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义堂、通文堂名考

四义堂、通文堂名考

一、四夷馆与同文馆名称考(论文文献综述)

周小渟[1](2021)在《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文中指出英语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国际通用语,其传播正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在中国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交流必然带来语言的碰撞。鸦片战争爆发后,中英语言激烈碰撞,社会动荡与大批西人的到来使晚清社会西学东渐之风盛行,英语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因此,晚清时期可以被看做英语在中国大规模传播的起始阶段。目前学界对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研究往往聚焦于教育教学和西学东渐,偶有涉及中英语言接触,但信息比较零散,未有针对此阶段的英语传播进行的系统分析与归纳。本研究基于对“史料”与“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借助语言学、历史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以晚清社会为时代背景,以路径、动因、影响及规律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总结这一阶段英语传播的状况和效果,力图建构语言传播的研究模式。具体研究问题如下:一、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路径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语言传播机制?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传播机制是如何产生的?最终效果如何?三、英语在中国晚清社会的传播揭示了哪些语言传播规律?对当下中国的语言政策与规划有怎样的启示和借鉴?语言传播具有社会性,对某一时期某种语言传播进行研究需采用跨学科视角。本研究以库柏语言传播变量、夸克语言传播模式和语言选择主义为理论框架,建构由路径、动因、影响、规律构成的语言传播研究模型,对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进行较全面的探讨。笔者通过文献爬梳,整理出大量与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相关的原始资料(包括奏折、地方志等史料汇编和当时出版的中英文报纸等)、近代着作(包括晚清时期英语传播过程中亲历者的着作及其它相关着作)以及当代论着(包括期刊论文、专着等)。以质性研究为方法,同时利用史料进行相互佐证,从中提取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发现如下:首先,受晚清时期历史背景影响,英语在当时中国社会的传播主要由来华西人群体及晚清政府洋务派群体主导。其中,来华西人主要指“英美传教士群体”和“英美商人群体”。“英美传教士群体”主导的英语传播活动集中在教会教育与翻译出版上,体现了传播的文化路径;而“英美商人群体”受经济利益驱动,引导以商务英语教学为主的民间教育机构的创办,促使中西交往中产生了“皮钦英语”这种语言变体,显露出经济对语言传播的影响。晚清政府洋务派则通过政府支持,从政治层面推动了英语在中国社会的传播。由不同群体主导的文化、经济、政治传播路径共同构成了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机制。其次,语言传播的主体是人,人们基于生活环境刺激产生不同的动机与目的,做出语言传播行为。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的主导群体与被主导群体在当时环境影响下,或主动或被动地传播英语,导致以文化、经济、政治为路径的传播机制的产生。最终促使中文吸收了大量英语外来词,在促进汉语语法研究完善的同时,为民国时期外语教育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经验,给后世带来了语言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双重影响。最后,晚清时期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下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传播的一般规律。(一)英语在晚清外语传播中一家独大的局面体现了语言传播中的竞争规律;(二)晚清来华西人群体在缺乏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不断进行传播路径的调整,这体现了语言传播中同样存在着“路径依赖”规律;(三)当时的英语传播对后世的影响说明了语言传播由下及上,再到由上及下的受众规律;(四)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在文化、经济、政治层面既平行又交互的传播规律。综上所述,晚清时期不同群体受客观环境与自身目的驱使,通过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主导了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对后世中国的语言和社会产生了影响,并揭示了一定的语言传播规律。这就提醒我们,我国在制定汉语推广政策时应注意外语竞争和受众规律的影响,利用“路径依赖”规律,制定适用于目的国的汉语传播政策。期望该研究能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语言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周作宇[2](2020)在《比较的迷雾:未来世界的历史回音》文中提出文章以个人对历史遗迹的观察反思为基点建立内事与外事的密切关联,将我国20世纪50年代后期生产和社会实验与国际关系联系起来,揭示科学与沟通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将我国比较学科和《比较教育研究》放在国际时空坐标中加以观察,在回溯外国语教育政策线索与区域国别研究中心简要历史的基础上,对比较教育的思想源泉进行了探讨,凸显科学理性和沟通理性的比较价值。从过去和未来的时空关联的立场出发重申"从错误中学习"的现实意义。

