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接孙中山参加联考

宋庆龄接孙中山参加联考

一、宋庆龄出联考孙中山(论文文献综述)

杨儒宾[1](2021)在《蓬莱往事》文中指出章太炎眼中的台湾人章炳麟是民族主义者,在推翻满淸、建立民国的过程中,他的一支古奥之笔像一把凌厉的吴勾越剑,曾发挥了极大的力量。在创建民国的过程中,南明(包含明郑)的想象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他在《光复军志序》一文中曾说及年轻时的一段心事:"弱冠,读全祖望文,所述南田、台湾诸事甚详,益奋然欲爲浙父老雪耻。次又得王夫之《黄书》,志行益定。"全祖望的《鲒埼亭集》多记南明烈士事迹,多有与台湾相关的历史。其中所记沈光文、徐孚远诸人传记,即爲明末复社名士而流寓台湾者。

贾晓霖[2](2014)在《宋庆龄对孙中山“联共”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1935-1940年)》文中指出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开始用三民主义救中国。在经历了曲折反复的革命斗争后,孙中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孙中山审时度势,重新分析中国的革命形势,在其晚年又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以保障三民主义的执行,而三大政策的核心其实为“联共”。“联共”思想的确立大大推动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发展。在抗日战争时期(木文截取1935—1940年),宋庆龄以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为标志,深化和发展了孙中山的“联共”思想,拓展和丰富了“联共”思想的外延和表现形式。宋庆龄发展了“联共”思想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号召团结一切力量共同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包容的心态和大无畏的胆识推动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今天,在中国全面进行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途中,宋庆龄发展“联共”思想的革命实践活动启示我们,只有团结和联合国内外的一切有益力量发展中国,才能真正将“中国梦”付诸实践。木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下面进行简要介绍:第一部分,分析了孙中山“联共”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内涵表现,并着重阐述了宋庆龄对于孙中山“联共”思想的认识和支持。第二部分,主要从革命目标、外部环境和依靠力量三方面阐述了1935—1940年宋庆龄继承孙中山“联共”思想的主要表现;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1935—1940年宋庆龄对孙中山“联共”思想的发展,具体从“联共”思想的内涵、外延和表现形式三方面进行了深化、拓展和丰富;第四部分,关于宋庆龄继承和发展“联共”思想的现实启示,即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创新党建方法的思想前提;求同存异、扩大交流是解决两岸问题的有效途径;精诚团结、同心合力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曾成贵[3](2013)在《鲍罗廷与中国国民革命》文中指出鲍罗廷作为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派驻中国的最重要的顾问,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促进国民党改组的完成,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共产党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亦因之获得实践平台。改组后的国民党,在构成上呈现各革命阶级的联盟,但继续保持了资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色彩。鲍罗廷深知国民党的复杂性,一开始就有加强左派,警惕右派进而战胜右派的思想准备。他以坚持联俄、反帝、开展国民革命为最大公约数,在变动的格局中,团结和发展左派势力,稳定和拉拢中间势力,排斥和打击右派势力,维护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努力坚持到底。