比传统微创手术机器人设计方法要好,且更容易产生创新性设计。

马保平[8](2020)在《微创手术机器人机构设计与人机交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手术机器人从操作手主动臂远心机构是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远心机构的机械结构设计优劣直接影响微创手术机器人的性能,同时也制约着机器人系统中其他部件的研发与设计。本文对微创手术机器人主动臂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运动学分析、重力补偿与人机交互研究以及手术操作运动的仿真分析与性能验证。首先,对内窥镜手术机器人进行详细的机械结构设计。分析国内外对远程运动中心机构的研究现状,综合考虑各类远心机构的优缺点,提出一种新型的远心机构,采用同步带代替传统双平行四边形远心机构的小臂,构建新型远心机构,继承双平行四边形RCM机构的高精度定位和双同步带RCM机构的结构紧凑的优点。其次,构建完整的机器人主动臂的运动学模型。基于D-H参数法建立内窥镜手术机器人主动臂远心机构的运动学方程。求解从操作手主动臂的运动学正解和逆解,并求解速度雅克比矩阵,为后期人机交互控制奠定基础。基于MATLAB采用蒙特卡洛法求解主动臂远心机构的工作空间,结合Sim Mechanics采用仿真法求解主动臂远心机构的工作空间,分别采用数值法与仿真法求解主动臂工作空间并对比分析其结果,工作空间求解结果满足手术操作要求。再次,开展从操作手主动臂的重力补偿分析。对从操作手主动臂远心机构的大臂和小臂进行被动式重力补偿,提出拉簧-绳轮组合机构的被动重力补偿方式。依托ADAMS构建虚拟仿真模型,分析对比重力补偿前后远心机构运动性能、电机驱动力矩和末端定位精度的变化,验证拉簧-绳轮组合机构方式重力补偿的可行性,提高主动臂的反向驱动性,为手术机器人从操作手主动臂人机交互奠定基础。基于模糊强化学习的算法模型,对主动臂进行人机交互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糊学习的变导纳控制模型可实现柔顺自然的机械臂摆位操作,能够满足人机交互过程中各阶段的阻尼变化需求,具有较高的可控性和稳定性。最后,完成手术机器人从操作手主动臂的虚拟手术操作。基于ADAMS建立从操作手主动臂的虚拟仿真模型,模拟主动臂微创手术操作。研究主动臂远心机构作横滚、俯仰和移动运动时,内窥镜的运动平稳性和不动点定位精度的变化。再者,在远心机构作横滚和俯仰联合运动状态下,研究关节驱动电机输出力矩的变化、内窥镜的角速度与质心速度变化。分析手术器械运动延迟性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计算内窥镜运动延迟性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新型远心机构构建的内窥镜手术机器人主动臂能够较好的完成微创手术操作。

况雪兵[9](2019)在《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手术器械设计》文中指出医疗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出现和发展,推动手术器械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传统手术的发展。目前,国外的手术器械的发展更为全面,为首的就是达芬奇手术系统配套使用的Endowrist手术器械,其种类众多、功能齐全。国内医疗手术机器人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手术器械的研究方面也存在不足。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手术器械,都存在着可靠性不足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全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辅以可靠性工程工具对柔性手术器械进行设计。本文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下:首先,以普通剪类器械为载体对手术器械进行了FEMA分析,对手术器械在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了预测、分析,同时对这些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风险顺序数计算,评断出哪些故障对手术器械可靠性的影响最大。同时,参与到柔性手术器械包括设计、加工、装配、使用、回收等全生命周期阶段,对在每个阶段出现的故障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故障出现的原因。根据两种分析的结果,对手术器械的关键零部件进行了确认。之后,根据确认的关键零部件进行可靠性试验。主要是针对关键零部件钢丝绳、传动相关结构。对于钢丝绳,主要是针对其自身属性进行试验,因此选用了三种不同钢丝绳作为对比,试验钢丝绳在不同预紧力下的损坏时间,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于传动相关结构,主要是对绕柱直径、钢丝绳缠绕角度进行试验设计,测试不同绕柱直径、钢丝绳缠绕角度下钢丝绳内部张力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然后,根据故障分析结果、试验结果对柔性手术器械进行设计。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手术器械关键零部件设计,二是非关键零部件设计,三是全生命周期过程种出现的交互体验问题改进。关键零部件的设计是对手术器械可靠性影响最大的一部分,主要是考虑前面试验提供的数据支持进行改进,同时也针对钢丝绳的磨损问题,对器械结构进行了改进。非关键零部件对于手术器械的可靠性影响相对较小,对相关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交互问题主要是解决在器械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对于手术器械的交互对象带来影响的问题。最后对手术器械进行设计验证。主要是针对钢丝绳支架和开合剪两个零件进行后续仿真分析工作,通过关键零件可靠性的提高去验证手术器械可靠性的提升,并对全文设计技术路线进行总结。

