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图书馆党组织建设

以改革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图书馆党组织建设

一、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图书馆党组织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闫秀婷[1](2021)在《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复杂多变,多元文化激荡与社会发展机遇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产生了深刻影响。新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又被赋予新的使命。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纪律严、作风正的新一代大学生,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更多的努力。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国内国际背景、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等方面讲述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部分,是关于高校学生党建的相关理论概述,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党的建设理论和发展脉络,为后文写作提供学理支撑。第三部分,剖析当前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讲述了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求如何更好地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就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方法上,不断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内容、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才能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抓好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办好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创新局面。

尚明瑞[2](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旷日持久的国际人才竞争中,谁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和希望。如何在西方中心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逐渐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方法,从历史足迹中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可能,从时代境遇中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现实之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按照“施教”与“受教”并存的逻辑理路,从七个方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与保障措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具象性和目标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马可·伊恩斯蒂的集成创新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以及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日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元素,为今后的进一步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诸如,基础理论支撑度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内容的“碎片化”、方法的协同性差等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动力。如同芯片集成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诸多构成要素实现优化组合集成创新需要一个集成母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背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脚踏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面向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集成创新最理想的集成载体。在此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的逻辑进路,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全部要素,是集成创新的内容,涵盖了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如何实现,就是要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建立马克思主义大学科、依托现代信息化大数据、构建全国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环境、培育反映铸魂育人规律的大成果、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大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的动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尝试性地把物理学科的“集成”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概念做出理论界定,并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专业学术范畴,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空间,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晋文婷[3](2020)在《新时代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建工作研究》文中提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国有企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经受着严峻的时代考验。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抓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大意义。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是安徽省国有企业的典型代表,如何加强和改善安徽交控集团党的建设,实现其高质量发展是本文写作目的。安徽交控集团多年来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在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下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现阶段,开展对安徽交控集团党建工作研究,不仅对集团今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能够对完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推动国有企业经济增长发挥巨大作用。本文依据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结合不断变化的国内经济发展环境以及交通领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对集团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对集团现实状况的分析,进一步探索优化安徽交控集团党建工作具体措施和路径。新形势新要求下,安徽交控集团以完善服务型党组织为基础,集团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压实不力、党建工作方法陈旧、党员先锋意识淡薄、党内考核问责不充分、党务专业人才培养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集团党建工作质量。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党建的引领力,助推交控集团高质量发展,需要在今后的建设中不断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完善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员党建意识、夯实干部队伍建设、扩大党建专业人才队伍。

