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磨削在非金属矿山行业的应用

广义磨削在非金属矿山行业的应用

一、广义磨在非金属矿行业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峰[1](2021)在《信息服务业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数字经济和信息消费的带动下,我国信息服务业规模稳步增长,步入稳中向好的发展阶段。在2019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26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3.3%;在2020年,其增加值达到38214亿元,同比增长16.9%,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达到3.76%。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中的软产业部分,是连接信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用户之间的中间产业。随着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不断渗透,信息服务业呈现服务网络化、应用平台化、软件服务化,产业融合化发展态势。不断提升信息服务业的供给能力,持续深化信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对实现传统产业结构优化,效率效益双提升,对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实现信息服务业供给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效用,需要回答以下问题:一是信息服务业自身发展演变有何规律,包括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变特点以及信息服务业对其他产业供给和需求的演变特点;二是在我国现有技术条件下,作为信息服务业重要组成之一软件部分在总量以及细分行业生产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是否已然成为与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生产过程,实现价值增值;三是从产业关联角度,细分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供给推动和消耗拉动作用是否在不断增强;四是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信息服务业如何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兴起和发展的战略机遇,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一是厘清信息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揭示其自身演化发展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进步与信息服务新业态涌现进行归纳总结,研究了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科技型、生产型和消费型信息服务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和特点,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化发展特点以及科技型、生产型和消费型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化发展特点。二是以投入产出视角,研究了 2007年至2018年期间信息服务业与三次产业以及国民经济细分部门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的演变特征。在研究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趋势时,分别计算了2007年至2018年期间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分配与消耗的分布概率、偏斜系数,构建了分配与消耗的洛伦兹曲线以及帕累托曲线,从而揭示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分配和消耗的演化特点。通过构建完全消耗累积-完全供给曲线探析了细分部门之间间接分配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构建完全分配累积-完全消耗曲线探析了细分部门之间间接消耗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产业波及分析,揭示了信息服务业及其子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影响力演变规律。三是将软件资本存量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进行研究,构建了劳动-传统资本-软件资本三要素两级嵌套标准化CES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在我国当前技术水平下,软件要素、传统资本要素以及劳动要素在总量生产函数以及细分部门生产函数中的替代关系以及各自的贡献率。对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增长率与经济指标增长率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并以检验结果为目标函数,研究了软件资产在经济指标中的占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构建总量生产函数时,采用构建的1995年至2002年期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以及国家发布的2003年至2017年期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作为投资序列,分别对我国1995年至2017年共23年时间跨度的总量、三次产业以及细分部门的固定资本存量进行了系统估算并验证了估算方法的合理性和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CES生产函数参数估计时,分别采用了非线性局部优化、全局优化以及局部-全局优化相结合的迭代算法,提高了估算的准确性。在研究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占比对其发展的影响时,对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完整披露软件资产情况且披露数据呈平稳序列的539家上市公司的软件资产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利润收入比增长率以及增加值增长率等指标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而后,以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为目标函数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讨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在经济指标中占比的范围以及占比的增长率对细分部门发展的影响。四是以产业关联理论为指导,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探析了 2007年至2018年期间三次产业以及细分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前向推动和后向拉动作用的变化趋势,测算了细分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供给在细分部门中间需求中占比以及细分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在细分部门中间供给中占比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加准确的揭示了细分部门与信息服务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的发展特点。五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编制了 2017年宏观SAM和对应的39部门微观SAM。在对当前国内和国际形势进行细致分析后,以一般均衡理论为指导,以前四个部分研究成果为基础,引入价格激励机制以及不完全替代关系,构建了以劳动要素、传统资本要素和软件要素作为初始投入的开放型信息服务业CGE模型,分别模拟了人民币贬值2.59%,出口受挫(国际商品价格下降5%),资本要素价格上涨5%,劳动要素价格上涨5%等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对信息服务业进行税收优惠,加大对信息服务业投资等政策冲击单独以及复合叠加冲击对国内生产总值、国内市场供需、进出口、生产要素需求、居民收入、居民福利、企业收入以及政府收入等指标的影响并从经济运行的角度进行了解释,探讨如何在新发展格局下发展信息服务产业,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放型信息服务业CGE模型的建立,将价格激励机制以及不完全替代关系引入模型,量化了各部门在经济约束范围内最优化行为。通过对信息服务产业政策的模拟,探明信息服务业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而为信息服务产业政策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一是信息服务业是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也是信息技术持续进步的重要推手。信息技术进步与信息服务新业态涌现呈现明显的互动关系,即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信息服务新业态的涌现,而信息服务新业态的广泛渗透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并催生出新的信息技术需求。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科技型、生产型以及消费型信息服务业总量均呈增长趋势,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在三种信息服务业态中均呈增长趋势。科技型信息服务业与生产型信息服务业在信息服务业中的占比呈增加趋势,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即信息传输服务业占比在逐渐降低,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在逐渐提高。与科技型信息服务业和生产型信息服务业相比,我国消费型信息服务业规模相对较小且消费类型主要以信息传输服务为主。消费型信息服务主要供给对象为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消费规模较低。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电信、广播和卫星传输等业务正在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增值服务迁移,依托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服务业态范围不断扩大。二是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第三产业在信息服务业总供给和总消耗中所占份额显着增加。信息服务业与第二产业的间接经济联系更紧密,而与第三产业主要以直接经济联系为主。信息服务业具有非常强的内生增长性,其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对自身的直接消耗增长约5.5倍,完全消耗增长了约5.8倍。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存在不均等分配和不均等消耗且不均等程度在逐渐加大。由于间接分配和间接消耗的存在,信息服务业直接分配和直接消耗的不均等程度均高于完全分配和完全消耗的不均等程度。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的间接分配差异来源于细分部门完全消耗累积的不同,而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的间接消耗差异来源于细分部门完全供给累积的不同。在信息服务业的子行业中,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信息传输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较强而拉动作用不显着,属于强制约部门。