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总队专职救助干部

天津总队专职救助干部

一、天津总队 热诚救济特困干部(论文文献综述)

张杰[1](2017)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伐战争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实现对中国形式上的统一。政权的巩固使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了较为稳定连续的政策,而不再像北京政府时期,教育政策常因政权更替而具有间断性。但另一方面,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战争、经济危机和自然灾害等种种因素,又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高校学生管理为研究对象,充分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从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管理和救济帮扶政策等角度阐述该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改革实践,以期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历史演变、内容范畴、方法举措、历史地位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研究,从而力图从根本上去把握该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基本内涵与变化规律。本文认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高校学生管理,是国民党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实践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系统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增强国民党对青年学生的管制力,并向社会输送具有“共和精神”的大学毕业生的重要途径。党化教育和训育,旨在强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政治化、系统化、制度化的党义教育课程和训育管理举措,使“三民主义”理论和国民党党义的灌输融入学生日常管理。高校训育机关围绕训育目标,依照训育原则,组织实施对学生的训练、教育,试图让学生时时处于国民党的思想控制之下,目的就是让学生认同国民党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观念,进而认可国民党的统治地位。自治组织的管理和操行的培养,旨在规范大学生的操守行为。高校学生自治组织主要有学生自治会和学生团体两种组织形式。学生在组织活动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锻炼了能力,学习了知识,联络了感情,但过度的学生自治权力有时又对学校日常秩序产生了负面影响。各专科以上学校制订操行考查规程,随时考查学生的操行,并评定等级或酌予操行成绩,将其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条件之一,借此达到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的目的。学生资助和就业管理,旨在帮扶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的学生。抗战时期,许多大学迁移至西部,产生了大批流亡大学生。政府为适应战时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并争取这部分青年向国民党政府靠拢,先后制定了奖学金、贷金、公费以及战区学生优待等资助措施,同时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手,捐资助学。高校一方面积极向政府请求补助,另一方面也设立本校奖学金,设置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发起筹款运动,多渠道筹措资金救济学生。南京国民政府中后期,在政治、经济、教育以及学生个人主观选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严峻形势。一方面,经济不景气,许多企业面临破产倒闭,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疲软;另一方面,高校的招生结构和课程体系的不合理,以及学生就业指导的缺乏,使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此外,社会用人机制不科学和大学生职业期望值过高,也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政府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立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开办毕业生就业训导班,高校亦成立职业介绍机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但没有达到治本的效果。综观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高校学生管理概貌,一些教育家摒弃封建教育观念,积极引入西方教育理论,在管理中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管理思想的进步性,促进了中国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的新陈代谢。但另一方面,在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下,高校沦为统治阶级教化学生的工具,导致高校学生管理带有浓厚的“管制”色彩。官僚作风的束缚,管理制度的欠科学性,管理机制的被动性以及经费支持的不力,制约了高校学生管理的发展。

