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月通过PN剖面的生物元素水平通量

1994年4月通过PN剖面的生物元素水平通量

一、Horizontal Flux of Biogenic Elements through PN Section in April 1994(论文文献综述)

蒋硕[1](2021)在《溶解态铅在南极半岛和西北太平洋的分布与行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痕量元素铅是国际GEOTRACES计划的主要研究元素之一。环境中的铅主要来源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海洋中铅的研究可以帮助探寻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海洋中铅的时空变化与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关系。而后,伴随着研究的深入,“洋流和水团输运对海洋内部铅的迁移输运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大洋中层水和深层水的起源地,南极地区的铅的组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问题是大洋铅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河流和边缘海也是开阔大洋中铅的重要来源。本文以南极菲尔德斯半岛、中国东海陆架以及热带西北太平洋作为研究区域,探讨南极冰川和中国东海陆架中铅的输出过程和通量,以及探讨洋流和水团输运对太平洋铅循环的重要作用。由于海水中铅的浓度极低(<2–200 pmo/kg)且极易被污染,样品的采集和分析技术仍然是限制其深入研究的重要挑战之一。本文使用实验室自制的杆式采样器、抛甩式鱼竿采样器和X-Vane采样器采集天然样品,并将X-Vane采样器与GEOTRACES认可的采样器进行了互校,确保样品采集的准确性。使用Neptune MC-ICP-MS进行铅的检测。对于海水中铅浓度的分析,在实验室内再现了NTA树脂联合同位素稀释法的前处理流程,全流程空白仅为1.3 pmol/kg,对国际互校样品SAFe S和D2的浓度分析值也与推荐值完全一致,表明本文的测量技术可靠且适用于极低浓度的样品中铅的分析。对于海水中铅同位素的分析,首先探究了Presep?Polychelate树脂对天然海水中铅同位素的富集能力,并联合AG1-X8树脂优化了海水中铅同位素的前处理流程。全流程的回收率接近100%,不存在同位素分馏。并与MIT-Boyle实验室开展了铅同位素方法的互校,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准确性。本文所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2015年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的调查中,冰雪中的溶解态铅(DPb)的浓度为3.6–8.0 pmol/kg,比历史上南半球铅排放的巅峰时期(1960–1980年)降低了5–10倍,但仍高于自然来源的铅的含量(1.9–2.4 pmol/kg)。河流的DPb浓度为0.3–14.0 pmol/kg,主要受冰雪融水、冰川融水以及当地人为活动的影响,受地下水(2.0–2.8 pmol/kg)的影响较小。海湾的DPb浓度范围变化较大,为6.6–843.0 pmol/kg,高浓度DPb出现在船舶舶运区,低浓度DPb出现在近岸冰川融水影响的区域。冰川融水的DPb浓度与消融冰川形成的年代有关。自1884年以来,南半球人类活动排放至南极地区的铅都记忆并埋藏在冰盖中。在全球变暖和冰川消融的背景下,该部分“埋藏铅”将被逐步释放至南大洋中。根据通量计算,当前通过大气输运并沉降至南大洋的DPb通量约为2.8–5.6 t/yr,通过冰川消融进入南大洋的DPb通量约为0.6–0.8 t/yr。冰川消融的反馈不仅体现在铅通量上,更包含不同历史时期铅的“指纹”记忆的再输入,铅同位素的变化将使南大洋海水中铅来源的辨别难度增加。伴随着人类铅排放量的逐年减少和冰川损失量的逐年加大,冰川消融的影响将越来越显着。(2)在2013年8月东海的调查中,东海陆架(<200 m)DPb的浓度范围为41.9–96.7 pmol/kg,高于黑潮上游(20.0°N,40.8–70.8 pmol/kg)和东海黑潮(28.2°N,23.8–71.8 pmol/kg)的浓度值。大气沉降、外海水入侵和长江冲淡水输入是东海陆架区DPb的三大来源,其贡献比重分别为56%、44%和<1%。在陆架区域,大气沉降和水团的物理混合过程共同支配着DPb的空间分布格局。东海陆架向西北太平洋的DPb输出主要与两个过程有关,一个是沿200 m等深线的跨陆架水交换过程,另一个是通过对马/朝鲜海峡的水体输出过程。在跨陆架水交换过程中,DPb的输出通量为1.1–1.7×103 t/yr,这部分DPb主要进入东海黑潮的次表层水中。据铅同位素的结果显示,东海黑潮的深层水和底层水同样受到东海陆架的影响,虽然深层水和底层水的DPb浓度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其铅同位素的比值却与次表层水基本一致。本文推测,深层水和底层水中铅同位素的变化可能与底界面沉积物的影响有关,与前人在印度洋深层水的推测一致,“某些情况下,颗粒物中的铅与DPb可以在不发生浓度改变的情况下进行同位素的交换”。从朝鲜/对马海峡输出的DPb通量约为1.4×103 t/yr。(3)在2016年热带西北太平洋的调查中,大部分水体的DPb浓度占总可溶性铅(TDPb)的>97%。该区域上层水体中TDPb的浓度范围为16.0–70.0pmol/kg,其分布受洋流结构的限制。在北赤道流和黑潮影响的区域,TDPb呈现典型的“次表层最高值”的剖面结构,而在新几内亚沿岸潜流影响的区域,TDPb浓度显着降低,且在垂向上均匀分布。两个区域的铅同位素也有明显差异,分别呈现亚洲来源的铅和澳大利亚来源的铅的特征。在洋流的交汇区,TDPb与盐度保持一致性变化,即在水体输运过程中呈现“保守性”。“次表层最高值”的剖面结构普遍出现在中纬度的北太平洋中,结合本文与前人的观测数据,发现高值铅出现且仅出现在北太平洋的模态水和中层水中。这部分水体形成于西北太平洋中、高纬度的上混合层,上混合层水体中的铅主要来源于亚洲国家的大气输运沉降以及边缘海的输入。而后,高值铅沿等密度面向南输运,在输运的过程中,虽然铅的浓度值发生了改变,但是铅同位素的比值却保持一致且连贯,铅同位素的特征与其它水团有明显区分。在北赤道流中,TDPb的水平输运通量为16.8–22.5×103 t/yr,该值与大气输运沉降至北太平洋的铅通量相当。伴随着北赤道流在西边界的分叉过程,一部分TDPb进入黑潮(约4.5–9.0×103 t/yr),继而重新加入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圈,另一部分TDPb进入棉兰老流(约7.8–18.0×103 t/yr),继而加入太平洋的热带环流圈或加入印尼贯穿流。该过程也实现了铅的跨海盆输运。西边界流系的水量分配同样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圈中铅的停留时间及其向其它海盆的输出分配模式可能也将发生改变。在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深层水体中,铅同位素呈现中国铅矿来源和自然来源相混合的特征。在热带西北太平洋、中高纬西北太平洋和高纬北太平洋的深层水中,来自人类活动所排放的铅约占总量的40%、63%和20%。本文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关键海区中溶解态铅的影响,讨论并量化了冰川输入和边缘海输入对大洋铅循环的贡献,也探讨了洋流对铅的跨海盆输运的携带作用。初步探索了开阔大洋中铅的保守性输运,而铅的记忆与指纹特性又可以为水体的输运途径进行示踪,在人类铅排放活动可溯的情况下,海洋中铅的行为可以为气候变化和物理海洋过程提供更有效的信息。

霍文[2](2020)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绿地与自然沙地局地气候差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极端干旱。随着石油基地的建成,在研究区的自然沙陇剖面上形成了面积达2 km2的人工绿地。由于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引起气象特征参数连锁反应,导致近地层能量分配格局改变,局地性气候与沙漠气候形成了强烈反差,我们亟需解析在气候差异下,各项气象参数的变化区间;了解人工绿地与自然沙地通量参数的差异;评估陆面参数化方案对人工绿地局地性气候的响应程度。正是以此为目标,通过高精度观测仪器和先进试验手段,在生长季,获取人工绿地和自然沙地同步观测数据,同时针对绿地边缘效应,同步开展强化观测试验,利用理论研究、试验数据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定量地解析不同下垫面局地性气候的差异性;揭示感热、潜热时间分布位相差异的原因机理;利用陆面过程模拟与观测事实进行参数对比分析,评估参数化方案对局地性气候的响应程度,为沙漠-绿洲地气之间相互作用及影响机制提供科学试验数据支撑和研究基础。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从日出到正午,自然沙地升温速率大于人工绿地;正午到日落则相反。人工绿地增温至极值比自然沙地滞后2 h。夜间人工绿地边界温度一般高于自然沙地与人工绿地中心区域。在下垫面状况差异、局地环流作用、小地形共同影响下,人工绿地(中)日较差>自然沙地(西)>人工绿地(东)>人工绿地(西)。四季夜间均存在逆温,冬季1月逆温强度最大,最大逆温差为12.8℃,秋季次之,春季第三,夏季最小,最大逆温差6.4℃。2)平均风速季节变化:春季最大、夏季次之、秋季第三、冬季最小。日间大于夜间,自然沙地风速变幅大于人工绿地。春季,自然沙地日平均风速差3.0 m/s,人工绿地中心1.8 m/s,人工绿地东西边界分别为2.0 m/s与2.2 m/s。将自然沙地的平均风速量化为1.0 m/s,春季绿地边界风速递减率为35%;绿地中心风速递减率为68%。夏季绿地边界风速递减率为30%;绿地中心风速递减率达到71%。沙地与绿地夏季比湿最大、秋季次之、春季第三,冬季最小。3)FAO56-PM蒸散模型适用于干旱背景下的人工绿地,计算值与观测值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人工绿地(中)0.933,人工绿地(东)0.943,人工绿地(西)0.942。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2m平均温度、2m平均风速、饱和水汽压斜率是影响蒸散发计算的主要因素。4)沙地与绿地(地面长波辐射)差值区间为-30-20 W/m2。土壤水分变化是造成人工绿地与自然沙地地表反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塔克拉玛干沙漠人工绿地的滴灌增加了土壤含水量,传递到表层具有滞后效应,影响了地表反照率的月变化。净辐射的主要耗能形式以H和G0为主,其中H最大,LE最小。夜间以G0为主。日间以H为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大环境影响下,人工绿地的能量分配格局与自然沙地基本一致,而在植被的生长期与茂盛期,LE的通量消耗份额会增加,能耗比增加1.5%左右。5)冬季自然沙地与人工绿地的不闭合率均在50%以上,且人工绿地的拟合系数很低。在其他季节,人工绿地的不闭合率优于自然沙地,这也是地表能量残差D值较小的反映。由地形起伏与下垫面共同影响,不同下垫面能量闭合存在差异。6)CLM3.0模式对自然沙地辐射模拟精度高于人工绿地。人工绿地向下的长波辐射在春季和夏季被低估,自然沙地模拟偏差则在±0.02以内。模拟的高反照率值与观测值相比有所延迟,反照率被高估。太阳反射辐射高估了6-19 W/m2。在峰值区模式低估了向上长波辐射,低估值在2-25 W/m2之间。自然沙地向上长波辐射模拟精度高于人工绿地。此外,净辐射的模拟值和观测值之间也存在差异,RMSE区间为35-70 W/m2。7)在沙漠地区,H的模拟能力高于LE,自然沙地通量模拟精度优于人工绿地,这说明模式对沙漠干旱地区水汽传输模拟机制有待改善。模式高估了人工绿地H,低估了自然沙地H,人工绿地RMSE为45.6 W/m2,自然沙地RMSE为25.1 W/m2。模式对土壤温度模拟相关系数较高,均在0.97以上,在温度高值区存在低估,中上层土壤温度模拟精度自然沙地高于人工绿地,深层土壤温度模拟精度人工绿地优于自然沙地。土壤湿度模拟效果差,自然沙地相关系数高于人工绿地,最高可达0.83。土壤湿度模拟偏差均为正偏差,模拟值偏移值较大,特别是深层土壤湿度,其中自然沙地偏移值大于人工绿地,因灌溉,人工绿地模拟精度含有“虚高”。

