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产业该如何发展?——专访北京社科院院长高启祥

北京文化产业该如何发展?——专访北京社科院院长高启祥

一、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路该怎么走?——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高起祥访谈(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超[1](2019)在《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持续发展观正在引领全球教育的前进方向,“全纳、公平、优质、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核心发展理念。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如何创新办学模式,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办学空间,已成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办学院校以及劳动力市场普遍关切的问题。本论文以生态系统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框架,探索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数学建模法、情景预测法和访谈法,研究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演变过程及综合发展水平;探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现实困境、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关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路径。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演变是外部环境与办学群落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先后经历“一枝独秀”“双雄并举”“三足鼎立”等三个发展阶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不能有效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同时,我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源存量、继续教育机会、继续教育资源的差距较大,导致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滞缓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推进步伐。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即将来临,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将逐步进入“融合统一”的发展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化形成三个发展方阵,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而发生演变。结合生态学规律可知,解决供需矛盾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教育政策主导下的异发演替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变的主要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追求的办学目标,新时期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主要改革任务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善环境、优化结构。综合分析,本文提出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一是提升各省(区、市)办学自主权,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二是明确系统整体办学生态位,生源输入环节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资源输出环节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不断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董博[2](2019)在《中国人才发展治理及其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才问题历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关注的重大问题。选择研究“人才发展治理”问题,主要基于以下时代背景:一是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全球人才竞争变革。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已经逐步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由于人才资源的稀缺性,全球范围内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这些竞争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薪酬、待遇、平台的比拼,而日益成为全方面、系统性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较量。二是治理理论的出现引发对人才发展路径的反思。治理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兴起以来,被应用于各类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与此同时,人才发展格局正在改变,政府不再是推动人才发展的唯一责任主体,市场经常性在人才配置中出现失灵,社会组织蓬勃兴起开始参与人才发展事务,人才也以独立的姿态成为推动人才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促使我们必须用治理理念去重新审视人才发展问题。人才发展已经踏入治理时代。三是破解人才发展实践难题需要构建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我国人才发展面临着国际人才竞争力不足、区域人才发展不平衡、面向未来的高端人才开发体系不成熟三大挑战,需要用开放包容的制度、运行高效的模式、科学规范的机制解决,这些都是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四是党管人才体制加速人才发展治理进程。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讲话、批示和指示,体现出丰富的治理思想。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如何构建适应创新驱动要求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推动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成为当前我国人才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特别是2016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做出“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部署,为人才发展治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指明了方向,人才发展治理开始在更广范围内受到关注。这些重大变革趋势,凸显了人才发展治理的重要性,为人才发展治理创造了条件。本研究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在理论上,用治理理论思考人才发展问题,梳理人才发展治理形成脉络、概括人才发展治理特征、提出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应然框架,丰富和拓展了治理理论的研究范畴。二是在实践上,从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出发,系统分析我国人才发展治理案例,概括我国人才发展治理的实践困境,尝试提出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构建路径,对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参考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实地调研等方法。一是通过查阅文献,对人才发展治理的概念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研究,确定研究重点,梳理理论基础。二是对不同地域、不同制度、不同发展基础的12个国家人才发展实践进行梳理和对比,从中寻找人才发展治理基本规律。三是深入3个省的15个县市的农村、园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通过实地走访、访谈座谈等,选择重点人才发展案例进行“解剖麻雀”式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人才发展治理的体系构建路径。本文除去绪论和结论共分四章:第一章“人才发展治理概念阐释和理想愿景”。基于对有关概念产生背景和发展脉络的梳理阐述,对本研究涉及的人才、人才发展和人才发展治理三个核心概念进行深入阐释和界定,对人才发展治理的整体特征进行初步描述,提出了多中心布局、多层次结构、多关系网络的人才发展治的理想愿景,使研究问题范畴更加精准。第二章“人才发展治理的理论基础和国际借鉴”。一是依次剖析对人才发展治理研究有支撑作用的人力资本理论、创新理论和治理理论,探讨阐述这些理论对于丰富人才发展治理理论和指导人才发展治理实践的作用和意义。二是梳理、回顾、对比12个国家人才发展实践历程,挖掘国外人才发展过程中的治理思想。三是从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等四个维度,归纳国外人才发展治理基本要素特征。最后,对世界主要国家人才发展治理共性经验进行概括,从中寻求对人才发展治理的规律性认识。第三章“人才发展治理的中国探索和理论反思”。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才发展治理孕育发展历程进行概括,对4个人才发展典型案例和东北J省人才发展治理实践进行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人才发展治理遇到的治理目标不明确、治理体制不顺、治理环境不优等实践困境,以及我国人才发展治理面临的适应人才自由全面发展需要、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适应构建世界命运共同体需要等4方面趋势要求。第四章“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体系框架和建构路径”。在前面研究基础上,提出我国人才发展治理的应然构架,对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建设目标、机制构成进行概括。并进一步阐述了构建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路径,从夯实运行基础、强化能力建设、完善方式手段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创新之处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从人才自身、人才资本和人才事业三者共同发展的视角提出“人才发展”的概念。学者们对“人才”概念研究论述得较多,但对于“人才发展”少有探讨。研究中在对人才发展概念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对历史上与“人才发展”内涵相似、使用语境相近的有关概念进行比较基础上,跳出基于“人才发展”语义层面的理解,提出人才发展是“包括人才自身发展、人才资本增值、人才事业进步在内的诸多公共事务的总和”的概念。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助于准确确定“人才发展治理”的研究范畴。