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医疗中心初级保健能力的三项策略

提高大学医疗中心初级保健能力的三项策略

一、增强大学医学中心初级保健能力的三种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娇[1](2021)在《“委托-代理”理论下的世卫组织改革 ——以布伦特兰改革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从世界卫生组织的发展历程看,该组织已经经历了两次系统性的改革——布伦特兰改革和陈冯富珍改革,目前该组织正在谭德塞总干事的带领下进行新一轮的变革。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即为什么世界卫生组织要进行改革,以及为什么世界卫生组织会不断发起一轮一轮的变革?为了解释这两个问题,文章尝试以“委托-代理”理论来解释。通过分析认为,作为代理方的世界卫生组织在偏离作为集体委托方的成员国的期待和偏好时,成员国会对世界卫生组织采取一定的控制机制,并要求世界卫生组织进行自我革新,从而回到为委托者利益服务的轨道上来。但另一方面,集体委托方的偏好异质性、制度性规则与权力的失衡,会影响世界卫生组织的改革成效并使该组织的改革困难重重。然而本文认为,这个问题却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的,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的改革对总干事的政治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国也需要与世界卫生组织进行更多的沟通与协调,成员国与成员国之间更需要放下私利、适当的相互妥协,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卫生治理发挥的作用。

邱蕾[2](2020)在《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妊娠妇女选择剖宫产分娩意向和行为的纵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构建妊娠妇女选择剖宫产分娩的理论行为模型,在对理论模型中核心变量准确测量的基础上,通过纵向追踪研究分析妊娠妇女分娩方式选择意向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同时识别选择剖宫产分娩行为的决定因素,并构建妊娠妇女选择剖宫产分娩的实际行为模型,为控制妊娠妇女过度选择剖宫产分娩提供准确的干预靶点和管理切入点。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专家组讨论等方法构建妊娠妇女选择剖宫产分娩的理论行为模型。为了对理论行为模型核心变量进行准确测量,遵循量表研制的原则和方法,基于横断面调查在2018年5月到7月以我国四个城市1053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研制妊娠妇女分娩态度量表和妊娠妇女分娩主观规范量表,引入妊娠妇女分娩自我效能量表,并对量表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纵向追踪设计的研究方法,以湖北省武汉市和潜江市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实证数据。该纵向追踪调查在妊娠妇女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和产后四周的四个时间点进行;自2018年9月开始,2019年10月完成全部随访调查,最终共有794名妊娠妇女完成全部四次调查,随访率为75.40%。基于此数据应用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和增长混合模型考察妊娠妇女分娩方式选择意向发展轨迹的平均趋势与亚组异质性,以及相关因素(分娩态度、主观规范和自我效能等)对妊娠妇女分娩方式选择意向发展轨迹的影响。同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中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识别行为决定因素,构建妊娠妇女选择剖宫产分娩的实际行为模型。结果:1本研究所研制的分娩态度量表和分娩主观规范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为0.86,0.89,两个量表的信度良好。证实性因子分析均显示两个量表因子结构与实际数据适配情形良好,两个量表均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2本研究中,纳入研究分析的样本量估算值为656例,考虑存在调查对象失访情况和最终需排除有剖宫产医学指征的调查对象,因此第一次基线调查招募的样本量估算值为1010例。实际的纵向追踪调查中,在第一次基线调查时招募了1053例妊娠妇女,最终共有794名妊娠妇女完成全部四次调查,失访259人,随访率为75.40%。但由于需排除有剖宫产医学指征的调查对象233例,即最终纳入到本研究分析中的样本共计56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失访者和未失访者人群在基线调查时获得的基本人口学特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人群在分娩方式选择意向的分布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完成全部四次调查的794名妊娠妇女中,剖宫产分娩总数为354人,剖宫产率为44.58%(354/794),其中有233例妊娠妇女报告存在剖宫产医学指征,选择性剖宫产总数为121例,选择性剖宫产率为15.24%(121/794),选择性剖宫产占剖宫产分娩的比重为34.18%(121/354)。在纳入分析的561例样本中,调查对象在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展现剖宫产意向的比例分别为10.0%,9.6%和10.9%。4调查对象分娩方式选择意向的发展趋势主要从平均趋势和亚组异质性发展轨迹两个方面进行阐述。(1)平均趋势:构建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结果显示,分娩方式选择意向在随访期间的平均增长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潜斜率发展因子eta1的均值为-0.140,P<0.01);个体在分娩方式选择意向初始水平及增长速度上均存在显着的个体差异(潜截距发展因子eta0和潜斜率发展因子eta1的方差估计值分别为0.676和0.121,P<0.01)。此外,自我效能、分娩态度、主观规范、是否是独生子女以及是否有流产史对妊娠妇女分娩方式选择意向发展轨迹有显着的影响效应(P<0.05)。(2)异质性亚组分析:构建增长混合模型结果显示,妊娠妇女分娩方式选择意向呈现三类不同的发展轨迹,即剖宫产意向——稳定轨迹,顺产意向——缓慢增强轨迹和由顺转剖意向——快速增强轨迹,各发展轨迹组的人数占比分别为7.8%,87.2%和5.0%。与顺产意向——缓慢增强轨迹人群相比,剖宫产意向——稳定轨迹人群约有高于9.58倍的可能性会采取选择性剖宫产行为;由顺转剖意向——快速增强轨迹人群约有高于6.53倍的可能性更会采取选择性剖宫产行为。5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分娩方式选择意向对妊娠妇女实际分娩方式有正向的预测效应(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23);妊娠妇女分娩态度和主观规范对其分娩方式选择意向有直接的影响效应(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10,0.34)。自我效能不仅对妊娠妇女实际分娩方式有直接的影响效应(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0),而且还可以通过分娩方式选择意向,对实际分娩方式选择行为有间接效应(间接效应值为-0.34*0.23=-0.08)。此外,是否有流产史和是否为独生子女也对实际分娩方式选择行为有直接的影响效应(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10,-0.11)。结论:1本研究研制的妊娠妇女分娩态度量表和分娩主观规范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较准确测量妊娠妇女对于分娩方式态度和主观规范的个体差异。2妊娠妇女选择性剖宫产率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亟需探索更有效的干预和管理措施以降低选择性剖宫产的使用。3计划行为理论在揭示妊娠妇女分娩方式选择行为机制上是有效的;分娩态度、自我效能、主观规范对妊娠妇女分娩方式选择意向发展轨迹以及实际分娩方式选择行为均有显着的影响效应。因此,提高妊娠妇女自我效能、转变其对自然分娩的消极态度以及增强有利于自然分娩的主观规范等干预措施将有助于降低妊娠妇女选择性剖宫产率。4具有剖宫产意向——稳定轨迹和由顺转剖意向——快速增强轨迹的亚人群发生选择性剖宫产的风险明显增加。鉴于此,这两类轨迹组的亚人群需要引起卫生工作者的关注,有必要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孕期健康教育。

