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绒螯蟹生物学特性及发展前景

合浦绒螯蟹生物学特性及发展前景

一、合浦绒螯蟹的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刘珂[1](2020)在《印楝素对合浦绒螯蟹氧化应激生化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指出印楝素(Azadirachtin)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源农药,近年来得到了急速发展,但有关其对蟹类养殖安全性评价的资料较少。本实验采用静水方法研究印楝素对合浦绒螯蟹(Eriocheir hepuensis)的急性毒性效应,主要通过半致死浓度摸索、相关氧化指标测定、相关基因克隆、分析和基因表达规律分析等途径来研究印楝素对合浦绒螯蟹的毒性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半致死浓度摸索结果:在p H值为7.5~8.0、溶解氧为6.8~7.2 mg/L、水温20~22℃、盐度为0.1~0.3条件下,印楝素对合浦绒螯蟹24 h、48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87.83 mg/L、57.00 mg/L、42.91mg/L、35.00 mg/L,安全浓度为3.50 mg/L。相关氧化指标结果:20 mg/L印楝素胁迫下: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存活个体鳃中SOD活性3 h显着升高(P<0.05),6 h极显着升高(P<0.01),肝胰腺中SOD活性3 h、6 h极显着升高(P<0.01);与实验前个体相比,实验组死亡个体鳃和肝胰腺中SOD活性0-3 h、3-6 h、6-9 h、12-24 h都显着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存活个体鳃中T-AOC活性无显着性差异,肝胰腺中T-AOC活性9 h显着升高(P<0.05);与实验前个体相比,实验组死亡个体鳃中T-AOC活性3-6 h、9-12 h、12-24 h显着下降(P<0.05),肝胰腺中T-AOC活性3-6 h显着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存活个体鳃中MDA含量3 h极显着升高(P<0.01),6 h、9h显着升高(P<0.05),12 h、24 h显着下降(P<0.05),肝胰腺MDA含量3 h、6 h极显着升高(P<0.01),9 h显着升高(P<0.05),12 h极显着下降(P<0.01),24 h、48 h显着下降(P<0.05);与实验前个体相比,3-6 h、6-9 h、9-12 h、12-24 h实验组死亡个体鳃和肝胰腺中MDA含量都显着升高(P<0.05)。Cu/Zn-Sod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析:Cu/Zn-Sod基因编码区全长为627bp,可编码208个氨基酸。对Cu/Zn-SOD蛋白质的分析表明该蛋白呈弱酸性,无信号肽,细胞亚定位于胞质中,存在Cu-Zn_Superoxide_Dismutase结构。QRT-PCR技术对Cu/Zn-Sod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结果表明:Cu/Zn-Sod基因在正常合浦绒螯蟹中相对表达量较高的组织为肝胰腺、胃和血细胞,肝胰腺表达量为肌肉表达量的56倍。20 mg/L印楝素胁迫下:与对照组相比,Cu/Zn-Sod基因在实验组存活个体肝胰腺、鳃和心脏组织中都呈现单峰升高趋势,肝胰腺、鳃分别在6 h、9 h达到峰值且极显着性升高(P<0.01),心脏在9 h达到峰值且显着性升高(P<0.05);与实验前个体比较,Cu/Zn-Sod基因分别在实验组死亡个体肝胰腺、鳃和心脏组织中3-6 h、3-6 h、6-9 h达到升高峰值。GSTM3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析:GSTM3基因编码区全长为675 bp,可编码224个氨基酸。对GSTM3蛋白质的分析表明该蛋白呈弱碱性,无信号肽,细胞亚定位于胞质中,存在GST-N-Mu和GST-C-Mu结构域。GSTM3基因在正常合浦绒螯蟹不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较高的组织为肝胰腺和胸神经节,肝胰腺中的表达量能够达到血液中的130倍。20 mg/L印楝素胁迫下:GSTM3基因在实验组存活个体肝胰腺中整体呈现极显着性(P<0.01)双峰(6 h和24 h)升高趋势,心脏和鳃组织呈现极显着性(P<0.01)单峰(6 h)升高趋势;与实验前个体比较,GSTM3基因在实验组死亡个体肝胰腺和心脏中皆呈现双峰(3-6 h和12-24 h)趋势,鳃组织中呈现单峰(6-9 h)趋势。据此推测印楝素胁迫导致合浦绒螯蟹死亡与其对合浦绒螯蟹造成的氧化损伤具有密切关系,抗氧化调控能力是合浦绒螯蟹抵抗印楝素胁迫的重要因素之一,与自身免疫能力息息相关。

肖楚康[2](2019)在《固城湖围垦区中华绒螯蟹池塘养殖生态条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不同底质处理方法对投放螺蛳前河蟹养殖池塘水质与养殖产量的影响在养殖实践的基础下,通过塘口实践检测的方式检测记录菊酯类或者杀虫剂类农药消毒清塘、普通消毒剂(漂白粉或三氯制剂)清塘、用生石灰泡塘三种不同的底质改良方法对于养殖塘口投放螺蛳前水质指标及养殖产量的影响。养殖结果表明:1.使用菊酯类、农药类清塘的试验组亚硝酸盐、氨态氮指标显着高于其他两个试验组(P<0.05);使用菊酯类、农药类清塘的试验组的pH值和D.O值显着低于其他两个试验组(P<0.05)。2.使用菊酯类、农药类清塘的试验组的产量显着低于其他两个试验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不同处理组情况下,普通消毒剂(漂白粉或三氯制剂)清塘的养殖条件中投放螺蛳前水质指标和最终养殖产量均要优于其他两个试验处理组。2.放养密度对于成蟹养殖效益的影响基于相同养殖环境的情况下,研究了800只/667 m2、1000只/667 m2、1200只/667 m2三种不同密度组对于养殖产量、养殖成本及养殖效益的影响。养殖结果表明:单位667 m2面积中三种不同的密度试验组的养殖产量均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养殖产量以及养殖成本最高的为1200只/667 m2密度处理组。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养殖成本、产量等可分析出1000只/667 m2密度试验组的养殖效益最佳。3.水草种植对于成蟹池塘水质与养殖效益的影响基于相同养殖环境的情况下,研究了全塘伊乐藻、全塘轮叶黑藻、坂田种植轮叶黑藻且环沟种植伊乐藻三种不同试验组对于河蟹池塘水质指标及养殖效益的影响。养殖结果表明:1.全塘伊乐藻试验组pH值和氨态氮含量均和其它两个试验组显着不同(P<0.05);2.全塘伊乐藻试验组养殖存活率和养殖产量均和其他两个试验组有显着不同(P<0.05)。研究结果表明:环沟种植伊乐藻、坂田种植轮叶黑藻的水草模式河蟹上坂田前水质指标和最终养殖效益均要优于其它水草种植模式。4.螺蛳投放对河蟹池塘水质与水草长势的影响基于相同养殖环境下,研究了3月中旬(3月15日-3月17日)、4月初(4月4日-4月7日)、四月中旬(4月17日-4月18日)三种不同时间段投放螺蛳对于池塘水草长势以及有益浮游生物量的影响。养殖结果表示:1.三月中旬投放螺蛳的试验组氨氮、亚硝酸盐均值显着高于其他两个试验组(P<0.05);pH、DO值4月中下旬投放螺蛳试验组高于其他两个试验组(P<0.05)。2.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4月下旬试验组在试验期间的均有益浮游生物量显着高于其他两个试验组(P<0.05)。3.3月中旬投放螺蛳试验组水草增速明显低于其他两个试验组;3月中旬投螺试验组的养殖产量显着低于其他两个试验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螺蛳投放时间对于河蟹养殖最大的影响是水草的生长情况,固城湖围垦地区河蟹养殖的投螺时间不宜过早,4月中旬左右投放螺蛳的试验组水草以及水质情况明显优于其它试验组。5.不同增氧方式对池塘溶氧与河蟹养殖成活的影响基于相同养殖环境,研究了水泵增氧、微孔增氧机增氧、水车式增氧机增氧三种不同增氧方式对于蟹塘不良天气溶解氧变化以及抗应激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在高浓度的10%聚维酮碘刺激下,水泵增氧试验组的死亡数量显着高于其他两个试验组。2.不良天气中水泵增氧试验组的早晚溶解氧差显着高于其他两个试验组。研究结果表明:水泵增氧是无法满足池塘增氧要求的,其造成的低溶氧胁迫最大;微孔增氧设备一定程度能够提高水体的溶解氧,但是其增氧效能不高,无法满足恶劣天气的池塘溶氧需要;水车式增氧机能够有效的保证水体溶解氧的稳定性,减少养殖动物受到应激的胁迫。