二是从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能力和治理结构等4方面概括了世界主要国家人才发展治理的特征。通过将人才发展置于治理视角下进行探讨,从人才竞争战略、人才培养开发、人才引进、人才法律法规等4方面,对不同地域、不同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12个国家人才发展实践,进行系统梳理和对比分析,概括出治理主体多元与协同、治理方式法制与规范、治理能力现代与科学、治理结构立体与高效等人才发展治理规律性特点。并从操作层面对政府主导的宏观决策机制、畅通的跨部门合作机制、人才资金投入多元化机制、市场化运作与国家战略有机结合、全链条人才开发体系等5方面经验做法进行阐述。此前没有学者对人才发展治理的特点和经验进行概括。三是用治理理论对中国人才发展实践进行剖析,对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孕育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并通过案例分析概括了当前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主要理念和方法。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将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产生发展过程概括为“基础积累期”“雏形出现期”“格局加快构建期”和“体系形成期”4个阶段。并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选择“人才争夺战降温”“区域间人才平衡发展”“推动人才科技成果转化”“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等4个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单位层面人才发展治理实践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概括出政府间合作、推动政府角色重塑、公共服务市场化、多中心治理等治理理念和治理方法,从而对我国人才发展实践困境和趋势要求进行了科学判断,对于科学客观判断我国人才发展治理状况具有一定意义。四是提出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体系框架和构建路径。基于对国际和国内人才发展治理实践的分析,对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是什么”“怎么办”问题进行阐释,将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概括为以“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为目标,由“党委统筹的领导机制”“政策引导的运行机制”“市场配置的动力机制”“依法治国的保障机制”构成的网络化治理,并对建设目标和机制构成进行深入阐述。在此基础上,系统论述了通过深化改革、优化生态、提升信息化水平和加强监测评估等策略加快构建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汪妍泽[3](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认为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梁宇舒[4](2019)在《内蒙古阿拉善农牧区乡土住宅的传承与演变》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全球化语境下游牧社会的剧烈变迁以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全国范围内乡土建造范式的转型和传统的失语等当代乡土景观及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将视线聚焦于内蒙古自治区,在梳理了蒙古族聚落一般性规律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阿拉善作为独特性的案例研究。论文通过对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地区乡村牧区的田野调查,在追溯阿拉善蒙古游牧社会变迁历史语境的基础上,结合样本和史料考证,梳理了阿拉善住宅空间形式的动态演进过程,进而明确了变迁动因及阐释了形式变迁与主体认知的二元互动关系。本研究亦旨在通过解析“过去”而服务于“当代”。本文对当代牧民家庭生活空间进行了类型学的分析及观察,并对急速变革下的乡土住宅困境进行反思,试图为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建议。论文主体围绕“样本-语境-传承-演变-困境-启示”的线索展开,第2章通过对阿拉善盟境内20个苏木镇中150个乡土住宅样本的考察,其中包括对一个牧业型嘎查和一个半农半牧型聚落100%的取样,以及对24个典型样本的详细测绘,进行了一手资料的详实整理;第3章以语境为主题,历时性追溯了阿拉善游牧社会的变迁过程,提出三个历史节点,明确变迁动因;第4章以空间传承为主题,三个历史节点为对应,阐释了农牧区乡土住宅的空间形式与主体认知的二元互动过程,并基于150个大样本绘制了住宅空间形式演变图;第5章以空间演变为主题,以建筑学的类型分析方法对当代牧民乡土住宅进行处理,并从牧民家庭空间的微妙变迁洞察牧民生活及身份的变迁;第6章以当代困境为主题,探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阿拉善当代乡土建筑所面临的发展困境。通过对2014-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十个全覆盖”政策过程中乡土住宅实践过程及居民反馈的记录,对农牧区实践过程所面临的文化能源双重困境进行反思;最后,本文在传统话语的当代视野下,提出关于内蒙古乡土住宅未来发展的几点启示。

黄源成[5](2018)在《多元文化交汇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重要组成部分,漳州拥有基于多样性自然与人文环境下的多元传统村落文化,并以此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形态体系。基于文化学与建筑史学的综合视角,借鉴文化地理学、社会学、形态学等学科相关理论,本文以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变为研究对象,构建以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成逻辑、外部形态表征和内在演化机制为主体的研究框架,揭示出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生成与交汇逻辑,阐释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类型、构成与特征,探索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演化的机制与规律,进一步推动了闽南地区传统村落形态的理论研究,促进闽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实践,拓展了建筑史学、文化学与建筑学等学科的研究领域。首先,以文化认知的多维性为视角,从自然与文化、空间与时间、静态与动态、单一与复合等不同维度上,解析了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生成的地域性、构成的多样性、发展的动态性与交汇的综合性,系统阐释了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生成与交汇逻辑。从漳州独特的自然环境出发,诠释了其对漳州传统村落文化地域性建构的参与。从空间维度的共时性视角出发,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是在地理约束、国籍背景、民族差异与民系分支不同尺度下的四种静态复合组成结构。从时间维度的历时性性视角出发,阐释了在不同历史阶段过程中,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前后之间承传延续的动态历程,其重要的历史节点可分为先秦时期、秦汉时期、唐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清末至民国时期。从复合性的视角出发,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呈现出“中心与边缘”、“一体与多元”、“内生到外溢”、“化外到化内”的四种交汇性特征。其次,以多元文化交汇的宏观整体性视角,将漳州各类典型的传统村落纳入同一个研究框架。从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类型、构成与特征三方面入手,探索建立区域性村落形态的研究方法体系,全面解析了多元文化交汇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区域性整体外部表征。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类型划分,既可从非物质层面的民系差异与经济形态入手,也可以物质层面的规模尺度与历史风貌为依据。从不同地貌环境下村落选址的多样性、不同结构组织下村落格局的差异性、自然与人工边界的构成以及相互关系、村落街巷与重要节点下的公共空间四个层级,阐述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构成体系。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地域特征,在整体上表现为顺应自然与因地制宜的环境介入方式、聚族而居与内向防御的空间组织模式、形态多样与相互交融的历史风貌特色。再次,从多元文化交汇的动态性视角切入,以延续机制、转变机制和适应机制三个向度为坐标,剖析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机制,并进一步诠释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规律。聚族而居与祖先崇拜的宗族社会形态、漳州区域地理特色下的村落经济形态、风水礼制与宗教影响下的意识形态,是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延续机制。族群械斗与倭寇匪患的民间社会动乱、沿海海禁迁界与卫所屯田国家政策、唐初陈元光平定漳州与明清海外移民,是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转变机制。月港海外贸易与九龙江内陆贸易联动、政策“王化”与“儒化”的共同推动、不同族群多元宗教信仰之间相互融合,是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适应机制。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规律体现在三个层面,分别是村落整体布局演化的性质与路径、村落安全防御体系的空间与精神构建、公共空间的功能复合与形态强化。最后,从文化的时代性与可持续性视角出发,对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现代保护发展适应进行初步探索。以全球化与城镇化背景下漳州传统村落的文化变迁的历程、因素与机制为视角,阐释了村落形态变化的时代背景;从存续现状、保护困境与发展机遇三方面入手,剖析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发展基础;以价值、对象、原则、策略与案例为步骤,探索了漳州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多元路径。

王敬照[6](2018)在《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西方生态保护的发展历程中,大众媒介一直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也开始关注“媒体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本文以白洋淀生态保护中的媒体报道为研究对象,考察了40多年来白洋淀生态报道的发展变化,从微观角度探究中国媒体在生态保护中的角色及作用,并力图揭示媒体生态报道背后的影响和制约因素,以期为白洋淀生态保护乃至中国的生态保护提供参考。本文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选取了1972年至2018年的有关白洋淀生态保护的(报纸)新闻报道,同时结合保定市、安新县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环境年鉴河北部分、河北经济年鉴环境保护部分的内容以及有关白洋淀四次综合治理的文件档案,进行整理、统计、分析,从政府主导下的白洋淀生态报道、媒体构建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和雄安新区语境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三个阶段进行系统阐述。本文认为,媒体在生态报道中受政府、公众以及媒介自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媒体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并切实担负起生态政策的宣传者、生态风险的监督者、生态对话的参与者和生态教育的推动者的角色和职责。