以共产党员个人参加国民党的方式实现的国共合作,是联共(布)、共产国际的理论和战略与当时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在推翻军阀统治的目标将近实现,共产党的力量在革命运动中迅速壮大的情势下,随着共产国际战略激进化,要求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实质推进土地革命和建立工农革命武装,重新改造国民党上层机构,促进中国革命向非资本主义前途发展,不可能为国民党当权派所接受。革命形势已经深刻转变,国共合作格局必须相应转变,及时突破国共党内合作框架,但是,联共(布)和共产国际没有及时转变,鲍罗廷选择了维持与武汉国民党继续合作,放弃实行激进政策,结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鲍罗廷帮助国民党确立以党治军的理念,以苏联红军模式建立国民革命军。他参与筹建黄埔军校的谋划,参与平定广州商团叛乱。他在国民革命军北伐的问题上,做促进派,主张以北伐与农民问题的解决相结合,彻底摆脱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束缚。这个时期,联共(布)和斯大林重视帮助中国革命阵营建立武装力量,把发展武装的着重点,放在国民党和国民政府身上,共产党人主要发挥的是政治工作者的作用。斯大林给鲍罗廷下达过武装工农的指令,鲍罗廷认为没有条件实施。鲍罗廷参与国民党的政权建设,实践了“以党治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一成立,他在国民党中的顾问事务就转换到这个新平台。国民政府建立后,政治委员会成为国民党指导政府的决策机构。鲍罗廷参与国民党政权从大元帅个人决断制到委员合议制的改造,参加政治委员会为成立国民政府的议事决策,还亲自起草、审查一系列关于政权、政务的规章、文电,并为政府人事安排提出重要建议。鲍罗廷掌握国际动态,及时为国民政府提供外交政策建议。国民党二届三次全会以后,国民政府机构的充实和共产党人参加政府,有鲍罗廷的运筹帷幄之功。共产党人参加政府,国共两党联席会的召开,使国共合作在党内合作的基础上添加几许政党联盟的色彩。鲍罗廷从中国历史和现状中把握实行土地革命的重要性,反复强调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有赖于农民土地问题的完全解决。他的主张,有以共产国际革命理论和俄国革命经验认识中国土地问题的一面。伴随农民运动的深入发展,农民自发起来解决土地问题,他面对现实,主张经过农民自己的乡村自治,实现基层政权的转移,作为土地革命的保障,在没收和分配上,主张照顾到同盟者的利益。比起无条件没收和无规则分配的大众狂欢式的土地革命,鲍罗廷的方案显得保守,却具有切实可行性。农民的土地革命,如果没有政权和军队的保障,没有制度规范,是不能健康开展的。革命是千百万人民的事业。人民群众投身革命运动,以其对革命的自觉认识为条件。来华前,鲍罗廷关于中国的知识近乎空白。在一个陌生的国度,他加强对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历史的了解,加强对中国国情与文化的熟悉。他始终把唤醒民众,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不知疲倦地到处演讲宣传,给人留下至深的印象。鲍罗廷虽拥有联共(布)和苏联政府的强大背景,但顾问的身份和工作性质,决定了他总要与国共两党重要成员细心打交道。贯彻莫斯科的决策和意图,要结合中国的实际,要克服运作中的各种困难。鲍罗廷注意与中国领导人建立广泛而密切的个人关系,利用矛盾,分化瓦解,甚至于必要时玩弄一点权术,采取独断办法。通过个别间的说服和疏通,是他的风格和艺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乃多重原因所决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整个1923年至1927年间,联共(布)和共产国际提供理论、战略、方法的指导,苏俄政府提供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支持,由于脱离中国国情和革命实际,加以客观上力量对比的过于悬殊,最后并不能按照他们所设计的方案去实现。从这个角度说,鲍罗廷所担负的是无法完成的使命。国民革命应该以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为最佳选项,但结局却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专政。这个失败,归根到底,是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双重不足,没有找到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正确的道路,终究还要靠中国共产党人自己来寻找。

