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崇拜与民俗文化

树木崇拜与民俗文化

一、树木崇拜与民俗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张婷[1](2021)在《唐人传奇小说中的民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腾[2](2021)在《维吾尔族女性传统服饰中的“多子崇拜”纹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族服饰可视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凸显民族的文化内涵。“多子崇拜”纹样在维吾尔族女性传统服饰中作为社会共识性的标识,它不仅能代表这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涵,更象征着民族的生命价值所在,也侧面表达了这个民族的心理诉求与理想寄托。维吾尔族是我国上千万人口的民族,其女性传统服饰被视为最精彩的部分之一,无论是帽子、耳饰、头饰或是服装挂饰、配饰等,手工制作精细,其装饰纹样被赋予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本文主要围绕“多子崇拜”装饰纹样展开研究,涉及社会伦理、民俗文化、社会习俗等学科领域,探究服饰中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多子崇拜”与生殖繁衍、多子多育一词相关,“多子”即“祈子”,即期望能“早生贵子”,达到传宗接代、绵延子孙、人丁兴旺之目的。笔者对该论文课题分别从三个章节的内容上研究,第一章节对“多子崇拜”概念进行界定,论述“多子崇拜”与维吾尔族女性传统服饰之间的关系,对维吾尔族女性传统服饰中的“多子崇拜”意识在纹样中的体现进行了论述;第二章节主要围绕在多元文化交融背景下对“多子崇拜”纹样装饰造型外在的形式表现,进行剖析并探讨其装饰内涵,阐释其形象的借鉴、吸收与改造,并对这些纹样进行归纳,论述“多子崇拜”纹样的选用、组合、结构变化,用以表达“多子”吉祥之意,基于维吾尔族日常生活中熟知的形象展开论述,探讨维吾尔族女性传统服饰中的“多子崇拜”纹样表现形式,将“形”、“意”构于一体的为民族情感文化特征的装饰纹样形象;第三章节是围绕维吾尔族女性传统服饰中“多子崇拜”装饰纹样造型中的工艺展开论述,阐述工艺本身对装饰造型产生的影响,通过具象化、几何化及重组再构的表现形式展开论述,维吾尔族女性服饰中“多子崇拜”中的刺绣装饰纹样、印染装饰纹样及综合工艺,借以探究其纹样中“多子崇拜”的心理诉求及文化内涵。本文重点以研究“多子崇拜”纹样为主,首先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并梳理整体结构,对“多子崇拜”女性服饰纹样的文化意蕴进行分析,对“多子崇拜”纹样相关的装饰形象进行了梳理与归类,围绕女性服饰装饰纹样的具象化、几何化、重组再构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折射出民族女性服饰中的“多子崇拜”纹样具有丰富与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进而透视出维吾尔族女性心理的诉求与理想寄托,从这一角度探讨维吾尔族女性传统服饰中“多子崇拜”的装饰审美情趣与理想。

耿丽[3](2020)在《徽州古村落树木文化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树木是生态环境的基础,是不可多得的宝藏,而树木文化更是不容忽视的。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们开始愈发重视树木及树木文化。徽州古村落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本文选择黄山市8个古村落作为研究地,以其树木作为研究对象,重点通过研究树木文化总结出其特征。旨在挖掘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要素为人们所利用,为树木文化应用提供参考意见;吸引更多的人去关注、研究、传承树木文化;为中国树木文化注入新活力以及呼吁更多人去保护古树名木。本文将理论与调查相结合,采取多种方法对徽州古村落古树名木、24个典型树木配置样方和随机取样的200份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取得如下成果:(1)系统分析徽州古村落树木文化。结合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结果,首先从地理环境、树木自然属性、社会人文三个方面梳理影响徽州古村落树木选择的因素;其次对徽州古村落树木的美学、文化、实用价值进行探讨;然后从个体文化、组合文化、衍生文化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徽州古村落树木文化内涵;最后剖析宏村、唐模、呈坎、西溪南、棠樾5个古村落内古树名木历史以及蕴含的文化。(2)总结徽州古村落树木文化特征。根据分析出的徽州古村落树木文化,创新性总结出徽州古村落树木文化具有如下8个特征:地域性、多样性、多元性、哲学性、包容性、历史性、象征性、实用性。(3)提出树木文化应用建议。将总结出的徽州古村落树木文化特征与有效问卷调查结果相结合,提出6点应用树木文化的建议。