郑圣峰[7](2017)在《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山地城乡空间协同发展论 ——以涪陵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较快提升至2015年的56.1%)。但与此同时,由于城乡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值从1978年的2.57扩大到2015年的2.73),造成城乡二元结构异常突出。同时也带来建设用地粗放型增长、城镇空间无序扩张、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在这一特殊背景下,国家出台一系列关于城乡统筹的政策加以应对,并由各地方政府加以落实。国务院于2007年6月正式批准设立重庆市、成都市为全国首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国家层面上从城乡统筹和协调城乡二元发展角度,继续探索城市带农村的城乡均衡发展模式,以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促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以及新型农村社区的协调发展、互促互进的新型城镇化概念,进一步提升了城乡统筹的发展内涵。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指出,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要在分析资源禀赋及区位优势的基础上,确定主导产业及特色产业,加强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产业的协作协同,按照横向差异化、纵向分工协作的格局发展,加强构建创新合作机制,形成高效开放的创新资源共享网络,实现以协同创新引领城市协同发展,城镇化要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市工作要与“三农”工作同步推动,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经过多年不断的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农民增收动力衰减、资源环境严重透支、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等矛盾,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努力下降。在统筹城乡背景下,如何消除城乡二元对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维护人居环境生态本底,也成为城乡规划工作新的要求和挑战。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多山国家,山区面积达70%左右,山地人口比例约占1/3,山区战略地位重要,可以说山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环境资源的宝库,也是重要的生态依托和生态屏障。因此,山地城乡规划建设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区域,因此,研究山地区域的城乡统筹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重庆作为中西部仅有的直辖市,对促进我国西部大开发以及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作用。同时,它还具有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的典型特征,如何解决好重庆城乡统筹发展问题,对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选择以具有典型重庆山地特征的山地城市涪陵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以城乡统筹视野下的山地城乡空间协同发展为目标和理论出发点,对城乡空间协同发展的理论方法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并提出了城乡空间协同发展的相关对策。论文共七章,重点论述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分析问题部分。在理论与现实背景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城乡空间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建设空间低效扩张、产业发展空间不均衡、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等几个方面,并对其形成的内在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为理论构建部分。为探索解决山地城乡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实现山地城乡空间统筹发展,论文第二章进行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构建,以指导山地城乡空间统筹发展,在总结城乡统筹、协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乡空间协同发展的内涵,明确了城乡空间协同发展的研究对象和需要达成的空间目标;在总结相关方法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空间发展的研究方法论--“协同发展论”。并提出“四位一体”的城乡空间统筹发展目标,即:城乡生态空间协同发展、城乡产业空间协同发展、城乡交通空间协同发展、城乡空间结构协同发展。第三部分为实践运用部分。论文第三、四、五、六章分别运用“协同发展论”的基本方法,以典型的西南山地城市涪陵为例,结合山地城乡空间统筹的思想,运用“协同发展论”原理,从城乡生态空间协同发展、城乡产业空间协同发展、城乡交通空间协同发展、城乡空间结构协同发展四位一体的目标角度,应用于指导涪陵城乡空间协同发展研究的实践运用,并从如何达成城乡生态空间的适应与和谐、城乡产业空间的集聚与高效、城乡交通空间的衔接与契合、城乡空间结构的连接与紧凑等四位一体空间统筹的评判标准,重点论述了达成各空间目标需要进行协同发展的目标内涵、原则、组织策略和保障机制。关于城乡统筹的相关研究较多,本文针对目前山地城乡空间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以城乡空间协同发展为切入点,将协同发展的理念总结提炼后运用于城乡空间关系,并尝试将相对抽象的协同发展理念提炼为具体的空间发展目标,为今后城乡空间协同发展的相关规划及实践提供借鉴。另一方面,虽然关于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城乡关系研究、生态规划等国内外学界均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本文在山地城乡空间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从协同的理念出发,以具有大山、大水的三峡库区山地城市涪陵为实证案例,运用协同发展论的基本方法从新的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徐锦庚[8](2017)在《大器晚成》文中认为引子百花园里摘蟠桃2013年盛夏,京西宾馆绿树掩映,花团锦簇。6月15日下午,三楼第一会议室。当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在这里召开。会议室右侧,垂着一面银幕;左侧,吊着一只花篮;正中,悬挂一条横幅,上面写着: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2007.7-2012.6)颁奖典礼。氛围既俭朴又庄重。这个5年一度的奖项,是中国传记文学创作的最高奖。在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中,传记文

夏国锋[9](2016)在《从“吸纳”到“互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剧团体制变革 ——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文中指出剧团,又称艺术表演团体,它是整个社会文化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诸如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核心价值、实行宣传教化;为民众提供文化娱乐,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等多种重要功能。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剧团的体制改革,自实行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但从既有研究来看,多数侧重于技术性的讨论,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应对之策等则成为广泛研讨的焦点。本文则基于一种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框架,运用多学科特别是政治学、社会学的知识,试图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剧团变革的历史梳理和基层剧团现实个案的实证考察的基础上,揭示我国剧团体制变革的内在逻辑及其影响机制,以拓展目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戏改”运动,国家将民间剧团和艺人逐渐纳入控制轨道,建立“文化服务于政治”的运行机制,以维护新生政权的合法性,带有很深的意识形态烙印。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仍存在超乎于意识形态之外的国家现代化建设意图。也就是说,在剧团改造问题上,交织着国家的诸多目标,既有文化性目标(如发展社会主义新文艺)、政治性目标(如争取文化领导权、巩固政权稳定、增加国民文化认同),也有减少财政压力、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经济性目标。无论是文化性目标、政治性目标,还是经济性目标,都统合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内。正是这些多重目标的交织,主导着建国初期剧团改造中充满矛盾的实践过程。但从剧团改造实践过程来看,不仅体现着国家基于不同目标的主导作用,同时也存在剧团与政府的互动;正是这种互动的存在也促使了国家不断做出政策调整。改革开放后,国家逐步放松对社会的控制,并在内外压力之下启动了社会各领域的改革。随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剧团所经历的从承包经营责任制到布局结构调整、双轨制改革,再到内部经营机制市场化改革,最后到以“转企改制”为中心的分类改革过程,实际上也是国家基于不同政策目标对剧团与政府、市场之间关系的不断调整过程。从宏观层面看,是受到政府目标追求的内在动力以及主体嵌入之中的结构环境约束;从微观层面,受到政府与剧团之间具体而持续的互动。不可否认,在这种互动中,政府处于一种主导或相对强势地位,无论是政府的诱致性行为还是强制性行为,都对剧团的行为产生较大影响。但同时,在微观实践领域,剧团则通过各种自主策略与政府之间进行互动。本文尝试提出理解我国剧团体制变革的一个分析框架:即从结构环境、国家目标调适和主体互动的角度来理解变革的内在逻辑。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剧团体制变革过程嵌入在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型之中,是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调整政策目标并追求主导目标实现的过程,也是作为主体的政府与剧团的互动过程。外部结构环境,国家追求的主导目标以及剧团基于内部功能与政府之间的互动等形成的合力牵引着政府与剧团之间关系的演变。也就是说,政府与剧团之间的关系及剧团变革过程受到外在结构环境和国家目标取向以及剧团自主性等多重因素的约束,两者的关系状态实是特定外部结构环境下政府与剧团之间互动博弈的结果。因而,剧团体制变革的过程既是国家目标调整与剧团功能转型的过程,也是政府与剧团间关系重构的过程,同时也是体现国家文化治理重心和方式转型的过程。