许振江[4](2019)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作为当代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使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下学界兴起了对改革开放及其历史的研究热潮。开展对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应当在阐述“改革开放史”的概念及其内涵基础上,明确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在“革命史范式”、“现代化范式”等多种范式共存与争鸣条件下,实现多种研究范式的互鉴融通,乃至构建适合改革开放研究的新的研究范式,促进改革开放研究框架体系的搭建和党史学科体系建设。当下深化改革开放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存史、资政、育人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的价值同样体现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之中。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上海在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后来居上,实现了由“后卫”到“排头兵”的飞跃。学界对上海改革开放的研究也经历了萌生与初生、规范与兴盛、全面发展的阶段。新时代,上海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试验田,承担和肩负起越来越多的改革试点工作,引领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鉴于上海在我国改革开放历史、现实及其未来中的重要地位,学界对上海改革开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就研究领域而言,从最初的政治、经济领域扩展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与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相契合,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实践主题的历史定位。就研究现状而言,相较于生态领域改革的研究而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改革研究是成果较多的领域,其中尤以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为甚,这与上海乃至全国改革开放从经济领域起步并实现突破有着密切联系;社会领域的改革建设,上海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因而对这方面的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旨在发挥“上海经验”的借鉴参考价值;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兴起,上海在城市生态建设和体制建设方面的做法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但相较于其他领域,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就国内研究而言,学界研究的问题主要聚焦于上海改革开放历史过程与分期、浦东开发开放、国资国企改革、金融改革、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及政府机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与医疗改革,城市综合治理和党的建设等主要问题。对上海改革开放,海外学者和机构也予以相当的关注,他们研究的问题主要聚焦于上海与全球化关联,表现之一就是全球化对上海的影响,体现为对外资投资、产业转型升级、政府与市场等问题的关注;其二是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诉求,表现为对上海建设全球中心城市路径、挑战和机遇的研究;除此之外,对上海的移民、就业、教育等社会问题也予以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和研究。整体而言,这些研究问题背后是学界对“怎样发展上海、发展什么样的上海”问题的关怀,是对新时代如何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考与探索,以及对怎样推进地方改革开放、怎样研究地方改革开放的探索与反思。就研究方法而言,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学界综合各类研究方法的特点,实现了文献研究法、社会史学、口述史学、定性与定量、比较研究等各类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对各类研究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应当客观公正看待,坚持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切忌过分夸大或贬低,更为重要的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坚持唯物史观指导。在研究成果方面,上海改革开放的研究成果多以论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图书、报纸文章的形式的呈现,其中论文成果数量是其中占比最大的,其次是图书成果。除此之外,也有一定数量的研究报告、资政报告、视频影像成果,成果类型呈现形式多样化。就学术影响力而言,以成果的被引量和载体影响因子而言,不同类型的成果在被引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总体而言,学位论文、期刊论文被引量要多于图书的被引量。刊载研究成果的主要期刊的影响因子总体偏低。因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成果在影响力方面还有待加强。就研究力量而言,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国内高等院校、上海社科院、上海市委党校构成了研究的主要力量。除此之外,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院及部分档案馆、纪念馆、区县史志部门也是其中重要的参与力量。在海外研究中,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国家构成了研究的中坚力量,其中尤以美国、日本、新加坡、英国等国家为主。尽管当下的改革开放研究比较热门,但是研究面临的问题仍不可忽视,比如研究史料中官方史料档案封闭性问题,民间史料的发掘运用问题,研究人员不足、结构不合理且科研能力有待加强的问题,研究成果的资政育人效果转化,以及党史学科定位和归属不清晰导致的学科体系建设迟滞问题,等等。就未来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发展而言,本文认为要以上述问题为切入点,着力解决研究人员和史料问题。在研究内容上继续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研究,注重上海改革开放历史经验教训、实践模式的总结,真正发挥改革开放史研究资政育人功效的发挥,同时借鉴海外上海研究相关成果、经验和方法,全面深化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未来的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应当体现和注重对“人”的发现与关怀,加强对改革开放精神、改革开放中的争论等议题的研究探讨,以及通过在对改革开放历史的定位和探究中建构改革开放话语,乃至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促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阐述和传播。本文认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研究恰逢其时,正值当下。新时代党和国家将改革开放予以“里程碑”和“历史性事件”的极高评价和定位,一方面是由于改革开放顺应了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发展的趋势,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期望和需求,其历史性成就使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所发生的巨变和飞跃;另一方面,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面临着“啃硬骨头”、“趟深水区”的困境,亟需打破体制机制和思想领域的桎梏和藩篱,因而总结研究改革开放历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历史、理论支撑尤为重要。鉴于总结历史、服务现实和引领未来的多重需求,本文认为应该以当下改革开放史研究为契机,将党史国史研究重心的后移,以深化当代中国研究。

戴建陆,刘霞,臧英杰[5](2017)在《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探索——以沈阳工程学院图书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加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的重要保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规划、细致实施,要充分结合党组织的实际情况,明确组织的发展目标,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科学地安排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完善党员学习制度。

