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业资本管理模式探讨

酒店业资本管理模式探讨

一、关于宾馆业资本经营方式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Qian Ye[1](2021)在《中国酒店业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在各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投资,开设子公司。这些子公司往往拥有先进的研发能力、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商业模式,并且会通过一些非正式的渠道渗透或者溢出到东道国本土企业之中,从而推动本土企业和东道国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提升,这种现象就是通常所说的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近些年中国经济结构向着服务业方向转型升级,酒店业作为服务业的重点行业,也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领域,跨国酒店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规模发展迅速。酒店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不仅能够提高中国酒店业的资本供给能力,还能够通过技术溢出、资本累积、市场竞争等路径提升中国酒店企业的竞争能力,倒逼中国酒店业朝着科学化、现代化、专业化方向不断改革和创新。在此背景下,认清外商直接投资在推动中国酒店业规范发展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和作用,需要对酒店业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作用方式和路径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科学的衡量,如此才能够为国内酒店企业更好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效益效应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此,本文利用中国31个省份2009-2017年酒店业和外商投资相关数据,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分析、构建理论和计量模型、区域比较分析等规范和实证研究方法,从酒店业外商直接投资溢出的产出效应、全要素生产率效应、传导机制等方面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回顾了酒店业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动态。理论基础部分重点论述了外商直接投资溢出的理论基础、传导机制、影响因素、分析模型等内容。研究动态部分着重归纳总结了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其他行业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以及酒店业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批判性分析。第二,对C-D模型进行了拓展,构建了分析酒店业FDI溢出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基于2009-2017年中国酒店业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从全国和分地区两个角度实证检验了中国酒店业FDI溢出效应的总体结果及其区域差异。第三,利用DEA-Malquist方法测算了中国酒店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技术进步、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检验了FDI对酒店业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第四,从示范效应、资本累积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三个角度切入,利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对酒店业FDI直接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进行识别和检验。第五,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这些经验和举措对中国酒店业的启示。通过研究,本文得到至少以下几方面结论:第一,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酒店业的产出增长,具有直接溢出效应。2009-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表明,酒店业FDI与行业产出增长之间存在“倒U”关系,酒店业FDI规模在105亿元左右对行业产出增长是最有利的。当前,除广东外,其他省份酒店业FDI都低于这个规模,可以通过增加酒店业FDI提高当地酒店业的增长。资本存量、劳动力、地区经济、市场竞争、资本密集度等因素会对中国酒店业发展起到显着影响,但各自作用方向和大小不尽相同,人力资本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不显着。第二,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酒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间接溢出效应。这主要得益于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酒店行业的整体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提升。如果将技术效率进一步拆分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可以发现技术效率的低效主要受累于纯技术效率增长的相对滞后,这反映出当前酒店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第三,中国酒店业FDI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包括资本示范效应、资本累积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前两种效应起正向促进作用,第三种效应起负面抑制作用,但这三种效应的交互作用整体为正。分地区的溢出效应传导机制不尽相同,其中东部地区的三种效应都不明显,该地区FDI对于酒店业发展的溢出效应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的;西部地区酒店业同时存在着三种效应,并且都表现出正向作用,其中资本累积效应作用最大,其次是示范效应,最后是竞争效应;中部地区的三种效应也都明确存在,但是竞争效应起到负面影响,资本累积效应和示范效应则会促进当地酒店业FDI的溢出效应发挥,前者的作用程度比后者大。针对上述研究主要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从全国层面来说,一是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优化酒店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投资环境;二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酒店业行业数字化转型;三是动态完善酒店业FDI溢出效应传导渠道建设,加速互惠互补融合发展;四是建立健全酒店业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建设。从区域层面来说,一是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酒店业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和力度;二是鼓励外资酒店企业依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战略调整和业务转型;三是完善各区域酒店业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传导机制差异化建设。本文对现有研究的边际贡献,不仅体现在将FDI溢出效应研究视角引入酒店业,拓展了FDI溢出效应研究的行业领域范畴,还体现在本文证实了其他领域FDI溢出中的示范效应、资本累积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在中国酒店业FDI中也是真实存在的,是中国酒店业FDI溢出效用发挥作用的重要传导路径。同时,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合适测量指标解决了酒店业FDI变量选取和数据测量的问题。相关成果有望丰富和深化学界对于酒店业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也可以为有关部门在制定和调整酒店业发展整体方针政策时提供理论参考,并为不同地区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供智力支持。

钱晔,潘镇[2](2020)在《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酒店业外溢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09—2017年酒店业和外商投资相关数据,本文利用C-D生产函数模型及其扩展形式,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酒店业经济产出的外溢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外商直接投资短期和长期都会对中国酒店业产出有外溢效应,外溢效应受宏观条件如市场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资本密度等方面的影响;(二)长期而言,外资参与度在16.2%的时候对中国酒店业的外溢效应最大;(三)短期而言,中国酒店业的外商投资溢出效应有一定时滞,在第二年达到高峰值。