师娜[10](2019)在《基于移动设备的围手术期护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近年来,移动设备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护理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本研究以提高围手术期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更好的保障手术安全质量为目的,给出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围手术期护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研究现状,发现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以确定研究方向;采用实地调查法,通过对某三甲医院麻醉科、器械科及相关科室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各部门日常工作流程,获取相关内部资料,为后续论文的撰写提供数据支撑;采用访谈法,了解围手术期护理人员的业务需求,设计与之相适应的系统方案,并通过与相关科室人员的谈话不断对其进行完善;采用业务建模法,使用业务流程建模符号绘制围手术期护理业务流程图,清晰的表现业务活动流向。【结果】本研究在整理我国手术室信息化和手术室移动护理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湖北省武汉市某三甲医院围手术期护理管理现状,通过系统需求分析、梳理该医院手术室组织结构及人员背景、进行围手术期护理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分析,在完成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系统的技术框架和整体结构,并根据系统用例分析的结果进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和数据库设计,有详有略的给出了基于移动设备的围手术期护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结论】传统的手术室护理模式,难以有效解决医院手术室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如何在信息化的助力下实现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护理效率、质量以及手术安全等方面的全面提高是医院管理人员高度关注的重点。本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某三甲医院围手术期护理信息系统建设为契机,以基于移动设备为设计理念设计的覆盖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三个节点的围手术期护理信息系统可以很好的满足围手术期护理需求,提高护理记录准确性和护理工作效率,促进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和手术安全质量的提升。

二、国内手术器械发展状况和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手术器械发展状况和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立体视觉的微创手术导航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手术导航系统原理与总体设计
    2.1 手术导航系统的构建
        2.1.1 手术导航系统工作流程
        2.1.2 手术导航系统坐标系构建
    2.2 光学导航系统的构建
        2.2.1 相机系统搭建
        2.2.2 相机系统标定
        2.2.3 空间定位原理
    2.3 手术器械的设计与标定
        2.3.1 手术器械设计
        2.3.2 手术器械标定
    2.4 手术导航系统配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手术器械定位算法分析与设计
    3.1 定位标记物分析
        3.1.1 黑白格检测算法分析
        3.1.2 图像预处理
        3.1.3 基于对称性的特征点筛选
        3.1.4 基于直线拟合的特征点检测
        3.1.5 角点亚像素化
    3.2 手术器械匹配算法分析与设计
        3.2.1 特征点匹配分析
        3.2.2 基于Bouguet的特征点匹配
        3.2.3 手术器械匹配算法
    3.3 手术器械姿态解析
        3.3.1 基于刚体特性的姿态解析
        3.3.2 基于重映射的姿态优化
    3.4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3.4.1 黑白格检测算法测试
        3.4.2 手术器械定位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LSTM的手术器械姿态估计和跟踪
    4.1 传统经典滤波器
        4.1.1 线性滤波
        4.1.2 非线性滤波
    4.2 基于LSTM的姿态估计网络模型
        4.2.1 LSTM理论及其网络结构
        4.2.2 数据预处理
        4.2.3 损失函数
        4.2.4 网络结构的搭建
    4.3 基于手术器械重映射的目标跟踪
    4.4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4.4.1 实验数据集
        4.4.2 评价标准
        4.4.3 实验参数及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JETSON NANO的嵌入式系统开发
    5.1 JETSON NANO系统框架结构
        5.1.1 系统硬件参数
        5.1.2 系统安装及环境配置
    5.2 JETSON NANO嵌入式系统开发
        5.2.1 手术导航系统算法移植
        5.2.2 手术导航系统数据传输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面向手术安全性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机器人性能评价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字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状况
        1.3.1 国外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研究现状