李小云[2](2012)在《面向原居安老的城市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是二十一世纪两大显着趋势,也是政府和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在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快速发展、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框架和老年居住及长期照护供需矛盾日益深化的背景下,论文综合社会、人口、生理、心理、行为、建筑、规划等多学科的知识,将老年社会学与社区规划内容相结合,研究面向原居安老的城市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有利于完善城市老年居住研究理论体系,以及完善城市规划研究中“需求—规划”、“社会—空间”关联方法的认知;可以推进老年友好城市在社区层面的规划建设;也有助于老年人更加友好和谐地与其他年龄群体共处,促进社会融合;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策略还可以更具体地从社区层面完善城市规划应对老龄化社会的调控机制,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实现社会公平。论文首先探讨了老年社会学、人与环境、精明增长、社区规划等相关理论及其对本次研究的指导意义,然后就境内外城市老年居住模式及老年友好社区的研究与实践进行回顾和梳理,通过国际比较,提出原居安老模式应成为中国未来老年人的主要居住模式,以及应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结合中国国情,构建能同时满足物质性和社会性设施及服务的老年友好社区,从而建立原居安老模式与老年友好社区规划建设的互动关系。同时,基于“需求—规划”研究主线,论文对原居安老模式下老年人需求特性进行分析,并结合调研内容构建了满足老年人不同需求的,包括社会支持、物质环境支持、政策支持、信息技术支持等内容的老年友好社区支持体系,以及基于社区支持体系的老年友好社区规划内容体系。论文提出了包含住房、健康与安全、老年文化、老年服务体系、年龄融合等规划内容的老年友好社区社会服务规划策略;以及包含土地使用、居住单元、友好开放空间、友好交通环境、老年服务设施、旧社区适老改造等规划内容的老年友好社区物质环境规划策略。为了让老年友好社区的社会服务规划和物质环境规划更好地融合,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的整合与调控策略通过规划整合、主体利益调控、促进政策和措施等内容,促进规划从社会服务目标到空间资源配置的全过程落实。论文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基本观点,并指出本研究可以从老年人需求的差异、地区城市的不同、迁移机制、居住满意度、评估体系等视角和内容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司武林[3](2012)在《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农村现代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篇论文立足于1978-2010年陕西乡村社会变迁的实际进程,对这一地域农村的现代化进行描述、分析。研究从陕西农村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四个主要方面展开,重点则是此一阶段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具体路径。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明确改革以来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实际进程,而重点分析其中的重大问题,寻求陕西农村发展的良性机制。之所以研究农村现代化,是因为它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关键意义。笔者始终坚持这样的观点:“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之所以研究陕西农村,是希望考察对象具体明确,言之有物,更期望研究结论能够有一定的针对性,尽可能避免过于抽象和宏观的泛泛而谈。全文内容包括以下八个部分。第1章,引言,即对本项研究的介绍。包括同类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以及本项研究的思路、内容、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等方面。第2章,农村现代化及其理论研究。包括世界现代化与乡村社会变迁的一般过程、发展理论对农村的思考以及中国农村现代化理论三个部分。这是展开研究的必要准备,也是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借鉴。第3章,陕西农村现代化的背景和条件。背景研究意在了解中国社会对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条件分析意在了解陕西农村现代化的自然禀赋、人口状况和社会资源。第4章,陕西农村现代化的阶段。通过描述分析三十多年来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实际过程,完整认识当代陕西农村发展的逻辑和问题。第5章,路径之一:产业与市场的互动。这是陕西农村经济现代化的路径。农业和非农产业的结构调整,是农村传统经济形式适应市场体制的努力;农村市场体系的初步形成推动了农村繁荣,其后的市场萎缩则导致农村曲折发展。陕西农村经济复苏有待于市场体系的完善。第6章,路径之二:乡村治理体制创新。这是陕西农村政治现代化的重要路径。1980年代形成的“乡政村治”体制,在实际运行中却发生“畸变”,日益导致乡政困难和村治异化,表现为农村社会矛盾尖锐。从表面来看,原因在于乡村治理中难以实现多主体间的合作;从根源上讲,则在于当时国家、基层政府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格局。进入21世纪,这一格局开始发生改变,体制运行环境优化,而农村社区建设的提出和推行,将直接实现分类治理。笔者就此提出“多层竞争一合作体制”,并认为这是当前阶段乡村治理的基本走向。从分化到分治的体制创新,是陕西农村现代化的路径之一,也反映了陕西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第7章,路径之三:新主体与新功能的重构。新农村建设被认为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举措。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社会结构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要求为政府与农民形成发展的合力,其实质则是新主体和新功能的重构。