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例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

118例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

一、118例胎儿异常的B超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张玲子[1](2021)在《研究产前B超检查对胎儿异常诊断的应用效果》文中认为目的:探析产前胎儿病情诊断中产前B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于2020年1月—2月于本院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22例为研究样本,122例患者均有着完整的孕期检查资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各61例,一组在产前采用B超病情诊断,一组行产后检查。在产前采用B超病情诊断,并收集产前的异常诊断结果数据,将其与产后检查数据对比,评价组间数据统计学意义。结果:产前B超诊断结果分析中,共计检出12例胎儿异常情况的病理类型,总占比19.67%;经过产后检查分析得知,存在胎儿情况异常的病理类型共计14例,总占比22.95%,产前B超异常诊断准确率85.71%(12/14),组间数据分析差异较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在胎儿异常情况检出类型与检出率相关数据分析中,产前B超在中枢神经畸形、心脏畸形、脊柱畸形、唇裂、足内翻、多指、四肢短小方面的临床检出率与产后病理情况分析存在高度一致性;在复合畸形、肛门锁闭等发育畸形方面检测需要借助其他诊断方式更进一步地确认,组间数据分析差异较小,软件分析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前B超诊断中,对胎儿的异常病情诊断效果能够有效地观察胎儿的生理状态,在胎儿异常诊断结果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更好地为产妇引产或者保胎提供参考依据,对于减少胎儿异常出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更进一步地推广应用。

杨能[2](2021)在《全外显子组测序在超声结构异常胎儿与罕见病家系中的遗传病因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时也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根据《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统计,目前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在5.6%左右,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约90万例,其中出生时临床明显可见的出生缺陷约为25万例。“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出生缺陷可由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也可由这两种因素交互作用或其他不明原因所致,其中遗传因素异常是造成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出生缺陷通常包括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功能异常,也是导致早期流产、死胎、围产儿死亡、婴幼儿死亡和先天残疾的主要原因。这不但严重危害儿童生存和生活质量,影响家庭幸福和谐,也会造成巨大的潜在寿命损失和社会经济负担。出生缺陷已成为影响人口素质和群体健康水平的公共卫生问题,迫切需要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加以预防。自2005年以来,第二代DNA测序平台已经广泛投入使用,相对于第一代Sanger测序,二代测序不仅提高了测序通量且测序成本也得到大幅度降低。测序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研究人员可以测定人类的全基因组序列。而联合DNA靶向捕获和高通量测序方法,能够高效的完成人类基因组的编码区测序,该过程被称为“全外显子组测序”。目前该技术已成为一种强大的新方法,可以在常规方法难以检测的情况下识别出与患者表型相关的致病变异。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临床医生能够以此技术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并发现是否存在异常。我国的出生缺陷监测数据表明,经超声发现的胎儿异常中65.9%为结构异常。利用传统的核型分析、FISH和CMA技术并不能完全明确胎儿结构异常的发生原因,因此亟需新的技术帮助临床医生完成超声结构异常胎儿的产前诊断。已知胎儿结构异常往往与相关基因的变异有关,因此合理运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在基因水平上发现胎儿结构异常的致病变异,以此完成更为精准的产前诊断,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结构畸形患儿出生,减少出生缺陷。对于罕见病家系中的先证者亦可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明确疾病分型与遗传病因,其结果将可能改善先证者的治疗现状并为家系的再生育需求提供指导,从而预防出生缺陷再次发生。方法:(1)利用侵入性手段(羊水或脐血穿刺)获取胎儿完整细胞,培养后进行核型分析和CMA。(2)提取超声结构异常胎儿羊水细胞DNA,完成胎儿WES;若采取trio-WES,则还需提取胎儿父母DNA。(3)报告与胎儿超声结构异常有关的变异,综合胎儿表型与家系情况、一代验证结果、现有报道与研究,依据ACMG变异评级指南进行变异解读。(4)疑似罕见病先证者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minigene验证变异致病性。结果:(1)纳入研究的119例超声结构异常胎儿未能通过核型与CMA明确病因。(2)全外显子组测序对119例胎儿样本平均测序深度为129.91±28.93×,平均覆盖度99.84%,其中大于20×的平均覆盖度98.91%。(3)119例核型与CMA检测未果的超声结构异常胎儿进一步通过WES检测发现具有诊断意义的分子病因17例(17/119,14%),26例结论暂不明确(26/119,22%),仍为阴性76例(76/119,64%)。(4)疑似罕见病先证者测序发现COL7A1基因复合杂合变异,minigene实验结果表明变异c.5532+4_5532+5del AG能够引起COL7A1基因的64号外显子跳跃,形成异常剪接的转录本,致病性明确,与该基因另一变异c.3867del T共同引起先证者的RDEB疾病表型。结论:本研究为WES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对核型与CMA检测无果的超声结构异常胎儿采用WES分析可取得一定的分子诊断。WES联合现有技术在产前环境中能够预防部分出生缺陷,指导再生育;对罕见病患者的分子诊断可以改善患者临床诊疗。WES可以拓宽对疾病表型-基因型认识,发现新的致病基因或致病位点,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与科学价值。