三是采用本文构建的1995年至2002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和国家统计发布的2003年至2017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作为投资序列对我国1995年至2017年期间总量资本存量进行估算,估算结果更加合理准确。软件要素在总量和部分细分部门生产函数中提高了要素间的替代弹性,促进了要素资源高效合理流动,发挥了降本增效的作用。当软件资本存量作为独立要素进入总量生产函数时,劳动要素与传统资本要素的替代弹性,技术效率参数以及规模报酬参数均提高。当软件要素与劳动要素进行合成时,将提高劳动要素的贡献率。在细分部门生产过程中,随着软件资产占比的不断提高,软件要素、劳动要素以及传统资本要素之间由不显着替代关系逐渐演变为显着替代关系,由弱替代关系逐渐演变为强替代关系。在539家上市公司中,软件资产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等经济指标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比例高达82.2%,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比例达到40.1%。数据挖掘分析结果表明: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占比对经济的影响呈现“回归”特点。软件资产在营业收入等经济指标中占比过高,将存在软件资产占比上限,如果继续追加对软件要素的投资,将会出现“过度投资”问题;软件资产在营业收入等经济指标中占比过低,则存在软件资产占比下限,如果不能及时追加对软件要素的投资,将会出现“投资不足”问题。四是第三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和直接分配均显着高于第二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和直接分配。而由于第二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间接消耗效应较第三产业更强,从而缩小了第三产业对信息服务业完全消耗与第二产业对信息服务业完全消耗的差距。整体来看,细分部门与信息服务业的融合程度呈现逐渐加深趋势。五是人民币贬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总供给中的出口供给而抑制了国内总需求中的进口需求,提高就业,但会造成物价上涨,存在通胀的风险。国际商品价格下降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总供给中的出口供给而促进了国内总需求中的进口需求,导致失业率提高,经济发展趋缓。资本要素价格上涨或劳动要素价格上涨均使生产成本上升,进而使国内总需求下降。细分部门因分属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以及要素间替代关系不同而呈现差异性变化趋势。对信息服务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或加大对信息服务业的投资力度均对国民经济产生正向作用。在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时,将通过“政府让利信息服务类企业”,进而惠及对信息服务高消耗类产业,最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路径实现。在实施加大对信息服务业投资力度的政策时,则通过提高信息服务业需求,进而带动信息服务业高消耗类企业发展,最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实现。在劳动要素价格上涨或资本要素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加大对信息服务业投资力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或者抵消因要素价格上涨而对经济产生的负向作用。

李果,夏纪勇,丁志平,彭继承[2](2020)在《GPM盘磨机的特征及在非金属矿山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广义盘磨在非金属矿行业适合于粉磨硬度较高的包括石英石在内的莫氏硬度7级以内的各种矿物。近年来广义盘磨在非金属矿行业已经在长石、沸石、叶蜡石、石灰石等物料的粉磨得到广泛的应用。

史璇[3](2020)在《基于科技文献的燃料电池汽车企业技术机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全球范围内新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正蓬勃兴起,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加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战略部署,试图在新材料、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技术领域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而企业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只有具备宏观把握技术发展方向、识别技术创新机会、评估与预测技术商业化前景、并拥有制定最优技术发展策略的能力,才能适时地顺应快速发展的技术趋势,在科技创新与应用中占得先机。因此,如何能够更好地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脉搏与技术创新机会,成为当前企业和科研人员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研究者愈发关注的关键问题,这对制定企业未来技术发展战略、实现自主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企业技术创新”为研究目标,燃料电池汽车企业为研究对象,以期刊文献和专利文献为数据基础,将文本挖掘、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和专利分析相关方法与技术机会研究相结合,以“理论框架和方法基础?核心技术研发方向识别?技术创新方案识别?技术商业化机会分析”为文章主线,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基于科技文献的燃料电池汽车企业技术机会研究模型,主要创新成果总结如下:(1)本文提出了一个识别燃料电池汽车企业核心技术研发方向的方法模型。该模型创造性地将隐含狄利克雷分布引入到核心技术识别的框架当中,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取文本特征词并识别领域中的关键核心技术组件;其次,通过分析企业各项核心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评估各个核心技术领域的未来潜力与发展优先级,为企业推荐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方向;最后,运用异常因子检测算法识别各个核心技术领域中的创新专利,预测了未来可能引领企业技术方向的创新发展点。实证研究部分以通用汽车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评估技术发展潜力与优先级,识别了能够提升企业创新效率的核心技术研发方向。(2)本文有效地建立了一个识别燃料电池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方案的方法模型。本文从网络分析的角度入手,基于改进的特征词共现网络来描述领域中的技术创新活动,并提出了网络结构链的思想,将识别技术创新方案视为预测技术网络的未来链路变化和潜在关联;其次,分析与识别现有技术方案的专利开发状态,并基于文献和专利数据特征及专家意见构建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借助回归分析方法实现技术创新方案的评价与预测。实证研究部分,以燃料电池汽车储氢技术为例开展实证分析,识别了该领域中的技术创新方案,并为企业推荐了适合未来不同阶段发展的技术机会。(3)本文构建了一个燃料电池汽车企业技术商业化机会分析模型。在以知识为导向的全球化经济中,技术创新成果成功的商业化应用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因此,本文重点强调对企业技术的潜在商业化机会的发掘,并以燃料电池汽车储氢技术为例开展实证分析。本文所提出的研究模型共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利用协同过滤的方法获得市场竞争对手企业的技术发展策略,得到对目标企业有用的关键信息来识别具有商业潜力的、适合其发展的技术领域;其次,基于技术与行业映射关系识别竞争对手企业所具体涉足的行业,结合目标企业实际需求,分析和识别适合其拓展的行业领域;最后,通过建立专利增长趋势和跨领域应用趋势分析指标,评估已识别的行业领域的未来价值,进而为企业推荐了最具潜力的商业化拓展机会。

袁桦[4](2018)在《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研究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文中提出城市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引擎,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制造业是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产业,在城市的兴起及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仍然是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制造业的集聚和发展不仅对城市资源配置产生影响,也对城市的可持续增长具有一定的作用。制造业集聚,作为一种空间地缘现象,对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国家级城市群之一,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制造业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打造优势集群,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制造2025”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的多重背景下,以长江中游城市群内的城市为对象,研究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增长的关系,对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产城融合、推动城市创新、促进城市群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制造业集聚形成的推动城市增长的内生力量出发,以产业集聚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制造业的特征,构建了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选取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内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城市的增长指标和制造业集聚程度进行了测算。随后,采用面板数据回归、门槛回归、空间面板回归等方法对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研究,本文得到较为丰富的结论。从理论方面看,制造业集聚形成的知识分工是促进城市增长的途径之一。制造业在城市内集聚形成了劳动分工,同时又伴随着知识分工。而随着知识分工的深化,专业的制造知识得以积累,知识积累带来规模报酬的递增,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源泉。制造业集聚形成的知识溢出是推动城市增长的另一条途径。制造业在城市内的集聚产生的外部性,加速了城市内同一行业内企业间的知识交换,同时也促进了城市内行业间的知识交换。而知识交换又能够促进城市的创新成果的产生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成为城市增长的动力。此外,知识传播和扩散不仅发生在城市内,也发生在城市间。因此,城市内制造业集聚产生的效应能够通过城市间的空间关联机制对其他城市的增长产生影响,进而带动城市群的整体增长。从实证方面来看,首先,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内,具有相对优势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集聚虽然对城市效率的提升作用有限,但这些制造业部门通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生产性知识则有助于城市创新成果的产生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其次,随着制造业和城市的发展,制造业集聚通过行业内和行业间的交流而产生的知识溢出对城市的作用从促进城市效率提高转变为促进城市创新和人力资本水平提升。