首先,政府需要积极转变职能,加大投入,实现公共产品供给的城乡一体化,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其次,农民需要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更积极和更有影响力的参与主体。农村反贫困就是政府与农民共同努力、改善农村现状的具体表现。第8章,路径之四:乡村与城市的“对接”。城镇化是实现农村生活形态现代化的关键途径。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应坚持城乡融合的基本思路,积极促进乡村与城市的“对接”。2004年后,陕西农村城镇化逐渐形成“重点镇建设与城镇体系构建”的特色,重点镇建设成为核心内容,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包括产业聚集、市场融资机制、保护乡村传统、科学把握“为了谁”、准确定位“重点”等。本文的结论是:上述四个方面是三十多年来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基本路径,而现有问题的逐步解决,将使这些路径优化,进而形成陕西农村发展的良性机制。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方法上,运用学科综合的方法,着眼于较小地域的农村社会,重视政策文本与社会现实的互动,考察陕西农村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内容上,提出以下认识:解决“三农”问题,首先需要大力构建农村市场;当前乡村治理创新的走向是形成“多层竞争—合作”体制;在陕西农村城镇化中,“重点镇”建设是一条有效途径,但需要重视解决“为了谁”、准确定位“重点”的关键问题。

吴佩华[4](2011)在《中国红十字外交研究(1949-2009)》文中指出中国红十字外交,就是在人道主义指引下,中国红十字会以中国政府所签署的国际人道法为依据,积极促进国际合作与友好交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统一安全,推动国际红十字运动健康发展,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项活动。本文以中国红十字会融入国际社会为线索,在对1949年至2009年共60年间的中国红十字外交历程做全景式描述的基础上,分别对朝鲜战争、中印战争、越南战争和中越战争时期中国红十字外交的过程、内容以及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认为中国红十字外交在战争时期可以发挥“化干戈为玉帛”的功效,并以发展中日、中美关系和加深中苏关系为例,揭示红十字外交在和平状态下促进与加深邦交的“润滑剂”作用。随后,对中国红十字会对外援助(主要是经济援助)进行考察,表明红十字援外外交是政府外交的反映,这在彰显红十字会博爱胸怀的同时,也促进和加深了中国同其他各国之间的友谊。中国红十字外交在维护和促进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统一中,积极贯彻“一个中国”原则,发挥了特殊作用,是和平统一的有力推手。此外,在分析红十字会的特殊性和对其第一届理事会的构成分析基础上,并以中国红十字会促进旅日朝侨归国为例,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红十字外交是中国推行国际统一战线政策的有效形式。总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继续高举人道主义旗帜,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开展外交工作,承担了在特殊情况、突发事件中以及政府不便出面办理的有关事宜,是中国开展民间外交的重要渠道,有利于在国际上展示新中国的良好形象,增强新中国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利于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红十字外交属民间外交范畴,与政府外交是“有机的整体,二者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的关系,其地位与作用是其他民间组织所无法替代的。

任生德[5](2008)在《农村改革中的权威与秩序》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新中国成立后的五次农村改革为脉络,以农村改革中的权威变化与秩序演变为研究对象和核心,借鉴和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政治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近年来在公共选择和国家治理理论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运用定量分析、规范研究以及经验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并解构农村五次改革中的权威与秩序效应及机理,并在尊重和借鉴被实践证明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从实现和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系统提出了强化农村改革中的管理权威和构建社会经济发展稳定秩序的对策建议。全文分三个部分共十章内容。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内容,在简要阐述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集中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学术的发展是累积性的,问题的确立离不开对既往研究的梳理,另一方面,建立在既有研究理论基础之上的本文最终理论分析框架,不仅需要交待其来源,更需要有一个对比认知。第二部分由第三章到第八章的内容共同构成,主要分析研究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五次农村改革历程及绩效评价。