孙赵君[3](2020)在《GN宾馆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赣州市是个着名的旅游城市,尤其是红色资源十分丰富,2019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增长24.2%;旅游总收入1397.7亿元,增长25.9%。入境旅游人数4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6%;旅游外汇收入4.58亿美元,增长4.1%。GN宾馆作为一家老牌三星级园林式酒店,历史悠久,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环境优美,客户资源丰富,也具有较高的品牌影响力,然而,近年来的发展经营状况,却未能跟上行业时代的步伐,也与人们的期待相差胜远。这其中自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从其自身来说,管理随意、营销方式单一,经营能力不足、市场定位不清、人员管理不善等营销策略问题也是其寻求发展突破等障碍,甚至成为了主要内在原因。因此,本论文依照客观实际,通过对其存在问题展开论述研究,为GN宾馆的转型发展寻找可行性的营销策略。本论文通过对GN宾馆的实际发展现状,从面临的经营困难出发,通过采用PEST理论分析法,对宾馆所面临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等综合环境进行分析研究,详细梳理宾馆经营中面临的优劣势,进一步分析、优化、落实GN宾馆市场营销策略时存在的具体问题。然后,根据宾馆经营实际情况,运用STP理论分析法对宾馆所处的外在环境、营销市场进行研究分析,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提供可行性服务。最后,针对GN宾馆现阶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风险和挑战,结合目前赣州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对其市场营销策略进行优化,帮助GN宾馆实施品牌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经济效益、实现长远发展。针对GN宾馆的品牌效益、经营历史以及战略地位等,本文提出,GN宾馆必须有着更加清晰的市场定位和发展目标,以为广大客户群体提供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和优质为基础,全身心致力于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重塑品牌影响力,唯有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更多资源,实现更多更大的。论文中针对GN宾馆营销策略的分析研究,涵盖了服务意识的增强、业务能力的拓展、营业收入的提升、效益的最大化等,对赣州等革命老区传统型酒店的转型升级和长远发展均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张江峰[4](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指出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郑国[5](2019)在《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事业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高铁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影响愈发明显。国际经验己经证明高铁可以加强沿线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快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经济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在我国,许多城市管理者和相关专家学者对高铁抱有较髙的期望,将高铁视为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和城市发展的绝佳机遇。许多区域性中心城市纷纷利用高铁为城市带来的可达性提升、投资环境改善等优势,吸引来自区域的经济要素流入,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变。然而,国内一些高铁城市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高铁建设和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在我国有关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支持。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拟定从经济要素流动的视角审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带来的影响。从跨学科的研究视角界定城市空间结构这一研究对象的内涵,以整体系统认识的视角将研究内容分为区域、城市、站点三个空间层次,并将经济要素流动这一视角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深入分析“高铁——经济要素流动——城市空间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高铁对区域和城市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阐述城市外部经济要素的流入和城市内部经济要素的流动所产生的空间影响,以及站区资本分布对站区空间结构的作用,从而解释了高铁通过经济要素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过程和内在机制。本文首先从经济要素流动视角建构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理论框架。在区域层面,高铁能够极大地改变区域的可达性特征,与高铁直接相连的沿线设站城市可能因可达性的提升而获得经济要素的流入,高铁起到了区域经济要素再分配的作用。在城市层面,经济要素的新增或流失使得城市的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发生变化,导致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依据特定的竞租曲线出现位移,并引发城市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从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在站区层面,高铁站点的建设增大站点地区的客流量,不同的客流特征塑造着投资于不同城市功能的资本的分布状态,进而形成相应的站点地区用地布局和空间结构。以上述理论框架为基础,本文对法国TGV东南线高铁走廊和里昂进行了案例分析。随着TGV的开通,巴黎—里昂高铁走廊客流量大幅增加,走廊内部的经济要素从高铁走廊沿线未设站城市流向设站城市。在受到TGV对东南线高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以及其对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产生位移的影响之后,里昂城市传统工业发生重组,第三产业随之兴起,并造成了城市用地规模、强度和结构的变化。TGV的开通导致帕拉迪地区客流量的增长以及节点价值的提升,站点地区一系列的开发措施也导致了场所价值的提升;客流在站点地区的分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站点地区和核心区的总体结构。在对国外案例进行研究之后,本文以我国沪宁高铁走廊和沿线中心城市南京为例,对南京高铁城市建设进行实证研究。在区域层面,本文研究高铁对沪宁走廊可达性的影响,以及沪宁高铁沿线城市客流流动特征,认为沪宁高铁的开通有利于降低沪宁走廊的运输成本,提升沿线城市的外部可达性,进而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产生影响,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和区域同城化效应,并有利于沪宁走廊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在城市层面,高铁的开通能够提升南京的枢纽地位,加快经济要素从周边地区流入南京,并带来城市整体地租和站点地区地租的上升,进而促进城市内部资本的位移。这些资本在城市空间的变化会促进城市用地规模的增加,驱动城市用地强度的提升,有利于城市用地结构的优化。在站点层面,本文分析南京南站地区的客流分类和特征,总结南京南站地区的开发模式,进而根据资本分布特征将站点地区分为不同的圈层,并阐述了各个圈层的空间结构。最后,本文结合国际经验对国内外高铁城市建设进行对比反思。根据其他国家高铁对区域影响的规律分析,为了防止我国高铁走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要素过度流失,满足城市间多种高铁客流的通勤商务等需求,以及避免经济要素在各个高铁城市之间的无序恶性竞争,研究提出了下面几点认识:其一,在区域层面应加强区域交通网络的建设、丰富高铁运行方式、建立完善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以及加强城市间的产业互补和信息交流,以实现高铁沿线城市的“共赢”局面。其二,在城市层面需要协调不同高铁站点的开发策略,制定基于市场的相关政策,利用价格机制来防止过多企业从城市中心迁移到城市外围站点地区,导致内城的衰败,同时应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减少城市内部经济要素流动的阻力。其三,在站点地区应根据经济要素的分布特征布局不同城市功能,提升站点地区的场所价值,达到节点价值和场所价值的螺旋式发展。本文主要从上述的理论建构、案例分析、实证研究、对比反思这四大部分进行研究,并尝试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创新:其一,经济要素流动研究视角,即本研究引入经济要素流动视角,厘清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高铁在其中所产生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高铁效应理论研究的不足。其二,整体系统研究分析,即本研究避免从孤立的城市片区维度看待高铁站点对城市空间的影响,而是将其放置于区域和城市当中,即高铁站点、高铁城市和高铁走廊所构成的系统中,来分析高铁对区域和城市的影响。其三,跨学科交叉研究,即本研究并非采用以往的单一学科视角,而是尝试从新经济地理学、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审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由于时间和水平限制,本文关于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仍存在待改善的地方。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也与多种多样的因素有关,绝非某一两个因素能够完全左右,高铁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要素流动,还有待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去研究论证。全文约20.7万字。