孙羿[3](2016)在《氮化碳对水中氨氮和灿烂弧菌的去除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墨相氮化碳(g-C3N4)是一种仅由C和N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新型可见光光催化剂。本研究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通过煅烧和超声剥离相结合的方式制备出单原子层g-C3N4(SL g-C3N4),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仪(XRD)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对SL g-C3N4的材料性质进行表征;并以养殖水环境中氨氮和灿烂弧菌去除为目标,探究使用SL g-C3N4为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对水中氨氮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的去除效果。(1)制备的氮化碳在SEM下显示出典型的二维纳米片结构,呈现褶皱和不规则的弯曲,在电子束下呈现出一定的透明性;TEM分析结果表明g-C3N4样品为二维层状结构,并且具有微观结构;AFM可以观察到样品尺寸约为12μm,厚度为0.5 nm,具有单原子层结构;在XRD图谱中,2θ=27.5o处有个特征峰,对应了g-C3N4的(002)晶面;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说明SL g-C3N4能够吸收波长小于420 nm部分的可见光和紫外光,并且可以计算出其禁带宽度约为3.0 eV。(2)使用SL g-C3N4作为光催化剂,考察其对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500 W氙灯(光强195 mW·cm-2)照射下,SL g-C3N4最佳用量为0.20 g·L-1时,6 h内超过80%的总氨氮(初始浓度1.50 mg·L-1)能够被去除。与中性和酸性反应条件相比,碱性条件下去除效果更加明显。氨氮的光催化氧化产物主要是硝酸态氮,在连续6次的SL g-C3N4光催化除氨氮的重复实验中,SL g-C3N4的稳定性好,催化效率无明显下降趋势。(3)使用SL g-C3N4作为光催化剂,考察其在可见光下对灿烂弧菌杀灭效果。在本实验中,SL g-C3N4用量为0.20 g·L-1,海水中灿烂弧菌的初始浓度为1×107 cfu·mL-1,经过90 min的可见光(光强30 mW·cm-2)照射后,海水中灿烂弧菌的数量降低了约2.3个log单位,表明SL g-C3N4在可见光下可有效杀灭海水中的灿烂弧菌。

张航利[4](2013)在《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放流群体与自然群体适应性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放流群体和自然群体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了雌性亲蟹在不同性腺发育时期血淋巴生化指标的变化、性腺和肝胰腺能量支出的变化以及不同规格亲蟹繁殖力的变化。旨在对放流群体在放流后对生境的适应情况进行研究,为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提供理论依据。1.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雌性亲蟹自然群体与放流群体血淋巴生化指标的比较在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亲蟹生殖洄游期间,对比研究了不同性腺发育时期的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雌性亲蟹自然群体和放流群体9项血淋巴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洄游亲蟹在性腺发育的不同时期,放流群体与自然群体血淋巴总蛋白、血蓝蛋白、甘油三酯、肌酐、Ca2+及Mg2+含量水平上均无显着差异(P>0.05)。放流群体亲蟹在性腺发育到Ⅳ、Ⅴ期时的血淋巴白蛋白含量和性腺发育到Ⅳ期时尿素含量均显着高于自然群体(P<0.05),总胆固醇含量在性腺发育到Ⅵ期时显着高于自然群体(P<0.05)。在性腺发育过程中放流群体的大部分血淋巴生化指标与自然群体都无显着差异,仅在性腺发育到Ⅳ期后少数指标存在一定差异,表明放流群体通过自身调节能够很好地适应长江口环境并完成性腺发育过程。2.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放流群体与自然群体繁殖力的比较在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亲蟹生殖洄游期间,研究了中华绒螯蟹放流群体和自然群体繁殖力随壳宽的变化规律,并比较了放流群体和自然群体繁殖力的差异。结果显示,随着壳宽的增大,中华绒螯蟹放流群体和自然群体的繁殖力都显着增大(P<0.05)。在相同壳宽范围内,放流群体和自然群体的繁殖力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放流群体繁殖力(F)与壳宽(CW)的关系呈幂函数:F=3.979CW6.208(R2=0.822)。中华绒螯蟹自然群体繁殖力(F)与壳宽(CW)的关系也呈幂函数:F=1.696CW6.636(R2=0.673)。协方差分析显示,放流群体与自然群体F与CW的两条曲线在显着性为0.05时拟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放流群体与自然群体的F与CW之间无显着性差异,放流群体能够适应长江口天然水域环境,与自然群体的繁殖力水平相当。3.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雌性亲蟹放流群体与自然群体性腺和肝胰腺能量变化比较在中华绒螯蟹生殖洄游期间,对不同性腺发育时期中华绒螯蟹放流群体和自然群体性腺和肝胰腺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性腺发育时期,放流群体和自然群体性腺指数均显着降低(P<0.05),肝胰腺指数无显着变化(P>0.05);放流群体性腺中总脂含量在第VI1期显着下降(P<0.05),自然群体性腺总脂在第VI2期显着升高,其它时期变化均不显着;放流群体性腺总蛋白质含量在第V期显着升高(P<0.05),在第VI1期显着下降(P<0.05),在第VI2期也有下降但不显着(P>0.05),自然群体性腺总蛋白质变化趋势在前三个时期与放流群体相同,在第VI2期显着小于第VI1期(P<0.05)。在不同性腺发育时期,放流群体和自然群体肝胰腺总脂含量逐渐减小。放流群体第VI2期肝胰腺总脂含量显着低于第IV期(P<0.05),自然群体在不同的性腺发育时期有相同的趋势;放流群体肝胰腺总蛋白含量在第VI1期有下降但不明显(P>0.05),自然群体肝胰腺总蛋白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在相同的性腺发育时期内,中华绒螯蟹放流群体和自然群体在性腺指数和肝胰腺指数、性腺总脂含量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在性腺和肝胰腺总蛋白水平,放流群体总蛋白含量显着小于自然群体(P<0.05)。在肝胰腺总脂含量水平上,放流群体和自然群体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放流群体肝胰腺总脂含量均小于自然群体。这些差异显示,放流群体能量物质少于自然群体,如果要增强放流效果,可以通过放流前对放流群体强化营养。