陈燕[6](2017)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各类社会矛盾凸显,因此,如何才能妥善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2013年,党和国家首次提出“社会治理”的概念,“社会治理”是一种不同于“社会管理”的党的全新执政理念,注重的是加强政府、社会以及公民之间的互动与合作,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契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柔软性、互动性的手段和方式有助于加强社会成员对国家治理理念、治理政策的理解,推动社会成员形成共识与合力,并促进社会成员将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思想认识自觉转化为积极的社会实践行为。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放置于社会治理这个特定的场域来进行研究,不仅能够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治理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同时也丰富和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体系。与社会管理相比,社会治理更加注重协同共治,重视调节政府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激发市场和公民的创造性及活力,逐渐形成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将社会资源利用最大化,维护社会稳定并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必然会体现“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特征,除此以外,还具备“服务型”、“柔软性”、“潜隐型”等主要特征。通过历史追溯,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都曾经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过重要的功能,但是由于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其他社会因素之间的差异,每个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特征和发挥路径都大为不同。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的较为突出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思想整合功能、关系协调功能、舆论引导功能、社会控制功能以及激发鼓励功能。现代社会许多矛盾产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国家和社会关系不协调,导致市民社会缺乏应有的活力以及社会资源分配不均,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诸多的社会矛盾中我们只有首先准确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才能使我们的治理手段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具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研究实践的展开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国家和社会关系理论以及马恩的和谐社会思想等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的重要理论支撑,也离不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以及习近平治国理政重要思想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提供的重要理论依据,也可以从洛克的社会契约论、托克维尔的乡村自治理论、政治学视野中的社会资本理论、西方的“善治”理论以及中国古代的和谐社会思想等思想资源中探寻一定的理论借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研究不应仅局限在对理论的探讨,更应该落脚到社会治理的实践。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社区治理、社会组织的发展、城乡一体化以及网络社会治理等与广大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重要领域,只有切实融入这些现实课题,才能够进一步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深刻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发挥的现实困境,方可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发挥的实效性,从而实现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公平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目标。

杨经铭[7](2015)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建设高校图书馆服务型党组织》文中研究说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具有指导思想的统一性、价值目标的一致性、动力源泉的同一性和价值规范的契合性,二者分别回答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和价值实现问题。把培育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图书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党建工作科学化的需要,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图书馆价值实现的需要。因此,要树立服务理念、抓好文化建设,丰富价值属性、抓好队伍建设,促进价值实现、抓好载体建设,确立价值标准、抓好制度建设。

孔功胜[8](2014)在《高校图书馆基层党组织个性化服务创建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高校图书馆基层党组织通过个性化服务创建活动,有助于不断拓宽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开创图书馆个性化的服务载体、完善图书馆个性化的服务功能,推进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对于提升读者的满意度、为高校提供信息保障和科研支撑有重大意义。

王赛男[9](2014)在《河北省城市社区公民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邢台市社区为例》文中提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强调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是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虽然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但从公民道德教育的角度出发,建设一个崇德向善、文明和谐的“美丽中国”显得更为紧要和迫切。十八大报告中还强调“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近些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速,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因而在城市中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进而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与前进,推动了城市社区队伍发展壮大,社区内软硬件设施也随之不断完善起来。城市社区已然成为社会的主要构成单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系中,建设优秀的、和谐的社区占有重要地位。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提高我国城市整体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社区公民道德教育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公民道德水准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以社区为研究公民道德教育的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公民道德教育的实践体系,认为社区公民道德教育不仅存在于理论体系下,更存在于社区的公共生活和实践之中,这是文章的创新之处。本文从社区公民道德教育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现实状况的调查分析,总结了城市社区中普遍存在的道德问题,探索了有利于提高社区公民道德素质、推进城市社区公民道德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并对公民道德教育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整理;第二部分对社区、社区公民道德教育等相关概念的内涵、特征进行了论述,说明了研究社区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三部分则以河北省邢台市社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了城市公民道德教育的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结合了上述研究探索了开展社区公民道德教育的新道路,认为要从政府引导、社会配合、社区主导、个人积极参与等方面出发,多途径的有效开展社区公民道德教育,以期为推进整个社会的公民道德教育尽一份心力。

何新敏[10](2014)在《人本语境下高校图书馆基层党组织服务读者路径探析》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凸显出"以人为本"的时代已经到来,在"以人为本"从理念到现实跨越的时代背景下,以人为本,服务读者、服务教学、服务科研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职能。文章紧密结合新形势下对高校图书馆党员的新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提出通过高校图书馆的基层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推进文化建设,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等党建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图书馆员工转变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提高读者服务质量,从而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大发展。