任燕青[4](2019)在《论社树的历史习俗及生态文化意义》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树木崇拜源远流长,其中社树的习俗最为典型,本文回溯梳理社树的习俗及历史,阐释其文化意义,论证民俗的文化传统对当今生态文化建构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社树是远古山林崇拜在礼乐制度与民间风俗中展演的印记,它的习俗浸透了生态和谐的理想。研究表明,首先,社树的存续与文化意义与社的体系密不可分。社坛植树的形制,是对上古以山林为社祀场所的模仿。社树习俗渗透农耕社会的生态意识,体现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自然馈赠的感恩。其次,社树是民俗符号,承载了故园、丰产与福禄的意义。社树始于树木图腾崇拜,同世界许多民族的树木崇拜一样,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发挥协调作用。最后,社树的习俗源于各民族适应自然环境的生存实践,体现了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人与自然共荣共生的文化精神。社树将自然之美、人文之意和社会情感寓于一体,充满了古老而常新的生态智慧。总之,古代中国的社树崇拜,经由国家制度推行,与民间社会力量携手打造,以制度、习俗的形式传承延续,持续地协调自然、社会、文化三者关系。其中,观念的引导和支撑,制度的保障,习俗行为或操演,互为彼此,综合发挥着作用。这对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多启示意义。

呼斯乐[5](2019)在《蒙古族首饰研究》文中认为蒙古族首饰是中华民族首饰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她是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之大成者。蒙古族首饰是蒙古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套身体装饰艺术,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文化内涵都具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特点。本研究主要以文献研究和田野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辅以历史学、语言学、民俗学理论,通过对蒙古族首饰的历史追溯、造型演变、工艺发展及其民俗内涵的研究,揭示其与蒙古族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在与其他民族接触、交流的过程中,也为蒙古族首饰注入了新的造型、工艺与文化内涵。蒙古族首饰是蒙古族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也是中华民族审美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例证。由于蒙古族首饰是蒙古民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套身体装饰艺术,因此本研究在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蒙古民族的形成、发展情况,继而阐明蒙古族首饰的整体情况;蒙古族首饰是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大成者,故而第二章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艺术中追溯蒙古族首饰的造型及其文化源头,说明其集大成之根据,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皆具有浓厚的草原游牧民族特色;第三至五章,纵向梳理蒙元至明清时期的蒙古族首饰演变,主要以蒙古族头饰为线索,阐明其时代特点、嬗变原因,同时举证论述了蒙古族首饰与明清中原地区首饰、满族首饰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第六章是从蒙古族首饰制作的工匠、工具、材料和工艺角度对蒙古族首饰进行了相关研究,以此举证,再次证明了历史上波斯、阿拉伯、突厥、中原等地区对蒙古族首饰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本研究具体解决了如下几个问题:一、通过对蒙古族首饰的溯源研究,论证了蒙古族首饰是在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装饰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蒙古族首饰是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人体装饰之大成者,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具有浓厚的草原游牧民族特色。二、蒙古族首饰造型、工艺及其内含的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元明清蒙古族头饰造型看似大相径庭,实则其艺术造型、工艺与民俗内涵都有不同程度的延续性。三、蒙古族首饰吸收了波斯、阿拉伯、突厥、西藏、中原、满族的首饰纹样与文化,是“草原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文化的历史亲历者和见证者(历史实物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我们从对蒙古族首饰材料的命名上,就可以看出蒙古族首饰材料的名称便是沿用了波斯、阿拉伯语的称谓,说明历史上蒙古族与其有着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从材料名称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改变,又说明在每个历史阶段,其他文化对蒙古族首饰文化的巨大影响,如论文中训释的“珊瑚”一词,元明时期用sitan称呼,至清代则用siru呼之,说明了“珊瑚”最初来源于古代阿拉伯,至清代西藏喇嘛教(佛教)对蒙古族文化广泛影响,才导致名称的替代。突厥与蒙古族由于历史和地缘上的关系,使得二者的很多首饰词汇存有共性或相互借用,而蒙元时期的高冠的形式虽然在中国内蒙古以及蒙古国地区已经消失,但在中亚却得以保存,说明“改朝换代”也深刻地影响了蒙古族首饰的发展。中原地区的首饰纹样更是从诸多领域的交流中影响了蒙古族首饰的纹样,如汉字“囍”“寿”纹样在蒙古族首饰中时有发现。四、在中国地域范围内,蒙古族首饰独具特色,但从蒙古族首饰的造型、命名的特点来看,它与阿尔泰地区的首饰更为接近,故而可以将阿尔泰语系民族的首饰看作是一个系统,本研究者提出“阿尔泰首饰系”(或“阿尔泰首饰风格”)的发想(设想)。五、蒙古族首饰尤其是头饰,虽然在纵向的历史中展现出了每个时代不同的面貌,但其首饰文化相关的民俗却是十分稳定的,其核心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是贯穿始终的。主要表现为原始宗教(萨满教)对生命和灵魂的观念在首饰文化上的折射,具体表现为两性的繁衍、家族的兴盛等方面。本研究首先是以基础理论与应用性研究相统一,以艺术学科(民艺学)基础理论为基础,对蒙古族首饰的工匠、工具、材料、工艺等的活态的文化进行了梳理研究。故本研究是区别于单纯的艺术造型研究的文本;其次,本研究以艺术考古为基础,辅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以艺术考古为历史上的蒙古族首饰研究为学科支撑,又从历史语言学、认知语言学领域中得到有力补充和确证;再者,本研究大量使用了阿尔泰语系的前人成果和语言学资料,如古代突厥语、中古蒙古语,以及活态语言资料,如现代蒙古语、满语方言,对蒙古族首饰、材料、工具名称进行了大量的训释,并使用国际语言学主流标音方法即统一标注转写拉丁文音标,而非汉译法。本研究还是基于基础数据库基础上的研究,在本研究者大量田野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田野调研基础数据库,又整理了阿尔泰首饰词汇(突厥语、蒙古语)使之形成语言材料数据库,在两大数据库基础上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了“阿尔泰首饰”风格的发想。综上所述,蒙古族首饰是集北方草原民族人体装饰之大成者,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审美文化皆具有浓厚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特色。蒙古族首饰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历史上蒙古族首饰造型看似大相径庭,但其艺术造型、工艺,民俗内涵都有不同程度的延续性。蒙古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蒙古族精神文化形态之一的蒙古族首饰,她是“草原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历史的见证者和实在物质载体。蒙古族首饰大量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装饰艺术风格、工艺、材质,同时她也影响了邻近民族的身体装饰文化,蒙古族首饰可以被视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和丰富的艺术形态。蒙古族首作为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文化符号,对于中华民族审美多样性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李涛,韦丹,陈思同,蔡一冰,吴鹏飞,马祥庆[6](2019)在《中国树木文化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对我国近年来有关树木文化的概念、文化属性、树木崇拜与宗教、树木美学、古树名木、栽培制度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综述,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树木文化研究趋势,旨在揭示树木文化的内涵,为不同树种的文化层面研究提供参考。