杨文斌[5](2011)在《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群体形态和元素积累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绒鳌蟹(Eriocheir sinensis)是我国特有的名优水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本研究以江苏省三个不同产地(太湖、石臼湖和固城湖)产中华绒螯蟹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形态学、元素积累(包括元素“指纹”特征和外骨骼元素分布和含量等)的研究。形态学特征研究建立了基于17个形态特征的测量框架,共得到16个形态参数;元素“指纹”研究选取第三步足作为标准试样,运用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量其元素含量;外骨骼元素分布和含量研究运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仪(EPMA)对Ca、Mg和P元素在外骨骼中的分布和含量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还分别对形态特征研究和元素“指绽”研究结果分别进行了判别分析,尝试探索能够有效判别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的方法,以期为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促进中华绒螯蟹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开展其原产地保护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1、形态特征分析: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3产地中华绒螯蟹群体的16个形态参数进行分析,3产地中华绒螯蟹群体间只有K/A(第四步足指节宽度/头胸甲宽)、P/A(第三颚足座节长度/头胸甲宽)和Q/A(第三颚足座节宽度/头胸甲宽)存在显着差异(p<0.05)。最小显着差异法(LSD)多重比较分析表明,太湖与石臼湖样本间Q/A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P/A存在显着差异(p<0.05);太湖与固城湖样本间K/A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石臼湖与固城湖样本间K/A、L/A(第四步足掌节宽度/头胸甲宽)、Q/A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主成分分析(PCA)获得前3个主成分PC1、PC2和PC3,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6.02%、15.46%和11.31%,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2.79%,表明很用几个相互独立的因子难以概括3产地中华绒螯蟹群体的形态差异。对3产地中华绒螯蟹群体进行判别分析,判别率为50%、83.3%、70%,综合判别率为69%。这些结果表明,运用形态特征判别分析尚不能准确判别3产地中华绒螯蟹群体的产地。2、元素“指纹”分析:以中华绒螯蟹第三步足作为标准试样,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测定了21种元素,得到Na、Mg、Al、K、Ca、Mn、Fe、Cu、Zn、 Sr、Ba等11种元素的含量,其余Cr、Co、As、Se、Cd、Pb、Tl、Ag、Mo、Ni等10种元素未检出。对3个产地中华绒螯蟹样本第三步足元素含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Na、Mg、Al、Ca、Mn、Cu和Sr等7种元素在3产地中华绒螯蟹群体之间存在显着差异。最小显着差异法多重比较分析表明,太湖与石臼湖样本之间Na、Mg、Ca、Cu含量差异极显着(p<0.01),Al、Mn、Sr含量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05);太湖与固城湖样本之间Al、Ca、Mn、Sr含量差异极显着(p<0.01),Cu含量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05);石臼湖与固城湖样本之间Na、Mg、Mn含量差异极显着(p<0.01)。对3产地中华绒螯蟹群体第三步足11种元素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3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依次为31.22%、21.58%、15.24%,累积贡献率为68.04%,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产地中华绒螯蟹群体第三步足元素差异主要取决Ca、Fe、Sr、Na和Mn。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太湖、石臼湖和固城湖判别准确率分别高达100%、80%和100%,综合判别率为93.3%。这表明本研究所尝试的中华绒螯蟹第三步足元素“指纹”分析判别方法能够对太湖、石臼湖和固城湖中华绒螯蟹群体进行产地判别,对其进一步研究,具有有效区别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的潜力。3、外骨骼元素微化学分析:中华绒螯蟹外骨骼沿体表从外至内依次分为上角膜、外角膜和内角膜。本研究结果发现Ca元素在背部外骨骼和足部外骨骼中分布基本一致,在上角膜内侧含量较低,在上角膜外侧、外角膜和内角膜含量较高,内角膜中Ca元素越靠近内角膜内侧含量越低。Mg元素与Ca元素分布情况相似,但是Mg元素在上角膜中含量较外角膜、内角膜中含量高。P元素在外骨骼的上角膜内侧和内角膜内侧含量较高,在上角膜外侧、外角膜和内角膜外侧含量非常低,这一点在背部和足部是一致的,即在外骨骼的沿体表从外向里P元素存在两个含量较高的区域。在背部中,外角膜P元素含量比内角膜内侧区含量高,在足部中,内角膜内侧区P元素含量比外角膜中高。背部外骨骼的Ca与Mg含量高于足部,P在背部外骨骼上角膜内层的含量高于足部,在足部外骨骼内角膜内侧的含量高于背部。对3产地中华绒螯蟹背部外骨骼元素含量比较发现Ca在石臼湖样品中含量最高,固城湖样品最低;Mg在固城湖样品中最高,在石臼湖样品中最低;上角膜内层P含量在固城湖样品中最高,在太湖样品中最低;内角膜内侧P含量在石臼湖样品中最高在太湖样品中最低。对3产地中华绒螯蟹足部外骨骼元素含量进行比较发现:Ca在固城湖样品中最高,在太湖样品中最低;Mg在太湖样品中最高,在石臼湖样品中最低;上角膜内层P含量在石臼湖样品中最高,在固城湖样品中最低;内角膜内侧P含量在太湖样品中最高,在石臼湖样品中最低。这表明Ca、Mg和P的含量在3产地中华绒螯蟹的外骨骼中存在差异,也有可能在今后产地判别方法的探索中加以应用。