刘微[3](2020)在《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中国英语教育的兴起是中国被迫融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产物。从改变政治外交的被动局面到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主动诉求,英语凭借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藉以近代新学制被正式确立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学科。本文以近代中国早期英语的传播为背景,从香港地区的英语教育着手,对近代中国本土英语学科的建立及教育发展进行全景式勾勒与历时性考察,研究内容既有对英语学科教育每个发展阶段特征的概括,也有对相应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梳理;既有对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整体描述,也有对个别地区、个别教学机构英语教育的深层剖析;既有以英语教育活动为对象的本体研究,也有对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互动关系的探讨;既有对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范式的归纳,也有对其社会功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验启示的总结。论文主要内容分述如下:文章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对研究的相关概念与范围进行界定,通过对本选题相关的学术史进行回顾,总结了之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最后交待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英语在中国早期的传播情况。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之间的矛盾催生了近代英语通事与中国洋泾浜英语。本章通过对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梳理,论述了两者在扫除语言障碍、沟通中西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后急需开展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第二章分析了近代中国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笔者对英华书院、马礼逊学堂等几所具有代表性的教会学校进行考察,揭示其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形及特点。此外,还分析了香港地区英语教育政策的变化以及该地区对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产生的影响。第三章探讨了处于起步阶段的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笔者除了对洋务运动时期外语学堂与军事技术学堂的英语教育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还对京沪粤三地的同文馆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通过回顾这一时期教会学校关于“英语教学”问题争论的整个过程,阐述了这次争论对本土英语教育产生的重要意义。第四章论述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制度化的过程。笔者讨论了从清末到民国几次重要学制变革以及不同学制下初等、中等、高等三个不同阶段英语学科教育的情况;分别以南开中学与北京大学为个案,从历史沿革、教学师资、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对这两所学校的英语学科教育进行微观层面分析及历史评价,揭示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水准与运行实态;最后,从经费的筹措与使用探究了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的关系。第五章分晚清时期与民国初中期两个时间段对近代中国的英语教育政策进行了历时梳理,展现其演变进程、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从教育目标、教材使用、教育研究与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总结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第六章从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入手,揭示了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由改制传统书院再到创设新式学堂的发展路径,通过学制的更迭分析不同时期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变化,并结合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格局归纳出近代武汉地区外语学科教育的特点。结语部分是对近代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包括英语教育的社会功能与历史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启示。本文通过研究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程,藉以重新审视当下英语学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以历史关照现实。笔者期望在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语境中,科学认识英语学科的地位,挖掘英语学科教育的内涵,通过深化英语学科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在与世界交往的过程中,以英语为通用语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文化。

李海文,陈琳[4](2019)在《晚清新生事物命名中的跨文化传播观》文中指出晚清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东西碰撞,新旧交替。在这交流激荡的大舞台上,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对这些新生事物的命名融合古今中外,跨文化传播特性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梳理器物、制度和精神三大文化层面的新生事物的历史,结合历史学、传播学、语言学等学科理论分析其名称,发现晚清新生事物命名具有四大特点。一是从本国受众出发,重视传统;二是紧密关联政治,因时而变;三是善用符号,重视意指关系;四是首因效应突出,逐渐民族化。

付国[5](2017)在《清代前中期通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古代外事人员,通事的初设源于中国古代朝贡思想。清王朝因其疆域广阔,民族众多,在清前中期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统治者欲借通事之言,推行定国安邦之事。为方便对通事的管理,清廷先后设置了理藩院、会同馆、四译馆,伴随着国家内部、周边局势的逐步稳定,乾隆时期最终合会同馆、四译馆为会同四译馆。此外,在不同时期,为适应不同的现实需要,清廷从通事的教师、教材、教学、学制,到待遇,选拔,任职方式均作出相应调整,从而使得清前中期通事的相关制度逐渐完善,进而促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国家统一,推动了经济往来。但是随着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朝堂上下对通事培养越来越不重视,通事考核的弊端也接踵而来,其地位也逐步下降,这也是清朝走向衰败的前兆。可以说,清代通事的命运与其国运息息相关。