姚毓菲[3](2020)在《黄土高原小流域侵蚀区和沉积区土壤碳氮分布与矿化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其动态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土壤侵蚀每年造成约1 Pg的碳排放或碳固定,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要环节。侵蚀驱动下碳源汇关系具有不确定性,这主要源于土粒侵蚀、搬运和沉积过程的碳氮再分布以及其引起的碳氮稳定性的变化。区域尺度上气候和土壤因素影响了土壤侵蚀强度和土壤碳氮矿化的速率,与侵蚀因素共同影响碳氮的分布及稳定性。本研究针对侵蚀-沉积连续地形的土壤碳氮分布及稳定性这一关键科学问题,选择了黄土高原由北至南5个小流域,即神木、绥德、安塞、固原和长武,其年均温和年降雨量逐渐增大,土壤侵蚀强度逐渐减小,土壤质地由粗至细。每个小流域坡面中上部定为侵蚀区,相邻淤地坝定为沉积区,土地利用类型均为草地。结合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的方法,测定了侵蚀区和沉积区0-20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不同组分土壤碳氮(包括土壤碳氮、可溶性有机碳氮和团聚体碳氮)分布特征以及不同水分和温度条件土壤碳氮矿化特征。利用冗余分析方法,分析土壤有机质化学性质、团聚体的物理保护作用、土壤颗粒的化学稳定作用和环境因素对碳氮矿化特征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侵蚀强度较低的安塞、固原和长武小流域土壤粘粒含量在沉积区大于侵蚀区,侵蚀强度较高的神木和绥德没有发生沉积区粘粒富集的现象。与侵蚀区相比,神木、绥德和安塞沉积区表层20 cm土壤大团聚体比例较低,而粉粘粒比例较高;在侵蚀强度较低、粘粒含量较高的固原小流域,沉积区土壤颗粒发生再团聚,团聚体稳定性大于侵蚀区。绥德、安塞和长武沉积区土壤容重大于侵蚀区,而饱和导水率小于侵蚀区。粘粒的富集、团聚体破碎与形成以及土壤通气透水性能的改变进一步影响土壤碳氮稳定性。2.黄土高原5个小流域0-200 cm土层土壤无机碳储量占全碳储量88%,无机碳储量及其南高北低的地理分布趋势不受地形影响。小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储量的空间分布需要考虑地形因素,在侵蚀区表现为南高北低的趋势,与粘粒含量分布趋势一致,在沉积区表现为固原小流域最大,与粘粒含量无关。神木、安塞和固原小流域,土壤SOC含量表现为沉积区(分别为1.95、2.68和2.91 g kg-1)大于侵蚀区(分别为0.80、1.37和2.21 g kg-1),TN含量也表现为沉积区(分别为0.16、0.29和0.54 g kg-1)大于侵蚀区(分别为0.09、0.14和0.16 g kg-1);这三个小流域中SOC含量地形间的差异在剧烈侵蚀的神木最为明显,特别是在其表层20 cm土壤,TN含量的差异在轻度侵蚀的固原最为明显,特别是在其深层土壤中;神木沉积区表层土壤碳的累积超过了氮的累积,而安塞和固原深层土壤氮的累积超过了碳的累积。绥德0-20 cm土层SOC含量在侵蚀区(2.26 g kg-1)大于沉积区(1.40 g kg-1),长武0-40 cm土层SOC和TN含量表现为侵蚀区(3.91和0.73 g kg-1)大于沉积区(2.43和0.39 g kg-1),在其他土层侵蚀区和沉积区分布相似,植物有机质的输入补充了侵蚀损失的碳氮。研究结果表明小流域尺度土壤侵蚀对碳氮分布的作用受到地点和土层深度的影响。3.神木、安塞和固原小流域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在沉积区大于侵蚀区,安塞可溶性有机碳(DON)含量在沉积区大于侵蚀区,但是这三个小流域DOC/SOC表现为沉积区(分别为4.50、3.10和3.61%)小于侵蚀区(分别为10.47、4.90和4.62%),DON/TN同样表现为沉积区(分别为4.91、3.30和2.20%)小于侵蚀区(分别为11.35、4.42和2.12%),且DOC/SOC和DON/TN在地形间差异均表现为神木大于安塞和固原。绥德和长武表层土壤(0-20 cm)可溶性有机质(DOM)中紫外线A波段(UVA)类腐殖质和紫外线C波段(UVC)类腐殖质含量大于沉积区,侵蚀区土壤DOM外源特征更明显。五个小流域沉积区深层(60-80、120-140和180-200 cm)土壤DOM芳香性、疏水性和分子量大于侵蚀区,含有更高的UVA类和UVC类腐殖质,更难分解。研究结果说明神木、安塞和固原小流域沉积区土壤碳氮中活性组分比例较低,DOM腐殖化程度程度较高,碳氮更稳定;绥德和长武表层土壤DOM主要来源于植物。4.神木和安塞小流域土壤微团聚体和粉粘粒结合态SOC与TN含量表现为沉积区大于侵蚀区,但是大团聚体结合态SOC和TN含量在不同地形间没有差异。固原沉积区各级别团聚体SOC和TN含量均大于侵蚀区。神木、安塞和固原沉积区相比侵蚀区,其积累的SOC和TN更多是存在于微团聚体和粉粘粒,而大团聚体贡献较低,说明其积累的碳氮较为稳定。绥德小流域侵蚀区比沉积区多的SOC主要存在于微团聚体,长武侵蚀区比沉积区多的SOC和TN主要存在于大团聚体,这两个小流域不同地形间粉粘粒结合态SOC和TN含量相似。研究结果说明神木、安塞和固原沉积区积累的碳氮较为稳定,而长武侵蚀区补偿的碳氮更容易随大团聚体的破碎而损失。5.黄土高原5个小流域,累积有机碳矿化量和累积净氮矿化量在侵蚀区和沉积区差异不大。神木、安塞和固原土壤有机碳的生物可降解性表现为侵蚀区(分别为32.93、11.87和9.02 mg g-1 SOC)大于沉积区(分别为14.40、7.35和5.66 mg g-1 SOC),且这一差异在神木最大。土壤有机质的化学性质是影响碳氮矿化最主要的因素,能解释碳氮矿化变异的51%,其次是环境因素,能解释48%的变异。在表层土壤,DOC/SOC对碳氮矿化特征的解释率最高(29%),在深层土壤DON/TN的解释率最高(22%)。环境因素中水分是影响表层土壤碳氮矿化最主要的因素,能解释19%的变异,而非毛管孔隙度是深层土壤最主要的因素,能解释11%的变异。研究结果说明神木、固原和安塞有机碳的生物可降解性在沉积区低于侵蚀区,沉积区土壤有机质较难被微生物分解利用,碳氮中的活性组分比例是影响碳氮矿化特征最主要的因素。本研究阐明了小流域尺度下侵蚀/沉积地形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储量的重要影响。研究揭示了小流域尺度下土壤碳氮分布和矿化特征对侵蚀的响应受到地点和土层深度的影响,对于土壤质地较粗、土壤侵蚀强度较大的神木、安塞和固原,相比侵蚀坡面沉积坝地土壤碳氮含量更高且较为稳定;对于长武和绥德,侵蚀区植物有机物质输入平衡或超过侵蚀导致的碳氮损失,且这一作用在表层土壤更大。研究明确了侵蚀-沉积连续地形中,活性碳氮组分对土壤碳氮矿化特征的重要指示作用。本研究扩展了小流域尺度深剖面土壤碳氮对侵蚀响应的机理研究,为土壤侵蚀和碳氮循环耦合模型的调控及土壤侵蚀与碳氮源汇关系的评价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丁睿彬[4](2019)在《基于卫星和现场观测数据的东海跨陆架水交换和营养盐交换的时空变化研究》文中提出东海的跨陆架水交换和营养盐交换,对东海陆架的环流结构、水团分布和生物化学过程有重要的影响,其时空变化特征已引起较多的关注和讨论。通常对于跨陆架水通量和营养盐通量(下文简称跨陆架通量)的计算都是基于箱式模型和卫星高度计数据,前者可以很方便地得到总的跨陆架通量,但是缺乏对其沿着200米等深线的空间分布和长时间变化的认识,后者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只有表层的信息,因此跨陆架通量的计算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针对上述跨陆架通量的计算缺陷,本研究首先利用卫星高度计数据作为参考流速,现场观测的温盐数据作为水平密度梯度,并且结合热风方程得到了跨陆架地转流速的垂向分布。其次,利用表层风场和底部地转流速,本研究还计算了上、下边界层内的跨陆架流速。最后,通过将这三部分相加得到了 200米等深线处1993到2014年共计22年的跨陆架水通量资料。利用现场观测的硝酸盐和磷酸盐数据,本研究重构了与跨陆架水通量在时空上匹配的跨陆架营养盐通量。利用以上计算结果,本研究从整体到局部去研究跨陆架通量的时空变化及其动力机制:分别是总的跨陆架通量的时间变化;局部跨陆架通量的水平空间差异以及时间变化;跨陆架通量的垂直结构差异以及时间变化,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揭示了跨陆架水通量和硝酸盐通量的水平和垂向空间分布特征。跨陆架营养盐通量由硝酸盐通量表示,磷酸盐通量可以通过硝酸盐和磷酸盐之间的比值(13.75)得到。1993到2014年平均的总的跨陆架通量分别为1.7±2.0 Sv和22.0± 12.9 kmol s-1,正方向为向岸方向,其向岸和离岸部分都要显着地大于总的跨陆架通量。根据跨陆架通量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差异性,本研究将东海陆坡划分出了三个区域:即台湾东北部、陆架中部和九州西南部。台湾东北部拥有最大向岸和离岸输运的水通量和硝酸盐通量,陆架中部也存在明显的向岸输运的硝酸盐通量和离岸输运的水通量,九州西南部的水通量和硝酸盐通量较小,但是不能忽略。跨陆架通量的垂向结构进一步显示最大的向岸和离岸方向输运的流速和硝酸盐通量分别位于台湾东北部表层以下5 0米和底层以上5 0米。陆架中部和九州西南部底层以上50米区域分别存在明显的向岸输运的硝酸盐通量,而流速在这两个区域的垂向分布相对比较均匀。(2)揭示了跨陆架水通量和硝酸盐通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小波分析结果表明总的跨陆架水通量和硝酸盐通量存在周期为1年左右的显着震荡,但是季节变化的强度要显着地小于年际变化的强度。它们的向岸和离岸部分不仅存在显着的1年周期,还存在2年和4年的周期,在更长时间则表示为逐年上升的趋势。总的跨陆架通量的时间变化主要由台湾东北部的跨陆架通量向岸部分的时间变化决定。最显着的跨陆架流速和硝酸盐通量的变化分别位于台湾东北部表层以下50米和底层以上50米。经验正交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在台湾东北部都存在两个显着的空间模态,其中第一模态的变化占主导,其季节变化与黑潮主轴的迁移有关,即冬季黑潮主轴的向西摆动会造成靠近台湾区域的跨陆架向岸输运的加强,夏季则相反。(3)阐明了硝酸盐通量、流速和硝酸盐浓度在空间和时间变化上的联系,揭示了跨陆架水通量和硝酸盐通量的时空变化的物理机制。根据流速和硝酸盐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跨陆架硝酸盐通量的水平空间分布主要由流速决定,而它的垂向空间分布主要由硝酸盐浓度决定;跨陆架硝酸盐通量的时间变化则主要由流速决定,其长期变化趋势主要由硝酸盐浓度决定。通过将跨陆架通量分成表层艾克曼分量、地转分量和底层艾克曼分量三个动力部分,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相应的动力机制。22年平均的总的跨陆架水通量和硝酸盐通量主要由向岸输运的底艾克曼分量和离岸输运的地转分量决定。总的和局部跨陆架水通量的时间变化主要由地转分量决定,其中台湾东北部的地转分量变化最显着,;与水通量不同,总的和局部跨陆架硝酸通量的时间变化分别由底艾克曼分量和地转分量决定,其中台湾东北部的地转分量变化起到主导作用,同时陆架中部底层50米以上区域的底艾克曼分量的变化也起到调制的作用。

杨仲康[5](2019)在《南北极与中国近海典型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与环境事件研究》文中指出全球变暖是目前人类最为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北极温度升高的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两倍,这一现象也被成为北极放大效应,全球变暖还会引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如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扰乱生态系统等,研究表明近年来中纬度地区极端环境事件的频发就与北极放大效应存在密切的关系。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更好的预测未来,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尽可能的降低气候变化对我国造成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重建过去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历史以及我国中低纬度地区的极端环境事件记录。此外,南北极一直被大家视为地球上的最后一块“净土”,但是近年来人类频繁的南北极科考、旅游等活动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环境污染问题,那么目前南北极的环境现状如何?受人类活动干扰有多大?围绕上述问题,研究团队在北极斯瓦尔巴群岛、南海西沙群岛、浙江朱家尖以及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等地采集了沉积柱、砗磲、古木层等多种研究载体,本研究据此探讨了全新世以来极地和中国近海典型地区的气候环境演变历史,并对南北极的环境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估,本文将主要围绕以下几点讨论:1.斯瓦尔巴群岛中晚全新世气候变化及生态响应北极在全球气候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记录分布非常不均匀,尤其是斯瓦尔巴群岛地区,可能由于该地区小冰期期间的冰川是全新世以来最大的一次,从而破坏了大量的沉积序列。海蚀凹槽沉积不易受到外界扰动,是记录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的理想载体。