二、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图书馆党组织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图书馆党组织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概述
    2.1 基本概念研究
        2.1.1 新时代
        2.1.2 党的建设
        2.1.3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2.2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建理论
        2.2.2 中国共产党人的党建理论
    2.3 西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2.3.1 葛兰西党建理论的主要内容
        2.3.2 卢卡奇党建思想主要内容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展的历史脉络
    3.1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理论的发展
        3.1.1 坚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1978-1992)
        3.1.2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作风建设(1992-2002)
        3.1.3 健全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2002-2012)
    3.2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全面发展
        3.2.1 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3.2.2 全面推动从严治党提升高校学生党建水平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及问题
    4.1 外部环境的影响及挑战
        4.1.1 国际外交政治的复杂尖锐
        4.1.2 西方意识形态的全面渗透
    4.2 国内环境的变化与考验
        4.2.1 国内社会思潮传播
        4.2.2 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
        4.2.3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4.3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4.3.1 学生入党动机呈现多元化
        4.3.2 党员教育重形式轻内容
        4.3.3 党务工作者业务能力不强
        4.3.4 学生党建工作运行机制不完善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
    5.1 强化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思想
        5.1.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
        5.1.2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5.1.3 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引领
    5.2 坚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理念
        5.2.1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大学生成长成才
        5.2.2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大学生实际问题
        5.2.3 坚持全员育人理念,形成党建工作凝聚力
    5.3 健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
        5.3.1 合理规划,打造结构科学的党建队伍
        5.3.2 加强培养,提升党务工作者综合素质
        5.3.3 重视心理健康,发挥党建工作主体作用
    5.4 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阵地建设
        5.4.1 以学生公寓为载体,开拓党建工作新局面
        5.4.2 以学生社团为载体,探索党建工作新渠道
        5.4.3 以新媒体为载体,完善网络党建工作模式
    5.5 完善学生党建工作机制
        5.5.1 加强监督,完善考核评估体系
        5.5.2 加强监管,完善新媒体管理机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由来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核心概念与主要内容
        (一)论文研究的核心概念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一)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二)关于社会发展学说
        (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二、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
        (一)世界的系统性构成
        (二)系统的功能和要素构成
        (三)系统论思想的启迪
    三、马可﹒伊恩斯蒂的技术集成理论
        (一)关于“技术集成”概念的提出
        (二)集成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模式
        (三)集成创新理论的启示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
        (一)兼容并蓄的哲学传统
        (二)有容乃大的君子人格
        (三)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四)兼容并蓄思想的启示
    五、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
        (一)世界的整体性构成
        (二)整体性理论的形成发展
        (三)整体性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历史前提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回顾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步探索阶段(1949年-1965年)——思政教育格局初建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曲折前进阶段(1966年-1978年)——片面强调阶级斗争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78年-1997年)——全国各地积极探索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提高阶段(1998年-2012年)——国家层面规范协调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集成创新成为可能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就为集成创新提供可能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成为集成创新的基本内核
        (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成为集成创新的技术手段
        (三)便捷有效的教学平台成为集成创新的交互载体
        (四)不断巩固的意识形态提供集成创新的理论自信
        (五)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集成创新的实现路径
        (六)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提供集成创新的专业支持
        (七)软硬件的改善为集成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三、思政教育基本经验为集成创新提供遵循
        (一)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四)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六)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现实之需
    一、基础理论不强、学科发展受限
        (一)基础理论发展不充分
        (二)学科体系架构不健全
        (三)学科的专业性不强、实操性不够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
        (一)莫衷一是的教育理念
        (二)理念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化较差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表述不统一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协同性较差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拓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化成为提高吸引力需要
    五、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平台融合度不够
        (一)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
        (二)与现代技术融合尚处在探索阶段
        (三)信息过载对主流信息的遮蔽
        (四)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传统教学优势
        (五)与现代技术高度融合成未来之需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框架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面板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母版”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鲜亮底色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领导力量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文化根基
        (五)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价值导向
        (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外部条件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要素构成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逻辑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起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主线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支点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归宿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目标及其作用
        (二)教育目标及其异化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集成优化
    二、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任务及其作用
        (二)教育的根本任务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四)任务体系的细化明确
    三、组织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组织及其结构
        (二)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的架构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组织
        (四)组织体系的创新管理
    四、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学科的内涵与作用
        (二)“马学科”的领航功能
        (三)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四)“马学科”的创新发展
    五、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课程体系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集成创新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体系集成创新
    六、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教学体系集成创新原则
        (二)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
        (三)教学场域的情景构建
        (四)教学内容的取舍整合
        (五)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六)教学效果的考核反馈
    七、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种类繁多的教育教学评价
        (二)不当评价造成的影响与危害
        (三)教育教学评价的规范与整合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提升认识高度,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协同发力的大格局
        (一)格局的内涵与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格局的内在逻辑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内容构成
    二、扩大育人广度,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全员育人大思政
        (一)科学认识“大思政”的意蕴与特征
        (二)认真贯彻落实十大育人体系
    三、夯实学科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引领的社会科学体系
        (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
        (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
    四、依托现代科技,培育信息化条件下的精准育人大数据
        (一)学习信息思维转变思想观念
        (二)依托数据资源丰富内容
        (三)借助信息技术革新方法
    五、净化社会风气,营造有利于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大环境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定政治方向
        (二)优化社会环境,形成育人合力
        (三)开展学风校风建设,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四)弘扬优良家教家风,建构和谐成长环境
    六、强化使命担当,实现教育强国和自由全面发展大目标
        (一)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保障体系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
        (一)百年辉煌造就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才能
        (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群众的教育和动员
        (三)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经验
        (四)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关键作用
        (一)保证教育者先受教育
        (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三、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
        (一)进一步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强化经费投入的育人导向
        (二)加大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改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物质装备