季娟[3](2019)在《分析产前B超检测胎儿CSP对诊断CNS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产前B超检测胎儿透明隔腔(CSP)对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畸形(CNS)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分娩正常胎儿的孕妇409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胎儿的透明隔腔。再选择CSP缺如胎儿11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胎儿的CNS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观测两组是否有显着差异。结果通过测量确定正常胎儿透明间隔值为(5.5±1.8)mm,对照组409例胎儿中2例(0.49%)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异常的情况,其他为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正常;观察组11例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均发现畸形,发生率100.00%,54.5%胎儿发现前脑无裂畸形问题,表现为透明隔腔缩小、增大和缺如的情况。相较于对照组0.49%高,c2=31.2074,P=0.0000<0.05。结论产前B超检测胎儿CSP对诊断CNS的诊断价值高,存在CSP的胎儿发生CNS的几率很大。

张秀丽,黄星球[4](2019)在《B超在产科临床胎儿异常状况诊断中的影响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B超在产科临床胎儿异常状况诊断中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86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B超检测后进行记录,分娩后观察B超检测的准确性。结果经检测,860例孕妇中检查出胎儿异常11例,检出率为1.28%,经分娩后证实860例孕妇中有12例胎儿异常,漏诊1例,符合率为91.67%,漏诊率为8.33%。结论 B超在产科临床胎儿异常状况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可准确地对胎儿异常情况进行观察,促使新生儿出生质量得到提升。

张鑫悦[5](2019)在《孕早中期胎儿肢体短小病因分析及胎儿软骨发育不全无创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全外显子组测序用于妊娠早中期严重肢体短小胎儿的病因分析目的:使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为妊娠早、中期严重肢体短小胎儿查找致病原因。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妊娠早、中期严重四肢短小胎儿共14例。14例孕妇知情同意后均行引产术,其中6例同时取羊水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引产后取胎儿组织提取基因组DNA,采用三人家系(Trios)分析模式,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检测和WES,并对WES检测到的可疑致病位点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6例胎儿核型未见异常;14例胎儿CNV检测均未见变异。14例胎儿的WES结果示,11例胎儿发现致病或可能致病的调控骨骼系统发育的关键基因突变,包括 COL2A1、FGFR3、COL1A1、COL1A2、DYNC2LI1、TRIP11等;余3例未发现疾病相关性较高的基因变异。WES对妊娠早、中期严重四肢短小胎儿诊断的阳性率为78.6%(11/14)。结论:①孕早中期胎儿严重股骨短小多为单基因遗传病。②应用WES家系模式诊断阳性率高,可为大部分病例查明致病原因。第二部分:运用ddPCR技术进行软骨发育不全无创产前筛查的初步研究目的:探讨微滴式数字PCR无创筛查胎儿软骨发育不全的可行性。方法:胎儿罹患ACH风险较高的孕妇纳入本研究。羊膜腔穿刺取10ml羊水行Sanger测序检测FGFR3 c.1138位点,如未发现突变则进一步行SNP-array检测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羊穿前抽取孕妇外周静脉血10ml提取血浆游离DNA。另外,制备模拟胎儿FGFR3 c.1138 G>A突变的孕妇游离DNA样本,胎儿DNA突变频率为50%,25%,12%,6%,3%,1.5%,1%和0.4%,探索ddPCR反应条件及检测探针的稳定性。用ddPCR技术对胎儿罹患ACH高风险的孕妇血浆游离DNA样本检测FGFR3 c.1138 G>A位点,检测结果与羊水Sanger测序及妊娠结局比对,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评估ddPCR对临床样本无创检测的效能,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结果:ddPCR对设定的不同胎儿DNA浓度的模拟样本FGFR3 c.1138G>A突变检出率均为100%,阴性和空白对照未检出。42例胎儿罹患ACH高风险的孕妇,共34例接受了羊膜腔穿刺,经Sanger测序共发现11例为FGFR3 c.1138G>A突变,确诊为胎儿为软骨发育不全,23例未发现携带FGFR3 c.1138G>A突变,其余8例未穿刺的病例新生儿随访排除了 ACH。42例孕妇血浆行单盲法ddPCR检测,检出11例有FGFR3 c.1138G>A突变,31例为野生型,与羊水测序结果及妊娠结局一致。ddPCR检测灵敏度为100%(95%CI:71.5%~100%),特异度为 100%(95%CI:88.8%~100%),阳性预测值为 100%(95%CI:71.5%~100%),阴性预测值为 100%(95%CI:88.8%~100%)。结论:ddPCR检测母血游离DNA可以准确的检出胎儿ACHFGFR3 c.1138 G>A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均达100%,检测出胎儿FGFR3 c.1138G>A突变,可有望用于孕早期胎儿软骨发育不全的无创产前筛查。