        1.3.2 国内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研究现状
    1.4 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性能评价研究状况
        1.4.1 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的术前规划研究
        1.4.2 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运动控制技能评价方法
        1.4.3 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运动约束研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设计
    2.1 引言
    2.2 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设计要求
    2.3 手术机器人执行端机械结构分析
        2.3.1 机器人术前被动调整机构
        2.3.2 机器人主动机械臂RCM构型分析与设计
        2.3.3 主动机械臂运动学及运动学性能分析
    2.4 手术机器人主操作端结构分析
        2.4.1 主操作手结构分析
        2.4.2 主手操作台设计分析
    2.5 机器人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2.6 安全性机制设计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机器人术前规划研究
    3.1 引言
    3.2 机器人性能优化评价指标
        3.2.1 机器人工作空间的布局
        3.2.2 机器人执行机构碰撞干涉检测模型的构建
        3.2.3 机器人灵巧性分析
        3.2.4 关节运动优化
        3.2.5 手眼协调评价
    3.3 术前规划算法的提出
        3.3.1 多目标优化及算法介绍
        3.3.2 算法流程介绍
    3.4 算法仿真验证
        3.4.1 实验拟定
        3.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机器人辅助手术人机交互与运动控制评价方法
    4.1 引言
    4.2 人机操作模式下的控制策略分析
        4.2.1 人机交互信息处理
        4.2.2 手术机器人系统控制策略分析
    4.3 手术机器人运动控制技能评价研究
    4.4 实验分析
        4.4.1 实验设置与任务拟定
        4.4.2 基于电磁追踪原理的运动数据采集方法
        4.4.3 基于动作评价指标的信息提取
        4.4.4 实验结果统计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安全性的机器人空间运动约束研究
    5.1 引言
    5.2 手术器械末端姿态复位与更换运动约束
        5.2.1 手术器械末端关节复位运动约束
        5.2.2 手术器械直线运动约束
    5.3 主从操作过程中的机器人空间运动约束
        5.3.1 包围盒的构建
        5.3.2 最短间距判定
        5.3.3 点到曲面的距离判定
        5.3.4 基于人工势场的辅助力生成
        5.3.5 虚拟代理点应用
        5.3.6 两种碰撞干涉同时发生的应对措施
        5.3.7 实验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集成与性能实验
    6.1 引言
    6.2 “MicroHand S”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集成
    6.3 机器人系统性能实验
        6.3.1 RCM定位安全机制检测
        6.3.2 手术器械末端牵引力测试
        6.3.3 机器人系统主从控制实验验证
    6.4 活体动物实验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本文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主从控制及其滤波防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手术机器人系统的研究与发展概况
    1.3 课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2 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设计
    2.1 引言
    2.2 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流程规划
    2.3 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操作方式设计
    2.4 手术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
    2.5 主从控制结构设计
    2.6 控制系统设计
    2.7 本章小结
3 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主从手运动学分析与路径规划
    3.1 引言
    3.2 丝传动方式设计
    3.3 手术机器人机械模型设计
    3.4 手术机器人主手运动学分析
    3.5 从手结构运动学分析
    3.6 从手机械臂路径规划
    3.7 本章小结
4 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主从控制设计
    4.1 引言
    4.2 主从控制策略
    4.3 主从控制映射功能实现
    4.4 主从吻合二次映射方法
    4.5 本章小结
5 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主手滤波防抖设计
    5.1 引言
    5.2 主手抖动滤波方案设计
    5.3 主手抖动滤波算法对比测试
    5.4 安全操作限制功能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4)R公司手术器械产品质量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质量管理相关理论应用研究