李晓珏[7](2019)在《甲马与大理白族的民间信仰及民俗生活》文中认为甲马是主要运用于祭祀活动中的,与民间信仰、民俗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类使用雕版印刷而成的神只纸。从制作过程来说,甲马是将各类神只、鬼怪雕刻于木板上,再用各色棉纸印刷而成的一种民间美术作品。从使用过程来说,甲马是用于祈福、禳灾等各种祭祀仪式中,或焚烧、或张贴供奉,以表征该神只,进而起到沟通人神的作用的手工雕版印刷品。从其属性来说,甲马是人神之间相通的重要媒介,是神人感应的精神载体。关于甲马出现的具体时间,尚且没有文献可以佐证,但从相关行业发展的旁证来看,至迟到元代,在大理白族地区就可能已经有白族人自己雕刻印刷的甲马存在。延至现代,甲马仍然在大理白族地区的村落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着特定的传承环境和传承体系,是一种活形态的艺术品。本文旨在通过对大理白族甲马的使用者、传承人及其传承环境,以及对作为一种民间艺术的甲马本体两个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解析甲马与白族民间信仰和民俗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大理白族甲马的民族特征及其在村落生活中的存在形态和文化价值。文章立论的支撑材料来自田野考察的一手资料以及相关历史文献的记载,论述过程则以文化解析为主要手段,同时辅以必要的图像分析。首先,文章中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展开研究,并用不同地区的实证资料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对甲马的神只系统做了明确分类,从而进一步分析出甲马这一文化事象所具有的文化结构层次。其次,文章致力于展现大理白族甲马所具有的民族特色。第三,文章将研究的焦点从甲马所指称的神灵的具体形象中转移到在对实际运用中的甲马的本体,以及图像与神灵之间指称关系的实现途径。研究的重点并非存在于民间信仰体系中的神只本身,而是甲马图像意义的凝固、传递和解析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第四,文章通过分析使用甲马的各种仪式过程(包括现存的和文献记载的),尝试发掘甲马在这些仪式中的象征意义,及其在这些仪式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承担的职能。同时,文章中亦调查了使用甲马的人群结构、使用甲马时的文化语境、甲马在不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的不同传承情况以及甲马在不同人群中的普及情况等问题。第五,文章从艺术的表现和再现能力出发,把甲马图像视为一种文本,用语言学理论来分析图像系统中存在的意义指向问题从而达到分析甲马图像表达的语义、甲马表达语义的途径并衡量其最终表达的效果的目的。第六,文章以“文化叠压层”理论为基础,对几类典型的甲马题材进行了细致的图像分析,从中还原出了叠加在大理洱·海地区白族民间信仰中的种种文化层积。文章在第一章中为甲马做了定义,同时介绍了甲马的起源、发展历史和目前的传承状况。第二章则从艺术的角度,首先还原了甲马的制作工艺,继而分析了甲马的构成要素和图像构造方式,甲马的艺术特色及其审美价值。第三章主要通过甲马在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民间文学等方面与人们的民俗生活产生的交集以及生活中存在的与甲马有关的禁忌和规约来分析甲马与民俗生活的关系。本文的第四章则通过甲马的神只系统以及甲马在各类民间祭祀仪式中的使用过程来解释甲马与民间信仰之间的关系;第五章引用了来自艺术学和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深入分析甲马的象征意义的形成和读解过程、甲马图像的语义结构层次、语义表达方式和情感观念类型。文章的第六章是例证式的分析,主要选取甲马中的女性形象、水神形象、木神形象和动物形象运用文化叠压层理论来综合分析甲马图像的文化内涵。