赫坚[4](2012)在《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认识的演变研究(1921-1949)》文中认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它是孙中山政治思想的主体和精华,是他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取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本文主要论述了1924年国民党“一大”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20余年间,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在对待三民主义问题上,政策的不断演变和理论发展。全文概括如下:第一章:1920年共产国际“二大”后,随着共产国际东方战略的逐渐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实施,使得中国共产党改变了对三民主义排斥的态度,帮助国民党改组,与其建立了合作关系。而且,在共产国际和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并且成为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各派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斗争也更加激烈,反共的戴季陶主义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时间对戴季陶主义进行了批判,国共展开了一场关于三民主义的论争。在这场论战过程中,共产党对三民主义有了摆脱的趋势,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言说三民主义。第二章:国民革命失败后,三民主义成为了国民党内部各派别进行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他们为了各自的政治目的,不同程度的利用了三民主义的不确定性等不足,任意篡改三民主义理论为己所用,从而使得国民党内部出现了各种版本的“三民主义”。从共产党方面来讲,由于蒋介石、汪精卫对“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破坏,开始丢开三民主义,对三民主义采取了否定批判的态度。1935年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愈发严重,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一直在积极寻找能够联合各种政治力量的政治资源的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七大”的指导下,再次高高举起了三民主义大旗。第三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家民族危亡之际,三民主义再次被提上历史的舞台,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内部民主人士和爱国将领的共同努力下,1937年,经历了十年对峙时期的国共两党以三民主义为桥梁再次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是,由于统一战线外汪精卫的伪三民主义,统一战线内部蒋介石集团“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方针的确定及其法西斯化的三民主义、叶青的三民主义等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攻击,国共在抗战时期掀起了一场激烈的三民主义论战,这场论战使共产党人对三民主义有了更深一步的研究,革命理论日趋成熟,最终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抗战时期,为了在战争胜利之后建立一个新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三民主义共和国的构想,但最终没有被国民党方面所接受。第四章:抗战胜利之初,建立三民主义共和国的构想,通过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得到了各党派的认可和共识,但是好景不长,由于1946年6月全面内战的爆发,这两次建国的初步尝试最终破产。在合作建立三民主义国家实现无望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于是改变了建国方略,由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取代了三民主义共和国。而且,由于国共力量的对比,二战后国际时局的变化等原因,抗战胜利之后,共产党开始很少言及三大政策。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和提出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开始在实际行动中全面实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理想。

何建国[5](2011)在《领袖着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着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文中指出孙中山在致力于革命事业的过程中博览群书、笔耕不辍。他长期对中西新旧之学的汲取成为其革命思想的源头,并逐渐沉淀、物化为文本,形成丰厚的着述,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在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因其是乱党的首领、讨伐的对象,他的着作涉嫌“邪说”、“赤化”及妨碍治安等只能秘密出版。孙中山逝世后,他所创立的中国国民党逐步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他本人也由往日被通缉的要犯而成为中华民国的国父。同时,中国国民党通过一系列的决议使孙中山的思想逐渐由个体而群体进而被确立为一个时代的思想——中华民国最高根本法,上升为一种意识形态。中国国民党为了实现建构意识形态这一目标,把孙中山的着作奉为“圣经”,对其大量编辑,并且逐步建立了集印刷、出版、发行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推广体系。不仅把孙中山的原着改编成多种形式出版,而且还编印出版对其原着的阐述性着作。此外,还将孙中山着作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对孙中山着作的编辑、出版与推广成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从中央到地方的一项施政内容。抗战爆发后,中国国民党宣传部、三青团以“摊派”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征印《总理遗教》、征印《三民主义》百万册的运动。在政府的倡导下,孙中山着作成为图书市场中一个醒目的、具有巨大号召力的符号。因此在官方之外,民间机构顺势而为,迎合政府的意图,也大量出版孙中山的着作。官民交互之下的孙中山着作出版经历了从秘密到公开,从民间主导到官方主导,从拒绝承印到主动承印再到被动捐印的过程。孙中山着作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出版所呈现的基本特点是出版机构多,持续时间长,版本种类繁、形式内容异。与此同时,南京国民政府充分施展国家权力,借助国家力量,通过编印书刊、散发传单、演讲宣传、艺术宣传、社会教育、读书运动、张贴标语、呼喊口号及现代媒介等各种渠道来宣传孙中山的学说。特别是在教育界、学术界开展一系列对孙中山学说的植入与推广活动。它们或者以中性的和暗示性的语言,欲使其等同于普遍真理;或者向全社会导读孙中山的着作,提供当局所认可的“有用之学”,试图“说服”全体国民接受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信仰三民主义。它不仅在“加工”知识,而且也在“加工”人。在政治家、教育家、出版家及名流学者等社会各个阶层的合力推动下,南京国民政府所推广的意识形态逐步扩散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使日常生活与政治有机交叠,成为普通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许多值得关注并令人深思的问题。首先,孙中山生前精心修订的《三民主义》,竟然在日后的出版过程中错误百出,乃至鱼目混珠。国民党中宣部对孙中山着作的发行,也逐步由全部承担出版费用过渡到部分承担,最后发展为不承担费用。其次,国民党内部对孙中山着作众说纷纭的解读,不断赋予其“新”的意义。同时,对孙中山着作的阅读逐渐从个体走向了集体,从自主性转变为强制性,从主动演变为被动,从积极发展为消极。再者,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在经费、组织、宣传技能以及具体宣传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孙中山的着作在历史的时空中,被不断地扭曲和利用,简约为一种象征、一种仪式、一种符号等一系列的“他者”。南京国民政府所倡导的三民主义意识形态,在使主义学术化的同时,也在使主义符号化、工具化、商品化。更为关键的是,孙中山的宏伟蓝图在现实的具体实践中没有落实到位,这种背驰使得中国国民党试图通过宣传孙中山的学说来“启蒙”大众,实现信仰三民主义的愿望,在实际的施政中却是在消解着这一构想。人们在对学说认知、期待实现的过程中,逐渐走向了“反启蒙”的立场。孙中山着作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张力,导致以统一思想为出发点的意识形态宣传,事与愿违地收获了思想混乱,言论庞杂,以致于根本无法形成统一的思想,最终使国民党所宣传的三民主义变成了一个抽象名词。孙中山着作所背书的政府信用在文本与实践的巨大反差中丧失殆尽,使广大民众丧失了对三民主义的信仰。纵观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孙中山着作的出版与传播,它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向特定的政治目标,是官方话语对大众话语的精神改造。它既是中国国民党再造知识权威的过程,也是建构意识形态的过程,同时还是解构意识形态的过程。