        2.1.1 质量管理基础理论
        2.1.2 质量管理理论应用研究现状
    2.2 持续改进理论应用研究
        2.2.1 持续改进基础理论
        2.2.2 持续改进理论应用研究现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R公司手术器械产品质量现状测量
    3.1 R公司发展现状
    3.2 R公司手术器械产品质量问题表现
        3.2.1 R公司手术器械产品生产过程质量问题
        3.2.2 R公司手术器械产品毛坯来料质量问题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R公司手术器械产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4.1 R公司手术器械产品质量问题生产要素原因分析
        4.1.1 手术器械产品磕碰伤问题原因分析
        4.1.2 手术器械产品砂带印问题原因分析
        4.1.3 手术器械产品外形不良问题原因分析
    4.2 R公司手术器械产品质量问题管理要素原因分析
        4.2.1 R公司质量管理机制分析
        4.2.2 R公司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分析
        4.2.3 R公司质量管理关键指标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R公司手术器械产品质量问题改进措施研究
    5.1 R公司手术器械产品质量问题改进措施制定
        5.1.1 手术器械产品磕碰伤问题改进措施
        5.1.2 手术器械产品砂带印问题改进措施
        5.1.3 手术器械产品外形不良问题改进措施
    5.2 R公司手术器械产品质量管理机制优化
        5.2.1 R公司质量门优化
        5.2.2 R公司手术器械产品质量管理流程优化
        5.2.3 R公司手术器械产品在线质量控制
        5.2.4 R公司质量相关KPI改善措施
    5.3 持续改进机制建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山东省二、三级公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管理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1 我国消毒供应中心发展现状
    2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工作的意义
    3 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重点
    4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5 山东省消毒供应工作质量评价工作发展现状
研究目的
研究设计
资料来源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2 资料收集方法
    3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评价指标的判读和内容
    4 资料分析方法
    5 质量控制
结果与分析
    1 山东省二、三级公立医院参与CSSD质量评价情况
    2 山东省二、三级公立医院CSSD工作质量现状
    3 2018年山东省二、三级公立医院CSSD质量评价总得分
    4 医院CSSD工作质量指标上报和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讨论
    1 山东省二、三级公立医院CSSD参与质量评价状况
    2 山东省二、三级公立医院CSSD的工作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结论和建议
    1 加大对二级医院的质控力度
    2 优化CSSD人员配置,加大培训力度
    3 鼓励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建设
    4 加强信息化建设
创新性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评价指标专家函询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射频识别应用于单件手术器械追溯管理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概况
    1.2 国外医院RFID应用现状及唯一器械标识(UDI)实施的客观影响
    1.3 国内医院RFID应用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射频识别与单件手术器械结合
    2.1 单件手术器械的标记与追溯
    2.2 射频识别芯片的分类和选择
    2.3 粘接剂材料的安全性
    2.4 芯片与器械结合的方式
    2.5 预试验
    2.6 现场试验
    2.7 结果分析
3 射频识别在单件手术器械追溯管理中的初步应用
    3.1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追溯管理系统架构
    3.2 医院单件手术器械追溯管理的实施结果
    3.3 与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管理系统的对接
4 讨论
5 结论
6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7 创新点
8 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粘接剂材料生物安全性测试报告
    附录2 RFID植入器械消毒灭菌稳定性测试汇总表
    附录3 RFID测试实验建档
    附录4 嵌入式手术器械标签失效分析报告
综述 射频识别与单件手术器械追溯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7)微创手术机器人信息交互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集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人机信息交互理论