薛小梅[6](2019)在《2928例异常胎儿的围产期结局及预后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发育异常胎儿的产前超声诊断情况、遗传学检测结果、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探讨多学科管理模式的应用,为发育异常胎儿的产前咨询及临床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因胎儿发育异常就诊于福建省妇幼保健院遗传咨询门诊进行咨询并参加多学科会诊管理的孕妇共2928例,胎儿异常按器官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骨骼系统、呼吸系统、颜面部、非免疫性水肿、胎儿肿瘤畸形9类。由临床遗传医师、产科医师、影像科医师、新生儿内、外科医师等组成会诊专家组进行讨论并形成书面意见,讨论后对这2928例孕妇给予产前咨询和联合指导,以病案追踪和电话形式定期进行随访,记录妊娠结局、后续的诊疗及发育情况等。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直线回归分析、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1.分类:胎儿发育异常共2928例,依次为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心血管系统发育异常、泌尿系统发育异常、颜面部畸形、胎儿水肿、消化系统发育异常、骨骼系统发育异常、呼吸系统发育异常及胎儿肿瘤。2.诊断孕周:平均诊断孕周为(25.52±5.28)周,1113+6周、1417+6周、1823+6周、2427+6周、2831+6周、≥32周发现胎儿发育异常分别占3.42%(100/2928)、2.42%(71/2928)、33.50%(981/2928)、29.85%(874/2928)、13.46%(394/2928)和17.35%(508/2928)。1113+6周以发现胎儿水肿、神经管畸形、水囊瘤、严重心血管畸形多见;≥28周以发现脑室增宽、消化道闭锁、法洛四联症、心内膜垫缺损多见。3.遗传学检查情况:612例(20.90%,612/2928)胎儿行遗传学检查,检出169例(27.61%,169/612)染色体异常。其中水囊瘤、神经系统异常、心血管系统异常、消化系统异常、胎儿水肿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较高,分别为52.94%、31.12%、30.36%、30.00%和26.47%。胎儿发育异常累及器官数目为1个、2个、3个或以上时,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20.95%(88/420)、35.59%(42/118)、52.70%(39/74),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81,P<0.01)。4.妊娠结局和新生儿预后影响因素:多发畸形(OR=4.564,95%CI:3.2466.419)、主要畸形为心血管畸形(OR=1.522,95%CI:1.2251.891)是引产的危险因素;多发畸形(OR=8.464,95%CI:4.15217.254)、主要畸形为心血管畸形(OR=1.382,95%CI:0.8862.153)是新生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5.妊娠结局和新生儿预后:2928例中,随访率为90.78%;引产率为75.80%,引产率依次为颜面部90.43%(189/209)、骨骼系统90.32%(140/155)、非免疫性胎儿水肿87.76%(172/196)、心血管系统81.64%(587/719)、体表肿物70.59%(36/51)、中枢神经系统69.15%(538/778)、泌尿系统66.39%(162/244)、呼吸系统62.71%(74/118)、消化系统62.23%(117/188);继续妊娠率24.20%,其中新生儿预后良好率75.43%,新生儿预后良好率依次为单侧肾病变100.00%(33/33)、唇腭裂100.00%(18/18)、肺囊腺瘤100.00%(16/16)、足内翻100.00%(8/8)、隔离肺92.86%(13/14)、胎粪性腹膜炎92.31%(12/13)、后颅窝池增宽92.11%(35/38)、颅内囊肿89.29%(25/28)、肾盂积水88.89%(24/27)、简单型先心病88.50%(77/87)、腹腔肿物84.21%(16/19)、胼胝体发育不良81.82%(9/11)、水囊瘤81.82%(9/11)、侧脑室增宽68.75%(55/80)、消化道狭窄或闭锁68.00%(17/25)、非致死性骨发育不良60.00%(3/5),膈疝44.44%(4/9)、脐疝40.00%(2/5)、复杂型先心病35.56%(16/45)、胎儿水肿35.29%(6/17)、腹裂33.33%(1/3)、双侧肾病变16.67%(1/6)、脑积水12.58%(1/8)。结论:1.产前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发育异常的最重要方法。1827+6周是超声检出胎儿发育异常主要孕周,1113+6周可检出严重结构发育异常,≥28周可对晚发发育异常及漏诊病例进行补充检查,通过孕早、中、晚期全面超声筛查,能更有效发现胎儿异常。2.胎儿发育异常累及器官的数目越多,染色体异常概率越大,当发现胎儿发育异常尤其是多发发育异常时应建议行介入行产前诊断排除染色体异常。3.神经管畸形、Dandy-Walker综合征、严重脑积水、双侧肾实质发育异常、致死性骨发育不良妊娠结局不良;单侧肾实质发育异常、肺囊腺瘤、足内翻、颅内囊肿、隔离肺、胎粪性腹膜炎、简单型先心病、腹腔肿物、胼胝体发育不良、体表肿物、消化道闭锁在排除染色体异常及合并其他畸形后预后良好;复杂型先心病、胎儿水肿、膈疝、脐疝、腹裂预后差别大;侧脑室增宽、后颅窝池增宽、肾盂积水的预后与病变程度有关,有较高的消退率。4.产前多学科会诊管理模式优化了孕妇的就诊流程,为胎儿在孕期、分娩期、新生儿期作出综合评估及提出处理建议,并随访疾病转归,可提高结构畸形的诊治率和改善预后。