本研究中,我们利用伦敦岛的古海蚀凹槽沉积序列,通过分析沉积物中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风化指标,同时,结合反映研究区域古气候变化的替代性指标(TOC),恢复了该地区中晚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重建的气候变化记录与北大西洋的冰筏事件以及格陵兰、冰岛和斯瓦尔巴群岛的冰川活动具有很好一致性。此外,碳氮比和碳同位素的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湖泊藻类,本文通过碳氮比估算了自源和他源有机质的相对贡献比例,最终结合多个地球化学指标重建了伦敦岛地区古生产力的变化历史,对比周边区域气候记录发现,古生产力的变化与该地区的气候变化历史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古生产力的谷值很可能与距今1900年、2800年和4200年的冷事件有关。因此,伦敦岛地区古生产力的变化很可能主要受控于该地区的温度变化,在相对温暖的时期,古生产力升高,反之亦然。2.距今9400-2200年间新奥尔松地区光合生物量变化历史研究表明,植被生物量的变化对北极生态系统很多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关于斯瓦尔巴群岛地区全新世以来生物量变化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在本研究中,我们对新奥尔松地区古海蚀凹槽沉积剖面YN进行了详细的地球化学和有机分子标志物分析,重建了距今9400-2200年间的光合生物量变化记录,并对比了光合生物量记录与北极地区历史时期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光合生物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首先,该地区光合生物量保持稳定增长,在全新世大暖期(HTM)期间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但是光合生物量在中全新世气候转型期间急剧下降,随后,在距今3000-2500年间又出现了一个小的峰值。总体来说,该地区的光合生物量变化记录与周边的温度记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因此,温度变化可能是控制光合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因素。3.小冰期冰川沉积物在古海蚀凹槽中的记录在新奥尔松地区采集到的古海蚀凹槽沉积剖面YN可以分成上(0-10cm)、中(10-70cm)、下(70-118cm)三段,其中,中段沉积物含有大量砾石,并且大多数砾石表面存在擦痕和撞击坑,其粒度特征和有机质来源也明显区别于其他两段,很可能为冰碛物。根据年代学分析,中段沉积物是在距今2219年至公元1900年期间形成的,而斯瓦尔巴群岛小冰期的发生时间在公元1500-1900年之间,因此,中段沉积物是小冰期期间冰川活动产生的冰碛物。小冰期时期的冰川前缘很可能跨越了采样位置,剥蚀掉前期已经存在的一部分沉积物,并导致了中段混杂沉积的产生。这也为斯匹次卑尔根岛西海岸的冰川规模在小冰期期间比新仙女木时期还要大这一结论提供了新的证据。4.公元1257年Samalas火山喷发在西沙群岛的记录通过对南海东岛湖泊沉积柱DY6的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沉积物中元素Ti、Al、Fe2O3的含量明显高于该地区的三个主要沉积端元(珊瑚砂、鸟粪和植物),这些元素的可能来源包括陆源粉尘和火山灰。在沉积柱的61 cm(公元1300年左右)处,元素Ti、Al、Fe2O3的含量出现了一个异常的峰值,而陆源粉尘的输入无法解释这一现象,通过对该层位的沉积物进行Sr和Nd同位素分析,发现其同位素组成与火山物质非常接近,但明显区别于陆源粉尘,这说明该层位存在火山物质的输入,进一步对比发现,这次异常很可能与公元1257年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Samalas火山喷发事件有关。5.中晚全新世砗磲碳同位素记录及其控制机制生物碳酸盐中的碳同位素分馏非常复杂,控制其季节性变化和长时间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本研究详细分析了 5个砗磲的高分辨率碳同位素值来研究其季节性变化,5个砗磲的碳同位素都显示出了相对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这可能与周围环境因子的季节性变化有关(如初级生产力、盐度、营养、溶解无机碳等)。另外,所有57个砗磲的碳同位素变化记录用于研究其在千年尺度的变化,并尝试探讨中晚全新世以来砗磲碳同位素在长时间尺度上变化的控制机制。在距今500-5500年期间,砗磲碳同位素记录与太阳活动记录显着相关,这可能跟砗磲体内的虫黄藻有关。太阳活动可以显着影响虫黄藻的代谢效率,从而改变砗磲内部的微环境,进而影响砗磲的碳同位素组成。砗磲碳同位素和太阳活动记录在距今200年左右开始解耦,这可能与海洋的Suess效应有关。本研究从季节性尺度和长时间尺度上探讨了中晚全新世以来砗磲碳同位素的变化历史,提高了我们对砗磲碳同位素的了解。6.舟山群岛距今5600-5900年一次极端生态灾难事件在中国东海的舟山群岛发现了一厚约3.3米、长约74.5米的古木堆积层。除了表皮发生弱硅化现象以外,古木层中的植物保存完好,并且含有丰富的叶片、果实和种子。孢粉和种子分析结果表明古木堆积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属于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与河姆渡遗址保存的植被类型一致。古木层的分布特征以及保存完好的树桩说明这些古木是原生的,未经过长距离搬运。古木层中的植物、叶片、种子和果实都保存完好,说明这是一次突然的快速沉积事件。根据古木层的定年结果以及对古气候记录的对比分析,距今5900-5600年期间是一段气候异常时期,强盛的冬季风和夏季风伴随微弱的ENSO活动,这种气候条件极易发生极端风暴潮事件,并且此时也处在海平面快速升高的晚期,因此,古木堆积层很可能与风暴潮和海平面升高的共同作用有关。7.南极重金属污染评价菲尔德斯半岛上分布着多个科学考察站,频繁的人类活动对该地区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企鹅作为一种从海洋向陆地传输污染物的重要媒介,却很少有研究评估企鹅对南极环境的影响。在本研究中,我们在菲尔德斯半岛采集了32个湖泊表层沉积物样品,在阿德雷岛采集了 8个湖泊表层沉积物样品来确定其Cu、Zn、Pb、Ni、Cr、Cd、Co、Sb、Hg和P的含量,结果显示阿德雷岛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显着高于菲尔德斯半岛。菲尔德斯半岛上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而阿德雷岛上的污染物是经过食物链一系列的生物放大作用之后以企鹅粪便的形式输入的。显然,在南极某些特定的区域,企鹅对南极环境的影响已经超过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未来需要更加关注动物活动对南极环境的影响。8.北极重金属污染评价过去100年来,人类在新奥尔松地区开展煤矿开采、科学考察以及北极旅游等活动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是目前对该地区的环境评价还主要集中在表层土壤和海洋表层沉积物方面,对过去100年来该地区的重金属污染历史和污染现状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采自新奥尔松地区的古海蚀凹槽沉积剖面YN,分析了沉积物中6种典型的重金属元素(Cu、Pb、Cd、Hg、As、Se)的含量变化,并通过污染负荷指数(PLI)、地质累积指数(Igeo)和富集系数(EF)这三个指标评估了该地区在历史时期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过去100年来,沉积剖面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快速升高,其中重金属元素Pb、Cd、Hg和Se污染相对较为严重,并存在显着的富集现象,这些污染主要与新奥尔松地区的汽油发电、煤矿开采、站区影响、北极旅游以及污染物的长距离传输有关。

焦晓聪[6](2018)在《饱和水汽压差(VPD)与CO2耦合对温室番茄光合作用和生产力的调控》文中研究表明饱和水汽压差(VPD)与CO2是影响温室作物生长的两个重要的环境因素,也是调控设施栽培番茄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试验分别在夏季和冬季进行,试验处理设置为:CK处理(高VPD,低CO2浓度),CO2处理(高VPD,高CO2浓度),VPD处理(低VPD,低CO2浓度)和VPD+CO2处理(低VPD,高CO2浓度),夏季温室最高VPD大于6 kPa,冬季温室最高VPD大于3 kPa,低VPD均设置约1.5 kPa。高CO2浓度约800±20μmol·mol-1,低CO2浓度约400±20μmol·mol-1。通过探究VPD与CO2耦合对番茄水分状态、光合、植株生长、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等的影响,探究一系列变化的内在机理,以期为实际生产中温室番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材料为耐旱性番茄品种‘粉冠’和不耐旱品种‘金棚’,得出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夏季试验中,植株生长的前期和中期,增施CO2对两个品种的光合速率(Pn)影响不一致,但在生长后期Pn相较CK均显着提高,‘粉冠’显着提高26.32%,‘金棚’显着提高57.64%,且生长后期CO2处理叶片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均提高,‘粉冠’提高61.1%,‘金棚’提高63.73%,最终植株产量分别提高4.80%和4.23%。VPD处理显着促进‘金棚’生长前期Pn和WUEi,分别提高29.10%和74.77%;生长中、后期对植株Pn均无显着促进作用,但产量均增加,‘粉冠’和‘金棚’的产量分别较CK显着增加11.12%和11.53%。VPD+CO2处理可显着提高‘粉冠’和‘金棚’植株各时期Pn,‘粉冠’植株生长的前期、中期和后期依次提高26.74%、26.68%和32.62%,‘金棚’依次提高79.27%、77.88%和78.41%。VPD+CO2处理中‘粉冠’和‘金棚’植株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提高15.81%和42.04%,产量分别显着增加16.85%和16.75%。此外VPD+CO2处理可降低植株第一穗的开花数。因此,在夏季设施栽培中,在番茄植株生长后期进行CO2处理效果显着,前期进行VPD处理效果显着。且在第一穗花开花时,要减少VPD+CO2处理时间,保证第一穗花的正常开放。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降低VPD的同时增施CO2可以进一步提高植株的光合速率,进而增加产量。冬季试验中,增施CO2增大植株叶面积,高VPD环境下叶绿素含量均显着下降,低VPD环境下叶绿素含量显着上升。相比CK处理,CO2处理中‘粉冠’的Pn增加32.15%,‘金棚’的Pn降低19.34%,但与CK处理间均无显着差异。VPD处理降低植株叶面积,‘粉冠’和‘金棚’叶面积分别降低25.35%和6.21%;VPD处理增加植株耗水。且VPD处理中‘粉冠’植株Pn提高9.61%,‘金棚’Pn降低13.83%,但差异均不显着,VPD处理中两个品种植株总生物量均下降。VPD+CO2处理下‘粉冠’和‘金棚’的Pn分别增大8.81%和23.50%,WUEi分别增大432.2%和469.1%,植株生物量分别增加42.28%和38.32%。因此冬季温室植株在VPD+CO2处理环境中生长最佳。