王楠[6](2019)在《城市存量更新背景下汉口近代仓储类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研究》文中提出汉口是中国近代最早商贸活动发源地之一,其商贸活动的中枢地位对地区间甚至国际间多种商品及原材料的集散、转运,具有总揽全局的决定性意义。仓储空间是商贸中心城市具备强大贸易辐射能力、商品运输及吞吐能力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并为商贸活动中各类商品货物的集散提供重要保障。近代汉口仓储空间的开发建设,均与城市商贸活动密切相关、依存共生,同时,汉口仓储空间的兴衰,也不同程度地与城市商贸活动的兴替相呼应。从近代地区间商贸活动、到建国后计划经济时代商贸活动、再至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时代商贸活动,虽然汉口城市商贸活动的内涵不断发生改变,但商贸活动对仓储空间的需求和依赖关系始终持续存在。随着当前城市开发模式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更新,仓储类工业遗产作为最接近民用建筑的遗产类型,其作为工业遗产的潜在价值及其转型再利用的可能性,逐渐被人们认知。当下,城市仓储类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及其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已成为城市存量更新的一项重要议题。由此,本文聚焦于仓储类工业遗产的保护与适应性再利用研究。本文以汉口近代仓储类工业遗产为研究对象,以近现代汉口商贸活动与仓储业发展关系为线索,在对汉口仓储类工业遗产现状调研、相关历史资料梳理的基础上,分析近现代汉口仓储空间的形成、演变及当下留存、更新的历时性过程;总结当前汉口仓储类工业遗产的现状、分布及空间存续特征;并对汉口仓储类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价值取向和自身定位进行思考,探讨近代仓储类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价值和空间潜力,以及空间转型路径和适应性再利用中的特色呈现方式;论文参考国内外相关案例展开平行比较,从差异性研究中寻求可资借鉴的仓储类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可行性策略。

李艳萍[7](2019)在《金塔县乡村旅游景观的空间生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旅游景观是构成被旅游者消费的商品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金塔县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下为了达到民众富裕、社会和谐、环境良好的目标,构建金塔县乡村旅游景观空间发展的理想结构和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出发,首先介绍了“空间生产”思想的理论缘起与脉络;其次,从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空间三个层面梳理了“空间生产”思想的基本内容,通过村落改造、业态变化等揭示传统农业社区向旅游景区的演进,将乡村旅游景观在自然与社会两个空间层面的重构联系起来,空间的功能开始从自然空间向社会空间转变。再次从空间消费的视角出发研究景观符号的建构和游客体验,通过符号的表征实践,为游客提供一系列的体验产品,让消费者获得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体验。最后,在资本、权力等多方力量介入下,揭示旅游景观空间生产的权利-资本相结合的运作方式。通过前文一些列的研究最终提出几点金塔县乡村旅游景观空间生产的提升对策,为合理利用空间塑造美丽新农村提供指南。

郑久良[8](2019)在《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的生产机理研究 ——基于空间正义视角的反思》文中研究表明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为研究复杂的社会空间现象提供了经典分析范式,引领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批判理论的“空间转向”,是反思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空间现代性问题的当代理论建设成果。该理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解析空间生产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读视角,为空间异化和空间正义的伦理反思指引了鲜明的空间价值取向。将空间生产理论应用于旅游领域的研究成为学术焦点之一,而非遗旅游空间实践则开拓了新的方向。非遗旅游实践活动产生了旅游空间的社会化结构和社会的空间性关系,构成空间生产的微观空间场域和社会语境。作为依托历史文化街区进行非遗资源景观化开发和产业化运营的特色非遗旅游类型,非遗旅游街区是非遗元素符号化建构和文化表征的外在化对象,在工业文明强力推动的城镇化快速进程中,它面临开发、改造和更新的社会事实,表现为“文化空间”这一本体属性的新型生产实践。在空间生产的哲学视阈下,剖析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的生产过程及生产机理,有利于诠释文化空间社会建构的本质规律和影响机制、探析文化空间生产的伦理精神缺失表现及“异化”问题,从而对空间生产进行伦理诉求的空间正义审视。这对于构建非遗旅游空间实践的生产模式和空间正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空间三元辩证法”分析视角下,本文选取安徽省黄山市屯溪老街和北京市前门大栅栏街区两个典型案例,按照“文化空间本体、要素条件、生产机理理论框架、空间伦理诉求、空间实体诠释、生产效应总结、空间正义审视、生产模式与伦理策略构建”的逻辑结构,从空间重构、空间表征、空间运作、空间效应和效果总结层面,对非遗旅游街区“三位一体”文化空间的生产机理做了深入的探讨,对空间生产非正义现象及“异化”问题做了思考,引申探讨实现空间正义的伦理策略。在研究方法上,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游客和本地居民对文化空间的生产效果的评价结果。收集屯溪老街游客问卷360份、本地居民300份;前门大栅栏游客262份,本地居民306份。采用深度访谈法对空间多元利益主体进行结构化访谈,较全面地获悉了文化空间的生产现状、问题及社会反馈。研究共分为八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交代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样地及主要创新之处。第二章:概念阐释和理论依据。界定相关核心概念,阐释空间生产理论“空间转向”的哲学脉络及分析范式,溯源利益相关者理论。第三章: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的结构要素和时空演化。阐述文化空间的本体属性、内涵外延、要素条件和外在特征,从历史和空间双重维度诠释其社会演变。第四章:从生产机理到空间正义:文化空间生产的伦理诉求。从文化空间的生产属性和社会属性入手,对它与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建构的关系进行经验归纳,提出文化空间的生产机理分析框架。从解释模型、结构力量、行为主体和社会关系四个维度概括生产机理的结构要素,分别为逻辑框架、动力机制、利益主体和关系建构;空间正义诉求包括文化空间的平等性、属人性和多样性,其实现路径融合“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第五章: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的生产典型案例解析。从微观空间实体诠释角度,分析空间生产的重构、表征和运作过程,提炼并比较不同街区文化空间的生产机理。第六章:街区文化空间的生产结果分析。对多元空间利益相关者进行感知效果评价,对“三位一体”文化空间生产结果进行总结。第七章:街区文化空间的空间正义审视。审视文化空间生产的非正义现象,反思伦理精神缺失表现及“异化”问题,构建合理的文化空间生产模式及伦理策略。第八章:结论与展望。总结本文的核心结论,指出研究不足与展望。主要结论包括:(1)“物质-地理空间”“社会-消费空间”和“精神-意向空间”构成非遗旅游街区“三位一体”文化空间的生产框架,分别对应“空间的实践”“空间的表征”和“表征的空间”。(2)“文化空间”作为一种生产资料,可以不断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生产社会关系和被生产关系所建构。它是资本力量、政府干预和社会运动等结构力量角逐的结果,是社会建构的过程。(3)从生产逻辑看,街区文化空间的生产遵循政府主导、资本增殖、社会阶层应对以及后现代消费主义的生产逻辑。(4)资本增殖的内在动力、权力主导的外在动力、阶层应对的反馈动力,构成街区文化空间生产的“三大”动力机制。(5)街区文化空间形成利益相关者的社会关系网络,反映了地方政府、运营管理商、非遗传承者、居民、商户、游客等多元利益主体的空间权益博弈。多元开放的社会结构关系、流动的异质性人际关系和百花齐放的产业形态构成文化空间的社会关系。(6)文化空间的平等性、属人性和多样性是空间正义的基本诉求。街区文化空间生产的非正义现象表现为空间生产过程的不平等、资本同质化逻辑与社会民众使用价值需求的矛盾、空间资源占有、使用和分配的不均以及空间的分异和隔离的伦理困境。(7)空间伦理精神缺失体现为传统伦理观念的消解、人本精神的缺失、功利化的道德评价标准和空间的物化,产生了“日常生活世界”的消解、居民“空间失语”、非遗旅游“舞台化真实”、历史空间的建设性破坏和空间业态结构的失衡等“异化”问题。(8)在生产模式上,应采取有机更新的空间改造模式、融合创新的“活态”传承模式、“自下而上”的社区参与模式、原真性的日常生活模式和整体性的文化生态模式,建构空间主体意识觉醒与空间生产秩序的价值规范的伦理策略是根本指向。