林小云[6](2010)在《拟穴青蟹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发育及其群体遗传结构研究》文中提出拟穴青蟹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蟹类,具有很高的商品经济价值,由于海域污染和人为过度捕捞等原因,导致资源量受到严重破坏。本研究采用磁珠富集法,开发了拟穴青蟹高多态微卫星引物8对,并应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拟穴青蟹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研究,以期为我国拟穴青蟹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保护、加快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1.采用磁珠富集法,利用生物素标记的(GT)15、(CT)15混合寡核苷酸探针从拟穴青蟹的基因组DNA的Mse1I酶切片段中筛选500~1200bp的微卫星序列。将洗脱的杂交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构建富集微卫星基因组文库,通过PCR筛选检测出阳性克隆进行测序。挑取350个克隆检测,取130个片段大小为≥500bp克隆测序,从中设计了48对引物。以海南琼山拟穴青蟹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引物进行多态性检测,共检测出8对高多态引物,其等位基因数为2~8个,多态信息含量为0.239~0.841,观察杂合度为0.3333~0.667,期望杂合度为0.2778~0.8589。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8对引物均具有较高的多态性,适合进行种群遗传学研究。2.采用8对微卫星引物,对我国沿海拟穴青蟹10个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分析了各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和10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拟穴青蟹10个群体平均每位点等位基因数(A)介于3.6250~4.5000之间,平均为4.1111;平均每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Ae)介于2.3550~2.9611之间,平均为2.6818;多态信息含量(PIC)介于0.4497~0.542之间,平均为0.4971;观察杂合度在0.3228~0.4859之间,平均为0.4215;期望杂合度在0.5042~0.6092之间,平均为0.5492。表明拟穴青蟹群体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群体间遗传距离(D)介于0.011~0.1983之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411,表明拟穴青蟹10个群体之间分化较弱。聚类分析显示,海南四个群体遗传距离较近先聚为一类,再与福建群体、广东群体聚为一类,最后与浙江群体聚为一大类,广西群体遗传距离较远单独聚为一类。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分析结果认为,虽然我国拟穴青蟹资源受到一定的破坏,但还未对其遗传多样性造成严重影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以期为拟穴青蟹人工养殖保留可靠的种质资源。

张姝[7](2008)在《分子标记/形态标记在虾、蟹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分子标记、形态学标记以及其它方法用于虾、蟹的研究中,分析了不同种群的经济性状差异、形态性状与体重指标的相关性以及系统发育和分子鉴定等内容。在使用研制的生态繁育法培育凡纳滨对虾亲虾的过程中,比较了我国本地养殖凡纳滨对虾与美国进口凡纳滨对虾品系部分生产性状的差异:在温度较低(28℃)的月份,进口虾比本地虾平均每只雌虾日产无节幼体量高,但月总产卵量低;在温度较高(≥31℃)的月份,本地虾对高温的耐受性不如进口虾,在持续高温三天后,亲虾摄食量减少50%以上,亲虾产卵量、交配率和孵化率严重下降,而进口虾繁殖力虽然表现出下降趋势,但仍能保持一定水平;本地虾适应当地的养殖条件及气候环境,表现出高于进口虾的交配率、存活率和无节幼体总产量;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选择64对引物共扩增出3340条带,平均每个引物对获得约53条带,成功回收并扩增出15条差异DNA片段。研究表明,利用本地凡纳滨对虾对我国环境的较强适应性,以选育的进口凡纳滨对虾品系为参考,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将是获得我国高产抗逆凡纳滨对虾新品系(品种)的有效途径。测得54尾三疣梭子蟹30日龄体重、头胸甲宽、体高、螯足长、两侧额齿间距、第一侧齿间距6个指标,计算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对各性状的影响大小进行剖分。结果表明:头胸甲宽对体重的直接作用(0.799**)最大,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因素;螯足长对体重的直接作用(0. 237**)相对较小,主要通过头胸甲宽的间接作用(0.499)影响体重;多元回归方程为y=-15.616+3.418X1+1.645X3,其中y为体重(g)。Xl为头胸甲宽(cm),X3为螯足长(cm),为三疣梭子蟹选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理想的测度指标。测定三疣梭子蟹9个个体CO I基因部分序列467 bp,8个个体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519 bp,同时测定样品蟹1个个体CO I基因部分序列468 bp。结合GenBank中收集的梭子蟹科CO I、16S rRNA两个基因所有同源序列信息,使用Kimura双参数模型采用邻接法(NJ)、最大简约法(MP)构建梭子蟹科分子系统发育树;将样品蟹测得的CO I基因序列和已知蟳属的其它蟹同源序列(429 bp)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分析表明:两个基因片段序列平均AT碱基含量都明显高于GC含量;梭子蟹属与美青蟹属关系最近,蟳属应为区别于梭子蟹属、美青蟹属、青蟹属的另一支,支持蟳属应划分在短桨蟹亚科的观点;根据遗传距离以及转换/颠换(R)值分析,判定出样品蟳为锐齿蟳。本试验运用线粒体基因片段探讨了梭子蟹类的系统发育关系以及样品蟹的种类鉴定,为线粒体基因片段在梭子蟹的物种鉴定和系统发育重建中的开发和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张辛[8](2008)在《AFLP标记对日本鳗鲡与中华绒螯蟹种群遗传结构的分析》文中指出遗传变异的大小及群体遗传结构与一个物种的进化潜力和抵御不良环境的能力密切相关。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形成机制及时空分布格局的研究,可揭示物种的进化历史,保护并可持续地利用该物种。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东海两个鳗鲡居群(苗种来源于闽江流域的成鳗和长江口捕获的玻璃鳗)共56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及居群的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6对选择性扩增引物共检测到363个位点,其中闽江流域、长江口居群多态位点数分别为228、269,来自闽江流域成鳗群低于来自长江口的玻璃鳗居群(相应的多态位点频率分别为62.81%、74.10%)。与此相应的Nei’s基因多样性系数0.2781、0.3077,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0.4092、0.4493,多态信息指数0.2444、0.2791。分析结果表明:与其它鱼类相比,我国东海这两个鳗鲡居群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两居群的遗传相似度约为0.814,遗传距离为0.2103。根据个体间Nei’s遗传距离矩阵对两居群内个体进行UPGMA聚类分析构建遗传聚类图,结果明显分为两支,表明了它们之间显着的群体分化,这与传统的随机交配理论推测的结果有一定的差距。本实验是应用AFLP技术首次对中国东海日本鳗鲡居群遗传结构状况的研究,对其多态性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根据得到的生态和遗传的信息对此结果做出解释。对分别来自于长江口外海进行生殖洄游和镇江丹徒进行索饵洄游的两类中华绒螯蟹群体54个个体进行AFLP遗传分析。5对选择性引物共扩增270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数分别为235(长江近海)、231(镇江丹徒)相应多态位点频率分别为(87.03%、85.56%)两群体遗传结构相差不大。通过有效等位基因数(1.5765、1.6214)、Nei’s基因多样性(0.3341、0.3523)、Shannon’s信息指数(0.4937、0.5148)(前者为长江近海,后者为镇江丹徒)表明镇江丹徒群体比长江外海遗传多样性水平稍高。两中华绒螯蟹群体遗传指数如此接近说明虽然生长环境不同且两群体有一定的地理距离,但由于其洄游特性使同一水系的群体间有基因交流的机会使得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水平不显着。说明目前自然环境下生活的长江蟹生存条件受人为捕捞、污染等人为原因所造成的影响已较小,较好的维持了蟹苗时的遗传结构状况。本研究利用AFLP技术首次对中国东海日本鳗鲡、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的种群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对其目前的种群遗传状况进行评价,有助于人们更清楚的认识和了解现阶段以上物种的生物资源状况,为管理部门提供采取解决方案的依据。在推测和掌握物种群体内遗传变异水平、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状况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郑芳[9](2006)在《用ISSR标记检测中国大陆绒螯蟹种群遗传多样性》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ISSR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应用 介绍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分子标记的原理、方法、特点及其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ISSR标记技术可以快速、高效、灵敏地检测基因组遗传信息,在动、植物遗传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第二章:绒螯蟹ISSR-PCR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的优化 以绒螯蟹基因组DNA为材料,分析了DNA浓度、Mg2+浓度、引物浓度、dNTP浓度,以及引物的退火温度对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筛选出了扩增稳定、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8条ISSR引物,建立了绒螯蟹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及PCR扩增条件,为利用ISSR标记技术开展绒螯蟹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 用ISSR标记检测中国大陆7水系绒螯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用ISSR分子标记探讨了中国大陆7水系绒螯蟹(Mitten crab)的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分化。在30条ISSR引物中筛选了10条扩增稳定、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共获得92条清晰条带,其中61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条带比(PPB)66.3%。各水系绒螯蟹的多态带百分比在6.52%~58.70%之间,平均为32.14%。长江水系和湛江青年河水系绒螯蟹的遗传多样性较高,而闽江和瓯江水系表现出的遗传多样性较低。7水系绒螯蟹种群之间表现出较高水平的遗传分化(Gst=0.5802),南方3水系的绒螯蟹与北方4水系绒螯蟹之间的遗传距离明显大于南北方水系内部的遗传距离。在UPMGA聚类树上,南方3水系与北方4水系分化成两大分支,对应于中国大陆南方水系的合浦绒螯蟹和北方水系的中华绒螯蟹。来自瓯江、辽河和鸭绿江3水系的个体(除2个体外)分别独立聚成3个支系(OJ、LH、YLJ支),且这3支系又分别嵌套在长江水系绒螯蟹的支系之内,表明它们与长江水系种群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据此推测,这3个种群可能都来源于长江水系。此外,本文基于ISSR标记技术对混入南方水系的2中华亚种单元型的分析,提出了中华绒螯蟹与合浦绒螯蟹两亚种发生遗传渐渗的证据。本文采用ISSR标记对我国7水系