李永强[7](2016)在《不同载畜率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风蚀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荒漠草原是旱生性最强和对外界干扰最敏感的草原生态系统,承受着严重的风蚀和放牧双重胁迫。开展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利用强度对风蚀过程影响的研究,可以阐明草地放牧对干旱区风蚀过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对科学规划放牧制度、合理制定草地区域保护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草原为研究对象,在连续开展11年的随机区组放牧样地(设置4个载畜率0.93、1.82、2.71、0sheep/hm2/year)布设BSNE集沙仪,通过2年(2013年4月——2015年4月)共4个采样期的监测,研究载畜率与风沙通量的定量关系及风蚀物粒度特征;并通过取原状土样进行室内风洞吹蚀试验,研究载畜率与风蚀速率的定量关系及估测不同载畜率荒漠草原风蚀总量。研究结果表明:(1)荒漠草原载畜率对风沙通量影响显着:荒漠草原区,日平均风沙通量在2.38-31.39 g/m/d之间,平均为16.00 g/m/d(所有季节均值);载畜率对风沙通量有显着影响,随载畜率的增强,风沙通量逐渐增加;生长季风沙通量明显小于非生长季;载畜率和季节对风沙通量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非生长季节不同载畜率间的风沙通量差异远小于生长季载畜率间的差异。(2)不同季节和载畜率对荒漠草原风沙流结构影响各异:生长季风沙流结构垂向分布符合经典的风沙流指数递减函数,而非生长季,该函数拟合效果较差,可能由于植被留茬高度的差异,风沙流结构表现不同的规律;生长季,载畜率主要增加近地表含沙量,非生长季,50 cm以上含沙量明显增加。垂直高度较高的风沙流,主要受季节控制,载畜率影响较小,载畜率间的风沙流结构的差异主要体现近地表层次。(3)荒漠草原风沙沉积物粒径分选作用与垂向分布结构明显:风沙沉积物颗粒<250 μm的土壤颗粒为主,占所有沉积物颗粒的85%以上;随着高度增加,风蚀物颗粒组成逐渐变细,风蚀作用下,土壤表土中D50颗粒(<50μm)最为活跃,而D50-125(50-125 μm)和D125-250颗粒(125-250 μm)在表土中有相应的聚集现象;重度和中度放牧区,<50μm颗粒富集比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规律较稳定,而CK和LG区,在50 cm以上,富集比随高度增加不再变化,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放牧导致更多的细颗粒在更高垂直高度累计,这一层次属于悬移颗粒,有可能传递更远的距离,对草地营养损失可能影响更大。(4)风沙沉积物C、N等元素含量水平输移垂直分布梯度明显:四子王旗荒漠草原区,每1000kg风蚀沉积物,含有全碳30.90kg、全氮2.87 kg,风蚀过程带走大量的土壤营养物质。沉积物的养分含量与载畜率有直接的关系,对照区保留有更丰富的营养,风沙营养水平更高,随着载畜率的增强,沉积物全碳和全氮含量均逐渐降低;近地表沙尘营养含量最低,但随高度增加,在50 cm高度沉积物营养基本达到峰值的95%,然后随高度变化较少。风沙沉积物垂直高度和载畜率之间对营养含量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CK和LG处理,不同高度间沉积物养分水平差异较小,MG和HG区,不同高度沉积物养分水平差异较大,高载畜率风沙沉积物营养水平有更显着垂直梯度分布,特别是近地表层次。沉积物C/N比为平均为10.88,但C/N计量关系受载畜率影响显着,随载畜率增加,沉积物中全碳含量下降更显着,使得C/N比表现逐渐下降的趋势;风蚀带走了土壤中最富营养的部分,与表土相比,几乎所有的元素含量在沉积物中都表现更高的富集浓度。(5)载畜率增大了荒漠草原风沙沉积物营养的流失:营养通量是养分含量和风蚀颗粒质量的综合反映;荒漠草原区,非生长季养全碳和全氮通量分别占到全年通量的68%和65%;随载畜率增大,营养通量逐渐增加,重度放牧区平均营养通量是对照区的1.8倍,重度放牧区风蚀物营养水平低但有较高的营养通量,风蚀和放牧加剧了土壤养分的进一步流失。(6)基于风洞吹蚀方法的不同载畜率风蚀强度估测:基于风洞试验并结合试验期间每10分钟详细风速风频数据分析,风蚀强度随载畜率的增大而增大,CK区风蚀强度115.24 t/km2. Year,重度放牧区达到648.95 t/km2. Year,与典型草原的重度放牧利用相比,风蚀强度高出10倍。放牧活动导致的土壤践踏强度增加及可食性牧草减少是导致风蚀强度增加的共同因素,但其作用过程并非线性关系。(7)放牧-风蚀耦合影响荒漠草原稳定性的机制:放牧利用是草地管理的主要方式,相对于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的退化原因,风蚀和放牧过程的耦合,是导致荒漠草原草地退化的重要原因,细颗粒损失、带走更丰富的营养、放牧区更活跃的风沙流结构,这些都是荒漠草原草地退化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实施的一系列草地禁牧政策和措施,在推动草原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抑制了草地风蚀和退化趋势,说明政府在近年来实施的草地管理方略是行之有效的,通过宏观的调控和政策引导,草地风蚀与荒漠化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在未来草地利用中,应当继续实施草地保护的策略和措施,促进草地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好转。

孙增慧[8](2016)在《东北玉米农田行间土壤水分水平分布特性》文中指出土壤水分不仅是植物生长和植被恢复的主要影响因子,而且与土壤侵蚀过程密切相关,还是水文过程中的重要变量。土壤水分通过蒸发蒸腾调节土壤与大气之间水分和能量转化,同时土壤水分也受到降雨、径流、入渗过程和地表水的影响。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一直是水文学、土壤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希望通过研究东北玉米农田行尺度土壤水分的分布特征,了解行内不同位置土壤水分的运移规律,优化土壤水分测定和蒸散(evapotranspiration, ET)计算的取样位点,从而加深对农业应用(灌溉、精准农业)和水文过程模型的理解。同时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多维土壤-植物-大气模型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测定玉米行内不同位置的土壤体积含水量、穿透雨和土面蒸发,对土壤水分在行内的分布、运移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本研究于2013年和2014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进行,田间试验设置了4个处理,分别为平作对照处理(FPB),平作秸秆覆盖处理(FPM),膜垄无覆盖处理(RPM)和膜垄沟内秸秆覆盖处理(RPM)。平作处理(FPB和FPM)中两行玉米之间选取5个位点测定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为两行玉米的位置(R1和R2位点),距R1位点15 cm远(1/4R位点),距R1位点30 cm远(1/2R位点),距R1位点45 cm远(3/4R位点)。垄作处理(RPB和RPM)以垄的正下方位点开始(命名为A位点),依次水平距A位点15、30、45和60 cm远(分别命名为B、C、D和E位点)。其中,C位点为玉米种植的位置,E位点为沟中央的位置。每10 cm深度土壤中设置5个土壤水分测定位点,分别设置10 cm、30 cm、50 cm和70 cm深度。在这4个处理下分别分析了玉米行内5个位点不同层次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异质性。同时分析了行内不同位点的穿透雨和土面蒸发的异质性。在田间试验基础上,在考虑降雨通过冠层在行内不均匀分布、和根系吸水条件下,应用HUDRUS-2D模型模拟分析FPB与RPB处理行尺度下不同土壤层次中各位点的土壤水分通量以及通量间的差异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平作体系下,玉米行尺度土壤水分存在空间差异,主要出现在10 cm和30 cm深度的土层。在整个玉米生育期内,行中间或行内位置的土壤水分最高或最低值。秸秆覆盖处理与无覆盖处理相比,秸秆覆盖影响土壤水分的空间差异,影响深度主要集中在10 cm深度,且不同的降雨年型表现不同。FPB处理与FPM处理中,选取行内1/4或3/4的位点来测定土壤水分,能较好的代表行内土壤水分的平均值。(2)在垄作体系下,玉米行尺度土壤水分存在空间异质性,主要出现在10 cm和30 cm深度的土层。10 cm土层中A位点的土壤水分最低值。秸秆覆盖影响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影响深度主要集中在10 cm和30 cm深度。RPB处理中BD位点组合(垄下1/4处与沟内1/4处)的平均值能较好的代表行尺度内土壤水分的平均值;RPM处理中为BE位点组合(垄下1/4处与沟内1/2处位置)。(3)行内不同位点的穿透雨也存在空间异质性。2013年与2014年穿透雨测定日期内(每年各测定了7次),行内不同位点穿透雨变异系数范围为分别为15.9&~45.4%和8.9%~42.2%。且在两行玉米中间的位置穿透雨量较大。冠层下各位点穿透雨量与降雨量正相关,与叶面积指数、株高负相关;穿透雨率与降雨量正相关,与叶面积指数、株高负相关。行内1/4位点和3/4位点的穿透雨量值能较好的代表行尺度内穿透雨量的平均值,且两年结果相同。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建立的基于降雨量、叶面积指数、株高3个参数的玉米冠层下穿透雨量的估算方程,其相关性均达到极显着水平。(4)4个处理中行内不同位点的土面蒸发均存在空间异质性。无覆盖处理(FPB和RPB)处理中的土面蒸发要比有覆盖处理(FPM和RPM)的大;2013年4个处理间不同位点土面蒸发值的变异系数测定日期内平均值基本相同。2014年,垄作条件下(RPB和RPM)测定日期内变异系数的平均值比平作条件下(FPB和FPM)的大。(5)利用HYDRUS-2D模型,在考虑根系吸水和冠层对降雨在玉米行内分布的影响,模拟研究了行尺度下水分的运移及水分通量,并分析了行间土壤水分通量的差异性。通过建立的各位点穿透雨量与降雨量、LAI和株高的方程对上边界不同位点降雨量进行离散,从而作为模型的降雨时的上边界条件。利用2013年FPB与RPB处理土壤含水量对HYDRUS-2D模型进行参数化,确定了模型的土壤水力学参数,并利用2014年FPB与RPB处理对模拟参数进行验证。2013和2014年,FPB处理中不同深度各位点土壤体积含水量模拟值和实测值RMSE分别在0.0175~0.0332 cm3 cm-3和0.0093~0.0250 cm3 cm-3之间,ME分别为0.70~0.95和0.37~0.64之间,d分别为0.94~0.99和0.67~0.90之间,R2分别为0.90~0.97和0.37~0.71之间。RPB处理不同深度各位点土壤体积含水量模拟值和实测值RMSE分别在0.0116~0.0387 cm3cm3和0.0088~0.0243 cm3 cm-3之间,ME分别为0.69~0.98和0.38~0.86之间,d分别为0.91-1.00和0.76~0.96之间,R2分别为0.85~0.99和0.48~0.92之间。(6)模拟结果表明同一土层中不同位点间的土壤水分通量存在差异,而且10 cm和30 cm土层深度的土壤水分通量差异较大。水平方向不同位点间的土壤水分通量变异性在30 cm深度中最大,70 cm深度的最小。垂直方向不同位点间的的土壤水分通量变异性,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变异性降低。(7)考虑与不考虑上边界穿透雨行内分布条件下行尺度土壤水分模拟对比发现,考虑上边界穿透雨行内差异性分布条件下模拟行内各位点的土壤含水量与实测值更接近。考虑穿透雨分布情况下能提高土壤水分模拟精度,FPB处理中10~30 cm效果明显,RPB处理中10~50 cm效果明显。

于寒青[9](2016)在《土壤侵蚀与碳动态环境放射性核素示踪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为加速的土壤侵蚀和泥沙再分布速率变化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土壤侵蚀变化及其引起的土壤碳动态变化,不仅有助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和管理,而且对解释陆地碳收支的不确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散落的环境放射性核素(FRNs)137Cs,210Pb和7Be被认为在定量研究不同时空尺度土壤和有机碳侵蚀再分布方面具有传统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但仍存在一些缺陷。本论文以我国典型水蚀(黄土高原、长江上游和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景观)和风蚀区(河北丰宁风蚀农田景观)为对象,从研究变时空尺度土壤FRN采样方法入手,评价了我国土壤保持措施减少土壤侵蚀的有效性,探讨了土壤侵蚀再分布在碳循环中的作用,为建立土壤侵蚀与碳循环的定量研究方法,开展区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工程固碳效应的准确评价提供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撑。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提出了以设计和模型为基础的采样方法,即分层随机采样和混合样品可以大大减少FRN采样和测量成本,实现评价跨尺度的(小区、流域和区域)土壤再分布的空间变化;提出基于时空采样框架的FRN重复采样方法,评价FRN示踪的土壤再分布随时间尺度变化对土地利用和土壤管理措施历史变化的响应。(2)植被恢复、梯田工程及保护性耕作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坡地景观的土壤侵蚀。FRN示踪结果发现:在我国西南山地,灌木比草地对减少土壤侵蚀更有效,而乔木下无枯落物不能有效控制土壤侵蚀。在延安,与坡耕地相比,梯田可使土壤侵蚀量减少了49%,林草坡地减少土壤侵蚀80%。在丰宁,3年免耕+留茬措施相比传统耕作可使土壤侵蚀速率下降33%-44%。在东北拜泉,与传统耕作措施相比,土壤净侵蚀速率在梯田上减少了14%,而等高耕作措施下土壤侵蚀减少了34%。(3)忽视土壤侵蚀速率的变化会过高估算土壤保持措施的固碳效应。基于7Be示踪与土壤碳密度测定,估算得到5年退耕还草(CG)和3年免耕留茬(CL)处理表层土壤(0-20mm)净的负固碳速率(源)分别是–0.42和–0.37 t C ha–1 year–1。与传统固碳方法(不考虑土壤侵蚀)相比,CG和CL处理分别被高估了126%和130%。而CG和CL耕层土壤(0-245mm)固碳速率分别为0.27±0.12和1.53±0.13 t C t C ha-1yr-1,与传统方法得到的固碳速率(CG,0.8±0.03 t C ha-1yr-1;CL,2.0±0.06 t C ha-1yr-1)相比,分别过高估计了196%和31%。(4)黄土高原坡耕地高强度土壤侵蚀过程显着减少了SOC矿化作用,是不可忽视碳汇。基于田间原位监测数据建立的土壤碳侵蚀再分布与土壤呼吸关系模型发现,坡地侵蚀区侵蚀导致原位土壤CO2排放减少速率为0.43±0.15 t CO2C ha-1yr-1,全山坡原位土壤CO2净排放减少速率为0.32±0.22 t C ha-1yr-1。