而更大规模的城市也更利于制造业集聚通过知识溢出机制促进城市增长。第三,城市间社会关系的接近,有利于发挥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一方面,社会距离的接近不仅有助于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新兴制造业产生的知识在城市群内扩散,也有利于金属制品业、纺织业等传统制造业的集聚形成的知识积累在空间中发挥作用,进而带动城市群的增长。另一方面,社会关系的接近加速了制造知识在城市间的传播和扩散,促进了城市间的相互学习,从而提升了城市群整体创新和人力资本水平,有助于城市群的可持续增长。上述结论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首先,要正确地处理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增长的关系,充分发挥其促进创新和人力资本的作用,限制其对城市效率的消极作用。其次,要关注制造业与城市增长的匹配关系,使之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第三,要形成城市间的良性互动机制,通过制造过程形成的交流平台,促进城市间的相互交流,促进城市创新和人力资本的流动,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群增长的推动作用。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研究视角上,本文聚焦于制造业集聚对城市效率和可持续增长的效应研究,并以制造业集聚形成的知识共享机制为切入点,将知识分工、知识溢出和空间关联纳入到同一分析框架中,构建了一个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制造业集聚通过知识积累和扩散带来的城市增长效应。(2)在实证研究过程中,对指标的划分方法、测度方法进行了改进,并使用了相对可靠的数据作为实证的基础。(3)研究结论上,本文认为,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对城市及城市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鼓励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固然有利于城市及城市群的增长,但传统制造业在城市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其在生产中积累的知识所形成的创新效应,对建设创新型城市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于亚卉[5](2018)在《基于梯度理论的东北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研究》文中认为目前,世界经济发展普遍存在产业转移,并伴随着土地成本、劳动力、资源枯竭等问题的发生而逐渐加剧,在改革之初,我国便采取了非均衡发展战略,东部地区凭借自身优势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然而,由于诸多因素压力的影响,东部地区需要向外转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空间。近年来,东部地区正积极向其他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并且以向中西部进行的产业转移成效最为显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进一步缩小了国内区域发展差距,提升产业转入地区综合实力。东北地区作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尚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工业基础并不落后,自然资源丰富,且享有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此,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也成为了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机遇。本文旨在为东北地区加快产业转移,促进东北地区社会发展,提供可行的政策建议与理论支撑,并为其他地区的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实践经验。本文以东北地区为研究对象,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区域梯度评价模型定量评价东北地区在全国的区域梯度排名,明确东北地区区域梯度低于东部地区选定省市,能够承接产业转移。用产业比重变化测度近年来东北地区已经承接了东部地区选定省市的产业转移,用相对产业梯度系数来判断和东部地区选定省市相比,哪些产业不仅在东北地区占优势,而且和东部地区选定省市相比,也同样占据优势,该产业可以作为从东部地区选定省市承接的产业。并对波特竞争优势模型加以修正,结合东北地区的现实承接条件层层筛选出东北地区可承接的优势产业,对已选定承接产业注意问题予以总结。结合研究内容,确定具体的承接模式,针对性提出东北地区承接东部地区选定省市产业转移的对策,进一步加快东北地区承接东部地区选定省市产业转移的进程。

张子涵[6](2018)在《中国水泥行业节能减排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水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国民经济水平稳步提高的同时,水泥行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认可水泥行业对国民经济增长上所带来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不应忽视掉水泥行业对能源、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水泥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中国水泥行业的问题现状是:由于生产工艺的问题,水泥的生产带来了高能源消耗和高污染排放。中国水泥行业的节能排放已成为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在当前有关水泥行业的研究中,对其产生的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具体数量及驱动因素的关注相对不足,缺乏对此问题的整体深入研究,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使用相关统计数据对水泥行业进行实证分析,对其节能减排潜力、反弹效应,以及各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并希望相关结论能够为今后的政策制定与落实水泥行业节能减排目标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对水泥行业的能源需求和节能潜力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度节能情景下,中国水泥行业2020年和2030年的能源需求将分别达到38074万吨标煤和61004万吨标煤,相比于基准情景下分别可节能9889和51916万吨标煤,节能分别达到20.62%和45.98%。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核算了中国水泥行业1991-2014年间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并采用LMDI的方法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劳动生产率提高是造成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的最主要因素,而能源强度的下降是行业碳减排的最主要动因。接下来,本文建立了包含劳动、资本和能源投入的生产函数,对中国水泥行业能源消费的反弹效应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中国水泥行业的平均反弹效应为97.1%,说明技术进步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导致水泥行业能源效率的提升,但由此带来的节能量会有很大程度的反弹。进一步的,本文对水泥行业各投入要素的替代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各投入要素之间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替代关系,说明采用其它生产要素来替代传统能源要素,将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在未来水泥生产的某些环节,使用更为清洁的能源替代煤炭将是中国水泥行业未来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方向。

王有森[7](2018)在《中国工业出口产品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评价研究 ——基于产业关联视角》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中国经济工业化的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以劳动力、环境成本比较优势参与全球生产,使得中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出口贸易迅速扩张,推动中国经济持续30年快速增长。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例如,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资源浪费日益严重、对外能源依存度过高。这些问题逐步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在中国“十三五”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之路。这意味着中国工业经济发展方式和工业对外贸易发展的动力都将发生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将从规模粗放型向效率集约型转变,工业对外贸易发展动力将从扩能增“量”为主向效率提“质”为主转变。基于以上分析和背景,本文研究聚焦于中国工业出口产品的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GTFP)评价。全要素生产率(TFP)1是基于技术进步基础上提出的生产效率评价指标,是指总产出与全部投入生产要素之比,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和技术进步、管理效率水平。全要素包括有形生产要素和无形生产要素:有形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土地三个基本的生产要素;无形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管理和技术两个基本的生产要素。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是指全要素生产产出增长率超出有形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全”的意思是经济增长中不能分别归因于有关的有形生产要素的增长的那部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可以用来衡量除去所有有形生产要素以外的纯技术进步的生产率的增长。全要素生产率是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指标,是探究经济增长源泉的重要工具。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有助于分析经济增长的源泉,即分析各种生产要素增长、技术进步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识别经济增长是要素投入型增长还是效率提高型增长,从而确定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GTFP)是指一种考虑环境成本的全要素生产效率评价指标,用于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中存在的问题。能源投入和碳排放是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评价中反映环境成本最常用的指标,因为几乎所有的生产都离不开能源的使用,而能源的使用又必然伴随着碳的排放。提高出口产品的GTFP就是通过技术进步,在考虑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提高出口产品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尽管中国工业出口产品生产效率问题广受关注,但现有的评价模型存在以下不足:(1)没有考虑产业关联关系;(2)没能将环境效率评价和出口产品全要素生产效率评价进行有机的结合;(3)没能将总效率(E)评价和各生产要素效率评价纳入同一个模型;(4)没有将研究细化到分行业分省域层面。