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与农村改革现实现象的解读,得出结论:新中国五次农村改革迄今为止50余年,从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到1978年农民自下而上的自发改革探索,以及目前中央政府正在推进的主导型改革——新农村建设,给中国农村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和深刻的变化。这些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权威领导。秩序的存在和服从成为至关重要的条件和基础。同样也发现,正是因为部分改革的失误和扭曲导致了政府权威遭到侵蚀并被消解,以至于每一次改革紧随农村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之后,接着就是经济增长的缓慢,以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凸现,改革乃至发展失序已经成为国家政治治理中的常态。而失序则在某种程度上助长和激化了政府权威在农村的流失和弱化,并演变成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第三部分由第九章和第十章两章内容组成。这是本文研究中的最重要的结论和观点归纳以及对策建议部分。第九章主要从农村改革中的权威功能、构建及其秩序效应研究入手,分别在农村社会层面和政治系统层面研究权威与秩序之间的演变历程,为当前和今后权威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探寻路径。第十章主要从历史的继承和延续即路径依赖角度,拓展考察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并延伸对整个20世纪的中国农村社会变迁进行观察。并在尊重和借鉴被实践证明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从实现和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利用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的基本方法建立了一个新的权威与秩序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这一分析框架,对中国农村改革中的权威与秩序异化,新农村建设中的权威与秩序问题,社会资本与集体经济对农村经济社会秩序再建的推动等等做出解释,并就新时期执政党的权威构建系统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天津总队 热诚救济特困干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总队 热诚救济特困干部(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酝酿
        一、历史背景
        二、初步发展
    第二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全面发展
        一、各项管理措施协同推进
        二、管理内容进一步拓展
    第三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衰微
        一、战后重建分散了高校精力
        二、高校学生管理的弱化
    小结
第二章 党化教育: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
    第一节 “党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确立阶段
        二、调整阶段
        三、衰弱阶段
    第二节“党化教育”的组织机构与课程安排
        一、组织机构
        二、课程安排
    第三节 开展“党化教育”的辅助手段
        一、加强对共产主义的防范
        二、在学生中发展国民党员
    第四节 “党化教育”的评价
        一、“党化教育”是国民党“以党治国”的政治手段
        二、“党化教育”扼杀了学生的自由精神
    小结
第三章 训育: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与管理
    第一节 训育体系的构建
        一、训育目标与原则
        二、训育制度与组织
    第二节 导师制
        一、实施动因
        二、方法措施
        三、各校推行的差异化
    第三节 个案研究——以国立暨南大学为例
        一、训育组织的演变
        二、训育特色
    第四节 训育成效与问题
        一、训育成效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小结
第四章 自治组织:高校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管理
    第一节 学生自治组织机构
        一、学生自治会与学生团体
        二、学生自治组织的功能
    第二节 学生自治组织的运行机制
        一、经费
        二、工作机制
    第三节 校方对学生自治组织的监管
        一、制度约束
        二、工作指导
        三、行政管控
    第四节 学生自治组织的评价
        一、学生自治组织发挥了育人作用
        二、过度自治对高校学生管理造成了困扰
    小结
第五章 操行:高校学生的行为教育与管理
    第一节 操行的培养
        一、仪式教育塑礼仪
        二、入学训练助适应
        三、宿舍管理营舍风
        四、学业管理促学风
        五、服务社会践责任
    第二节 操行的考查
        一、考查操行的目的
        二、操行的考查制度
    第三节 操行的奖惩
        一、奖励措施
        二、惩戒措施
    第四节 操行培养与管理的评价
        一、积极意义
        二、存在问题
    小结
第六章 资助:高校学生的生活救济与管理
    第一节 高校学生资助的动因
        一、流亡学生的需求
        二、争取青年的政治目的
    第二节 政府的资助政策
        一、中央政府的资助政策
        二、地方政府的资助政策
    第三节 社会各界的援助
        一、国际组织与个人的援助
        二、国内组织与个人的援助
    第四节 学校与学生的自助措施
        一、校方的资助举措
        二、学生的自发筹款
    第五节 学生资助的评价
        一、学生资助的作用