赵军静[10](2015)在《齐康建筑设计思想与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典型作品的分析,归纳总结齐康的建筑创作历程,并系统提炼其建筑设计思想和建筑教育思想。全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阐述了选题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并提出了整个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全面梳理了齐康建筑创作实践的历程和脉络。将齐康的建筑创作划分为成长积累的前期、崭露头角的早期、深入探索的中期和多元表现的盛期四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典型作品和创作背景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地域化创作、审美构图、形式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对其建筑创作的脉络进行动态研究。通过对创作实践的分析,总结出齐康“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基础,并详细论述“人”和“本”的内涵。第三章系统归纳齐康的人性化设计美学思想。齐康的美学思想强调时空中的情理交织,将历史的要素和地域的要素合并起来考虑,使建筑具有丰富的内涵,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即对建筑理性的追求和情感的表达。建筑理性的追求体现在形式的和谐、功能的合理、技术的适宜、环境的适应和辩证求实的建筑观五个方面。情感的表达体现在建筑潜在意义的表达、建筑时代精神的体现和建筑审美的怡情悦性三个部分。第四章系统论述齐康的设计伦理思想即对人民和历史负责的责任伦理思想。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总结了齐康设计伦理思想的丰富内涵。微观上为建筑师个体与职业责任的实现;中观上指建筑师的社会责任,具体指城市规划的公益与正义、建筑的人性化表达和建筑对观者的品德教育;宏观上指建筑师的未来责任,即注重环境的持续发展、城市形态的宜居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第五章系统全面地论述了齐康的教育思想。文章首先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部分梳理了齐康教育实践活动轨迹,进而分析归纳出齐康的教育思想主要包含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忠于教育的师德风范和终生学习的治学思想。最后提炼其教育思想的特点,并阐述了其教育思想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论文最后在结语中总结了齐康建筑设计思想的内涵,从建筑创作的政治化和文化民族主义两个方面对其设计思想进行反思,并探讨了其对设计师的职业素养、设计教育的教学体制、传统设计文化的继承、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的启示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齐康建筑创作实践进行历时性研究。在史料挖掘和分析的基础上,将齐康的创作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并概括各个阶段的动态发展脉络,剖析其建筑创作的连续性。第二,系统论述了齐康“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包括人性化的设计美学思想、对人民负责的责任伦理思想和“为人民服务”的教育思想。提炼归纳了齐康美学、伦理、教育三位一体的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第三,运用历史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对齐康的设计思想进行反思,并结合当代设计现状分析了齐康设计思想的现实意义。

二、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路该怎么走?——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高起祥访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路该怎么走?——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高起祥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第1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2节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问题
        二、概念界定
    第3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二、国内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述评
    第4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特色
    第5节 研究思路及论文架构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第1节 生态系统理论
        一、生态系统概述及其特征
        二、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特点
        三、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2节 资源依赖理论
        一、资源依赖理论概述
        二、生态系统的资源依赖关系
        三、资源依赖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3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及溯源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4节 系统构成及生态分析框架
        一、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构成
        二、系统构成要素的“生物学”隐喻
        三、生态分析框架
第3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演变的生态分析
    第1节 办学群落构成及子系统发展历程
        一、成人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二、自考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三、网络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第2节 成人本专科教育:“一枝独秀”演变分析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第3节 成人、自考本专科教育:“双雄并举”演变分析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第4节 成人、自考、网络本专科教育:“三足鼎立”演变分析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第4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的现实发展困境
    第1节 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
        一、院校之间互斥竞争为主,缺少互利共生
        二、质量优先的K对策发展模式难以形成
        三、办学生态位模糊,人才培养质量低下
    第2节 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
        一、各省(区、市)人力资源存量差距较大
        二、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机会差距较大
        三、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资源供给差距较大
第5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
    第1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区域发展水平分析
        一、31个省(区、市)综合发展水平测量
        二、31个省(区、市)的三个发展方阵划分
    第2节 国内外环境生态因子发展变化分析
        一、国际环境生态因子
        二、国内环境生态因子
    第3节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预测分析
        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作用及贡献率分析
        二、基于毛入学率指标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预测
    第4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趋势透视
        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所受影响
        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生态演变规律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判断
第6章 促进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
    第1节 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
        一、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
        二、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
        三、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
    第2节 明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办学生态位
        一、生源输入: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
        二、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
        三、资源输出: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
    第3节 实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办学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
        二、办学群落: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
        三、办学行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针对成人学习者的访谈提纲
附录二:针对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的访谈提纲
附录三:针对院校继续教育管理者的访谈提纲
附录四:针对院校继续教育教师的访谈提纲
附录五:针对函授站点(学习中心)的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2)中国人才发展治理及其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内容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人才发展治理的概念阐释和理想愿景
    一、人才发展治理核心概念阐释
        (一)人才
        (二)人才发展
        (三)人才发展治理
    二、人才发展治理的理想愿景
        (一)多中心布局
        (二)多层次结构
        (三)多关系网络