李玉贞[6](2011)在《宋庆龄与第三党》文中研究说明迄今对宋庆龄流亡苏联和德国(1927年9月—1929年4月)期间的研究,给人的印象是她拥护苏联和中共特别是后者的土地政策。本文作者在俄罗斯看到的几份文件,如邓演达致宋庆龄的信,他的报告和斯大林、共产国际的安排,揭示了宋庆龄以国民党左派身份讲话的弦外音——她和陈友仁、邓演达等同时为筹划第三党性质的政党,先是公开后是秘密而发出的声音,并与国内同道谭平山等互相配合。这个想法和做法一度得到中共和共产国际的支持,才有1927年《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的发表。邓演达更进一步,直言不讳要在全民革命阶段取代中共来领导中国革命,为此必须建立第三党。随着斯大林与托洛茨基反对派斗争的激化和苏联外交的窘境,莫斯科和中共态度变化了,宋庆龄指望像当年孙中山一样得到莫斯科援助的期望无法如愿,便到了柏林"极其秘密"地继续工作,与邓演达一起寻求实现孙中山耕者有其田的道路。1930年"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成立时发表的《我们的政治主张》记载的便是他们的探索结果。虽然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向忠发为迎合斯大林而针对自己的同胞炮制了第三党的冤案,污蔑其为蒋介石和刽子手的"走狗",可向忠发本人苟且活命出卖同志,被牢牢钉在耻辱柱上,邓演达被蒋介石杀害了。但该"委员会"坚持下来,几经更名后成为延续至今的中国农工民主党,与共产党一道迎接了新中国的诞生,活跃于中国政治舞台上,这本身就是对共产国际极左路线的鞭笞。历史的轮回在启迪我们,第三党的教训毕竟是深刻的。