        二、学生资助的不足
    小结
第七章 就业:高校学生的职业教育与管理
    第一节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一、毕业生就业的职业类型
        二、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情况
        三、毕业生供求不平衡
    第二节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问题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与职业运动的爆发
        二、就业困难问题的影响因素
        三、学界对就业困难问题的研究
    第三节 政府的就业扶助措施
        一、成立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
        二、开办毕业生就业训导班
    第四节 高校的就业管理措施
        一、安排学生实习
        二、职业指导与职业介绍
    小结
第八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评析
    第一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特点
        一、“生本理念”的零星体现
        二、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三、方法措施的管制性
        四、不同高校学生管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二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缺失
        一、官僚作风束缚
        二、管理机制被动
        三、制度有失科学
        四、经费支持不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致谢

(2)面向原居安老的城市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快速发展
        1.1.2 老年居住及长期照护的供需矛盾
        1.1.3 老年友好城市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基本理论及指导意义
        1.4.1 老年社会学相关理论
        1.4.2 人与环境理论
        1.4.3 精明增长理论
        1.4.4 社区规划理论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原居安老
        1.5.2 老年居住及模式
        1.5.3 老年社区及老年友好社区
第二章 国内外城市老年居住模式和老年友好社区的研究与实践
    2.1 境外城市老年居住发展及模式研究
        2.1.1 老年居住发展概况
        2.1.2 老年居住模式研究
    2.2 境外城市老年社区及老年友好社区研究与实践
        2.2.1 老年社区研究与实践
        2.2.2 老年友好社区研究与实践
    2.3 国内城市老年居住发展及模式研究
        2.3.1 老年居住发展概况
        2.3.2 老年居住模式研究
    2.4 国内老年社区及老年友好社区研究与实践
        2.4.1 老年社区研究与实践
        2.4.2 老年友好社区研究与实践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需求分析的城市老年友好社区规划内容体系
    3.1 原居安老模式特征分析
        3.1.1 原居安老与其他居住模式的异同
        3.1.2 原居安老的支持环境要素分析
    3.2 原居安老模式下的城市老年人需求特性分析
        3.2.1 主体需求分析
        3.2.2 空间需求分析
        3.2.3 需求的动态化和多样化
    3.3 原居安老模式下的城市老年人需求调查分析
        3.3.1 调查的目的与方法
        3.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3.3 实地调查和访谈分析
        3.3.4 调研小结
    3.4 满足老年人需求的老年友好社区规划内容体系
        3.4.1 老年友好构成要素
        3.4.2 老年友好社区应具备的特征
        3.4.3 满足老年人需求的社区支持体系
        3.4.4 基于支持体系的老年友好社区规划内容体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老年友好社区社会服务规划策略
    4.1 老年住房规划策略
        4.1.1 提供多样化和多层次老年住房类型
        4.1.2 保障中低收入老年群体的住房需求
    4.2 健康规划策略
        4.2.1 健康老龄化与健康社区
        4.2.2 营造老年人健康生活环境
    4.3 安全规划策略
        4.3.1 预防老年伤害的社区安全
        4.3.2 构筑老年人安全生活环境
    4.4 老年文化规划策略
        4.4.1 积极老龄化与老年文化
        4.4.2 尊老文化规划策略
        4.4.3 老年教育文化规划策略
        4.4.4 老年休闲文化规划策略
        4.4.5 老年体育文化规划策略
    4.5 年龄融合规划策略
        4.5.1 年龄隔离与融合
        4.5.2 促进社区参与和互助
        4.5.3 营建面向多世代的社区
    4.6 老年服务体系规划策略
        4.6.1 构建多层次的老年服务体系
        4.6.2 发展多元化的老年服务主体
        4.6.3 提供类别化的老年服务内容
        4.6.4 建立网络化的老年服务平台
        4.6.5 引导老年服务产业的自我发展
        4.6.6 提升老年服务支持的信息技术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老年友好社区物质环境规划策略
    5.1 土地使用策略
        5.1.1 推行扩大化的混合选址布局模式
        5.1.2 以步行为导向的用地规模控制
        5.1.3 引导不同形式的混合土地使用