刘荣昆[8](2017)在《彝族树木崇拜的多元文化意涵及其乡村治理功能》文中研究表明彝族树木崇拜中蕴含着敬重自然、趋吉求安、崇德尚美、敬祖追远等多元文化意涵,这些思想凝聚成一股强大的生态与社会道德力量,承载着保护生态环境、调适个体内心惶惑、维持乡村秩序、促进民族团结的多重治理功能。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在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期,有必要理性看待和有效发挥传统民俗所承载的乡村治理功能。

罗启龙[9](2017)在《秦汉林业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前人对先秦两汉时期的林木的分布、种植、利用等,都有相应的研究成果。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未能厘清。本文结合先秦两汉时期出土文献、考古资料及传世文献,对这一时期天然林木的分布及其变迁、人工植林的发展、林业职官的设立、社树崇拜以及林木在生活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研究。考察内容涉及先秦两汉时期自然史、历史地理、科技史、政治制度史、思想史、社会史等领域。孢粉、考古及历史文献等资料显示,先秦秦汉时期,我国林木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春秋以后,我国多数地区气温有所波动,树种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春秋至东汉期间,东北地区受气候变凉的影响,乔木植被中针叶林比率有所增加,落叶阔叶林减少,同时森林分布范围缩小;黄淮海平原地区针、阔叶乔木随气候变化互有消长;黄土高原塬区未有森林生长,河谷及山地植被以阔叶木占优的混交林为主。西北草原与荒漠区植被随气候逐渐变干,耐旱类草本植被覆盖范围有所扩大,乔木植被随之减少。云贵地区受气候变凉的影响,常绿林逐渐减少,而四川地区的常绿及落叶林则均有增长;岭南地区的常绿林一直处于主要地位,广西地区受温度降低的影响针叶林也有所增长;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波动剧烈,常发生常绿阔叶林与针叶、阔叶林的混交林交替演变。除气候因素外,人类活动也影响着天然植被的变化。受秦汉时期经济、政治、军事的影响,除东北地区天然林木保存较好外,其余北方地区林木破坏严重。但这一时期南方地区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不高,人类影响相对较弱。加之该地区气候相对温暖湿润,植被易于再生。因此,南方广大地区的天然林木在秦汉时期得以较好地保存。先秦两汉时期生产技术较快发展。林木的生产技术涵盖了栽培、采伐与运输等方面。这一时期,人们总结了各类树种的物候与生长习性,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林木的栽培技术。此时人们已能够依据不同树种的自身特性确定合理的种植时间及栽种地点。除播种种植林木外,已开始使用扦插、嫁接等无性繁殖技术培育树木。在定植之后,时人对保熵、霜冻害、病虫害的防治以及整枝等护林工作亦提出了严格细致的要求。在林木种植技术趋于成熟的前提下,当时民居周边、私人园林、皇家苑囿、道路旁以及军事区均植有大量的人工林。而不同区域树种的选择,则受当时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秦汉时期,随着铁器的普遍使用,采伐林木的效率也得以提高。在林木采伐的时机的选择上,则需要考虑木材质量、国家政策以及民俗禁忌等多种因素。至于采伐后林木的运输,则主要以水运为主。另外,这一时期,官方与私人中的林木买卖现象亦较为普遍。先秦两汉时期并未设立专门的林业管理机构,林业的相关事宜是由不同部门的职官兼理。殷商时,管理农业、田猎及手工业的官员均涉及到林业的管理,但当时不同部门官员的林木管理权的划分尚未形成定制。至周代,管理林木的官员更加多元化,其职权也更加明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均设有林官。秦国林木主由“吴人”与“少府”负责,随着六国逐渐统一,“吴人”之权渐减。秦至西汉,山林川泽管理权由中央设“少府”与“木官”管理,其所出物产归于皇室及诸侯王。至东汉,山林川泽的管理权及物产改由地方政府负责;秦汉苑囿先后由少府及水衡都尉掌管,其下设有“苑丞”及“禁圃”等兼管苑中林木事务;当时的林木种植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宫室、陵寝内的树木则由“将作大匠”主管;此外,秦汉时所设的“将作大匠”、“司空”以及中央与地方所辖的各类工官主要管理林木的开采与利用。树木自古与社密切相关,先秦两汉时期亦不例外。根据考古及文献资料显示,远古时期的社即立于丛林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丛社逐渐成为传统。至殷商时,它已在国家社祭当中占有重要地位。降至周代,情况发生改变。受当时礼仪制度的要求,各阶层社的大小、形制以及设立地点均有限制。在此情况下,丛社已无法符合礼制要求,其地位有所降低,人工所立树社随之兴起。但由于传统惯性作用,丛社在西周时仍占有重要的地位。至秦汉,人们立社已不完全出于宗教的因素,更多的情况是将社视为土地与政权的象征。在此情况下,统治者对官方所立社的规模与形制均有严格细致的要求。因而“丛社”在这一时期已不再属于官方的祭祀体系之中,其地位大不如前。与此同时,受时人树神崇拜与生殖崇拜等观念的影响,“树社”逐渐成为“社”的主要形式。树本身生命力与生殖力强盛等特质,乃是树社广泛形成的主要原因。先秦两汉时期,木材已普遍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其中建筑与葬具为消耗木材的大宗,而乐器当中,使用木材的情况也愈加普遍。关于建筑,早在远古时期就已出现带有榫卯的木构结构。至夏商周三代,木构架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大叉手”式结构。春秋战国时期梁架及木柱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并且可能出现了两榀梁架组合的复合梁架,技术进一步的完善为这一时期宫室建筑大面积兴起奠定了基础。至汉代,高台阁楼式的木构建筑盛行,反映出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已较前朝有所进步。我国古代之所以选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应当和其便于运输、稳定性高、易于修缮、替换等特质有关。乐器方面,远古时期的大鼓多为木质,但由于音质不佳,至后世为铜鼓所代替,小鼓仍用木质,但仅作为大鼓的辅助乐器。西周及其后世常用的礼制乐器——“柷”与“敔”亦多为木质,二者用于音乐演奏的开始与结束。此外,筑、琴与瑟等弦乐器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兴盛,由于当时粘合技术不够理想,三者多用独木斫成。由于其音色较好,秦汉时期弦乐器逐渐成为乐器当中的主流。关于葬具,棺形成的初期,并未使用木材。至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木质棺使用逐渐普遍,并成为一种身份地位象征。且随着椁的产生,木质葬具的使用逐渐成为一种制度。在木种的使用上,亦有等级限制。降至西汉,出现黄肠题凑等形式,标志着木质棺椁的使用规模达到了顶峰。但由于当时林木破坏严重,至东汉时棺椁制度衰落,木质椁逐渐被石质椁代替,但使用木棺的习俗则一直被延续。木材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起着支持作用。