魏梓秋[6](2015)在《从四(夷)译馆的发展看清代民族观的转变》文中认为明朝设立四夷馆,以培养翻译人才为目的,并教习周边民族和国家的语言文字。清代继承明代的四夷馆,并改名为四译馆,乾隆十三年(1748年)又与会同馆合并,取名叫会同四译馆。清代四译馆的职责主要是:第一,安置礼部主客清吏司所掌管的诸番属国贡使;第二,翻译职责,培养了许多笔译和口译人才;第三,接待安置贡使;第四,负责安排与外国及周边民族的交易事项。鸦片战争之后又改为"同文馆"。明清时期的四夷(译)馆为当时中国的外交和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清初,外事管理分隶礼部主客司、会同馆和翰林院所属的四译馆,这一管理体制至乾隆年间发生了两个变化:一是将会同馆、四译馆合并,隶属礼部;二是主客司的一部分职权转归内务府。除此之外,从中央到地方,皆有官衙参与外事管理。因为清帝发祥于东北,满族人民一直被汉族统治者列入"夷"族,故清帝忌讳"夷"字,于是将四夷馆之"夷"字改为"译"字,这是清代满族统治者民族观念的一大突破。改名的背后或者有来自外族的推力,或者有来自外国的推力。从中国官方翻译培训机构从"四夷馆"到"四译馆",再到"同文馆"的名称变化,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社会变迁及清代统治者民族观念的变化。

贺莺,李瑞林[7](2015)在《整合型翻译课程设计假设模型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首先反观国内翻译课程的演进过程,对实在化、集群化、模块化三类课程形态进行评述。其次,从翻译研究的多科性、翻译过程的体验性、翻译能力的系统性等维度阐发翻译课程整合的理据。最后,基于"课程-教学整合"这一后现代课程论命题,围绕内容、过程、效果三个范畴,提出以问题为导向、以体验为轴心、以能力为指向的翻译课程整合理念和假设模型。本文认为,整合型翻译课程是融合教育环境、任务环境与社会环境,以体验翻译问题求解为核心,以任务嵌入、技能交互、反思评价为内涵,以双语共现、技术支持为条件,以知识驱动、理论观照、文化透视为依托的一体化翻译课程形态。提出的模型旨在合理配置课程因子,优化课程内部结构,强化课际逻辑关系,促进学习者多元翻译能力的协同发展。

王巧雷[8](2014)在《官方赞助人的操纵—中国当代政治话语外译的赞助问题》文中研究指明自西方译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化转向”以来,翻译学者开始涉足翻译的社会文化领域,以安德烈·勒弗菲尔为代表的操纵学派将赞助(patronage)列为影响翻译过程的三大因素之一,凸显出赞助人(patron)与翻译之间的“操纵”(manipulation)关系。本文按照“中体西用、以史为证”的致思路径,借用西方术语“操纵”以及“赞助人”,结合中国翻译活动发生的生态环境,简要论述了中国政治话语外译的赞助问题。在回顾操纵学派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回溯历史和概括现状,本文将赞助人的概念内化在中国语境中进行讨论,明确了中国官方赞助人的定义、构成、赞助方式和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特征。同时,通过引述中国外宣状况、翻译行业的报告数据,着力突出了官方赞助人“操纵”翻译行为的目的和方式。此外,在前文宏观论述之后,本文选取《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外译活动作为案例分析,展现了官方赞助人在挑选译者、组织出版和发行、影响文本翻译策略等方面的力量。本文从系统概述到具体实例分析,简明地描绘了官办译场和官方翻译活动的历史演进。由此可以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以帝王、高官、政府机构为主要代表的官方赞助行为贯穿了中国翻译的历史,是中国外译事业的主导力量,在当代政治话语外译活动仍占据主导地位。第二,根据操纵程度的不同,官方赞助人与译者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松散的聘请关系(包括主宾关系和朋友关系)、强权的上下级关系(或者君臣关系)和现代的雇佣关系(以薪资为基础)。第三,当代官方政治话语外译具有较为复杂的双层赞助人结构:上层是政府赞助人从宏观上影响翻译内容的选择和翻译方向,下层是政府设立的翻译机构具体决定怎么译、谁来译、怎么出版发行等问题。上下两层的赞助人对官方政治话语外译的操控力度极为强烈,其操控方式包括决定翻译选材、设立翻译出版机构、制定翻译流程和规范、影响译者以及对文本的直接操纵。总而言之,当代中国官方赞助人对政治话语外译的操纵实质上是对官方源文本“信”的追求,是对译者主观性的约束,是确保翻译实现其政治经济目的的形式。