        5.1.4 倡导分散化的紧凑填充式开发
    5.2 老年居住单元规划策略
        5.2.1 配建多代居及独立居住的普通居住单元
        5.2.2 配置适应不同健康状态的专用居住单元
    5.3 友好开放空间规划策略
        5.3.1 创造社会交往性活动空间
        5.3.2 塑造康复性绿地景观空间
        5.3.3 提供可选性安全健身空间
        5.3.4 营造代际融合的场所精神
    5.4 友好交通环境规划策略
        5.4.1 建立应对需求变化的连续性交通环境
        5.4.2 完善公共交通设施及服务
        5.4.3 构建安全的慢行交通环境
    5.5 老年服务设施规划策略
        5.5.1 满足多样化需求的老年服务设施内容
        5.5.2 完善居住区老年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5.5.3 优化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布局
    5.6 旧社区适老改造规划策略
        5.6.1 鼓励对普通住宅的适老改造
        5.6.2 加快户外空间环境的适老改造
        5.6.3 推动不同空间的置换与整合
        5.6.4 促进社区邻里关系的延续与重构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的整合与调控
    6.1 基于“社会—空间”的规划整合
        6.1.1 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
        6.1.2 推进规划外部的协调与对接
        6.1.3 引导规划内部的协调与融合
    6.2 面向多元主体利益的规划调控
        6.2.1 构建多元主体合作模式
        6.2.2 促进老年人的规划参与
        6.2.3 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
    6.3 促进规划整合与调控的政策措施
        6.3.1 制定老年居住及服务设施的扶持政策
        6.3.2 加强对老年居住及服务设施的监管
        6.3.3 完善居住福利保障政策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调查问卷A
附录 2:调查问卷B
附录 3:调查问卷C
附录 4:访谈录音素材摘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农村现代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清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综述
        1.1.1 研究现状
        1.1.2 研究述评
        1.1.3 研究趋势
    1.2 本篇论文的研究思路
        1.2.1 研究目的
        1.2.2 选题背景
        1.2.3 研究意义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方法
    1.4 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
        1.4.1 基本概念
        1.4.2 基本内容
    1.5 可能的创新
        1.5.1 可能的思路创新
        1.5.2 可能的观点创新
第2章 农村现代化及其理论研究
    2.1 现代化与乡村社会变迁
        2.1.1 原发现代化中的乡村变迁
        2.1.2 后发现代化中的乡村变迁
    2.2 发展理论的农村现代化研究
        2.2.1 发展政治学:政治发展与农民力量
        2.2.2 发展经济学:农业现代化与劳动力转移
        2.2.3 发展社会学:农村社会变迁
    2.3 中国农村现代化理论
        2.3.1 “乡村建设学派”的农村研究
        2.3.2 其他学者的中国农村研究
        2.3.3 中国共产党的农村现代化理论
第3章 陕西农村现代化的背景和条件
    3.1 陕西农村现代化的背景
        3.1.1 农业和农村政策调整
        3.1.2 社会形态变化
        3.1.3 国家发展战略宏观部署
    3.2 陕西农村现代化的条件
        3.2.1 自然禀赋
        3.2.2 人口状况
        3.2.3 社会资源
第4章 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4.1 农村现代化的划分标准
        4.1.1 现有研究
        4.1.2 本文的划分标准
    4.2 陕西农村现代化的阶段
        4.2.1 启动阶段(1978~1985年)
        4.2.2 平缓发展阶段(1986~1993年)
        4.2.3 曲折发展阶段(1994~2001年)
        4.2.4 良性发展阶段(2002~)
第5章 路径之一:产业与市场的互动
    5.1 产业结构调整
        5.1.1 农业
        5.1.2 非农产业
    5.2 市场
        5.2.1 生产要素市场
        5.2.2 商品市场
    5.3 措施建议
        5.3.1 产业结构优化
        5.3.2 市场体系建设
第6章 路径之二:乡村治理体制创新
    6.1 “乡政村治”体制下的分化
        6.1.1 “乡政村治”体制的形成
        6.1.2 陕西的乡村治理
        6.1.3 农村社区建设
        6.1.4 乡村治理的逻辑
    6.2 根本问题
        6.2.1 研究视角
        6.2.2 乡村治理的内部关系
        6.2.3 乡村治理的外部关系
    6.3 “多层竞争—合作”体制下的分治
        6.3.1 乡村治理体制综述
        6.3.2 “多层竞争—合作”体制
第7章 路径之三:新主体与新功能的重构
    7.1 新农村建设
        7.1.1 内涵和外延
        7.1.2 根本要求
    7.2 陕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7.2.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7.2.2 农村社会保障