周光[3](2020)在《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以信息生成更多、传播速度更快和影响范围更广着称。互联网情境与传统情境存在很大区别。在互联网情境下,传统媒体纷纷走向网络,公众获取信息和表达舆论的方式发生改变,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市场活动出现新的行为。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冲击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为品牌危机的研究带来挑战和机遇。已有研究表明,品牌危机的伤害程度与互联网直接相关。在互联网情境下,许多知名企业曾遭遇品牌危机;品牌危机的研究逐渐受到学界和业界的重视。但不难发现,当前对品牌危机中互联网特性及作用的挖掘仍处在发展阶段;如何利用互联网情境及其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对品牌危机进行探索,是挑战也是机会。在这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如何对品牌危机进行界定,此问题涉及界定的角度,以及基于此角度的品牌危机内涵、特点、类型和年度变化趋势。其次要明确如何对品牌危机影响因素进行判定,此问题涉及对品牌危机构成影响的媒体、企业和公众等相关因素。第三要弄清品牌危机如何对企业构成影响,此问题涉及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及情境因素;以往研究注重对这一关系的定性分析,而如何进行实证分析将值得深入探讨。第四要关注品牌危机研究的落脚点,它涉及品牌危机的应对策略以及策略效果等。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基于文献研究和扎根理论,提出研究概念和基本模型框架。针对第一个问题,本文基于组织合法性理论,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品牌危机水平概念,对不同类型品牌危机进行区分。本文运用中国内地品牌100强的报刊报道文章,对品牌危机事件进行编码与统计;基于品牌危机的报道次数和影响程度,对品牌危机水平进行测量,最终得出不同事件和企业的品牌危机水平,进而明确其年度变化趋势。针对第二个问题,本文运用解释水平理论观点,从媒体、企业和公众的角度辨析品牌危机的影响因素。本文将媒体作为品牌危机影响因素的主要来源,以此深入挖掘互联网情境下媒体的突出特点。解释水平理论将心理距离作为影响解释水平的主要因素,恰好可以帮助解释报纸版次、权威性、级别和地理距离等因素对品牌危机水平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对这些因素的显着性进行检验。针对第三个问题,本文首先运用免疫理论观点,预测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负面影响,此关系受到可控型、道德型和可辩解型品牌危机类型的调节。然后本文基于情感-认知理论,探索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内地品牌100强在报纸上的品牌危机报道文章;本文通过编码和统计,构成100强品牌企业在2000年至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工具变量的稳健性回归,证实了三种类型危机对品牌危机负面影响的削弱作用,以及公众情感与认知在影响机理中的作用。针对第四个问题,本文再次运用免疫理论观点,厘清企业的三种危机应对策略:辩解策略、沉默策略与和解策略。通过编码和统计,本文揭示三种应对策略为企业最常用策略。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三个种策略在三种类型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发挥不同作用。本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首先,结合不同理论对品牌危机现象进行解释,其中免疫理论和解释水平理论被首次运用到品牌危机的研究中;研究结论反过来丰富理论本身。其次,本文通过互联网文本数据,对互联网特性进行了深入挖掘,其研究过程和结论,为互联网情境下的品牌危机研究带来洞察。最后,合理地运用跨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使研究结论更具说服力,也为同行研究提供新方法和新视角。

樊超[4](2019)在《基于社交关系的人类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纷繁多样的人类行为是人类社会系统中各种复杂现象的根源之一,对人类行为的探索长久以来都是各个领域学者努力的方向。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类行为在互联网上留下了数字印迹,这给人类行为的定量分析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对人类行为的时空统计规律及其动力学机制的研究吸引了来自多个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当人类行为从线下真实的物理空间扩展到线上虚拟的网络空间时,现有研究成果对于人类行为在不同空间的耦合规律、策略选择、时间演化等特征尚未给出清晰地描述。对此,通过挖掘记录真实人类行为的社交媒体数据(包括线下签到数据和线上社交网络数据),本文将从相似性、多样性、空间移动和在线交友四个方面对基于社交关系的人类行为的耦合关联和行为策略展开系统研究。首先,利用QQ用户的社交关系和签到数据,我们分析了人类线上和线下行为的相似性之间的关联。首先定义了一组度量个体之间社交网络结构和移动签到轨迹的相似性的指标。其中社交相似性可以通过是否是朋友、是否有共同朋友、共同朋友的数量以及共同朋友的多样性来描述,而移动相似性则通过计算轨迹向量的余弦相似度来衡量。统计结果显示,个体之间社交关系和移动轨迹的相似程度正相关。具体表现在朋友之间的移动相似性高于非朋友,而共同朋友的存在又会进一步增强朋友之间的相似性。更重要的是,共同朋友的多样性与朋友之间的移动相似性表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此外还发现,行为倾向性相同(例如都喜欢访问从未去过的新地点)的个体之间有更高的移动相似性。最后,通过网络零模型、度量移动相似性的共同地点率和度量社交相似性的边连通性等方式构造了对照实验,结果都显示统计结果具有鲁棒性。其次,通过Gowalla用户的社交关系和签到数据,我们分析了人类线上和线下行为的多样性之间的关联。以用户在网络空间内朋友的数量和基于社交网络结构的香农熵来度量其线上的社交多样性,以用户在物理空间内访问地点的数量和基于访问频次的香农熵来度量其线下的空间多样性。随后,在这两个行为空间内从自我相关、社交相关、拓扑相关等角度分析人类行为多样性之间的关联。统计结果显示,人类行为的多样性表现出独立于统计指标的正相关性。这种正相关不仅存在于同一个个体的相同行为空间内,还存在于不同行为空间之间,甚至可以扩展到个体的直接和间接社交关系。这种社交层面的相关性会随着拓扑距离的增大而衰减,在拓扑距离超过3之后几乎消失。此外,对多样性的演化规律的分析还发现空间多样性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大。这种增长模式在“活跃型”用户和“沉默型”用户中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暗示社交网络用户对于互联网产品的使用会表现出加速分化的趋势。然后,再次使用QQ数据中的地点类别(POI)信息,从模式和策略两个角度分析了人类空间移动行为。在行为模式研究中,发现无论是对于单一POI的访问模式,还是连续两个POI的转移模式都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大多数的访问和转移都集中于少数最常访问的POI之间。对POI的访问模式和增长规律分别遵循Zipf定律和Heaps定律,并且不同POI访问数量的用户具有相同的行为模式。在行为策略研究中,通过对比个体对地点和POI的访问模式,发现POI的访问模式有着更明显的异质性和有界性,与好友之间的社交重复率也更高。基于上述实证分析,我们认为人类对于POI的访问行为可以用探索一个新POI、返回一个曾经访问过的POI和停留在当前POI这三种策略来解释。模拟结果显示,根据这三种策略构建的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地重现实证分析中观察到的现象。最后,通过对一个大型在线社交网络(人人网)用户的行为分析,讨论了人类在线交友的策略选择及其演化规律。实证研究发现,同质性、三元闭包和优先连接是在线社交网络用户普遍采用的三种交友策略,可以解释超过90%的好友关系。其中,同质性和三元闭包策略表现在用户选择同乡或校友为新朋友的概率、以及通过朋友来结交新朋友的概率都要显着高于随机情况,而优先连接策略表现在无论是网络中已存在的用户还是新进入的用户都倾向于连接在网络中拥有大量朋友的用户上。在多数情况下,社交网络用户会同时采用多种策略而非单一策略选择新好友。并且,用户的交友策略会随时间变化,刚刚进入网络的用户往往会选用同质性策略,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更多采用另外两种策略来选择好友。同质性是使用最多的单一策略,与三元闭包的结合则是使用最多的策略组合。