第二章 人才发展治理的理论基础和国际借鉴
    一、人才发展治理的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二)创新理论
        (三)治理理论
    二、国外人才发展实践历程
        (一)北美及大洋洲发达国家人才发展实践
        (二)欧洲发达国家人才发展实践
        (三)亚洲发达国家人才发展实践
        (四)金砖国家人才发展实践
    三、国外人才发展的治理要素特征
        (一)治理主体:多元与协同
        (二)治理方式:法治与规范
        (三)治理能力:现代与科学
        (四)治理结构:立体与高效
    四、国外人才发展的治理经验
        (一)政府主导的宏观决策机制
        (二)畅通的跨部门合作机制
        (三)人才资金投入多元化机制
        (四)市场化运作与国家战略有机结合
        (五)全链条人才开发体系
第三章 人才发展治理的中国探索与理论反思
    一、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孕育发展历程
        (一)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 年):基础积累期
        (二)改革开放后(1978—2000 年):雏形出现期
        (三)进入21 世纪后(2000—2012 年):格局加快构建期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现在):体系形成期
    二、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人才争夺战降温案例:政府间合作
        (二)区域人才平衡发展案例:政府角色重塑
        (三)推动人才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公共服务市场化
        (四)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案例:多中心治理
    三、人才发展治理的地方实践:以中国东北J省为例
        (一)J省人才发展治理背景及基础
        (二)J省人才发展治理实践历程
        (三)J省人才发展治理成效
        (四)J省人才发展治理遇到的挑战
        (五)J省人才发展治理的理论思考
    四、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实践困境与趋势要求
        (一)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实践困境
        (二)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趋势要求
第四章 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体系框架和建构路径
    一、中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建设目标
        (一)科学规范
        (二)开放包容
        (三)运行高效
    二、中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机制构成
        (一)党委统筹的领导机制
        (二)政策引导的运行机制
        (三)市场配置的动力机制
        (四)依法治国的保障机制
    三、中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建构路径
        (一)夯实中国人才发展治理运行基础
        (二)强化中国人才发展治理能力建设
        (三)完善中国人才发展治理方式手段
结论
    一、主要观点
    二、主要创新
    三、未尽研究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博士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致谢

(3)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现实: 问题提出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0.2.1 研究对象
        0.2.2 论述要点
        0.2.3 案例选择
        0.2.4 时间限定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国外研究现状
        0.3.2 国内研究现状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0.4.1 研究目标
        0.4.2 研究创新
        0.4.3 研究框架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1.1.1 机构与职责
        1.1.2 课程与评价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1.2.4 民间画室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1.3.1 课程基本架构
        1.3.2 课程构架扩展
        1.3.3 教学研究结合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2.1.1 设计
        2.1.2 表现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2.3.1 古典美学余温
        2.3.2 现代主义萌芽
        2.3.3 现代主义盛期
    2.4 终结及后续
        2.4.1 终结背后
        2.4.2 思想回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3.1.1 行业背景
        3.1.2 工学根基
        3.1.3 美术缘起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3.2.1 工学预设
        3.2.2 美术居上
        3.2.3 建国前后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3.3.1 院系调整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4.1 教学思想传播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4.1.3 初识与误读
    4.2 基础设计训练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4.3 建筑设计训练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5.2.1 “中国现代建筑
        5.2.2 技术为手段
        5.2.3 建造为目的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6.1 十年断续
        6.1.1 工农兵学员
        6.1.2 新三届
        6.1.3 研究生
    6.2 改革前奏
        6.2.1 外界输入
        6.2.2 自发改革
    6.3 理性思想
        6.3.1 国际交流
        6.3.2 理性教改
    6.4 本章小结
结语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7.4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学术成果
致谢

(4)内蒙古阿拉善农牧区乡土住宅的传承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缘起
    1.2 语境
        1.2.1 全球化语境下游牧社会的剧烈变迁
        1.2.2 我国乡土住宅建造范式的转变和传统的失语
        1.2.3 内蒙古在上述语境下的双重身份
    1.3 研究选题与概念
        1.3.1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居所的一般性特点及现状
        1.3.2 阿拉善盟作为特殊性案例
        1.3.3 研究范围界定
        1.3.4 乡土建筑与“传统”
        1.3.5 传承与演变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5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5.1 西方乡土建筑的研究:强调问题而非类别
        1.5.2 我国乡土建筑的研究:从外部视角到当代变迁
        1.5.3 地方性文本:蒙古学、阿拉善蒙古及蒙古族聚落研究
    1.6 研究路径与方法
        1.6.1 理论路径:“传统”的认识论
        1.6.2 实证方法:空间的“观察法”
    1.7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阿拉善地区乡土住宅的取样与阅读
    2.1 阿拉善盟概况
    2.2 调研及取样过程
        2.2.1 调研过程
        2.2.2 取样过程
        2.2.3 取样特点
        2.2.4 150个大样本及24个典型样本
    2.3 重点取样地区概况
        2.3.1 巴丹吉林嘎查:依沙傍“海”的散居聚落
        2.3.2 贡呼都格嘎查:由移入汉族构成的半农半牧聚落
        2.3.3 鄂门高勒嘎查:没落的“圣地”
    2.4 典型样本阅读
        2.4.1 样本001:未建完的家(蒙古族)
        2.4.2 样本002:布仁巴图的家(蒙古族)
        2.4.3 样本003:两兄弟的家(蒙古族)
        2.4.4 样本004:巴书记的家(蒙古族)
        2.4.5 样本005:有圆形土房的家(蒙古族)
        2.4.6 样本006:玩猫的小孩家(蒙古族)
        2.4.7 样本007:江老三的家(蒙古族)
        2.4.8 样本008:敖包湖畔的家(汉族)
        2.4.9 样本009:巴雅尔的家(蒙古族)
        2.4.10 样本010:三个人的家(蒙古族)
        2.4.11 样本011:范老板的家(汉族)
        2.4.12 样本012:银德尔图湖畔的家(蒙古族)
        2.4.13 样本013:嘎查长的家(蒙古族)
        2.4.14 样本014:守护庙的哈斯家(蒙古族)
        2.4.15 样本015:老刘家的老房子(汉族)
        2.4.16 样本016:玛希的家(蒙古族)
        2.4.17 样本017:喇嘛住宅改造的家(蒙古族)
        2.4.18 样本018:独居的老阿玛家(蒙古族)
        2.4.19 样本019:戈壁上的家(蒙古族)
        2.4.20 样本020:半农半牧聚落——老郭家(汉族)
        2.4.21 样本021:半农半牧聚落——高师傅家(汉族)
        2.4.22 样本022:半农半牧聚落——面向耕地的家(汉族)
        2.4.23 样本023:半农半牧聚落——叶文家(汉族)
        2.4.24 样本024:半农半牧聚落——大砖瓦房的家(汉族)
第3章 阿拉善地区游牧社会变迁的历史语境(1700s-1900s)
    3.1 地理形成与部落源起(-1697)
    3.2 满族的统治(1697-1912)
        3.2.1 盟旗制度:阿拉善旗和定远营的设立
        3.2.2 联姻政策:阿拉善王府的再建
        3.2.3 宗教政策:寺庙的林立及喇嘛的定居
        3.2.4 互市贸易:买卖空间的叠加
    3.3 困难时期大量汉族的移入(1902-1961)
        3.3.1 困难时期大量汉族的移入
        3.3.2 汉族由依附到本土化的过程
    3.4 社会主义“集体化”到牧场“私有化”(1949-1990)
        3.4.1 集体化与农牧合作社
        3.4.2 私有化与畜牧业承包责任制
    3.5 本章小结:三个历史节点
第4章 阿拉善乡土住宅的形式传承及其与主体认知的二元互动
    4.1 游牧社会的初始期:从各族“轮替争占”到蒙古族“大规模驻牧”
    4.2 游牧向定居社会的偏离期:从“庐帐万余”的蒙古包到蒙古贵族的三合院
        4.2.1 案例一:定远营城内的民居院落
        4.2.2 案例二:昭化寺周边的喇嘛住宅
        4.2.3 小结:自上而下的空间变迁及游牧身份的偏离