车守同[7](2006)在《由台静农与庄严生平看迁台知识分子》文中提出人类的政治活动,强烈地牵动着社会的变迁。 本篇论文,从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庄尚严(庄严·慕陵)与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系主任台静农(台静农)这二位的生命历程、死生交情,扩大追溯到上个世纪申,在北京大学自由学风成长,历经文学发展、新旧冲突、艰苦环境下知识分子的价值观,以及1987年两岸开放后的互动关系。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蒙受了百年苦难,使得知识分子从来在心灵深处,反复思考着「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因于信仰的不同,使海峡两岸不幸分治至今,国族无法统一,这毋宁是当代中国人的最大缺憾。 笔者是来自台湾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目睹成千上万优秀的知识分子跨海而来,他们或者大节凛然,坚忍图成:或者不泯名禄,不惑流俗。以理性克制感情及乡愁,甚至终生没有再回到神州故土,但是「志道、据德、依仁、游艺」,他们践履笃实,对民族的大爱,对文化的执着,可歌可泣,动人肺腑,亦足以成为民族的英范。 因此,透过这篇论文,笔者较为详尽的说明及分析知识分子的生命历程。而且笔者深信,只要中华文化存在一天,中国人的血脉必能相连。

香湾[8](2000)在《宋庆龄出联考孙中山》文中研究指明

王化清[9](1999)在《宋庆龄联考新郎》文中提出

《老年知音》[10](1995)在《宋庆龄联考孙中山》文中认为 1916年4月,孙中山与宋庆龄婚后半年的一天傍晚,他俩到公园里散步,谈论着讨伐袁世凯的事情。宋庆龄兴致勃勃地说:“逸仙,我想起了一个讨袁对子的上联,你能续个下联吗?”孙中山微笑着说:“庆龄,你居然仿效苏小妹三考新郎来了。好,请读出你的上联来。” 宋庆龄吟了上联:“或入园中逐出老袁还我国。”

二、宋庆龄出联考孙中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宋庆龄出联考孙中山(论文提纲范文)

(2)宋庆龄对孙中山“联共”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1935-194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宋庆龄对孙中山“联共”思想的认识
    1.1 孙中山“联共”思想的形成背景及内涵表现
    1.2 宋庆龄对孙中山“联共”思想的认识和支持
2 宋庆龄对孙中山“联共”思想的继承
    2.1 把握“联共”的奋斗目标,致力于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
    2.2 认清“联共”的外部环境,强调获取“苏俄”的支持与帮助
    2.3 分析“联共”的依靠力量,坚持将工农群众作为革命动力
3 宋庆龄对孙中山“联共”思想的发展
    3.1 深化了“联共”思想的内涵,推动“党外合作”的形成
    3.2 拓展了“联共”思想的外延,扩大“统一战线”的对象
    3.3 丰富了“联共”思想的表现形式,取得“团结抗日”的突破
4 宋庆龄继承和发展“联共”思想的历史与现实启示
    4.1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创新党建方法的思想前提
    4.2 求同存异、扩大交流是解决两岸问题的有效途径
    4.3 精诚团结、同心合力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后记