杨溶溶[5](2019)在《小学英语新手与熟手型教师应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策略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一直困扰着广大中小学教师,因此探寻解决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对策尤为必要。本文欲探究当前形势下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行为,同时比较研究英语新手与熟手教师应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方法。本研究采用课堂观察、问卷调查与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行为大体有十种,包括走神、退缩、随便说话、多动、不参与合作、不跟随任务、妨碍他人、嘲笑他人、不服从和情绪失控。其中,相对于不服从和情绪失控两种问题行为,其余八种问题行为发生的频率更高。同时,研究发现,针对每种课堂问题行为,新手英语老师和熟手英语老师的应对策略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以下:针对走神的问题行为,新手老师倾向采取提醒策略,而熟手英语老师则采用提醒、改变教学方式或提醒和改变教学方式相结合等三种的策略;针对退缩行为,新手老师采取的是提醒或改变教学方式的策略,而熟手英语老师采取的策略有四种,分别为提醒,改变教学方式,沟通了解或提醒、改变教学方式与沟通了解三者结合的方式;针对随意说话的问题行为,新手英语老师采取的是提醒策略,熟手英语老师采取的是提醒、改变教学方式及提醒、改变教学方式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等三种策略;针对多动的问题行为,新手英语老师采用提醒或提醒与惩罚相结合等策略,而熟手老师则多采取提醒、改变教学方式以及提醒、改变教学方式与沟通了解三者相结合三种策略类型;针对不参与合作的问题行为,新手老师主要采取提醒的策略,而熟手老师主要采取的措施有三种:提醒策略、提醒和改变教学方式相结合的策略以及提醒、改变教学方式与沟通了解三者相结合的策略;针对不跟随任务的问题行为,新手老师主要采取惩罚策略,而熟手英语老师主要使用改变教学方式以及改变教学方式与沟通了解相结合等两种策略;针对妨碍他人的问题行为,新手老师主要采取惩罚和说服教育相结合的策略,熟手老师主要采取的是提醒和说服教育相结合的策略;针对嘲笑他人的问题行为,新手老师主要采取惩罚措施,而熟手老师主要采取的是惩罚或惩罚和说服教育相结合的策略;针对不服从的问题行为,新手老师使用惩罚或说服教育的策略,熟手教师采取的是沟通了解和说服教育相结合的策略;针对情绪失控的问题行为,新手老师主要采取惩罚、沟通了解和说服教育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而熟手老师主要采取的是沟通了解和说服教育相结合的策略。针对以上发现,笔者提出了应对小学英语课堂学生问题行为的四条建议:首先,英语教师应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时,需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技巧;其次,英语教师需综合考量各方面的因素,选择适宜的应对策略;第三,英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最后,加强家校合作,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张乐倩[6](2019)在《家长参与干预对发育迟缓幼儿社会互动能力的影响 ——网络培训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对特殊需要儿童而言,尽早地接受早期干预不仅可以降低衍生障碍的风险,还可以减少康复服务费用。目前,特殊幼儿早期干预的服务形式主要有两种:到宅服务和网络培训。在我国,由于特殊儿童人口基数大、教师资源短缺,为特殊家庭提供到宅服务困难重重,而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为特殊家庭提供网络培训的早期干预服务具有更广阔的前景。但是,现有的数量有限的网络培训模式依赖于家长高度参与,受众面还很小,若要在我国应用和推广早期干预的网络培训模式,还需重新构建网络培训模式,尤其是遵循学习心理的发生过程,由易到难,分步骤地帮助家长掌握相关课程,以提升早干预的实效。本研究以提升发育迟缓幼儿的社会互动水平为出发点,综合家庭需求,设计了活动主题相同但目标层次和学习方式各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介入了六名成长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发育迟缓幼儿的早期干预,并采用单一被试的研究设计检验了干预成效。研究共分两部分。研究一采用跨被试多基线的设计方法,介入了六组特殊家庭的早期干预,探究忠实模仿网络学习后家长参与康复教育的结果,并探讨为我国特殊家庭进行网络培训的可行性以及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参与的干预对幼儿社会互动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忠实模仿”网络学习后家长干预步骤正确率很高;(2)幼儿被动回应水平均显着改善;(3)幼儿主动发起水平并无显着差异;(5)六组家庭对忠实模仿网络学习的评价很高。基于研究一,研究二延用跨被试多基线的设计方法,介入了三组特殊家庭的早期干预,探讨在忠实模仿网络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效率模仿”网络学习对家长参与康复教育的影响,并分析了该种学习方式的可行性以及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参与干预时灵活度的提升对幼儿社会互动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家长干预策略的使用质量显着提升;(2)幼儿被动回应能力得到维持且主动发起的持续时间显着增加;(3)三组家庭对效率模仿网络学习的评价很高。研究最后就相关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对未来研究做出展望。

朱晓雯[7](2019)在《氮源和氧消耗速率调控相结合优化大肠杆菌产L-色氨酸发酵代谢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L-色氨酸对人类和动物而言属于八大必需氨基酸中的第二必需氨基酸。本研究以重组大肠杆菌为实验菌株,围绕发酵过程的优化与放大开展了如下研究:首先对基础发酵培养基开展了初步研究:在单因素优化筛选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统计学实验设计方法得到了该菌株优化后的初始发酵培养基组合,以及对移种时间进行选择,最终色氨酸在摇瓶发酵中的产量达到1451.30 mg/L,与优化前的培养基发酵色氨酸产量相比提高了 94.5%。优化后培养基在5 L罐上发酵结果显示,菌体生长的延滞期较长,但优化培养基试验组发酵结束时色氨酸的产量与对照组相比提升了 17.3%,糖酸转化率比对照组提高了 19.7%。其次,对发酵过程的氮源调控开展了相关研究:大肠杆菌发酵产色氨酸过程铵离子的不足和供氧水平限制可能是色氨酸比合成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考察了不同氮源流加模式对重组大肠杆菌色氨酸发酵的影响,结果显示一定量的硫酸铵补加能够促进菌体生长,但过高的硫酸根离子引起的电导率的升高会严重影响菌体活性和色氨酸的进一步合成;补加酵母粉能维持菌的活力,但对色氨酸的合成速率的提升不利;乙酸铵和玉米浆流加控制的工艺结果显示,这种方法能够缩短菌体生长的延滞期,与对照相比色氨酸产量提高了 35%,糖酸转化率比对照组提高了 27%。菌体摄氧率(OUR)是一种可实时检测的宏观代谢特征参数,可为过程的优化与放大提供有效信息。通过多参数相关分析,考察了六种不同的OUR控制模式对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 L罐发酵中,24 h前缓慢提升OUR至100 mmol/L/h,并在24 h后维持在这一水平的控制方式更利于色氨酸的合成,这一研究结果有望在工业放大过程中实施。

张卫民[8](2019)在《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KCI18所高校案例的分析》文中提出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协会在2009年发布的高等教育报告中指出,大学生获得创业教育的最佳途径是接受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考夫曼基金会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显示,鉴于创业的本质特性和广泛适用性,创业知识可以在具体课程层面和专业学科教育项目、主修或主修方向层面进行跨学科融合。开展跨学科创业教育具有天然的必然性和现实需求。中国高校自上世纪80年代开展创业教育之初,就明确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全校性创业教育方向,但全校性创业教育一直处在各高校自由探索阶段,各高校重视程度、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全校性创业教育效果尚不明显。开展全校性创业教育主要采取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从2012年开始,国家层面先后三次(2012年8月、2015年5月和2016年6月)发文,提出通过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来推进创业教育普及化的政策。从国内高校创业教育实践来看,各高校推动跨学科创业教育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但总体而言尚处于起步阶段,急需一批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制度化成果作为支撑。然而,目前学术界对跨学科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教育嵌入某一具体专业教育方面,没有探索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应然教育模式和跨学科创业教育制度,这不利于广泛开展跨学科创业教育。本研究正是聚焦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应然教育模式、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策略和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试图通过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研究应然教育模式、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和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不同类型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为我国跨学科创业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与策略支持。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在系统整理跨学科创业教育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跨学科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总结归纳出了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的共性特征,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的基本特点、跨学科创业师资的基本特征,以及不同类型高校的跨学科创业教育特点。最后,在分析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教育实践的薄弱环节之后,给出了实施建议。在理论基础方面,本研究认为创业活动更加复杂,创业者不仅要懂得怎样筹集资金、怎样注册企业、怎样管理企业、怎样推销产品和怎样依法纳税等,更要不断“生产”科学管理企业的知识和新产品开发知识,从而使企业可持续发展。这种知识的生产过程,符合“知识生产模式II”。此外,创业家或企业领导角色具有特殊性,他们在企业中必须扮演多重角色和与各种企业成员发生相互作用,因此,经理角色理论和交往实践理论对跨学科创业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方面,对18所样本高校的跨学科创业教育项目进行了分析,依据企业家“个人知识”的特点及其知识生产方式,探究了创业教育的知识生成逻辑,概括跨学科创业教育的一般规律,提出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应然教育模式、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策略和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本研究认为,应然的跨学科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为:主修专业+“创业证书”或“创业辅修”项目模式、创业双学位或联合学位模式和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模式。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建设方面,研究发现跨学科创业中心是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其基本特征包括四个方面:跨越不同的学科知识体系;教师队伍的知识背景来源广泛;以教学和实践指导为主,科研为辅;服务对象超越跨学科中心涉及的学科范围。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方面,具有三个共性特征:一是创业课程跨学科融合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将创业知识嵌入其中;二是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和讲授以非商学院教师为主;三是体验式教学法是跨学科创业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研究发现,跨学科师资培养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学历教育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二是通过创业实践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三是通过创业培训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不同类型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践方面,基于卡内基大学基本分类法,将考夫曼校园计划资助高校分为2类:授予博士学位的综合研究型大学和授予本硕学位的教学型学院或大学。综合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包括:(1)成立协调和管理全校范围创业教育的领导机构。(2)多种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混合使用,最大化实践效果。(3)发挥创业管理学科的引领作用,带动全校性创业教育开展。教学型学院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主要有:(1)采用相对单一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普及创业教育。(2)依托优势学科,重点突破开展跨学科创业教育。(3)强化第二课堂,丰富创业实践活动和指导。通过探究创业教育的知识生成逻辑和对中美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的比较研究发现,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存在跨学科创业教育理念落后、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单一、跨学科创业教育项目和课程严重缺乏和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尚未成熟等问题。由于对创业者和企业家“知识个人”生产方式,决定了创业教育的跨学科性、体验性、实践性和“意会”性,这也决定了跨学科创业教育的知识生成逻辑。同时,考夫曼校园计划参与高校的实践经验也给我国探究跨学科创业教育以启示。因此,依据创业教育的跨学科性、体验性、实践性和“意会”性,以及创业教育的知识生成逻辑,我国跨学科创业教育的教育模式、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和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开发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为此,本研究对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提出以下实施建议:利用大学现有资源,选择合适的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整合大学资源,建立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和提升各学科专业师资的创业素养,开发跨学科创业课程。