    4.3 游牧向定居社会的质变期:从蒙古包到土坯房
        4.3.1 蒙古族住宅的吸收式演化
        4.3.2 受满清官式住宅的影响
        4.3.3 汉族住宅的适应性转变
        4.3.4 植入式住宅受蒙地的影响
        4.3.5 小结:自下而上的空间变迁及游牧身份的质变
    4.4 游牧向定居社会的定型期:从聚落到家庭式牧场
        4.4.1 农牧业聚落的形成及功能的分化
        4.4.2 家庭式牧场和围栏的出现
        4.4.3 小结:社会主义时期的空间实践及定居身份的形成
    4.5 本章小结:空间形式和主体认知的二元互动
第5章 阿拉善乡土住宅的类型分析与家庭空间变迁
    5.1 阿拉善地区晚期定居聚落乡土住宅的类型分析
        5.1.1 聚落空间类型分析
        5.1.2 主体建筑结构类型分析
        5.1.3 主体建筑平面类型分析
        5.1.4 附属建筑关系类型分析
        5.1.4.1 替换型
        5.1.4.2 共生型
        5.1.4.3 扩张型
    5.2 日常定居空间中的“游牧性”(身份的保留)
        5.2.1 家的范围、圈层与边界
        5.2.2 功能布局:一些隐藏的空间规则
        5.2.3 现代住宅外壳包裹下的空间与身份追忆
    5.3 “游牧性”空间的当代转向(身份的重构)
        5.3.1 住宅形式由独立、散落、开敞向围合式的转变
        5.3.2 日常生活高度的上升及仪式空间的萎缩
        5.3.3 蒙古包:由早期居住到当代旅游的功能替换
    5.4 本章小结:蒙古族牧业家庭关系的变迁
第6章 阿拉善乡土住宅的当代困境(2002-2017)
    6.1 阿拉善生态移民举措及农牧区住宅现状(2002-2012)
    6.2 内蒙古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概况(2014-2017)
    6.3 阿拉善地区“十个全覆盖”工程乡土住宅改造记录
        6.3.1 入场:新村的示范建设
        6.3.2 正式:危旧建筑的大量改造
        6.3.3 高潮:土坯房的地毯式拆除
        6.3.4 补救:十个全域旅游示范点的开发
        6.3.5 反馈:居民的采访及各方的立场
    6.4 本章小结:批判与反思
第7章 结语:传统视野下内蒙古乡土住宅的启示
    7.1 从浪漫走向现实
    7.2 从象征走向细部
    7.3 从固有走向变化
    7.4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大样本信息表(150 处)
附录B 阿拉善盟左旗政府加快实施农牧区危旧房改造若干政策(2016)
附录C 基于文化传承的阿拉善乡土住宅绿色实践探索
附录D 阿拉善地区农牧区危旧建筑改造及新建研究报告(2016)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多元文化交汇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课题缘起
        1.1.1 激变的中国作为多元国家需回顾历史以拓展精神容量
        1.1.2 实证的历史史实需要借助文化的诠释获得理论参照系
        1.1.3 闽南地域文化见证中国古代历史与近代融入世界进程
        1.1.4 漳州传统村落作为闽南多元文化存续的一种物质载体
        1.1.5 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变研究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理论基础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探索多元文化交汇下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变
        1.2.2 研究意义: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文化在时空维度的存续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文化与形态演变相关研究
        1.3.2 传统村落形态的相关研究
        1.3.3 漳州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
        1.3.4 上述研究现状的综合述评
    1.4 研究对象界定与内涵
        1.4.1 研究对象范畴与研究层面界定
        1.4.2 相关核心概念及其内涵的阐释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生成与交汇逻辑
    2.1 漳州自然环境参与文化生成地域性建构
        2.1.1 山海同构地形地貌塑造文化的封闭性与互动性
        2.1.2 差异明显的土壤与耕地资源孕育不同经济形态
        2.1.3 多元气候分区影响沿海与内陆的生产方式差异
        2.1.4 自然灾害多样性引发人口迁徙与祈福文化现象
    2.2 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共时性结构
        2.2.1 地理约束下的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
        2.2.2 国籍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与南洋文化
        2.2.3 民族差异下的汉族文化与闽越文化
        2.2.4 民系分支下的闽海文化与客家文化
    2.3 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历时性演变
        2.3.1 先秦时期:闽越土着文化在封闭地理阻隔下自然发展
        2.3.2 秦汉时期:少量北方移民下中原汉族文化的初步介入
        2.3.3 唐宋元时期:大量人口迁入下中原汉族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2.3.4 明清时期:人口增长与宗法制度下宗族村落的大规模发展
        2.3.5 清末至民国:华侨迁徙下中国文化外溢与南洋文化的引入
    2.4 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交汇性特征
        2.4.1 中心与边缘:基于空间区位与信息密度的文化迁徙
        2.4.2 一体与多元:基于空间层叠与时间承传的文化共生
        2.4.3 内生到外溢:基于人口增长与商业贸易的文化溢出
        2.4.4 化外到化内:基于行政管理与儒家教育的文化融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类型、构成与特征
    3.1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类型划分
        3.1.1 基于文化视野下的民系类别与经济形态
        3.1.2 基于物质层面下的村落规模与历史风貌
    3.2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构成体系
        3.2.1 不同地貌环境下村落选址的多样性
        3.2.2 不同结构组织下村落格局的差异性
        3.2.3 自然与人工边界的构成及相互关系
        3.2.4 村落街巷与重要节点下的公共空间
    3.3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整体特征
        3.3.1 顺应自然与因地制宜的环境介入方式
        3.3.2 聚族而居与内向防御的空间组织模式
        3.3.3 形态多样与相互交融的历史风貌特色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机制及其规律
    4.1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延续机制
        4.1.1 聚族而居与祖先崇拜的宗族社会形态
        4.1.2 漳州区域地理特色下的村落经济形态
        4.1.3 风水、礼制与宗教影响下的意识形态
    4.2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转变机制
        4.2.1 族群械斗与倭寇匪患的民间社会动乱
        4.2.2 沿海海禁迁界以及卫所屯田国家制度
        4.2.3 唐初陈元光平定漳州与明清海外移民
    4.3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适应机制
        4.3.1 月港海外贸易与九龙江内陆贸易联动
        4.3.2 “王化”与“儒化”政策的共同推动
        4.3.3 不同族群多元宗教信仰之间相互融合
    4.4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规律
        4.4.1 村落整体规划布局演化的性质与路径
        4.4.2 村落安全防御体系的空间与精神构建
        4.4.3 村落公共空间的功能复合与形态强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现代保护发展适应
    5.1 全球化与城镇化背景下漳州传统村落文化变迁
        5.1.1 从解构到转型到重构的历史脉络
        5.1.2 从全球到地方的多维性驱动因素
        5.1.3 从传统到现代不同影响机制博弈
    5.2 文化变迁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发展现状解析
        5.2.1 传统村落形态存续现状
        5.2.2 传统村落形态保护困境
        5.2.3 传统村落形态发展机遇
    5.3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保护与发展的多元路径探索
        5.3.1 多元价值作为保护发展基础
        5.3.2 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象
        5.3.3 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5.3.4 空间策略与协同性策略结合
        5.3.5 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探索案例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调研传统村落概况信息表
    附录二:调研传统村落分布示意图
    附录三:漳州古代历史行政区划图
    附录四:漳州调研传统村落问卷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2.3 创新点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白洋淀
        1.3.2 环境新闻与生态新闻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内容与框架
第2章 政府主导下的白洋淀生态报道(1972-1998)
    2.1 白洋淀第一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72-1983)
        2.1.1 白洋淀污染问题的产生与第一次集中治理简介
        2.1.2 沉默与回避:1972-1976年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2.1.3 启蒙与科普:1977-1983年的白洋淀环境报道
    2.2 白洋淀第二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84-1991)
        2.2.1 数量分析
        2.2.2 内容分析
        2.2.3 效果分析
    2.3 白洋淀第三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92-1998)
        2.3.1 整体分析
        2.3.2 案例分析:以“燕赵环保世纪行”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为例
第3章 媒体建构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1999-2016)
    3.1 本阶段白洋淀生态报道综述
        3.1.1 报道主体分析
        3.1.2 报道理念分析