        1.2.2 微创手术机器人发展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微创手术机器人用户需求挖掘
    2.1 MISR用户需求获取
        2.1.1 需求信息获取方法
        2.1.2 需求信息采集标准
    2.2 经典手术视频分析
        2.2.1 手术流程分析
        2.2.2 手术中的需求分析
    2.3 MISR相关文献资源需求挖掘
        2.3.1 MISR的非功能性需求
        2.3.2 MISR的功能性需求
    2.4 MISR相关医生深入访谈
        2.4.1 医生的深入访谈
        2.4.2 需求信息汇总及预处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创手术机器人信息交互框架构建
    3.1 信息交互框架要素
        3.1.1 信息交互框架构成要素及形式
        3.1.2 现有MISR信息交互框架
    3.2 信息交互行为及信息交互框架
        3.2.1 框架中的信息交互行为及影响因素
        3.2.2 信息交互框架中的角色
        3.2.3 基于多层维度的信息交互框架模型
    3.3 信息交互框架决策信息量评估算法
        3.3.1 信息的量化
        3.3.2 AHP约束项权重确定
        3.3.3 决策信息量算法
    3.4 MISR创新信息交互框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信息交互框架应用与评价
    4.1 信息交互框架延伸
        4.1.1 信息交互框架延伸与拓展方法
        4.1.2 信息交互框架应用方法
    4.2 基于信息交互框架的MISR概念设计
        4.2.1 MISR概念设计方案
        4.2.2 MISR概念设计方案评价
        4.2.3 MISR概念设计方案实现
    4.3 信息交互框架评价与可用性分析
        4.3.1 信息交互框架的创新功能及发展
        4.3.2 创新框架的可用性实验及结论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手术视频资料观察记录
附录2 相关医生访谈提纲
附录3 需求信息的分类结果
附录4 AHP约束项权重各专家评判矩阵
附录5 可用性测试任务1与任务6原始数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微创手术机器人机构设计与人机交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微创手术机器人从操作手主动臂研究现状
        1.2.1 微创手术机器人从操作手主动臂国外研究现状
        1.2.2 微创手术机器人远心机构国内研究现状
    1.3 手术机器人人机交互研究现状
        1.3.1 手术机器人的人机交互
        1.3.2 人机交互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内窥镜手术机器人从操作手主动臂结构设计
    2.1 引言
    2.2 微创手术操作分析
        2.2.1 微创手术操作流程分析
        2.2.2 机器人主动臂设计要求分析
    2.3 微创手术机器人从操作手主动臂的构型选择
        2.3.1 远程运动中心机构
        2.3.2 手术器械
    2.4 微创手术机器人从操作手主动臂机械结构设计
        2.4.1 横滚关节机械结构设计
        2.4.2 俯仰关节机械结构设计
        2.4.3 移动关节机械结构设计
    2.5 关键零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2.6 电机选择
        2.6.1 横滚关节电机选择
        2.6.2 俯仰关节电机选择
        2.6.3 移动关节电机选择
    2.7 手术机器人主动臂的最终构型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内窥镜手术机器人主动臂运动学及仿真分析
    3.1 引言
    3.2 微创手术机器人主动臂运动学分析
        3.2.1 关节坐标系的建立
        3.2.2 正运动学分析
        3.2.3 逆运动学求解
    3.3 工作空间分析
    3.4 雅可比矩阵求解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内窥镜手术机器人主动臂的重力补偿与人机交互
    4.1 引言
    4.2 重力补偿设计
        4.2.1 小臂重力补偿
        4.2.2 大臂重力补偿
        4.2.3 重力补偿原理
    4.3 重力补偿力学分析
    4.4 重力补偿仿真分析
    4.5 人机交互
        4.5.1 人机交互理论基础
        4.5.2 人机交互控制算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内窥镜手术机器人主动臂的ADAMS仿真分析
    5.1 引言
    5.2 主动臂仿真模型的建立
    5.3 腹腔微创手术过程分析
    5.4 各关节仿真分析
        5.4.1 横滚运动自由度
        5.4.2 俯仰运动自由度
        5.4.3 平移运动自由度
    5.5 末端定位精度分析
    5.6 手术器械混合运动仿真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9)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手术器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字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手术器械研究现状
        1.2.2 国内手术器械研究现状
        1.2.3 手术器械故障统计
    1.3 研究方法
        1.3.1 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1.3.2 传统产品设计与全生命周期设计
        1.3.3 可靠性工程与全生命周期设计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手术器械故障分析
    2.1 手术器械FEMA分析