侯森[10](2016)在《京郊设施农田土壤水氮淋失模拟与评价》文中认为近年来,“都市型现代农业”逐渐成为北京市农业生产的主要发展方向。随着京郊种植结构的调整,作为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菜篮子”,蔬菜产业在现代都市农业结构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市场上品种齐全的反季节蔬菜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也为菜农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随着京郊设施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大水大肥造成的水肥利用率降低,土壤环境质量下降,地下水污染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京郊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京郊日光温室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水氮供应条件下的温室番茄土壤水氮淋失和水氮利用效率状况进行了分析,同时以甜玉米为填闲作物,定量评价了温室休闲期种植填闲作物对土壤氮素淋失阻控的效果。并对在农田安装无压渗漏计后形成的渗漏界面处的水氮运移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在不同田间气象条件下安装分散流控制壁对无压渗漏计水氮淋失定量精度的影响。全文主要结论如下:在2008-2009年三个番茄生长季(秋冬茬、冬春茬和春夏茬)设置了四个化肥氮用量处理(传统氮肥N,:360kg N ha-1、25%减氮施肥N2:270kg N ha-1、44%减氮施肥N3:203kg N ha-1、 63%减氮施肥N4:135kg N ha-1)。三茬番茄灌水量根据农民习惯灌水量分别定为215、219和271mm。结果表明:在相同灌水量的条件下,与传统施氮量相比,即使减少63%的化肥氮投入,番茄产量仍没有显着下降。而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加大约54mm灌水量的春夏茬较秋冬茬和冬春茬相比番茄产量分别提高约55.5%和36.1%。三茬番茄的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分别为38、41和44kg m-3,水分渗漏量平均分别为85、91和109mm。春夏茬各处理硝酸盐淋失量为58-97kg N ha-1,占氮素总投入量的20.1-22.6%,而秋冬茬和冬春茬硝酸盐淋失量减小为20-55kg N ha-1,占氮素总投入量的比例也降至7-12%。减少氮素投入量有利于降低土壤硝酸盐淋失和提高氮素利用率,三茬番茄种植过程中,化肥氮施用量最少的N4处理硝酸盐淋失量较N1处理降低40.2-60.5%,其氮素利用率较N1处理增加11.6-17.5%。农民习惯灌水量会造成大量的水分渗漏损失,水分供应量应进一步降低从而减轻土壤硝态氮淋失风险。在京郊温室菜地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田间试验(2008-2010年),试验在两种前茬作物施肥量(360kg N ha-1和270kg N ha-1)基础上设置了不同氮素残留量和是否种植填闲作物两个处理。结果表明,甜玉米在生育期其蒸散作用导致在100cm土层深度处形成了较长时间的水分和硝态氮上行通量,最高可达1.0mm d-1 and 0.7kg N ha-1 d-1,降低了1 OOcm土体水氮淋失量。种植甜玉米的处理在三年试验期间180cm土层深度处硝态氮淋失量分别为32.3、63.8和22.5kg N ha-1,而休闲地处理则分别为54.1、113.3和58.4kg N ha-1,种植甜玉米后0-180cm土体硝酸盐淋失量占土体起始硝酸盐累积量的比例较休闲地平均降低35.3-57.9%。强降雨情景模拟的结果表明,当降雨量达到150mm d-1时,种植甜玉米仍可降低180cm土层深度处的部分氮素淋失,但降低幅度有限。利用种植填闲甜玉米的方式降低温室休闲季土壤硝酸盐淋失风险是较直接有效的措施。在假定土壤均质、各向同性的条件下,为准确描述田间水分渗漏量和土壤溶质的运移过程与规律,基于HYDRUS-2D模型模拟结果,对无压渗漏计不同设计(加装不同高度分散流控制壁)和不同适用环境条件(土壤质地、灌水量、土壤蒸发量和初始土壤含水率)下的土壤水分渗漏收集效率(We)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砂壤土、壤土和粉土安装环境中,未加装分散流控制壁的无压渗漏计,在0.35cm3 cm-3土壤初始含水率、0.2cm d-1蒸发量和1000mm灌水量条件下的We分别仅为11%、13%和26%,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安装分散流控制壁的无压渗漏计,当控制壁高度为20cm时可使We提升到50%以上。安装的分散流控制壁高度随灌水量的降低、土壤持水能力的提高和士壤蒸发量的增大而升高,初始土壤含水率降低会使在偏砂性土壤中安装的无压渗漏计We降低。增加无压渗漏计的安装深度可能会导致其We降低,在某一特定安装深度对无压渗漏计We的计算的结果并不适用于其他深度。在2010-2011年京郊温室夏季敞棚休闲期安装无压渗漏计,以前茬作物施氮量高低设置高氮残留(N1)、低氮残留(N2)两个处理。在利用无压渗漏计对各处理水氮淋失量进行测算的基础上,结合HYDRUS-2D模型对其在多年不同气象条件下加装不同高度分散流控制壁后的收集效率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两年田间试验期间各处理无压渗漏计均未收集到土壤渗滤液,这与下渗水到达毛管中断界面时形成的绕流现象有关,而相同处理安装60cm高的分散流控制壁后可使无压渗漏计水分渗漏收集效率(We)、氮素淋失收集效率(Ce)提升到15.4%、19.3%,但N1、N2处理间的We、e差别不大。多年不同气象条件的情景分析表明,在雨量较大的年份加装10cm高的分散流控制壁便可使无压渗漏计的We、Ce增加到23.7%、29.5%,而在雨量较小的年份即使加装60cm高的控制壁,We、Ce仍为0,表明在大量降雨并使毛管中断界面处土壤含水率接近饱和的条件下,无压渗漏计可以较准确的测算土壤水氮淋失量。无压渗漏计在不同土壤氮素残留处理间的水氮淋失收集效率相近,且均随分散流控制壁高度和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大。

二、Horizontal Flux of Biogenic Elements through PN Section in April 1994(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orizontal Flux of Biogenic Elements through PN Section in April 1994(论文提纲范文)

(1)溶解态铅在南极半岛和西北太平洋的分布与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痕量元素铅的研究意义
        1.1.1 痕量元素及国际GEOTRACES计划
        1.1.2 海洋中铅的研究意义
    1.2 人为铅的排放史
        1.2.1 铅的使用历史
        1.2.2 近年来全球铅的排放
    1.3 海洋中铅的研究
        1.3.1 海洋中铅的来源和存在形态
        1.3.2 海洋中铅的时空变化与人为铅排放的关系
        1.3.3 水体中溶解态铅的影响因素
    1.4 铅的同位素研究
        1.4.1 铅的稳定同位素及应用
        1.4.2 环境中的铅同位素
        1.4.3 海洋中的溶解态铅同位素
    1.5 南极地区和西北太平洋中铅的研究现状
        1.5.1 南极地区
        1.5.2 西北太平洋
    1.6 本文的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2.2 痕量样品采集
        2.2.1 表层痕量样品采集装置
        2.2.2 深层痕量样品采集装置
        2.2.3 痕量样品的处理与保存
        2.2.4 痕量样品采集装置的国际互校
    2.3 仪器分析
        2.3.1 MC-ICP-MS测试原理
        2.3.2 杯结构和主要参数设置
        2.3.3 质谱干扰及空白
        2.3.4 质量歧视校正
        2.3.5 短期精密度
    2.4 海水中溶解态铅浓度的分析方法
        2.4.1 样品的处理流程
        2.4.2 同位素稀释法
        2.4.3 方法空白和检出限
        2.4.4 质量控制与国际互校
    2.5 海水中溶解态铅同位素的分析方法
        2.5.1 前处理技术的文献评估
        2.5.2 海水中溶解态铅同位素的富集分离技术
        2.5.3 海水中溶解态铅同位素的分析方法流程图
        2.5.4 与国际其它实验室的互校
    2.6 小结
第三章 溶解态铅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的分布与行为
    引言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3.3 结果
        3.3.1 冰、雪、冰川底层融出水以及地下水的DPb浓度
        3.3.2 13 条河流的DPb浓度
        3.3.3 玉泉河和清水河的连续观测结果
        3.3.4 玉泉河河口的DPb浓度
        3.3.5 麦克斯韦尔湾的DPb浓度
    3.4 讨论
        3.4.1 南极冰雪中铅的历史变化及影响因素
        3.4.2 南大洋海水中铅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3.4.3 南极冰川中“埋藏铅”的释放
    3.5 小结
第四章 溶解态铅在东海陆架的分布和输运
    引言
    4.1 研究区域
    4.2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4.3 结果
        4.3.1 东海陆架的水文特征
        4.3.2 东海陆架DPb的浓度和剖面结构
    4.4 讨论
        4.4.1 东海陆架DPb的影响因素
        4.4.2 东海陆架DPb的跨陆架输运过程
        4.4.3 东海陆架DPb的通量计算
    4.5 小结
第五章 总可溶性铅在热带西北太平洋的分布和输运
    引言
    5.1 研究区域概况
    5.2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5.3 结果
        5.3.1 水文结构
        5.3.2 TDPb的存在形态
        5.3.3 TDPb在0–750 m的浓度分布
        5.3.4 TDPb在整个水深的浓度分布
    5.4 讨论
        5.4.1 表层TDPb的影响因素
        5.4.2 “次表层最高值”剖面结构的形成原因
        5.4.3 TDPb与水团的关系
        5.4.4 TDPb的通量计算
        5.4.5 TDPb的跨海盆输运
    5.5 小结
第六章 溶解态铅同位素在西北太平洋特定站位的剖面结构
    引言
    6.1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6.2 结果
        6.2.1 水文结构
        6.2.2 铅同位素的剖面结构
        6.2.3 ~(206)Pb/~(207)Pb vs~(208)Pb/~(206)Pb