        3.1.3 报道手段分析
    3.2 党报与都市类报纸的比较分析:以白洋淀干淀与补水报道为例
        3.2.1 案例与研究设计
        3.2.2 新闻来源
        3.2.3 新闻体裁与报道主题
        3.2.4 报道基调
        3.2.5 报道细节
        3.2.6 结论与讨论
    3.3 本地与异地媒体的比较分析:以白洋淀死鱼事件报道为例
        3.3.1 四次死鱼事件报道的整体分析
        3.3.2 第二次死鱼事件报道的个案分析
第4章 雄安新区语境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2017-2018)
    4.1 传统媒体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4.1.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专家角色
        4.1.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政府形象
        4.1.3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公众诉求
        4.1.4 讨论与结论:反思与监督性报道不足
    4.2 新媒体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4.2.1 数量分析
        4.2.2 效果分析
        4.2.3 案例分析:以白洋淀芦苇问题的全媒体报道为例
第5章 白洋淀生态报道制约因素分析:政府、公众与媒介
    5.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地方政府
        5.1.1 地方政府与生态报道的正向互动
        5.1.2 地方政府对白洋淀生态报道的负面制约
    5.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
        5.2.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环保意识
        5.2.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环保行动
    5.3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媒介
        5.3.1 媒介的双重属性让白洋淀生态报道在夹缝中生存
        5.3.2 媒介的报道观念让白洋淀生态报道片面发展
        5.3.3 媒介的记者素养让白洋淀生态报道质量参差不齐
第6章 白洋淀生态保护中媒体的角色和未来之路
    6.1 白洋淀生态保护中媒体的角色
        6.1.1 生态政策的宣传者
        6.1.2 生态风险的监督者
        6.1.3 生态对话的参与者
        6.1.4 生态教育的推动者
    6.2 白洋淀生态报道的未来之路
        6.2.1 创新机制,优化白洋淀生态报道的外部环境
        6.2.2 转变观念,重构白洋淀生态报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7)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山地城乡空间协同发展论 ——以涪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乡统筹已上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及地方政策
        1.1.2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山地城乡空间发展问题日益突出
        1.1.3 从城乡关系的演变视角看山地城乡空间发展亟需进行综合统筹
    1.2 作为实证研究的涪陵城乡空间发展概况及问题解析
        1.2.1 涪陵城乡范围及区域概况
        1.2.2 涪陵城乡空间发展脉络
        1.2.3 涪陵城乡空间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
        1.2.4 涪陵城乡空间发展的问题解析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城与乡
        1.3.2 城乡空间
        1.3.3 城乡统筹
        1.3.4 协同发展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城乡发展相关理论与实践
        1.4.2 国内城乡统筹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5 研究意义、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与重点
        1.5.3 研究方法
        1.5.4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基于城乡统筹的山地城乡空间协同发展理论构建
    2.1 城乡统筹的理念与内涵
        2.1.1 城乡统筹相关研究梳理
        2.1.2 城乡统筹的目标与内涵
    2.2 协同发展论及相关研究
        2.2.1 协同论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2.2.2 协同发展论与相关理论
    2.3 协同发展论引导城乡空间统筹发展
        2.3.1 城乡空间协同发展的内涵
        2.3.2 城乡协同发展:城乡空间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选择
        2.3.3 城乡空间协同发展的空间选择及发展目标
        2.3.4 协同发展论的作用机理
    2.4 城乡空间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核心议题
        2.4.1 适应与和谐:城乡生态空间协同发展
        2.4.2 集聚与高效:城乡产业空间协同发展
        2.4.3 衔接与契合:城乡交通空间协同发展
        2.4.4 连接与紧凑:城乡空间结构协同发展
    2.5 城乡空间协同发展的原则
        2.5.1 整体协同的原则
        2.5.2 多层次协同的原则
        2.5.3 主客观统一协同的原则
        2.5.4 核心矛盾协同的原则
    2.6 城乡空间协同发展的操作方法
        2.6.1 明确协同的主要对象
        2.6.2 制定协同的组织策略
        2.6.3 建构协同的保障机制
    2.7 本章小结
3 适应与和谐:城乡生态空间协同发展
    3.1 城乡生态空间协同发展的核心议题
        3.1.1 城乡生态空间与“人地关系”相关理论与实践
        3.1.2 城乡生态空间适应与和谐的协同目标
        3.1.3“适应与和谐”的生态学内涵
    3.2 城乡生态空间协同发展的对象分析
        3.2.1 城乡生态空间的构成要素:山水自然禀赋
        3.2.2 城乡生态空间协同发展的主要问题
        3.2.3 城乡生态空间“人地关系”的重点内容
        3.2.4 城乡生态空间协同发展的方法路径
    3.3 城乡生态空间协同发展的组织策略
        3.3.1 生态功能区规模与功能的适应性协同布局
        3.3.2 城乡生态功能区发展差异化的和谐策略
        3.3.3 生态化空间设计的“适应与和谐”原则
    3.4 城乡生态空间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
        3.4.1 综合协调机制
        3.4.2 管制导控机制
    3.5 本章小结
4 集聚与高效:城乡产业空间协同发展
    4.1 城乡产业空间协同发展的核心议题
        4.1.1 城乡产业空间布局相关理论与实践
        4.1.2 城乡产业空间集聚与高效的协同目标
        4.1.3 城乡产业空间协同的内涵
    4.2 城乡产业空间协同发展的对象分析
        4.2.1 城乡产业研究主要对象:工业、农业、服务业
        4.2.2 城乡产业空间协同发展的主要问题
        4.2.3 城乡产业空间协同发展的重点内容
        4.2.4 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的方法路径
    4.3 城乡产业空间协同发展的组织策略
        4.3.1 以协同区域发展打造融入国家战略的临江产业带
        4.3.2 以完善城区生产生活性服务业配套提档升级城市功能区
        4.3.3 以城乡产业链构建协同乡镇产业发展
        4.3.4 以生态环境保护引导产业布局优化
    4.4 城乡产业空间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
        4.4.1 加强城乡产业空间的规划协同
        4.4.2 加强产业区域协作与城乡产业联系
        4.4.3 加大产业政策引导
    4.5 本章小结
5 衔接与契合:城乡交通空间协同发展
    5.1 城乡交通空间协同发展的核心议题
        5.1.1 城乡交通空间协同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5.1.2 城乡交通空间衔接与契合的协同目标
        5.1.3 城乡交通空间协同的内涵
    5.2 城乡交通空间协同发展的对象分析
        5.2.1 城乡交通空间要素构成:城乡交通网络体系与城乡交通管理体系
        5.2.2 城乡交通空间协同发展的主要问题
        5.2.3 城乡交通空间协同发展的重点内容
        5.2.4 城乡交通空间协同发展的方法路径
    5.3 城乡交通空间协同发展的组织策略
        5.3.1 城乡交通发展战略选择
        5.3.2 对接区域性对外交通
        5.3.3 衔接城镇组团空间格局
        5.3.4 契合城乡产业空间布局
        5.3.5 完善城乡交通网络
        5.3.6 推进生态化的城乡交通
    5.4 城乡交通空间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
        5.4.1 统筹协调相关部门规划
        5.4.2 探索创新交通实施政策
        5.4.3 整合城乡交通资源
        5.4.4 推动交通管理一体化
    5.5 本章小结
6 连接与紧凑:城乡空间结构协同发展
    6.1 城乡空间结构协同发展的核心议题
        6.1.1 城乡空间结构协同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6.1.2 城乡空间结构连接与紧凑的协同目标
        6.1.3 城乡空间结构协同发展的内涵
    6.2 城乡空间结构协同发展的对象分析
        6.2.1 城乡空间结构要素构成:节点、网络、域面
        6.2.2 城乡空间结构的主要问题分析
        6.2.3 城乡空间结构协同发展的重点内容
        6.2.4 城乡空间结构协同发展的方法路径
    6.3 城乡空间结构协同发展的组织策略
        6.3.1 城乡空间节点优化
        6.3.2 城乡空间网络畅化
        6.3.3 城乡空间域面强化
    6.4 城乡空间结构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
        6.4.1 制度创新
        6.4.2 规划管理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实践

(9)从“吸纳”到“互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剧团体制变革 ——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回顾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二节 问题意识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说明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剧团的社会主义体制改造
    第一节 “戏改”的背景与内涵
        一、“戏改”的历史背景
        二、“戏改”的内在涵义
    第二节 私营剧团和民间艺人的改造与治理
        一、“由私到公”:私营剧团的全面登记与整顿
        二、民间职业剧团的国家化:民营化还是国营化?