        2.1.1 手术器械系统划分
        2.1.2 手术器械失效模式分析
        2.1.3 手术器械风险顺序数评估
        2.1.4 FEMA分析小结
    2.2 手术器械的全生命周期分析
        2.2.1 设计阶段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2.2.2 生产阶段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2.2.3 装配阶段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2.2.4 使用阶段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2.2.5 全生命周期分析小结
    2.3 手术器械故障分析总结
第三章 关键零部件可靠性实验
    3.1 钢丝绳可靠性实验
        3.1.1 实验前期准备
        3.1.2 钢丝绳可靠性实验内容
        3.1.3 钢丝绳可靠性实验分析及结论
    3.2 传动结构可靠性实验
        3.2.1 可靠性实验设计
        3.2.2 可靠性实验实施
        3.2.3 实验数据分析
        3.2.4 可靠性增长模型
    3.3 实验总结
第四章 手术器械全生命周期设计
    4.1 柔性手术器械设计需求
    4.2 关键零部件及其相关结构设计
        4.2.1 钢丝绳的选用
        4.2.2 传动方式设计
        4.2.3 传动支撑件设计
    4.3 非关键零件设计
        4.3.1 柔性关节的设计
        4.3.2 外壳设计
    4.4 交互体验优化设计
        4.4.1 细长直管优化设计
        4.4.2 开合剪组优化设计
        4.4.3 器械碰撞问题优化
    4.5 本章小结
        4.5.1 柔性手术器械设计小结
        4.5.2 器械全生命周期设计因素总结
第五章 手术器械设计验证
    5.1 钢丝绳支架设计验证
        5.1.1 钢丝绳支架任务剖面
        5.1.2 参数设定
        5.1.3 仿真计算
    5.2 开合剪设计验证
        5.2.1 开合剪任务剖面
        5.2.2 参数设定
        5.2.3 仿真分析
    5.3 手术器械设计验证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基于移动设备的围手术期护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相关概念
    2.2 基础理论
        2.2.1 闭环管理
        2.2.2 精细化管理
3 系统分析
    3.1 系统需求分析
        3.1.1 需求分析
        3.1.2 需求描述
    3.2 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
    3.3 业务流程分析
        3.3.1 术前护理
        3.3.2 术中护理
        3.3.3 术后护理
    3.4 数据流程分析
    3.5 用户角色分析
4 系统设计
    4.1 系统总体设计
        4.1.1 设计思路
        4.1.2 技术架构
        4.1.3 整体架构
    4.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2.1 用例分析
        4.2.2 功能模块结构图
    4.3 数据库设计
        4.3.1 数据库概念设计
        4.3.2 数据库逻辑设计
5 讨论与总结
    5.1 讨论
        5.1.1 关于围手术期护理信息化的讨论
        5.1.2 关于围手术期护理业务优化的讨论
    5.2 总结
    5.3 本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手术室护理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附件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四、国内手术器械发展状况和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立体视觉的微创手术导航系统[D]. 杨俊.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面向手术安全性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机器人性能评价与实验研究[D]. 梁科. 天津大学, 2020(01)
  • [3]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主从控制及其滤波防抖设计[D]. 郑明月.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4]R公司手术器械产品质量改进研究[D]. 郭孟潮. 山东大学, 2020(05)
  • [5]山东省二、三级公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管理现状研究[D]. 孔宛如. 山东大学, 2020(02)
  • [6]射频识别应用于单件手术器械追溯管理的初步研究[D]. 胡帅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3)
  • [7]微创手术机器人信息交互框架研究[D]. 孙清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8]微创手术机器人机构设计与人机交互研究[D]. 马保平.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4)
  • [9]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手术器械设计[D]. 况雪兵. 天津大学, 2019(01)
  • [10]基于移动设备的围手术期护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D]. 师娜.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标签:;  ;  ;  

国产手术器械发展现状及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