首先,中国工业出口产品的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评价需要考虑产业关联关系。众所周知,一个经济系统中,各部门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一个产业部门的生产需要消耗其他产业部门的产出,该产业部门的产出也会作为投入品被其他产业部门所消耗。一个国家在进行出口品的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中间产品和服务,一国(区域)某产业部门的出口产品生产效率不仅与本产业部门的产品生产效率相关,还与其上游产品的生产效率相关。在对中国工业分行业GTFP进行评价时,如果能将产业的关联关系纳入评价模型,将提高效率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其次,中国工业出口产品的GTFP评价需要将环境效率评价和出口产品全要素生产效率评价进行有机的结合。现有的研究要么侧重单个产业生产效率评价,要么侧重一国(区域)环境效率评价,缺乏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的研究。生产效率是衡量一个地区、行业或企业在既定生产技术条件下投入最小化或产出最大化。按照这一定义,在衡量中国工业出口产品的生产效率时,从产业关联的视角看,就是比较单位出口产品的生产所耗费的各种主要生产要素的总投入量(完全消耗量)。总投入量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本行业产品生产直接消耗的生产要素投入(直接消耗),二是为了生产中间投入产品而消耗的生产要素投入(间接消耗)。现有的研究在对出口产品生产效率进行评价时,只是简单沿用了国内单个行业的生产效率评价方法,即只比较单位行业产品生产所耗费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直接消耗量,没有考虑中间投入产品的生产对生产要素的间接消耗量。在将这种基于本行业直接消耗数据基础上计算的行业生产效率评价方法简单应用于出口产品生产效率评价时,就存在不合理性。在对中国工业出口产品全要素生产效率进行评价时,如果能将所有的生产投入、产出要素都能用完全消耗量替代直接消耗量,效率评价结果将更加合理。第三,现有中国工业出口产品的GTFP评价模型没能将总效率(E)评价和各生产要素效率评价纳入同一个模型。研究中国工业出口产品GTFP评价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提高其效率,如果能将总效率(E)评价和各生产要素效率评价纳入同一个模型,不仅能知道哪个行业的效率低,而且可以知道哪些生产投入、产出要素(资本效率(Ek)、劳动力效率(El)、能源效率(Ee)、碳排放效率)的效率低,进而明确导致该行业效率低的具体来源,从而为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多的决策信息。最后,现有中国工业出口产品的GTFP评价模型研究没有细化到分行业分省域层面。中国工业出口产品GTFP既存在行业上的差别,也存在地区的差异。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单一行业或地区的GTFP评价上,缺乏深入到分行业分地区的研究。如果能将中国工业出口产品GTFP评价研究深入到分行业分地区层面,不仅可以知道哪些行业GTFP偏低,而且可以知道哪些地区的GTFP偏低,从而为地区差异化的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多的决策信息。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以上问题,本文从产业关联的视角提出了修正的中国工业出口产品GTFP评价模型。然后,应用本文提出的中国工业出口产品的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GTFP)评价模型从多个层面分析了2008年、2013年中国工业行业的总效率、资本效率、劳动力效率、能源效率、碳排放效率。接着,分析中国工业出口产品的GTFP和中国工业行业出口产品市场份额(间接反映出口竞争力的一个指标)间的关系,以检验中国工业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最后,基于以上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运用竞争性投入产出表将不考虑产业关联关系生产要素直接消耗量转变为考虑产业关联关系的完全消耗量。产业关联理论又称投入产出理论,侧重于研究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研究产业关联关系的主要工具是里昂惕夫提出的投入产出表,借助投入产出表可以将行业的生产要素的直接消耗量转变为完全消耗量。完全消耗量的概念反映了中国工业行业出口产品所耗费的所有生产要素的数量,等于行业直接消耗量与中间产品生产引致的间接消耗量之和。其次,运用非径向数据包络(SEM-DEA)模型修正中国工业出口产品GTFP评价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是一种评价具有多投入、多产出决策单元相对效率的线性规划方法。DEA的显着特点是不需要预先估计参数、不需要做任何权重假设,因此,评价结果更加客观。正是由于DEA具有的这种独特优势,使其迅速成为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评价的主流方法。DEA分为两大类:径向DEA模型和非径向DEA模型(SBM-DEA模型)。径向DEA模型要求投入产出要素同比例调整,该方法无法识别某一具体投入、产出要素导致的无效率信息。非径向DEA模型不仅可以比较系统效率,而且可以识别某一具体生产投入、产出要素的效率,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更多的决策信息。为了克服径向DEA评价方法的缺陷,本文在假设污染物满足弱处理性的前提下,基于F?re and Grosskopf(2004年)的方法提出一个修正的非径向DEA模型来评估中国工业出口产品GTFP。本文研究模型中生产投入要素选择资本、劳动力和能源,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变量选择行业生产总值(GDP)和二氧化碳碳排放量(2CO)。该模型可以计算中国工业分行业出口产品生产系统的总效率-资本效率-劳动力效率-能源效率-碳排放效率。第三,将本文提出的修正的SBM-DEA模型应用于评价中国工业分行业出口产品GTFP。分析分为两个层次:中国工业分行业效率评价(全国不同行业比较)、中国工业各行业分省域效率评价(一个具体行业的不同省域比较)。中国工业分行业效率评价中的决策单元是全国工业不同行业,评价结果可以识别中国工业哪些行业的出口产品GTFP高。中国工业各行业分省域效率评价(具体一个行业的不同省域比较)中的决策单元是同一工业行业的不同省域,评价结果可以识别该行业哪些省域的出口产品GTFP高。第四,本文接着研究中国工业行业出口产品GTFP和行业出口市场份额的关系。按照新新贸易理论的观点,出口贸易具有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也就是说,对外依存度高的行业全要素生产效率高。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做出两个假设:假设一是不同行业出口依存度与行业GTFP存在正相关关系;假设二是同一行业不同省域的出口市场份额与其GTFP存在正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以上两个假设均通过检验。正相关关系成立。本文共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指出中国工业出口产品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价分析的重要性,然后全面回顾和总结了中国工业出口产品的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评价研究现状,并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没有考虑产业关联关系、没能将环境效率评价和出口产品全要素生产效率评价进行有机的结合、没能将总效率(E)评价和各生产要素效率评价纳入同一个模型、没有将研究细化到分行业分省域层面。最后,本章详细说明了文章的研究方法、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第二章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目的是为本文研究做出理论和方法准备,主要回顾了包括经济增长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评价研究、产业关联理论研究等相关理论。第三章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模型,主要包括非竞争性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和修正的SBM-DEA模型。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经济系统各个行业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依存关系的经济计量方法,是分析产业关联关系最常用的工具。非径向DEA方法能计算决策单元的总效率(E)以及各生产投入、产出要素的效率,能够比径向DEA提供更全面的效率评价决策信息。第四章到第六章是论文的实证部分。第四章从中国工业行业的层面研究不同行业出口产品的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评价。研究结果发现,总效率(E)可以合理地被各个生产投入、产出要素的效率所解释。第五章从中国工业15个典型行业层面上研究各省域的出口产品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研究结果发现,在不同行业中,各生产投入、产出要素的效率对总效率(E)的影响是不同的。第六章分析中国工业分行业出口产品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评价和出口强度的关系。出口贸易具有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出口产品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和出口强度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在给定工业行业中,生产效率越高的地区出口份额越高。第七章是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五个:首先,中国工业行业总效率可以被生产投入、产出要素效率合理地解释。行业总效率(E)有效的前提条件是行业投入、产出要素效率都是有效的,各行业投入、产出要素效率无效是导致行业总效率(E)无效的根源。其次,中国工业典型行业不同省域的总效率与其行业的投入、产出要素效率既有共性也存在明显差异。第三,中国工业行业GTFP与其出口市场份额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这种正相关关系会随着行业出口市场份额的增大而增强,当行业出口市场份额大到一定程度时,GTFP对其出口市场份额的正向影响会急剧增加。第四,2008年中国工业行业GTFP与行业出口市场份额存在正相关关系不成立,说明2008年中国工业行业出口贸易是基于资源过度投入型,不是基于效率提高型。第五,与2008年相比,2013年中国工业行业的总效率(E)和碳排放效率有所下降,资本效率(Ek)、劳动力效率(El)、能源效率(Ee)有明显提高,导致2013年中国工业行业的总效率(E)和碳排放效率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工业出口产品结构的恶化。本文主要创新点有三个:1、基于产业关联角度和污染物的弱处理性1,利用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和非径向DEA方法,改进并构建了出口产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价模型。该模型不仅包括了资本、劳动力等要素,也包括了能源、污染物等要素,并且剔除了出口产品生产所利用的进口中间品的投入消耗,从而可以在完全消耗量意义上对中国出口产品生产效率做出更为全面的评价。相比常见的根据行业直接消耗量的评价方法而言,评价结果将更加合理。2、与环境效率评价的主流方法径向DEA模型相比,本文选择的非径向DEA模型对环境效率的甄别能力更强,提供的决策信息更多。利用非径向DEA模型不仅可以评价系统决策单元的总效率(E),还能评价各生产投入、产出要素的效率,进而可以知道导致决策单元无效率的具体来源。3、利用本文所改进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评价模型,全面分析评价了中国工业各行业出口产品生产效率。具体而言,一是分行业检验了出口产品生产效率,亦即比较了出口产品生产效率在行业上的差异;二是对同一行业分省域检验了出口产品生产效率,亦即比较了不同行业出口产品生产效率在空间上的差异。