潘伟[9](2018)在《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知识经济体系下,知识员工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角,组建相应的知识型团队已成为现代组织管理知识员工最常见的方式。尽管知识型团队组建的初衷在于整合知识员工的专业性和异质性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开发、创造知识密集型产品或提供知识密集型服务,然而知识员工常常对知识分享怀有抵触心理,知识型团队成员之间常常会彼此隐藏知识。最新的调查研究显示76%的北美知识员工和46%的中国知识员工在工作中会对同事隐藏知识,团队内部每天大约有10%的知识转移事件之中存在知识隐藏,知识型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隐藏对个体和团队均会造成不利影响。知识型团队成员为什么会彼此隐藏知识?有哪些因素会诱发知识型团队成员的知识隐藏?知识型团队成员的知识隐藏又会带来何种不利后果?本文围绕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的前因与后果展开相关理论研究,这对于事前预防和削减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的发生,以及事后降低和控制知识隐藏造成的不利后果,提高知识型团队绩效,增强团队创造力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一、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获取数据资料,借鉴系统科学领域中“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的思想,将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的影响因素系统归纳为“物理因素”(知识属性因素)、“事理因素”(团队层面因素)和“人理因素”(知识互动双方因素)三个主范畴。通过深入分析发现三个主范畴对知识隐藏的作用路径并不一致,构建了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影响因素的整合模型(物理/事理/人理—知识隐藏整合模型,简称WSR-KH)。第二、基于知识权力理论,探讨了“物理因素”主范畴中知识社会属性“感知的知识所有权”对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的作用机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重复抽样法和多层线性模型对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感知的知识个人所有权对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感知的知识组织所有权对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知识权力损失在感知的知识所有权与知识隐藏的关系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团队绩效动机氛围强化了知识权力损失对知识隐藏的正向影响;团队精熟动机氛围弱化了知识权力损失对知识隐藏的正向影响。第三、基于调节焦点理论,探讨了“事理因素”主范畴中“团队政治氛围”对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的作用机制。通过多层线性模型方法对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团队政治氛围对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团队成员的防御型情境焦点在团队政治氛围与知识隐藏的关系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第四、基于心理契约理论,探讨了“人理因素”主范畴中知识拥有者的人格特质“黑暗人格三合一”对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的作用机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黑暗人格三合一(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和精神病态)对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有显着的正向影响;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倾向于采取含糊隐藏策略,自恋者倾向于采取辩解隐藏策略,精神病态者倾向于采取装傻隐藏策略;交易型心理契约在黑暗人格三合一与知识隐藏的关系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性别调节自恋、精神病态与交易型心理契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上述正向关系在男性中更强,在女性中较弱;性别还调节自恋和精神病态通过交易型心理契约对知识隐藏的间接作用,表现为上述间接作用在男性中更强,在女性中较弱。最后、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探讨了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所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知识隐藏恶性循环”的形成机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重复抽样法对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知识寻求者感知的装傻隐藏和感知的含糊隐藏对未来的知识隐藏(指向初始隐藏者)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能够引发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的恶性循环;然而,知识寻求者感知的辩解隐藏对未来的知识隐藏(指向初始隐藏者)的影响不显着,不会引发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的恶性循环;知识寻求者的消极情感在感知的装傻隐藏、感知的含糊隐藏与未来的知识隐藏(指向初始隐藏者)的关系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知识寻求者的换位思考能够调节感知的装傻隐藏、感知的含糊隐藏对消极情感的正向影响,有助于打破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的恶性循环。

李恒[10](2018)在《仿真假体视觉下基于显着性模型的图像处理策略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失明是对人类生活质量影响最严重的一种残疾。在众多的致盲疾病中,老年性黄斑病变和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主要的不可治愈性视网膜退行性致盲疾病。当前,视网膜假体已成为视网膜退行性致盲患者视觉功能修复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受到制造技术、材料以及生物安全性等限制,视网膜假体可植入的电极数量极其有限。尽管当前已有多个研究团队正在开展高密度视网膜假体的研制,但是相对于百万级的神经节细胞和亿级的光感受细胞,其研制的高密度电极数量仍然十分有限;此外,由于电刺激视网膜神经元所诱发颜色感知的神经调控机制未知,因此视网膜假体很难产生可控的颜色视觉;同时,大量的临床实验结果表明植入者能够分辨的亮度级也十分有限。因此,假体植入者仅能获得低分辨率,低灰度级,且缺乏颜色、对比度及纹理等视觉特征信息的人工视觉,使得植入者丧失了正常视力下依靠这些显着性视觉特征进行视觉选择注意的能力。同时,由于受到视网膜凹形结构和手术安全的限制,电极阵列尺寸不能过大,目前只覆盖黄斑区以内的视网膜区域,导致假体植入者仅能获得小视野的假体视觉。由于体外摄像头和视频处理单元是视网膜假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通过图像优化处理进行改善假体植入者的视觉感受。基于此,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仿真假体视觉下基于显着性模型的图像处理策略及其优化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1)针对当前低分辨率假体视觉大量显着性视觉信息缺失的问题以及当前可应用于假体视觉的显着性分割算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显着性分割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两种基于显着性分割的假体视觉优化表达策略,以有效提取并增强日常生活场景中的感兴趣物体。通过开展的仿真假体视觉下基于物体识别任务的心理物理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显着性分割算法和假体视觉优化表达策略能够显着改善被试在低分辨率假体视觉下完成物体识别的能力。2)虽然研究人员提出的各种复杂图像处理算法已被证明能够改善被试在低分辨率假体视觉下完成视觉任务的能力,但是受到所提出算法复杂性和平台处理能力的限制,大部分算法并不能实现实时的处理,极大地限制了这些算法在视网膜假体中的实际应用。考虑到显着性模型在假体视觉中的优越性以及图像处理算法在视网膜假体实际应用中的实时性要求,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实时全局显着性物体检测算法,以快速有效地提取前景感兴趣物体。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在几个被广泛使用的评价指标方面明显优于现有的4种实时显着性物体检测算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一种实时的假体视觉优化表达策略,并开展了仿真假体视觉下基于眼手协调的心理物理实验来评估所提出策略的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策略能够显着提高被试在低分辨率假体视觉下的物体识别及眼手协调能力。3)针对当前视网膜假体在临床应用中的小视野问题,通过使用图像处理算法可将大视野的图像信息压缩到小视野范围内,以扩大假体植入者的感知视野。尽管图像压缩或重定位算法已被探索并应用于扩展假体植入者的感知视野,但是这些算法要么引起重要前景信息表达的视敏度下降,要么引起重要前景信息的扭曲失真。针对这些算法的不足,本文基于已提出的全局显着性物体检测算法,提出了一种优化的基于显着性检测的图像重定位方法,在实现扩大感知视野的同时,保证场景中重要信息的假体视觉呈现,以提高假体植入者完成视觉任务的能力。通过仿真假体视觉下基于物体检测和物体识别的心理物理实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被试在低分辨率假体视觉下的物体检测和物体识别能力。本文开展的研究工作旨在通过假体视觉下的信息优化处理算法来改善假体植入者的低分辨率假体视觉感受,提高其完成视觉任务的能力,为视网膜假体中的图像处理编码方案提供新的思路和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为假体植入者的术后视觉功能修复评估和认知机制奠定科学的实验依据。