(3)鲍罗廷与中国国民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学术前史
    三 思路与方法
    四 重点与难点
    五 两点说明
第一章 力促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一 鲍罗廷来华前国共合作的酝酿与初试
        1. 共产国际、苏俄在中国寻找盟友
        2. 国共合作模式的选择
    二 国民党改组的强力推进
        1. 鲍罗廷初识孙中山与国民党
        2. 国民党改组的实际进展
    三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2. 制定《中国国民党总章》
        3. 国民党的新生
第二章 合作之初对国共磨擦的平复
    一 国民革命的新局面
        1. 国民党改组后的党务发展
        2. 黄埔军校的创办
        3. 工农群众运动的开辟
        4. 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的澎湃
    二 结构性矛盾的表面化
        1. 共产国际的不同声音
        2. 国共两党的政见差异
        3. 扩张国民党的矛盾冲突
    三 “弹劾共产党案”的消歇
        1. 鲍罗廷受诘问
        2. 国民党一届二次全会的折中
        3. 起兵北伐与平定商团叛乱
第三章 发展左派势力维护统一战线
    一 国民党组织分化的出现
        1. 支持孙中山北上
        2. 推动国民会议运动勃兴
        3. 应对保守势力的麇集
    二 国民政府的成立与纷争
        1. 反帝大革命狂飙突进
        2. 国民政府的成立
        3. “廖案”处理及其后的政治变动
第四章 于分化中勉力坚持国共合作
    一 反击西山会议派的不完全胜利
        1. 排共抗俄的西山会议
        2. 国共合作大政方针的再确认
    二 蒋介石限共的党务整理
        1. 中山舰事件前的政情研判
        2. 鲍罗廷与《整理党务案》的通过
第五章 发动北伐与迁都武汉的运筹
    一 发动北伐战争的争议
        1. 南北政局变化中的酝酿
        2. 鲍罗廷与国民革命军北伐出师
    二 国民政府迁都的角力
        1. 北伐初期政治方针的研讨
        2. 迁都问题的提出与国民党中央各省区联席会议的决定
        3. 国民政府迁移武汉的博弈
    三 党内合作向政党联盟演变
        1. 发展新的革命中心区
        2. 共产党人加入国民政府
第六章 战略退却难挽国共破裂狂澜
    一 进入紧急关头的战略选择
        1. 革命根据地危机四伏
        2. 鲍罗廷提出战略退却
    二 中共战略方针的重大争论
        1. 鲍罗廷与罗易的冲突与分歧
        2. 中共五大未能克服当前危机
    三 挽救失败的最后努力
        1. 莫斯科出手:从蒋介石到汪精卫
        2. 鲍罗廷坚持以退求存
        3. 第一次国共合作曲终人散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认识的演变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国民革命时期
    第一节 国共合作前,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一、 中国共产党最初对其他党派采取“攻击”政策的内外因素
        二、 共产国际对中国“东方战略”的实施
        三、 共产国际对三民主义的认识与解释
        四、 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认识的转变及对孙中山的帮助
        五、 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形成
    第二节 国共合作后,中国共产党对新三民主义的政策变化
        一、 孙中山逝世前,中国共产党人对新三民主义的认识
        二、 中国共产党人与戴季陶主义的斗争
        三、 戴季陶主义出笼后,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理论态度的转变
    第三节 国共合作前后,中国共产党认识与实践三民主义的特点
第二章 土地革命时期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否定”三民主义
        一、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内部对三民主义认识的分化
        二、 中国共产党“否定”三民主义的前因后果
        三、 中国共产党人对三民主义的批判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重提”三民主义
        一、 中国共产党“重提”三民主义之经过
        二、 中国共产党重提三民主义之前因后果
    第三节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对三民主义认识变化的特点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
    第一节 三民主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内民主派、爱国将领为恢复孙中山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所进行的努力
        二、 抗战之初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关系认识的变化
    第二节 国共两党的抗日纲领与三民主义
    第三节 国共两党围绕三民主义的论战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
        一、 国共“三民主义”论战之源起
        二、 国共论战之经过
        三、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
    第四节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三民主义共和国”构想
    第五节 三民主义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战结束后全面实现三民主义的建国构想
        一、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构想的提出
        二、 联合政府是中共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权形态
        三、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对三民主义的超越