        6.2.4 各水团中铅的同位素特征
    6.3 讨论
        6.3.1 太平洋上层水体中铅同位素的分区
        6.3.2 铅同位素沿黑潮路径的变化
        6.3.3 铅沿等密度面的输运过程
        6.3.4 深层水体中铅的来源和影响因素
    6.4 小结
第七章 全球溶解态铅分布的再分析
    7.1 铅的通量估算
        7.1.1 河流输入
        7.1.2 边缘海和开阔大洋
        7.1.3 汇总和对比
    7.2 当前开阔大洋中溶解态铅的分布及其同位素组成
        7.2.1 溶解态铅的大面分布
        7.2.2 溶解态铅的同位素组成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特色与创新点
    8.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绿地与自然沙地局地气候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沙漠物理属性
        1.2.2 沙漠天气
        1.2.3 沙漠气候研究进展
        1.2.4 沙漠小气候研究进展
        1.2.5 沙漠边界层研究进展
        1.2.6 沙漠地区陆面过程及其参数化研究进展
        1.2.7 沙漠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1.3.1 拟解决的关键性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目标
        1.3.4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区域气候背景与观测仪器简介
    2.1 研究区概述
        2.1.1 新疆气候特征
        2.1.2 塔克拉玛干沙漠简介
        2.1.3 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背景简介
        2.1.4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气候特征
    2.2 观测仪器简介
        2.2.1 人工绿地观测仪器介绍
        2.2.2 自然沙地观测仪器介绍
    2.3 加密观测试验与各章数据简介
        2.3.1 加密观测试验简介
        2.3.2 各章数据简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沙漠腹地人工绿地和自然沙地局地气候差异性研究
    3.1 研究时段代表月气候概况
    3.2 局地气象因子差异
        3.2.1 数据说明与预处理
        3.2.2 温度特征
        3.2.3 风速特征
        3.2.4 比湿特征
    3.3 蒸散的计算与变异研究
        3.3.1 试验设计简介
        3.3.2 数据与计算方法
        3.3.3 计算值与观测值对比
        3.3.4 变异性规律研究
    3.4 本章结论
    讨论
第四章 自然沙地与人工绿地辐射与能量平衡比较研究
    4.1 资料与方法
    4.2 地表辐射收支特征比较研究
    4.3 地表能量通量的特征比较研究
    4.4 地表能量闭合特征比较研究
    4.5 本章小结
    讨论
第五章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自然沙地与人工绿地陆面过程模拟与分析
    5.1 资料和模式
        5.1.1 观测站点与资料
        5.1.2 模式介绍
    5.2 大气强迫数据对比
    5.3 辐射对比验证
    5.4 通量对比验证
    5.5 土壤温度对比验证
    5.6 土壤湿度对比验证
    5.7 模拟性能比较
    5.8 本章小结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1.1 局地气候差异性研究
        6.1.2 能量平衡差异性研究
        6.1.3 参数化模拟试验评估研究
    6.2 论文主要贡献及创新点
    6.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黄土高原小流域侵蚀区和沉积区土壤碳氮分布与矿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侵蚀对陆地碳的源汇作用
        1.2.2 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影响因素
        1.2.3 侵蚀-传输-沉积体系土壤碳循环
        1.2.4 土壤侵蚀与土壤碳氮循环耦合模型
        1.2.5 侵蚀景观土壤氮分布及矿化
        1.2.6 黄土高原地貌及土壤侵蚀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区概况
    2.4 样品采集和处理
    2.5 测定项目和方法
        2.5.1 土壤理化性质
        2.5.2 土壤团聚体分级
        2.5.3 土壤碳氮矿化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第三章 土壤理化性质分布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土壤颗粒组成
        3.3.2 土壤容重、饱和导水率和田间持水量
        3.3.3 土壤孔隙度
        3.3.4 土壤团聚体分级
        3.3.5 土壤pH和电导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壤碳氮分布特征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及全碳含量
        4.3.2 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及全碳储量
        4.3.3 土壤全氮含量及储量
        4.3.4 土壤无机氮
        4.3.5 土壤全磷及速效磷
        4.3.6 土壤速效钾
        4.3.7 土壤碳氮磷计量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及DOM光谱特征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
        5.3.2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占土壤碳氮的比例
        5.3.3 土壤DO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参数
        5.3.4 土壤DOM荧光光谱参数
        5.3.5 土壤DOM荧光组分
        5.3.6 土壤DOM光谱参数主成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土壤团聚体碳氮分布特征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团聚体有机碳
        6.3.2 团聚体全氮
        6.3.3 团聚体碳氮比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土壤碳氮矿化及其影响因素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土壤碳矿化及对水热因子的响应
        7.3.2 土壤氮矿化及对水热因子的响应
        7.3.3 土壤碳氮矿化的关系
        7.3.4 影响土壤碳氮矿化的因素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和主要进展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基于卫星和现场观测数据的东海跨陆架水交换和营养盐交换的时空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东海的地域特征
        1.1.2 东海的季风特征
        1.1.3 东海的环流结构与水团分布特征
        1.1.4 东海的营养盐分布特征
    1.2 研究现状介绍
        1.2.1 东海跨陆架水交换的研究介绍
        1.2.2 东海跨陆架营养盐交换的研究介绍
    1.3 关键的科学问题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2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
    2.2 数据处理
        2.2.1 跨陆架流速的相关数据处理
        2.2.2 营养盐数据处理
    2.3 跨陆架通量的计算
        2.3.1 跨陆架水通量的计算
        2.3.2 跨陆架营养盐通量的计算
3 结果验证
    3.1 本研究计算跨陆架流速的方法验证
    3.2 东海主要断面的水通量与流速剖面的验证
    3.3 本研究重构的营养盐结果验证
    3.4 东海的水通量、盐通量和硝酸盐通量的收支检验
4 东海跨陆架水交换
    4.1 总的跨陆架水通量的时间变化
        4.1.1 总的跨陆架净水通量
        4.1.2 总的跨陆架净水通量的向岸和离岸部分
    4.2 跨陆架水通量的水平空间差异以及时间变化
    4.3 跨陆架流速的垂直空间差异以及时间变化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4.4.1 跨陆架水通量的三个动力组成部分的时间变化特征
        4.4.2 跨陆架流速的斜压变化部分的不确定性
        4.4.3 卫星高度计数据的精确度
5 东海跨陆架营养盐交换
    5.1 总的跨陆架硝酸盐通量的时间变化
        5.1.1 总的跨陆架净硝酸盐通量
        5.1.2 总的跨陆架净硝酸盐通量的向岸和离岸部分
    5.2 跨陆架硝酸盐通量的水平空间差异以及时间变化
    5.3 跨陆架硝酸盐通量的垂直空间差异以及时间变化
        5.3.1 时间平均的跨陆架硝酸盐通量
        5.3.2 跨陆架硝酸盐通量的时空变化
    5.4 本章小结与讨论
        5.4.1 影响跨陆架硝酸盐通量时间变化的主要因子
        5.4.2 跨陆架磷酸盐通量
        5.4.3 本研究得到的跨陆架硝酸盐通量与观测结果的对比
        5.4.4 本研究得到的跨陆架硝酸盐通量与模式结果的对比
6 东海跨陆架水通量和硝酸盐通量年际变化的原因
    6.1 跨陆架水通量和硝酸盐通量与黑潮的联系
    6.2 跨陆架水通量和硝酸盐通量与气候变化的联系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南北极与中国近海典型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与环境事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概述
    1.2 北极斯瓦尔巴群岛地区气候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1.2.1 斯瓦尔巴群岛陆地古气候资料
        1.2.2 斯瓦尔巴群岛海洋古气候资料
    1.3 中国近海地区典型气候环境事件研究进展
        1.3.1 过去千年火山喷发记录
        1.3.2 砗磲碳同位素研究进展
        1.3.3 中国近海风暴潮及其影响
    1.4 南北极环境污染现状
        1.4.1 南极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1.4.2 北极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2章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第3章 研究区域、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3.1 研究区域地理环境概况
        3.1.1 北极斯瓦尔巴群岛概况
        3.1.2 南海西沙群岛概况
        3.1.3 东海舟山群岛概况
        3.1.4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概况
    3.2 样品采集
        3.2.1 北极样品采集
        3.2.2 西沙群岛样品采集
        3.2.3 舟山群岛样品采集
        3.2.4 南极样品采集
    3.3 分析方法
        3.3.1 年代学测定
        3.3.2 基本理化指标
        3.3.3 有机生物标志物分析