    7.3 陕西农村扶贫
        7.3.1 扶贫历程
        7.3.2 扶贫模式
    7.4 陕西农民组织化
        7.4.1 组织化现状
        7.4.2 特点和问题
        7.4.3 措施建议
第8章 路径之四:乡村与城市的“对接”
    8.1 城镇化
        8.1.1 城镇化释义
        8.1.2 城镇化道路
    8.2 陕西农村城镇化
        8.2.1 发展阶段
        8.2.2 发展现状
    8.3 主要问题
        8.3.1 聚集困难
        8.3.2 建设资金
        8.3.3 乡村传统
    8.4 措施建议
        8.4.1 产业聚集
        8.4.2 市场融资
        8.4.3 定位“重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中国红十字外交研究(1949-200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基本架构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红十字外交的历程
    第一节 重返国际舞台
        一、基础·前提·任务
        二、恢复巩固在国际红十字组织中的合法席位
        三、“新中国外交的一个窗口”
        四、宣扬中国和平外交的一个渠道
    第二节 迈向国际舞台
        一、迈向国际舞台的必然性
        二、支持各国反对霸权主义
        三、“广交朋友”
        四、国际红十字运动中“大而有影响”的成员
    第三节 融入国际社会
        一、融入国际社会的必然性
        二、率先适应国际格局的转换
        三、备灾·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妇女论坛
        四、推动国际红十字运动深入健康发展
第二章 战争时期的红十字外交:“化干戈为玉帛”
    第一节 朝鲜战争与中国红十字外交
        一、揭露并积极制止美国侵略朝鲜
        二、配合肃清美国在华的影响
        三、派遣红十字国际医防服务队
        四、努力促使战俘问题的合理解决
        五、“推开铁幕的手”
    第二节 中印战争与中国红十字外交
        一、协助遣返印军战俘
        二、主动送还印军阵亡将士的尸骨
        三、“团结与友谊的使者”
    第三节 越南战争与中国红十字外交
        一、越战与中国红十字外交的转向
        二、红十字外交的主要方式与内容
        三、“国家利益的现实选择”
    第四节 中越战争与中国红十字外交
        一、遣返战俘以推动中越关系的发展
        二、协助政府安置印支难民
        三、促进和平稳定的重要因素
第三章 和平状态下的红十字外交:国家间关系的“润滑剂”
    第一节 夯实中日友好关系的基础
        一、协助日侨归国
        二、李德全会长首次访日
        三、协助获得宽赦的日本战犯回国
    第二节 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国红十字外交
        一、助推中美大使级会谈顺利进行
        二、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试剂”
        三、桥梁与动力:红十字外交在推动中美关系发展中的意义及影响
    第三节 中苏友好关系的深化与中国红十字外交
        一、国际社会中的“亲兄弟”
        二、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
        三、深化中苏友谊的纽带
第四章 红十字援外外交:友谊与博爱的见证
    第一节 援外是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援外能反映其外交
        二、对外援助的多角度透视
    第二节 和平与友谊的的见证
        一、拓展加深与非洲的友谊——以援助非洲为例
        二、展示大国形象——以援助印度洋大海啸为例
第五章 祖国统一中的红十字外交:和平统一的有力推手
    第一节 维护“统一”原则的斗争
        一、“初战告捷”
        二、“一个中国”原则得到认可
        三、挫败台湾红十字会欲合法化的图谋
        四、维护统一原则的其他方面
    第二节 在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中的特殊作用
        一、力促香港红十字会顺利回归
        二、接纳澳门红十字会
余论:国际统一战线的有效形式
    一、中国红十字外交是国际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
    二、统战的意向:以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届理事会的构成为例
    三、统战的实效:以促进旅日朝侨问题的合理解决为例
附录1 中国红十字会对外援(捐)助统计表
附录2 中国红十字外交大事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章
后记

(5)农村改革中的权威与秩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相关概念
        二、研究的目的
        三、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分析
        一、国外研究动态
        二、国内研究动态
        三、国内外研究分析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五节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
第二章 权威理论与秩序基础
    第一节 权威认识及认同
        一、权威的学术认识
        二、当代社会权威谱系
        三、权威的特点
        四、权威认同及其后果
    第二节 秩序要素和构建及实现
        一、秩序范畴与分类
        二、秩序要素与构成
        三、秩序实现路径
    第三节 权威、秩序及社会关联
        一、权威与秩序关联
        二、权威、秩序与社会稳定关联
        三、权威、秩序与农村改革关联