刘凤[7](2019)在《产前B超用于诊断胎儿异常的临床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产前b超用于诊断胎儿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1月-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产前检查并分娩的100例产妇的产前B超诊断结果。结果:①经B超诊断,有10例胎儿异常,分娩后证实有11例胎儿异常,产前B超诊断的准确性为99.0%(99/100),灵敏度为90.9%(10/11),特异性为100.0%(89/89)。②B超检查确诊100名孕妇中有10例胎儿异常,概率为10%,产后确诊100名孕妇中有11例胎儿异常,概率为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B超检查可以清楚显示胎儿的发育情况,器官结构,有利于分辨异常胎儿,值得推广应用。

侯伶秀[8](2018)在《产前B超检查对诊断胎儿异常的应用价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和分析产前B超检查对诊断胎儿异常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3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前对836例孕妇采用超声检查,判断产前B超检查对畸形胎儿诊断的准确性。结果产前B超检查共诊断出11例胎儿异常,产后胎儿实际发生异常共计12例,产前B超检查对胎儿异常的检出率与胎儿实际异常发生率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产前B超检查对诊断胎儿异常的准确率高,可作为诊断胎儿异常的有效筛查依据。

罗玉琴[9](2019)在《NIPT在胎儿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研究及GUCY2D基因突变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 NIPT在胎儿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目的:通过分析62780例孕妇NIPT产前筛查结果,进行了无创胎儿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全基因组新型检测技术的探索。探讨利用孕妇血浆中cffDNA检测胎儿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的新方法及评价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愿参与NIPT检测的单胎孕妇60961例,双胎孕妇1819例,经高通量测序和数据分析后,将NIPT筛查高风险的胎儿全部纳入实验组,包括13、18、21号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罕见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及存在基因组拷贝数异常的病例。经知情同意后通过介入性产前诊断技术,对NIPT产前筛查结果为胎儿染色体的数目异常及大片段结构异常,以染色体核型为金标准,NIPT产前筛查结果为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经染色体微阵列芯片(CMA)验证结果为依据。结果:1.共检测60961例单胎孕妇标本,检出13、18、21非整倍体高风险孕妇482例,其中368例接受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胎儿染色体异常311例,胎儿染色体正常57例;检出性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孕妇270例,其中138例接受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胎儿染色体异常79例,胎儿染色体正常59例;检出罕见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孕妇158例,其中94例接受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胎儿染色体异常8例,胎儿染色体正常86例。NIPT低风险孕妇中有3例非整倍体假阴性:2例21三体、1例18三体。2.共筛查出T21高风险孕妇301例,251例进行核型分析,其中确诊236例(内含6例嵌合型21三体,3例易位型21-三体),假阳性15例,本研究中NIPT检测胎儿T21 的敏感度为 99.16%(97.00-99.90%),特异度99.98%(99.96-99.99%),阳性预测值94.02%(90.46-96.31%),阴性预测值 100.00%(99.99-100.00%);T18高风险孕妇127例,82例进行核型分析,其中确诊61例(内含2例嵌合型18三体),假阳性21例,检测T18的敏感度为98.41%(91.47-99.96%),特异度99.97%(99.95-99.98%),阳性预测值 74.70%(65.79-81.93%),阴性预测值100.00%(99.99-100.00%);T13高风险孕妇54例,35例进行核型分析,确诊14例,假阳性21例,检测T13的敏感度为100%(76.84-100.00%),特异度99.97%(99.95-99.98%),阳性预测值40.00%(65.79-81.93%),阴性预测值 100.00%。