胡明雪[10](2017)在《民俗比较视野中的中国陆疆民族的树木崇拜研究》文中认为在人类没有产生的时候,树木就已经在地球上屹立了千年。经历了几千年的文明演进,树木陪伴且见证了我们一段段的历史辉煌。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时间发展的长河上,积淀了丰厚的民族风情和民间习俗,其中许多与树木密切关联。树木崇拜是人类社会早期的原始宗教信仰之一,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普遍文化现象和民间习俗。在漫长的岁月里,无论古今的文化怎样演变,树木崇拜都是基于原始先民对世界万物的有灵信仰下形成的独特感悟,是古代社会制度的集中体现,象征着原始先民对生命的深切渴望与强烈的情感寄托,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朴素自然生态观念。本文以中国三大陆疆地区民族的树木崇拜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重点分析陆疆各民族树木崇拜的世俗表现及原因,总结其发展规律和价值,探究树木崇拜文化背后的深层内涵。再以此为切入点,发掘传统民间信俗中的朴素生态意识,以此为鉴,倡导建立新的绿色环保体系。

二、树木崇拜与民俗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树木崇拜与民俗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2)维吾尔族女性传统服饰中的“多子崇拜”纹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课题研究现状
    三、课题基本内容及创新点
    四、课题研究方法
第一章 源于维吾尔族“多子崇拜”观念的女性传统服饰
    第一节 维吾尔族“多子崇拜”观念产生背景
    第二节 维吾尔族“多子崇拜”观念与女性传统服饰
第二章 维吾尔族女性传统服饰中“多子崇拜”装饰纹样形象的借鉴、吸收与改造
    第一节 女性传统服饰中“多子崇拜”装饰纹样形象借鉴
    第二节 女性传统服饰中“多子崇拜”装饰纹样表现中的吸收
    第三节 女性传统服饰中“多子崇拜”装饰纹样中的改造
第三章 维吾尔族女性传统服饰中的“多子崇拜”装饰纹样造型及工艺
    第一节 源于生活实践的女性传统服饰纹样造型表现
    第二节 “多子崇拜”装饰纹样工艺运用
    第三节 女性传统服饰“多子崇拜”纹样的民族心理契合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徽州古村落树木文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徽州古村落研究
        1.1.1 徽州古村落定义
        1.1.2 徽州古村落选址
        1.1.3 徽州古村落布局
        1.1.4 徽州古村落文化
        1.1.5 徽州古村落建筑
    1.2 树木文化研究
        1.2.1 树木文化的概念
        1.2.2 国内树木文化研究
        1.2.3 国外树木文化研究
    1.3 徽州古村落树木文化研究
第二章 引言
    2.1 选题背景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意义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自然植物资源条件
        3.1.3 古村落概况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拍摄古村落树木景观照片
        3.3.2 调查古村落树木景观
        3.3.3 设计并分发调查问卷
        3.3.4 分析古村落树木景观及调查问卷
        3.3.5 归纳总结树木文化特征
第四章 徽州古村落树木资源与问卷调查分析
    4.1 徽州古村落树木资源调查与分析
        4.1.1 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分析
        4.1.2 典型样方树木资源调查与分析
    4.2 问卷调查与分析
        4.2.1 树木景观效果分析
        4.2.2 树木景观公众偏好分析
        4.2.3 树木文化认知度及途径分析
        4.2.4 树木文化的应用途径分析
        4.2.5 调查问卷分析小结
第五章 徽州古村落树木文化研究
    5.1 徽州古村落树木选择的影响因素
        5.1.1 地理环境因素
        5.1.2 树木自然属性因素
        5.1.3 社会人文因素
    5.2 徽州古村落树木价值
        5.2.1 美学价值
        5.2.2 文化价值
        5.2.3 实用价值
    5.3 徽州古村落树木文化内涵
        5.3.1 树木个体文化内涵
        5.3.2 树木组合文化内涵
        5.3.3 树木衍生文化内涵
    5.4 徽州古村落古树名木