        (三)加大科研项目资金扶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水平
        (四)加大师资培养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
        (五)加大红色研学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认知能力
        (六)积极筹措社会资金,给予思政课教师一定的专项补贴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
        (一)明确管理责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监督管理水平
        (二)严抓专项检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三)深化重点督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四)强化整改责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施教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是个复杂的渐进过程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化推进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定有美好的前程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新时代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建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新时代国企党建相关理论概述
    2.1 国企及国企党建的内涵
        2.1.1 国企的内涵
        2.1.2 国企党建的内涵
    2.2 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2.2.1 有利于党中央方针政策在国有企业全面落实
        2.2.2 是国有企业履行政治责任的唯一路径
        2.2.3 是实现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2.3 新时代国有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新要求
        2.3.1 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
        2.3.2 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位
        2.3.3 要坚持“走前头、做示范”
        2.3.4 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
        2.3.5 要一以贯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2.3.6 要提高党组织服务和推动改革的能力
        2.3.7 要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第三章 新时代安徽省交控集团党建工作现状
    3.1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基本概况
        3.1.1 集团基本简介
        3.1.2 集团党组织概况
    3.2 安徽省交控集团党建工作成效
        3.2.1 以加强“六项建设”提升党建质量
        3.2.2 围绕中心抓党建促进改革与发展
        3.2.3 强化服务理念建设服务型党组织
        3.2.4 创新方法载体打造党建工作亮点
        3.2.5 以“新徽道”企业文化为引领提高党组织凝聚力
    3.3 安徽省交控集团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3.3.1 部分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突出
        3.3.2 部分党员党建意识淡薄
        3.3.3 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3.3.4 部分党建工作体制机制不健全
        3.3.5 党建工作专业人才较缺乏
    3.4 安徽省交控集团党建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思想认识上重业务轻党建
        3.4.2 思想教育单一工作模式陈旧
        3.4.3 对党务干部重要性认识不足
        3.4.4 部分体制机制创新滞后
        3.4.5 人才观念淡薄不重视党建人才培养
第四章 新时代加强安徽省交控集团党建工作对策
    4.1 以政治建设为核心,坚持交控集团党组织的领导
        4.1.1 压实集团党委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4.1.2 全面提升集团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
        4.1.3 夯实党建基础,加强集团基层党支部建设
        4.1.4 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2 以增强党员党建意识提高党性修养
        4.2.1 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奠定思想基础
        4.2.2 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党性锻炼
        4.2.3 创新党员教育活动方式方法
    4.3 严格政治标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4.3.1 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4.3.2 强化干部学习意识提高业务能力
        4.3.3 加大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力度
    4.4 健全交控集团党建工作体制机制
        4.4.1 建立双向考核评价机制
        4.4.2 加强监督管理深入推进反腐倡廉
        4.4.3 完善党建工作质量管理体系
        4.4.4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权责分配
    4.5 多措并举充实党建专业人才队伍
        4.5.1 完善集团党建人才培养机制和评价机制
        4.5.2 拓宽优秀党建人才引进渠道
        4.5.3 健全党建人才激励机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分析
        (一)学术发展趋势分析
        (二)国内研究文献梳理
        (三)海外关于上海研究的核心文献
    三、研究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指导与借鉴
        (二)分析思路与框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与探讨难点
        (一)研究创新点
        (二)探讨难点
    五、改革开放相关概念及其界定
        (一)改革开放:“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二)改革开放史及其研究范式
        (三)改革开放史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四)改革开放史研究的价值
第一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及其学术发展
    一、上海改革开放相关概念及其界定
        (一)上海改革开放概念辨析
        (二)上海改革开放史的概念界定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价值意蕴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背景变迁
        (一)改革开放由试点到全面深化、纵深发展
        (二)中共党史研究由规范、兴盛到全面发展
        (三)上海在改革开放历程中由“后卫”到“排头兵”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时间脉络
        (一)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萌生与初兴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规范与兴盛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全面发展
第二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问题聚焦
    一、关于上海改革开放历史过程及重要历史人物的研究
        (一)关于上海改革开放历史阶段划分的研究
        (二)关于领导人与上海改革开放的研究
        (三)关于上海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研究
    二、关于上海改革开放过程中典型改革与试点的研究
        (一)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研究
        (二)关于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研究
        (三)关于上海金融改革的研究
        (四)关于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研究
        (五)关于政府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研究
        (六)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七)关于社会保障、医疗改革的研究
        (八)关于上海大型城市社会管理与治理的研究
        (九)关于党的建设的研究
    三、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上海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全球化与上海改革开放
        (二)上海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社会问题研究
        (三)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研究。
    四,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一)对上海改革开放定位与特色的追问与解答
        (二)对上海改革开放实践模式与经验的总结与凝练
        (三)对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思考与探索
        (四)对怎样推进地方改革开放的探索与反思
第三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史料研究方法
        (一)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史料来源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文献史料研究方法运用
    二、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
        (一)什么是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方法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如何更好地应用定性与定量分析
    三、口述史学方法
        (一)何为口述史学方法?
        (二)口述史学方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的应用
        (三)口述史学方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的功用及局限
    四、跨学科研究方法
        (一)跨学科研究方法的产生及流变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
        (三)跨学科研究方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效果与改进
    五、历史比较研究方法
        (一)历史比较研究方法释义
        (二)历史比较研究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的运用
        (三)历史比较研究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中效能与不足
第四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学术成果及其机构团体
    一、国内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成果的类型
        (一)国内研究成果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成果的学术评价与影响力
        (三)上海报刊与上海改革开放研究
    二、国内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机构社团及其人员组成
        (一)党史研究机构及党校
        (二)驻沪高校及上海社科院等机构
        (三)地方志办公室、档案馆、纪念馆及学术团体、社会组织等..
        (四)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以及国内高校
    三、海外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机构、期刊、人员
        (一)海外关于上海研究的基本概况和发展趋势
        (二)海外关于上海研究的主要国家、机构、人员
    四、海外上海研究的特点及与国内研究的异同
    五、海外上海研究的国内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启示
第五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成就、特征及经验
    一、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成就概述
        (一)研究内容不断深化拓展
        (二)研究成果类型多样且得到一定程度的转化
        (三)研究方法的拓展与反思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基本特征
        (一)研究过程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二)研究内容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和政策性
        (三)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四)研究视角与场域的多维性
        (五)研究问题的聚焦性与延展性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基本经验及借鉴价值
        (一)重视基本史实的研究,理清改革开放历史脉络
        (二)突出典型改革实践研究,凸显上海改革开放特色
        (三)做好研究规划和引导,注重研究资政育人功能发挥
        (四)整合研究力量,增强研究的协同性
第六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学术展望
    一、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官方档案的封闭性与民间史料的收集发掘
        (二)地方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相对短缺、科研能力相关不足
        (三)党史学科归属及建设问题
        (四)当代人修当代史问题
        (五)对改革争论和理论突破的研究不足
        (六)区县改革开放研究相对薄弱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存在问题的改进
        (一)继续推进党史学科体系建设和研究规划
        (二)增强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研究
        (三)注重民间史料与官方史料的互济
        (四)加强研究队伍建设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前景趋势
        (一)注重改革开放经验模式的总结
        (二)突出“现代化”的研究叙事范式
        (三)继续以社会史为基础考察改革开放史
        (四)要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主题
        (五)彰显党史研究“与时代同行”的特征
    四、改革开放研究应当予以关注的研究议题
        (一)对“人”的发现与关怀
        (二)对“改革开放精神”凝练
        (三)对“改革争论”的探讨
        (四)对改革开放“史”的定位与探究
        (五)对改革开放国际阐述与传播话语的构建
        (六)国家战略视阈下的上海改革开放研究
结语
    一、选题研究的不足
    二、未来研究改进及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科研经历
后记