柳广东[10](2005)在《三种经济绒螯蟹的遗传学和形态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中华绒螯蟹群体、合浦绒螯蟹群体和日本境内的日本绒螯蟹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同工酶电泳和mtDNA测序技术,进行了绒螯蟹群体的遗传学研究;并结合形态学多变量分析初步探讨了绒螯蟹属上述几种蟹类的亲缘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建立了适合于绒螯蟹同工酶分析的水平淀粉凝胶电泳系统;在该电泳系统下检测到11种同工酶,分别为AAT、GPI、G3PDH、HK、IDHP、LDH、LAP、MDH、MPI、PGDH、SOD;对上述11种同工酶进行了生化遗传分析。 2、在分析的11种同工酶中,共记录到17个基因位点,分别是:AAT-1*、AAT-2*、GPI*、G3PDH*、HK*、IDHP-1*、IDHP-2*、LDH*、LAP-1*、LAP-2*、MDH-1*、MDH-2*、MPI-1*、MPI-2*、PGDH*、SOD-1*、SOD-2*。其中在中华绒螯蟹群体中,AAT-1*、AAT-2*、GPI*、G3PDH*、IDHP-1*、IDHP-2*、MDH-1*、MDH-2*等8个位点为多态位点;在合浦绒螯蟹群体中,AAT-1*、AAT-2*、GPI*、IDHP-1*、MDH-1*、MDH-2*等6个位点为多态位点;在日本绒螯蟹群体中,只有AAT-1*、AAT-2*、GPI*、IDHP-1*等4个位点为多态位点。 3、中华绒螯蟹群体、合浦绒螯蟹群体、日本绒螯蟹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实际杂合度、预期杂合度、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1.0815、0.0384、0.0871、47.06%;1.0551、0.0433、0.0861、35.29%和1.0337、0.0252、0.0451、17.65%。上述三种绒螯蟹群体的实际杂合度低于预期杂合度,并且其实际杂合度普遍较低。 4、中华绒螯蟹群体与合浦绒螯蟹群体、中华绒螯蟹群体与日本绒螯蟹群体、合浦绒螯蟹群体与日本绒螯蟹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010、0.0027、0.0016。中华绒螯蟹群体与合浦绒螯蟹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表明两者的亲缘关系较近。 5、根据蚤状溞、卤虫及果蝇序列设计了绒螯蟹线粒体DNA 12S rRNA和ND2基因片段的引物,并进行了PER扩增,得到清晰的基因片段。 6、线粒体DNA 12S rRNA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中华绒螯蟹群体、合浦绒螯蟹群体及其他日本绒螯蟹群体该基因序列长度相同,为416bp;冲绳绒螫蟹群体该序列长度为417bp。碱基含量相似,A、T、G、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4.9%、40.0%、10.6%、14.4%。群体内有0—2个碱基差异,变异率为0—0.48%,群体间有2—11个碱基差异,变异率为0.48—2.63%。 线粒体DNA ND2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中华绒螯蟹群体、合浦绒螯蟹群