黄小芃[9](2014)在《西方译论与中国文化——西方翻译研究学者笔下的中国文化话语举隅及评述》文中提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家并没有忽略中国的翻译传统,对克服欧美中心主义,消解中国文化相对于欧美文化的边缘状态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这固然可喜,但西方翻译学者笔下的中国文化话语总有些变形或欠缺,或有西方色彩,摆脱不了西方视角。文章举例指出并说明这些问题的原因,表明中国文化应有的立场。

苏全有,楚聪聪[10](2013)在《晚清同文馆研究述评》文中认为建国以来,我国学术界关于晚清同文馆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同文馆本身、同文馆的历史影响、相关人物等方面,相关研究成果丰硕,成绩令人瞩目。但从整体上讲,仍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方法与理论创新、史料的收集整理等方面,该领域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二、四夷馆与同文馆名称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夷馆与同文馆名称考(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论文结构
        1.研究问题
        2.论文结构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
        1.研究方法
        2.理论基础与认识依据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回顾
    第一节 相关概念
        1.英语传播
        2.晚清时期
        3.晚清时期传教士
    第二节 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1.国外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2.国内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晚清以前英语传播回顾
    第四节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研究
        1.晚清社会传教士的相关研究
        2.晚清社会翻译情况的相关研究
        3.晚清社会近代化教育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文化路径
    第一节 传播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传教士
    第三节 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1.前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2.后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第四节 翻译出版与英语传播
        1.翻译机构与英语传播
        2.报刊出版与英语传播
    第五节 传教士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文化特征
        1.双向语言文化传播
        2.群体性书面语传播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经济路径
    第一节 传播的经济背景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英美商人
    第三节 民间英语培训机构与英语人才培养
    第四节 “皮钦”英语与英语传播
    第五节 英美商人主导的英语传播的经济特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政治路径
    第一节 传播的政治背景
    第二节 传播主体:晚清政府洋务派
    第三节 近代化教育与英语传播
        1.三类新式学校与英语传播
        2.官派留美与英语传播
    第四节 翻译活动与英语传播
        1.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与西学传播
        2.京师同文馆翻译活动与译员培养
    第五节 洋务派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政治特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规律及其影响
    第一节 外来语言传播竞争激烈
        1.其他外语的传播情况
        2.影响外语竞争的因素
    第二节 路径依赖及其体现
        1.路径依赖及其内涵
        2.英语传播路径依赖
    第三节 英语传播中人的因素
        1.晚清来华西方人
        2.晚清政府洋务派
        3.个体被动传播者
    第四节 传播受众:底层-精英-群众的传播模式
    第五节 文化、经济、政治层面的平行交互传播
    第六节 英语在中国传播带来的影响
        1.对汉语的影响
        2.对社会的影响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局限及启示
    第一节 主导性局限及表现
        1.来华西人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2.洋务派们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第二节 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
        1.应对传播中的竞争现象
        2.注重主导者的路径依赖
        3.尊重受众传播相关规律
        4.结合“场论”防范预警
    第三节 对外语政策与规划的启示
        1.应对英语的语言霸权
        2.提高中华文化自信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
    第一节 结论与贡献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2)比较的迷雾:未来世界的历史回音(论文提纲范文)