3.共筛查出45,X高风险孕妇120例,58例进行核型分析,其中确诊18例,假阳性40例,NIPT筛查45,X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99.93%,阳性预测值31.03%,阴性预测值100.00%。47,XXX高风险孕妇62例,35例进行核型分析,其中确诊22例,假阳性13例,47,XXX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99.98%,阳性预测值62.86%,阴性预测值100.00%。47,XXY高风险孕妇48例,28例进行核型分析,确诊24例,假阳性4例,47,XXY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99.99%,阳性预测值85.71%,阴性预测值100.00%。47,XYY高风险孕妇40例,17例进行核型分析,确诊15例,假阳性2例,47,XYY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85.24%,阴性预测值100.00%。4.检出罕见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孕妇158例,95例进行核型分析,其中87例胎儿染色体正常,另外8例确诊为胎儿染色体异常,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8 例为:47,XN,+2[7]/46,XN[43]、47,XN,+5[25]/46,XN[25]、47,XN,+15[4]/46,XN[46]、47,XN,+22[10]/46,XN[40]、47,XN,+16[2]/46,XN[74]、47,XN,+16[2]/46,XN[98]、47,XN,+9[10]/46,XN[40]、47,XN,+9[11]/46,XN[39]。5.染色体结构异常及基因组拷贝数变异高风险133例,其中72例在我院接受胎儿染色体核型及CMA分析,确诊胎儿染色体结构异常及基因组拷贝数变异34例,胎儿染色体结构正常及基因组拷贝数正常38例。检出染色体缺失及重复不平衡易位1例,16号染色体部分三体1例、两例Emanuel综合征等,漏诊两例胎儿,1例为22q13.3区域发生4.03Mb片段缺失的Phelan—McDermid综合征(Phelan-McDermid syndrome,PMDS,OMIM 606232),另 1例为Xp22.33拟常染色体区均存在857kb杂合缺失。6.共检测1819例双胎孕妇标本,检出高风险孕妇13例。10例进行核型分析,21三体高风险5例均为一胎21三体,另一胎核型正常,18三体高风险3例,确诊2例,XXX高风险1例,确诊一胎为47,XXX,另一胎核型正常。NIPT结果提示染色体13q14.3-q21.1存在6.19Mb缺失结构异常高风险1例,3号染色体长臂3.06Mb的母体CNV导致了 NIPT结果的假阳性。结论:1.NTPT共检测62780例孕妇标本,其中单胎孕妇60961例,双胎孕妇1819例。我们研究结果表明NIPT使98.3%(61724/62780)的孕妇避免了不必要的有创性产前诊断操作,减少了受检者的经济负担和不必要的心理压力。2.NIPT对于T13、T18、T21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98%,T21、T18、T13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02%、74.70%、40.00%,NIPT会导致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的出现,其阳性结果仍需要有创产前诊断确证胎儿核型。3.NIPT技术虽然可以检测出性染色体的异常,但对于45,X 阳性预测值较低。NIPT的筛查范围可以扩大至性染色体非整倍体,但出现假阳性的可能性增加,特别是Turner综合征,必须行有创产前诊断确诊。4.60961例中仅仅检测到8例罕见的嵌合型的常染色体三体患者,由于一些罕见的染色体嵌合的核型、程度、范围各异,没有固定的答案可循。NIPT—般不建议NIPT用于筛查13、18、21号染色体以外的罕见的常染色体非整倍体,NIPT扩大到检测罕见的非整倍体时,应向患者解释假阳性的可能,同时进行B超检测及有创的产前诊断来进一步诊断。5.NIPT检测胎儿染色体大片段结构异常及微缺失微重复具有可行性,cffDNA筛查可能有助于识别胎儿的缺失和重复,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表明父母是平衡易位携带者的风险,从而为怀孕夫妇提供了明确的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对有异常临床表型的孕妇,在行NIPT检测出现阳性结果时,应首先排除孕妇本人遗传背景的影响。