        5.4.1 宏村古树名木
        5.4.2 唐模村古树名木
        5.4.3 呈坎村古树名木
        5.4.4 西溪南村古树名木
        5.4.5 棠樾村古树名木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树木文化应用建议
        6.2.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徽州古村落树木文化相关专题调查问卷
附录 B 调查所取古村落树木组成表
作者简介

(4)论社树的历史习俗及生态文化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社树:为何旧话重提
    第二节 国内研究视野:生态·农史·象征
    第三节 国外研究视野:自然与社会协同的交点
    第四节 本文研究思路及框架
第二章 中国古代的社制与社树习俗
    第一节 社制之下的社树
    第二节 社日风俗与民间信仰中的社树
    第三节 社树的形式
第三章 社树的符号化及生态伦理内涵
    第一节 社树作为指符
    第二节 社树作为意符:故园、丰产与福禄
    第三节 社树习俗禁忌中的生态伦理
第四章 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树木崇拜
    第一节 社坛植树是神林的缩影
    第二节 从图腾崇拜到繁育意义
    第三节 当代民族社树习俗的遗存
第五章 社树的生态文化潜能
    第一节 社树的生态文化意义
    第二节 生态名义下科学与文化的融合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社树相关概念英汉对照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蒙古族首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蒙古族历史与蒙古族首饰概述
    第一节 蒙古族历史概述
    第二节 蒙古族首饰概述
第二章 蒙古族首饰溯源——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艺术
    第一节 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原始身体装饰艺术及其审美概述
    第二节 岩画与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
    第三节 鹿石与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
    第四节 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以“高”为美的头饰风格
    第五节 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身体装饰艺术
第三章 蒙元时期的蒙古族首饰
    第一节 蒙元时期“罟罟”概述
    第二节 罟罟冠佩戴的起止时间和佩戴部族
    第三节 罟罟冠消失的原因
    第四节 蒙元时期女性首饰“罟罟”词源
    第五节 “罟罟”别名“孛黑塔”考述
    第六节 蒙元时期蒙古族首饰形制
第四章 明清时期内蒙古中西部蒙古族首饰
    第一节 瓦剌部对蒙古族首饰的影响及罟罟冠的消失
    第二节 明代土默特妇女首饰
    第三节 明代瓦剌、土默特部对蒙古族首饰影响成因
    第四节 匈奴头饰对蒙古族头饰的影响
第五章 明清时期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族首饰
    第一节 清代内蒙古东部蒙古族首饰(兼顾与满族“扁方”比较)
    第二节 “扁方”上的“暗八仙”程序式图案的运用
    第三节 “扁方”或簪上的“花瓶”(博古纹)图案
    第四节 蒙古族“额箍”tatayur与满族“额饰”gidakuu
    第五节 清代内蒙古东部蒙古族首饰和达斡尔族“辫筒”比较
    第六节 内蒙古东部地区妇女佩戴耳饰数量调研
    第七节 清代漠南蒙古东部妇女头饰与其他蒙古部头饰的共性研究
第六章 蒙古族首饰的制作工匠、工具、材料及其工艺
    第一节 蒙古族首饰工匠
    第二节 蒙古族首饰制作工具
    第三节 蒙古族首饰的材料
    第四节 蒙古族首饰的工艺
    第五节 “草原丝绸之路”上的蒙古族首饰和“阿尔泰首饰”发想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中国树木文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树木文化概念及文化属性
    1.1树木文化概念
    1.2 树木文化属性
2 物质层面的树木文化
    2.1 树木物质利用
    2.2 古树名木
3 精神层面的树木文化
    3.1 树木崇拜
    3.2 树木宗教
    3.3 树木美学
4 生态层面的树木文化
    4.1 栽培理念
    4.2 栽培制度
    4.3 树木生态产业
5 问题与展望
    5.1 问题
    5.2 展望