周里婷[9](2019)在《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898年中东铁路开始修建,哈尔滨作为铁路枢纽点,在沙俄修筑铁路并建设铁路附属地的几十年的时间里,城市发展迅速,并成为近代时期最重要的大城市之一。与此同时,大量外来移民的涌入以及多元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带来了商业活动的发展和兴盛。多元的商业活动打破了人们传统的生活与生产方式,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消费需求。在此背景之下,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也逐渐发展起来,并成为哈尔滨近代建筑中最为重要的建筑类型之一。本文旨在对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阶段,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商业建筑类型,空间组织形式,技术措施的应用,商业建筑的形体特色,造型特色以及文化解读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深入的阐释与解析,期望能将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的整体特征较为全面的概括出来。首先,本文对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将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发展阶段分为四个时期:初始时期(1898-1906),发展前期(1907-1916),发展中期(1917-1931),发展后期(1932-1945)。针对不同时期的商业建筑展开讨论,总结其建筑数量与发展特征,并对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的分布与选址进行分析,归纳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的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从而为人们勾勒出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的发展轨迹与分布规律,使人们对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其次,论文对商业建筑的功能类型进行归类,深入探析商业建筑的平面空间处理,功能组织形式,并选取典型案例阐释建筑的结构选择,建筑设备的应用,总结出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的技术发展水平。最后,深入剖析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对近代商业文化的浸润以及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使人们对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的建筑表征有一个较为明晰的感官认识,并从建筑艺术的角度阐释近代商业建筑是如何塑造街道空间和商业环境的,解析商业建筑的立面构图的处理,建筑语汇的应用,以及建筑质感的表达。综上所述,本文以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以及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的历史沿革与分布选址进行了梳理;之后对建筑类型和特点进行了论述与总结;最后探讨与分析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文化与艺术特色。以期使人们对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的发展背景、建筑特色、文化内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为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的系统研究及保护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黄华青[10](2017)在《武夷山桐木村当代茶村厂宅的空间与社会变迁》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武夷山桐木村的田野调查,研究在茶产业发展影响下当代茶村厂宅的空间与社会变迁。论文提出“厂宅”这一茶产业空间类型,是作为正山小种、金骏眉原产地的桐木村在当代形成的一类融合家庭、生产和经营空间的乡土建筑。论文提出“空间志”的研究进路,从互动视角阐释空间变迁背后的社会动因,揭示社会变迁带来的空间后果。论文进而提出从空间本质及社会效益来认知乡土建筑的立场,为当代乡村建设提供可参考的经验。“空间志”作为本文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在主客一体的空间、空间作为社会景观、空间的时间维度三个层面,探索一条沟通物质与感知、精英与大众、历史与现实的研究路径。“空间志”的研究载体是对4个自然村、165个厂宅样本的田野调查、以及25个典型厂宅的“测度”,实现对乡土空间及日常生活的“小视角”阅读;同时辅以“大视角”,展现桐木茶村研究在全球茶叶贸易史与全国茶产业格局下的意义。论文主体围绕空间志框架展开。第3章历时性地展现了武夷山茶村空间结构及桐木村厂宅空间模式如何在全球茶叶贸易和地方制度变迁中成型和重建。第46章在共时性维度探索了空间与社会变迁的微观表现,试图厘清厂宅变迁的内在逻辑及社会效益。其中,第4章在地方社会层面,探讨茶农“身份”认知变化带来的新型家庭关系,如何引发当代家庭空间的重构;第5章从茶叶市场出发,以“技艺”变迁为线索,探索厂宅面临新的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而激发的空间调试,揭示菁楼等传统生产空间的本质与当代生产空间矛盾的根源;第6章关注茶叶运销带来的“他者”,从空间符号化现象切入,研究茶村社区分化及其在厂宅经营空间的表征。结论部分为78章。首先在梳理桐木村厂宅纵向变迁模式和祁门红茶、太平猴魁、大吉岭红茶等横向案例对比的基础上,提取产业量化因子并建立可视化图表模型,总结空间-社会变迁的互动机制。论文进而以三个关于传统的问题,总结观点和立场:其一,怎样的传统?主张以“空间志”透过物质表象,剖析作为乡土建筑空间本质的生活;其二,何时的传统?提出将建筑置于动态性和偶发性语境下,关注当代乡村真实的传统;其三,谁的传统?揭示城市与乡村、精英与大众的二元分裂,呼吁将空间的使用者作为理解和建构当代乡村的出发点。

二、关于宾馆业资本经营方式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宾馆业资本经营方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酒店业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与价值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2 研究价值与意义
    1.2 现有研究述评
        1.2.1 FDI溢出效应研究
        1.2.1.1 FDI的正向溢出效应
        1.2.1.2 FDI的负向溢出效应
        1.2.1.3 FDI的无溢出效应
        1.2.2 其他行业FDI溢出效应研究
        1.2.2.1 工业FDI溢出效应研究
        1.2.2.2 服务业FDI溢出效应研究
        1.2.3 酒店业FDI溢出效应研究
        1.2.3.1 影响因素
        1.2.3.2 管理策略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存在不足
第2章 酒店业FDI溢出效应:概念与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酒店业
        2.1.2 FDI与酒店业FDI
        2.1.2.1 FDI
        2.1.2.2 酒店业FDI
        2.1.3 中国酒店业FDI概况
        2.1.3.1 起步阶段
        2.1.3.2 快速发展阶段
        2.1.3.3 全面发展阶段
        2.1.3.4 战略调整阶段
    2.2 FDI溢出效应
        2.2.1 FDI溢出效应及其理论解释
        2.2.1.1 内生增长理论
        2.2.1.2 国际贸易和投资理论
        2.2.1.3 产业组织理论
        2.2.1.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2.1.5 市场换技术论
        2.2.2 FDI溢出的传导机制与影响因素
        2.2.2.1 FDI溢出传导机制
        2.2.2.2 FDI溢出影响因素
        2.2.3 FDI溢出研究的基础模型
        2.2.3.1 产出导向的生产函数模型
        2.2.3.2 效率导向的技术效率模型
    2.3 酒店业FDI溢出效应
        2.3.1 酒店业FDI溢出效应的特点
        2.3.2 酒店业FDI溢出的传导渠道
        2.3.2.1 示范效应
        2.3.2.2 竞争效应
        2.3.2.3 关联效应
        2.3.2.4 培训和流动效应
        2.3.2.5 资本积累效应
        2.3.2.6 市场扩容效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FDI对中国酒店业产出的溢出效应:基于动态面板模型
    3.1 酒店业FDI产出溢出效应的模型设定
        3.1.1 基础模型
        3.1.2 动态面板模型
        3.1.2.1 内生性问题
        3.1.2.2 非线性问题
    3.2 变量选取与说明
        3.2.1 变量选取
        3.2.1.1 总产值
        3.2.1.2 资本存量
        3.2.1.3 劳动投入
        3.2.1.4 外商直接投资
        3.2.1.5 资本密集度
        3.2.1.6 市场竞争
        3.2.1.7 经济发展
        3.2.1.8 人力资本
        3.2.2 样本和数据来源
        3.2.3 描述性统计分析——静态特征
        3.2.4 描述性统计分析——动态特征
        3.2.4.1 营业额
        3.2.4.2 资本存量
        3.2.4.3 劳动力
        3.2.4.4 入境过夜游客人数
        3.2.4.5 经济发展
        3.2.4.6 市场竞争
        3.2.4.7 资本密度
        3.2.4.8 人力资本
    3.3 酒店业外商直接投资对产出溢出的实证结果
        3.3.1 全样本估计结果
        3.3.2 分地区估计结果
        3.3.3 稳健性检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FDI对中国酒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基于DEA-Malquist指数
    4.1 全要素生产率概念与方法
        4.1.1 基本概念和术语说明
        4.1.2 DEA方法简介
        4.1.3 DEA-Malquist指数法
    4.2 酒店业全要素生产率计算与分析
        4.2.1 酒店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
        4.2.2 酒店业FDI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整体影响
        4.2.3 酒店业FDI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分地区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FDI对中国酒店业溢出效应传导路径:基于三类中介效应
    5.1 酒店业FDI溢出的传导机制与检验方法
        5.1.1 酒店业FDI溢出的传导机制
        5.1.1.1 示范效应