吴青[8](2017)在《考虑碳排放的我国矿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绿色低碳是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矿业健康发展,必须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集约式增长方式。能源消费作为直接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日益受到关注,节能减排成为当前履行我国减排国际承诺的重要的工作。科学合理测算矿业全要素生产率需要考虑碳排放的环境约束条件。本文以“矿业碳排放情况、影响因素及其与矿业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矿业全要素生产率如何及来源分解”以及“什么因素影响了矿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作用大小”三个问题为导向,以经济增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低碳经济理论为基础,利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及我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方法与参数、运用Tapio弹性分析法、基于扩展的KAYA恒等式及LMDI方法测算了我国矿业能源消费碳排放情况、矿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相互关系、以及碳排放影响因素的逐年及累计作用大小及方向。运用全局DEA的GML方法测算了碳排放约束下的矿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其在矿业经济增长的不同时期、不同行业的作用差异。基于灰色系统模型(GRA)分析了矿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从观念意识、环保力度、所有制改革、能源结构调整、规模化经营等多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得到主要结论和创新性成果如下:测算了包含18种能源类型的我国矿业能源消费碳排放情况,分析其与矿业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得到我国矿业经济增长逐步向低消耗低排放过渡的结论,将其分解为经济产出、能源结构、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效应5大因素,并认为经济产出是影响我国矿业增排的最大因素,而促使我国矿业减排的最主要要素是能源强度的结论。在我国矿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中,引入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非期望产出,使分析框架较科学合理,得到矿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由大到小的因素依次为市场集中、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所有制结构、能源结构、资本深化、企业规模、研发投入强度、出口贸易,并对细分行业进一步分析,提出指导意见。本文对我国矿业领域的碳排放进行了系统研究。不仅包含的能源种类更为齐全,测算结果精确,而且将能源投入与碳排放纳入我国矿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研究更为完整深入。

周李洪[9](2016)在《新型层叠式行星立磨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粉磨作业耗能巨大,而用于粉磨作业的辊式系列设备能量有效利用率却很低,如雷蒙磨的能量有效利用率还不到12%,因此研究粉磨设备能量利用率对我国水泥、陶瓷等高耗能产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实现粉磨过程的节能降耗的关键在于提高粉磨效率。层叠式行星立磨机在运用料层粉碎和多碎少磨原理后使得水泥原料粉磨作业的效率明显提高,同时单位质量的原料产生的电耗明显降低,成为水泥粉磨作业机械设备发展的主流方向。本文从辊式系列磨机破碎原理和机械结构设计等角度出发,分析其碾轮磨损不均,碾轮易被物料卡死、能耗高的原因,采用数值仿真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辊式系列磨中存在的问题的影响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工作,并参考雷蒙磨结构,运用料层粉碎和多碎少磨原理,设计新型层叠式行星立磨,并应用于生产实践。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点如下:(1)重新设计了立磨磨机内部重要部件,并基于最大入料粒度计算和动力学分析结果确定了新型层叠式行星立磨的结构特性和力学特性,物料碾磨性能改善和能量利用效率提高验证了改进设计的有效性。(2)建立了层叠式行星立磨机三维模型,对碾轮、悬臂和主轴等关键零部件的受力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获得了计算与调整相关的结构参数与工艺参数的理论依据;(3)完成了层叠式行星立磨样机的组装、调试以及实地粉磨试验,结果表明,测试产品性能良好,且经济效益较为显着。

刘铁鹰[10](2015)在《中国沿海地区重化工业产业同构化研究》文中认为工业化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至今为止,多数国家都不可避免的经历着自工业革命以后获得的生产力大发展阶段,其本身存在着内在的规律性特征。其中,重化工业得到大力发展是工业化发展到中后期或者说成熟阶段的重要特征,中国正在经历这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受历史条件和工业化发展条件的影响,中国的重化工业发展经历了“沿海-内陆-沿海”的发展阶段。简单的理解,我们有理由认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速度直接受到重化工业化过程以及重化工业布局及其结构的影响。因而对中国沿海地区重化工业产业结构的研究对于研究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地区重化工业产业结构趋同,形成了重化工业向沿海集聚背景下的分散布局问题,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并将此类问题定义为“产业同构”现象。产业同构是产业结构地区间相似程度较高的表现,和国外相比,国外的产业同构多数表现为国家间同构,而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其存在的是地区间严重同构。多数学者关注的焦点在于产业同构可能导致重复建设和盲目竞争,从而阻碍经济的发展,政府决策机构也认为产业同构问题特别是沿海地区重化工业产业同构非常明显,是否存在资源的低效率使用以及其成因和影响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问题。对于中国沿海重化工业产业同构相关问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解开产业同构现象的成因以及演变规律,从全新的视角分析中国的工业化演变规律;另一方面,可以对备受争议的产业同构的影响进行全面的揭示,判断产业同构的性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对国内外沿海地区重化工业产业布局与结构演变分析的基础上,比较梳理我国沿海地区重化工业产业发展的阶段性演变以及现实特征,特别是对产业同构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重点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对产业同构概念及相关理论的揭示,从区域分工以及竞争的角度和工业化演变的相关理论相结合分析,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及其结构趋同问题的理论基础;(2)从宏观上论证沿海地区重化工业产业的地理集中趋势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分散布局现象,对重化工业整体及其细分产业在空间分布的特征以及不同产业发展的脉络进行完整的梳理和解读;(3)对沿海地区重化工业产业同构进行测度研究,采用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技术工具对沿海地区产业同构的存在性、相对稳定性,特别是空间演变顺序和特征等进行规律性的探索研究;(4)重点讨论沿海地区重化工业产业同构的成因,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解释市场化和地方行政垄断对于产业同构出现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成因;(5)研究沿海重化工业产业同构的宏观影响和微观影响以及产业同构的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对产业同构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的研究产业同构的方法很难做到对产业的细分研究;仅仅依靠单一指数,很难从根本上将不同年份数据间的作用关系以及不同区域截面的相互影响加以考虑,不能反映产业结构演变的内在特征。本文使用国际最新发展的非线性傅立叶模型并结合顺序面板选择(SPSM)法,实现在计量方法上的突破。再进一步以Bootstrap模拟法产生出适合本文最适的估计值,建立更为有效的估计与检验。(2)已有的相关研究关注重化工业的单一区域或者省份影响,或者关注同一产业的局部问题。然而,本文将视角定位于从客观的角度论证解释沿海重化工业空间分布的竞争演化以及可能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较为客观全面的论证这种同质化分散竞争有利于区域自由竞争,从而更好地促进优胜劣汰,实现经济发展。同时,市场化竞争本身会促进产业同构的出现。本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展现同构现象的重要作用,揭示其本身是我国当期沿海重化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并且其存在具有自身的合理性。(3)采用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产业同构的合意区间,以及在不同区间范围内产业同构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发现,当前产业同构的直接和间接作用都表现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重化工业内部异质同构较强。相对于以往对此问题研究仅考虑线性单因素的讨论而言,本文主要从非线性的角度进行结构变化的分析,更具有一般性分析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沿海地区的相互竞争议价形成了合理的地区间的买卖合约,地区产业的同构过程是按照异质同构的规律逐渐完善的,我国沿海地区产业集聚过程中的市场作用加速了同构化进程,地区间产业同构本身形成了合理的均衡价格,使得产业布局和演化按照市场规律进行,不存在所谓的重复建设与过度竞争问题。(2)重化工业不同产业中的地区差异就比较明显,化学纤维制造业的产业同构最为严重,在55对沿海地区组合中有28对地区存在产业同构现象,其次是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通用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唯一不存在产业同构现象的重化工业细分产业。总体来看,重化工业产业同构比较严重的省份是海南、河北、辽宁、广东、上海,他们分别和全国其它一半以上的省份存在产业同构化趋势。而从细分产业上看,不同地区在某个产业上的同构的严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3)现阶段我国产业同构主要是政府行政垄断干预下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出于税收和政绩观的角度出发产生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利益驱动非常明显,市场经济的活跃程度越高,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模约大,越容易将同构的竞争局面扩大化。(4)从宏观上看,重化工业产业同构的内部异质性较强,地区产业同构所形成的竞争是良性竞争,没有形成重复建设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从区域分异的角度看,全国平均的产业同构拐点值为0.92,上海-广东、天津-广西、天津-河北、天津-山东、天津-辽宁,这些地区以环渤海地区为主。长三角地区的异质同构强于环渤海地区。

二、广义磨在非金属矿行业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义磨在非金属矿行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信息服务业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关键概念说明
        1.3.1 研究对象
        1.3.2 关键概念说明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资本要素估计