二、合浦绒螯蟹的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浦绒螯蟹的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印楝素对合浦绒螯蟹氧化应激生化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综述
    1.1 合浦绒螯蟹的生物学特性
        1.1.1 生物学分类
        1.1.2 形态特征
        1.1.3 生活习性与资源现状
        1.1.4 合浦绒螯蟹免疫机制
    1.2 印楝素
        1.2.1 新型植物源农药-印楝素
        1.2.2 印楝素的作用机制
    1.3 农药胁迫对各种生物氧化应激的影响
        1.3.1 传统化学农药对生物氧化应激的影响
        1.3.2 植物源药物对生物氧化应激的影响
        1.3.2.1 植物源药物(非印楝素)对生物氧化应激的影响
        1.3.2.2 印楝素对生物氧化应激的影响
    1.4 氧化应激相关酶
        1.4.1 SOD酶
        1.4.2 GST酶
    1.5 目的和意义
2 印楝素对合浦绒螯蟹的毒性效应及氧化指标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1.1 蟹
        2.1.1.2 饵料
        2.1.1.3 养殖水及养殖桶
        2.1.1.4 实验药品与主要仪器
        2.1.2 方法
        2.1.2.1 实验前暂养
        2.1.2.2 印楝素急性攻毒实验
        2.1.2.3 印楝素(20 mg/L)48 h急性攻毒实验
        2.1.2.4 攻毒实验采样与处理
        2.1.2.5 统计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印楝素对合浦绒螯蟹的毒性效应实验
        2.2.2 印楝素对合浦绒螯蟹相关氧化指标的影响
        2.2.2.1 实验周期内死亡情况
        2.2.2.2 印楝素对合浦绒螯蟹SOD的影响
        2.2.2.3 印楝素对合浦绒螯蟹 T-AOC 的影响
        2.2.2.4 印楝素对合浦绒螯蟹MDA的影响
    2.3 讨论
3 Cu/Zn-Sod 基因的克隆、分析以及印楝素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1.1 蟹
        3.1.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3.1.2 方法
        3.1.2.1 引物设计
        3.1.2.2 总RNA提取和c DNA第一链的合成
        3.1.2.3 目的基因克隆
        3.1.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3.1.2.5 QRT‐PCR分析
        3.1.2.6 统计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合浦绒螯蟹Cu/Zn‐Sod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3.2.2 合浦绒螯蟹Cu/Zn‐Sod基因序列分析
        3.2.3 合浦绒螯蟹Cu/Zn‐Sod基因系统进化树构建
        3.2.4 合浦绒螯蟹Cu/Zn‐SOD蛋白质特性的生物信息分析
        3.2.5 印楝素胁迫下合浦绒螯蟹Cu/Zn‐Sod基因表达情况
        3.2.5.1 合浦绒螯蟹肝胰腺组织中Cu/Zn‐Sod基因表达情况
        3.2.5.2 合浦绒螯蟹鳃组织中Cu/Zn‐Sod基因表达情况
        3.2.5.3 合浦绒螯蟹心脏组织中Cu/Zn‐Sod基因表达情况
        3.2.5.4 合浦绒螯蟹不同组织中Cu/Zn‐Sod基因相对表达量
    3.3 讨论
4 GSTM3 基因的克隆、分析以及印楝素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1.1 蟹
        4.1.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4.1.2 方法
        4.1.2.1 引物设计
        4.1.2.2 总RNA提取和c DNA第一链的合成
        4.1.2.3 目的基因克隆
        4.1.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4.1.2.5 QRT‐PCR分析
        4.1.2.6 统计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合浦绒螯蟹GSTM3 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4.2.2 合浦绒螯蟹GSTM3 基因序列分析
        4.2.3 合浦绒螯蟹GSTM3 基因系统进化树构建
        4.2.4 合浦绒螯蟹GSTM3 蛋白质特性的生物信息分析
        4.2.5 印楝素胁迫下合浦绒螯蟹GSTM3 基因表达情况
        4.2.5.1 合浦绒螯蟹肝胰腺组织中GSTM3 基因表达情况
        4.2.5.2 合浦绒螯蟹鳃组织中GSTM3 基因表达情况
        4.2.5.3 合浦绒螯蟹心脏组织中GSTM3 基因表达情况
        4.2.5.4 合浦绒螯蟹不同组织中GSTM3 基因相对表达量
    4.3 讨论
5 论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2)固城湖围垦区中华绒螯蟹池塘养殖生态条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及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 生物学特征及其习性
    1.2 中华绒螯蟹的生活史及苗种发展
        1.2.1 中华绒螯蟹的生活史
        1.2.2 苗种发展
    1.3 我国中华绒螯蟹的发展史
    1.4 影响中华绒螯蟹池塘养殖效益的若干重要因素
        1.4.1 底质
        1.4.2 放养密度
        1.4.3 水草
        1.4.4 螺蛳投放
        1.4.5 水位及溶解氧
        1.4.6 青苔与蓝藻
        1.4.7 饲料投喂
        1.4.8 适当混养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不同底质处理方法对投放螺蛳前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指标与养殖产量的影响
    2.1 试验地点及条件
    2.2 试验材料及方法
        2.2.1 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数据采集
    2.4 结果分析
    2.5 讨论
第3章 放养密度对成蟹养殖效益的影响
    3.1 试验地点及条件
    3.2 试验方法
    3.3 数据采集
    3.4 结果
    3.5 讨论
第4章 水草种植对成蟹池塘水质与养殖效益的影响
    4.1 试验地点及条件
    4.2 试验方法
    4.3 数据采集
    4.4 结果
    4.5 讨论
第5章 螺蛳投放对河蟹池塘水质与水草长势的影响
    5.1 试验地点及条件
    5.2 试验方法
    5.3 数据采集
    5.4 结果
    5.5 讨论
第6章 不同增氧方式对河蟹养殖成活与抗应激能力的影响
    6.1 试验地点及条件
    6.2 试验方法
    6.3 数据采集
    6.4 结果
    6.5 讨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3)氮化碳对水中氨氮和灿烂弧菌的去除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光催化技术
    1.2 氮化碳概述
    1.3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
        1.3.1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的制备
        1.3.2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的应用
    1.4 水产养殖中的氨氮
        1.4.1 养殖水环境中氨氮的来源
        1.4.2 养殖水环境中氨氮的毒性
        1.4.3 养殖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
    1.5 养殖水环境中弧菌病
    1.6 养殖水环境中灿烂弧菌
    1.7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7.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单层g-C_3N_4的制备和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单原子层石墨相氮化碳(SLg-C_3N_4)的制备
        2.2.3 催化剂的表征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SL g-C_3N_4形貌表征
        2.3.2 SL g-C_3N_4结构表征
第三章 单层g-C_3N_4去除水中氨氮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3.3.1 光源对SL g-C_3N_4光催化去除氨氮影响
        3.3.2 SL g-C_3N_4用量对光催化去除氨氮影响
        3.3.3 pH对光催化去除氨氮影响
        3.3.4 光催化除氨氮过程中含氮产物的变化
        3.3.5 SL g-C_3N_4光催化剂的稳定性
        3.3.6 SL g-C_3N_4光催化除氨氮过程中的活性物种考察
        3.3.7 SL g-C_3N_4光催化除氨氮机理
第四章 单层g-C_3N_4杀灭灿烂弧菌效果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2 灿烂弧菌的培养
        4.2.3 可见光催化灭菌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SL g-C_3N_4光催化灭菌效果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4)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放流群体与自然群体适应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立论依据
    2 研究概况
        2.1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资源概况
        2.2 甲壳类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概况
        2.3 甲壳类水生生物放流后对生境的适应性研究
    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雌性亲蟹自然群体与放流群体血淋巴生化指标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蟹的采集
        1.2 中华绒螯蟹形态测定及血淋巴采集
        1.3 血淋巴测定指标及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中华绒螯蟹自然群体与放流群体不同性腺发育时期血淋巴蛋白与尿素含量的变化
        2.2 中华绒螯蟹自然群体与放流群体不同性腺发育时期血淋巴脂类与肌酐含量的变化
        2.3 中华绒螯蟹自然群体与放流群体不同性腺发育时期血淋巴 Ca~(2+)和 Mg~(2+)含量的变化
    3 讨论
        3.1 性腺发育过程中血淋巴生化指标的变化
        3.2 自然群体与放流群体血淋巴生化指标的比较
第二章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放流群体与自然群体繁殖力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蟹来源
        1.2 抱卵蟹繁殖力参数测定
        1.3 繁殖力的计算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中华绒螯蟹放流群体与自然群体的繁殖力
        2.2 中华绒螯蟹放流群体的繁殖力与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
        2.3 中华绒螯蟹自然群体的繁殖力与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
        2.4 中华绒螯蟹放流群体与自然群体繁殖力的比较
    3 讨论
        3.1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繁殖力
        3.2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放流群体与自然群体繁殖力的比较
第三章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雌蟹放流群体与自然群体性腺和肝胰腺能量变化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中华绒螯蟹雌性亲蟹不同生理阶段性腺指数和肝胰腺指数指数的变化
        2.2 中华绒螯蟹雌性亲蟹不同生理阶段性腺和肝胰腺生化成分的变化
    3 讨论
        3.1 中华绒螯蟹雌性亲蟹放流群体与自然群体不同生理阶段性腺指数(GSI)和肝胰腺指数(HSI)指数的比较
        3.2 中华绒螯蟹雌性亲蟹放流群体与自然群体不同生理阶段卵巢生化成分的变化
        3.3 中华绒螯蟹雌性亲蟹放流群体与自然群体不同生理阶段肝胰腺生化成分的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群体形态和元素积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中华绒螯蟹的种属和分布
    2 中华绒螯蟹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3 中华绒螯蟹不同养殖品牌的特征研究
    4 中华绒螯蟹不同群体特征研究状况
    5 中华绒螯蟹体内元素分布和含量的研究状况
    6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群体形态特征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形态测量
        1.3 数据处理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形态特征
        2.2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群体形态特征的主成分分析结果
        2.3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群体的形态判别结果
    3 讨论
        3.1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形态差异比较
        3.2 不同产地中华绒螫蟹的形态判别分析
第三章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群体元素指纹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元素测量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第三步足中元素含量
        2.2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第三步足中元素含量的主成分分析
        2.3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第三步足中元素含量的判别分析
    3 讨论
        3.1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样本第三步足元素含量特征
        3.2 基于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样本第三步足元素“指纹”的产地判别
        3.3 元素“指纹”在产地判别中的应用
第四章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外骨骼元素分布与含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分析前处理
        1.3 元素分析
    2 结果
        2.1 外骨骼的显微结构
        2.2 不同部位外骨骼的元素含量分布的情况
        2.3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外骨骼元素含量
    3 讨论
        3.1 中华绒螯蟹外骨骼中元素分布差异
        3.2 中华绒螯蟹背部和足部外骨骼元素含量差异
        3.3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外骨骼元素含量差异
第五章 全文总结
    1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群体形态特征指标的判别分析研究
    2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群体元素积累特征的判别分析研究
    3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外骨骼元素的分布和含量
    4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产地判别的综合分析
    5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绩