二、增强大学医学中心初级保健能力的三种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增强大学医学中心初级保健能力的三种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委托-代理”理论下的世卫组织改革 ——以布伦特兰改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分析法
        (三)案例分析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委托-代理”理论
    第一节 国际组织中的“委托-代理”
    第二节 “委托-代理”理论中的委托方
        一、委托者的类型与偏好异质性
        二、委托者授权的原因
        三、委托者的控制机制
    第三节 “委托-代理”理论中的代理方
        一、代理者的偏好与代理懈怠
        二、代理者的自主性与自主性扩大
    小结
第二章 集体委托者成员国与代理者世界卫生组织
    第一节 成员国授权的原因、特点及控制机制
        一、成员国的授权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成立
        二、集体委托者成员国的特点:偏好异质性与制度性规则、权力失衡
        三、主要捐助国对世界卫生组织的控制机制
    第二节 世界卫生组织的偏好与自主性
        一、世界卫生组织的偏好
        二、世界卫生组织的自主性
    小结
第三章 布伦特兰改革背景
    第一节 世界卫生组织业务范围宽泛而缺乏重点
    第二节 世界卫生组织的财政问题
    第三节 中岛宏时期的腐败与领导力不足
    第四节 世界卫生组织的组织架构分散
    小结
第四章 布伦特兰改革内容与成效
    第一节 改革内容
        一、组织内部与三级结构改革
        二、财政改革
        三、确定工作重点
        四、加强世界卫生组织与其他国际组织关系
    第二节 布伦特兰改革的成效
    小结
第五章 “委托-代理”视角下的改革与成效分析
    第一节 “委托-代理”视角下的改革起源
    第二节 “委托-代理”视角下的两大改革难点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2)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妊娠妇女选择剖宫产分娩意向和行为的纵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全文缩写词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理论和方法学基础
    一、计划行为理论
        (一)理论介绍
        (二)理论指导本研究可行性分析
    二、研究的方法学基础
        (一)结构方程模型
        (二)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
        (三)增长混合模型
第二部分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行为模型与研究假设
        (一)妊娠妇女选择剖宫产分娩的理论行为模型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假设
    三、研究内容
        (一)研制理论行为模型核心变量测量量表
        (二)分析妊娠妇女孕期分娩方式选择意向变化趋势
        (三)构建妊娠妇女选择剖宫产分娩的实际行为模型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基于横断面调查理论行为模型核心变量测量量表研制
        (一)研究现场
        (二)研究对象
        (三)量表的研制和评价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
    二、基于纵向调查妊娠妇女选择剖宫产分娩意向及行为研究
        (一)研究现场
        (二)研究对象
        (三)调查工具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
        (五)质量控制
    三、研究技术路线
第四部分 理论行为模型核心变量测量量表的研制
    一、横断面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二、妊娠妇女分娩态度量表的研制
        (一)量表条目分析与筛选
        (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
    三、妊娠妇女分娩主观规范量表的研制
        (一)量表条目分析与筛选
        (二)妊娠妇女分娩主观规范量表信度和效度评价
    四、妊娠妇女分娩自我效能量表的引入及信效度检验
    五、小结
第五部分 妊娠妇女分娩方式选择意向变化趋势分析
    一、纵向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一)失访者与未失访者人群相关特征比较分析
        (二)纳入分析的研究对象基本人口学特征
    二、研究对象分娩方式选择意向分布现状
    三、理论行为模型核心变量的变化趋势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二)妊娠妇女分娩态度发展趋势分析
        (三)妊娠妇女分娩主观规范发展趋势分析
        (四)妊娠妇女分娩自我效能发展趋势分析
    四、妊娠妇女分娩方式选择意向发展轨迹:平均趋势
        (一)分娩方式选择意向无条件LGCM
        (二)分娩方式选择意向有条件LGCM
    五、妊娠妇女分娩方式选择意向发展轨迹:异质性亚组分析
        (一)模型构建及数据分析策略
        (二)GMM拟合信息及潜在类别数量的选择
        (三)分娩方式选择意向在各潜在类别的发展轨迹
        (四)分娩方式选择意向发展轨迹分组的预测效度
        (五)不同分娩方式选择意向潜类别与实际分娩方式选择的关系
    六、小结
第六部分 基于SEM妊娠妇女选择剖宫产分娩实际行为模型
    一、选择性剖宫产组和自然分娩组多维特征比较
        (一)两组之间基本人口学特征比较
        (二)两组之间分娩态度、主观规范和自我效能测量值的比较
    二、妊娠妇女分娩方式选择意向的SEM分析
        (一)假设模型图
        (二)模型设定
        (三)模型拟合评价
        (四)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分析
    三、妊娠妇女实际分娩方式选择行为的SEM分析
        (一)假设模型图
        (二)模型设定
        (三)模型拟合评价
        (四)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分析
    四、模型交互效度检验
        (一)交互效度检验的模型设定
        (二)结果
    五、小结
第七部分 讨论
    一、我国妊娠妇女选择剖宫产分娩的意向和行为现状
    二、妊娠妇女分娩态度量表和分娩主观规范量表评价
    三、妊娠妇女分娩方式选择意向变化趋势
    四、妊娠妇女选择剖宫产分娩的行为机制
        (一)妊娠妇女选择剖宫产分娩意向和行为受多个变量的直接影响
        (二)分娩方式选择意向是解释选择剖宫产分娩行为机制中的重要变量
        (三)妊娠妇女分娩方式选择行为机制中各变量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联系
        (四)计划行为理论在揭示妊娠妇女分娩方式选择行为机制上是有效的
    五、失访对本研究结果的影响分析
第八部分 总结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妊娠妇女选择性剖宫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基线调查问卷
致谢