    第二节 抗战胜利前后,中共逐渐很少言及三大政策的原因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超越
        一、 《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的提出
        三、 关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三民主义政策的一点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领袖着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着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范围
        一、关于研究对象的说明
        二、几个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范围的说明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的框架及资料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资料与方法
第一章 读书与着述:孙中山着作的形成
    第一节 孙中山的阅读世界
        一、学生时代的读书生活
        二、在英国伦敦的读书生活
        三、在日本旅居的读书生活
        四、晚年的读书生活
        五、孙中山的读书习惯与特点
        六、孙中山的藏书
    第二节 《建国方略》的成书
        一、《孙文学说》成书考
        二、《实业计划》成书考
        三、《民权初步》的成书
    第三节 《三民主义》的成书
        一、三民主义的名称由来
        二、《三民主义》的成书
    第四节 孙中山的其他着作
        一、《总理遗嘱》与《建国大纲》
        二、其他着作的成书
第二章 邪说与圣经:孙中山着作走向神圣
    第一节 民国时期孙中山地位与形象的演变
        一、"逆首"、"孙汶"与"孙大炮"
        二、"中山"与"国父"
    第二节 孙中山着作走向神圣
        一、恭诵总理遗嘱
        二、胡适与孙中山着作
    第三节 孙中山思想由个人到群体到时代
        一、孙中山思想由个人到群体的确立
        二、孙中山思想由群体到时代的确立
第三章 编辑与发行:中国国民党官方对孙中山着作的出版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的出版
        一、孙中山着作的编译
        二、孙中山着作的印刷与出版
        三、孙中山着作的发行
    第二节 征印总理遗教
        一、征印总理遗教的缘起
        二、征印工作的开展
        三、征印工作的余波
第四章 形式与摊派:《三民主义》百万册运动
    第一节 征印运动的缘起
        一、抗战时期的三民主义青年团
        二、征印运动的发起
    第二节 征印的过程与结果
        一、征印运动的组织与宣传动员
        二、版本的选择
        三、各地的征印情况
        四、收复区的征印情况
        五、印刷与发行
        六、征印结果
    第三节 征印成果探析
        一、三青团组织的松懈
        二、征印与摊派
第五章 特色与差异:不同场域中的孙中山着作出版
    第一节 官方视域下的孙中山着作
        一、《三民主义》版本摭议
        二、《总理全集》的编纂
    第二节 文化市场中的孙中山着作
        一、孙中山着作的秘密出版
        二、孙中山与消费市场
        三、民间机构对孙中山着作全集本的出版
        四、主义商品化
第六章 学术与政治: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孙中山着作研究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党义研究会
        一、党义研究会的成立
        二、党义研究会的成果
    第二节 学术团体的建立与研究工作的开展
        一、国民党对研究孙中山着作的重视
        二、学术团体的建立
    第三节 孙中山着作的研究成果
        一、主义学术化
        二、主义学术化成果探析
第七章 型塑与建构:孙中山着作与三民主义教育
    第一节 从党化教育到三民主义教育
        一、党化教育的缘起
        二、党化教育在广东
        三、三民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
    第二节 课程的设置与教科书的编纂及审查
        一、课程设置
        二、教科书的编纂
        三、教科书的审查
    第三节 课堂教学的开展与效果
        一、课堂教学的实施
        二、课堂教学的效果探析
第八章 推广与宣传:孙中山着作的传播
    第一节 孙中山着作的传播者
        一、孙中山本人对其学说的宣传
        二、国民党政要对孙中山学说的宣传
        三、基层国民党党员对孙中山学说的宣传
        四、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宣传
        五、国际友人对三民主义的宣传
    第二节 孙中山着作的推广与宣传
        一、建立宣传机构,培养宣传人才
        二、宣传书刊的编印
        三、传单的散发
        四、宣传品的审查
        五、演讲宣传
        六、社会教育宣传
        七、叛变人员现身说法
        八、艺术宣传
        九、读书运动
    第三节 宣传工作的缺陷与弊端
        一、经费的短缺
        二、宣传工作执行的缺陷
        三、宣传技能的低劣
        四、渠道的阻塞与宣传的变异
第九章 阅读与信仰:孙中山着作的符号化
    第一节 孙中山着作的阅读群体
        一、青年、学者对孙中山着作的阅读
        二、国民党政要对孙中山着作的阅读
        三、各级机关工作人员及党员的阅读
        四、孙中山着作的阅读态度
    第二节 孙中山学说的信仰状况
        一、社会各界对孙中山学说的了解程度
        二、社会各界对孙中山学说的信仰
    第三节 孙中山着作的符号化
        一、孙中山着作的工具化
        二、孙中山着作的标语化与口号化
结语
附录
    孙中山着作出版大事记
    总理遗教、总裁言论认印薄及缴费收据印制使用办法
    中央宣传部奖励翻印总理遗教办法
    中国国民党历任宣传部部长一览表
    南京国民政府历任教育部部长一览表
    各级党部中山室筹设办法
    改善专科以上学校三民主义课程办法
    中国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推行"三民主义一万册运动"实施办法
参考文献
后记