        5.1.1.2 竞争效应
        5.1.1.3 资本累积效应
        5.1.2 中介效应检验方法
    5.2 酒店业FDI溢出的示范效应检验
        5.2.1 酒店业FDI对吸收能力的影响
        5.2.1.1 模型构建
        5.2.1.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2.2 FDI、吸收能力对行业产出的影响
        5.2.2.1 模型构建
        5.2.2.2 实证分析结果
    5.3 酒店业FDI溢出的市场竞争效应检验
        5.3.1 酒店业FDI对市场竞争的影响
        5.3.1.1 模型构建
        5.3.1.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3.2 FDI、市场竞争对行业产出的影响
        5.3.2.1 模型构建
        5.3.2.2 实证分析结果
    5.4 酒店业FDI溢出的资本累积效应检验
        5.4.1 FDI对资本密集度的影响
        5.4.1.1 模型构建
        5.4.1.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4.2 FDI、资本密集度对酒店业总产值影响的实证检验
        5.4.2.1 模型构建
        5.4.2.2 实证分析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启示
        6.2.1 全国层面
        6.2.2 区域层面
参考文献
致谢

(3)GN宾馆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简述
    1.3 论文框架与研究内容
        1.3.1 论文的框架
        1.3.2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实地调查法
        1.4.4 理论分析法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STP理论
    2.2 7Ps市场营销理论
    2.3 PEST方法
第3章 营销环境分析
    3.1 GN宾馆概况
    3.2 宏观环境分析
        3.2.1 政治环境分析
        3.2.2 经济环境分析
        3.2.3 社会环境分析
        3.2.4 技术环境分析
    3.3 微观环境分析
        3.3.1 主要竞争对手
        3.3.2 主要竞争市场
        3.3.3 主要目标消费群体
    3.4 酒店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3.4.1 酒店行业发展现状
        3.4.2 酒店行业发展趋势
        3.4.3 赣州酒店市场现状
    3.5 消费者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3.5.1 调查目的
        3.5.2 调查问卷设计
        3.5.3 调查问卷发放目标人群选择
        3.5.4 调查结果分析
        3.5.5 调查结论
第4章 GN宾馆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
    4.1 GN宾馆业绩分析
    4.2 GN宾馆市场营销优势、劣势分析
        4.2.1 GN宾馆市场营销情况优势分析
        4.2.2 GN宾馆市场营销情况劣势分析
    4.3 GN宾馆存在的主要营销问题
        4.3.1 产品策略缺乏差异化
        4.3.2 价格策略缺乏灵活性
        4.3.3 渠道策略较为固定
        4.3.4 促销策略缺乏创新
        4.3.5 员工营销能力不足
        4.3.6 有形展示亟需改善
        4.3.7 服务过程有待提高
第5章 GN宾馆营销策略的优化
    5.1 GN宾馆STP营销策略优化
        5.1.1 市场细分策略优化
        5.1.2 目标市场策略优化
        5.1.3 市场定位策略优化
    5.2 GN宾馆营销策略的优化
        5.2.1 产品策略优化
        5.2.2 价格策略优化
        5.2.3 渠道策略优化
        5.2.4 促销策略优化
        5.2.5 人员策略优化
        5.2.6 有形展示策略优化
        5.2.7 服务过程策略优化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现实背景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社区参与理论
        四、差异化理论
        五、体验经济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一、水磨镇概况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一、川主寺镇概况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一、古尔沟镇概况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纪要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5)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基础与理论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待完善的研究领域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理论建构
        2.1 经济要素及其流动性
        2.1.1 经济要素的分类
        2.1.2 经济要素流动的新经济地理学阐述
        2.2 区域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2.2.1 高铁对区域经济要素流动的作用
        2.2.2 区域经济要素流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2.3 城市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2.3.1 高铁对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2.3.2 经济要素流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2.4 站点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2.4.1 站点地区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2.4.2 高铁站点地区资本分布与空间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国外案例研究
    第三章 法国TGV对东南线高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3.1 引言
        3.2 泛欧高铁网络建设
        3.2.1 泛欧高铁网络建设的背景
        3.2.2 泛欧高铁网建设的过程
        3.3 法国高铁网络建设历程
        3.3.1 1981年:第一条TGV线路——TGV东南线建立
        3.3.2 1989年:第二条高速线路——TGV大西洋线建立
        3.3.3 1990年:高铁网络建设总体规划的开展
        3.3.4 1995年:高铁网络建设的危机与复兴
        3.4 高铁对区域内不同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的差异化影响
        3.4.1 TGV东南线高铁走廊简介
        3.4.2 高铁走廊客流量的增长
        3.4.3 设站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
        3.4.4 未设站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
        3.5 高铁对不同区域的经济要素流动的差异化影响
        3.5.1 东京—大阪(东海道)新干线高铁走廊
        3.5.2 科隆—法兰克福ICE高铁走廊
        3.5.3 三大高铁走廊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法国TGV东南线对里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4.1 引言
        4.2 里昂简介
        4.2.1 地理环境
        4.2.2 城市发展历程
        4.2.3 空间演变历程
        4.2.4 联运交通网络
        4.3 TGV东南线在里昂经济要素流动中的作用
        4.3.1 吸引城市外部经济要素流入的重要引擎
        4.3.2 推动城市内部资本位移的催化剂
        4.4 经济要素流动引发里昂产业结构的调整
        4.4.1 传统工业的重组
        4.4.2 第三产业的兴起
        4.5 产业结构调整对里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4.5.1 用地规模与强度的变化
        4.5.2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变化
        4.6 案例比较:高铁与城市空间重组——以阿姆斯特丹为例
        4.6.1 高铁建设及站点相关概况
        4.6.2 新老站点间经济要素的博弈
        4.6.3 结果:多中心结构的形成
        4.6.4 小结:政府政策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法国TGV东南线对里昂帕拉迪站点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5.1 引言
        5.2 里昂三大高铁站点基本概况
        5.2.1 贝拉舒(Perrache)站
        5.2.2 萨托拉斯(Satolas)站
        5.2.3 帕拉迪(Part-Dieu)站
        5.3 Part-Dieu地区的节点功能、场所功能与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5.3.1 Part-Dieu站点地区节点功能的提升
        5.3.2 Part-Dieu站点地区场所功能的提升
        5.3.3 Part-Dieu地区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5.4 Part-Dieu站点地区的空间结构