(3)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互联网相关概念
        2.1.2 危机相关概念
        2.1.3 品牌危机相关概念
        2.1.4 互联网情境下的品牌危机
        2.1.5 企业绩效相关概念
        2.1.6 品牌危机与企业的关系
        2.1.7 品牌危机与消费者的关系
        2.1.8 品牌危机的溢出效应
    2.2 理论基础
        2.2.1 组织合法性理论
        2.2.2 企业免疫理论
        2.2.3 解释水平理论
        2.2.4 情感-认知理论
    2.3 简要总结
第三章 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特征的定性分析
    3.1 样本与数据
        3.1.1 样本
        3.1.2 数据收集
    3.2 扎根理论分析
        3.2.1 扎根理论
        3.2.2 数据分析
    3.3 分析结果
        3.3.1 互联网情境下的品牌危机相关概念
        3.3.2 互联网情境下的品牌危机影响因素
        3.3.3 互联网情境下的企业相关因素
        3.3.4 互联网情境下的公众情感与认知
        3.3.5 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3.4 简要总结
第四章 基于互联网舆情的品牌危机影响因素研究
    4.1 理论推导与假设建构
    4.2 研究模型与变量
        4.2.1 研究模型
        4.2.2 研究变量
    4.3 样本与数据
        4.3.1 样本
        4.3.2 数据收集
        4.3.3 数据编码
    4.4 基本事实描述与统计分析
        4.4.1 品牌危机事实描述分析
        4.4.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4.5 实证分析
        4.5.1 互联网情境下媒体因素对品牌危机的影响
        4.5.2 互联网情境下企业相关因素对品牌危机的影响
        4.5.3 互联网情境下消费者相关因素对品牌危机的影响
    4.6 简要总结
第五章 基于危机分类的品牌危机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5.1 理论推导与假设构建
        5.1.1 品牌危机与企业绩效
        5.1.2 危机类型的调节作用
    5.2 研究模型与变量
        5.2.1 研究模型
        5.2.2 研究变量
    5.3 样本与数据
        5.3.1 样本
        5.3.2 数据收集
        5.3.3 数据编码
    5.4 基本事实描述与统计分析
        5.4.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5.4.2 基于互联网舆情的变量年度变化趋势
    5.5 实证分析
        5.5.1 变量相关性分析
        5.5.2 数据特征分析
        5.5.3 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假设检验
    5.6 简要总结
第六章 基于公众情感与认知的品牌危机影响机制研究
    6.1 理论推导与假设构建
    6.2 研究模型与变量
        6.2.1 研究模型
        6.2.2 研究变量
    6.3 样本与数据
        6.3.1 样本
        6.3.2 数据收集
        6.3.3 数据编码
    6.4 基本事实与统计分析
        6.4.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6.4.2 基于互联网舆情的公众情感与认知变化趋势
    6.5 实证分析
        6.5.1 变量相关性分析
        6.5.2 假设检验
    6.6 简要总结
第七章 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的企业应对及效果研究
    7.1 理论推导与假设构建设
    7.2 研究模型与变量
        7.2.1 研究模型
        7.2.2 研究变量
    7.3 样本与数据
        7.3.1 样本
        7.3.2 数据收集
        7.3.3 数据编码
    7.4 基本事实描述与统计分析
        7.4.1 基于互联网舆情的企业应对策略描述分析
        7.4.2 基于互联网舆情的企业应对策略的年度变化趋势
    7.5 实证分析
        7.5.1 互联网情境下行业与所有制对应对策略的影响
        7.5.2 互联网情境下企业应对策略相关的假设检验
    7.6 简要总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8.2.1 理论贡献
        8.2.2 实践启示
    8.3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4)基于社交关系的人类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1.2.1 基于社交关系的人类行为时间特征研究
        1.2.2 基于社交关系的人类行为空间特征研究
        1.2.3 人类交友行为的策略研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人类动力学与复杂网络简介
    2.1 人类行为的时间规律与动力学模型
        2.1.1 从泊松分布到幂律分布
        2.1.2 常用的实证数据来源
        2.1.3 人类行为时间统计特征的实证分析
        2.1.4 人类行为时间统计特征的机制分析
    2.2 人类行为的空间规律与动力学模型
        2.2.1 常用的实证数据来源
        2.2.2 人类行为空间统计特征的实证分析
        2.2.3 人类行为空间统计特征的机制分析
    2.3 复杂网络的拓扑结构与演化模型
        2.3.1 复杂网络的拓扑参数
        2.3.2 复杂网络的拓扑性质
        2.3.3 复杂网络的演化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交和移动相似性之间的关联分析
    3.1 问题的提出
    3.2 数据和指标
        3.2.1 数据说明
        3.2.2 相似性指标
        3.2.3 网络抽样方法
    3.3 行为相似性的关联分析
        3.3.1 相关因素分析:朋友和共同朋友
        3.3.2 相关因素分析:共同朋友的数量
        3.3.3 相关因素分析:共同朋友的多样性
    3.4 结果的鲁棒性分析
        3.4.1 统计意义测试:网络零模型
        3.4.2 移动相似性指标:共同地点率
        3.4.3 社交相似性指标:边连通性
        3.4.4 个人倾向性度量:探索与返回
    3.5 解释和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交和移动多样性之间的关联分析
    4.1 问题的提出
    4.2 数据和指标
        4.2.1 数据说明
        4.2.2 多样性指标
        4.2.3 数据预处理方法
    4.3 行为多样性的关联分析
        4.3.1 多样性指标的概率分布
        4.3.2 相同行为空间中的自我相关
        4.3.3 不同行为空间中的自我相关
        4.3.4 相同行为空间中的社交相关
        4.3.5 相同行为空间中的拓扑相关
    4.4 行为多样性的演化分析
        4.4.1 空间多样性的总体演化规律
        4.4.2 基于空间行为多样性的用户分组
        4.4.3 基于友情悖论理论的用户分组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类空间移动的机制分析
    5.1 问题的提出
    5.2 数据说明
    5.3 人类空间移动中的POI访问模式
        5.3.1 Zipf定律和Heaps定律
        5.3.2 实证中的POI访问模式
    5.4 人类空间移动中的POI转移模式
        5.4.1 POI转移网络.
        5.4.2 实证中的POI转移模式
    5.5 基于POI的人类空间移动模型
        5.5.1 地点和POI访问模式的异同
        5.5.2 人类空间移动模型描述
        5.5.3 人类空间移动模型仿真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人类交友行为的策略分析
    6.1 问题的提出
    6.2 数据说明
        6.2.1 数据描述
        6.2.2 人人网的拓扑结构
    6.3 交友策略的静态分析
        6.3.1 策略一:同质性
        6.3.2 策略二:三元闭包
        6.3.3 策略三:优先连接
    6.4 交友策略的演化分析
        6.4.1 方法准备
        6.4.2 个体层面的分析
        6.4.3 群体层面的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小学英语新手与熟手型教师应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策略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问题行为
        2.1.2 课堂问题行为
        2.1.3 小学生英语课堂问题行为
        2.1.4 新手型教师和熟手型教师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2.2.1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2.2.2 新手型教师与熟手型教师之比较研究
    2.3 理论基础
        2.3.1 行为主义理论
        2.3.2 认知主义理论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2.1 课堂观察研究对象
        3.2.2 调查问卷研究对象
        3.2.3 访谈对象
    3.3 研究方法
        3.3.1 问卷调查法
        3.3.2 课堂观察法
        3.3.3 访谈法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小学英语课堂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行为
    4.2 新手型教师与熟手型教师应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策略的比较分析
        4.2.1 新熟手英语教师使用策略的总数和类型分析
        4.2.2 针对每种问题行为,新熟手英语教师使用的策略比较分析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发现
    5.2 对小学英语教师应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建议
        5.2.1 注重沟通技巧
        5.2.2 选择适宜的应对策略
        5.2.3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5.2.4 加强家校合作,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5.3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小学英语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Ⅱ 课堂观察量表
附录Ⅲ 小学英语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6)家长参与干预对发育迟缓幼儿社会互动能力的影响 ——网络培训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网络培训家长参与干预的理论基础
        (三)网络培训家长参与干预的实践基础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总体构思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设计思路及框架
    四、干预团队组织结构
    五、研究工具
        (一)研究器材
        (二)评量工具
    六、环境设置
    七、研究重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第三章 忠实模仿阶段网络学习对家长参与干预的影响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架构
        (三)研究对象
        (四)干预过程及周期
        (五)培训形式及内容
        (六)数据的收集、处理与分析
        (七)观察者一致性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家长各干预课程步骤正确百分比
        (二)幼儿社会互动行为的变化分析
        (三)社会效度
    四、讨论
第四章 效率模仿阶段网络学习对家长参与干预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过程及周期
        (五)培训形式
        (六)数据的收集、处理与分析
        (七)干预实施忠诚度
        (八)观察者一致性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家长策略掌握情况
        (二)幼儿社会互动水平变化分析
        (三)社会效度
    四、讨论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一、“忠实-效率”模仿学习的组合更适合家长线上学习
        (一)“忠实-效率”组合学习可能的内在机制
        (二)“忠实-效率”组合学习可能存在的优势
        (三)“忠实-效率”组合学习可能的教学效果
    二、家长的课程掌握度可能与自身因素有关
        (一)人口学特征
        (二)教育经历
    三、家长参与干预的成效受幼儿发育水平的影响
    四、多学科团队的合作有助于提升家长的学习满意度
第六章 研究总结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局限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干预忠诚度检核表
附录B 研究一满意度调查表
附录C 研究二满意度调查表
附录D 行为发生记录表
附录E 知情同意书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氮源和氧消耗速率调控相结合优化大肠杆菌产L-色氨酸发酵代谢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L-色氨酸的概述
        1.1.1 L-色氨酸的基本信息
        1.1.2 L-色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1.1.3 L-色氨酸的应用
        1.1.4 L-色氨酸的生产方法
    1.2 提高L-色氨酸产能水平研究
        1.2.1 提高前体物水平
        1.2.2 消除关键酶反馈抑制
        1.2.3 消除Trp操纵子转录阻遏和弱化子作用
        1.2.4 改造转运和降解系统
        1.2.5 改善溶氧水平
    1.3 补料分批培养
        1.3.1 补碳与氮源利用关系
        1.3.2 补碳与磷利用关系
        1.3.3 补碳与物料平衡关系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菌株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试剂
        2.1.4 培养基
        2.1.5 相关溶液
    2.2 实验方法
        2.2.1 种子平板活化
        2.2.2 种子摇瓶培养
        2.2.3 摇瓶发酵
        2.2.4 5L罐发酵
    2.3 分析测定方法
        2.3.1 发酵液处理法
        2.3.2 pH的测定
        2.3.3 菌体生物量测定
        2.3.4 残糖浓度测定
        2.3.5 铵离子浓度测定
        2.3.6 硫酸根浓度测定
        2.3.7 溶磷浓度测定
        2.3.8 L-色氨酸浓度测定
        2.3.9 活细胞量与电导率的测定
        2.3.10 胞外有机酸测定
        2.3.11 OUR的测定
第3章 L-色氨酸基础发酵培养基优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单因素优化试验
        3.2.2 Plackett-Burman (PB)实验设计
        3.2.3 Central-Composite Design(CCD)实验设计
        3.2.4 不同种龄对优化前后初始培养基发酵的影响
        3.2.5 5L发酵罐验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碳源对重组菌株色氨酸发酵的影响
        3.3.2 不同磷酸盐对色氨酸发酵的影响
        3.3.3 不同无机氮源对重组菌株发酵的影响
        3.3.4 发酵培养基中有机氮源的确定
        3.3.5 PB显着因素的确定
        3.3.6 最佳培养基组成确定
        3.3.7 最佳种龄的确定
        3.3.8 5L发酵罐的优化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氮源补加工艺优化提升L-色氨酸发酵产量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培养基
        4.2.2 培养方法
        4.2.3 分析与测定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无补氮控制模式5L罐发酵各生理参数考察
        4.3.2 恒定维持铵离子浓度的补料控制模式
        4.3.3 以铵离子浓度为指导的乙酸铵和酵母浸粉流加对色氨酸发酵的影响
        4.3.4 乙酸铵和玉米浆共流加工艺提升色氨酸发酵产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OUR控制模式对L-色氨酸发酵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培养基
        5.2.2 不同水平OUR控制策略
        5.2.3 分析与测定方法
        5.2.4 L-色氨酸合成代谢通量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三种OUR前高后低控制模式对发酵的影响
        5.3.2 控制OUR直接上升并维持在不同水平对发酵的影响
        5.3.3 中后期采用不同OUR维持水平的控制对发酵的影响
        5.3.4 三种OUR高维持控制模式代谢通量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Ⅰ