(5)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探索——以沈阳工程学院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三、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路径
    (一) 明确组织发展目标
    (二) 树立先进学习理念
    (三) 科学安排学习内容
    (四) 创新学习方式方法
    (五) 完善党员学习制度

(6)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研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数据分析
        三、综合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主要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概念解读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相关概念
        一、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
        二、功能的相关概念
        三、社会治理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治理的关联
        一、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治理具有目标的一致性
        二、社会治理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场域
        三、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治理提供了重要保证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科学内涵与主要特征
        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科学内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主要特征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理论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理论成果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思想资源
        一、洛克的社会契约论
        二、托克维尔的乡村自治理论
        三、政治学视野中的社会资本理论
        四、西方的“善治”理论
        五、中国古代的和谐社会思想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考察
        一、土地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概况
        二、土地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发挥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考察
        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概况
        二、抗日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发挥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考察
        一、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概况
        二、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发挥
    第四节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考察
        一、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概况
        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发挥
    第五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考察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概况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发挥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发挥的现实考察
    第一节 当前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一、价值观多元化,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和挑战
        二、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化,挑战传统道德观念
        三、社会治理的公众参与度低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发挥面临的现实课题
        一、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社会事业亟待全面深化改革
        二、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城乡一体化进程遭受阻碍
        三、组织结构改革推进缓慢,社会组织发展困境重重
        四、网络空间迅速拓展,社会舆情管理面临新挑战
        五、城市社区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
    第三节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有效发挥的主要因素
        一、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充分的政治保障
        二、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广泛的社会平台
        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构不足
        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难以评估
        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尚未成型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有效发挥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发挥的政治保障
        一、加强和改善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
        二、塑造党的良好形象,保持党的先进性
        三、加强党的理论建设,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节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发挥的环境
        一、加强文化环境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治理
        二、加强经济环境建设,以良好的社会经济状况保障社会治理
        三、加强协调社会关系,以和谐的社会关系推动社会治理
    第三节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发挥的载体
        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寓教于境
        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寓教于情
        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寓教于行
    第四节 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发挥的资源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力资源
        二、整合多样化的精神因素,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资源
        三、辨析复杂、多元的各类信息,统筹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资源
        四、加强沟通交流,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信任资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7)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建设高校图书馆服务型党组织(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服务型党组织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服务型党组织
    1.2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高度统一
2把培育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义
    2.1党建工作科学化的需要
    2.2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
    2.3图书馆价值实现的需要
3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图书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3.1树立服务理念,抓好文化建设
    3.2丰富价值属性,抓好队伍建设