(6)拟穴青蟹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发育及其群体遗传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引言
    1.1 青蟹生物学特征及研究概况
        1.1.1 青蟹生物学特征
        1.1.2 青蟹属种类组成研究进展
        1.1.3 青蟹繁殖生物学及人工育苗研究进展
    1.2 青蟹遗传学研究进展
    1.3 微卫星标记及其在虾蟹类群体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1.3.1 微卫星标记简介
        1.3.2 微卫星标记的筛选方法
        1.3.3 微卫星标记技术在虾蟹类群体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2章 拟穴青蟹群体遗传学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案
    2.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2 研究方案
        2.2.1 样品采集
        2.2.2 研究内容
        2.2.3 技术路线
第3章 拟穴青蟹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发育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基因组 DNA 提取结果
        3.2.2 基因组 DNA 酶切结果
        3.2.3 磁珠富集的目的片段 PCR 扩增检测结果
        3.2.4 阳性克隆检测结果
        3.2.5 目的片段测序及引物设计结果
        3.2.6 微卫星多态性筛选结果
    3.3 讨论
第4章 拟穴青蟹群体的遗传结构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
        4.2.1 拟穴青蟹 8 位点的扩增
        4.2.2 拟穴青蟹的杂合性
        4.2.3 拟穴青蟹群体遗传多样性
        4.2.4 拟穴青蟹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4.2.5 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4.3.1 拟穴青蟹群体的杂合性分析
        4.3.2 拟穴青蟹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4.3.3 拟穴青蟹群体遗传分化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分子标记/形态标记在虾、蟹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水生经济虾、蟹研究概况
        1.1 我国主要的水生经济虾、蟹种类
        1.1.1 我国主要养殖虾类概述
        1.1.2 我国主要养殖蟹类概述
        1.1.3 小结
        1.2 我国虾、蟹养殖存在的问题
        1.2.1 我国水产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1.2.2 水生经济虾、蟹养殖存在的问题
        1.2.2.1 虾类养殖中主要的问题
        1.2.2.2 蟹类养殖中主要的问题
        1.2.3 小结
        1.3 虾、蟹研究进展
        1.3.1 分子标记技术
        1.3.2 线粒体基因分析
        1.3.3 形态学标记
        1.3.4 小结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二章 凡纳滨对虾不同群体繁殖力比较及 AFLP 差异研究
        第一节 不同群体繁殖力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的来源
        2.1.2 亲虾的选择与培育
        2.1.3 无节幼体收集和计数
        2.1.4 数据的测定与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本地凡纳滨对虾与进口凡纳滨对虾繁育无节幼体数量的比较
        2.2.2 死亡率和交配率
        2.3 讨论
        第二节 利用AFLP 技术初筛与经济性状密切相关的分子标记
        2.4 试验材料
        2.4.1 主要试剂以及配制
        2.4.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5 试验方法
        2.5.1 模板的制备
        2.5.1.1 基因组DNA 的提取
        2.5.1.2 基因组的检测
        2.5.1.3 基因池的制备
        2.5.2 接头制作
        2.5.3 酶切连接
        2.5.4 预扩增
        2.5.5 选择性扩增
        2.5.6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5.7 银染检测
        2.5.8 差异片断的回收与扩增
        2.6 结果分析
        2.6.1 基因组提取检测结果
        2.6.2 基因组酶切连接检测结果
        2.6.3 AFLP 预扩增琼脂糖检测结果
        2.6.4 银染检测及差异片段回收
        2.7 讨论
        2.8 小结
    第三章 三疣梭子蟹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分析
        3.1 试验材料
        3.1.1 亲虾来源
        3.2 试验方法
        3.2.1 数据测量
        3.2.2 统计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各性状的表型参数估计值(统计量)
        3.3.2 性状间的相关系数
        3.3.3 形态各性状对活体重的通径系数
        3.3.4 形态各性状对体重的作用
        3.3.5 复相关分析和回归统计
        3.3.6 多元回归方程的建立
        3.4 讨论
        3.4.1 依变量与自变量相关性
        3.4.2 通径分析的特点
        3.4.3 影响体重的重点性状的确定
        3.5 小结
    第四章 梭子蟹系统发育分析及种类鉴定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提取基因组DNA
        4.2.2 线粒体基因片段扩增
        4.2.3 PCR 产物纯化及测序
        4.2.4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以及物种的鉴定
        4.3 结果分析
        4.3.1 线粒体基因片段测定
        4.3.1.1 CO I 基因片段测定
        4.3.1.2 16S rRNA 基因片段测定
        4.3.2 梭子蟹类系统发育分析
        4.3.2.1 梭子蟹CO I 序列分析及分子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4.3.2.2 梭子蟹16S rRNA 序列分析及分子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4.3.3 样品蟳与蟳属基因同源序列比较
        4.4 讨论
        4.5 小结
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图