        1.5.2 替代弹性估计
    1.6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1 信息化社会理论
        2.1.2 产业关联理论
        2.1.3 生产要素理论
        2.1.4 一般均衡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信息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2.2.2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业互动发展
        2.2.3 信息服务业产业关联的相关研究
        2.2.4 信息服务业CGE的相关研究
    2.3 相关文献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信息服务业态发展演变规律研究
    3.1 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3.1.1 科技型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3.1.2 消费型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3.1.3 生产型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3.2 信息服务业产业结构的演变发展
        3.2.1 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变的经济指标表征
        3.2.2 信息服务业态内部结构演变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息服务业产业关联特征分析
    4.1 信息服务业前向关联特征分析
        4.1.1 信息服务业前向直接关联特征分析
        4.1.2 信息服务业前向完全关联特征分析
        4.1.3 信息服务业前向间接关联特征分析
    4.2 信息服务业后向关联特征分析
        4.2.1 信息服务业后向直接关联特征
        4.2.2 信息服务业后向完全关联特征
        4.2.3 信息服务业后向间接关联特征
    4.3 信息服务业产业波及分析
        4.3.1 推动力系数
        4.3.2 影响力系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信息的生产要素性质
    5.1 资本存量估算研究
    5.2 软件资产在总量生产中的作用机制
        5.2.1 总量CES生产函数构建
        5.2.2 总量CES生产函数数据
        5.2.3 总量CES生产函数估算结果
    5.3 软件资产在细分部门生产中的作用机制
        5.3.1 细分部门CES生产函数构建
        5.3.2 细分部门格兰杰因果检验
        5.3.3 细分部门决策树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息服务业产业融合研究
    6.1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需求
        6.1.1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需求
        6.1.2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完全需求
    6.2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供给
        6.2.1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供给
        6.2.2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完全供给研究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信息服务业CGE模型构建和政策模拟
    7.1 国民经济科目划分与SAM编制
        7.1.1 国民经济科目划分
        7.1.2 SAM编制
    7.2 CGE系统搭建
        7.2.1 生产模块
        7.2.2 收入和需求模块
        7.2.3 价格模块
        7.2.4 国际贸易模块
        7.2.5 均衡闭合模块
    7.3 模拟方案设计和软件执行
        7.3.1 国内外环境因素
        7.3.2 模拟说明
        7.3.3 经济形势模拟
        7.3.4 产业政策模拟
        7.3.5 复合模拟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存在的不足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附录G
附录H
附录I
附录J
附录K
附录L
附录M
附录O
参考文献

(3)基于科技文献的燃料电池汽车企业技术机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当前研究与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案
        1.2.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2 理论研究构架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意义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方法和文献综述
    2.1 技术机会分析相关理论
        2.1.1 技术预测与技术机会分析
        2.1.2 技术机会的含义
        2.1.3 技术机会分析方法与工具
    2.2 文本挖掘在技术机会分析中的应用
        2.2.1 文本分割与句法分析
        2.2.2 关键词提取
        2.2.3 文本聚类
    2.3 网络分析在技术机会分析中的应用
        2.3.1 关系提取
        2.3.2 特征与结构分析
    2.4 文献计量与专利分析在技术机会分析中的应用
        2.4.1 趋势分析
        2.4.2 计量指标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燃料电池汽车企业核心技术研发方向识别研究
    3.1 问题的提出
    3.2 核心技术领域识别及发展水平分析
        3.2.1 基于文本挖掘的核心技术组件萃取
        3.2.2 企业的技术组合向量构建
        3.2.3 基于技术组合向量的技术发展水平分析
    3.3 核心技术领域潜力评估及发展优先级分析
        3.3.1 技术竞争强度评估
        3.3.2 技术生命周期评估
        3.3.3 技术市场潜力评估
    3.4 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点识别
        3.4.1 专利关系映射
        3.4.2 创新专利识别
    3.5 实证研究——以通用公司为例识别企业核心技术研发方向
        3.5.1 案例研究背景
        3.5.2 数据采集与处理
        3.5.3 通用公司核心技术领域识别及发展水平分析
        3.5.4 通用公司核心技术领域潜力评估与发展优先级分析
        3.5.5 通用公司核心技术领域中的创新专利识别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燃料电池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方案识别研究
    4.1 问题的提出
    4.2 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技术网络描述
        4.2.1 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技术网络构建方法
        4.2.2 技术网络特征描述
    4.3 基于多元链路结构的技术方案识别
        4.3.1 基于文献数据的技术方案识别
        4.3.2 基于专利数据的技术方案识别
    4.4 基于回归分析的技术创新方案评价与预测模型
        4.4.1 技术创新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2 基于回归分析构建技术创新方案预测模型
    4.5 实证研究——以“储氢技术”为例开展企业技术创新方案识别研究
        4.5.1 储氢技术网络特征描述
        4.5.2 基于多元链路结构的储氢技术方案识别
        4.5.3 构建基于回归分析的储氢技术方案评价模型
        4.5.4 预测储氢技术领域未来技术创新方案并进行结果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燃料电池汽车企业技术商业化机会分析
    5.1 问题的提出
    5.2 技术商业化机会分析框架
        5.2.1 技术商业化机会分析思路及方法
        5.2.2 技术商业化机会分析步骤
    5.3 面向技术的商业化机会分析
        5.3.1 基于专利分析的竞争对手企业初选
        5.3.2 基于协同过滤的竞争对手企业识别
        5.3.3 技术领域潜在商业化机会分析
    5.4 面向行业的商业化机会分析
        5.4.1 技术与行业映射关系
        5.4.2 基于技术与行业映射关系的商业化机会分析
        5.4.3 行业未来发展潜力评价
    5.5 实证研究——以“储氢技术”为例开展企业的技术商业化机会分析
        5.5.1 数据收集
        5.5.2 面向技术的商业化机会分析
        5.5.3 面向行业的商业化机会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6.2 研究的局限性
    6.3 后续研究建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4)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研究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集聚的增长效应
        1.2.2 集聚效应研究方法分异
        1.2.3 产业集聚与城市增长
        1.2.4 长江中游城市群集聚现状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产业集聚理论
        2.1.1 经济增长视角下的产业集聚理论
        2.1.2 地理空间视角下的产业集聚理论
        2.1.3 经济增长与地理空间双重视角下的产业集聚理论
        2.1.4 社会关系视角下的产业集聚理论
    2.2 城市增长理论
        2.2.1 要素供给视角下的城市增长理论
        2.2.2 市场需求视角下的城市增长理论
        2.2.3 内生增长视角下的城市增长理论
    2.3 理论述评
第3章 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理论分析
    3.1 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理论研究框架
    3.2 制造业集聚、知识分工与城市增长
        3.2.1 制造业知识的形成机制
        3.2.2 制造业集聚与知识分工
        3.2.3 知识分工的城市增长效应
    3.3 制造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城市增长
        3.3.1 知识溢出产生的机制
        3.3.2 制造业集聚与知识溢出
        3.3.3 知识溢出的城市增长效应
    3.4 制造业集聚、空间关联与城市增长
        3.4.1 空间差异性及空间依赖性
        3.4.2 制造业集聚与空间关联
        3.4.3 空间关联的城市增长效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制造业集聚现状及相关指标测算
    4.1 制造业集聚现状分析
        4.1.1 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现状分析
        4.1.2 制造业的空间结构集聚现状分析
        4.1.3 小结
    4.2 城市增长指标测算
        4.2.1 城市经济效率测算
        4.2.2 创新和人力资本指标
    4.3 制造业集聚度测算
        4.3.1 制造业专业化集聚度测算
        4.3.2 制造业集聚多样化集聚度测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制造业集聚、知识分工与城市增长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设定