        5.4.1 站点地区总体结构
        5.4.2 核心区总体结构
        5.5 案例比较——日本京都站
        5.5.1 基本概况
        5.5.2 开发模式
        5.5.3 场所营造
        5.6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国内实证研究
    第六章 高铁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6.1 沪宁走廊高铁建设历程及发展概况
        6.1.1 沪宁走廊高铁建设历程
        6.1.2 沪宁走廊发展概况
        6.2 高铁对沪宁走廊可达性的影响
        6.2.1 可达性相关理论
        6.2.2 沪宁走廊可达性提升
        6.2.3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区位优势潜力演变
        6.3 沪宁高铁沿线城市客流流动特征
        6.4 高铁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6.4.1 沪宁走廊货币资本流动程度的增强
        6.4.2 沪宁走廊劳动力流动频次的增加
        6.5 沪宁走廊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
        6.5.1 产业转移
        6.5.2 产业结构调整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高铁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7.1 南京高铁概况
        7.1.1 南京及其交通区位
        7.1.2 南京高铁建设历程
        7.2 高铁对南京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7.2.1 高铁开通后南京枢纽地位的提升
        7.2.2 城市外部经济要素的流入
        7.2.3 城市土地租金的提升
        7.2.4 城市内部资本的位移
        7.3 高铁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7.3.1 高铁促进城市用地规模增加
        7.3.2 高铁驱动城市用地强度提升
        7.3.3 高铁利于城市用地结构优化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高铁对南京南站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8.1 南京南站概况
        8.2 南京南站地区客流特征及节点—场所价值
        8.2.1 南京南站地区的客流特征
        8.2.2 南京南站地区的节点价值
        8.2.3 南京南站地区的场所价值
        8.3 客流需求导向的站区资本分布及用地布局
        8.3.1 交通功能空间布局
        8.3.2 商业功能空间布局
        8.3.3 商务功能空间布局
        8.3.4 居住功能空间布局
        8.4 南京南站地区开发模式及空间结构
        8.4.1 南京南站地区开发模式
        8.4.2 南京南站地区空间结构
        8.5 本章小结
第四部分 研究启示与结论
    第九章 国内外对比研究与启示
        9.1 区域层面:沪宁走廊与世界其他高铁走廊对比及启示
        9.1.1 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建设
        9.1.2 丰富高铁运行方式
        9.1.3 建立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9.2 城市层面:南京与里昂高铁城市建设对比及启示
        9.2.1 协调不同站点开发策略
        9.2.2 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9.2.3 推动城市土地功能置换
        9.3 站点层面:南京南站和帕拉迪站对比及启示
        9.3.1 留住场所经济要素防止节点-场所失衡发展
        9.3.2 根据客流分布特征合理进行用地布局
        9.3.3 因地制宜选取开发模式引导圈层空间结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语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10.1.1 基本结论
        10.1.2 研究创新点
        10.2 研究后续讨论
        10.2.1 本研究的不足
        10.2.2 后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6)城市存量更新背景下汉口近代仓储类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缘起
        1.1.1 近代汉口商贸活动及其仓储空间
        1.1.2 城市存量更新背景下汉口仓储类工业遗产的危机与契机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城市存量更新
        1.2.2 工业遗产价值研究
        1.2.3 仓储类工业遗产研究
    1.3 研究意义及目的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点
    1.5 主要概念辨析
        1.5.1 仓库与堆栈
        1.5.2 仓储与仓库
        1.5.3 仓储类工业遗产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近代汉口商贸易活动及其仓储时空特征
    引子:仓储空间之于城市商贸活动的重要意义
    2.1 城市商贸活动类型及仓储需求
        2.1.1 货物集散与转运类仓储
        2.1.2 市场导向与专业类仓储
        2.1.3 金融运作与商行类仓储
    2.2 商贸活动主导下仓储空间分布及特征
        2.2.1 行业主导下仓储分布的时空特征
        2.2.2 对内贸易主导下的仓储分布
        2.2.3 对外贸易主导下的仓储分布
    2.3 商贸活动需求支配下仓储空间特质
        2.3.1 转运装卸活动形塑下的空间
        2.3.2 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形塑下的空间
        2.3.3 资本运作与货物交易形塑下的空间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汉口仓储类工业遗产现状及其存续关系
    3.1 现存仓储类工业遗产调查
        3.1.1 工业遗产现状调研
        3.1.2 仓储类工业遗产城市分布与场所特质
    3.2 仓储类工业遗产的空间属性及演变动因
        3.2.1 权属及易名下的空间再分配
        3.2.2 关联产业结构性衰落下的空间转型
    3.3 仓储类工业遗产历时性存续关系
        3.3.1 运输与转运类仓库
        3.3.2 加工与专业类仓库
        3.3.3 金融与商行类仓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汉口仓储类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及策略比较研究
    4.1 汉口仓储类工业遗产取样及价值评价
        4.1.1 典型案例取样原则
        4.1.2 典型案例构成
        4.1.3 典型案例保护再利用的价值评价
    4.2 仓储类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路径及特色呈现方式
        4.2.1 文创事件——适应性再利用
        4.2.2 兼容日常——自发性再利用
        4.2.3 空间匹配——差异性再利用
    4.3 仓储类工业遗产保护再生策略比较研究
        4.3.1 仓储相关地段保护再生比较
        4.3.2 仓储类工业遗产保护再生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金塔县乡村旅游景观的空间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可能的创新点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解释
        2.1.1 景观
        2.1.2 乡村景观
        2.1.3 乡村旅游景观
    2.2 空间生产理论
        2.2.1 空间
        2.2.2 空间生产
        2.2.3 空间生产运作逻辑
        2.2.4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
第3章 空间重构—金塔县乡村社区到旅游景区的演变与功能重置
    3.1 金塔县乡村旅游景观空间生产概况
    3.2 金塔县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及评价
        3.2.1 金塔县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3.2.2 金塔县乡村旅游资源评价
    3.3 金塔县乡村旅游景观空间形态历史发展沿革
        3.3.1 金塔县乡村旅游景观空间形成之前阶段(1970年-1990年)
        3.3.2 金塔县乡村旅游景观空间形成阶段(1990年-2010年)
        3.3.3 金塔县乡村旅游景观空间的发展阶段(2011-)
    3.4 金塔县村落改造及功能定位
        3.4.1 旅游空间概况
        3.4.2 改造基本历程
        3.4.3 景区功能定位
    3.5 金塔县乡村旅游业态构成及变化分析
        3.5.1 乡村旅游景观印象:三个不同时点的比较
        3.5.2 金塔县乡村旅游业态的构成
        3.5.3 金塔县乡村旅游业态构成的影响因素
第4章 空间消费—金塔县乡村旅游景观符号构建与游客体验
    4.1 与游客体验相耦合的景观符号
        4.1.1 金塔县乡村实体景观体验产品-静态景观符号
        4.1.2 金塔县乡村休闲活动体验产品-动态景观符号
    4.2 基于空间符号消费的游客体验
        4.2.1 游客基本行为分析
        4.2.2 游客对金塔县乡村旅游景观的感知和满意度分析
        4.2.3 游客景观符号消费及体验
第5章 空间运作—金塔县乡村旅游景观空间的发展与运作方式
    5.1 乡村旅游景观空间演进路径:从自发到自觉
        5.1.1 萌芽阶段
        5.1.2 发育阶段