(7)甲马与大理白族的民间信仰及民俗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三、田野点概况
第一章 大理白族甲马的源流及现状
    第一节 “甲马”释义
        一、甲马的定义
        二、文献记录中的甲马
    第二节 大理白族甲马的产生及发展历史
        一、甲马的产生
        二、甲马的发展历史
    第三节 大理白族甲马的分布及传承
        一、甲马的地域分布
        二、大理地区的甲马艺人
        三、甲马的技艺传习和延伸
    第四节 大理白族甲马的使用
        一、使用甲马的主体
        二、使用甲马的方式及场合
        三、使用甲马的目的
        四、甲马使用的时间、区域差异
第二章 甲马的制作工艺与艺术特色
    第一节 甲马的制作工艺及流程
        一、制作原料的选择
        二、板材的处理
        三、雕刻
    第二节 甲马的图像构造
        一、甲马的构成要素
        二、甲马的图像构造特征
    第三节 甲马图像的艺术特征与地域特色
        一、大理白族甲马与其它木刻版画的比较
        二、大理白族甲马图像的地域特色
    第四节 甲马的美学特征
        一、民间美术的审美价值及主题倾向
        二、甲马中的白族审美文化特征
第三章 民俗生活中的大理白族甲马
    第一节 甲马与岁时节日
        一、岁时节日中甲马的使用情况
        二、节日文化变迁与甲马的使用
    第二节 甲马与人生礼仪
        一、人生礼仪的含义和种类
        二、人生礼仪中甲马的使用情况
    第三节 与甲马相关的各种禁忌和规约
        一、村落居民对甲马的接受程度及其缘由
        二、甲马制作、使用过程中的禁忌和规约
    第四节 甲马与民间文学
        一、甲马是民间文学的物质载体之一
        二、甲马图像是民间口承文学的研究素材
第四章 甲马的神只系统和民间祭祀
    第一节 甲马及其神只系统的分类
        一、甲马的分类方法
        二、神灵甲马的主要类型(甲马神只系统的分类)
        三、甲马神只系统中体现的民族特色
    第二节 大理白族甲马与民间巫术活动
        一、巫术仪式与甲马的联系
        二、从巫术角度出发对甲马的使用目的进行分类
        三、甲马在巫术仪式中的现实作用
    第三节 甲马与民间日常祝祷祭祀仪式
        一、需要使用甲马的祭祀仪式类型
        二、在日常祭祀仪式中甲马的功能
    第四节 祭祀用甲马与民间信仰体系
        一、甲马的搭配规律
        二、甲马的使用频率与民间信仰
        三、神灵甲马中体现的情感类型
第五章 甲马的意义构成及解读
    第一节 甲马象征意义的结构层次
        一、甲马象征意义的独特性
        二、甲马象征意义的形成和读解过程
    第二节 符号与语义:甲马象征意义的凝固
        一、甲马创作过程的独特性和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
        二、甲马图像语义的义位分析
    第三节 仪式与象征:甲马象征意义的读解
        一、神圣空间与世俗空间:祭祀祈禳仪式中甲马的使用
        二、甲马象征意义的读解
第六章 甲马神灵形象的综合解析
    第一节 甲马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一、甲马中女性形象的种类
        二、甲马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方式
        三、甲马中女性形象的存在形态及其观念内涵
        四、血神甲马与大理白族民间信仰中的文化叠压现象
    第二节 甲马中的水神形象分析
        一、水崇拜、原始的水神信仰与甲马
        二、龙神、龙神本主、井神与甲马
        三、河伯水神与甲马
        四、水神甲马与大理白族地区的水神崇拜情况
    第三节 甲马中的动物形象分析
        一、甲马中动物形象的种类
        二、甲马中动物形象的表现方式
        三、甲马中的动物形象与民间信仰观念体系
    第四节 大理白族甲马中的植物形象
        一、花草形象及其含义
        二、树木形象与“木神”信仰
结论
    一、甲马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
    二、大理白族甲马的民族特色
附录
    附录一 各种书籍、集成中收集的云南甲马题名目录
    附录二 大理境内最大的两家甲马传承人制作的甲马题名目录
    附录三 流行于洱源市集的甲马题名目录
    附录四 巍山地区甲马题名目录
    附录五 腾冲地区甲马题名目录
    附录六 田野图片
    附录七 田野调查核心问题提纲
    附录八 部分访谈记录
    附录九 文中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一、文献
    二、着作
    三、期刊论文、学位论文