(8)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KCI18所高校案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价值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价值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跨学科
        (二)跨学科教育
        (三)创业教育
        (四)跨学科创业教育
    三、文献综述
        (一)跨学科创业教育研究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一般理论研究
        (三)创业教育嵌入某一具体专业教育研究
        (四)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界定
        (一)本研究中的创业教育“跨学科”界定为跨出商科之外
        (二)本研究中的跨学科创业教育限定在创业学术教育领域
    六、创新之处
        (一)探究跨学科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二)概括跨学科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
第一章 作为知识生产者的创业者
    一、成功企业家的知识生产
        (一)知识和知识生产模式
        (二)“知识生产模式II”
        (三)成功的企业家的知识生产模式
    二、成功的企业家的交往
        (一)企业家的角色
        (二)企业家的交往
    三、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第二章 考夫曼校园计划(KCI)
    一、考夫曼基金会概况
    二、考夫曼校园计划
        (一)背景与理念
        (二)资助与管理
        (三)活动与影响
    三、考夫曼校园计划高校创业教育开展情况
        (一)罗切斯特大学的创业学术项目
        (二)维克森林大学的本科创业教育
        (三)霍华德大学的本科创业辅修和证书项目
        (四)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创业辅修与创业主修项目
        (五)德克萨斯大学埃尔-帕索分校创业教育的聚焦模式
        (六)华盛顿大学路易斯分校创业教育的混合模式
        (七)伊利偌伊大学-香槟分校创业教育的辐射模式
        (八)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创业教育的磁石模式
        (九)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创业教育的辐射模式
        (十)普渡大学的创业教育平台
        (十一)雪城大学创业教育的聚焦模式
        (十二)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创业教育的磁石模式
        (十三)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县分校的学科方向创业教育
        (十四)鲍德温华莱士大学创业教育的聚焦模式
        (十五)伍斯特学院的创业指导
        (十六)希拉姆学院的“创业住宿学习社区”
        (十七)伊利湖学院创业教育的聚焦模式
        (十八)欧柏林学院的第二课堂创业教育
第三章 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应然模式
    一、主修专业+“创业证书”或“创业辅修”项目模式
        (一)主修专业+“创业证书”或“创业辅修”项目模式的内涵
        (二)KCI高校主修专业+“创业证书”或“创业辅修”项目模式的实践
    二、创业双学位或联合学位模式
        (一)创业双学位或联合学位模式的内涵
        (二)KCI高校创业双学位和联合学位模式的实践
    三、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模式
        (一)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模式的内涵
        (二)KCI高校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模式的实践
第四章 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跨学科创业中心
    一、跨学科创业中心:一种跨学科学术组织
    二、跨学科创业中心基本特征
    三、KCI校园计划高校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情况
    四、案例:罗切斯特大学全校性跨学科创业中心
        (一)中心概况
        (二)跨学科的组织架构
        (三)跨学科的创业教师队伍
        (四)跨学科的创业学术项目
第五章 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
    一、跨学科创业课程、创业课程和商科课程的关系
        (一)创业课程和商科课程的关系
        (二)跨学科创业课程与创业课程的关系
    二、跨学科创业课程的基本特征
    三、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策略
        (一)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
        (二)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步骤
    四、案例: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的“艺术创业课程”开发
        (一)艺术创业课程规划
        (二)艺术创业课程标准研制
        (三)艺术创业教材编写与实施
第六章 :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一、跨学科创业师资的现实需求
        (一)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兴起
        (二)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和课程数量不断增加
        (三)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跨学科创业教师的需要
    二、跨学科创业教师的胜任力
        (一)专业教师的胜任力
        (二)创业学学科教师的胜任力
        (三)跨学科创业教师的胜任力
    三、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实审视
    四、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路径
        (一)通过学历教育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
        (二)通过创业实践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
        (三)通过创业培训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
第七章 :不同类型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一、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方法及KCI高校分类
        (一)卡内基基金会的教育使命
        (二)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法
        (三)2018版卡内基基本分类法
        (四)基于卡内基基本分类法的KCI高校分类
    二、跨学科创业教育视角下不同类型高校办学特点
        (一)综合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特点
        (二)教学型学院的办学特点
    三、不同类型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一)综合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二)教学型学院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第八章 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历程
        (一)第二课堂为主的起步阶段(1997—2001)
        (二)创业学科化倾向的建设阶段(2002—2011)
        (三)跨学科创业教育发展阶段(2012—至今)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现状
        (一)创业教育社会氛围逐渐浓厚
        (二)所有大学生必须接受创业教育
        (三)创业教育需融入大学人才培养体系
        (四)创业教育仍然以第二课堂为主
    三、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存在问题
        (一)跨学科创业教育理念落后
        (二)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单一
        (三)跨学科创业教育项目和课程严重缺乏
        (四)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尚未成熟
    四、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建议
        (一)利用大学现有资源,选择合适的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
        (二)整合大学资源,建立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
        (三)提升各学科专业师资的创业素养,开发跨学科创业课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KCI高校创业双学位或联合学位项目运作与课程体系
    附录二 :KCI高校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运作与课程体系
    附录三 :罗切斯特大学和伊利偌伊大学创业师资学术背景和创业情况一览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9)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知识型团队内涵研究现状及评述
        1.3.2 知识隐藏的概念、维度与测量研究现状及评述
        1.3.3 知识隐藏与知识保留、知识囤积的区别研究现状及评述
        1.3.4 知识隐藏与知识共享的关系研究现状及评述
        1.3.5 知识隐藏的前因变量研究现状及评述
        1.3.6 知识隐藏的结果变量研究现状及评述
    1.4 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的内涵及特征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影响因素的整合模型
    2.1 扎根理论
    2.2 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
    2.3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2.3.1 研究方法
        2.3.2 资料收集
    2.4 资料分析与模型构建
        2.4.1 开放式编码
        2.4.2 主轴编码
        2.4.3 选择性编码
        2.4.4 理论饱和度检验
    2.5 模型阐释和研究发现
        2.5.1 物理因素
        2.5.2 事理因素
        2.5.3 人理因素
    2.6 理论贡献和管理启示
        2.6.1 理论贡献
        2.6.2 管理启示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感知的知识所有权对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的作用机制
    3.1 研究模型构建
    3.2 理论基础
        3.2.1 知识社会属性“感知的知识所有权”
        3.2.2 知识权力理论
    3.3 研究假设
        3.3.1 感知的知识所有权与知识隐藏
        3.3.2 知识权力损失的中介作用
        3.3.3 团队动机氛围的跨层次直接作用和调节作用
    3.4 研究设计
        3.4.1 变量测量
        3.4.2 样本来源和数据收集
    3.5 数据分析
        3.5.1 信度与效度分析
        3.5.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3.5.3 团队层次变量数据聚合检验
    3.6 假设检验
        3.6.1 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检验
        3.6.2 跨层次直接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
    3.7 讨论与启示
        3.7.1 实证结果讨论
        3.7.2 理论贡献
        3.7.3 管理启示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团队政治氛围对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的作用机制
    4.1 研究模型构建
    4.2 理论基础
        4.2.1 团队政治氛围
        4.2.2 调节焦点理论
    4.3 研究假设
        4.3.1 团队政治氛围与知识隐藏
        4.3.2 防御型情境焦点的中介作用
    4.4 研究设计
        4.4.1 变量测量
        4.4.2 样本来源和数据收集
    4.5 数据分析
        4.5.1 信度与效度分析
        4.5.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5.3 团队层次变量数据聚合检验
    4.6 假设检验
        4.6.1 直接效应检验
        4.6.2 多层次中介效应检验
    4.7 讨论与启示
        4.7.1 实证结果讨论
        4.7.2 管理启示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暗人格三合一对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的作用机制
    5.1 研究模型构建
    5.2 理论基础
        5.2.1 黑暗人格三合一
        5.2.2 心理契约理论
    5.3 研究假设
        5.3.1 黑暗人格三合一与知识隐藏
        5.3.2 交易型心理契约的中介作用
        5.3.3 性别的调节作用
    5.4 研究设计
        5.4.1 变量测量
        5.4.2 样本来源和数据收集
    5.5 数据分析
    5.6 假设检验
        5.6.1 直接效应检验
        5.6.2 中介效应检验
        5.6.3 调节效应检验
        5.6.4 事后分析结果
    5.7 讨论与启示
        5.7.1 实证结果讨论
        5.7.2 理论贡献
        5.7.3 管理启示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恶性循环的形成机制
    6.1 研究模型构建
    6.2 理论基础
    6.3 研究假设
        6.3.1 知识寻求者感知的知识隐藏与未来的知识隐藏
        6.3.2 知识寻求者消极情感的中介作用
        6.3.3 知识寻求者换位思考的调节作用
    6.4 研究设计
        6.4.1 变量测量
        6.4.2 样本来源和数据收集
    6.5 数据分析
        6.5.1 信度与效度分析
        6.5.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6.6 假设检验
        6.6.1 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检验
        6.6.2 调节效应检验
    6.7 讨论与启示
        6.7.1 实证结果讨论
        6.7.2 理论贡献
        6.7.3 管理启示
    6.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个人简历