        3.3.4 稳定同位素分析
    参考文献
第4章 斯瓦尔巴群岛中晚全新世气候变化及其生态响应
    4.1 古海蚀凹槽简介
    4.2 古海蚀凹槽沉积剖面年代框架
    4.3 古海蚀凹槽沉积环境及形成过程
        4.3.1 基本理化指标分析
        4.3.2 沉积环境分析
        4.3.3 古海蚀凹槽形成过程
    4.4 风化历史及其古气候意义
    4.5 中晚全新世气候变化记录
    4.6 古海蚀凹槽沉积记录的古生产力变化
    4.7 古生产力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5章 距今9400-2200年间新奥尔松地区光合生物量变化
    5.1 沉积剖面岩性特征
    5.2 沉积剖面年代框架的建立
    5.3 新奥尔松地区光合生物量变化重建
        5.3.1 有机生物标志物分析
        5.3.2 生物标型元素分析
    5.4 光合生物量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6章 小冰期冰川沉积物在古海蚀凹槽中的记录
    6.1 形貌学证据
    6.2 粒度分析证据
    6.3 有机质来源证据
    6.4 年代学证据
    6.5 古海蚀凹槽中发现冰川沉积物的古气候意义
    参考文献
第7章 公元1257年Samalas火山喷发在西沙群岛的记录
    7.1 沉积柱DY6岩性特征及年代学框架
    7.2 公元1300年左右沉积柱中元素含量异常
    7.3 外源物质输入的判别
    7.4 公元1300年左右对应的火山喷发事件
    参考文献
第8章 中晚全新世砗磲碳同位素记录及其控制机制
    8.1 砗磲来源及壳体分析
    8.2 高分辨率砗磲碳同位素的周期性变化
    8.3 中晚全新世砗磲碳同位素与大气二氧化碳的关系
    8.4 中晚全新世砗磲碳同位素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8.5 中晚全新世砗磲碳同位素变化的控制机制
    参考文献
第9章 舟山群岛距今5600-5900年一次极端生态灾难事件
    9.1 古木堆积层简介
    9.2 古木层与全新世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9.3 距今5600-5900年左右的气候异常
    9.4 古木层形成的可能原因
    参考文献
第10章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地区重金属污染评价
    10.1 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
    10.2 重金属污染来源分析
    10.3 污染现状评估
    10.4 污染物传输过程的机制探讨
    参考文献
第11章 北极新奥尔松地区重金属污染历史
    11.1 重金属元素污染历史
    11.2 重金属污染物来源分析
    11.3 环境污染现状评估
    11.4 污染物传输途径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饱和水汽压差(VPD)与CO2耦合对温室番茄光合作用和生产力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设施农业简介
    1.2 设施内环境特点
        1.2.1 光照
        1.2.2 温度
        1.2.3 湿度
        1.2.4 温室气体
    1.3 关于温室作物生长环境因子VPD和CO_2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VPD对植株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3.2 CO_2对植株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3.3 VPD与CO_2耦合对植株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
        1.5.1 VPD与CO_2耦合对夏季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5.2 VPD与CO_2耦合对冬季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1.6 研究思路和方法
        1.6.1 总体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VPD与CO_2耦合对夏季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供试材料与地点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2.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环境数据分析
        2.2.2 VPD与CO_2耦合对植株水分状态的影响
        2.2.3 VPD与CO_2耦合对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2.2.4 VPD与CO_2耦合对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2.2.5 VPD与CO_2耦合对植株CO_2响应曲线的影响
        2.2.6 VPD与CO_2耦合对植株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2.2.7 VPD与CO_2耦合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2.2.8 VPD与CO_2耦合对植株干重的影响
        2.2.9 VPD与CO_2耦合对植株耗水和产量的影响
        2.2.10 VPD与CO_2耦合对果径变化的影响
        2.2.11 VPD与CO_2耦合对果实糖酸的影响
    2.3 小结
第三章 VPD与CO_2耦合对冬季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供试材料与设备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3.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环境数据分析
        3.2.2 VPD与CO_2耦合对植株水分状态的影响
        3.2.3 VPD与CO_2耦合对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3.2.4 VPD与CO_2耦合对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3.2.5 VPD与CO_2耦合对植株CO_2响应曲线的影响
        3.2.6 VPD与CO_2耦合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3.2.7 VPD与CO_2耦合对植株耗水的影响
        3.2.8 VPD与CO_2耦合对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3.3 小结
第四章 讨论
    4.1 VPD与CO_2耦合对植株水分状态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2 VPD与CO_2耦合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4.3 VPD与CO_2耦合对植株产量与果实糖酸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
    5.1 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参考文献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7)不同载畜率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风蚀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1.1.1 风蚀是我国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原因
        1.1.2 放牧和风蚀是影响荒漠草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1.1.3 放牧强度对草原风蚀过程影响的研究不足
        1.1.4 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草原的典型性
    1.2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1.2.1 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
        1.2.2 放牧对土壤结皮影响的研究
        1.2.3 风蚀对土壤颗粒和养分损失影响的研究
        1.2.4 风沙流研究
        1.2.5 风蚀模型研究
        1.2.6 风蚀采样方法研究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植被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研究和分析方法
        2.3.1 风沙流输沙通量和结构测定
        2.3.2 土壤样品分析测定
        2.3.3 风洞吹蚀速率测定
        2.3.4 植被和地表结皮特征测定
        2.3.5 数据处理和分析
3 不同载畜率风沙流输沙通量及其影响因子
    3.1 输沙通量变化
    3.2 不同载畜率处理风沙流结构
    3.3 利用风沙流指数函数估算不同高度风沙流分配
    3.4 植被和枯落物盖度对输通量的影响
        3.4.1 不同载畜率植被和枯落物盖度变化
        3.4.2 植被和枯落物盖度与输沙通量的关系
    3.5 群落高度对输沙通量的影响
        3.5.1 不同放牧强度植物群落高度变化
        3.5.2 群落高度和输沙通量的关系
    3.6 讨论
        3.6.1 风沙流结构
        3.6.2 风蚀率和输沙通量
    3.7 小结
4 不同载畜率风沙沉积物粒径特征
    4.1 风沙沉积物粒径组成
    4.2 风沙沉积物小于D250颗粒富集比
    4.3 土壤表面结皮盖度及粒度特征
    4.4 讨论
        4.4.1 垂直高度和放牧对沉积物物粒径的影响
        4.4.2 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强度地表及粒度特征
    4.5 小结
5 不同载畜率风蚀过程中的养分运移
    5.1 不同载畜率风沙沉积物碳运移规律
        5.1.1 沉积物全碳含量
        5.1.2 风沙沉积物全碳通量
    5.2 不同载畜率风沙沉积物氮运移规律
        5.2.1 风沙沉积物氮含量
        5.2.2 风沙沉积物氮通量
    5.3 不同载畜率和采样季节风沙沉积物C和N关系
        5.3.1 不同载畜率和季节沉积物C和N相关性
        5.3.2 不同载畜率和集沙高度风沙沉积物C/N比变化
    5.4 风沙沉积物和土壤表土C、N、H、S化学计量特征
        5.4.1 风沙沉积物和土壤表土总碳组成变化
        5.4.2 风沙沉积物和土壤元素化学计量特征及相关性
    5.5 讨论
        5.5.1 风沙沉积物化学计量特征
        5.5.2 风蚀对土壤养分及碳循环的影响
    5.6 小结
6 基于风洞模拟的荒漠草原不同载畜率抗蚀特征比较
    6.1 不同载畜率原状吹蚀样方植被和土壤粒度特征
    6.2 不同载畜率草地风洞吹蚀速率
    6.3 风洞吹蚀速率与植被特征的关系
    6.4 2013-2015年荒漠草原风蚀损失评估
    6.5 讨论
        6.5.1 风蚀速率和风速的关系
        6.5.2 风洞方法与草原风蚀速率
    6.6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进展分析
    7.3 问题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东北玉米农田行间土壤水分水平分布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 HYDRUS-2D模型
    2.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第三章 玉米农田平作体系下行间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
    3.1 平作与平作覆盖处理下玉米行间不同位置土壤含水量的差异