若证实其为母源因素造成的假阳性,也不应轻易放弃对其深入的分析,对这些遗传因素的深入分析,有助于NIPT检测在染色体微小结构异常的结果分析。6.NIPT用于双胎孕妇的筛查具有良好的检测效率,21三体检出率和特异性均为100%,虽然不能通过NIPT来判断异常胎儿的个数和位置,但是可以避免98%以上的双胎孕妇进行羊水穿刺带来的痛苦和流产风险。双胎NIPT研究报道数量少,样本量有限,双胎NIPT检测仍需要更多的研究进行论证。7.NIPT检测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但由于这项技术只能用于筛查而不是对胎儿核型的诊断,NIPT高风险孕妇仍需要通过有创产前诊断确诊。第二部分 GUCY2D基因突变功能研究研究目的:Leber先天性黑蒙症(Leber’s congenital amaurosis,LCA)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导致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完全丧失视力并伴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通过二代测序及Sanger测序技术,在先证者家系中检测GUCY2D基因发现三个临床意义未明突变 c.139139delC(Ala49Profs*36)、c.2783G>A(Gly928Glu)和 c.835G>A(Asp279Asn)。经查阅数据库及文献,这三个突变属于新发突变无相关数据库及文献报道。采用SIFT、Polyphen-2和Mutation Tasting三个工具软件预测分析,其结果都是有害致病突变。对这三个突变的细胞生物学和功能研究将为LCA致病机制的探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和结果:采用UCSF Chimera软件对野生型及突变型蛋白Gly928三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提示Gly928突变造成催化功能降低。构建野生型及突变型Ala49Profs*36、Asp279Asn和Gly928Glu与绿色荧光蛋白EGFP融合表达载体,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la49Profs*36荧光信号弱,提示蛋白降解。Asp279Asn和Gly928Glu经HPLC-MS/MS分析,发现其cGMP均降低,提示突变改变了酶活性。结论:通过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HPLC-MS/MS分析,分别证实Ala49Profs*36、Asp279Asn和Gly928Glu为GCUCY2D基因致病突变。本研究是在二代高通量测序基础上,对GUCY2D基因发现的三个新突变位点开展的功能研究,不仅能明确患者致病基因、致病突变及其功能影响,还能丰富疾病表型谱和突变谱,为研究GUCY2D基因致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对遗传咨询、基因诊断、产前诊断、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等临床遗传学服务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研究证实二代测序技术在遗传病的诊断中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致病性突变功能研究为疾病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孙石芬[10](2018)在《B超产前检查诊断胎儿异常的临床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诊断胎儿异常中B超产前检查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接受产前B超检查的孕妇100例,为其定期开展产前B超检查,并依据产后结果计算产前B超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B超检查14例胎儿异常,产后确定15例胎儿异常,B超检查准确率93.3%。B超产前检查敏感度93.3,特异度100.0。结论:应用B超产前进行胎儿异常诊断,能够有效检出异常胎儿,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二、118例胎儿异常的B超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18例胎儿异常的B超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产前B超检查对胎儿异常诊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评判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胎儿异常情况发生率
    2.2 胎儿异常情况分析
3讨论