(9)河北省城市社区公民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邢台市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1 国内研究状况
        1.3.2 国外研究状况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比较研究法
        1.4.3 问卷调查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选题新颖
        1.5.2 阐述了社区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2 社区公民道德教育概述
    2.1 公民道德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性
        2.1.1 公民道德教育的内涵
        2.1.2 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2.2 社区的内涵、特征和类型
        2.2.1 社区的内涵
        2.2.2 社区的特征
        2.2.3 我国城市社区的类型
    2.3 城市社区公民道德教育概述
        2.3.1 社区公民道德教育的内涵
        2.3.2 社区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要素
        2.3.3 社区公民道德教育的功能
        2.3.4 城市社区公民道德建设的特征
3 城市社区公民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
    3.1 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剖析
    3.2 资料搜集方法
    3.3 社区公民道德问卷调查分析
        3.3.1 对公民道德教育活动重视度不够、参与度不高
        3.3.2 公民道德中的传统美德有被弱化的倾向
        3.3.3 居民缺乏公共责任意识
        3.3.4 居民提供志愿服务、履行居民义务的热情不高
    3.4 襄都街道社区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情况分析
        3.4.1 襄都街道社区开展“邻里守望”活动
        3.4.2 襄都街道社区在全区推行“片长负责制”
4 开展社区公民道德教育的对策
    4.1 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明确社区公民道德教育的正确方向
    4.2 明确城市社区公民道德教育者的职责
    4.3 全面普及社区公民道德教育
        4.3.1 加深居民对社区公民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4.3.2 扩宽居民了解社区公民道德教育的渠道
        4.3.3 举办“大课堂”,搭建知识灌输平台
    4.4 优化社区环境,为开展社区公民道德教育提供阵地保障
        4.4.1 优化社区生态环境
        4.4.2 优化社区人文环境
        4.4.3 规范社区经营
    4.5 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活动育人作为社区公民道德教育的重点工程
        4.5.1 以丰富文化活动作为社区公民道德教育的切入点
        4.5.2 开展贴近社区居民生活的活动,营造浓厚的道德建设氛围
        4.5.3 抓好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为社区道德教育积蓄力量
        4.5.4 推进公民道德榜样评选活动,树立社区公民道德教育的精神支柱
    4.6 充分整合各种力量,实现社区公民道德教育共建
        4.6.1 分层次分类型进行社区公民道德建设
        4.6.2 充分利用社区的外部资源
        4.6.3 充分运用信息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5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附件