(10)仿真假体视觉下基于显着性模型的图像处理策略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视觉残疾
    1.2 不可治愈的视网膜退行性致盲疾病
        1.2.1 视网膜组织结构与功能
        1.2.2 老年性黄斑变性
        1.2.3 视网膜色素变性
    1.3 人工视觉假体
        1.3.1 视皮层视觉假体
        1.3.2 视神经视觉假体
        1.3.3 外膝体视觉假体
        1.3.4 视网膜假体
    1.4 视网膜假体的研究与进展
        1.4.1 视网膜上假体
        1.4.2 视网膜下假体
        1.4.3 脉络膜上腔假体
        1.4.4 其它视网膜假体
    1.5 视网膜假体临床应用中面临的挑战
        1.5.1 视敏度
        1.5.2 视野
    1.6 视网膜假体系统中的图像优化处理策略
        1.6.1 假体视觉仿真研究
        1.6.2 仿真假体视觉下的图像优化处理策略研究
    1.7 论文主要内容及创新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假体视觉仿真模型及其实验平台
    2.1 植入者假体视觉感受
    2.2 假体视觉仿真模型
        2.2.1 光幻视仿真模型
        2.2.2 光幻视点阵列仿真模型
    2.3 假体视觉仿真实验平台
        2.3.1 仿真实验平台硬件模块
        2.3.2 仿真实验平台记录与分析设备
        2.3.3 仿真实验平台软件模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仿真假体视觉下基于显着性分割的图像增强策略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被试
        3.2.2 实验平台
        3.2.3 图像获取和预处理
        3.2.4 图像处理策略
        3.2.5 实验设计
        3.2.6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算法性能
        3.3.2 显着性分割提取的JC值
        3.3.3 单一物体的识别性能
        3.3.4 双物体的识别性能
        3.3.5 JC值与识别准确度的关系
    3.4 讨论
        3.4.1 显着性分割对物体识别的影响
        3.4.2 基于显着性分割图像处理策略对物体识别的影响
        3.4.3 成对相关联物体对物体识别的影响
        3.4.4 局限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仿真假体视觉下基于全局显着性物体检测的实时图像处理策略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被试
        4.2.2 实验平台
        4.2.3 图像获取和预处理
        4.2.4 图像处理策略
        4.2.5 实验设计
        4.2.6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仿真假体视觉系统的执行性能
        4.3.2 完成单动作任务的性能
        4.3.3 完成多动作任务的性能
        4.3.4 头动角度(HMID)性能
    4.4 讨论
        4.4.1 为什么使用显着性物体检测?
        4.4.2 那种显着性检测方法更适合假体视觉?
        4.4.3 视频帧率(FFVS)对所提出策略的影响
        4.4.4 局限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扩展假体视觉感知视野的图像显着性物体重定位算法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被试
        5.2.2 实验平台
        5.2.3 图像获取和预处理
        5.2.4 基于显着性物体检测的图像重定位算法
        5.2.5 实验设计
        5.2.6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提出的图像重定位方法的性能
        5.3.2 完成物体检测的性能
        5.3.3 完成物体识别的性能
    5.4 讨论
        5.4.1 提出的图像重定位方法在物体检测中的优势
        5.4.2 提出的图像重定位方法在物体识别中的优势
        5.4.3 局限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总结
        6.1.1 仿真假体视觉下基于显着性分割的图像增强策略
        6.1.2 仿真假体视觉下基于全局显着性物体检测的实时图像增强策略
        6.1.3 扩展假体视觉感知视野的图像显着性物体重定位算法研究
    6.2 本文研究创新点
    6.3 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TREK-AI-BALL无线摄像头技术参数
附录2 HMZ-T3W HMD技术参数
附录3 EMARGINZ800 3D VISOR HMD技术参数
附录4 TOBII PRO GLASSES-2技术参数
附录5 ARRINGTON RESEARCH-VIEWPOINT EYETRACKER技术参数
附录6 LP-RESEARCH-LPMS-B无线运动传感器技术参数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四、增强大学医学中心初级保健能力的三种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委托-代理”理论下的世卫组织改革 ——以布伦特兰改革为例[D]. 张文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2]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妊娠妇女选择剖宫产分娩意向和行为的纵向研究[D]. 邱蕾.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9)
  • [3]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周光.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基于社交关系的人类动力学研究[D]. 樊超.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5]小学英语新手与熟手型教师应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策略的比较研究[D]. 杨溶溶.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6]家长参与干预对发育迟缓幼儿社会互动能力的影响 ——网络培训的个案研究[D]. 张乐倩.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7]氮源和氧消耗速率调控相结合优化大肠杆菌产L-色氨酸发酵代谢工艺研究[D]. 朱晓雯.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8]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KCI18所高校案例的分析[D]. 张卫民. 苏州大学, 2019(06)
  • [9]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研究[D]. 潘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10]仿真假体视觉下基于显着性模型的图像处理策略及其优化研究[D]. 李恒. 上海交通大学, 2018

标签:;  ;  ;  ;  

提高大学医疗中心初级保健能力的三项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