(2)全外显子组测序在超声结构异常胎儿与罕见病家系中的遗传病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全外显子组测序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与展望
第二章 前言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意义
第三章 全外显子组测序对超声结构异常胎儿的遗传病因学研究
    3.1 研究对象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分析与讨论
第四章 全外显子组测序在罕见病家系中的遗传病因学研究
    4.1 研究对象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4 分析与讨论
全文总结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附录

(3)分析产前B超检测胎儿CSP对诊断CNS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B超在产科临床胎儿异常状况诊断中的影响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研究指标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5)孕早中期胎儿肢体短小病因分析及胎儿软骨发育不全无创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全外显子组测序用于妊娠早中期严重肢体短小胎儿的病因分析
    1.背景
    2.资料与材料
    3.方法
    4.结果
    5.讨论
    6.结论
第二部分: 运用ddPCR技术进行软骨发育不全无创产前筛查的初步研究
    1.背景
    2.材料
    3.试验方法
    4.结果
    5.讨论
    6.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2928例异常胎儿的围产期结局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胎儿发育异常分类
    2.3 胎儿发育异常诊断孕周
    2.4 胎儿遗传学检测情况
    2.5 胎儿妊娠结局与新生儿预后
3 讨论
    3.1 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异常的分析
    3.2 胎儿各系统发育异常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预后分析
    3.3 多学科管理在胎儿异常产前咨询中的应用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产前B超用于诊断胎儿异常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检查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B超检查的准确性、特异性与灵敏度
    3.2 B超产前检查与产后结果对比
4 讨论

(8)产前B超检查对诊断胎儿异常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产前B超检查对胎儿总体异常诊断的结果与产后结果对比
    2.2 产前B超检查对胎儿肢体异常诊断的结果与产后结果对比
    2.3 产前B超检查对胎儿心血管异常诊断的结果与产后结果对比
3 讨论

(9)NIPT在胎儿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研究及GUCY2D基因突变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NIPT在胎儿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主要试剂
        2.3 主要仪器
        2.4 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临床资料
        3.2 高风险染色体非整倍体检出情况
        3.3 NIPT检测13、18、21非整倍体结果及分析
        3.4 3例假阴性结果
        3.5 NIPT检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结果分析
        3.6 NIPT检测罕见染色体非整倍体结果分析
        3.7 NIPT检测染色体结构异常及微缺失微重复结果
        3.8 NIPT检测双胎染色体结果分析
    4 讨论
        4.1 NIPT的临床意义
        4.2 NIPT在13、18、21非整倍体中的应用
        4.3 NIPT在性染色体非整倍体中的应用
        4.4 NIPT在罕见染色体非整倍体中的应用
        4.5 NIPT在检测染色体结构异常及微缺失微重复中的应用
        4.6 NIIPT在双胎中的应用
        4.7 NIPT的假阳性、假阴性原因分析
    5 小结
    6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GUCY2D基因突变功能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对象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构建GUCY2D突变重组质粒
        3.2 GUCY2D突变重组质粒测序验证
        3.3 ROS-GC1野生型及突变型细胞定位
        3.4 突变对蛋白膜定位分析
        3.5 突变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3.6 突变对蛋白催化结构域的影响和保守性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6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118例胎儿异常的B超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研究产前B超检查对胎儿异常诊断的应用效果[J]. 张玲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13)
  • [2]全外显子组测序在超声结构异常胎儿与罕见病家系中的遗传病因学研究[D]. 杨能. 西南大学, 2021(01)
  • [3]分析产前B超检测胎儿CSP对诊断CNS的诊断价值[J]. 季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3)
  • [4]B超在产科临床胎儿异常状况诊断中的影响探讨[J]. 张秀丽,黄星球.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04)
  • [5]孕早中期胎儿肢体短小病因分析及胎儿软骨发育不全无创检测[D]. 张鑫悦.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3)
  • [6]2928例异常胎儿的围产期结局及预后分析[D]. 薛小梅.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7]产前B超用于诊断胎儿异常的临床价值[J]. 刘凤. 影像技术, 2019(02)
  • [8]产前B超检查对诊断胎儿异常的应用价值分析[J]. 侯伶秀. 中国医疗设备, 2018(S1)
  • [9]NIPT在胎儿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研究及GUCY2D基因突变功能研究[D]. 罗玉琴. 浙江大学, 2019(03)
  • [10]B超产前检查诊断胎儿异常的临床价值[J]. 孙石芬. 健康之路, 2018(10)

标签:;  ;  ;  ;  ;  

118例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