(10)人本语境下高校图书馆基层党组织服务读者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改变高校图书馆基层党组织现状
2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建活动
    2.1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高读者服务水平
        2.1.1树立创先争优目标,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
        2.1.2落实创先争优服务内容,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2.2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作用
        2.2.1发挥图书馆的学习阵地作用
        2.2.2发挥图书馆的文化传播作用
3加强文化建设,提高高校图书馆基层党组织读者服务水平

四、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图书馆党组织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性研究[D]. 闫秀婷.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D]. 尚明瑞. 兰州大学, 2021(09)
  • [3]新时代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建工作研究[D]. 晋文婷.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研究[D]. 许振江.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探索——以沈阳工程学院图书馆为例[J]. 戴建陆,刘霞,臧英杰. 沈阳干部学刊, 2017(06)
  • [6]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研究[D]. 陈燕. 苏州大学, 2017(04)
  • [7]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建设高校图书馆服务型党组织[J]. 杨经铭.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5(05)
  • [8]高校图书馆基层党组织个性化服务创建的探索[J]. 孔功胜. 科技视界, 2014(35)
  • [9]河北省城市社区公民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邢台市社区为例[D]. 王赛男.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4)
  • [10]人本语境下高校图书馆基层党组织服务读者路径探析[J]. 何新敏.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4(01)

标签:;  ;  ;  ;  ;  

以改革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图书馆党组织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