(7)由台静农与庄严生平看迁台知识分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研究现状分析。 二、论文选题说明。 三、论文取材说明。 四、研究思路。 五、附带说明。 第一章
    数点梅花天地心
    (启蒙时代) 第一节
    慕陵师与台先生的家庭。 第二节
    台、庄两位先生的初识。 第三节
    鲁迅的影响。 第四节
    离开北大—不同的职业·相同的兴趣。 第五节
    抗战以前的命运发展。 第二章
    山河破碎风飘絮
    (抗战播迁) 第一节
    国难之初的颠沛流离。 第二节
    艰难岁月。 第三节
    胜利复员。 第三章
    便下襄阳向洛阳
    (台湾光复) 第一节
    台先生来台时从上到下的好关系。 第二节
    光复后的语言与文字。 第三节
    光复后的台湾大学及中文系。 第四节
    台先生来台初期情况。 第五节
    许寿裳辞世让台先生开始面对现实。 第六节
    乔大壮其人。 第四章
    梦中忧患尚如山(两岸分治) 第一节
    离乱年代中流砥柱的傅斯年。 第二节
    故宫文物播迁来台。 第三节
    安定建设的开始。 第四节
    从北沟文物陈列室到士林故宫博物院。 第五节
    记忆上的错误。 第六节
    台先生主政时期的台大中文系。 第七节
    台先生是否遭到政治迫害。 第八节
    官方观点的鲁迅。 第五章
    清江一曲抱村流(文人生活) 第一节
    台先生的文风。 第二节
    酒与人生。 第三节
    台先生的教书与家居生活。 第四节
    慕陵师的教书与家居生活。 第五节
    慕陵师在书法上的成就。 第六节
    台先生在书法上的成就。 第六章
    每依北斗望京华(两岸开放) 第一节
    两岸通信的经过。 第二节
    大陆亲友的讯息。 第三节
    前后去世。 第四节
    回到故土。 第五节
    安贫乐道。 第六节
    中国结台湾情。 结语。 参考书目。 附录:台静农嵇阮论。

四、宋庆龄出联考孙中山(论文参考文献)

  • [1]蓬莱往事[J]. 杨儒宾. 中国文化, 2021(01)
  • [2]宋庆龄对孙中山“联共”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1935-1940年)[D]. 贾晓霖. 海南大学, 2014(06)
  • [3]鲍罗廷与中国国民革命[D]. 曾成贵.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4]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认识的演变研究(1921-1949)[D]. 赫坚.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5]领袖着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着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D]. 何建国.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6]宋庆龄与第三党[A]. 李玉贞. 孙中山宋庆龄文献与研究(第二辑), 2011
  • [7]由台静农与庄严生平看迁台知识分子[D]. 车守同.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8]宋庆龄出联考孙中山[J]. 香湾. 农村机械化, 2000(01)
  • [9]宋庆龄联考新郎[J]. 王化清. 党史文苑, 1999(04)
  • [10]宋庆龄联考孙中山[J]. 《老年知音》. 科技文萃, 1995(03)

标签:;  ;  ;  ;  ;  

宋庆龄接孙中山参加联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