    3.2 秸秆覆盖对玉米行间土壤水分变异特性的影响
    3.3 行间土壤水分变异特性与行间土壤含水量平均值的关系
    3.4 玉米行间土壤含水量测定位点代表性研究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玉米农田垄作体系下行间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
    4.1 垄作与垄作覆盖处理下玉米行间不同位置土壤含水量的差异
    4.2 秸秆覆盖对玉米行间土壤水分变异特性的影响
    4.3 行间土壤水分变异特性与行间土壤含水量平均值的关系
    4.4 玉米行间土壤含水量测定位点代表性研究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玉米农田降雨行尺度穿透雨分布特征
    5.1 穿透雨在玉米行间不同位置的分布
    5.2 穿透雨率在玉米行间不同位置的分布
    5.3 玉米行间穿透雨测定位点代表性研究
    5.4 影响玉米行间不同位点穿透雨量和穿透率的因素
    5.5 多因素影响下玉米行间不同位点穿透雨量和穿透雨率的特征模型
    5.6 讨论
    5.7 小结
第六章 玉米农田行尺度土面蒸发特征
    6.1 玉米行间不同位点土面蒸发的差异
    6.2 行内不同位点间的土面蒸发变异特性
    6.3 玉米行间土壤蒸发测定位点代表性研究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利用HYDRUS-2D模型研究玉米行间不同位置的土壤水分
    7.1 HYDRUS-2D数值模型
    7.2 HYDRUS-2D模型参数
    7.3 HYDRUS-2D模型模拟验证
    7.4 平作体系下玉米行间不同位点土壤水分通量模拟
    7.5 垄作体系下玉米行间不同位点土壤水分通量模拟
    7.6 讨论
    7.7 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土壤侵蚀与碳动态环境放射性核素示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侵蚀FRNs示踪技术研究进展
        1.2.2 土壤侵蚀在陆地碳循环中的作用
    1.3 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4 材料与方法
        2.4.1 研究区概况
        2.4.2 研究方法
        2.4.3 数据分析
第三章 变时空尺度土壤侵蚀的FRN示踪采样方法
    3.1 FRN采样方法的经济有效性评价-估算不同尺度的空间变异
        3.1.1 前言
        3.1.2 采样与分析
        3.1.3 研究案例
        3.1.4 结果
        3.1.5 讨论与结论
    3.2 FRN采样方法的经济有效性评价-估算空间平均值随时间的变化
        3.2.1 前言
        3.2.2 方法
        3.2.3 研究案例
        3.2.4 结果与讨论
        3.2.5 归纳与结论
第四章 基于FRN示踪的我国土壤侵蚀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评价
    4.1 前言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地点
        4.2.2 样品采集
        4.2.3 样品分析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利用~(137)Cs和~(210)Pbex评价西昌林地不同植被对上游泥沙的拦截
        4.3.2 利用~(137)Cs评价延安不同坡地景观土壤侵蚀与土壤质量
        4.3.3 利用~(137)Cs评价不同耕作措施对东北拜泉坡地景观减沙效应
        4.3.4 利用7Be评价丰宁保护性耕作措施减少风蚀的效应
    4.4 小结
第五章 利用~7Be示踪评价我国典型侵蚀区土壤保持措施减蚀固碳作用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域
        5.2.2 采样和样品准备
        5.2.3 采样分析
        5.2.4 土壤侵蚀净再分配速率的估算
        5.2.5 土壤有机碳侵蚀净再分配速率的估算
        5.2.6 不同保护性农业措施下的土壤侵蚀再分配引起的固碳
    5.3 结果
        5.3.1 ~7Be的活度和面积含量
        5.3.2 土壤有机碳(SOC)浓度和储量
        5.3.3 净土壤和有机碳侵蚀再分配速率
        5.3.4 土壤有机碳的固定
    5.4 讨论
        5.4.1 土壤~7Be剖面分布和含量
        5.4.2 土壤有机碳剖面分布
        5.4.3 净土壤有机碳再分布及其不确定性
        5.4.4 保护性措施下SOC储量的增加
    5.5 小结
第六章 利用~(137)Cs和原位监测技术评价坡地景观土壤侵蚀引起的碳动态变化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区域
        6.2.2 侵蚀、堆积和输出的量化
        6.2.3 土壤CO_2通量和温度、水分的原位测定
        6.2.4 碳输入的估算
    6.3 土壤侵蚀、堆积和碳输出(C_(exp))
    6.4 土壤呼吸的时空格局(R_h)
    6.5 侵蚀和堆积对土壤呼吸的影响(r_e & r_d)
    6.6 碳输入(I_h& i)
    6.7 讨论
        6.7.1 SOC处于动态平衡和稳态通量?
        6.7.2 更广泛的影响
    6.8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变时空尺度土壤侵蚀的FRN示踪采样方法
        7.1.2 基于FRN示踪的我国土壤侵蚀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评价
        7.1.3 利用~7Be示踪评价我国典型侵蚀区土壤保持措施减蚀固碳作用
        7.1.4 利用FRN和原位监测技术评价坡地景观土壤侵蚀引起的碳动态变化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京郊设施农田土壤水氮淋失模拟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及现状
        1.2.1 设施栽培土壤氮素残留与淋失状况
        1.2.2 设施栽培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因素
        1.2.3 减少设施栽培生产体系中土壤氮素淋失的措施
        1.2.4 土壤溶液原位采样技术研究进展
        1.2.5 农田土壤水氮运移模型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4.1 不同水氮供应对设施番茄农田水氮淋失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1.4.2 京郊温室菜地夏季填闲甜玉米对土壤硝酸盐淋失阻控效果的定量评价
        1.4.3 分散流控制壁对无压渗漏计土壤溶液收集效率影响的定量评价
        1.4.4 无压渗漏计对农田土壤水氮淋失收集效率的定量评价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田间实验设计
        2.2.1 设施番茄试验设计
        2.2.2 设施栽培休闲期试验设计
        2.2.3 无压渗漏计对农田土壤水氮淋失监测试验设计
第三章 不同水氮供应对设施番茄农田水氮淋失和水氮利用效率影响的定量评价
    3.1 模型简介
        3.1.1 水分运动方程
        3.1.2 番茄根系吸水模型
        3.1.3 土壤硝态氮运移方程
        3.1.4 边界和初始条件
        3.1.5 模型模拟效果评价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模型输入参数
        3.2.2 模型校验
        3.2.3 不同水氮供应下设施番茄地土壤水分平衡
        3.2.4 不同水氮供应下设施番茄地土壤氮素平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填闲甜玉米对土壤硝酸盐淋失阻控效果的模拟分析
    4.1 模型简介
    4.2 结果
        4.2.1 种植甜玉米对土体水储量和表观氮素平衡的影响
        4.2.2 模型输入参数
        4.2.3 模型校正和验证
        4.2.4 土壤水分渗漏和氮素淋失动态
        4.2.5 土壤水分平衡分析
        4.2.6 土壤氮素淋失特征分析
        4.2.7 情景模拟分析强降雨条件下填闲甜玉米对土体硝态氮淋失的阻控效果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散流控制壁对无压渗漏计土壤溶液收集效率影响的定量评价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无压渗漏计加装分散流控制壁的设计原理
        5.1.2 模型基本方程
        5.1.3 模型初始和边界条件
        5.1.4 ZTL收集效率计算
        5.1.5 模拟方案设计
    5.2 结果
        5.2.1 未安装分散流控制壁对ZTL土壤溶液收集效率的影响
        5.2.2 安装分散流控制壁对ZTL土壤溶液收集效率的影响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无压渗漏计对农田土壤水氮淋失收集效率的定量评价
    6.1 模型简介
        6.1.1 基本方程
        6.1.2 初始和边界条件
        6.1.3 模型模拟效果评价
        6.1.4 模拟方案设计
        6.1.5 土壤渗滤液和氮素淋失收集效率计算
    6.2 结果与讨论
        6.2.1 模型参数
        6.2.2 模型验证与效果评价
        6.2.3 未安装和安装DB后水分在渗漏界面处的运动特征
        6.2.4 安装DB对ZTL土壤水分渗漏和氮素淋失收集效率的影响
        6.2.5 通过ZTLd测算的水分渗漏量和田间实际水分渗漏量的对比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Horizontal Flux of Biogenic Elements through PN Section in April 1994(论文参考文献)

  • [1]溶解态铅在南极半岛和西北太平洋的分布与行为[D]. 蒋硕.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2]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绿地与自然沙地局地气候差异研究[D]. 霍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3]黄土高原小流域侵蚀区和沉积区土壤碳氮分布与矿化特征[D]. 姚毓菲.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0(01)
  • [4]基于卫星和现场观测数据的东海跨陆架水交换和营养盐交换的时空变化研究[D]. 丁睿彬. 浙江大学, 2019(01)
  • [5]南北极与中国近海典型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与环境事件研究[D]. 杨仲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 [6]饱和水汽压差(VPD)与CO2耦合对温室番茄光合作用和生产力的调控[D]. 焦晓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
  • [7]不同载畜率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风蚀的影响及作用机制[D]. 李永强.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1)
  • [8]东北玉米农田行间土壤水分水平分布特性[D]. 孙增慧.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9]土壤侵蚀与碳动态环境放射性核素示踪研究[D]. 于寒青.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1)
  • [10]京郊设施农田土壤水氮淋失模拟与评价[D]. 侯森.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1994年4月通过PN剖面的生物元素水平通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