一、“考古”的错觉
二、1958年的遗产
三、沟通的鸿沟
四、比较的迷雾
五、未来的回音

(3)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20世纪上半叶的相关研究
        (二)20世纪下半叶的相关研究
        (三)近二十年的相关研究
    三、相关界定
        (一)选题研究的语言
        (二)研究的时间跨度
        (三)英语学科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英语在华早期传播的回溯
    一、通事:早期英语的主要操持者
        (一)明清两朝政府机构中的通事
        (二)不同贸易体制下的通事:从澳门通事到广东通事
        (三)从通事到买办:条约时期核心“中介”角色的转移
    二、洋泾浜英语的发展:从“广州英语”到“上海洋泾浜英语”
        (一)中国别式英语:别琴(皮钦)英语、广州英语、上海洋泾浜英语
        (二)洋泾浜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三、洋泾浜英语的传播
        (一)洋泾浜英语的传播途径
        (二)洋泾浜英语的学习读物
    四、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
        (一)清政府政治外交的被动局势
        (二)西学东渐、救国图存的外语需求
第二章 中国英语教育的先声: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
    一、以教会学校为中心的英语教育
        (一)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学
        (二)香港政府对教会学校英语教育的政策
    二、香港英语教育世俗化的转向
        (一)政府对中文学校英语教育的资助
        (二)理雅各计划:突出英语教育
    三、香港早期英语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一)为内地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二)向内地输送外语人才
第三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正式起步
    一、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之滥觞——京师同文馆
        (一)创办的社会背景
        (二)招生、办学及历史沿革
        (三)课程、师资与教学
        (四)办学成效及影响
    二、京沪粤同文三馆之比较
        (一)招生范围与条件
        (二)学年制度
        (三)课程设置
        (四)英语教学
        (五)实践教学
    三、“西艺”学堂的英语教学:以福州船政学堂为例
        (一)教习与学员
        (二)课程体系
        (三)教学特色
    四、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发展:传教士关于英语教学的争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争论的全面爆发
        (三)结果及其影响:“英语”地位的确立
第四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发展
    一、清末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
        (一)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布
        (二)各类学校英语教学概览
    二、民国时期英语学科教育的调整与个案分析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的英语学科教育
        (二)壬戌学制及之后的英语学科教育
        (三)中学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南开中学
        (四)高校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北京大学
    三、英语学科教育经费
        (一)教育经费的筹措与来源
        (二)教育经费的使用与开支
第五章 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政策与范式
    一、英语学科教育政策的演变
        (一)晚清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二)民国初中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二、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
        (一)教育目标
        (二)教材使用
        (三)教育研究
        (四)教学评价
第六章 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考察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与武汉地区英语学习的萌发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
        (二)传统书院改制以及英语学习的萌发
    二、新式学堂的创设及其英语学科教育
        (一)外语学堂——从湖北自强学堂到方言学堂
        (二)非外语类学堂
    三、学制的更迭与英语学科教育:从本土学校到教会学校
        (一)不同学制下本土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
        (二)教会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演变
    四、近代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特点
        (一)地方决策者的引领作用突出
        (二)教会教育与官办教育相互渗透、各具优势
        (三)凸显本地“自强”文化特色
结语: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
    一、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4)晚清新生事物命名中的跨文化传播观(论文提纲范文)

1 从本国受众出发,重视传统
    1.1 讲究音意之美,满足受众需要
    1.2 融汇中西,符合具象思维
    1.3 承接传统,打造旧词新意
2 紧密关联政治,因时而变
    2.1 向政治靠拢,官气浓厚
    2.2 外交影响,改名换称
    2.3 救亡图存,顺势而为
3 善用符号,重视意指关系
    3.1 借名造势,追求名实或统一或分离
    3.2 审慎编码,重视意义关联
4 首因效应突出,逐渐民族化
    4.1 首因效应突出,影响较为深远
    4.2 兼容并包为我所用,逐渐民族化

(5)清代前中期通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清代前中期通事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清代以前的通事
        一、通事由来
        二、通事演变
        三、通事形成
    第二节 清代前中期国内外关系
        一、清入关前政治环境
        二、清入关后国内民族关系
        三、清入关后国际外交环境
第二章 清代前中期通事的管理
    第一节 清代前中期通事所在机构演变
        一、理藩院
        二、会同馆、四译馆
        三、会同四译馆
    第二节 清代前中期通事的培养
        一、通事人才来源
        二、通事的教师、教材、教学
        三、通事的学制、待遇
    第三节 清代前中期通事选任与职能
        一、清前中期通事选拔
        二、清前中期通事任职
        三、清前中期通事职能
第三章 清代前中期通事特征及作用
    第一节 清代前中期通事特征
        一、通事选任逐渐完善
        二、通事考核相对严格
        三、通事地位逐步降低
    第二节 清代前中期通事作用
        一、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
        二、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
        三、有助于推动经济往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整合型翻译课程设计假设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翻译课程演进回眸
2.整合型翻译课程的理据
    2.1翻译研究的跨学科性
    2.2翻译过程的体验性
    2.3翻译能力的系统性
3.整合型翻译课程设计参数
    3.1任务嵌入
    3.2知识驱动
    3.3理论观照
    3.4文化透视
    3.5技能交互
    3.6双语共现
    3.7技术支持
    3.8反思评价
4.整合型翻译课程假设模型
结语