    5.2 知识分工的城市增长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5.3 知识分工的城市增长效应异质性分析
        5.3.1 时间异质性
        5.3.2 地区异质性
        5.3.3 .城市规模异质性
    5.4 稳健性检验
        5.4.1 知识分工的城市增长效应稳健性检验
        5.4.2 知识分工的城市增长效应异质性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制造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城市增长的实证分析
    6.1 模型设定
    6.2 知识溢出的城市增长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6.3 知识溢出的城市增长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6.3.1 时间异质性
        6.3.2 地区异质性
        6.3.3 城市规模异质性
    6.4 稳健性检验
        6.4.1 知识溢出的城市增长效应稳健性检验
        6.4.2 知识溢出的城市增长效应异质性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制造业集聚、空间关联与城市增长的实证分析
    7.1 模型建立、空间权重设定及检验
        7.1.1 模型设定
        7.1.2 空间权重计算
        7.1.3 空间回归模型的检验
    7.2 地理邻近性与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
        7.2.1 地理邻近性、知识分工与城市增长
        7.2.2 地理邻近性、知识溢出与城市增长
        7.2.3 结论
    7.3 社会关系接近性与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
        7.3.1 社会关系接近性、知识分工与城市增长
        7.3.2 社会关系接近性、知识溢出与城市增长
        7.3.3 结论
    7.4 稳健性检验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主要创新点
    8.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5)基于梯度理论的东北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文献简析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东北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选择分析
    2.1 东北地区区域梯度分布分析
        2.1.1 我国各省市区域梯度分布情况
        2.1.2 东北地区在全国经济梯度位置分析
    2.2 东北地区现阶段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定量测度
        2.2.1 东北地区现阶段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测度指标构建
        2.2.2 东北地区现阶段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具体行业分析
    2.3 东北地区高梯度产业测度
        2.3.1 改进的梯度系数模型
        2.3.2 东北地区高梯度产业分析
    2.4 东北地区可承接东部地区产业选择
        2.4.1 相对梯度系数构建
        2.4.2 东北地区可承接东部地区产业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北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现实条件分析
    3.1 波特竞争优势模型的修正
    3.2 东北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要素条件分析
        3.2.1 东北地区劳动力概况
        3.2.2 东北地区森林资源概况
        3.2.3 东北地区农业资源概况
        3.2.4 东北地区矿产资源概况
        3.2.5 东北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概况
    3.3 东北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需求条件分析
        3.3.1 辽宁省需求条件分析
        3.3.2 吉林省需求条件分析
        3.3.3 黑龙江省需求条件分析
    3.4 东北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相关产业基础
        3.4.1 辽宁省相关产业规模情况
        3.4.2 吉林省相关产业规模情况
        3.4.3 黑龙江省相关产业规模情况
    3.5 东北地区承接东部地区选定产业的发展水平
        3.5.1 东北地区各产业企业平均产值情况
        3.5.2 东北地区各产业上市公司数量情况
        3.5.3 东北地区各产业集中度情况
    3.6 东北地区已选定承接产业需注意问题
    3.7 本章小节
第4章 东北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模式及对策
    4.1 东北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模式
        4.1.1 资源开发型产业转移模式
        4.1.2 低成本型产业转移模式
        4.1.3 市场拓展型产业转移模式
        4.1.4 集群吸引型产业转移模式
    4.2 东北地区承接东部地区选定省市产业转移的对策
        4.2.1 产业转移应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
        4.2.2 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推进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东北三省转移
        4.2.3 不断完善产业转移配套服务体系
        4.2.4 发挥老工业基地优势,推动装备制造业转移承接
        4.2.5 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推动加工型产业链整体转移承接
        4.2.6 以人力资本保障承接产业的创新发展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中国水泥行业节能减排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计量分析方法
        1.3.3. 情景分析法
        1.3.4. 理论分析方法
    1.4 主要成果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中国水泥行业现状
    2.1 中国水泥行业现状
        2.1.1 水泥行业简介
        2.1.2 中国水泥行业发展历史
        2.1.3 新时期中国水泥行业发展的特点
    2.2 能源需求预测
    2.3 碳排放分解
    2.4 能源反弹效应研究
    2.5 能源替代研究
第三章 中国水泥行业能源需求及节能潜力
    3.1 研究方法
        3.1.1 单位根检验
        3.1.2 协整检验
        3.1.3 情景分析
    3.2 变量与数据
    3.3 实证结果
        3.3.1 单位根检验
        3.3.2 Johansen-Juselius协整检验
    3.4 稳定性检验
    3.5 能源需求预测与节能潜力分析
    3.6 结论和建议
第四章 中国水泥行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减排潜力分析
    4.1 水泥行业碳排放因素分解
        4.1.1 模型设定
        4.1.2 数据来源
        4.1.3 计算结果分析
    4.2 水泥行业减排潜力
        4.2.1 模型构建
        4.2.2 方法和数据
        4.2.3 实证结果分析
    4.3 不同情境下的减排潜力分析
    4.4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五章 中国水泥行业反弹效应研究
    5.1 能源效率的测算方法
    5.2 数据来源及描述
    5.3 实证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水泥行业能源替代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6.1.2. 岭回归
    6.2 数据处理
        6.2.1. 水泥行业资本存量(K)
        6.2.2. 水泥行业从业人员(L)
        6.2.3. 水泥能源消耗量(E)
        6.2.4. 水泥行业的产出(Y)
    6.3 能源与其它投入要素间替代
    6.4 不同能源之间的替代
    6.5 本章小结及政策建议
第七章 总结及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国工业出口产品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评价研究 ——基于产业关联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经济增长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研究
    2.2 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研究
        2.2.1 从生产效率到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
        2.2.2 全要素生产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
    2.3 产业关联理论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业关联模型和SBM-DEA模型
    3.1 产业关联模型
        3.1.1 竞争型投入产出表
        3.1.2 非竞争投入产出模型
    3.2 DEA的模型:径向DEA模型和改进的非径向DEA模型
        3.2.1 径向DEA模型
        3.2.2 改进的非径向DEA模型
第4章 中国工业出口产品分行业GTFP评价分析(行业比较)
    4.1 区域、变量、数据来源和处理
        4.1.1 区域、行业、变量选择
        4.1.2 行业数据来源
        4.1.3 行业关联关系视角的效率评价数据
    4.2 中国工业出口产品分行业GTFP评价
        4.2.1 中国工业分行业的GTFP评价分析
        4.2.2 中国工业出口产品典型行业GTFP评价分析(行业比较)
    4.3 中国工业出口产品分行业GTFP动态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工业出口产品分行业各省域GTFP评价(省域比较)
    5.1 典型行业分类和回归模型
    5.2 高高(高出口市场份额、高效率)行业
    5.3 高低(高出口市场份额、低效率)行业
    5.4 低低(低出口出口份额、低效率)行业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工业出口产品GTFT和行业出口市场份额的关系
    6.1 中国工业出口产品GTFP与出口强度的关系
    6.2 中国工业出口产品不同省域的GTFP与出口市场份额的关系
        6.2.1 高高(高出口市场份额、高效率)行业
        6.2.2 高低(高出口市场份额、低效率)行业
        6.2.3 低低(低出口市场份额、低效率)行业
    6.3 中国工业出口产品分行业分省域层面的GTFP与其出口市场份额的关系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发现和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8)考虑碳排放的我国矿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约束日益趋紧