(8)AFLP标记对日本鳗鲡与中华绒螯蟹种群遗传结构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其保护的意义
        1.1 群体遗传学的研究
        1.2 分子标记的种类及比较
        1.3 分子标记信息在海水渔业研究和管理中的应用
        1.4 养殖群体对天然群体的影响
    2 AFLP特点介绍
        2.1 AFLP的应用
    3 日本鳗鲡特征介绍
        3.1 日本鳗鲡的生物学特征
        3.2 养殖及研究现状
    4 中华绒螯蟹的特征介绍
        4.1 分类地位与分布
        4.2 生物学特征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国东海日本鳗鲡种群遗传结构的AFLP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和分析
        2.1 群体间和群体内遗传多样性水平
        2.2 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的比较分析
        2.3 两种群所有个体间的聚类分析
    3 讨论
        3.1 与其他鱼类遗传多样性水平的比较
        3.2 基因交流与群体遗传分化
        3.3 居群遗传结构差异的原因分析
        3.4 地理渐变群形成原因的解释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长江水域中华绒螯蟹种群遗传结构AFLP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具体详见第二章)
    2 实验结果
        2.1 实验过程
        2.2 群体间和群体内遗传多样性水平
        2.3 两种群个体间的聚类分布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长江水系两捕捞群体中华绒螯蟹的形态特征分析
    1 调查测量内容
    2 结果与统计
        2.1 采样记录与图示
        2.2 统计分析数据
    3 讨论
参考文献
总结
附录
致谢

(9)用ISSR标记检测中国大陆绒螯蟹种群遗传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ISSR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应用
    1 ISSR分子标记
        1.1 ISSR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
        1.2 ISSR分子标记的特点
    2 ISSR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
        2.1 ISSR分子标记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2.2 ISSR分子标记在品种和种质鉴定中的应用
        2.3 ISSR分子标记在物种和种群间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2.4 遗传作图与基因定位
    3 ISSR分子标记技术存在的缺陷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绒螯蟹ISSR-PCR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的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与总基因组DNA制备
        1.2 ISSR引物
        1.3 ISSR-PCR反应体系与条件优化的实验设计
    2 结果与讨论
        2.1 DNA模板浓度
        2.2 Mg~(2+)浓度
        2.3 引物浓度
        2.4 dNTP浓度
        2.5 引物的二次筛选与反应条件的优化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用ISSR标记检测中国大陆7水系绒螯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1.2 总基因组DNA制备
        1.3 ISSR引物的筛选
        1.4 ISSR-PCR扩增
        1.5 数据分析
        1.6 遗传多样性参数
    2 结果
        2.1 ISSR-PCR扩增
        2.2 各水系绒螯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遗传分化
        2.3 各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2.4 聚类分析
    3 讨论
        3.1 种群遗传多样性
        3.2 种群遗传分化
        3.3 南北水系内部种群间的亲缘关系
        3.4 中华亚种与合浦亚种之间遗传渐渗的证据
        3.5 ISSR标记在河蟹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三种经济绒螯蟹的遗传学和形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前言
        1.1.1 绒螯蟹的分类地位
        1.1.2 绒螯蟹的外部形态与分布
        1.1.3 绒螯蟹的生态习性和生活史
        1.1.4 绒螯蟹的增养殖情况
        1.1.5 绒螯蟹的经济价值
        1.1.6 本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1.2.1 形态学研究
        1.2.2 遗传学研究
        1.2.3 育种学研究
        1.2.4 结束语
2. 绒螯蟹种群遗传学的同工酶电泳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同工酶分析
        2.1.3 遗传学分析
    2.2 结果
        2.2.1 酶电泳图谱
        2.2.2 遗传学分析
    2.3 讨论
3. 绒螯蟹种群遗传学的mtDNA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
        3.2.1 目的DNA片段的PCR扩增
        3.2.2 单倍型分布
        3.2.3 目的 DNA片段的碱基组成及变异
        3.3.4 遗传距离
        3.2.5 系统发育分析
    3.3 讨论
4. 绒螯蟹种群形态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形态测量
        4.1.3 方法
    4.2 结果
        4.2.1 绒鳌蟹的形态变异
        4.2.2 单因子方差分析
        4.2.3 聚类分析
    4.3 讨论
5.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合浦绒螯蟹的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印楝素对合浦绒螯蟹氧化应激生化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 刘珂. 广西大学, 2020(07)
  • [2]固城湖围垦区中华绒螯蟹池塘养殖生态条件优化研究[D]. 肖楚康. 长江大学, 2019(10)
  • [3]氮化碳对水中氨氮和灿烂弧菌的去除效果研究[D]. 孙羿. 大连海洋大学, 2016(11)
  • [4]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放流群体与自然群体适应性比较研究[D]. 张航利. 上海海洋大学, 2013(05)
  • [5]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群体形态和元素积累特征研究[D]. 杨文斌.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4)
  • [6]拟穴青蟹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发育及其群体遗传结构研究[D]. 林小云. 集美大学, 2010(07)
  • [7]分子标记/形态标记在虾、蟹研究中的应用[D]. 张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8]AFLP标记对日本鳗鲡与中华绒螯蟹种群遗传结构的分析[D]. 张辛. 南京师范大学, 2008(01)
  • [9]用ISSR标记检测中国大陆绒螯蟹种群遗传多样性[D]. 郑芳.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10]三种经济绒螯蟹的遗传学和形态学研究[D]. 柳广东. 中国海洋大学, 2005(03)

标签:;  ;  ;  ;  ;  

合浦绒螯蟹生物学特性及发展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