(8)官方赞助人的操纵—中国当代政治话语外译的赞助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Table of Contents
Lists of Figures and Table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Topic
    1.2 The Major Scope of Investigation
    1.3 The Study Methods
    1.4 Analytical Framework
Chapter 2 Review of Literature
    2.1 Patronage and Manipulation Theory
    2.2 Translation Studies of Patronage in China
    2.3 Reflection upon Studies of Patronage
Chapter 3 Patronage in Chines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3.1 The Notion of Patronage
    3.2 The Evolution of Patronage in Ancient and Modern China
    3.3 The Official Patronage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3.4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Official Patron and Translators
Chapter 4 Patron’s Manipulation in Chinese Political Translation
    4.1 Government-patron’s Manipulation in the Choice of Translation Topics
    4.2 Government-patron’s Manipulation of Translation Institutions
    4.3 Institution-patron’s Manipulation in the Working Mechanism
    4.4 Institution-patron’s Manipulation of Translators
    4.5 Influence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Criteria
Chapter 5 The Case Study of Patron’s Intervention in Selected Works of Deng Xiaoping Volume III (1982-1992)
    5.1 A Brief Account of Selected Works of Deng Xiaoping Volume III (1982-1992)
    5.2 Patron’s Motivation for the Translation of the Volume III
    5.3 Patron’s Manipul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Publication Institutions
    5.4 Patron’s Manipulation of Translators and Translation Mechanism
    5.5 Control ove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Criteria
        5.5.1 Tendency towards Faithful Translation
        5.5.2 Pursuit of Accurate Conveyance of Meaning
        5.5.3 Emphasis on Political Sensitivity
        5.5.4 Prudence towards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Jargons
Chapter 6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Bibliography
Appendix 1 Foreign Language Publications of Chinese Culture
Appendix 2 Foreign Affairs and Translation Departments and Institutions in History
Appendix 3 Government Translator Post in Ancient China
Appendix 4 Procedures of Team-based Translation in History
Appendix 5 English-Chinese Name Index
外交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9)西方译论与中国文化——西方翻译研究学者笔下的中国文化话语举隅及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中国文化当初接受佛教的姿态与翻译策略
二、文质颠倒与研究中国文化的语言问题
三、是国立外语学校还是技术学校
四、不该漏掉明朝的四夷馆
五、赫尔曼斯发现的问题
结论

四、四夷馆与同文馆名称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 周小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比较的迷雾:未来世界的历史回音[J]. 周作宇. 比较教育研究, 2020(11)
  • [3]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D]. 刘微. 武汉大学, 2020(07)
  • [4]晚清新生事物命名中的跨文化传播观[J]. 李海文,陈琳.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4)
  • [5]清代前中期通事研究[D]. 付国.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6]从四(夷)译馆的发展看清代民族观的转变[A]. 魏梓秋. 2015年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暨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摘要集, 2015
  • [7]整合型翻译课程设计假设模型研究[J]. 贺莺,李瑞林. 中国翻译, 2015(03)
  • [8]官方赞助人的操纵—中国当代政治话语外译的赞助问题[D]. 王巧雷. 外交学院, 2014(08)
  • [9]西方译论与中国文化——西方翻译研究学者笔下的中国文化话语举隅及评述[J]. 黄小芃.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4(01)
  • [10]晚清同文馆研究述评[J]. 苏全有,楚聪聪.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1)

标签:;  ;  ;  ;  ;  

四义堂、通文堂名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