第三章 农村改革历史背景及历程
    第一节 农村改革的历史渊源
        一、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现状
        二、中国共产党对“三农”的认识
        三、农村改革的萌芽与实践
    第二节 土改演变与传统农业改造
        一、政治的土改
        二、农业合作化道路的探索
        三、人民公社运动
    第三节 历史机遇与农村改革拐点
        一、基本背景
        二、改革的基本历程
        三、改革的整体脉络
第四章 历次改革遗产与绩效评价
    第一节 历次改革经验与历史遗产
        一、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
        二、历史遗产之一:政治遗产
        三、历史遗产之二:经济遗产
        四、历史遗产之三:社会遗产
    第二节 农村历次改革绩效评价
        一、农村改革的经济效率
        二、历次改革效益对比分析及差异化分析
        三、改革过程中的其他因素及解释
    第三节 改革的困境与疲态
        一、城乡差距
        二、农村改革的“黄宗羲定律”
        三、机制性脱序:外力退出后的公益困境
        四、权威的消解与隐伏
第五章 农村改革异化成因解构
    第一节 制度及其效率
        一、制度设计不符合实际
        二、制度弹性过大
        三、部门利益作祟
    第二节 制度供给及执行效率
        一、政策传递效率
        二、政策执行效率
        三、政策执行的零效率—改革的形式化
    第三节 制度执行中的负效率—利益博弈
        一、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
        二、利益冲突下的直接对抗
        三、权威遮蔽下的违纪与腐败
第六章 农村再改革的条件与议题
    第一节 农村再改革的外部压力
        一、“三农”问题与中国发展瓶颈
        二、社会稳定的乏力与疲态
        三、执政党合法性认同出现危机
    第二节 农村再改革的内在需求
        一、改革的民意诉求
        二、市场经济改革的需求
        三、地方政府创新需求
    第三节 农村再改革及议题
        一、农村再改革启动
        二、农村再改革议题
        三、农村再改革路径
第七章 农村再改革中的秩序与控制
    第一节 农村再改革的秩序需求与控制
        一、稳定:社会稳定与有序
        二、秩序:改革行动的组织化与有序
        三、保障:改革风险管理与控制
    第二节 改革过程再认识与讨论
        一、“三农”问题与城乡差别认识
        二、改革规律再认识
        三、城乡融合
    第三节 农村再改革的秩序保障机制
        一、矫正与补偿:农村改革路线之变
        二、冲突与调适:国务院统一领导和指挥
        三、整合与优化:政治改革配套
        四、约束与控制:中央纪委介入
第八章 农村再改革绩效评价
    第一节 农村再改革绩效
        一、“三农”问题得到缓解
        二、农村综合改革推向纵深
        三、农村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第二节 农村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一、再犯形式主义
        二、改革政策被异化
        三、改革遮蔽下的违纪与腐败
    第三节 改革失序的障碍因素分析
        一、改革资源缺失
        二、政治逻辑与治理逻辑的冲突
        三、认识能力不足
        四、监管不力
第九章 农村改革中的权威与秩序演变及其效应
    第一节 农村改革中的权威与秩序及其效应
        一、农村改革秩序的权威功能
        二、农村改革中的权威建构
        三、农村改革中权威的秩序效应
    第二节 农村改革秩序与权威的演化
        一、中国农村改革中的合约—一般分析框架
        二、中国农村社会秩序演变的合约解释
        三、农村社会秩序下的法律权威和道德规范构架
    第三节 农村改革秩序与政府权威演变
        一、全能政治下的秩序机制
        二、分权体制下的地方博弈
        三、条块体制下的利益分割
第十章 当代权威理论建构与政府权威重塑
    第一节 当代权威认识与理论建构
        一、现象困局与困惑
        二、理论框架构建
        三、权威供求分析:对困局的解释
    第二节 强国战略与权威政府的生成
        一、强国战略的权威逻辑
        二、权威政府的特征
        三、权威政府及生成
    第三节 农村社会权威重建
        一、政治:赋权农民
        二、经济:构筑集体经济
        三、社会:社会资本重建
    第四节 当代政府权威重塑
        一、社会秩序的新思维
        二、执政能力建设(三个能力建设)
        三、制度体系建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天津总队 热诚救济特困干部(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研究[D]. 张杰. 苏州大学, 2017(04)
  • [2]面向原居安老的城市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策略研究[D]. 李小云.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3]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农村现代化路径研究[D]. 司武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1)
  • [4]中国红十字外交研究(1949-2009)[D]. 吴佩华. 苏州大学, 2011(06)
  • [5]农村改革中的权威与秩序[D]. 任生德.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5)

标签:;  ;  ;  ;  ;  

天津总队专职救助干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