        1.1.2 绿色低碳是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1.3 绿色矿业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1.1.4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矿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
        1.3.2 国外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主要创新点
2.相关概念、理论与模型
    2.1 相关概念
        2.1.1 全要素生产率
        2.1.2 矿业
        2.1.3 碳排放
        2.1.4 考虑碳排放的矿业全要素生产率
    2.2 理论基础
        2.2.1 经济增长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低碳经济理论
    2.3 模型方法
        2.3.1 Tapio脱钩分析法
        2.3.2 LMDI分解
        2.3.3 数据包络分析
        2.3.4 灰色关联分析
3.我国矿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分析
    3.1 矿业经济增长情况分析
        3.1.1 矿业经济总量与增速
        3.1.2 矿业产业结构
        3.1.3 矿业就业情况
    3.2 矿业能源消费分析
        3.2.1 矿业能源消费规模与增速
        3.2.2 矿业能源消费强度
        3.2.3 矿业能源消费结构
    3.3 矿业碳排放特征
        3.3.1 参数选取
        3.3.2 矿业碳排放规模及增速
        3.3.3 矿业碳排放强度
        3.3.4 矿业碳排放结构
    3.4 矿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碳排放的脱钩分析
        3.4.1 脱钩模型
        3.4.2 矿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分析
        3.4.3 矿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分析
    3.5 本章小结
4.基于LMDI的我国矿业碳排放因素分解
    4.1 相关模型
        4.1.1KAYA恒等式及扩展
        4.1.2LMDI模型
    4.2 参数选择与数据处理
    4.3 我国矿业碳排放因素分解的实证分析
        4.3.1 各影响因素的逐年效应
        4.3.2 各影响因素的累计效应
    4.4 本章小结
5.考虑碳排放的我国矿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5.1 全局DEA及GML模型
    5.2 参数选取与处理
        5.2.1 要素投入
        5.2.2 期望产出
        5.2.3 非期望产出
    5.3 我国矿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5.3.1 矿业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情况
        5.3.2 矿业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情况
    5.4 本章小结
6.我国矿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影响因素及指标选取
    6.2 灰色关联度模型
        6.2.1 模型介绍
        6.2.2 计算步骤
    6.3 矿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3.1 计算过程
        6.3.2 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结论、建议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我国矿业经济增长呈现向低消耗、低排放过渡阶段
        7.1.2 能源强度效应是我国矿业减排的主要因素
        7.1.3 考虑碳排放的矿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不断增长趋势
        7.1.4 影响矿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
    7.2 对策建议
        7.2.1 推进绿色发展的矿业经济理念
        7.2.2 发挥大型矿业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
        7.2.3 利用法律手段促进污染治理
        7.2.4 增强矿业市场竞争力
        7.2.5 改善能源消耗结构提高利用率
        7.2.6 强化矿业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7.3 不足与展望
        7.3.1 存在问题
        7.3.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新型层叠式行星立磨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粉碎理论体系研究
        1.2.2 各类破碎粉磨设备介绍
    1.3 层叠式行星磨
        1.3.1 层叠式行星磨起源
        1.3.2 层叠式行星立磨的特点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4.1 研究的意义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新型层叠式行星立磨设计及改进
    2.1 老式层叠式行星立磨设计缺陷
    2.2 新型层叠式行星立磨总体设计方案
    2.3 新型层叠式行星立磨碾轮粉磨时力学分析
        2.3.1 最大入料粒度计算
        2.3.2 动力学分析
    2.4 新型层叠式行星立磨结构设计改进
        2.4.1 新型层叠式行星立磨的磨悬挂式碾轮总成
        2.4.2 新型层叠式行星立磨粗磨碾压总成
        2.4.3 新型层叠式行星立磨传动总成设计
        2.4.4 新型层叠式行星立磨碾环
        2.4.5 新型层叠式行星立磨筒体
        2.4.6 顶升装置的设计
    2.5 新型层叠式行星立磨主要技术参数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型层叠式行星立磨结构有限元分析
    3.1 有限元分析基本原理
        3.1.1 弹性力学基本假设
        3.1.2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3.1.3 有限元分析基本思路
    3.2 悬臂有限元分析
    3.3 碾轮有限元分析
    3.4 主轴有限元分析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新型层叠式行星立磨试机及应用
    4.1 新型层叠式行星立磨机总体介绍
    4.2 新型层叠式行星立磨试机
    4.3 影响新型层叠式行星立磨机性能因素的研究
        4.3.1 进料粒度
        4.3.2 给料速度
        4.3.3 主轴转速
    4.4 新型层叠式行星立磨机的经济效益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沿海地区重化工业产业同构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 研究述评
    2.1 国内外沿海地区重化工业布局研究述评
        2.1.1 国外沿海地区重化工业布局研究
        2.1.2 国内沿海地区重化工业布局研究
    2.2 国内外沿海重化工业产业同构研究
        2.2.1 国外产业同构研究
        2.2.2 国内重化工业产业同构研究
    2.3 总体述评
3 概念辨析和理论基础
    3.1 概念辨析
        3.1.1 同构
        3.1.2 产业同构
        3.1.3 重化工业
    3.2 理论基础
        3.2.1 区域分工理论与区位理论
        3.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3.2.3 新兴古典经济学与分工
        3.2.4 沿海地区重化工业产业同构模型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沿海地区重化工业演变与特征
    4.1 中国沿海重化工业发展阶段性演变
        4.1.1 中国沿海重化工业缓慢发展阶段(1949-1978)
        4.1.2 中国沿海重化工业徘徊阶段(1979-1998)
        4.1.3 中国沿海重化工业高速发展阶段(1999-)
    4.2 中国沿海重化工业发展特点及原因
    4.3 本章小结
5 中国沿海地区重化工业产业同构测度分析
    5.1 中国沿海地区重化工业产业同构化现状
        5.1.1 沿海地区重化工业产业同构现状
        5.1.2 沿海地区重化工业地理集中度测度
    5.2 中国沿海地区重化工业产业同构测度
        5.2.1 传统方法同构测度
        5.2.2 沿海地区重化工业产业同构测度
    5.3 本章小结
6 中国沿海地区重化工业产业同构化演变
    6.1 新方法同构检验:基于非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
        6.1.1 研究方法
        6.1.2 研究范围和指标选择
        6.1.3 结果和分析
    6.2 沿海地区重化工业产业同构化演变
        6.2.1 同构演变的顺序
        6.2.2 同构的相对稳定性
    6.3 本章小结
7 沿海地区重化工业产业同构成因实证分析
    7.1 理论解释和假说
    7.2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7.2.1 变量选择
        7.2.2 数据来源
    7.3 实证研究
        7.3.1 模型与方法
        7.3.2 描述统计量
        7.3.3 实证结果
    7.4 本章小结
8 沿海地区重化工业产业同构影响分析
    8.1 研究方法
        8.1.1 门槛模型设定
        8.1.2 门槛模型检定
    8.2 实证研究
        8.2.1 产业同构的宏观影响
        8.2.2 产业同构的微观影响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广义磨在非金属矿行业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信息服务业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D]. 李晓峰.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GPM盘磨机的特征及在非金属矿山的应用[A]. 李果,夏纪勇,丁志平,彭继承. 2020年中国非金属矿科技与市场交流大会论文集, 2020
  • [3]基于科技文献的燃料电池汽车企业技术机会研究[D]. 史璇. 山西大学, 2020(12)
  • [4]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研究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D]. 袁桦.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5]基于梯度理论的东北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研究[D]. 于亚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6]中国水泥行业节能减排问题研究[D]. 张子涵. 厦门大学, 2018(12)
  • [7]中国工业出口产品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评价研究 ——基于产业关联视角[D]. 王有森. 上海大学, 2018(06)
  • [8]考虑碳排放的我国矿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吴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9)
  • [9]新型层叠式行星立磨的设计与研究[D]. 周李洪. 湖南大学, 2016(03)
  • [10]中国沿海地区重化工业产业同构化研究[D]. 刘铁鹰.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0)

标签:;  ;  ;  ;  ;  

广义磨削在非金属矿山行业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