        5.1.3 改造阶段
        5.1.4 发展阶段
    5.2 商业旅游开发:新农村建设中的自觉选择
        5.2.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金塔县乡村旅游发展
        5.2.2 新农村建设对金塔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
    5.3 金塔县乡村旅游景观空间知名度传播路径
        5.3.1 打造品牌乡村景观符号
        5.3.2 优化乡村旅游景观符号产品组合
        5.3.3 借助传媒手段促进乡村旅游景观营销
        5.3.4 利用节事活动提升旅游景观空间消费
    5.4 空间运作方式:资本―权力―空间
        5.4.1 政府主导乡村旅游景观空间生产:政治权力主导下的资本运作
        5.4.2 中小型资本参与空间生产:资本与旅游的融合
        5.4.3 社区居民介入乡村旅游景观空间生产
    5.5 金塔县乡村旅游景观与新农村建设的融合
        5.5.1 金塔县乡村旅游景观与新农村建设的融合的路径
        5.5.2 金塔县乡村旅游景观与新农村建设的融合的必要性
第6章 空间再生产—金塔县乡村旅游景观空间生产提升对策
    6.1 金塔县乡村旅游景观空间生产存在的问题
    6.2 金塔县乡村旅游景观空间生产的提升对策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金塔县乡村旅游游客基本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B:金塔县乡村旅游景观游客满意度调查问卷
致谢

(8)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的生产机理研究 ——基于空间正义视角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行业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探索和传承的当代困境
        1.1.2 社会背景: 产业融合背景下非遗文化旅游的兴起
        1.1.3 现实背景: 旅游产业融合发育背景下非遗街区开发现实问题
        1.1.4 研究背景: 非遗旅游研究的“空间转向”和“文化转向”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1 空间生产理论的研究状况
        1.3.2 空间正义的研究状况
        1.3.3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相关研究
        1.3.4 文化空间理论和应用的相关研究
        1.3.5 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的生产研究状况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内容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5.3 研究样地说明
    1.6 主要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2.1.2 非遗旅游街区
        2.1.3 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
        2.1.4 空间生产机理
        2.1.5 空间正义
    2.2 理论依据
        2.2.1 空间生产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3章 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的结构要素与时空演化
    3.1 文化空间的概念内涵与外延
    3.2 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的要素、结构及特征
        3.2.1 文化空间的构成要素
        3.2.2 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的结构类型
        3.2.3 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的主要特征
    3.3 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的时空演变
        3.3.1 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的时间演变
        3.3.2 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的形态演变
第4章 从生产机理到空间正义: 文化空间生产的伦理诉求
    4.1 非遗旅游街区保护和开发的基本原则
        4.1.1 整体性原则
        4.1.2 原真性原则
        4.1.3 活态化原则
    4.2 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生产的逻辑框架
        4.2.1 资本逻辑: 资本空间化与空间资本化
        4.2.2 权力逻辑: 制度设计与行政主导
        4.2.3 阶层逻辑: 社会主体的认同与反抗
        4.2.4 消费逻辑: 后现代消费主义下“地方性”与“全球化”的较量
    4.3 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
        4.3.1 内在动力: 资本增殖
        4.3.2 外在动力: 权力主导
        4.3.3 反馈动力: 阶层应对
    4.4 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生产的利益主体
        4.4.1 地方政府
        4.4.2 运营管理商
        4.4.3 非遗传承者
        4.4.4 居民
        4.4.5 街区商户
        4.4.6 游客
    4.5 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生产的关系构建
        4.5.1 多元开放的社会结构关系: 从“差序格局”到“多元混合”
        4.5.2 流动的异质性人际关系: 从“地缘”到“业缘”
        4.5.3 百花齐放的产业形态: 从“传统产业”到“跨界融合”
    4.6 空间正义: 文化空间生产的伦理诉求
        4.6.1 在空间生产中追求正义
        4.6.2 空间正义的实现路径
第5章 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的生产典型案例解析
    5.1 屯溪老街的文化空间生产探析
        5.1.1 屯溪老街的非遗资源与旅游现状
        5.1.2 空间重构: 屯溪老街空间形态的时空演化
        5.1.3 空间表征: 屯溪老街“文化空间”的符号建构
        5.1.4 空间运作: 屯溪老街文化空间运作方式与生产逻辑
        5.1.5 屯溪老街文化空间的生产机理
    5.2 北京前门大栅栏街区的文化空间生产分析
        5.2.1 北京前门大栅栏街区的非遗资源与旅游状况
        5.2.2 空间重构: 北京前门大栅栏空间形态历史演化与功能变化
        5.2.3 空间表征: 北京前门大栅栏文化空间符号构建
        5.2.4 空间运作: 北京前门大栅栏文化空间生产方式与动力机制
        5.2.5 北京前门大栅栏文化空间的生产机理
    5.3 小结
第6章 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生产的结果分析
    6.1 屯溪老街文化空间的生产效果评价
        6.1.1 老街风貌真实性和历史真实性保护较好
        6.1.2 老街原真性生活维度的消解
        6.1.3 空间机会的不平等: 居民缺乏空间生产参与权
        6.1.4 非遗传承与发展的两极化评价
        6.1.5 地方感的两级分化: 塑造符合“他者”的地方认同
        6.1.6 传统与现代的混合杂糅
        6.1.7 小结
    6.2 北京前门大栅栏文化空间的生产效果评价
        6.2.1 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双重失效的大栅栏
        6.2.2 过度商业化冲击地方特色文化
        6.2.3 属人性的传统生活空间的消逝
        6.2.4 居民缺乏空间生产的话语权
        6.2.5 非遗传承氛围一般
        6.2.6 地方无感的大栅栏
        6.2.7 小结
    6.3 屯溪老街和北京前门大栅栏文化空间的生产效果比较
    6.4 非遗旅游街区“三位一体”文化空间的生产结果总结
        6.4.1 空间的实践
        6.4.2 空间的表征
        6.4.3 表征的空间
第7章 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生产的空间正义审视
    7.1 基于伦理诉求的空间正义
        7.1.1 空间伦理的可能性确证
        7.1.2 空间正义对传统正义理论的超越
        7.1.3 空间正义的理论指向与价值基点
    7.2 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生产的非正义现象
    7.3 空间伦理精神缺失及“异化”问题
        7.3.1 伦理精神缺失的主要表现
        7.3.2 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的生产“异化”问题
    7.4 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的生产模式选择及伦理策略
        7.4.1 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的生产模式
        7.4.2 文化空间生产的伦理策略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8.2.1 研究不足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安徽屯溪老街调查问卷(本地居民)
附录B 安徽屯溪老街调查问卷(外地游客)
附录C 访谈提纲
附录D 屯溪老街正街店铺业态信息一览表
附录E 屯溪老街一、二、三马路店铺业态信息一览表
附录F 前门大栅栏店铺业态信息一览表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9)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综述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课题研究范围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2.3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关于近代建筑的研究