(8)彝族树木崇拜的多元文化意涵及其乡村治理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一、敬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二、趋吉求安:调适内心惶惑
三、崇德尚美:维持乡村秩序
四、敬祖追远:促进民族团结
五、结语

(9)秦汉林业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秦汉时期自然林业的分布与变迁——兼谈文献中树种的考证
    第一节 东北地区
    第二节 黄淮海平原及其周边
    第三节 黄土高原区
    第四节 西北草原与荒漠区
    第五节 云贵川地区
    第六节 岭南地区
    第七节 长江中下游地区
    小结
第二章 秦汉时期林木种植与采伐述论
    第一节 林木的种植技术
    第二节 林木种植情况述论
    第三节 秦汉时期木材的采伐与贩运
    小结
第三章 秦汉时期林业职官考述
    第一节 夏、商、周林业职官考论
    第二节 春秋战国至秦代的林业职官辨析
    第三节 汉代林业职官述论
    小结
第四章 秦汉时期社树制度的嬗变——兼谈立树于社的原因
    第一节 社主考辨
    第二节 社树制度的嬗变
    第三节 立树于社的原因探析
    小结
第五章 秦汉木材三题研究
    第一节 宫室建筑
    第二节 木质乐器
    第三节 丧葬用途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10)民俗比较视野中的中国陆疆民族的树木崇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理论方法与创新点
    四、研究综述
第一章 树木崇拜的渊源及文化内涵
    1.1 树木崇拜的渊源
        1.1.1 树木崇拜的历史渊源
        1.1.2 树木崇拜的世界表现
    1.2 中国陆疆民族树木崇拜的渊源及文化内涵
        1.2.1 中国陆疆民族树木崇拜的时空范畴
        1.2.2 中国陆疆民族树木崇拜的社会基础
        1.2.3 中国陆疆民族树木崇拜的文化内涵
第二章 中国陆疆民族树木崇拜的世俗表现及比较分析
    2.1 中国东北民族树木崇拜的主要世俗表现
        2.1.1 满族“佛托妈妈”始祖传说
        2.1.2 山林民族的祭林拜树习俗
        2.1.3 古老的丧葬形式——树葬
    2.2 中国西南民族树木崇拜的主要世俗表现
        2.2.1 苗族“枫树妈妈”生万物
        2.2.2 彝族“祭龙树”习俗
        2.2.3 风水林崇拜
    2.3 中国西北民族树木崇拜的主要世俗表现
        2.3.1 畏吾尔始祖神话
        2.3.2 孤立树木崇拜
    2.4 不同陆疆民族树木崇拜的世俗表现及比较分析
        2.4.1 始祖族源传说
        2.4.2 祭林拜树习俗
        2.4.3 丧葬习俗
        2.4.4 仪式和禁忌
第三章 中国陆疆民族树木崇拜的原因及比较分析
    3.1 中国陆疆民族树木崇拜原因的总体分析
        3.1.1 “万物有灵论”是思想基础
        3.1.2 强大的社会功能是根本原因
        3.1.3 树木本身的特质是重要因素
        3.1.4 神话传说是传播的重要途径
        3.1.5 赐福禳灾是现实需求
    3.2 中国陆疆民族树木崇拜的个别原因分析
        3.2.1 祭林拜树习俗形成的原因
        3.2.2 崇拜多林与少林的原因
        3.2.3 社坛立树的原因
第四章 中国陆疆民族树木崇拜的发展变化及价值影响
    4.1 中国陆疆民族树木崇拜的发展变化
        4.1.1 树木崇拜对象的改变
        4.1.2 树木崇拜范围的改变
        4.1.3 树木崇拜行为的改变
        4.1.4 树文化内涵的丰富
    4.2 树木崇拜的价值意义
        4.2.1 树木崇拜体现的双重价值
        4.2.2 树木崇拜价值影响的延续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树木崇拜与民俗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唐人传奇小说中的民俗研究[D]. 张婷.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维吾尔族女性传统服饰中的“多子崇拜”纹样研究[D]. 刘腾. 扬州大学, 2021(09)
  • [3]徽州古村落树木文化特征研究[D]. 耿丽.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4]论社树的历史习俗及生态文化意义[D]. 任燕青.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蒙古族首饰研究[D]. 呼斯乐. 山东大学, 2019(02)
  • [6]中国树木文化研究进展[J]. 李涛,韦丹,陈思同,蔡一冰,吴鹏飞,马祥庆. 福建林业科技, 2019(01)
  • [7]甲马与大理白族的民间信仰及民俗生活[D]. 李晓珏. 云南大学, 2019(09)
  • [8]彝族树木崇拜的多元文化意涵及其乡村治理功能[J]. 刘荣昆.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9]秦汉林业若干问题研究[D]. 罗启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6)
  • [10]民俗比较视野中的中国陆疆民族的树木崇拜研究[D]. 胡明雪.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17(02)

标签:;  ;  ;  ;  ;  

树木崇拜与民俗文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