        三、流动艺人的“因乱而治”与体制外生存
    第三节 国营剧团的企业化管理与分配改革探索
        一、国营剧团的管理:企业化还是事业化?
        二、昙花一现的分配改革探索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剧团体制市场化改革
    第一节 文化市场的恢复与承包经营责任制探索(1979-1985年)
        一、文化市场的恢复与管制
        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探索
    第二节 布局结构调整与“双轨制”改革(1985-1992年)
        一、布局结构调整与“放权”改革
        二、“双轨制”改革设想
        三、文化市场的开放与监管
    第三节 文化市场培育与剧团经营机制改革(1993-2000年)
        一、文化市场的培育与发展
        二、剧团内部经营机制改革
    第四节 分类改革与产业化政策扶持(2001年至今)
        一、分类改革与转企改制
        二、民营剧团的产业化政策扶持
        三、改制背后的国家多重目标诉求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基层剧团的历史变革及其自主性表达
    第一节 “由盛到衰”:20世纪80年代的剧团发展
        一、“振兴戏剧“与短暂兴盛
        二、衰败中的生存困境
    第二节 “起死回生”:剧团重组与市场化生存
        一、剧团重组
        二、紧抓“主旋律”
        三、给市长的一封信
        四、抢占演出市场
        五、“上山下乡”成为典型
        六、依托国有资产开发产业
    第三节 “转企改制”:剧团的再次重组与发展定位
        一、剧团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
        二、转制之后:经营产业与争取政策性项目
        三、转制院团的功能定位及其与政府的关系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从“吸纳”到“互嵌”:剧团体制变革的一个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10)齐康建筑设计思想与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目的、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
    1.6 研究框架
2 齐康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基础
    2.1 前期(1931-1979):成长积累
        2.1.1 幼年教育:知识的启蒙
        2.1.2 金陵中学:成长的摇篮
        2.1.3 大学教育:专业的精进
        2.1.4 进修访问:眼界的开阔
        2.1.5 工程实践:创作的先声
    2.2 早期(1980-1989):崭露头角
        2.2.1 早期典型作品
        2.2.2 早期创作背景及影响因素
    2.3 中期(1990-1999):深入探索
        2.3.1 中期典型作品
        2.3.2 中期创作背景及影响因素
    2.4 盛期(2000至今):多元表现
        2.4.1 盛期典型作品
        2.4.2 盛期创作背景及影响因素
    2.5 建筑创作的发展脉络
        2.5.1 地域化创作
        2.5.2 审美构图
        2.5.3 形式表现手法
    2.6 齐康建筑设计的思想基础:以人为本
        2.6.1 以人为本之“人”
        2.6.2 以人为本之“本”
    2.7 本章小结
3 审美之情:娱人
    3.1 对建筑理性的追求
        3.1.1 形式的和谐
        3.1.2 功能的合理
        3.1.3 技术的适宜
        3.1.4 环境的适应
        3.1.5 辩证求实的建筑观
    3.2 情感的表达
        3.2.1 建筑潜在意义的表达
        3.2.2 建筑时代精神的体现
        3.2.3 建筑审美的怡情悦性
    3.3 本章小结
4 伦理之善:为人
    4.1 建筑师个体与职业责任的实现
        4.1.1“做老百姓的建筑师,对历史负责”
        4.1.2 职业道德和责任
    4.2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4.2.1 城市规划的公益与正义
        4.2.2 建筑:人性化的表达
        4.2.3 建筑对观者的品德教育
    4.3 建筑师的未来责任
        4.3.1 注重环境的持续发展
        4.3.2 城市形态的宜居
        4.3.3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4.4 齐康责任伦理与传统伦理的比较
    4.5 本章小结
5 教育之法:化人
    5.1 建筑教育实践活动
        5.1.1 三尺讲台:忠于教育,孜孜矻矻
        5.1.2 社会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5.2 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5.2.1 教育就是为人民服务
        5.2.2 尊师重教是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保证
        5.2.3 大力倡导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
    5.3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5.3.1 教育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5.3.2 德智体美各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
    5.4 忠于教育的师德风范
        5.4.1 教师要爱国奉献,忠于教育
        5.4.2 教师要持续学习,不断成长
        5.4.3 教师要有教育艺术
    5.5 终生学习的治学思想
        5.5.1 把学习作为自己的事业
        5.5.2 坚持科学的终生治学之道
    5.6 教育思想的特点
        5.6.1 战略性
        5.6.2 哲理性
        5.6.3 持续性
        5.6.4 实践性
        5.6.5 榜样性
    5.7 齐康教育思想对现代设计教育的意义
        5.7.1 对设计教育思想的启示
        5.7.2 对设计教学方法的借鉴
        5.7.3 对学习方法的探讨
    5.8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关于齐康设计思想的再思考
        6.1.1 理性务实
        6.1.2 开放包容
        6.1.3 人文关怀
        6.1.4 整体和谐
    6.2 齐康建筑设计思想的反思
        6.2.1 建筑创作的政治化
        6.2.2 文化民族主义
    6.3 齐康建筑设计思想的启示
        6.3.1 关于设计师的职业素养
        6.3.2 关于设计教育的教学体制
        6.3.3 关于传统设计文化的继承
        6.3.4 关于可持续发展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齐康主要活动年表
    附录2 齐康及其合作者主要建筑作品列表
    附录3 齐康作品主要获奖一览表
    附录4 齐康先生访谈记录
    附录5 图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四、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路该怎么走?——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高起祥访谈(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艳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2]中国人才发展治理及其体系构建研究[D]. 董博. 吉林大学, 2019(10)
  • [3]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
  • [4]内蒙古阿拉善农牧区乡土住宅的传承与演变[D]. 梁宇舒. 清华大学, 2019(02)
  • [5]多元文化交汇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演变研究[D]. 黄源成.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6]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D]. 王敬照. 河北大学, 2018(05)
  • [7]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山地城乡空间协同发展论 ——以涪陵为例[D]. 郑圣峰. 重庆大学, 2017(12)
  • [8]大器晚成[J]. 徐锦庚. 时代文学, 2017(02)
  • [9]从“吸纳”到“互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剧团体制变革 ——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D]. 夏国锋.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10]齐康建筑设计思想与教育思想研究[D]. 赵军静.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北京文化产业该如何发展?——专访北京社科院院长高启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