        1.3.2 关于哈尔滨近代城市规划的研究
        1.3.3 关于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的发展演变与时空分布
    2.1 近代商业建筑的发展背景
        2.1.1 中东铁路的修筑
        2.1.2 哈尔滨的开埠通商
        2.1.3 外来移民的涌入
    2.2 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发展阶段
        2.2.1 初始时期(1898-1906)
        2.2.2 发展前期(1907-1916)
        2.2.3 发展中期(1917-1931)
        2.2.4 发展后期(1932-1945)
    2.3 近代商业建筑的时空分布特点与影响因素
        2.3.1 商业建筑的分布区位
        2.3.2 商业建筑时空分布影响因素
        2.3.3 商业建筑分布特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的类型与特点
    3.1 建筑类型的多样性
        3.1.1 商店建筑
        3.1.2 宾馆建筑
        3.1.3 餐饮建筑
        3.1.4 娱乐建筑
    3.2 空间组织的灵活性
        3.2.1 灵活的平面空间
        3.2.2 多样的功能组织
        3.2.3 多变的交通组织方式
    3.3 技术措施的适宜性
        3.3.1 适用的结构选择
        3.3.2 先进的建筑设备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的文化与艺术特色
    4.1 建筑的文化解读
        4.1.1 近代商业文化的浸润
        4.1.2 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4.2 建筑与城市环境塑造
        4.2.1 塑造街道空间
        4.2.2 塑造商业环境
    4.3 建筑的造型特色
        4.3.1 立面构图的处理
        4.3.2 多样的建筑语汇
        4.3.3 建筑质感的表达
    4.4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武夷山桐木村当代茶村厂宅的空间与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入场:桐木与茶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当代茶村“厂宅”变迁
    1.3 研究综述
        1.3.1 方法性路径:从乡土建筑到乡村社会
        1.3.2 地方性文本:武夷山、桐木与茶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4.1 拓展了建筑学对“厂宅”为代表的茶产业空间的研究视野
        1.4.2 建立了研究乡村空间与社会变迁机制的“空间志”进路
        1.4.3 提出了从空间本质及社会效益出发的乡土建筑营建立场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空间志”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空间志:乡土空间的社会性建构
    2.1 空间志进路:空间-社会变迁过程的认识论探索
        2.1.1 主客一体的空间
        2.1.2 空间作为社会景观
        2.1.3 空间的时间维度
    2.2 空间志的载体:4个自然村和165个厂宅空间的社会性阅读
        2.2.1 三港村
        2.2.2 江墩村
        2.2.3 庙湾村
        2.2.4 关坪村
        2.2.5 165个厂宅样本的空间与社会
第3章 全球市场到地方社会:茶村和厂宅的历时性建构
    3.1 全球贸易与武夷山茶村的形成
        3.1.1 地方视野下的世界红茶贸易之路
        3.1.2 茶叶资本支撑的武夷山茶村空间体系
        3.1.3 红茶贸易史中桐木位置之考辨
    3.2 地方制度与厂宅空间的变迁
        3.2.1 集体化时期的“宅、厂”分立
        3.2.2 包产到户与乡镇企业:过渡时期的“宅、厂”并置
        3.2.3 龙头企业与个体经济:多元化时期的“宅、厂、店”融合
    3.3 厂宅空间样本的研究统计
第4章 地方、身份与家庭关系的空间重构
    4.1 地方社会与家庭结构的分裂
        4.1.1 武夷山和桐木村的茶业二元结构
        4.1.2 第二家店,第二个家
    4.2 “家店”错位:家庭二元结构下的空间危机
        4.2.1 传统家庭空间的内核
        4.2.2 堂屋的“茶室化”
        4.2.3 卧室的“宾馆化”
    4.3 身份的竞争:茶农分家的空间博弈
        4.3.1 经商文化下的身份建构
        4.3.2 同一屋檐,两个厨房
        4.3.3 分家,“分家”
        4.3.4 分家秩序与空间秩序的隐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市场、技艺与生产关系的空间调试
    5.1 茶叶市场结构与传统技艺的合法性
        5.1.1 变迁中的茶叶市场:高端化与文化导向
        5.1.2 茶文化的社会结构:士绅阶层的“区隔之味”
    5.2 菁楼:作为技艺和记忆的生产空间
        5.2.1 近当代生产空间的源流与内核
        5.2.2 “技艺”空间的合法性建构
        5.2.3 手工化和机械化的双重空间困境
    5.3 原真性悖论:“正山”与“外山”空间的多元建构
        5.3.1 “正山”空间:厂宅中的晾青秩序
        5.3.2 “外山”空间:由并置到混淆的茶叶生产
        5.3.3 原真性的反思:从地理原真走向技术原真
    5.4 从“定居”到“游牧”的茶工居住空间
        5.4.1 茶农与茶工的关系变迁
        5.4.2 采茶工的“定居”和“游牧”空间
        5.4.3 龙头企业主导下的劳动力市场危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他者、符号与社区分化的空间表征
    6.1 茶旅经济与厂宅经营空间的模式
        6.1.1 茶叶生产端的价值觉醒和空间消费
        6.1.2 茶室空间的传统文化符号
        6.1.3 民宿空间的乡村生活建构
    6.2 他者的凝视:消费文化和精英主导下的乡土风格迷局
        6.2.1 迷失的乡土
        6.2.2 文化缺失状态下的“乡贤效仿”
        6.2.3 城市资本凝视下的“乡村幻想”
        6.2.4 建筑师的“新乡土”困境
    6.3 符号的反噬:茶农社区分化在菁楼空间的表征
        6.3.1 建筑空间的符号化
        6.3.2 宏伟的传统菁楼:龙头企业的符号创造
        6.3.3 新老并置的厂宅:中小茶企的符号斗争
        6.3.4 废弃的集体菁楼:集体匿名的普通茶农
        6.3.5 建筑符号化导致乡村社会分层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空间-社会变迁的互动机制初探
    7.1 桐木厂宅空间-社会变迁的纵向谱系
    7.2 茶产业整体视野下的横向对比
        7.2.1 近当代中国茶产业格局
        7.2.2 祁门红茶:茶叶市场价值对比
        7.2.3 太平猴魁:旅游资源价值对比
        7.2.4 大吉岭红茶:地方社会动力对比
    7.3 产业因子量化与空间建构机制的可视化
        7.3.1 空间-社会互动机制的提取和推导
        7.3.2 产业、空间、旅游的互动链条:对当代乡建的启示
第8章 结论:当代乡村的幻想与现实
    8.1 怎样的传统:从物质走向生活
    8.2 何时的传统:从永恒走向瞬间
    8.3 谁的传统:从精英走向大众
    8.4 结语:危机中前行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四个自然村的建筑普查目录
附录B 25个厂宅样本的详细调研及图纸
附录C 桐木村传统红茶制作技艺考察
附录D 桐木村当代茶叶制作机械调查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四、关于宾馆业资本经营方式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酒店业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研究[D]. Qian Ye.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酒店业外溢效应研究[J]. 钱晔,潘镇. 文化产业研究, 2020(01)
  • [3]GN宾馆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孙赵君.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4)
  • [4]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5]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 郑国. 东南大学, 2019(01)
  • [6]城市存量更新背景下汉口近代仓储类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研究[D]. 王楠.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7]金塔县乡村旅游景观的空间生产研究[D]. 李艳萍.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8]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的生产机理研究 ——基于空间正义视角的反思[D]. 郑久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9]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研究[D]. 周里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10]武夷山桐木村当代茶村厂宅的空间与社会变迁[D]. 黄华青. 清华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酒店业资本管理模式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